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管理及规章制度

2024-11-05

icu管理及规章制度(精选8篇)

icu管理及规章制度 篇1

一、各科收集存放

(一)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应严格分类收集(用不同颜色收集袋:黄色―医疗垃圾、黑色―生活垃圾);

(二)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三)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并在标签上注明;

(四)废弃的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五)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六)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七)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二、将产生的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盛装的医疗废物不能超过包装袋或者容器的3/4时,并使用有效的方式封口,同时应确保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三、医疗废物应由广州市无害化处理中心的专人定期上门集中收集,交接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封口是否符合要求,并按分类贴上标签、登记(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检查包装物或容器是否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等情况,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四、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一般性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五、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应当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六、禁止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七、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八、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医疗废弃物置规范的有关规定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九、确定专人负责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工作。

十、对违反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严重违法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icu管理及规章制度 篇2

1隐患分析

1.1 护士的应急能力不强

护士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理论及基础知识, 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差;不能熟练地使用抢救仪器, 救护技术不熟练[1]。

1.2 窒息

气管插管患者湿化不够, 吸痰不及时, 痰痂堵塞;喉头痉挛;无力咳嗽;大量咯血;呕吐物误吸。

1.3 口头医嘱多

抢救患者多, 医师来不及开书面医嘱;医师不在科室, 电话口头医嘱;夜间护士呼叫值班医师, 但医师不愿意起床开医嘱。

1.4 仪器故障

设备不合理;电源未接上;元件损坏, 保险丝断, 机内积灰多。

1.5 院内感染

危重患者全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或方法不妥;消毒隔离设施不合理, 用品缺乏。

1.6 管道脱开、扭曲

导管质量差, 不配套;管道受压、扭曲未能及时发现;患者不合作或不理解置管的重要性擅自拔掉。

1.7 交接班不严

对患者的病情不能全面了解, 对各项治疗的动态观察及注意事项不了解, 无连续性;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不强[2]。

2对策

(1) 新进ICU工作的护士应进行短期规范化培训, 使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与方法, 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等;高年资护士做好传、帮、带工作;护士长督促低年资、新进ICU的护士加强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 要求其苦练基本功;经常组织护士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 并定期进行理论、监护水平、护理技能、应急能力的考核。 (2) 充分湿化气道, 吸痰及时, 方法正确;大量咯血时患者头偏向一侧, 如血压稳定, 取头低足高位, 及时除去血块、血液;患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除呕吐物;床边备吸引器及其相关用物;正确判断窒息原因, 对因处理, 如血痂、痰痂等引起的气管插管堵塞, 可用气管插管内芯条疏通, 再吸引, 无法疏通者更换气管插管;如其他原因引起者, 则头偏向一侧, 紧急吸引, 保持气道通畅,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 抢救时对于口头医嘱, 护士必须复诵2遍, 抢救结束后, 护士应督促医师及时补开医嘱。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ICU固定24h有值班医师。 (4) 熟练掌握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泵、吸引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合理设置报警范围;遇故障时检查电路连接情况;定期检修监护设备, 由专人保管、维护、保养。 (5) 增强患者抵抗力, 必要时实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自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规范出入ICU的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出入ICU, 合理使用消毒隔离用品。 (6) 使用前检查物品质量;使用过程中注意保证通畅, 妥善固定, 及时解除受压、扭曲等情况;向患者说明置管的目的与重要性, 以及告知患者擅自拔管的危险性及适应方法。对意识不清、烦躁的患者要使用约束带。 (7) 要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 对患者的病情要全面掌握, 包括患者的治疗、护理问题、措施、结果的动态观察以及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对ICU护士要相对固定, 不可频繁更换。

3小结

ICU是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场所, 也是体现护理质量高低和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场所。我科自从开展ICU病房以来,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注意总结经验, 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加强人员素质培训, 取得了满意成效。

关键词:ICU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余学燕, 杨凤琴, 计永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 (3) :107-108.

icu管理及规章制度 篇3

【关键词】新探视制度;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812-01

神经外科ICU是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了减少医院内感染,患者不能随意进入。我们神经外科ICU共设床位8张,注册护士20名。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ICU新的探视方式实行非常必要。我们神经外科ICU自2009年9月——2013年9月,共接受3500名家属探视,探视危重患者达1100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ICU新探视制度的制订:

经过全科医护人员共同讨论,改进了探视制度。主要包括:

1.1 由于患者病情尚不稳定,且抵抗力差,容易受到外来病原体的感染,因此监护室内不设陪人,病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工作将由专业护士和护理员来完成。

