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特色工作报告

2024-09-22

反腐败特色工作报告(共8篇)

反腐败特色工作报告 篇1

从中国特色反腐败问题解读十八大报告

2012-11-11

今天我想谈一下对“十八大”报告中一些内容的理解。我认为“十八大”报告有几个关键词,一个就是民生,强调了对民生的关注,这种关注也涉及到反腐败的问题,这次强调了我们要关心、关注身边的腐败。第二个强调了改革,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第三,强调了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第四,就是讲了清廉,拒腐防变,保持队伍的清廉,保持政治的清明的问题。第五是专门谈了和谐,和谐社会需要制度建设。第六,也就是这一次讲话的主题,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小康。第七,专门讲了文化,文化问题,再度提出了生态文化的概念。

一、中国特色的反腐败问题 1.与他国有何本质不同?

现在我主要想解读一下,有关清廉的部分,关于反腐败的问题,廉政建设的部分。那么在“十八大”期间,中纪委的有关领导人包括锦涛的报告当中,也都提到了我们中国特色的反腐败问题,廉政建设。什么是中国特色呢?我们的反腐败与境外的一些地区或者国外的一些国家的反腐败,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境外的一些地区还有国外,反腐败主要是国家行为,但是我们的反腐败在本质上是党内自清行为,党管干部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的组织路线。所以呢,干部出了问题,首先由党来管,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交代问题,这就是双规。在双规的期间,发现有腐败犯罪的行为就移送司法机关进行惩处,这几十年以来,我们的反腐败一直是按照这样的一个程序进行的。境外有些媒体,他们不了解,国外的民众不了解,说这是中国的反腐败怎么搞成了党内的暗箱操作的行为,是不对的,这是他不了解我国的反腐败的本质特点,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反腐败,首先由党内来处理,犯罪行为触犯了国家法律移送司法机关。2.我国的反腐败机构和主要任务

那么这样一来呢,我们的整个反腐败的权力架构最高的就是中纪委,中纪委下面,在国家层面当中我们有一个监察部,监察部它现在主要负责不正之风,组织不正之风,然后在国务院的下面又有一个国家预防腐败局,预防腐败局在揭牌的那一天,他的局长马馼以及他们的任务讲得很清楚了,我们主要是两个任务,一个就是搞研究,研究腐败和反腐败的特点及其它的规律,这些年来,预防腐败局应该是做不少的工作,我们从近几年中央频频出台的文件中就可以看到,预防腐败局所做的努力。

第二项任务,他们在各种纪检部门中进行协调工作,也就是说一个是协调,一个是研究,这是预防腐败局的主要工作。那么另外在司法机关层面上有两个组织重要的机构,一个就是高院,高检,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检查院,最高人民法院,他们这几年出台反腐败法律的时候,功不可没,通过司法解释弥补了我们没有反腐败法的缺陷。比如像不明财产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非国家公职人员受贿罪等等,都是由两院司法解释出台一系列的规定的。我们的整个架构就是这么一个架构,这个架构在这些年来,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二三十年以来,在反腐败方面这些各个机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中国特色的廉政建设。当然,还有其它,等一会儿会说。

二、如何理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这次“十八大”报告里专门提出,我们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怎么来理解呢? 1.三段话概括民主监督新路

1.1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很多人都记忆犹新,在解放前夕,国民党参政员到延安和毛泽东主席有一个对话,黄炎培议员就问毛泽东,纵观中国的历史上和各个国家的历史,都是一个政权建立起来,在初期都是蓬勃发展的,朝气蓬勃,向上的,但是之后它就慢慢衰亡下去了,中共如何跳出由盛而衰而亡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笑了,说我们找到了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至于这样。毛泽东和黄炎培的这个对话已经过去60多年了,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找到了这条新路,这个新路我们可以用三段话来进行概括,第一就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所提出的十六字方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国外的政府和国家,没有很明确提出“预防”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我们对预防要胜于惩治,惩治和预防并用,但是预防更重。

最近我参加了山东省滨州市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他们聘了我做中心的首席顾问。像这样的一种预防职务犯罪的会议或者研究,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到年底了,最高检就要召开了。去年在广东佛山召开了“预防职务犯罪”的大会,会议开得很好。现在的各级检查机关都有预防职务犯罪处或者局。这个就说明了,我们党在反腐败方面非常注重预防,这就是中国特色。腐败犯罪案件披露了,我们怎能亡羊补牢?但是预防就不一样了,把很多工作做到了预防,避免很多事情发生。

1.2 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关键,以监督为保证

第二段话我说《实施纲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三句话:“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关键,以监督为保证”,教育、制度、监督,现在再加上改革,这四个环节结合起来,来进行廉政建设。

1.3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权力是不能用来交易的

第三段话就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这次重申的,就是刚才说到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段话非常好,所以“十七大”报告提出以后,这次“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观点非常好。我们看一看,为什么权力要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权力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什么是权力呢?权力就是主体将它的意志强加于他物,这个他物是个体或者群体,或者是国家机关。强加在他物,使之产生压力继而服从的能力,这是一个学术上的定义。

权力的第一个特点,它发生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可以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一定都有权力的存在。权力的第二个特点是,权力是一种外在性能力,它跟智商等等不一样,和体力不一样,那是内在的能力,权力是一种外在性的能力,需要借助一定的资源能实现的。这个资源就是知识、财富和物质,它才能实现,权力在它实现的过程当中,因为它是一种外在性能力,它是能够拿出来的,所以它就具有了可交换性这个特点。我们过去说权力是不可以交换的,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讲,权力具有不具有可以交换这种属性,如果权力不能交换,没有这属性它是不能交换的。

第二个讲,什么样的权力交换是应该加以否定的?由于我们讲的这个权力主要是公权力,它是不可以被用来交换的,所以任何权力交换我们都应该加以否定。但是权力本身是一种外在性的能力,它就可能被拿出来进行权权交换,权色交换,这样就有了腐败。同时表明权力在整个运行过程当中应该加以制约,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所以“十八大”报告里强调了,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阳光下权力运作就没有一点暗箱操作的可能,一切都是曝光出来,大家都是知道,权力怎么运作的,每个环节它出的问题大家都能看到,便于监督,所以权力的运作一定要在阳光下进行。所以我说整个权力的制约需要阳光制度,阳光制度决定了在反腐败或者廉政建设中,任何阳光制度必须含公示在内,任免官员必须公示,重大决策出台必须公示,都应该有公示的环节含在内,这样才能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而权力一旦在阳光下运行,它就会远离腐败,远离异变,就使得各种想收买买卖这个权力的行为变得不可能起来。

