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政治学(精选11篇)
记忆的政治学 篇1
作为文科政治教学, 如何让学生掌握记忆技巧, 提高记忆准确率, 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 也是我们每一位政治教师的不懈追求。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 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 人脑经历过的事物, 思考过的问题, 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 练习过的动作, 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所以记忆是保持、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 是学习的象征, 是通向智慧的阶梯, 是发明创造和联想的基础。
二、记忆的重要性是什么
人的记忆能力是十分惊人的, 可是每个人的记忆宝库被挖掘的只占10%, 所以挖掘学生的记忆空间是十分有必要的。
良好的记忆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需要。在学习中, 学生如果记不住或记不准学习的内容, 就不能很好地获取知识, 积累经验, 谈不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实践, 更谈不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记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高中政治高考命题, 强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考核, 很大程度上通过对个体记忆力的考查, 即再认或再现所学的知识来实现的。高考政治所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比较、分析、判断、评价、表达等多种能力, 也都是建立在考生记忆能力即再认或再现能力基础之上的。因而记忆是高考所要求的各种能力的基础、起点。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有术, 记忆无定术”是说增强记忆是有一定技巧的, 但不要拘泥于一种方式。在教学中, 结合所教的内容, 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记忆方法, 是大有益处的。
我在教学实践中, 不断反思和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方法, 让政治教学扎上了记忆的翅膀。方法如下:
1. 背“歌诀”记忆法
是综合运用分解、分层、分组、比较、联想等记忆方法, 将需要识记的一些知识内容整理概括成“歌诀”让学生诵记, 以达到强化记忆、深化理解之目的。它的特点是朗朗上口, 记忆深刻。例如必修二第四单元主要讲我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制定外交政策背景, 我给学生概括为:世界出现多极化, 总的趋势是缓和;经济、科技是基础, 综合国力来较量;两大主题仍存在, 解决要靠两秩序, 国际关系复杂化, 决定因素是国利。“歌诀”记忆法的过程实质是对课本知识内容的熟悉、理解和吃透的过程, 是把知识浓缩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对其适当的运用, 既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又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效。
2. 引趣记忆法
引趣记忆法指对需要记忆的知识, 撷取其本质特征或有趣味的地方, 刺激学生的大脑产生兴趣和联想, 用以加深印象, 达到记住、理解之目的。因为人在浓厚的兴趣下记忆会加快和深刻。比如讲意识对同一客观事物反映的差异时, 我引用了比较感兴趣的陆游和毛泽东的《咏梅》进行对比, 一面是“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的哀叹和“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的幽怨;一面是“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的乐观和“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的豪迈, 从中说明两个人因人生观的不同而形成了对梅花的不同认识, 学生因为感兴趣, 所以记忆深刻。
3. 抓重点记忆法
指在纷繁复杂的内容中提纲挈领, 抓住重点和关键。“少则得, 多则惑”, 只有抓住重点和关键, 才能“纲目举张”。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有四大点, 内容烦琐, 如果机械记忆, 就会费时费力。如果用重点记忆法, 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学生只需记住维护统一安全、权利实现、发展关系、促进发展这四个词语就可以了。有了这个提纲, 就打下了记忆的基础, 就能较好地记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四个优越性。重点记忆法能把书本由厚变薄, 使记忆化繁为简, 由难变易, 效果斐然。
4. 直观记忆法
用图表、图示等直观手段把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表现出来。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 英、法、美三国是最典型的国家, 国体相同, 但政体各具特色。尤其讲三个国家的国家机构及其运行时, 错综复杂, 令学生头疼。因此我设计了一张十分直观的图表 (见下表) , 带着学生填表, 英、法、美三国的政体特点跃然纸上, 学生神清气爽, 记忆当然深刻了。
5. 找共性记忆法
将许多复杂的事物、制度、现象进行归纳总结, 将其“规律性”即共性的理论把握住, 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好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我国只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等, 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呢?这里可以归纳总结, 得出共性的东西:是因为国情不同, 主要是经济基础、阶级本质、国家政权性质等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这样按归纳思维去把握记忆, 既非常准确, 又十分省力, 效果明显。
6. 多功能记忆法
在记忆过程中, 把眼、耳、心、手、口各器官都利用起来, 做到耳听、眼看、心记、手写、口念, 比单纯的眼看或耳听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据教育心理学测试, 前者可以比后者提高6倍效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就是这个道理。因此, 教师要告诉学生“眼是孬种, 手是好汉”, 切勿眼高手低。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 恰当地运用记忆方法, 可以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采用哪种方法, 要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我相信, 通过广大教师的努力, 再加上良好的记忆方法, 我们的教学效果将是惊人的。
记忆的政治学 篇2
白豫熙 2017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
作者对大生产运动的研究缘起来自于她的新闻从业经历与个人的思考。周海燕教授当过近十年的新闻记者,曾多次进入中国的乡村社会,报道一些生产典型和模范,久而久之她发现在新闻宣传中,这些典型和模范的塑造始终存在着一个固定的模式:制定政策、提出口号、广泛的政治动员、报纸上出现各地纷纷响应的报道,并推广其间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集体,展现出一呼百应的乐观局面,然后,这些活动渐渐泯灭,直到被新兴起的另一些运动所替代,然后,社会又进入了另一个轮回。于是作者不禁发问:这种运动模式是如何成型的?它们对中国社会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06年“新农村建设”运动兴起,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旨在改善乡村社会整体情况,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各地媒体配合中央的政策,积极开展宣传报道活动。周教授也带队去南泥湾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在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之后,在当地的大生产纪念馆的门前,她意识到,类似于“南泥湾精神”这种广为人知的大生产记忆,是由权力话语精心建构而形成的社会记忆。社会记忆理论和话语分析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原来大生产运动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只要它符合权力的现实需求,当权者就会通过某些仪式,例如刊登纪念文章,建纪念馆,组织文艺演出等方式来唤醒民众对该事件的记忆;然后当权者再通过对事实的有意识的筛选,强调,甚至是遗忘来改写、重构这一事件;最后,当权者再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反复刻写强调这些记忆,直到它们固化,在民众的头脑中形成当权者所需要的固有观念为止。这些发现,让周教授想到了用社会记忆理论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去探究大生产运动真实的历史。
其实关于大生产运动的相关研究依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学术空间。长期以来,对大生产运动历史的解读和研究,大都是在官方认可的论断基础上加以研究,并将其视为一次解决军民温饱问题的生产活动,同时肯定其解决经济危机的价值。使用的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在理论创新性上存在不足。而针对从大生产运动初期就开始形成的众多话语文本,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记忆及影响,鲜有人关注。
本书的核心问题可以归为两个:第一,大生产的相关社会记忆是如何不断被建构和重构的?其间权力和话语是如何相互纠缠的? 第二,“大生产运动”的生产制度模式,是以何种方式、在哪些方面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它们是否会对未来的中国社会继续产生影响?
