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民族旅游业(精选11篇)
改革开放与民族旅游业 篇1
1 引言
人们对语言的研究已有悠久历史, 但长期以来, 语言学家的注意力仅仅局限于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忽略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即跨文化交际能力。1959年,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 中就提出了跨文化交际学, 使之成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他的著作Syntactic Structures中提出了两个新的概念: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 从而把语言的知识体系和语言的实际运用区别开来。语言能力是指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的体系;语言运用是指听、说、读、写等运用语言的能力。他还认为“没有使用规则, 语法规则毫无意义”。在此基础上, 后来一些语言学家提出了一个意义远为广泛的概念, 即“交际能力”。1972年美国人类学家戴尔·海姆斯在其《论交际能力》首次提出交际能力。他认为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的概念是不完整的。他指出: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只是说话的人内在的能力, 即能说出和辨出那些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能力。海姆斯等人认为, 实际上社会情境中的选择规则同语言规则同等重要, 也是说话者语言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于是在对乔氏的“语言能力”概念进行批评和探讨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含义更为深广的概念———“交际能力”。海姆斯等人的交际学说为交际法外语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也启示了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美国语言学家萨比尔认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 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因此, 外语教学必须注重文化交际的渗入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1998年曹文在《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一文中提出:文化教学分为两个层次, 即文化知识层和文化理解层以及衔接这两个层次的文化意识教育。主张要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 文化教学必须超越文化知识层, 达到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应抓住两个环节:一是知识, 二是理解, 把二者结合好, 跨文化交际目的就易于实现。我国1985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是在吸取了这种教学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制订的。《大纲》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
由此看来, 在外语教学中摸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路子实在是迫在眉睫。我国是举世无双的外语教学大国, 而外语教学效果尚不理想;西部地区的效果又低于沿海地区, 西部地区中民族地区的外语教学效果尤差。除汉族外, 中国拥有的50多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边疆地区, 在60%的国土上成为省级自治区、地市级自治州以及自治县的主要聚居民族, 其总人数达1亿以上;加上汉族定居者, 民族地区总人口当为数亿。人们普遍认为:民族地区重在发展经济和基础文化, 外语可以缓一步。笔者认为, 此观点应予抛弃, 要想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适应当前文化、经济全球化形势的改革需要, 实现与国际接轨, 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外语教学改革, 培养高水平跨文化交际人才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一点对于在湘西民族旅游区的高职高专类及高等院校学生而言更是意义重大。湖南省旅游龙头———张家界, 这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两种誉称的民族旅游地区设有高职高专类及高等院校共3所, 据不完全统计, 该区年游客量每年达到600万人次以上, 其中境外游客达60万人次左右, 占总人数1/10。目前还在不断增长。如此之多的外国客源无疑需要大批优秀的英语翻译人才, 为更好地宣传与推介中国传统文化, 尤其是民族文化, 吸引更多外国游客, 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 获取理想经济效益。这就对我们的外语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历史性的挑战。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必须不断加大改革力度, 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置于首位。本文主要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四方面对改革举措进行阐述。
2 旅游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欠明确
2.1.1 高职高专类旅游英语教学目标。
高职高专类旅游英语专业关注的更多是应用性,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作为该专业主干课程的旅游英语的教学目标就主要集中在应用性、复合型上, 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 并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1.2 高等院校旅游英语的教学目标。
高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教育培养的目标应以实用内容学习为指导, 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 并针对旅游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 从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从总体上看, 不管是高职高专类旅游英语教学, 还是高等教育中的旅游英语教学, 其培养目标由强调某个方面或某些因素逐步向综合化、全面性发展, 即由单一性目标向综合目标发展。但是, 这一趋势导致了一个怪现象的出现, 高职高专的旅游英语教学过多地强调理论教学, 本科类旅游英语教学过多地强调实践教学, 在教学改革中严重偏离目标。
2.2 教学内容的陈旧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旅游英语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旅游服务用语、了解旅游专业学术用语、阅读旅游研究方面的文献、撰写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等。所以对于旅游英语教学来说, 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就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区别。
旅游英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服务用语、旅游学术用语及口语能力的培养。在现阶段的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 高职高专类旅游英语一直都把应用性放首位, 相应的教材建设做的也比较好, 相比之下, 本科旅游院系却普遍存在重应用、忽略理论课程的问题。很多旅游院校在安排课程时, 倾向于应用性旅游英语, 而很少关注甚至忽略理论课程的设置。
从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来看, 目前旅游英语课程的教材版本很多, 但教材内容普遍存在老化现象, 不能反映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涉及知识面的深度或广度不够。缺乏配套的“听说读写译”及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旅游英语系列教材, 教材内容陈旧, 版本多样化, 从另一个侧面要求旅游英语专业加快教材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并应适当地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此外, 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敏感度, 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异域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也是内容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2.3 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的落后
从目前张家界民族旅游区现有的旅游英语教学方法来看, 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也有教师不断尝试把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应用到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但现实的情况是在旅游英语教学上, 多数教师还采取传统的板书授课形式, 在课堂上的互动多限于读英语课文、练习英语听力, 虽然一直强调口语能力, 但在各个学校的实际教学当中, 口语能力的锻炼一直是一个弱项。
另一方面, 旅游英语的多样化教学离不开先进的实验室、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目前在该区高校由于教学设备不足而不能满足旅游英语教学的要求。虽然在学校配有语音室, 但数量不足。多媒体教室需要良好的投影效果, 较好的音响设备, 某些教室虽然配有电脑、投影, 但缺乏好的音响设备, 这就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与教学的质量。因此, 要提高旅游英语的教学水平, 还必须加大投资, 完善、更新教室设备。
2.4 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的不够
培养合格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 教师队伍十分关键。目前, 湘西地区旅游英语课程的师资队伍主要是英语专业出身和旅游专业出身的教师组成。前者虽然有深厚的英语知识, 但缺乏旅游专业的基础知识, 这与旅游英语的专业性强的特点不相符;而后者虽然具备专业知识, 但其英语水平却不及前者。
3 深化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设想
3.1 明确教学目标, 尽力做到“因材施教”
根据人才培养原则, 张家界地区高职高专类旅游院校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上, 即注重培养学生旅游专业知识, 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 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高等旅游院校的培养目标应锁定在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上, 即本科生的旅游英语教育应注重应用性和学术性相结合, 而研究生的旅游英语教育较之本科生应侧重学术性, 毕竟这一阶段的旅游教育更偏向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根据所要培养人才的类型,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对于当前的该区旅游教育很重要, 只有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才能制定出合适的培养计划,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避免现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高职高专过分追求学术性, 本科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应用性的不正常现象。
3.2 大力推进教材一体化进程
教材一体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 针对学校的培养目标并结合张家界旅游产业而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因之, 在教材内容上将英语知识、旅游知识与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改革, 选择教材时, 教材内容要尽量贴近专业内容, 如导游专业在选择教材时就应多侧重于英语导游技能的训练, 酒店管理专业应选择饭店服务英语和旅游管理类的旅游英语教材。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在选择教材上, 也要注意和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原则。
其次, 教材一体化要与国际旅游英语教育相接轨,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形势, 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对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再次, 教材一体化还体现在旅游英语口语、听力、写作、泛读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教材内容建设, 从教材入手, 为旅游英语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
最后, 在教材一体化过程中, 在全国范围内挑选有丰富旅游英语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集体编写教材, 取长补短、互助互利, 优化资源配置, 避免各校各自为政, 编写出高质量的旅游英语教材, 供全国同类院校选择。
3.3 积极引进、采用先进教学技术和方法
3.3.1 旅游英语教学技术方面。
强化、扩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造语言环境。随着现代电化教育技术的日益普及, 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尤其是应用在实用性很强的旅游英语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确实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之处。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它的运用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通过模拟旅游环境,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
从语言环境来说, 现在比过去好多了, 外资企业增加, 外国人进入我国的境内越来越多, 现代化教学手段日趋完备, 这些都是我们培养大量外语人才的有利因素。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于旅游英语教学也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通过网络教学可以打破缺乏语言环境的瓶颈, 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旅游业最前沿的旅游研究动态和旅游行业动态。信息技术整合于专业英语学科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 更应该是教育模式创新的结果。
3.3.2 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合作———分享式”教学模式可以被引入到旅游英语教学当中,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其应用有肋于更好地达到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其次, 互助式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性教学、任务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功能教学、交际教学等教育方法也可引入旅游英语教学中, 用以改善现有的、传统的旅游英语教学模式。杰里米·哈默的ESA理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语言技巧也有显著的效果, 也可尝试使用。
再次, ESP教学理念所强调的特殊用途英语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教学方法的理念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最后, 针对旅游英语教学各个层次共同关心的口语教学, 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和设置演讲环节的办法, 来慢慢改善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的“哑巴英语”问题, 以培养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3.4 加强旅游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就长期计划来讲, 引进具有旅游管理知识的外教或者选择培养具有扎实英语知识的科班出身年轻教师, 强化英语训练及培训, 有条件的可以让教师到国外进修培训, 以此来提高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师资水平。
实践证明,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迅速提高高职高专类和高等院校的旅游英语教学水平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为旅游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是值得推广的师资队伍建设经验。
总之, 只有充分利用湘西民族旅游区———张家界这一特定地域优势, 搭建良好的国际交流平台, 全面推进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才能更好实施培养与提高该区高职高专类和高等院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反之亦然, 学生交际能力和翻译水平的提高又无疑将对该区外语教学改革起到较大的推进作用, 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旅游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互动, 为该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保障。
摘要:英语语言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特别是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立足于湘西民族旅游区张家界, 分析该区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旅游英语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设想, 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改革举措进行阐述。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旅游英语,教改,湘西地区
参考文献
[1]Edward Hall.The Silent Languag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25-28.
[2]N.Chomsky.Syntactic Structures[M].Hague:Morton Publishing Company Press, 1957:156-158.
[3]Dell Hymes.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2:2-5.
[4]E.Sapir.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New York:Harcour Brace and Company Press, 1921:233-235.
[5]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3) :14-16.
[6]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d., 2003:212-213.
[7]姜希, 王鹏.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7) :73-74.
[8]段亚芳.高等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探讨[J].世界教育信息, 2007 (10) :59-61.
[9]尹华光.张家界景点导游[C].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3:131.
[10]李会琴, 王林.旅游英语教学方法与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6 (2) :175-176.
[11]冯亚渠.以旅游英语为载体培养大学生语用能力[J].东北亚论坛2004 (9) :140-143.
[12]杨国兰.旅游英语的教学对策[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39-41.
