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开放

2024-11-28

改革与开放(通用12篇)

改革与开放 篇1

现在很多人片面地而不是全面地, 表面地而不是抓住根本地看问题, 认为改革至今, 中国的社会平等程度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现在海内外有不少人正是这样看的, 以至在关系中国改革与发展之战略方向的若干重大问题上出现了一些不正确或不得要领的随意的议论。另外, 平等一词从来含义复杂, 但不少人没有仔细品味、研究, 就放开来谈平等问题, 不仅缺乏历史的具体的分析, 而且概念不清, 逻辑混乱。其三, 平等一词颇具社会鼓动性, 很容易激发人们的道德激情, 但不少人科学态度不够, 以至一些不负责任的议论被庸俗地、廉价地视为代表着“社会良知”, 而不同观点却被任意加以“道义”上的挞伐。这几种倾向都是不对的, 不好的, 也是有害的。

从与现代社会的经济及文化结构相适应的基本价值出发, 虽然一定程度的结果平等仍是需要的, 但平等的真正要义在于社会成员之基本权利的平等及在此基础上的机会的平等。这样来看, 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在中国实现的划时代的社会进步, 就不仅仅表现为空前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而且突出地表现为社会平等程度的前所未有的提高。

一、旧体制下的社会, 恰恰是在人的基本权利上存在严重不平等的社会

这种严重的社会不平等, 首先表现在城乡隔绝上。通过各种各样的制度和政策壁垒隔绝城乡, 强制地把社会成员分成两类人:城市居民和农民。由这种身份不平等带来全面的机会不平等, 几乎一切机会对农民都是封闭的。这种不平等是改革开放以后一步步打破的。

但是一些问题又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直到现在, 我们中国社会还存在着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词语“农民工”, 这就充分说明了城市和农村还在很大程度上格格不如, 作为城市基础建设者的进城务工人员到现在都没有被城市接受, “农民工”就成了他们独特的代名词。在收入方面, 以城乡之间差距为例, 城市居民每年平均收入是1千美元, 而农村仅略超过300美元;在财产分布上, 由于城乡、不同人群之间收入的不平等, 导致财产积累上的不平等;在劳动力市场上, 农民工被歧视, 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工资被拖欠, 工作条件恶劣, 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在教育方面, 边远落后地区的文盲和辍学率远高于发达地区, 北京、上海、天津的文盲率不到3%, 而西藏的文盲率则高达50%;在医疗保健方面, 大量的医疗资源在城市, 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医疗建设严重不足, 农民有病没钱治、没地方治;在社会保障方面, 绝大部分人群没有得到养老、医疗、救济等社会保障的保护;在政府财政方面, 歧视和差异表现在资金大部分投入到城市, 农村被忽视。

二、过去的严重社会不平等, 还表现在以所谓“出身”“成分”制造出巨大的社会鸿沟

至少有数千万的人仅仅因为所谓“出身不好”“成分不好”, 就处在受打击、受迫害、受歧视的状态。改革开放填平了这种社会鸿沟, 多少人才能重新抬起头来, 得到基本的人格尊严。以为旧体制下的社会比今天平等的人还全然忘记了数千万有所谓“成分”、“出身”问题的人们。这些人在旧体制下仅仅因为“成份”不好, “出身”不好, 就注定要一代接一代地在一切方面遭受歧视、排斥, 直至种种非人的凌辱和迫害。有人以上大学为例, 说今天有穷人的孩子因没钱而上不了大学, 这就不如旧体制。殊不知在旧体制下, 一个出身问题就把多少青年永久地隔绝在大学的门外, 他们不光是不能上大学, 而且不能参军, 不能被招工, 甚至还找不到对象, 结不了婚。

但是现实的“唯出身论”也是谁也不能回避的, 在全国大多数中小城市, 人情远远大过才能, 关系的重要性已经快要替代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而成为人员录用的重要标准, 这难道不可悲吗?

三、过去的严重社会不平等, 还表现在旧体制下普遍实行按等级特权分配的制度

只有达到相当的级别才能够获得特殊的供应, 才能够进入特殊的场所。市场化改革打破了过去按等级分配的体制, 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四、就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和机会而言, 旧体制从制度上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

更可悲可怜的是, 对这种严重的社会不平等, 一切不幸的人们根本发不出任何声音, 不能表达丝毫不满, 而那些幸运的人们则在“政治正确”的要求下将这种不平等视为当然, 以至心安理得—这大概也是一些人至今觉得旧体制没有什么不平等的一个原因吧。

完全是由于改革, 如此严重的制度化的社会不平等才被一步步打破。改革的根本是在基本权利方面一步步促进了人的解放。中国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逻辑就在于此。从农民进城做工到民众自主创业, 在人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上, 一道道束缚解除了, 一个个禁区打开了, 社会在日益多元的同时更加趋向于自主、开放与流动。不应当看不到, 这个过程, 正是不断增进社会平等的过程, 这些步骤, 正是最具实质性的社会主义的步骤。

没有任何理由讳言, 目前中国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社会问题。一段时间中显著增加的上访和群体事件就反映了这一点。这些问题, 特别是民众基本权利遭到任意侵害的问题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按照上述方向和逻辑来展开的改革还远没有完成,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更加深入地推进经济的市场化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社会的民主化, 以形成充分保障民众基本权利的完善的制度条件。任何脱离甚至背离这个方向的怀疑、动摇的论调都是错误的。

现在特别应当强调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社会平等的巨大促进作用, 而且是在肯定人的自由, 肯定人的基本权利方面促进了社会平等。说改革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 实在是大谬不然。

其实, 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 相对于过去旧体制下在各个同一群体中的那种平均主义大锅饭来说, 按个人贡献拉开收入差距是一种进步。当然, 对于过大的收入差距也要进行调节。但现在的收入乃至财产差距的扩大, 主要不是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造成的, 而是由于很多非市场的因素、甚至反市场的因素还在起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 市场经济最反对特权。但现在的问题是市场机制在很多方面、主要是在要素市场上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还是旧体制下行政权力控制的方式、通过特权来支配社会资源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起作用, 凭垄断、行政权力、特权来寻租、来牟利, 这是造成不合理的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 不应该动摇或者否定市场经济, 恰恰相反, 应该不断深化市场体制改革, 进一步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推动我们的社会不断前进, 朝着公平正义的社会平等目标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张宛丽.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研究二十年[J]社会学研究, 2003, (04) .

[2]吴波.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

[3]甄志宏.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与融合--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 2004

[4]王元华.社会公民资格权利研究[D]苏州大学, 2006.

改革与开放 篇2

--对家乡的衣食住行在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变化

摘要:弹指一瞬间,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对于我们这些90后来说,体会也许并不深刻,然而在祖辈父辈的谈论中,再结合自己成长时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的家乡巨变,我深刻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文字上再怎么夸赞改革开放带来的变革都显得过于空洞乏味,唯有切身实际的感受来的真实。

关键字:家乡变化 衣食住行 改革开放

我的家乡是在江苏镇江的一个偏僻的乡村山洼洼里。改革开放以前,村里非常贫困,家家户户刚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没有楼房,没有林立的建筑,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和零零星星的茅屋。根据家里长辈的闲谈,我依稀能够体会出那种耐人寻味的历史的厚重气息。在那样一个年代,人人都没有稳定的生活环境,在生产队辛苦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由于科技的贫乏导致的生产力低下的问题一直无法得以解决,人们连最基础的生活要求都是难以维系。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春风的吹拂下,似乎绿了满个中国。30年前村里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终于让农民群众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播撒下新的希望的种子。人们干劲十足,为自己的家园,为自己的祖国做出了薄弱但是不可忽略的力量。从那时起家乡开始了大变样。

改革开放后,没有了布票,自己家里做衣服穿的人随着改革开放和乡村的进步越来越少了。当时,虽然是吃穿问题不严重了,但也没有更多的钱花在衣服上,补丁等勤俭节约的习惯还保留在淳朴的家乡人身上,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村里的人身上衣服的补丁越来越少了,穿自家衣服的人也少了,更多人是去百货大楼买衣服穿。但是店铺很少,一个城镇只有一两家百货大楼。然而如今,现在的商店到处都是,还分出了品牌店,老年店,裤子专卖店等等。还可以网上购物足不出户。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的衣服样式多了,挑选起来更自主了。

