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治学对教师的要求

2024-10-22

严谨治学对教师的要求(精选10篇)

严谨治学对教师的要求 篇1

dali.offcn.com

2018云南大理教师职业道德之严谨治学考点解析

严谨治学是教师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同样是我们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的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严谨治学在97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第四条,以此可见严谨治学的重要性。严谨治学不仅是我们考试的重点内容,同样也是我们将来作为老师非常重要的品质。

(一)严谨治学的内涵

严谨治学是指某人对于科研和学术问题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

严谨治学对教师来说,有两个内容:一是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二是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这是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思想和品德。严谨治学,是最重要的实事求是精神。求是,就是根据已有的事实、材料,寻找正确的结论。

(二)严谨治学的意义

第一,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重要的是要严谨治学,遵循提高业务水平方面的准则,因为它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担当教育使命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二,严谨治学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邓小平同志为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第三,严谨治学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第四,严谨治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决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会遇到“教”与“学”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教师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学是为了教,学是教的前提和基础。

(三)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好学不倦,精通业务。严谨治学是关系到能否教育好学生,培养好人才的大问题,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高低的一个起码尺度。

第二,把握规律,科学施教。做到及时总结和提炼经验;要主动地汲取前任对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认识,并努力使之成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

第三,严于律己,精益求精。教师自身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dali.offcn.com

第四,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让他们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更需要教师努力钻研业务,做到严谨治学。

考题再现

现在科学高度分化和高度统一,这要求研究工作者要()。A、献身科学 B、严谨治学 C、造福人民 D、团结协作

【答案】B。解析:严谨治学是要求科研和学术问题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是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所以从案例中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和统一就需要教师能够严谨治学认真对待教学。

更多教师招聘信息关注大理中公教育信息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严谨治学演讲稿-[小编推荐]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一名普通数学老师,今年55岁。30多年来,我在数学教学园地里,一直抱着“要做,就要做好,要对的起学生”的心理,默默的为我的学生做着该做的一切,感觉并没有什么 “经验”,有的只是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严谨而又灵活的方法。

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从目前教学形势来看,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已刻不容缓。今天,借此机会,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我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我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会听讲,会学习,会做作业。课堂学习是学习的关键,而会听讲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在数学课堂上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眼盯、耳听、心想、口说、手动。所以我讲课时经常目扫全班学生,要求每个学生把双手放在桌子上,目视黑板。

会做作业,先审清题目再做,特别是应用题,我让学生把每句话连续读两遍后再找关键部分。在做作业时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力争全对,不乱涂乱画,想好再写尽量不用修正液。习惯养成了,成绩自然而然提高了。

二、研究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我每堂课都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认真备学法,精心设计问题,预测学堂出现的各种情况,并想好评价和调控的方法。确保了课堂气氛紧张和谐;确保了教学语言准确生动;确保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标准;确保课堂效率高效。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反思。

三、重视练习的布置、批阅与讲评

教材中,每一章节都安排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练习是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必要途径,所以,布置、批阅、讲评这些练习,对提高小学数学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的学生却不愿多做练习,还跟老师说问题弄明白了就行干嘛做那么多练习?去年学校让我负责综合活动“造梦空间”,在一次活动课上,我问学生:谁家有“马扎”的请举手,大家都举手了,再问谁知道马扎的结构是怎样的?学生回答说——简单,就是两个臂力撑用铁棍一串,盘上绳子就完事了。于是,我把学生分成4组,每组十几个人,从器材室借来全套木工工锯,找来破桌子的撑,让学生分组合作做马扎,开始学生很高兴,可忙活了一下午,一个马扎也没做成。我问大家:工人师傅一下午能做几十个,而我们几十个人却没能做成一个,这是为什么?大家讨论后的结果是我们操作不熟练。于是,我总结说,大家说的很对,做任何事情光心里明白,嘴上说说是不行的。只有经常做,才能熟练。此后每当我适当布置作业,学生都能主动完成。