周教授认为,任何一个建国史都是一个神话,譬如在华盛顿,从方尖碑到国会大厦,都是这个国家神话的展示。对于中国来讲,从南湖建党到井冈山起义、八角楼的灯光、长征、大生产运动、三大战役等等,包括开国大典,都是国家神话构成的一部分。而大生产运动,其实具有“开天辟地”的色彩,人们通过短短四五年的生产建设运动,将中国改天换地,创造出了一个明朗的新世界。这一系列创业史的神话,建构了民众对新中国的社会认同。作为执政党创业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大生产运动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仅是当时的一项战时经济政策,它的影响力也绝不仅限于为中国共产党解决了经济危机。一方面,大生产运动铸就了中国共产党进行国家经济建设的一整套运作模式,即政治动员式的生产方式与计划经济相结合,从中国共产党建国后直至今天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一经济模式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从大生产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的社会控制运作模式,从而实现了“生产-整风”的双重规训;此外,大生产运动也是国家权力通过操纵话语以获得政治合法性的一个典型案例。而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政治口号甚至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政治资源之一,在国家几次出现经济困难时,它们成功的鼓励了人民进行生产自救。
在本书结论部分作者对大生产运动的“再发现”可以简单概括成三个方面:第一,作为战时紧急政治动员的大生产运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新生红色政权的合法性危机。大生产运动的首要起因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急于扩展军事实力,而导致人口增长过度,财政入不敷出,使边区经济迅速走向崩溃边缘,不仅基层民众颇有怨言,中国共产党高层内部对此同样争论不休,使得民众对政权的认同感降低,导致政权面临合法性危机。为了应对危机,中国共产党领袖不得不通过紧急政治动员发动边区各界开展大生产运动。但这一政治动员行动必须被赋予正当性理由才能获得民众的认可,从而具有合法性,中国共产党因此直接将产生的困境归因为日本侵略军的“三光政策”和国民党实行的经济封锁,通过诉诸民族主义,赋予其抗日救国的神圣意义,成功地将双重危机引向边区之外。第二,作为政治合法性资源的大生产运动,是一次建立在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上的,革命话语的体系化构建。由于其丰富的多义性,这段社会记忆在不同历史时期被反复重新建构,为作为国家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丰厚的政治合法资源。第三,作为规训手段的大生产运动,是一次对边区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成功规训和控制。“生产-整风”的双重规训,成为后来新中国社会控制和改造模式的雏形。借助群体压力,通过对模范的表彰和对后进的惩戒,用满负荷的生产竞赛制度使边区人民被普遍驯服,从生产到生活受到全方位的集体主义规训。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论文整体的研究方法设计以定性研究为主,包括了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话语分析和个案研究等方法。纵观此书,作者搜集资料之全,涵盖面之广,足以显示其用心之深。鉴于一手资料对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作者不但从延安和西安的档案中搜集了大量一手的历史材料,又阅读了当时的报纸档案以及之后陆续出版的各种回忆录,甚至还远赴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的图书馆去搜寻内地少见的陕甘宁边区部分县府的地方志和年鉴。而在上述几地未能寻找到的原著,她则是借力于师生友人的帮助,想尽办法从海外高校的图书资源中获得。
记忆的政治学 篇3
在河北省新课程和高考模式背景下,我校学生尤其是艺体类学生基础薄弱、学习时间少、知识量大,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很多,即使记住的知识,很多同学在考试过程中也会出现舌尖现象,明明知道试题的正确答案,但一时又回忆不起来。怎么办呢?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遗忘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套系统的自主有效记忆策略: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
“记忆有术”。要提高记忆能力,必须有良好的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对一些记忆方法的尝试:
1、理解记忆法。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记忆法。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学习者对材料理解的程度,不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该材料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理解记忆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政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上都可直接从其名称分析、记忆,做到“顾名思义”,这是记忆中最直接的方法。例如: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上涨,纸币贬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2、精选记忆法。对记忆材料加以选择和取舍,从而决定重点记哪些,略记哪些,这种记忆方法叫做精选记忆法,即记忆应有选择,记忆那些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材料。这样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上要注意发现、归纳和概括出基本概念和原理中的“关键词”,以利于记忆和理解。比如,在学到“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时,如果直接记忆的话比较长,可以采用找关键词法:“建立……基础,缩小……差距,增强……提高……”,再往里添加相应的修饰语就好记多了。
3、缩短记忆法。在记忆时,寻找材料或知识的关键点、关键词。在学习和复习知识点时我们引导学生把记忆的材料或知识加以提炼,抓住关键性的内容或词语进行记忆,化繁为简,通过这些词语的记忆,提纲挈领地带动全部材料的记忆,这就是寻找回忆材料的关键点。例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让学生先记住关键词,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有利于信息提取时用到的结点,在考试材料中的某些词语往往就是我们解题的一个关键,把握好这个关键点,就能迅速地从脑海里寻找互相匹配的关键词,继而回忆起相关的知识点。
4、、图表记忆法——形象性强,直观明了。
通过图形识记来增强记忆效果,主要特征是:“形象性强”。它比文字记忆效果要好,它以形象的图形提示出抽象的概念原理或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人直观地感知识记材料;它还以简单的线条、简洁的文字或简明的数字使复杂的、不易表述清楚的识记材料变得直观明了,使知识材料简要概括,一目了然。
例如: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例2、公司、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关系(如右图)
5、主线串联法。主线串联法是指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出联系这些知识点的主线,把握其内在的本质联系。可打破教材原有顺序和框架结构,优化组合教材知识,选择最能体现知识运用的角度,跨框、节、课甚至跨知识体系地进行知识梳理。将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成体。
以高中必修1教材为例,可作如下归纳:经济生活以市场经济为主线,抓好六个方面。即:一个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两大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三大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及纸币的发行规律、价值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四大政策: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政策、财政货币政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的就业政策;五大观念: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择业观、科学发展观、科学的经营观;六条原理:效率与公平、生产与消费、生产与分配、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价格与价值、供求关系、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
6、多通道记忆法: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有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
当然在教学中,除了这些方法我还运用了口诀(顺口溜)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多种记忆方法,以达到迅速记忆、準确记忆的目的,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独立个性得到表现,持之以恒等良好品质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也获得发展,而且,我认为无论是在平时新授课还是在单元复习和总复习中运用都很有效。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习惯、提高学生的有效自主记忆的能力、检验学生的记忆效果,这些都是我们政治教学一线工作者需要去研究和实践的内容。而对于有效记忆的方法的运用上,我们在教学之前利用一些简易可行的记忆力测试方法(如知识点听写、提问等办法)来对学生进行测试,以了解他们的记忆状况,为往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数据,更有利于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实施记忆的方式方法。让我们共同为这一事业而努力吧!
