改革开放颂

2024-10-24

改革开放颂(共8篇)

改革开放颂 篇1

一、俞颂华新闻教育思想解析

俞颂华是中国第一个采访十月革命后苏联的记者、第一个真正意义的驻外记者, 为读者揭开真实;他是“国际问题专家”, 用自己的视角和判断带领国人认识世界。这位“新闻界之释迦牟尼”这样坚持自己的新闻教育理念:新闻从业员的道德、学问与技术上的修养, 是使报业健全与进步最基本的关键。

(1) 新闻从业者要有追求真与善的职业理想。俞颂华在《论报业道德》中, 强调“报业道德, 重在求报纸内容‘真’‘善’纯洁, 态度公正严肃, 导社会与进步的正轨”。他将自己的职业理想融入自己的教育理念当中, 要求学生加强品德修养, 在新闻工作中要正直、真实、公正、有正义感, 威武不屈, 利诱不移。

(2) 重视“学问”教育。俞颂华在担任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主任期间, 为了增长学生知识, 活跃学生思想, 开阔学生眼界, 特意聘请马荫良共事。此外还长约请各领域专家名人讲学, 如作家曹聚仁、教育家叶圣陶、历史学家顾颉刚、著名报人王芸生等。

(3) 善于“业务”指导。俞颂华从事新闻事业三十年, 新闻业务造诣很深, 是一位实践型导师, 在课堂教育中会将自己多年来新闻实践的业务技术传授给学生, 教导学生如何在采写编评中做到快、准、好、生动, 用事实和逻辑使文章实现思想启蒙、写实社会和针砭时弊。

(4) 崇尚学术自由。俞颂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立场。他的学生张友聚这样回忆:他看到《文汇报》上一篇论述时事和英雄的文章, 认为其宣扬“英雄造时势”的观点错误, 于是写了一篇探讨性文章请俞指教。俞将这篇文章推荐给《文汇报》并发表了。当张友聚看望他时, 他亲切委婉地与他讨论, 让他意识到自己文章的片面性。俞在学术上的民主作风和宽广胸怀, 让张很是感佩。

二、当前新闻教育面临的问题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 标志着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 徐宝璜、邵飘萍两位新闻学界的泰斗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新闻职业理想的优秀记者。90多年过去, 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看似繁华的背后仍有着种种隐痛:

(1) “学”与“术”脱节。新闻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理论是土壤, 实践是阳光。然而, 众多院校的新闻教育, 从教学理念到课程设置再到教学方法, 均套用纯文科的体系。小树苗被厚厚的土壤覆盖, 常年缺少阳光的照耀和风雨的考验, 很难茁壮成长, 于是才会有“博士生写不出消息”的尴尬。

(2) “专”与“杂”顾此失彼。新闻事业是一项公共事业,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 新闻工作者需要有广博的知识, 努力将自己修炼成方方面面略知一二的“杂家”;“多能”的同时也需要有“一专”, 成为特定领域的“专家”。然而, 很多院校新闻教育的往往在“专”的教育方面走了重学轻术的极端, 在“杂”的教育方面缺乏足够重视, 使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追求, 在从事新闻专题报道时又感到力不从心。

(3) “理想”照不进“现实”。“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是多少新闻人的理想, 然而在现实的新闻工作中却常常连最基本的“真实”也成了最奢侈的追求。新闻工作大环境固然存在问题, 然而问题的症结还是在于新闻教育本身。当前新闻教育普遍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新闻理想和理想教育往往成为边缘存在, 新闻伦理类课程开设课时短, 且教育理念太理想化难以应对现实的复杂和残酷。

(4) 忽视自媒体时代的公共教育。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 受众话语权加强的同时也加重了新闻界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负担。因此, 需要增强公众的媒介素养, 使其掌握基本的新闻传播常识。在新闻知识普及的工作里, 新闻教育机构应该承担主要职责, 然而又有多少院校开设了针对非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专业课程呢?

