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 家庭早期阅读研究论文

2024-10-14

赵娟 家庭早期阅读研究论文(精选7篇)

赵娟 家庭早期阅读研究论文 篇1

江西省家庭教育优秀论文征集评选

关于家庭早期阅读问题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的缘起

阅读是人生重要的学习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就把发展儿童智能转移到培养阅读能力上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制定了儿童的早期阅读教育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早期阅读的全球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幼儿教育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早期阅读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之后,早期阅读成为了幼教课改的热点,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纷纷在幼儿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早期阅读活动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早期阅读的研究者所关注重点主要在幼儿园层面上,而在家庭层面上关注早期阅读者少,尤其是对此进行系统研究寥寥无几。

所以本文以家庭早期阅读教育为视角,对当前家庭早期阅读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以期待引导家长能为孩子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科学合理的早期阅读指导。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随机选取了南昌一所幼儿园,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观察法,其中问卷共发放60份问卷,收回 57 份,有效问卷 55 份,回收率96.5%,有效率100%。

为了有效地节约时间、收集资料,选择了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主要了解家长对幼儿阅读兴趣的评价、对早期阅读的看法、家庭教育中进行早

期阅读的具体情况,以此为基础分析家园合作可能对幼儿阅读兴趣造成的影响(具体问卷参见附录一);

观察法:(I)观察幼儿:观察幼儿在集体阅读活动、阅读区活动及自由活动时间的阅读行为及情绪状况,以此了解幼儿的阅读兴趣现状和影响因素,了解试验研究中实施具体策略的有效性。

2.研究内容

本研究重点探讨了幼儿家庭早期阅读的现状及对策,如:家长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方式;孩子的阅读兴趣存在的问题等三方面。

三、(一)家庭幼儿读物的现状及其折射出的有关信息

1.家庭拥有幼儿图书的数量

统计结果显示,家庭拥有幼儿图书的数量最少是3本,最多达到232本,其中将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幼儿图书数量在10本以内,20本以内的家庭约占二分之一,20~100本的家庭约占46.4%,还有14.8%的家庭拥有50~100本幼儿图书,3.8%的家庭幼儿图书超过了100本。

2.家庭最近购买的幼儿图书

统计表明,故事书、包括百科全书在内的知识类书籍和期刊杂志占到84%,还有

16%是有关儿童绘画、拼音识字、数学练习、幼儿英语和开发智力等方面的书籍。通过分析发现,家长最近为孩子买的书与孩子喜欢的书之间存在着差异。这说明,孩子喜好只是家长做出购书选择的一个标准,家长购书还有自身较理性的标准。

3.作为礼物购买的书籍

统计数据显示,79%的家长会把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家庭在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已兼顾到对孩子的智力投资。

(二)孩子最喜欢的幼儿图书的类型

孩子最喜欢的幼儿图书大致可归为故事书、知识类书籍和杂志期刊等三类。

(三)家庭亲子共读的情况

当问及家长陪孩子看书或讲故事的频度时,调查结果显示:0.6%的家长从来不陪孩子看书或给孩子讲故事,很少或有时陪孩子的占了41.7%。相关分析表明:家长的文化程度与陪孩子阅读的频率间有高度相关,即学历高的家长更主动地花时间和孩子阅读。调查还发现,当孩子向父母发起看书的请求时,父母的反应大致是:54.8%的父母愿意陪孩子看完书;和孩子看一会儿然后去做自己的事情有的37.3%;有4.8%的家长会建议孩子自己看书或让孩子找其他人;让孩子做其他事情的家长占到1.3%。

(四)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为了解家长在指导阅读时采用何种策略,我们设计了有关提问、复述、看书方式等四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与孩子阅读中,45.2%的家长只是回答孩子的提问,很少主动提问,而37.6%的家长会主动向孩子提问,16.9%的家长既主动向孩子提问又回答孩子的提问,0.3%的家长不与孩子交流。我们可以看到,有54.5%的家长会在阅读中主动向孩子提问,这说明这部分家长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反思、预期、质疑和假设的能力。基于复述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孩子的阅读能力,我们给家长提出了“给孩子讲故事后是否要求复述”这个问题。

四、结论及策略探讨

1.结论

2.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策略

1)加强家园共建,设立“早期阅读共读栏”

设立:“早期阅读共读栏”向家长介绍幼儿阅读的目标及家长指导建议,宣传亲子阅读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登载有关早期阅读方面的文章。并随时向家长介绍班内阅读活动开展的动态,家长也会将幼儿在家阅读的情况以记录表格、经验体会、照片等形式在专栏中展示。各班还设立了家长借阅箱,里面放置家长及幼儿阅读的书籍,定期更换。同时,各班将幼儿阅读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出16来,使家长在了解幼儿阅读情况与进步的同时,能根据教师的阅读提示来指导幼儿,很好地体现了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亲子之间、家园之间的互动。

2)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提高幼儿阅读兴趣阅读环境。

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在、有趣、丰富的阅读环境,帮助幼儿建立阅读习惯。

3)保持良好的阅读心态。幼儿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阅读环境是维护幼儿良好阅读心态。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让幼儿处在安静、明亮、优美的环境里,专心阅读,带幼儿到阅览室看书,感受和模仿成人的阅读方式。

4)注意幼儿心理的稳定性,把握阅读时间。指导孩子阅读,家长们还须注意:儿童的心理很不稳定,应给其规定好阅读时间。1O岁以内的孩子,一般每次以20分钟为宜,每天读一个故事即可。至于大孩子,自己会把握好时间,不必硬性规定;反之,当其看书“入迷”时,应提醒注意身体健康。

附件一:调查问卷

问题

1.家长和教师在孩子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中谁起主要作用

A:家长(家庭)B:幼儿园教师

2.家长选择幼儿园是否会把识字作为重要标准

A:是B:否

3.有AB两所幼儿园,当A幼儿园承诺在三年内教1000 汉字,B幼儿园没有明确提出识字要求时,但能保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你如何择园? A:A幼儿园B:B幼儿园

4、当您遇到您的孩子把不认识的字说成是一副画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A:问这幅画像什么B:会告诉孩子这不是画,是一个汉字

C:会告诉孩子这是一个字,并告知字的读音和字的意思

5.对“早期阅读就是早期识字,不识字怎么阅读”这句话你是怎么认为?

