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学案

2024-09-22

世说新语学案(精选9篇)

世说新语学案 篇1

25、《世说新语》两则

◆作家作品:本文选自朝文人组织编写的《》。一.咏雪 一读:读准字音

准确读出下列生字:俄而()雪骤()差可拟()()无奕女()二读: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划分节奏、重音。三读:疏通文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四读:研读课文,问题探究:

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归纳主题: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也让人感受到家庭里所洋溢的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感受到家庭里的亲情.◆拓展思维: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A;B;c

二、陈太丘与友期 读一读:注意断句 译一译:疏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答曰:“” “!”元方曰:“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疏通探究:

1、本文中“尊君”、“君”、“家君” 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尊君”、“君”、“家君”

2、把文中缺少人称的句子补充完整。

3、拓展积累。各写出一个含句中加点词且意思一样的成语:(1)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3)则是无信()--------;

(4)下车引()之-----;

5、入门不顾()----诵一诵:进一步把握文意 想一想:问题探究

1、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友人的哪两点错误?由此可见,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课文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元方:友人:

()——————————()

2、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1)(2)3.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4.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 补充练习:

1、比较古今差异的意义:

与儿女讲论期日中舍去门外戏



相委而去下车引之入门不顾因风起



2、一词多义:

不尊君在不

日中不至日日中不至大公大笑乐寒雪日内集 即公大兄无奕女

世说新语学案 篇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透露, 我国将努力实现职工工资每年增长15%, 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工资翻番。此言一出, 引起热议, 不知杨部长有何妙招能使梦想成真。但随后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又表示, “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工资决定机制”, 且是决定工资水平及工资增长状况的一条根本原则。这种“调薪主要靠市场”的说法, 立时又让人心生疑虑。企业未必会主动与职工协商分享利润。职工势单力薄, 根本没有与资方进行工资谈判的能力;工会经济上依附于资方, 没有“叫板”的底气。工资老板说了算, 还“倍增”个啥?全听“市场”说话, 老板永远没有加薪的动力和压力, 工资十年也翻不了番。

适当提高油价, 以解民营油企之困

“天价酒”事件尚未尘埃落定,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又语出惊人, “调油价为解民营油企之困”的言论一出就引发了舆论地震, “适当提高XX, 以解XX之困”被称为“成玉体”迅速走红。

微博上已经掀起“成玉体”热:

@潘石屹 (微博专栏) :“适当调高房价, 以解民营开发商之困。”

@孤云小屋XXX:适当调高药价、学费、税费、水、电、煤费, 以解目前贫穷落后之困!

@不似初弦:适当提高墓地价, 以解全国人民“贫贱”之困。

@我是李小跳呀:适当提高酒价, 以解中石化“亏损”之困。

网友在论坛上造句忙:

小猫咪:适当提高食用油价格, 以解地沟油小黑作坊经营之困。

说好了:适当提高坏人比例, 以解道德滑坡之困。

摇曳茉莉:适当调高车位价, 以解开发商规划无用武之地之困。

……

收费公路仅占我国公路里程4%

交通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介绍, 我国统筹发展以高速公路为主的低收费、高效率的“收费公路体系”和以普通公路为主的体现普遍服务的“非收费公路体系”, 其中“非收费公路体系”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96%以上;“收费公路体系”约占全国公路里程不到4%。

如果这个数字是真实的, 那么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收费公路在中国, 这个数字也同样真实。但两个真实的数据反映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事实, 可见“数字出政绩”是多大的一门学问啊。

中石化发文展现节约风气:大葱萝卜都分部位使用

中石化25日分别在广东和北京两地向媒体通报了有关天价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结果后, 中石化机关服务中心餐饮处的田海宁解释说:“我感到伤心的是这件事违背了中国石化优良传统。我们在备餐的时候, 食堂的灯不会全部打开, 够用就行。在合理使用食品原料方面, 我们也尽量做到物尽其用, 例如大葱的葱白和葱叶会分开使用, 萝卜也会分部位进行红烧或凉拌。”有网友特别为这句“萝卜分部位食用”配制了“中石化家的萝卜食谱”。

在设计时速350公里的线路上开行时速300公里的列车, 有更大的安全冗余

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表示, 在设计时速350公里的线路上开行时速300公里的列车, 有更大的安全冗余。

《世说新语》四则 篇3

[注释]

①期:约定时间。

②日中:正午。

③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犹“令尊”。

④委:弃。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外出,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不到,太丘就不再等他,自己先走了,他走后朋友才来。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令尊在家吗?”他回答说:“他等了您好久不来,已经走了。”朋友就生气了,说:“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元方说:“您和家父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已正午而不到,这是不讲信用;当着儿子的面骂他父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惭愧,就下车来拉元方,元方走进门里不理他。

晋明帝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问:“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

①东渡:西晋灭亡,王室过江,定都于建康(今南京)。意:缘故。

②何如:和……比怎么样。

③居然:显然。

(译文)

晋明帝年仅几岁时,坐在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询问洛阳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明帝问为什么至于落泪,元帝就把国土沦丧王室东迁的不幸全告诉了他,随即问明帝:“你认为长安和太阳哪里远?”回答说:“太阳远。只听说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说有人从日边来,显然可知。”元帝认为他的回答很不一般。第二天,召集群臣宴会,把明帝的说法告诉了大家。又重新问他,他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脸色都变了,说:“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同呢?”他回答说:“抬头就看见了太阳,却望不见长安。”

谢道韫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注释]

①儿女:这里指子侄晚辈。

②骤:急。

③差可:颇可;拟:比拟。

(译文)

谢太傅(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会集家人,给子侄们讲论文章义理。一会儿雪下得大了,谢公兴致勃勃地说:“白雪纷纷像什么?”侄子胡儿(谢胡)说:“可以比作撒盐于空中。”侄女(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因风而起。”谢公开怀大笑。

孙子荆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注释]

①隐:隐居。

②当:将;枕石漱流:以石为枕,用流水漱口,形容隐士的生活。

③洗耳: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接受;尧又让许由做官,许由不想听,就到颖水边上去洗耳朵。这里有不愿出世之意。

(译文)

孙子荆年轻时想要隐居,对王武子说“我将枕着石头,以清流漱口”,误说成“用石头漱口枕着清流”。王武子说:“流水可以枕,石头可以漱口吗?”孙子荆说:“以流水为枕,是为了要洗净耳朵;用石头漱口,是为了磨砺牙齿。”

