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礼仪修养

2024-10-15

怎样提高礼仪修养(精选12篇)

怎样提高礼仪修养 篇1

礼仪修养的基本知识与怎样提高礼仪修养

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礼仪修养是在日常生活形成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留下个好的印象,这其中礼仪修养占有很大的比例。如果事情都做的很好,唯独失了礼仪也是很难堪的事情,那么应该怎么样提高礼仪修养呢?

礼仪修养的基本常识

1. 仪表。重点是头部和手部:鼻毛不要过长、无异味、无异物;男性头发不要长于7厘米,做到前发不附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

2. 表情。三点要求:自然;友善;良性互动。

3. 举止。关注两点:举止文明,如不当众整理服饰;举止规范。

4. 服饰。最关键问题是选择搭配到位:符合身份,和谐美感。

5. 谈吐。涉及三点:压低音量;慎选内容;礼貌用语的使用。

6.待人接物。为综合性要素,有三点基本事项:诚信为本;遵纪守法;遵时守约。

礼仪的的“黄金原则”

1. 对朋友的态度要永远谦恭,要常常微笑着同别人交谈,交往。

2. 对周围的人要时时保持友好相处的关系,寻找机会多为别人做些什么。

例如,你的邻居病了,你能想到为他做一碗可口的汤,别人对你就会经久难忘。

3. 当别人给你介绍朋友时,你应集中精力去记住人家的名字。在以后的交往中,你一见面就能叫出他的名字,人家就会觉得这个人很热情,很有心。

4. 要学会容忍,克服任性,要尽力理解别人,遇事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做到这一点就能让朋友感到亲切、可信、安全。

礼仪修养的.作用

1、礼仪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对社会来说,礼仪能够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2、礼仪对个人的作用是:对于个人来说,礼仪可以建立自尊、增强自重、自信、自爱、为社会的人际交往铺平道路,处理好各种关系。

怎样提高礼仪修养

1、基本知识。

要提高礼仪修养,需要了解礼仪修养的基本常识。可以阅读《现代礼仪修养》《现代礼仪修养教程》等相关书籍,只有知道了应该注意什么才能够很好的去做。

2、注意练习。

按照基本礼仪的要求来进行锻炼,要求自己举手投足间都要有所改变,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给别人以美的感受。

3、持之以恒。

以开始要学习这么多的礼仪要点和注意事项,会觉得很辛苦,记住了面部表情,又忘记了手的动作,顾此失彼,让人很泄气。但是一定要坚持下来哦。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有效果。

4、专业训练。

如果觉得自己对礼仪修养的认识和运用存在不足,不妨找专业的机构来进行学习训练,在辅导机构里面不光可以接受系统的训练,而且对每个动作的要求也会比较到位,学习出来会觉得专业的多。

5、学以致用。

学到了的礼仪常识要注重在生活中的应用,时间长了,他们就是深入你的骨髓,变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在举手投足间会变得特别优雅,特别文明,会给人美的享受。

怎样提高礼仪修养 篇2

一、礼仪既是职业要求也是职业呼唤

班主任不仅要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学识能力成为学生的楷模,而且要以自身良好的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成为学生的榜样。要通过塑造自身的礼仪形象,“润色”自己的外表行为,为学生树立一个有威望、受尊重、可亲敬的教师形象。这也是教师职业本身所体现的“教书育人”本质的特殊要求。因此,班主任要对礼仪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礼仪是指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交往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其本质是理解、宽容和尊重;目的是营造和谐氛围,获得身心愉悦。中华民族历来强调礼仪,注重个人修养,礼仪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促进个人进步与事业成功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班主任加强礼仪修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礼仪有助于班主任个体素质的提升。

虽然班主任处在学校的最基层、最前沿,但班主任所做的工作却是量大面广,接触的人也涉及方方面面。在带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诸如:不尊重学校安排、提出过分要求的个别任课教师和学生;不懂教育规律、却要对学校教学管理指手画脚的个别家长;对孩子不负责任或过分溺爱的家长;还有各种不配合学校工作的人与事;等等。如果班主任遇事不冷静,动辄和对方争吵,彼此指责、埋怨甚至是怄气,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影响师生、家校、同事之间的关系,甚至降低学校教育的效能。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做到既能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又能以礼待人、和谐共事,有理有礼有节地展现学校形象、顺利开展工作呢?笔者认为,班主任不但要有为人处事、协调关系的智慧和技巧,还要有良好的涵养和自我修养。而这种涵养和修养,就是班主任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的体现,也是班主任综合素质和礼仪修养的集中展示。先贤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了首位。班主任平时要注重以修身来提高教养,以教养来体现细节,以细节来展示形象。所以说,礼仪能塑造人的形象,也能提升人的素质,班主任要重视以礼仪修养来提高自身素质。

其次,礼仪有助于班主任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的原则是真诚和尊重、理解和宽容,这与礼仪的要求完全一致。班主任无论是和学校领导还是任课教师,无论是和家长还是学生,交往中都要遵从这一原则。比如,与学校领导沟通交往要尊重以礼,与任课教师沟通交往要合作协商,与家长、学生沟通交往要真诚友善。

班主任对学生尤其要多尊重、多理解、多宽容,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宽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当前,“尊重学生”已成为学生心中好老师的重要标准。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就应该既懂得尊重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又通过自我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班主任绝不能以为自己是管理者就高高在上摆架子,即使遇到学生违纪,也不能给学生看脸色说难听话,搞得师生关系紧张。在开学前的电话沟通和开学第一天新生报到的迎接中,班主任的礼仪表达尤其要充分,要给学生留下热情大方、彬彬有礼、稳重端庄的好印象,要让学生有愉悦感和温暖感,这样就为营造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班级氛围奠定了基础。班主任还要特别重视和开好第一次家长会,无论是从邀请家长参会,还是会议议程设计、时间掌控、资料发放、家长接待,乃至自身的着装发型等细节都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通过热情的接待、得体的言谈举止,给家长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为日后的家校合作、沟通协调打下基础。平时班主任在带班期间,一定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与他们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视自己为班级一员。班主任要和学生建立起平等亲和、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的人际交往,才会有利于师生感情的培养和班级的和谐,才能让教育教学顺利进行。