四、温故而知新,及时巩固新的知识点

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有许多的东西需要在理解的前提下记忆、应用。因此,在进行练习和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熟记的基础上应用,这样学生的知识应用会有所改进,学生的信心也能有所增强。再有让教师头痛的是学生在做练习或考试中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由此,我从错题入手,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中的错题收集汇编,保留错误的答案,并分析错误原因,写上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在平时有空,加深印象,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大大减少错误率;又能提高解题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切实做好困难学生补差工作。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每接手一个班,就要迅速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哪些同学是留守儿童,哪些同学家庭困难,哪些同学路途遥远······我对他们的生活、学习更多关心,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找出原因进行个别谈心,对在课堂上爱开小差、搞小动作的同学进行重点关注,和他们一起分享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所带来的快乐,让他们知道你在关心他、爱护他,从心底感激你,亲近你。从而乐意、主动地学习你所教的知识,学好你所教的知识。

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教好学必须先学好。面对教育的飞速发展,人过30不学艺显然是不行了。光去年一个暑假,学校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学上经常有“照这样计算”的题目,那么,照这样计算,再过一个或几个暑假学校又会是怎样?我今年55岁,校长说不退休的就是中年教师,更何况听说我们这辈的中年期还要延长,所以还要努力学习。要向老教师学习他们过硬的基本功和管理学生的经验;要向青年教师学习他们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敬业精神,还要向学生学习,我们班的学生课下经常出一些脑筋直转弯之类的题目让我回答,每当我回答不出时,学生会笑着说老师你要加强学习哦。

登封市直一初中政治学习笔记要求 篇3

(集体学习)

《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等四个文件。

2006年8月25日

《建立健全机关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健全高校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健全乡镇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健全外出务工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2006年8月27日

《党员经常性学习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定期谈心制度》、《开门受教育、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承诺办实事制度》、《分行业创先争优制度》

2006年8月29日

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篇4

面向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不再强调技术本身的能力,而是以课程为主的整合能力。这里主要分析一些重点要素,按照系统观点,这个问题必然涉及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等层面。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设计整合技术的教学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面向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专业能力之一。可以说没有信息化教学设计,就谈不上有效的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活动的参与需要一定情境的支持,因此教师要能够收集、甄别、整合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即要能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呈现情境,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应用情境、直观情境、虚拟情境、思维情境、合作情境、创作情境以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及潜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挑战,将现实、情境和心理要素融合在一起,进而投入到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性的活动中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有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活动,学习者的自主性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包括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成果的展示等。这就需要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时围绕学生的“学”来展开: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扬学生的首创精神,即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即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实现自我反馈,即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参与,因此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成为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教师要能在短时间内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征、知识特征高效地收集与之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料与信息;能对与学科知识关联较紧密的信息保持很强的敏感度;能娴熟地运用网络搜索、在线交流、扫描和打印等方法获取信息。教师要能对获取的信息按学科教学和课程整合的需要分门别类地加以归纳分析、去粗取精,达到为我所用。这里面就存在着判断什么资源好、什么资源有效的问题,在信息时代这种选择与决策能力,像其他方面的能力一样尤为重要。教师要具备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来甄别、选择资源来支持教与学的能力。

二、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在信息时代,教学是教师促进学习者完成正确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要在充分满足学习者个性需要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全面的调控,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习者的学习形式又增加了利用媒体的独立学习和协作学习,因此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师的角色变化,都对教师的调控能力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教师在集体中要对每个个体进行调控,许多时候对个体的调控要借助于媒体和相关技术。

为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正确导航,教师要向学习者及时反馈其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要求教师的调控从宏观纵深到微观。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比传统教学更多的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可以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智慧;另一方面也使教师面临了更多的挑战,需要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即时性、可控制性,结合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因时而化,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准确把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资源和技术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具有多种支持学习的工具作用(比如效能工具、认知工具、环境工具等等),围绕高阶学习的特性,产生积极的支持力。因此教师要有能力利用技术组织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进行实践体验,指导学生利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习者掌握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

