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读后感200字

2024-07-23

《世说新语》读后感200字(共10篇)

《世说新语》读后感200字 篇1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时刘义庆编攥,记载了后汉至南朝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堪称一部记录当时社会、政治、文学的杂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全书依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通过人物的品评和玄远的清谈,生动的再现了魏晋时期名士大家的玄妙言谈和奇特行事,也可谓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中国文明历史悠久而我这个深爱祖国的人却只晓其中极少的一部分,可知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和祖国一起成长,去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世说新语》中的“与”字研究 篇2

关键词:“与”字  《世说新语》  被动句

《说文解字》对“与”字的解释是:“与,赐予也。”会意字,“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是一个动词。但在《世说新语》中“与”的多数用法是作为虚词,是古代汉语中较常用的虚词之一。“与”字在《世说新语》中共出现366次,其词性灵活多样,在文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世说新语》全文,“与”字的用法可以分为动词、介词、连词、以及和“相”构成的“相与”固定词组用法四类。

一、《世说新语》中的“与”字分类

(一)动词“与”

“与”做动词在《世说新语》中的用法并不多,只有两种,除了其本义“给予”之外,便是其引申义“参与”,“与”字做动词在《世说新语》中共出现16次。

1.给:此义作为动词在《世说新语》中一共有15例。

(1)法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言语50)

(2)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雅量2)

(3)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与不过数十。(俭啬1)

(4)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俭啬2)

(5)敕左右多与茗汁,少著粽,汁尽辄益,使终不得食。(轻诋7)

(6)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容止2)

(7)孙秀既恨石崇不与绿珠,又憾潘岳昔遇之不以礼。(仇隟1)

(8)车骑答曰:“当由欲者不多,而使与者忘少”。(言语73)

(9)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豪爽1)

(10)既来便脉,云:“君侯所患,正是精进太过所致耳。”合一剂汤与之。(术解10)

2.参与:

(11)王子敬语王孝伯曰:“羊叔子自复佳耳,然亦何与人事,故不如铜雀台上妓。”(言语81)

此义在《世说新语》中仅此一例,在作“参与”义时“与”字当念成去声。

(二)介词“与”

介词“与”有两条判断标准:第一,介词都有宾语,介词的宾语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在特殊的条件下,介词的宾语可以省略或前移,但这并不等于无宾语。因此,有无宾语是判断介词的一个必要条件。第二,介词短语不能单独作谓语,介词一般不用作谓语中心语。如果一个词出现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那它就一定不是介词。基于上述标准,《世说新语》中“与”作为介词共出现303次,主要引进动作行为关涉或伴随的对象,从主语与介词宾语的关系来看,主要有7种关系:

1.表示对待:主语在跟介词宾语共同实现某一动作行为时,二者含有对等或对立的关系,介词短语紧随主语之后,在句中作状语,共41例,如:

(12)子敬云:“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德行39)

(13)事平之后,陶公与让有旧,欲宥之。(政事11)

(14)王东亭与张冠军善。(政事25)

(15)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方正5)

(16)以与晋室有仇,常背洛水而坐。(方正10)

(17)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方正10)

(18)荀慈明与汝南袁阆相见,问颍川人士,慈明先及诸兄。(言语6)

(19)郗超与谢玄不善。(识鉴22)

(20)韩康伯与谢玄亦无深好。(识鉴24)

(21)王茂弘与帝有旧,常流涕谏,帝许之,命酌酒,一酣,从是遂断。(规箴11)

(22)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自新1)

(23)王东亭与谢公交恶。(伤逝15)

(24)王中郎与林公绝不相得。(轻诋21)

(25)余与夫子,交非势利;心犹澄水,同此玄味。(轻诋22)

2.表示偕同:主语偕同“与”的宾语一起去实现某一动作行为,这种情况下,介詞的宾语可以省略,介词短语作状语,共192例,如前文所举:

(26)与稽康居十二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德行16)

(27)和与俱至寺中。(言语51)

(28)佛图澄与诸石游。(言语45)

(29)与羊祜共咨太傅郑冲。(政事6)

(30)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舎。(文学2)

(31)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方正3)

(3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雅量4)

(33)山公谓不宜尔,因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识鉴4)

(34)会稽虞,元皇时与桓宣武同侠,其人有才理胜望。(品藻13)

(35)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夙惠4)

3.表示比较:主语和“与”的宾语之间存在比较的关系,介词短语作状语,共18例:

(36)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德行8)

(37)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德行11)

(38)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言语58)

(39)唯用陆亮,是诏所用,与公意异,争之不从。(政事7)

(40)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文学2,2例)

(41)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文学,18)

(42)于法开始与支公争名,后积渐归支,意甚不忿,遂遁迹剡下。(文学45)

(43)君在中朝与和长舆齐名,那与佞人刁协有情。(方正27)

(44)王夷甫与裴景升志好不同,景升恶欲取之,卒不能回。(雅量11)

(45)王曰:此人初不肯以谈自居,然不读老、庄,时闻其咏,往往与其旨合。(赏誉21)

(46)闻子名知人,吾与足下孰愈?(品藻3)

(47)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品藻4)

(48)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捷悟3)

(49)驰使问主簿杨德祖。应声答之,与帝心同。(捷悟4)

(50)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容止8)

(51)公之厚意,未足以荣国士,与伏滔比肩,亦何辱如之?(轻诋12)

(52)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汰侈8)

4.引进动作行为的接受者,相当于现在的“给”,介词短语作补语,共43例:

(53)公砖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德行24)

(54)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德行38)

(55)嘉宾遂一日乞与亲友、周旋略尽。(俭音9)

(56)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德行43)

(57)孔廷尉以裘与从弟沈。(言语44)

(58)今當尽以所注与君。(文学2)

(59)兵,那可嫁女与之。(方正58)

(60)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雅量19)

(61)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贤媛6)

(62)郗嘉宾书与袁虎。(排调49)

(63)义怀通乐既佳,且足作友,正实良器。推此与君,同济艰不者也。(赏誉73)

(64)谢公与王右军书曰:“敬和栖托好佳。”(赏誉141)

5.表示因随:主语随着“与”的宾语的变化而实现其动作行为,介词短语作状语,共5例:

(65)言与泗俱。(言语36)

(66)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吾不如子。(品藻3)

(67)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规箴24)

(68)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积;冀神理绵绵,不与气运俱尽耳。(伤逝13)

(69)王公曰:“使太阳与万物同辉。臣下何以瞻仰!”(宠礼1)

6.“与”还用作“以”的通假字,其中作方式介词的2例,引进动作行为进行时运用的工具。

(70)向雄为河内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刘淮横怒,遂与杖遣之。(方正16)