80年代初各家各户家里的食品是很简单很单调的。在现在作为家乡人主餐的白面馒头,那时只有在过年时家长才会给准备。如今在集市和商店里品种繁多的蔬菜和肉类,当时同样很少吃到。俗话讲“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30多年,人们已经由“吃饱”逐渐变为了讲究“吃好”。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改革开放前闻所未闻的菜场、超市、大卖场县城里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家乡人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卫生观念也深入人心,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大家开始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改革开放初期,村子里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土房。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那时谁家有黑白电视机,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等当时新事物,可是全村子的焦点。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住房条件和新家具普及率快速提升。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家乡也开始兴建起这种小区。如今,家乡小区林立,处处是楼房小高层。各家各户家具也一应俱全,电视空调洗衣机应有尽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80年代初村里只有中心街是一条小公路,村里其他的地方都是土路,人们日常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最真实的写照。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原来唯一的中心街又重新拓宽了,而且东西和南北方向村里都修了好几条宽阔的公路,连接外村的路也由乡间土路修成了大马路,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今每家每户都有摩托车、自行车,也有很多家庭添置了电动自行车,但拥有汽车的家庭仍在少数。现在人们去县城,可以在村里很方便地乘坐公共汽车,不到半小时就能到达。改革开放也缩短了家乡和外界的距离,同时带给了家乡发展和致富的有利条件。随着交通运输的方便,越来越多的村里人走出去闯荡社会谋取发展。

我国步入改革开放的道路已经30多年了,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到大,也感觉到家中和村里在悄然发生着许多变化,无论是家里的条件,还是整个村庄的整体面貌,都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美观了。究其原因,最根本在于改革开放以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家乡的生产力,家乡人民凭借辛勤劳动和国家的政策支持,才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总结与感想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封闭只能导致落后。我们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以上二者合在一起就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三十三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多次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也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成果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改革开放这一名词家喻户晓,深入百姓之心。不用多说,只要放眼这三十三年来我们身边的变化,家乡的变化,社区的变化,家庭的变化,甚至是我们每个人的变化便不难得知它对于中国亿万百姓的意义,对于我们伟大祖国的意义。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这是由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这一阶段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而恰恰是这一举措让农村渐渐富裕起来,让农民能够逐步迈向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改革开放确确实实改变了农村窘迫的现状。

改革开放与海尔创新精神 篇3

80年代,“开放”意味着“引进”

海尔创新“引进技术”的观念,没有重蹈“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覆辙。

当时,中国家电企业纷纷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家电工业,现大部分企业早已烟消云散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只依赖引进不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有一个写进哈佛大学的案例,海尔文化吃休克鱼。这个休克鱼就是这样的企业,依赖引进日本洗衣机技术,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最后被我们兼并了。

海尔是当时最后一个冰箱引进项目的企业,我们引进的时候就坚持高起点,别人引进三星级的技术我们引进四星级的。在引进之初就确立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观念。

我们不但引进了生产线,还引进了德国的技术标准。因为我们引进的是四星级技术,怎么样检验是四星级?我们向德国人要来了成套的标准,转化成我们自己的标准,这对提高我们的能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为了证明我们是否真的学会了。我们就说:到底达没达到德国水平,到时候拿回去卖卖看,如果能卖得好,这说明德国老师教得好。科学就是实事求是。后来我们拿到德国去卖了2万台,不用海尔的名字,也不用利勃海尔的名字,另外起了一个名字,叫“Blue Line”,看看好不好卖。你知道吗,好卖得不得了,一抢而空。但是合作方从来就没告诉过我们好不好卖。后来怎么知道的呢?过了好几年,德国有个杂志叫《Test》(测试)杂志,一个主编来了,他们杂志经常测试市场上的产品,公布结果,让大家知道好坏。我说我们也有一个产品在德国销售,抽查过没有?他回去就测试了“Blue Line”,并把测试的结果公布了,还把那期杂志给我们寄回来了,“+”号越多表示性能越高,我们的“+”号比利勃海尔还多一个。

现在我们已经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不但白色家电销量规模最大,产品设计也引领世界的潮流。现在在德国市场上,几个比较有名的冰箱品牌甚至模仿我们的冰箱。

80年代,“开放”意味着“出口”

海尔创新“走出去”的观念,避免为世界名牌打工的命运。

中国是出口的大国,但还远远不是出口的强国。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按贸易方式统计,加工贸易占到48.8%;按企业性质统计,外商投资企业55.9%;按自有品牌统计,自有品牌出口占不到10%。也就是说大部分企业是在为国际名牌打工。

这是因为大部分中国企业甘心为世界名牌打工。所以,我们在创出中国名牌后,提出“国门之内无名牌”的理念,坚持出口创牌,而不仅仅是出口创汇。我们在国际上创品牌经历了一个“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曲。第一步,“先难后易”坚持打自己的品牌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第二步,进入当地主流渠道销售主流产品;第三步,成为当地的主流品牌。

我们一开始开拓国际市场,坚持打自己的品牌,外国人看到中国的品牌就是不信任,所以我们一开始只能出口缝隙产品,不和当地品牌正面竞争。但海尔要打造一个一流的全球化的品牌就必须在主流市场的主流产品领域进行竞争。

互联网时代,“开放”意味着“维基”

海尔创新商业模式,成为网络时代企业的先行者。

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对战略作的定义,战略定位的目的与结果,是实现在某个领域的主导权,从而在市场中成为顾客心智的首选。其实这里头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主导,一个是首选。关于“主导”。去年,欧睿国际把海尔评为全球白色家电的第一品牌,但是如果按照迈克尔·波特的定义,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个别的产品已经有这个趋势,比方说我们的冰箱,现在法式对开门冰箱已经可以说引领潮流了,包括欧洲的一些品牌也跟着来做。据世界著名的监测机构GFK发布最新的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在德国三门及三门以上的多门冰箱领域,海尔以75.9%的垄断性份额高居第一,是众多德国本土品牌之和的3倍多。但是整体上还没有达到主导权的水平。

在过去,要实现这一点几乎不可能,而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在互联网上沟通和选择商品,只要在网络社区满足他的需求,并不太注重是不是老品牌。在这方面,欧洲的很多传统品牌并不注重互联网的应用。

海尔抓住互联网的机遇解决面对的挑战。如微笑曲线的两端: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网络。这本来是西方企业的优势,但网络时代带给我们极佳的机遇。因为各种资源的全球一体化,我们整合了相关的资源为我所用。如美国、欧洲、日本的各类一流的研发团队给我们不断推出各种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产品,使我们进入了国外主流市场销售主流产品,实现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走上去”的目标。

而市场营销网络一直被国外名牌垄断,是我们的软肋,但互联网给了我们机遇。因为许多消费者喜欢在网上沟通购买,但有的世界名牌对此还不很适应,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这个机遇,在国际上正在开展网上的攻势,争取消费者。

在国内市场由于我们有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并与互联网进行充分的融合,有巨大的优势,因此许多国际上的世界名牌将他们在中国的销售全部或部分委托给我们,而我们也通过他们在国外的渠道销售海尔产品,形成了资源换资源,加快了海尔进军世界市场的步伐。

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用户获得“企业控制权”的时代,必须无条件地满足和创造用户需求。市场和用户需求千变万化,过去领导自上而下的一刀切的决策体系很难适应用户的需求。而这个时代需求的个性化、营销的碎片化要求企业的大规模制造必须变成大规模定制,即从原来的先造产品再找用户变为先创造出用户再造产品。在这个背景下,传统企业的“生产——库存——销售”模式必须转变为用户驱动的“即需即供”模式。海尔探索的互联网时代创造顾客的商业模式就是“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人”是员工,“单”不是狭义的订单,而是第一竞争力的市场目标。“合一”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市场目标,“双赢”是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前提下,员工和企业的价值得以实现。每个人的市场目标不是由上级指定,而是根据自己所负责的市场的第一竞争力;每个人的收入也不是上级说了算,而是为用戶创造的价值说了算。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改变了员工角色,从原来被动接受组织的指令到每个人都是自己CEO的经营者,并组成直面市场的自组织即自主经营体,以此改变了传统经济下对市场反应迟缓的弊端,每个员工自主经营而不是被经营,员工可以自创新、自驱动、自运转,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有两个颠覆性的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从“正三角”变为“倒三角”;企业的核算体系从“资本主义”变为“人本主义”。传统的财务报表是以资本为中心,追求股东至上;海尔自主经营体的三张表是以员工为中心,即以人单合一的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力,让员工创造用户价值,创造市场资源,达到用户、企业、员工的双赢。

所以,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核心指向,就是要通过无限贴近用户需求、不断创造用户需求,从而实现用户超值。而只有用户不断获得超值体验,企业品牌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海尔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海尔的创业与发展

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的海尔,致力于为全球用户创造价值,成为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

海尔集团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在他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海尔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目前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海尔的市场与网络

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海尔的营销、研发、制造网络分布于中国、美国、意大利、泰国等全球市场。

2009年12月,世界著名消费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发布数据,海尔在世界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5.1%。这是中国白色家电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品牌。同时,海尔冰箱、海尔洗衣机分别以10.4%与8.4%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均排名第一。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海尔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10年,海尔品牌价值855.26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9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2008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评选中,海尔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2008年7月,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连续五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2010年4月,美国《商业周刊》发布201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名单,海尔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家电企业。

海尔已在全球市场搭建了营销网络、物流网络、服务网络。海尔在中国主要城市建立了2 500多家海尔社区店,5 000多家县级专卖店,2.4万多家乡镇网点,7万多个村级联络站;在中国2 500多个县建立了物流配送站;有1.7万多家售后服务网点。这一网络支撑着海尔在中国市场实现了“销售到村、送貨到门、服务到户”,而且实现了“即需即供”。现在,海尔的库存资金占用天数只有5天,不到中国家电工业企业平均值的十分之一。海尔的营销、物流和服务网络吸引了国际品牌与海尔进行资源互换,在中国部分市场,GE家电、惠普电脑等国际品牌已通过海尔的网络进行销售。

