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教学案例(共14篇)
消化和吸收教学案例 篇1
《消化和吸收》教学反思
张红霞
《消化和吸收》是人教版第四单元第四章的内容,该课在从整体了解人体构成的基础上,围绕消化系统帮助学生学习食物在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所经过的主要器官及食物变化(分解和吸收)过程,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给消化系统带来的危害和造成的疾病,通过设计制作模型进一步熟悉消化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同时激发学生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这一节课教学时,我注重了以下三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以往很多教学情节都只是为导入新课而设计,1分钟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后面的环节又重新设计一个完全没有关联的情节。这样就显得很造作了。这就范了教学情节设计大忌:为情节而设计,太过牵强,生命力太短,意义不大。
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意避免了生硬的情节,而是设计了一个故事情节贯穿整一节课教学。一个故事情节贯穿始终,既有开启课题,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完成知识能力目标,又能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最终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社会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所有环节一环扣一环,逐层深入提升。
首先,我让学生看一段有一小孩吃饭不定时、暴饮暴食、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最后肚子疼送医院的一段视频,画面最后停留在医生给这个小孩作完检查。
这时我让学生来当一回医生,给小孩诊断一下他有可能得什么病。我赶紧趁热打铁引发学生思考消化系统构成与消化、吸收过程,从而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然后再通过一段小孩消化系统器官的“对话”,引发学生如何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讨论,从而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对这一情节非常感兴趣,也较为投入,通过第一个视频学生的兴趣得到很大的调动,发言非常踊跃,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基本上都能准确地诊断出病情,有些同学还能指出病因,并开出药方。第二个视频将小孩体内的消化系统类比成工厂,拟人化的对话,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考、讨论。同时因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原故,学生也较容易容易理解,便于分析、讨论。
二、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探究消化系统的结构时,我设计了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拼图的游戏中认识各种消化器官及其在人体中所处的位置。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了解消化系统,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让学生进行拼图游戏的基础上,小组之间互相按顺序说说消化系统的结构及其作用。从而认识到消化与吸收的过程。在教学消化系统与日常生活习惯时,让学生在教师所设置的故事情境中去分析病因,有利于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思考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护我们的消化系统等。
但是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纵使课前千锤百炼,实际教学中也会出现不确定的因素,给教学带来一些遗憾,有遗憾就要反思和改进。反思本课教学不足之处关键在于:
首先,最大的失误还是备学生不足。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备课时,没有“吃透学生”,没有正确估计到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困难。探究式教与学的基本要求应该是要从学生“所在位置”出发,了解他们困难所在。但在教学设计中,却高估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接受能力,错误估计了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以为只要通过一个简单的拼图游戏及几分钟的视频解说,学生便能轻而易举的理解消化系统的全过程。因此,当要学生复述消化与吸收的过程时,就成了有些生拉硬拽的感觉了。
其次,探究教学过程略显僵化,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仍不够紧密。
探究式教学要使学生的学习基于他们自己的亲身在经验并发展他们好奇求知的天性。在这一课教学时所设计的故事情节虽然学生也容易理解,并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本质基本上还是“要我探究”,没能充分体现“我要探究”的主动性。试想,如果课前直接让学生先进行早餐,一边细嚼慢咽,一边去感受食物从嘴里一步一步进入消化系统被消化与吸收的过程,更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也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以及消化与吸收的全过程。
课堂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如此,才激发教师们不断地反思、改进,在课堂教学中一步步成长。也以此勉励自己在反思中进步。
消化和吸收教学案例 篇2
《消化和吸收》选自人教版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二章中第二节课的内容, 本课教学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的消化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因此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展开教学, 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尽量应体现通俗易懂。在课前, 我对教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正确认识本节内容的知识、地位及其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地整合教材, 然后对一些活动进行设计, 本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合作学习,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不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从而使本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课后的优势与不足。
一、在活动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和“主体——主导”理论来指导教学
学生参与面广, 学生主动学习, 是学习的主体, 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学生活动多, 从开课的学生认真观看《人体工厂》动画, 再到制作拼贴消化系统模型, 学生在活动中学到新知识, 提高能力, 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师的作用发挥得好, 开始时使用模型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当学生讨论时, 教师多看, 多听, 多感受, 在学生讨论、观察后, 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对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充分发挥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的作用。
二、采取直观教学手段突出重点, 易化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道概念和食物的吸收过程我还接受专家的建议制作了消化和吸收的模拟教具, 演示消化和吸收的过程直观的呈现这一抽象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还去学校附近的菜市场收集新鲜的鱼胆汁演示胆汁的乳化作用, 体现生物学科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物体内发生的物理变化过程, 更好地理解消化液的消化作用。在消化酶的作用过程中还借助直观教具演示酶的作用和食物的分解过程, 同时在小肠结构分析的过程中, 充分挖掘教材, 课本中的进一步探究处理为课堂上的分组实验“观察猪小肠结构”学生参与观察到积极性非常高, 实验效果也很明显, 学生很容易通过观察分析出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 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比较是的枯燥讲授和图片观察分析更能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 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学生参与面也很广, 值得以后教学过程中借鉴和沿用。
三、课后发现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对于本节课活动的组织还欠到位, 虽然进行活动的同学在积极参与, 但是坐在下面的少部分学生在看热闹, 没有起到面向全体学生的作用;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 可以再细致到位一点, 语言精练, 不要像蜻蜓点水般, 否则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此外, 在设计思考题时, 应留给学生充分的余地思考, 而不是急于提醒和引导。
可能在教学中, 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但是我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位尽快发现自己的不足, 例如《消化和吸收》这一课同一个课时我平行班级进行了五次, 但是每次课堂上预设和生成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进行课堂实录的过程中发现我语言不够精练, 而且爱重复, 在第二次进行课堂实录的过程中我尽量的避免这些问题, 效果能有很大的改进。
消化好才能吸收好 篇3
想成为《崔大夫诊室》现场嘉宾吗?