记忆的政治学 篇4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记忆
随着思想政治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 高中思想政治过多地注重热点问题的探究, 初中实行了开卷考试, 都片面强调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的训练, 忽视了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刚刚步入高中阶段的同学, 对思想政治的学习一点也不重视, 还处于开卷考试模式下的状态, 每次布置的记忆任务都不能按时完成, 认为思想政治知识很难记忆。甚至有的同学高中上了一年, 期末考试时, 还在问老师是不是开卷考试, 还处于开卷的幻想当中。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原料, 即使有再高的厨艺, 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对于学习思想政治来讲, 同样如此。一个人即使再聪明, 理解能力再强, 分析再严密, 没有基本理论作为支撑, 也根本无济于事。高考评分的标准看的是关键性的字眼, 而这关键性的字眼就是课本基本理论中的。无论新课改怎样进行, 无论考试怎样改革, 题型怎样变化, 但“万变不离其宗”, 最基本、最重要的仍然是对基本理论的记忆。只有记忆准确, 才可能在此基础上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记忆力并不是智慧;但没有记忆力还谈什么智慧呢?所以提高同学们的记忆能力、记忆效率就显得尤其重要。结合我的学习和工作实践, 我总结了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几种比较有效的记忆方法。
一、记开头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有的同学在遇到问题时, 总是习惯性地要求提示个开头, 然后他才能顺顺利利、非常流畅地背下去。所以在有的问题的记忆上, 我就帮助同学们在记忆的基础上, 着重进行开头的记忆。比如价值规律的作用有三点, 记住每点作用的开头“调节”、“刺激”、“促使”, 然后补充相应的内容, 价值规律的作用就可以很流利地记住。
二、记关键词
有的记忆内容比较长, 比较繁琐, 学生一看到这些内容头就大, 主观意识上不愿意去记, 产生抵触的心理, 当然就更不容易记忆了。有个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以愉快的心情学得的, 会永远记着。”如果学生心理上抵触, 下意识不喜欢, 当然就记不住了。所以, 每次遇到比较长的, 内容多的, 比较繁琐的记忆内容, 我总是帮助同学们进行关键词的记忆, 然后根据学过的内容进行小小的补充, 不拘泥于课本上一字不差的记忆。比如在记忆“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时, 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课本上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途径是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讲的, 比较长, 学生总是有一句没一句、丢三落四的, 我就让同学们找出五个关键词:技术、劳动者、经济发展方式、管理、产品, 然后结合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就可以了。而这五个关键词也恰恰是批卷的给分点。
三、记不同点
有的知识点虽然多, 但是认真分析就可以看出知识点的好多内容都是重复的, 只是改变了其中的一个词而已。对于此类内容, 在记忆时, 我总是会让同学们自己去分析, 去比对, 找出不同点, 然后记忆。这样, 刚开始他们认为需要几分钟记忆的内容在找到了不同点之后几秒钟就记住了, 并且不容易忘记。比如“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其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要求集体主义进行调节;再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 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对这个问题, 我就采样了这种方法, 同学们首先找到这三点的前面和后面都是一样的, 前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后面是集体主义的调节, 只是中间不同;并且前面和后面都是在问题中直接呈现出来的, 所以根本不用费心去记, 只记住中间的不同点就可以了。第一点强调的是“性质、目的”, 第二点强调的是“秩序的建立”, 第三点强调的是“矛盾的解决”, 这样, 同学们很快就能完成记忆任务。
四、记切入点
有的知识点在记忆时必须要准确, 所以不能仅凭理解记个大概, 所以一定要找出规律, 找到它的切入点。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学生记住很快就忘记了, 我就帮助同学们找到它的切入点“基本标志”、“根本目标”、“宏观调控”, 然后进行套入就可以了。由于是社会主义, 当然基本标志就是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由此还可以得出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国家能够实现强而有力的宏观调控。
五、简化记忆
让冗长的内容简化、简化、再简化, 回归最简单的状态:一个字、一个词。例如:主观能动性的内容, 我把它简化为“想”、“做”、“精神状态”, 先让同学们记这三个字词, 然后扩展, “想”就是“认识世界”, “做”就是“改造世界”, “精神状态”就是“决心、意志和干劲”, 最后再扩展。当然, 这个内容的扩展辅助了图示的方式, 更直观, 更形象。
六、类比记忆
例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等都可以采用类比记忆。在它们的辩证关系中, 都包含两个方面, 一个是决定作用, 一个是反作用, 并且反作用都有双重性, 正确的反作用具有促进作用, 错误的反作用具有阻碍作用。所以, 只要同学们记住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就很容易记忆了。
七、归纳记忆
每一节学的知识点都是分散的、零碎的, 但每一课的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要善于归纳、总结、比较, 做到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归纳的方法很多, 可以是提纲挈领式的, 也可以是表格样式的, 这些都是大家最常见的, 也是同学们运用比较多的。而在归纳的方法中, 有一种图示法也是非常直观、形象、易懂的。比如说, 在哲学中, 认识的内容讲完之后, 我就经常用图示法帮助同学们归纳总结, 巩固记忆, 用图示的方式整合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通过这个图示,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起点,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等等相关的知识点, 可以全面把握认识论的内容。
八、重复记忆
重复可以使大脑中淡漠的印象变得深刻, 模糊的印象变得清晰。有的同学经常问我:“老师, 我们按照你的记忆方法很快就记住了, 但也忘的很快, 怎么办呢?”其实, 遗忘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 时间与遗忘的数量成正比, 这是符合遗忘规律的。遗忘的规律就是先快后慢, 即短时间内一下子遗忘很多, 往后则越来越少。因此对付遗忘最后的办法就是重复记忆, 及时复习, 趁热打铁;定时复习, 巩固记忆;经过多次复习后, 知识才可以变成永久记忆。所以, 在每一节课讲完之后, 我都会要求学生在我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实时复习, 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提问, 我不定期进行抽查。
记忆的政治学 篇5
1、记忆目录
想要记住课本中的知识点,我们首先要会对知识点进行分类,特别是目录,毕竟目录就是最浓缩的知识点了,我们只有掌握了目录,就能知道我们大概需要学习的是什么。才能从最顶点去把握课本内容。
2、 闭目思考
我们在回忆目录的时候,我们要积极的思考目录下面是什么内容,如果遇到实在是想不起来的,我们就要重新翻开课本看一看了,重点复习这部分没记住的内容,这是在查漏补缺,尽可能的补足你的知识漏洞,然后再继续回想下去,这样的方法蛮有效率的。
3、 列出大纲
记忆的政治学 篇6
关键词:职业高中政治;记忆习惯;养成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在进行政治等理论型较强的文化课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会感到有一定的学习障碍,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高职生的学习重点都放到了对其就业有一定影响的实践课程方面,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不能将政治知识点记忆下来,自然影响学生对自身政治学习能力的信心培养。因此,本文针对这种问题,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习惯进行的讨论,希望能为职业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记忆习惯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一. 理解记忆法