海尔的研发创新

截止到2010年上半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10 214项,其中发明专利3 057项,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仅2010年上半年,海尔就申请专利476项,其中发明专利258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

海尔是参与国际标准、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海尔已经参与了34项国际标准的起草,其中,无粉洗涤技术、防电墙技术等25项标准已经发布实施。仅在2009年~2010年期间,海尔新参与了23项国际标准的起草。海尔累计已经主导和参与了262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其中238项已经发布。此外,海尔获得了10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是获此殊荣最多的家电企业。海尔集团还承担了全国家用电器服务、可靠性等4个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秘书处工作,负责牵头这些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海尔是唯一一个进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管理决策层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代表,2009年6月,IEC选择海尔作为全球首个“标准创新实践基地”。

海尔的管理创新

创业初期,海尔探索的“日清管理法”成为了海尔20多年来企业管理的基石。互联网时代,为了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海尔探索“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人”就是自主经营的员工,“单”就是有第一竞争力的市场目标,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体现自身价值,最终实现用户、客户、员工、企业的双赢。

海尔的管理创新引起国际管理界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的30余个管理案例被世界12所大学写入案例库,其中,“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管理案例被纳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库,海尔“市场链”管理被纳入欧盟案例库。

改革与开放 篇4

之后, 广西提出实施了“科教兴桂”、建设创新型广西等重大战略, 先后制定出台了《广西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一系列促进科技改革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 推动了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科技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科技与经济结合愈加紧密, 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高, 由改革开放初期不足30%提高到目前40%, 有力地支撑了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

1 广西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

广西科技体制改革旨在逐步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又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科技体制改革主要从科研体制改革、城乡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管理改革等三个层面上推进。在时间上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1) 恢复发展阶段 (1978~1984年) :1978年, 广西召开了科学大会, 逐步恢复“文革”期间遭受破坏的科技体制, 科技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初步得到恢复。1979年设立广西优秀科技成果奖。1980年, 广西开始对资助科技项目经费实行“专项管理、分级负责、同行评议、签订合同”的办法进行管理, 改变过去无偿拨款为合同制管理和部分有偿使用的做法。

(2) 初始改革阶段 (1985~1995年) :1984年, 广西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改革科学技术的十条规定》, 在国家全面实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之前, 率先探索尝试科学技术体制改革。1985年, 出台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若干规定》, 启动了广西科技体制改革。1986年11月, 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改革科研事业拨款制度的暂行规定》, 启动了科研院所初始改革。1993年以来, 广西启动了科研院所改革, 先后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科技厅等12个部门关于自治区直属27个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改革转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2003年7月27日, 自治区直属技术开发类院所转制的形式审批工作全部完成, 影响转制的主要问题也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向企业化转制工作全部完成。

(3) 积极探索阶段 (1996~2005年) :1997年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转批自治区科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的通知》, 提出“三大战略, 六大突破”, 实施“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突破”的重大战略, 深化广西科技体制改革, 全面实施科教兴桂战略。继续加大科技计划改革力度, 按照“突出重点, 加强集成, 搞好联动, 提高效益”的要求, 加强各类计划协调和组织实施, 使经费由分散、重复投入向集中、重点投入转变, 科技计划项目实行立项招投标制度和科技经费预算制度, 建立科技项目立项、科技成果评价和科技奖励项目的中性评估, 公开办事程序, 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2005年, 项目申报方面, 率先在全国实行先立项后补助、立项与经费分开下达的办法。在构造项目上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 保证70%以上的科技经费集中在重大科技项目上。

(4) 深化改革阶段 (2006年至今) :2006年2月23日, 广西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科技大会, 作出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颁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确立了“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 对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了全面的部署。2008年底, 广西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西”的重大战略部署, 标志着广西科技事业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2 广西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2.1 构建广西创新体系

1995年, 广西出台《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科教兴桂战略, 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1999年, 出台《关于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新突破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措施, 全面推进广西创新体系建设。“十五”以来, 把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重点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能力, 引导和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把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内容, 进一步强化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各类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 疏通创新成果转化的渠道, 促进创新资源的流动整合, 为产业创新提供有效服务。加强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科学研究体系的建设, 建设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技术应用研究平台, 结合广西产业发展的需求, 开展技术应用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增强广西产业优势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2.2 实施广西创新计划

为了落实自治区党委在“三大战略, 六大突破”中, 提出“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突破”的重大战略举措, 1999年, 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并开始组织实施“广西创新计划”。第一轮创新计划 (1999~2001年) 重点提高产品品质, 努力开发新产品, 不断形成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的产品群。第二轮创新计划 (2002~2004年) 突出技术创新源的培育和引进, 加快建设科技服务体系,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力度。第三轮创新计划 (2005~2008年) 突出整合科技资源, 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第四轮创新计划 (2009~2010年) 着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推动广西在优势特色产业和重点领域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第五轮创新计划 (2011~2015年)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工作重心下移, 重点解决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五轮创新计划, 互为关联, 互为街接, 相互促进, 全面覆盖, 全员参与, 有效地推动了广西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2.3 创办广西科技活动周

1991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依靠科技振兴广西的决定》, 为了提高全民科技意识, 推动科技进步, 决定从1992年开始, 每年第一个月的第一周在全区举办大规模的科技活动周。到2012年, 已经连续举办了21届, 为在全区上下弘扬科学精神, 普及科学知识, 树立科学观念, 加强科技“一招三引”,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 促进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广西科技活动周的创立, 在全国开了先河, 独具特色, 成为了广西科技工作的品牌, 在广西乃至全国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4 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为了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1988年以来, 广西先后建立了桂林、南宁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柳州、北海两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园区) , 其中1991年桂林高新区成为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1991年10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税收政策的规定》。1996年12月, 制订了《关于加快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定》。2001年5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2010年, 柳州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 我区成为拥有国家级高新区最多的西部省区之一。2011年6月1, 广西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2012年7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广西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西高新区数量达到5家。

2.5 建立科技进步激励机制

1978年全区科学大会召开后, 自治区和各地设立了优秀科技成果奖制度, 建立了科技奖励工作制度, 每年都评选和奖励一批优秀科技成果。1985年, 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暂行办法》, 将前期设立的优秀科技成果奖的改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形成了制度, 自治区、地市、县分别设立相应奖励制度。2002年, 又另外设立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每项奖金50万元, 用于奖励广西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 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项目。2012年, 广西修订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完善奖励体系, 增设了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 大幅度提高奖励额度, 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奖金数额由原来的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 广西科技进步奖的一、二、三等奖奖金实现翻番。从1992年起, 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把科技表彰奖励大会作为每年一月份举办的广西科技活动周的一项重要内容, 由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主要领导出席并给获奖代表颁奖。同时, 先后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若干规定 (试行) 》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申请资助及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 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2.6 建立完善科技管理机制

为加强科技项目管理, 自治区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项目管理规定。1980年自治区科委拟订了《科技三项计划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 (讨论稿) 》, 明确提出了编制年度科技计划的原则, 年度科技计划的编制程序、管理原则等, 此后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三项费用管理暂行办法》 (1996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1998年) 、《自治区级科技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 (试行) 》 (2004年)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招标投标办法 (试行) 》和《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评估评审办法 (试行) 》 (2004年) 等管理办法或规定。这些管理办法的公布与实施, 建立了项目的招标制度、评审制度, 完善了重大项目的管理机制, 使广西科技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3 广西科技体制改革的几点启示

(1) 应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根本方针, 牢牢把握科技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 以科学的态度,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 揭示了生产力自身发展的规律, 奠定了我国科技发展的理论基石。广西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实践, 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重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和过程, 通过不断改革创新, 促使科学技术转变成现实生产力, 进而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

(2) 始终把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 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科技体制改革是为了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广西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针对原有科技体制中存在的科研与经济互相脱节的弊端, 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 以科研院所改革转制为重点,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 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 坚持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

广西科技体制改革, 坚持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 以构建创新体系为重点, 以机制创新营造环境为关键环节, 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科技体制。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着力攻克优势产业发展和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 加快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带动社会生产力的跃升。

(4) 坚持把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落脚点

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技支撑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 广西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 始终坚持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改革的落脚点, 通过深化改革, 加快科技进步, 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缓解资源短缺、抑制环境恶化、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4 改革展望

2012年7月6日至7日, 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 出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吹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号角, 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做出全面部署。

今后一个时期, 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的广西, 应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按照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部署, 以服务广西发展目标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 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 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 尽快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关文件和措施, 在建立完善全社会创新投入机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加快广西创新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创新型广西建设, 增强科技对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鲁本录.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 .

[2]封颖.中国科技体制的历史回顾与当前面临的两个核心问题[J].科技创业月刊, 2006, (19) .