改革开放与民族旅游业 篇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兰林
[摘要 ]民族旅游以其独特性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民族旅游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发 展,提升旅游竞争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
复兴和再造,增强民族认同感。其中,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灵魂。[关键词 ]福建宁德畲族民族旅游开发民族文化
民族旅游,国际著名旅游人类学家埃里克·科恩将其定义 为:针对在文化上、政治上、社会上不完全属于该国主体民 族的群体,由于他们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方面的独特旅游价值 , 而进行的一系列观光旅游 [1]。民族旅游的要义是观光对象的 少数民族及其自然生态和文化的独特性 [2]。由于文化所独有的性质及功能,在民族旅游资源中民族文化成为最能代表和 反映该地民族本质特征的符号。民族旅游文化, 是指对民族文化中的某些部分进 行开发、加工、改造,以形成吸引游客的民族旅游项目。它必须根据本地域、本 民族的特点而设置, 旨在引导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特点进行审美观光的旅游市场和 旅游活动。民族旅游开发以丰富的现存文化资源为基础,其开发和再生产所需 投入不多,是一种低耗高效型的新型文化经济形式。本文以福建省畲族地区的民 族旅游开发为例,分析、探讨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1民族旅游开发的意义
1.1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 1.1.1民族旅游开发增强民族认同意识
跨文化传播增强了民族地区原有的价值认同感和文化自 尊感。民族地区居民在旅游者介入之前,由于缺乏与其他地 方、其他文化差异的比较,因而很难发觉自己的个性。在民 族旅游中 , 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与游客的接触往往会唤起少数 族群对于自身的认识,还会加强他们对于自身身份及自我表 述的关注。具有民族历史价值的人文旅游景观的再现和重组, 展示了少数民族自身文化智慧和创造力,重新唤起了人们的 民族认同意识,凝聚了民族向心力。1.1.2民族旅游开发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复兴
近年来 ,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不再被视为落后、愚昧的东西,而是被发展为弘扬传统文化 , 展示本土形象的 旅游资源。各民族地区一些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习俗 和文化活动得到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旅游市场需求的扩 大获得发展,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重新受到重视和发
掘,长期濒临湮灭的历史建筑得到维护和管理等。总之,所 有这些原先几乎被抛弃的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民族旅游文化的 商品化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推动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1.1.3民族旅游开发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再造和创新 民族地区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族群文化复兴的契 机,而且为族群文化的再造和再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场景 和舞台。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在旅游发展的推波助澜中复制、再造作了最有力的说明。东巴文化的传习复制,并非是简单 意义上的传承、复制 , 而是在此过程中不断添加进了新的成 分和内容 [3]。这种文化再生产的方式借助发展旅游业的契机 不断演进,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1.2民族旅游开发对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民族 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可开发 资源。在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包括民族村落、建筑形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音乐歌舞、节庆活动等,这些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程度直接 决定着这些地区旅游产品的档次与品位。
2福建畲族地区民族旅游开发现状
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自唐代形成 以来一直聚居在闽粤赣交界的深山密林中,过着刀耕火种的 游耕狩猎生活。畲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丰富的 民族文化,拥有迥然独特的韵味,散发着鲜明的民族风情。福建省的畲族人口全国最多,其中又以宁德地区的畲民最为 集中。
宁德市有畲族人口 17万人 , 分别占全省畲族人口的二分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 护——以福建畲族地区为例 2009年第 10期(总第 34期
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分布在全市 9个县(市、区的 124 个乡镇,其中畲族人口千人以上的乡镇就有 51个,是历史悠 久的畲族聚居地。现全市设有一个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八 个畲族乡。总体来看,宁德市现有的畲族风情旅游线路仍较 单一,经营粗放,有待进一步开发,以形成显著的经济文化 效益。
2.1畲族地区旅游产业开发优势
2.1.1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畲族的编织工艺品巧夺天工,种类丰富,色彩斑斓。彩
带、竹编、刺绣等许多手工艺品已远销海外,深受人们的青 睐。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妇女的“凤凰 装”别具风格,在衣裳、围裙上刺绣各种彩色花边,镶绣的金 丝银线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金色腰带象征着凤 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畲民历来热爱生活,喜爱唱歌。他们每逢佳节喜庆之日, 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 常以歌对话。畲歌丰富多采,其歌词古朴自然,又清新活泼, 充满山林风味,反映了畲族的风情特色。
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 “打尺寸”、“盘柴槌”、骑海马 和竹林竞技等,都是畲族民间流传已久的体育活动。尤其是 练拳习武之风盛行,经千百年传承,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民间 武术。畲族有自己独有的氏族节日。农历三月三“乌饭节”祭祀 祖先,除对歌盘歌以外,还表演传统的“加官舞”、“八仙舞”、“龙头舞”等,热闹非凡。每适农历三月初三日,畲族村寨的 家家户户都要采集乌稔树根合大米煮“乌米饭” ,全家共餐, 以缅怀祖先。除此之外,四月初八做麦精饭,十月祭多贝大 王,都是隆重热烈的节日。
2.1.2地区自然风光秀美,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我国的畲族居民基本上聚居在生态环境优美的山区。宁 德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现 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 6处。闽东北 亲水游入选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已列入福建省十大旅 游品牌之一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洋景 区,有“天下绝景、宇宙之谜”之美誉。周宁县人鱼同乐的鲤 鱼溪被誉为“中华奇观” ,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屹立在东 海之滨的福鼎太姥山是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 质公园, “山海川岛”景观融为一体,其中嵛山岛被评为中国 最美丽的十大海岛之一。世界良港三都澳的“海上渔城”被授 予第一批国家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畲族民族文化风情与景 色秀丽的山水风光,相映成趣,具有潜力巨大的旅游价值与 产业价值。
2.1.3区位优势突出,客源充足
宁德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北连浙江温州,南接省会福州, 东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邻武夷山,处在闽浙三个重要旅游城 市的结合部,处于经济发达区域,毗邻国内主要客源产出地。闽东沿海高速公路贯通后,打通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黄金经济 带 , 给闽东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游客逐步从周边地
区向外拓展 , 来自江浙沪的游客所占比重迅速增大 , 快速交通 大格局的形成,将为宁德旅游带来更多的客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2畲族地区旅游产业存在问题
2.2.1缺乏民族特色的精品项目,旅游产品档次低
畲族旅游相关的单体数量少,且质量等级低,因此旅游吸引力也较弱。宁德的 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区域民族旅游资源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评价, 没有形成统一的对外宣传形象和特色品牌。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还限于粗糙包 装、简单拼接,市场化程度低,文化品位不高,缺乏精品,拿不出代表畲族千 年民族文化底蕴的拳头产品。旅游景区、景点小而分散,内容单一,规划设计 缺乏专业化。
2.2.2旅游产业的综合性、联动性格局尚未形成
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联动性的特点。但目前福建省民族旅游的综合性、联动 性效益优势尚不明显。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与娱乐设施建设上的滞后,接待能 力有限,服务质量低。各景区、景点小而分散,景区内部交通条件也有待改善。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限制,许多资源目前还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太
姥山的山岳景区与溪瀑景区的连接路杨太公路没有建成,使两块最有特色的山 川景区不能连为一体;三都澳进入东冲半岛的霞浦内浒全天候码头尚未立项建 设,也制约了海岛旅游资源整合和沿海旅游线路的优化。
2.2.3传统文化被逐渐同化,面临流失
民族旅游过程中 , 会产生民族文化的变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涌入, 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 化、风情民俗会逐渐被同化、冲淡和消失。与此同时,畲族传统文化得不到 有效的承传与弘扬,出现徘徊停滞状况。目前,不少畲族文化遗产正面临流失、失传的险境,抢救已是刻不容缓。绝大多数畲村祠堂、宫观因年久失修,保护 不当,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失修情况。在交通方便的畲村,民族服装、婚礼等 传统民族习俗淡化甚至消失。
畲族医药、武术、手工艺均面临失传的边缘,如 果再不采取措施抓紧抢救,这些民族瑰宝也将失传。
3民族旅游开发思路与对策
3.1采用保护性开发形式,保护民族特质文化 3.1.1建立民族博物馆
民族博物馆是以保护民族文物,并使参观者了解民族文 化内涵为主要任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其主要功能是教育和传 播文化遗产。到目前为止,全国各类民族博物馆已超过 100 座,许多濒临损毁、正在迅速消失的重要民族文化和民族民 俗文物,被及时抢救、收集、陈放在民族博物馆。各种类型 的民族博物馆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旅游者了解各地少数 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其旅游功能得到了空前的扩展。1989 年建成的闽东畲族博物馆和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收藏和展 示畲族文物 1500余件,有效传承和保护了畲族文化遗产,并 成为人们了解畲族文化的窗口之一。3.1.2设立民族文化村
根据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福先生的定义,民族文化村 是指展现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实地村落或模型村落 [4]。我 国的民族文化村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实地展示型和异地仿制型。
民族聚集地实地展示型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选择具有典 型代表性的村寨加以保护,展现其民族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状 况,是一座立体的民族村寨博物馆,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和其他民俗事物,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 能较好地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族文化的需要。旅游目的 地异地模拟型是人工方式在靠近市场的地方,荟萃各民族的 民间艺术、民族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 , 从多角度揭示民族 文化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集中、立体地向旅游者展示了各 民族传统文化。
“宁德——中华畲族文化村”是为迎合旅游目的而专门 建设的模拟民族文化村。现已建成的“中华畲族宫” ,气势恢 宏,占地面积 50余亩,作为畲族文化广场已具雏形,逐步进 入市场化运作,已成为全国畲族同胞的朝圣地、闽东民族团 结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畲族风情旅游景点,吸引了来自近30 个国家、地区及国内 20多个省市的畲族宗亲和游客。3.1.3创建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整合自然生
态旅游资源和民族人文旅游资源,对社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 产进行整体保护的一种新模式。民族生态博物馆的显著特征 是将少数民族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进行
整体保护、传承和研 究。如 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联合在贵州省六枝特区梭 嘎乡创建的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 , 不仅保护了民族文化,同时 也为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开辟了新的道路,真正实现保 护与开发的双重目标。
宁德可以在借鉴贵州省六枝特区梭嘎乡梭嘎苗族生态博
物馆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交通比较方便,畲族文化比较集中 的村落,建立畲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形成文化遗产保护网络, 起到辐射示范作用。
3.2策划节庆旅游活动,扩大影响力
节庆活动作为一种动态的参与性旅游资源,它是一个地
区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 , 从本质上说是参与性较强的、体现 人与人交往的社会文化活动,它往往成为狂欢、热闹、愉悦 的代名词。旅游者观赏或参与当地民俗节庆活动过程,可以 直接了解、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获得丰富的旅游经历和知 识。传统节庆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的存在对于增进民族 内部凝聚力和加强民族间亲近感具有重要作用,它也是了解 民族生活方式的窗口
[5]。
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花大力气举办了规模较大的以畲
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畲乡民族风情旅游节,使畲族传统文化 的传承与经济接轨。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畲族歌会,迄今已 是第 15届;福鼎市连续六年举办太姥山旅游风情节;2004 年第二届福安茶文化节以畲族祭祀方式来祭祀“大白毫”千年 古茶树,吸引了广大媒体的关注。可以在前几次成功的基础 上,进一步扩大各种节庆活动的次数、范围、内容和形式, 打造在全省有影响的节庆品牌。
3.3畲族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有机结合,增强吸引力 旅游资源按照存在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
资源两大类。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 , 可增强资源的吸 引力。将畲族民俗文化与区域自然景观结合一起,便可增强 闽东旅游区的资源密度,形成地方特色或个性特征。宁德地 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可以在开辟民俗旅游线路的同 时,对畲族聚集区中较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进行规划建设, 如位于福安康厝畲族乡的“东山雪洞”、穆云畲族乡“清泉洞” 以及与晓洋镇交界处的“白云山”等。对于已开发的自然、人 文观光地,注重畲族文化的挖掘和融入,进行整体规划、包 装和宣传,全力打造“山海川岛、宗教文化、畲族风情”三大 旅游品牌。
3.4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 加快市区和县城建设步伐,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和相 关接待设施。加强对城镇道路、旅游景区(点的环境治理,改善旅游景区(点的供电、供水、通讯、卫生、餐饮、绿化 等条件,净化景区治安环境。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改善各景区(点的交通条件。改善 旅游运输车辆条件,开设通往各重要景区的旅游专线车。3.5 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提高知名度 针对宁德民族旅游缺乏知名度的现状,当务之急是要引 导国内外旅游者对宁德的旅游文化产生兴趣,以内涵丰富的 宁德旅游文化吸引游客。根据“依托两州(福州、温州),拓 展两南(闽南、浙南),进军上海,吸引港澳台”的市场定位。把扩大市场的覆盖面和有针对性地开发细分市场结合起来,使用多种促销方式,争取宁德旅游重点景区和精品线路进入 国家、省旅游局的宣传网络。通过电视、网络、报刊以及举 办旅游节庆活动等形式,扩大旅游品牌宣传,积极融入长三 角旅游协作区,不断提升宁德旅游在福建省(下转第 25 页)(上接第 9 页)的地位,提升宁德旅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3.6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旅游业的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民族旅游地区在 发展旅游业时,不应该只片面注重旅游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还必须充分认识到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和所带 来的“文化污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生态持续发展是民族旅游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证。在民 族旅游开发中,选择风景优美的民族自然村寨,发展民族生 态旅游,以回归自然为主旨,以原生和谐的自然生态和文化 生态为旅游对象。做到科学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民族旅游业才可能得到 长远的进步和发展。总之,民族旅游开发使民族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得到复 兴,文化自豪感得到加强和巩固,促进民族地区
经济的蓬勃 发展。民族旅游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 文化底蕴和灵魂。参考文献: [1]杨慧,陈志明,张展鸿.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M].昆明:云南大学出 版社,2001.[2]张晓萍等.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中西旅游人类学研究论丛[M].昆 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3]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 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1:41.[4]徐万邦,祁庆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 社,1996.[5]吴忠军,陆军.民族旅游节庆策划研究——以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
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经济发展;资源优势;构想与对策
一、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旅游业开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世界旅游业才加快了发展速度,一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从旅游的方式来讲,人们将更加重视精神疲劳的消除和放松,要求更多地发展着眼于调节精神的积极性的旅游,过去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览,将逐渐为多元化的旅游项目所代替。日益增多的旅游者要求旅行生活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运动的内容乃至冒险的刺激,要求参与其中,而不是从旁观赏。所以,那些单调、机械、使人置身起外的旅游方式已经使游客失去了兴趣,代之而起的是那些富有活力、兴趣、参与性强、特色鲜明的活动类型。在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渴望能亲身体验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直接感受异域的风土人情。希望通过参与和交流得到感情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旅游者喜欢那些轻松活泼、丰富多彩、娱游于乐、游乐结合的旅游方式。云南的西双版纳、楚雄等地州每逢傣族的“泼水节”、黎族的“火把节”游客数量大增,就是这种情况的良好反映。