二、班主任既要内强素质又要外塑形象

班主任要学习礼仪的基本准则,丰富自己的礼仪知识,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和学校教育特点的礼仪规范,懂得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按照礼仪规范表现自己的行为。同时,班主任要做到把内在的道德品质与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统一起来,让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养和良好职业形象的教师。

班主任应如何塑造知书达礼、和蔼可亲、令人尊重的礼仪形象,通过什么方式来“润色”自己的外在行为呢?笔者以为,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即要遵循真诚坦荡、平等互尊、宽容大度、同情关怀、严以律己等礼仪原则,从仪容仪表、语言谈吐和行为举止等外在细节入手,加强内心修养。

首先,班主任要有端庄的仪表,给人以视觉美。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仪容、姿态、服饰、风度、个人卫生等,它是素养和品位的体现。端庄的仪表既体现一个人的素养、自尊和品位格调,也体现了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尊重。对班主任来说,无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与学生、家长私下交往,仪表都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要以纯净健康的容貌和文雅得体的着装来体现端庄的仪表,这就需要从着装打扮开始。

着装打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收入、爱好,甚至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个性和审美品位。它是传递人的思想、情感等非文化心理的“非语言信息”。“以貌取人”虽不可取,但视觉因素在人的整体评价中所占的比重却是不容忽视的。班主任既是学校的窗口和名片,也是知识和教养的化身。班主任穿着整洁得体的服装会显得庄重和精神,能起到烘托作用。班主任要使自己内在的学识修养与外在的衣饰打扮和谐统一起来,于朴实大方中见高雅的情趣,于整洁得体中见丰富的涵养,于新潮时尚中见优雅的气质,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与感染。班主任在着装上要遵循“TPO”原则。“TPO”是英文中“时间”、“地点”、“场合”(或“目的”)三个单词的缩写。也就是说,着装打扮要看时间、地点、场合或目的,当然也要考虑自己的年龄、身份、职业、身材和气质等因素。着装主要分工作、社交、休闲三大场合,在不同的场合,着装要求不同。工作场合以服务于工作、庄重大方为原则。如,班主任在升旗仪式、开学典礼、布置计划、课堂教学、学习交流、召开家长会等场合就应当尽可能着正装,而在社交场合和休闲场合可以适当张扬个性、时尚靓丽。

班主任的着装要与所处的环境协调(衣服整体要与教室环境、学生服装和授课内容等搭配),要体现时代特色和职业特点,还要符合学生的审美眼光。班主任着装忌透、忌露、忌窄、忌紧、忌乱,切不可“原形毕露”,更不可让学生“开小差”,分散课堂注意力。班主任打扮要适当。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时尚、个性和漂亮,在着装打扮上太随便、太花俏、太性感;班主任可略施淡妆、佩戴简单饰品进课堂,这样既可以增强自信,又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但不宜浓妆艳抹、披金戴银太过夸张。其实,学生喜欢端庄大气、时尚靓丽的班主任,班主任也可以用自己的“知性美”和“气质美”去影响和熏陶学生。

其次,班主任要有得体的语言,给人以听觉美。

班主任的这一职业特点,对语言要求很高。语言是班主任形象的外在表现之一,是班主任带班和沟通的工具。班主任在带班时要特别注意使用礼貌、规范和高雅的语言。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班主任的语言都应该是礼貌、规范、干净和时尚的。班主任说话要主题明确、用词准确,即规范严密、坦诚自然、生动委婉、风趣幽默、适度灵活。还要注意说话的态度、语气、表情、手势等表情语和肢体语,要得体适当。班主任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营造团结和谐的班级氛围和工作氛围。

班主任在和学生沟通时要多用“我建议”,少用“你必须”;多用商量口吻,少用命令口气;多说宽容尊重、关怀鼓励的话,少说抱怨拒绝、冷嘲热讽的话。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成就一个学生,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因此,把握好说话的分寸与尺度、时机与场合,这对班主任而言至关重要。

班主任要说符合时代特征、学校特色、学生特点、年龄特征的话,忌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和粗俗无聊、低级趣味的话。可以说,班主任高雅而富有情趣的谈吐,不仅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还能增强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效能。班主任用语礼貌和高雅,不仅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风范。

再次,班主任要有优雅的举止,给人以行为美。

举手投足、行为举止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自信、能力、素质和修养。班主任举止大方、姿态优雅往往能得到学生的喜爱与欣赏,这也为师生交往带来便利,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因此,班主任平时要注意自己的坐姿、行姿、站姿,注意待人接物的方式,如果不注意行为细节。要知道,班主任基本就是在学生的眼皮底下开展工作的,她(他)的举手投足、行为举止会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甚至会被刻意模仿。因此,班主任更要时时注意细节、把握小节,要让自己身上时时散发出优雅的气息。也就是说,班主任的举手投足和一颦一笑都应带给学生一种愉悦的美感,班主任要不断地给自己的形象增添魅力指数。

怎样培养孩子的礼仪修养 篇3

关键词:礼仪教育 礼仪修养 文明礼貌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的传统美德。旬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在中国古老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当今社会,礼仪修养是一个人全部品德的基础,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既不利于孩子自身的发展,也将严重危害孩子的品性,在生活中受欢迎的人,往往是那些有礼貌有教养的人,他们也有较好的发展机会与人际关系。孩子的礼仪修养不仅影响着他们现在的人际关系,甚至也影响着他们美好的前程,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修养是很重要的。