[3]方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 2O03, (2) .

[4]陈大克.广西科技发展50年[G].2008, 12.

形势与政策论文改革开放 篇5

课程论文

(二零一三至二零一四学第二学期)

论文题目: 论

放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材 料 与 化 工 年级专业: 2012 级 生物工程 专业 任课教师: 武 明 明 完成日期: 2014年 06 月 23 日

论改革开放

摘要:自从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由原来的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现在的一个新兴的世界级经济体。201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第一次超过了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及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能够取得如此引人注目的成就,这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是分不开的,现在的中国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崛起着。关键词:改革开放;成就;科学发展;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改革开放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最重要的是系统地总结历史经验,将“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继续解决那些尚未根本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

今天,当人们谈论中国的时候,人们想到最多的通常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充满世界各地,年均经济增长9%以上,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而那些到过中国的人,也会轻易地发现,他们在中国能够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可以吃到麦当劳,住希尔顿、香格里拉大饭店„„所有这些情景,都是与中国在3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分不开的。可以说,如果没有3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发展与变化;即使有,也不会有这么快,这么深刻。

一、改革开放的基本简介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改革开放的成就

(一)、政治成就

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政治大国。现在的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很多国际事务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了。

(二)、经济成就

就人均GDP而言,按可比价格计算,1952年中国的人均GDP是119美元,2007年则达到了3629美元,2007年是1952年的30.5倍。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年均增长6.4%,平均约12年翻一番。在最近30年的时间里,我们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6.7倍。

就城镇居民而言,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步入了小康型阶段并逐步向富裕型过渡,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居民的吃、穿、住、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构成发生明显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59元,居民收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除工薪收入外,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改变。

就农村而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不仅促成了我国农业增长的“黄金时期”,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上亿人的温饱问题,成为人类消除贫困史上的一个奇迹。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国农民的衣、食、住、行、用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农村,砖瓦房比比皆是,小洋楼也不稀罕,一部分农民还在城里买了商品房。平板电视机、自动洗衣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寻常农家,小汽车也已进入部分富裕农户。截至去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超过300万公里,乡镇通公路率达98.54%,建制村通公路率达88.15%。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最基本生活未能得到保障的贫民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6年的2148万人。联合国在2003年发表了最新的减贫统计,世界减贫人数的90%是中国实现的。

(三)、军事成就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人民解放军重新确立了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总目标,革命化是前提,现代化是中心,正规化是保证,全面推进军队和国防建设。1985年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实行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我军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精简整编,裁军百万,组建陆军合成集团军,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标前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取得重要成就。常规武器装备的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军用飞机,自行研制出亚音速、超音速歼击机、强击机和高亚音速轰炸机;海军舰艇及武器,新研制出导弹护卫舰、鱼雷潜艇,以及新型的鱼雷、舰艇和舰空导弹,特别是导弹核潜艇装备部队,使海上作战能力提高到新水平。军用电子技术研制出一批采用新型元器件、新体制、新技术的较为先进的装备。战略核导弹完成陆基近程、中程、中远到洲际的系列化,并进入第二代战略武器的研制、试验、定型工作。

(四)、科技成就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神州系列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千年以来的飞天梦想。航天员翟志刚向太空迈出的一小步,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大步。与此同时,嫦娥系列探月卫星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跨入了世界领先的行列。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成功通车,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成功通车。

西方有的人认为,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似乎是实用主义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似乎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作出科学总结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个一次完成的过程,而是要反复实践、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寻找规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作出科学总结的产物。既是对已有科学理论的充分继承,也包含着对中国发展最新实践的科学总结,既有对未来发展各种可能性的充分预见,还包含了对人类,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吸收和借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我们要很好地学习、领会和宣传,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使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成为更加自觉的实践。

改革开放三十年事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由此也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的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未来至关重要。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改革开放之海南特区——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南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大局中的重要棋子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和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历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2008年4月7日至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深有感触地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关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海南经济特区2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

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经济发展一直离不开旅游业的发展。海南岛作为中国唯一一个热带岛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海南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大陆的沿海地区。归其原因,我觉得是海南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内部优势,同时也错过很多机遇。海南一直没有充分利用国家给海南的优惠政策,或者说是没有正确规划好海南经济发展的方向。第三产业作为海南产业结构中的大户,对海南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而海南旅游业是海南第三产业的核心与主体。在“创新与和谐”为主旋律的社会中,如何打好“旅游”这张牌,如何更好地整合旅游资源,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海南国际旅游岛从2000年提出至今,已有9年多了,其间进展缓慢,海南产业大方向发展仍徘徊不定。

根据2008年海南招商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海南建省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但三大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症结:支柱经济旅游服务业占比不强,高效农业与新型工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为此,国家拟出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力争用10—15年左右的时间,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服务国际化、生态环境持续良好、海岛生态旅游特色鲜明、旅游环境安全、中外游客向往的国际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且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主要特点的旅游开放政策。

海南旅游经济圈迎来了一次历史性发展征程之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自从“国际旅游岛“这一理念提出来以后,海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国游客屡见不鲜,让我看到了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还有一个环境优美的天堂——海南,我们在海南海口的美兰区,感受到了浓厚的海南特色,并在这里快乐的学习着„„

参考文献:

开放与融台: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篇6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开放融合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正面临重大的变革和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中职语文教师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了更好地把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笔者申报了南京市首届个人课题,旨在探讨中职语文教学如何更好地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借参加“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口语教学说课比赛的机会,尝试将课题中的理论探索付诸于实践,把语文能力训练和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以《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为题参加了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并就此课题上了一堂市级教改研究课,受到好评。这一经历留给笔者和同行不尽的思考,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永无止境。

一、语文课要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职教专家姜大源在《职业教育:情景与情境辨》一文中谈及职业教育注重为学生创设“有我之境”,特指在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课程中仿真或全真的教学环境。强调在这种情境下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体验和学习自觉性。笔者认为,姜先生是在强调职业教育开放性对于教学的要求,这不仅适用于专业课教学,对语文等基础学科的教学改革也有很大的启示。要想在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下体现语文课的价值,必须使语文教学贯彻职业教育开放性的要求,创设符合“社会性、实践性、职业性”特征的教学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其主体地位。本文就《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课程谈谈对“有我之境”的运用。

1.拓展课堂空间,引导学生融入社会。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教学的开放性,强调引导学生融入社会、企业和工作实际,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就必须体现并贯彻这种开放性的要求。笔者设计这节课时,安排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到再实践的闭环线路。为使学生对服务语言的要求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课前一周安排学生分组,分别去宾馆、饭店、旅游景点等场所,以顾客、游客等身份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语言进行实地观察和感受。完成课堂教学后,又让学生再次回到课前的体验场所中进行实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如果仅仅囿于传统的课堂将无法完成,广阔的社会课堂才能帮助他们完成从接触、体验到领悟、升华的蜕变过程。笔者深切地感到,打破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空间,将之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这不仅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2.内化教学目标,使学生回归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有多方面原因,不能找到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笔者在讲授《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前,安排学生实地调查服务语言的使用情况,用换位体验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于服务语言要求的思考。结果证明,这一做法取得了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从调查报告和上课情况来看,他们非常主动,也确实有所收获。过去,教师只专注于能否完成授课任务,而忽略了教学的真正主体——学生的感受。当他们单纯地被当做教育对象,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时,很难有学习的热情。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只有真正确立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学生来说,当学习成为“我”的事情时,他们自然会认真对待,也就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3.运用仿真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早已为教师所熟悉和运用的各种仿真情境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第一,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求语文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讲到位”固然重要,“练到位”更具实效。第二,在目前延展语文课堂、利用社会资源还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在课堂中积极创设仿真情境,仍然,不失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讲授《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时,笔者在课堂上设置了餐馆点菜和导游实地讲解两个仿真情境,将学生分组并简单移动课桌椅,完成了模拟情境的创设。学生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并较好地运用了刚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要点,使这种看似简陋的情境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群体的相互鼓励及年轻人与生俱来的表现欲,使这一教学环节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二、语文课的本质属性是其与专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价值基础

《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研究课的教学对象是旅游专业的学生,选用的教材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国家规划教材《服务语言艺术》,课型为口语教学课。上课前,有同行质疑究竟是专业课还是语文课?但上完课后,教师们却给出了一致的评价:这是一堂与专业紧密结合的语文课,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探索了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融合之路,而语文课的本质属性恰恰是这种融合的价值基础。

1.工具性是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基础。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这段表述中的关键词是“基础”,它首先指明了中职阶段的语文教育仍然属于基础性教育,其次强调了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技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当把语文课置于中职教育的大课程背景之下时,听、说、读、写等基础语文能力也就凸显出其对专业技能学习所具有的工具属性,这是语文课存在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基础。换言之,无论学生将来从事哪种职业,听说读写都是他们学习、实践的最基本的工具。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基础语文能力的训练应当坚决地予以保留,并应进一步考虑如何把基础语文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笔者在设计《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课时,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尽量在语文能力和旅游专业技能两者间找到契合点。旅游专业对于学生的口语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设计本课的第一层目标“服务语言的规范性”时,笔者从语言的形式规范和程序规范两个方面着手,要求学生做到发音准确,选词明确,用句正确,充分体现语文能力中对于发音吐字、遣词用句的规范要求。在第二层次的目标“服务语言的技巧性”方面,笔者则把训练重点放到了语速、语气、语调、重音等基本能