政治课程的知识组成充满了理论性,因此,学好政治的前提是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不仅是对政治知识点本身的理解,还要在自身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只有政治知识真正被学生理解,并且已经渗入到学生的自身知识系统中,才能够最终形成学生的记忆,真正成为学生知识储备中的组成部分。因此,老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理解记忆法培养学生的记忆习惯。
首先,应该让学生对政治的基本概念进行熟知,理解概念中各个组成因素的含义以及各个组成因素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真正将政治概念的各个必备条件理解透彻,体会到概念的各个组成因素缺一不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其次,找寻有没有存在于概念规定之外的例外,进一步加深自我认知与理解。最后,通过学习的深入将所学知识点与之前的政治概念进行遥相呼应式的对照,考核政治概念的完善性与合理性,最终将其纳入自身记忆系统之中。
二. 归类总结法
高职政治所包含的内容涉及不同的方面,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大的方面,但是,政治知识的运用却是需要不同知识间的融合,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缺乏一定的完善度,那么在回答政治问题的过程中便会遗漏掉某个知识角度,影响最终的答题效果。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对于政治知识记忆的完整度,老师可以采用归类总结法来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
首先,在学习了新的政治知识后,老师要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的大体归属,判断其属于政治、经济、文化系统中的哪一个分支,再从大的分支下找到此知识点属于总分支下面的哪一个细小分支,并将此知识点填充到这个细小分支中去;然后,让学生画出树杈图,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大的学习方向作为树干,由其往下进行知识点的填充;最后,学生通过树杈图可以了解到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属于哪个系统,而在这个系统之下还有哪些知识点与此知识点“师出同门”,让学生在心中形成一张政治知识网络图,了解到不同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让自己的记忆系统形成体系。
三. 比较记忆法
对于高职政治这门学科来说,知识点的理论性也就决定了其知识结构间的相似性与不同之处的存在,这对学生的知识记忆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尤其对于高职生来说,其花费在政治知识记忆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如此有记忆难度的政治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可谓是一项重大挑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记忆耐心。想要化挑战为记忆机遇,老师就应该发掘相似知识点间相似性与差异性对于学生记忆所发挥的刺激性作用,相似之处可以减轻学生的记忆数量,差异之处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度,只要灵活运用好比较记忆法,记忆之殇也可以转变成加强学生记忆力的推动力。因此,老师应该督促学生进行相似知识点的收集与整理,比如,将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政体与国体列成一个比较表,通过表格可以快速知晓不同国家整体与国体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对于相同之处,只需进行一次记忆,对于不同之处,则会有意识加强记忆,最终使学生真正掌握政治知识的记忆之道。
四. 关键词记忆
关键词记忆法讲究化繁为简,只为大脑的记忆提供一些记忆的主干,枝枝叶叶则被作为记忆的次要着重点,只要主干被明确下来,那么枝干的记忆在大方向都确定下来的状况下,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这与政治知识的特点可以说是相得益彰的,政治知识中有许多语言是作为修饰而存在的,这种修饰性语言不会影响政治知识的主要立意表达,只要掌握了政治知识的主要关键词,之后再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修饰词的填充,并不会影响政治知识的最终表达。因此,这种记忆方式对于一些描述性语言较强的政治知识的记忆是很有用处的。
比如在学习“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哲学知识时,联系、发展、矛盾可以被当作关键词进行记忆,而其中的诸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发展的、是充满矛盾的等描述性语言可以被作为记忆的次要关注点,只要理清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记住关键词的基础上就能够对这些观点进行描述并且不会出现错误。但是老师教学生进行关键词记忆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明确一个问题,关键词记忆法所适用的知识点是一些描述性占据大量文字填充的语言,而且这些描述性语言的更换虽然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但是逻辑关系是符合大众的普遍认知的,不会在记忆过程中产生大方向上的错误,但是对于那些逻辑性较强且在平常学习与生活中接触并不是十分频繁的知识点,在运用关键词记忆法的时候难免存在记忆的混淆,影响最终的记忆效果。因此,关键词记忆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政治知识的特点而进行选择性使用。
高职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面临着学习时间有限的实际状况,因此,学生必须具备一套合理的记忆系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才能够足以应付政治知识的记忆难题。因此,对于高职生记忆习惯的培养是极其必要的教学事项,老师应予以高度重视并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记忆方式,以此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向茹.简论政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考试周刊.2016(09)
[2] 白红杰.“点、线、面”思维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 2016(05)
政治课中的巧妙记忆法 篇7
一、字面记忆法———顾名思义, 最直接、最常见
政治学科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等, 基本上都可直接从其名称进行分析、记忆, 做到“顾名思义”, 这是记忆中最直接的方法。我们的学生通常在记忆的时候容易犯一些形而上的错误, 比如在背书的时候像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虽然花的时间不少, 但是效果始终上不去。因此, 必须要求学生在记忆的时候能够全面地看待知识点, 学会在对记忆对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例1:价值规律, 主要讨论商品价值量, 以及价值量是如何产生、怎样实现的?因此, 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时间决定的。
例2:民主执政, “执政”是对执政党而言, 因此是党的执政方式之一。“民主”不仅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而且又是为民、靠民、民主集中制, 蕴涵着以党的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意思。相关的词语还有通货膨胀、替代品、互补品、债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依法治国等。
二、串词记忆法———化零为整, 整体记忆
学生在记忆比较复杂的知识点时, 往往记住了前面忘了后面, 或者记住了后面又忘了前面的知识点。因此, 如何让学生学会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点至关重要。从知识点中, 找出关键的词或字, 将其串联起来, 从而达到朗朗上口, 方便记忆, 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 记牢知识点。