这次“十八大”报告特别提出,让人民监督权力,这就是毛泽东当年讲到的民主,让人民监督权力。这里就要谈一下了,这就是群众监督。就我们国家现在的监督体系来看,整个监督系统来看,有五大监督体系。

2.五大监督体系 2.1党内监督

第一监督体系就是党内监督。它的主体就是这个监察委员会,检查委员会,党委会和普通党员,这是监督主体。就党内监督来看,目前发展得不是非常得好。大家想一想,领导干部每天都生活在普通党员中,生活在人民群众中,所以呢,在党内必须民主健全。我们在五年反腐规划中提了两个最有新意的,一个讲的是社会廉政文化建设,这些年来各地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廉政文化,搞得很好,我们达到目的了。第二,五年反腐规划中提出廉政党内民主,这几年党内民主的建设有所提高,但是还是不尽人意,在许多的地方,普通党员发不出声音来,唯有让普通党员发出声音来,党内监督才能发挥作用。2.2党外监督

第二个监督体系就是党外监督。党外监督的监督主体就是各个民主党派和政协,这个目前发挥也是有一定的缺陷。2.3法律监督

第三个监督体系就是法律监督体系。法律监督的主体就是全国人大,各级人大,还有司法机关。这些年来,司法机关在反腐败方面通过大量的司法解释,弥补了我们没有《反腐败法》的缺失,起到了反腐败立法的作用,搞得很好。2.4媒体监督

第四就是媒体监督。媒体监督就是广播、电视电台、报刊杂志,在《实施纲要》中提到,媒体应该设立反腐败的平台,我们现在从全国的媒体来看都有反腐败的平台,做得不错,媒体在这些年来的,中央反腐败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声音,在曝光腐败行为方面,在追击腐败行为方面功不可没,做得很好,非常活跃。媒体有敏锐的目光,而且很多媒体都办了网站,办了专门的反腐败的网站,这做得很好,有的甚至建立了举报的平台。我们现在缺的是尽快出台《新闻法》,将反腐败的权力赋予媒体,让媒体在反腐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颁布一个《新闻法》。2.5 群众监督

第五大监督体系就是人民群众的监督,群众监督,这些年来,群众监督是五大体系里发挥最好的。我们这些年来,落马的官员中一半以上是人民群众举报的结果。

3.完善“举报人保护制度”应有四项举措

现在在群众监督这一块,我们要做的是完善“举报人保护制度”。这项工作关于理论方面的设计,我去年就完成了。在举报人保护制度里我提了应该有四项制度:

第一项,举报信息明示和结果反馈制度。举报人应该知道他的举报情况如何,应该能查得到。

第二项制度是举报人紧急避险电话提供制度。第三项制度是举报人紧急避难场所提供制度。

第四项制度是举报人奖励制度。奖励的资金何来呢?我们每年都要惩处那么多的腐败分子,在没收财产和没收经费当中提成一部分建立一个基金,奖励给那些为反腐败做出贡献的,而受到损伤的那些群众。4.什么叫“管用”的监督? 我们现在有了这么样一个反腐败的监督体系,关键就是要让他发挥作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曾经谈过,我们要建立管用的监督体系。要管用的,要监督合力,监督合力就是把五大体系结合起来,互相发挥很好的,产生合力,让监督成为管用的监督。什么叫管用的监督呢?无非是两点:

第一,当纪检部门对某件事情进行惩处或者监督的时候,我们发现监督的制度就在身边,拿来就能用,我们对一些行为要加以制约的时候,关于这个我们早就制定了规章制度,拿就能用,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去制定一个制度,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这也是我搞社会调查,到外面调查所获得的。曾经到南京去调查,见到了一个幼年的伙伴,他现在是某一个大企业的纪委书记,审计局的局长和监察部的部长,他跟我说,他说在我从事这些职务的20年当中,没有一个,在我们公司里没有一个人腐败,没有一个官员,包括科技干部落马的情况都没发生。我就说你一定有很成功的经验,他给我介绍,我总结出十大经验,国有企业反腐败的十大经验,当时他讲的经验中有一条管用的监督。他说每一个干部上岗的时候,每一年我会把这些官员叫到办公室给他们开会,一个一个谈话。他说你们现在所在的这些岗位都是公司非常重要的岗位,公司把你们安排到这些岗位,表明了公司对你们的信任,但是我也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的岗位就是我重点监督审计的岗位,讲了这个话以后,大家表现都很好,他时刻觉得纪委书记的眼睛在他背上盯着他看。这里给一个启发,我们应该让被监督者时时感到监督者近在身边,不是没人管他,是一直在看着他。

我到安徽铜陵看到相同的一项制度,称为“绿灯”制度,他们也是每个新任干部上岗的时候在网上做一个公示,这些都是好干部才提拔的,在网站上每一个官员名字底下亮着一盏绿灯,表明是清廉的干部,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干部被群众举报了,这盏绿灯变成了黄色,当纪检部门调查证实了贪腐行为,黄灯慢慢变成红灯,结果他们这里的干部都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到网站查一查自己的灯亮的什么颜色,如果亮的黄灯和红灯就当心了,这个制度也是很好的,监督管用,就是应该让被监督者时时感到监督就在身边,老在提醒你,你有问题了赶快改正,这个办法很好,所以这就叫做让人民来监督。这也是阳光制度。

三、近年来反腐败的特点和未来工作方向 1.2006年-2008年腐败的特点

我们看一下这几年的反腐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先看一看,我们这些年来腐败的特点,从2006年到2008年期间,我们官员的腐败,我们整个腐败出现了四大特点: 第一,级别越来越高; 第二,贪腐数字越来越大; 第三,群蛀现象越来越严重; 第四,包二奶行为不减。2.2009年来的腐败新特点

到了2009年,这种特点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两个新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腐败出现落势化倾向,就是腐败向低位层面滑落,向科级、处级干部,甚至科级以下的干部滑落,一个培训中心的主任他就可以贪腐几十万,上百万。

第二个特点是,腐败从内地转向沿海地区这些沿海地区,主要是三个地区,广东、福建、上海。这是从我办公室的举报材料上面统计出来的,我办公室群众给我寄了许多举报信,现在有11箱了举报信,这些举报信主要来自于这三个地区的。举报的问题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强制拆迁中表现出来的行政腐败;

