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早期阅读《晚上》(共8篇)
小班早期阅读《晚上》 篇1
小班早期阅读《晚上》
王明洪
一、活动目标:通过阅读绘本,感受散文意境美;
运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通过阅读画面,理解散文含义。
重点:运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难点:通过阅读画面内容,理解散文含义
二、活动准备:《晚上》绘本,书架,轻音乐,幼儿对晚上已有的经验准备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今天王老师要给你们唱一支歌,小耳朵仔细听哦。“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咦,王老师考考你们:什么时候才有小星星呢?
结合幼儿回答,引出晚上。
(二)阅读绘本
第一部分:封面
这也是晚上,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扉页
这是什么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P2-3
这是什么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小朋友们猜猜太阳是出去呢还是回家休息呢?
太阳回家休息,就是快要到晚上的时候)
P4-5
这是什么时候,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P6-7
你看到了什么?(青蛙,青蛙在唱歌)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青蛙出来唱歌的时候就是晚上哦。
第二部分:p8-9
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看什么?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呢?
晚上大街上会有各种各样的灯,那就是霓虹灯。
P10-11
这是什么时候?(若回答关灯睡觉,则可接下一页,反之则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用白天和晚上是否开灯作对比)第三部分:观察p12-13 他们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
结合幼儿生活实际,让幼儿进行讨论“晚上可以做什么?”
讨论结束,教师进行梳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晚上会做些什么,是不是和小朋友们一样呢?
P14-15
她要干什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P16-17
这是什么?
晚上看电视能不能把声音开得很大啊?
P18-19
他们要干什么呢?
爸爸穿着睡衣,小姐姐已经脱掉了裤子,该睡觉啦。
P20-21
这是什么时候,他在干什么?
睡觉前不要忘了上厕所哦
P22-23
咦,这里有什么呢?
准备上床了,上床前要记得对爸爸妈妈说晚安哦。
缓缓合上书包。这本书看完了,那晚上有什么,晚上是干什么的时候呢?
(三)欣赏原文: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晚上是干什么的时候吧。(教师配乐朗诵)
四、讨论:听完《晚上》这本散文,小朋友们在想什么呢?(幼儿讨论)请小朋友说一说。小朋友们可以把《晚上》这本散文讲给爸爸妈妈听哦。
小班早期阅读《晚上》 篇2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氛围,阅读常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3—6岁儿童阅读与书写研究结果, 提出三个方面的早期书面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
第一, 阅读兴趣习惯的目标要求。目标1:喜欢听故事, 看图书。
第二, 初步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要求。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 早期书写行为的目标要求。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 人的阅读能力被视为当今获得成功的基础。为此, 了解小班幼儿的阅读特点, 探寻有效的指导策略非常重要。小班幼儿入园后, 我们应有意识、有目的地着手培养幼儿阅读方面的兴趣爱好、常规习惯、能力创新等。
首先, 选择读本, 激发阅读兴趣。
小班幼儿年龄小, 他们的注意力较难集中, 理解能力也略弱于中大班幼儿。为此, 我们可选择生动有趣、画面鲜艳、语言简单、具有生活体验、富有教育意义的读本。如:《一颗纽扣》围绕小老鼠寻找纽扣的主人展开故事情节, 故事的对话简单易学:这是你的纽扣吗?不, 不是。我的纽扣是……这个故事既让幼儿学习了简单的人物对白, 又丰富了生活常识, 同时也教给幼儿捡到东西要归还的道理, 真可谓“一石三鸟”。
小班幼儿的阅读还仅仅停留于玩书。因而, 他们的书本经常折叠、卷曲。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一些卡片书、翻折书、立体书和一些自制的塑封图书等。
其次, 创设环境, 感受阅读氛围。
班级的环境温馨舒适, 幼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有一种幸福感。我们应充分发挥空间, 创设阅读区、娃娃家阅读区、图书宝宝家等, 让班级环境中有浓浓的阅读氛围。如:在固定的地方投放图书, 设置“图书宝宝家”, 先吃完点心、吃完午膳的幼儿可随时随地取图书阅读, 把阅读渗透于一日活动中。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设置, 尽量为幼儿营造温馨、舒适、光线充足的阅读区角, 让幼儿阅读、悦读。
再者, 细微入手, 培养阅读常规。
小班幼儿就是一张白纸。他们的一些经验更多来源于模仿。为此, 我们应从基础抓起, 教师应指导幼儿如何翻书, 学会轻轻地一页一页往后翻, 学会安静从左到右阅读, 了解阅读的基本程序, 掌握阅读的一般方式方法。指导幼儿学会一个一个传书、收书, 开展传收书比赛, 从而更好地学习整理图书的方法。帮助幼儿认识图书的基本构造:封面、封底、扉页、页码。初步了解故事名册、作者、出版社等等。日常生活中可随时地参与幼儿的阅读活动, 发现问题, 适时地给予帮助指导, 逐渐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常规。
那么,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班早阅活动?小班早阅活有何有效的指导策略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集中教学, 指导阅读。