例1:商业银行的职能:存款、贷款、结算。
例2:货币的职能:两基本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 三其他 (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
例3:共产党的性质:1 (一个最终目标) , 2 (两个先锋队) , 3 (三个代表) , 4 (四个指导思想) , 4 (党的四个基本教育) , 3 (公民的三观) 。
例4:政府职能:四大职能 (经济、政治、文化、公共服务) 。
例5: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四个有利于。
三、谐音记忆法———音同意不同, 记住更难忘
汉字中有许多同音字, 音虽同, 但意思不同, 我们可以利用同音字也就是谐音的记忆法, 来帮助学生迅速提高对记忆内容的兴趣, 加深对记忆内容的印象, 从而达到让学生又好又快记住相应知识点的效果。
例1:总统制的国家:“美没爸啊, 哎呀”, 意指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和印度尼西亚等。
例2:人大代表的职能:“提神表质”, 意指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和质询权。
例3: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表现为“熟剑一响”, 意指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
例4: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行人论剑”, 意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和网上评议政府等。
四、情景导入记忆法———情境导入, 记忆持久弥新
学生在记忆大段知识点时, 往往会遗忘。特别是一些书本知识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学生没有相应的经历, 比较容易快速遗忘, 记忆的时候效果不是太好。但是如果将记忆放入一定的情境之中, 学生可以通过情境导入的方法, 在头脑中概括并还原出知识点, 记忆能够更加清晰, 并能够持久不忘。
例1: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 可设想一位父亲打工挣钱的过程, 先干活 (生产) , 月底发工资 (分配) , 用工资去市场购物 (交换) , 回来吃饭穿衣 (消费) 。同样, 由“孟母三迁”记忆文化影响的潜移默化, 由“乡音无改”概括深远持久的特点。
例2:人大代表的职权是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和质询权,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人大代表的工作流程:人大代表先提出议案 (提案权) , 然后所有代表一起看 (审议权) , 看完了之后大家投票表决 (表决权) , 最后看看政府相关部门执行的怎么样, 干的不好要质问是怎么回事 (质询权) 。同样可以用在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上,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国家最重要的是立法, (立法权) , 国家所有大事要由全国人大决定 (决定权) , 国家各级领导人由各级人大决定 (任免权) , 国家法律和各部门事情做得好不好由人大监督 (监督权) , 人大每年开会的时间只有不到一个月, 平时的工作需要常设机关来代执行 (人大常委会) 。
五、规律记忆法———抓住共性, 指导个性
寻找和推导记忆事物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加以记忆的方法。由于普遍性和重复性是规律的特点, 所以只要抓住事物的这些特点, 就能对个性进行指导。如果学会运用规律记忆法进行记忆, 无疑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大脑记忆的负担, 并且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如, 文化生活中的两条线索:纵向———对待传统文化, 横向———对待外来文化贯穿始终。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纵向) 源远流长, (横向) 博大精深。
六、比较法———区别、联系
充分利用区别和联系两方面, 就可以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如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都要从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才能准确把握, 进而牢固掌握。
记忆的政治学 篇8
一、在构建知识体系基础上记忆
考试时无论怎样千变万化,答案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都离不开教科书。只是有些学生没有灵活运用,现在的高考题目综合性强,需要对知识全方位理解和掌握,部分学生只知道硬搬照抄,不会归纳总结,导致原材料成了“废料”。答案出来后又发现无非就是书本上的知识,但是让自己写又写不出来。所以,要对教材理解透彻,不能忽视构建知识体系,最为明显的是《生活与哲学》,体系结构很突出,学生光背原理和方法论是没用的,一旦范围搞错那就全盘皆输。讲到哲学的时候,我每讲完一个单元就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有哪些原理,各自对应的方法论又是什么。哲学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几个知识模块,而每个模块的知识点脉络很清晰。比如辩证法分为:联系、发展、矛盾三个大知识点,每个大知识点又分成几个小知识点。比如矛盾分为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主次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学生一开始不是很习惯,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了,看到哲学题目自然而然就会冒出相应范围的原理和方法论。这不是简单的机械背书所能解决的,而且也帮助学生节约了背书时间。
二、找准并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
很多学生在背书时都觉得历史比政治好背,因为政治总是背起来大段大段的,看了让人觉得心烦。发现了学生这一问题后,我要求学生准备一支笔,圈记忆内容的重点。先把一大段长长的内容缩短,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再把其他的内容加上去。就好比画画一样,先把主干画好,再加上其他的枝桠和树叶。例如,在背到选修三《国家与国际组织》“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时,知识点多,内容复杂,很多学生在背书时感觉有困难,要花整整一节课才能完成。我让学生背“两国政体相异”的知识点时,先让大家归纳一下是哪几方面的区别,学生得出是政体不同、议会权力不同、国家元首不同、政党制度不同、政府首脑不同、国家权力重心不同、内阁稳定程度不同,把它拆成一个个小问题,一一对应,区别好了再背就省力许多。
三、利用知识点问题图表记忆
无论是经济生活还是政治生活,很多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例如,背到“中国共产党”这部分知识点,我要求大家联系着里面的相关知识点一起背: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指导思想等等。然后又要求大家回顾我国政府的相关知识: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等。这样可以把两部分的知识点既进行了区分,又帮助大家进行了有效记忆。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运用于经济生活中,例如讲到“宏观调控”,可以联系前面的“财政”,通过对照发现财政政策也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背到“稳定物价”的时候,可以联系价值量的变动、供求关系、宏观调控等知识点。这样也帮助学生树立了问题意识,知道我们背了这么多的书是用来回答什么问题,不要辛辛苦苦背出知识点考试时碰到题目又不会答。
还要注意通过图表来记忆。这点在背经济生活时尤为突出。经济生活中的知识点很多不能靠单纯的记忆来解决,需要学生能理解并熟练运用。如讲解“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可以通过函数图表结合书本知识点来理解“一般而言价格上升,供应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
四、要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忆
记忆的政治学 篇9