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发迟、基础差,资金严重短缺,不少刚发现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短,起点低,固定资产投入很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主要原因是:
第一,经济水平较低。区域经济是旅游经济的生长点和支撑点,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大小和建设周期长短。[1]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少数名族地区大都处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远离沿海发达地区,缺少吸引外部资金区位条件。如何引进资金将是旅游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第二,少数民族地区虽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但知名度低。而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 宣传促销也需耗资,因为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经济价值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内客源也以北方客源为主, 如不尽快进行适宜的品牌推广,其旅游业将不会有重大发展,从而制约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
第三,我国旅游市场属二元结构,即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是在相互封闭的状态下运行的,相互间无法实现接待上的余缺互补,因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需要同时建设两套档次上差别很大的设施,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市场狭小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区距主要客源市场远,景区间距大,运输成本高现代旅游客源市场分国际和国内两种。国内游客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先导,并将一直是游客数量的主体。国内主要客源市场也在东部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发历史长,基础条件、整体经济水平均高于民族地区,加之人口基数大、人口密度高,是国内客源的主要输出市场。少数民族地区大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还有相当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故而对近地旅游的要求也就不显得迫切。阿尔山地区虽地域辽阔,但许多景观属大跨度空间的旅游资源,旅游景区之间距离远。由于旅游胜地相距甚远,受交通条件制约,严重存在着“旅长游短”的现象,易使旅游者产生单调乏味之感。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旅游资源的优势
(一)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我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突出地表现在文物古迹、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等三个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景观也具有这三个方面的优势,与汉族相比,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就更为绚丽多彩。少数民族风情是反映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55个少数民族的风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服饰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民族建筑五花八门,令人咋舌称奇;数以千计的民族节日,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民族饮食千姿百态,反映出悠久的农业特色;民族艺术百花齐放,呈现出乐观向上的民族性格;民族宗教历史悠久,许多民族文化中都反映出宗教文化的深刻印象。
(二)旅游资源的久远性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各种形式的活动是民族传统旅游的重要资源。它们内容繁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这些项目,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出了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民族特征、审美、生产劳动、生活习惯、宗教祭祀、节庆娱乐、婚葬习俗等一系列民族文化特征,使其具有浓郁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节庆性的民族体育竞赛活动是我国各民族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每逢节庆日,各族群众都要进行物质交易,开展民族特色浓郁的传统文体活动。民族的情感、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文化特征都会在节庆期间最为真实、强烈、鲜明地表现出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民族的节庆活动都是了解这个民族的最好时机。每逢过节,各地区、各民族都要举行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三)旅游资源的原始性
原始的生产方式与环境,如九龙村的彝族在从盐源、喜德迁入碧塔海边的一路上,留下了一道道由于愚昧、原始而对自然刻下的累累伤痕。他们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可归纳为“居无定所、耕无定地、产无定业”。居住的一般为简易的木楞房,屋顶大多为茅草铺盖,生活用具极为简陋,由于造价成本较低,迁徙前按彝族的风俗是从后墙打洞而出,然后放火烧毁;耕作方式是毁林开荒、刀耕火种,在耕种过程中,不积肥也不施肥,等用尽烧化的树林、草甸的草木灰自然肥力后,在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支系里,往往是派出几个人手重新寻找将要迁入的地方,一般是森林茂密、水源方便的地方,认定以后砍倒大片树林,放火焚烧。而村中各户在迁徙前往往会把所有养殖的家畜宰杀,逐户邀请村里的男女老少全部吃光,其他残留物放火烧光,然后举村迁入新的地方。由于他们的耕作是掘地力而播,靠老天而收,一般焚化的草木灰的自然肥力在3-5年间失效,届时又到了彝族迁徙新地方的日子了。目前居住在碧塔海边的彝族,其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可以说没有留下任何生产、生活的用具,只是使原来森林如盖的山坡变成了一遍灰烬,大雨滂沱的日子成为泥石流横行的天下,他们的落后、愚昧和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给自然留下了不可恢复的创伤。中甸彝族是一个全民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更是一个崇拜自然的民族,保护环境的观念和意识较强,彝族的生活、生产方式为藏族难容,于是帮助迁入中甸的彝族改变其落后和原始成为彝族、汉族和纳西族的责任,因为只有传授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给彝族,发展彝族的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阻止彝族对环境的破坏,才能真正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彝族也才能走出贫困和落后。80年代以来,帮助彝族的力度大为增强,其措施主要围绕“三定”而展开,即“定居”、“定耕”、“定业”,让不断处于迁徙中的彝族停止搬家,农科院的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彝族种玉米、土豆和苹果,藏族传授盖房子的经验和技术给彝族,政府帮助彝族修筑通往县城的公路,注重彝族干部的培养等。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九龙村的联办社目前已经成了“三定”的示范社,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整齐的玉米地、果实累累的苹果树、猪圈里哼哼的肥猪,这一切都在诉说着长期流浪的彝族,在碧塔海边找到了记载他们历史的场所(中甸其他地方的彝族目前也基本处于定居状况),如果你到联办或到九龙,总有人津津乐道地告诉你,当年农科院的专家是如何拉线种玉米、科学养殖的好处、苹果的收入、松茸的价格等,今天碧塔海边的彝族已经完全理解了“安居乐业”的真正含义。
(四)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部门为了满足和吸引旅游者,纷纷推出一些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专项旅游产品。例如东北地区的一些旅行社把鄂温克族的滑雪、狩猎等体育活动纳入自己的旅游项目中。或是让游客参加蒙古族的赛马、摔跤、射箭等。[2]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旅游活动项目繁多的优势,开展民族特色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旅游方式。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对少数民族传统旅游资源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一方面,注意保护、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旅游资源,另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广泛开展少数民族旅游活动,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旅游业。例如,在云南的迪庆、怒江、西双版纳和楚雄等地,各族人民经常利用节庆活动来开展民族体育旅游并以此来吸引旅客,从而使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旅游项目成为无数游客感受浓郁民族风情、体验新异神奇,健身娱乐的一些旅游活动
四、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必要性
少数民族旅游包含着浓郁的民风民俗,有着很强的观赏性,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通过民族体育文化的欣赏和参与,增强了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吸引了游客延滞了游客的逗留时间,促进了游客的消费,满足了游客,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民族体育旅游消费市场。体育旅游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健身性。通过体育旅游,能更好地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缓解和消除疲劳、增强体质、防范"文明病"。同时,通过观摩和参与,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通过大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可以极大地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旅游产业体系的完善;可以带动少数民族群众的广泛参与,增进文化信息的交流,提高他们的收入,振奋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自豪感;可以进一步落实旅游开发与民族地区的扶贫相结合的方针,促进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可以促进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使民族体育研究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模化,有利于民族体育的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体现民族风情的重要方式,只有将风光旅游和风情旅游结合起来,才能使人们沉醉于山光水色的同时,领略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以及丰富的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旅游产业化的发展,可以使用赚取的资金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掘、整理、研究等工作提供资金及支持。
(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可行性
我国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为其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心理等,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种独特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会对现有的民族旅游资源、内容、形式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更新、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喜爱寻奇猎胜,求同存异。[3]地区、民族间强烈差异是激发旅游者动机的重要因子,差异性越大,其吸引力越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集竞技、健身、艺术、科考、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广泛的民俗性、良好的健身性、强烈的娱乐性和观赏性等。可通过让旅游者参与其中,达到健身、享受、了解民族风情风俗的目的。同时,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游客的各种心理和生理需要,起到增长知识、延年益寿的功效。良好的旅游环境和客源是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根本保障。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民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风情各异,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进行风光旅游,贪图那里的湖光山色,民俗风情,极富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而作为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体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让游客亲身体验民族体育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激情。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个产业部门要得到生存和发展,它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必须有市场,必须能够销售出去。对旅游业来说,其市场就是客源,游客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没有游客就没有旅游业。现在“求新”、“求变”、“求乐”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则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这种获取新感受、新体验、愉悦身心的需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同时又多与娱乐相结合,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的喜爱。广阔的客源市场,旺盛的需求,将会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不断扩大、产业化进程日益加快。
五、拓展旅游业的构想与对策
(一)不断拓展旅游参与项目的构想
要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更快地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拓展旅游项目,下面以九龙彝族和红坡彝族为例来谈拓展旅游参与项目的构想。
第一,利用现有旅游景区,增加旅游参与项目。九龙彝族和红坡彝族参与碧塔海旅游业发展获取经济利益,是碧塔海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但由于参与的方式较为单一,受到旅游环境容量和游客市场容量制约,不可避免地出现社区利益冲突。[4]九龙村拥有浓郁的彝族文化风情,新建的住房集藏、汉、纳西风格为一体,可以为游客提供独特的风味食品和别具一格的住宿,是游客饱览碧塔海自然风光后感受彝族文化的最好去处,与彝族同吃、同住、同乐,亲身感受不同地域民俗风情的差异和亲和,使碧塔海旅游活动在民族文化方面得以延伸,丰富旅游内容,增强游客感受。因此为游客提供食宿及娱乐项目,是社区居民参与碧塔海旅游业发展的较好途径,同时也是社区居民获得旅游实惠的最好方式。
第二,利用村社有利的地理位置,开发新的旅游项目。碧塔海旅游业发展,促使社区居民和村社获得实惠是不假的,但由于参与方式的单一导致的经济利益驱动的冲突和纠纷也是真实的,仅仅只是通过有关部门的协调来解决矛盾,只能缓解暂时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社区居民要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创造新的游客需求将是一条可行的途径。中甸县政府目前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建设,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目前由碧塔海至白水台的柏油路面已经基本竣工,九龙村中的九龙上社、高峰上下社等正好位于碧塔海和白水台中间,这几个村社由于参与碧塔海旅游发展较晚,收益不多,但这几个村社拥有天然的优美风景、浓郁的彝族风情和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将是为碧塔海、白水台游客提供彝族风情旅游的好地方。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依靠村社或村民自己投资来建设旅游设施显得力不从心,目前九龙村村民委员会正在争取来自各方面的援助资金,开办独具特色的中甸彝族风情村。
(二)开发旅游资源的对策
开发旅游资源的对策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下面我们主要是以阿尔山地区为例。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交通优先战略“快进、快出、慢游”是旅游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交通运输发展落后是阿尔山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首先改善阿尔山与外界陆路交通联系,尽快与周边县市和邻近地区形成舒适快捷的交通网络;其次,要加强阿尔山市内交通网络建设,改善景区景点道路,提高交通线路与旅游资源分布的吻合度。
第二,开发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形象宣传与营销旅游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是提高民族地区旅游经济效益,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产品是旅游规划的核心问题。旅游产品具有综合性、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高附加值和较大的需求弹性等特点。作为阿尔山旅游业发展,旅游促销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在旅游市场营销中,要加强旅游形象的设计、包装、塑造和宣传,突出阿尔山森林、温泉、冰雪的资源优势和整合。加大市场营销力度,针对核心旅游目标市场重点促销。在目标市场上,争取走多元化和市场细分的战略,坚持接待团队与散客并重;充分重视生态度假旅游、康疗度假旅游产品的市场开发。
第三,以政府为主导,培育支柱产业在阿尔山旅游业发展起步阶段,旅游业发展规划与管理、开发方案制定、市场宣传和营销、各相关部门协调以及其他非盈利性投入等,必须依靠行政手段加以指导、协调和干预,必须采取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以促进旅游尽快步入正轨。[5]同时根据阿尔山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阿尔山旅游资源优势和国家的产业政策,旅游业作为阿尔山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环节,具备成为阿尔山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潜力。因此,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从战略高度来把握和看待阿尔山旅游业未来的发展,争取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第四,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区域战略联盟目前阿尔山在市场上还没有太大的知名度,而临近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和边关城市满洲里都是游客神往的地方。因此,要充分利用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与类型效应,积极加强区际合作,实现区域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多资源、大市场、大旅游、大发展的格局,充分体现区域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性。
六、结束语
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旅游资源的多功能。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它明显的功能和我们未知的潜在功能将逐渐得到显示。从高角度看,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一方面可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另一方面还扩大就业,促进少数民族增收,加快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从各个方面推进民族地区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强.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区域的协调发展[J].福建师范大学报,2004,(4).