想向崔大夫面对面咨询吗?到“崔大夫诊室”来吧!我们每期都将选出三个家庭代表,和崔大夫一起座谈。帮你解答疑惑,让你的孩子能够更健康地成长!
报名方式(只限北京市)
邮件发送qinjing@bphg.com.cn,请务必写上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电话:010-58572597
来不了,但也想提问
请发邮件至qinjing@bphg.com.cn,我们会将来信进行收集、整理、选择,在《崔大夫诊室》栏目中请崔大夫做现场解答。
大便干、吃饭恶心是消化不好吗?
冯茜:我女儿10个月零6天,她现在一天吃4顿奶,一次210毫升。辅食是早上和下午各一次,一次半碗,有时晚上再加一次。但是晚上那顿辅食我不太想加,因为她晚上睡得不是很好,我担心吃多了不好消化会影响她的睡眠。辅食我们给孩子吃得比较少,还是以奶为主,我觉得奶里的营养更均衡,吸收更好,辅食只不过是为了以后的断奶作准备,中间过渡阶段让她先尝试一下,可以慢慢加。
崔大夫:孩子的饮食和大便怎么样?
冯茜:她在吃饭时,有时吃一会儿就恶心,有时刚吃第一口就恶心。还有就是她现在都10个多月了,但有时还会漾奶,喝完钙水或者喝完奶时会漾少许出来。
她的大便比较规律,每天早上大便一次。但是有的时候大便很干,有的时候前面干后面稀,我的感觉是吃得多,但吸收得不是很好。不知道这些是不是消化吸收功能不好的表现。
崔大夫:如果我叮嘱你以后要好好增强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你回家后打算怎么做?
冯茜:我想可能是让她少吃一些,吃的食物软一些,热一些。
体重轻、食欲差是不是因为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好?
刘峰:我儿子现在3岁2个月。他出生后一直很健康,从5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量不是特别多,但他食欲很好,也很胖。孩子1岁以后,我觉得他的饮食结构没安排好,肉类吃得比较少,所以营养没跟上,身高虽然领先,但体重长得不是很快,他现在身高是105厘米,体重16.5千克。别人看到他都会说:“这个孩子够瘦的!”
崔大夫:孩子的大便正常吗?
刘峰:他的大便很粗,比大人的还粗,这一点我一直很担心。大便性状基本上分成两段,刚开始一段都是小颗粒,特别干,特别硬,之后拉出的就是条状了,比前面那段相对来说要软一些,如果再拉一点,就稍稍正常了。
去年夏天给他用了一段益生菌。用的时候大便很正常,很细,很软,可停下来之后大便又跟过去差不多,而且孩子的胃口特别不好,没有什么食欲。
崔大夫:那我同样也给你这个建议:回家后要增加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你会怎么做?
刘峰:调整饮食,给他吃一些好消化吸收的东西。
崔大夫:你认为什么样的东西好消化吸收?
刘峰:我认为肉类不太好消化吸收,一些炖得软一点的菜比如胡萝卜、白菜、土豆,这些东西好消化吸收一点,不能给他吃太凉的东西,太凉的东西也不好消化。
孩子吃得不少,却不长肉,是吸收不好吗?
李睿恒:我儿子现在2岁4个月,身高90厘米,体重比较轻,只有12千克。他小时候是纯母乳喂养,10个月的时候断奶,从那以后他就开始便秘。后来快到2岁的时候改喝鲜奶,现在大便没那么干了,但还是两三天,甚至有时候三天、四天没有大便。以前一说拉臭臭,他就很害怕,躲着,哭闹。而且他现在已经2岁多了,却还在不停地流口水,不知不是和消化吸收不好有一定的关系?
崔大夫:你觉得你的孩子有消化吸收问题吗?
李睿恒:我觉得有问题。刚开始我以为他消化不好跟活动量少有关系,但是他活动量也不少,吃饭也很多,但就是很瘦,我都不知道他吃了那么多东西都吃到哪儿去了。
崔大夫:如果我还是建议你回家增加孩子消化吸收的能力,你打算做点什么?