三、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在信息化教学实施准备、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和信息化教学实施结束后等不同的环节,将教学评价与信息化教学的全过程有机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发挥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具备根据实际评价的需要,合理选择信息技术工具和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支持评价活动的能力,包括掌握常见数据处理软件等能力。

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具备对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合理评价的能力,包括评价的规划、实施、计分、结果的解释,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判断学生在学习、交流和实践活动中使用技术资源的有效性,并能将评价结果用于反思实践以提高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浅谈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篇5

珠田中心小学谢小苓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当前,课堂教学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是教学设计不精心:虽然绝大多数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吃透教材,也能够沉着、自信的去面对学生,但很多教师备课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没能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与方法,没能超越教材。因而,要做到高效,课前准备工作必须做好。

二、适时调整课堂状态,加强科学学法指导

教师虽然不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在“启发”式提问时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的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空间和权利。再者,遇到突发事件缺少随机应变,从容应对的教学机智,发现不足,不能及时纠正。要真正调整好课堂状态,让学生不仅思维动起来,思想也要动起来。同时要加强科学的学法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高效的前提。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自己去寻求方法,这是有效教学规律之一。

三、课后及时反思总结,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已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课堂教学与课后反思的有效结合,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但不少教师往往是上完课后“如释重负”,缺少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与感悟。所以,许多教师往往在参加培训、课堂观摩等教研活动时踌躇满志,但在自身教学实践中却“穿新鞋,走老路”。因而,坚持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总结等,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课堂逐步达到高效的有力手段。

浅谈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篇6

双流艺体中学 镰“>李镰君

教育是个特殊的行业,中学教育更是如此,在双流艺体中学从教一年以来,对此感触颇深。它特殊在对象既不是客户客商,也不是机械设备,更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未成年人,师生之间没有直接利益关系,所以我们所准备的辛勤付出更容易因为临场师生心情和气氛而起不到预想的效果,更有甚者是适得其反。比如刚开始我觉得是知识趣味性都很强的知识点,用比较专业的术语与他们侃侃而谈,我以为他们会很投入很感兴趣,但事实上往往并非如此,他们一脸茫然地望着我的时候,我真的觉得我有些对不起学生们。那是我对学生知识面和水平估计失误造成的。所以本学期以来,我大量引入身边事例和社会关注热点话题,坚持将书本知识通俗化传授给学生,我相信在教学上我的教学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学期我所教的一个体育班进行“尊重平等教育”实验,这对本班所有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其实尊重平等这一点,我一直有这样的意识,也一直具体工作中履行得比较好。因为我从不认为教师应该以尊长的身份凌驾于学生之上,任何事都让他们俯首贴耳地听从教师的指令(当然那种视纪律如儿戏的调皮蛋另当别论)。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较大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在改革完善自身体制,以适应新的历史环境。效率、效益是绝大部分人的工作作风和追求。教育行业尽管所受的影响不如其他行业那么明显巨大,但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教育理念已让教师学生们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尤其是学生对教师有了更多的更新的要求。比如大部分学生都要求每个教师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尊严,一定要在符合他们“味口”的前提下再谈教学,否则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事倍功半,甚至遭到他们强烈的反感,那么今后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高效课堂对教师的几点要求 篇7

一、课前准备的要求 1.深入挖掘教材

挖掘教材要紧扣新课标,体现整个教材体系的要求,明确所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作用、地位,搞清拓展领域,做好学生成长能力设计,明确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和方法及学生情感形成的目标要求,挖掘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及实现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倡导“自主研究文本、发现问题——广泛占有材料、感悟提升——集体研讨、回归文本”的教材挖掘模式。2.精心编制学案

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前提。

①编制者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下大功夫,大胆整合教材,突出学科特点及课型特点,精心研究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工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分层设计,切实能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拒绝简单化、习题化,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深度和挑战性、具有立体感和新颖感。

②编制走程序,至少提前一周确定编制人,每一组编制一节课的学案,提前一周开始编制,中间研究两次,备课组长、包科领导参与组织研究。定稿后印发给每位老师,或拷贝给每位老师、或电子稿上传至ftp,实现资源共享。