1.2 监护室每天15:00开始探视,每名患者按时十分钟,家属应在规定时间内在谈话探视间门口等候,我们会按床号顺序通知您进入探视间探视。

1.3 由于患者意识障碍,为防止坠床、拔管等意外事件发生,存在使用约束带的可能,望请谅解,全过程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1.4 在探视过程中,主管医师会对着电视屏幕上患者整体情况,对患者家属做一个全面沟通。介绍患者目前病情,正在接受的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耐心回答患者家属的问题。如果医生未到探视间,由责任护士提前与主管医生沟通,对患者家属做病情解释。内容与医生保持一致。

1.5 对意识清醒的患者,患者可通过电话与家属进行交流、沟通,,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6 探视结束后,督促家属按时离开。

2 探视过程中,保证治疗护理措施到位,探视中各项治疗护理暴露于家属监督之下,家属会非常在意对患者的照顾程度,为了使家属更好的信任我们工作人员,在探视过程中,护士应一致陪伴在患者身边。认真做好每一项操作,让患者家属看到护士耐心、细致、体贴入微的护理。充分利用探视时间展示护士良好的技能和服务水平,体现对患者的关爱。

3 在探视过程中,护士长随时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对病情突然发生变化者,立即协助进行处理;护士长不在ICU时,由当班责任组长负责。

评价方法及效果:

3.1 评价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每位新入患者家属进行评估,反馈意见。对每位出ICU的清醒患者进行评估,提出意见,进行工作的改进。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探视制度的看法,以及探视及被探视的感受等。

3.2 效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2009年的92%提升到2013年的98%,2012年7月-9月为98.5%。96%的患者认为探视方法先进、灵活。充分考虑到了患者和家属的需要。通过探视,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ICU探视制度的实施,更好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提升了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工作的肯定,降低了医院感染率。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参考文献:

[1] 閆雅风,唐晟,重症监护病房实行探视制度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7,14(5)43-44

[2] 石玉兰,廖燕,陈林、ICU探视制度探讨[J].华西医学,2007,22(4):882-883

ICU病房管理制度2 篇4

一、ICU医护查房制度

1、科主任查房时要求全体医师参加,科主任应全面检查本周医疗质量,提出问题,制定进一步的治疗计划。

2、主管医师每天早,晚各查一次房,节假日查房,并保持通讯畅通,随时了解病房状态并及时向科主任汇报。

每天值班医师接班后要详细查房一次,重大及突发事件及时汇报上级医师,并负责夜间及节假日期间院内急会诊。

3、三级查房

三级查房是指科主任(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的查房

主任医师查房时间为每周2,4上午,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管床医师每日至少查房2次。

4、主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责任护士和有关人员参加。

主管医师每天早晚要巡查病房一次,并坚持节假日查房,若因事不能查房,应向负责值班的一线医师说明,并请其代替。每天值班医师接班后要详细查房一次。

查房前,经治医师要准备好相关资料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械等,查房时,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史,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查房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的指示。

查房内容包括:确定病人的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病人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观察治疗效果,决定出转院,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

5、主任查房 主任查房每周2,4各一次,查房针对全病区病人。

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查房内容包括:确定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病人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

查房汇报内容

基本要求:内容必须具有逻辑性,系统,清晰简洁。——姓名,性别,年龄

——首先列出收治ICU的主要问题,然后列出合并的重要问题及慢性疾病。

——概述过去24小时主要事件。——24小时尿量及液体平衡。

——当前体格检查:BP,HR,RR,体温(平均及最高体温),一般情况,胸,腹。CNS,四肢检查。

——呼吸机设置,最近的血气分析结果或氧饱和度变化。——相关实验室检查 ——治疗回顾

——评价及诊疗计划。

二、ICU观察记录制度

一线及值班医师在交接班前要按时书写病程记录,若有会诊,抢救,病情突然变化时,要随时书写病程记录。病程记录常规内容:

1、一般情况:总体状况,所有侵入性导管描述(包括引流量及性质,尿量及颜色,压力监测等);生命体征:体温(包括24小时最高体温),血压,脉搏(频率,节律),呼吸频率;出入量;肢端动脉搏动及灌注;四肢对称性;肿胀;皮疹;褥疮。