李睿恒:我觉得应该让他多吃一些菜和一些软的东西。然后增加运动量,经常跑跑跳跳的可能会帮助他消化吸收。
解释
消化和吸收是两个词,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都放在一起说。说到消化吸收,大家先要了解几个关于消化吸收的概念。
消化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物理消化就是胃肠的运动,又分为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是我们自己能控制的运动,比如吃东西后,胃肠就会开始蠕动。
被动运动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运动,是受一定刺激时胃肠的反应。比如你看见别人吃东西,口水也多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这就是被动运动。
化学消化主要是胃肠道分泌的酶将食物分解,使食物发生化学变化,以利于肠道吸收。
至于食物是怎么被一步步消化吸收的,我们从头说起。
咀嚼——消化吸收第一步
孩子是不是有很好的咀嚼能力是整个消化吸收过程中最早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没有添加辅食之前,孩子不会有咀嚼的动作,只有吸吮的动作,吸了就咽。添加辅食后,他的咀嚼肌才开始运动。所以,只要孩子一吃辅食,就要教他咀嚼,不管他长没长牙。而教孩子咀嚼要用行动来教,最简单的就是,喂孩子的时候,你的嘴里也要嚼,而且尽可能夸张地嚼,让孩子知道,只要嘴里有东西,就要做咀嚼这个动作。
咀嚼的工具是牙齿,但是没有牙齿并不一定没有咀嚼功能,只是这个功能效率不够高。孩子的切牙长出来后,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咀嚼,因为咀嚼需要的是磨牙。所以,尽管孩子已经学会了咀嚼的动作,但要等到孩子长出磨牙后,才给他吃块状的食物,因为这时候他才具备了可以把块状的东西咀嚼成泥糊状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在咀嚼上有两大方面的矛盾。一方面是孩子还没长出磨牙,家长就过早给他吃块状的东西,使食物得不到很好的咀嚼就咽下去,造成消化不好。另一方面是孩子已经长出磨牙了,却还不会嚼,食物到了嘴里直接就咽下去,也会影响消化。
你们的孩子都已经达到辅食添加的年龄了,都应该有嚼这个动作。回去以后你们要做的,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在孩子面前夸张地嚼。很多家长吃饭的时候说话比较多,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吃,但引导不是说出来的,劝说他好好吃对孩子没有咀嚼训练的效果。如果孩子第一关都没过好,后边的消化吸收就很麻烦了。
吞咽——孩子强于大人
嚼完了就要咽,孩子吞咽功能比我们强,有的东西你不嚼咽不下去,孩子能咽下去。正因为如此,使很多家长忽略了教孩子嚼。这就出现一个偏差,就是家长认为,孩子都吃下去了,就算完成任务了,其实不是。
如果食物不经过咀嚼就咽下去,块状的食物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磨,就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又原封不动地排出来,或者只有一小部分被消化,大部分仍然不能消化而直接排出。如果是这样,孩子就算吃得再多,食物的营养再好,他的体重仍然长不上来,因为食物得不到很好的消化,当然吸收就不好了。
肠蠕动——由物理变化过渡到化学变化
肠蠕动是被动运动,它跟咀嚼和吞咽有关。每个孩子胃排空和肠道排空的能力都不一样。孩子胃肠道的功能是随着他的成长而成熟的,在胎儿早期,肠蠕动就已经开始了。孩子出生之后开始进食,这会刺激肠蠕动的增强、变快,慢慢形成一个很好的规律。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诱发孩子的肠蠕动,只要孩子一吃东西,或者是感觉到饿了,看别人吃东西馋了,被动的肠蠕动运动就开始了,但是它蠕动的快慢是不能控制的。
孩子在咀嚼时,就相当于磨盘在把食物碾碎。而肠蠕动其实也有碾碎的功能,但它主要还是起到搅拌器的功能。胃肠蠕动时,会把肠道中的酶和食物混在一块,使食物与酶发生化学反应,进入化学消化的过程。也就是说,肠蠕动所起的是由物理变化过渡到化学变化的作用。
吸收——大面积接纳营养
经过化学消化后,食物就可以被吸收了。而吸收多少主要决定于肠道的表面积。我们的肠道不是平的,而是有非常多的皱褶,就是为了增加肠道的表面积,以便更好地吸收营养。如果把一个成人的肠道完全铺平,面积可以达到300平方米,是一个标准的网球场面积!
孩子出现吸收问题的情况比较少,因为肠道的表面积那么大,只要消化工作做好了,食物就能很好地被吸收。而吸收功能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就可能是肠道出现实质性问题了。比如肠道因手术切除了一部分,或者是肠道因为细菌被暂时损坏了,或者肠道的细胞功能受到抑制,不能产生足够的消化酶等,这些原因会使吸收受到影响。
当然,在正常的喂养过程中,孩子基本上以消化不良为主,只有在患病的状况下才会出现吸收不良。
败解——让大便更顺畅地排出
通过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和肠道吸收后,余下的残渣需要排出体外。其实,粪便不仅仅是食物残渣,还有一部分是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的废物以及肠道的水性分泌物。
孩子大便偏软,是因为大便中的水分含量多,所以有的家长认为多喝水大便就会变软,其实不是这样。我们喝的水和粪便中的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喝的水在上消化道就被吸收了,结肠中、大肠中的水分是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是食物残渣与肠道分泌物在肠道中经过细菌败解后,由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的过程中产生的。
说到败解可能大家不太理解,我举个例子,你们就很清楚了。茄子或其他食物放的时间长了,会变得越来越软,还会出水,为什么?就是因为食物在败解中,细菌会使食物的固态变成液态,这里的水分是食物败解过程中自身产生的,而并不是外来的。所以,要想使大便变软,必须有食物残渣和肠道分泌物在结肠中形成败解的过程。
从吃进食物直到排出废物,这就是消化吸收的全过程。
消化和吸收教学案例 篇4
一、认真阅读,获得新知:
同学通过阅读书上第14页第一段,归纳、分析,可以自己总结:口腔和食管几乎没有吸收功能,胃能吸收部分水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绝大部分养分物质被小肠吸收,这样不仅归纳总结了本节课的学问要点,而且培育了同学的阅读、归纳总结力量。
二、通过小组的观看活动,同学获得直观的感知。同学分组观看鸡小肠的结构,直观感受为什么小肠是食物吸收的主要场所,初步体会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三、观看课件人小肠的结构,深化学问。前面同学已经直观了解了鸡小肠的结构,初步知道了为什么小肠是食物吸收的主要场所。再次观看热人小肠的结构图,同学能深化了解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顺当总结出小肠是吸收养分物质的主要器官的缘由:
1、小肠很长,5~6米。
2、小肠内壁上有许多环形皱襞。
3、皱襞外表有小肠绒毛和微绒毛。这些特点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而且,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小肠绒毛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使养分物质很简单被吸收进入血液,再由血液送至全身,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由此,可以深化,生物的全部结构都和他们的功能相适应观念。
四、同学动手制作小肠的结构模型,激发了同学的爱好,更加深了对学问的把握和了解。