第二,司法不公和警察违法中体现出的司法腐败问题; 第三,高校学术异变所暴露出来的腐败问题。

第四,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失所暴露出来的企业腐败问题。当然这些年来,我后来就讲了,包括到广东、上海一些地区讲了这些问题,现在这几个地区有所改正,这些地方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我希望他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要注意政治文明的建设,他们现在这些地区,我这两年去,他们有很大的改善了,包括广东、福建、上海,现在都有许多的变化。我年年参加上海的清风会议,他们反腐败模式就是高科技加制度,后来锦涛总书记还表扬过,还提倡过,搞得非常好,所以他们就办了廉洁的会议,这些都是进步。3.为什么看似“越反越腐”:反腐进入深水区

我这里特别想到一个问题,群众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现在反腐败的攻击这么多,为什么好像看起来是越反越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迹象?这是因为反腐败进入到深水区。

反腐败进入深水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由于我们加大了惩治的力度,许多的贪官藏不住了,就从深水中开始浮出水面。比如说,我们加大了对房地产领域中的惩治力度,房地产商和那些官员的勾结行为暴露出来,我们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在食品领域中的腐败行为开始浮出水面,我们加大了对高校腐败的惩治,高校腐败问题也浮出水面,这是一个方面。我经常举这个例子,一潭水看起来很清,我们拿长竹弄一弄,这些鱼都浮出水面了。是不是这样意味着,我们的反腐败就获得了成就呢?不能这么说。所以说要客观的,要辩证地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加大了惩治的力度,落马的官员表面上显得多了起来。第二是,我们现在的反腐败向纵深发展,触动到了一些人的利益,于是腐败与反腐败的博弈就加大了,也就是说反腐败的难度加大了。4.2010年-2012年:腐败开始制度化

到了2010年到2012年,腐败又出现新的迹象,就是腐败开始制度化。我们知道这些年来,有对高校或者一些研究机构,有对职称的评定,评教授一级岗、二级岗、三级岗、四级岗这样排的,结果我们发现在有些地方,官员在制度设计的时候,他就把有利于他的制度,有利于他的条款放进去,比如说,我们知道各个单位组织科研都是一把手的事,为了得到二级岗,他就写要上二级岗的教授就必须组织科研,结果一执行就是他,当然就是二级教授。

这样的情况在中奖条款中都会出现,我们怎么来辨别呢?我说了,如果制度制定者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首先获利,说明这项制度从一开始就腐败了,现在就是这样,谁制定政策谁取利。比如说,我们家恰恰四代同堂,在分房当中特别加一下工作时间久的,他自己制定制度是针对他自己的,于是在中奖实施这个条例实施是过程中,他一下中奖,一下拿到十多万。所以大家看到我们反腐败进入深水区,官员说你不是讲制度我们跟着制度走,跟着制度走的过程中他就是腐败,大家有兴趣可以查一查我写的文章,论文名字叫做“制度化腐败与腐败的制度”。

4.未来工作方向:加大党内民主,加大社会监督力量 像这些东西,这种腐败包括制度的制定都是暗箱操作的,如果在阳光下运行,公示出来让大家讨论,让普通党员,普通群众都能发出声音来,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所以消除腐败最好的办法,毛泽东早就说了,民主,社会的普遍民主,党内民主,这就是“十八大”以后在反腐倡廉方面要进行的工作,我们要加大党内民主,加大社会的监督力量,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十八大重申“以德为先”

这次“十八大”再次重申了”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以德为先”。领袖们提的最多的一句话,为什么要以德为先?德者品自高,他的品行一定很高的,品高者行自廉,行廉者能必强,他的能力是强的,能强者必自显。所以我们要以德为先,我们应该在一年制度的年底的年终考核制度里面,我们有专门对这个官员德行的打分。中纪委已经提出,一票否决,这个人无德者是不能当领导干部的。

五、对领导干部管理制度的建议

我们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当中,目前最能管的,让干部感觉到认真做事的,有两项制度,一项就是收入申报制度,第二项就是年终考核制度,惟有这个时候干部才能认真对待,但是30年以来,我们没有一个官员的落马是因为这两项制度而落马的,这就是一个问题了。1.收入申报制度应增加两个环节:审核和公示 我曾经说过,发现不了问题的制度一定目前存在着重大的缺陷。我们先来看看收入申报到底存在什么缺陷?一年的收入申报给它列入到了重大事项汇报制度当中,年年谎报,漏报的情况存在,比较严重的情况。我们没有一项像含公示在内的,像发达国家那样的有效的财产申报制度,但是我们有党政干部。

1994年出台的收入申报,我曾经提出没有必要专门制定一项,完全可以放在《反腐败法》中,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增加几个环节,达到发现贪官的目的。收入申报来讲,我们增加哪几个环节呢?我提议了,也给预防腐败局领导打了电话告诉了我的想法:

第一,我们增加一个审核环节,干部填了表以后,拿上来进行审核,谁审核,纪检单位第一;第二本单位的财务部门;第三,附近的银行;第四,群众代表,组成一个审核组,对官员填的表进行严格审核。第二,增加一个环节:公示环节。现在在各个地区都尝试公示,我提的是同级公示,科级干部在科级干部中公示。公示是双刃剑,搞不好就引起内乱,处级干部在处级干部内公示,部级干部在部级干部内公示,领导班子成员在领导班子内公示,人大任命的干部在人大内部公示,几大常委在党代会上公示。

为什么要这样提?因为,第一,这是同级的收入差不多容易发现问题;第二,同级之间有一个竞争,容易发现问题。所以在公示旁边有一个举报箱,这是第二个环节。第三个环节,惩治环节,发现有人瞒报,谎报、漏报的人或者不报的干部必须加以惩治,惩治他这个行为,在国外财产申报当中都有专门的瞒报罪,韩国《反腐败法》对这个规定得很严格,美国前两年也是这样,有一个法官他不报,晚了几天就受到了处罚,国外在这方面非常严格。第四个环节,登记环节,我认为应该给干部立一个档案,每一次申报情况登记在入,以供干部任免时参考所用。这是讲到收入申报。2.年终考核应增加两个环节:质询和公示