A:这句话是正确的B:这种观念不全对,认为识字不等于早期阅读,但认一些字可以使幼儿对阅读更感兴趣

C:这种观念是错误的6:在与孩子阅读中,您的孩子有经常的提问您问题吗或者你在阅读过程中有主动向您孩子提问题吗?

A:很少主动提问B:会主动向孩子提问C:既主动向孩子提问又回答孩子的提问

7:在与您孩子阅读过程中,您给孩子讲故事后是否要求复述?

A:偶尔要求复述B:总是要求复述C:从不要求复述

8:您在指导孩子看书时,会有侧重地采用以下哪几种方法

A图读法(边讲故事边指画面)、B点读法(边讲故事边指着汉字)、C诵读法(把故事连贯地讲完,尽量不让孩子打断)

D跟读法(自己讲一句让孩子跟着讲一句)

9:您认为阅读环境对孩子阅读重要吗?

A:重要B:不重要

10:您的孩子有无单独的房间?

A:有单独房间B :无单独房间

11:你有经常在家看书或是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看书来感受良好阅读氛围吗? A:在家读书看报在1小时以上B:在家读书看报在半小时左右

C:很少在家学习D:能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看书

12:您在在为孩子买书时,是考虑:

A:对孩子的教育价值B:孩子是否喜欢

13:你在给孩子所买的图书是以下哪类?

A:童话、故事类图书B:科普类读物C:其他

14:是否经常更新图书?

A:经常更新B:偶尔更新C:少有更新

15:在孩子所拥有的图书上,孩子的图书占:

A:60本以上B:10-60本C: 10本以下

16:您是否经常陪孩子看书或讲故事

A经常陪孩子看书或讲故事B:偶然陪孩子读书或讲故事

C:很少或有时陪孩子D:从来不陪孩子看书或给孩子讲故事

17.当您的孩子向您发起看书的请求时,您的反应大致:

A:愿意陪孩子看完书B:和孩子看一会儿然后去做自己的事情 C:建议孩子自己看书或让孩子找其他人D:让孩子做其他事情

姓名:赵娟

单位:南昌铁路艺术幼儿园

职务:教师

手机:***

邮箱:7064410702@qq.com

地址:青山湖南大道铁路九村

赵娟 家庭早期阅读研究论文 篇2

一、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一) 创设阅读区

在家中布置一个专门供幼儿阅读的舒适惬意又童趣化的阅读空间。在阅读区中除了书外, 还要提供其他纸、笔等绘画材料, 鼓励幼儿通过多渠道反映自己阅读后的体验和感受, 并对幼儿创造性的说、画、涂等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力求使幼儿产生愉快的、自由的阅读心理环境。此外, 家长还要经常为幼儿更换、添置新的图书, 保持对图书的新鲜感, 从而保证幼儿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

(二) 感受亲子阅读的乐趣

亲子阅读对幼儿而言, 首先是得到爱与快乐的途径, 亲子阅读的目的是创造平等对话的氛围, 体会共同成长的快乐, 这对幼儿极其重要, 同时能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此外,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经常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到书店、图书馆、阅览室等地方感受那种浓厚的读书气氛, 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阅读活动打好心理基础。

二、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

图书是孩子阅读的依据, 但并不是任何图书都适合孩子阅读。由于各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 孩子的兴趣、需要不同, 为孩子选择的图书应有所区别。孩子年龄较小时, 可以选择一些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简单、形象突出、画面清晰、色彩鲜明的单幅图图书。同时要装订牢固, 纸质较厚, 便于孩子翻阅。年龄稍大时, 可以选择一些情节稍微曲折、内容健康向上、人物善恶分明、以动物故事为主的图书。但还是以单幅图为主, 画面要生动活泼, 背景不要过于复杂。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 他们注重整体画面, 不太注意细节。学龄前, 可以选择单页多幅图图书, 图书的故事情节要相对长一些、复杂一些, 但画面仍应清晰鲜明。此外, 还可为他们选择一些知识类故事书, 以拓展知识面, 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三、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读”书

(一) 有序阅读法

幼儿的阅读开始往往是依赖耳朵的“阅读”。幼儿爱听故事, 家长应经常为幼儿讲述故事培养孩子专注的倾听能力。从“听”慢慢过渡到“看”, 从中了解掌握图书的结构, 知道每本书都有封面、页码、封底等。年龄小的孩子还是分不清封面、封底, 家长要懂得运用方法, 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正确的翻书方法。家长可设计一些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如可把一本书比做一座房子, 封面是前门, 封底是后门, 中间的页码是房子中的小房间。看书时, 要把前门打开, 走进小房间, 小房间里会有许多精彩的小故事。看完故事要从后门出来, 最后关上门。这种方法有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翻书方法。

(二) 观察阅读法

小中班幼儿的阅读主要是观察阅读、理解阅读。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思考, 家长要引导幼儿将图画符号转译成语言文字符号, 初步了解图画符号与语言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在指导幼儿阅读时, 要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把握画面内容, 并把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幼儿在讲述图画故事后, 往往会兴趣盎然地认读画面故事, 逐步明白图画符号与语言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另外, 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时, 要注意前一页图画和后一页图画的不同与联系, 帮助幼儿连贯地讲出故事。这时家长要注意的是不要求孩子所讲的和图下的文字一字不差, 允许幼儿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三) 分享阅读法

分享阅读是指父母与幼儿共同看一本书。在阅读前, 家长可以向幼儿抛出一个问题, 一个谜语或是一个故事的开头, 以激起幼儿的兴趣。当幼儿很想知道答案或结果时, 就可以引导幼儿看图, 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让幼儿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 后来怎么样了? 幼儿带着悬念和家长共同看书中的故事, 激发幼儿想看完书、看懂书的兴趣, 增强阅读的目的性。家长选择图书要有目的性, 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尽量运用大书, 这样父母与幼儿可共看一本书, 有利于直观互动, 交流探讨阅读方法和经验。除了为幼儿选择图书外, 还要让幼儿有机会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 这样有助于激发其兴趣。有了兴趣, 幼儿就会较长时间地专心阅读。

(四) 游戏阅读法

玩是孩子的天性, 为了让阅读不枯燥, 家长可以在阅读角中准备一些可用于故事表演的材料, 如纱巾、布娃娃、毛绒玩具等, 让它们成为故事中的角色, 叫它们故事中的名字。通过亲子阅读, 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表演, 让孩子在表演中重温阅读内容。如讲完《拔萝卜》的故事后, 家长可以发动家庭成员和孩子进行亲子表演游戏, 鼓励孩子用故事中的语言进行对话, 当阅读变成游戏之后, 孩子的参与是自然而然的, 接受故事的内容变得自然而然。