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当家长们看到一个小朋友穿着脏兮兮的衣服,顶着乱蓬蓬的头发,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还一边随手乱丢垃圾时,可要瞪大了眼睛仔细看看:这个孩子可千万别是自己的孩子。家长们肯定听到过小朋友议论:“我们班的有个小朋友太脏了,真讨厌!我们班有个同学口臭,谁都不想和他坐在一起。”当孩子因为不讲卫生而受到小朋友排斥时,爸爸妈妈可要清楚:沒有人会喜欢不讲卫生的人,因为不讲卫生而受到歧视,无疑会让孩子不自信,甚至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这是很严重的事情。所以要让孩子保持仪容仪表的整洁,每天把脸、脖子、手都洗得干干净净;要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洗澡,勤换内衣内裤,保证身体没有异味;衣着要干净、整洁、合体。

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有些人家里东西到处乱扔,衣柜一打开,衣服就全掉出来,找到要穿的那一件,剩下的再塞进去。孩子要做作业了,得把书桌上的东西扒开才有地儿写作业。这样的爸爸妈妈还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丢三落四,常常不是忘了带作业本,就是刚买的笔又丢了。殊不知,孩子的这些毛病正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其实,从小就让孩子每天都干干净净,整整洁洁,他自己是不能忍受脏、乱、差的。我们家的房间我每天都要花十多分钟收拾整齐,定期打扫干净,女儿的小房间也不例外。假期里当我不帮她收小房间时,她早已不能忍受乱糟糟了,她自己会把东西摆放整齐,还会将将物品按照自己的需求整理整齐。看到她整理干净的小房间,我暗自窃喜,其实我从来没有刻意去教她怎么收拾房间。

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正确的衣着打扮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去接孩子时,看到哪些衣着得体,表情愉快的爸爸妈妈牵着可爱的孩子时,我都要多看几眼;看到打扮怪异,甚至穿着睡裤来接孩子的妈妈时,我都会觉得很惊讶;相信大家和我有同样的感受。仪表美既是尊重自己的体现,也是尊重他人的需要。服装应当根据时间、地点及目的三个原则来选择。当我们带着孩子去听音乐会时,应当选择高雅、端庄的服装;当我们带着孩子去参加婚宴时,既要打扮漂亮,又要注意不要太过引人注目,以免抢了新人的风头;孩子上学时,衣着应当朴素大方,以方便孩子跑跳的服装为宜。家长不要盲目追求时髦,让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甚至穿着奇装异服来上学。等到孩子上了中学,不喜欢学习,只想着收拾打扮,或是个性太过张扬,家长控制不了时,再来反省自己的教育就为时过晚了。

三、说好文明礼貌语言

礼貌语言是一个人礼仪修养的重要体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请、对不起、再见”等。我们家长在和孩子说话时就应当把“十字”礼貌用语挂在口上,有些家长觉得和孩子说话也要“请”、“谢谢”是“礼多见怪”,其实,这正是教会孩子使用礼貌用语的最佳途径。父母向孩子强调文明礼貌的常识时,不要用教训、命令的口吻,而是要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比如,教孩子看到邻居要主动打招呼,孩子没学会,别立刻就说;“你怎么没礼貌?快叫人!”应该先一笑置之,过后再告诉他;“你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大家都喜欢你,如果嘴巴再甜点儿,大家会更喜欢你。”同时,父母还要让孩子明白;人与人之间若出现互相挤撞,不要恶言恶语,要抱理解、宽容态度;当别人用脏话骂你时,你也用脏话回敬,你就和他一样了。其实,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说话难听,往往是从大人身上学来的。有一阵子,女儿和我说话总是凶巴巴的,后来,我自己发现自己那段时间因为情绪不佳,对她也是凶巴巴的。当我们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说话时,她也变成了一个乖孩子。

四、遵守公共秩序

在候机厅里我们看到中国的小孩子跑来跑去、吵吵嚷嚷,外国小孩子静悄悄的在看书,或是小声的在说话。上洗手间时,人太多,大家都排着队,一个小孩子进来,直接挤到最前面,大家不置可否,他是孩子嘛!中国人到欧洲旅游,被列举:随地吐痰;公共场合大声说话;不自觉排队等等恶举。我们感到脸红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教育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要遵守公共秩序。教育孩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自觉排队;做公共车时给老人让座等等。一旦发现孩子行为不当时就应该马上指正。例如,小孩在超市不断奔跑吵闹,屡劝无效时,可问他:“你是要安静下来,还是要离开?”如果还是不从,带他们回家,千万不要舍不得选好的物品。让孩子清楚明白,除非在公共场所表现得宜,否则不能再出门。有一天,我去接孩子出校门看到一个小女孩吃零食时,随手把垃圾一扔,但又立刻回头看看,看到我时她又赶快捡起丢掉的垃圾,害羞的跑了。我觉得孩子真可爱,我们的孩子真可爱。中国就是“礼仪之邦”。

礼仪教育体现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礼仪教育应当做到“小处不可随便”。孩子生活在家庭中,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的心中,永远是美好的,他们喜爱、尊敬父母,并竭力去模仿父母的行为,家长的言谈举止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内容。所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文明礼貌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为使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家长应以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为孩子树立榜样。礼仪修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家长和孩子应互相督促,共同努力。

礼仪修养对个人素质提高的作用 篇4

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体现自身价值。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所共知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却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追求着自身的完美,寻找通向完美的道路。争当“名牌”人,强调“外包装”者有之;注重“脸蛋靓”、在乎“身段好”者也有之,但这些均不足以使人发生美的质变。费时费力费钱财之后,不仍有不少人依然是“败絮其中”吗?我们认为,只有将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于一身的人才称得上唯真唯美,才可冠以“完美”二字。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是实现完美的最佳方法,它可以丰富人的内涵,增加人的“含金量”,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实力,使人们面对纷繁社会时更具勇气,更有信心,进而更充分地实现自我。

加强个人礼仪有助于增进人际交往,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

人称个人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作为社会的人,我们每天都少不了与他人交往,假如你不能很好与人相处,那么在生活中、事业上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人际交往,贵在有礼。加强个人礼仪修养,处处注重礼仪,恰能使你在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无往不利;使你在尊敬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对你的尊敬,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融洽,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为宽松,使人们的交往气氛更加愉快。