③学案内容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自学练习、当堂检测、学习反思等(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学案应有所侧重和不 1 同);训练学案(小单元过关用)要分层设计,有适当迁移拓展、归纳小结,注重限时训练。

④学案编制体例要规范,要设计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学生姓名、级别、评价等级等内容。

⑤学案至少提前一天发给学生,有指导,有要求,有收有批,有评有纠。3.搞好集体备课

①主备人要概括提炼集备内容,认真研究新课标要求、文本知识及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达成的策略和方法。

②每个学案编制小组组长要对学案的编制和使用进行说课,要说明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在整套教材中地位和作用,介绍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③要对小组长和小组的作用发挥提出可行性的指导措施。④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当堂检测提出具体方案。⑤语文、英语科要研究下一周的阅读指导设计。4.确定学习目标

要对课堂三维学习目标有明确的定位和设计。

①要针对课标要求和当堂内容及学生实际,恰当表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②教师对目标要有准确认识,要善于创设恰当的情景,用好现实的鲜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③要保证每节课都要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并达成。5.精心进行个人备课

个人备课即课堂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

①要有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学习小组长及学习小组培训方法的设计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②每堂课都要对班级每一层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立体设计,要精心安排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及检查评价。根据学科需要大胆创新展示方式,展示内容要有价值,展示方式要高效。

③要有对新生成目标的预测及答疑准备。④要有即时性评价的设计和时间控制的预设。⑤要有当堂检测的精当设计和学习目标达成的预想。

⑥对讨论、展示、点评、总结等课堂环节有紧凑高效的时间安排。⑦对课堂“三量”(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要有总体的设计和落实措施。

6.组织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充分预习是”四环导学”高效课堂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对教材预习越充分,对学案越熟悉,课堂效果就越好。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课前的时间自主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查阅相关材料,静心思考课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学案。不会的问题用红色笔标出,找出难点和疑点,明确课堂学习重点,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预习过程中小组长要做好调控,组织学生进行简单讨论,认真检查每个同学的学案,确保自学效果。7.培训学习小组及学习小组长

①教师要详细批阅学案,针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认真备课,科学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展示的内容,预测学生展示和点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好课堂检测题目)。教师要充分准备,考虑到课 3 堂上的每个细节,熟练驾驭课堂,灵活处理课堂新生成的问题。为培养小组长做好准备。

②教师课前培训组长,让他们了解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目标要求,如何组织小组讨论,讨论哪些重要问题,小组推选哪位同学展示和点评等。课前培训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老师们要高度重视,确保每节课前都要有培训且培训效果好。

③任课教师要创新培训方式(如小纸条、学科班长自主培训等),提高培训效率,少占用学生学习时间。

二、课堂教学的要求

1.用好学习目标,引领课堂方向。

教师要按照新课标要求设计三维学习目标。上课前要把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上,引入课题后要向学生简要解读,让学生真正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要注意情感目标的体现。并且各个学习环节都要紧扣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全力以赴、积极思维、迅速行动,注意力没有一丝一毫的时间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堂结束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对重要知识加以强化和落实。2.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提出不同的观点,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教师全面掌控讨论过程,让每个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和分层目标。小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坚持分层讨论原则,先在三个不同层次中一对一讨论,再打破层次界限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对 4 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提交全班讨论解决。任课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调控讨论过程,坚决克服低效讨论或不专心讨论、讨论不分层或层次不明显、不能落实分层达标的问题,确保讨论高效、有深度。3.展示点评,点拨升华。

展示和点评是“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最关键的环节,教师要精心准备。①教师备课时要设计好学生展示的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展示不同难度的问题,确保展示有针对性。

②要求学生主动展示、主动点评,严禁老师点名,老师可提前帮助学生做好展示和点评的准备。

③学生尽量书面展示,充分利用前后黑板,多个小组同时展示,板书认真工整,点评规范大方。

④保证脱稿展示和点评,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形式多样,展示要有深度和价值,展示的内容对其他同学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可以是正确过程,也可以是错误教训,可以是总结沉淀的方法规律,也可以是对题目的拓展提升。