(讲解)

《世说新语》本名《世说》,旧题刘义庆撰,义庆彭城(今徐州)人,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南史》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四库全书》认为《世说新语》是“义庆所集”,大概是刘义庆和他的门下士共同编写,义庆总其成。全书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等分为三十六门,每门包括相类的若干则故事,记录的都是一些遗闻逸事,上起后汉,下迄东晋,所涉及到的重要人物约有五六百人,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徒,虽然未必都合于史实,却反映了当时士族的生活状况、精神面貌以及时代风气,尤其是故事简洁生动,文字朴素自然,对后世的笔记小说颇有影响。

这里所选的四则记载的是几位少年的故事。

《陈元方》一则选自《方正》门。“方正”指人的品行正直无邪。你看,年仅七岁的陈元方面对失约而又失态的长辈敢于毫不留情,直斥他的“无信”和“无礼”,可谓理直气壮,迫使对方自惭形秽。

《晋明帝》一则选自《夙惠》门。“夙惠”就是早慧的意思。晋室东迁的时候,一次从故都长安来了人,晋元帝问年仅才几岁的晋明帝“长安何如日远”?明帝回答“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神气俨然老练。元帝为彰明他的聪明,在宴会上再次问他,他却回答“日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这就不仅是应对敏捷、憨态可掬的表现,而是富有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了。后人于是就用“日近长安远”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可至。

《谢道韫》一则选自《言语》门。“言语”就是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意思。这故事里讲咏雪的比喻,谢胡用“撒盐空中”作譬,撒盐是当时的习俗,遇有不吉利的事情或参与有风险的活动时,就向空中或己身撒盐,表示祛除邪气。这个比喻虽有当时的生活基础,但不很贴切。谢道蕴则用“柳絮因风起”来比况,她很自信,所以大胆地说“未若”。就因为这几个字,道韫成了才女的代表。《红楼梦》里说林黛玉有“咏絮才”,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孙子荆》选自《排调》门。“排调”就是嘲戏调笑的意思,表现一个人的机智幽默。孙子荆把话说错了,靠他的聪明敏捷,把说颠倒的话赋予崭新的含义,竟然比原先要说的话还深刻。

《世说新语》两则学案1(范文) 篇4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难点】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积累运用】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雪骤()撒()盐差可拟()()....柳絮()尊君在不()..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 5

(1)舍 太丘舍去()又渐如高舍()(2)不 尊君在不()不一状()(3)是 则是无信()是知也()(4)若 未若柳絮因风起()坊若者()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翻译句子。(1)与儿女讲论文义。..

(2)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尊君在不? ...

(5)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合作探究】

1.《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2.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3.《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你怎样评价元方的行为?

【精读精练】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 5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词语: 日中: 舍去: 无礼: 引之:

2.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5.“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6.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7.元方入门之后,友人会怎样?

【主题阅读】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主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jí]。(窘迫)。

1.标题是选用文中谁的话?其中“了了”是什么意思?

/ 5

2.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其本意是什么?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大未必佳(大:

(2)韪大踧踖)))

(大:

(3)人以其语语之(语:(4)诣门者(诣:

语:))(5)奕世为通好(奕世:

(6)时李元礼有盛名(盛名:

4.译文:(1)莫不奇之。)

(2)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5.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

6.孔融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辩驳陈韪的?

7.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

【能力提升】

1、名句填空

(1)种豆南山下,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2)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名著阅读

(1)《三国演义》中,“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

/ 5

(2)《水浒传》中,“浑身雪练也一身白肉,没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水里行似一根白条。”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

【教(学)后记】

世说新语学案 篇5

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体)小说。此书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炼、文字生动鲜活,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自问世以来,便得到历史文士阶层的喜爱和重视,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刘义庆也因为此书而名垂千古。

二、初读课文,完成三标一感

1.标出不认识的词语并注音

2.标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加以理解

3.标出文中出现的人物,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4.感悟文章的整体内容

三、比一比,看一看,谁英雄,谁好汉:

1.给黑体字注音

俄而雪骤()欣()然差()可拟()柳絮()无奕()女道韫()期日中()尊君在不()相委()而去

2.解释黑体词语的意思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近义词:忽而、未几、既而、少顷、俄顷、须臾)

(3)公欣然曰

(4)撒盐空中差可拟

(5)未若柳絮因风起

(6)即公大兄无奕女

(7)陈太丘与友期行

(8)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9)尊君在不

(11)相委而去

(12)则是无信

(13)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君与家君期日中

(15)而:a.相委而去b.学而不思则罔

(16)之:a.下车引之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四、理清人物关系

1.《咏雪》涉及到的人物有几个?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共有三个人物,通过他们言行,表现了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好语文,必须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课内探究学案

一、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

2.积累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背诵两篇短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背诵课文。

2.难点是对咏雪佳句的评价,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咏雪

(一)导语设计

◆回顾描写雪的诗句,导入:同学们,雪花是冬天的宠物,是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深受诗人的青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雪的文章《咏雪》(板书文题)

附: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12.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一篇文章《咏雪》。(板书文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小测

由小组检查,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究解答。

(四)研读《咏雪》

【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疑难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合作探究】

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3.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精讲点拨】

各小组提交前面两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精讲点拨,教师归纳问题,升华提高。

【巩固检测】见【世说新语两则巩固检测】。

(五)小结:描写景物,要抓住其特征,绘其形,传其神。

陈太丘与友期

(一)导语设计

有一个成语叫“一诺千金”,是说人要说到做到,要讲信用。孔子有言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讲信用,那怎么可以呢?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做人要讲信用。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信用有关的文章。(板书文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研读《陈太丘与友期》

【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疑难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学生点评。

【合作探究】

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精讲点拨】

各小组提交前面两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精讲点拨,教师归纳问题,升华提高。

【巩固检测】见【世说新语两则巩固检测】。

(四)小结: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世说新语两则》巩固检测】---群雄亮剑,勇者无敌。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俄而雪骤(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4)期日中(5)尊君在不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3.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

4.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默写描写雪的诗句(不少于五句)

(1)----------(2)---------------(3)----------------------

(4)----------------(5)---------------(6)----------------------

6.填空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兄女曰:-------------------。

