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思考与总结(共8篇)
改革开放的思考与总结 篇1
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有效学习
江苏省阜宁中学左校区
刘亚飞
随着课程改革与实施,当今的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多数高中数学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不断地在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但在教学实践中受教学任务和考试质量的牵引,还存在着许多与课程改革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数学教学活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无形地把学生仅当作教育的客体,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需求,轻学重教,以教代学;单纯重视知识、技能的传递,忽视知识发生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单纯结论的教学,缺乏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独特性和持续性;忽视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对提高教学过程质量、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重要意义,而把“达知识之标”视为唯一的追求,致使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学数学感到厌倦,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大多数情况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教学效益差。因此,在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解构,重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从“无效教学”或 “低效教学”向“有效教学”的跨越,进而实现从关注形式化的目标向关注实质性的目标过渡,从只关注知识目标向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的文化素养过渡,从关注考试目标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过渡,从关注短期的目标向关注学生未来的目标过渡,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何让课堂“活”起来?多数教师都可能会想到:让问题进课堂;让合作学习进课堂;让多媒体技术进课堂;让民主的师生关系进课堂。这些听起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仍然不知不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的身上,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痕迹。尽管老师竭尽全力去设计问题、演示课件、组织讨论、进行表演等,但课堂上的气氛仍然沉闷。多媒体成为一种摆设,表演成为课堂上的“做秀”。尤其在数学的课堂上这些‘新潮’的课堂、‘热闹’的课堂还有那空中楼阁的‘能力’就更显得苍白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追求 “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始终是课堂教学所关注的目标。余文森教授关于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这样说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作为数学教师,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痛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从中得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然而数学知识大都是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学生看到的用到的都是现成的结论,公式,对他们来说这些枯燥的符号和文字是没什么魅力可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内外花费更多的心血。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课堂教学内涵认识的更新:新课标提倡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应从原来以自己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但凡事都要有度传统中的很多东西是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的。课堂教学的内涵是在传统中的精华上的更新,不致与有些课堂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把过去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电灌”。也有一些课堂,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乱哄哄,该讲的没有讲清楚,该听的没有听清楚,课堂秩序失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比如有的课堂过分强化“开放性”,而忽视了准确性;过分突出“内容的人文性”,而忽视了文本的科学性;过分表现“课堂自主性”,而忽视了教学的目标性。于是有人发出善意的呼告:“课堂,不需要哗众取宠似的‘新潮’课堂,不需要华而不实的‘热闹’课堂,不需要空中楼阁的‘能力’”。学生地位的转变是将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课、被动接收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的主体地位,而不是在课堂上无理取闹,提出的问题毫无意义,教师还要迎合新课改的理念给与表扬和鼓励,这时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有针对性的批评,让表扬和批评同样具有教育意义。由这两方面转变所引起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新理念。传统的教学内涵对学生而言只是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对教师而言只是一种预计的、最为理想化的学习结果。教师是将其中一个个精僻的概念;一个个深刻的定理;一道道难题的精妙解法和一串串抽象的证明一丝不差的传授给学生,使本来充满生机的数学变得枯燥、乏味、抽象,使学生望而生畏,而新课标所持有的数学教学理念是在精辟的概念、深刻的定理、难题的精妙解法和抽象的证明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达到不同的发展而不是人人成为数学家。这就需要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尽量来源于实际生活,源于自然、社会和科学中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的现象和问题。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复旧、讲新、练习、作业”是传统的教学结构模式,形式单一,只重知识的传递,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忽视了知、情、意、行的相互关联和相互渗透。这种只强调“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单一模式,只能使学生处于机械训练,被动参与之中。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应是在传统的教学生记诵什么,思考什么的情况下注入新鲜的血液,例如过去我们在讲概念的时候,往往是举个例子,进行“一次性归纳”,或者直接把概念提出来,然后就拿一些例题来演练,再就是布置作业、复习巩固。现在这么做就不够了,你必须针对你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反映数学内容的情境,这就需要有对数学更好的认识和理解,需要更多地观察现实世界中与数学有关的事实,需要不断的积累,需要更多地研究和创造。转变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交往、如何发现,变“信息源泉”和“知识传播者”为一个合作者和一个咨询者,但这绝不是不要学生记诵精辟的概念、深刻的定理,绝不是不让学生掌握难题的精妙解法和抽象的证明,而是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使数学生活化;从实践中“做”数学,使数学活动化;在游戏中“玩”数学,使数学趣味化;在情境中“问”数学,使数学问题化、过程化。我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教学生学好数学,以致于愿意学、主动学数学让我们教师教的开心快乐。直到最后学生们知道怎么学习,怎样成长。
三、教师全方位的转变:首先教师要对教材、新课标和大纲作深入细致的研读,要自觉地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增加一些可以称为“背景”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进行内化,变成对教学有用的东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其次要了解学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数学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差生,教师的态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最后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再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善导”、“激趣”、“引思”、“精讲”这四项教学要素,每节课并非时时处处都要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具体到一个章节、一节课,可以适当增删,有所侧重,这些也是教育一贯坚持的,不是新课改的产物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重心。“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随着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必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任务,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潜力相适应的教学期望,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与统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去探索,自己去发展,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反复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达到让学生“自求得之”的目的。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四、课堂教学反思的改变:学习不能以时间换数量。以前老师们的反思都是我要求不严,作业布置的不够多,练习题不做等等,而今素质教育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同时,应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分配以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各种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实用和学术学习时间。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注重目的性和实用性,现在课堂上比较流行用各种各样的活动以调动气氛和提高学生兴趣。这一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有些课堂活动是多余的,仅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没有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所以每个教学活动要有价值。
五、课堂教学评价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以学生是否能正确回答课堂教学提问;是否能解决书本上的练习题;是否达到课堂教学目标为测量指标。而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更侧重于形式性评价,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课堂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关注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看学生的积极性有没有调动起来;学生有没有活动起来;学生有没有讨论的意识;有没有问题意识。敢不敢对教师的解析提出质疑;敢不敢上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没有跃跃欲试的冲动;有没有探索的亲身体验。会不会自己小结;课后会不会追上来刨根问底;会不会自己提出新的问题。学生有没有学习的小群体;会不会争论不休;师生、生生、群体间有没有互动;能否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与分享等等。当学生以上这些都在新课改的课堂上做的到位时就能正确回答课堂教学提问;就能解决书本上的练习题;就能达到课堂教学目标为测量指标了,甚至能更上一层楼。
六、数学课堂精彩用语的改变:我们时不时的听到学生在课外这样的话语:我们老师通常是一脸的严肃,满嘴推理严格枯燥无味的数学语句:因为、所以,条件、结论,站在下面回答问题的我们心里在打大鼓,怕老师说:思路偏了,好好想想;上节的知识都不会不用说了;不对,怎么听的课?!站着吧;嗯,坐下吧,思考问题不全;即使回答对了老师也只是说坐下或好,请坐吧;脸部的表情也是数学符号似的。然而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上师生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的面部表情不仅要变还要变的让学生感兴趣,在语言上也是如此。“久旱逢甘霖”,学生终于迎来了受到尊重的一天。如今,学生一节课收到许多教师的表扬,掌声此起彼伏,学生在浮躁中成长,在喧嚣中成长,甚至还产生对表扬的功利性依赖,一旦没有表扬或者认可,学生便失去动力。有些教师一节课每个学生都要表扬一下,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落下,这样就抹杀了差距,“大家好,就真的好吗?”长期下去,稍微有一点判断能力的同学将会对其中肤浅的虚情假意的表扬感到漠然和无动于衷,甚至还会认为教师在讨好学生或者做秀而感到恶心。表扬也就丧失了本来的意义。新课程倡导多鼓励学生,其本质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多样化生命的宽容。而“表扬”的泛滥,违背了新课程的初衷。表扬的泛滥,是一种灵魂匮乏的教学行为。我们仔细的想想在新课改以前在语言上我们确实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有时眼看学生眼光刚刚露出一点火花,可能因为老师的“话锋一转”刹那间就熄灭了;有时眼看学生就要“热情奔放”起来了,可能就因为老师的“驾驭”而冷却;,但要有度,适可而止。新课改的课堂是在旧的精华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生机:
