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2024-10-31

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共8篇)

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篇1

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纺织服装产业在一个地区内高度集聚,形成工业群落或工业区以带动区域特点凸显的贸易大市场,继而推进一个地区经济大发展已成为国内纺织经济的发展新模式。成都市是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和纺织服装的贸易集散中心,充分利用现有成都纺织印染服装产业的整合,发挥工业集中区建设的集聚、拉动作用,将成都纺织服装产业打造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纺织服装制造基地、研发基地、营销基地,尽快形成以成都淮口纺织工业集中发展区为基地的产业集群和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是加快成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产业化发展、实现成都工业新跨越、保持全市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抓住当前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西移契机,发挥成都市作为西部纺织服装贸易中心的区位优势和四川劳动力、能源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效应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西部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形成纺织、印染、服装、交易市场集中发展的产业链发展格局,推进成都市纺织印染集中发展区的集约化建设,营造“西部纺织服装之都”。从而将纺织产业打造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承载产业,形成“一地筑基础、城乡共发展”的千家万户共同致富的富民工程。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工业强市作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

建立以原料为基础、纺纱为龙头、织布为纽带、印染为核心、服装为先导、市场为目标、服务为保障的纺织服装产业链。

产业集群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分工配套、商贸流通畅达的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链,产品配套能力达80%以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形成以内销为主、内外兼顾的市场格局,通过链条式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创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高效运营模式。建立总规模100万锭纺纱能力、3万台织布机、3亿米印染能力、3亿件(套)服装加工能力和两个纺织品贸易区的发展方向,经济效益目标:到2010年,园区产业链完成工业总产值210亿元,贸易额230亿元,年均增幅保持在55%以上;培育1-3户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的企业,10-12户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以上的企业,出口创汇达到2.2亿美元。

二、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布局

根据成都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年),成都市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成都市及四川省纺织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成都市纺织产业布局结构在空间上要形成“一县两地三集中”的123发展格局。即:形成以金堂县为基地的纺织、印染、服装加工中心;建立金堂和成都荷花池纺织城市场的两地贸易联动基地;推进由知名纺织印染大企业及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淮口纺织印染制造基地”、以服装品牌企业相对集中的“金堂服装加工生产基地”、以纺织品贸易市场和配套服务业为跟进的“成都荷花池—金堂贸易集中区”的三个中心基地。通过合理布局,使功能定位明显,企业间分工协作到位,区域经济互动自给充分,实现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中成片地集群式发展。

三、优先发展的重点

建设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其关键在于,成都市现有纺织服装加工生产能力的集聚,建立标志性的纺织和印染企业,树立纺织服装发展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通过基础平台的建设,建立有竞争力的纺织产业发展的区域小环境;通过园区内服务市场化,建立积极的社会化服务功能体系和市场联动体系,促进集约化发展。因此,必须有步骤的重点建设好几项工程。

(一)纺纱能力的建设

现状:纺纱作为产业链的龙头,对纺织企业的聚集和产业链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我市现有纺纱企业13个,纺纱能力40余万锭,但是企业规模小、装备水平低、产品档次低、抗风险能力差,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目标:纺纱生产总能力设计为100万锭,建立1-3个20万锭以上的纺纱企业,树立龙头带动作用。

实现产能100万锭后,可实现年产纱线13万吨,工业总产值32亿元,利税总额3.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22万个。其中高档精梳纱生产能力设计为40万锭,出口产量4.2万吨,年创外汇10000万美元。

同时为带动承接东部纺织生产能力的转移提供基础条件和平台。

(二)印染能力的建设

现状:印染作为纺织丝绸产业链中一个核心、关键环节,对织造起拉动作用,为服装、装饰和产业用布起推动作用。成都市现有印染企业32家,印染能力2.5万米,日排污2.6万吨。但企业分散,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效益差。

目标:印染是一个污染行业,其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环评结论淮口仅有2万吨污水处理容量。因此,印染能力规划布局与建设必须以环保容量为前提。

现已入驻园区的川棉和民康两公司建成投产后,年印染加工能力为1亿米,日排污1万吨。若两家企业分别实施污染物减排、碱回收、水汽循环利用和清洁化生产等技术改造,在不增加排污的情况下其印染年加工能力将达1.5亿米。

关闭我市现有不符合工业布局规划和排污不达标的印染企业,我市印染行业按年产3亿米,日污水排量2万吨进行规划布局。达产后可实现印染年产值30亿元,年利税2.5亿元,年出口创汇1.2亿美元,安置2500人就业。

(三)带动织布的发展

现状:织布作为连接纺纱和印染的中间环节,在产业链中必不可少。我市现有布机3200台,其中无梭布机仅420台占总台量的13%。

目标:织布的发展将依托纺纱的支持和印染的拉动,建成5-6亿米坯布生产能力。利用成都现有纺织企业的建设发展的带动,可在当地逐步形成2-3万台织布机的生产能力。织布的建设、经营可采用“(重庆)回龙坝+荷花池” 模式 和“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通过集中的工业园式厂房建设和分片分户的“万户工厂”经营,形成规划先进、建设规范、服务配套、集中发展的织造基地。建成后年产值30亿元,年利税1.5亿元,提供2万多个就业岗位,极大地推进城乡充分就业,以解决金堂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基础上,吸引外出劳工返乡建业发展。

(四)促进服装产业的集聚

现状:我市服装产业的发展受制于前端纺纱、织布、印染和服装配套产业的不发达。我市现有服装企业270多户和从事服装加工的个体户27000多家,主要集中在荷花池和大丰一带,但规模小、没有品牌和知名度。在形成100万锭纺纱、3万台布机、3亿米印染加工能力的基础上,出台政策引导服装企业在金堂集中建设,必将形成服装产业的集聚。

目标:以金堂县城工业区为发展基地,建立服装生产集聚地,通过成金快速通道的建立,吸引3000家大中小型的服装加工厂家的进入,形成年产服装3亿件(套)的能力,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利税15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7万个。

(五)园区配套服务业的建设,建立原料、产品的联供联销机制

现状:成都市纺织服装产业在前期由于企业分散、规划缺失、总量不足,造成纺织产业的配套服务也严重缺乏。产业的上下游联动互补不足,一方面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和

经营的成本居高,企业发展的社会化成本大大高于产业集聚的地区;另一方面也造成市场的功能性互补不足、快速发应能力低下,市场化程度不高。

目标:以集中发展区为基地,大力扶持以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和企业分工协同为重点的服务业的市场化建设和产业链之间的配套市场建设,建立完善配套的生产服务保障体系和互动交易体系,最大限度地增强园区的市场功能;支持建立原料、辅料和产品交易行业自律的联供联销机制,为企业创造低成本和快节奏的生产保证服务。关联产业的贸易增加额达到10亿元。

(六)加强环境配套污染治理,建成绿色生态产业园区。

十一五规划在资源环境目标中制定的约束性指标是:“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要降低3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通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用于前处理;涂料印花替代活性染料印花技术;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新技术;高效活性染料替代普通活性染料和高效水洗工艺等,达到污染物减排提高吨水印染加工能力。

实行碱回收、水汽循环利用、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供、粉煤灰制建筑材料,在此基础上,把金堂种菌后产生的可燃废弃污染物利用起来,将园区建成绿色生态园区。

(七)以科研院校为依托,建立园区技术、产品研发中心。

纺织产业集群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发展模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创品牌、创名牌。推进龙头骨干企业、配套服务企业和科研院校合作共建园区研发中心,提高园区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

四、结论

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项目的推进,必将进一步带动成都纺织企业的发展和集团化整合的加快,必将对东部纺织产业向西部转移产生巨大的吸引,可以预见,建设规划期内,将形成纺织原料(蚕丝、粘胶、涤纶)、纺纱、织布、印染和服装的完整产业链条。通过市、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年产值、利税可达210亿元和22.2亿元,极大地带动金堂县及成都东北区域商贸和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10万个。将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推进成都市西部经济中心的建立,实现工业强市的目标。