幼儿成半圆形围坐在老师身旁, 每人一本小图书, 老师边翻看图书边讲故事, 幼儿随着老师的故事翻页, 将故事与画面联系。如, 阅读《拉拉鼠和五色花》, 老师请幼儿拿到书后先看看封面上有谁?猜想会发生什么事情?激发幼儿看书的兴趣, 然后教师边讲边观察幼儿, 看看幼儿听和看是否一致。接着, 教师将五色花的其中四个花瓣粘贴并提问, 这些花瓣送给了谁, 把它当做什么?重新梳理故事内容。当故事讲到后面一页时, 教师提醒幼儿“我们一起把书翻到后面一页, 猜猜拉拉会把最后的花瓣送给谁?”教师适时的提问, 可调动幼儿的思维, 仔细地观察理解图书内容。这样, 既让幼儿感受到有序翻看图书的方法, 也给幼儿一个有序翻书的示范, 初步学会如何阅读。
第二, 设置悬念, 投入阅读。
小班幼儿具有注意力不集中, 观察目的性较差的特点。为此, 创造情景, 设置疑问, 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尤为重要。如:在《一颗纽扣》故事中, 老师创造了一个动态的情景, 一只老鼠走着走着, 发现地上有一颗纽扣, 咦!这是谁的纽扣呢?小老鼠会怎么做?这样将幼儿引入寻找纽扣主人的情景中, 跟随着画面一起找寻。
在看书中, 把幼儿的角色定位, 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尝试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对话。“这是你的纽扣吗?”“不是, 我的纽扣是×××”。这样, 阅读兴趣更浓厚了。
在阅读区中, 创设背景图, 制作毛绒教具, 幼儿在已阅读《一颗纽扣》并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扮演人物并操作毛绒教具进行表演, 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升, 从而丰富幼儿的语言能力、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
第三, 创设情境, 提高阅读。
小班幼儿选择的读本有趣、简单。老师能更好地创设情境, 把读本内容搬上“舞台”, 幼儿尝试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自主地表演故事。从而, 把阅读的内容提高到语言的整合、肢体的表现、表情的投入、文本的理解的高度上来。如:《拉拉鼠和五色花》, 通过集中早阅活动、区角投放阅读等逐渐熟悉了故事的内容、人物、情节、对话。在老师帮助下, 幼儿创设草地、大树、小河、房子等情景, 提供老鼠、蚂蚁、乌龟、蜗牛、小姑娘及其他两三种动物的头饰、道具, 提供可撕贴的五色花等, 指导幼儿自主选择角色投入表演, 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高, 大胆地表现故事内容。并尝试创编故事:剩下的花瓣会送给谁?花瓣会被当做什么东西?通过交流, 大胆地表演出来。
第四, 亲子分享, 自主阅读。
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发挥家长的作用, 加强亲子间的阅读交流, 幼儿的阅读习惯才能更好的形成、阅读能力才能更快地提高。孩子依偎在父母身边, 看有趣的绘本, 享受着浓浓的亲情, 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语言的熏陶。阅读中家长适当地提问或讲解, 帮助幼儿通过看和说来表达对绘本中事物的看法, 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喜欢看书需要家长帮助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一个爱阅读的家庭, 他们的孩子一定也喜欢阅读。
指导小班幼儿进行早期阅读 篇3
一、小班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和特点
1、颠倒着看书
小班上学期的幼儿他们的方位感比较差,由于生活经验比较缺乏,他们往往分辨不出物体的正反、左右、上下颠倒等,因此在活动中就会出现将书拿反乐的现象。比如:区域活动时,孩子们来到阅读区自由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阅读,熙哲宝宝找了本封面上有水果的书高兴的说:老师,这是我喜欢吃的草莓。只见他拿着书安静的坐在了地垫上认真的翻阅着,可是把书拿反了,但是仍然津津有味的指着书上的画面轻声讲述着……
2、喜欢阅读自己熟悉的图书
小班幼儿虽然理解能力差,但对内容熟悉的图书,他们往往会调动已有经验去观察、理解画面,发现画面中的其他内容,把画面中的形象与记忆中的内容相对应,从而一遍遍的感受着自己阅读的乐趣。比如:在说说练练中,我们一起阅读了《老鼠偷吃我的糖》的故事,午餐后的自由阅读中发现《老鼠偷吃我的糖》这本书最抢手,拿到这本书的小朋友都在低头仔细翻看,一边看还一边说着故事的内容,看完了,又从头再翻着看,而没拿到《老鼠偷吃我的糖》的孩子则一会换一本书一会又凑到别人看看,时不时还跟着别人讲述……
3、喜欢看画面上形象大的图书
幼儿画报每页上一般只有一幅画面,主体形象大,色彩鲜艳,因此明显受到小班幼儿的青睐。因为小班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思维又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易被形象大、色彩鲜艳的对象所吸引。因此他们喜欢选择具体、形象、生动画面的图书进行阅读。阅读区新增了一些图书,有《幸福的种子》系列图书、有看图讲述、还有东方娃娃,孩子们一看到有新书了,非常高兴,都争着来拿书看,可是没过一会,就发现《幸福的种子》中好吃的水果一书被孩子们津津有味的翻看着,东方娃娃也有个别孩子在翻阅,可怜看图讲述没一个人看,已经可怜的被甩在一边了……
4、观察的目的性差,看不懂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关系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在阅读图书时,他们喜欢边看边用手点着自言自语,但是注意不稳定,有意注意水平低下,观察的目的性较差。因此他们往往就只会说出一些直观的主体画面。比如:妮妮选了本《我的妹妹是跟屁虫》着书坐下来按顺序一页一页翻着,一边看一边用手点着说:“哥哥。”接着翻一页说:“妹妹”。又翻一页点着画面说:“哥哥”,就这样翻一页说:“妹妹、小猪、小猪……”,很快便把书翻完了。于是她从垫子上起来,又换了本书,最后选了一本《好吃的水果》,她站在书架前翻了翻书,对身边的宝宝说:“这个书好,还有我喜欢的猕猴桃呢!”于是她带着这本书来到座位坐下来,仔细地翻着看,一边翻一边说着每一页上水果的名字……
二、如何指导小班幼儿进行早期阅读