那么从年终考核来看,也是少了两个重要环节。一个是没有质询环节,年终考核有主持人,等干部全部发言完了以后,主持人就说现在开始咨询,不就有了环节,这个环节就存在了。质询是最能发现问题的,2009年我到湛江纪委参加他们九位书记公开述职述廉会,我们的任务是点评,主持人说现在开始质询,我开始说了,大家都不做声,这个是我提出来的,我做个表率,我就说某某市委书记你刚才谈的不错,你不仅注意到经济领域的发展问题,而且注意到了政治领域,还注意到科学和文化发展问题,你说过,去年动迁了一个村庄,我想知道你在动迁这个村庄之前,是不是经过听证了,他一下子傻了,看来他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王顾左右而言他,很明显,我说你没有经过听证。还有第二个特点,当场投票,投票之后立即公示,现在年终考核没有公示的,公示的好处就在于让投票者知道,我们投票的对象到底得了多少票,如果反对他的很多,反对票很多有关方面必须对他继续在岗做出说明。那天投票就是这个人,他没有通过,我后来觉得很对不起他,他后来结束的时候,出来的时候跟我说,林教授我想跟你沟通一下,他很尴尬了,他说我们不用听证的老百姓都同意动迁,而且很积极。我说这就是你的错了,你以为听证是听大多数人的意见,不对,听证很重要的环节听少数人的意见,因为群发事件由少数人开始的,惟有知道这个任务的完成,阻力来自何方,我们才能避免群发事件。后来市委书记们都出来,有的市委书记对他说,老王,你怎么不经过听证,我们那里凡是这种决策都是需要听证的,正是质询把这个问题暴露出来了。所以年终考核制度第一要加上质询环节,第二,要加上公示环节,没有公示大家不知道这个官员最终得了多少票。

3、“半截子”民主让考核成摆设

我曾经说过集中起来考核一个干部,把票投到票箱里,这也是民主的表现,这就是汇集民意的过程,但是最后拿掉了不公示不打开,这就是“半截子”民主,一年一度的考核成了一种摆设,发现不了问题,我提议在年终考核当中上级领导不该下来,他怎么知道这个官员群众反映呢,他们可以记录,反映上去就行了。所以说我们仔细看我们的很多制度都有缺陷,所以才需要完善分析腐败的各项制度,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制度,党政干部问责等等。

六、为什么《反腐败法》迟迟不能出台?

下面讲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反腐败法》迟迟不能出台?1980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张仲礼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期间递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制定《反腐败法》,当年被称做为是两会期间的一号提案。从1980年到现在30多年过去了,这部法迟迟没有出台。怎么办呢?我想根据国家的国情提出新的方案,今年写了一篇文章叫《建议尽快出台两个规范性文件》:

第一个规范性文件,我们应该出台一部《国家公职人员行为道德典》,我们可以把我们党的这几年来颁布一系列的党规,最重要有七部党规提成到国家道德层面,汇集成一部道德典,受美国做法的启示,有一个上议员的行为道德典,还有下议员和众议员的道德典,很多国家都有这个,我们七部党规,第一,《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三,《党政干部问责暂行规定》,第四《国有企业领导廉洁自律规定》,第五《中纪委巡视条例》,第六《关于小金库的条例》,第七《中国共产党廉政准则度》这是第一个提议。

第二个提议,我建议出台一部法规,《国家公职人员腐败犯罪惩治条例》,这个级别要比《反腐败法》,那个是法典,比它低一点,但是也是一个规定,刑法规定了,一个法律规定。国家公职人员腐败犯罪惩治条例,这样我们就把党员干部的行为不仅纳入到法律规定中,也纳入到道德规定中道德规范中,此时我们就可以宣布我们的反腐败体系已经建成,我们有五大监督体系等等,我们也很全。

反腐败的道路是漫长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心在中央的领导下,在中纪委的统一指挥下,我们一定能够达到我们把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成一个行为廉洁,政治清明这样的一支干部队伍。我们一定能够做到,一定能避免,我们的政权,红色政权,由盛而衰而亡历史周期率这样的悲剧。我们一定能够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一支强大的干部队伍,我们一定能够保证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奔向我们的小康社会,谢谢大家。

反腐败特色工作报告 篇2

关键词:反腐倡廉,廉政建设,法律化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反腐倡廉之路,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探索党风廉政建设规律的同时, 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进行梳理与总结, 有利于反腐倡廉工作的持续发展。

一、邓小平的反腐倡廉之路

邓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邓小平并没有忽视党风廉政建设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腐败问题层出不穷。各级领导机关干部腐败问题屡见不鲜, 严重危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与威望, 切断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导致国民经济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邓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体系。第一, 邓小平提出要把反腐倡廉放在关乎党生死存亡的高度, 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第二, 邓小平提出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惩治腐败。”【1】从根本上探析腐败产生的根源。第三, 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发扬民主,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把依法治国, 民主集中制落实到实处。第四, 邓小平强调教育重要性, 把教育作为反腐倡廉的重中之重, 促使党员干部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腐败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不仅仅存在于经济体制的更替, 而在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党员干部能抵御糖衣爆弹的袭击, 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入党, 为人民服务, 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才能持续发展。

二、江泽民的反腐倡廉之路

江泽民的反腐倡廉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 在充分吸收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同时, 深刻总结经验教训, 进行理论与实践创新, 为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思想增添新内容。

1993年, 中央纪委第二次会议江泽民指出:“治标和治本, 是反腐败斗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2】党的十五大,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反腐败的构想:“教育是基础, 法制是保证, 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 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3】首先, 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的深远意义, 进而积极、百折不挠的开展反腐败斗争。其次, 通过对反腐倡廉的不断探索, 深刻揭示了腐败现象不断滋生的根源。最后, 提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反腐败方针, 促进反腐倡廉在科学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开展实践工作。

江泽民的反腐倡廉思想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是新形势、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作为反腐倡廉的提出者与执行者, 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总结和创新反腐倡廉思想的同时, 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提高党的自身建设。众所周知, 中国是拥有2000多年封建制度的泱泱大国, 封建观念深入人心。在新时期的中共党员干部中, 封建观念随处可见。因此, 在高度集中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思想建设的与时俱进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课题, 成为反腐倡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胡锦涛的反腐倡廉之路

胡锦涛的反腐倡廉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江泽民反腐倡廉思想的基础上, 开拓创新, 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概念, 形成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格局。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中, 胡锦涛指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4】在相关部门加大反腐败宣传力度, 有效的扼制腐败现象的滋生。第一, 在反腐倡廉的基础上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概念。新概念的提出, 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第二, 初步实现了“四位一体”向“五位一体”的历史性转变。形成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党的建设的新格局。第三, 创新反腐倡廉建设体制, 提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新要求。第四, 在总结反腐倡廉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方式—网络反腐, 深化反腐倡廉工作形式, 使党风廉政建设更加透明。