[2]陈雪梅.中小企业群的形成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宏观经济管理,2006,(9).
[3]吕剑龙.分工与交易效率--关于西部经济发展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2,(1).
[4]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
改革开放与民族旅游业 篇4
云南省民族旅游发展现状
(一) 云南省民族旅游发展优势
我国云南省是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 共有52个民族, 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的少数民族共25个, 人口数为1530万人, 占全省人口数的35%左右。云南省少数民族分布8个自治州和29个自治县, 约占全省面积的70%左右, 尤其对于傣族、哈尼族、阿昌族、白族、纳西族、普米族等15个少数民族而言, 这些少数民族是世代居住在云南的特有民族。与其他省份相比, 云南省具备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在少数民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 多样的民族文化与秀丽的自然环境成为了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着眼点, 对国内外游客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近年来, 云南省借助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使旅游业成为了带动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仅在2013年, 云南省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44亿人次, 旅游业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 云南省已经建成滇西北“香格里拉”民族文化旅游线、阿瓦山民族风情旅游线等旅游专线, 培育了丽江、石林、香格里拉等世界品牌旅游地, 并积极开发了版纳泼水节、苗族踩花山、彝族火把节等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节庆日。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云南省正抓紧实施“111226”工程, 即建设1个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10个国家公园、20个旅游型城市综合体等。同时, 云南省还计划在未来三年内, 建设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产业特点的特色旅游村。由此可见, 随着云南省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力度的不断加大, 云南省势必会发展成为备受国际瞩目的旅游圣地。
(二) 云南省民族旅游发展劣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 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尚存在诸多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有待开发和利用。国内外游客仅对白族、傣族、景颇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有所了解, 然而却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知之甚少。同时, 在行政区划的影响下, 云南省没有对跨州市的旅游景点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 缺少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性。其二, 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 多数旅游景区将建设重点放在自然景观开发上, 而不重视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引入, 使得秀丽的自然景观没有与多样的民族风情相融合, 削弱了游客长期停留的吸引力。其三, 旅游文化商品的档次不高, 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如扎染、蜡染、葫芦丝等制作, 采取面向大众的机械化批量生产方式, 使其失去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意味, 也失去了原有的艺术形象和价值。游客到丽江、西双版纳、大理等地去旅游, 见到的民族特色工艺品基本类似, 难以找到真正体现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其四, 云南省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不少景区存在交通条件差、通讯不畅、水电短缺等问题, 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景区的形象, 而且还阻碍了全省旅游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发展民族旅游,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 统筹规划民族文化旅游开发
想要真正实现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旅游开发, 就必须做好统筹规划工作, 这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换言之, 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必须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 并在不断加强民族风情、歌舞表演、当地民族特色以及文化旅游景区规划建设的过程中, 重点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充分开发当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发挥出其各方面优势, 形成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这样不但能够使民族传统文化获得有效保护, 而且还能实现发展民族旅游的目标。例如, 在区域布局上, 昆明、玉溪可以着重突出古滇文化;大理则应当突出白族文化;丽江应以纳西东巴文化作为开发的重点, 以此来形成云南多样化、丰富性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二) 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投入力度
在对民族旅游进行开发的过程中, 必须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并在具体开发时, 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投入力度,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 为了确保保护经费充足, 应当设立专用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经费, 该项经费可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拨款, 也可以通过社会集资或是捐赠的方式筹集, 只有确保经费的充足, 才能使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其次, 建立保护区制度, 通过设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建立半开放半封闭式的文化生态保护区, 部分对游人开放, 这样能够防止过度的旅游活动对当地人民的传统生活造成影响, 同时, 还应当尽可能抵制传媒的同化, 保持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氛围, 国家和当地政府应当给予文化保护区一定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以此来确保相关工作的有序进行。最后, 要持续不断地加大对保护民族珍奇文化艺术的投入力度。一方面, 要做好古文化遗址的抢救与保护, 如古城、文物古迹等等;另一方面, 应当按照民族文化的类别采取切合实际的保护方法, 如对物质文化要尽可能使其保持原有的状态, 对濒临灭绝的文化应当实施保护性抢救,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行深入发掘, 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作为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头等大事来抓。
(三) 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产品市场建设
大量的实践表明, 旅游产品对游客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即产品的卖点如何, 直接关系到旅游经济效益, 而民族文化产品无疑是旅游产品中卖点回报率最高的一类。为此, 应当对民族传统文化产品市场的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 要对当地的旅游与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开发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 可以依托云南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及乡土风情, 大力开发集娱乐、参与和体验于一身的旅游产品, 借此来展现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其次, 应当进一步推进民族文化旅游基地建设进程, 以民族村寨、历史文化名城、民族小镇等作为开发建设的重点。再次, 适当开发一些档次较高的旅游产品, 这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后, 要做好旅游产品的宣传工作, 利用现代的传媒、网络等, 对各种特色旅游产品进行大力宣传, 吸引更多的游客, 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 健全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管理机制
建立民族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管理机制的最终目的, 是促进当地旅游、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该机制的建立需要以法律法规、行为准则以及管理制度作为基础保障, 同时要明确旅游地相关机构和游客的权责, 具体包括社区、政府相关部门、旅游产品开发经营商等机构, 以此来使他们各司其职, 确保管理机制的实施。首先, 可由当地旅游主管部门构建完善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 对当地的民族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统计, 同时制定分层、分阶段的开发方案。其次,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对当地民族文化影响的评价标准, 采取可行的方法调控和审查已建与拟建计划对当地各个方面的影响, 为后续旅游开发提供评定依据。再次, 构建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旅游信息咨询网络, 通过网络不但能够方便信息交互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而且还可以借助网络, 大力推广保护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经验与方法。最后, 制定保证旅游服务设施与民族文化特色相协调的设计与建筑标准, 避免旅游开发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冲突。
结语
改革开放与民族旅游业 篇5
内容提要…………………………………………………………………………………………2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述……………………………………………………………3
二、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影响…………………………………………………………………3
三、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3
(一)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3
(二)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4
(三)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重要途径………………………………………………4
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与困难……………………………………………………4
(一)商业气息浓厚……………………………………………………………………………4
(二)人文资源开发比较困难…………………………………………………………………5
(三)人为破坏…………………………………………………………………………………5
(四)自然毁坏…………………………………………………………………………………6
五、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6
(一)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6
(二)加强宣传和促销…………………………………………………………………………6
(三)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7
(四)合理开发强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7
六、结论…………………………………………………………………………………………7 参考文献…………………………………………………………………………………………9
内容提要
在大力开发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同时,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因此,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科学地处理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互为依托的关系,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以此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共同繁荣。本文通过分析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得出了要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遵循旅游经济的基本规律,采取科学规划与规范性的开发。
关键词 民族文化资源 开发 旅游产业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述
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获得文化效益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提。目前,大部分民族地区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发挥旅游业的经济带动作用,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目标。但是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展应更强调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统一,甚至可以说是文化效益目标的实现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这是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认识前提[1]。
二、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影响
从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实践来看,一方面,旅游开发确实带来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开发旅游业,不仅可以平衡区域收支,积累建设资金、发展区域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同时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产业,必须依托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行业,因此各行业需要相互协调配套,才能创造更高的效益。因此,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必将带动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的相对增长。目前,旅游开发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促使民族地区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
三、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
旅游与文化是相互包融的。对于旅游业性质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逐步统一的过程,现占主流的观点它是一个产业。随着近年来旅游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对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观察,我认为旅游业现已成为兼具产业和事业性质的行业。这个“事业”与先前的事业接待不同,它是指服务于全民的社会事业,就像文化、体育、广电业一样,既是一项经济产业,也是事关人民生活必需的一项事业。随着大众旅游、假日旅游的崛起,不少经济发达地区把公众出游率,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内容;宣传、精神文明建设部门把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作出了发展色旅游的部署,表明旅游业的性质正在发生着一场重要的变化。也说明,旅游业的文化功能在进一步提升。
旅游业是经济文化型的产业。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可开发资源。在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 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那民族村落、建筑形式、生活方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音乐歌舞、节庆活动等,既包括了物质文明,也涉及了精神文明,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得如何,将直接决定着这些地区旅游产品的档次与品位。
(二)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大研古城、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映像》等,所反映的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3]。
(三)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重要途径
民族文化所受的影响大多来自外部,但直接构成的威胁主要来自内部。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因此,搞绝对禁锢和封闭的保护,国内外还没有成功的案例。要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必须在利用和发展中寻找出路,通过使它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唤醒本民族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和觉悟,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在这方面,利用民族文化发展旅游是重要的路子,国内外不少地区已取得成功的经验。当然,旅游作为一种促进人员流动和消费的经济,对目的地民众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很大,也对民族文化具有相当的冲击力,但只要在旅游发展中科学利用民族文化,对目的地民众进行正确、充分的引导和规范,还是完全有可能趋利避害,在发展和利用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思想开放程度明显制约着资源开发,同时,它自身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商业气息浓厚