2、心脏:心音,杂音。

3、胸部:胸阔对称性,罗音。

4、腹部:有无扩张压痛,肠内营养方式,有无反流,胃潴留,有无腹泻。

5、神经系统:GCS,气管插管或切开者记录对指令及刺激反应,药物镇静者记录RAMSAY评分,瞳孔大小,反射,眼球运动,四肢活动(包括自主及刺激);深反射。

6、呼吸机:模式(AC,SIMV,PCV等)设定频率及患者自身频率;潮气量;FIO2,PEEP,气道峰压及平台压。

7、实验室,影象学检查结果。

8、药物使用情况。

9、主任、上级医师指示及执行情况,各种特殊检查和结果,会诊和病例讨论的结果。

三、药品管理制度

1、ICU病房小药柜所有药品,只能供应住院病员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ICU病房小药柜,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和保管工作。

3、定期清点、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等药品时,停止使用并报药剂科处理。

4、毒、麻、限剧药品,应设专用抽屉存放,严格加锁,并按需要保持一定基数,动用后严格按《毒、麻、限剧药品管理规定》执行。

5、药剂科对病房小药柜,要定期检查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是否相符,有无过期变质现象,毒、麻、限剧药品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四、ICU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室温宜保持在20℃~22℃为宜,湿度应保持在50%~60%为好,要有监测温湿度的装置。

2、ICU房间应定期消毒处理,室内空气培养要求细菌总数在200个每立方米(200个/m3)以下。

3、控制出入人员的数量,减少其流通量。开门窗换气,一般每日2~3次,每次20~30min。

4、紫外线照射、84消毒液,可配成1:500的溶液进行喷雾。

5、严格洗手制度任何正常人皮肤上都有细菌存在,其中有少数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等,在正常人皮肤上不致引起感染,若一旦转移到人体易感部位,如伤口、肺部或泌尿生殖器等部位,尤其是在重症患者极易引起感染。为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在接触两个患者和两邻床之间,为病人作查体前,各种技术操作及无菌操作前,处理尿壶、便盆后,进入或离开ICU时,均应认真进行手的清洗,必须要在清洗后用75%的酒精溶液进行擦拭消毒。

6、ICU内墙壁、天花板,应保持无尘和清洁,每日应清洁处理,可用含氯消毒液500mg/L彻底擦洗一次。门窗、床柜、病床及各种装备仪器表面每日需用500mg/L84消毒液擦拭。各种各式的抹布分开使用,分类放置,每人每桌一块,定期消毒。地面可用500mg/L的84消毒液清洁处理,每日应不少于4次。

7、严格隔离制度转送进入ICU与进手术室一样,应当使用清洁车或活动床。严格掌握患者进入ICU的分房标准,为了预防交叉感染和防止其散布,进入ICU的患者一定要分房治疗,如患者本人无感染但需要肾透析者,宜住单房间。有潜在感染病例如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须住单房间。有传染病患者、器官移植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以及有明显感染者如开放性化脓或引流的脓胸病人等均需住隔离房间。隔离房间应在位于通气道的末端或ICU之外。

8、ICU内的机械通气应定时按说明更换通气机的细菌滤过器,以及每24h换一次通气的管道和连接器,为预防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雾化吸入器在使用前后应适当消毒处理。ICU内使用雾化吸入器管道一般都是用10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或清洗后熏蒸消毒。ICU内使用的外科器械必须彻底灭菌。

9、进入ICU要求更换衣鞋,戴帽子和口罩,外出时必须加隔离衣,更换外出鞋。所用衣、帽、口罩应每天换洗,以保持清洁。

五、ICU清洁卫生制度

1.进入工ICU室应衣帽整洁、换ICU专用鞋。

2.非本室工作人员及病人的主管医师,不得随意进入 ICU 室,外来参观人员必须经医务处或护理部批准后方可进入。

3.统一病室的陈设,保持床单位及床边桌等用物的清洁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随意搬动。

4.任何病人均不得留陪护,探视者按规定探视的时间进行探视,病人的一切治疗护理由护理人员承担。

5.切实做好病室的消毒隔离及清洁卫生工作,防止医院感染,经常保持病室的清洁,每日清扫,每周 1 次大扫。6.医务人员工作时,穿好工作服,注意仪表仪容,讲究文明礼貌和清洁卫生。

六、设备仪器使用保管制度

1、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ICU设备仪器的使用和管理, 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医护人员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最大可能地减少设备的人为故障,充分发挥设备的各项功能。所以应定期对护士进行技能培训,尤其是新入科的护士要重点培训。应使护士全面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做到正确操作。避免操作不当给病人带来负面影响和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坏,降低设备的使用效率,影响ICU抢救、治疗效果。

