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新语》

2024-05-17

《之江新语》(精选12篇)

《之江新语》 篇1

之江新语

P237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五十年前,毛主席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他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意思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惩前毖后、救治病人。半个世纪过去了,伟人著作至今读来,对我们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仍然很有启发意义。

人民内部矛盾是现阶段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与五十年前相比,目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人民内部矛盾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致使这些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相互交织更加复杂,解决起来也更加困难。这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着眼于新的形式加强学习,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规律,探索解决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努力避免因为决策失误和工作不当引起群众不满,依法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防止局部性问题转化为全局性问题、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

“政之所要,在乎民心”。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扎实转变工作作风,多站在群众的立场想一想,多做一些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一些得民心聚民气的工作,珍惜民力民智,解决民困民难,维护民生民利,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同时,要畅通民意表达的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不断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

《之江新语》 篇2

一、革命志士挺身而出, 刀下敌寇闻风丧胆

清朝末年,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洋枪洋炮随之大批进入中国, 中国传统的国术在此大背景下其使用价值被严重压低, 整个中国社会对国术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及过去。国术遭到冷落, 无数“武林豪杰”失去了用武之地。辛亥革命爆发后, 北洋政府曾一度禁止国人习武, 目的是防止有“武林豪杰”群起造反。其结果是, 国术不仅被冷落, 还逐渐被人淡忘、淘汰。很多国术家四处卖艺为生, 生活十分艰难。而与此同时, 河北沧州的革命志士张之江挺身而出, 极力倡导复兴国术, 为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生命力。

张之江之所以提倡国术, 首先是由于他清醒地意识到, 正是因为上至昏庸的统治者、下至受麻痹的平民百姓多不习武, 身体素质明显衰弱, 西方列强才将“东亚病夫”的耻辱之帽公然戴在国人头上。其次, 张之江本人在追随冯玉祥戎马期间, 组织训练过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大刀冲锋队, 在历次大小战役中, 帮助冯玉祥部队获胜的往往就是这支没有火枪大炮的队伍。例如, 与张之江齐名的五虎大将之一宋哲元曾率领一支由张之江训练的大刀冲锋队在喜峰口与日本侵略军交手过数次, 每一次冲锋队都用手中的大刀将日军杀得人头满地, 而且第一战就砍倒了日军半个师团的兵力。此后, 日军的后续增援部队给每一个即将抵达喜峰口的官兵发一个可以套在脖子上的铁圈, 以免被冲锋队砍头。但日军保得住人头, 却保不住自己的胳膊、大腿。他们端着火枪、扛着大炮却没有在大刀冲锋队面前讨得半点儿便宜, 反而伤亡惨重。还有一次, 东北军阀张作霖指使部下李景林进攻冯玉祥的西北军, 张之江主动请战迎敌, 而他的杀手锏仍然是从大刀冲锋队中挑选出来的精英所组成的大刀敢死队。这支敢死队在李景林军到来前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挖了一个蟹阵战壕, 先以步兵迎敌, 佯装溃败后引敌人入蟹阵, 早已埋伏的大刀敢死队像螃蟹的两把钳子一样从战壕中冲出来将敌人包围。被包围在蟹阵中的敌人在大刀之下无一幸免。当李景林得知先头主力部队遇伏几乎全军覆没, 狼狈率领残部逃回天津。而张之江则乘胜追击, 以大刀敢死队为先锋, 占领了天津, 将李景林赶回了东北。在此过程中, 张之江还顺势成功阻击了盘踞在河北廊坊一带、与张作霖沆瀣一气的军阀吴佩孚。此后, 张之江的大刀队在西北、华北地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令敌人闻风丧胆[2]152。抗日战争时期, 著名的台儿庄大捷也同样得益于这支大刀队的精英。他们的肉身之躯尽管抵挡不住日军的炮火, 但在短兵相接的肉搏战、白刃战中, 大刀队大显身手、杀敌无数、威力无穷。所以, 在张之江看来, 洋枪洋炮固然有它的厉害之处, 但国术的地位和作用同样无可撼动。

此外, 张之江因多年奔战于沙场, 日夜操劳, 终因操劳过度而倒在了行军的途中。半身不遂的他只得离开部队, 回家疗养。在疗养期间, 张之江的不少国术界好友都来与他探讨以国术恢复身体健康的建议和方法。他不仅接受了好友们的建议, 而且从不间断地每天靠人搀扶着下床练习国术。不到一年时间, 他半身不遂的病情逐渐得到好转, 每天练习国术时也完全不需要人搀扶。后来, 张之江的身体完全康复过来了。他由此意识到, 自己的亲身经历足以证明, 国术不仅能够用于在战场上杀敌, 还可以令身体强健、治病救人。奇迹般康复的张之江决定辞去所有军政职务, 一门心思倡导国术、复兴国术。当蒋介石亲派孔祥熙拜访张之江, 欲聘请他出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时, 张之江婉言拒绝了, 他说道:“我感到, 比起当部长来, 倡导国术更能够展现我爱国的决心, 也更能够发挥我救国卫民的作用。”