(2)君与家君期日中,-----------,-------------。对子骂父,--------。友人惭,---------,元方入门不顾。

课后延伸学案

一、阅读以下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若不见。

1.对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窃入学舍(偷窃)B.冕因去(离家)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D.琅琅达旦(天亮)

2.简答

(1)“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

(2)“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

(3)“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

(4)“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

3..读此故事,你有何感想?----------------------。

二、阅读以下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练之未完,逐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并辔(pei)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1.对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一日于驴上得句(在)B.与为布衣之交(跟、同)C.遂与并辔(pei)而归(于是)D.留连论诗(停留)

2.翻译句子

(1)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2)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3.你认为用“推”好还是“敲”好?说说理由。----------------------------。

【课外拾零】----《世说新语》小故事

1、荀巨伯: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注释】①荀巨伯:东汉人,因重视友谊而闻名。胡:古时西方、北方各少数民族统称胡。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②班军:班师;出征的军队调回去。【译文】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兵进攻郡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来看你,你却让我离开,让我舍弃正义来保全性命,这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事!”胡兵进城后,对荀巨伯说:“我们的大军一到,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一个人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我宁愿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代替朋友的性命。”胡兵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重道义的郡城!”于是撤回大军。整个郡城都得以保全。2、庾公乘的卢马: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①,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②。效之,不亦达乎!”【注释】①庾公:庚亮,字元规,任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的卢:马名。马白额人口至齿者名的卢。按迷信说法,这是凶马,它的主人会得祸。②孙叔敖:春秋时代楚国的令尹。据贾谊《新书》载,孙叔敖小时候在路上看见一条两头蛇,回家哭着对母亲说: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我今天竟看见了。母亲问他蛇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怕后面的人再见到它,就把它打死埋掉了。他母亲说:你心肠好,一定会好心得好报,不用担心。【译文】庾亮驾车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告诉他,叫他把马卖掉。庾亮说:“卖它,必定有买主,那就还要害那个买主,怎么可以因为对自己不利就转嫁给别人呢!从前孙叔敖打死两头蛇,以保护后面来的人,这件事是古时候人们乐于称道的。我学习他,不也是很旷达的吗!”3、陈太丘与友期:【译文】太丘长陈寔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陈寔不管他,自己走了,走了以后,那位朋友才到。当时陈寔儿子元方才六岁,正在门外玩耍。来客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家父等了您很久,见您不来,已经走了。”那位朋友便生起气来,说道:“真不是人呀!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说:“您是跟家父约定中午走的。到了中午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那位朋友听了很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元方掉头回家去,再也不回看一眼。4.谢公与人围棋: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译文】谢安和客人下棋。过了一会儿,谢玄从淮上派来的使者到了。谢安看完了书信,沉默无语,慢慢地把脸转向棋局。客人问淮上战局的情况,谢安回答说:“孩子们已经大破敌人。”意色举止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5.《咏雪》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那个女孩)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6.[原文]桓南郡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骋良马,驰击若飞,双甄所指,不避陵壑。或行陈不整,麏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颇敢直言。常自带绛绵着绳腰中,玄问:“用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玄自此小差。[译文]桓南郡喜欢打猎。每次外出打猎,车马随从很多,五六十里范围内族旗遍布田野,骏马驰骋,追击如飞,左右两翼人马所到之处,不避山陵沟壑。倘若队伍行列不整齐獐子野兔逃跑了,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桓道恭,与桓南郡桓玄是同一家族;当时任贼曹的参军,非常敢于直话直说。常常自己带着紫红色的棉绳,放在腰间。桓玄问他这是干什么用的,他回答说:“您打猎时喜欢捆绑人,我也免不了要被捆绑,但我的手受不了粗绳上的芒刺。”桓玄从此略好了一些。7.床头捉刀人:魏武将见匈奴使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译文】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来的使节,自己认为外貌不好,不足以震服远方的国家,于是便命令崔季扮成自己去接待,武帝则拿着刀站在座位的旁边。已经接见完毕,命令间谍问匈奴来的使节:“魏王怎么样?”匈奴的使节回答说:“魏王风采高雅,非同一般;但是座位旁边拿刀侍立的人,这个人才是个英雄。”曹操听说这件事,连忙派人追赶,杀掉了那个使者。8.[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译文]王徽之字子猷,弃官后住在山阴,一天夜晚下大雪,他睡觉醒来,打开房门,命仆人酌酒,四周望去,白茫茫一片。就起身徘徊,吟咏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戴速字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就在夜晚乘小船到戴安道那里去。走了一夜才走到,到戴安道门前却不上前敲门就又返回了。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王子猷回答说:“我本来是乘兴而来,现在兴尽就返回家,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9.急不相弃: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zhé)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译文】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王朗说:“好在船还宽绰,为什么不呢?”不一会儿,强盗尾随而至,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担虑这一点。现在已经答允了他,又怎可出尔反尔,抛下他置之不管呢?”启示:不要轻易许诺;既已许诺,就要善始善终。10.郗太傅招婿: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逸少,因嫁女与之。【译文】郗太傅派遣门生给王丞相送去书信,打算在王家子弟当中挑一个做女婿。王丞相对信使说:“你到东厢房随便挑选吧!”信使回去禀报郗太傅:“王家的小伙子都不错。只是一听说您来招女婿,就都拘谨起来,惟独有一个袒露肚皮躺在床上,没听到似的。”郗太傅捋着胡须说:“这个人才是我的贤婿啊!”于是又派人去探访,得知是王羲之,遂将女儿许配给他。启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保持自己本色的人往往更受欢迎。

参考答案

明确: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③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明确(1)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2)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有同学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获知友人是比陈太丘官高两品的官员,平素对陈太丘傲慢无礼。(3)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课堂巩固练习1.期:约定。去:离开;过去的。顾:回头看。引:拉;放开。舍:放弃;牺牲。信:诚实,讲信用;随意、随便。2.①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②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③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④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3.敬词有③④⑥⑦⑨谦词有①②⑤⑧4.B(例句中“不”通“否”;A.“女”通“汝”;C.“见”通“现”;D.“说”通“悦”)延伸参考1.A(窃:偷偷地、悄悄地)2.(1)王冕(2)听完以后,就默默记住(3)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4)说明王冕读书的专注、入迷。【推敲翻译】贾岛初次去京城考试。一天他骑着毛驴赋诗,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开始的时候想用推字想想又觉得敲字好.不能决定用什么好,于是反复吟咏,并且用手做推与敲的姿势.韩愈当时是吏部权兆尹.贾岛不知不觉的冲撞到仪仗队的第三节,被侍从押到韩愈身前.贾岛于是对韩愈讲了自己作诗的经过.韩愈在马上停了很久,对贾岛说:敲字比较好.于是与贾岛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府第.在一起谈论诗歌,两人最后成了好朋友.