⑤展示和点评全员参与,严防课堂变成几个同学的独角戏。展示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班级要创设一种安全环境,让每一个学生敢于展示,勇于点评,不怕说错。

⑥学生点评时,老师要聆听每句话,关注每个细节,根据情况给予恰当帮助,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联想质疑,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启发学生拓展深化并提炼出规律性的结论。

⑦老师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

⑧即时评价时,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是否合适、声音是否宏亮、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等。

⑨课堂要注意知识的生成过程,如概念、规律、原理、公式、定理、事件等,注重突破原有的认识,注重核心观念的树立和方法的落实,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社会价值和功能。

⑩老师的点拨、强调要从效果出发,点重点,点规律方法,点透,点到位,注重整合,要有单元整体教学思想。4.总结反刍,当堂测评。

①要组织学生认真反刍当堂学习内容,构建清晰的课堂知识网络,当堂内容当堂清出底子,迅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

②组织学习班长对学习内容和学习小组成员课堂表现进行总结性评价,评选出课堂表现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个人。5.布置作业,预习新知。

每一节课后,教师都要发新的学案或者训练学案,对下一节课的自学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明确完成学案的时间、内容,分层布置作业,督促小组长收齐并及时上交。

严谨治学对教师的要求 篇8

体育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是指教师通过制定发展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以得到不断发展的过程。要求体育教师对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弱点、不足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确认。综合学校、学科、时代特点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因此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制订的合理有效,关键在于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努力程度,与学校提供的条件与机会的最佳配合。具体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要点:

①对自己作出恰当的正确的评估;

②对外部环境进行客观地分析;

③对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如实地审视;

④确定自我专业发展的近期目标、远期目标;

⑤制定行动规划;

⑥行之有效的不懈努力,执行行动策略;

⑦自我定期进行专业发展规划总结反思;

⑧及时有效的调整自我专业发展规划。

做事没有计划、没有条理的人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制订体育教师专业发

展规划,有助于教师完成专业发展的奋斗目标,有助于教师实现高层次激励需要,挖掘教师自身的潜能,有助于教师消除职业倦怠的现象,增强实现专业发展目标的自觉性,同时有助于教师抓住主攻重点,少走弯路,增强专业发展成功的机率。

3.坚持专业发展的自我评价反思,提高体育老师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教学日志是体育教师对每天或每周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反思,也包括对教育教学工作收益或者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载并分析反思,积极寻求解(1)重视学生的体验。在一些比较简单动作的教学时,教师只要提示动作要领、方法与要求,对于动作细节不要提出过高、过细的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引导他们自主选择练习内容,自己参与动作演练,自我感受活动过程,主动探索练习方法和比赛战术,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积极的运动体验。

(2)精心设计练习的形式。教师要运用多样化、游戏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充分体现田径教学的多种功能,达到全面锻炼、愉悦身心的目的。如,在学习“抢占奔跑空间”游戏时,可采用多种方法完成;进行“消灭老鼠”游戏,可采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场地完成。

(3)不断变化练习的方式。在教学组织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练习的方式与方法,如调整练习的距离、高度、速度、重量,对前进的路线,器械的摆放,分组的形式,合作的组合等等都可以进行变化,以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4)创设个性发展和群体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教材中有许多发展学生

个性和群体合作学习的练习,如“个人抢占空间”、“集体抢占空间”、“障碍赛跑”、“三人追拍”、“四人协作跑”和“提速火车”等等。这些活动是完成课程目标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群体意识、群体行为的培养,如自我展示、顽强意志、互相帮助和集体精神等。

(5)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贯彻因人而异的原则,尤其是高年级女生中许多同学已进入青春发育期,更要注意安排适合她们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练习中的各种生理指标、心理状态和同学之间的关系,都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方面都获得全面和谐地发展。

(6)注意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维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小小设计师”是将单一的往返跑与创造性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设计跑步图形,这也体现了自主健体。