二、偶获重用选定馆址, 武林豪杰趋之若鹜

1928年, 蒋介石通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已经完全在南京掌握了国民党政府的所有军政大权。张之江于该年秋天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 信中建议民国政府正式将“武术”定名为“国术”, 并依靠国民政府的力量保存和发展好这一传统国粹。蒋介石收到并亲自拆阅了张之江的信, 但起初他对张之江的建议并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吴稚晖、戴季陶等人已经提出过类似的想法。当时, 对蒋介石来说, 更重要的是如何推动北伐军主力绕过日军控制下的济南, 进军平津地区, 最终完成战略上的国家统一目标。蒋介石的战略目标很明确, 但实施起来却有不小的难度, 其中冯玉祥的西北军就是他的一大牵制和隐患。一天, 他突然想起了张之江的来信, 也早就对张之江领兵打仗的本领有所耳闻, 于是亲笔回信张之江, 表面上对张之江的建议赞不绝口, 实际上是想调他到南京, 分化和削弱冯玉祥的部队。

蒋介石同意划拨出编制和财政款项, 用于支持南京中央国术馆建设, 并任命张之江为馆长[3]61。张之江得到蒋介石的回复后, 欣喜不已, 即刻向冯玉祥请辞, 不再担任西北军二路军司令, 从西北边陲匆匆赶赴南京走马上任。他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即是选定中央国术馆馆址并搭建起人员编制。经过半年多的整修和准备, 1929年3月, 南京中央国术馆在西华门正式开馆。开馆首期只招收360名学员, 但报名者却超过了五千人, 而且不乏武术世家出来的子弟, 可谓是盛况空前。招考那段时间, 不仅西华门附近的旅馆酒店早被预订一空, 而且整个南京市内的旅馆酒店也是客人如织、生意兴隆。考生中有不少人穿着古人的练功服、皂靴, 三五成群地在南京招摇过市, 引来南京市民诸多好奇的目光。从笔试到口试, 再到最后比武选拔, 招考一共持续了十天。张榜公示入围名单那天, 西华门的街头巷尾又好生热闹了一番。在众人当中, 张之江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人物。有些考生想凭人脉关系或金钱打通进入国术馆的道路, 但都被张之江拒之门外。正式开馆后, 他处事公正严明、从不徇舞私情, 还让民众监督国术馆的日常开销账目, 同时定期将日常工作情况及时向董事会作汇报。所以, 一段时间以后, 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诸多部门、机构中, 张之江领导下的中央国术馆是最受舆论好评的机构之一。也正是因为如此, 他才能在馆长之位上稳坐多年。

中央国术馆在开馆后仅用了半年时间便已经是举国闻名。国术馆每周都会出版一期《国术周刊》, 每期大约刊印五千份, 每次都引得市民争相购买, 其传阅的范围非常广。读者们对于《国术周刊》上的技击家小传、功法介绍等栏目最感兴趣, 认为这些栏目文笔生动、资料翔实, 读起来还让人热血沸腾, 就好像立即要上战场一样。而这些栏目从策划到撰稿、再到审校等工作很多都是张之江亲自负责的[4]18。由于《国术周刊》的影响越来越大, 连日本等外国驻南京的使领馆还专门订阅了这本刊物, 供参考研究。他们甚至将他们认为重要的几期刊物寄回国内, 供军事研究部门人员进行研读分析。

三、备战奥运严选国手, 载誉而归驰骋沙场

1936年, 当中国国家安全形势日趋恶化之时, 张之江得知该年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柏林召开, 于是他召集国术界名人到上海选拔一批国术国手, 希望能组成一个奥运参赛队, 将国术带到世界各地。当时由于日本侵略军已经占领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 其中包括了不少传统的国术之乡, 所以前往上海参加奥运参赛队选拔的只有上海、南京以及少数江南地区的国术队。经过层层选拔, 最后评选出9名国术选手, 并由他们组成了第一支中国国术奥运代表队。这9人中有6名男队员、3名女队员。他们是张尔鼎、寇运兴、金石生、郑怀贤、张文广、温敬铭、刘玉华、傅淑云、翟涟源。其实, 在代表队启程前往柏林之前, 作为总负责人的张之江并不十分清楚他们的参赛形式和面临的比赛环境, 他只是认为, 奥运会是各国体育健儿参加最为广泛、最想争夺名次的体育盛会。他却不知道, 中国国术在奥运赛场上根本没有对手, 所以中国国术奥运代表队前往柏林并不是要参加竞技比赛, 而是作为表演项目出现的。即便如此, 张之江也绝不放弃这一难得的宣传国术的机会。1936年8月, 在柏林奥运会上, 9名中国国术奥运代表队成员以精湛的国术武艺震惊了整个世界, 并获得了奥运五环纪念章。由于出色的组织和为中国体育以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张之江被世界公认为是“带领中国国术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载誉而归的中国国术奥运代表队回家后,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张之江面对国难当头, 应邀加入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司令部, 担任司令部高级军事顾问。此后, 他再无心力管理中央国术馆, 而中央国术馆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逐渐失去了国家财政支持, 变得名存实亡。尽管如此, 国术馆的教官、学员乃至工作人员有很多都像馆长张之江一样脱去了练功服, 换上了抗日保家卫国的军装。他们靠着一身的国术武艺继续驰骋在抗日沙场, 用这门传统的中国式独门“武器”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侵略, 并立下了赫赫战功。