(71)郭大怒,谓平子曰:“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新妇嘱小郎。”急捉衣裾,将与杖。(规箴10)

7.作为人事介词的2例,引进谓语动词处置的对象,相当于现在的“把”。

(72)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品藻36)

(73)汝若不与吾家作亲亲者,吾亦不惜余年!(贤媛18)

(三)连词“与”

连词“与”的突出特征是,在它的前后不能有任何附加语,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词序可以变换;所连接的两部分必须共同充当句子中的某一个成分。

用连词“与”构成的联合结构,从“与”字前后两部分的结合关系上看,可分为并列关系和选择关系。

1.并列连词“与”:“与”作并列连词的用法上古已见,主要用于连接名词和名词性短语,但有时也可连接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与”的这些用法,在《世说新语》中共有38例。如:

(74)刘尹与桓宣武共听讲《礼记》。(言语64)

(75)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言语66)

(76)王、刘与林公共看何骤骑,膘骑看文书,不顾之。(政事18)

(77)桓南郡与殷荆州共谈。(文学65)

(78)本与玄在本母前宴饮,本弟骞行还,径入,至堂户。(方正7)

(79)王右军与谢公诣阮公,至门,语谢:“故当共推主人。”(方正61)

(80)王爽與司马太傅饮酒,太傅醉,呼王为“小子”。(方正64)

(81)庾太尉与苏峻战败,率左右十余人,乘小船西奔。(雅量23)

(82)温忠武与庾文康投陶公求救。(容止23)

(83)时人共论晋武帝出齐王之与立惠帝,其失孰多。(品藻32)

“与”在《世说》中连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大多作句子的主语,如例(74),只有1例是连接形容词做主语的,但是此句是引用上古《论语》中的句子即《世说·尤悔》中所提到的:“桓公初报破殷荆州,曾讲《论语》,至‘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玄意色甚恶。”在《世说》中未见作宾语的例子。

在连接两个以上并列成分时,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一个“与”连接,这时“与”在前两个并列成分之间,其它并列成分则平行列举,如例(74)。二是“与”与其它并列连词连用。《世说》中仅有1例“与”和“及”连用的现象。如:

(84)荪与邢乔俱司徒李胤外孙,及胤子顺并知名。(赏誉22)

2.选择连词“与”:选择连词,指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对等选择关系的语言单位的连词。可以用来连接两个名词、动词、形容词、动词词组或句子等。“与”字所连接的两部分内容大多是一正一反的。如果连接的两部分是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的话,其后一部分常常采用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形式,如“否”“不”“不+动词(形容词)”等。

当“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和它们的否定形式之间,可译为“还是”。《世说》中仅有2例,如:

(85)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德行7)

(86)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贤媛7)

(四)相与(共7例)

通过整理“相与”在《世说新语》中出现的句子,笔者发现“相与”只用在谓词或谓词性词组之前,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施事互相或者一同发出某一动作。

1.表示互相发出某一动作

(87)明早往,及未寐,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觉惊应,遂相与友善。(文学4)

(88)宣子曰:“苟是天下人望,亦可无言而辟,复何假一?”遂相与为友。(文学18)

(89)丞相笑曰:“讵得尔?相与似有瓜葛。”(排调16)

(90)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排调26)

2.表示一同发出某一动作

(91)诸人相与追之,阮亦知时流必当逐己,乃遄疾而去,至方山不相及。(方正53)

(92)谓文度曰:“晋怍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雅量29)

(93)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假谲6)

二、从《世说新语》中的“与”浅析“与”字被动句的演变过程

在《世说新语》中“与”字的“给予”义大概在以下几种结构形式中出现,笔者觉得从这些结构中可以窥探出一些“与”字被动句的演变过程:

A.与(V)

(94)法畼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言语50)

(95)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雅量2)

B.与(V)+O

(96)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与不过数十。(俭啬1)

(97)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俭啬2)

(98)敕左右多与茗汁,少著粽,汁尽辄益,使终不得食。(轻诋7)

(99)送一车枝与和公,问曰“何如君李?”和既得,唯笑而已。(俭啬1)

在前三例中宾语皆为受事,最后一例为与事,受事提前。

C.与(V)+(O)+N

(100)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容止2)

(101)孙秀既恨石崇不与绿珠,又憾潘岳昔遇之不以礼。(仇隟1)

D.与(V)+O/N+VP

(102)殷徐语左右:“取手巾与谢郎拭面。”(文学28)

(103)学荀手迹,作书与母取剑。(巧艺4)

“与”在用作“给予”有以上的这四种句式结构:A类“与”后未带宾语;B类“与”字后带单宾语;C类“与”字句为省略的双宾语句;D类与上述三类不同,“与+N/O”之后出现的是动词或者动词词组。只有D类这一组出现“与+N+VP”这种结构,才能促使“与”的“给予”动词义开始发生转化。这种句式结构与表示“使役”的句式结构相似,从而导致了“与”的词汇意义发生变化。使役句式表示的是“S(主语)使(令)NVP(或AP)”的语法意义,S(或在形式上不出现)使N发出某种动作行为或者呈现某种状态。“与+N+VP”的结构正与之相似,“与”后的动词虽然表示的是“与N”发出的某种动作行为,然而这种动作行为实际上是通过N来实现的,在使役句式的语义条件制约下,“与”的“给予”词汇意义向使役动词方向转变。

例如在D类句式中我們很难准确判定“与”的词汇意义到底是“给予”还是“使役”义,它们之间的界线并不明晰,词义也无法确定,第(102)例如果没有具体语境我们就不知道该翻译成“拿手巾给谢郎擦脸”还是“拿手巾让谢郎擦脸”才更贴切,第(103)句更是如此,即使在具体的语境之中,不管是“写信给他母亲取剑”还是“写信让他母亲取剑”似乎两者皆可。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说是“与+N+VP”的句式结构使然,促使“与”的词汇意义由“给予”向“使役”转化,从而进入词义两可的模糊地带,即“与”的“给予”动词义项向“使役”动词义项发展的过渡阶段。

冯春田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一书中提到,“与”本来是“给予”义的动词,用在“与(V)+N+VP”这种句子结构中,当VP是N自我发出的行为动作时,受到这种语义关系的制约,“与”由动作方向性强的“给予”义动词向动作性不强的“使役”义动词转化;同样是在“与(V)+N+VP”这种句子结构中,当语义关系表现为主语是VP的受事,N是VP的施事时,“与”字使役句便开始向“与”字被动句转化。不过此类例句笔者在《世说新语》中尚未见到,可以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字句还没演变成被动句,而是处于“与”的“给予”动词义项向“使役”动词义项发展的过渡阶段。

参考文献:

[1][南朝宋]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何乐士,敖静浩等编.古代汉语虚词通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古汉语研究论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6]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中华书局,2002.