1、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一是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是幼儿开展阅读活动的前提。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班级安静的区域开辟了一块《小小书吧》的场地,除了常规的图书《幸福的种子》之外,还随时让幼儿带来自己家中喜欢的图书,在自由活动时间,可以随意选择图书开展阅读活动。我们还根据主题的变换,投放相应的主题中的故事图书,并在图书架的周围张贴安静阅读的画面,比如:春天到了,我们可以贴上春天里小朋友在柳树下认真阅读,小鸟、小白兔在旁边安静的倾听着,一个大大的安静标记告诉大家,要轻声说话,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静谧画面,极大地调动着小朋友看书的兴趣,也在无形中渗透着轻声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是提供适应的阅读材料。“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因此为小班幼儿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是幼儿开展阅读活动的保障。小班幼儿面对新奇的世界,好奇的天性促使他们乐于去探索,但是他们在阅读时更注重感官上的需要,因此选择一些适合小班孩子听的绘本故事,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上学期刚开学有些孩子的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哭闹不止,为了缓解他们的焦虑、不适应,我们可以选择了一些适合小班年龄孩子听的绘本故事,并运用肢体表演、动物毛绒玩具,边讲边演示绘本故事里的不同角色的语气、表情、心情,尽可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会被吸引,渐渐停止哭闹。
2、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方位感差、自我控制能力弱,有的从没阅读过图书,他们连书的正反、颠倒都不分,有的则拿到书一不小心就会把书撕破、撕坏,那如何来引导他们阅读呢?作为教师首先需要给幼儿一个正确的阅读示范,让幼儿学会如何辨别书的正反和颠倒、如何正确翻阅图书。我们以情感人手将如何看书、爱护书的内容以拟人化的情景做成幻灯片,并设计一些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比如:把一本书比做是一座房子,封面是前门,封底是后门,页码是小房间。看书时要把前门打开,走进小房间,小房间里会有许多精彩的小故事,看完故事就要从后门走出来最后把门关上。在看故事时拇指和食指捏住书的右下角一页一页的翻。这样的方法具体形象,幼儿容易掌握,也有利于幼儿习得正确的翻书方法。这样,逐步学会了怎样翻阅图书,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也爱护了图书。
3、结合已有经验及喜好,推动阅读的愿望
在阅读活动中,对于小班阅读兴趣上以幼儿亲身经历的事件、体会、感受做为启发点,让孩子有话可“说”,有东西可“想”。从而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和说话的愿望。在绘本《我的妹妹是跟屁虫中》中真实的生活情境对幼儿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有着积极的催化的作用。请幼儿说说子、自己和哥哥或妹妹一起玩的经历和感受,因是自己的亲身的体会,他们会想说,也有话可说,在阅读绘本时更是积极性高涨,提高了幼儿表达的欲望和对故事发展的兴趣,形成了在幼儿原有的生活上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
4、注重画面的观察,逐渐提高阅读水平
遵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会观察画面,是小班幼儿学习阅读的基础,他们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不稳定,观察能力较弱,这就必须要教师正确引导,让孩子学会观察画面的主体、背景、及画面与画面的关系:
一是观察画面的主体。阅读图书时,小班的孩子对于整个的画面往往不会观察,他们只会粗略的看这是谁?那是什么?因此在具体实践中,我会引导幼儿看看、猜猜、说说来找出每幅画面上的主体形象,说说它是谁,它在干什么,他脸上怎样?猜猜发生了什么事?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再不是简单地说一下画面主体的名称就很快翻过去,而是仔细地看主体的动作、主体的表情。比如,在阅读《花路》的活动中,幼儿自由阅读时只会说:“有小熊。”在老师提问的引导下,幼儿逐步会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肓描述画面:“小熊买了一袋花种子,高兴地背回家呢。”这样,幼儿对主体的观察、描述就会日渐丰富、细致起来。
二是观察画面的背景。由于小班幼儿观察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而阅读内容中丰富的情感是通过细节来体现的。因此,帮助幼儿观察画面的细节尤为重要。只有学会看细节、背景,会想象画面上没有的情节和心理活动,幼儿才能独立而完整地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在实践中,我由浅入深,层层展开来帮助幼儿达到这一要求。例如在《花路》这一图书中,第三画面小熊回到家,但是脸上非常伤心,发现袋子破个洞,种子全掉了。幼儿看画面时自然地将背景和想象融合进去,他们对画面的描述变得生动起来:小熊伤心地哭着说:“种子没有了,院子里就不能种花了。”他心里觉得好难过、好伤心啊。就这样指导幼儿从画面上的主体物形象动作,神态变化的背景转化中,想象故事人物的心理状态和语言,从而连接故事情节发展,尝试用语言表现自己的理解,幼儿便对图书中故事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三是观察连续的画面。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还应引导他们注意观察与角色心理有关的画面情节,找出前后两幅画面间的关系,理解故事的发展。例如在《嘘》这一阅读活动中,我用了这样的指导语:“为什么妈妈要“嘘”呢?咱们再翻一页……这一页上有谁?“嘘”和它有关系吗?……”这样,幼儿很自然地将故事情节连贯起来,知道后一幅画面是前一幅画面的继续。
《神秘宝宝》小班早期阅读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活动。
2、理解作品中每个角色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并认识颜色。
3、能专心的倾听故事。
【活动准备】
1、空白图书:《神秘宝宝》。
2、透明的色纸:红、黄、蓝若干。
3、大的红、黄、蓝的色纸,小的橘黄、橘红、紫色的色纸若干。
【活动过程】
1、“魔术”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红色和蓝色的色纸,引导幼儿思考:它们叠放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
(2)教师变“魔术”,引导幼儿观察。
师:现在老师要把红色和蓝色的色纸叠放在一起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3)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红色和蓝色的色纸叠放在一起,变成了什么颜色?