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篇2

关键词:出口主导区域,服装产业,产业集群,服务体系

产业集群化是服装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必经阶段,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为服装生产中心并向周围辐射的三大产业集聚区,其服装总产量已占到全国服装生产总量的70%以上。相比而言,中西部作为产业承接地区,其服装产业虽无法与三大集聚区相比。但是,基于区域传统与服装产业的外贸优势,中西部依然可以形成以出口为导向,具有规模梯次的服装产业集群。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出口主导型服装产业集群以大量中小型服装企业聚集为特征,主要利用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加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由于出口低端产品的先天制约,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外贸依存度大,遭遇的贸易壁垒高,受金融危机影响深,成本增加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品牌意识淡漠,产业经济互补性弱等。以南昌市青山湖服装产业集群为例,出口导向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存在品牌、配置、体系、创新等四方面的问题,而通过“政府推力”的区域品牌构建框架,通过重置产业结构,打造区域品牌,完善产业链,加强创新与产业体系建设等可以有效提升出口主导型服装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1 出口主导型区域服装产业集群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在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可分为出口主导型、内贸主导型和混合型。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良好,除传统三大产业集聚区外,各省几乎都形成了以出口为主导的服装产业集群。但这种集群的显著特点是集群内缺乏在国内甚至世界上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而区域政府没有进行正确有效的规划,使集群“形集而神不集”。企业大多从跨国公司接单,而跨国公司不仅把高创新率、高附加值和高进入壁垒的核心部件的生产保留在本国之内,迫使发展中国家从事惯例化的、低附加值的、几乎没有进入壁垒的和劳动密集型的非核心部件的加工、制造和组装环节[1]。通过对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活动以及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生产性服务活动进行控制, 跨国公司把发展中国家全面压制在报酬递减的低附加值活动中。同时,国内出口主导型服装产业集群受品牌意识的淡薄,产业链过短,创新意识匮乏,产能大而不强,劳动力成本优势下降等因素的制约,尤其是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壁垒增强,人民币增值,汇率影响大,多数出口企业面临“外国市场不易做,国内市场进不去”的尴尬局面。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服装产业集群正是这类集群的典型代表。

1.1 南昌市青山湖服装产业集群现状及出口状况

江西省南昌市针织服装产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了纺织服装企业769家的规模,规模纺织服装企业占南昌市百强企业15席,2012年,该区纺织服装企业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09.89亿元,利润总额达9.54亿元。就业人数达到5.3万人。出口交货值占全省纺织服装企业出口交货值的1/4,文化衫出口量占全国文化衫出口量的1/3。现有投资10.6亿元江西洪大城东产业园、投资3亿元的江西银志服装城及华源江纺等一批领军企业,产品远销中东、南非、欧美等地区,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东、瑞典、香港、台湾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2 南昌市青山湖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1 品牌意识淡漠,致使集群缺乏规模效应

虽然青山湖服装产业集群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在南昌市服装生产和对外贸易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该地区的产业集群并没有形成基于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群网络,中间缺乏“无形之手”(政府)的有力支撑。江西省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政府经济发展观念相对落后。近年来,江西省政府已开始引进江浙产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十二五”规划。但是,笔者通过对青山湖地区的调查发现,地方政府在内部管理和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存在不少漏洞。集群内大多数企业是出口企业,相对内贸产业,只有通过品牌效应,出口为主导的服装产业才能跻身国际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虽然南昌市政府有意在该地区构建区域品牌,提出构建大厂房,让中小企业在厂房内进行统一交易和销售的计划,但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盲目模仿服装产业发达地区模式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加之,本地企业对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品牌等相关概念的漠视,使得本地区产业集群“形集而神不集”。

1.2.2 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产业链过短

南昌青山湖地区,同时存在针织服装产业、食品饮料产业、医药化工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等四大产业。但是由于缺乏规划,这些企业布局随意,存在资源配置不集中,市场化程度不发达,运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该区域的服装企业90%以上是出口企业,服装生产企业占多数,虽然规模以上企业约5家,但在面辅料环节,无论是服装纺织面料还是拉链、纽扣等主要辅料,该地区均无上规模的配套企业,原料、印染等纺织产业上游行业更无从谈起;大多数企业销售都依靠自身的销售体系;产业园区仅一家融资银行,两所培训机构,无专门的服装行业协会或相关部门;集群内无电子商务平台,仅有昌东工业园官网,主要信息与投资有关,产业发展和服装企业具体信息涉及不多。该地区集群仍处于发展的雏形阶段,产业链过短,过窄,存在产业链缺环和产品同质化高的现象。相较于内贸市场,出口主导型服装产业链还应包括与外贸环节相关的运保、出关、国际销售、外部物流等,而在该地区却没有相关的专业企业。虽然政府将该地区与服装相关的出口企业聚集到了一起,但由于缺乏进一步的规划,产业集群的自我完善度还很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3 融资能力与抗风险能力较弱

据有关统计,在南昌市青山湖服装产业集群有90%的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和融资困难等问题。由于中小企业财务透明度低,导致企业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使银行和融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风险级别难以评估,为规避投资风险,融资机构对中小企业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以昌东工业园区为例,该园区仅一家融资机构,且借贷条件较高,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达到贷款或融资条件。

该服装产业集群中的绝大部分企业从事出口贸易,汇率变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2008年,全球爆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受国际市场环境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加上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的贸易壁垒,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产品外销受阻,不少企业产品开始转向内销,由于本地区中小企业品牌化程度较低,重新进入国内市场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存在相当的难度,而地方政府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调控乏力,政策扶持不到位。

1.2.4 创新力不足,利润空间小

创新能力欠佳是中国服装产业存在的普遍问题,特别是出口主导型服装产业,由于集群内多数公司从外国接单,外国大牌提供面料、版型,中国公司进行机械重复加工,很多企业配备了一流的生产设备,但创新能力非常差,“一流设备,二流技术,三流产品”恰到好处地描述了中国出口主导型服装产业的现状。在南昌青山湖服装产业集群,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当区域内众多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不足时,产品很容易产生同质化。很多集群企业老板本身缺乏创新思维,自己就是“服装设计师”,直接把市场上流行的款式拿过来借鉴,再加上该集群内多数的企业都是从国外或其他地区的大品牌接单,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附加值的最低环节),导致服装款式的严重同化,仿冒名牌服装的产品层出不穷。据调查显示,在青山湖产业区没有一家正规的研发设计机构,多数企业每年在研发设计上投入的经费不足利润的1%,而在发达的产业集群,至少应该是4%以上,由此导致了产业链在上游的原材料开发,中游的染整以及后处理等环节相当薄弱,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链环节的研发能力还有待提高。

另外,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劳动力就业观念的转变的影响,大多数公司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状况,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加之,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升,交易费过高等因素,企业利润空间逐步压缩,以致不少企业有了迁移境外的想法。

1.2.5 中介服务体系薄弱,作用力小

我国出口主导型服装产业集群的中介服务支持机构发展相对缓慢,从南昌青山湖服装产业集群来看,虽然相关机构如销售、物流、策划等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复制国内内贸服装产业集群的中介机构,没有针对出口市场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如海关、外国配送、境外市场销售等。集群内没有形成体系化的服务模式,也缺乏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监督体系,服务水平还处在较低层次。其次,该地区服装协会对产业集群的认识模糊,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最后,在该地区虽然有专门的职业技术学院,但培养的人才尚佳,没有与当地高等学校建立稳定有益的长期合作关系,缺少专门高质的服装设计机构。

2 加快出口主导型区域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通过对南昌市青山湖服装纺织集群的深入分析,结合国内以出口为主导的服装产业集群现状,要加快出口主导型区域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只有通过“整合”松散的中小服装企业,推动集群建设;发展区域特色品牌;加强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吸引人才,完善创新机制;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才能提高该区域的产业层次与核心竞争力,从而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在国际价值链上争取一席之地。