[7]马贝加.近代汉语助词[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8]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9]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8).

[10]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

[11]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世说新语读后感700字 篇3

因为这是一本故事集,所以作者将故事分了类,讲德行的分1类,讲言语的分为1类,按此规律就有了“德行第一”、“言语第二”、“政事第三”,一直到“仇隙第三十六”。这样的编排让读者对全书的内容有了1个整体的把握。

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尚等等,可以说是一部对于当时社会生活进行包罗万象式描写的书。本书具有以下特性:

对于人物性格的可获十分逼真传神,栩栩如生。三言两语就把1个人的内心世界、人品和性格反映出来。

如《方正第五》中记载,陈与友人约定中午见面,友人不守约,陈离开家走了,友人不高兴,对着陈的儿子元方骂陈,元方虽然才七岁,但是特别机敏有气节,言道:“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寥寥几句话,却不卑不亢,有理有据,使陈的友人惭愧而去。

如《任诞第二十三》记载,桓温准备了1个集会,罗友进见后,坐了很久,告辞而出。桓温说:“你刚才想咨询事情,为什么就走了?”罗友说:“我闻到白羊肉味道很美,一生都没有吃过,所以贸然要求进来,实际上没有什么事情要请示,既给肚子吃饱了,不用再停留在这里了。”脸上全无惭愧之色。这故事,让我们看到了1个爱我所爱,做我所想,十分有个性的罗友,还有1个不拘小节的桓温。

其次,这部文集给我们展示了南朝人民崇尚清谈,追求玄理,标榜名士风度的社会风气。汉末的时候,名人们经常聚会,谈玄论道,互相辩论,探究天人之理,穷究事物本源,论辩卓越之人,往往名声大振,一时为人所推崇。

王羲之担任会稽内史时标榜玄学,才华横溢,看不起友道林(东晋高僧,喜谈义理,为世所重)。孙绰和支道林坐车去王羲之处所交谈,王羲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支道林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王羲之外出,支道林在门口挡住王羲之的车子,谈论《庄子・逍遥游》的意境,阐述了数千句话,辞藻新奇,如山花烂漫,互相映照。王羲之顿时刮目相看,敞开衣襟,不忍出行,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再回头来看看我们的社会,我们中国一直标榜自己是文明古国,但却没有一处彰显了文明古国应有的国民素质,美国直有短短两百多年的历史,但不论你走在哪个城市,都会发现,地铁车站等车的人们都在看书,没有人不对摔倒在地的老人孩子伸出援手,即便是对一只平凡的鸟儿,他们也会很有爱心的对待。“师道不传也久矣”,在现代社会,同学们聚会除了吃饭唱歌打牌再没有其他更清新高雅的事情可做,更不会一起讨论学术上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社会是在退步的。

再次,它反映了人们对个性的追求和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

如竹林七贤之一刘伶纵酒放达,看淡世事,经常在家里赤身裸体,有人讥笑,他说:“我以天地为屋宇,以房子为衣裤,你们为何钻到我的衣裤里面?”次句一出,让嘲笑他的人哭笑不得。魏晋风流,真是名不虚传。

张季鹰为官时任性不拘,藐视功名,有人问他为何不为身后功名考虑,他竟然说:“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其问答巧妙慷慨,豪爽之气溢于言表。

反观我们的社会,世人一生为名利而奋斗,薄案刚刚结束,又还有多少像他一样的官员政要还躲在黑暗中,用他所谓的“事迹”掩盖虚伪邪恶的本真,在21世纪,恐怕很难找出像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了吧。

《世说新语》还有一些故事诙谐幽默,具有反讽意味。

王粲喜欢驴叫。他去世安葬后,魏文帝曹丕参加他的葬礼,回头对其他人说:“王粲喜欢驴叫,各位可各学一声驴叫来送给他。”于是参加葬礼的客人都一一学驴叫。

张玄之八岁时,牙齿掉了。前辈贤德者知道他不平常,因此与他开玩笑:“你嘴里为什么开了狗洞?”张玄之回答说:“正为了使你们从这里进去。”这些故事总会让人产生忍俊不禁的异样感受。

《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带给我们轻松快乐,同时也时刻提醒着华夏子孙,要培养自己的优秀品德,提高素质,无愧于中国“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称号。

《世说新语》读后感200字 篇4

小小年纪的孔融就懂得尊师敬长,他将大梨让给长辈,一般大的让给哥哥,自己却留下了小的。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高尚、大度的美好情怀,令我受益无穷,同时也有所反思,连小孩子都懂得的道理,难道我们还不如他吗?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文学笔墨的积累,需要我们反复琢磨,不断推敲,其中蕴含的道理,更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而伟人的高尚情怀,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从小做起,一点一滴积累下去,发扬下去!

世说新语读后感 篇5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欢迎大家分享。

世说新语读后感1

读完《世说新语》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德行第一》的一四和四五篇。这两篇都是讲“孝”,但完全是两种风格。

一四讲的是王祥的继母很恨他,他却爱继母,当王祥得知继母恨他时,他竟然求继母处死自己。我认为这种孝,太过头了,一个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只是因为继母恨自己,仅仅为了一个人放弃自己的未来,这还算是“孝”吗?王祥的继母如果没有醒悟过来呢?这世界上又会少一个智者吗?要是天下所有的人都变成这样,得有多少人不明不白地死去啊。而且,继母已经暗中派人去砍他了,这么一个恶人,敢在她面前请求处死自己,是很有可能被处死的。那时,这个所谓有孝心的人,岂不是成为一个很做作的、会被后人笑话的人了吗?