就云南而言:第一、云南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地方过度开发,失去了特有的魅力。最典型的是丽江古城,完全成了旅游商品一条街,商业味取代了古朴的文化气息,嘈杂喧哗淹没了雪山古城的宁静。而其它如滇西北等地开发却远远不够,很多景点过于粗糙,人为雕琢过多。第二、旅游景点单一,可玩性差,难以留住旅客。每到一个景点,旅行社往往把旅客放下车拍几张照,又拉上赶路,典型的“到此一游”,旅客只能“看”,不能“玩”。粗略算下来,旅行的时间至少有一半是在汽车上颠簸,疲于奔命,行色匆匆,旅行快感大打折扣。第三、许多景点管理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香格里拉的碧塔海破坏严重,大理的古城铺上了柏油路,澄江等湖泊不同程度遭到了污染。第四、宣传不够。主要表现在对整个云南旅游 宣传投入明显不足,而且宣传集中在丽江、香格里拉等热点景区,多数景区仍默默无闻,外地旅客对云南旅游只有一个不全面、模糊的印象。
表4-1为广东省统计局对云南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报告
省统计局公布2010年云南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对GDP的贡献(%)4
对GDP的贡献(%)
15.8
对GDP的贡献(%)
11.5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1105.81
15.3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3223.93
44.7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2890.4
(二)人文资源开发比较困难
在众多类型的旅游资源中,文化类的旅游资源开发难度较高,它不像山水景观类资源,只要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就可以自然对外展示。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进行提炼、概括和浓缩,也需要寻找比较好的依托和表现形式。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雷同化问题,如民俗村、民族歌舞表演等都很容易发生这类问题。最后还要坚持严格保护与科学利用相结合,保护第一、开发第二。
(三)人为破坏
1、战争破坏
世界上许多历史古迹、风景名胜毁于战争之中,中国这种情况尤甚。就近代而言,从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他们一方面掠夺、盗窃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另一方面大肆破坏名胜古迹。如北京清代的圆明园,是清皇室耗巨资用了150多年兴建的皇家园林,集中外园林艺术之大成,誉为“万园之园”、“东方的凡尔赛宫”,但却在1880年被英法侵略联军化为灰烬,成为废墟。侵略者破坏历史古迹的罪行将铭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心中,这是侵略者无耻行径的一页,将永远受到谴责。
2、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如济南泉水、河北邢台的白泉等地,由于人们过量开采地下水,致使许多泉眼停喷。
3、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部分工业企业布局在风景区或风景区附近,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如以锦秀著称的富春江,近年来沿江修建了一批小化肥厂、小农药厂、小造纸厂,将大量污水排入江中,江水变混,鱼虾死亡,人饮用后不适,造成“身在江边无水喝”的局面,使美丽的富春江佳景大大逊色。
4、景区超负荷接纳,游人遵守公德意识弱
游人在风景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违反公共道德的行为,如乱扔废物,攀木折花,践踏草坪,偷猎鸟兽,在景观建筑物上乱刻乱画等,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另外由于游人过多,加重了土壤板结,造成古树死亡,如北京古园林中,约有百年以上的古松柏15214株,但因树根附近土壤被游人踏实,树根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营养而逐渐衰亡。
5、文物管理不善
由于文物管理不善或无人管理造成有些名胜古迹建筑被拆,文物被窃,树木被砍,塑像被毁。尤其是在“十年**”中,文物古迹被严重破坏,一大批稀世珍宝毁于一旦。
6、宣传不够,保护资源意识差
科学普及和文物保护重要性宣传不够,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而毁坏景观,如万里长城脚下的居民,拆砖毁城的现象屡屡发生。
(四)自然毁坏
自然界由于发生灾害现象,如地震、火山、洪水、地基不稳下沉,以及风化、浸蚀作用等,会对自然和人文景观造成破坏。例如我国许多古塔由于地震倒塌,大同云岗石窟许多砂岩佛像由于长期风化、浸蚀而面目皆非,凡此种种都属于自然毁坏。
五、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
民族文化资源不仅可开发出专项的旅游产品,也可作为普遍性的一种旅游资源,用于其它旅游产品的配套、旅游环境的营造、旅游精神和品位的提升。但成功的进行旅游开发,需要遵循旅游经济的一些基本规律。
(一)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例子:就湘西来说,湘西边境地区偏僻,交通不便,同时,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晚,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健全,因此,在开发湘西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时,必须联合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力量,加大投资,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加强宣传和促销
宣传与促销对于旅游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没有宣传就没有市场。湘西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本已鲜为人知,但我们应该有一个更新的观念,使用更加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手段,把湘西的旅游打造成更加强大的旅游品牌,提升湘西民族文化旅游的地位。同时借鉴比如丽江等成功民族文化 旅游区的成功经验,整合运用现代管理和营销理念,推出本地区民族文化的精品,同时借助湖南的强大媒体力量大力宣传,树立形象,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
(三)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我们在对这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应注意对其合理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良好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如果以损坏民族文化资源为代价,只是一味的追求目前的经济利益而大势破坏文化生态,那是因小失大。民族文化区别于别种文化的代表性东西,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因此,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之前,必须采取科学规划和规范性开发。
(四)合理开发 强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西双版纳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生态、旅游、区位等优势资源,把生态环境优势、边境区位优势、生物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特色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地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1982年,国务院将西双版纳列为第一批风景名胜区。绿色的孔雀之乡开屏展翅,倾倒世界。“云南旅游看版纳”,西双版纳曾经一度成为云南旅游的代名词,成为最令人神往的绿色家园。对于西双版纳,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活力最强的新兴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在拉动消费、解决就业、消除贫困、促进开放、倡导文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5]。
六、结论
旅游业是一门兼具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的新兴经济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成为一些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偏僻落后地方脱贫致富的金钥匙。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消费活动,因为旅游活动大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旅游者来说,他们进行旅游主要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参观重要的历史古迹,欣赏自然美景,享受大自然的恩惠,购买有特殊含义的纪念品、工艺品和礼物,品尝精美的佳食,进行度假或有益于自身事业和学习的探访等,这些大都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的消费,是一种文化旅游。旅游活动中的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和旅游资源的文化意义直接相关,可以说,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者来说,主要是一种能够满足其心理需求的文化意义上的存在。在中国旅游业中,那些代表不同文化内涵的名胜古迹大都成为旅游热点。一般也说,每个地区和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风尚习俗和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地区特质的重要表现形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各地区的各个生活层面,最能显示一个民风特点和文化风貌的当属本地区或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尚习俗。民族文化中强烈的地域性和民间性,体现了一个地区生活方式、心理素质的积淀,也是该 地区特色最直接、最真实的表现。由于民族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行、集体性等特点,所以民族旅游可以说是探求传统特色审美价值的最佳形式。民族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始终贯穿于学科建设的全过程,是学科建设的灵魂[6]。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而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总之,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是密切关联的,只有科学处理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才能将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的优势,进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民族进步、文化繁荣,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Admin.少数民族地区开发规划新思路[N].四川社会科学在线,2011-11-13(1)[2]杨华荣.浅析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J].《人民论坛》,2010.23(1)[3]陈如霞.论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10.02(4)
[4]刘艳芳,刘於清.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8.23(4)
[5]张明海,胡恒洋.合理开发利用西双版纳热作生产资源、繁荣边疆民族经济[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85.(3)
改革开放与民族旅游业 篇6
【关键词】民俗文化 挖掘 开发旅游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法国的郊外,20世纪中后期有了飞跃式发展。我国于80年代开展乡村旅游,到现在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镇居民,满足都镇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挖掘民俗民族文化,就是要挖掘普通百姓以“口头”、“物质”和“风俗”的形式传递的那部分传统文化,即民俗文化。镇远涌有丰富的民俗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应当加大苗化、侗化景区、转化民俗文化为旅游产品力度,从而加速建设新农村,实现民族村寨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一、镇远民俗文化的产生及主要表现形式
镇远县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界湖南新晃,是黔东东大门。一条舞阳河穿城而过,流向洞庭湖。她是古代中原文明进黔入滇入川水路必经之地,因此,镇远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镇远因屯兵而繁荣。同时也是中原文明与边域文明,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之地。镇远历史悠久,从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始建镡城县,至今已有2286年历史。镇远民风淳朴、风情浓郁,被清代著名作家吴敬样《儒林外史》胜赞为歌舞地,被中外游客称为“东方威尼斯”。
民俗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共同的生活创造出了共同的文化,其中包括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民俗事项,如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日、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同时也产生了共同的思维方式。民俗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是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晶。
镇远历史悠久,民族分布很有规律,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主要有苗族文化和侗族文化。
(一)嘎汪(田坝)苗寨文化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苗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民歌尤其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五月五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苗族擅长渍麻织布、剌绣、蜡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青年男女喜穿“五色斑衣”,集蜡染、剌绣于一身,绚丽多姿。过去,狩猎是苗族一项主要的副业,常用弓弩、火枪围猎猎物,实行“隔山打鸟,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
嘎汪(田坝)距县城火车站西6公里,系镇远县最大的一个苗寨,也是州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寨。嗄汪苗寨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百家姓氏集中,二是旧址遗址集中,三是珍贵文物众多,四是光荣历史集中,五是稀奇古怪桥集中,六是流传奇异的医術。虽靠近县城,却很少受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洋文化影响,仍保存自己独有的民族特征和远古的遗俗,如自由恋爱,游方对歌,母亲盛装,女儿继承,立房嫁娶,牛角敬酒,长桌宴席,鸡肉稀饭,鸣炮迎客,喝酒打印,酒歌相劝,鸡蛋赠送等风俗。
(二)爱河苗寨文化
爱河距县城南27公里,坐北向南,古树参天,气候宜人。那里的房屋保存别具一格的吊脚楼房。在追求越洋越好的今天,不少地方洋房拔地而起,传统的吐口式和吊脚楼式木房越来越少,木房面临消失,而该地仍保存传统木房。房屋依山就势,鳞次梯比,次节升高,富有个性,最具特色,实为山区坡地房屋建筑的一文奇葩,也是苗式传统建筑的一个缩影。男耕女织的生活气息在这里得到体现,很多家庭仍用木质织布机、纺纱机和木布捶。爱河苗族饮食习惯也与众不同,他们特喜糯食。家家种糯米谷,户户酿糯米酒,人人吃糯米饭。爱河苗寨还保存很多传统的风俗习惯:正月十四,过苗年节;二月十五,过娣妹节;三月初三,来个爬坡节;四月初八,又到牛王节……节日不同,庆贺的方式也各有千秋。
(三)报京北侗大寨文化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百越”中的一支)。侗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前有行歌坐月,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男女青年交往自由,女青年以来访的男青年多为荣。男青年去时,每人都手提一个灯笼,晚上谁家的灯笼挂的多,说明谁家的女儿出众,其父母也很得意。过节时,男女青年唱对歌表示爱情。男人穿对襟或右衽无劣谔衣,包大头巾。妇女穿大襟无领上衣,穿百摺裙,束腰带和绑腿,包头帕,留长辫。以大米为主食,山区多吃糯米。好饮酒,嗜好酸辣味。打油茶、鱼生、腌鱼为自食和待客的上等佳肴。多数地区的侗族过春节,也有的地区在十月或十一月择日“过侗年”。四月八日或六月六日为祭牛节,节日让牛休息,供以鲜草、糯米饭等食品。吃新节多在七月,届时以新米和鱼祭祖,预祝丰收。老人去世,男子须剃发,无论男女,均要汲水沐尸,而后装束打扮,含口银,忌铜铁附身。丧期孝事忌荤吃素,实行土葬。经济方面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也有一些林业,所产杉木非常有名。民间工艺较为发达,鼓楼和风雨桥是独具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报京位于镇远县城南端39公里。居住着近400户、2000名侗族同胞。它是中国最大的北侗大寨。报京是一个民族风情十分浓郁的村寨。坐北向南,青山环抱,古树参天,气候宜人。形成“坡中有雾,雾中有树,树中有屋,屋中有鸟”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居住环境。节日众多、内容不一是报京的又一特点。这里有正月初一吉利日,二月初二修桥补路节,三月初三播种节,四月初八姊妹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六月初六吃新节,七月十三祭祖节,十一月三十侗家也过苗年节。此外,还有世界上周期最长13年一次的鼓藏节,可谓一月一节。在这些节日里,数三月三播种节最为隆重、盛大。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活动场所最广,活动规模最盛。
报京侗民在此繁衍生息近千年,历史悠久,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侗家妇女用灵巧的双手通过针和五颜六色的线做出了独具特色的绣品,古老的传统手工绣品堪称侗寨一绝。特色绣品主要有围腰、绣花鞋、头巾、花边、枕巾等等,所绣的图案有民间故事传说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有象征富贵吉祥的牡丹花、龙凤等。花鸟虫鱼,凡是能想象得到的,都能在侗家妇女灵巧的手中被绣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报京侗绣古朴精美、独具特色,深受人们喜爱,但目前仅局限于侗族妇女穿着打扮等日常生活用。
二、开发民俗文化,打造乡村旅游产品