摘要:民国时期出现了一位名叫张之江的国术人, 他原本是西北五虎大将之一, 因极力倡导国术并将其成功运用到战场而举国闻名。张之江受到南京国民政府重用, 负责创建中央国术馆, 并通过奥运会的舞台将中国国术带到了全世界。

关键词:张之江,国术,中央国术馆

参考文献

[1]张军.国术[M].重庆出版社, 2012.

[2]汴人杰.国术理论概要[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3]杨书洪.国术大观[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略论《之江新语》的思想高度 篇3

【关键词】之江新语;浙江;思想

【作者简介】杨叶玲,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职省委书记期间,以“哲欣”为笔名发表于《浙江日报》专栏“之江新语”的短评集成大作。这些文章虽短小精悍,大部分篇幅集中在200—600字,但其内容广博,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如政治方面的《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要“民主”,还要“集中”》 ;经济方面的《发展循环经济要出实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辩证法》;文化方面的《文化产品也要讲“票房价值”》《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社会方面的《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生态方面的《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尽管这些短评针对的是浙江的方方面面,但从文眼到内容,处处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等一系列思想。可以说,本书文风朴实,内容鲜活,观点鲜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浙江实践的重要体现。总之,统观全文,它不仅仅是短评,更是一部反映习近平同志理政思想溯源的经典之作。

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之江新语》这本书主要阐释了浙江省委的施政方针,是一本为加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答疑解惑的即时评论,其中的一些短论,鲜明地体现习近平同志心系人民、关爱百姓的赤子之心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领导方略。如《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一文中,习近平同志认为,党员干部为人要有品,为官要有德。其意味深长地指出,作为一名干部,不要始终把升迁放在心上,不管位于哪个岗位,只要情系人民,都会有成就和事业。在《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更突出的位置》中,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公仆的天职就是全心全意地服务群众、坚持执政为民。领导干部要把群众时刻装在心中,要将扶助工作作为分内事情,将帮助群众解决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尤其是对贫困群众的扶持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心无百姓莫为“官”》这篇短论中,深刻阐释了群众的重要性,文中提出“群众的利益非小事”,并用“细胞”和“机体”指出群众、国家、集体三者的紧密联系。指出党员干部作为人民公仆,必须时刻牵挂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用“做大事从小事做起”的积极态度,真心实意、诚诚恳恳地帮助广大群众解决难点、做好事、办实事。这些论述是一种激励和忠告,也是习近平同志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表现。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根本宗旨,是检验党所有行动的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期,怎样将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时代特点和本质要求更好地体现出来,是当今亟待解答的重要问题。而《之江新语》中的这些短评,启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时,要把群众工作作为党的“生命工程”来抓,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虑、所盼,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利益问题。

二、求真务实、善谋发展

《之江新语》的一些短评多处反复强调了为政之道贵在实干,字里行间深刻展示了习近平同志善谋发展、求真务实、善抓落实的执政理念。比如,在这篇《不兴伪事兴务实》短论中,他借用东汉思想家荀悦《申鉴·俗嫌》中的“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的警句,要求各党员干部要做“敢讲真话、愿听真话”的务实之人,可谓言简理尽。《抓落实如敲钉子》一文提到, 抓落实犹如在墙上钉钉子,如果没有钉到点上,那么钉子就会被打歪;如果钉到了点上,但不多钉几下,那么钉子就会落下来;要想使这颗钉子牢固稳妥,就得多钉几下。习近平同志用“在墙上敲钉子”的生动比喻,要求抓落实既要抓在点上,以点带面,推动全局,也要一抓到底,常抓不懈,让人倍感实在。在谋求发展方面,《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短论将习近平同志的真知灼见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从浙江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国际经验所提出的“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思路,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创新举措破解了浙江经济发展难题。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中,他从两座山的辩证关系指出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让绿水青山接连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使科学发展观得到了丰富。

三、从严治党、从严治吏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是我党不断从严治党的历程。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是党建设的根本原则。对于党的建设,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队伍建设。在 《之江新语》 中,他多次引用圣人先哲的名言警示各级干部:“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天下。”他要求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这无不体现着他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执政理念。越是领导干部,越要廉洁自律,这是习近平同志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在《权力是个神圣的东西》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的权是“神器”,神圣不可侵犯,不是“凡夫俗子”能够驾驭的。干部领导必须对这一权力加以珍惜、用好、管好。面对腐败问题屡屡发生的现象,他在《对腐败多发领域要加强防范》一文中指出,要加强对腐败问题频发领域和关键地方的关注,在关键岗位任用有责任担当的领导干部,通过落实有关规定和防范制度,用切实有效的举措做好反腐倡廉工作,使党内监督和激励处罚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干事”,更要“干净”》一文,习近平同志要求领导干部要时刻让头脑清醒,注意自尊、自重、自励、自警,确保领导干部的形象,踏实做事、干净为人,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干好事、干实事。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处处都显示了他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思想。此外,习近平同志还多次强调了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观点,从他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提出的一些政策看,其一脉相承性不言而喻。《之江新语》的言论,处处促人反思和慎独,是党员干部勤廉以政、敦品励德的最好教材。