2.1 以规划为核心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政府推力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由美国产业发展专家迈克尔·波特提出,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这一群相互关联的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2]。即集群内既含有纵向的上下游生产供应关系,又有销售渠道和研发设计的渠道或者部门,还包括外部环境的支持者,如政府或行业协会。产业集群一般在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具有明显的资源获取优势和创新资源集聚优势,能够节约集群内部的交易成本促进内部与外部经济效应的形成,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然而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规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应该把服装产业集群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进行统筹考虑,通过调整内部管理结构,改善内部风气,针对产业集群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2008年后,纺织品出口限制配额取消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对纺织业的大力扶持,利用区域品牌,使区域集群凸显,以此吸引更多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而在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几家大企业为主导的“寡头式”;二是以少量大企业为轴心,众多中小企业围绕的“轮轴式”;三是完全以中小企业组成的,无主导型企业的“集体式”中小产业群。而国内出口主导型服装产业集群主要是由中小型企业构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较少,因此可以采用“轮轴式”或者“集体式”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使供应商分工更趋专业化,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2 加快区域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出口主导型服装产业集群以“出口”为主要特征,政府应以此为机,打造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出口品牌。产业集群与集群品牌具有双向辐射关系,集群可以为品牌的建设提供条件,促进品牌发展,而品牌则更能使集群内的企业和机构联系紧密,促进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出口主导型服装产业集群中,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不明显,极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政府要积极引导集群企业逐步加深对品牌经济的认知,从生产运作,质量管理,品牌打造等方面,引导催生区域品牌经济效益的机制。若采用以少量大企业为轴心,众多中小企业围绕的“轮轴式”的企业区域品牌构建模式,政府应通过减少地税、营业税等税收,增加财政投入和项目审批等手段,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示范效应,按照产业链与中小企业组建纵向或横向一体化的企业集团,以已存在的大企业品牌为核心,传递区域品牌效能。若采用中小企业组成的,无主导型企业的“集体式”中小产业群的集体区域品牌构建模式,政府应挖掘地方区域特色,如大唐袜业,浙江女装等,带动中小企业形成“专功”的品牌战略联盟,发挥集体优势,与此同时,政府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有对策的分级扶持。区域品牌的知名度是一个无形资产,无疑是出口导向型服装产业集群增加产业知名度、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2.3 建立外包机制延伸产业链接

一个完整的服装产业链包括:面料辅料生产、设计、裁剪、缝制、贸易、信息咨询、展览、模特业、出版业,其中涉及了原材料供应商、半成品供应商、成品供应商、销售商、辅助型产品制造商、相似技术部门、教育机构、研发设计机构、公共政策制度机构和金融机构。而出口主导型服装产业还应包括QC包装,出口文件、报关及配船、装运、国外买家和国外消费者等。完整的产业链和集群结构能够降低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因此,构建区域品牌首先要延伸产业链,建立完善的“外包”制度。外包的实质是用接包方企业的价值活动来代替发包方原有的价值活动。[3]无论是以大企业为核心的“轮轴式”发展模式,还是以中小企业联合的“集体式”发展模式,外包都是促进产业链完善和优化,促进专业分工的一个重要手段。地方政府可对集群内企业从生产规模、生产领域、主要产品与竞争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估,根据各企业自身优势,将各企业定位到相应的产业链之中,变原有“小而全”的工艺生产流程为“专、精、量大”的大规模生产,实现中小型企业的分工合作,促进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2.4 引进创新人才增强创新后劲

作为出口主导的服装产业集群,要在世界格局的产业链中争得一席之地,其根本在于创新。巴黎,纽约等是时装之都,占据着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面辅料设计,服装设计,销售、展出等环节。而我国的出口服装绝大多数还仅仅停留在从外国接单后,机械地重复生产。而大量的重复生产是制约产业提升的内在因素,因此,大力开展技术设计创新是建构企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一环。从政府层面来看,通过联合行业协会创办“创新工业园”,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在园内设立研发设计中心。政府通过设立鼓励服装产业创新的专项资金,在信息系统建设、原材料开发、高科技机器研发、产品设计、物流配送、质量检测、员工培训、人才引进、专业化销售平台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给予企业以必要的支持,从而增强创意资本和创意技术;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通过强化创新意识,积极引进创新人才,逐步加大研发和技术投入经费的力度,通过新原料、新工艺线、新装备,开拓适合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通过建立创新联盟、举办创新大赛、与外国创新基地交换员工等形式,强化国内外创新信息交流,增强创新动能。

2.5 政府完善服务机构并构建服务支撑体系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出口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资金已成为制约本地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彻底改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政府可适度增加融资机构,包括国家出资设立和民间集资机构;政府可出资建立起一批专门针对“借贷”的信用社,来扶持小型企业融资,同时对民间集资机构,可通过宏观调控,降低其对企业的贷款利率,对融资机构进行一定的补贴政策。通过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构建良好的资金循环系统和信息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生产技术、金融服务、市场变化等信息支持。

从调研来看,南昌市服装产业还缺乏必要的服务体系支撑,这也是国内出口导向型服装产业集群的共同问题。中介服务体系包括各地专业销售市场、连锁专卖、销售大军、外贸订单、物流配送、区域品牌广告策划等。政府应联合行业协会通过采取优惠政策大量吸收中介性质的公司入驻,例如低贷款利率、低投资起点、或者公开竞标的方式,建立起完善的中介服务系统,同时政府应建立或加强民间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对内为公司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及时提供市场行情信息,提供国际服装展览、国际交流、专业培训的机会;对外在服装产业发达地区设立网点,吸收外国精华,为集群发展争取机会。通过制订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相应的行业规章制度,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协调,保证国内出口企业的合法贸易。

3 结束语

随着汇率上调,人民币增值,原材料上涨,人力资源成本优势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国出口主导型服装产业集群早前漠视品牌效应,随意配置资源,忽视体系建设的弊端已开始消解产业劳动密集的优势。在政府“推手”的助推下,加快转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区域品牌,完善产业链接,着眼创新求变,完善产业自新机制,健全金融与辅助体系,从而整体抬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将是未来中国服装产业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贾根良,秦升.中国“高技术不高”悖论的成因与政策建议[J].当代经济研究,2009(5):50-55.

[2]蒋爱文.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品牌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7.

[3]邓春平,徐登峰.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服务外包产业省级路径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0(9):18-21.

[4]孙俊科.加快产业集群,提升我市服装产业自主品牌建设[J].济南纺织服装,2012(2):9-13.

[5]贾根良.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与重商主义背道而驰[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30(5):10-14.

[6]李萍.纺织服装产业出口竞争力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481-486.

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篇3

“十二五”规划的顶层设计是全面推进改革的有效方式,本文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结合服装专业教学现状和国内外服装教学改革的一般规律,以培养出“什么样的服装人才”为目标,结合引领转型升级发展的需求驱动,通过专业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验实践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实践,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打造“政、产、学、研、商、用”六位一体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产业集群持续发展 服装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

中国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149 - 02

21世纪人才最贵,“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缺乏的是具备多元复合能力、全球视野的专业化人才。当前中国服装产业短板频现:产品附加值低、国际话语权不足、创新能力欠缺、市场前瞻性缺乏、品牌营销乏力、商业企划层次偏低……长期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面对困境,服装产业、企业求贤若渴,但服装高层次人才匮乏的困境给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也给我国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服装院校要利用好“顶层设计”这个全面推进改革的有效方式,结合“政、产、学、研、商、用”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担负起输出引领产业转型发展优质专业人才的使命,实现服装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升级的协同创新。

一 服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国外与国内

服装产业的发展变革、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离不开与高层次人才互动。在国外,法国的ESMOD学院与服装公司合作,通过结合实践将人才培养面向服装企业,实现产业发展与现实教育的无缝隙对接。美国FlT将学校教学与社会市场完美结合,由行业专家组成学生毕业设计评审团,使其培养的人才始终能适合业界发展需要。日本文化服装学院以“教育适应产业发展”为办学宗旨,在明确社会需求的前提下确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产业背景设置教学方向,其课程内容极具针对性。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将课程渗透到时装设计、生产、促销、市场营销和管理的各个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适应产业背景的专业型人才。