加强个人礼仪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加快社会发展进程。

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成员一起共建,文明的成员则必须要用文明的思想来武装,要靠文明的观念来教化。个人礼仪修养的加强,可以使每位社会成员进一步强化文明意识,端正自身行为,从而促进整个国家和全民族总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之际,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都有理由以自觉加强自身的品行修养(尤其是礼仪修养)为己任,一同投身于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之中。

个人礼仪的基本内容

1.从仪态上:穿着要符合自己年龄,身材,个性,符合各种场合;走路背直,女孩子速度别太快,别扭。吃东西别狼吞虎咽,别发出‘啧啧,或叭叽‘的声响象没家教从没见过世面没吃过一样;

2.和人交谈时:眼睛正视对方鼻子周围;别手舞足蹈,别咄咄逼人;要微笑,保持一定距离;语气和蔼,诚恳;

3.增加各种兴趣爱好:保证有两,三样兴趣研究稍微深入些;经常留意时尚元素,却不一定马上跟着走;

4.多看书:除了一些名人的成功事例,培训教材,看一些增加口才、人际交往、语言艺术方面的书籍。书名太多,不可能在这里例举,请到书店里找。

5.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判断能力、谈判能力、有责任、有效率、有创意、有勇气。

礼仪修养 篇5

——对于大学生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班级:商管101 姓名:潘

根 学号:135210141

礼仪修养是个体之间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普遍情感、传统、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礼仪修养能够体现个人修养,国家魅力,民族气质。大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的一股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礼仪修养绝不仅仅是一种外在行为表现形式,它是与人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密切相关的,是其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的反映和折射。古人云:“相由心生”。说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现代人也提出这样一种观点:“知识美容论”。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礼仪规范的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在勤奋求职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以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水平。

礼仪修养包括:伦理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等。伦理修养是指一个人的意识、信念、行为和习惯的磨练与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达到一定的境界。

礼仪修养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利益自古以来就被用来为君子的修生养性之道。古人学礼的目的有三:所谓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便是其中的第一目的。

礼仪修养能提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礼仪最初的功能就是用以规范社会秩序和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礼仪修养的重要内容就是关于人际交往态度、方式、方法和礼节的学习,如何介绍自己和如何与他人交往等等,这对大学生而言是他们走向社会必须掌握的“通行证”,否则他们将“无礼而寸步难行”。

礼仪修养能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职业人必备的思想、知识和技巧等,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职业知识和职业技巧等。礼仪是影响社会组织得失成败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衣着修饰,不仅仅反映他个人,更重要的是代表他所在的集体,是组织形象的重要窗口。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礼仪修养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礼仪修养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学习和应用礼仪标准,是自己成为一个集丰富文化知识和良好礼仪修养于一身的新人,从而促进自我顺利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如果说,个人礼仪的形成和培养需要靠多方的努力才能实现的话,那么礼仪修养的提高则关键在于自己。

礼仪修养即社会个体以个人礼仪的各项具体规定为标准,努力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断完善自身的行为活动。从根本上讲,礼仪修养就是要求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良好的礼仪规范标准化作个人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能力行为,今天,强调个人礼仪修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体现自身价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所共知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却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追求着自身的完美,寻找通向完美的道路。争当“名牌”人,强调“外包装”者有之;注重“脸蛋靓”、在乎“身段好”者也有之,但这些均不足以使人发生美的质变。费时费力费钱财之后,不仍有不少人依然是“败絮其中”吗?我们认为,只有将内在美和外在美统一于一身的人才称得上唯真唯美,才可冠以“完美”二字。加强礼仪修养是实现完美的最佳办法,它可以丰富人的内涵,增加人的“含金量”,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实力,使人们面对纷繁社会时更具勇气,更有信心,进而更充分地实现自我。

礼仪修养小常识 篇6

1.行走路线要固定

一个人独步街头,行走的路线应尽量成为直线。如果不是寻找失物,就不要在行进中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2.遵守行走规则

步行要走人行道,行人靠右,并且让出盲道。过马路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走人行横道、天桥或地下通道,切忌图快捷翻越绿化带、隔离栏。

3.行走也要有风度

男女同行的时候,男士应该主动走在靠近街心的一边,让女士靠自己的右侧行走。恋人同行,不要勾肩搭背、搂搂抱抱,女士只能轻挽住男士手臂。街上行走时,随带物品最好提在右手上,若有同龄男士在,物品应由男士代劳。

4.约束不良行为

行走时不要吃食物。不要在路上久驻攀谈或是围观看热闹,更不能成群结队在街上喧哗打闹。

上下台阶的礼仪

1.行走讲究次序

上下台阶,应注意一步一阶,不可并排而行挡住后人;上楼梯时,应让尊者或女士走在前面;下楼梯时,尊者或女士应走在一人之后。

2.上下注意安全

浅谈中职生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篇7

一、中职生的礼仪修养现状

由于职业学校生源较差、门槛低, 学生大都是没能考上普通高中的, 他们不仅成绩相对较差, 而且大部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教师和学生眼中的问题学生, 这就直接导致了中职生素质普遍较低的现象, 其礼仪淡漠在学校生活中也表现得愈发突出。

(一) 中职生家庭生活中的淡漠

这主要表现在其与父母的关系不太融洽。为了贪慕虚荣, 有的学生毫不体谅父母的含辛茹苦、早出晚归, 一味追求时髦, 穿名牌, 当父母无法满足其需求时, 更是恶语相向, 甚至离家出走威胁父母。

(二) 中职生学校生活中的淡漠

有的学生在校园中与老师相遇, 总是装作熟视无睹或有意避开, 打招呼、问好这些基本礼仪很难见到;而课堂上一些基本的课堂礼节也逐步淡化,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看小说、玩手机;同学间相处时, 有的学生见面常以脏话代替打招呼;有的学生经常未经别人同意就擅自拿别人的东西;每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 有责任的一方不能主动承认错误, 缺乏谦让。

