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论文

2024-12-06

论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论文(精选8篇)

论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论文 篇1

摘要:面对越发紧张的人地矛盾冲突,在城市规划中,必须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土地浪费问题。本文首先就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做了简要分析,然后就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做了更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改善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信息共享;土地管理;环境保护

我国现在的城市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城市人口的集中程度以及城市的功能,使得城市土地资源寸土寸金。可以说,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其使命,不容浪费与不合理使用。所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依赖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本文就将对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论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论文 篇2

1 城市规划及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分析

(1)低下的土地利用率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缺少明确的规划,随意地进行城市的扩建工程很大程度上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盲目地将城市土地以“现代开发区”的形式进行征收,容易使得城市的发展建设与实际的发展需要相脱节,无法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而那些可以归之于一个系统,方便相互协作的单位群体,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形成,也是造成城市土地资源浪费的因素。以往的城市规划,将学校、医院、行政的服务单位、社区的管理部门这些负责公共服务的设施分散地进行安置,降低了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既浪费了城市的土地资源,又不利于高效地为市民提供服务,增大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以上反映了城市规划部门城市的规划布局,未能与城市人口以及分布进行结合,土地的利用变得很不合理。

(2)土地资源管理市场缺乏有效管理,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足。我国现阶段缺乏对城市土地市场的有效管理,城市土地市场的管理体制,相关的监督机制都无法适用于新的发展环境,亟须进行完善。而很多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更是不胜枚举,这些非法行为更加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造成大量的浪费。除了土地资源市场的管理不规范外,城市规划中也缺少了对环境、生态的相应保护设计。很多时候,土地资源的商业价值超过了对其存在的生态价值的认识。为了建设新城区,而进行大面积的农业用地征用,浪费了大量的农业用地的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污染。正是由于对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城市的发展建设都极为不利,采用这种牺牲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是很不明智的。

(3)城市发展规划缺少与实际情况的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程度已经超过了30%,处在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的阶段,而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存在着规划人员、建造人员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很多的城市规模规划,城市设施建设都匹配不上实际的需求。城市进行房地产的建设时,可能会征用到自然界生态景观的土地,或是为了使用依山傍水的宣传口号,在河流附近建设高档的别墅群,造成了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一些城市缺少对城市发展规律的遵循,完全将国外一些城市发展的模式直接应用到城市的建设上,肆意地规划,都会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盲目地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建设,而不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城市设施的重复建设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出城市土地资源的作用,造成了建设成本的浪费,对城市土地资源的保护极为不利。

2 城市规划及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措施

(1)规范管理城市土地资源的市场,加强相关的监督力度。保障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就需要制定出相关的规则,对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规范地管理,细化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环节,进而有效地对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利用。而对城市土地资源市场的监督,则可以采用投诉的机制,多层次、全方位地让广大群众进行监督,对那些规模较大的项目,就要采用开展听证会的形式,听取大众的建议,保证整个土地征用的进程处于一个公开的环境下,消除违规行为的发生机会。对于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土地监管来说,要保证规划机构与监管机构能紧密联系,杜绝两个机构相互冲突的情况发生,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2)保护城市的原生态自然资源。要想实现对城市以及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就需要对城市原生态的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城市新城区的规划建设,要尽可能地不征用到耕种和植被覆盖率高的土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耕地面积就不断地减少,同时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也在相应地增多,而大面积的征用那些植被覆盖率高的土地,极大地削弱了自然环境本身的自洁能力,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的影响。城市的规划以及城市土地的利用要确立好生态因素这一前提,确保城市的环境卫生处于一个平稳的环境下,保证环境内的生物多样性,坚持贯彻好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减少城市规划中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树立起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进行城市的规划以及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上,要充分地遵循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有利地提高了城市横向、纵向扩大的成效,降低了城市建设时建设成本的浪费,破坏了城市规划及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秩序。可持续发展要关注的部分是:1对于城市的旧城区一类的已开发的土地资源进行再利用时,要考虑到相关的真实需要,降低因盲目建设而造成的成本浪费的机率,保证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2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要着眼于将来城市的发展需要,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城市的科学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采用相关措施来协调好之间的关系。现阶段我国在城市的规划以及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城市的相关服务设施跟土地利用的服务体系不健全,使得城市扩建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连锁反应。因而,城市的发展建设要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立足于现阶段的同时,要为将来的修缮做准备,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城市的土地资源。