在国内,邹奉元(2000)提出“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创意设计和产品设计相结合、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实践相结合”三个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李当岐(2001)认为服装教学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方向的确定应根据于我国服装业的发展需求、社会需求。刘晓刚(2006)认为,在人才培养上应加强校企的有效联系,重视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要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强迫”教师开设新课和专业进修。“甬港教育合作论坛(2008)”专家围绕“教育为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主题,提出教育应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企业需求,深化工学结合,开展高水平人才培养,提升产业的转型能力。王勇( 2011)提出要重视服装高等教育与行业发展相适应,采用双师模式——除高水平全职教师,还从企业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设计师授课,“双管齐下”。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院校、专家学者都十分重视高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要满足、适应产业需求。然而,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推动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实现“中国服装”的“国际话语权”为目标,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注重教学与产业转型的协同创新。

二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与探索

1 坚持

就高校而言,培养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专业人才,要立足高校育人成才的四大基本职能展开,开展人才教育的分类培养,以适应不同层面、多维度的人才需求。

(1)教书育人培养专业人才。在服装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根据国内服装行业的现状特点以及世界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利用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结合设计与技术、创意与产品、教学与实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

(2)科学研究引领产业发展。实施“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服装专业基础课程的前提下,根据自身需求和特点,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在基础学习、认知与实践的基础上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产品设计、工程开发、科研创新,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科研平台;培养的人才既能够与国际前沿接轨,又能够“接地气”,与本土产业相适应,引领产业发展。

(3)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基于所在地区的产业背景,可以联合知名服装企业建立研究院,为所在地区的服装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借助社会复合主体的力量,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协会和学校多元联动;积极拓展国际化教育教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理念、探索新形势下具备“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4)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立足我国服装产业的现实,继承好我国服装教育自身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优秀的服装教育经验,引进国外高素质、高层次专业人才,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教育特色,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注重时尚文化的培育,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能力、创业素质”,不断提高服装教育质量。

2 探索

(1)结合产业趋势,提高创新意识。依托服装专业教育教学开展“政、产、学、研、商、用”六位一体多元联动的服装人才培养,促进服装产业先进技术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将科研成果融汇在教学中,推进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实践,参与企业专业实践。将视野面向全球,系统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借助最新的科研平台和科研成果来改善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提高创业素质,激发创造潜能。注重提升服装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业能力、创造意识。注重创业教育贯穿课堂内外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创业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搭建好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配备创业导师,开展创业培训讲座,举办创业竞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教学实践资源让学生定期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业能力、创造潜能。

nlc202309041012

(3)培养创意能力,引领产业发展。强调创意设计与产品转化、开发技术、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融合渗透。特别是注重服务于第二产业制造业向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转型,借助创意园区等资源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推进文化创意力量在服装产业附加值提升中的渗透,发挥文化软实力的能量,以创意促进服装产业附加值提升和国际层次。

三 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措施与办法

“政、产、学、研、商、用”六位一体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一一联合政府、基于产业、改革教学、科研创新、服务企业、面向消费者开展协同创新,使创新成为推动服装产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即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在明确行业需求和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院校、企业等不同的教学环境与资源,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1 政——联合政府

政府应发挥领导带头作用,由政府牵头设立相应的创新平台或机构,同时出台相关的政策方针来积极指导并服务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下的人才培养,如建立服装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时尚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园区等,为服装院校、企业提供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设备共享、技能实训等服务。借助强有力的政府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为培养符合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人才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与发展环境。

2 产——基于产业

基于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离不开学校与产业间的合作交流,服装院校应与当地服装产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如联合建立设计研发中心、实践教学基地;产业、行业协会也要与学校共同参与师资培养,学校定期派学生到基地进行实习教学,双方建立长期的人力资源供需协作关系,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创意设计、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优势,还能服务于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学——改革教学

服装院校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直接发力者,应从教学改革上完善教学内容,服务于全国纺织服装教育、产业和地区经济,大力发挥高校教书育人的功能,提高从事服装产业工作的人员整体素质与水平,加强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同时,尝试与国(境)外服装名校合作办学,建立知识共享平台,有条件还可以引进国(境)外先进、优质的教育资源、教材以及课程大纲、先进教学模式等,为教学改革引进新思路,为接轨国际提供智力支持。每年聘请国外名校专家教授服装实验课程,选派教师赴国外名校进修,选拔优秀学生访学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

4 研——科研創新

加强科研平台合作、模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逐步设置模拟企业的科研、实验课程,构建以科研实验室为基础的虚拟服装企业;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技术、管理、商贸等流程的模拟操作。通过借助科研与教学的互动过程,在实验教学中及时融入新晋科研成果,更新换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各服装院校的教师应在完成教学活动的同时,积极承担基金委员会、产业、企业资助的纵向、横向课题,通过为产业、企业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改造流程、提高管理水平等服务产业发展,形成学校与产业发展间的良性互动。服装人才培养还应将视野面向全球、与国际接轨,借助最新的科研平台来改善和丰富教学内容。

5 商——服务企业

改革创新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装业界对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否能普遍表示欢迎和认可。因此,教学改革应与企业接轨,通过带领学生前往企业参观或实习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符合企业的运作模式和需要。企业也可以通过专门出资拨款的方式,用于在服装展上进行面向全社会的公演和展示学生的作品。部分学生在毕业前与企业签订工作协议,毕业后直接工作。大大提高了服装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也为企业培育出专项对口的服装领域人才。各服装院校还要通过举办服装培训班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服装专业化人才。同时,高端培训也是必不可少,可以对服装企业总经理、总设计师进行系统性培训,提高决策者的统筹协调能力。

6 用——面向消费者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消费能力大大增强,欣赏水平逐渐提高,这给服装从业者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服装人才培养模式应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发出符合东方美、西方韵的产品。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科研成果及学生就业与创业都应在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反哺消费者,通过整合资源,提高消费者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认知与消费,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与二次购买率。

四 结论

采用“政(联合政府)、产(基于产业)、学(改革教学)、研(科研创新)、商(服务企业)、用(面向消费者)”六位一体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不仅仅强调要适应服装产业人才需求,还十分注重人才培养的前瞻性,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服装院系应注重学习借鉴国(境)内外人才培养的优秀经验,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这四大基本职能,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求,提高服装专业人才“创新”、“创业”、“创造(创意)”能力,培养出能适应产业并引领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我国纺织服装业优秀产业集群 篇4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是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集群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珠江三角洲、海西地区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五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是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集群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珠江三角洲、海西地区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五省。作为行业发展的先行军,这五个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纺织产业集群,而且卓有成效。同时,在其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值得肯定的市、县、区、镇区域,他们在纺织产业集群工作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路,也很值得借鉴和发扬。

目标瞄准四个“一批”

过去的2009年,江苏纺织服装业在逆势中谋发展,完成销售收入8329亿元,纺织产业的产值、利润、出口额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2010年1—8月份,江苏省纺织服装业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工业总产值6730.50亿元,完成销售收入6579.51亿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了16.32%和22.85%,纺织服装业出口总额221.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36%,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产业集群是江苏省纺织服装业重要的发展特色,目前,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试点单位66个。其中,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认定的集群33个,由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认定的纺织产业基地县(市)13个,特色城7个,特色镇42个。数量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20%,位居全国第二位。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从业人员约130万人,销售产值5600亿元,约占江苏纺织服装业工业产值的70%,上缴税金超过200亿元。

集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中骨干企业的形成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为一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发展时机。如常熟古里的波司登、太仓市的雅鹿、太仓沙溪的利泰、吴江盛泽的恒力、张家港塘桥的华芳、东渡,江阴的阳光、海澜等,这一批企业在行业内影响力大,在市场上竞争力强,在国际国内市场有一定的定价能力,为带动和提升集群内中小企业和集群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提高江苏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不少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提出了名企、名牌、名镇一体化的工作思路。集群以企业集聚为基础,加速形成集群内企业品牌建设步伐,形成了地方品牌、省名牌、中国名牌以至中国世界名牌梯度发展的格局,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至2009年底,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拥有的中国世界名牌2个,中国名牌50个,江苏名牌300多个,产业集群中产生的品牌就占其中80%以上。同时各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了区域品牌建设。常州湖塘镇、张家港塘桥镇、吴江盛泽镇、常熟古里镇、梅李镇、江阴顾山镇组