2、教师边讲述故事边在空白的图书上贴一贴,引导幼儿倾听关于颜色的故事。
(1)教师分别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色纸,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并给颜色宝宝分别取一个名字。
(2)教师边讲故事边将相应的色纸贴在空白图书上呈现故事内容。
(3)讲到“他遇到了红太太和黄先生…”时,引导幼儿一起讨论故事内容。
师:“神秘”遇见了谁?它们是“神秘”的爸爸妈妈吗?“神秘”的爸爸妈妈是谁呢?
(4)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故事内容。
3、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感知颜色的奇妙变化,发现颜色变化的规律。
(1)请幼儿用透明的红色和黄色纸进行重合试验,同时与故事中的“神秘”进行对比,发现橘黄和橘红像红太太和黄先生,发现浅绿、翠绿和墨绿像黄阿姨和蓝叔叔。
(2)教师讲述故事最后两段,引导幼儿用透明的.红色、蓝色进行颜色重合试验,发现“神秘”的由来。
4、师幼一起制作大书《神秘宝宝》,感知颜色的变化。
(1)师幼一起商量协作,用提供的各种色纸进行粘贴,做成大书本。
师:应该怎样制作大书呢?“神秘”先遇见了谁?红太太和黄先生的孩子是谁?黄阿姨和蓝叔叔的孩子是谁?“神秘”最后遇见了谁?
(2)幼儿自由看着制作的大书,一起讲述《神秘宝宝》的故事。
活动延伸:
小班早期阅读《晚上》 篇5
3尊敬的家长:
您好!我正在做一项关于小班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情况的调研,您是我们所要访问的对象,希望能听取您的一些意见!此问卷只作调查统计数据之用,对于您的个人资料以及您的一些意见,我将严格保密,请您放心!非常感谢您的支持!(请选择您认为符合的选项,可以多选)学历:大学职业:军人
1、家庭所有儿童图书数量()50册以上(√)20-50册()20册以下()没有
2、家庭儿童所有的阅读光盘()20册以上(√)10-20册()10册以下()没有
3、家庭为幼儿订阅刊数()1种(√)2种()3种以上()没有
4、家庭有适合幼儿听的磁带数(√)20盘以上()10-20盘()10盘以下()没有
5、幼儿阅读的图书主要来源(√)自己购买或征订()向社区图书馆借阅()向别人借阅()由亲戚朋友赠送
6、家庭每月为孩子购书支出()10元以下(√)10-19元()20-29元()30元以上
7、家庭中是否有固定的书柜等(√)有()没有
8、家庭中是否有孩子专门的阅读角落()有(√)没有
10、什么是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独立阅读图书的能力()对文字符号的兴趣、接触和初步理解()读书、看报能力()不清楚
11、对小班儿童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没有意义()不清楚()有意义(√)意义重大
12、您觉得“亲子阅读”或“儿童早期阅读”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教育功能(√)增强综合能力(包括审美、想象、管理能力等等)()帮助识字()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其它
13、家庭在培养儿童早期阅读能力中的作用:(√)提供儿童阅读氛围,使儿童养成爱阅读的习惯。()检查儿童在园的阅读情况,查漏补缺。()阅读是幼儿园的事情,家庭没必要再费工夫。
14、最经常给孩子看的书:(√)彩色图画书()立体彩色图画书()黑白连环画书()不带图画的纯文字书。
15、何时和孩子一起看书?
(√)有时间就一起看()晚饭时()晚间边看电视边看书()晚间入睡前
16、和孩子一起买书时的通常做法:()不干涉,让孩子自己挑选图书。()买自己计划好的图书,不让孩子自己挑选。(√)和孩子商量,共同挑选图书。
17、孩子的图书通常能保存多久?()看完一遍就扔掉。()看过一遍就放起来保存。()看过多遍后就不管它了。(√)看过多遍后也保留起来。
18、你经常给孩子看什么内容的图书?()中国古代诗歌()外国幽默图书(√)古今中外故事、童话书()市面流行的卡通书()有关自然科学的图书
19、是否和孩子经常谈论已看过的图书?()很少()偶尔(√)经常
20、是否经常和朋友谈论、分享自己孩子的图书?(√)很少()经常
21、是否喜欢和孩子一起看书?()不喜欢()不得已才喜欢()喜欢(√)很喜欢
22、您的孩子每天阅读时间的安排?()每天20分钟或者20分钟以上()每天5-10分钟(√)没有固定时间()心血来潮
23、您在家是否关注指导孩子早期阅读?(√)经常指导()从不指导()偶尔指导
24、您对孩子早期阅读的态度?(√)经常教育()不知道如何指导()不在意
25、您和孩子一起看书时给予怎样的指导?()不指导,让孩子自己体会(√)认真读好
每句话,帮孩子慢慢理解图文()遇到生字就给孩子讲解,使其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教给儿童阅读的技巧,为上小学做准备
26、您最喜欢让孩子接受的阅读媒体形式是?(√)书籍()电视(√)计算机()VCD27、在和孩子阅读的过程中经常提问一些问题吗?()没有提问,不与孩子交流。()只是回答孩子的提问,很少主动提问(√)主动提问又回答孩子的提问。
28、你是怎样指导孩子看书的?(√)图读法-边讲故事边指图画()点读法-边讲故事边用手指读文字()诵读法-把故事连贯讲完,尽量不让幼儿打断。()跟读法-自己讲一句,让孩子跟讲一句。
29、您的孩子是否自己整理图书?()自己整理()家长整理(√)一起整理