毋庸置疑, 胡锦涛的反腐倡廉思想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之路的一项大事。丰富反腐倡廉思想, 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廉政文化建设与网络反腐的新概念、新形式。网络反腐解决了传统反腐运行机制的漏洞问题, 与此同时网络反腐与廉政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丰富了反腐倡廉工作方式的同时, 推动了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

综上所述, 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是一个不断发展, 不断进化, 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达的时代, 网络反腐已然成为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 运用网络平台监督党员干部工作, 填补了反腐倡廉体制的漏洞, 更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体现。此外, 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则坚决运用党章, 规范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 使党章精髓深刻到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中, 决不允许“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加强对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同时, 强化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工作, 充分做到自我监督、机关监督、全民监督, 用法律武器武装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 第314页

[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第475页

[3]中央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 第49页

反腐败特色工作报告 篇3

摘 要:本文以河北省A大学为调查背景,针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选择党政管理干部、教师辅导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和学生四类高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高校产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对具有高校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满意度;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75-2

1 问题的提出

自2013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全力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工作规划》,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为高校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1]党风廉政建设是事关高校全局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高校腐败现象近年呈上升趋势,腐败问题多发。基建及大型维修工程、大宗物资采购、招生就业、职称评聘与人事

调配、科研与学术活动等领域均是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2]因此,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不同类别高校人员对近年来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2 满意度调查

2.1 满意度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调查以问卷的形式为主,以河北省A大学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问卷”239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为84.5%,调查对象的自然情况见表1。调查工作于2015年11月实施,调查结果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2 满意度调查分析与结果

2.2.1 高校人员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评价

问卷中3、4题是高校人员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评价方面的问题,从Excel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A大学党政管理干部、教师辅导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和学生四类高校人员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评价较高:在“您认为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形势”的问题上,25.7%的人员认为会明显好转,54%的人员认为会有所好转;91.5%的人员对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未来成效表示非常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这表示,自2013年以来,河北省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2.2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满意度的统计描述

通过对近年来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经验总结,问卷中6-14题分别对“阳光工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教育乱收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校务公开、廉政教育、商业贿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查办案件九个主要方面的满意度按照人员分类从四个角度进行了具体调查研究。其中,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和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是最为满意的两个方面。党政管理干部、教师教辅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和学生,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达到满意的分别为47.1%、40.4%、15.4%和45.0%;达到基本满意的分别为51.0%、44.2%、64.1%和46.7%;不满意和不清楚的分别为2.0%、15.4%、20.5%和8.4%。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能够切实负起责任,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的指引下,近年来,河北省高校已着力形成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坚持教育收费公开制度、监督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3]总体满意度见表2。

2.2.3 不同类别高校人员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现状的满意度指数比较

将此次调查过程中的四类高校人员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现状满意度”项目上的选择内容和比例换算成工作满意度指数分数发现,党政管理干部、教师辅导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和学生四类高校人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九个主要方面工作的满意度指数分值均在50分以上,达到了“满意”水平。其中党政管理干部的总体满意度最高,达到86.4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类高校人员。这表明,各高校在党中央“党委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的指示下,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败斗争各项任务中,能够起到带头作用。如图1所示。

3 满意度调查结果评价

为了使本次调查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问卷中还对当前高校产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及具有高校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评价指标进行了认可度调查,进一步提高了高校特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工作的有效性和实践性。

表3中列示了被调查的四类高校人员对当前高校产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主要原因的评价。从各项认可度情况来看,有60%以上的高校人员认为对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缺乏监督以及制度不健全、疏于管理属于问题产生的根源性问题。48%的调查对象认为个别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助长了高校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发生。49%的高校人员认为社会以及高校发展趋势等大环境的影响也同样助长了此类问题的滋生。此外,还有一部分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查处违纪案件不得力、对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反腐倡廉教育不扎实等均是高校产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主要原因。

面对以上调查结果,在近年来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又总结归纳出七项具有高校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评价指标,向调查对象进行了认可度调查。四类高校人员对其认可度均达到30%以上,其中:

①完善权力运行监控体系,加大监督力度;

②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③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落实责任追究;

这四项措施的认可度分别达到了81%、62%、61%和57%。详见表4。

4 结语

本文中调查研究的A大学只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它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从某种程度而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配合使用问卷调查法获得主观指标的客观依据,[4]构建高校特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应立足当前,增强指标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既要反映高校各级党组织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视程度,又要反映群众对现有工作的满意度。以上是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分析和探索。

参 考 文 献

[1] 中共中央提出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要求[J].先锋队,2012(3).

突出国土特色,推进反腐倡廉 篇4

“把学习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推进国土资源工作的强大动力,努力在解放思想上有新飞跃、提升能力上有新进步、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上有新成效、改革创新上有新突破!”4月18日,来凤县国土资源局召开“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建功立业示范区”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大会,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光艾对开展好活动提出明确要求。

陈光艾指出,要把“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建功立业示范区”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更加自觉地贯穿于国土资源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层面,努力探索实践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国土资源领域反腐倡廉决策的科学性、措施的协调性和工作的实效性。“检验主题实践活动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在国土资源重点工作、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有没有实现大的突破、取得出色成绩!”陈光艾指出,国土资源部门要坚持以“正风肃纪、惩恶扬善、强基固本”三项活动为抓手,在服务保障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上实现新突破;以推进“两整治一改革”为主线,在彰显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综合效应上实现新突破;以改革创新为统领,在提升国土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在切实加强和改进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当前要重点围绕“保增长、保发展、保红线”,切实加强对各类重大项目建设用地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紧紧围绕国土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开展监督检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紧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使老百姓从国土部门反腐倡廉建设中得到实惠。