相反,我认为四五才是真正的“孝”,不过头的“孝”。

故事讲的是陈遗的母亲喜欢吃锅底焦饭,他任职州郡主簿时,常带一只口袋,把焦饭放在里面,回家送给母亲。后来,他被迫去打仗,那几斗焦饭来不及送回家,就带到军队里去了。但是,好多兵在战败时饿死了,只有陈遗靠着焦饭活了下来。陈遗把送给母亲的焦饭在战败时吃了,这是对的,不然他怎么活下去。但有些人会认为这样是“不孝”,我很不理解。我认为,如果陈遗硬是要把饭给母亲,就很做作,像王祥一样。吃了那些饭,既能让别人知道他很孝顺,又能使自己活下来,这不是很好吗?何必像王祥一样做作?这才是“孝”。

我很赞赏陈遗的“孝”,不喜欢王祥过头的“孝”。这就是我对“孝”的看法。

世说新语读后感2

今天早上早读结束后,趁着妈妈还在做饭,我从书柜上把《世说新语》拿了下来,先从喜马拉雅上听了别人的范读,然后我把自己不会的字注了音,理解意思后才用妈妈的手机录的讲书。

我已经坚持讲《世说新语)六天了,今天我读了一篇小古文,讲的是管宁与华歆的故事:管宁与华歆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两个一起在园中刨地种菜,突然看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看见之后并没有什么反映,继续刨地;而华歆却把金子拿在手中,端详片刻后又扔了。之后又有一次他们坐在同一张席子上面读书,有一辆非常漂亮的车从门外经过,管宁依然在认真的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出去看,等他回来之后管宁割开了席子与他分开并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

通过这一则小故事我们也发现了管宁,华歆这两名主人公对金子与热闹两件事的做法。虽然面对金钱的诱惑都选择了放弃,但是华歆做的依然比不上意志力超强的管宁,谁能面对金钱而视为粪土呢?相信我们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像管宁一样。在看书时听到一点动静就想出去看看怎么回事,这一点直接就说明了华歆当时在读书的时候心不静,这也让他与管宁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我们以后在挑选朋友的时候也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世说新语》这本书,是一本特别好的书籍,里面全部都是一个一个富有满满正能量的小故事,些然都是古文,但都有翻译,很容易理解,也很有趣,我非常推荐大家去阅读。

世说新语读后感3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全书分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一共是一千一百三十则小故事。记述了东汉末年至南朝宋时两百多年间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琐闻轶事。

每一篇短小的故事都蕴含着许多道理,和古人的智慧。故事中不仅蕴意深远还描写的非常生动,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把每一件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陈太丘与一位朋友约定中午一起出行,友人没有按时预约,陈太丘只好独自出行,去后朋友才赶来。当从元芳口中得知,他父亲已经出行之后,友人勃然大怒,破口大骂。元芳指责友人不守信用,不讲礼节。友人听后惭愧不已,想去拉元芳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芳头也不回的进了家门。元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的爸爸辩护,指责了友人的无礼,但是元方最后连头也不回就进了家门,这又是对长辈的不尊敬,元方在指责友人无礼自己却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所以我觉得元方应该宽容原谅那位友人。

世说新语的文章多么令人深思,看上去觉得合乎情理的做法,但是仔细想想又不对,有一篇写道两人一起做事一人总是三心二意最后另一个人都不愿和他做朋友了。这篇则用小小的两件事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行,也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

在看完世说新语后,我对事情的思考变得细致,原本自己做事马马虎虎,现在改进了许多。这本书对我影响重大,里面许多小故事令我难忘。

世说新语读后感4

《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伶,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留下的诗篇流传了千古,为人生性放达任情,与阮籍关系颇密,是为挚友。身为刘伶挚友的阮籍作为竹林七贤之一,想必拥有着世人都知晓的高尚品行和节操。但恰恰相反,他有着与刘伶相近的性格,阮籍作为西汉时期豪放不羁的代表人物,与他一同出现的往往是不行于礼,品行不端。这种性格除了表现在了阮籍的日常生活之中,更是表现在了他的为人处事中。

按照古人的习俗,亲近之人去世之后是需要进行服丧,以表达自己作为子女的孝心和悲伤,通常服丧期是三年,且在此期间不可以喝酒吃肉,否则便是不敬。但阮籍的母亲去世后,阮籍并没有按照这个规矩进行,仍然参加宴席,并喝酒吃肉。有一次在晋文王宴请众宾客时,阮籍一如往常的参与,何曾觉得这样不得体,是不孝,并告知晋文王让其罢免阮籍的官职。晋文王没有这么做,反而维护了阮籍。阮籍是真的不怀念母亲吗,并不是,他只是不善于表达,没有把自己的悲伤表现出来,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是写阮籍知道母亲去时候的表现,“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哀嚎一声,并因此吐血,萎靡不振了很长时间,这种悲伤并不假,是当时大多数人都无法比及的,那种流于形式的孝子行为,真的要大力推崇吗?那种悲伤可能就不会是悲伤了,只是向世人证明的一种形式,形式上的悲伤远比实际的悲伤更为不耻。

阮籍的内心是悲伤的,却也是庆幸的,他可以在母亲在世的时候尽孝,而不需要再母亲去世的时候做一些没有必要的悲伤,他无疑是豪放的,更是洒脱的。只是他的行为在当时并不被认可,只能在后世被我们称赞,着实可悲可叹!

世说新语读后感5

《世说新语》是一本“奇书”,记述了后汉至南朝宋年间奇闻轶事。全书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篇,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小故事,却蕴含着很多很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荀巨伯不弃友》这一篇。

荀巨伯去看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胡人攻打这片城池。友人让荀巨伯离开,但荀巨伯却执意留下,不愿苟且偷生。胡人询问荀巨伯留下的原因,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负病在身,我不忍心丢下他离开,宁愿自己代替友人去死。”胡人听罢,便撤军了。这座城池因此而得以保全。

友谊的文章我读过很多,但这一篇却让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一份很“重”的友谊竟然不仅救了他人性命,更是拯救了一座城,乃至一个国家!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并把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样的人是我们所尊敬的,也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

我又想起了另外一则寓言,让我更深地体会到了友谊的“重量”。

一只羊在爬山时把腿摔断了,它请求驴把它背回家,驴提出要十斤山芋才肯背。牛见了,一句话都没说,就把羊背了起来。驴问牛,羊给了多少斤山芋。牛说:“千斤,因为友谊的分量重千斤啊!”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显示出很多人友谊的脆弱和肤浅,表面上看起来“甘若醴”,其实经不起任何考验。荀巨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他的病友,正是因为他们的友谊建立在道义基础上,这样的友谊,才是君子之交,重如泰山。

交友当交荀巨伯。如钟子期和伯牙,如鲍叔牙和管仲……

世说新语读后感6

古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世说新语》就像无数宝藏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世说新语》叙事简明,精炼生动,为小品文之典范,词汇之丰富,远远超过其他笔记小说,对后代的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刚开始读《世说新语》,总是囫囵吞枣着看,有些字词的意思也不是很了解。后来,作为“小书虫”的我被《世说新语》中的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所吸引,看得越发仔细起来,遇到不懂的词句也会耐心的查《古汉语词典》。大部分文言文不仅有趣,而且也带着许多道理呢。