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阅读行为和习惯不可避免地受家长的影响。这就要求家长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行为带动、影响孩子的阅读, 同时也要求家长拓宽视野, 接受新的早期阅读教育理念和方法, 做富有细心、耐心和慧心的引领者, 有效指导幼儿开展阅读活动, 帮助孩子叩开阅读的大门, 让孩子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周兢.早期阅读与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农村早期阅读家庭实施策略的研究 篇3

一、农村家庭早期阅读的现状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早期阅读的现状,本文主要通过对晋江农村几所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进行调查和访问来收集有效地数据,问卷调查的对象以幼儿家长为主,访谈的对象以幼儿教师和社区人员为主。发放问卷170份,问卷回收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7份,无效问卷3份),问卷回收率达70.6%,有效问卷回收率达68.8%。这次发放的调查问卷是为了解农村早期阅读的现状进行设计的,既能从调查中获得有效信息,而且还能针对所存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有的放矢地帮助农村家长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以便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以下是调查访谈的结果显示。

1. 在晋江家庭教育中,家长对早期阅读重要性和可以开展的年龄认识存在着巨大的偏差,70%的家长认为在学前开展阅读对儿童来说太早,是上学以后的事情。很多家长也把阅读和识字看成是不同阶段的事情。

2. 75%的家长不能理解儿童阅读活动的正确含义,对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缺乏科学的认识,家长简单的将阅读作为教会儿童识字的工具。

3. 缺乏家庭亲子读书的培养环境。 (1)12.5%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很多,却很少在时间上正确的投入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2)74.5%的家庭环境的布置上不利于早期阅读的开展,能够有意识的为孩子准备了书房、书橱、书桌的家庭比例不到3%。

4. 88.5%的家长在指导儿童读书时,对孩子各年龄段的阅读能力发展特点认识不够,开展的方式针对性差,缺乏有效的过程控制。

5. 过早强调将儿童的读书活动作为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工具。

二、农村家庭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1.家庭环境的影响。实践早已证明,只有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的统一影响下,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识字阅读习惯。

(1)父母要重视早期阅读教育。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其父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十分博学。司马迁从小受到父亲严格教育的熏陶,自幼就刻苦学习,阅读史籍,10岁就能流畅的读古文,培养了对史书的兴趣,从而为日后的辉煌学术成就奠定了基础。世界著名学者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在自传里写到:“如果说我有一点成就的话,那是我从我父亲那里接受了早期教育的结果。”犹太人都很爱读书,在他们出生不久,父母就把蜂蜜洒在《圣经》上,让孩子去舔,从小让孩子认为书是甜的,并从此不断的给孩子讲上面故事,书始终放在床头。让孩子从小感觉到看书和吃饭一样重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2)父母要做好榜样的作用。父母喜欢读书且有经常阅读的习惯,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形成起着良好作用。父母教师不同于学校教师,其特点是单独调教,生活教育逐渐渗透,一切好的或不好的教育均出自父母自身活动。所以自身修养是孩子早期阅读习惯之本。如若父母喜欢阅读,孩子就会从小模仿父母这一种学习活动,从而形成早期阅读习惯。父母的一举一动的变化和特点,只要被孩子注意了并引起兴趣,就很容易为孩子模仿,因为父母的行为举止能最早的也是最长期的影响孩子的。

(3)父母自己当老师。那父母如何做好老师这份工作呢?1)父母要培养孩子对书本的兴趣,有阅读的动机,创造一个适合幼儿阅读的环境。2)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儿童读物的图画形象必须特征明显,轮廓清楚,神态鲜明,形象可爱,画法生动活泼,有一定的夸张性或拟人手法,图画形象大些,背景图简单,字体为楷书,字要大些,书的开本宜大,以适应儿童的视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要唾手可得,随时可以取放、接触到书。3)陪孩子一起阅读,多多念书给孩子听,并且用生动夸张的语言讲故事,让孩子喜欢上阅读。4)玩中学,多玩识字游戏,让孩子不会觉得阅读是无聊枯燥的。5)经常带领孩子去图书馆、书店等,鼓励孩子大胆参与演讲等活动体验阅读后的乐趣。

2.家长对自身的要求

(1)要了解早期阅读的定义和重要性,认识到进行早期阅读将对孩子一生有重要的影响并愿意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早期阅读环境。

(2) 早期阅读是一件长久性和艰巨性的工作,这需要家长要有很好的耐心和信心,要有耐心陪孩子一起阅读和给孩子创造年龄段所需的阅读环境;要有信心的认为孩子进行早期阅读后会取得成效的和对自己有信心继续陪孩子继续进行早期阅读。

(3)家长之间要经常进行早期阅读心得交流,为孩子的早期阅读创造更好的环境

赵娟 家庭早期阅读研究论文 篇4

一、唐山农村地区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状况分析

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唐山农村地区的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状况进行了解和分析。总体状况如下:

1. 多数家长对早期阅读比较重视, 家庭教育投资普遍增加。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 农村家长对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 对于早期阅读也非常关注, 并加大投资。调查分析显示, 家长认为对孩子帮助最大的项目中, 51.9%的家长选择图书。关于买书原因62.5%的家长认为需要才买。可见多数家长对图书的青睐和对早期阅读的重视。

2. 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环境和利用状况不断改善

早期阅读教育需要一定的家庭环境, 如丰富且科学的图书和存放图书的区角, 常用阅读设施 (写字台、收音机等) 等。调查统计表明, 仅有9.5%的幼儿没有图书, 多数幼儿有几本图书, 有些幼儿图书拥有数量甚至超过20本。从所拥有图书种类上来看, 多数幼儿拥有各种图书。部分幼儿也拥有写字台、收音机和光盘等阅读设施。可见, 当前农村幼儿家庭阅读环境相比过去有所改善。环境利用率的上升, 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村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 课外读物总量相对较少, 且存在厚此薄彼现象