反腐败特色工作报告 篇5

腐败现象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古今中外众多社会都存在,因此反腐败是整个人类社会和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车轮在快速前进,各类矛盾也层出不穷;社会在发生深刻变革,腐败也呈易发高发态势。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同时,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也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从未放松过对腐败的预防与惩治。经过多年理论上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的不懈努力,我们党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在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条件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新路子——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系统回顾、总结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历史进程、科学内涵、价值取向和未来走向,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一、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历史形成与基本特点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其间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我们党开辟了在不搞群众运动的情况下健康有序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新途径。这一时期,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重大决策和部署:如恢复、重建了党的纪律检查机构;认真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问题;开展了以打击走私、套汇、贪污受贿等严重经济犯罪活动为重点的专项斗争;用三年时间对党的作风和组织进行全面整顿,推动全党“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在这一阶段,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在反腐倡廉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尤其是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取得的重大胜利,对贯彻落实改革、开放政策,保护干部和群众改革的积极性,增强党员、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党的十六大,我们党逐步探索出一条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有效开展反腐倡廉的基本路子,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的基本框架。这一时期,明确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党的重要任务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重点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立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在党的十五大以后,又明确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大了治本的力度。这一阶段,反腐倡廉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新的成果与实效。特别是查办了湛江和厦门特大走私案,对腐败分子产生了很大的震慑作用,在维护党纪国法严肃性的同时,也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三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自觉认识和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规律,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惩防腐败的战略体系与理论构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

道路。这一阶段的实践,进一步揭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规律,拓展了反腐倡廉工作的视野,确立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目标和基本着力点。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在于:围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注重把反腐倡廉的新鲜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由此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实效。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历史进程,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始终,是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这同时也是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工作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其一,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反腐倡廉实践。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指导思想;其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这是反腐倡廉工作在党和国家整个工作中的科学定位;其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这是反腐倡廉的本质要求;其四,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反腐倡廉的战略方针和主要任务;其五,坚持深化改革、拓展领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这是反腐倡廉的动力和方式;其六,坚持发展民主、加强监督,努力使领导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这是反腐倡廉的根本途径。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架构。

从总体上说,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具体而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上的自觉性、主动性、自律性和开放性。与不少国家的执政党大都是在外力作用下才会查办自身的腐败丑闻不同,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是执政党主动抓的。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那样,“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我们说,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自觉的产物,其内在地蕴涵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修订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重要法规;建立健全了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党内询问和质询、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实行巡视制度,开展巡视工作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所具有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自律性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依靠法制化、民主化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生动体现。中国的反腐倡廉建设还具有开放性。我国已于2003年12月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并与40个国家签订了50多个司法协助方面的协议,在此框架之内,加强了同世界各国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合作。

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价值取向及其政治优势

从总体上说,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之路自始至终都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总的价值目标与实践指向。也即是说,反腐倡廉工作搞得好不好,归根结底要看是否有利于保证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与全面推进。这就要求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全党工作大局;同时在促进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平稳健康地向纵深发展。当然,在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价值取向因各个历史阶段各有侧重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强调法治(制度)建设,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在形成与发展的第一阶段所表现出的最为突出的特征。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

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制度层面解决和防止特权现象的论断。他认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他提出要把反腐败的斗争纳入法制轨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邓小平所强调的廉政建设要经常化、法制化的思想,既是对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总的思路和方向,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形成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强调德(治)法(治)并重,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在形成与发展的第二阶段所表现出的最为鲜明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采取了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犯罪、加快立法和强化惩治手段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的蔓延,但腐败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使得法律条文的制定和完善总是落后于不断变化着的现实,而且法律能否得到执行和遵守以及执行和遵守的具体情况如何,最终需要靠人的道德操守和理性来加以实现。邓小平曾经强调要依靠教育和法制解决腐败问题,江泽民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重的思想。这里的“以德治国”是要通过学习和教育等方式,在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把公众要求的价值观内化为权力主体自身的价值需求和道德自律,以思想道德建设来唤醒人文关怀、提升人文素质。江泽民还提出反腐败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这其实就是要把反腐与倡廉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强调“以人为本”,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在形成与发展的第三阶段所表现出的最为根本的特征。从反腐倡廉建设的视角来看,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价值导向,实际上也就是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使反腐倡廉工作体现保护人、体恤人、尊重人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其首先意味着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反腐倡廉的第一信号,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反腐倡廉的第一考虑,把满足人民群众发展的需要作为反腐倡廉的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和“答应不答应”作为反腐倡廉的第一标准。其次,要求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围绕“人”。要始终把“人”作为反腐倡廉工作最积极、最能动的要素,正确把握人的思想行为蜕化、变质、腐败的根源和轨迹,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与监督,有针对性地做好关心人、爱护人、教育人、挽救人的工作,把预防腐败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纵观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这条道路始终坚持着实践取向、科学取向和人民取向的有机统一。应当说,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这条道路所包含的理论、战略、方针、政策和制度是经过了实践检验并继续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其每一阶段的价值取向也都带有明显的实践性印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取向主要表现在,它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如果说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在形成和发展的第一阶段其价值取向更偏重于“器物”(法制)的话,那么在形成和发展的第二阶段其价值取向则开始注意到“人”的因素,开始将“人”(教育)和“器”(制度)并重;而在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第三阶段,其价值取向则是在完善“器物”的同时,将“人”的外延扩大到全方位立体的人,并将“人”的内涵深入到人的需要的各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与西方国家反腐败道路相比,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政治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西方国家的反腐败一般依靠国家监督体系。而在我国,除了国家监督体系外,还有党内监督体系。中国的反腐倡廉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以执政党的力量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所体现的是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坚强领导核心,也是惩处贪污腐败制度的坚定制定者和执行者。一方面党不断完善自己,如《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制定、党务公开制度的实施;另一方面党积极完善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指导和规划,如2008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成为实施“中国特色反腐模式”的标志,也是“中国特色反腐模式”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从指导思想、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等七个方面对反腐倡廉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二是通过资源整合,有效形成政府各部门、社会各层面协同作战的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中国的各级政府部门都设有监督制约体系;司法、行政、党内均有专门监督机关;社会层面的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也在不断发展。反腐败工作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要把立法、执法、法律监督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实行综合治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反腐倡廉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是反腐倡廉最强大的动力。中国的反腐倡廉实践正是以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来加以推动的。坚持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使反腐倡廉工作充分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在实践中,通过加强组织协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整合反腐资源,依靠国家各有关反腐倡廉机构和部门的协同作战形成整体合力,这是中国反腐倡廉工作取之不尽的动力源。

三是将反腐倡廉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之中,构建多手段、全方位的反腐倡廉工作体系。西方单纯依靠法律手段,反腐成本高、效率低。如果没有法律证据,对于显而易见的腐败行为也往往无可奈何。而我国在反腐倡廉方面,既有法律的手段,也有道德的手段,还有党的纪律手段等。中国的反腐倡廉通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和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之中。在政治领域反腐倡廉,抓住了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在经济领域反腐倡廉,抓住了建立健全正确利益导向机制这个核心;在文化领域反腐倡廉,抓住了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在社会领域反腐倡廉,抓住了依靠人民群众这个根本。惩防并举、综合治理充分体现了中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全过程性和全方位性,已在反腐倡廉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全面完善与未来走向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一条切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和重要保障,同时也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继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统筹兼顾,协调、可持续地向前发展。为了使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更加完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必须增强前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反腐