2、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应着力培养ICU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她们的工作责任心。指导护士在使用设备时不能只看仪器设备显示的数值,还要注意设备的声音和观察病人的各种反应。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解决,必要时更换设备,并及时联系工程师检查维护。同时,护士长还应配合有关科室定期做好设备的计量检测,确保设备数据准确,运行安全。

3、健全设备档案、操作规程和使用登记手册

设备科购进设备验收交付后,需及时建立科室设备登记册,做到帐物相符。同时制作仪器设备操作规程铭牌,贴附在机器醒目位置,确保医护人员正确使用,严禁违章操作。ICU科室应配备责任心强、熟悉仪器性能和维护规程的兼职设备护士,以便定期对科室医护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规程要求进行督促检查。另外,ICU室护士长还应根据设备科要求建立大型设备使用登记手册,及时记录设备的运转时间、状态和工程师维护内容,并每年对建档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估。

4、规范设备的保管存放

科室设专门的设备柜,按功能进行布局划分,各小型仪器定点分类存放。护士长应指导科室所有医护人员自觉做到仪器使用后及时放回原位。同时建立急救设备外借准出登记制度,仪器外借必须经过护士长同意,并及时收回,避免抢救病人时仪器设备不知去向,耽误抢救时间。大型贵重设备应定床定点放置并由专人负责,若设备布局重新调整,应及时告知科室人员。

5、加强设备的保养

建立设备三级保养制度:①日常保养:科室人员应做好日常防尘、防湿、清洁工作,完善消毒制度,保证使用后及时清洁和消毒处理,并放回原处,以保证使用及时安全;②一级保养:科室设备护士和医院设备工程师定期对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查和测试,主要是对内部性能的保养,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填写保养记录;③以专业工程师为主,通过设备科与仪器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保持良好的联系和沟通,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主体部分和主要部件,调整精度,必要时更换易损部件,为编制修理计划提出依据。

6、加强学习和培训

经常与设备科进行沟通,了解新的设备管理模式;积极参加设备科组织的各种讲座以获取更多的设备管理信息;科室每月召开一次专题设备管理会议,总结分析设备管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建立学习计划,定期对急救设备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故障排除、保养程序、消毒方法等进行讲解;每月进行理论考试,每季进行操作考试;以提高护理人员对急救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七、ICU学习进修制度

1、ICU医护人员应在临床各科轮转一年并且经过严格的培训之后上岗,应学习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相关理论,掌握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管理、监测参数和图像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2、ICU医护人员应到相关科室轮转一定时间,如:心电图室、麻醉科、手术室、急诊室、专科监护室等。

3、按照各级人员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每年参加院内外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学科进展,掌握最新技术,适应危重病监护的知识及技术要求。

4、定期组织科室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互相交流,集思广益,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提高业务水平。

5、重视三基培训,规范各种技术操作。规范各项记录书写,做到项目齐全,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准确及时。

6、组织ICU医护人员进行科研活动,及时收集、分析、使用各类信息,每年写出一定水平论文。

7、加强外语和计算机学习,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掌握危重症患者的远程会诊技术。

8、安排临床各科医务人员到ICU轮科培训。

9、安排ICU医护人员轮流赴上级医院进修培训。

八、家属探视制度

1、由于病人的情况不稳定,需接受各种治疗及护理,且病人的抵抗力差,容易感染,故ICU内不设陪人,每天有两次探病时间。

2、探视时间:每天上午11:00—11:30 下午4:00—4:30,有特殊情况请通过对讲机与当值医护人员联系,经允许后方可探视。

3、探视须知:每次探视只允许两人进入,进入前洗手、穿上鞋套;探病期间不要触摸病人的伤口、各种管道及仪器;未经允许不要给病人送任何食品;保持病室清洁及安静,不要在室内吸烟;ICU病室内不摆放鲜花;入室前请关闭手机,以免干扰仪器正常运转。

4、病人的一切治疗护理由护理人员承担,任何病人均不得留陪护。

5、ICU各类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各班岗位责任制,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随时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准备工作,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发生差错事故。

6、做好病室医疗文件的保管工作,探视者不得翻阅病历及医疗文件。

7、保持床单位及床边桌等用物的清洁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随意搬动。

九、ICU护理工作制度

1、了解自己所分管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处理等情况。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危急情况下可行必要的处理。

3、按时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医嘱,认真做好特护记录,严格执行查对交接班及消毒隔离制度,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4、随时检查,备齐急救所须药品,器材,迅速准确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