其中,“德行”篇中有一篇文章让我记忆犹新: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这篇文章的意思是: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而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世说新语读后感7

初中时听说刘庆义的《世说新语》,直到大学才通读了一遍,读之不忍释卷,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一桩桩小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行林荫道上姹紫嫣红令人目不暇接。此刻又重新从市图书馆借了本来看,如同老友相见,分外亲切。孔子说:述而不作,这述又何尝不是作?王夫之主张“六经注我”,也就是用自我的话语体系去阐释六经,旧瓶装新酒,经典著作就是一张皮,每个人都在上方衍生出许多毛毛来,西方有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读书上我向来主张“误读法”,就是作者本意可能并非此意,你或颠覆或曲解作者意思,却到达一个好的效果,这也是可取的。《韩非子》里有一个小故事说一个楚国人给燕国的相国写信,因为是晚上写,光线不好,楚国人就吩咐手下:“举烛”,边说边写顺手就在信上写了“举烛”。燕国的相国收到信了,打开一看有“举烛”二字,不禁感叹:“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啊,这是让我们选拔任用贤能的人。”相国把他的“误读”给王说了,王大喜就照做了,燕国变得国富民强了。像一本《红楼梦》让多少误读红楼又自称研究红学的人吃上饭,这“误读”多好啊。

所以我看《世说新语》的读书心得将不拘于字句的解释、不拘于时代的考量、不拘于玄理的考辨,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记录脑海火光一闪,这也是我把这篇文字分类到随笔的地方。这样做可能会对《世说新语》的理解多有谬误,再加上本人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可能会有不马克思的地方,科学学得不好,可能会有不科学的地方,难免贻笑方家,欢迎批驳、指正、赐教。

世说新语读后感8

最近,继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后,我们班又读完了《世说新语》。它是中国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它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如果我们从诗的角度对这部中国最早的志人小说重新进行解读,则不难发现,这部以记写帝王将相、名士风流遗闻轶事为主要内容的的古典作品呈现着鲜明的诗性品质,放射着夺目的诗性光辉。

它由36个主题作为一章的标题,分别是:德行、言语、政治……,每篇里都有数量不定的小故事。每个小故事虽然大多都只有寥寥数语,但却也引人深思。我读的时候,有许多故事都没读懂。故事中有许多人,他们说的很多话看的我云里雾里,可能这就是它的高深之处吧。

书中经常会用到许多巧妙的比喻,和一些巧妙地回答,这些很多都是在《言语》篇中,其它篇也有不少,因此很容易读到这些小故事,印象最深的就是: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在这个故事中,邓艾听到文王的问题后,邓艾有一点不满的情绪,但是很镇定,他没有直接回答,直接回答的结果不是得罪人就是自己变成一条摇头摆尾的狗。偏偏邓艾读过一点书。他说:“凤兮凤兮,也就只有一个凤。”这个回答利用了巧妙的比喻成功的化解了那份尴尬,真是了不起。

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世笔记影响尤其大。《世说新语》的影响、魏晋风度的风范已深深地扎根于知识分子心中,它所体现的理想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永远的追求。

世说新语读后感9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本书。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其中的不少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特色。

今天,我读了《世说新语》里的一篇文章。这则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的反对。王朗不解地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华歆最后答应了。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又想抛弃那个人。华歆说:“之前我犹豫不决,原因就在于此。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抛弃他呢?”世人便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作的德行优劣。

这个故事中的华歆刚开始对于别人的请求犹豫不决,看上去似乎不近人情,王朗的表现更贴近喜欢的答案。但是,后来追兵到来情况紧急时,那个想抛弃那个人的真正寡情人却是王朗!关键时刻,心里只想着自己,没有责任心,太自私。而华歆,虽一开始拒绝,但一旦答应了就坚持到底,这说明他既是一个重诚信、守承诺的君子,又是一个遇事深思熟虑、稳重靠谱的人。

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就是说,只有合理的的承诺,才有实现的可能。承诺之前必须深思熟虑,量力而行,不能为了沽名钓誉而轻易许下承诺;而一旦做出承诺,就必须负责到底,因为承诺即意味着责任。

《世说新语》读后感 篇6

《世说新语》是我最喜欢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我国古代志人小说的最高峰。别看是小说,但大都纪实,可以看作纪实文学――全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现实。作者用机智幽默、妙趣横生的语言,倾泻了对铮铮风骨的欣赏讴歌,对卑劣宵小的讥嘲讽剌。那飘逸清丽的翩翩风度,精妙玄远的名士清谈,至今仍让我倾心不已。

心中的仰慕化作行动,于是我认真地融入《世说新语》,进入那个神异又黑暗的乱世。去追慕先贤们独特的精神风貌,去体察那个混乱无序的时代。

追源・思友情

读过《世说新语》,最能打动我的,自然要数“竹林七贤”了。据《世说新语・任诞》载:“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从中可以看出,“竹林七贤”不是什么严密的组织。参与其中的贤士们寄情山水、纵酒放歌,都是本性的自然流露,全然不掺杂任何功利的东西。

他们不会委曲求全地压抑自己,不需虚情假意地相互吹棒,不屑追名逐利地曲意逢迎。那么他们有什么呢?只是友情,淡漠到近乎浓烈,浓烈到近乎淡漠。俗话说“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意思是“有的人一辈子相交,直到头发都白了,却还是像陌生人刚刚认识一样,根本不了解对方。而有的人只是在路上休息时很偶然的相遇,一起坐在临时搭起的遮阳伞下谈了几句,就像是三生的知交。”倾盖如故哦,感觉真好!不知当年七贤是否这么感叹过。 至少,我是被他们的友情深深打动了。

谈士・思风度

提起魏晋风度,必谈竹林七贤;谈及竹林七贤,必言阮籍、嵇康。因为所谓的魏晋风度,大概只有此二人深得其味。鲁迅先生曾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提到:“他们七人(指竹林七贤)差不多都是反抗旧礼教的。”诚然,那些惊世骇俗的“非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就是他们首倡而又身体力行的。

可是,外面的世界实在是太无奈了,他们的抗争实在是太无力了,即便总是同心协力,能做到的却还是那样的少。最终,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怕是仅仅巩固了他们的友情而已。

七贤之中最负盛名的是阮籍、嵇康。阮籍十分会说,谈起“玄”来口若悬河,然而他“口不臧否人物”,让统治者没有把柄可抓,自己也乐得逍遥自在。这一点嵇康十分羡慕,他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写道:“阮嗣宗(阮籍)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而王戎又说,和嵇康相处了,都没见他有过大喜大悲的神情。这么看来,嵇康在性格上慷慨激烈,只是喜怒不行于色;但他言辞犀利,礼法之士绝对不能容忍。事实上,他的遭遇确实更震憾人心。