摘要:城市的规划建设决定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壮大,城市的征地成本也相应地增高,这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对于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要根据实际的城市发展需要而进行改变,城市的规划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要,不断实现规划技术上的提升,服务能力上的进步,切实的解决掉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城市向着积极健康的发展方向前进,让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的和谐快乐。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利用

参考文献

[1]石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研究[D].浙江大学,2006.

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建设;利用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势必要进行城市规划工作。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土地利用能够充分有效,但在目前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着土地利用不全面、不协调等问题。

1、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不协调

城市规划的主要职责归属于规划管理部门,而城市土地的利用归属于土地管理部门,随着国家对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视,已经在很多法律条文上明确规范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但其实在具体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两个管理部门脱钩的情形。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在于如何协调城市发展,如何合理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如何释放城市可用土地压力等,而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在于土地管理工作,土地合理利用以及土地买卖等。因两个部门的工作侧重点不同,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口径不一的情况,就容易造成工作误差,既影响城市规划工作,也影响城市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在一些城乡结合部,这些城市规划的空白地区,往往已经列入了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当中,如果两个部门步调出现不一致的地方,很容易造成“未批先建”现象的大肆泛滥,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一旦这些地区被列入规划区域,那么拆除工作将是摆在规划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2、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未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

一般来讲,城市规划建设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城市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这部分土地收益既可以为城市规划工作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也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土地收益难以满足城市规划的资金需求,制约着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在城市土地的出售过程中,将城市土地的利用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既能实现土地收益,又可以便于开展城市规划建设,但部分城市为了单纯追求过高的土地收益,将城市土地高价出售给地产商,其中不乏一些原本用来规划建设绿地、公园、广场等公共用地部分,虽然在资金上支持了城市规划工作,但却也阻碍了城市规划的实施。

3、城市规划制定存在随意性

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程,城市规划一旦通过,并准予实施便具备法律强制性,不得随意更改,这就要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制定规划内容时必须经过科学严谨的验证和考察。但部分城市在制定城市规划时普遍存在随意性,一方面浪费了土地资源,浪费了城市规划资金,另一方面也让城市丧失了自身的特色,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在城市规划中,一些领导干部,为了盲目地追求形象工程,在城市规划中进行不必要的开发,如不考虑城市人口的密集度,盲目设定大型购物广场,这样既浪费了土地资源,还影响了区域的经济发展。还有部分城市在规划过程中,不注重对城市特色的保护,尤其不注重对城市古老特色的保护,盲目追求西方建筑风格,使城市丧失了自身特色。

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科学合理

城市绿地是城市的“肺”,特别是在城市人口增长、城市汽车增长等背景下,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比如北京的“雾霾”天气等,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可以提升土地利用的价值,增加土地收益。但部分城市在进行绿地系统规划时,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一些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进行绿地系统规划时,未顾及城市已有的绿化景观,而是盲目追求新颖,不分区域不分场合构建大面积的草地、绿化植被等,甚至不惜毁坏城市固有的绿化景观来构建统一的绿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规划的资金投入,造成了城市规划资金的浪费。这种规划方式,还容易对城市的林木资源造成破坏,特别是一些比较有历史感的古木,因不符合美观的考虑,被人为砍掉。还有部分城市在进行绿地规划时,不切合当地实际的人文、气候、土质等因素,盲目引进一些稀有物种或外来物种,并在绿化完毕后,未进行及时的园林保护,造成了这些苗木的死亡,也造成了绿化规划的重复性建设。

二、城市规划的合理思路分析

城市规划是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应该实现两部门的统筹结合,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1、构建两部门便捷迅速的信息渠道