一、以知识体系构建为基础进行记忆学习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高中阶段的学习都是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不愿意改变生活的现状也只有生活来改变我们。有些人说学习是为了考试,而考试的答案都是固定的。往往学生考完才发现,考试内容离不开课本知识。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又知之甚少。因此引导学生系统性的归纳课本、系统性的了解课本也是相当必要的。先构建知识框架再理论性、科学性的记忆学习是学习的基础。高中生在学习哲学这一课程时要适当的与实际相结合去理解去记忆。如果只是浅层次的认识和浅层次的分析是不够的,没有构成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去细化会导致学习的误差。在建立结构体系这一方面,老师更应该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让所学部分变成自己的部分。
建立知识体系框架要循序渐进。例如老师教的唯物论这一章,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得出相应章节的知识梗概,加以分析记忆。其中老师在讲解较难知识点的时候,要注意拿实例来与同学分享,让学生从实例中找到学习的共鸣,发现学习的乐趣,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记忆。构建知识体系对每一个高中同学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当我们考试的时候,能把每道题都分区域似的划分出来才是能者,这样的效果一是让我们脑子里形成系统化的学习模型,二是让我们方便记忆,改变死记硬背的习惯。
二、以图标、关键词为导向进行记忆
1. 以关键词为导向记忆
在高中学习政治的时候,老师口中的关键词总是多不胜数,例如什么唯物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等都是政治课上常提到的关键词。关键词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快速熟悉课本,快速认识课本。从关键词的引申展开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点。以关键词为载体的记忆明显起到了串联知识点的作用。关键词记忆有很多,我们就来说说常见的吧。例如关键词缩句,利用关键词把一句难懂、难分析的话缩成一小句,方便记忆的同时还可以锻炼找重点的优势。再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关键词去背书,高中政治,特别是文科,要靠背诵的东西有很多,我们在背诵这些课本和知识点的时候不要盲目的去背诵。我们要学会找重点,画关键词。画出关键词后我们便能通过关键词想出记忆的点,由点即面的去记忆。关键词还可以用来描摹,当我们只记住关键词的时候,比如高中政治中我们提到唯物论或者方法论,我们便会想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等知识点。关键词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将大问题划分成无数个小问题来看。小问题解决起来较轻易,而且印象深刻。
2. 以图标为导向记忆
其实在高中学习政治这一门课的时候,不再像小学初中一样去看图解字,小学生就很习惯性的喜欢去联系图文来拆解和分析课本内容。高中生自学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其实记住简单的图标和模型来学习记忆是很有帮助的。例如通过勾画和图标可以想到国家政体的一些主要结构和国家阶级层次。这样一来,学习的大致方向和大致范围也就明确了不少。建议高中老师利用树枝展开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填空和补充,达到知识点的延展和区分。
不管是图形记忆还是关键词记忆都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牢记考纲范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政治这一块上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理解方式,可能有的天生喜欢死记硬背有的喜欢通过理解循序渐进的背诵,不管哪种方式,只要我们找准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坚持完善就会取得好的成果。
三、以生活为载体进行记忆
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往往离不开生活,生活其实也是学习的一门行为艺术,但联系实际使我们盲目使我们不知所措。高中的政治学习与我们同学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着潜移默化的关系。当我们置身学习的时候不忘与生活相联系才是学习的精髓。在生活中,新闻媒体的传播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途径,他们通过知晓身边的事实案例进行相应的关联记忆,这在学习中又是一大完美的突破。我们往往忽略身边的小事而不去追寻根底,这酿造了我们多年的经验空缺,但当我们把课本记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我们才知道获取知识是可以走捷径的也是可以通过多方位尝试的。
四、结语
学习讲求一种主动性和方法性。当高中生在研习政治这一门学科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自己在学习中所用的方法是否恰当,所学的知识是否已经形成了框架印在脑中。我们在记忆背诵的同时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多方面的记忆方法去改变学习状态才是新时代中学生的号召。政治,特别是文学这一方面,不背书是不可行的,我们只有靠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才能突破性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有时候是始于形式,往往成功的道路是始于自己所认知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盛士辰.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高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154-155
[2]刘晓惠.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方法分析[J].学周刊,2014(11):90
[3]谢以洪.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114
[4]颜廷文.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问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112
[5]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思想政治教育之心理记忆律分析 篇10
一、记忆的生理过程及其基本规律
1. 记忆的生理过程。
生理学认为, 记忆是分布在大脑皮层上的具有中枢神经活动性的节点之间的突触电冲动, 导致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结的结果。记忆分为三个阶段:首先, 外部传入的信息在感觉记忆系统中保持1~2秒, 未经注意的就被遗忘;其次, 由注意从中选择信息, 送入短时记忆系统。如果这些信息未被编码将被遗忘;最后, 短时记忆中被编码的信息被送入长时记忆系统, 相对长久的保存下来。记忆又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感觉记忆是指个体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记忆, 它一般只有几分之一秒的时间, 如不立即进行处理, 记忆就会消失;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 是指感觉记忆中经选择性注意而能保持到20秒以下时间的记忆, 它具有容量小、保持时间短和易受干扰的特点;长时记忆是指经短时记忆加工处理而能长久保持的记忆, 它的储量几乎是无限的且能永久存储。记忆包括编码、存储、提取三个历程。编码, 是指个体在信息处理时, 经由心理运作, 将外在刺激的物理性特征转换成另一种抽象形式的心理表征, 它可以分为形码、声码、义码等多种形式;贮存, 是指将业经编码的信息留存在记忆中的过程, 它与中枢神经和大脑皮质的部位功能有关;检索, 是指将贮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取出应用的心理历程, 它实际上是一个解码还原的过程。在科学记忆过程中,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都要经过编码、贮存和检索这三个历程。
2. 记忆的基本规律。