镇远县从1985年开发报京大寨以来,随后开发嘎汪、爱河和苗屯四个民族风情点,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一是促进民族民俗文化进校园,保护挖掘和传承民族民俗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民俗文化经济初步形成,通过一年一度的民族节日,启动了乡村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三是,民族民俗旅游地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通过开展民族活动,保护村寨风水树,带动老百姓裁花种草,美化了环境,促進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四是打造了一批旅游产品,规划了旅游线路,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民族村寨开发利用,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效益,但仍不尽人意,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公路有待硬化,公共厕所及歌舞表演场地需要建设,饮食卫生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民族服饰和民族语言汉化严重。特别是男性服饰汉化严重,当游客进入村寨时,看到清一色现代汉装,很难看到少数民族服装,也很难听到少数民族语言交流,有上当受骗之感;三是民族村寨开发经济效益不高。由于旅游经济效益不明显,不稳定,村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除节日期间自发开展活动外,平时接待都属于任务型、事业型、宣传型,经济型接待游客较少。
嘎汪(田坝)苗寨、爱河苗寨、报京北侗大寨、苗屯土家族是我县比较典型的苗、侗乡村旅游点,2014年我县虽然再次对报京北侗大寨进一步加大了乡村旅游开发,但形成的旅游产品不多,尚无叫得响的品牌旅游产品,其它三个旅游点情况都大致一样。因此,要在全县统一规划下,加大基础设施设备投入,组织专家、学者、企业家与当地村民一起研究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加速民俗文化转化成旅游产品工作,形成一批品牌旅游产品。加大旅游产品推介活动,紧紧抓住镇远名城、三穗高铁站、过境高速公路人流,引导游客进入我县乡村旅游路线。更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是要开展景区深度苗化、侗化活动,这是我县民族民俗乡村旅游的前提和条件,也是特色和景点,这样才能使人感受到进入景区就像进入异域城邦一样,才能满足游客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也才能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因为最民族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与民族旅游业 篇7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把握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运行机制。将民族服饰产业化, 利用市场化的思路进行运营, 更加符合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文化产业与地方旅游业的结合, 正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也被称为民俗旅游, 将民俗元素融入到旅游产业当中, 为民族地区旅游业指明了思路。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 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象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它是属于文化旅游的一种。而所谓文化旅游, 是指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活动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具体地说, 民俗旅游就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信仰及禁忌等的行为规范, 可激发人们前往旅游的动机, 从而产生旅游活动。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是人们观赏, 了解, 领略和参与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使游客体验广阔的草原, 沙漠, 森林等自然风光, 同时可以体验丰富的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改革开放以来, 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 在不断发展和开发民俗旅游活动过程中, 为内蒙古当地的经济, 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统计2006年, 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2575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接近280亿元, 同比增长34%, 约为全区生产总值的5.82%。
2010年旅游总收入接近732.7亿元, 是2005年的3.5倍。旅行社总数2000年为88家, 2005年为404家, 2010年增至716家。
蒙古服饰的市场化过程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深化的。在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过程中, 蒙古服饰的市场化对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地区名片
内蒙古的民俗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 形成了其鲜明独特的民俗现象。这其中包括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而对于外地游客而言, 提起蒙古民俗文化, 首先想到的就是蒙古袍。它是一种民族的象征, 同时它也是一种民俗的产物, 包含了很多蒙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福以及对自然先祖的信仰。北方少数民族由于地域上的相邻关系, 文化服饰有很多互相借鉴的现象, 但同时又保留着各自特色。蒙古族内部也分察哈尔蒙古族、维拉特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巴尔虎蒙古族、科尔沁蒙古族等多个分支, 其类似却相互有区别生活生产方式, 造就了内蒙古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通过蒙古服饰的市场化过程, 多个分支, 多个制作工艺在市场中得到交流, 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吸引力, 从而成为了民族地区旅游业鲜明的标志, 成为了吸引游客前来一睹民族地区的真容的重要推动力。
在人们领略地区风光的同时, 蒙古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 起到衬托的作用, 形成全面完整的地区文化。最为典型的就是游客的迎来送往和餐饮服务等方面。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民族地区的饮食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蒙餐馆, 以其独特的口味和装修风格, 吸引着很多顾客。而餐馆的整体包装中, 民族服饰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元素。此类服饰既保留了民族服饰的基本特征, 又在功能上考虑服务行业的要求, 袖口收紧, 干净利索, 便于为顾客提供端茶倒水等服务。
试想, 来民族地区旅游的游客, 看到的当地蒙古族穿着的都是与游客相同的服装款式, 与周围的风景将会是何等的不相称。所以, 只有当蒙古服饰参与了市场化, 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元素时, 民族地区旅游业才会更具有生命力。
2 旅游纪念品市场
从呼和浩特地区的蒙古服饰市场来看, 蒙古服饰经营者在竞争共存的方式下, 以集中经营形成了规模优势的经营方式, 是一种吻合现代市场的销售模式。这些工厂及店面满足了各层次不同规模的消费者。蒙古服饰的销售途径除了店面以外, 旅游地区的纪念品市场也是蒙古服饰的一个大的领域。内蒙古是以草原旅游及风情旅游为主, 因此旅游者享受着广阔的草原风光之外更多是体验蒙古民族的生活习俗。当然也会对蒙古服饰产生深厚的兴趣, 并会产生购买的需求。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组成的重要一支,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蒙古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 旅游发展定位以草原风光、民族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民族服饰的蓬勃发展, 为内蒙古旅游提供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和发展条件。
3 大型文化节等娱乐表演活动
蒙古民族服装服饰不仅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而且具有良好的展示条件, 观赏性强, 容易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随着蒙古服饰的市场化的深入, 蒙古民族服装服饰的研制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规模不断扩大, 正在从日常生活的穿着向节日和出席重大活动的礼服方向全面发展。蒙古族服饰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已成为游客对内蒙古旅游印象的重要元素。推动着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其中, 蒙古服饰文化节, 最能够体现这一关系。
近几年, 蒙古服饰文化节表现出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一是规模上大幅拓展, 参赛队伍、参与人数、服饰款式数量都是一届多于一届;二是交流范围进一步扩大, 邀请俄、蒙服饰团体表演, 推动蒙古民族服饰走向国际化, 同时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三是质量得到提升, 突出不同部落传统服饰的特色, 挖掘文化内涵, 有利于引导推动民族服的良性发展;四是将竞赛展示与观赏销售相结合, 促进了经济交流, 同时也提高了参与者的积极性。
通过举办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 借助服装服饰展示、观赏性强的优势, 将蒙古族服饰文化开发成旅游产品供游客观赏, 通过旅游节庆活动让更多游客对民族服饰产生兴趣, 同时热闹的场面也为地区旅游业增添了绚丽的风采。达到促进蒙古族服装服饰的发展, 推进蒙古服饰市场化, 弘扬民族文化, 宣传内蒙古旅游业, 促进自治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反过来,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也起到保护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进而促进民族服饰的市场化良性发展。民俗旅游可以让外地游客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 并且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 当地居民必然会自觉不自觉的保护并发展自身的民俗。例如穿戴民族服饰, 庆祝传统节日。因此, 开展民俗旅游, 一方面带动了旅游的发展, 形成地方独有的观光特色, 另一方面继承了民族的风俗习惯, 使之成为亮点, 从而很难被他民族同化。民俗文化资源往往是不可再生的, 通过创造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 使得民族服饰在市场化的过程中, 不会轻易发生变化, 从而能更好地使民俗文化为旅游业服务, 为经济发展服务。
诚然, 旅游业本身是一种市场行为, 市场化的逐利本性很容易使得服饰文化脱离文化根基, 从而失去本身所具有的丰富魅力, 成为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影响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持续良性发展。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蒙古服饰文化的走向, 同时也影响市场化进程的运行质量。作为民俗工作者和市场相关部门, 有必要时刻关注市场动向, 切实搞好保护民族文化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关系, 避免出现不利局面。
4 结语
民族服饰的市场化既是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 同时也是蒙古人民的民族意识提高的结果。“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只有充分发挥和切实保护好蒙古服饰的文化内涵, 才能够更好地为民族地区旅游业服务。只要掌握了这一点, 蒙古服饰的市场化就是良性的, 所推动的地区旅游业就是可持续的。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 古老而灿烂的当代民族服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在市场化的过程中, 逐步走出了一条良性发展的路线。传承, 保护不仅能够弘扬民族文化, 也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成为真正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共同财富。
摘要:对民族服饰市场化和民族地区旅游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做了探讨, 从而将传统蒙古民族服饰的市场化进程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积极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针对保护和传承好本民族民俗文化, 积极发展民族服饰市场化, 以及推进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服饰文化,市场化,旅游业,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S].国发[2009]29号.
[2]骆高远.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03) .
[3]余德辉.打造精品, 加强合作.中国北方旅游发展高层论坛文集[C].内蒙古旅游局编印, 2007, (10) .
[4]旅游业基本情况.内蒙古统计年鉴[Z].2011.
[5]白晓梅.关于蒙古服饰的市场化现象[J].前言, 2013, (2) .
改革开放与民族旅游业 篇8
作者将个案研究全面地融实证性与理论思辨性于一体, 揭示民俗旅游场域中的各种复杂文化事项。本书主要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背景下民俗旅游村的民俗文化变迁, 说明旅游开发对地方传统的重建意义, 探求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机制以及自我保护的策略和自我发展的途径。[1]一些少数民族村落由于时代的发展, 建筑、风俗、服饰等方面有所淡化, 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 不能完全被游客领会的当地民俗文化, 政府或投资商就地觅取合适的特色旅游文化, 构建民俗园, 集中呈现其民俗文化, 便利了游客充分了解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髓。在《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中, 三个特色民族村落也出现了相同的问题, 作者也做出详细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的旅游大省, 他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 桂林山水、龙脊梯田、北海银滩等。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于此, 丰富的民族文化与青山秀水构成了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龙脊梯田位于广西桂林市龙胜县和平乡境内, 此地九山半水半分田, 不适合农业发展。在壮族历代的刀耕火种之下, 从明朝万历四十年 (1612年) 的廖登仁, 开发到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基本成型, [2]几百年的时间, 在蜿蜒的龙脊上开垦了气势恢宏盘旋在山岭上的梯田, 绵延数里, 蔚为壮观堪称一绝, 也正是龙脊梯田吸引游客的原因之一。龙脊梯田位置也处于桂林-阳朔山水大的旅游观光圈内, 促进了游客对龙脊梯田的游览。所以带动了龙脊梯田周围三个民俗村的经济, 进而也加快了文化的变迁。
此地处于多山高原地区, 梯田的开发使此地的壮族、瑶族历代以农业为生。由于旅游业的开发, 改变了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 农业经济也不断地转变成了旅游经济为主。这三个民族村都有自己不同的旅游资源来吸引游客观光旅游以及参与性旅游。
旅游业的开发、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投资都使三个村落经济收入大幅度的提升, 增加了村民的就业, 公路水利等各种设施也进行了很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 商品化可以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由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存变成了宝贵的旅游景观, 受到了严格保护而得以长存。民族建筑、民族语言、民族饮食、民族服饰、民族节庆及歌舞等民族文化, 也因为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 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享受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复兴。
旅游的开发也必然会给当地的文化、生活习惯带来冲击。村民从农业经济转型到旅游经济, 旅游吸引物 (资源) 大量的雷同, 互相抄袭。原来没有的文化, 为了迎合游客的口味编造出神话、舞蹈和传统旅游纪念品, 这都是旅游的开发带来的弊端。本民族一些传统文化可能也随之消失。由于受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互动以及文化冲击, 使本民族在心理上、行为上有一定的改变, 也不利于民族传统的保持。
我一直在思考, 现在越来越多的民族村落进行旅游的开发, 开发过程中肯定会发生文化变迁, 这样一定会使原来的民族逐渐丧失原有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但是从给村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 旅游的开发是很明智的行为。
其实不管旅游是否开发, 民族文化都处在不断地变迁发展之中。旅游开发会导致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变迁, 而变迁并非仅是旅游开发带来的。如果一个民族村落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原因导致贫穷, 而旅游业作为发展迅速, 推行有效的第三产业是改变这种情况的最佳手段。尤其我国的少数民族, 大都分布于边远山区, 这里的环境、地势、资源远不如中东部地区。在发展旅游的同时, 还是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村旅游的开发, 旅游资源就是特色的民俗、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进行中, 一定要尽可能长远地把特色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 来吸引游客的参观、消费。但是开展民族旅游值得注意的是:第一, 不应该为了迎合游客而编造出来一些虚构的民族故事、神话传说。第二, 不应该制造非本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第三, 尽可能多地开发旅游产品, 加大宣传, 促进经济收入。
在对民族旅游村的文化进行保护方面也要投入更多的财力与物力, 所以对于现在的少数民族村落民俗旅游的开发依然是任重道远。
摘要: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 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本文是作者根据阅读《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进行思考, 从经济效益、带动就业、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利弊中分析民俗旅游的开发是否有可行性。
关键词:民俗旅游,旅游开发,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1页.