启发性常用语:“预习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疑问?”——“汇报一下你们收集来的数据、信息、资料。”;“从这道题(统计图、表)中,你可以看出什么?”/“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解法(办法)吗”?/“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法?”/“你能想出几种”?/“看谁想出的解法多?”;“谁还想来说一说?”/“谁还能再举一些例?”;“仔细观察(或听),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觉得他们写得(说得、思考得)怎么样?谈谈你们的看法?”。
赏识性常用语 :“对!”/“很好!”/“不错!”/“OK!”/“你头脑真灵活!”/“你接受力真强!/“你真有胆量,不简单!”/“这位同学思维真敏捷、思路也很清晰!”/“真是巧思妙解!”/“这位同学真是勤奋好学,值得大家学习!”;“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我非常赞成(欣赏)你的想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好吗?”;“你们的发现非常重要!„„”;“大家说得好,特别是x x同学,更是难能可贵,值得大家学习。”;“x x同学的这种方法很有创新,很有新意,能把思考范围延伸到题外。”;“你真行,对刚才的问题,不满足于找到结果,而是观察思考,又有新的发现,如果能说出其中的道理,那就更了不起了。”;“没想到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小,看来,学好数学能让我们生活更丰富、更精彩。”
激励性常用语:没有用心尝试,不要轻易说“不”!;“只要你坚定信心,就一定能成功,你敢试试吗?”;“答题时,要先易后难,有时不会答,也是很正常的!”;“希望你能与粗心告别,与细心交朋友!”;“增强自我约束力,作业要讲究正确率!”;“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
反思性常用语:“你觉得这节课,你的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通过研究,你有什么体会?”或“有什么启发?”;“通过分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概括出什么计算法则?”/“推导出什么公式?”;“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法?”;“谁能给大家提出一个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请你课后到周围找一找,有哪些地方与今天学的知识有关?”;“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其中包含着许多丰富有趣的知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自己去寻找资料,看谁收获最多?”。正确、适时、客观的给与学生语言的激励,必要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让学生看到脸部数学符号的表情,在该严厉的时候一定不能用表扬来代替。
作为教师,在新课改不断迈向深入的过程中,教师应解读理念的实质、借助自身的反思、通过实践的历练,突破长期所接受的僵化狭隘的思想体系,也要捍卫传统中的精华及其伴随的价值。我们希望我们自己在不断反思中获得成长,而且能为后继者留下一些思考。真正走出新课程教学的种种误区和困惑,创造出“真实、开放、生动”的绿色新课堂。
改革开放的思考与总结 篇2
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农”问题,回顾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7%。“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三农”问题的形成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三农”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从来不会一蹴而就,当前我国“三农”工作存在许多难点问题,有待我们加以破解。
1 我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三农”问题的产生首先由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等客观原因造成。我国是个多山少地的农业国家,城镇化水平低,科技不发达。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数一半以上,广大农民长年生活在农村,自然条件恶劣和人口素质低使得广大农村地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被越抛越远,而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越拉越大。
我国“三农”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促成的不合理的“二元制经济体制”,它长期抑制着农业发展,造成“三农”问题恶性循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确保农业积累支援工业,确保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防止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城乡差别导致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和工厂,国家采用了行政和法律手段,把全体社会公民人为地划分为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两大类,即后来被人们习惯称呼的“城里人”和“乡下人”。事实上,这一划分使农村居民成为新中国的“二等公民”。同时,各种公共设施、基础建设大部分投向了城市,各种国有资金无偿或廉价地投向城市。有学者指出:1949年我国一个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能养活一个半人,我们搞了半个世纪经济建设,时至今日,我国一个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仍只能养活一个半人[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悬殊。
2 我国“三农”问题的发展状况
“三农”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历来受到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度重视。马克思在评价重农学派观点时说,“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农业的一定发展阶段,不管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都是资本发展的基础”。这些论断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指明了方向。
我国的改革以农村作为突破口,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三农”问题。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时说:“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2]为了解决农业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1982—1986年,中央连续5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对“三农”问题进行专题部署安排: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了全国农村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从而为“包产到户”的做法正了名。1983年1月2日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文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84年1月1日,第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了对土地的承包期。1985年1月1日,中央的第四个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心内容是取消30多年来农副产品统购制度,国家把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1985年1月1日,中央下发了第五个一号文件《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强调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改革方针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农村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大发展,进入了被经济学家称为的我国农村发展的“黄金十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坚持了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1988—2002年,党中央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在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工作的一大亮点就是逐渐放松了农民流向城市的管理政策。从1989年开始,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出现了。仅1989年春节过后,来自四川、湖南、广西、河南等省(区)的100多万名农民工涌向广州找工作。农民工的流动,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农村的增收提供了平台。
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之后,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期。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2004年2月8日,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精神,这一年底国家废止了延续了2 600多年的“皇粮国税”,仅此一项就减轻农民负担五六百亿元。2006年1月21日,中央公布《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在广大农村地区拉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序幕。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今后将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广大农村地区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党在农村工作中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3“三农”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三农”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农村的改革发展绝不会一帆风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回避当前“三农”工作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3.1 二元制经济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
首先,二元制经济结构直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据统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由1985年的342元扩大到2007的9 646元,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由1985年的1.86:1扩大到2007年的3.33:1。其次,二元管理体制让广大农民工成为城市边缘化群体,他们既脱离了户籍所在地的管理,又没有纳入城镇人口的管理,给计划生育工作和城乡治安工作带来了隐患。最后,二元制经济结构造成农村住房的严重浪费。大量外出务工者长期在城镇租房居住,使大约25%的农村住房被闲置,其资源价值约为2万亿元。
3.2 农业生产力落后,严重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是国家对农业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世界平均值为1%,一些发达国家为5%,而我国仅有0.2%左右。二是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广大农村,第一产业一直占农民纯收入的45%以上,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造成农民增收困难。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村剩余劳动者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被称为“386199”留守部队,农业现代化不可能依靠这些留守部队去实现。
3.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低
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才刚刚起步。据2005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城镇人口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为40%,而农村仅有7.1%。前者是后者的6倍。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广大农民看病难,养老难。而公共服务事业和服务水平的滞后,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造成了广大农民精神贫困,一些封建迷信甚至邪教内容毒害农民的心灵。
3.4 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农村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关键在我党,我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既是党政方针在农村的具体落实者,又是农村和农民的致富领路人。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的地方干部不顾及当地实际,热衷于形象工程,把新农村建设公式化、简单化、表面化、庸俗化。还有的农村党员干部一心为自己致富,无暇顾及村里政务,在其位不谋其政,导致农村矛盾增多,问题积累,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也为农村的长治久安埋下隐患。
4 结语
农村改革之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所遇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改革发展得以解决。要彻底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我们有党强有力的领导,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还有五大原则作保障,一定会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个难题,使广大农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辛鸣.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改革开放的思考与总结 篇3
【关键词】地方院校;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基于MOOC+SPOC平台的大学计算机翻转课堂应用实践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6]GHB024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30-02