消化和吸收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基础上,引出了人体是如何将食物消化并将其中的营养物质吸收的。在学习了生殖系统后进一步向学生巩固系统的概念,并逐步让学生理解系统中的器官是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某一功能的问题。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学生好动性强,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法、识图法、分析讨论法实现对“消化和吸收”知识的全面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四、教学重难点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五、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周围的人有的吃的很少却长的很胖,有的人吃的很多,却长的很瘦,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以此来引出消化系统的概念。
(二)问题探究,讲授新课
1、消化系统的组成。
(1)课件展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图,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交流,进而认识消化系统中的部分器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2)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消化系统中各消化道和消化腺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老师予以点评。这里面,帮助学生理解的消化酶的作用是有针对性的。(注重明确一些知识细节,比如说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胆汁不含消化酶等。)
2、引导学生理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有何异同。让学生尝试推测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大肠还是小肠。
(三)能力提升,学以致用
(1)解读曲线图:师生共同对教材中的技能训练逐一进行分析,在训练学生解读曲线图的能力的同时,实现对“消化和吸收”知识的全面掌握。
消化和吸收教学案例 篇6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根据消化系统图,能说出食物消化的过程。
3、能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及胆汁对脂肪的作用,得出食物在消化系统中初步消化的过程。
学习重点 :
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三种有机物的消化过程。学习难点:
1、举例说出消化系统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认识酶在消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学习内容及方法:
1、消化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
2、理解并交流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探究实验。
3、消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口腔中的物理消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化学消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蛋白质在__________内在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消化成 ___________________.▲
6、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其内部含有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
()()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
8、位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有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疑问:
视野拓展:
1、在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中,并没有提到肝脏是消化场所,究竟肝脏有什么作用呢?
2、为什么患有肝炎的人不愿意吃油腻食品?
达标检测:
1、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有暂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是()A胃
B小肠
C大肠
D肝脏
2、下列消化液中含消化酶最多的是(),不含消化酶的()
A唾液和胃液
B 肠液和胰液
C肠液和胆汁
D胆汁
3、最大的消化腺是()
A唾液腺
B胃腺
C肠腺
D胰腺
E肝脏
4、最长的消化器管是()A胃
B食道
C小肠
D大肠
5、淀粉的最终消化产物()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是()A麦芽糖
B葡萄糖
C氨质酸
D、甘油和脂肪酸
小明吃苹果时,不小心将苹果的种子咽了下去。这粒苹果种子在小明的消化道内,经历 了
6、一天的历险记。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它压的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酸雨”;后来它钻进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研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与一些臭的东西混在一起;最后。它们在小明上厕所时,一起离开了小明。请你帮这粒苹果种子分析一下
(1)它哪里遇到象轧钢机似的怪物?
(2)它在哪里遇到“酸雨”
(3)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部位?为什么许多物质在这里会神秘地消失?
(4)“死胡同”是什么部位?
(5)它在什么地方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
7、给你一只猪的胆囊,少量植物油,一些蒸馏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此项实验设计)
我的收获
达标检测答案:
1、B A
2、B D
3、E
4、C
5、B D
6、口腔
胃
小肠
被消化了
阑尾
大肠
消化和吸收教学案例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理
尿液与氧化剂过硫酸铵混合后,在99 ℃经45 min,即可完全消解尿液中的有机物质,使尿样澄清透明,冷却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1.2 仪器
北京市东西电子技术研究所生产的AA7003型原子吸收光谱仪,锰空心阴极灯,恒温消解仪。
1.3 试剂
所用试剂均用纯水——新鲜去离子水(电阻率≥18.2 MΩ·㎝)配制。
1.3.1 过硫酸铵溶液{c[(NH4)2S2O8]=1.0 mol/L}:
称取114.1 g过硫酸铵,溶于500 ml去离子水中,储于棕色瓶中,置冰箱(4 ℃)可保存1个月。
1.3.2 锰标准储备溶液(1 mg/L)
购自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达公司。
1.3.3 锰标准使用溶液(10 mg/L)
用去离子水逐级稀释锰标准储备溶液至10 mg/L。
1.4 样品采集
用具盖聚乙烯塑料瓶收集一次尿液约50 ml,尽快运送到检验室,密封以防蒸发。尿液在现场和运输过程中无需考虑特殊保存条件,在常温下可存放2周,4 ℃条件下可保存2月[2]。所需玻璃器皿用硝酸溶液(1+1)浸泡过夜,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1.5 分析步骤
1.5.1 样品处理
吸取尿液2.5 ml于玻璃试管(15×100或15×150)中,加入5.0 ml过硫酸铵溶液,于恒温消解仪上99 ℃、45 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用火焰原子吸收法上机测定。同时以去离子水做空白试验。
1.5.2 标准系列配制
分别吸取锰标准使用溶液0、0.50、1.00、2.00、3.00、4.00、5.00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其锰浓度分别为0、0.05、0.10、0.20、0.30、0.40、0.50 mg/L。
1.5.3 仪器工作条件