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 篇9
一、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意义
民族村寨旅游是指以民族村寨为旅游目的地, 以目的地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 以体验异质文化, 满足“求异、求新、求乐、求知”动机的旅游活动。在湘西地区,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 使许多村寨纯粹地居住着某个民族, 他们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湘西民族村寨进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在其不断推进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储存和传播功能, 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强化。
(二) 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旅游为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使其超越了单一的劳动形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当地居民经营各种风味饮食、出售各种特产、开展多样活动等, 使其经济收入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三) 有利于促进民族和谐、文化繁荣。
在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过程中有利于树立“共生与共赢”的文化理念, 有利于各民族的交流和沟通, 以便促使各民族和睦相处, 促进各民族文化进一步繁荣。
二、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城市化倾向破坏了民族村寨自然景观。
湘西许多发展旅游的民族村寨, 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往往忽视对村寨特有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 过于追求现代化的城市化生活方式, 包括农舍内铺瓷砖、路面水泥化、家用设施现代化等方方面面, 不仅使游客感觉到乡风民俗荡然无存, 而且还破坏了民族村寨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民族村寨的城市化倾向破坏了自然景观, 阻碍了民族村寨旅游的持续发展。
(二) 民族传统文化的肤浅化和粗俗化。
民族村寨旅游的主要动机应该是了解、品位少数民族独特文化, 达到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目的。但因为旅游开发主体急功近利, 为了吸引旅游者的到来, 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过度开发, 加之对绝大多数旅游者来说, 由于他们不具备高深的人类学知识, 不能理解民族文化中的深意, 只是将这些活动当作猎奇、猎艳的对象, 从而造成民族文化的肤浅化和庸俗化。例如, 湘西一些民族旅游村开发的所谓“婚俗”项目, 本身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但同时也助长了部分游客的放纵心理, 很容易滋生一些不法行为。
(三) 民族旅游产品单一化。
据笔者对湘西的实际调查, 了解到湘西的民族村寨旅游, 大多还是停留在参加欢迎仪式, 参观寨容寨貌, 欣赏歌舞, 吃农家饭, 住农家屋, 一起过节等这些浅层次的初级产品上, 产品非常单一, 忽视了参与性、文化体验性的旅游项目。其实, 完全可以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 将生产、生活习俗中有旅游价值的东西给予展示, 如定点一些农业、手工业的生产点, 可让游客参与生产和顺带销售纪念品。
(四) 经营与管理问题。
湘西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不是非常快也不是非常好, 一言以蔽之:经营粗放, 管理混乱。经营粗放体现在没有一个真正有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的经济实体来行使管理权。村寨旅游业大多由政府投入, 少数村民集资, 村委会管理的模式, 村民对发展旅游业的意义、如何发展旅游业等问题认识不清,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难以保证。实际上湘西民族村寨旅游是处于认识不清、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的状态中, 谈不上对产品进行包装、宣传、促销、创新, 基本没有市场运作能力, 理念落后, 管理混乱, 这必将阻碍未来进一步、深层次的发展。
三、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对策
(一) 文化入主, 提高旅游产品品位。
湘西民族村寨旅游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不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与村寨旅游的密切关系造成的。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休闲。旅游者到民族村寨去旅游, 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 是两种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磨合。然而, 湘西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个性丧失, 品位不高, 甚至出现肤浅化、庸俗化倾向, 主要是由于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鉴赏、开发、诠释不到位造成的。因此,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绝不能仅仅着眼于游客的好奇心, 而应该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 提高旅游产品品位, 保持自己的特色, 民族旅游真正的文化交流功能才能得以发挥, 传统民族文化也才得以延续并永葆其独特魅力。
(二) 建立实地旅游民族村。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开发的旅游民族村比较多, 例如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云南民族村等, 其优点是以主题公园的形式进行舞台化表演, 缺点是真实性不强, 给人一种造假和伪装的感觉。在这里提出的实地旅游民族村是在湘西区内建设小型的各少数民族村寨, 作为对湘西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抢救、研究、承袭和展示的基地, 不是一座人工建设的博物馆和建筑设施群, 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湘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建立的几个少数民族村寨, 建筑风格、屋内摆设均严格按传统修建, 村民们沿用以前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通过建筑、生产生活用具、服饰等方面体现传统文化物质层面上的保留。游客可以到村民家中做客, 品尝传统的饭菜, 跟主人学习刺绣, 参与村寨中举行的各种仪式庆典, 真正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
(三) 增加旅游体验项目, 提高游客参与性。
民族村寨旅游的参与性指的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经历和体验。在村寨旅游活动中, 以民族文化事象作为吸引物和承载物, 激发游人兴趣, 通过游人的亲身投入, 成为特定民俗民风环境中的一员。湘西民族村寨旅游项目结构比较单一, 大都是静态的民族文化展示。为了达到旅游主体、客体双向交流, 满足旅游者休闲、求新、求奇、求知的心理, 村寨旅游项目应该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人们对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总是会有一种终身难忘的情感。因此, 土家族、苗族的各种旅游商品, 如具有代表性的刺绣, 不用急着把成品摆出来, 可以让游客自己去编制。这样既省劳动力, 又可以激发游客的成就感和购买欲望, 还能增长游客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见识。在他们的制作过程中, 可以让摊主给其讲解一下有关刺绣的来历和功用等本地文化知识。相对而言, 游客的参与性较易带给旅游者一种真实的、原生态的文化体验。
(四) 建立ECCTV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
所谓ECCTV模式, 是Evironment (环境) 、Culture (文化) 、Company (公司) 、Topic (主题) 、Villager (村民) 的第一个字母缩写, 它是民族村寨开发、公司主导、村民适度参与的综合开发模式。这五个方面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缺一不可, 它们之间能够形成一个互动的系统。
1、主题 (Topi c) 定位———特色之魂。
随着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日益升温, 各民族村寨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旅游者的需求日益个性化。因此, 湘西民族村寨旅游最迫切、最根本的课题就是创新, 使产品差异化。
2、环境与文化 (Evi r onment and Cul-t ur e) 保护———开发前提。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应该是保护性、开放式开发, 一方面只有保护好民族文化与环境才能保护好民族村寨的核心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只有在旅游开发的动态发展中才能实现民族文化与环境更好地保护。
3、公司 (Company) 主导———路径选择。
由于湘西地处落后的边远地区, 社会经济条件比较差, 可进入性不强, 基础设施不完善。所以, 资金成为湘西地区村寨发展最大的颈瓶, 单靠政府的投入非常有限, 企业的介入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4、村民 (Vi l l ager) 受益———动力保障。
村民是民族文化资源和产权的所有者, 同时也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主体及村寨旅游发展中重要的相关利益者, 是实现村寨旅游持续发展的动力。
民族村寨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 其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构建和谐新农村起着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湘西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应高度重视适度发展, 不可一味地迎合游客盲目开发, 而因站在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循序渐进的开发。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湘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湘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 具有丰富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村寨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价值巨大, 对其进行合理而科学的开发, 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进步, 而且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本文针对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 从提高旅游产品品位、建立实地旅游民族村、建立ECCTV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等方面, 探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对策。
关键词:湘西,民族村寨,旅游业
参考文献
[1]解晓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 2011.6.
[2]廖军华.民族村寨旅游环境问题探析[J].湖北农业科学, 2011.13.
[3]张华明, 滕健.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CCTV模式——以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 2006.3.
[4]杨昌儒, 潘梦澜.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4.5.
改革开放与民族旅游业 篇10
1、三峡民族地区多元旅游资源概况
(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这里由于长期的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相应地使原始自然生态免于遭到人类工业化、现代化的破坏, 山清水秀, 植被茂盛, 森林资源保持原始状态, 对现代都市人极具吸引力。 (2) 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土家族苗族人民世代在这片土地上居住, 创造了神奇、独特的民族文化。 (3)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深厚的古镇文化是三峡民族地区的一大特色。 (4) 红色革命旅游资源:三峡民族地区还具有光荣的民主革命历史, 是我国现代民主革命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 在现代史上属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至今仍完好保存有众多革命旧址、红军遗址和革命纪念地。
2、三峡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现状及问题
三峡民族地区由于受到自然、历史和现实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该区域的旅游资源在整合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在政府方面, 三峡民族地区的一区四县旅游相关部门之间缺少联系、交流和协作, 往往各自为政, 存在严重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由于没有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 导致景区发展思路单一, 低水平的相互模仿重复建设屡见不鲜, 毫无特色与新意;对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市场的管理缺乏有效手段:旅游企业“小、散、弱、差”, 旅行社恶性竞争, 旅游市场混乱无序。
其次、在交通和旅游接待方面, 由于长期以来交通基础设施落后, 成为当地旅游发展的“瓶颈”, 导致地区可进入性差, 里面的资源出不去, 外面的游客进不来。虽具有一定接待能力, 但问题很多:“接待设施与景点分布不一致, 标准化程度低, 价格不规范, 景点标识系统不规范。”[1]
最后、在宣传促销和人力培养方面。地区的旅游宣传定位不准确, 方式单一, 力度不够, 缺乏整体性、经常性、长期性和吸引力, 没能形成一个地区性的旅游整体形象, “难以刺激消费者的兴趣和欲望, 更难以在消费者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和在民间产生良好口碑效应。”[2]
同时, 目前该地区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急需大量旅游专业人才, 然而现实是, 管理人才奇缺, 员工素质不高, 对土家族苗族历史文化有丰富知识的导游人员稀缺。
此外、在资源保护方面。由于当地政府、景区相关部门保护开发力度不够, 认识不到位, 相关知识淡化, 群众认识不够等原因, 出现了生态环境破坏, 资源浪费等现象。同时, 由于现代化建设, 外来文化冲击, 使得本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面临危机, 这一点从如今大多土家人已不会跳土家传统舞蹈摆手舞便可知一二。
众多问题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三峡民族地区旅游形象的树立, 极大地削弱了当地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阻碍了该地区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和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二、三峡民族地区多元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与旅游业的深度发展
1、加强该区域政府间合作, 促进多元旅游资源整合发展
三峡民族地区的各级政府在旅游开发上的主导作用应充分发挥出来, 打破一区四县之间, 打破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区域行政界限, 加强各区县政府间联系, 创新政府体制, 改革制度, 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旅游业协调机制, 加强区域内协调合作与统筹规划建设, 整体考虑旅游资源的开发, 突出重点和特色, 使旅游资源得到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以取得最大利益, 以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流、优势互补的跨区域旅游联合, 从而避免恶性的消极竞争。
在旅游经济的发展中, 财力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后盾。为此, 三峡民族地区应充分调动和鼓励社会力量来发展地区旅游业, 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政策,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鼓励、吸引社会各行业及个人依法参与旅游业的建设与经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用足国家规定的吸引国内外投资商的优惠政策, 宽松投资的软、硬环境。
2、整合宣传促销, 使营销方式多样化
三峡民族地区黔江、石柱、彭水、酉阳和秀山五个自治县 (区) 必须加强合作, 整合力量, 将分散的宣传促销费用集中起来, 制定切实可行的统一的宣传促销策划, 准确定位, 突出重点和特色, 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联动的整体宣传促销格局, 塑造鲜明清晰的地区旅游整体形象, 并逐步提升其形象和知名度。
宣传促销的方式要形式多样, 多管齐下:第一、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品 (画册、光碟等) , 并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上投放广告;第二、邀请新闻媒体的记者、旅行商、作家、画家、摄影家等, 实地采访报道、写生、拍摄外景, 考察旅游资源、线路, 扩大宣传影响;第三、积极参加各种旅游博览会, 多举办多承办各种节会、会议, 以扩大知名度;第四、随着我国和世界各地网民数量增长, 旅游网络营销的优势日益突显, 因此, 在宣传促销环节上, 要加强网络营销力度, 该区域一区四县应建立起一个共同的专门旅游网站, 用于提供全面、全程、全天候, 实时、动态的旅游信息和服务, 改变现在忽视旅游网络营销的状况。
3、改善交通设施, 优化旅游线路, 大力开发多元旅游产品
三峡民族地区必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彻底改变地区综合运输能力不高, 公路干线等级差、质量低, 水路航道通航能力低的现状, 抓住渝怀铁路修建、319国道“三改二”升级改造工程等机会, 加快黔江舟白机场建设, 提高乌江航道通航营运能力, 全面提高交通运输水平, 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 从而提高地区可进入性,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并且, 铁路、公路、水路沿边城镇的经济也可得到改善, 对三峡民族地区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在改善交通设施的同时, 应在三峡民族地区现有旅游线路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补充, 根据时间、花费最少的原则, 着眼与地方特色与优势, 突出主题, 可制定自然山水风光游、历史文化游、红色革命游、民族风情游、科学考察游等针对不同类型人群的多种旅游线路;由于地处湘鄂渝黔边区, 是四省市的交接处, 承东启西, 东有武陵源, 西有大足石刻, 南有梵净山, 北有长江三峡等世界著名景区,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因此, 在制定旅游线路时, 需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动联系。
三峡民族地区的旅游商品十分丰富, 石柱的黄连、莼菜;秀山的油茶、秀油;土家族的西兰卡普;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风味小吃等。现阶段, 应强调旅游商品的精加工, 提高其科技含量, 做到纪念性、民族性、地方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突出特色, 塑造名牌;在销售方面, 要做到市场规范化, 建立起完整的产供销体系, 购物地点要集中, 要能与景区景点结合, 方便游客购物, 突破传统销售模式, 探索新的销售方法。
4、注意景区景点的保护工作
生态环境和人类历史文化, 一经破坏便难以恢复到原有状况, 甚至一些珍贵稀有的资源就此不复存在。因此, 三峡民族地区在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过程中, 特别要注意搞好对资源的保护工作,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践, 政府和景区景点的管理机构应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文物文化保护意识, 教育旅游者、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承担各自责任, 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在景区内, 优化内部交通网络, 尽量采用步行或无污染的交通方式, 力求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如, “在某些景区内采取禁止机动车进入的措施, 一名游客即需要一副滑竿, 一副滑竿就可解决两个人的从业问题, 减少了汽车尾气污染, 又增加了文化旅游的氛围, 一举收到多重功效。”[3] (P193)
5、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 发掘地方旅游特色, 增强地区整体旅游竞争力
三峡民族地区应采取多渠道、多层次方式, 广泛培养并吸引各种专业人才, 招聘、培养、造就高素质旅游经营管理人才, 这才有利于应用现代化、高科技管理技术, 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进程。切实提高旅游企业员工、在岗服务人员、导游的素质, 切实改善旅游服务质量。