一、本校基本情况说明
本校地处西北偏远地处,前身是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本科院校,是本市唯一的高校。学校共有19个二级学院,57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4个省市区招生,2015年共招生4499名,实际报道注册率为90%。
二、实施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MOOC教学改革的原因
大学计算机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中学信息课程的开设,我校部分学生在大一入学前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常用操作,而我校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授课内容还延续着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常见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等内容,致使这门课普遍存在学生没兴趣,上课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改革的呼声很高。这门课,到底该何去何从?经过多次探讨,我们认为该课程应集思维性、方法性、知识性、实时性于一体,以训练良好的计算思维意识和方法为主,使学生能够将计算思维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相结合,尝试用计算思维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由美国硅谷发起并在全世界迅速崛起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影响了全球高等教育,也引发了许多关于MOOC教育的研究和思考。新技术的出现,能够解决我们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因此,我校顺应潮流,实施基于MOOC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
三、教学改革前期准备情况
1.试点班级的选择
本次是进行《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试点改革,选定2015级新生12个班级共590人参与课程教学改革,参与教学改革的班级涵盖理、工、文类,能全面的反映改革成效。为客观评价教学改革效果,选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12个班级作为对照。
2.选取MOOC源课程
经过教学团队的仔细遴选,最终确定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作为实施基于计算思維的大学计算机MOOC教学改革的源课程。该课程共5大模块13讲,5大模块分别是:计算与程序、计算系统、算法思维、数据化思维与网络化思维及系统化思维,这5大模块13讲的教学内容从知识贯通到思维贯通,强调了计算思维的意识,解决了计算思维这一抽象知识的具体讲授问题,符合我们的教学目标。
3.编写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课程基本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在编写教学大纲时既要强调对计算思维的理解,也要兼顾计算机基本操作,循序渐进的推进《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教学团队经过多次探讨,反复修改,最终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该大纲将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分为文史、理工和医学三大类别,根据专业类别不同,课程内容安排不同的学时。
4.体现地方特色的自制视频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一部分教学内容可以直接选取源课程中的视频作为线上学习资料,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养成和内化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共选取了30个视频;另一部分内容是教学团队根据地方特色,兼顾落后地区学生对计算机接触较少的实际情况,自制视频,以讲解计算机常用软件和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数据库的查询、网络基础知识等内容,共计36个视频。
5.考核方法
学生最关心的是学习成绩,如何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能科学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多次讨论修改后,考核标准最终确定,具体组成如下:
(1)慕课学习(总计60分需折算)完成SPOC中要求的课程视频及相关内容学习后,完成SPOC相关测验考核来获得。
(2)SPOC讨论(总计10分需折算)在SPOC“课堂交流区”的发帖数和回帖数、回帖质量作为考核依据。
(3)实验成绩(总计20分)由实验指导教师依据学生实验完成情况给出,实验指导教师可以依据各次实验综合情况给出最终成绩。
(4)课堂表现(总计20分)根据学生的出勤,课堂讨论参与情况进行评分。
(5)期末考试(总计40分)本课程将组织线下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的试题来源于MOOC模拟练习题。
四、总结与改进方案
1.实施情况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尝试和探索,我校首次基于计算机思维的大学计算机MOOC教学改革结束,严格按照最初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及成绩评定,成绩分析如图1所示。
通过成绩分析图可以看出,最终学习效果较理想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团队遇到诸多问题,具体有:
(1)我校大一新生大都来自农村,进校后没有电脑,宿舍上网不便利,导致本来应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视频观看无法顺利进行,从而影响后面内容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讨论,与学校协调后,决定为学生在课余时间提供免费上机机会,并安排助教解决部分学生存在的平台注册、视频观看不顺畅等问题。
(2)从注册统计结果来看,学生注册时存在不按时注册、不按照要求设置昵称、重复注册等问题,这会造成最终成绩统计时准确度下降,工作量倍增。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尽量使所有学生都能正确规范的注册账号。
(3)学生自觉学习程度不高。集中表现在视频观看次数少、不及时完成测试题、论坛讨论问题不积极、期末考试前突击等情况。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学生适应了中学按部就班的学习安排,无法快速适应这种相对自由的学习方式。为了保障教学效果,使学生逐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考核机制,约束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活动参与度,提高积极性。
2.下一步改进方法
改革开放的思考与总结 篇4
内容提要: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全新形态,是一场世界性的业态革命和发展潮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本文以无锡水环境治理为样本,对无锡改革开放3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作了阶段性划分,对无锡在增强生态意识、严控污染源头、强力修复生态和落实制度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举措进行解读,对无锡在城乡环境面貌、节能减排和太湖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阐释,并进一步对无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思考建议。本文认为:无锡必须清醒看到人类文明进程所处的新的发展阶段,抢先完成从工业化发展向生态化发展的毅然转身,继成就了民族工商业和乡镇工业的辉煌之后,再次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机遇,赢得转型发展先机。
关键词:生态文明无锡
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频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日益受到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我们党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视,在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改革开放30年来,无锡在生态环境面前,曾经的迷茫,是令人痛心的;曾经的作为,是令人感怀的。今天,跋涉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途上,无锡坚持环保优先、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形成共识,一系列“组合拳”也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更是令人倍感欣慰。本文通过回望无锡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艰难历程,解读无锡在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举措和成效,并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以期更进一步地推进无锡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一、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阶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且处于不断的深化递进之中。要厘清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阶段,只能抓住影响地域生态的主要环境因素来展开。
无锡地处江南水乡,在近4800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水域面积占到近三分之一。水,成为影响无锡生态环境最直接、最主要的要素。因此,本文把无锡对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作为样本进行切片分析,据此对无锡三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阶段性划分。
1、休眠阶段(1978年--1996年。改革开放“一声炮响”,曾经的民族工商业发祥地,有着光荣工商传统的精明的无锡人,一时先声夺人,乡镇工业高歌猛进,异军突起,创造了辉煌的经济奇迹,成就了享誉全国的“苏南模式”。尽管当时对生态环境的淡漠在今天看来有些触目惊心,但在那个发展经济争先恐后、只争朝夕的大背景中,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常态。只是当时的环境承载负荷在总量上还能忍受,矛盾并不尖锐,所以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并没有使问题即刻暴露出来,也没有引起过多的质疑,而是以一种潜伏的方式淡出人们的视线。直到1993年,梅园水厂的停产,也没有引起大的警觉。人们心安理得地以一种休眠的方式消受着身边的生态环境,很少有人产生顾忌甚至敬畏。在这个阶段,要说在环保方面有什么作为,也仅限于对工业企业超标排放的被动处罚了。随着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更大体量的外资的蜂拥侵入,加之无锡处于水体下游,污染来量大,生态环境这张网被捅破,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2、苏醒阶段(1996年—2001年。当生态环境的破坏以量变的累积越过一定的临界状态后,就会产生质变,矛盾就会凸显出来。随着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的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太湖终究不能承受虐待之重。1996年,太湖被国家列为重点治理湖泊,国务院环委会在无锡召开了太湖流域环保执法现场会。无锡开始睁眼看太湖了,对待太
湖生态环境问题的态度开始苏醒。1996年,中共无锡市委在太湖里的船上,召开了第九次党代会第一次常委会议,现场讨论太湖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取水口的水质保护问题,第一次明确把太湖水污染防治列为全市环境保护重中之重的工作。随后,一系列政策措施鱼贯而出。1997年1月,成立了无锡市环境保护委员会;9月,通过了《无锡水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1998年6月,无锡市首次公布了环境质量公报。经过努力,成效初现。在1998年年底国家环保总局开展的“聚焦太湖零点达标行动”中,无锡300多家榜上有名的重点排污单位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
3、清醒阶段(2001年—2007年。2001年初,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无锡踏上了有条不紊的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征途。2001年,制定了《无锡市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三年目标的实施意见》、《爱我无锡、美化家园、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三年行动纲要》和《无锡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方案》,提出要用三年时间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随后开展了碧水恢复、蓝天重现、工业污染源减排和舒适人居环境建设等四大环境保护措施,实施了五里湖专项整治、贡湖水源保护、工业污染防治、机动车专项整治、工业结构调整、增绿工程、洁净工程等十六项工程。2004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授予无锡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5月8日,国务院在无锡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无锡的治太经验。无锡马不停蹄,不断地向新的更高的目标挺进。2006年8月,制定了《无锡市生态市规划纲要》,这是指导全市生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到2010年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的总体目标。至此,无锡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日益清醒,目标日渐明晰。
4、警醒阶段(2007年5月开始。正当无锡按部就班,甚至有些踌躇满志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让人们目瞪口呆,始料未及。2007年5月,太湖蓝藻集中暴发,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无法饮用,严重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给人以深度的焦虑和火烧眉毛般的警醒。时不我待,无锡的生态文明建设霎然