织集群内的企业整体出击,以参与江苏国际服装节等活动形式,进一步提升名镇的形象。今年新推出的南京高淳县、宿迁泗阳县、徐州睢宁县、苏州临湖镇等一批特色名镇也通过江苏国际服装节的平台,组织重点企业集体亮相,进行新兴区域品牌的塑造。

四个“一批”指引方向

发挥集群高度集聚的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搭建平台向提升集群服务水平努力。太仓璜泾镇、吴江盛泽镇、江阴顾山镇等一些产业基地、特色名镇建立工业园区,打造服务平台,设立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贸易及物流中心等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为提升集群科技创新、品牌发展水平夯实基础。吴江市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务中小企业,解决了一家企业解决不了的事,吴江盛虹纺织品检测中心90%的业务量来自中小企业,服务对象已达到2500家。

江苏省纺织服装业提出,通过几年努力,使江苏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聚集度达到60%以上的发展目标。通过各方面的工作,做到四个“一批”。即:在进一步积极发展产业集群试点单位的基础上形成一批产能规模、效益水平居全国领先的、具备完善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区域;建立一批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以至中国世界名牌;引进、培养一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

信息化提升国际竞争力

2009年浙江省共有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312个,实现销售收入2.81万亿元,出口交货值6122亿元,从业人员831万人。产业集群在全省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包括丝绸、针纺、家纺、花边、羊绒、纺丝、经编、贡缎、无缝织造、产业用布等;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包括纺织服装、针织服装、羊毛衫服装、童装、袜业、领带、线带、制鞋等29个行业,共吸纳163.8万人就业,年销售收入为5723亿。在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8个纺织产业集群经济中,生产单位超过2000个的有萧山纺织、绍兴纺织、鹿城服装、长兴纺织、诸暨袜业;从业人员在10万人以上的有萧山纺织、绍兴纺织等;出口交货值超过200亿元的有萧山纺织、绍兴纺织、诸暨袜业等6个。

产业组织形态多样化

改革开放初期,人多地少的省情和浓厚的经商传统,催生了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当时所处的短缺环境为纺织产业集群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使其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成长。如宁波服装、余杭家纺、大唐袜业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快发展,产业发展的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进入到建设全面小康的新时期,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的生成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招商引资成为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主要方式。如绍兴县滨海印染工业园区、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天台过滤布产业集群等。

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起步阶段的基本模式是专业生产+专业市场,但通过多年来的演

变,块状经济的产业组织形态已形成两种主导方式:

一是互动提升型。一批纺织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专业化分工生产体系+城市空间发展体系的发展模式,推动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并越来越成为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主导组织形态。如海宁皮革城、绍兴柯桥轻纺市场、桐乡羊毛衫市场等一批国际性商贸市场,在与工业化、城市化的互动中形成和发展,在省内外和国际市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由全球化和信息化导致的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的配置整合,促进了集群组织形态的变化,一批以营销和研发为主的服务型企业得以产生和发展,虚拟网络型的纺织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如温州的森马服饰、美特斯·邦威,嘉兴的雅莹服装等,以网络作为主要营销渠道,将产业链中的部分环节分离到外市甚至外省,而仅在本地保留设计、品牌和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

转型升级路径特色化

纺织服装类是浙江省覆盖面最广的以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为主的产业集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完成了产品和工艺流程的升级,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在品牌培育发展、营销体系建设等功能提升上下功夫。

当前,浙江省纺织需要更多地融入全球化网络体系当中,必须更加注重提高创新资源、社会资本、科技人才等软要素的支撑能力。从未来发展方向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审视,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存在低端化锁定倾向、支撑要素的研究和创造不够。

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起源于农村工业化,家庭工业、专业市场是其起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和积累,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形成了民营经济、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工业和外向型经济“五个为主”的基本特征,体现了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内生活力强劲且易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而剧烈波动的特点。

以服装为龙头完善产业链

福建省纺织工业经过20多年产能规模的快速拓展,纺织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区域特色已明显突出,呈现出蓬勃发展趋势。一批以市、县、镇区域经济为特色,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纺织产业集群开始形成并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到目前为止,福建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的共有17个市、县、区、镇,占全国纺织产业集群特色城镇数量的10%。

产业体系完备上下游联动

至2009年,全行业职工突破120万人,已形成了化纤、棉纺、织造、印染、非织造布、产业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服装服饰、纺机纺器等行业结构体系。

首先,以发展化纤、纱线、经编面料等纺织原料产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福

州地区的长乐市2005年被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长乐的金峰镇和松下镇分别为“中国经编名镇”和“中国花边名镇”。从长乐市的产业集群来看,长乐市纺织业以加快纺织原料开发生产为己任,不断满足国内纺织业发展的化纤、纱线、经编面料等的需求,从而成为国内纺织产业集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该地区化纤短纤、长丝年产70万吨;棉纺420万锭,化纤纱、混纺纱80万吨;经纬编面料、经编花边产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1/5。

其次,福建还形成了由专业市场带动,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从泉州地区的晋江纺织产业集群和石狮服装产业集群来看,泉州服装发展源于石狮服装集散市场,由于服装专业市场和服装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在石狮、晋江周边城镇以及泉州地区逐渐形成了以服装产品为龙头,化纤、棉纺织、针织、印染、服装辅料、非织造布、纺机等相互配套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泉州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17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999亿元。泉州的晋江市已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石狮市为“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产业集群品牌带动效应凸显,“九牧王”西裤、“七匹狼”夹克、“柒牌”男装、浔兴SBS拉链等一大批品牌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最后,与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链相关联的企业也形成了产业集群。革基布等产业用纺织品是福建内陆南平、三明地区的特色产品,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尤溪县、永安市等市县经过加大行业技术改造提升,形成了以革基布织造为龙头的纺纱、织造、染整、制革、后加工的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集群。

集群梯度转移成效显著

随着近几年全行业的转型升级,福建省的纺织产业的梯度转移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并已取得显著成绩。

泉州、厦门、福州等沿海地区,开始把新增纺织产业加工点以及新型纺织项目向闽中西部推进,不断深化区域协作配套,解决企业用地、用工稀缺等问题。已在工业园区建设、纺织面料开发、服装加工生产、竹纤维研发等方面取得进展。与此相对应,三明、龙岩、南平等内陆地区不断优化产业政策,加大承接梯度转移的优势,涌现出一批纺织服装规模企业、纺织产业科技园区以及新兴产业集群地区。

从龙岩地区的长汀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来看,长汀县是闽西的革命根据地,十多年来,在承接沿海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中呈现出生机勃勃景象。已出现投资由小项目向企业集团大项目转变;由租赁厂房向企业自建厂房转变;由来料加工向自营内外销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闽南客商为主投资向闽、浙、粤、港澳台和海外客商共同发展转变,产业集群效应快速形成。

同时,内陆纺织业传统地区也不断提升,以形成产业集群。南平市是福建省发展较早的纺织基地之一,在长期调整发展中形成纺织产业集群格局。全市纺织服装企业26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6家,全区已形成PU革基布、洗洁巾、针织童装等三大产业。

龙头企业带动地方政府牵头

上承环渤海,下启长三角,对接东北亚,与日韩隔海相望,山东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都

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纺织工业是山东省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全国纺织工业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目前山东有国家级产业集群17个,2009年国家级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占山东纺织行业实现利润的一半左右,产业集群已成为山东省纺织行业实现集约式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国内纺织服装产业,尤其是外贸型企业造成了严重打击。2009年以来,山东省各服装纺织产业集群努力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经济运行压力较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了生产经营稳定,集群内重点企业没有停产、破产现象。可以说在重重困难面前,山东省的产业集群依然保持着稳健发展。今年1-9月份,山东重点服装企业销售收入增幅均在15%~20%以上,出口、上缴税金、利润也同步增长,产能发挥良好,产销基本平衡。山东服装业稳步走出“后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期。

然而今年国内的服装企业同时遭遇了棉花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这些对于作为服装大省的山东的影响也很明显,例如山东的邹平、高青、诸城等地“招工难”现象比较突出,用工缺口大约在20%左右。