30、给孩子买书参照什么建议?(√)幼儿园教师的建议()自己的兴趣和主意()邻居和朋友的介绍()电视和报纸等媒体的宣传(√)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阅读阅读的兴趣。
31、谈谈您对幼儿早期阅读的认识?幼儿早期阅读非常重要,是人生潜力开发的基础,是成长的基石,更是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但家长缺乏科学性,所以寄希望于幼教。
小班早期阅读《晚上》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认真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2、通过对角色表情的观察,感受角色的情感体验。
3、通过自身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与故事内容进行联系,进一步理解故事。活动准备:
1、《我喜欢跳》大书、音乐《袋鼠》和《找朋友》。
2、袋鼠、小鸟、小鱼、大象、青蛙和袋鼠表情的图片,以及袋鼠情绪图。
3、模仿动物跳的生活经验。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幼儿在《袋鼠》的音乐声中跟着小袋鼠的手偶一起欢快地跳进活动室,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感受跳。
1、小袋鼠手偶:小朋友们好,我是小袋鼠,刚才我们是怎么进教室的呀?(跳进来的)跟我一起玩蹦蹦跳跳的游戏开心吗?能够交到你们这些好朋友我也很开心。我很喜欢跳,所以也想找到和我一样喜欢跳的好朋友,我要去找朋友了!(小袋鼠手偶跳到黑板后)
2、教师:小袋鼠去哪了?哦,原来小袋鼠跳进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故事书里交朋友。(出示大书向幼儿介绍)它找到朋友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图画。
1、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封面:你在封面上看到了哪些小动物?谁喜欢跳?你从哪里看出袋鼠正在跳?(从画面中找到跳的符号)其他的小动物喜欢干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小袋鼠如果找小鸟和小鱼做朋友,它们会说些什么?
2、观察第一页: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有一天,天气非常好,有一只小袋鼠蹦蹦跳跳地来到了草地上,想找一个喜欢跳的好朋友,他抬头看到树上有只小鸟,他高兴的对小鸟说:“小鸟你好,我喜欢跳,你喜欢跳吗?”
提问:小朋友,小鸟喜欢跳吗?猜猜它会怎么回答?如果它不喜欢跳,那它喜欢做什么?
3、观察第二页:你们看小鸟在干吗?(小鸟在飞)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鸟飞,它一边飞一边会对袋鼠说什么呢?小袋鼠现在的表情怎么样?他还高兴吗?为什么?(将小袋鼠的表情图贴在图表里)
4、观察第三页:小袋鼠没找到好朋友,但他没有放弃,蹦蹦跳跳来到了河边,你们看他又遇到了谁?(小鱼)遇到小鱼时小袋鼠的表情是怎样的?小袋鼠会问小鱼什么?小鱼会怎么回答?
5、观察第四页:你们看小鱼在干什么?我们也来游一游吧。小袋鼠现在是什么表情?它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小鱼说了什么,让小袋鼠这么不开心?小袋鼠会怎么想?(将小袋鼠的表情图贴在图表里)
6、观察第五页(遮挡小袋鼠):小朋友你们看谁走来了?(大象)小袋鼠看到大象,它会是什么表情呢?(揭开遮挡)小袋鼠非常开心,它会和大象说什么?你们觉得大象喜欢跳吗?
7、观察第六页(只露小袋鼠,其他遮挡):看看小袋鼠的表情,它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猜一猜它为什么会这样?(揭开遮挡)原来大象和小鸟、小鱼一样也离开了,它会说什么呢?小袋鼠会怎么想?(将小袋鼠的表情图贴在图表里)
8、观察第七页:小鸟飞走了,小鱼游走了,大象也走了,现在小袋鼠又看见了谁?小袋鼠看起来高兴吗?(观察图表上记录小袋鼠的表情变化,进行对比)前面小袋鼠看见新朋友的时候,都很高兴的,而这一页为什么小袋鼠看起来不是很高兴?它会对小青蛙说什么呢?小青蛙会怎么回答?小青蛙到底喜不喜欢跳呢?
9、观察第八页(遮挡小袋鼠):你看到了什么?小青蛙跳的真高,它会对小袋鼠说什么?小袋鼠看到了青蛙跳得这么高,又会是什么表情呢?(揭开遮挡)小袋鼠现在是什么表情?你们学学小袋鼠的样子,你们觉得它会怎么说?小袋鼠和小青蛙会成为好朋友吗?
10、观察第九页:它们在一起做什么?
三、回顾大书,教师用故事完整的讲述,总结分享。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一起看的这个故事书叫什么名字?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将故事名字的字条贴出来,并有表情的用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
2、在《找朋友》的音乐中师生一起蹦蹦跳跳地和小袋鼠去找朋友。教师:请小朋友们帮小袋鼠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会跳,会和小袋鼠做好朋友的?我们一起和小袋鼠起找朋友吧!