力点上,并成功地将语文能力训练和旅游专业技能培养融合在一起。其实,并非只有旅游类专业的教学如此,从事其它任何职业,都需要以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文能力为基础。所以,只有抓住语文课的本质特征,首先发挥其工具性的作用,语文课才能在中职课程体系中站稳自己的位置,避免不断被边缘化的情况发生。

2.人文性是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契合的制高点。如果承认语文课的工具性是其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基础,那么,其固有的人文性则是与专业教学相契合的制高点。很多有识之士都对职业教育“泛技术化”存有担忧。只专注于技能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提高的职业教育只能称之为职业培训。在不开设语文课的情况下,职业培训机构也可能在某项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做得很好,但职业学校如果不开设语文等一系列人文类课程,恐怕很难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的长远契合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职校语文教师要意识到中职语文课融合于职业教育大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因此,教学中要努力使自己站得高一点,想得深一点,看得远一点。笔者在设计《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时,继服务语言的规范性和技巧性之后,将服务语言的人文性确立为第三个层次的目标。通过学生的课前体验、课堂上的情境训练和教师的总结提炼,最终让学生领悟到。最好的服务语言源于发自内心的真诚,出于普遍的人性关怀。揭示服务语言的人文性,提升了课程的思想境界,使学生对服务语言的理解上升到新的高度,这样的人文启示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都会产生长远而积极的影响。

三、对中职语文课融合于职业教育大课程体系的趋势展望

在固守语文课本质特征的同时,也必须思考其改革方向。事物不可能一成不变,不可能永久地适应变化着的世界,将语文课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已是大势所趋。现在,有的学校已经把语文、数学等基础课教师分散到各个系部专业,从教学管理形式上改变了过去由语文教研室或基础部管理的状态。笔者认为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表现,是语文课逐步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信号。这种融合的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1.语文教师将被纳入专业师资队伍的管理之中。职业教育应以学生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模块作为师资管理和课程设置的基础。由此,语文课也会根据其教学内容在模块化教学中的作用而被灵活地安排,语文教师将会加入不同的专业教学团队。与专业教师一起为培养学生的模块化知识和能力而工作,其表现形式就是打破语文教研室的设置,把语文教师安排到某个专业之中。

2.语文教学将被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行的中职语文教学还基本延续着普通高中的模式,维持着语文学科体系,难以适应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坚持传统的听说读写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中职语文无论在教材还是授课形式等方面,都将面临较大的变革。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从普通高中的教材和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编制符合校情、专业和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需求重新选择或创新教学内容将成为大势所趋。与此同时,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考试评价方式等也将随之改变。

3.语文教师的知识、能力将被纳入职业教育实践性资源体系之中。在中职语文改革的趋势下,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语文课教学功底,还要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未来的职业岗位等情况,惟有如此才会有更强的针对性。此外,为适应某专业对某方面语文能力的特别需求,语文教师必须有所专长。比如为旅游、营销专业的学生授课,教师在语言表达、沟通技巧等方面就要有深入的研究,并且,这些研究绝不能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而应源于语文教师针对某类职业的实践。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语文教师也必须像专业教师那样深入工作现场,否则所讲授的内容将很难满足指导学生实践和就业的需要。由此看来,语文教师队伍虽然表面上被打散了,语文教学也似乎失去了过去的独立性,其实将会更好地融入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更有助于发挥语文课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改革与开放 篇7

一、机构人员变迁

1985年12月成立白银市财政税务局, 内设办公室、综合计划科、预算管理科、企业财务管理科、农业财务管理科、监察室等7个科室。1986年3月白银市财政税务局分设为白银市财政局和白银市税务局。1987年8月设预算外资金专管员4名。1988年5月增设监察科, 撤销原监察室。同年成立白银市人民政府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 挂靠市财政局。1989年4月成立白银市税收物价大检查办公室, 9月成立农业税收管理科。1990年5月成立白银市国债服务部。1992年成立白银市国有资产管理局, 挂靠市财政局。1993年5月成立西区财政所。白银市财政局现拥有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现有职工65人, 平均年龄37.5岁, 本科以上学历37名, 占职工总数的53%。中级以上职称人员6人。市财政局机构从成立初的7个科室7位职工发展到现在包括办公室、预算科、文行科、税政农税科、社保科、综合科等13个职能科室, 2个下属副县级事业单位。

二、财政收支

白银市财政自1985年恢复建市以来, 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财政厅的指导下, 经过改革开放后20年发展, 财政收入从1986年的6352.9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7.08亿元, 是1986年的近44倍多, 财政支出从1986年的10531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19176万元, 是1986年的33倍多。全市财政收入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为促进白银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007年, 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运行, 工业生产继续较快增长, 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市场稳中趋活,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得到加强, 民生问题进展顺利。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收入一直保持了高位增长, 增幅创历史新高;支出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日趋突出, 均衡性明显好转。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实际完成27.08亿元, 完成计划的117.69%, 比上年增长33.53%。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0391万元, 占汇总预算的112.3%, 比上年增长25.82%, 剔除企业所得税政策性因素, 同口径增长19.81%。其中:市级收入完成36076万元, 为全年预算的117.32%, 比上年增长31.45%, 同口径增长19.21%;县区级收入完成34315万元, 为汇总预算的107.47%, 比上年增长20.39%。2007年,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实现319176万元, 完成变动预算的92.3%, 比上年增长39.6%。其中:市本级支出实现84593万元, 完成变动预算的91.5%, 增长33.09%;县区级支出实现234583万元, 完成变动预算的92.8%, 增长42.11%。全市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预计消化历年累计财政赤字在2300万元以上, 各项重点支出得到了较好保障。

三、财政改革

建市二十多年来, 白银市财政, 按照党和国家的财政政策、法令, 贯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 执行“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的财政经济工作总方针, 做到增收节支, 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白银市的建设日新月异, 市区内高楼林立, 鳞次栉比, 人潮熙攘, 车水马龙, 街道纵横, 一派现代新城市的景象。白银财政在这方面为国家积累了资金, 对促进生产和各项事业发展, 搞活经济, 支持两个文明建设, 发挥了社会主义财政的积极作用。多年来, 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为中心, 立足实际, 开拓进取, 不断完善财政管理, 强化财政职能。贯彻落实“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 适时制定和调整财源建设扶持政策和重点, 不断壮大主体财源, 巩固基础财源, 发展后备财源, 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快速增长。2003年, 全市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2007年达到27亿元。同时, 不断改革预算管理, 硬化预算约束, 推行了“零基”预算, 实行了预算内、外收支统管的新型预算管理体制;积极清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账户, 建立了预算外资金银行专柜, 推行了“罚缴分离”制度和国库统一支付制度, 初步将市级有关试点单位纳入了统一支付范围, 使财务支出进一步规范;建立了规范的预算外资金监管机制, 提高了预算外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探索和加强财政支出改革和管理, 大力压减各种非生产性支出。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对有关办公设备、汽车等大额财政支出项目实行政府统一采购。改革工资支出管理, 实行了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制度, 净化了工资支出内容, 推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 实现全市财政国库的统一集中支付。同时, 市财政局始终坚持“两手抓, 两手硬”的工作方针, 在不断提高财政管理质量和水平的同时,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使两个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树立了财政行业良好形象。

2007年, 全市继续加大各项财政改革工作。一是正式启动了会宁县作为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二是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根据改革总体要求, 研究扩大了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 在全市全面实行了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模式。积极开展了乡村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建立了农村综合改革信息监管系统, 对农民负担情况实施有效监控。三是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全面完成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 积极研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四是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 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政府采购资金达到8629万元, 节约资金853万元, 节约率为9%。五是工资改革和规范津补贴工作进展顺利。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已全部完成工资套改, 并已发放到位。

四、财政现状

(一) 收入稳定增长, 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全市经济继续较快发展, 各级财税部门克服了白银公司厂坝铅锌矿增值税划转、稀土公司享受三线搬迁企业增值税先征后退税收优惠政策等困难, 认真落实组织收入原则, 积极研究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强化税源监控, 堵塞征管漏洞, 实行目标考核, 促进税收收入的及时入库。不断挖掘非税收入潜力, 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措施, 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加上红鹭、华鹭铝业公司企业所得税政策调整的有利因素, 全市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07年, 是白银市财政收入增幅最高、均衡性最好的一年。同时,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上的支持。共争取上级各类专项资金11.87亿元, 财政保障能力逐步提高, 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 解决民生问题的投入进一步加大。