试论新时期对化学教师素质的要求 篇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的新的课程标准即将全面实施。改革必将给我国教育带来生机、带来活力,改革也必将会遇到阻力和困难。教师在改革中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化学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一员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既有它的共性,也有它的个性,笔者认为作为新时期的化学教师必须要能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要能适应时代发展,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一、新时期要求化学教师应充当化学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新的化学课程改革已在全国部分地区展开。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与过去的化学教学大纲存在较大的差异,新课程中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将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新问题,许多都是过去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和应付的,因此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而要积极主动地投入课改实践,走在课改的前头。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这种研究不是在书斋里而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进行的,它的对象不是不动的物,而是活生生的人。当我们拿着化学课本走上讲台时,我们要以研究者的态度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要思考如何设计实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要能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自己真正从“教书匠”的身份中解脱出来。当前,化学教育教学中等待我们去研究的课题太多了,如“在新时期下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如何有效地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怎样把多元智力理论和化学教学结合起来以获得大面积丰收”等等.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将会使我们不断成熟起来。教师如何才能确实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首先教师本身必须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其次作为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可能多地提供教师参与研究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要从多方面鼓励教师参加课题研究。

二. 新时期要求化学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新时期的化学教师要能从过去那种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要能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心,努力促进学生整体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1.化学教师应充当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知识的内涵是深远的,外延是广阔的,特别是这些年化学这门科学的发展非常迅猛,教师要在短短几年的学校教育时间里把化学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现在的教师已不能再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现在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应是多样化、多方位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方法方面要发生改变,不能再只是传授现有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为自己获取知识而服务。如在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教学时,本节的课本知识点较少,但习题的题型多,学生掌握的难度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以往的教学中都采取收集大量例题、详细分析讲解的方法,既累人效果也不太好。对这届学生我大胆改革,设计了一套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案,充

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此种方法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

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化学“趣味性”的独特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提倡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2.化学教师应充当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书育人”、“传道解惑”这是教师的天职。现在许多教师认为教育学生做人是班主任、家长的事,我只管教书,这是一个极端错误的认识。这也是当前中学生犯罪率明显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化学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充当学生的引路人。我们要把人生哲理巧妙地寓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要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和催化剂,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选择,让学生在成长中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如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古代化学工艺的三大发明以及首先人工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大分子的教学来培养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荣誉感;通过大量的学生实验来培养他们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对甲醇和乙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他们要懂法守法,大胆抵制如工业假酒等假冒产品的生产、流通等。

三、新时期要求化学教师应充当化学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多少年来,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游离于课程建设之外。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搬运工”。许多教师对课本中出现的问题不敢质疑。有专家做过调查研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参考资料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么出试卷,他们对课程的依赖性太强了”。

这次新的化学课程改革走出了这个误区。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组织大批的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到前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如对化学学科最新进展研究、化学课程社会需求研究、学生化学学习心理发展研究等等。教师真正地变成化学课程的建议者和开发者。

众所周知,我们学习化学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怎么样使化学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的效果达到最佳,这就要求化学教师要改变学科本位论的思想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要能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土实际,大胆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例如初中化学教学时,若教学对象为城镇学生,我们应增加对工业生产和高新科技方面知识的辐射,若教学对象为农村学生,我们应结合地方经济而增加对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知识的辐射。我们还可以结合教材和地方实际设计一些研究性学习内容,如:“对地方水污染的调查”,“对生活中金属垃圾的处理调查”等活动。通过教师对课程的开发和建议,从而使我们的课真正的活起来,也使学生学有所用。

四、新时期要求化学教师应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常规的化学教学主要是通过黑板、实验器材等来实现的。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具有其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它将为化学课程改革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展现出新的前景。所以我们要及时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创造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前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强大认知工具,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目的。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容易进入一些误区,如:有的知识点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却硬去套用现代信息技术;有的教师干脆全部使用化学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改“人灌”为“机灌”等。当然我们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并不是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技术,而是要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协同互补、整体发展。

总之,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新课程改革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家现已加大了对教师的再教育、再培养的力度,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每位化学教师只要有着执着的追求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2004年5月19日定稿于含山中学