三、启示

(1) “学”、“术”结合是新闻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学”、“术”结合的关键点就是科学设置专业课程的同时, 更要注重实战组织实习。实习有两种:一种是日常的实践, 利用各种校园媒体进行模拟运作,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新闻习惯;另一种实习是将学生派到各大媒体, 进行实战操练, 让学生在迈出校门之前, 就积累一定新闻从业经验。

(2) 均衡师资力量, 灵活教学技巧。师资方面, 既要有资深学者型教师培养学生理论修为, 更要善于引进一线技术型教师对学生实践进行专业性指导。教学方面, 讨论式教学更易于将学生引导到教学中, 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要引导学生站在时代前沿关注热点, 指导学生采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并形成个性。

(3) “固本”、“知情”、“厚养”。如范敬宜所言, 新闻教育应该重视三个方面:固本——必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知情——走出去方能知国情、社情、民情;厚养——博学广知才能言之有文。中外新闻史上但凡杰出的新闻人, 都是学养丰厚的文化人, 如邹韬奋、范长江、乔冠华等。所以新闻教育应该均衡学生的营养:与政治联系, 才能理解民主;与文学联系, 才能提高语言和表达能力;与哲学联系, 由此确立自己的道德基准;与艺术联系, 才能捕捉到完整的视觉世界;与历史联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意识和直觉。

(4) 大势所趋:加强非新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受众话语权越来越多的自媒体时代, 全民学习新闻的教育思想有了更好的实现土壤。新闻真实不仅仅需要新闻人的坚守和维护, 更需要广大受众的理解和自觉。因此, 新闻教育可以适当地实现“公共化”, 为提升全民媒介素养承担相应责任。

参考文献

[1]郑一卉.从Ohmy News的衰落看公民新闻的发展方向[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0 (01) .

[2]吴飞, 卢艳.“亲近性新闻”:公民化转型中的新闻理论与实践[J].新闻记者, 2007 (11) .

[3]邵培仁, 李一峰.论美国“公共新闻运动”[J].嘉兴学院学报, 2007 (04) .

改革开放颂 篇2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听着熟悉的旋律,身边弥漫着国庆即将到来的气息,我万分欣喜,因为我也即将走完我参加工作的第十二个年头。十二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小小的轮回,从一个懵懂的大男孩到三十而立。十二年,我居住生活的城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铁路融合其中,参与并见证着城市的发展,而我参与并见证着中国铁路的发展。

祖国,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人拥有了祖国,就有了一份归属,在身份上就有了一个认可和证明,拥有祖国的人,我想是幸福的。铁路之于我,是一个亲切的字眼。自从拥有了这份工作,我也就有了一份归属。有一份工作并为之努力奋斗十二年,我想我是更幸福的。

1998年12月,怀揣着年少的青涩和对未来的憧憬,我成为了一名铁路人。十二年,我经历了从绿皮车到动车组,从第一次提速到第六次提速,从服务的粗放化到精细化。从“K”字头到“D”字头,乘客感受到的是速度,而我感受到的却是辛苦和压力。繁忙的铁路一刻不曾停歇,在极富乐感的铿锵声中,我奋斗度过了十二个春秋,度过了我所有的青春岁月和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我是个有母亲情结的人,我十分热爱我的母亲。而爱祖国就像热爱给予我们生命的母亲一样,是一种本能,从我们在这片温暖博大的土地诞生的时候起,这种热爱已融于我们的灵魂、血液中,直到生命的尽头。从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到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我虽然失去了母爱和父爱,我却收获了大爱。是领导是同事,给予了我无私的爱,让我在列车上重新找到了家的感觉,有了这份爱,心中便有了信仰,有了寄托,生命也随之有了奋斗的方向,那就是为了我热爱的事业奋斗终生,这种爱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本能。

如今高铁时代已经来临,我们铁路人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顺应高铁时代要求,以更高的标准和更高标准的服务满足旅客更高的要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铁路的大发展中,我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复兴之路》颂 篇3

歪嘴空谈常误国, 埋头实干可兴邦。

民生为本根基正, 发展当先创辉煌。

全面小康期可待, 江山如画凯歌扬。

陈正清 (1937.2~) 男, 汉族,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潋江镇东街人。教授、高级工程师。1960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计算机专业, 1989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经济专业。1960年8月参加工作, 先后在国家电子工业系统从事技术工作, 国家计算机总局计划处副处长、系统处处长, 国务院电子振兴办公室计算机组组长, 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副主任, 电子部计算机与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 电子工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60年代组织了我国晶体管计算机科研成果商品化和批量生产工作。80年代, 参与组织大中、小型集成电路系列计算机的联合设计和研制工作, 并致力于推广电子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全国各行各业传统产业改造中的应用, 并积极倡导和参与了网络信息服务业的建设工作。是国内知名的计算机专家和软科学专家。1988年荣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曾担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 北京赛迪信息技术评测有限公司总裁,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常务理事,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 兼任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人生颂》之美 篇4