变奏,吹响了大强度、高速度推进的集结号。无锡除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加速快跑之外,已经别无选择。面对这次危机,无锡快速反应,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使出“铁腕”、“重拳”,向污染宣战。出台了《关于举全市之力开展治理太湖保护水源“6699”行动的决定》、《关于全社会动员全民动手开展环保优先“八大”行动的决定》等一
系列文件。一场前所未有、声势浩大的全民行动就此拉开了大幕,并延续至今。这次刻骨铭心的遭遇,让无锡人民永志难忘,子孙谨记,并倍加努力。
二、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无锡水资源十分丰富,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水质受到了污染,使无锡成为了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要让无锡的水系休养生息,就要充分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强大压力。既要实行最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又要综合运用工程的、技术的、生态的方法,加大水环境的治理力度。
在30年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上,觉醒了的无锡,牢牢把握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在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很下功夫,逐步从被动治理走向主动防治,与水展开了艰苦鏖战。其重要举措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增强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生态问题与人的活动和行为密切相关,必须大力提高市民群众的参与意识。无锡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把生态意识的形成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努力把生态文明意识变成全民共识,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无锡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积极推进企业环境诚信建设。授予有重要贡献的民间环保工作者“无锡环保卫士”称号。搭建“中国〃无锡生态市建设高层论坛”平台,邀请专家学者把脉无锡,共同探索生态建设之路。开展各类环保专项活动,将每年5月29日定为“水安全日”,每年6月定为“环境月”,每年3月和11月定为“义
务植树月”,大力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形成了人人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浓厚氛围。
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过程中,无锡召开了“爱我无锡、美化家园、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千人动员大会,进行社会动员。在创建节水型城市过程中,下发了数万份节水宣传教育提纲和手册。在“每人每天节约一升水”主题活动中,节水宣传志愿
者们走上街头,深入社区,指导帮助市民更换使用节水器具,并利用企业员工学校、社区市民学校等阵地,开展节水知识宣传,组织市民开展节水经验交流观摩活动。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了“小手牵大手”、“节约用水从家庭做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2、严控污染源头。生态行为文明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是保持良好生态的根本。无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着力严控污染源头,守住“闸门”。无锡坚持产业引导,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严格环保审批、实现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产业布局、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等措施,严控源头污染物排放。
无锡坚持环保优先的政策导向,把结构调整作为减少排放的关键手段,切实提高新建企业环保准入门槛,以产业优化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废弃物排放,以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环保农业。集中整治“高消耗、高污染、高危险、低产能、低效益”企业,将整治工作与节能减排、环保达标、安全生产和提高效益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等专项行动,对占市区污染总量75%以上的重点水污染企业实现了自动监控,对污染严重企业实施了限期治理和依法关闭。大力推广排污许可证制度和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制度,重点排污企业均做到了持证排污,并参加了企业环境行为评级。加大力度调整传统工业布局,强力推进城区工业“退城入园”和乡镇工业布局调整。积极建设无公害农产
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确定量栽培等先进适用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3、强力修复生态。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改善太湖水环境,除了加强源头控制,还必须努力修复和重建良好的生态系统。蠡湖通过实施生态清淤、污水截流、退渔还湖、动力换水、生态修复、湖岸整治和环湖林带建设等重点工程,累计清淤248万立方米,实施退渔还湖
3282亩,铺设截污管网11.8公里,搬迁关闭企业48家,完成生态修复1410亩,投资1.27亿元建成梅梁湖动力换水工程投入运转,蠡湖水质明显改善,成为国内水治理的典范。启动了梅梁湖清淤、长广溪湿地建设、十八湾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并基本竣工。梁溪河、直湖港、小溪港等出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加快推进,环蠡湖11座节制闸和小溪港翻水站全部建成,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给无锡市的治太“十五”计划。按照“河湖共治”的方针,2003年起无锡市实施了城区河道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三年内重点治理了梁溪河、环城河等26条城市河道和88条小河浜,大力实施截污、调水、搬迁、监管、保洁等工程。近几年,城市河道共清淤6000万立方米,沿河周边地区进行了污水截流,已封堵500多个排污口,市区古运河航段全面实施禁航,并组织了工业企业搬迁和老新村改造,使城市河道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进入2007年,在无锡市勾画的国家生态城市群的创建蓝图中,更是明确要投资400亿元,用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城乡人居环境、水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修复、生态安全保障等九大工程建设,形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运作的发展模式。
4、落实制度保障。生态制度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无锡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加强制度建设,用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依据。先后出台了《无锡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关于抓紧治理太湖无锡水域污染的议案决议》、《关于加快清除城乡河道积淤的议案决议》、《关于治
理大气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的议案决议》、《关于保护贡湖供水水源的决定》、《关于实施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议案决议》和《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
无锡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无锡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突出发展循环经济这一重点,依法推进生态市建设。
供水危机发生后,无锡市相继制定出台了近10部政策文件,实施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综合治太”行动,全市形成了铁腕治污、科学治水的强大声势和环保优先、共建生态的强大法制环境。制定了举全市之力开展治理太湖、保护水源“6699”行动和环保优先“八大”行动计划。通过建立六大工作机制、实施六大应急对策、建设九大清源工程、落实九大治污措施和开展锡城减废行动、铁腕治污行动、企业自愿协议管理行动、城市生态重建恢复行动、排污权交易行动、环境标志行动、环境治理代理人行动和全民环保行动等八大行动,明确了目标责任。
三、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的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和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日益明显,环保问题也成了无锡最热门的话题。对照生态市创建的指标体系,在6项基本条件中,无锡已有4项达到考核要求;28项考核指标中,22项已顺利出线。2008年年初,当市委、市政府专程赴京汇报太湖水污染防治和总量减排工作时,得到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的充分肯定。他对无锡的工作表示满意,认为无锡工作力度大,治太“抓到了点子上”,“成效很大”。
1、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蠡湖新城突出休闲区功能定位,沿湖36公里岸线及十八湾沿湖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建成全省最大的开放式景区,成为山水城市核心标志。200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5%,空气良好天数占比达到93%,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2。全市已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江阴成为全国首批生态市。
以太湖水环境治理为核心,环太湖生态修复全面启动。无锡市已规划环太湖5公里范围内建立一级保护区,在1公里范围内开展以“三退三还”为主的生态修复。2008年重点在环太湖200米内营造全湖最美、水平最高的涵养林、生态景观带,面积1.5万亩。2008年已基本建成管社山湿地,即将启动长广溪湿地(二期、亮河湾湖滨湿地、大溪港口湿地、宜兴西太湖、梁鸿湿地公园等湿地工程。
大力植树造林,积极推进生态湿地和绿色景观建设,实施惠山青龙山显山透绿工程,殡葬整治工作全面结束。五年累计绿化造林3.3万公顷,新增城市绿地3697万平
方米,新增森林面积39.7万亩,超过了过去30年的总和。共建省级以上绿色通道600多公里,约8万亩。在河道绿化方面,目前65%的河道两侧、湖泊沿岸建成防护林,绿化面积约5万亩。
加快以治乱、治脏、治污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再现江南水乡秀丽景色。第一轮农村五件实事工程全面完成,新五件实事开局良好,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八项重点工作加快推进。86.4%的乡镇建成了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
2、节能减排效果明显。2007年,无锡市被省建设厅、经贸委、环保厅命名为“江苏省节水型城市”。2008年9月,无锡市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
2007年,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实现了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8%的目标;无锡环太湖及主要出入河流两侧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明显下降;全市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分别在2006年的基础上下降了10.1%和19.3%,COD年度减排任务全面完成,SO2“十一五”减排任务提前完成。
2008年上半年,无锡市的节能降耗、环保减排取得了积极成效,能源消费水平有所下降。从节能来看,1-5月份,全市347家重点能耗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00万吨,增速却低于工业产值增速20.6个百分点。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为0.38吨标准煤/万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
了16.3%。从用电情况来看,工业产值增速高出用电增量近16个百分点。在减排方面,截至5月底,全市68家城镇污水处理厂中已经有19家完成提标改造,44家在建。市区污水日处理能力增加到近80万吨,铺设污水管网2100公里,城镇污水处理率由56.6%提高到84%。建成2座日处理能力一千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直湖港、梁溪河等65条河道79个考核断面实施了全国首创的“河长制”。前五个月,79个“河长制”考核断面中,平均达标断面增加到55个,达标率攀升至71.4%。
2008年1-6月份,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1.9分,全面小康考核的37个断面中已有31个达标,水质达标率为83.8%。无锡杀出一条低能耗高产出的新路,为无锡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太湖治理初见成效。无锡市近几年在太湖水污染防治上投入巨大、成效明显。无锡投入26亿元,相继建成芦村、城北、新区、东亭等51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102万吨/日,城镇截污区域逐步扩大,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75%。
太湖无锡水域的蠡湖、梅梁湖、贡湖水质均有较大改善。2008年3月份与2007年同期相比,蠡湖水域水质明显好转,主要水质指标已全面达到《江苏省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规定的目标;梅梁湖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浓度有所降低,总磷指标基本持平,总体水质处于轻度-中度富营养化之间;贡湖总氮、氨氮和高锰酸盐浓度有所下降,总体水质处于轻度-中度富营养化之间。
太湖水污染防治取得了“四个明显改善”的初步成效。自来水水质明显改善。2007年8月份出水有机物含量、氨氮指标分别比5月份下降了1/3和60%,优于国家标准,实现了市民对自来水问题“零投诉”。水源地安全状况明显改善。2007年前10个月,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8项评价,无锡的太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贡湖、小湾里水质达标率为93.82%,7-10月贡湖、小湾里水源地的总氮浓度较前6个月分别下降了69%和81%。出入湖河流水质明显改善。
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有明显好转。2007年1-11月,五里湖水质继续呈好转趋势,其中,高锰酸盐、氨氮、总氮浓度显著下降,总磷浓
度保持基本稳定,富营养指数由2006年的62.8(中度富营养下降到目前的59.9(轻度富营养,上述这些指标全部达到了国家治太“十一五”考核要求。
四、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时代一个现实而紧迫的命题,其实现方式和路径亟待研究探索。