与城镇对比研究表明, 农村幼儿拥有的图书总体数量明显少于城镇, 农村幼儿拥有20本以上图书的比例为6.6%, 而城市相应比例为20.7%。农村幼儿家庭购买图书存在厚此薄彼现象, 如多数家长不知道买什么好。93.1%的幼儿家庭拥有拼音识字类图书。而科学常识类图书拥有的家庭为59%, 外语类的为48.6%。可见, 多数农村幼儿家长认为拼音识字类图书对幼儿发展作用更大。有些家长存在错误观念, 将早期阅读等同于识字, 因而过分强调识字教育, 而忽视其他阅读内容。也存在只认可看书这种阅读途径而忽视其他阅读途径的观念 (听收音机、讲故事, 看视频动画等) 。

2. 早期阅读设施相对简陋, 且利用率不高

调查分析表明, 农村幼儿57%的家庭没有专门区角存放图书, 44.3%的家庭没有写字台, 可见农村幼儿的早期阅读设施相对简陋, 不利于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开展。同时, 对这些早期阅读设施的利用率也不高。孩子平时看电视比看书多, 电脑、手机等多用来玩游戏上网而非阅读。

3. 早期阅读教育实施不够科学, 效果不理想

关于早期阅读的时间安排比较随意, 多数家长根据兴趣什么时候想读就什么时候读, 没能在阅读时间上给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在早期阅读的学习方式上, 78.2%的家长知道, 要帮助孩子阅读, 但具体操作与观念不一致, 经常给孩子读书的家长只有28.6%。说明家长的观念比较科学, 但具体操作起来难以与观念保持一致。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原因, 分析得出:有的农村家长时间精力有限 (有的外出工作, 有的种地养殖等闲暇时间有限) ;有的家长知道应帮助孩子阅读, 却不懂得具体操作方法, 只是枯燥单调的念书, 孩子兴趣索然, 家长最终放弃。

三、指导建议

1. 应帮助农村幼儿家长更新观念, 形成对早期阅读的科学认识

早期阅读不能等同于看书识字, 它是幼儿凭借色彩、图像、父母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读物的过程。早期阅读离不开家长的参与, 家长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言发展的特点, 通过各种儿童读物以及其他阅读材料, 让幼儿凭借色彩、图像以及家长形象化的语言讲解, 实现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表达和自我建构。

2. 鼓励家长不断学习, 提高个人素质和教育能力

要当好家长, 促进孩子早期阅读能力发展, 家长也必须不断学习, 主动提高个人素质和教育能力。包括多读书、提升个人修养等, 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3. 引导家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早期阅读环境

(1) 要给孩子提供相应设施。如果条件许可, 可以给孩子一个安静的房间进行阅读, 可以为幼儿订做专门的小书柜、小抽屉, 配备足够的灯光和适合的桌椅;如果条件有限, 也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存放图书的区角。

(2) 要给孩子提供丰富图书。书籍是最好的营养品, 家长应该给孩子准备丰富的、符合孩子发展需要和特点的图书供其阅读。

首先, 图书的选择要依据孩子的年龄, 年龄越小, 图书内容情节越简单。最好选择图文并茂的绘本读物, 其中色彩鲜明的图画、形象逼真的画面易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兴趣, 让孩子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

其次, 在内容种类上, 应符合幼儿全面发展需要为其选择各种内容的图书 (包括童话寓言类、人物故事类、拼音识字类、科学常识类、音乐类、外语类等) ;还应考虑到不同幼儿的特点和喜好 (如有的幼儿喜欢科学常识类可多为其准备几本) , 要适时给幼儿自己选择图书的权利。

最后, 在图书质量上, 要选择纸质较厚包装牢固印刷优良的图书, 便于幼儿反复阅读。不可随便应付, 购买劣质图书, 影响幼儿阅读能力发展和习惯养成。

4. 帮助家长学会亲子共读, 促进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发展

亲子共读是最适合幼儿的早期阅读方式。多数家长知道要亲子共读, 却不知道怎么具体操作才能提升实效。在此提供几点具体建议:

(1) 为幼儿声情并茂的朗读。专家指出, 培养儿童良好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为儿童朗读。家长应尝试为幼儿朗读, 朗读时注意声情并茂, 该加重语气时加重语气, 辅以动作和表情, 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培养他们对读书的兴趣。

(2) 让幼儿参与阅读。阅读中, 幼儿不应只是被动地听。要让幼儿参与到阅读中来, 这样才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具体做法:可以让幼儿依据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让幼儿跟读、复述;可以通过书中的主题内容让孩子以绘画、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 以增强幼儿阅读的趣味性。

(3) 持之以恒, 培养阅读习惯

早期阅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孩子的阅读能力不可能在一天两天中培养出来。要让家长知道, 持之以恒, 是达到阅读效果和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不能急于求成或浅尝辄止, 应有充分的耐心, 去促进孩子的发展, 鼓励孩子微小的进步, 期待孩子潜能的发展。

摘要:早期阅读教育, 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发展, 早期阅读教育特别是农村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教育, 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引发人们普遍关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河北唐山农村地区的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状况, 指出存在问题并分析原因, 提出相应指导建议, 以促进本地区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的发展, 并希望对我国农村幼儿家庭早期教育进步有所帮助。

关键词:早期阅读,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幼儿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1.

[2]常瑞芳.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2.

[3]周念丽.幼儿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

[4]季燕.亲子阅读现状及家长知道策略的调查和分析[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赵娟 家庭早期阅读研究论文 篇5

一、农村家庭中开展早期阅读的问题

(一)家庭读物与阅读氛围匮乏

某老师:班上有53个孩子,家里有图书的只有4个,其他孩子家里没有图书。在有书的4个家庭中,图书最多的一个家庭有6本。这个家庭的图书内容主要是关于拼音、数字、识字的,也有2本故事书。

某园长:我们园是乡村幼儿园,各班建图书角,老师向家长提过小朋友开学时带一本图书到幼儿园,放图书角,放假时还给孩子们。孩子们带来的书大都是现买的,农村不比城里,家里有书的很少,家长没有看书习惯,大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大多都是祖辈带的,不识字的多。也有些是其他亲戚带的,父母在家带孩子的少,虽然我们知道幼儿园要避免小学化,多数家长还是关注识字的,提起阅读就是认字。

这两段农村基层老师园长描述的情况十分具有代表性。可见,农村家庭幼儿读物缺乏,家长不识字、没有阅读习惯,无法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也无法为幼儿树立阅读的榜样。