5、凡有ECG、心导管、上呼吸机和气管切开等特殊监护时要按常规做好一切护理。

6、保持各管道通畅,静脉输液按每小时如量均匀输入,凡用药物必须遵医嘱,特殊药物剂量浓度要精确计算,必须经另一人核对。

7、熟悉常用仪器,按正规操作,注意保养。

8、凡须置导尿管病人应保留开放,记录每小时尿量,24小时出入量平衡,并按常规护理。

9、每日按常规做好晨、晚间护理及呼吸治疗,每日更换床单,保持床铺整洁,病人卧位舒适,定时翻身、防褥疮护理。

10、交接班认真、无误、除写好交班报告,必须做好床头交班。

11、保持病室安静,物品定位放置,井然有序,定期清洗,消毒。凡入ICU工作人员须着工作衣、帽、穿工作鞋,各项无菌操作须戴口罩,按无菌操作规程。

十、ICU病房收转病人管理制度

一、ICU病房收治范围:

1、急性、可逆、已经危急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4、慢性消耗性疾病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ICU的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病房的收治范围。

二、ICU病房收治程序:

1、重症患者需经ICU医师会诊后,对符合收治范围的病人,并且有空床情况下方可收入ICU病房。、对轻症复合伤、无经济能力的患者以及不能从ICU的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终末期患者首诊医师不应建议入ICU病房。

3、需急诊手术的重症患者,应先由手术科室收入住院,手术后视病情转入ICU病房监护。

4、ICU病房收入和转出的病人需由医务人员护送。收入病人由病房医务人员护送,转出病人由ICU病房的医务人员护送。

三、ICU病房重症病人的管理:

1、病人收入ICU病房后由ICU病房医生具体负责管理。外伤和专业性很强的病人,经管的专科医生每天要到ICU病房查房,与ICU病房共同商讨处理意见,相互配合。

2、涉及需会诊的病人,由ICU病房医生提出并组织完成,如涉及到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人院内扩大会诊,需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

3、病情通报由ICU病房医生告知病人家属,需与专科医生协调时不得让家属去找医生,由ICU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协调,如有困难,可报请医务科协调。经治专科医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去ICU病房处理病情。

ICU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篇5

ICU以严密的生理监测和先进的治疗手段为特色,因此需要按国际危重病联合会的标准配合各种监测和治疗设备。同时对这些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应由专人负责,但所有的医护人员也应熟悉和掌握这些设备的性能、使用适应症和和方法、各种参数的临床意义以及故障的识别和简单的排除方法。

1、ICU的设备应由专人管理,每天实行交接班制度,并详细详细记载仪器的使用和运转情况(包括开机时情况,运转时间,运转过程的情况,停止使用时间发生故障的时间不涨原因故障的表现。故障排除的时间,验收的情况等。)

1、操作者在使用仪器之前,一定要详细阅读仪器操作规和注意事项,尤其要核对仪器的工作条件(包括电压,温度,湿度以及清洁度),严格按操作程序开机和关机,仪器在与病人连接之前一定要调节到安全使用条件,机械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将机械与病人脱离开,然后再检查故障的原因。

2、仪器表面不应放置任何液体,使用后可用无腐蚀性消毒液湿抹布擦拭,然后用干抹布擦干,散热过滤网要定期清洗,否则影响仪器散热。

3、除颤仪等带有充电电池的设备用后要及时充电,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如果长时间不用,也要定时充电。

4、当一切出现故障时,要逐级上报,值班医生—上级医生—器械科—总值班并应应积极维修,尽早恢复,但一定切记:仪器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辅助手段,但不是唯一措施,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应想好一系列的替换措施,切忌把病人的生命交给仪器。

icu管理及规章制度 篇6

目的:ICU病房感染的预防控制及护理管理的研究。方法:对206例ICU病例中l16例感染病例进行感染部位比较和综合感染因素分析,并针对感染因素采取预防控制及护理措施。结果:结果206份ICU病历中感染了116人,感染率是56.84%。ICU感染与病房管理,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应用,病人免疫力低下等有关。结论:ICU患者是医院地高危人群,应该重点监控,加强护理。

【关键词】ICU护理;感染因素;预防控制

当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地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课题。特别是近些年以来,随着医院新技术新疗法的实施,更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而ICU病房由于其接收的病人病情重,抵抗力差,加上各种侵入性监测的实施及介入治疗等,使ICU病人感染几率明显比一般病房要高,成为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地重要因素之一。现对116例ICU感染患者进行系统顾,比较感染部位并对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预防控制和护理管理对策,现综述如下。