几点思考: 无锡在新的发展阶段,要认清大势,率先走生态文明之路。
1、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新阶段。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漫长的原始文明时期,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人们顺从、敬畏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生产方式转向农业生产,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在人与自然的基本和谐中出现了对立的萌芽。在工业文明时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只是作为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人类“统治自然”、“战胜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把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看作是唯一目的。大自然也以自己的方式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和惩罚。觉醒了的人们,不得不开始重视审视和检讨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发展雏形开始萌动,它是人类社会进行的一次新的选择。
2、生态文明是中国发展的新指向。我们党在确立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渗透着生态文明的追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同时强调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放在突出位置。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与时俱进的产物,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在今后的发展布局中,相信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和不断升华,朝着“五位一体”方向发展。
3、生态文明是无锡发展的新选择。无锡有山有水,山在城中、湖在城边,且拥有强大的经济、技术和人才支撑,具备建设生态文明的
优越条件。但同时,无锡又是一个资源匮乏、人口密集的地区,面临 的首要制约仍然是环境容量和生态底限。高速的经济增长、快速的城 市化进程,打破了无锡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削弱了区域生态系统 对城市活动的支持能力,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凸现,水环 境与发展的矛盾尤为逼人,直接威胁着发展的可持续性。无锡在扑面 而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浪潮面前,如何选择、如何作为,将成为决定无 锡在新一轮发展中是再立潮头、还是被淘汰出局的关键抉择。
尽管无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采取了许多扎实有效的措施,也取得 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清醒地看到,生态环境随 时可能出现反复,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综合整治,切实把环境保 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位置,始终坚持环保优先 方针,大力实施环境优化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经济循环型、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尽管无锡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一种现 实的压力被动展开的,但在进一步的推进中,则不能被动应对,而要 从根本上、从本质上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因为,我们这次面临的是 一次文明型态的转型,不同于工业化阶段的升级,无锡必须率先跨越 工业化理念和执行时期,抢先进入生态文明发展阶段,占得先机。综观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不经过工业化而直接进入现代化的,也 有许多先例。新西兰就依靠旅游业、畜牧业和种植业进入到了世界发 达国家行列。何况无锡的工业化已经十分充分,先后成为民族工商业 和乡镇工业的发祥地,经济增速高位运行,经济总量全国领先。在此 情形下要转入生态文明发展轨道,实现华丽转身,既可以说是水到渠 成,同时船大难掉头,面临的难度和风险也可想而知。这就需要我们 有百般的勇气,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率先祭出“生态文明”大旗,走 出工业文明的阴影,再领全国风气之先。几点建议: 无锡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生态产业为核心,生态文化为支撑,生态 11 环境为基础,突出循环经济、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的生态内涵,创建 有无锡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模式。
1、大力倡导生态理念。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 大力倡导生态理念。倡导生态理念 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 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要通过思想解放大讨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动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 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形成走生态文明之 路的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树 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强生态道 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
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 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 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 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 体作用。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 将一事无成。应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 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 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2、大力督导生态治理。把生态治理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 大力督导生态治理。督导生态治理 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太湖地 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确保实现 太湖治理规划确定的治理目标。强化污水接管措施,切实保证城镇生 活污水集中入网,生活污水必须全部集中处理。建立环境污染赔偿和 资源利用奖惩机制,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保证金和环境资源区域 补偿制度。对高污染企业实行高收费,逐步使排污费用超过治污成本,扭转“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合理局面。运用以奖代补、财政 贴息等政策,对治污成效明显的企业给予奖励,让他们从治污中得到 实惠。对化工企业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关停一批、转产规范一批、改造 12 提升一批,早日彻底解决“小化工”污染。政府部门、企业、科教机构 要联合起来,积极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所有电厂都要上脱硫设 备,停批申办新热电企业。所有园区都要配套建设环境基础设施,设 施不到位的园区一律不准上新项目。控制好农药、化肥和重金属污染,确保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切实加强面源污染整治,严格落实保护区 种植、养殖限制规定。加快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普及推广节水器具,实施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积极控制城市扬尘,扩大烟尘控制区覆盖范 围,加快城市清洁能源区建设。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收集体系建设,形 成以焚烧为主的处理方式。加强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推进资源化循 环。改善和加强太湖、长江和横山水库等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全面 推进太湖一级保护区生态防护林、湖滨生态湿地、水生植物示范工程 建设,加快退耕还湖、还林、还湿地,改善水域自然生态环境。加大 森林保护和城乡绿化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绿色村镇、绿色家园、绿色 单位创建。
3、大力引导生态发展。无锡处在创新发展的新
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思考 篇5
内容提要: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的密切关系,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的意义。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给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将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新理念的提升。
本文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 课程 教改 创新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的先进特性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活学活用的创新精神,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的意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改创新的结合,是一种新型思维能力的训练,一种先进、超前意识的强化,从而使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更有创造性,更有实用价值。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给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它能把浩瀚知识海洋中的有用信息及时地汇集起来,经过处理,转换为学生和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用的信息,这些都是手工劳动不可能完成的,只有计算机高速准确无误的计算能力、海量的存储能力以及快速的传播能力,才能在有限时间内把丰富多彩的知识利用动感画面传授给学生成为现实。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改革将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新的理念的提升。
一、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 1.无论那一种媒体形式,只有在教学中切实起到了其它媒体无法替代、举足轻重的作用,使教师和学生亲身感受到其教学应用的优越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才能认定此种媒体形式在教学中的存在价值。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只有为先进的教育思想服务,它才具有目标和出发点,具有自由广阔的创作天地,具有活的灵魂。如果承袭落后的教学思想,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进行媒体替换,则只能是 “新瓶装老酒”,大材小用,难以摆脱低层次的徘徊。可以说在大家都掌握了以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以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应用价值的大小,提高了设计、技术人员的现代教育理论的修养和综合素质。
2.现代教育的思想、理论、观点,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在教育改革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一般书架型、工匠型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而素质全面,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强,智能型,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则更适应时代的激烈竞争。所以教育家们提出要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这种观点以往很难在教学中得以实现,而先进的技术则可以促进先进思想的实现。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便可以应运而生。所以,教育家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更高要求,是进行计 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途径和重点,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我们应据此来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性。
二、发挥信息技术集成控制的特性,促进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
1.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较彻底地分解知识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
2.信息技术在使用上更加操作灵活,控制方便。这就是信息集成控制的特性。其价值的关键所在,不仅是如同电视具有较强的形象表现力,即“好看”,而且还在于信息灵活呈现的随机控制能力,即“好用”。在“好看”和“好用”的关系上,信息技术更突出的是“好用”的特性,避免了电视教材千篇一律的灌输式的缺陷,教师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强教与学的交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形式。如果没有这种教学手段的支持,进行情景式教学往往力不从心,勉为其难。