《人生颂》 (a psalm of life) 写于1839年, 是19世纪美国诗人享利·沃兹沃斯·朗费罗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的代表作, 是诗人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 据钱钟书先生考证, 这是西方第一首被译为汉语的诗歌。作者自第一个妻子1835年去世后, 一直自叹孤独, 忧伤不已;而其后他对第二个妻子弗朗西斯的求爱又充满坎坷, 前景暗淡。这首诗是诗人在风雨凄凄、百感交集之际悟出的一番人生道理, 其诗哲理性强, 语言浅易轻灵而富于情韵。全诗以其乐观向上的态度, 唱出了对人生的热爱, 引起了许多积极向上的人的共鸣, 同时也鼓舞激励了一代代人去勇敢拼搏, 不断追求。全诗一气呵成, 感情强烈, 为世人传诵, 曾被誉为“众人之心声首诗”。民主诗人惠蒂尔就曾对该诗高度评价:“我不知道作者是谁, 但他或她绝不是等闲之辈。这九节单纯的诗比雪莱、济慈和华滋华斯等人所有的梦想加在一起都值得多。这篇诗是呼吸着, 充沛着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它是一个有为的世纪的精神‘蒸汽机’”。

2 审美赏析

结合《人生颂》 (a psalm of life) 的主要美学特征, 拟从以下4个方面对其进行美学分析: (1) 韵律美 (2) 结构美 (3) 修辞美 (4) 精神美。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2.1 韵律美

全诗共九节, 以四行诗的形式写成, 韵脚为abab即隔行押韵。其中韵脚又有变化, 奇数行用阴韵, 偶数行用阳韵。前者委婉平和, 后者短促有力, 二者的交叉运用使全诗充满了律动感, 优美动听。诗的格律基本上是扬抑格四音步, 即每个诗行按一重一轻为一组分四个音步。这种高昂的曲调, 使全诗显得铿锵有力,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统的四行诗形式与扬抑格的结合组成了这首诗独特的音韵效果。总的来说, 这种格律和韵式的安排, 使得全诗韵律工整, 节奏明快, 读起来抑扬顿挫, 自然流畅, 朗朗上口, 极富音乐感, 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也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2.2 结构美

《人生颂》虽然篇幅短小, 但内容丰富, 条理清晰, 结构严谨, 格式工整。本诗4句一节, 共计36句, 分为9节, 共分4个部分来讨论诗人对人生的看法。第一二节针对“人生如梦”的颓废论调, 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生是真, 不能虚度”。第三至六节探讨了应该如何度过人生, 进一步指出, 既然生活不是梦, 那就要抓住现在去实干, 去行动。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一个行动实干的人生, 点明了全诗的主旨。第七八节强调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一节是对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号召人们要行动起来, 勇于面对一切挑战, 要“学会苦干, 要学会等待”, 首尾呼应。同时, 诗人为了加强诗歌的节奏, 还运用了大量的平衡对称结构。例如:“Life is real!Life is earnest!”、“Not enjoyment, and not sorrow”、“Art is long, and time is fleeting”、“in the world’s broad field of battle...in the bivouac of life”、“heart within, and God o’er head”、“still achieving, still pursuing”等。这些平衡对称结构的使用, 不仅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更加强了诗歌的整体美感和流畅度, 使诗歌读起来自然流畅, 还更易于激发读者的共鸣和积极进取的心情。

同时, 诗人还为诗歌添加了副标题, 这不仅点明了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也使得诗歌结构形式新颖, 是诗歌的点睛之笔, 这也增加了诗歌的结构美。

2.3 修辞美

诗歌的修辞特点是构成诗歌语言风格的重要因素。《人生颂》这首诗歌主要通过young man与Psalmist的对话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诗歌借助口语化形式, 语言通俗易懂, 平直朴实。但是即使这样, 诗人也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段来增加诗歌的美感, 例如头韵, 比喻, 双关、典故等。

1) 头韵。在诗歌的第1行“Tell me not, in mournful numbers”, 第3行“For the soul is dead that slumbers”, 第4行“And things are not what they seem”, 第6行“and the grave is not its goal”, 第8行“Was not spoken of the soul”, 第17行“In the world’s broad field of battle”等, 都使用了头韵的修辞手法。头韵的运用使全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艺术效果。