nlc202309031023

四、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在古代,法制被道德所替代,古代君主对民众使用儒学进行统治,同时使用法学(即酷刑)来对付威胁统治的人。而当代中国,政府更加注重对社会治理和政治行为加以法律规制,当然,这并不是对道德功能的贬抑。治国是用法还是用德?《之江新语》中的许多短论使我们对法制与德治之间的辩证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中,习近平同志阐释了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指出法律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只有靠道德来支撑,法律才能成为治理国家的良法。这种“德法兼治”的思想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全面、科学执政的方法论。《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一文提出,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与灵魂,人们缺乏法治理念,社会缺乏法治风尚,法治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这篇短论中,习近平同志引用卢梭之言,深刻地指出法治风尚是法律不可缺少的部分,这种风尚是刻在人民内心深处的,而不是刻在其他上面的。这种将以德治国融入依法治国体系当中,是基于依法治国的基础之上的,强调以德治国,也是治国理念的一大进步。

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国家各项政策得以全面落实和执行的重要依托。纵观中国历史,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乱则国家乱。加强依法治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前提。《之江新语》所体现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思想符合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切实需要。

《之江新语》体现的思想远不止文中所列。从“平安浙江”到“平安中国”,从“美丽浙江”到“美丽中国”,从“法制浙江”到“法制中国”,从干部“慎独”到现在的“反四风”等。 在这些论述的字里行间和决策的宏大细微处,无不体现了一个共产党领导始终如一的使命意识、务实精神和为民情怀。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论述与部署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治国理政思想的坚持、丰富与发展,同时又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1]习近平. 之江新语[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3]金延锋. 从《之江新语》看习近平同志的执政理念和领导风格[J]. 观察与思考,2015(1).

[4]黄晓英,姚荣东. 从“之江新语”中看习近平对群众观思想的实践[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5(1) .

《之江新语》心得 篇4

阳春三月,春风化雨润之江。伴着斜斜细雨,习近平总书记不辞辛劳,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亲临我省考察调研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给予浙江工作充分肯定、特别指引,赋予了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这是浙江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我省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同时,我们不妨来一场时空的跨越,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执政期间的探索与实践,在《之江新语》中找寻习近平总书记极具前瞻性与预见性发展思想的源头活水。

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境内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境外疫情正在加剧蔓延,我国面临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大幅增加。必须牢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统计数据一定要及时真实准确,千万不能为追求零报告而瞒报漏报。唯有公开透明,才能避免恐慌蔓延;唯有公开透明,才能引导公众做好防护;唯有公开透明,才能积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坚持实事求是,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才是战胜疫情、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

不畏艰难向前走

“困境之中见精神”。回望1988年“730”特大洪水,宁海县因洪涝灾害死亡1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3.4亿元,占当年宁海县国内生产总值的48.3%!白溪水库的建设开发因此被提上议程。开工、截流、下闸蓄水……2003年9月,白溪水库顺利竣工,在接下来的17年里持续佑护下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承担起宁波城区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原水供给,每年可向国家电网提供峰调电量4380万度,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面对疫情带来的阴霾,我们要迎难而上,既要认清防控态势依然严峻复杂,又要看到疫情形势出现的积极变化,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努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抢抓战略机遇期要有历史紧迫感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疫情客观上加速了医药产业、线上模式相关产业、智能化产品、信息化治理等一系列产业的升级步伐。探索和发现疫情危机中的新机遇,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对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从“美丽浙江”到“美丽中国”,从“法治浙江”到“法治中国”,从“平安浙江”到“平安中国”……透过《之江新语》的窗口,我们可以看到,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战略布局、重大改革发展举措及创新实践经验,已经成为这些年国家战略和重大决策的源头活水。当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江南这片锦绣热土,心中依旧怀揣着一份眷恋和情感。

《之江新语》学习心得 篇5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总书记任浙江省委书记时著述的《之江新语》一书,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观点鲜明,论述精辟,含义深刻。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我深深被习总书记的博大情怀所征服,联系到实际工作,产生了一些感悟。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好服务社会

《之江新语》一书不乏对学习的阐述,足以见作者对学习有深刻独到的理解。《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指出:‚首先,理论学习上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褛’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理论学习上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指出:‚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知识层出不穷,迫切要求我们每个同志……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我们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切实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名入职不久的公务员,我们在学校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已有十多年,但从学校走到工作岗位的角色转变,要求我们具备的理论体系与学校学习的科学知识有所不同,而且,时代在变,知识也日新月异,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尤其是党的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在学习中注意领会总书记读书境界,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领悟真谛。同时把读书学习培养成习惯,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理论体系,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二、勇于面对挑战,紧抓发展机遇