活动反思:
在这次的研讨活动中,我给大家展示的是小班的分享阅读《我喜欢跳》的第一教学阶段,故事通过抑制小袋鼠的动作及和朋友们的一系列对话,向幼儿展现一个简单但有趣的故事。
在活动中,我运用了描述性提问、启发式提问、猜想式提问及迁移孩子自身经验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孩子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角色的情感体验,并鼓励孩子大胆大声地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
在活动中,我感觉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是挺高的,想象力也很丰富。语言能力发展特别快的几个孩子能看图说出很多有关画面的内容。
虽然活动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对于活动中孩子出人意料的回答处理的方式还不够得当。另外,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利用小袋鼠的表情图片来进行对比,让孩子观察小袋鼠的表情变化,但是这个方法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过于复杂,孩子很难观察,应该使用简单的笑脸或哭脸标志就会更简单易懂。
通过参加这次的研讨活动,有幸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注意活动中的每个细节。
小班早期阅读教案《我喜欢跳》(课后)
叶 蕊 活动目标:
1、通过认真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2、通过对角色表情的观察,感受角色的情感体验。
3、通过自身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与故事内容进行联系,进一步理解故事。活动准备:
1、《我喜欢跳》大书、音乐《袋鼠》和《找朋友》。
2、袋鼠、小鸟、小鱼、大象、青蛙和袋鼠表情的图片,以及袋鼠情绪图。
3、模仿动物跳的生活经验。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幼儿在《袋鼠》的音乐声中跟着小袋鼠的手偶一起欢快地跳进活动室,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感受跳。
1、小袋鼠手偶:小朋友们好,我是小袋鼠,刚才我们是怎么进教室的呀?(跳进来的)跟我一起玩蹦蹦跳跳的游戏开心吗?能够交到你们这些好朋友我也很开心。我很喜欢跳,所以也想找到和我一样喜欢跳的好朋友,我要去找朋友了!(小袋鼠手偶跳到黑板后)
2、教师:小袋鼠去哪了?哦,原来小袋鼠跳进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故事书里交朋友。(出示大书向幼儿介绍)它找到朋友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图画。
1、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封面:你在封面上看到了哪些小动物?谁喜欢跳?你从哪里看出袋鼠正在跳?(从画面中找到跳的符号)其他的小动物喜欢干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小袋鼠如果找小鸟和小鱼做朋友,它们会说些什么?
2、观察第一页: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有一天,天气非常好,有一只小袋鼠蹦蹦跳跳地来到了草地上,想找一个喜欢跳的好朋友,他抬头看到树上有只小鸟,他高兴的对小鸟说:“小鸟你好,我喜欢跳,你喜欢跳吗?”
提问:小朋友,小鸟喜欢跳吗?猜猜它会怎么回答?如果它不喜欢跳,那它喜欢做什么?
3、观察第二页:你们看小鸟在干吗?(小鸟在飞)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鸟飞,它一边飞一边会对袋鼠说什么呢?小袋鼠现在的表情怎么样?他还高兴吗?为什么?
4、观察第三页:小袋鼠没找到好朋友,但他没有放弃,蹦蹦跳跳来到了河边,你们看他又遇到了谁?(小鱼)遇到小鱼时小袋鼠的表情是怎样的?小袋鼠会问小鱼什么?小鱼会怎么回答?
5、观察第四页:你们看小鱼在干什么?我们也来游一游吧。小袋鼠现在是什么表情?它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小鱼说了什么,让小袋鼠这么不开心?小袋鼠会怎么想?
6、观察第五页(遮挡小袋鼠):小朋友你们看谁走来了?(大象)小袋鼠看到大象,它会是什么表情呢?(揭开遮挡)小袋鼠非常开心,它会和大象说什么?你们觉得大象喜欢跳吗?
7、观察第六页(只露小袋鼠,其他遮挡):看看小袋鼠的表情,它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猜一猜它为什么会这样?(揭开遮挡)原来大象和小鸟、小鱼一样也离开了,它会说什么呢?小袋鼠会怎么想?
8、观察第七页:小鸟飞走了,小鱼游走了,大象也走了,现在小袋鼠又看见了谁?小袋鼠看起来高兴吗?前面小袋鼠看见新朋友的时候,都很高兴的,而这一页为什么小袋鼠看起来不是很高兴?它会对小青蛙说什么呢?小青蛙会怎么回答?小青蛙到底喜不喜欢跳呢?
9、观察第八页(遮挡小袋鼠):你看到了什么?小青蛙跳的真高,它会对小袋鼠说什么?小袋鼠看到了青蛙跳得这么高,又会是什么表情呢?(揭开遮挡)小袋鼠现在是什么表情?你们学学小袋鼠的样子,你们觉得它会怎么说?小袋鼠和小青蛙会成为好朋友吗?
10、观察第九页:它们在一起做什么?
三、回顾大书,教师用故事完整的讲述,总结分享。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一起看的这个故事书叫什么名字?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将故事名字的字条贴出来,并有表情的用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
小班早期阅读《晚上》 篇7
小熊戴着粉红色的帽子出去玩,一阵风吹来,把小熊的帽子吹 跑了。小熊要去找帽子,正巧遇到小青蛙。
小熊说:“风把我的帽子吹跑了,你愿意帮我去找帽子吗?”
小青蛙说:“行啊,母鸡在孵小鸡,我正想给她送蘑菇去当点心,我们边走边找吧。”走啊走啊,他们遇见了小松鼠。
小熊说:“风把我的帽子吹走了,你愿意陪我去找帽子吗?