狭缝宽度0.2 nm,灯电流3 mA,火焰类型Air--C2H2,燃气流量1.5 L/min。
1.5.4 计算
undefined
式中:C—尿样中锰浓度,mg/L;C样—由标准曲线得尿样消解液中锰浓度,mg/L;C空—空白溶液中锰浓度,mg/L;7.5—测定用尿样及过硫酸铵溶液总体积,ml;2.5—测定用尿样体积,ml。
2 结果与讨论
2.1 试验条件的选择
2.1.1 尿样体积与过硫酸铵溶液体积之比
试验发现,尿样与过硫酸铵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 ∶2时,一般尿样即可完全消解,达到清澈透明的目的,考虑到火焰原子吸收法消耗样品量大的特点,又为了便于操作,在实际测定中选取尿样2.5 ml,过硫酸铵溶液5.0 ml。
2.1.2 消解温度
实验发现,消解温度为99 ℃时最适宜,液体近于沸腾,蒸发损耗量小,基本可视为无损耗,免去了消解后再定容的麻烦。
2.2 方法的精密度
用正常人尿液(本底测定结果为未检出)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试样进行重复性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3%~3.96%,完全符合《生物材料分析方法的研制准则尿样及血样》(WS/T 68-1996)中的要求。见表1。
2.3 方法的准确度
于合成尿样1、2中分别加入相当于浓度0.40 mg/L的锰标准溶液,按本法进行连续6次测定,测定结果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回收率在95.0%~103.2%之间,此实验结果符合《生物材料分析方法的研制准则 尿样及血样》(WS/T 68-1996)对实验准确度的要求(加标回收75%~105%)
注:加标量为0.4 mg/L;样1、样2的本底值分别为0.0672和0.114 mg/L。
2.4 方法的检出限[3]
根据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检出限的定义,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计算:首先计算出该方法的检出限L,L=K’s/K,式中K’为一定置信水平确定的系数,通常取3;s为空白样品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K为校准曲线的斜率。本文对空白样品测定20次后,计算出s=0.002 18 mg/L,K=0.217,检出限L=0.010 mg/L.
2.5 试样测定
对46份锰接触工人的尿样进行测定,结果检出3份超过0.010 mg/L的样品,其浓度分别为0.013 mg/L(编号ZY-095)、0.018 mg/L(编号ZY-047)、0.079 mg/L(编号ZY-048)。
2.6 与高碘酸钾集锰法的比较
两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t1=0.108,P1=0.132>0.05;t2=0.153,P2=0.197>0.05)。
注:数据均为6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3 结 论
采用过硫酸铵溶液消解尿样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锰含量,其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均能达到《材料分析方法的研制准则 尿样及血样》(WS/T 68-1996)的要求,且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尤其适于批量检测。
摘要:目的 探讨过硫酸铵消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锰含量的方法。方法 尿样经过硫酸铵溶液99℃、45 min消化后,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尿中锰含量测定。结果 方法检出限为0.010 mg/L,在0~0.50mg/L锰浓度范围内该方法线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3%~3.96%,加标回收率95.0%~103.2%。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捷,适于基层实验室开展尿中锰含量的测定或调查。
关键词:锰,尿液,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
参考文献
[1]GBZ3-2002.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S].
[2]WS/T68-1996.材料分析方法的研制准则—尿样及血样[S].
消化和吸收教学案例 篇8
试述消化期胃液分泌三个时期的特点。
进食后的胃液分泌称为消化期的胃液分泌,可按食物及有关感受器的所在部位人为地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三者几乎同时开始而又互相重叠,都受神经和体液调节。
(1)头期胃液分秘:此期的胃液分泌是由进食动作引起的,因其传人冲动均来自头部感受器(眼、耳、鼻、口腔、咽等),故称为头期。它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分泌,前者由与食物有关的形状、颜色、气味、声音刺激而引起。反射的传入神经为第1、2、8、5、7、9、10对脑神经,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
(2)胃期胃液分泌:食物人胃后,食物的机械和化学刺激通过以下三种机制引起胃灌分泌: ①食物的机械性扩张刺激胃底、胃体的感受器,经迷走-迷走反射,或通过局部神经丛反射作用于壁细胞,引起胃液分秘;
②扩张幽门部,通过局部神经丛使G细胞释放促胃液索;
③蛋白质的消化产物直接作用于G细胞,使后者释放促胃液素,引起胃液分泌。
(3)肠期胃液分泌:食物进入小肠后,主要由食物的机械扩张刺激和消化产物作用于十二肠肠粘膜.后者释放促胃液素、肠泌酸素等,促进胃液分秘。此外,小肠内的氨基酸被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胃腺,也能刺激胃液分秘。
例题:
下列关于胃酸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头期为纯神经调节
B胃期由神经和体液因素共同参与
C胃期约占总分泌量的30%
D肠期为纯体液调节
E三个时期的分泌顺序发生,互不重叠
正确答案:B
配伍题:
A头期胃液分泌
B胃期胃液分泌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食物经食道瘘注人胃所引起的胃液分泌属于
2.食物经咀嚼吞咽后进人胃所引起的胃液分泌属于
《2 消化与吸收》习题1 篇9
一、选择
1、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A、唾液腺B、胰腺C、胃腺D、肝脏
2、下列营养物质中,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的是()。
A、无机盐和维生素B、蛋白质和糖类C、脂肪和糖类D、脂肪和蛋白质
3、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维生素
4、下列中哪项不是物理性消化()。
A、牙齿咀嚼
B、舌的搅拌
C、胃肠蠕动
D、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
5、下列哪种消化液对蛋白质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A、唾液B、胃液C、胰液D、肠液
6、下列消化系统的器官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
A、食道B、胃C、肝脏D、咽
7、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结构与消化机能相适应的特点()。
A、小肠长约5—6米
B、粘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壁内有肠腺
8、肝脏有病的人,应少吃的食物是()。
A、蔬菜B、饭C、瘦肉D、油煎蛋
二、简答
1、构成消化系统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消化和吸收教学案例 篇10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初中“植物吸水的原理”基础上及高中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后, 重点讲述植物渗透吸水这一生理过程。一方面它与前面所学内容紧密联系, 另一方面又为今后学习植物的矿质营养、细胞呼吸、生物与环境等奠定了基础。学习本节能使学生建立以“植物与水”为中心, 并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完整知识体系, 进而正确认识水, 对科学利用水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 内容编排。