(1) 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保持和遗忘的变化规律, 即遗忘在学习后就迅速下降, 继而随时间的增加而出现损失增量的递减。曲线显示, 对于初学的知识, 20分钟后会遗忘30%, 1小时后会遗忘40%, 1天后会遗忘60%, 而1个月后会遗忘80%。也就是说, 遗忘在记忆完成后立即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 保持会越来越少, 遗忘会越来越多, 遗忘速度呈先快后慢的曲线。 (2) 重复的次数与保持的程度成正比关系。研究表明, 第一次记忆的材料, 长时间不进行重复记忆, 就会被逐渐遗忘, 甚至达到没有记忆前的水平。而适时对记忆材料进行重复, 保持的就会增大, 遗忘的就会减少。重复的次数越多, 保持的比例就愈大。当然, 重复次数超过达到正确复呈平均所要次数的过度学习也是无益的。 (3) 记忆效果与个体生理特征呈正相关。生理特征是指个体在感觉、知觉、智力、情绪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 它涵盖了视觉、听觉、智商、心境等各个方面。研究表明, 个体生理特征越好, 在记忆过程中效果更好的可能性更大。比如说, 一个视觉能力强的人会比视觉能力弱的人记忆力强, 一个人快乐高兴的时候会比忧伤郁闷的时候记忆力强, 一个人睡眠充足时会比缺少睡眠时的记忆能力强。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措施
1. 在教育内容上, 设计系统、形象、生动的教育材料。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 它既包括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也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还包括时事政治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学科广, 涵盖知识面宽, 并且相互之间没有非常直接的联系, 关联性不是很强。如果不对教育内容进行分割、归纳和梳理, 必然会造成各个内容之间的交互干扰, 影响受教育对象的接受和认知水平。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在一个没有进行分类整理的图书馆检索一本书籍, 我们会毫无头绪、无从下手, 自然检索的速度非常缓慢, 零散、抽象的记忆材料在人的大脑中也是如此。对教育材料进行合理的设计,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教育内容梳理成体系。记忆规律指出, 完整、形象的事物较零散、抽象的事物更容易记忆。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一堆零散的玩具手脚我们记不住, 但是组装成一个玩具人我们就会过目不忘;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会毫无印象, 但是一个具体的实物我们就会牢记脑中。建立教育内容之间的联结, 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把它的内容以一个结构完整、要素关联、形式直观的框架传授给受教育对象, 必然能增强受教育对象记忆的效果。二是把教育内容转换为图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政策性、理论性较强, 它具有高度概括、比较抽象、枯燥晦涩的特点。按照心理记忆规律来看, 这样的记忆材料是比较难以记忆的。但我们如果把这些记忆材料以生动实在的图片形式表现出来, 使得记忆材料和受教育对象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结。三是把教育内容关联至情境。心理学研究发现, 回到记忆的情境中, 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例如, 你可能会想不起中学同桌的姓名, 但当你回到你们当时同桌的教室, 你可能就会立即想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把教育内容与现场情境联系起来, 建立两者之间特殊的联系, 能在回忆的过程中迅速准确定位, 提高记忆水平, 增强教育效果。
2. 在教育方式上:
引导受教育对象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长期以来,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比较重视教员在教育的主导作用, 对受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 单纯的将受教育对象视为知识灌输对象, 强调教员怎么教就怎么学, 教员教什么就学什么。这种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方式, 致命的弱点就是忽视“注意”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学认为,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认知过程中, 没有注意就没有对刺激信息的辨别, 就不会对相关信息的学习和记忆。没有注意的记忆只能是瞬时记忆, 始终处于随收随忘的状态。刺激信息只有经过注意登记后, 才能被存储。只有引起受教育对象的注意, 才能把边听边忘的瞬时记忆转化成短时记忆, 进而转化成长时记忆, 最终成为永久掌握的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提问是引起受教育对象注意的良好方式。教员通过对问题的精心设计, 引人入胜地提出问题, 从外部强化受教育对象的学习动机。受教育对象通过对问题的准备和回答, 引起了自己对教育内容的注意, 形成对教学内容的粗浅认识, 理清了自己的思路, 建立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从内部强化自身的学习动机。这种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 内外结合强化受教育对象的学习动机, 从而引导受教育对象深入分析问题, 帮助受教育对象理清思路以解决问题。实践证明, 这种通过在课堂上不断提出问题而产生的“互动”, 能使受教育对象的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 有效开启学生广阔思维空间, 有助于增强受教育对象记忆力, 提高受教育对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使他们能较快接受书本知识并得以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最后, 教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使得受教育对象纠正了认识不足, 强化了正确认识, 完善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识体系。教员提问到受教育对象回答再到教员解答, 这样一个闭合的过程中, 由于注意的作用, 使得教育效果大为提高。
3. 在教育手段方面, 向科学化、多样化、现代化发展。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形式与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物质手段主要是进行教育时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 可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精神手段包括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教法和受教育者的学法两个方法。就教育者的教法而言有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与实践的方法;就受教育者的学法而言有发现式和接受式两大类。教育手段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方面,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手段, 必将提高教育水平、增强教育效果。一是要依据科学规律开展。比如说,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就应当依据遗忘规律, 适时对已讲授的教育内容进行再学习。在有限的教育时间里, 有计划的采取学习要点归纳、理论体系梳理等多种形式对教育内容进行再学习, 即进行重复, 将能加深知识记忆, 降低遗忘比例, 提高记忆水平。二是要采取多种样式开展。在过程中, 就可以采取案例分析、交流讨论、模拟演示等多种教学样式。就拿模拟演示来说, 它就是通过对真实情况的模仿和演示, 帮助受教育对象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很强的仿真性、实践性, 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受教育对象的实践能力。三是要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开展。所谓现代化教育手段, 是指利用幻灯机、投影仪、放像机、录像机、大屏幕等现代科技成果, 使得教育形式更加形象化、生动化, 更能激起受教育对象的兴趣, 激发受教育对象的动机。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 将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落后模式, 从根本上增强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郝唯学, 何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3.