小松鼠说:“好啊,母鸡在孵小鸡,我正想给她送伞去呢,我们边走边找吧!”他们走啊走,突然小熊发现了粉红色的帽子。帽子在地上,两只小鸡住在帽子里。
鸡妈妈说:“多亏了这顶帽子,要不然,我的宝宝们会着凉的。
小熊采了一片叶子戴在头上。呵呵,小熊又有新帽子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理解小熊寻找帽子的有关情节,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能正确的翻阅图书,并愿意大胆的讲讲、演演故事中有趣的情节。评价:
第一条目标定位单独看比较的合理,既有故事情节的认知也有情感态度,比较的整合。但是从教师还想融合翻阅的学习和讲述表演的能力,那还需要上下调整。
第二条目标中“能正确的翻阅图书”在过程中涉及的不多,因为以大图书阅读为主,而且“正确”是指什么,不太明确。
调整:
1、学习有序翻阅图书,了解小熊寻找帽子的有关情节。
2、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的扮演角色,表演情节感知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大图书一本、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角色头饰、录音故事比较的充足,也都是能为目标达成服务的。
录音:在孩子还没有能比较熟练的有序翻阅期老师可以调整为教师当场讲述故事,根据孩子的行为来调整翻阅的间隔速度。如果孩子能比较熟练的有序翻阅了,那么可以用录音来统一翻阅速度,这是个别的能力弱的孩子老师可以正对性的帮助了。
活动现场记录:
一、大图书阅读
(一)翻开第一幅:
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1:小熊,小熊好像拿着帽子。
师:那帽子怎么了?
幼2:被风吹了。
幼3:他的帽子被风吹走了。
师:那怎么办?
幼4:买一个。
幼2:浪费钱的。
师:对,买一个浪费钱,那怎么办?
幼1:去找。
师:小熊的想法和你一样,他要却找帽子。
(二)翻开第二、三幅
师:小熊遇到了谁?会说什么呢?
幼:小青蛙。
师:会对小青蛙说什么?
幼1:你看到我的帽子了吗?
幼2:没有
师:小熊还会怎么说?(是自己接着说)你能帮我一起找吗?
幼:好的。
师拿出角色头饰,一个戴在自己头上,一个呆在幼儿头上,两人模仿对话。其他幼儿听、看。
(三)再翻开一页
师:小熊又遇到了谁?会怎么说?(接着直接请两名幼儿戴上头饰进行对话)
幼1:你看到我的帽子了吗? 幼2:没有
幼:你愿意帮我一起找吗? 幼2:好的(四)再翻开一页
幼:在小鸡的脚下
师:对,原来帽子肥仔在小鸡脚下呢。
(五)在翻开一页
师:鸡妈妈来了,会对小熊说什么?
幼:不知道
师:鸡妈妈说:小熊谢谢你的帽子,如果没有你的帽子我的小鸡会着凉的,现在有了你的帽子我的小鸡在你的帽子里很暖和。
师:鸡妈妈是怎么说的?
幼2:我不会说
幼1:忘记了
师:鸡妈妈说:谢谢小熊。小熊没了帽子该怎么办呢?
幼:买一个……做一个
(六)再翻开一页
幼:拿片叶子
师:对,那片叶子当什么呀?
幼:帽子
二、随录音听故事翻阅
播放录音故事,幼儿人手一本书按录音逐页翻阅。
三、延伸:你有没有帮助过别人,是怎么帮的?
即时感受和反思:
1、开头太直接了。
调整:(封面的阅读,介绍主要的角色和情节中关键的事物)有一只小熊,头上戴了一顶漂亮的帽子,有一天他高高兴兴的带着他漂亮的帽子外出散步了,多神气呀!
价值:虽然这段话故事中没有,老师需要去创编,突出:帽子的漂亮、小熊对帽子的喜欢。价值:和接下来帽子被风吹走了,小熊应为喜欢舍不得,才会去找;最后它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了别人,给孩子放大帮助别人的珍重好品质的情感。
2、老师和孩子的对话,邀请孩子参与的人数
(1)一对一的个别问答太多,参与的人数少
(2)老师的回应过于去重复孩子的回答,应该追问一些有特别别想法的孩子。
调整:即是个别孩子的回答已经是老师需要的回答,还应该给其他孩子观察和表达的机会。鼓励孩子再来说说;不要过多的去重复孩子的回答,在她们的表达上老师要自然的提升一些东西。如:一个孩子说再买一个浪费钱,老师应该:你可真是个节约用钱的好孩子,那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1、从老师和孩子的互动里看出,老师在听到孩子的回答已经符合文本规定的内容时,老师就不再为孩子提出再想一想,在猜一猜的平台了。尤其是在(五),孩子们出现了不知道。忘记了的语言表达。说明孩子太过于依赖老师先说而他们来模仿,老师一旦不说了,他们就自己也不想了,不会说了。
调整:在平时的活动中不要局限于文本文字所局限的表达内容让孩子根据画面和前情节大胆猜猜讲讲,给孩子发散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空间,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想,都可以表达。但是心中要装着目标,如:本次活动中有“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的目标,那么有的话是必须引导孩子说的如:我来帮你一起找吧!
2、情感的认知和体验不够。老师没有理清故事中到底有谁在帮谁,怎样让孩子来感知体验呢?故事中小熊当然在帮助小鸡和母鸡,但是不能忘了,小青蛙和小松鼠都在帮助小熊找帽子呢,也在帮助别人。那么这种帮助别人的快乐感怎样体验?
调整:用不同的形式扮演角色,进行对话同时要突出:快乐的感知和体验。如:老是扮演小青蛙,同时请其他孩子也一起扮演小青蛙,1名孩子可以扮演小熊。老师领着孩子一起说到:“让我们一起帮你找帽子吧”时,还可以和其他小青蛙讨论一下:“你们觉得帮小熊一起来找帽子心里怎么样呢,为什么?”还可以引:我现在在帮助别人,心里觉得真开心,你们呢?。接着以动情的语调对小青蛙们说:那我们一起来帮助小熊吧,出发!调动帮助别人心里舒服激动地情感。
3、头饰教具没有充分的利用,因为老师给孩子表演对话和扮演角色的机会少。
与老师的交流:
一、对本次活动总的反思
孙:今天的活动自己对目标定位和总的实施过程有何想法?