惜缘

世说新语 篇6

〔世说新语〕1思虑太少可能失去做人的尊严,思虑太多可能失去做人的乐趣。2如果一直腾不出时间休息,只好腾出时间生病再休息。3挣钱是技术,花钱是艺术,能不能挣钱看智慧,会不会花钱看品味。4对自己好点儿,因为这一生不是很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儿,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上;5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我们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我们的宽容。6人生最难吃的三碗面:人面、情面、场面。

【世说新语】(1)人生就象卫生纸,没事尽量少扯。(2)有老公怎么的?有守门员还老进球呢!(3)最穷无非讨饭,不死终会出头。(4)谁是谁的老公?都是临时工而已。(5)你再牛B百度咋搜不到呢?你再有劲你能憋住尿吗?(6)世界上最动听的话不是我爱你,而是肿瘤是良性的。(7)这个世界上唯一不用努力就能得到的只有年龄。(8)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等开心了再笑。(10)凡事别看的太透,那样活着就没意思了。

《世说新语》刘注简论 篇7

关键词:《世说新语》,刘孝标,史注体

《世说新语》是魏晋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自其问世以来, 就一直以其独特的内容和行文风格成为文学关注的焦点。《世说新语》按内容分为三十六类, 每类收有若干则小故事, 全书共收录一千二百余则。此书最早见于史籍著录是在《隋书·经籍志》小说类, 两《唐志》小说家类著录同。唐代又有称《世说》为《世说新书》和《世说新语》, 北宋时则三名并用, 南宋后此书始定名为《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的作者, 历代著录均为临川王刘义庆。此说受到鲁迅先生的质疑, 鲁迅先生认为此书成于众手。折衷的说法可以认为此书为刘义庆倡导主编, 其门下文人学士进行材料搜集、润色整饰等工作。

《世说新语》重在记载逸闻趣事, 但对于人物及时代背景等材料却少有涉及, 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就造成了内容的难以理解甚至误读。因此, 对《世说新语》做注就成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现知的《世说》最早的注者是南朝齐人敬胤。自刘孝标注一出, 敬胤注便不行于世了。敬胤注今仅于南宋学着汪藻《世说叙录》中存留51条, 其中40条有注。

刘孝标, 名峻, 字孝标, 本名法武, 平原 (今山东平原) 人。《梁书》、《南史》有传。根据他的传记可知, 他在北魏时, 学识尚浅, 所以自永明中回到南齐后, 有过一阵博求广读的时光, 在此期间, 他求为萧子良学士, 但没有成功。到齐明帝时候, 才做到萧遥欣府狱参军。至梁天监初 (502) , 武帝命其点校秘阁, 才有了大量阅读国藏图书的机会。天监七年 (508) , 安成王萧秀给其书籍, 使撰《类苑》, 这为他做《世说》注打好了基础。据本传知, 刘孝标卒于普通二年 (521) , 可以笼统推测出刘注成书于公元502至521年间。徐传武先生在《<世说新语>刘注浅探》中认为, 在目前所掌握的材料中, 即从《梁书·刘孝标传》中得知, 刘孝标奉命修《类苑》一百二十卷, 这是一部卷轶浩繁的巨著, 需要巨大的人力;而《世说》注的写作, 也是需要花费诸多的时间精力。因此孝标做注的主要时间段应在《类苑》撰成之后, 讲学东阳之时。那么需要确定的就是《类苑》的大致成书时间。《南史》刘孝标本传记载:“及峻《类苑》成, 凡百二十卷, 帝命诸学士撰《华林遍略》以高之, 竟不见用。”由此可以得知, 《类苑》成书与《华林遍略》开始编纂应该大约在同一时期。再根据《梁书·何思澄传》记载:“天监十五年, 敕太子詹事徐勉举学士入华林撰《遍略》, 勉举何思澄等五人以应选。”我们可以知道, 《华林遍略》的编纂始于天监十五年 (516年) , 则《类苑》的成书时间应当也在天监十五年, 即《世说》注的编纂时间在天监十五年 (516年) 至梁武帝普通二年 (521年)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虽然刘孝标在条只注陈宴和陈纪, 没有注陈堪, 而是在下一条“客有访陈季方”注陈堪。这是因为, 在原文中, 两条虽然讲的都是陈宴父子三人的故事, 但侧重是有所不同的, 所以刘孝标在作注时也注意到了剪裁和取舍。各书记载有出入的条目, 他均罗列异说, 对原文时有考证或辩驳, 如无把握, 则存疑。

其次, 注文中出现的个别词语训释并非是为训诂, 而是为了使原文的情节、人物更加完整。如文学门“刘伶著《酒德颂》”, 刘注:

《名士传》曰:“伶字伯伦, 沛郡人。肆意放荡, 以宇宙为狭。常乘鹿车, 携一壶酒, 使人荷插随之, 云:‘死便掘地以埋。’土木形骸, 遨游一世。”《竹林七贤传》曰:“伶处天地间, 悠悠荡荡, 无所用心。尝与俗士相梧, 其人攘袂而起, 欲必筑之。伶和其色曰:‘鸡肋岂足以当尊拳!’其人不觉废然而返。未尝措意文章, 终其世, 凡著《酒德颂》一篇而已。其辞曰:……”

原文仅一句话, 刘注却引用诸书, 对刘伶及其作品详加介绍, 读完注文, 就会对刘伶有了全面而具体的了解。

第三, 刘注善引典故。这既与他早年的僧侣生涯有关, 也是受了社会风气的影响所致。如德行门第十则“华欲遇子弟甚整”, 孝标注:

《魏志》曰:“欲字子鱼, 平原高唐人。”《魏略》曰:“灵帝时, 与北海邮原、管宁俱游学相善, 时号三人为一龙, 谓欲为龙头, 宁为龙腹, 原为龙尾。”