(三) 中职生社会生活中的淡漠

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公共场合中礼仪的淡化。如, 乘坐交通工具时, 给老人让座的意识已经逐渐消失;就餐时, 有些同学插队买饭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公共场合随意乱扔垃圾等等。

二、中职生的礼仪修养针对性措施

针对部分中职生礼仪修养存在的问题, 考虑到其将来就业时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要求, 因此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把育人放在第一位, 强化其德育意识, 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诚实守信的态度以及良好的职业礼仪素养。

(一) 将礼仪修养纳入中职课堂教学中

水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 注重礼仪细节的人容易赢得人们的信任。加强礼仪教育, 弘扬礼仪传统, 提高礼仪修养, 是中职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需要, 也是未来求职谋业, 立足社会的重要保障。为了提升中职生的修养,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现状和需求, 我校自2012 年就将礼仪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 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接受系统的礼仪知识教育。其内容涉及了仪容仪表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礼仪、社交礼仪以及职场礼仪。在教学方法上, 也应力求新颖高效。比如, 家庭礼仪部分, 我们可以引入一个人物, 将其与家庭成员间相处的过程串联成一个有机的片段, 引导学生对主人公的行为进行分析;仪态礼仪部分, 先通过视频观看基本要求, 再由学生示范达到加强的效果;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了解了仪容仪表、仪态、校园、家庭、公共场合、社交以及职场的相关礼仪。

(二) 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

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宣传礼仪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这就需要创设相应的礼仪文化氛围。为此, 我们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校园礼仪宣传活动, 例如通过宣传栏张贴“文明在我心中”系列宣传画,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以及班级文化传播礼仪知识;组织学生参加省、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中职业素养展示比赛, 将更多的学生纳入到礼仪学习的行列中来, 形成良好的礼仪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通过班会、演讲比赛等不同的活动形式, 宣传校园和社会中的文明行为, 声讨抵制不文明行为, 让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接受礼仪知识的熏陶, 内化为增强其加强自身礼仪修养的动力, 进而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 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

要想使中职生在整体上提升礼仪修养, 仅仅依靠学校教育以及监督是远远不够的, 大家不仅生活在校园里, 还生活在家庭中、社会中, 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家是“整个世界在下雪, 走进其中却是春天”的地方。家不只是一栋房子, 它还是漂泊者的码头、心灵的驿站、是爱的港湾。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就是在家庭之中。因此, 家长要将对孩子培养的中心转移到“如何做人”上, 并通过以身示范, 将真善美传递给下一代。学校则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节日进一步加深教育。比如, 母亲节、父亲节开展主题班会。例如, 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 说说你的心里话, 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等等。社会是礼仪教育的大课堂, 不仅要全方位地宣传礼仪知识, 还要为礼仪的应用提供实践的平台。

“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 只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加强其礼仪修养, 提高其综合素质, 我们的学生就能顺利地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浅谈教师的礼仪修养 篇8

关键词:礼仪 教师 修养

礼仪是一种文化,礼仪文化是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它构成了一个人的形象的重要侧面,是其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及素质的综合表现。课堂犹如演出的舞台,教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教师的整体形象集语言、形体表演、手势造型于一体,必须以其非凡的吸引力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对学生知识吸收、情操陶冶和思想教育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加强教师礼仪修养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师良好的形象,优雅的举止是影响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意义表现在:

(一)能够形成学生对教师良好的“第一印象”

很多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他们第一次接触教师时,会特别注意教师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从而在心理上为教师定位,为自己与教师的关系划上距离,是可亲可信还是反感讨厌?这就是第一印象。当然,在以后的接触中,教师的德才学识会让学生逐步了解,但教师良好的内在素养与外在形象的有机结合,会给学生留下美好深刻的第一印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大有益处。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偏爱某一学科、喜欢某一老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堂课的影响。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师就必须有良好的礼仪修养,一举一动,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

教师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形成不仅与教师的知识、能力等密切相关,也同时受教师外在形象的影响。举止文雅、穿着朴素、仪态端庄、作风正派的教师形象,有助于在学生中建立起威信,甚至成为学生争相模仿和崇拜的偶像;反之,不注意个人仪表风度,衣衫不整、蓬头垢面、浓妆艳抹、行为不检等形象欠佳的教师,往往会成为学生背后议论的对象,从而使教师威信的树立大打折扣,进而会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印象。

(三)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形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自身形象能直接影响学生形象的塑造。教师在施教的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形象的观察和模仿,形成对自己形象的定位。在年龄越小的学生意识中,教师越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这就是家长常说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话”的原因。即使到了高年级,学生视野开阔了,与教师的关系也变得复杂了,但教师仍然是学生生活世界中的重要人物,教师形象仍然是许多学生模仿的榜样,从而继续对学生的形象设计起着不容忽视的引导规范作用。

(四)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意义

目前教师完成职业任务的主要途径仍然是言传身教。如果教师不仅口说而且能真正身体力行,必然能留给学生良好的师者形象,获得学生的尊重。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便于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務,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实效。

二、如何加强教师的礼仪修养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有关部门和教师自身的思想认识

教师礼仪修养不仅是教师自尊自律的基本要求,影响教师本身的事业发展以及自我实现,而且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这样,学习者会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把学习礼仪变为一种经常的自觉的行为,内化成一种习惯,并渗透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最终成为自然流露,体现出一种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风范。

(二)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学校教职员工的基本形象和言行要求应以适当的制度和纪律的形式加以规范,以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对学生的在校形象和言行也应有必要的文明规范,以净化校园风气。作为育人环境的学校应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如垃圾箱和痰盂等),以达到环境育人的要求和效果。礼仪环境建设要充满人文色彩和绿色理念,使校园自然环境清洁优美,人文环境令人自律,各种文明规范随处可见。