一是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80万元, 以“两后生”为重点, 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工程”, 培训各类劳动力3.6万人。二是市财政安排配套资金200万元, 建成靖远曹若和会宁新庄、大沟三项重点人饮工程, 解决了1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三是落实配套资金2219万元, 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农村人口, 城市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城市非职工人群, 对公立医院的补贴基本达到省上规定的标准、扶贫济困病床制度覆盖市县公立医院, 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供给, “四个覆盖”政策得到落实。四是落实资金248万元, 提高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 城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10%。五是落实下达县区专项补助139万元, 在原报酬补助标准的基础上, 按照每村每年补助2000元的标准, 提高了村干部报酬补助标准。六是市财政安排190万元, 设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府助学金和慈善育才救助基金。

(三) 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市级财政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 区分三类不同地区, 用于支持试点示范。积极争取上级农林水事务专项资金21682万元, 安排农业专项资金、人饮工程配套资金、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环境绿化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项资金等1450万元, 兴建了白银银蒙等奶牛养殖示范小区, 奶牛饲养量达到7000多头,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67个。2007年, 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达到44141万元, 使农民收入增加, 农民负担减轻。争取专项资金7788万元, 落实兑现粮食直补资金1918万元, 农机具补贴220万元, 优质小麦良种补贴190万元, 农资补贴4137万元, 油价补贴1024万元, 能繁母猪补贴241万元, 奶牛良种及后备奶牛饲养补贴58万元。

(四) 加大解决困难群体问题。

一是在推行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改革的基础上, 实现了城市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城市非职工人群。二是按时拨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补助, 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居民生活困难问题。三是争取上级补助2139万元, 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 14.78万绝对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四是安排专项配套资金, 使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1000元 (分散供养) 和1200元 (集中供养) 。五是支持开展了城乡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和城市社会救助;支持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 实施了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 对498户低收入家庭实施廉租房补助;安排和争取就业补助资金, 以创业带动就业, 以培训促进就业,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

(五) 增加社会事业投入。

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为贫困寄宿生提供生活保障,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运行良好。市级财政安排的教育专项达到2822万元, 争取上级教育专项资金10719万元, 共实现教育支出86470万元;安排农村卫生专项资金, 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较快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到116.49万人, 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 2007年医疗卫生支出达到19309万元;安排文化事业专项资金, 支持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六) 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提高县乡财政保障水平。共争取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总额达38948万元, 下达到县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额达到38096万元;认真落实“三奖一补”政策, 2007年争取奖补资金6220万元, 争取新增工资转移支付补助9357万元;认真落实省上实行的阶段性财政优惠政策, 县乡财政困难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七) 支持国有企业改革。

争取专项补助资金4185.86万元, 弥补甘宝公司企业改制资金缺口, 白银公司、靖煤公司等国有工业企业和农垦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基本完成。接收移交学校31所, 接受企业移交学校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3536人, 为企业轻装上阵, 提高经济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发展目标

增强财政实力, 做大财政蛋糕, 首要的是要做好财源建设这篇文章。财政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今后要更加积极地实施支持各种经济成份加快发展的财税政策, 加大财政对经济的扶持力度, 促进经济快速建康发展, 为白银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财力保障。

(一) 收入问题。

为国聚财是财政人的本职, 生财、聚财、理财三位一体, 不可或缺。财政部门在协调配合税收征管的同时, 在组织收入上抓好非税收入征管, 把该收的钱一定收上来。一要加强组织协调。积极主动地会同纪检、监察、物价、国资委、审计等部门, 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监管力度, 逐步形成分工合作、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按照“规范管理、方便操作、有效监督”的原则, 合理划分财政内部工作职责。二要抓好制度建设。根据省上修订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资产处置、有偿使用, 以及新增建设用地、土地出让金、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收入管理办法, 将非税收入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按照白银市的实际, 将制定相应的办法和措施。建立政府非税收入统计报告制度, 全面掌握政府非税收入现状, 努力实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三要加快改革步伐。按照省上关于全面实行比较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的要求, 加大工作力度, 加快改革步伐。从2008年开始, 所有县区都要全面推开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 从体制、机制上保证非税收入的应收尽收。四要完善配套措施。规范票据管理, 建立以《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为主, 其他专用票据为辅的新型票据体系, 完善非税收入票据日常领用、保管、缴销、审核制度, 严格以票控收, 强化源头监管。要强化非税收入专户管理, 实行较为彻底的“收支两条线”, 原有的过渡账户, 要限期取消, 确保非税收入管理工作规范有效进行。

(二) 支出问题。

首先要抓好支出的均衡性问题, 结合白银市实际, 从预算编制、资金分配、资金下达、监督检查等环节入手, 制定具体的措施, 确保支出进度的均衡性。另一个问题就是财政支出的绩效问题。随着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深化, 建立科学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既有了外在基础, 也有了内在要求, 急需建立考核体系, 对财政投入的成本和产生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衡量和比较, 从而加强对政府支出行为的约束与激励, 促进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开展绩效评价, 分析, 评价财政分配资金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 积极支持经济发展。

转变观念, 研究如何创新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 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 还要用足用好财政政策。财政重点要在八大支柱产业上下功夫, 通过对招商引资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土地出让金返还等政策来支持入住园区企业的发展, 拓展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思路, 丰富财政支持发展的手段, 转变财政支持发展的方式, 支持做大经济蛋糕, 夯实税收增长的基础。

(四) 解决民生问题。

处理好保运转和促民生的关系, 更加自觉地重视民生、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 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民生上来。要按照“和谐抓民生”的工作思路, 充分发挥职能, 切实负起责任, 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和工作措施, 变被动埋单为主动服务, 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不断调整工作思路,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认真调查研究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给党委、政府提出办实事的建议, 视财力情况拿出积极稳妥的实施方案。

(五) 财政管理问题。

一要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要抓好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各环节的管理, 特别是把利用国有资产取得的收益缴入国库, 纳入预算管理, 基本实现资源配置的均等化, 逐步缩小部门之间的苦乐不均, 减少国有资产的损失浪费, 实现预算管理的公开、公正、公平。二要强化财政监督。尽快建立协调财政、精细财政、透明财政、绩效财政、法制财政、科技财政和民生财政, 财政监督要围绕财政中心工作, 采取具体措施, 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 自觉为大局服务, 为大局提供坚强的保障。要将财政监督工作贯穿于财政工作之中, 贯穿于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的总体设计之中。要创新财政监督方式, 把财政监督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要选择一些项目效益容易量化的专项资金开展绩效监督, 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预算监督的有效性。要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重大财政政策的落实情况作为财政监督的重点, 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真正把好事办实, 实事办好。

(六) 关于改革创新问题。

改革与开放 篇8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探索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开始对干部制度改革做积极探索。

1979年12月, 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高屋建瓴地提出:“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 是缺少一批年富力强的、有专业知识的干部。没有这样一批干部, 四个现代化就搞不起来。”此问题的提出表明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 根据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需要, 想要改革当时干部制度、建立提拔年轻干部制度的决心。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讲话中又进一步地归纳总结说:“陈云同志提出, 我们选干部, 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 最主要的, 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 干部队伍要年轻化, 知识化, 专业化, 并且要把对于这种干部的提拔使用制度化。这些意见讲得好。”从此, 上述四条标准被我党确定为选拔干部的方针。

1982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同年4月国务院作出工《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从此, 在我国延续了33年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被废除, 这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干部制度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以后的干部制度的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在党中央确立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党的干部工作方针后, 党的十二大又确立了新老干部合作与交替的战略方针, 从此, 中国共产党党政人才队伍向“四化”方针迈进了一大步。

2、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

党的十三大报告关于“进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就是要对‘国家干部’进行合理分解, 改变集中统一管理的现状, 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改变用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管理所有人员的现状, 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改变缺乏民主法制的现状, 实现干部人事的依法管理和公开监督”思路的确立和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的“加快人事劳动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方面的改革要同机构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相结合。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思路, 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并从10月1日开始实施。中央决定, 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和人民团体机关都参照执行。1995年, 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至此, 经过46年的艰辛探索, 我们党和国家终于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关于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法规。

3、在试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过程中, 1995年中央下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 (以下简称《暂行条例》) , 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的原则和基本程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为了保障《暂行条例》正确地贯彻实施, 中央又下发了《关于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行为的处理规定》, 这两个紧密关联文件的下发和执行, 保证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 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贯彻《暂行条例》的过程中, 还积极地探索和创新了很多扩大民主、深入走群众路线的好方法好方式, 不断地提高这项工作的民主程度和透明程度, 各级党委和政府还积极地探索了对领导干部定期进行交流的制度。