对于困难与机遇,《之江新语》有大量篇幅论述他们之间的关系。《抢抓战略机遇期要有历史紧迫感》指出:‚战略机遇期由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而成,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要把困难当作机遇》指出:‚要视困难为考验,把挑战当机遇,变被动为主动‛。《机遇总是垂青勇于竞争的人》指出:‚机遇总是垂青勇于竞争的人,……我们决不能有丝毫懈怠,不能满足于现状,一定要有谦虚的态度,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意识,清醒认识形势,……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当前工商部门正面临体制改革,分流了相当一部分人员。工作人手少了,工作任务依然繁重,工作要求不能放松,对于我们全体工商人来说,当前是一个困难时期;对于每个个体来说,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期,对于我们青年干部尤是如此。青年干部应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把当前工商体制改革纳入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调整心态,紧抓机遇,把当下改革带来的阵痛与困难当成是展现自己能力的一个历史机遇;主动请缨,勇于承担,作为青年干部,不能抱怨工作多,工作苦,要积极主动,承担多些事务,历练自己各方面能力,把自己塑造成组织信任,组织依靠,组织任用的人。

三、学会做人做事,甘于成就他人

《之江新语》读后感 篇6

厚福支行 张璟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同志2003年至2007年期间任浙江省委书记和人大主任期间以“哲欣”为笔名撰写的232篇实事短评文稿。这些短论思想性、针对性、时效性强,语言简洁明快,观点敏锐清晰,形式生动活泼,讲道理浅显易懂,不空发议论,文风朴实,或赞美表彰,弘扬正气;或批评鞭挞,斥责歪风;或分析道理,揭示规律。近日静下心读起来深为感动,一位省委书记,肩负着全省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方方面面的领导重任,日理万机、非常辛劳,在如此繁忙的情况下,还能亲自挤出时间,将思考的问题,经过梳理,写成文字、发表出来,以醒世人,这既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说明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忠于党的事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高贵品格。

对习总书记的文稿,首先是对读书的感悟。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活动中,阳明区大力开展“践行我们的幸福公约、树立我们的榜样、诵读我们的经典、欢庆我们的节日、奉献我们的爱心、坚守我们的诚信”六项引领行动,全面推进我区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其中“诵读我们的经典”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实际就是读书学习的过程。“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习近平同志在2009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曾

做过题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我想,习近平同志之所以能够写出那么多朴实而深刻“之江新语”,源自于、根基于他的善于读书和勤于思考。目前,在领导干部队伍中,不少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学而不思、知行不一,不会读书等问题。“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领导者必须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读书学习作为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觉读书,认真学习,从中汲取有用养分,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

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明事理,知荣辱,长才干,进而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造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和创新之源,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要在全社会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国将每年的4月23日设立读书日,这是件好事,读书是为了学习,学习要善于思考,思考是为了实践,如此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才能担当起领导工作的重任。当

然,我们不能苛求所有的领导者都能撰写“之江新语”,但读书、学习、思考、践行,应当成为领导者的自觉行动。

充满乡情的之江莼鲈羹 篇7

据《晋书·文苑·张翰传》记载:西晋时,文学家张翰(字季鹰),在齐王司马执政时,任大司马车曹掾,“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茭白)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为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就是张翰见到秋风起,就怀念起江南家乡的茭白菜、莼菜羹、鲈鱼鱼生,并表明自己的心意,人生在世贵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何必为了做官而被羁留在几千里路之外呢?于是,他下了决心,命令家人赶着马车,一起回到了故乡。后人便把“莼羹鲈脍”(亦作秋思莼鲈),作为表达眷念思乡之情的一个典故。

茭白、莼菜、鲈鱼,都是江南的特产。茭白可以做炒菜,也可以制成烩菜;莼菜一般可以做汤菜、羹菜;鲈鱼可煎、可炸、可蒸,因肉质细嫩鲜美,古人常用它来做脍菜,即生鱼片。杭州郊野,盛产张翰所怀念的这3种蔬菜与鱼类,厨师们根据“秋思莼鲈”这个典故,以西湖莼菜与钱江鲈鱼入羹,做成了这款独具江南特色与风味的羹菜,以飨远在北国及海外的游子,表达故乡亲人的心意。

之江莼鲈羹以鲈鱼肉丝上浆滑锅后,配以沸水焯过的莼菜,加以熟火腿丝、鸡丝、葱丝,勾以薄芡,淋上鸡油,撒上胡椒粉,制成羹后便可上桌。此菜做成后,莼菜清香,鱼肉鲜嫩,色泽悦目,上口滑润,是飨客及自品的珍肴。