嵇康,字叔夜,官拜中散大夫,娶长乐亭主(曹操的曾孙女)为妻。他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迹:诗词歌赋无一不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为人刚直简傲,精通乐理,崇尚老庄,好言服食养生之事。”他人品一流,爱做的是寄情山水,喜欢的是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时不时还吃些丹药强身健体……尤其让人羡慕的是:他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世说新语・容止》中说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他的朋友山涛也赞叹说:“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关于他的优点还可以举出很多,如善于打铁,身体强壮,文辞清远,未失高流……甚至毫不夸张的说,他是集中华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名士。

写到这里,我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担忧:名士,名士就能逃脱被杀的命运吗?可惜答案是否定的,《晋书・阮籍传》告诉我们:“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余秋雨也在《遥远的绝响》中写道:

《世说新语》读后感(通用) 篇7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世说新语》读后感(通用9篇),欢迎大家分享。

《世说新语》读后感1

这本书是初二时老师发给我们的,班里人人一本,起初,捧着她我并不开心,我不喜欢文言文,因为每每语文考试时,最令我头疼的不是繁琐的阅读,不是麻烦的作文,恰恰就是那简短的文言文。就是这一小段文字,我却几乎看不大懂,半猜半会的勉强去写题目。

《世说新语》这本书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一个个剪短的篇章都是一篇篇有趣的故事。这本文言文体现了中文的博大精深,几个字却能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叙事简明,精炼生动。对于这本好书,我也有在摘抄,摘抄《世说新语》的过程中,我常常能悟出古人美好的品德。每读一个故事我就能有心得体会。这样摘抄久了,借助每篇文言文下的翻译和导读,我能了解很多故事,先自己揣测全文的意思,再看看翻译,查漏补缺,在文言文阅读方面也有了不少提升。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我领悟最深的是《德行》。《舍生取义》中的荀巨伯面对胡贼攻郡,“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虽然我不太相信最后的结局“遂班军而还,一军并获全”。但我想已经是对荀巨伯很大的赞美了,危难之中不弃朋友,可谓是充分展示了舍生取义的意思。胡贼的撤军也展现了东汉以德为上的人物评价标准。宋刘辰翁云:“巨伯固高,此贼亦当入德行之选矣。”这种品德是珍贵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看过《国宝之忠》的正文后才知道,这个忠理应打上双引号,奸邪的王国宝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王徇,就阻挠孝武帝见王徇之事可见他的阴暗心理和卑劣行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是我们应该警醒自己不能犯的错误。对待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应该尊之敬之,向他学习,凭借自己的努力超越他,而不是阻碍他为国家作贡献,用一些卑劣的手段防止他威胁到自己,这是自私愚昧的行为,孝武帝亲近他,是一种可贵的信任,而他的做法是对这一信任的践踏。

《世说新语》是一本好书,对人的道德思想以及文言文功底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好处,读过它后,真心的希望大家一起。

《世说新语》读后感2

光山话有句方言叫“谈玄”,意思是打妄语,说一些不切实际话,但是在《世说新语》中,谈玄却是一种坐而论道的高雅行为。下面我们进入魏晋时期的“朋友圈”,对这群“谈玄”的人,一窥究竟吧。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中魏晋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该书详细的描写了魏晋士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不能深究内容史料性的严肃真实,在九品中正制的调节下,人物获得的社会评价等级决定了他所处的社会阶层和地位,进而影响到生前富贵与身后名誉,所以全书基本上都是品评人物的内容,有些是别人口中说出来的,有些是人物本身的行为反应的,不一而足。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桥段,比如“皇帝得子请客,大臣说咱们也没啥功劳的,您还请吃饭,皇上笑道,我生孩子怎么能有你的功劳呢?”“王蓝田吃鸡蛋的故事”“卿卿我我、性情中人”的由来等等,刘义庆可谓是当时文人圈中的段子高手了。

有意向读这本小书的话,还是建议读燕山出版社或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小册子本,注解不啰嗦,直取原文,这版本我已刷了七八遍了,是爱不释手的一本书之一。想要深一些的了解魏晋人物的背景故事,可以买一本三联书店版本的,细细读来。

《世说新语》读后感3

读完《世说新语》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德行第一》的一四和四五篇。这两篇都是讲“孝”,但完全是两种风格。

一四讲的是王祥的继母很恨他,他却爱继母,当王祥得知继母恨他时,他竟然求继母处死自己。我认为这种孝,太过头了,一个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只是因为继母恨自己,仅仅为了一个人放弃自己的未来,这还算是“孝”吗?王祥的继母如果没有醒悟过来呢?这世界上又会少一个智者吗?要是天下所有的人都变成这样,得有多少人不明不白地死去啊。而且,继母已经暗中派人去砍他了,这么一个恶人,敢在她面前请求处死自己,是很有可能被处死的。那时,这个所谓有孝心的人,岂不是成为一个很做作的、会被后人笑话的人了吗?

相反,我认为四五才是真正的“孝”,不过头的“孝”。

故事讲的是陈遗的母亲喜欢吃锅底焦饭,他任职州郡主簿时,常带一只口袋,把焦饭放在里面,回家送给母亲。后来,他被迫去打仗,那几斗焦饭来不及送回家,就带到军队里去了。但是,好多兵在战败时饿死了,只有陈遗靠着焦饭活了下来。陈遗把送给母亲的焦饭在战败时吃了,这是对的,不然他怎么活下去。但有些人会认为这样是“不孝”,我很不理解。我认为,如果陈遗硬是要把饭给母亲,就很做作,像王祥一样。吃了那些饭,既能让别人知道他很孝顺,又能使自己活下来,这不是很好吗?何必像王祥一样做作?这才是“孝”。

我很赞赏陈遗的“孝”,不喜欢王祥过头的“孝”。这就是我对“孝”的看法。

《世说新语》读后感4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全书分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一共是一千一百三十则小故事。记述了东汉末年至南朝宋时两百多年间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琐闻轶事。

每一篇短小的故事都蕴含着许多道理,和古人的智慧。故事中不仅蕴意深远还描写的非常生动,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把每一件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陈太丘与一位朋友约定中午一起出行,友人没有按时预约,陈太丘只好独自出行,去后朋友才赶来。当从元芳口中得知,他父亲已经出行之后,友人勃然大怒,破口大骂。元芳指责友人不守信用,不讲礼节。友人听后惭愧不已,想去拉元芳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芳头也不回的进了家门。元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的爸爸辩护,指责了友人的无礼,但是元方最后连头也不回就进了家门,这又是对长辈的不尊敬,元方在指责友人无礼自己却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所以我觉得元方应该宽容原谅那位友人。