对象与方法

1.1 感染对象我院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归档的ICU病人206例病例中,男120例,女86例,年龄是15N78岁。其中重度颅脑损伤的57例,多脏器衰竭的43例,胸部手术的32例,腹部手术的46例,复合外伤的20例,其他的8例。入住ICU时间7-17d.人住ICU以前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计数正常。按年龄分

老年组(60~78岁)和年轻组(15-59岁),每组有103人。按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来执行。

1.2 调查方法:采用回顾调查和医生病历相结合地方法,对206例ICU感染者逐项查阅填写ICU感染调查表并且进行分析综合,感染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地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1.3 统计学处理采取X 检验。

结果本组资料显示ICU感染占到56.31%(116/206),不同年龄组ICU感染部位及感染率见于表1。

讨论

3.1 感染因素分析ICU患者感染因素一般有患者的自身疾病,免疫力低下,ICU病房病人集中,患者伤口多,ICU专职护士与为重病人比例严重失调,病房管理不严格,医护人员操作不当,侵入性操作的执行等。

3.2 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

3.2.1 环境污染的控制监护病房应该处于环境安静,阳光充足,邻近手术室,必须和外界隔离。一般设床位4~6个,床和床之间最好用屏障分割开,有条件者应设置层流空气,经过5urn过滤器输入室内,来杜绝污染。每天及时有效处理病人换药和敷料,排泄物,遗弃物,各种引流管,墙,柜,床定时使用消毒液来擦拭,病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空气达2次,每次为1小时。严重限制进到ICU内的人员,更换ICU内专用拖鞋,衣帽和口罩整齐,进行无菌操作之前,坚持洗手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在处理不同病人或直接接触同一病人不同部位前后必需认真洗手。

3.2.2 交叉感染的控制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比较长,经气管插管来抽吸痰液,由术者操作带入污染源而致肺炎者的机会较高,而气管的切开,抽痰或作雾化吸人治疗机会会更多,应该对其严格的消毒,术者戴口罩,帽子和消毒手套,用一次性吸痰管。而新近发展地完全密闭式地经人工呼吸机导管抽吸气管内痰液地装置可杜绝交叉感染。

3.2.3 合理使用抗生素外科ICU感染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术前,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用的较多,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还会增加细菌对抗生素地耐药性,反而大增了感染的机会,特别是难以控制地霉菌感染。目前国外趋势对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主张缩短疗程,于术前即期用静脉滴入,术中继续滴注,术后维持滴注2~3天,必要时延续至5天,、很少有超过1周者,对延长应用抗生素的病人,需每日检查是否有霉菌感染,且加以预防。

3.2.4 防止术中感染手术中的各个环节均有污染手术器械用具,组织及血液地机会,尤其以施行体外循环手术时污染机会更加多,有时无法判断从何环节受到污染,对此,医务人员应该加强其无菌概念,严格的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无菌操作,来杜绝污染源。

3.2.5 重视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病危重患者及营养低下患者,需要采取必要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以及肠外营养,根据具体患者身体情况来定,促进身体康复;对患者病情应采取早评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的“四早”方式处理患者病情的变化。4 评价

ICU病人病情危重抵抗力的下降,又兼ICU病种繁杂,大多的侵入性操作,所以较其他病人感染的几率显著增加。

资料显示ICU感染占到56.31%(116/206),较我国平均医院感染率9.7%明显增高。提示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必须采取有效地监控措施,加强护理,防止感染在全院病人中的蔓延。

icu管理及规章制度 篇7

关键词:综合性ICU,目标监测,医院感染管理

在抗菌药物广泛使用的背景下, 创伤性诊疗的方法逐渐增多, 人体内的菌群出现失调现象, 使得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 医院的感染率逐渐增多[1]。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要将多重药耐菌感染的分布情况做一个全面的掌握, 以便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落实, 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本次调查则是对我院综合性ICU病房医院感染的情况作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ICU病房患者, 其中男70例, 女50例, 年龄为8~72岁, 平均年龄为 (34.68±4.67) 岁。

1.2 方法

收集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对ICU送检标本及菌种分离及培养鉴定结果。使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 试验结果按照CLSI标准来进行判定。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120例ICU患者中有14例发生了医院感染, 感染率为11.67%。感染部位的分布情况:呼吸道感染7例 (肺部感染) ;泌尿道感染的3例;褥疮2例;胃肠道感染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1例;深静脉置管1例。120例ICU患者中临床送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检测的标本65例次, 送检率为54.16﹪, 送检标本为痰、血、分泌物及引流物等, 检出病原菌24株。包括革兰阴性菌为12株 (50%) ,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共7株 (66.7%) , 肺炎克雷伯菌共4株 (33.3%) , 其他病原菌为1株 (8.3%) ;革兰阳性菌为8株 (33.33%) ,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共4株 (50.0%)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共2株 (25.0%) , 粪肠球菌共1株 (12.5%) , 其他病原菌共1株 (12.5%) ;真菌为4株 (16.67%) 。