任:第二条目标的讲讲演演不多,故事内容比较的简单,好像不知道怎样去挖;情感的目标好像活动里也没达成,虽然情感的目标达成有一个过程,但是本次活动也应该让孩子感受一下。
分析,结合具体
二、对具体活动流程中突出问题的交流
1、这次活动很文雅、很安静(孩子过于的安静),问题在哪里?
孙:常规很好,听、翻阅都很好,但是整个活动却给人过于安静的感受?
任:自己的语调比较的平缓;没有及时把讲评融合情感
具体分析结合流程
2、你觉得情感中“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应该在环节中哪些的地方运用哪些策略可以来放大法情感,让情感子让的融合进去?
任:(没有思考清楚)
3、你对自己的教具在使用方面(针对教具有没有充分利用,为目标达成起了什么作用?)进行思考?
孙:教具与目标比较的匹配。但是使用的情况,使用率?
任:大图书是看的,小图书人手一本也是看的……
孙:不要从焦距本身的功用谈功能,从具体的孩子的行为来讲。
任:头饰没有充分的用,用和不用好像也没区别。用的话就是角色区分,不用的话也没什么特别的。
给任老师的建议:
1、注重平时语言活动中多给幼儿创设观察、表达的机会。在组织故事教学、早期阅读教学中,不要让文本框限教师自己的思路,更不能框限孩子想象和表达的思路。孩子的解读是靠画面的,甚至带有想象,不是局限于文本文字的。给孩子一些时间,只要老师为他们创造了表达的机会,哪怕孩子一开始甚至一段时间里出现去模仿另一个孩子的语言,只要老师肯定了外加鼓励孩子再想想、猜猜多说说,慢慢地会有转变和变化的。
2、在表演和学说对话师要注意不同的形式,尽量调动所有的孩子都来参与。
3、情感虽然是一种隐形的内在的东西,但是通过语言、动作、表情、语调是可以外显的。需要自己不断去摸索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感受、体验。
4、自己设计的问一个提问要想想,是什么价值?
5、活泼起来,让自己变得活泼,调动孩子的积极活泼。这与放任不是一回事。
6、相信自己能做的更好,只要不断的反思和调整,成长是一种过程,量变到质变,加油!文档仅供参考
小班语言
逗蚂蚁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理解儿歌内容。
2、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儿歌的中间部分。
3、激发幼儿参与情境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依据诗歌内容,编排一个情境表演。
2、表演用的道具:
(1)画有蚂蚁的小图片若干,并用绳子系上。
(2)用黄色绉纸剪成碎片作黄米饭,用绿色绉纸剪出长条作青菜。
(3)一双筷子,一只用油泥做成的碗。
3、幼儿操作材料“逗蚂蚁”。
活动过程
1、借助幼儿操作材料,先让幼儿猜猜“老师要请谁到班上来做客”。再请三四个幼儿扮作小蚂蚁,老师做招呼的人。
2、请幼儿根据儿歌内容,进行表演。
3、请幼儿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
(1)师:你们看见谁来了?我是怎么招呼它们的?
(2)小蚂蚁来了以后,对我说了些什么?
(3)我给它们准备的食物太多了,小蚂蚁吃不完怎么办?
4、让幼儿再次观看情境表演,然后学说其中的对话部分。
5、引导幼儿扩展想象,仿编对话部分的内容。
(1)师:如果你请小蚂蚁吃饭请它吃什么饭?
(2)什么菜?
(3)用什么筷?
(4)用什么碗?
6、请每位幼儿从椅子下面,拿出预先放好的蚂蚁图片,戴在脖子上,表演儿歌,念到最后两句“吃不了,往回搬,哼哟哼哟搬得欢”时,小朋友做出搬米或搬菜,或搬运其他食物的动作,要求幼儿的动作夸张一些。
小班早期阅读《晚上》 篇8
17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布置给他的数学题。//
青年很有数学天赋,导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天都给他布置两道较难的数学题。正常情况下,青年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
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题?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在两个小时以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正17边形。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他绞尽脑汁,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着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
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当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再画一个17边形。青年很快地画出来了。导师激动不已地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大名鼎鼎的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吧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这个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1.“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越来越吃力” “________”、________”可以体会到这道题的难度很大,从“激起”、“斗志”、“尝试着”、“超常规”等可以体会到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从文中找出与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题?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在下面画横线。
3.文章为什么用“两千年”和“一个晚上”作为题目?
4.如果导师预先告诉高斯这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连阿基米德、牛顿也没有解决,结果可能会怎样?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正十七边形绞尽脑汁毫无进展知难而进(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屈不挠、不服输等)
2. 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3. 本文主要写了高斯用一个晚上解决了一道有两千年历史的数学难题,用“两千年和一个晚上”为题,可以突出高斯非凡的数学才能,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班早期阅读《晚上》】推荐阅读:
小班早期阅读晚上10-15
小班教案:诗歌《晚上》08-02
儿童早期阅读07-27
早期阅读能力09-26
指导幼儿早期阅读10-14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08-18
提高早期阅读能力10-23
早期阅读教案大班09-13
关注幼儿的早期阅读08-25
早期阅读幸福培训心得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