世说新语的文章多么令人深思,看上去觉得合乎情理的做法,但是仔细想想又不对,有一篇写道两人一起做事一人总是三心二意最后另一个人都不愿和他做朋友了。这篇则用小小的两件事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行,也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

在看完世说新语后,我对事情的思考变得细致,原本自己做事马马虎虎,现在改进了许多。这本书对我影响重大,里面许多小故事令我难忘。

《世说新语》读后感5

这篇《世说新语》的精选文章,仍是《课外阅读》中的一篇文章。它介绍了“五则”古人言行举止的精彩之处,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五则打上双引号的原因是:题目是五则,故事只有四则……)

第一则故事是“才思敏捷的杨修”,讲的是杨修与曹操一起看到了石碑上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而杨修马上想到了这一题的答案“绝妙好辞”,曹操则走了三十里地才想出来。第二则故事是“为友舍命的荀巨伯”,讲荀巨伯探望重病好友,恰好胡贼攻城,荀巨伯却不愿弃友求生,还用自己的义气与勇气让贼兵撤退。第三则故事是“巧对妙答的钟士季”,讲钟士季去探访嵇康,但嵇康一直在打铁,旁若无人。钟士季见了要走,嵇康便拉住他问“听了什么而来,看了什么而去”,钟士季答“听了所听到的来,看了所看到的去”。最后一则故事是“咏絮才女谢道韫”,在谢安问“白雪纷纷像什么”后,侄子回答“在空中撒盐的景象差不多可以相比”,而侄女谢道韫的回答则非常妙,她答道“不如说它像柳絮凭大风而飞起”,不妙吗?

这几则故事中,有人是用奇言妙语展示智慧,有人用自己的义气展示他们的勇敢,但不管怎么说,智慧需要学习,勇气需要锻炼,所以说,只要现在开始学习、锻炼,也许我们也会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样,在一定的时候,能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及智慧!

《世说新语》读后感6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过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在等候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远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的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先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要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的走进家门。

为人处世应该讲理守信,想友人那样自己不遵守承诺却还反怪太丘不守信,还对着太丘的孩子大骂其父真是不该,元方的做法让友人惭愧,没曾想自己竟还不如一个孩子懂礼。

两则故事中,第一则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义”字,第二则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讲理。聪明人都明白,我们应该向那种重情重义的人看齐。

《世说新语》有许多小故事组成,每一篇都只有短短的几行,但读起来有如微小说,善于抓住人物特点。寥寥几字却包含了人物的性格、神态、动作等内容,言简意赅却又意蕴深长,值得大家思考。

《世说新语》读后感7

今天早上早读结束后,趁着妈妈还在做饭,我从书柜上把《世说新语》拿了下来,先从喜马拉雅上听了别人的范读,然后我把自己不会的字注了音,理解意思后才用妈妈的手机录的讲书。

我已经坚持讲《世说新语)六天了,今天我读了一篇小古文,讲的是管宁与华歆的故事:管宁与华歆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两个一起在园中刨地种菜,突然看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看见之后并没有什么反映,继续刨地;而华歆却把金子拿在手中,端详片刻后又扔了。之后又有一次他们坐在同一张席子上面读书,有一辆非常漂亮的车从门外经过,管宁依然在认真的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出去看,等他回来之后管宁割开了席子与他分开并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

通过这一则小故事我们也发现了管宁,华歆这两名主人公对金子与热闹两件事的做法。虽然面对金钱的.诱惑都选择了放弃,但是华歆做的依然比不上意志力超强的管宁,谁能面对金钱而视为粪土呢?相信我们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像管宁一样。在看书时听到一点动静就想出去看看怎么回事,这一点直接就说明了华歆当时在读书的时候心不静,这也让他与管宁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我们以后在挑选朋友的时候也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世说新语》这本书,是一本特别好的书籍,里面全部都是一个一个富有满满正能量的小故事,些然都是古文,但都有翻译,很容易理解,也很有趣,我非常推荐大家去阅读。

《世说新语》读后感8

夜幕再一次降临了,在这样一个夜晚,我似乎回到了千年以前……

那是一个黑夜,九岁的徐孺子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中什么都没有,该会十分明亮吧!”徐孺子听了回答道:“不是这样的。就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仁吧,如果没有瞳仁的话,眼睛就一定看不到东西呀。”这个故事是出自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时刘义庆编攥,记载了后汉至南朝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堪称一部记录当时社会、政治、文学的杂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全书依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通过人物的品评和玄远的清谈,生动的再现了魏晋时期名士大家的玄妙言谈和奇特行事,也可谓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中国文明历史悠久而我这个深爱祖国的人却只晓其中极少的一部分,可知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和祖国一起成长,去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和我的祖国是分不开的,因为我爱这个美丽的国度——中国。许多人都会觉得我爱得不够深,但是这三个字是最简单,也是最能表达出自己对某种事物热爱之情。让每个中国人甚至地球人都深深地记着、爱着这个国度——中国让爱传达千万里,一直永恒下去,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我爱你我的祖国。

《世说新语》读后感9

《世说新语》讲的是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匹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为美事。刘道真,姓刘名宝,字道真,性格豁达,通经史,精音律,善长下棋,并且智勇双全,在扶风王司马骏府内担任从事中郎,后担任侍中、安北大将军,后由于戎卫北境侑功,赐爵为关内候。里“徒”字意指服劳役的犯人,“既而”意指不久。篇文章的意思是:刘宝曾是服劳役的犯人,司马骏花了五百匹布将赎了出,不久后又任命为从事中郎。当时人将件事传为美谈。

我第一次读故事时,并没什么感受,但当我读了5遍6遍乃至10遍时,就侑了深刻的感受。我十分佩服司马骏的种做法。首先,能够不计刘宝以前犯过罪,任用刘宝,给刘宝用武之地,其次,司马骏花重金将刘宝赎了出,可以说是对刘宝侑恩,让刘宝死心塌地为自己做事。即便将刘宝势力过分强大,也总会卖人情。件事传为美谈,又的民心。司马骏做件事心思慎密,一举多得,我很佩服。的一做法也似乎效仿了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齐桓公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而司马骏也在宗室中变得最为俊望。

读《世说新语》后感 篇8

整本书读下来,幽然淡雅,宛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简单而又精炼的陈述,不盲目鼓吹历史名人的文治武功,还原出了最真实的人性。叙事上也不添加任何主观评价,恰到好处地给读者适当留白来回味,更是给足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书中悲壮时能写到举止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的嵇康临刑东市神色不变,一曲《广陵散》引三千学子下跪求情拜师,仍不得赦。轻松时也曾写笔力能入木三分、长得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王羲之少年时露着肚皮睡大觉竟也能成东床快婿。通篇有太多故事读完让人百感交集,一则则名人轶事体现着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让人总是时不时会心一笑且回味悠长,而故事背后魏晋名士们的价值观、处世观更是引人深思。

其中最为打动我的,是始终贯穿全书的魏晋风骨。

何为魏晋风骨?