4、逐步完善公务员制度。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 完善公务员制度,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目标;2000年6月, 中央颁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2002年7月, 中央又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基础上修订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这两个文件的颁发对我国的党政领导干部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结以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与重点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 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 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健全公务员制度。”这一基本思路, 将改革的重点集中到“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上, 将改革的方向明确为“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 这样, 就使得改革的重点内容更加突出, 目标更加清晰。党的十六大报告还明确指出:“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辞职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 建立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探索和完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干部人事分类管理制度。”在这一系列改革思想指导下, 2004年4月, 中央分别制定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的单项条例, 将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的要求落到实处。党中央除了出台一些干部选任方面的单项制度, 还集中出台了较多的干部管理监督方面的单项制度, 这些单项管理监督制度的出台, 均体现了党的十六大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思想。同时, 党中央还颁布了《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 对党的全委会在重要干部决定方式方面进行了规范。与此同时, 党中央还在部分地区进行了基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公推直选”或“两推一选”的试点工作。总之, 十六大以来我国在干部制度改革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和党政基础。

6、党的十七大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向民主化的进程。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 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 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扩大干部工作民主, 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至此, 党的十七大将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向了全面深化、整体推进、制度更加科学、民主、健全的新阶段。

二、新世纪以来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上的新发展

1、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2003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这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总书记深刻阐述了科学人才观的内涵, 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 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标志着我国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跃升到了一个新起点, 也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2、2008年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

在这次座谈会上李源潮同志在谈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举措中, 特别强调坚持重点带动, 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要继续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进一步抓好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者、各领域高级专家等人才队伍, 整体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要认真研究党管人才的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保护人才的积极性, 把人才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人才规划纲要》关于党政人才建设的新思想。

(1) 《人才规划纲要》重申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指出:未来十几年, 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 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 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 科学规划, 深化改革, 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 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2) 对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人才规划纲要》规定了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 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 以中高级领导干部为重点, 造就一批善于治国理政的领导人才,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到2020年, 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党政干部队伍的85%, 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结构更加合理, 总量从严控制。

(3) 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举措。为了适应科学发展要求和干部成长规律, 应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 加强干部自学。实施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 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改革方针, 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扩大干部工作民主, 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力度,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提高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实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人才。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培养选拔和教育培训工作。实施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党政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及其能力素质评价标准, 加强工作业绩考核。完善党政人才分类管理制度。加大领导干部跨地区跨部门交流力度, 推进党政机关重要岗位干部定期交流、轮岗。健全权力约束制衡机制, 加强干部管理监督。这些规定为造就新时期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指明了方向。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 是我国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探索、规范、健全制度, 走上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一个新阶段。执政党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的改革与创新, 为造就新时期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党政干部队伍,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

参考文献

[1]、《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第193页。1、《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第193页。

[2]、《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第286页。2、《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第286页。

[3]、周继强、王太岳:《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纪实 (第四卷) 》, 光明日报出版社2m2年版, 第1818页。3、周继强、王太岳:《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纪实 (第四卷) 》, 光明日报出版社2m2年版, 第1818页。

改革与开放 篇9

2012年, 也是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60周年。从60年的发展历程看, 从公众的直观感受看, 统计由封闭走向开放是最能凸显统计巨大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统计作为国家一级保密单位, 到今天统计工作实现由单一服务于党政领导向服务全社会转变;由封闭式半透明统计向开放式全透明统计转变;由单向公开向双向沟通共同推动统计发展转变;从1984年统计部门提出大办开放式统计, 到今天把公开透明作为统计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全力以赴推进统计的大开放, 促进统计的大变革、大发展, 统计部门对“公开透明”的认识和实践、推进“公开透明”的广度和深度, 都早已今非昔比。

统计“公开透明”与“改革创新”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从系统论的观点看, 统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同时又是社会经济运行系统的重要子系统, 是一个需要通过促进开放、搞好开放、保持与外界充分的能量和信息交换, 才能真正激发活力、充分发挥功能的子系统。从统计与公众、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来讲, 统计部门也是最需要开放的部门之一。正如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对出席统计开放日的网友代表所说:“网民朋友是中国统计的推动者、监督者, 几千万网友甚至更多的网友, 你们的批评、质疑永远是中国统计进步发展改革创新的动力。”李强副局长接受新华网访谈时也坦诚直言:“统计数据有没有价值、统计信息能否满足社会需要、统计公信力是高还是低, 最终都要由统计数据的用户和社会公众来评判。”因此, 公开透明与改革创新是一种正相关的互动关系。统计作为一个开放的生产和服务体系, 统计产品质量的认定标准来自用户、统计价值的实现路径来自用户、统计改革的强劲动力来自用户。

不可否认, 近年来推动统计开放进程确实增大了做好统计工作的压力, 但统计人并没有因此而放慢统计开放的脚步, 正因为统计部门深谙推动公开透明与促进改革创新、改进统计工作的内在联系, 更加主动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统计公开透明, 以公开透明做动力推动统计改革创新, 使近年来统计改革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统计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拓展。如全力推进四大工程建设, 推动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服务业统计改革, 强化文化产业、节能减排和民生统计, 改进房价和工资统计, 建立环比统计制度, 大力创新统计发布方式, 建立多层次的统计解读释疑机制, 积极拓宽与广大统计用户的沟通交流渠道等, 由此形成统计开放与改革创新交互推进的良好格局。

开放式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篇10

为保证更好地、全面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满足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 工程训练中心充分运用创新的理念和手段进行开放式实践教学。

工程训练中心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应用能力, 以学科为依托, 按照“学习工艺知识, 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型的课程教学目标, 坚持“以技能为基础, 以加工工艺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根据工程训练中心即有教学功能又有生产功能的特点, 结合中心的台式钻床产品, 提出了系统的开放式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1 通过常规训练, 培养工程素质

常规的工程训练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和现代的实训项目。通过传统的锻造、铸造、焊接、冲压、车工、铣工、刨工、磨工和钳工等工种和现代的数控加工等各种常规实训项目的训练, 了解有关材料成形、机械加工的一般过程, 了解常规的加工方法和手段等工艺基础知识, 掌握各工种的基本操作方法及基本技能, 养成严肃认真的作风。并培养和提高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经济观念、组织纪律观念等工程素质。

2 强化基本技能, 提升实践能力

通过常规工程训练的学生, 可以在业余时间到工程训练中心参加开放式实训, 进行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

针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 工程训练中心开设了多种开放式实训项目。其中, 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装配钳工中级、数控中级、维修电工中级等技能训练项目, 倍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经过常规训练的学生, 在实训结束后, 可根据自己对技能的需求, 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提高技能的开放式实训。通过开放式实训,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还可以参加职业技能考核, 合格者将获得由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在毕业时不仅能拿到大学毕业证书, 同时还能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拓宽了就业渠道。

对于机械类的学生来说, 钳工是基础掌握了钳工的基本知识, 对于将来进行新产品设计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常规训练的学生, 可参加钳工基本技能强化训练。通过钳工的锯、錾、锉削基本技能训练,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成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性高科技人才。

3 通过机械装配, 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钳工基本技能的学习后, 可以选报开放式实训项目机械装配, 进行真实产品装配的体验。

该项目为综合训练项目, 以工程训练中心的产品台式钻床为对象, 按照企业的生产模式, 对台式钻床进行产品装配。老师带领学生到半成品库领另件、到中心库领标准件, 根据装配要求, 对各个零件进行清洗、去毛刺。在老师的指导下, 按照装配工艺, 进行轴承热装、轴承冷装、销孔配作、零件刮研、部装、找正、总装、试车、验收。在同学们的努力下, 一台台合格的台式钻床成品, 通过喷漆、包装, 最后送入库房。该项目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通过机械装配的实训, 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主轴、轴承、箱体等零件的装配过程体验了不同的配合采用不同的装配方法体验了从部装到总装、从零件到产品的整个过程。使学生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验证。通过不同的装配方法, 激发学生关心、思考、探究问题的欲望, 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4 通过机电结合, 提高综合素质

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学生, 通过机械装配的训练后, 还可以参加开放实训项目电气装配的训练。

工程训练中心充分利用中心的产品进行台式钻床电气装配。在电工开放实训中, 将台钻攻丝机的电器控制箱安装安排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该项目在老师的带领下, 通过产品从元器件的领用、电路板制作、线路配制、元器件焊接, 组装、调试、检验等工艺过程的体验, 感受电气产品的组装。

通过电气装配的实训, 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使学生学会了故障排除的方法。

通过机械、电气装配的实训,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通过实训, 更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放式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 开放式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工程训练中心设有内圆磨床研究所每年都有新的科研项目。工程训练中心把科研项目作为开放课题, 选拔一些优秀学生或研究生, 进入磨床研究所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例如多头钻床是教师研究课题之一, 机械类学生应具备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的基本素质, 中心将此科研项目引入开放式实践教学环节, 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通过文献查阅, 合理的进行产品设计。要求学生能经过独立思考, 提出部分设计方案;或者能经过思考提出设计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老师的指导, 并认真阅读教师的设计方案, 认真对照找出自己设计中存在或者没能解决的问题, 并能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现有设计进行改进与完善。

通过真实产品设计过程的体验, 通过教师的指导, 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 熟悉了科研的一般过程, 并从中感受科研工作的全部内涵。在体会知识产生过程的同时获得知识, 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同时也提高了独立工作的能力。

6 结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新的开放实训项目, 更新开放实训内容, 探索开放实训教学的新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材需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向着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但是,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普遍较差, 已不能满足人才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 工程训练中心提出了一套开放式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工程训练,开放式,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金工研究.2003 (4) .