2) 比喻。诗人在诗歌中使用了大量的明喻、暗喻等修辞手段。例如第4节中的“And our hearts...like muffled drums, are beating?”和第5节中的“Be not like dumb, driven cattle!”便是明喻。而诗中的暗喻使用也很多, 如:“life is but an empty dream”、“the dead Past”、“the world’s broad field of battle”、“the sands of time”等等。比喻手法的使用, 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生动形象, 把一首极富教育意义说教诗歌装点的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 使得诗歌极具修辞美。

3) 双关。诗中两处使用了双关, 如第4节中“And our hearts...like muffled drums, are beating”, “beating”既指心的跳动, 又指击鼓的动作, 语意双关。又如第7节“We can make our lives sublime, And, departing, leave behind us”, 其中“departing”既可指离开、分别, 又可指死去, 一语双关。双关手法的使用增添了诗歌的内涵, 使得一首朴实的诗歌有了更丰富的含义, 也能引发读者进行思考。

4) 典故。典故的使用是本诗的又一大特色。如“For the soul is dead that slumbers, And things are not what they seem.”这句话最早见于第一个用拉丁文字写寓言故事的罗马寓言家费得鲁斯的作品。又如“Dust thou art, to dust returnest”是来自《旧约.创世纪》第3章第19节。而“Funeral marches to the grave”与英国17世纪的剧作家博蒙特和菲莱切的作品《幽默的中尉》中第3幕第5场的Our lives are but our marches to the grave十分相似。“Art is long, and time is fleeting”则出自希腊希波克拉底的《格言集》。“Let the dead Past bury its dead!”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8章第22节。这些典故的使用, 巧妙的与原诗的表达融为一体, 意义丰富, 引人深思, 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用这些人们所熟知的故事格言, 也使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2.4 精神美

诗人写这首诗歌的时候虽然经历了许多的挫折, 但是诗歌里仍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追求, 以及对“人生如梦”的悲观思想的批判。诗歌写的激情洋溢, 感情丰富, 发人省思, 激发了读者的斗志以及对人生的信心和拼搏的决心。

3 小结

《人生颂》是一首内容与形式都达到完美统一的杰作, 在今天这个享乐主义盛行、浮躁之风无处不在的社会, 全诗所表达的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人生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 这首短短的诗歌依然散发着它的魅力, 有着发人深省的社会意义。“让我们干起来吧, 不断进取, 不断追求, 让每个明天都超越今天, 跨出新步!”

摘要:美国诗人享利·沃兹沃斯·朗费罗的诗歌《人生颂》是一首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杰作, 为作者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该文针对全诗的美学特征, 对其进行了韵律、结构、修辞、精神四个方面的美学分析。

关键词:美学分析,韵律,结构,修辞,精神

参考文献

[1]高文莉.《人生颂》译文评析[J].教育探索中国校外教育, 2007 (11) .

[2]郑新宁.关于黄新渠汉译“A Psalm of Life”特色的探讨[J].潍坊学院学报, 2005 (3) .

[3]邓娜, 陈晓峰.朗费罗《人生礼赞》的文体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8) .

《黄河颂》导学案 篇5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2) 品读诗歌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反复朗读,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 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3) 通过合作探究,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

教法:采用三学一反思教学模式

学法:自学研学反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 查阅资料, 了解黄河相关的知识。

导学过程:

一、导学

1、导入激趣 (学生看《黄河颂》歌曲视屏, 老师导入激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往今来, 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可以说, 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数不胜数, 现在我们来比一比, 看谁背诵的诗句多。抗日战争时期, 诗人光未然向黄河母亲, 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让我们共同倾听吧。

2、作家作品

光未然, 原名张光年, 1913年出生, 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人刻画黄河的形象, 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 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 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3、写作背景

1938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 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 英勇抗敌的战士, 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 光未然于1939年初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国, 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澎湃狂澜宛转哺育一泻万丈

二、自学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

(1) 听读:倾听视屏朗读, 注意节奏与重音。 (2) 练读:反复自由朗读, 读出气势和感情。 (3) 赛读:每组一人参赛, 展示个性和风采。

2、精读课文, 思考下列各题:

(1) 题目《黄河颂》中, 哪个是关键词?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 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3) 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三、研学 (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学习、讨论后, 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学习成果。

1、朗读“主体”部分, 思考:可以分成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概括它们的大意。

2、“绘黄河”的部分由哪个字来统领?诗中是怎么描写的?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3、朗读“颂黄河”部分, 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

四、反思 (检测作业)

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 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出来。

1、结合具体语境, 分析下列问题。

(1) 歌词中“颂黄河”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2) 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 是“屏障”? (3) 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2、学完本诗, 你有哪些收获与疑惑, 请你列出清单。

(1) 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2) 你还有那些疑惑?