第四, 关于《世说新语》刘注的体例, 历代学者都有过许多研究和论述。有的学者归为补阙、纠谬、备异、论辨、存疑、释典、疏理、别见等八端。

刘注所引之书遍涉经、史、子、集, 还有不少佛经, 其中以史部最突出, 其次是集部。这是由他所遵从的充实史料的史注体决定的, 这种史注体也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中形成了更加精炼的风格。注中所引各类专著、家传、别传、氏族世谱、目录等共超过400余种, 在保存文献和辑佚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余嘉锡撰:世说新语笺疏, 北京市:中华书局, 1983

[2]孙钦善著: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 (唐) 李延寿撰:南史.北京市:中华书局, 1975, 1997重印

精读《世说新语》(七) 篇8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解】

①行炙人:传递菜肴的仆役。炙,烤肉。因:于是;就。辍己施焉:指自己停下来不吃,让出自己那一份。

②嗤(chT):讥笑。

③左右:帮助。

④所以:缘故。

【译文】

顾荣在洛阳的时候,一次应邀赴宴,发现上菜的人有想吃烤肉的神情,就把自己那一份让给了他。同座的人都笑话顾荣,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的道理呢!”后来顾荣遇上战乱过江避难,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别人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原来他就是得到烤肉的那个人。

【解读】

顾荣的种子

顾荣,吴郡即苏州人,其祖父是吴国名相顾雍,世为江东大族。西晋灭吴,很多东吴旧臣的子弟北上洛阳寻求发展,包括顾荣。

洛阳的生活总是不易。顾荣喜欢喝酒,与张翰是好友,经常一起到洛水边春游散心。他曾说:“人生在世多不易,只有酒能使人忘记忧愁!”这是顾荣的人生感慨,还是想到故国的沦亡,我们不得而知。总之,在洛阳的风云下,他是越来越伤感啦。八王之乱开始后,多有名士祸及自身,顾荣聪明,胆子也比较小,变乱之中不问政事,终日酣饮。一次,他与几个朋友一边吃烧烤,一边喝酒,吃着吃着,看到正在烤羊肉串的小伙子流下了口水,便站起来,走过去,把手里的羊肉串塞给小伙子。朋友甲讥笑顾荣:“他只是负责烤肉的,有什么资格去吃?你充什么大尾巴鹰?”顾荣自言自语道:“哪有成天在那烤肉却不知道肉的滋味的道理?”

此时赵王司马伦当政,顾荣被迫出任长史。没过多长时间,司马伦倒台,齐王司马同上台。顾荣又被迫出任主簿。顾荣依旧狂饮如初,整天昏醉。有人向齐王告状,主簿这个职位很重要,顾荣整天喝酒不办公,您说怎么办吧。于是,齐王转任顾荣为中书侍郎。上任之初,顾荣工作了几天。有人问:“你以前天天酗酒,怎么这回清醒了?”一听这个,顾荣马上又酗起酒来。后来,长沙王司马义、成都王司马颖相继执政,顾荣辗转于他们帐下,那叫一个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受到牵连。这样的日子让顾荣的精神快崩溃了。齐王当政时,他曾给好友杨彦明写信,信中的原话是这样的:“吾为齐王主簿,恒虑祸及,见刀与绳,每欲自杀……”,看来顾荣真的是很痛苦。思前想后,顾荣算是明白了,要想脱得清净,必须离开洛阳,离开北方!此时朝廷的旨意又下来了,任命他为散骑常侍。这一次顾荣说什么也没接受任命,连夜踏上返回东吴之路。当时天下已乱,回东吴的路上险象环生,散兵呀,强盗呀,骗子呀,一个都不少。不过,每到危难之际,总有一个人出来保护顾荣。正像我们猜测的那样,这个人就是当年那个吃上羊肉串的小伙子。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 篇9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1

《世说新语》二则是同学进入初中后学到的第二篇文言文。严格来说是第一篇,因为前一篇《论语》六则是语录体散文,不是完整的篇章。因此,教学本文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2、让文言文与现代文联系起来,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与贯通;

3、根据教学要点概括文意和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第三点上面,以实现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疏通了文意之后,我们很自然的就进入了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对文章进行赏析。对于这两则短文的主旨,不长时间就达成了共识,即为人需要诚信。

接下来是对文中的几个人物进行评价。对人物的评价,同学们比较陌生,一时感到无从下手。我先引导说:“对人物的评价就是对人物的看法,而你对人物的看法又必须根据人物自己的言行举止来进行分析,必须是有根有据的,不是凭空的、盲目的。”经过讨论,陆续有同学举手表示要发言。

首先评价陈元方。

生:他聪明,因为他“年方七岁”,就会那样伶牙俐齿地对无礼的客人进行批评。

师:还有没有?

生:他机灵。

师:聪明和机灵应是一样的。那他有没有缺点或做得不对的地方?

对这一问题,一开始是陷入了冷场。我引导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或缺点,要根据人物的表现来进行全面的评价。”生:当客人要表示歉意,“下车引之”时,元方“入门而不顾”似乎不太礼貌,不太好。

我马上对他思维的敏锐和说话的分寸进行了表扬。(师板书:元方聪明、机灵、不太礼貌)

接着分析“友人”。

生:“友人”不遵守时间,因为“过中不至”。

生:那就是不讲信用。

生:“友人”还无礼,因为“对子骂父”。

生:“友人”无礼还表现在问别人话时是站在车上,没有下车,后边的“下车引之”可以证明。无怪元方“入门不顾”。

我们不禁为他的分析鼓掌。

生:“友人”知错能改,因为听了元方的批评后,要“下车引之”。(师板书:友人不守时守信,但知错能改)

师问:那元方的父亲你认为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他守时。他相约日中,就等到日中。

生:他似太严历了些,时间一到马上就走,没给人改正的机会,别人迟到也许有不得已的原因。

师表扬他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胸怀。(师板书:元方之父守时守信但太严)

大家再来看看华歆和王朗。

生:王朗不讲信用。开始答应让人家搭船,紧急时又要把人家扔下。

生:其实王朗挺孩子气的。想到船宽就让人搭,遇到紧急就把人抛下,挺可爱的。

我们大家莞尔。(师板书:王朗不讲信用,做事考虑不周到)

生:华歆思虑周到,因为他一开始就预见到可能有紧急情况发生,有远见。而且他讲信用。一开始虽没有答应,但也算默许了,后来还始终如一的携带救助搭船的人。所谓“患难见真情”,在紧急时刻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师:精彩,那文中有没有同时表现他的缺点呢?