这是在大**、大分裂的年代,才学之士对民生疾苦的关切,想要入世济世为苍生的急不可待。

这也是在为官后厌倦了纷纷扰扰,最终追求出尘物外,回归不拘一格,寄情山水,抚琴纵酒,赏花清谈的洒脱。

出尘入世,皆是风雅之举,半花半酒,亦是潇洒率性。风骨,源于心,流于行。

言语篇第九则写到,南郡庞统听说司马徽在颍川,特地从两千里外敢去拜访他,到了那里却看到司马徽在采桑,于是便说道“吾闻丈夫处事,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意思是说,大丈夫生在世上,就应该佩戴金紫做大官,哪有委屈自己宏大的志向度量去做织妇干的事情呢?这话放在现代,可以说是充满了大男子主义钢铁直男气息了,但是在三国那个战乱的年代,却是一个非常有抱负,想为芸芸苍生而统一天下的理想。所以司马徽也没有生气,只是告诉他“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意思是,你只知道走小路快捷,却没有想到有迷路的危险。而真正的想要为百姓谋实事,重点也不应该放在带金佩紫这种浮华而虚妄的事物上。这个故事的价值观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颇有几分相近,虽然扫一屋和扫天下确实不存在直接的递进逻辑关系,一个再专业的环卫工人也不一定能是一个好将军,但是其背后的深意其实是让那些有远大理想的人学会沉住气,更注重脚踏实地,这样当机会来敲门时,才更有可能把握住。年轻的庞统有理想有抱负是好事,但大丈夫处世并不应该为了能带金佩紫,高人一等。而有洪流之量仍愿意执丝妇之事,这是何等的不骄不躁、从容风雅。

识鉴篇第十则,张瀚刚被齐王升官,因为看到司马氏亲族间的杀伐猜忌,领略到人生的浮沉,在洛阳看到秋风起了,想念到家乡吴地的茭白羹、鲈鱼脍,说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人生可贵的是让自己愉快而已,怎能为了求得名位而在数千里外做官呢。于是当即命人驾车坐船回乡了。这可以说是除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史上第二有名的一次辞官了,真可谓是吃货的最高境界。而辞官回家吃鲈鱼脍的张瀚更是写出了“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的名句,喜悦心情不言而喻,率性纯真,潇洒至极。而事实也证明了张瀚的洞察通透,齐王果然很快就兵败而死。

同时,张瀚也跟竹林七贤的阮籍一样,嗜酒如命,纵酒豪饮,以醉态傲世。有人劝他说:“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你只追求一时的享乐,难道不考虑身后的名声吗?张翰的回答可谓惊世骇俗:“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对于魏晋的名士而言,身后的名利远不及当下的一杯酒,眼前的一片桃林花海,脚下的一处俊美山水。这是一种豪放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凡脱俗的傲气风骨。张瀚的诗,张瀚的酒对后世的酒仙,诗仙李白也是有着不小的影响,李白的诗个性之强,近于魏晋,思想上也近于玄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似乎也正是有着这样相似的韵味和境界。

文言文《世说新语》读后感 篇9

我向往古人的生活,他们的生活自由洒脱,他们的生活率性纯真,永远都不会屈服眼前的苟且和困难,而是更加重视着诗和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一轮初阳,象征着中华民族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希望;而浩瀚星辰中挂着的一弯明月,则和那烈酒烧断了多少诗人思念的愁肠。指点江山的铁面帝王,更有着无限的志向,身在红砖金瓦的宫殿之中,而心在决胜千里的战场之上。中国人是注重精神世界的,中国人更是善于表达情感的!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五千年的朝代更迭。那些金戈铁马和战火硝烟都早已经化为空气,那些皇宫城阙和传奇帝王也早已成为历史。而古人们留下的精神宝藏却是永远存在的。它带给后人一种力量,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这种埋在中国人的灵魂中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亘古不变的!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荣富强的不竭动力。中国的诗词歌赋是最经典的,《世说新语》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是一个影响我们一生的道理。文言文是精炼的,是像中国人一样将所有的精华都锁进了自己的内心,要如同品茶一般,一点一点向深挖掘,找到最深处的真谛。中国文化的精髓,仿佛就是在大雾中找这世间最美丽的花朵,虽然会遇到无限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当你拨开层层浓雾,看到绽放的花时,内心的喜悦,和这一路来的发现,将是你最最宝贵的财富。读书,读古人写下的一串串美丽文字,仿佛就是在端详中国的文化瑰宝,仿佛就是在读五千年来的中国。中国古人所向往和倡导的“大同世界”,更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国人要不断努力的目标。中国的传统文化,我觉得以下面得一个故事足以概括: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先人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诠释了这句话的完美含义:子路,春秋末代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是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迈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都没有,子路翻山越岭到亲戚家借了一点米,满足了父母的要求,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果然,他也成为了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子路的孝道何不是启发到了我们所有人,我们从父辈那里得到“勇敢、理智、仁爱、善良”等这些人类精神中最美好的品质。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给自己生命和优良品德的父母,再传给自己的下一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许,就是感恩,就是传承。

中国,一个古老又神秘的国度,她历史悠长,她饱经风霜,她用我们脚下的土地哺育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女。我们总是从先人的脚印中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我们总是从先人的错误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寻华夏起源,探文化精髓,在一条条阡陌中,寻古代韵味,在一支支花朵中,品文化之美。文人墨客,笔下的行云流水,优美诗篇;游侠浪子,剑尖的侠肝义胆,铁骨柔肠;英雄豪杰,麾下的千军万马,刀光剑影;龙袍加身,头顶的无上冠冕,万里江山!中国的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中国的腾飞,一代代的希望!

世说新语 篇10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

2、讲论文艺()

3、俄而()

4、何所似()

5、差可拟()().............

6、因风起()

7、期行()

8、舍去()

9、去后乃至()

10、相委而去()().......

11、下车引之()

12、入门不顾()..

二、通假字

尊君在不通义

三、翻译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上一篇:安徽省八里河风景区导游词下一篇:播音主持课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