《之江新语》读后感 篇8

一、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之所以先谈读书,是因为《之江新语》让我看到习总书记不仅保持了领导干部亲自‘动笔头’的好传统,而且保持了边读书边思考、边实践边总结的求真务实之风。232篇文章,平均每周一篇,这对一个肩负重任、日理万机的省委书记而言,实在难能更贵,让人敬佩,值得学习。书中有一篇文章叫《多读书,修政德》,总书记鞭策广大党员干部读书的一句话让我影响深刻:“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识、一切廉洁的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到我们的从政行为中。”这也让我想起习总书记曾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的一幕,他谈到自己的爱好,是把阅读排在第一位,并称他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常常会给自己一个不读书的理由,其实学习繁重,琐事缠身,这都是自欺欺人的理由。在这学期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的一个多月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自己知识结构的单一,知识储备的不足,对党的相关知识了解的局限性,阅读不足的恐慌感也会常常莫名侵袭。我们需要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不断提醒自己,将时间化零为整,坚持读书!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浮躁之风,做人浮躁、办事浮躁,这样的浮躁之风,在年轻人身上尤为明显,在学习《之江新语》的过程中,我也深知自己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从书中学到了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要静心思考,磨练意志,耐得住寂寞。我们也应该学习习总书记始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中去,始终为人民着想的服务和奉献精神,以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座右铭,坚持为人民服务,让我们的青春在奉献与务实中得到张扬。

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始终学会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解决群众的切实问题。习总书记指出:“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当干部要在思想上解决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要倍加珍惜在位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慎用权、善用权、用好权,要牢记权力就是责任的理念,用权要接受监督,确保权力行使的神圣性。”这一系列讲话精神,为我们清晰地指明了领导干部要珍惜自己的位置,行使好手中的权力,总的来说就是权力来之于民,用之于民。领导干部要围绕“执政为民”,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去担当使命。要以区域长远发展为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阻碍区域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要沉下身子,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踏踏实实为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我们也要做好群众工作,首要的是心系群众,把群众放在心上,公心公正地面对群众,有问题不回避,合理诉求的要帮助解决,不合理的也不能让其得寸进尺,伤害其他群众的利益和感情。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好这些需要我们党和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升自我,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读之江新语心得体会 篇9

《之江新语》一书辑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232篇短论。这些短论,内容短小精炼,语言精辟,论证有理有据,引经据典,通俗易懂。所涉及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读后发人深省。主要有以下体会:

一、《之江新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人格魅力。

《之江新语》短论中的《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成功之道在于锲而不舍》、《人无压力轻飘飘》、《机遇总是垂青勇于竞争的人》、《成才必须先学做人》、《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做人与做官》、《追求“慎独”》等文章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锲而不舍、戒骄戒躁、勇于拼搏、敢于创新、讲团结顾大局、刚正不阿的人格魅力。这些短论都是他亲笔撰写,是他做人做事做官的体会与感悟。只有他具有如此崇高的精神境界,才能写出如此简短而生动的文章。

二、《之江新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人民饱含深情。

《之江新语》短论中多篇文章体现了他以民为本,对人民饱含深情。《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心无百姓莫为官》、《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为民办实事旨在为民》等这些文章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心系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展为了人民的民本思想。同时,也告诫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做工作要以民为基,要以民为本,切不可脱离群众,要做人民的仆人,而不做人民的主人。

三、《之江新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求真务实”的作风。

习近平同志在《求真务实要出实招》一文中指出:要深刻理解求真务实的内涵,就是求什么真、务什么实的问题-—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找准求真务实的主要途径,就是怎么求真、怎么务实的问题---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牢记求真务实的基本要求,就是如何做到求真、做到务实的问题---狠抓落实动真格,加快浙江发展务实效;达到求真务实的根本目的,就是求真为了谁、务实为了谁的问题---高度关注民生系真情,坚持为民谋利出实招。这是习近平同志对求真务实的深刻理解和阐述,回答了求真务实求什么真,务什么实,怎么求真务实的问题。以及求真务实的途径、要求和根本目的。他教给我们求真务实的方法,教导我们要兴求真务实之风,用理论指导实践,注重调查研究,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地运用到服务人民中去,为人民谋好利,为人民办好事,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四、《之江新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科学工作方法。

《不能在“温室”里培养干部》,《搞试点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打好“团结牌”》、《要讲究领导艺术》、《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办法就在群众中》等等文章,都是习近平同志的从政经验。这些工作方法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工作法宝。是他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生动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光辉篇章。这些工作方法对于指导我们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具有十分有效的现实意义。

五、《之江新语》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利用民资大有潜力》、《努力打造“信用浙江”》、《要看gdp,但不能唯gdp》、《既要gdp,又要绿色gdp》、《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人文环境指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社会革命》等等文章中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不能只发展经济,而忽视了生态环境,要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要走城乡一体化”建设道路,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根本指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应当从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等六个方面来全面理解,全面推进,促进各方面工作走在前列。

当前,国家从战略层面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县应当抓住这一历史发展的最好机遇,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求真务实”的作风,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人民饱含深情地开展各项工作。作为领导干部要“慎言慎行慎独”,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把人民群众始终放在第一位,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发扬“团结、实干、开放、超越”的**精神,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准时代的脉搏,我们一定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大有作为,一定能实现后发赶超、带领全县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奔小