这一问,同学们始料不及,又陷入冷场。

师:他一开始为什么不答应让人搭船呢?

生:他担心让人追上呀!

师:我们为人能因为自己可能会碰上什么紧急情况而放弃对别人的帮助吗?

生大悟:原来华歆也与王朗一样,是很自私的。一个因情况紧急要把人扔下,一个因为可能危急而放弃对别人的帮助。两个人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师板书:华歆思虑周到,讲信用,但其实也很自私)

师: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对文章的人物进行评价的问题。其实,对人物的评价是根据人物自己的言行,以人们公认的思想道德准则为标准来进行的。对古文中的人物是这样评价,对现代文中的人物也是这样评价。我们自己的创作实践中的人物刻画更应该根据这些。

这一节课,老师上得很轻松,因为,我只是在旁边稍微点拨一下,就创造性的对人物作了全面的深入的分析与解剖。在人物的评价操作中,让学生学会了人物评价的方法,同时反思自己的为人准则。反思过去的教学,人物的评价要么只是蜻蜓点水,要么要整节进行讲解和灌输,累死老师,困死学生。现在,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主动来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真正地自觉地操练,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举一反三的能力,使他们学会读书,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正如新课程所提倡的那样:“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起到主体的作用,让他们插上翅膀,然后放飞。这是新课程中应有的理念。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2

新学年,在新接手的班级上第一课——《长江之歌》,为了能尽力上好这一课,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上课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认真阅读教材,上网查找各种资料。根据教材的实际着力与立足教材实际,透过诗歌高度浓缩的语言特征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将诗歌的语言与丰富的信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感觉到乏味。为此,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读题,谈话交流长江的相关信息,初读文章整体感知诗歌外在的结构,交流初读后的感受,精读时扣住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研读教材,突破重点难点,最后适当补充其它诗歌,以求升华对文本的认识。

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感觉良好,在教学中也努力按照所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总体教学应该是顺利的。学生对教师所补充的材料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从中反映出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可总觉得学生在课堂不敢积极的参与,很多的时候,他们,面对教师的提问总是沉默以应答,特别是一些女同学。不知道是他们对长江的了解知之甚,还是学生对教师有陌生敢,就感觉文本与学生的距离相当的远,一部分同学对问题的理解还是相当浅层次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不能把这些责任都归咎与学生,还是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学设计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针对第一课所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加以改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与进步。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3

昨天利用两节课的时间上完了《世说新语》中的两篇短文,上完后有了一点感想:

首先是对于学生们的,学生们喜欢游戏,喜欢将知识放在游戏中学习,在课堂上,如果让学生们玩游戏,学生们就会来劲,而一旦游戏没有了,学生们的热情就退下去了,因此如何让学生的热情之火越烧越旺,使学生们的学习激情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这是我要考虑的事情。但是不要只让学生们关注游戏,而没有在游戏中忽视学习,甚至忘了学习。例如在《咏雪》一文中,我选取了三句话,“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未若柳絮因风起”让学生们激情表演,同学们在对课文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这三句诗演绎的淋漓尽致,也感受到了诗中的意境,从而在比照中得到了学习与领会,还有就是《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也是在学生们对于课文进行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讨论诚信的问题,并举例说明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拥有诚信就会拥有一切,而失去诚信就会失去一切”在活动中并且组织学生进行抢答,对于文言词语也掌握的很好,当然要想让学生们记忆深刻还得需要平时的练习,否则课堂的效果维持的并不持久。

其次是对于自己的提升,学生们喜欢什么,自己就得准备什么,上什么东西,学生们想听到什么东西,事先还是要多去考虑的,否则学生们不愿意听,上课不来激情,那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就会浪费一节课,因此在上课的前几天我就开始琢磨这个课该怎么去上,免得乱手乱脚的,并且效果一定不好。例如这个《世说新语》还没讲完,我又在琢磨《皇帝的新装》该怎么上了,是让学生们自己讲,还是自己演,要怎么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第一节课让学生们自己分角色朗诵,在第二节课让学生们进行辩论。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4

《世说新语》这两篇文言文的教学,在自己精心设计和准备下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感触较多,现简单介绍一下;

优点一.创设情景生动巧妙,善于导入激发兴趣。在《咏雪》中我们上课伊始和学生介绍:尽管大家都生活在江南,雪天没有北方常见,但是刚巧我在大学时期保留了很珍贵的雪景视频,给学生来了个尽情展示,我就问:你们看见那美丽的雪花纷纷扬扬的在空中飞舞,会想到可以把它们比作什么呢?学生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象.我们不失时机的和他们说"在古代有两个孩子也像大家一样打了两个特别好的比方,你们想知道么?

《陈太丘与友期》中的情景设计的效果就更加好了.我在上课精心设计了两个场景:我以某位同学的父亲朋友的名义给他家打电话:问:你父亲在家么?那位同学需回答不在家.然后我以一种和蔼一种侮辱的发牢骚,分别试探这位同学的反应,而同学们对侮辱一般的反应是不知所措或者准备与之对骂.同学们笑声大作,我不失时机的告诉同学们:古代可有一位小孩子处理的非常得当,大家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优点二.综合探究紧扣教材,重点突出.按照教参的建议:本课的基本教学方式"诵读--讨论--诵读"在增加文言积累的同时,我同时加强了对文章思想意义的探究.《咏雪》中我在比较两种比喻的优劣时,我在明确写物首先追求形似的然后在此基础上追求神似,同时明确好的比喻要有意蕴.同时告诉学生做好人才有好文,如果没

有一个美丽的心灵怎么会想到那浓浓春日里的柳絮呢?《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中,我们知道待人要宽容,对人不应求全责备.更应明白我们现在的中学生更应该处理的善于从这件事中取长补短.力求尽善尽美.