同时, 由于三峡民族地区处于黔东北、湘西与鄂西众多著名景区景点的激烈竞争下, 因此, 盲目地一味模仿是行不通的, 只有打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旅游品牌, 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所以, 要深度发掘三峡民族地区的地方特色, 寻找“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的东西。如在民族文化游方面, “近年来, 鄂西、湘西争相打造土家文化牌, 开发土家族文化旅游及其相关产业, 从旅游景点的开发到文艺作品、文学专著, 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黔江、石柱、酉阳、彭水、秀山土家族文化资源的开发, 将成为中国土家族和武陵山民族地区研究和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共性之外, 重大的文化特色在于爱国主义、尚武精神、土司文化、秦良玉效应、长江风貌, 与鄂西、湘西、黔东北土家族特色形成互补效应。”[3]
三、三峡民族地区多元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与深度发展的意义
三峡民族地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 生态环境脆弱, 少数民族众多,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 因此, 三峡民族地区实行区域多元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与旅游业的深度发展, 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是为了保证区域旅游开发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协调性, 围绕发掘和增强旅游竞争力为中心, 从而对整个区域资源进行整体规划, 系统开发和联动开发。”[4]也就是说, “旅游地为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必须与区域内其他旅游地在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交通、营销、资金等方面进行合作, 形成整个区域的联动发展。”[5]
当前, 三峡民族地区一区四县由于行政区域不一致, 统筹协调开发不够, 竞争和管理无序, 导致整个区域旅游业整体竞争意识不强, 不能形成一个鲜明清晰的地区旅游整体形象, 因此, 有必要对整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开发。
通过对三峡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不仅可以加强区域的联合和协作, 可以扬长避短, 发挥各自旅游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 增强区域旅游发展优势, 还可借助周围旅游区域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扩大自己的客源市场, 促进产品的销售, 降低促销成本, 增强区域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其次, 通过旅游资源整体开发, 实现地区旅游业持续、长久、健康发展, 对当地居民, 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有重大意义。
三峡民族地区丰富的经济文化资源, 与其现实的落后和贫困极不相符。至1999年, 该区域一区四县均已基本实现成建制越温脱贫, 但稳定脱贫的难度很大, 稍有天灾人祸, 极易返贫。另外, 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预算在内地方财力、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数据来看, 比之重庆市和全国水平都有较大差距。近年来, 随着地区旅游发展, 带动了交通、住宿、文化、民间文艺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 旅游经济在该区域一区四县整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持续、快速的旅游经济增长, 主要是在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 极大提高人民的收入, 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起到直接作用, 有助于当地脱贫至富和社会稳定。
同时,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不断改善接待地区的基础设施, 在客观上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对生态资源的利用和重视, 也促使加强生态自然、人们生存生活环境的保护。
最后, 在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过程中, 原来几乎被人遗忘的民族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得到恢复和开发, 传统的民间艺术受到重视和发扬, 濒临湮灭的历史文物得到修复和维护, 他们不仅成为独特的人文资源受到游客的欢迎, 而且也激发了当地人民对其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摘要:三峡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多元旅游资源, 是其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但该区域多元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不力, 协同发展不够, 未能形成一个大区域旅游产业。通过对三峡民族地区多元旅游资源及其整合开发现状的分析, 来探讨该区域多元资源整合开发与旅游业深度发展的基本对策, 进而指出了该区域多元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与旅游业深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峡民族地区,多元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参考文献
[1]王山河.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功能定位与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 (6) .
[2]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3]东人达, 陈孝胜.重庆民族经济文化资源开发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袁尧清.湘西南四县 (市) 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 2004.
改革开放与民族旅游业 篇11
一、前言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在技术的支持下,高速铁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广州到北京的高速动车组实现了“朝发夕至”的设想。旅游地点多元化选择,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市场的严格规范管理为全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地区在不断的增长。如何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丰富旅游的内容,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本文研究的内容。本文将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介绍该地区在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开通后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如何融合发展。
二、高铁时代对民族旅游业的影响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实现“快行漫游”提供了条件,越来越多的地区享受到了开通高铁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样,高铁的开通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业进入了春天。
(一)高铁在速度上的优势。
在吸收了国外高速铁路技术的基础上,我国研发出更加快速的高速铁路技术,实现了时速300km/h以上的运行速度。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的开通使得原来偏僻落后黔东南地区变成了贵州通往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东大门,使该地区的旅游业获得了发展的良好机遇,以往因路途遥远而放弃黔东南地区的游客现在可以乘坐高铁前往旅游,使得旅行变得更加快捷。
(二)高铁实现地区资源集聚优势。
对于黔东南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未遭破坏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都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主要原因。因早期交通发展滞后,想要完成黔东南的地区的游览非常困难。然而,高速铁路实现了将整个黔东南地区路程时间大大缩短,形成了所谓的“资源聚集”性,能够为发展地区旅游业提供保障。
(三)高铁为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结合创造了契机,形成新的产业模式。
在以往交通困难时期,尤其是处于山区地形的黔东南地区,旅游业难以开展,形成不了规模,外界新鲜文化无法进入,本地特色民族文化无法输出,即使能够得到输出,由于交通不便,也无法实现与外地的交流。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黔东南地区的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高铁网络形成后,以苗族侗族为代表的黔东南地区民族旅游特色得到了大力的挖掘,民族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快速交通的基础上,为促进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融合,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创造了契机。
(四)凸显黔东南地区旅游接待能力不足
黔东南地区长期以来的交通不便导致旅游发展缓慢,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也一直没有经受过大客流的考验。高速铁路的开通,为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自治州带来了大量的游客,面对游客数量的突然增多,旅游景区压力增加,旅游服务设施与接待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出现,表明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旅游对客流量的估计不足与准备不充分。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黔东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黔东南地区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也反映了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现如今以自然风光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为经济支柱的黔东南旅游经济带已经形成,为我国中西部的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解决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抓住发展机遇就成为了当下黔东南地区的主要任务。
三、民族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由于黔东南地区长期的交通不便,与外界缺乏沟通,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民族文化习俗的保留处于最原始的状态。在历史发展的这几十年中,我们虽没有将其遗忘,但是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将其各种有利条件转化成经济成果支持当地发展建设。
(一)地理自然条件优越
黔东南地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区,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该地区河流众多,长期的水文环境造就了这里独一无二的地貌地形,尤其是以喀斯特地形为主的喀斯特自然景观等最为诱人。自然矿藏资源、水利资源和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以重晶石最为突出,该地储量占全国60%以上。这里的生物环境多样性也因开发较少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些都是发展当地旅游业的基础资源。
(二)旅游产业运营经验不断丰富
在我国开始发展中西部地区旅游业之初,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黔东南地区就已经有所动作,通过发挥当地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宣传黔东南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前来游览。这个时期的游客虽然稀少,但作为刚刚起步的黔东南旅游业来说,已经可以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避免了因经验不足而导致的管理混乱,最终影响区域旅游形象。通过不断的学习,在积累足够的经验后,借助高速铁路的开通而吸引大批游客到来,全面开发当地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并将其培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三)国家政策支持
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重要经济来源,具有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旅游业已经成为了自治州的一大产业,这种可持续的、绿色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与和谐社会主义建设总的路线的,我国在政策上也对少数民族旅游业给予最大的支持,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02号文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和相关规划,提出了要充分发挥村寨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的优势,把经济发展与特色民居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这些文件及相关规划的出台,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四、民族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然而,在黔东南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既抓住了机遇,但是也面临着挑战,期间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过度开发
在黔东南地区旅游业开发早期,由于交通不发达,所以游客数量并没有形成规模,只有少数游客前来游玩,所以并没有出现过度开发的情况,当地旅游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是,当高铁开通以后,交通变得方便,游客蜂拥而至。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个别地区并没有对游客数量进行限制,开始出现了过度开发的情况。不仅如此,游客素质也开始下降,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极差。原有的民族风情游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面貌,成为了敛财的工具,不加节制的被使用。
(二)旅游产品无法实现自我创新
由于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不高,长期封闭的环境造成了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在能动性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开展起来后,依托本地良好的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特色,可以吸引大批游客。但是,单一且乏味的旅游形式和一成不变的内容也使得这里缺少所谓的“回头客”,所以,黔东南地区的旅游产业要发展,就必须实现民族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自我更新和创新。
(三)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
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游是黔东南少数民族旅游的特色,但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部分,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无法脱离现代社会文明而单独存在。以苗族和侗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在产品结构上若不进行改变,现代技术无法快速融合进少数民族旅游产业中,将导致在市场竞争中会被周边有着现代技术支持的其它类型的旅游产品所代替。所以,在民族旅游与文化产业建设中要进行结构调整,在深度上加强民族文化、现代科技与地理环境的融合,打造差异化的、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样才能做大做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和民族文化产业。
五、实现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的开通或即将开通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面对难得的机遇,迎接挑战是必须的。在新时期要对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实现该地区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经济结构不被打破,才能让苗侗少数民族获得更多的经济实惠,所以要在抓住机遇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黔东南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不仅仅在地理条件上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而且也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在民族文化构成上就有着与生俱来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多个民族构成的社会系统有着璀璨的文化,也同时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节日和活动。少数民族节日众多,活动内容也非常丰富。例如苗族的苗年、鼓藏节、姊妹节、龙舟节、吃新节,侗族的萨玛节、芦笙会等节日,每到节日举办期间,全国各地游客都会汇聚到这里享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饕餮盛宴。黔东南州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实现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高度融合,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力度,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由于社会文明不断的发展,网络、交通逐渐发达起来,不同地区之间文明的沟通变得更加便利,尤其是以现代文明的感染力最强。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在现代文明中被吸收与融合,慢慢的丧失了其原有的文化特色。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容不得这种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消失。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力度,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如对民俗类非遗项目苗年、苗族鼓藏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空间实行实施整体性保护,对苗族银饰、苗族刺绣、苗族织锦等具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通过建立文化传承专业示范生产基地实施生产性保护,等等。通过实施这些保护措施,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发展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的综合产业链
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长久以来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也为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仅仅依靠这种融合后的产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旅游形式的发展,如何以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为核心,建立综合性产业链成为自治州人民正在摸索的形式。
六、总结
【改革开放与民族旅游业】推荐阅读:
改革与开放11-28
开放与民族产业发展07-14
改革开放与民营经济09-28
与改革开放共成长活动05-10
大学生与改革开放07-20
改革开放的思考与总结09-30
毛泽东思想与改革开放07-12
中国共产党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12-17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展望07-15
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时期的政治建设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