本节主要讲述渗透作用的原理, 植物细胞的吸收和失水, 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及合理灌溉等内容。教材是按“原理→应用”的特点进行编排的, 即从“为什么能够吸水”→“怎样吸水”→“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运输、利用与散失的?”→“如何合理利用水 (合理灌溉) ?”展开的。其中, “渗透作用的原理”是通过演示实验概括出来的, “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则是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进行证实的。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理解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
(2) 理解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3) 了解合理灌溉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2.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分析成熟植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个渗透系统, 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及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能力。
(3) 通过图表分析, 学会将知识用图表系统表达的能力。
(4) 在水分运输、利用、散失和合理灌溉的学习,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让学生认同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2) 树立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确定目标之依据:大纲在要求上对知识目标 (1) (2) 是从识记层次进行的规定, 但由于水分与植物的生理活动及农作物增产增收紧密联系, 水分代谢与其他代谢活动相互联系, 并且这些知识是考查学生能力的良好载体, 故在实际教学中把这两个知识的要求提升为“理解”层次。
(四) 重点、难点。
1. 重点
(1) 渗透作用的原理。
(2)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 难点
(1) 渗透作用的概念。
(2)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渗透作用涉及到生物学知识与物理知识的结合, 对此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另外,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得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有一定困难。为了突破难点, 上课时我采用演示实验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法, 将微观过程通过动画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动态演示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复杂的问题具体化, 这样会让学生在鲜活的动画中轻松过关, 突破难点。
二、教法分析
(一) 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
本节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发生于微观世界, 过程复杂, 概念难理解, 同时还有实验。过去由于受注入式教学方法的局限, 学生对水分吸收的理解停留在静态分割层面, 对实验原理及过程难以理解。故本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让学生对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进行观察分析, 主动建构。
(二) 教学方法。
1. 探究教学法
创设联想, 提出探索问题, 引导学生探究推理。
2. 直观教学法
通过演示实验、动画等, 化静为动, 化抽象为具体, 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 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 通过设疑引入
演示实验与动画相结合, 层层设疑,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探索新知, 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法分析
(一) 基础知识主动学习法。
(二) 重点难点合作分析、自主探究。
四、教学设计
我首先提出第一个思考问题:从市场买回的新鲜蔬菜, 放久了会萎蔫, 再放入清水中又会变得硬挺, 为什么? (回答:植物吸水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 事例真实可信, 学生体会深刻, 激发探究热情。
第二个问题:在地球重力作用下, 水往低处流。那么在植物体内是这样吗?为什么?同时让学生观看西双版纳望天树图片, 水又如何从土壤运往80米高的大树顶端?水分进入植物体后又有何用处?
设计意图:事例鲜活, 引人入胜, 步步设疑, 又紧扣本节内容, 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并顺理成章引入新课。
(一) 渗透作用原理。
1. 活动探究法
教师演示渗透作用与水分流动的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描述漏斗管液面的变化情况, 并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很容易答出:漏斗管液面上升了。但其原因就未必清楚了, 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究。
下面我结合动画演示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过程, 让微观的问题形象化, 从而突破难点, 理解渗透作用的概念。又提出问题:如果将半透膜换成纱布, 漏斗液面会不会上升?那么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什么?由此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条件。
概念:渗透作用是水分子 (或其它溶剂分子) 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条件: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2. 问题解决法
师生共同归纳出渗透作用的概念、条件后, 进一步探索成熟植物细胞是一个完整的渗透系统。在此过程中, 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问题链的解决获得新知。回顾比较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的结构, 说明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原生质层包括那些结构?有何特点?要发生渗透作用, 还需哪些条件, 对应成熟植物细胞是什么?
设计意图:问题是思维的体操, 由问题而研究, 由研究解决问题。既通过问题指引学生由旧知识推出新知识, 又引导学生巧妙迁移所学知识, 从而培养能力, 获取新知。
(二)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成熟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构成了一个渗透系统。液泡中的细胞液就会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了。事实是否如此呢?