3.信息技术的集成控制性,有助于教师指导学生课外主动学习。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正在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考虑课堂与课外形式的相互补充,有意识的精选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节省学时,这也是一个教学创新点所在。4.信息技术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冲击了传统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物化 载体不在是单纯的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还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将更丰富,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教师等交流,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
5.信息技术将带来课程学习方式的革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网络信息的大量泛滥,对于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习者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将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同时数字化学习也将成为学习者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发挥信息技术中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信息的特性,进行教育和学习方式、方法的改革。
1.教学信息的组织结构有线性结构、分支结构和网状结构等多种方式。传统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信息组织结构是线性的和有序的,这对于保证教材的规范性、完整性、系统性,使教学内容的传达循序渐进,符合条理性和逻辑规律等方面具有肯定的价值。适合于以书本为媒体,以知识教育,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也是长期以来以教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一脉相承。但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是被动的、固定的、模式化的、单一的和千篇一律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记忆是网状结构。线性结构客观上限制了人类联想思维能力的发挥。因为信息间的联系是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可以是形象的抽象的、逻辑的,也可以是跳跃的,可以是色彩、质感、声音、数字的,也可以是几何的、静止的、动态的、还可以是多种组合的。
2.信息技术的采用在课件研制和应用上真正考虑到设计和发挥信息技术的内在特性,决定了教材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及水平和质量。培养较强的信息化意识,才能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行多媒体化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实践,其教学效益、学习质量、智能发展也必将会得到较大提高。
3.在加强教与学的交流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如提问、课堂反映,方便快捷地调出各类信息资料,进行现场分析和答疑。以人机对话方式,灵活方便地进行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方式在信息化和交互化特性的支持下,可以变得多种多样,如演示型、讨论型、导航型、咨询型或各种方式的有机结合。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的规范性、系统性、条理性,又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教与学的关系更为密切融洽。
四、发挥智能化交互的特性,强化素质教育和技能、智能训练 1.交互性是信息技术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特性。交互性也是信息技术其它特性的核心,它使信息技术其它特性的优势更突出,功能更强大。一个信息化教材的应用价值,能否被其它媒体所替代,能否是高层次高水平、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教材,也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功能。智能化教材是前所未有、面向未来的新型教材,也是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目前,相当比例的信息化多媒体教材,对交互性开发应用的不够,或者说,只是宽泛意义和简单意义上的交互性。交互性不仅表现在信息的控制、组织、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对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分解、加工、改造、转换、新建,创造出一种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并从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的知识或验证知识。这是其它媒体难以做到的。其核心 意义是可改造、可创新,具有可变性。与信息的灵活呈现,简单的判别等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而且交互性能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节省学时,减轻教师劳动,丰富信息量和表现力等一般的意义。2.运用发挥信息化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强的特性,对于在教学改革中进行学生的素质教育、技能训练,乃至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优越性、实用性体现在实验课、操作技能训练课、教学实习等许多方面,在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便于找到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在实验技能课教学实践中,一些微观、抽象、机理复杂,难以重复,实验难度高,成本大,个例罕见,难以实地、实景、实体操作训练和无法示教的教学内容,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全新的教学。
五、以信息资源的开发促进教学设计和教改创新
缺乏科学合理的、实用的教学设计,就会使教材不能合理应用,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有能力而无法施展。好的教材,通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它的应用价值升值。信息化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设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把信息技术与其它多种媒体同样看待,研究信息技术与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因为信息化多媒体技术不是万能的,有优势也有不足,它只是综合了其它媒体的优势,而没有达到其它媒体的最佳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种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
2.利用信息资源选择发挥多种媒体特性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 教材,如形态学内容,微观、宏观的教学内容,机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实习教学内容,实验技能训练课内容,使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好钢用在刀刃上。
3.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多种媒体教材的系统功能,如电子提纲型,综合演示型,实验操作型,考试测验型,资料工具型,网络教学型,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优长,做到信息化优势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4.信息技术的各种特性的发挥,不应以花样翻新或计算机技术的难度来评定优劣,不能认为信息化教材做的越复杂,技术难度越高就越好,其简单和复杂的程度,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信息化教材。5.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课程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的人才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它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贯彻课程目标,达到课程的预期效果。
总之,要针对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遇到的多种多样的问题,摸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要开阔思路,启发思维,强化多媒体意识,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改革需要我们每位老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掌握信息技术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同时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这门技术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技术,才能把它灵活地应用于教学中。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参考文献:
1.严莉、赵呈领 《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
2.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中心 官淑红、桑新民《创新推广理论与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
3.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
改革开放的思考与总结 篇6
21世纪将是我国整个社会从小康走向富裕,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的世纪。在这世纪之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给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挑战。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深化医院改革,探索大医院的发展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的课题。21世纪医院面临的挑战
我国卫生改革2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其它领域的改革相比,医院改革仍然比较滞后。当前,在这世纪之交,医院的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医院面临着“四大变革”的挑战。
1.1 医院的发展必须主动适应宏观经济体制的变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的社会公益事业”。公益性的本质是公众共同受益,政府的福利主要用于健康教育、预防、重点学科建设、特殊病人的治疗与救护等,国家对医院的投入将会逐渐减少以至“断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服务领域在没有投入的情况下,又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能完全按经济领域的等价交换原则,医疗价格与价值背离的现象仍然会长期存在。医院运行中一方面要按照一定的“福利价格”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另一方面要按照市场价格支付各项开支,而补偿机制又不完善,使医院的发展步履艰难。
1.2 医院的发展必须主动适应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国家为了建立与市场经济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在城市实行职工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这对城市医院的经营管理和服务体系提出新的挑战。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后,医院将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医院之间竞争进一步加剧。医保部门与参保职工对医院的选择性增强,“优质、适价、高效”成为病人选择就医诊所的基本标准。选择性定点医疗一方面增强了参保人员对医疗服务的选择性,造成病人在医院之间的重新分布。另一方面,把竞争机制引进了医院,医疗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医院组成行业,病人组成市场,病人选择医院,医院展开竞争。
(2)医院业务收入受到限制。医疗保险基金筹资率与职工工资总额挂钩,实行“以收定支”的原则,使医院从参保对象所得的业务收入总额受到限定,加上医疗保险基金对医疗服务的付费结算方式改革,项目付费方式将由多种定额付费方式取代,使医院就诊人次、住院日、标准病例等单元服务收入受到限定。
(3)医院的管理力度增加。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必然带来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必然带来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医疗纠纷或事故将通过手段来解决,这就要求医院管理者不仅要懂得管理,更要依法治院,规范行医。如果医院不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强化竞争意识、经营意识、服务意识,使医院的运行机制与医疗保险制度接轨,医院将失去深化改革的大好时机。
1.3 医院的发展必须主动适应医院补偿机制的改革
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后,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与收入结构调整愈趋紧迫。目前药品加成收入仍然是国家对医院实行的政策性补偿,以我院为例,每年药物收入占医院总收入52%,如取消这种补偿,打破医院长期以来“以药养医”局面,在目前国家对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医院将减少一笔可观的收入,这就要求医院必须挖掘内部潜力,深化医疗体制改革,靠降低成本,增收节支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强化“一切以病人中心”的思想,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进一 步占领医疗市场。