参考文献:

1. 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2.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3. 郑长龙著《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3.5)

4. 于浩主编《中学化学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1999.8)

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篇10

摘要:转换教育观念,积极进行教育实践,提高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强化专业素质,适应教材需要,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坚持教育科研,走以研促教之路,加强心理按摩,保持心理健康,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教育观念;教育实践

新课标的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

新课标的具体实施,归根结底要依靠的还是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本身是否具备高素质,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所以,为培养新世纪的一代新人,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新课标的实施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怎样的素质要求呢? 本人以为,除了政治思想、道德伦理素质之外,再即,专业文化素质,教学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学科综合素质和教育科研素质等等,其中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最为重要。如何使自己具备这些素质呢?

一.转换教育观念,积极进行教育实践

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教育态度和行为。然而目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观念需要彻底更新的还不多。所以,更新教育观

第 1 页(共 8 页)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确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关键中的关键。

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只为升学服务的教育观,树立‚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诸育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即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要努力转变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水平的质量观,树立以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生理心理等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优化,个性专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综合评价的质量观;要努力转变只有考上大学的人才是人才的观念,树立教育要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的建设者的观念,确立评价学生重综合素质、重实际能力的人才观。教师要用上述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做到‚三要‛: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的结果是使学生成为知能一致,知情协调,一般能力与创造品质并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统一,德才兼备,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要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句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似乎说的就是这个理。应试教育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素质教育则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由此可见,教师唯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不断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二.提高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就指出教师品德的重要性:‚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动、第 2 页(共 8 页)为人处世的态度,都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自己不断地提高教师素养就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第一,提倡敬业、奉献精神。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当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学识上的影响,更有思想的、人格的影响。教师作为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作为对于处在变化、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人,他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这正如雪莱所说的‚除了道德和才能以外,任何人无权凭其它条件而受人尊敬。‛教师的人格会对学生产生长远的甚至是终生的影响。

第二,建立现代师生关系,摆脱粗放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现代师生关系。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教育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传统的方法把教书视为职业,习惯于抓两头促中间,习惯于以点带面,习惯于按分数排队。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这就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研究自己的学生。今天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阶层,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各不相同,阅历、经验、价值观千差万别、风格各异、兴趣爱好多样。如果教师‚目中无人‛,如果还象过去那样按***惯试图把学生统一在自己的旗下,搞所谓的‚令行禁止‛,把得意的学生捧上天,让其他学生得不到尝试的机会,那怎么谈得上让每位学生都取得成功呢?

第 3 页(共 8 页)现代教育论认为,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师生关系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进步。现代的师生观倡导的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平等地对待学生、以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看到学生是处在不成熟的、发展变化中的,对他们正确引导、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帮助关系。这样,才能彻底改变那种粗放式的教育教学模式,真正把精力放在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上,努力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

第三,增强依法从教意识。教师要认真学习、坚决执行《教育法》、《教师法》增强依法从教的意识。要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严禁体罚学生和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以身立教,做遵纪守法的楷模。三.强化专业素质,施应教材需要

跨进新世纪,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更新,信息传递将飞跃发展。当今的学生是伴着电视长大的一代,电脑网络的出现使学生的视野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学科结构看,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出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综合的趋势。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它顺应时代的需求将推出,新实验教材亦将使用。新课标新教材强化了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构建了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动的课程系统。如果我们不会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寻找新方法就难免误人子弟。因此,教师除必须具备较厚实的语文素养还应有宽广的史地、艺术等人文知识基础,乃至理科与之相关渗透交叉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学