(二)留守儿童多,隔代教养突出,阅读基础差

1.农村父母进城务工,家庭亲子阅读缺失。

通过调查了解到,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占比高,部分班级可高达70%。我们知道,亲子阅读和师幼共读是早期阅读开展最为有效的方式,家庭亲子教育的缺失无法为孩子提供亲子阅读的土壤。当前,城市经济远超农村经济水平,农村经济收入低,导致农村中青年人进城务工赚钱。多数父母将孩子的监护责任转移给了年迈的祖辈,未尽到家庭亲子教育的职责。许多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隔代教养在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农村家庭的亲子阅读无疑成为了一种奢望。

2.隔代教养问题突出,家庭早期阅读受限。

一般而言,孩子阅读多数时间不是以学习为直接目的,而是在成人生动有趣的讲解、游戏式阅读活动中产生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习惯、逐步获得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隔代教养中,(曾)祖父母本身年龄较大,思维僵化,精力有限,教育孩子时更多表现出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等负面倾向。因此,有两种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老人心力不足,喜欢幼儿安静地活动。识字的祖辈给幼儿讲故事时严肃、不苟言笑,不会根据故事情节转换语气、音调,不会以游戏方式带领幼儿进行阅读。幼儿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乐趣,无法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二是命令性语言多、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有些家长知道阅读对幼儿有益,常以命令口吻或是反复念叨要求幼儿阅读,缺少耐心引导。这种强制式的教育方式,常会带来负面影响,让幼儿抵触阅读。

另外,对比城市,农村地区的祖辈在家庭早期阅读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文化水平更低,识字少,自身没有能力阅读,更无法为幼儿树立阅读的榜样,或与幼儿一起阅读;家长存在阅读等于识字的错误观念,倾向为幼儿提供文字性读物,如儿歌、童话、识字等智力开发类读本,许多经典图画书因文字少而被家长排斥。对于尚未识字的幼儿,大量文字的读本不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限制了幼儿的自主阅读活动,更无法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幼儿园进行家庭早期阅读指导的能力不足

家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与幼儿园的指导密切相关,但是,农村幼儿园对家庭早期阅读指导的现状并不乐观。接受访谈的园长、老师谈到:农村幼儿园里常是老师带孩子阅读,没有开展家庭阅读指导。究其原因,是农村许多幼儿园老师对如何开展家庭早期阅读指导没有清晰的认识。通常,城市幼儿园对家庭早期阅读的指导包括:(1)宣传早期阅读的重要性;(2)指导家庭营造阅读环境;(3)幼儿园向家庭开放图书借阅;(4)向家长介绍早期阅读的活动方式、方法,开展家庭交流活动。

这些方式农村幼儿园大多可以直接借鉴,但也存在一些“水土不服”的情况,原因主要在于教师、资源、家长三方面。首先,教师方面,农村幼儿园老师自身对早期阅读的指导意识不足、指导能力欠缺,比如老师自身不清楚:家庭早期阅读方式方法有哪些?哪些图书比较适合幼儿?其次,资源方面,农村幼儿园图书资源稀缺,幼儿园开放图书借阅问题多多。调查中发现农村民办幼儿园图书少,多在100本以下,甚至没有,公办乡村幼儿园图书约有100~200本,其中还有部分是教师参考书籍,可向家长开放的资源少。第三,家长缺乏阅读的能力和指导幼儿阅读的能力。这些都影响着家庭阅读指导工作的开展。

二、农村家庭中开展早期阅读的对策思考

(一)改善农村家庭早期阅读环境

1.家长自主、幼儿园辅助,扩充农村家庭读物。

目前,农村家庭读物不足,家长不知道如何选购适宜幼儿的图书,部分祖辈家长不识字,无法给幼儿选购适合的图书。幼儿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促进这种现状的改善:

一是列出建议选购书目,正面引导农村家长自主买书。许多家长并不清楚幼儿阶段该读什么书,哪些书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贴近幼儿的生活。基于此,有条件的幼儿园可编写家庭图书阅读指导手册,着重推荐适合幼儿年龄段的家庭阅读图书目录,用简短的导读语分析该图书的推荐理由或教育价值。不论家长是否识字,有条件的家庭都可以在节日、幼儿生日时,以图书作为幼儿的礼物;识字的家长多看书,带幼儿选购图书,和幼儿一起阅读,让幼儿喜欢并享受亲子阅读。

nlc202309082057

二是幼儿园实行图书借阅制度。如果家长没有条件购买图书,幼儿园可以开放图书借阅,以支持家庭早期阅读的开展。开放图书借阅的前提是要提高幼儿园的图书储备,建立图书借阅制度。农村幼儿园可以通过自主购买、募捐、与绘本机构合作免费共建绘本馆、家庭图书漂流等方式,提高幼儿园图书储备量。参考获奖图书、当当网童书排行榜、家长推荐图书等方式能帮助我们快速收集优质图书信息,从而购买到优质图书。另外,为了让图书借阅落到实处,幼儿园需做到:教师通过家长会、讲座、集体活动等途径,宣传亲子阅读的好处;教师对图书进行分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进行书籍的筛选推荐,减少家长和幼儿选择的时间。

2.指导家庭营造阅读氛围。

针对不识字,没有阅读习惯的家长,幼儿园可以建议家庭为幼儿提供专门放书的地方、创设固定的阅读时间。制订明确的幼儿早期阅读计划,如一周阅读一本图画书;每天安排在某个固定时间段开展阅读活动,保证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则提倡亲子阅读,成人与幼儿和谐配合,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二)树立科学阅读观念,重视家园共读

1.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早期阅读观念。

通过各种早期阅读宣传活动促进家长建立科学阅读观念。农村家长多存在阅读等于识字的观念,幼儿园可通过微讲座、黑板报、宣传册等方式分析早期大量识字的弊端,纠正家长要求幼儿大量识字的错误观念,引导家长认识到幼儿阅读是以图画为主。

家长不识字,可以和幼儿一起看图;祖辈家长看不清图,可以帮助幼儿建立阅读常规,教会幼儿如何翻书、如何看画面、如何用自己的话讲述所看画面内容等经验,以此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如果祖辈家长比较年轻、有精力,则可利用扮演游戏、操作、续编故事情节等策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利用复述策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记忆能力;通过看图说话,发展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不仅从文字,也可以通过画面获得信息,从而逐步实现自主阅读;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反思、预期、质疑、假设能力。