应对外环境促转型

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服装企业转型发展的好时机。纺织服装行业是排得上号的高污染行业,“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将是我国工业转型的重中之重,纺织服装企业正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改力度,逐步提高设备档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魏桥创业集团计划在三年内将现有棉纺织设备全部改造为:全精梳、全长车、全自络、全无梭,提高产品档次和自动化水平,减少用工,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

而面对招工难问题,山东服装企业也找到了自己的解决妙招。提高员工工资,实行人性化管理,用关心关爱留住员工。文登艺达家纺集团对员工宿舍实行公寓式管理,有专人打扫卫生和清洗被褥,用成本价供应饭菜并给予补贴。魏桥创业集团投资几千万元,为职工宿舍安装空调,使职工宿舍条件改善。

整合内资源促升级

外部环境瞬息万变,企业必须能灵敏应对,才能在危机中取胜,而山东产业集群自身存在的问题,更需要山东政府、企业携起手来,共谋发展新思路,实行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目前山东的产业集群面临着三大问题,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南方先进省市相比,山东省棉纺织能力大,但染整加工能力薄弱,最终产品比例不高,这对产业链的延伸、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其次是国际市场环境仍制约着行业出口。当前主要经济体国家消费需求和就业情况并没有根本好转,外销产品仍面临订单和低价的双重压力。再次是土地、资金等的紧缩效应对行业有序发展不利。企业发展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中小企业融资难,人民币升值等问题让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山东服装人一直在开拓思路,积极思考。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用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希努尔集团、昊宝集团已经在这一方面走在前头。而对于产业集群中该怎样发展产业链的疑问,山东的思路是:强强联手,发挥各自优势,以龙头企业为带动,调整纺织产业结构,通过完善产业链,壮大山东纺织产业。由地方政府牵头,广募社会资金,为服装企业融资的办法,已经在夏津县和临清市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篇5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是提升区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形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紧紧抓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这一战略重点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一、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市坚持走规模带动、集聚发展、集约发展之路,已逐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金属制品五大行业为龙头的重点支柱产业。2008年,全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达244.77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达87.94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达69.83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达70.31亿元、金属制品业产值达65.02亿元,五大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37.8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9.6%。

沿江一带区域正在加快建设船舶、金属、建材、粮食、能源五大临港产业,着力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业基地。靖江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造船年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拥有具有较强实力的新世纪造船、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东方造船、长博造船、南洋船舶等造船主体企业,其中三家造船企业进入全球手持船舶订单50强企业,生产任务排至2012年。总投资12.8亿元的万林木业项目,带来的不仅是万林木业本身年吞吐量600万立方的的木材物流基地,而且投资方会引来几十家木材制品加工企业落户,很快销售及加工产值就会不少于100亿元。沿江建材产业以万林木业为依托,会跃然而起。粮食产业园工地港堤上,从南到北布局3个5万吨级长江泊位及作业区,内河码头作业区,公共仓储区,粮油饲初级加工区,市场交易区,生物级能源生产区,粮油、食品深加工区,粮食机械设备制造区等。通过现代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将带动一系列的粮油加工企业集聚。沿江金属产业主要有投资超亿美元的江苏锡钢集团搬迁项目、扬子江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废钢加工项目等沿江重大项目。沿江的能源产业目前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项目有总投资150亿元的国信靖江电厂、总投资9440万美元的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化工储运及码头工程项目等,加上已经投产的江苏中石油储运项目、计划投资的中海油成品油库项目,能源产业前景看好。金属、能源等这些产业也属于产业链很长的基地型项目,全市为电力、石油化工、金属加工 企业配套的企业超过800家,这些中小企业都将从这些产业发展中受益,增加订单。

二、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随着“以港兴市,港城相依”主体战略实施,我市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但在产业集群效应、品牌建设、科技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

1、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但关联配套能力还不强

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我市的主要产业集群从原料采集运输到半成品、成品的生产分销,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然而,我市传统产业集群与发达地区同类产业集群相比,产业关联度不高,集群配套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生产产品结构雷同,存在众多企业围绕一个产品“扎堆”生产的现象,“断线”产品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未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企业产能、发展水平大体相当,行业集中度较低,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制约了产业集群的长远发展。

2、龙头企业发展较快,但辐射带动能力仍不足

龙头企业是推进中小企业集聚、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的主导力量。具有竞争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既是区域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外 部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我市将扶持大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略,新世纪造船、三江电器、安泰动力、宝骊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不仅自我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张,效益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增强,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带动了行业发展,壮大了行业实力,形成了较为显著的产业集聚态势和产业集群效应。但是,我市龙头企业较少,辐射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能力还不强,大部分规模企业单体规模较小,规模效应不大,集群发展步伐不快。

3、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我市在制订产业发展政策过程中,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但技术装备水平整体仍较落后、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不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孵化器。我市遵循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完善配套功能,项目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目前,工业 园区乃至全市的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竞争力不强,整体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强。信息、咨询等服务业发展较慢,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研发和销售这两个中心环节还未得到完全重视,带动产业升级的力量还比较薄弱。

5、宏观环境、生产要素等因素制约产业集群发展

由于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土地、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对我市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也日益显现。工业用地供应紧张,对项目引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同样缺乏,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成品油、煤炭供应价格起伏较大,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市产业规模的集聚速度、产业集群效应和产业层次的提升。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思路

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加快园区建设为主战场,以改造提升主导产业为支撑,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我市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力不断增强,产业带动力不断提高,走出一条符合市情、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路子。

1、改造提升主导产业,提高产业集群发展规模效应

主导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是延伸产业链条、催生产业集群的重要动力,也是区域经济优化产业存量、扩大产业增量的重要基础。我市目前已经形成的五大主导产业,是基于靖江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等综合优势长期培育发展的结果,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最具有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潜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就是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效应,着力提升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一方面,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提升传统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集群。根据我市目前产业基础及比较优势,要集中力量发展核电、“大飞机”协作配套等新兴产业。

2、培育龙头企业,激发产业集群发展活力

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产品质量、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极强的方向性、示范性、导向性和辐射带动性,是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领跑者,可以带动相同、相近和相关产业发展。因此,要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激发产业集群发展活力。

一是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坚持培大育强与招大引强并举,重点引导、服务、扶持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推行“一企一策”,鼓励企业加大有效投入。不断发展 壮大主导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集群中的带动、辐射、示范、信息扩散等作用。

二是围绕龙头抓好配套。龙头企业主动延伸产品链和服务链条,是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效率的重要一环,也是发展壮大自身的重要立足点。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配套率。引导中小企业积极主动加强与各自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联系。各级政府也要创造条件,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通过构建围绕龙头企业的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配套协作体系,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专业体系,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配套经营体系,细化产业分工,拓展生产环节,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龙头企业与集群内配套企业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

三是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和发展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创办为其配套的专业园区,通过发挥产业集群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增强集群竞争优势。

3、拓展集群招商思路,加快产业集群发展进程

招商引资是政府参与市场竞争、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现实途径。随着各地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竞争的加剧,以集聚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拉长产业链、培育优势支柱产业为主要内容的集群招商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应作为我市今后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式。

一方面,集群招商要着力招大引强。招引一个大项目的同时,还能带来一大串配套企业,有利于发展壮大现有产业,还可以催生一个新产业。要紧紧抓住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资本转移的机遇,深入研究新兴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配套+产业基地”、支柱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等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特征和模式,集中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型的大项目,经济贡献大、群众受惠多、运营成本低的大项目。

另一方面,重视集群招商的产业配套。认真研究和掌握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根据我县现有产业门类、产业基础,立足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明确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产业集聚、集群规划,明确产业集群招商重点和项目类型,有选择地引进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配套项目、提升本地资源附加值的资源加工型项目、以存量项目吸引外商的增资扩股合作项目,促进和加强与外地企业的联系协作,招引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与产业配套的小项目有机结合,不断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升级进程。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蓄产业集群发展后劲

注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技术改造相结合,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强化技术创新,进 而实现创新——技改——创新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积蓄区域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后劲。