(三)培养高素质的礼仪教师队伍

公务员礼仪修养之办公礼仪规范8 篇9

(三)居中式所谓居中式排位,实为并列式排位的一种特例。它是指当多人并排就座时,讲究“居中为上”,即应以居于中央的位置为上座,请客人就座;以其两侧的位置为下座,而由主方人员就座

(四)主席式它主要适用于在正式场合由主人一方同时会见两方或两方以上的客人。此时,一般应由主人面对正门而坐,其他各方来宾则应在其对面背门而坐。这种安排犹如主人正在主持会议,故称之为主席式(见图十一)。有时,主人亦可坐在长桌或椭圆桌的尽头,而请其各方客人就坐在它的两侧 它的做法,是会见时有关各方均不分主次,不讲位次,而是一律自由择座。进行多方会面时,此法常常采用。

六、合影的要求一次较为正式的会面,宾主双方往往需要合影留念。在涉外交往之中,对此尤其比较讲究。处理合影的问题,通常要求关注下述两个重点问题:

(一)合影准备凡预备正式进行的合影,具体负责操办此事的基层公务员应认真地有所准备。进行准备工作时,须特别关注以下细节:1.主随客便。在合影前,主方宜征求来宾意见,切勿勉强从事。有些外国人士出于宗教方面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往往忌讳拍照,因而他们对合影多有抵触情绪。2.提供照片。合影之后,主方宜向参与合影的各方人士主动提供照片,并保证人手一张。3.布置场所。正式的合影,均应先期选择好场地,并进行认真的布置。临时凑合,往往欠妥。4.备好器材。拍照时需用的一切器材,均应提前备好、备足,以防在合影时发现短缺,令人措手不及。5.确定时间。正规的合影,在必要时要向所有参加者通报具体的时间,使对方有所准备。6.忌讳他用。公务合影的照片,只宜作为资料或纪念。一般不宜用于商务活动,也不得随便发表。

公务员礼仪修养之办公礼仪规范7 篇10

(一)介绍自己介绍自己,俗称自我介绍,它指的是由本人担任介绍人,自己把自己介绍给别人。基层公务员在介绍自己时,通常有如下三点注意事项:1.内容要真实。基层公务员介绍自己时所具体表述的各项内容,首先应当实事求是,真实无欺。介绍自己时,既没有必要自吹自擂,吹牛撒谎,也没有必要过分自谦,遮遮掩掩。2.时间要简短。在介绍自己时,基层公务员理当有意识地抓住重点,言简意赅,努力节省时间。一般而言,介绍自己所用的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佳。若无特殊原因,是不宜超过1分钟的。3.形式要标准。就形式而论,基层公务员所适用的自我介绍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之一,是应酬型的自我介绍。它仅含本人姓名这一项内容,主要适用于面对泛泛之交、不愿深交者。形式之二,是公务型的自我介绍。它通常由本人的单位、部门、职务、姓名等项内容所构成,并且往往不可或缺其一。它主要适用于正式的因公交往。

(二)介绍他人介绍他人,亦称第三者介绍,它是指经第三者为彼此之间互不相识的双方所进行的介绍。从礼仪上来讲,介绍他人时,最重要的是被介绍的双方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在介绍他人时,介绍者具体应当先介绍谁、后介绍谁,是要十分注意的。标准的做法,是“尊者居后”。即为他人作介绍时,先要具体分析一下被介绍双方的身份的高低,应首先介绍身份低者,然后介绍身份高者。具体而言:介绍女士与男士相识时,应当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介绍长辈与晚辈相识时,应当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介绍外人与家人相识时,应当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外人。介绍客人与主人相识时,应当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介绍上司与下级相识时,应当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司。

(三)介绍集体介绍集体,实际上是介绍他人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是指被介绍的一方或者双方不止一人的情况。介绍集体时,被介绍双方的先后顺序依旧至关重要。具体来说,介绍集体又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1.单向式。当被介绍的双方一方为一个人,另一方为由多个人组成的集体时,往往可以只把个人介绍给集体,而不必再向个人介绍集体。这就是介绍集体的所谓单向式。2.双向式。介绍集体的所谓双向式,是指被介绍的双方皆为一个由多人所组成的集体。在具体进行介绍时,双方的全体人员均应被正式介绍。在公务交往中,此种情况比较多见。它的常规做法,是应由主方负责人首先出面,依照主方在场者具体职务的高低,自高而低地依次对其进行介绍。接下来,再由客方负责人出面,依照客方在场者具体职务的高低,自高而低地依次对其进行介绍。

四、握手的规矩在见面与告别时,人们通常都会握手行礼。在国内外交往中,握手都是最为通行的会见礼节。基层公务员学习和掌握握手礼,主要应当从握手的方式、伸手的先后、相握的禁忌等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一)握手方式作为一种常规礼节,握手的具体方式颇有讲究。其具体操作中的要点有四。1.神态。与他人握手时,应当神态专注、认真、友好。在正常情况下,握手时应目视对方双眼,面含笑容,并且同时问候对方。2.姿势。与人握手时,一般均应起身站立,迎向对方,在距其约1米左右伸出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手掌,稍许上下晃动一两下,并且令其垂直于地面。3.力度。握手的时候,用力既不可过轻,也不可过重。若用力过轻,有怠慢对方之嫌;不看对象而用力过重,则会使对方难以接受而生反感。4.时间。一般来讲,在普通场合与别人握手所用的时间以3秒钟左右为宜。

(二)伸手顺序在握手时,双方握手的先后顺序很有讲究。一般情况下,讲究的是“尊者居前”。即通常应由握手双方之中的身份较高者首先伸出手来,反之则是失礼的。具体而言:女士同男士握手时,应由女士首先伸手。长辈同晚辈握手时,应由长辈首先伸手。上司同下级握手时,应由上司首先伸手。宾主之间的握手则较为特殊。正确的做法是: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手,以示欢迎之意;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手,以示主人可就此留步。在正规场合,当一个人有必要与多人一一握手时,既可以由“尊”而“卑”地依次进行,也可以由近而远地逐渐进行。