下面用课件动画演示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
设计意图:观看动画, 形象直观, 印象深刻, 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化难为易, 使教学事半功倍, 再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能深刻地理解成熟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三) 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自读自答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 自我或小组思考解决下列问题:植物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哪一结构运输?吸收的水分去路有哪些?吸收和运输水分的动力是什么?自答之后, 结合课件演示, 肯定学生答案。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信他们, 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让他们自己解决, 既锻炼能力又增加信心;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放手让学生独立行走, 关键时刻指点迷津。
(四) 合理灌溉。
材料和信息处理法: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分析小麦一生的需水量变化曲线, 总结归纳合理灌溉的注意问题及我国水资源现状。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对材料和信息的处理能力, 同时让他们联想实际情况, 树立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意识。
五、总结反思
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简明教案 篇11
授课人:何嘉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能说出消化系统的三个主要功能。
2、知道消化的概念和种类,吸收的概念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3、能说出食物消化与吸收的主要部位和主要过程。过程、方法目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分析,自主学习新知识。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同学之间小组协作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教学重点】
消化与吸收的概念、过程。【教学难点】
消化与吸收的具体部位及相对应的具体过程。【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人体消化道与消化腺。
引入新课:食物是怎样在消化系统被消化与吸收的?
新课学习:学生活动:阅读课本126——127页,思考相关问题。
师生互动:
1、消化系统的三个主要功能。
2、消化的概念和种类。
3、吸收的概念和主要部位。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课本127页“读图”,分析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过程。分小组派同学上台分析讲解读图情况,其他小组给予补充。
师生互动:小结读图结果:
1、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2、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观看动画加以复习强化。知识强化:
1、师生问答环节。
2、观看视频:小肠的结构特点。
归纳小结:
1、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观看视频: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板书设计】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二、营养物质的消化:糖类转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
脂肪转化为甘油+脂肪酸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吸收少量水和酒精 小肠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
【作业】 练习册第2节 【教者教学个性】
1、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给予学生及时肯定,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励教学”模式。
2、加强“同伴互助”,通过学生小组活动培养自学能力。
3、学习与复习有机结合,及时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消化和吸收教学案例 篇12
《呼吸与消化》单元整理
【教材简析】
“呼吸与消化”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人体内部结构及其与外界物质的联系。这个单元以“人体具有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器官,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为线索设计了有层次的探索活动:1~3
课关注呼吸与健康的关系;4~6
课研究食物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7~8
课探索食物消化的过程与变化。以此促进学生对人体系统的认识与理解,为高段学习“健康生活”打下基础。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将有机会体验与探索人体呼吸与消化过程,了解空气、食物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人体用于呼吸与摄取养分的器官;感受人体不同部分的器官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建立“系统化”的人体结构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了一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和体验,认识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吃进肚子里的所有食物,都要通过消化为人类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以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但对于“人体就像一台复杂而神奇的机器,多个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命体,人体与外界物质有着紧密的‘不可思议’的联系”的认识,还需要通过单元整理回顾进一步巩固。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
●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
自然界的物质以“食物”的形式与人类产生联系;
●
消化器官将食物转变为人体可以吸收的养料与能量;
●
人体就像一台复杂而神奇的机器,多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
人体需要通过各种器官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才能维持生命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
:
●
经历对相关科学词汇回顾,整理,再认识的过程;
●
以观察、记录、交流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建构解释、集体论证等科学实践。
科学态度目标
●
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
在探究学习中,发现人体的生命活动与空气、食物的关系,感受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复习本单元的科学词汇,整体梳理、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
难点:通过复习本单元的科学词汇,整体梳理、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进一步建构“呼吸与消化”相关的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等。
学生:记录纸、笔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复习聚焦:通过了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科学词汇,同学们能回忆起来哪些呢?(预设:呼吸、肺活量、蛋白质……学生按自己的水平自由回答)
过渡:这么多科学词汇,一下子也很难说全、说准、说明白,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对单元学习进行回顾整理吧!
2.揭示课题:《呼吸与消化》单元整理(板书)
二、探索:再现科学词汇(预设30分钟)
1.通过本单元的探究学习,我们知道了“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和“肺活量”就是本单元最先了解的两个科学词汇,关于这部分学习,大家现在有哪些认识呢?
提示:大家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并把自己小组的结果,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下来。
(1)参与呼吸的人体器官主要有哪些?
(2)呼吸时,身体会有怎样的变化?
(3)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次数的变化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4)“肺活量”是指什么?我们是怎样测量的?
(5)“肺活量”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2.学生小组内部讨论、记录、交流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3.除了呼吸之外,要使人体维持生命活动,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从外界获得能量的活动,就是饮食,食物是人体与外界联系的又一个“桥梁”。围绕以下问题,我们一起来回顾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并尝试把相关科学词汇找出来哦!
(1)我们每天会吃多少种食物?
(2)不同食物会给我们带来哪些营养?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3)怎样才能让我们的饮食更健康?
(4)食物进入人体会经历怎样的“旅行”?发生怎样的改变?