习近平著作选读《之江新语》 篇10

9 11

16 17 19

21 22

目录

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 不能在“温室”里培养干部 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更突出的位置 路就在脚下

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 树立五种崇高情感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文化产品也要讲“票房价值”

不要引导领导干部当“满票干部” 引进人才要防止“近亲繁殖” 抗旱要“目中有人” 环境保护要靠自觉自为 利用民资大有潜力

两条腿走路好 把好事办好

搞试点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努力打造“信用浙江” 加强对西湖文化的保护 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打好“团结牌”

多种声音和一首乐曲

共演一台“二人转”的好戏 多双“眼睛”选贤任能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心无百姓莫为“官” 要讲究领导艺术 珍惜在位时

求真务实要出实招

要看GDP,但不能唯GDP 形势越好,越要求真务实

抓而不实,等于白抓

凡是为民造福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 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 成功之道在于锲而不舍

抢抓战略机遇期要有历史紧迫感 既要GDP,又要绿色GDP 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 顺利时更应防骄躁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 人无压力轻飘飘

要跳出“三农”抓“三农” 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

从全局高度统筹城乡发展 要树立新的稳定观

机遇总是垂青勇于竞争的人 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 生态省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样是政绩 要“平安”,不要“平庸” 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 领导干部要欢迎舆论监督 办节要降温

努力提高新闻质量和水平要把困难当作机遇

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办法就在群众中 要学会十指弹琴

注意保护和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 成才必须先学做人

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

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 对腐败多发领域要加强防范 关口前移,惩防并举 的工作抓实做细

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 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发展

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人文环境指标 发展旅游经济要坚持创新与继承相统一 重视打造旅游精品

发展“无烟工业”也要可持续发展 领导下访是一举多得的有益创举 基层干部要把好信访第一道岗 领导下访必须注重实效 领导下访的方式方法要不断深化 越是领导干部,越要廉洁自律

靠劳动创造财富,让知识成为力量 思想认识上的收获更有长远意义 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 吃透精神而不照抄照搬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要甘于做铺垫之事 落实才能出成绩

在土地问题上要长期从紧过日子 基层干部的分量 处理好三对时间关系 做长欠发达地区这块“短板” 发展观决定发展道路

推动我省经济布局不断优化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 虚功一定要实做 抓与不抓大不相同

压力与动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努力打造“品牌大省” 务必执政为民重“三农” 务必以人为本谋“三农” 务必统筹城乡兴“三农” 务必改革开放促“三农” 务必求真务实抓“三农” “潜绩”与“显绩”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工作倾斜基层 执政重在基层 更多地关爱基层

用思想武器管好自己 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

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守土有责” 发展不能走老路 积小胜为大胜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社会革命平安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题中之义

将服务业培育壮大为“主动力产业” 突出选商引资

宜轻则轻,宜重则重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重视进口的作用 增强走在前列的意识

先进性教育重在“强身健体” 牢记科学发展的使命 树立和谐社会的理念 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从“倒逼”走向主动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动真格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 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 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发展循环经济要出实招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化压力为动力

保持先进性就是走在前列 不畏艰难向前走 善于同群众说话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文化是灵魂

文化育和谐 文风体现作风

理想责任价值也要重在实践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 大力弘扬抗台救灾精神 完善社会动员机制 坚持科学维权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辩证法 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再造自我 实施素质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区域协调发展要注重抓“两头” 着力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调查研究要点面结合

“三化”带“三农”,城乡共繁荣 科技创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 结构调整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 深化改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动力 加强监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保障 机关表率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 多读书,修政德 激浊扬清正字当头 敬业乐业为美德

乐在人和

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 求知善读,贵耳重目 勇攀科学发展高峰

从“两只手”看深化改革 从“两只鸟”看结构调整 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 从“两种人”看“三农”问题 重中之重是“三农” 以发展强村 靠建设美村 抓反哺富村 促改革活村 讲文明兴村 建法治安村 强班子带村

“四位一体”的辩证统一 法治: 新形势的新要求 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 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 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 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

党的领导是法治的根本保证

讲党性、强责任、树正气、守纪律 “浙商文化”是浙商之魂 选商引资要做“合”字文章 要善于抓典型

困境之中见精神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要善于学典型

建设新农村要体现科学发展理念 建设新农村要体现因地制宜原则 从规划开始强化特色

越是艰苦环境,越能磨炼干部品质

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 社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基层矛盾要用基层民主的办法来解决 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 换届考验领导干部的党性

敢于负责、善于负责

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 “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 “浙江人经济”拓展浙江经济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

防止不稳定因素成为“慢性病”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打牢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平台 不兴伪事兴务实 抓落实如敲钉子 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为政者需要学与思 为民办实事旨在为民 为民办实事重在办事 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

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提升境界 正确理解“好”与“快” 强本还须节用

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在慈善中积累道德 要“和”才能“合”

要“民主”,还要“集中” 要“干事”,更要“干净” 主仆关系不容颠倒 做人与做官

权力是个神圣的东西 生活情趣非小事

群众呼声是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

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主体

新官上任要善于“瞻前”、注意“顾后”