(三)相握禁忌在正式场合与他人握手时,主要有下述五条禁忌应当避免。1.用左手与人握手。握手宜用右手,以左手握手被普遍认为是失礼之举。2.戴手套与人握手。握手前务必要脱下手套。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才是允许的。3.戴墨境与人握手。在握手时一定要提前摘下墨镜,不然就有防人之嫌。4.用双手与人握手。用双手与人相握,只有在熟人之间才适用。与初识之人握手,尤其当对方是一位异性时,两手紧握对方的一只手,是不妥当的。5.以脏手与人握手。在一般情况下,用以与人相握的手理应干干净净。以脏手、病手与人相握,都是不应当的。

五、座次的尊卑会见客人时,中国人的传统讲究是:“坐,请座,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基层公务员在会客时,对于让座的问题应予以重视。具体而言,基层公务员在会见时让座于人有两点注意事项。一方面,必须遵守有关的惯例;另一方面,则必须讲究主随客便。从总体上讲,会客时基层公务员通常应当恭请来宾就座于上座。会见时的座次安排,大致有如下五种主要方式。

中职礼仪课有助于学生的素质修养 篇11

【关键词】中职礼仪课 素养修养 现状分析 有效措施

礼仪素养作为个人综合素质的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利于在人际交往中实现友谊的增进以及情感的联络。[1]同时礼仪素养更是促进未来职业发展的有效助力。就目前的文明现状而言,中职院校的学生礼仪素养还是比较欠缺的。为了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中职学校可以通过适当的礼仪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进而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一、礼仪教育对于中职学生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知礼懂礼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讲文明、懂礼仪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文明礼仪不仅展示了个人的综合素养以及文明程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是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体现。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礼仪就显得尤为重要。重视和开展礼仪教育是对新课改对学校提出的新的要求。中职院校的学生是个比较特殊的教育群体,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通过开展礼仪教育培养中职学生的礼仪素养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

二、当下我国中职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中职学生虽然是特殊的受教育群体但是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学生很容易受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都出现了礼仪修养丧失的现象。通过相关的调查得出,中职学生的礼仪修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公德意识的缺乏;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言谈举止不合规矩等。这些众多的不文明现象在中职院校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三、我国中职院校学生文明礼仪修养丧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家庭礼仪教育重视不够

礼仪素养要从小培养,如今的孩子在家都是父母手中的宝,从小受长辈的宠爱,因而家长只会考虑孩子要什么对于孩子的礼仪教育重视不够。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在进入中职院校之后,生活态度更加涣散对生活学习也是随便处理,进而忽略了对自身修养的提高以及人格的完善。[3]

(二)学校礼仪教育力度不够

即使有些学校开设了礼仪课程,但是礼仪教学依旧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的教学内容重理论而轻实践

部分教师在对礼仪课进行教学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实践运用方面缺乏一定的重视。然而礼仪课作为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彻底掌握同时还要求能够灵活的应用。如果理论脱离了实践是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的。

2、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

我国的专任的教师队伍是比较缺乏的,这些任教的教师几乎是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的因而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同时教师对于文明礼仪的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比较浅的认识层面上,进而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同时教学的内容也缺乏一定系统性。更谈不上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了。

3、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

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是礼仪教学的最大特点。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教师应该要积极倡导快乐教学的模式,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4]

(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中职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很容易对他们形成一定的影响。比如相互之间的攀比等,家长以及教师要及时的对他们进行价值观的引导,避免他们做出有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

(四)自身修养意识淡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良的社会风气也会对中职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受此种风气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忽略对自身修养意识的加强。有些学生甚至认为讲文明懂礼貌只是书本上的空话,因而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不拘小节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家庭、学校教育意识的欠缺以及力度不够再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得当下我国中职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不高。

四、加强我国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认识礼仪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我国的很多中职院校越来越重视礼仪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作用。[5]不仅从思想观念上加强重视更从实践中开设礼仪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促进中职学生礼仪素养的提升。

(二)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

中职院校要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制度约束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结语: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礼仪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中职学生的礼仪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社会更各阶层以及个人自身进行不懈的努力。提高学生礼仪素养的中坚力量还是学校,因而学校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通过积极的探索来对我国中职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进行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程萍,黄萍,左晶晶,高立峰. 以职业为导向以体验为形式的高职《护理心理学》教学模式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33:5094-5097.

[2]范海霞,沈何为.高职院校形体礼仪课程实践课业教学模式初探——以上海市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为例[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12:120-122.

[3]吕霞,李英,闵芬梅.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内科护理学教学

的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2016,01:100-101.

[4]於国元. 中高职一体化进程中政府干预适度性研究——以舟山市为例[J]. 职教论坛,2015,35:93-96.

怎样提高礼仪修养 篇12

一、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1.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 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综合国力竞争中最关键的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 教育的关键又在教师。因此, 当今世界各国都对教育工作、教师培养十分重视。2010年7月,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教育,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创新培养模式, 增强实习实践环节, 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 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可见, 加强教师 (师范生) 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正是顺应了现代教师教育改革重视教师队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发展趋势。礼仪是构成教师形象很重要的内容, 是教师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的综合表现。如果我们把课堂比作舞台, 那么, 教师就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 这个主角的整体形象必须是集容貌、服饰、语言、体态、手势、表情等造型于一体, 必须以其非凡的吸引力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才能对学生知识吸收、情操陶冶和思想教育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水平高低, 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 并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因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 他们第一次接触教师时, 会特别注意这位教师的仪表装束和言谈举止, 从而在心理上为教师定位, 为自己与教师的关系画上标签, 是可亲可敬还是反感讨厌?这就是第一印象。实践证明, 那些有着儒雅风度和规范礼仪、能以身作则又表里如一、既爱岗敬业又爱生如子的教师总是会得到学生的肯定。因此, 教师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水平高低, 是决定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每一个教师都应时刻注意加强自身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 有关部门特别是师范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应把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只有如此, 才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是维护教师整体形象的有效途径。在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势下, 多数教师已开始自觉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对加强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也有一定认识。但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的影响, 在一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中, 仍经常发生损害教师职业形象、背离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文明现象, 表现在:个人形象过于随意;随意对学生说粗话、脏话, 甚至侮辱学生人格;公共场合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有随意体罚学生或性侵学生等行为, 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在学生家长中和社会上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但一粒老鼠屎坏掉一锅粥的教训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为此, 现代教师都必须自觉加强自身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 自觉地避免形象不佳、行为失范的现象, 有效地维护教师整体的良好形象。