2.编写家庭早期阅读指导手册,加强家园共读。

幼儿阅读的图书应该是适应该年龄段和其生活经验的,幼儿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对于识字的家长,发放家庭早期阅读指导手册,可以帮助家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阅读活动。具体而言,农村幼儿园可以和各地方中心幼儿园合作,遴选适合本地幼儿的图书,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图书,列出推荐书目;各幼儿园教师合作编写阅读指导语,指导家长阅读的方式、方法,引导家长认识到早期阅读可以通过看、听、说、演等多种方式进行。

对于思维僵化的年老家长,家园共读能更直观地让家长认识到早期阅读的价值。家园共读还可组织隔代家长参与幼儿园阅读活动,通过讲座、现场示范、交流等方式使家庭阅读与幼儿园阅读有机结合,从而引导隔代家长走出幼儿早期阅读的误区。帮助家长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亲子阅读,掌握指导幼儿阅读的方法,提高家长亲子阅读的能力。

(三)提升教师、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指导能力

1.通过自主学习、讲座培训等方式,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指导能力。

教师可通过培训、观摩、自主学习等方式加深对早期阅读的认识,提升家庭早期阅读的指导能力。幼儿园教师应大力宣传分析早期大量识字的弊端,争取家长支持教师不教幼儿大量识字的正确做法。从认识正确区分早期阅读与早期识字;早期阅读的内容、目的;提供合适的图书、适宜的环境,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方式指导等方面指导家长认识早期阅读。

2.围绕图书开展园本教研,提升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质量。

围绕图书开展相关教研活动,将早期阅读作为园本教研项目,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园的教育研究水平。教研活动可以从具体的一本图书着眼,逐步分解,教师便于合作互助、共同研讨,有效解决阅读活动的相关问题,共同提高。第一步,引导教师阅读分析图书,从图书的内容、形式、画面(色彩构图)、情节、语言、主题方面解读图书。第二步,引导教师分析阅读活动的方式,儿童是通过游戏、操作学习的,从看、听、说、演各个角度思考适合该书的阅读方式,设计阅读活动。第三步,实践反思,总结经验,调整修改方案。第四步,建立教师早期阅读教育活动档案,内容涉及图书分析、教学活动方案、家庭延伸活动建议。幼儿园通过此类教研活动的开展,阅读活动案例可积少成多,有条件的还可精选案例出书。

赵娟 家庭早期阅读研究论文 篇6

一、检索方法

笔者查阅 “中国期刊网”,通过搜索主题、关键词、篇名等,在诸如 “婴幼儿早期教养”“早期教养现状”等语境引擎下,经过搜索整理,对3000多篇相关论文(1990年以后)进行编目,在泛读、统计研究主题的基础上,再从20余种核心期刊中精选出与“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密切关联的论文60多篇详细阅读,对直接研究“0岁~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方面的论文(12篇)精读并分析。同时,笔者还注意收集和分析一些著名专家学者的专著,阅读一些研究人员在其他期刊或网络上发表的相关论文。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0岁~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研究的论述

所查阅文献中直接阐释“家庭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的论述并不多,经过分析发现,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现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华东师范大学辛宏伟在《西北地区农村0岁~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调查》中从家庭结构、环境资源、教育观念、营养与健康、家庭抚养者等方面展开了调查与结果分析。

李洪增在《上海市城区孕至3岁乳婴儿家长科学育儿现状与需求调查报告(上)》中着重从带养方式、家庭成员参与带养、家庭内照看具体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家长的早期教养现状[2]。

廖贻、周亚君在《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研究报告》中,首先从家长对孩子各方面发展的关注重点与导向方式论述家长的教养方式,如健康(疾病、安全、卫生),关于玩、探索、认知、技能学习,关于良好的个性和社会行为、关于语言发展等方面;其次,从家长对孩子的控制程度和控制方式方面论述家长的教养现状[3]。

大多数研究以某一地区或某一些固定群体为对象,采用调查、访谈、个案、观察等方法,对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进行了统计描述,有的还从教育层面进行了理性分析。

关于教养人:研究者们发现家庭成员中承担0岁~3岁婴幼儿早期带养职责的分为祖辈、父辈,两代人不同的教养观念、生活方式、健康状况、文化水平、经济与地位产生了不同的早期教养行为。包括这些教养人的年龄、受教养情况、性格、身体状况、儿童期依恋史、对孩子的依恋、敏感性、期望和对孩子的控制程度等与婴幼儿的成长均有密切的联系。例如,父母亲的依恋历史与当前教养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母亲的性格特征与情境变量对母婴依恋关系的影响、母婴对话与婴儿理解生物、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研究、母亲的情感反应与3个月婴儿社会期盼的关系、父母亲的敏感性与婴儿情绪情感的调节,等等。研究表明:主要抚养人对父/母亲角色行为的表征作为一种作用机制,通过对儿时依恋的记忆影响他/她与自己孩子的依恋状况;同时,主要抚养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诸如经济地位低下、单亲抚养孩子、存在家庭暴力等)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她/他对教养行为的表征,危险因素越严重,对教养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关于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结构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婴幼儿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辛宏伟在《西北地区农村0岁~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调查》中分析得出:核心家庭(两代人所构成的家庭)和复合家庭(三代及其以上的家庭)对0岁~3岁婴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有着不同的意义[4]。

关于环境资源:少部分研究者涉及到该方面的论述,他们充分肯定了家长创设和有机利用环境资源的做法,并鼓励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nner)认为,人的行为的发展是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婴儿自出生之日起,即开始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对0岁~3岁婴幼儿来说,他们的生态环境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按照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观念对婴幼儿生存的环境做一个系统的分析(见图1.1),发现婴幼儿生存环境网络系统由微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和宏系统等若干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家庭与父母是微系统,是婴幼儿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托儿机构和伙伴关系组成中间系统;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则是更广的外部系统;历史文化背景是宏系统。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家庭“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行为不是孤立的,它由家庭内外相互依赖的方面所构成。”[5]因此,必须要从特定的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中去理解和阐释0岁~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有关的现象。

图1.1 布朗芬布伦纳的婴儿生存环境体系模式图[6]

新西兰的早期教养课程基本上把家庭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婴幼儿通过与人、物建立关系来学习。课程制定者认为家庭周围的环境、习俗、人们、发生的事情是婴幼儿自发学习的机会,这些因素是所有早教环境应该具备的特色。婴幼儿的家庭早教环境非常重要,“主要抚养人与婴儿建立呼应式的交往,随时都会对婴儿的需求做出回应:亲社会性强、具有爱心、并且能在身体上适合婴儿的节奏;一个可以预测、安静的环境给孩子建立安全感。”