1.4 医院的发展必须主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深化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医院服务模式单一,其中心任务是以医疗为主。随着现代化医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现代化医院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四项任务相辅相成,成为大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别是在医学模式发生转变,疾病谱发生变化,慢性病、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原医疗模式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人群的需要,更由于遗传、行为、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影响,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预防残疾、康复医疗在健康全过程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因此,医院从单纯医疗型向综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型发展,扩大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功能已成为趋势。同时,随着21世纪基因医学工程和生命科学的重大发现,人们对医院医疗保健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医院如果有积极开展以临床医学为主的科研工作,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不断提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拓宽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医疗质量,那么,医院就会因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医院的需求,在医疗服务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深化医院改革,抓好三个转变,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上述种种形势,医院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摆脱困境,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其根本途径在于围绕医院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积极推进医院的深化改革。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指出,卫生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不断增强卫生事业的活力。医院的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更新观念,主动适应形势,在经营机制、服务模式、竞争方式等方面实行战略性转变。
2.1 医院经营机制的战略转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经营模式已从供给型向经营型转变。国家强调宏观调控,卫生行政部门给医院以相当的自主权,鼓励医院建立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运行机制。对此,医院必须以经营的手段调整成本、利润、质量的关系,实行成本核算和科主任负责制,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效益与效率,保障医院生存和发展。另外,国家还明确把卫生事业列为第三产业,医院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寻求发展之路,通过开办经济来源,建立立足于内涵发展、拓展办医渠道的运行体制,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使医院走上规范经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2.2 医院服务模式的战略转变
《决定》中指出:“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应当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两个”服务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根本要求。医院要依据客观环境的变化,遵循医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加强职能转变,主动适应这一要求。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展开,社会对医院的服务态度、服务程度、服务方式、服务效率、服务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院要主动适应这些变化,一方面改革传统就医方式,变坐等病人服务为上门主动服务,积极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树立一切为病人的思想,适时高速并优化医疗服务的结构和布局,医院的传统诊疗布局要努力向预防保健(健康体检)、院前急救(紧急救援)、急性病区、慢性病区、康复区(心理、体疗功能锻炼)发展。为适应高层次医疗消费者,家庭保健医生、个人健康顾问将随之诞生。要完善服务配套设施,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根据自己的实力,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努力改善门诊就诊环境,检查诊疗环境和住院条件,增高病区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为病人创造良好的诊疗康复环境,适应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预防医疗保健多层次需求。
2.3医院竞争方式的战略转变
前一段时期,医院把扩大外延规模、增加投入、上新项目作为医院竞争的主要方式,虽然医院建设取得较快的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高精尖设备大战,医疗费用高涨,仪器设备资源浪费的负效应,导致了医院改革的畸形发展,有悖于我国的国情。新时期医院竞争,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服务质量贯彻国家“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技兴院。(2)结合临床工作,正确处理好基础理论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研究三者的关系,加强与临床工作相关的应用性研究,形成专科技术特色。
(3)优化人才结构,在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创造良好的人才流动环境和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优选、优育、优用,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合格、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的专业技术队伍。(4)高度重视服务质量,强化服务观念,把服务与技术摆到同样重要的位置。充分认识技术与服务质量的优劣是关系到医院在竞争中生死攸关的根本所在,真正做到病人至上,质量第一,服务第一,(5)组建医院集团。特别是在城市建立医院集团,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优劣互补,扬长避短,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防止不正当竞争,加快医院技术建设,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实现医院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法制化管理
加大医院内涵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卫生资源,把医院建设成为技术精湛、管理严明、保障有力、环境优美、服务一流的现代化医院。
3.1 立足于医院内涵建设,走优质、低耗、高效的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与医院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在近几年的医院发展中,医院在硬件建设上已初具规模,而软件建设仍比较滞后。医院改革走的基本是一条高投资、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经营型道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行,医院必须实行低耗、高效的集约管理,通过挖掘潜力,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使医院走优质、低耗、高效的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3.2 突破经验型的管理模式,建立科学化决策的管理程序
医院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即医院的内部管理。实践证明,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成果。强化科学管理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
(1)医院管理不能局限于注重实际操作的技术管理,要逐步扩展到对整个医疗服务过程的全程管理,医院院长要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要走出经验管理的误区,建立现代医院科学管理制度,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事务型管理向政务型管理转变,努力做到“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体制系统化、管理方式科学化、管理效能高效化、管理行为法制化,以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2)建立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医院把目标管理的总目标分解,做到横向到位,纵向到底。全院上下都有具体的工作标准和明确的工作目标。同时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使每个工作人员工作的数量、质量、经济指标、人员素质等指标具体化,定量化、可操作化。全院上下以多层次工作岗位目标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行为准则,通过自我控制,检查评估,定期总结,努力达到预期目标,实现医院管理科学化。
3.3 建立精干的管理机构,实行定岗、定编,减员增效
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机构,理顺关系,实行定岗、定编、减员增效。对医疗资源进行重组,对富余人员实行转岗、待岗、下岗。切实引入竞争机制,做到机构精干,办事高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后勤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增强保障功能,搞好增收节支,逐步向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过渡。
3.4 建设医院文化,大力开展文明医院活动,使医院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高职院校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篇7
一、以区域产业经济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定位是职业院校社会认可度的导航器, 由于大多数职业院校属于区域性或行业性院校, 各区域及行业经济的结构性和发展性很不平衡, 不同地区或行业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开发方向和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都存在着差别。这就决定职业院校在确定人才培养定位时要充分考虑到区域或行业的差异性, 通过充分发掘区域或行业特有的办学资源, 培养出大批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具有“区域特色”或“行业竞争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只有立足区域经济、面向社会需求、围绕市场办学,培养实用性、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才能推进工业化。在这一方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服务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体系。通过“整合”,将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通过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或选修课程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增强专业的针对性;通过“强化”加大对专业的改革和改造力度,重点支持传统优势专业,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实现传统优势专业的新发展;通过“衍生”结合行业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依托传统优势专业,衍生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目前,经过专业调整,学院将71个可招生专业控制在32个,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设备、电子电气、信息技术、汽车技术等专业为核心,涵盖人文、应用外语、土木工程等专业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学院还将结合西部地区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第三产业专业等新专业。
二、以产业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在深入分析产业区域社会需求,准确把握专业定位,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植入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堂教学、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方面,全方位、多样化推广落实;将专业与职业融为一体,将人才培养的规格目标与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工作实践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近年企业用人需求及人才培养周期缩短的现状,完善以“2+1”为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辅之以“2.5+0.5”以及“订单培养”、“专业+公司”等多种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探索建立新的模式,使人才培养工作始终贴近工作实践,贴近职业岗位,贴近社会实际的变化。在这一方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积极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产教、校企、工学和产学研之间的有机结合,各教学部门及时掌握人才市场需求动态,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提高市场应变能力,为企业“度身定做”人才,培养适销对口的毕业生,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建立与区域内行业企业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为此,职业院校要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起“小企业灵活结合,大企业稳定结合,行业全方位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校企合作机制。把产学研贯穿于“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全过程,建立“校企互动”的“双赢”人才培养模式。如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定期派培训师给教师和学生作新技术、新设备的短期培训;学生到企业接受统一的岗前培训,并在实际岗位上实习,由老员工带新徒弟,学生在“干”中“学”;校企建立员工终身教育体系;安排专任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或任职,进行职业技术能力的培训等。在这一方面,我院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建立了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兰州石化公司、甘肃省石油公司、青海盐湖集团、宁夏氯碱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4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涵盖所有主干专业,并在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施行学分制和主辅修制,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一是“委托培养”,二是“定向培养”,三是“加强培养”。搭建了校企共享、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制度保障,努力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局面。