第 4 页(共 8 页)养,增强学科综合素质,是教师的当务之急。

据介绍,新课标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基本任务。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把握人文性、实践性、母语性等这些学科特点,着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果我们依旧沿袭习惯的老一套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诸如程序化的教学模式,确定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阅读课文、当堂讨论、练习,当堂知道结果、小结。或是串讲的模式,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词句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一套,教学内容仍然被固化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框框内,那么,‚新课标‛只能是一纸空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能停留在口号上。传统教学,重‚教‛轻‚学‛,重灌输轻获取。灌输充其量只完成知识的传递,教师如果只关心给学生传递信息,却从不关心学生怎样收集信息、应用信息,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求知的过程被忽视,积累、感受、实践、创新的学习活动被剥夺,又怎样能指望学生语文素质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完美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各门课程提出的共同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大理念之一,完整表述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可作如下理解: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注意调动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进行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改变过去语文学习中学生‚单兵作战‛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中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设计问题,设臵情境,使

第 5 页(共 8 页)学生在课堂内外,利用各种手段(如图书馆和互联网等)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就感兴趣的问题深入研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研究成果,形成能力。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学习与发展好坏受多种因素制约,而主要因素是看其参与学习的过程及学生的实践体验。比如,语文教学中语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培养?语感就是直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唯有对文学、文化作品进行审美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深入到达作者潜意识的层面,理解作品。

教师要摆脱当教材内容更新、丰富时或学生思维活跃时一筹莫展,惊叹‚这书没法教了‛的尴尬局面,唯有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学养。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李叔同先生正是我们最好的榜样。现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谈到著名教育家、艺术家李叔同先生时曾说过:‚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更重要。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光,故能令人敬仰。‛李先生的人格是以深厚的学养为基础的,仰慕李先生人格魅力的后人,不是更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学养吗? 四.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联系‛。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了这种创设的条件。诸如各种教学仪器,以及己录制的载有教学信息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第 6 页(共 8 页)电影片、计算机软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自觉运用上述技术,组织、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把大量的信息和外部世界引入学生视野,学生通过事物的形、声、色等的变化和发展,使学生在亲历其境的氛围中,激发思维、感悟体验、获取知识,从而增加对命运、人生的思索,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五.坚持教育科研,走以研促教之路

于漪老师和他的情感教育,钱梦龙老师和他的‚三主‛‚四式‛导读教学,蔡澄清老师和他的‚点拨教学‛,张孝纯教师和他的‚大语文教育观‛,魏书生老师和他的关于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及宜昌市进行‚课内外衔接‛的实验研究等等,都是我们语文教育界科研的典范,他们的精神、实践和成果,影响深远。不会研究的教师,不算一个完美的教师。在今天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如若不会学习、研究、实践、创新,当个称职的教师都难。正如钱梦龙老师深刻指出:‚语文教师不一定在某一知识领域达到极高的造诣,但有一个领域例外,那就是教育科研的领域‛。六.加强心理按摩,保持心理健康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身心和谐统一是现代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当今我国中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就心理方面而言,例如,1995年上海市对1684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约有15.4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亟待教师的教育。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又如何呢?该市权威部门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教师中70%以上的人有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我们知道,教

第 7 页(共 8 页)师的心理毛病是有很强的“传染性”的,危害更大。因此,教师率先学习心理学知识,增强自我抵御能力十分必要。诚然,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角色要转换。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平等参与者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教师是知识的权威的传授者,师生关系是授受型的,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中学习,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是学生自行决断,教师失去了对教学内容的权威和垄断。从劳动的个体性到合作性的转变。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劳动个体性的特点,各自独立工作,明确分工,交往协作有限。而语文教学是一个接力工程,一个人抓教学质量是不可能的,需要全体语文老师的共同合作,更何况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还需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包括各科老师,以至家长、社会成员。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熟悉人际交往的艺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再即从“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的转变。顺利实现上述转变将要求教师有更健全的心理素质。

当然,实施素质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不仅是多层面的,更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结构系统。可以说,教育的全程和全面中的诸多环节、因素都对整个教育效果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或轻或重都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环,任何一面,否则就会形成教育的‚多米诺骨牌‛现象。

参考文献:

1、钟启泉、高文、赵中建等、《全球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04年9期)

2、魏国栋、吕达等、《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04年8期)

3、包南麟、李振村等、《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04年4期)

上一篇:人生感悟的情感文章下一篇:有种怼架儿叫扩槌儿的经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