倡廉制度的规范、教育、约束、纠偏和惩戒功能。要切实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国家廉政立法,努力形成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体系。要高度重视发挥国家预防腐败机构的职能作用,抓好预防腐败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和政策制定。制度建设要努力实现六个方面的根本性转变:即对反腐倡廉要靠法制的认识由中央大力倡导向全党形成共识转变;法规工作目标由单项零散的规划向配套的法规制度体系转变;法规工作重心由侧重惩治向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转变;法规工作方法由被动应急向主动应对转变;法规工作内容由侧重制定新法向立、改、废、释并举转变;法规工作局面由主要依靠纪检监察机关抓向全党动手抓法规制度建设转变。

(二)切实完善监督机制。(1)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法规制度,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对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程序规则,明确用权界限,规范权力运行流程,保证党员领导干部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2)在监督机制上,我们党将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党内监督,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3)继续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证党员民主权利。

(三)着力加大惩治力度。对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要及时立案调查;对一般性的不作为或乱作为问题,以及一些带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认真做出组织处理;对确有问题、不宜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采取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组织措施予以及时处理;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等部门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组织处理范围,规范组织处理程序,提高运用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的综合效果。

(四)有效加强国际合作。要适应中国反腐败实践的发展要求,注意考察了解和充分借鉴世界各国反腐败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这样做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反腐败法制建设的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从而为反腐倡廉实践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制度规范。目前,由于我国参与国际化反腐斗争的司法机制还不够健全,联系合作的渠道还不十分广阔,对于中国外逃的经济犯罪分子调查取证难、人员引渡难、资金返还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不少贪污腐败分子至今仍逍遥法外。今后我国在国际化反腐方面的任务艰巨而又重大,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的司法机制,完善有关的法律制度,疏通国际化反腐的通道。

反腐败特色工作报告 篇6

运行部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九日

2020年运行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扣全面从严治党主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两级公司、厂党建工作会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厂部、厂党委的工作部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要求,紧紧围绕运行部的重点工作,加强教育、完善制度,狠抓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加大防治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一、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全年重点工作,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形成了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落实责任上做到两个明确,一是明确运行部党政一把手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二是明确了运行部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结合实际,分析研究运行部的党风廉政建设状况,进一步明确责任。建立了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业间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洁自律方面

运行部持续深化中央巡视整改、两级公司历次巡视巡察发现问题的整改,认真落实两级公司巡察整改的工作部署,推动工作重点从提高整改率向提高整改质量转换。充分发挥监督作用,防范管控风险。在涉及事项决策、资金管理、人事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组织党风廉政及反腐败内容的集中学习,主要学习了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形成了学习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的良好氛围。使“两学一做”活动常态化落到实处。重大节日前督促运行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厂纪委下发廉洁自律工作通知。党员干部们带头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明确自己的权利责任,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

(三)“三会一课”及党建工作与生产工作相融合方面

根据厂党委安排,党支部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部门工作例会与支委会融合开展。按计划同部门重要岗位党员、职工开展谈话工作,监督部门对疫情期间安全生产防疫工作的落实。分别邀请厂领导为运行部党员上专题党课5次。

部门党建工作结合生产现场需要,制定融合方案,确定工作具体内容,成立部门党员技术组,在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节能降耗等方面开展深度融合工作。

(四)落实制度建设方面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提请召开党委会,听取纪委有关工作汇报、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部门履行职能监督责任情况汇报,按要求向公司党委、纪委报告工作。

结合运行部工作特点,运行部定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加强廉政警示教育,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党员和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坚决杜绝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支部纪检委员充分发挥作用,重点对运行部三重一大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同重要岗位人员开展谈话工作。领导干部“四风问题”及早发现苗头,及时纠正问题。时刻提醒时刻警醒远离廉政的高压线。同时强化对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使其自觉抵制不良风气。运行部2020年无违反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运行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个别党员三会一课笔记记录不及时,智慧党建系统内记录录入不规范。

三、下一步工作

反腐败特色工作报告 篇7

关键词:反腐败,党风廉政建设

一、教育关口前移是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关键所在。

首先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思想防范是反腐倡廉的固本之举。

注重从思想上建党, 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但是, 由于社会尚处于转型期, 我们对党员干部, 特别是领导干部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还不十分显著, 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 理想信念动摇, 贪赃枉法, 不择手段地以权谋私, 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 加大教育力度, 创新教育制度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

一是突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教育。各级领导干部, 不仅要懂业务, 更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支柱, 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执纪办案的特点和优势, 让各级领导干部从一些腐败案件中吸取教训, 做到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

二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不断探索新办法, 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 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关系, 树立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意识。通过思想教育创造一种氛围, 营造一种环境, 使正气上扬, 邪气收敛, 达到有效抑制腐败的目的。

三是创新教育制度。一是采取必要的强制性教育措施。通过制订制度规定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每年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相应的培训和轮训。二是教育要突出针对性。针对受教育者的工作实际、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典型事例, 以期使受教育者思想上产生“共振”。三是教育要形式多样化。要因地制宜, 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可提倡党员每年读一本好书。

二、加强权力监督是制约腐败动因的核心

一是适度分解并合理配置权力。通过合理调整权力结构, 把决策、执行、监督等三权分离开来, 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 在任用干部问题上, 可实行无记名投票制度, 让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推行公选公开竞争, 增强透明度;建立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严明责任。

二是完善加强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防范预警机制, 切实改变监督滞后的状况。强化对领导干部职权行为的监控机制, 对权钱交易、买官卖官之类的腐败行为实施重点防范。规范保护举报人以及打击诬告者等法规, 加大对打击报复举报人行为的查处力度, 切实保障群众依法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进一步理顺监督体制, 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等专门监督机构的地位作用。

三是建立限制国家公职人员权力的法律制度, 严禁滥用职权。“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利益。”要通过制订相关的党纪法规, 提高国家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受处分的政治成本。同时要切实保护“好公仆”, 使之成为党执政的中坚力量。