四、构建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实施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目的,在于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监控与评价都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手段和工具,最终的目的是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主要是对高职院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质量监控与评价,它力求使质量监控与评价更具有实际效果,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和保证教学质量通过过程控制得到实现。我院积极探索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并进行了以下改革:一是成立督导处,建立了教学督导机制,在实际操作中,以督导课堂教学为中心,全面开展督导工作,勤督勤导,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指导,并以专题督导为重点,加大帮助和指导力度;二是建立和实施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树立全员服务意识,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更趋合理、完善、科学,形成了从多方位、多侧面、多环节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的态势。
五、实施素质就业策略,提升毕业生就业水平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其今后生存和继续教育的需要。全球性金融危机使许多职业院校的负责人,在盯紧就业率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质量和学生可持续就业能力才是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作用的地方。因此,在重视针对性的专业方向教育的同时,必须通过拓宽学生的专业面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提高他们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职业迁移能力。例如,在学生的见习、实习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理念;举办学生与企业职工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等。我院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技能作为构建教学内容的立足点,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的新突破;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坚持“学生第一”、“从严管理”,全面开展以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创业成才为主题的专题教育;积极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建立健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科学发展的“五个长效机制”,大力实施就业工作全员参与,为毕业生就业谋出路,2009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6.10%,2010届毕业生在年底就业签约率超过83%。
六、明确产业区域经济定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积极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农民工培训,为加快实现工业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院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技术应用中心、产学研结合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合作企业技术进步,为产业升级服务;建立和完善教师社会服务的制度与政策,引导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充分利用甘肃工业技师学院、兰州市西固社区学院等平台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放教育资源,面向行业企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支持企业在岗人员技能更新;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需要等,以此提高服务行业、(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继续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服务。
[资助项目: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十一五”2010年度科研规划课题 (教机职字【2010】472号) 暨2010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教研基金项目 (JY2010-05) 。]
参考文献
[1]杨林生, 牟惠康.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理性思考与现实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 2007, (3) .
[2]吴雪萍等.从院校分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定位与特色[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5, (16) .
[3]浙江经贸学院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2) .
[4]马若义.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职院校发展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7, (8) .
[5]罗纪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我见[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4) .
煤电联动与电力改革的思考与探讨 篇8
关键词:煤电联动;电力改革;能源;市场
一、解决煤电矛盾的措施
1.体制改革
解决电煤之争的根本出路在于体制改革,不只是煤电两个行业要改革,更重要的是政府机构及相应行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配套改革,以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避免政出多门,矛盾丛生。
2.煤炭配置市场化
加强立法、反垄断与监管,确定煤炭资源价格标准,注重煤炭资源开采前、中、后管理,建立机构,完善配套管理体制,做到透明、公开、公正与公平。改善煤炭流通体制,加快铁路体制改革。铁路运力对煤炭流通的制约非同小可。
3.煤电联营
煤电联营是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的新趋势,既可解决煤电矛盾又可多创效益。在实施煤电联营时,一是加快大型煤炭基地的坑口电站建设,实现煤电资源共享;二是鼓励各类电力和煤炭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等多种形式,组建大型煤电联营企业或集团,充分利用煤炭和电力能源,就地就近发展相关用煤和用电优势产业,实现煤、电和下游产品与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三是鼓励煤炭与电力企业签订中长期供货合同,实现煤炭直接供应,减少中间环节,稳定煤炭供货渠道与价格,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二、目前价格联动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煤价与电价信息难以统计监测
煤电价格联动价格机制的落实,将主要依靠政策部门对煤炭价格信息的掌握程度。目前我国煤炭市场的价格体系是一个分煤种、分地区、分经销商、分用户的复杂系统,而且几乎没有有效的价格统计监测体系。同时,电价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单一同质产品的价格体系,每个省、市、自治区的电价水平不一样;每个市、县、区的电价水平也有所不同;而在同一区域不同的电力用户其价格水平也有较大差异;甚至24小时之内,同一用户的价格也有正常电价与优惠价之分。
2.电价市场化改革与成本计算难以协调
煤电价格联动之后,电厂只能采用成本法来核定上网电价。否则,煤电价格联动将无法实施。这样,早就由于无法准确衡量电厂成本效率而为前人所诟病的成本法,将再次以行政法规的手段而不得不继续采用下去。这种情况下,电价市场化改革与成本法计算将难以协调在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框架之下。一个明显的冲突是在同一个电网公司、不同电厂的上网电价必须依据竞价原则来确定。竞价的结果可能高于或者低于煤电价格联动之后的价格,这样,竞价上网机制与煤电价格联动的规定产生了冲突。而在竞价上网的前提下,控制煤炭价格涨幅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市场的价格信号失灵。
三、煤电联动的未来发展
1.煤电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发展
从产业组织学的角度看,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是具有纵向生产关系的两类企业。其纵向关系主要表现在煤炭企业生产的电煤是电力企业的投入品。当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就电煤进行交易时,由于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存在,使得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交易成本,并进而有可能使得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电煤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重点国有矿合同兑现率较低的现象,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科斯从企业和市场的交易成本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一体化程度的决定因素,从节约市场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煤电企业纵向一体化发展,同时,纵向一体化还使得电力企业可以获得确定的投入要素的供给,或者说可以获得确定的要素产品市场,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原材料供给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损失。
2.加快能源价格市场化进程
2007年12月1日公开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87条规定:国家按照有利于反映能源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原则,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具体来说,对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能源产品和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四、進一步深化电力改革,促进煤电联合
1.建立新的煤电投资机制
鼓励煤炭企业利用煤炭资源优势主动投资电力行业,鼓励电力行业投资和兼并、购买煤矿。鼓励并推动煤电资本的相互持股、参股或者控股。应出台政策鼓励原有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相互持股,降低利益纷争和交易成本。利用不同资本的融合兼并重组,实现混合经营或者跨行业经营,特别是电力企业可以直接参股煤矿,由煤炭、电力企业在经济利益直接相关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决定电煤价格。
2.在铁路行业的改革中,支持煤炭电力企业投资和参股
在此基础上,国家进一步鼓励并推动电力、煤炭、航运、港口、销售等行业和地域之间的多元资本融合兼并,组建多业并进、实力稳固的跨地区和跨行业综合经营(集团)公司,打破行业之间的壁垒,实现社会化协作,提高资产运作效率,最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效益优势。我们认为,煤电联营既可以解决煤电矛盾又可以多创造效益。煤、电行业之间的矛盾,正从煤、电博弈转变到寻求利益均分。加快煤、电联营的建设步伐,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煤、电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煤电联营组成能源集团,是解决目前彼此之间矛盾,完善产业链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樊 纲 胡永泰: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J],经济研究, 2005 (1).
【改革开放的思考与总结】推荐阅读:
改革开放的变化及思考05-21
中国共产党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12-17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展望07-15
改革与开放11-28
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时期的政治建设01-01
管理论文关于远程开放教育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总结12-11
林权改革的评价与思考05-15
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05-19
当代大学生是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行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