2.2 菌种耐药性分析

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受率比较低, 其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唑林药物的耐受性比较高, 高达100%。其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菌的耐受性比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以及红霉素均有较好的耐药性。见表1。

3 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 医疗护理质量能够通过科学管理手段来进行提高以及促进, 可以有效降低科室医院的感染率。科学管理中需要对病区的环境进行监管,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对员工的行为加以约束, 能够培养员工安全的意识[2]。

对药品以及材料进行科学化管理, 可以有效降低用药错误现象, 加强用药的安全性[3]。对于抢救车应该放置规范, 使用简洁示意图来进行说明。走廊的安全出口必须要使用醒目标示, 保证出口位置的通道顺畅。对患者的洗手依存进行加强管理, 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4]。

本次研究中, 检测出的革兰阴性菌共有12株, 比例为50%, 其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 对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唑林药物的耐受性比较高, 均达100%;有8例为革兰阳性菌, 占总株数的33.33%, 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100%;有4例为真菌, 占总例数的16.67%。

为了能够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率, 必须要加强感染管理, 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实施: (1) 合理使用抗生素, 减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株出现, 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做一个长期的监测, 依据耐受性检测结果, 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5]; (2) 做好患者的营养管理, 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 避免引发尿道感染。有文献[6]报道, 女性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 其周围的病原菌定值率要明显高于普通菌种; (3) 婴幼儿、老年患者的免疫力明显降低, 组织功能损害后, 容易引发感染情况; (4) 降低留置尿管的时间, 能够明显减少病菌感染的发生率, 留置尿管会对患者的膀胱或者尿道造成伤害, 容易引发炎症, 必须要加以控制; (5) 严格落实手卫生制度, 提高医务人员、保洁人员、患者及家属手卫生依从性, 以防交叉感染; (6)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加强消毒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 (7) 减少侵入性操作, 缩短侵入性装置的应用时间, 减少耐药菌株定植; (8) 对MRSA病人严格执行接触隔离, 病人应隔离活动范围, 降低互相传染的风险; (9) 加强医疗用品管理, 对体温表、听诊器以及血压计等医疗用品应相对固定, 严格消毒处理, MBSA病人的用品不得与他人共用; (10) 提升检验科能力, 普及基层医院细菌学检测技术, 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 提高菌检率。

综上所述, 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留置尿管时间、上呼吸机时间、深静脉置管时间、意识状态、手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住院时间等都有关系, 应该加强ICU病房医院感染管理。

参考文献

[1]董荣芝, 王书会, 张晓丽, 等.ICU医院感染前瞻性目标监测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12 (20) :2503-2505.

[2]章华萍, 张玉琴, 郑丹, 等.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45 (1) :49-51.

[3]尹俊辉, 李晓红, 杨俐.综合性ICU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18 (12) :1665-1667.

[4]张为华, 易光兆, 袁喆, 等.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J].重庆医学, 2011, 34 (24) :3457-3459.

[5]钱丽华, 汪振林, 朱敬蕊, 等.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8 (8) :1273-1274+1343.

icu管理及规章制度 篇8

关键词:临床信息系统;ICU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145-01

临床治疗中对重症患者的循环、呼吸、代谢、神经、感染等临床信息的观察项目数和采样频率要远远高于普通患者,其临床信息和其他相关的信息量也要远远多于普通的患者。

一、系统使用的效果

1.系统使用前的ICU工作状况

护理工作人员因临床信息的观察项目数多和采样频率高,在进行护理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在各种各样的记录单上记录大量的医疗信息,给原本已经很繁忙的医护工作增加了劳动量,无法体现医务工作的高效性。很多医疗信息的记录是在医护人员实施医疗救护工作之后,凭着记忆补充记录在医疗文书上的,难免造成医疗记录的误差。

目前ICU常用的评分系统靠人工计算很难实现,因此很多ICU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有效使用评分系统,无法实现医疗工作的科学客观性。