关于教养内容:不同地区的家长在教养内容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如在西北农村地区,许多家长重养轻教。在廖贻、周亚君的《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发现:农村家长对孩子健康方面的关注重点是饭量、身高体重、生病、精神状态、安全(不伤残) 等方面;农村家长认为,孩子在玩的时候是学不到有用的知识的,农村家长习惯从学校学习的角度看待1岁~3岁孩子的学习;家长对孩子社会性行为的关注点集中在要求孩子听话、尊敬长辈、对其他人礼貌、与同伴交往时既不吃亏也不占别人便宜;农村家长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关注点是希望孩子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会说话”, 也就是说他们关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于教养方式:0岁~3岁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家长采取的教养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李洪增在对上海市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现状调查研究中发现:孩子目前带养方式的基本情况是64.6%在自己家里带养,2%寄托在别人家庭,33.3%送进托儿所等集体性教养机构。不同年龄组对象的情况不同,随年龄的增长家长自己带的百分数不断下降,而送教养机构带的不断升高。2岁前以自己带为主,18个月前各年龄组均超过90%,18个月降为73.3%,2岁~3岁三个年龄组分别为34.7%、23.3%和12.4%,2岁开始送入教养机构带养为主。

有研究者在亲子园中观察家长的教养方式,发现许多家长由于缺乏育儿经验,不够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亲子教育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越俎代庖,过度干涉孩子的自主行为,不给孩子留下自主发展的空间;放任自流,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过度训练,拔苗助长,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忽视个体差异,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需要[7]。

廖贻、周亚君在《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研究报告》中对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控制程度和控制方式分析发现:在家长认可孩子在家长视线可及范围内玩时, 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控制程度最低。很少看到家长在孩子解决问题后给予简单的正面说理教育[8]。

关于亲子交往:高向东、牟宇峰在上海市闵行区开展的大城市社区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调查显示,84.0%的带养人表示自己能够经常与宝宝交流,偶尔甚至从不交流的现象很少。一般家长都认为婴幼儿在玩玩具和看书时,是与之交流的最佳时机。在陪孩子看图画书方面,23.1%的家长几乎每天都能陪宝宝看书,59.3%的家长一星期陪宝宝看书2次~3 次,11.6%的家长一个月内陪宝宝看书1次~2 次,没有陪宝宝一起看过书的只占6.0%。总体来看,家长能够保证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但交往质量尚待提高。调查与走访发现,家长与孩子的交往方式比较单一,并且主要是随意交谈,没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标指引,这势必影响交往的质量。

依据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理论,影响亲子关系的所有环境小到父母关系、母子关系、父子关系,其他还有亲戚、朋友的影响,大到社会环境、文化、经济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James Elicker、Cheryl Fortner-Wood和IIIeneC.Noppe在1999年所做的“家庭式教养机构中的婴幼儿依恋”研究中指出:家庭中心的指导者与孩子之间的交往质量与数量会影响到后者对自己父母亲的依恋;家庭中心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总体教养质量也会影响到婴幼儿与主要抚养人的依恋。又如James Elicker、Cheryl Fortner-Wood和IIIeneC.Noppe对65名全托班婴幼儿的母亲(主要抚养人)的社会支持考察中发现,通常情况下,家庭教养人报告的所接受到的社会支持与他们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呈正相关,但是当主要抚养人处于过度的压力状况下时,将会影响两者之间作用的性质。当她们的经验或已有经历告诉他们不能依靠他人教养孩子的时候,社会支持可能会对她们和孩子之间的依恋起反作用[9]。

有研究指出:父亲的社会心理因素、与婴儿的交往方式也影响父婴依恋。例如,父亲与婴儿在交往时的同步程度可以预测两者之间的依恋程度;亲子之间的同步性(包括情感与行为方面)还可以作为有害社会心理因素的调节者,减缓或者加重这些因素对他们依恋关系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研究还有很多,深入研究的侧重有所差异,研究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主要抚养人的生理、心理或者行为等各个方面都在影响着他/她与婴幼儿的交往,影响着婴幼儿的发展方式。

此外,研究者们对调查中家长的早期教养现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改进建议:加大早期教育正面宣传、积极开展家长早期教养指导等。例如上海市奉贤区在其《0岁~2岁婴儿早期教养指导手册》中提到:“只有使家长掌握了科学育儿的方法,懂得了婴幼儿阶段的教养知识,才能最终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早教指导工作的目标不能局限于孩子身上,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恰当指导,提升家长的育儿观念,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和教养方式,宣传科学的早教方法,使孩子的发展和家长育儿水平双提高。”

(二)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研究对我园家庭早教研究的启示

虽然所查阅文献中直接论述的相关著作较少,但能够给我们家庭早期教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带来许多启发和借鉴。我们试图尝试运用文献中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研究的方法,结合我园当地农村的经济、文化背景,试图从家庭教养人基本情况、家庭早期教养意识、家庭早期教养内容、家庭早期教养方法、家庭早期教养中亲子交往、家庭早期教养资源等方面,呈现我园农村地区0岁~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如农村家庭结构是否以复合家庭为主,祖辈承担教养比例如何,教养人文化层次、职业状况,家庭中主客体资源拥有情况如何,教养内容侧重于哪些方面,亲子交往的方式、角色怎样,教养方法专制还是民主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找到农村婴幼儿早期家庭教养的优势和不利因素,如农村是否拥有更利于婴幼儿交往的同伴群体和活动场所,农村婴幼儿独立性是否优于城区孩子,如何挖掘农村优势促进早教科学推进,如何规避农村经济欠发达等不利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就我园周边地区农村0岁~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的现状提出讨论与对策建议等。

【参考文献】

[1]程准,籍效诚.要重视中国0-3岁儿童与早期教育[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9(1):1.

[2]李洪增.上海市城区孕至3岁乳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现状与需求调查报告[J].山东教育,2003,(3).

[3]廖贻,周亚君.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研究报告[J].科研与教研,1998,(5).

[4]辛宏伟.西北地区农村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调查[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1、2).

[5]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6]孟昭兰.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6.

[7]亲子园家长的教养行为及有效地指导策略[EB/OL].http//1w.china-b.com.

[8]廖贻,周亚君.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研究报告[J].科研与教研,1998,(5).