3、假如你是当年的随军记者,

有幸与《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面对面, 你准备向他提出哪些问题呢?请你拟写一份采访提纲。

五、总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 歌颂我们的民族, 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 保卫中国。

我们要以黄河为榜样, 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 团结起来, 为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外作业

1、搜集积累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俗语、谚语、成语。

2、黄河的水源和周围的植被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 请你拟写一至两条标语, 呼吁社会各界都来打一场新时代的保卫黄河的战役。

《红旗颂》教学设计 篇6

本节内容为苏少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中国龙吟》感受与欣赏部分, 本节内容主要通过欣赏和演唱以及对比的艺术手段, 清晰直观地让学生感受歌曲和乐曲带给人们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2.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歌曲和乐曲的分辨能力还不高, 感受与鉴赏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演唱方面, 大部分学生把握不了歌曲的情感, 因此, 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红旗颂》进行欣赏, 以提高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

3.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乐曲《红旗颂》、演唱《红旗颂》让学生简单了解管弦乐的知识, 学会用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来表现音乐。

(2) 让学生在听、看、动等活动中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3) 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 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式聆听音乐, 并应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4)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爱国歌曲, 感受音乐作品蕴涵的情感内涵, 激发学生对国旗以及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增强民族自豪感。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 难点:有感情地演唱主题部分, 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作品。

5.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演唱孙楠的《红旗飘飘》。 (设计意图:用歌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初步引起共鸣, 增强对课堂的可控性。)

(2) 讲授新课。播放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天安门阅兵的视频片段。

教师提问:“同学们, 在这次阅兵中, 最让你震撼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谈感受,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雄壮、自豪的音乐在阅兵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引以为傲的国人品质。)

播放影片《江姐》片段, 着重细听影片里的歌曲《绣红旗》。

听赏歌曲《五星红旗》 (李媛媛演唱) 。学生谈听后感, 比较两首歌曲听赏之后的感受。

听赏吕其明的乐曲《红旗颂》 (管弦乐曲) 。 (1) 简介吕其明及其代表作品。 (2) 简介管弦乐队构成——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器组。 (3) 聆听号角主题片段。 (4) 聆听并带领学生简单分析红旗主题。 (学生自行阅读, 老师在学生聆听过程中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

第一段:以小号奏出国歌的旋律, 雄壮宏伟。然后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 人们被音乐带到永不忘怀的回忆之中。

第二段:节奏富于动力, 速度稍加快, 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 人们的脑海里出现的画面为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 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 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

第三段:再现部分。乐队合奏主题, 又一次出现了我们熟悉的音调, 音乐达到了高潮, 头脑里浮现出着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阅兵的场景:我们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党, 让我们高举红旗, 奔向共产主义的明天。

完整听赏《红旗颂》。老师用钢琴弹奏主题部分, 学生用“啦”哼唱;老师带领学生模唱《红旗颂》的歌唱性主题, 再次感受我们国家从落后走向富裕强大的历史性过程。

升国旗, 奏国歌。在老师带领下全班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让学生在高亢、激昂的国歌声中体会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6.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比较了相同主题 (红旗) 不同体裁 (歌曲、乐曲) 的表演风格特点。学生比较异同。

(1) 相同点:让人的心灵得到震撼, 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的心灵, 引发人们内心的共鸣。

(2) 不同点: (1) 歌曲——动听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动情的演唱、使得歌曲在表达音乐情绪, 刻画音乐形象上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感受。 (2) 乐曲——丰富的和声、多层次的配器、大型的管弦乐队, 使得乐曲在表达上更到位、更有层次、更感人肺腑, 得到的感受更深刻难忘。

7. 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背唱红旗主题并尝试为红旗主题填上合适的歌词并演唱出来, 课后同学之间交流, 比一比谁的创作更精彩。