2.系统使用后的ICU工作状况

由于系统将原有的ICU监测记录单、护理记录单、各种危重症评分系统表等融合在系统的重症体温表里,使患者的各种临床信息集中在一张表上,避免了记录人员将一次信息在不同表格上重复记录,同时也方便了查阅患者信息资料的医护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

系统提供了医疗仪器及医院已有的信息系统接口,使原有的很多需要手工记录的仪器监测数据等都可实时的自动采集记录。避免了医疗记录的误差;同时也将医护人员从需要填写大量监护记录单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以便投入更多的精力救护患者。

系统提供了各种危重症评分系统表,医护人员只要将可直观获得的评分变量输入到表中,系统将自动计算出该评分系统的分值。此外系统还提供出入量平衡计算、体表面积等各种自动计算方式。

二、重症监护过程的记录——重症体温表

ICU中的监测一般按脏器分系统进行,目前公认的多分为9大部分。即心血管、肺、肾、胃肠道、肝、水电解质平衡、血液、代谢和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还有细菌学监测。通过对上述人体各系统的监测和评估实施对应的医护措施,使疾病得以控制,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在重症监护的临床业务中,对重证患者的监控过程记录主要是通过重症体温表进行的。重症体温表的功能反映了重症监控的整个过程。系统为了体现重症监护过程的监测和控制的临床医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人机界面理论,有机地将原有的ICU监测记录单、护理记录单、各种危重症评分系统表等融合在重症体温表里,并将纸面重症体温表中水平衡自动计算等不能实现的功能用电子表格的形式得以集成实现。

1.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读取

系统有良好的连接外部系统的GateWay功能,可与医疗仪器连接,在线从监护仪、呼吸器等医疗仪器读取数据,并能自动描画出趋势图,让查阅患者信息资料的医务人员可以从一张表上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

2.重症监护的数据采样密度

重症监护过程中的临床数据采样密度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随时做调整的。因此系统结合临床过程的需要,让医务人员自主选择采样密度。

3.水平衡自动计算和记录

重症患者常出现心血管、肾、水电解质平衡、血液等系统功能失衡,而临床治疗往往是通过控制水的出入量来调节失衡状态,因此体液平衡计算也是ICU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

4.重症监护的事件记录

重症体温表还设有记事栏,除医护观察、事件等文字记录外,更重要的是对全胃肠外给药(TPN)用药情况的记录。ICU里的大多数患者要依赖TPN治疗,因此完整的记录TPN的配制和应用情况,是ICU医疗病案中不可或缺的记录。

5.危重症评分系统表

为了解危重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需要一种客观的、简便而实用的、能评估病情并对预后做出预测的评分方法。本系统为了随机的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进行定量的评估,定制了各种危重症评分系统表,只要将可直观获得的评分变量输入到表中,系统将自动计算出该评分系统的分值。此外,各危重症评分系统表不受日期和次数的限制,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选择一日多次或多种评分方法。

三、系统的构成特点

1.最适化的用户界面

系统是在繁忙的重症监护临床业务中被使用的应用系统,考虑到数据输入及信息查询在临床使用中的特点,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设计用户界面时充分顾及界面的可操作性和可学习性。采用独创的最适成本的人机关系学理论来设计用户界面,使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95%以上的数据可通过模板及菜单选择输入。

2.系统安全保障

系统充分顾及医疗业务的24 h连续运行的特点,以及临床信息系统涉及生命安全等因素,采用了 Solaris 8.0 UNIX操作系统。程序采用了独特的总线构造方式,使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的匹配处于最佳状态,系统运行平稳安全可靠。数据的保存遵循“确保真正性,确保可读性,确保保存性,确保相互利用性,确保个人隐私权”等原则和采取磁盘阵列+异地备份的存储方式,确保数据万无一失。

3.系统的可发展性

系统采用功能模块结构和用户界面定义与核心程序分离技术,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量身定制各种类型的系统。系统具有良好的连接外部系统的GateWay功能,按照HL7信息交换标准很容易与HIS交换患者属性、医嘱等临床信息;与仪器通信,实时读取脉博、血压等临床信息,也可在线从监护仪、呼吸器等医疗仪器读取数据。构成医院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系统还能通过无线局域网接收无线设备(如PDA)数据的输入,方便临床数据的采集。

4.系统构成的科学性

系统建立在集中治疗学、护理学等临床医学基础之上,同时系统还重视医疗现场的特性,在构成时充分考虑了卫生、安全、避险等因素。使系统成为真正融合于医疗环境的系统。系统充分采用了标准化技术,与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时采用了HL7的国际医用信息交换标准。

上一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证明下一篇:5《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