四是建立健全国家公职人员个人财产申报的法律制度。一个国家公职人员, 是否有滥用职权, 这从他所过的生活水平高低就可见一斑。现在所实行的处级干部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可以说形同虚设, 没有半点实质效果, 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这方面, 可借鉴香港或西方先进国家的做法, 切实健全完善我们的个人身份证制度、银行和金融管理制度, 使个人的各种经济行为置于国家机器的掌控之下, 政府可以了解到公民的个人财产情况。

三、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是惩治腐败的有力措施

一是建立合理有效的办案机制。这是查办案件,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查办案件工作的领导, 纪委要协助党委搞好组织协调。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 纪委组织协调, 部门各负其责, 加强协调配合”的办案机制。

二是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 提高办案整体效应。推进反腐败斗争要实行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要治本, 首先要通过治标遏制违纪违法现象高发势头, 研究发案原因和规律, 才能有的放矢地治本, 逐步达到标本兼治。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办案归为治标, 把制度建设等工作归为治本。在一定意义上讲, 办案既是治标, 也是治本。通过办案发现问题, 分析发案的深层次原因, 探讨案件多发领域的发案特点、规律, 研究目前在体制、机制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 健全制度, 规范管理, 教育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以治标推动治本, 从而达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目的。

三是要大力纠正执纪执法偏软偏宽的现象。依法治国能不能“治”, 关键在于对违法违纪案件是否从严查处, 对腐败分子是否依法严惩不贷。我党对待违纪党员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做到宽严相济, 区别对待, 既要严惩腐败分子, 又要保障党员的合法权利, 但也不能过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特别是对领导干部所犯的大案要案, 更要紧抓不放, 同时, 对袒护、包庇违法违纪者, 为违法违纪者说情开脱, 瞒案不报、压案不办, 或设置障碍、阻挠查处等错误行为, 更要严肃批评, 坚决制止, 直至追究责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法纪的威力, 有效地堵住引发违法犯罪的漏洞。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体系》王章伟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245

浅谈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的特点 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 反腐 倡廉 理论

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理论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关于治理腐败问题的理论成果,它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未解决我国反腐倡廉建设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来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理论,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反腐倡廉思想的指导

中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我们党在领导反腐倡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紧紧围绕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反腐倡廉、怎样反腐倡廉”的问题,努力从我国实际出发,总结新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有效展开反腐倡廉的路子。

我们党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核心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紧紧抓住反腐倡廉这道防线不放松,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同党的建设、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也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教育、制度、监督三者相统一为特色的反腐倡廉理论。90多年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从反腐败斗争新的形势要求和基本规律出发,遵循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初步形成了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善、有效管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既反映了国际社会“体系化”反腐的发展趋势,又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包括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推进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都有自己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论述,理清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相互关系,对于把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把反腐倡廉贯彻到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理论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关于治理腐败问题的理论成果,特别是毛泽东在建国前夕提出关于跳出“周期律”、 坚持“两个务必”的思想,以及关于防止“糖衣炮弹的袭击”、重视党的廉洁与打击贪污腐败等工作的开展,回答和解决了如何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中进行反腐倡廉工作。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四大,党内政治生活出现问题,一些党员思想作风方面也出现问题。中央领导集体实事求是的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加强党内作风建设,并且要把党风建设作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搞好党风”是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根本任务。党和政府必须将党风不正问题重视起来,切实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通过搞好党风来促进社会风气好转,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体系初见雏形。

从十四大至十六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带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面对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的严峻形势,中央领导集体适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论断,为进一步坚定我们反腐败的信心给予了理论支持。我们必须认识到腐败问题对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并且指出“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不会在短时期内完全消除。全党同志不仅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还要有现实的紧迫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反腐败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推进改革、建设和发展服务”的重要理论,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原则、腐败产生的原因和根源、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具体措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体系的初步框架。

十六大以来,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向前推进,我国虽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但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和高发期。针对腐败问题依然很严重的形势,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反腐败措施。主要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抓紧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使反腐倡廉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三、以体现时代特色为反腐倡廉思想的创新基础

中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在每个时代都体现不同的特点,体现时代的要求。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每一届领导人都对反腐倡廉理论做出突出的贡献。特别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更加注重对腐败现象的查处力度。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多年来,我国的反腐败实践都是围绕如何解决社会矛盾而展开的。反腐倡廉建设为党的方针政策的有效实行做了政治保障,进一步形成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扫除了障碍。 坚持站在一定的高度,正确把握反腐倡廉的形势。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判断形势,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也是我们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

正确把握反腐倡廉形势,必须客观的来看待反腐倡廉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和明显的不足,并且也要充分认识到反腐败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领导集体能够结合国内外的反腐败斗争形势,辩证客观地把握腐败形成的原因、特点等问题,并且创造性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理论体系。在对待腐败问题的态度上,我党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社会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根本消除。我国现阶段存在的腐败现象是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等条件下产生的。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是腐败现象得以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胡锦涛同志也再一次强调,“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大力度,继续把反腐倡廉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出成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根本不相容的”。将反腐败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党和政府能够对腐败问题正确把握,才使得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也使得反腐倡廉工作更加科学化、法制化、系统化。

坚持惩防结合为重点解决腐败问题。将已发生的腐败行为加以严厉打击,不仅让违法犯罪分子得到了法律的制裁,更有效的警示了想要腐败而未腐败的人,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我们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在坚决惩处腐败分子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制度的约束,防止腐败的发生,不断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四、以完善理论体系建设为反腐倡廉思想的出发点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反腐倡廉形势严峻,反腐倡廉建设面臨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所以我们党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的理论体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说明我们党在反腐败工作上结束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标志着我们党反腐败斗争任务更实、方向更明、目标更清,这是对反腐倡廉规律的认识深化,是对反腐倡廉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是对反腐倡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反腐倡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反腐败斗争中总结出的实践理论,提出我们党必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我们要立足国情,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在各种腐败变化中探索和研究建设反腐倡廉体系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完善反腐倡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时刻牢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理论创新中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实施在阳光下运行的工作机制,加强治理防腐的立法;继续加大思想道德建设,从源头上消除腐败现象;继续推进我国的反腐监督体制改革,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整合,成为反腐倡廉建设权力结构的推动力。实践反复告诉我们,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所以必须紧紧抓住教育、制度和监督这三个关键环节,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陈云文选》,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第245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2005 年1月11日。

[6]胡锦涛:《在第十七届中纪委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1月9日。

[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上一篇:蒋垛镇2011年社教总结下一篇:世说新语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