4.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源泉。礼仪不仅体现个人文明修养程度, 而且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构成社会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可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为人师表、行为楷模对社会文明的影响是巨大的, 加强教师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源泉。

二、现代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如上所述, 现代教师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仍存在很多缺失, 一些青年教师不修边幅、不知礼守礼、不遵守社会公德、不坚守职业道德、不恪守家庭美德的现象仍频频发生。从客观原因上说是受社会上信仰迷茫、信念模糊、道德滑坡、金钱至上、人情冷漠、言行失范等不良行为的影响;此外, 还有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礼仪修养教育的忽视。教育无小事, 教师无小节。礼仪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与其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形成密切相关, 事关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在教师教育中, 这一点我们是做得不够的。先不说随着高校扩招及就业压力的增大, 越来越多的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进入教师行业, 他们在校期间缺乏系统的教师素质和教师礼仪培养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 在现行的存在重知识、轻能力, 重理论、轻实践, 重专业知识、轻礼仪修养等弊端的师范教育体制下, 缺乏自觉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也就不可避免了。即使在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培训方面, 也存在着重教学技能技法轻教师礼仪修养的问题。从主观原因方面分析则是我们的部分教师在认识上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轻视性。长期以来, 我们的一些教师和师范生一直信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教条。殊不知, 这是一个多么偏颇而又不切合实际的看法。笔者在与青年教师的交往中经常听到一些年轻的教师这样抱怨:为什么我学历那么高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为什么我能力那么突出却得不到领导的重用?为什么我与单位同事总是格格不入?他们不知道这其实就是缺乏良好的礼仪修养所造成的, 这一点恰恰印证了教师的鼻祖———孔子说过的名言:“不学礼, 无以立。”他们不知道教养决定一个人的成功, 细节决定一件事的成败, 不懂得自己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与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厉害关系, 没有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 这一点也应引起我们重视。

三、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操作性

礼仪“易学难工”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教科书中所写的内容, 教师们和学生们都能看得懂, 但实际应用起来却不见得人人都能做到位。加上教师的形象塑造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 礼节的运用有一个从不习惯做到自然运用的过程, 不是一学即成、一蹴而就的。因此, 加强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具体来讲, 应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思想认识, 树立角色意识。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类学校应大张旗鼓地宣传加强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意义, 不断提高教师对“外塑形象, 内强素质”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教师礼仪课的教学和培训应从塑造教师个人形象入手, 联系教师的切身利益, 使每一个正在从事及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真正懂得, 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不仅是教师自尊自律的基本要求, 影响教师本身的事业发展及自我实现, 更是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同时让广大教师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仪态, 强化教师自觉塑造形象和知礼守礼的意识。

2.明确教学重点, 改进教学方法。在优秀教材匮乏、授课时数不足、专业教师紧缺的情况下, 要提高教师礼仪课的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 需要对教学重点予以明确。笔者从事教师礼仪课的教学和培训多年, 总结和概括出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六大重点教学内容: (1) 提高素质美———具备崇高而全面的教师素质; (2) 保持仪态美———培养谦虚而恭敬的教师风度; (3) 注重仪表美———选择整洁而大方的教师装束; (4) 推崇行为美———塑造优雅而得体的教师举止; (5) 强调语言美———讲究文明而礼貌的教师语言; (6) 提倡交际美———掌握规范而适度的教师礼节。同时,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积极运用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实训室等教学场所,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和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丰富教师礼仪课的教学与培训。

3.强化全民意识, 营造良好环境。教师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不是单靠教师自身能完成的, 还要强化全民意识, 弘扬全社会“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因为研究表明, 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比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和积极乐观情感。当全社会都来充分尊重和肯定教师职业, 并通过政策倾斜维护及保障教师的权益,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同时, 给教师创造一个和谐快乐的人文环境时, 教师就会有很强的职业自豪感和工作满意度, 就会形成比较高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 就会把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内化为自己内心的信念, 成为教师践行礼仪行为的内在动力, 驱使教师更加自觉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更好地去完成教育育人的神圣使命。此外, 学校也要积极营造充满人文色彩、自然和谐、清洁优美、令人自律的良好礼仪环境。如在教室、楼梯、走廊等地方张贴文明礼貌用语、宣传标语等, 在一些重要入口处安放一面镜子, 让师生随时注意整理自己的仪表等。

总而言之, 人们对现代教师的形象要求既要优秀, 更要优雅。因此, 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现代教师的自觉行为。

摘要: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导师, 而且是传承文明的智者, 更是以身作则的楷模。教师的仪容仪表和举手投足都蕴含着教育的力量。一位教师违背礼仪规范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和危害要远远大于一个普通人违背相同的规范。因此, 现代教师更应注重自己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本文将结合笔者教授《现代教师礼仪》的体会, 谈谈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与操作性。

关键词:现代教师,形象塑造,礼仪修养

参考文献

[1]刘红斌.试论高师院校教师礼仪素养的提升[J].学术月刊, 2013, (4) .

[2]李兴国.田亚丽.教师礼仪[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 .

[3]张秉福.关于加强教师礼仪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10) .

[4]邓坚阳.程雯.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增进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4) .

上一篇:站内客运流程下一篇:用阳光方式为学生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