赵娟 家庭早期阅读研究论文 篇7

【关键词】智障儿童;早期阅读;行动研究

1.研究背景

智力,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智力”的定义也可以概括为: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 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发育受损及受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他们的言智力发展失去了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开展智力能力训练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智障儿童教育中,很多教师侧重于刻板记忆,虽然在短期内可以看到儿童的进步,可是在长期发展中,会导致智障儿童思维、行为模式刻板化,从而会影响到智障儿童长期的发展。早期阅读是阅读的“热身运动”,对幼儿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是阅读。阅读不仅仅是书面语的、视觉的,也可以是口语的、听觉的、触觉的。 为了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开发智障儿童智力,是课程模式更加多元化,某康复中心w教师与家长达成共识,协调相关人员,如科室负责人、老师等,共同拟订教育计划,尝试利用早期阅读教学模式对班中15名智障儿童组织教育教学,个案研究法与行动研究法,探索和证明早期阅读法对智障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2.研究对象

15名在某康复中心就读的智障儿童成为此次行动方案的主要研究对象。他们出生于2007年—2009年,都处于学前幼儿阶段,且运用韦氏智力量表测定IQ值在40~58之间,有5名儿童只会简单发音,如:妈妈、爸爸。

依据对一段时间内本班教师课堂教学的随堂跟踪,w教师发现儿童所在班级教师主要以识记为主,例如在动物认知中,教师手持卡片,反复重复,促使儿童记忆。课堂中儿童明显表现出对教学内容无兴趣,注意力差,思维刻板等现象。

参与此次行动方案有关的人员还有15位家长,科室负责人、本班老师,一位早期阅读教师,及7位特殊老师团。这些人员组成了一个重要的团队。参与此方案的家长已具备一些教导特殊孩子的方法与技巧,能与老师作良好沟通。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行动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建立智障儿童早期阅读教育个案资料。教师对每个儿童基本能力进行总结,并将能力情况制成表格发放到行动团队成员手中。儿童一天课程中插入一节早期阅读课,行动团队通过对儿童课堂表现、与教师互动性、知识点掌握、课后学习兴趣、主动思维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同时对个案智障儿童进行个别化教育,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增加家庭教育计划),通过收集材料并分析原因,进行反思和计划的修订、实施,不断的开展研究,使早期阅读在智障儿童教学实施中更加科学化。

4.研究方案实施

4.1 研究目的

通过此次行动研究尝试让特教摆脱固有的教学模式,注重智障儿童的智力发展;获得更多家长的理解和认同,在今后早期阅读教学中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为特殊儿童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4.2 研究内容

4.2.1 培训行动方案实施人员。

4.2.1.1培训课程实施教师

课程实施教师必须能够掌握课程内容,并且能够制定合适的教育教学内容,重点如下:

第一,对于智障儿童智力发育的滞后性,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他们对色彩鲜艳的画面、情节简单重复的故事更加感兴趣。 为他们选择适宜的童话故事、采用适当的引导方法进行早期阅读的研究,将有利于他们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故事《大卫,不可以》,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明了的图案告诉孩子们,什么不可以做。

第二,环境同样对智障儿童教育起到关键作用。比如在学习《拔萝卜》的故事中,教师可以在班中设计一个“大萝卜”,放一些小动物们的会发音的玩偶,一座房子。智障儿童身临其境,对动物们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第三,创设阅读墙、阅读桌。因为智障儿童不具备翻阅的能力,教师可以在班中创设阅读墙。选取班中一整面墙,为了方便智障儿童阅读,选取离地面70cm-120cm的空间,将故事画面从左至右贴在墙面。这不仅可以方便儿童阅读,还可以克服智障儿童不会翻阅的障碍,同时可以培养智障儿童从左至右阅读的顺序。在区角中,教师在桌子上贴三根线,教育智障儿童把书脊放在中间那根线上,书面,书底正好压在另两根线,一张一张翻阅,建立阅读桌阅读的好习惯。

4.2.1.2培训行动方案实施人员

此次行动方案实施人员大都有接触或教育特殊幼儿的经历,因此培训多以讨论方式进行。通过培训,明确每阶段任务,即第一阶段:对儿童能力摸底;第二阶段:传统教学与早期阅读教学的对比,并通过收集家庭阅读信息,进行全面调查;第三阶段,总结材料,提出今后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并确定在早期阅读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三天进行一小节,对课程内容进行探讨。

4.2.2 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与实施。

通过对儿童智力测评和能力总结,对儿童进行个别化教育计划设定。其中包括智障儿童早期阅读个别辅导,对教学前期知识点的铺垫。每名儿童一天设定30分钟个别化教学。

5.研究结果与分析

经过四个月的早期阅读课程行动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评估,最后顺利结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5.1成绩

四个月以来,教师、家长所组成的团队,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反思,对智障儿童教育模式进行了全盘的梳理,汇总,并且积极探讨,提升了整个团队的研究能力。一次次的反思,计划修订,使早期阅读课程更加饱满,科学化,能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对于家长而言,第一次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让家长们丰富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同时,对教师今后的教学更加配合,使家校搭建起紧密合作的彩虹桥。

对于教师而言,尝试新的思路,学习新的理念,拓展了思维面,并且乐于尝试新课程的挑战。

对于智障儿童而言,不再刻板学习,喜欢与教师、家长互动,开始学习主动思维,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使智力有了大大发展。

5.2存在的问题

有个别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没有从始至终参与到行动方案实施当中来,无法对整个课程模式有一个全面性、系统性的了解,同时由于教师们对于早期阅读课程较为陌生,并且能够借鉴运用到的资料有限,导致一些教学设置上还是略显僵硬化,没有充分挖掘图片、图画书、绘本中的知识点,课时量不够。

5.3今后的工作

在今后的早期阅读课程实施中,教师尽量避免前一阶段存在的问题,成立早期阅读课程研究小组,进行小组备课,小组总结。并通过进入普幼听观摩课,丰富自身早期阅读课程的经验,运用到智障儿童教育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魏莉莉,早期阅读从图画书开始,家教天地.

[3]朱滢亦,浅谈小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引导艺术,幼教天地.

[4]张 晗,关于婴幼儿早期阅读的探索,英才高职论坛,2007,(3).

[5]王蕾.图画书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08,(7).

[6]蔡清田著.教育行动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

[7]张明红.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索[J].幼教论坛.2005,( 4) .

[8]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05,( 1) .

[9]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选择如何造句下一篇:网络营销经典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