8. 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奏响“快乐颂” 篇7

一、快乐诵读, 轻松学习

诵读古诗文, 记忆的量大, 有些孩子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而半途而废。所以, 我灌输给孩子的是:在玩中诵读, 在游戏中诵读。学习了王维的《鹿柴》, 鼓励大家搜集王维的诗作诵读, 来个“王维诗作大比拼”。“登宝塔, 夺宝珠”的诵读大行动正热烈进行中, 孩子们自主背诵一首古诗, 得一颗星, 累积三星得一面红旗, 累积三面红旗得一座奖杯, 即获得“诵读大王”一次, 最先获得两次“诵读大王”, 就登上了古诗的宝塔, 夺得“宝珠”。登级似的激励策略使诵读行动持续而精彩不断。

二、获得赞赏, 收获自信

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 都需要赞赏, 渴望赞赏。但是, 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 我们往往把它忽略了, 或者淡忘了它。

有一回作文欣赏课, 我特意请作文中有让老师赞叹“棒极了!”的同学亲自把作文送到老师手中, 由老师来范读。许多孩子骄傲而兴奋地从座位上来到讲台桌前, 我想, 这个过程定会成这孩子一个美好的回忆。当我声情并茂地读着孩子的一篇篇作文时, 孩子的眼睛里分明闪着幸福的光。

有一位同学的作文比较平淡, 但是语句通顺。我就在她的作文中写:“标点使用正确, 真棒!”这位同学在当天写下了这样的日记:今天, 老师在我的作文里写了“标点使用正确, 非常棒!”这句话, 我心里非常高兴。因为我以前的作文里都是“良”这个字。我想, 我以后要写得比“非常棒”还要好。

多可爱的孩子, 老师的一句评语, 一个赞赏中就成为了她一天当中最值得记录的事件。

三、童心童趣, 纯净心灵

读孩子们自编的童话自然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孩子们编创童话时是兴奋的, 孩子们放飞心灵之翼, 在童话王宫里自由驰骋。而后, 我说:“你们编的童话故事能让老师读一读吗?”“能!”于是, 孩子们似作家一般, 在自己的笔下与可爱的动物对话, 与动物们一道同乐同忧。

我一篇篇地读着, 进入一个个童真、纯净的世界里:狐狸不是狡猾的了, 它是小猫的好邻居, 还一块儿逛商店呢!老虎还是凶猛的, 但是为了保护可爱的小松鼠受伤了。小黄狗吹起神气的竹笛帮助森林里的居民实现了美好的愿望。漂亮的小花蛇不小心压到了杜鹃花, 轻轻把身子移开……五十个孩子, 五十篇童话, 或生动, 或简单, 故事不同, 相同的是一颗颗童心, 一颗颗未被尘世污染的童心。读完这些童话, 我的心似被浸染过, 尤其澄澈, 纤尘不染的感觉。

时隔几日, 得知学校要进行期末质量监控。为了孩子们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我最先想到的是作文, 而且是编童话。虽然读童话时的舒展心情仍清晰, 却隐隐有种担心, 这样的作文行吗?无暇细想, 我便理清了思路:要指导孩子从创意方面多加努力, 童话应该体现主题, 如“环保”、“团结友爱”、“热爱和平”等等。我尽量把意思讲明白, 让孩子们听懂。孩子们又开始创作, 静静的, 没有了上回的兴奋, 有了些许艰涩。

孩子交上来的作文, 我迫不及待地批阅。待到读了几篇后, 便不想再读下去了。这怎么能算孩子的童话呢?相似的太多, 索然无味。动物们都在种树, 保护树木, 虽然主题不错, 但有什么意思呢?这篇篇“同话”, 不写也罢。没想到, 我的“主题”却让孩子想象的翅膀丧失了飞翔的本领!找来《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眼前一亮:“写作教学中,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丹青歌盛世妙笔颂华章 篇8

蒋志强, 笔名颜栩, 1952年7月生于浙江绍兴, 自幼酷爱书画, 曾师从中央美院金鸿钧先生学习工笔花鸟, 后随著名国画家梁树年、卢光照等大师学习国画, 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书画研究会书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国礼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欣正实业总公司东方欣正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近年来, 蒋志强创作的《江山无限》《江山多娇》《丹凤朝阳》《山魂》等作品已被政府、集团公司所收藏, 并有多幅作品入选海内外实力书画家精品大展。其中山水名作《山魂》常年在北京国贸桥下画廊展出, 《长城长》荣获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喜庆十八大, 永远跟党走”——2013年首届全国名家书画邀请展金奖证书。

上一篇:外资引进下一篇:数学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