当然这堂课缺点也很明显:

一.朗读还是要加强,我们虽然在努力的多读,但还是要寻求更加有效的朗读方式,最终实现不但朗读和时间的有机组合,二者不再是矛盾的双方;

二.学生的探究部分不宜太多,应充分体现重点及难点.教者更应该是一个钢琴表演艺术家,在课堂上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让学生与学于乐,与乐中有所收获;

三.重点文言实词如“舍”“去”“委”以及一些古代称谓的变化等都要加强落实!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5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分为政事、文学、方正、德行、言语、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本文列入方正篇,讲述聪明的儿童元方反驳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

本文我在设计时,首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一是对作家作品的了解,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达到学习目的。二是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可以自己凭借工具书及其课文注释,自己学习。

其次调动学生合作的意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地学习一些难于理解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对于文言翻译有不理解之处,小组合作交流,再不理解的全班共同探究。二是对于本文可以提出一些在内容上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教师整合问题,有目的的讲解课文。

再次本文的朗读是一个重点。学生先听读课文,然后谈听后的感受,并且初步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学生再练习读、汇报读。在讲解课文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再深一层次品读课文,进而学会朗读课文,读出本文的语气和感情。

本文我也借助多媒体这一手段,帮助学生明确课文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我首先出示了作者资料,让学生了解到作家作品,同时也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在翻译课文中,我借助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作业中,我希望同学们能课下阅读《世说新语》文章,变学习为兴趣,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6

周五我开了本学期校内研究课《地图的阅读》,上完之后有如下体会。

这节课是《地图的阅读》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地图的三要素以及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会判断比例尺大小与地图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会正确判断地图上的方向。根据学习目标,我设计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单,包含了四个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初识地图语言;学习任务二,深入认识比例尺;学习任务三,活学活用,判断方向;学习任务四,随堂巩固。通过层层递进的环节让学生逐步掌握这节课的重点要点。

第一个学习任务,我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完成的,因为内容比较简单,大多都能找到,上课的时候直接展示。展评的时候学生的问题主要出在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他们大多只能找到其中的两种,第三种文字式没有直接在书上写出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学生不会详细的描述,只会简单的照书上抄,通过我的引导,有些学生说的还是不错的。

第二个学习任务,深入认识比例尺,在这一块学生的问题还是比较大的,第一题让学生比较三种比例尺的大小,很多学生不知道比例尺其实是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是个分数,他们比较大小,基本上都是只看实地距离,哪个比例尺的实地距离大,他们就觉得哪个比例尺大。要纠正他们这个错误观念,需要不断给他们搭设支架,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比例尺,在这部分,我觉得我讲的稍稍多一些,我怕我不讲透他们还是不理解。

学习任务二的第二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应该难度也比较大。里面有几个转弯的地方,需要他们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只要一个地方弄错,可能后面都会发生错误。在这部分,我是让学生先做,上来展评,不断的质疑反驳,但是可能因为难度较大,学生说来说去都不能清楚的解释出来,这个时候,我就作简单的提示,

帮助学生总结出规律。但是最后,我觉得效果还是不能令人满意,自己感觉还是有部分学生是没有弄明白的。

第三个学习任务,是让学生根据有指向标地图来判断方向。这个学习任务,我还故意选择了一个指向标倾斜的地图,让他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指向标都是指的上面是北,以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学生在做的时候,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还是存在问题的,于是我让学生们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分享集体的智慧。展评的时候,问题大多出在最后一问上,这一问是难度比较大的,要分步来分析,这题还有一个难度就是学生不理解什么是转向,不知道该怎样来描述这种方向的变化。学生这时候脑子就有点转不过弯来了,我在这时适时的点拨好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平移指向标,两点连线,找出相对的位置关系,这样学生能清楚的看出方向的变化。但是我个人感觉最后由于时间的关系,这道题的活动还是不充分的,有点匆忙,有的学生还是有点不清楚的,这是一个遗憾之处。

最后随堂检测出了三道选择题,从学生做下来的情况反映出,学生这节课的掌握情况还是不错的,错误率比较低,总体令人满意。

就这节课的内容来说,本身就存在难度,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读图能力。就整节课来说,我觉得我的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总体偏难,特别是对于平行班的孩子来说。其实我在设计学习任务单的时候,就感觉似乎对于学生来说偏难,但是我最后还是没有降低难度,因为我觉得这是学生必须要达到的难度,考试时候经常会考到类似的问题,所以还是需要掌握巩固。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7

昨天我在执教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的《世说新语》两则这篇课文时,在不同的班级里使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结果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先在七年级三班上的这节课,和多数语文老师一样,我对七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一直不是很放心,所以在讲文言文的课堂上,我往往还是以教师为主。有时也会就一些问题让他们讨论解决,但是都是些不紧要的词句。这节课,我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在通过多种形式的熟读后,我采取重点字词帮他们解决,一块来疏通句意的方法。在课堂上边讲边巡视,发现多数学生笔记还是做的很认真的。讲完之后,让他们私下再熟悉一下,然后找了几个学生就课后习题中的字词解释,上黑板做一遍,其他学生在下面做。想不到找了5个同学,竟然只有一个学生做的比较好,其余几个不是填字漏字就是词意不恰当。更令人生气的是:《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家君”、“尊君”几个词各自的意义有什么不同?我都讲了三遍了。学生起来回答这个问题还是错了,气得我差点吐血!

第二节课我又到了七年级七班(我带这两个班的语文)上这篇课文,在临上课时,我突然想: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学这篇课文呢?前两天在听我校丁老师的课,人家六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也很强吗?于是,在我引导下经过多种形式的熟读课文后,我说:“同学们,今天这篇课文比较短小精悍,有关字词的学习就由我们自己动手解决了,大家可以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找出重点字词、语句,弄明白它们的意思。实在不明白的可以放到小组里讨论解决,还是解决不了的,咱们放到课堂上来一起解决。记住,遇到不会的问题,一定要提出来,要不我就问你了。哪个组里做好了,就可以先举手。现在开始吧。”

很快学生拿起来笔,在书上写写画画,非常投入。我也不用声嘶力竭的反复讲解了,在他们中间比较轻松的做一下指导。很快有的学习小组展开了讨论,接着其他小组也相继展开了。讨论几分钟后,也没见哪个学生举起手来提问问题。我知道这个班的学生有些胆怯,于是,我说:“看来同学们的文言知识掌握的很好呀!没有一个问题要问,是真的没有呢?还是不好意思?大家可要注意了,你不说,我可要问你了。”话音一落石玉环同学举起了手,接着很多同学也举起了手,僵局打破了。学生们共提了十多个问题,多数没用我来解答,还是学生解答的。课堂气氛由原来的沉闷变得活泼起来。学完内容后,我找学生上黑板做题,天哪,竟然全对了!