改革与开放 篇11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改革;30年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30年,经济制度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的变化,正如邓小平1984年所说,“这几年进行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带有革命意义的改革”;农村产业结构以至城乡关系在计划向市场的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时期;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运行开始转入现代社会经济即新农村经济的运行轨道并逐步融为一体。农村改革30年其来势之猛,速度之快,变化之巨,远为人们所始料不及。中国农村的改革进入第三十个年头,其业绩超越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经验,不能不令国人振奋,世人惊叹。

从农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敞开农村改革大门;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邓小平南巡讲话市场配置资源;从农村税费改革到义务教育“二免一补”;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到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向世人展现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改革景象。

1 大包干红手印昭示出一个方向——农村经济的基本经营制度全面改革

改革开放的阳光最先照到农村,但阳光是农民迎来的。“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安徽凤阳,1978 年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只有18户的小岗村家家讨过饭。此年11 月24日晚,小岗村农民立下了一份大包干“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粮要钱。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因“契约”上按满了手印,有人称之为大包干红手印。小岗村农民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冒着风险,提出“包产到户”,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开路先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率先闯关。

闯关的结果是农村经济的基本经营制度全面改革,从废除“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转变为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其重要的经济内涵在于,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与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分离,由此从根本上解决了在人民公社时期无法解决的按有效劳动进行分配的问题。我国目前的农村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事实上已经以农户经济为主要的依托基础,连国家对农业税的征收都避开了土地的所有者而直接向土地的经营者征收。由于这一基础的变化,农村经济中的财产结构也逐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即除土地以外的农业生产资料绝大部分已经集中在农户手中。在中央支持和推动下,“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归自己的,”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据统计,1978年农户所有的生产资料户均不到10元,到1997年已达到3300元,总规模超过7000亿元,占到农村全部固定资产总额的50%以上。每亩净增250斤粮食,第一次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大难题,并且农民有了剩余,有了现金积累,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57元增加到1984 年的355.33元。到1984年,中国农民过上了历史上最好的日子。

2 村庄里办厂,家门口上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村解放出一大批劳动力,怎么办?中央1984 年1号文件提出建立“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农村综合发展的经济制度,又为这些解放出来的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良机。1984 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创办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开始把原来的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赋予其新的性质和内容,使得乡镇企业从此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乡镇企业很快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河山,第一次结束了新中国商品短缺的历史,并使一部分地方、农民先富了起来,农民企业家在全国范围内的各个领域异军突起,一亿多农村劳动力异地就业。这一改革使农民工总数超过农村人口的1/5,农民非农业收入超过了农业收入,每年民工的劳务收入高达6000-8000亿元,使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农村1%的农民成为老板,10%的农村劳动力成为乡镇企业的职工,农村经济出现“黄金增长”时期。

3 种粮不交钱,粮补到农田——农村改革由“取”转“予”

农民负担居高不下成为上世纪整个90年代农村久治不愈的“顽症”。为探索农民减负的治本之策,从2000年中央在安徽启动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至2006年最终取消农业税,成为近年农村改革的最大亮点。

它终结了2600 年中国农民种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使得长久以来难以削减的农民负担得到了切实的减轻,与改革前的1999年比较,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多元。同时也标志着国家与农民间“汲取型”关系已被打破,国家对农民实现了由“取”向“予”的转折。

种粮不仅不交税,还有直补、良种补贴和综合直补政策。2004-2006年,全国粮食直补资金达到390亿元。补贴政策的实施,保护了农民种粮收益,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恢复和提高,2004年以后,我国粮食产量连续3年增产,增产总量超过1300 亿斤。正如种粮大户所说:

“农民种田不交'皇粮',还有种粮补贴,农民种田越来越有奔头了!”

4 学习读书不交费,合作医疗惠农村——教育医疗新举措

不学习无以改变贫穷,踏破贫穷必须抓教育。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9年义务教育问题,政府出台义务教育“二免一减”的惠农政策,迎来了农村发展教育的春天。从2005年开始,国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大大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

为缓解农民看病的压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扩大。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了新型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大部分试点地区的农民自己交纳10元,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分别补助20元。

5 农业企业化、产业化、资本化经营渐成主导——`民办、民管、民受益

改革开放以后,当农业生产的基本核算主体转为农户,同时市场全面放开,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很快就显露出来。特别是一些大宗农副产品,买难卖难的事情总是发生,农民损失惨重。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单家独户的小农对市场信息的反应往往是滞后的,也就是说小农在信息处理上的成本与其收益相比偏高。而这一成本的偏高恰恰产生了小农户对组织的需求,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大转型,农业产业化的出现成了90年代农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农户为赢得市场竞争,自发地组织起来,或者在当地基层政府的推动下联合起来,组成了各样的专业技术协会、生产销售等合作经济组织。对此,党的十六大后给以充分肯定,支持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由于有效聚集和整合农业要素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个体生产经营方式,成为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的经营形式,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

6 新农村蓝图振奋民心

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之比较 篇12

从分析比较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的几项指标, 一方面能对改革开放有正确的认识, 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洋务运动本身来思考当代中国国情, 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开放中遇到的问题。

一、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比较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者受到来自外国侵略势力和国内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双重威胁, 力图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 建立一支新式的海陆军部队, 以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因此在清朝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 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 使中国富强起来。在变落后为先进、变贫弱为富强的变革思潮的历史背景之下, 注定了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仅仅是为了拯救清王朝, 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 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 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但是, 这一顺应时势的愿望遇到严重阻碍, 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国家建设百业待兴, 真理标准讨论热潮涌起。国内外大势呼唤我们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在这样的国际国内情势下,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家新一代领导人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从以上论述比较可看出,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改革开放的提出有着相似之处, 都是当时社会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不同的是, 洋务运动是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出发点, 而改革开放则是党的伟大觉醒和人民愿望的结合, 两者的实施手段以及指导思想、领导因素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结果和意义也截然不同。

二、发起因素以及实施力量的比较

洋务运动是由洋务派发起实施, 主要代表在朝廷是以奕䜣为首的满族官员, 在地方则是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汉族官员。以慈禧为首的满清朝庭希望依靠洋人所支持的洋务运动, 早日把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 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 因此对洋务运动只是采取默许的态度。这导致洋务派在兴办洋务的过程中没有健全的领导机构和统一的领导核心, 结果逐渐分化出各自为政、互不隶属、相互竞争甚至攻讦的几派。最终导致洋务派的力量分散, 没有推动洋务运动的有效发展。而中国现行的改革开放, 是由中国共产党确立提出, 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 在党的领导下, 由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改革, 它是在党对历史高度总结的前提下提出和推行的, 它是一场中央集权下的主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三、指导思想的比较

洋务运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强运动, 它的主导思想却在于“求强”与“求富”。19世纪60年代初, 一种新的观念在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部分清朝官员中萌生与发展, 这就是洋务派的“求强”观。冯桂芬发挥了魏源在40年代“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申明学习西学乃中国自强之途, 提出“始则师而法之, 继则比而齐之, 终则驾而上之, 自强之道, 实在乎是”。奕䜣也指出:“探原之策, 在于自强, 自强之术, 必先练兵”。正是在这种求强思想的指导下, 19世纪60年代, 中国的第一批军事工业应运而生, 中国近代化的车轮开始转动。到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 洋务派感到在创办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海陆军的过程中, 遇到了资金拮据、后勤供应不足、燃料短缺等困难, 于是他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求富”, 从新式民用企业的创办入手, 洋务运动转入“求富”阶段。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 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 而国本乃可益固。”综观三十年的洋务运动, 它基本上是在“求强”“求富”思想指导下, 循序渐进地发展着的。洋务派不敢否定祖宗留下的以维系人心的治国经典, 使他们不敢触动封建制度之根本, 而且技术引进又局限在十分狭小的范围, 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中国现行的改革开放, 是以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行的伟大事业。中国的改革开放中也有“求强”“求富”的思想, 但“求强”“求富”只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之下, 我们的改革开放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使我们既取得了“求强”的成果, 同时在党的领导下, 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求富”的目标。

四、群众基础的比较

洋务派从维护清朝统治出发主张学习外洋先进技术从而达到延续垂死挣扎的满清王朝为目的。由于阶级属性的局限, 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没有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仅局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这注定了他们不仅不能和劳动群众打成一片, 而且他们与劳动群众之间必然是矛盾的双方, 这也使洋务运动的自强之道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 坚持以人为本, 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实践, 是以人民为动力的亿万群众的伟大实践, 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

五、洋务运动对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启示和意义

洋务运动可谓中国近代化的第一炮, 可是这第一炮并没有放响, 基本上是失败了。洋务运动虽然客观上冲破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桎梏, 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进程, 使中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 但是归根到底, 洋务运动只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 社会生产力虽然有所发展, 但是体制并没有跟着变革, 最终这也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船舶行业市场形势分析下一篇:接地和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