之江新语读后感1000字 篇11

对于一位领导着几千万人口大省,而且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大省的一把手来说,需要处理的事情可谓多矣,如果没有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如果没有勤思好学的理论功底,他就根本不可能在百忙中亲自撰写专栏文章。仅这一点,就是其他许多为官者不想做、不敢做或不愿做的事。

掩卷深思,我觉得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民本情怀。这本书的中心内容是阐释浙江省委的施政方针,为加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鼓与呼的即时评论,文章的口吻是针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篇篇都体现着踏踏实实做事、让人民富裕、让人民幸福这一条红线。从有些文章的题目就可以看出他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如《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善于同群众说话》、《一切为民者,民则向往之》等。从大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换届选举,小到防风抗旱、村容村貌整治,都论述得具体到位,既提出了“过河”的任务,又考虑到了“桥”和“船”的问题,一片亲民爱民之心跃然纸上。

二是辩证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作者有着深厚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功底,他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统一》、《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等文章中,都提出了看问题、办事情要统筹兼顾,使之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方式方法。他告诫人们,要“以辩证的思维、从全局的高度、按统筹的方法,谋划各个方面的工作”。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从反而印证了不按辩证法办事、单纯追求发展速度,就会走弯路、犯错误的客观规律。

三是求真务实的作风。作者多次在书中论述坚持求真务实作风的重要性,他在《不兴伪事兴务实》一文中引用古人“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的箴言,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愿听真话、敢讲真话、勇于负责、善抓落实之人”。这是对别人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他在《抓落实如敲钉子》一文中指出:“抓落实就好比在墙上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他常以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事例为论据说明自己的观点,让人觉得可信、可学、可行,在求真务实方面为他人作出了榜样。

四是“以‘正’为‘政’”的执政理念。作者多次在有文章中引用圣人先哲的名言警示各级干部:“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天下。”“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利归天下,誉属黎民。”他要求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这些都无不体现着他“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执政理念。由此我联想到去年以来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说明掌舵者的施政方针是一脉相承的。

五是简短朴实的文风。限于专栏文章的特殊要求,也基于作者朴实的作风,《之江新语》的文章体现着简洁明了、口语化的文风,最短的文章不足300字,最长的也不过700字左右,每篇都是观点鲜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些文章没有毛文的幽默风趣,没有江讲话的洋洋洒洒,有点接近邓小平讲话的风格,但比邓的讲话多了一些引经据典,文中不时会引用古代圣贤们的警句作为文眼,有时也引用社会上普通群众的俚语俗话,以达到通俗晓畅、易懂易记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官不大,官气不少,满足于发号施令,把主要精力放在交际应酬上,该自己做的事也交给别人去做。有些人当个科长、当个股长的就不亲自做事了,凡事都由下面的人去完成,自己签个字就万事大吉了。我知道有些官们的读书笔记都是由他人代笔的。比比最高领导人亲力亲为的作风,不知道这些“小官们”有何感想?

《之江新语》 篇12

《之江新语》中关于领导干部的要求是最多的,要求领导干部都应站在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威,要乐于听实话、善于引导基层人民群众讲实话,要全力杜绝长期形成“报喜不报忧”的社会现象。要敢于坚持原则和立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带头营造全民说实话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方案程序一步一步正常推进和开展。我作为企业领导班子一员,深刻体会到关心下属,爱护下属的重要性。只有把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企业才有发展后劲,才能让职工自觉的产生主人公意识,关心企业的发展和前途。如果作为企业领导只是关注企业整体利益发展,而忽视了忽视职工的个人利益,也许企业效益在短时间内会得到提高,但是会丧失长久发展的动力。

其次是关于正确积极的企业文化的倡导。文化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但却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方式。对于企业来说,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会让企业受益匪浅,因为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工作的职工也会被感染,也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来。所以,我认为,关于文化这种软实习影响着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社会和谐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是值得广大企业尤其是领导干部注意的。应当注意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再则是对关于“务实”和“务虚”两种关系的论述。在工作中,很多人没有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要么是过分强调“埋头拉车”,忽视“抬头看路”,陷入千头万绪的事务泥潭而不能呢个自拔。要么是过分“务虚”,不实地调查就“拍着脑袋决策”或硬搬照抄书本理论。往往会适得其反,导致工作进展陷入僵局。

习总告诫党员干部在开展某项工作之前,要先从理论上、思想上、政治上、政策上进行学习、思考、研究、讨论。务实是“决胜千里之外”的实践,务虚是“运筹帷幄之中”的谋划。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做好务虚,务实就如同无头苍蝇,只能盲目瞎转。没有做好务实,务虚也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没有指导性作用。最后,总书记告诫领导干部不要出现“书呆子”的现象。这是对奉行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统称。也反映的是领导干部的学风问题,就是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习总要求我们领导干部要在工作学习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学校,重视学习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认识解决遇到的问题,注重研究新情况,认真分析新问题。积极寻求新对策,做到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避免出现只摆花架不种花,只摆谱架不弹琴的情况。

上一篇:支教老师演讲稿下一篇:关于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