今天和我的同事谈起这个问题时,她也感叹:有时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说的口干舌燥、累得筋疲力尽,学生在下面还是各干各的事,就是不理你呢!

看来在课堂上我们教师真的需要少说了,一定要甩掉不放心的包袱,给学生以任务,以压力。他们乐着学,我们也给自己减了压,何乐而不为呢?!

这篇文章的故事性很强,对七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展开,跟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贴近,所以学习起来会很容易。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组织讨论有争论的问题,鼓励有创见性的意见。

我认为这次上课的亮点在于我设计了一棵智慧树,凡是会读、会问、会背、会讲、会说的聪明学生都能在树上留下自己的姓名,这完全打破了上传统文言文沉闷、枯燥的课堂气氛,许多同学都踊跃举手,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理解文意这一部分为例:在我引导下经过多种形式的熟读课文后,我说:“同学们,今天这篇课文比较短小精悍,有关字词的学习就由我们自己动手解决了,大家可以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找出重点字词、语句,弄明白它们的意思。实在不明白的可以放到小组里讨论解决,还是解决不了的,咱们放到课堂上来一起解决。记住,遇到不会的问题,一定要提出来,要不我就问你了。哪个组里做好了,就可以先举手。现在开始吧。”很快学生拿起来笔,在书上写写画画,非常投入。我也不用声嘶力竭的反复讲解了,在他们中间比较轻松的做一下指导。很快有的学习小组展开了讨论,接着其他小组也相继展开了。讨论几分钟后,当我说:“开始。”话音一落,一小组同学举起了手,接着很多同学也举起了手。学生们共提了十多个问题,多数没用我来解答,还是学生解答的。课堂气氛由原来的沉闷变得活泼起来。当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写在智慧树上时,他们的高兴、自豪心情更激发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8

《世说新语两则》是初一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内容简单。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我决定以此为例子,启迪孩子们去发现孩子文言文的奥秘,从而培养孩子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给孩子们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首先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预习除外共五个环节:(预习,读准字音,借助资料完成导学案。)课堂首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内容;第二,三个小组为单位展示:朗读课文,逐句翻译成现代文,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第三,三个小组展示:重点词语讲解;第四,质疑:对文中不理解的重点字词提出来;第五;谈感受和收获。

前三个环节孩子们都能以小组问单位学习的很好,三个小组的展示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第四个环节为鼓励学生质疑,我对于质疑的小组进行了分数的奖励,提出问题的要给以奖励,帮助解答问题的也要给以奖励。全班分为七个小组,有六个小组提出了问题:“相委而去”的“相”和“而”;“下车引之”的“之”;“则是无信”的“则”;“友人便怒”的“便”;“去后乃至”的“乃”,对于这些问题,我先让其他学生给以解答,最后只有一个问题学生解答的不正确,就是“相委而去”的“相”和“而”的意思,老师给以较为详细的讲解,并对学生们这节课的学习给以肯定和表扬。随后在第五个环节,我让学自己总结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简单可行的方法。

在这节课堂上我观察到了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的交流学习的热情,感受到了学生们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自信,寻觅到了学生们精益求精的精神。这节课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懂得了将课堂交给学生,将时间交给学生,将方法交给学生,就等于让阳光直射幼苗,与此同时我反思以前的课堂就好像是老师将阳光折射给了学生,哪种方法更能够帮助孩子茁壮成长,答案不想而知。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9

上一周我上了《世说新语》两则,由于这篇课文短小精悍,再加上备课较充分,所以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

亮点一:创设情景生动巧妙,贴近实际。在《咏雪》中我上课伊始和学生介绍:我们大家知道在祖国的北方,每到冬季就能看见那美丽的雪花纷纷扬扬的在空中飞舞,你能想到可以把它们比作什么吗?学生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象。我不失时机的和他们说:古代有两个孩子也像大家一样打了两个特别好的比方,你们想知道吗?

亮点二:备课时,我想: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学这篇课文呢?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于是,在我的引导下经过多种形式的熟读课文后,我说:“同学们,今天这篇课文比较短小精悍,有关字词的学习就由我们自己动手解决了,大家可以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找出重点字词、语句,弄明白它们的意思。实在不明白的可以放到小组讨论解决,还是解决不了的,咱们放到课堂上来一起解决。记住,遇到不会的问题,一定要提出来。哪个组做好了,就可以先举手。”

很快学生拿起来笔,在书上写写画画,非常投入。我也不用声嘶力竭的反复讲解了,在他们中间比较轻松的做一下指导。很快有的学习小组展开了讨论,接着其他小组也相继展开了。讨论几分钟后,也没见哪个学生举起手来提问问题。我知道这个班的学生有些胆怯,于是,我说:“看来同学们的文言知识掌握的很好呀!没有什么问题要问,是真的没有呢?还是不好意思?大家可要注意了,你们不提问题,我可要提问了。”话音一落有个同学举起了手,接着很多同学也举起了手,僵局打破了。学生们共提了好几个问题,多数不用我来解答,还是学生解答的。课堂气氛由原来的沉闷变得活跃起来。

看来在课堂上我们教师真的需要少说了,一定要甩掉不放心的包袱,给学生任务,压力。他们乐着学,我们也给自己减了压,何乐而不为呢?!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10

我觉得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是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畅所欲言,也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学生对自己所喜欢的语句的讲解,真令我刮目相看。比如,有一个学生说:我喜欢第2段中的‘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因为摇篮能挡住寒风,让里面的婴儿感到温暖。

又有一个同学补充说:正因为济南如同摇篮里的婴儿,所以冬天是温暖的,四季如春。学生在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一些写景的技巧,而且也探究济南冬天气候的成因,它所达到的效果无疑比老师单纯地分析灌输修辞、语法要生动得多。作业设计也较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在掌握写景的技巧后运用到写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本人觉得阅读环节处理得不太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在学生对文本还不太熟悉的情况下,他们的注意力就不可能集中到课件中所展示的与济南冬天相关的一些优美的图片上,我发现学生只能边看书,边听录音,边看图片,对此如果做一些调整,效果就可能更好了。比如,可以先让小组朗读(或学生自由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接着让学生默读,有利于学生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最后再把书合起来,看图听读。

上一篇:反腐败特色工作报告下一篇:2022年松江区教育局招聘中小学事业编制教师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