一是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开发产业集群发展急需解决的重点共性技术,引进开发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产品效益好的新技术,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同时,要建立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教育院校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措并举不断加大自主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二是注重品牌打造。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重点发展扶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有潜力的品牌产品。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积极开发创建特色品牌。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技术推广、成果转化、项目评估、资源配置、决策咨询等专业服务为职能的科技服务机构,在促进技术转化、提供科技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重视建设各类面向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贡献率。

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措施

1、强化规划引导。以全市总体规划为导向,加快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相衔接。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为工作切入点,用产业集群规划指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区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有效吸引新型产业向我市转移集聚,推进产业向高端发展,扩大专业市场辐射范围,实现纵深推进,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同时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要结合本地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群。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增强集聚效应,引导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2、改善集聚条件。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主干道及通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和高速互联,提高信息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积极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优先保证区内输配电工程建设,确保企业正常用电。确定一批重点企业、新增长点项目,实现滚动发展。加大运输协调力度,确保重点企业、重点物资运输需求。逐步实施企业集中供气、供热,进一步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地覆盖率。

3、加快人才开发。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建立和完善人才 市场机制,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各种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国际、国内优秀科研技术人才。促进人才创业,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逐步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代理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加强产业技术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加强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规范企业用工和裁员行为,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促进就业服务组织、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多层次的合作,切实加强农民工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产业规划-(成都、重庆) 篇6

农业产业规划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托龙头带动和促进科技进步,对农业和 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 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结构 调整的重要环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农业经营 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规划的内容包括:
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划 产业基地的现状与评价分析 产业基地发展思路与目标 农产品基地发展规划 农产品发展规划 农产品现状与评价分析 农产品发展规划思路与目标 农产品发展规划布局 农产品流通体系规划 农产品品牌推广策略 农产品品牌管理体系建设 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及推广方案 农业配套服务提升方案 配套服务体系问题诊断 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配套服务发展策略 农业产业招商引资资源性服务

[三顾咨询整理 51sangu]


对构建郑州服装产业集群的思考 篇7

1.1能够形成规模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能够形成工业园区, 利于各企业土地资源、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的共享, 易形成相关的配套专业化市场, 原材料和产品能达到规模批量生产, 从而降低成本;集群内企业信息交流快, 有较强的学习效应, 企业能更好的掌握市场动态, 跟踪前沿领域, 促进创新;集群创造的竞争优势能吸引更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投入女裤产业, 推动该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迅速调整产品结构, 增强企业竞争力。

1.2能够提升产业链的完整性

以女裤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会推动其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发展, 如面料基地、化纤基地、纺织服装机械产业集群等, 带动为其服务的物流业、金融担保业、信息、技术、人才、外贸、中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各企业、地区间产业相互协作, 加速产业集群的对外扩张, 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提高。

1.3能够打造“郑州女裤”品牌

产业集群是区位品牌的象征, 比如瑞士的手表、巴黎的时装等。特色产业集群本身在本产业方面的声誉可以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前来, 能够把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联结成较紧密的团体, 集群内企业相互产生影响, 从而形成集群加速发展的趋势, 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政府的扶持和推动作用通过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为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系列化服务, 有利于加强区域的品牌效应。

2郑州女裤产业能够集群的优势

2.1商贸优势

郑州市服装批发零售从业人员有近30多万人, 18家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年营业销售额高达450亿元人民币。服装产业的迅猛发展和美好前景使企业认识到, 服装产业要形成一种态势, 走向繁荣, 就要重视本土服装品牌的集群效应, 让服装产业和商业贸易互相促进, 才能实现完善的产业格局。

2.2资源优势

郑州是国家四大重点纺织城市之一。一直以来, 郑州的棉纱及面料的生产能力位居国内前列, 这无疑为郑州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纺织专科学校等大批高等院校为全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着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这对于求贤若渴的郑州服装业来说, 缓解了品牌发展的后顾之忧。

2.3区域优势

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郑州女裤加工企业, 如今已经拥有五百多家具相当实力的生产企业, 年产量二亿条左右, 占全国同类产品的百分之五十多, 超越广州, 覆盖了长江以北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目前, 郑州女裤已向武汉、成都、昆明、广州等城市挺进, 年销量同比增长百分之五十。产品还远销美国、韩国、欧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数字证明, 郑州的女裤业正处于一个展翅腾飞的关键阶段。

3郑州女裤产业集群现状及问题

由于郑州女裤最初市场定位的局限性, 以及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侧重对量的追求而忽略其他因素, 因此在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后发展缓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服装品牌、款式等方面的需求也逐渐提升。2005年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5-2006年度“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名单中, 河南纺织服装业整体“缺席”, 而享誉全国的郑州女裤也无缘此列。因此郑州女裤要发展必须先理清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

3.1忽视品牌功效, 产品附加值低

郑州女裤在走出由零售转向生产的第一步后, 没有迅速跟上产业转型的节奏, 发展变缓。浙江、上海等地的服装生产企业逐步打响了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而郑州女裤却仍在以销量取胜。称雄全国的郑州女裤在郑州本地极少有品牌进入大型商场, 每条的零售价多在70元-200元, 生产利润也不过五六元。而在大商场内, 广东、福建的品牌裤每条至少在二三百元以上。巨大产能与品牌缺失形成鲜明对比, 品牌附加值低, 同样的产品质量, 市场价格却远低于广州、上海等地。尽管郑州已有梦舒雅、娅丽达等一批业内知名的品牌, 但整体影响力及对消费者的号召力仍十分有限。郑州女裤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其品位和档次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 其品牌的知名度、品牌文化、档次都偏重于低档化, 与大商场的定位严重不符, 而且其产品基本上都是单品, 没有形成系列, 也不利于销售。

3.2资金来源单一, 融资困难

个别私营企业主在零售市场上赚得第一桶金后, 逐渐转型为服装加工生产, 这同时也带动了业内的一部分同行, 形成了产业积聚。但是, 私营企业主们经营的女裤企业都是靠自我的资金积累滚雪球式发展, 从来没有外部资金注入。而银行贷款多倾向于大企业, 私营企业主很难贷出大量资金, 因此在扩大再生产和面临大机遇时, 企业普遍存在着缺乏资金支持的问题。因此, 资金来源单一, 缺乏充足的资金注入是制约郑州女裤业的发展。

3.3缺乏研发人才, 设计水平低

发展中的女裤企业由于规模偏小, 资金不足直接导致了整体研发力量不足, 很多郑州女裤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相关的优秀高级管理人才。尽管郑州本地有许多高等服装院校, 如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和河南纺织专科学校, 但仍满足不了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尤其缺乏服装行业高级营销人才、综合素质设计师、品牌策划经营人才、CAD/CAM开发维护人才、面辅料设计人才和善于把握流行趋势的渗透性工艺技师, 以及缺乏变通性、领悟性强的高级打版师等。产品差异化程度低, 集群内的企业普遍模仿。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企业推出的新产品都是浅层开发, 做不了长期、深入的研发。在布料和工艺的国际化上有较大欠缺, 整体定位中低档品牌对市场的号召力和多地域伸展力不足, 难以对外辐射扩大自身的产业规模。

3.4产业链条不完善

虽然郑州女裤业占据全国行业半壁江山, 但布料还得依靠江浙地区, 这主要是因为郑州纺织厂生产的大都是白坯布, 需要到南方进行染整后才能作为服装业的原料。一来一去增加了运费即成本。另外, 在面料开发上缺乏符合自己设计风格的面料, 在辅料方面也不存在优势, 如绣花厂较少, 绣花成本高, 同样的绣花工艺, 在广州只需要2-3元, 在郑州却要5-8元。如果郑州的产业链条完整了, 那么女裤行业每米布将节约成本近5元, 对于整个产业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

3.5缺乏政府支持

郑州女裤集群的发展存在散、乱、规模小等缺陷。多数女裤企业都是从都市村庄发家的, 不仅潜藏着诸多如环保、消防等问题, 更重要的是散乱的生存状况无法形成规模经济, 严重阻碍着企业发展。对于梦舒雅、雅丽达这些知名品牌理应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 享有各种优惠政策, 然而这些企业多数坐落在都市村庄的租用房内, 甚至连标注企业名称的门牌都没有挂出。这是因为企业缺乏资金, 享受不到优惠政策, 一旦挂出, 就要缴纳大量的税费, 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4构建郑州女裤产业集群的对策