[3]Dennis coon.心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记忆的政治学 篇11
关键词:记忆共性;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理解;熟读;联想;仿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381-01
政治科是中高考的必考科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认为政治考试只要坚持考前一段时间突击背诵记忆一下就足够了,想在政治科的高分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政治教学的现状非常不尽人意,无法实现预期效果与既定目标。教师普遍认为政治易教难考;学生普遍认为政治易学难考。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参考其他学科的经验,我认为,我们可以运用记忆共性(理解、熟读、联想、仿写等)来增强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的信心,提升思想政治的教学效率,实现思想政治的教学目标。
一、记忆共性之一——理解。
思想政治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思想政治的基本常识与观点,帮助他们提升各自的思想观念、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等,同时,要求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观点去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学生就要记忆、掌握并利用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记忆是智慧之母,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把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就要了解前人的经验,要记住对前人的经验。也就是要理解教材涉猎的基本概念、观点、原理等,要全面懂得客观事物的意义,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努力占有知识,运用知识。应该说,理解是掌握、记忆、运用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比如,教学《如何创建优秀班集体》,就要让学生理解班集体的概念、形成、优势等,这样才能让他们积极参与创建,从而记忆和掌握知识。
二、记忆共性之二——熟读。
熟读是文科类科目学习的基本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说明了熟读的重要性。熟读能扫除思维方面的障碍,促进大脑思维细胞的活跃和记忆细胞的兴奋;熟读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所读内容的印象,掌握其内容结构。当然,读的形式多样,可有朗读和默读、诵读等。
朗读可以是个别读或集体读。从学生个别朗读时的状况我们能够检验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就要分层次地要求学生个别读,以便掌握学情。集体读则能够活跃学习气氛,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促进记忆,让他们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果。当然,朗读的内容大多是一些基本要领和原理等。默读则能够让学生静下心来,边读边体会含义,帮助学生领悟内容,加深理解,促进记忆,培养记忆能力。诵读是在朗读、默读的基础上,检验对课文内容结构掌握的程度如何,也是熟读的最高阶段。通过检查学生的背诵,促进和提高学生记忆能力,让他们体味成功,感悟收获,增强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
三、记忆共性之三——联想。
詹姆斯说“一件在脑子里的事实,与其他多种事物发生联想,就容易记忆,所联想的其他事物,犹如一个个的钓钩,能把记忆着的事实钩钓上来”。这就是说人的记忆能力主要来自联想。思想政治涉及很多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要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概念和知识点,就必须掌握和记住它们。而这些知识点和概念大都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即便掌握其中一点,也要通过联想把前面和后面的知识点一个个钩钓起来,从而拓宽知识面,加深记忆并掌握这些知识。
比如,教学“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然后联想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而决定了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的归属,人们平均分配生活生产资料,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而且形成了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但是,人们生活困苦,处于野蛮状态。奴隶社会尽管存在剥削和压迫,其生产关系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这样以来, “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就在于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相适应”的原理学生自然掌握。然后,联想因为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产生不同的社会,我们再引导学生联想到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不同的,把前后生产力水平与生产关系特点相对应,自然理解“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应的”这一原理。再进一步联想就能掌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因此,联想能够促进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点和概念,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四、记忆共性之四——仿写。
作文教学常有仿写的要求,帮助提高写作能力与水平。仿写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消化知识的过程,同时,能够促进记忆。思想政治教材的练习常有辨析、分析说明、论述等题型,这其实也是一个仿写的过程。
为了培养学生论述题与分析说明题的答题技巧,我们可以精选一些类似的题型训练学生,要求他们仿照这些题型进行必要的仿答、仿写,从而,养成答题规范化、具有逻辑性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对知识和概念的记忆与理解,提高其答题的技巧与得分率。比如,有这样一道题:一报社记者要求一企业经理简要谈谈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经理:发展经济必定引发环境污染。记者: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该如何处理?经理:发展自然产生污染,污染必然需要治理,治理又会发展经济。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经理的观点。
其实,解决这一题的关键就是解决“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知道经济发展必须在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环境是经济的基础,也是制约经济的因素。如果片面发展经济,忽视环境的承受能力,势必造成环境污染,而环境污染又会影响将来的经济发展。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才能保障经济的健康持久发展。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经济必须发展,环境更需保护。但是,要保证二者的协调发展,要让它们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统一。
总之,我们要善于运用记忆的共性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成绩。
参考文献:
[1]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修订稿)》百度文库
【记忆的政治学】推荐阅读:
高中政治记忆口诀07-29
9年级政治知识问答记忆题01-05
拿不走的记忆《拿不走的记忆》歌词07-10
金鱼的记忆05-28
父亲的记忆05-28
童年的记忆07-23
生命的记忆09-07
读书的记忆10-06
青春的记忆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