(会经过哪些人体器官?这些器官分别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4.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并圈画出主要科学词汇。
三、研讨:再认识“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预设5分钟)
1.说一说“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各自功能及工作过程;
2.说一说“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各自功能及工作过程;
3.尝试说一说“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板书设计】
《呼吸和消化》单元整理
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
呼吸
平衡膳食宝塔
肺活量
消化器官
消化系统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无活动手册
【作业设计】
1.小明中餐吃了米饭、青菜和牛肉,其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的是()。
A.米饭
B.青菜
C.牛肉
2.中餐后,食物营养成分主要在小明的()被吸收。
A.胃
B.大肠
C.小肠
3.午休结束小明来到操场打篮球,运动过后,他的呼吸会()。
A.加快
B.变慢
马铃薯养分吸收和分配规律研究 篇13
马铃薯的种植供试土壤有机质13.04g/kg, 全N、全P、全K的含量分别为1.08, 1.00, 21.74 (单位g/kg) , 碱解N105.4mg/kg, 速效P50.7mg/kg, 速效K140.5mg/kg;全量的Fe, Mn, Cu, Zn, Se分别为676.5mg/kg, 173.4mg/kg, 32.7mg/kg, 119.9mg/kg, 0.1146mg/kg。第1个试验设对照区、羊厩肥区、NP肥区、羊厩肥+NP肥区4个处理, 对照区是无肥区, 羊厩肥区亩施2500kg, NP肥区亩施磷二钱 (种肥) 10kg, 尿素 (追肥) 5kg, 羊厩肥+NP肥区亩施羊厩肥2500kg, 磷二铵10kg、尿素5kg。第2个试验是在施用羊厩肥 (单位kg/亩) 200、磷二铵10、尿素5的基础上进行的锌肥、硒肥种肥用量实验, 共设CK (不施锌肥、硒肥) 、锌肥0.75、锌肥1.5、锌肥2.25、锌肥3.0、硒肥5、硒肥10、硒肥15、硒肥20、锌肥1.5+硒肥5, 共10个处理。2个实验区面积均为18m2, 重复2次, 共28个小区。
2 结果
2.1 大量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各时期马铃薯全株中元素含量均表现为:K>N>P。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叶中N含量均高于茎与块茎。随生育期推进, 叶、茎、块茎、全株中N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叶在苗期出现最大值70.60g/kg, 茎在出苗后32d出现最大值30.67g/kg, 块茎在出苗后47d出现最大值25.13g/kg。全株N含量从苗期49.24g/kg降到成熟期13.60g/kg, 下降72.4%。其生育前期地上部与地下块茎N浓度较高, 想获得高产, 必须保证生育早期有充足N供应, 以满足叶片生长和地上茎及块茎对N素的需求。马铃薯器官中各时期P素浓度除苗期茎中P含量稍高于叶外均表现为叶>块茎>茎, 各器官中P含量均在出苗后47d达到最大值, 分别为叶14.86g/kg、块茎9.87g/kg, 茎7.93g/kg, 此时是马铃薯对P需求量最多的时期, 保证块茎形成后至块茎增长期间充足P供应, 是使马铃薯植株具有良好的群体发展动态和获得高产的前提。马铃薯整个生育期中全株P含量从出苗后47d的10.42g/kg下降到成熟期的4.74g/kg, 下降了54.5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各器官中K素含量均表现为茎>块茎>叶。茎中K含量最大值出现在出苗后32d, 为77.63g/kg, 其后一直下降, 这与其作为运输器官的功能相适应。叶中K含量在苗期出现最大值32.91g/kg, 块茎中K含量也在出苗后32d出现最大值35.4g/kg。马铃薯全株K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减小, 从苗期的49.91g/kg下降到成熟期的19.05g/kg, 下降了61.8%。因此,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 必须在生育前期适量供应K素, 以满足生育前期和淀粉积累期叶片和块茎对K的需求量。
2.2 微量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各时期马铃薯全株含量均表现为:Ca>Mg>S。S几乎是所有蛋白质的成分之一。马铃薯各器官S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均表现为叶>茎>块茎。叶中S含量在生育期中呈现为先升后降, 最大值出现在出苗后32d, 达3.51g/kg。茎中S含量呈现出升一降一升的变化趋势, 在成熟期时达到最大2.20g/kg。块茎中S含量表现为先缓慢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 到成熟期时出现最大1.30g/kg。马铃薯全株S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 变化范围为249~1.48g/kg, 下降40.6%。马铃薯在各生育时期叶、茎中Ca含量均高于块茎。叶中Ca含量在整个生育期最大值31.89g/kg出现在成熟期。茎中Ca含量呈现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 苗期Ca含量最大为23.83g/kg。随着生育期推进, 块茎中Ca含量逐渐下降, 最大值2.58g/kg出现在出苗后32d, 到成熟期又有所增加。马铃薯全株C a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中呈现为下降趋势, 苗期含量最大为20.83g/kg, 成熟期含量最小为5.55g/kg, 下降73.4%。与Ca相似, 马铃薯各器官中Mg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也表现为叶、茎大于块茎。叶、茎中Mg含量呈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叶中的最大值 (8.65g/kg) 现在苗后47d, 茎中最大值 (8.1g/kg) 现在苗后32d, 块茎中Mg含量变化幅度较小, 最大值 (1.99g/kg) 现在出苗后32d。全株含量从苗期的6.56g/kg下降到了成熟期的1.73g/kg, 下降了73.6%。
3 结语
消化和吸收教学案例 篇14
(一)吸收的概念:
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二)可吸收的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水、无机盐、维生素
(三)吸收的部位:
1、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
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表面积大;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四)吸收的途径:
葡萄糖、氨基酸、水、无机盐、维生素→血液
脂肪酸、甘油→淋巴
二、营养物质的利用:
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
3、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探究活动
制作小肠结构模型
尝试制作小肠结构模型,分组评比。
目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
要求:
【消化和吸收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09-24
消化吸收08-26
六年级科学消化与吸收06-07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07-27
湘教版消化与吸收教案09-14
课本剧在生物教学中的尝试?―《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的教学案例11-05
鄙弃和吸收08-23
文化渗透和吸收09-02
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例07-13
消化内科教学实践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