4.1打造“郑州女裤”品牌

市场竞争是质量和品牌的竞争。首先要提高产品质量, 如果没有质量和行业技术规范作支撑, 郑州女裤将会越来越缺乏生命力。企业必须重视国家出台的强制标准, 根据《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大力进行技术创新, 从材料、工艺和产品创新入手提高郑州女裤的整体质量。在设计方面抛弃单纯的设计理念和自我迷恋, 走国际化的设计路线, 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郑州女装的整体形象。其次, 要树立郑州女裤的品牌意识, 提高品牌附加值。要加大广告宣传力度, 提高郑州女裤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利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女裤博览会”, 了解郑州女裤, 做到“服装看河南, 女裤看郑州”。要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 提升企业诚信度。加强与高档商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培育郑州女裤市场, 实现企业与零售商的双赢。

4.2建设好郑州服装工业园区

构筑一个集产业要素资源、政务环境为一体的高效的服装工业园区, 实现园区化发展。园区统一规划, 分为生产车间区、工人生活区、设计研发品牌中心、仓储物流区等, 同时, 标准化的车间、宿舍也能给招工提供良好的条件, 企业集中也会为技术工人合理化流动创造条件。

4.3培养和吸引各种人才

一方面, 企业应继续大力培养企业中的员工和引进设计人才。以专业院校为主, 在职培训和培养为辅, 并经受市场的锻炼和考验;另一方面, 企业要重金聘任高水平的专业营销和其他各类高级专业人才, 以全新的经营理念和国际化的经营模式运作和管理郑州女裤企业。目前, 在河南人才市场上, 真正具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高级专业人才、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依然稀缺, 企业可通过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在全国物色优秀的营销职业经理及管理人才, 以解决企业自身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同时健全一个能够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机制, 为企业提供和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4.4扩展投融资渠道,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启动民间资本, 增加资金供给。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 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 吸引职工、社会法人参股, 提高民间资金比重。加大银行融资力度。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 保证中小服装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抓紧做好大企业、大集团的上市工作, 通过上市筹措资金。

4.5发挥政府作用, 优化外部环境

政府对产业集群的支持和引导是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创造一个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提供公共服务和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 鼓励企业集聚。第一, 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 提供专业化培训, 同时促进企业与大学及各种研究机构的交流, 以解决产业人才的匮乏问题。第二, 强化体制环境建设, 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建立健全市场竞争的规则和制度, 推进女裤产业的市场化进程。第三, 完善各项服务, 发展中介机构, 为企业提供信息传递、技术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 开展各类展览活动, 形成商品的产业区声誉, 帮助女裤产业扩大市场规模, 提高市场竞争力。第四, 制定和实施多种有利于女裤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鼓励其健康快速发展。比如优惠的财税政策, 土地政策等。

摘要:郑州女裤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在全国的知名度逐渐提高, 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已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 但很多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忽略品牌效应, 产品附加值低;资金来源单一;研发人才缺乏;产业链不完善等。郑州的女裤行业要想阔步前进, 相关各方必须踏踏实实地进行一些有力度的新构建:尽快打造郑州服装工业园区;完善产业链条, 重振轻纺城市雄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关键词:郑州,女裤,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刘阳, 刘银燕.郑州女裤业发展反思.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5) .

基于服装产业集群谈“点对面 篇8

服装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服装行业发展;“点对面一订单式”校企联合模式,有利于学校培养人次,同时也能为企业提供人才。而在目前服装产业集聚不断生化的情况下,学校与企业也应积极发展“点对面一订单式”的合作模式,从而更高地应对市场变更,在促进学校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促进服装行业高效发展。本文以此为视角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服装产业集群概念及影响

服装产业集群概念。服装产业集群是服装行业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分工合作的直接关系或具有互相影响的间接关系的各种服装机构、服装企业以及服装组织,通过协作生产而集聚在一起的经济组织。这种经济组织体。

目前,我国服装产业集群主要浙江、江苏以及闽粤地区为主。江苏地区主要以生产半成品为主,成为了服装产业半成品的主要供应地;浙江地区形成了从原料到成品整个产业链,能够独立进行生产;福建地区服装产业集群以生产运动服装、鞋帽为特色;而杭州形成了“一站式”服装生产形态。产业集聚以成为服装行业发放的主要方向。

服装产业集群影响。服装产业集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对服装行业的影响。服装产业集群能够有效促进服装行业发展。首先有利于服装行业形成“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有利于不同能力、不同特色的服装生产企业发挥自身特色。而在分工细致,专职明晰的情况下,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服装产业集群也加强了服装企业抗风险能力,在应对突发风险时,企业可以主动寻求合作增加缓冲余地,为应对风险赢得空间。

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服装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区域发挥经济特色。具有服装特色的区域可以着力发展服装行业,例如:闽南地区、江浙地区。这些地区具有服装生产技术与传统,同時具有人力资源优势,且在长期的生产中总结了经验。在这些地区发展服装产业有发挥区域经济优势。而对于不具有发展服装行业的区域而言。由于成本优势与集聚效应使得服装行业会向服装集聚地区流动。而由于流动与选择所诱发的区域服装产业流失会为区域留存出供其他经济发展的空间。这就可以是区域发展其特色经济提供了空间。

对国际宏观服装政策的影响。服装产业集群是经济自由竞争,市场自主调节的结果。而服装产业集群也对国家调整服装行业政策提出了要求。面对服装产业集群,国家应积极调整相关服装政策,为服装行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我国发布的《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十三五”升级发展战略纲要》就是最好的证明。

服装产业集群对人才的需求特征

服装产业集群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了两个特征。第一是服装设计人才需求增多。服装产业集群是在区域能形成的从原料到成本的完成服装产业链。而我国产业链中关于服装理念与服装设计部分较为薄弱。而随着民众对服装要求逐渐提升以及集聚效应愈发明显,服装产业集群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第二是对服装管理人才需求增多。随着服装产业集群逐渐发展,对服装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多。服装行业尤其行业特殊性,因而服装管理人才应在熟悉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对服装行业也有所了解。我国目前针对服装产业的管理人才不足,应当引起重视。

基于服装产业集群的“点对面一订单式”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校企合作形式的不足。传统校企合作形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合作中企业与学校具有“不对等性”。这种“不对等性”主要体现在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学校方面往往沦为弱势。而在“重招聘、轻培养”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实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育目的;另一方面是利益驱动的合作模式使得校企合作具有脆弱性。企业的核心诉求是利益,而学校的核心诉求则是教育与育人。而能促使学校与企业联合的就是双方共同的利益诉求,即企业需要聘用人才,学校需要培养人才。但这种合作模式的基础过于脆弱,一点利益关系发生波动,则会影响双方合作。

“点对面一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和运行。构建“点对面一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应从两方面人手。第一从学校角度分析、应完善学校的办学模式与办学理念,同时要完善教育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而“点对面一订单式”的核心在于面向企业需求培养专门人才。因而学校要树立“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在教学模式上也应做出相应调整,以企业需求为基础建立相关教学模式,例如:依据目前服装行业需求可以调成提高服装设计课程的比例。第二从教育管理部门角度分析,教育管理部门也应出台相应措施保障这一模式的发展。而笔者需要说明的是:新的合作模式应有点到面进行运行,教育部门可以在全国选择试点,而学校可以选择专业作为试点。

“点对面一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保障及效果。保障“点对面一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应从两方面人手:第一是政策保障,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保证发展的同时,促进合作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第二是实践保障,学校应积极总结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合作模式进行调整,从而保障合作有效开张。

“点对面一订单式”合作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以湖北经济学院而例,其适用“点对面一订单式”之后,就业提高近10%,企业对人才满意度明显提高。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校能力无法面对大范畴订单,而这也需要进一步总结与分析。

上一篇:泥人张教学反思下一篇:美丽的春天周记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