城市规划部门与城市土地管理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做到信息共享,搭建两部门便捷迅速的信息渠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才能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有效实施。城市规划部门与土地部门应该构建信息平台,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内容互通、会议议程并行等多种方式,实现两部门的信息沟通工作。在进行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时,可实行两部门联合与会的制度,共同探讨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城市发展和规划的特点,确定阶段性的合作重点和既定目标,保证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同步协调进行。

2、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制定严谨的城市规划方案

城市土地资源能否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与城市规划的是否科学合理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城市实际发展情形,来优先确定规划区域,以确保及时地实现该区域的土地增值,对于一些城乡结合部等土地增值不明显的地区,可以列入城市规划议程,进而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有序开发。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遵循对城市景观、城市文物、城市标志等人文建筑或自然景观的保护和重视,不能以破坏来建设。在制定城市规划内容时,可以参考一些先进的经验或方法,在突出城市特色的条件下,进行合理开发。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可以通过旁证会、论证会来广泛吸取群众意见,规划方案制定后,要及时通报,以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严谨。

总结

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与城市土地管理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沟通,确保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对城市景观、城市特色、绿化植被的保护,同时注重提高城市土地的收益。

参考文献:

[1]侯丽鸿,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J],山西建筑,2014年1月;

论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论文 篇4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实施操作指引(试行)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二○一三年四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操作指引(试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核.........................................3 第三章 有条件建设区使用.............................................4 第四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6 第五章 附则........................................................1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操作指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规定的通知》(粤府办„2013‟3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管理规定>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3‟23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交通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3‟51号)、《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深府办„2013)7号‟等文件要求,规范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结合当前我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政策,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指引定位】

本指引为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内部各处室、管理局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相关工作的依据。

第三条 【规划层级】

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分为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个层级。其中,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确定全市各类用地指标、片区划分、中心城区和各片区指标分解、中心城区用地布局;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片区各类用地指标及用地布局。

中心城区包括原经济特区内四区,分别是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和盐田区。中心城区外包括四个片区(附件1),分别是宝安片区(含龙华新区)、龙岗片区(含大鹏新区)、光明片区、坪山片区。

第四条 【实施部门】

委员会负责统筹、指导和审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各管理局负责所辖区域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五条 【指标控制】

规划实施期间,市、片区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得突破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操作指引(试行)

规划实施期间,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其他建设用地规模等预期性指标,要通过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计划、严格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土地供应等措施促进实现。

规划实施时,城乡建设用地可用于交通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不得用于城乡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内部地类可互相调剂使用,交通水利用地与其他建设用地可互相调剂使用,申报用地时按其实际用途报批。

第六条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设项目,按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规划期间可能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工程清单”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处理:

(一)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

(二)列入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的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城镇村重要基础设施、社会公益项目;

(三)列入省、市能源、交通、水利、环保等重点专项规划中的能源、交通、水利、环保项目;

(四)属防灾救灾建设、军事设施、涉密项目;

(五)每年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交通专项规划中明确的交通项目。

上述交通项目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码头、管道运输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规划期间可能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工程清单”的建设项目按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处理。

第七条 【指标和数据库管理】

各管理局、相关处室对视作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务必做好台帐管理,每年12月初报总体规划处汇总(附件2)。

各管理局、相关处室对有条件建设区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的地块一经批准后及时报送总体规划处,总体规划处汇总后交由信息中心在图形系统上及时公布。

每年12月,总体规划处汇总本视作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条件建设区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的地块,更新全市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交由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操作指引(试行)

信息中心在图形系统上公布。

委员会按照相关要求将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情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情况报送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和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附件10)。

第二章 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核

第八条 【规划审核】

各管理局、相关处室应严格依据规划审查各类用地,建设项目用地在选址和预审阶段、城市更新项目和土地整备项目在规划审批阶段必须严格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核。

不符合土地规划用途的建设项目,必须扣减用地规模或调整用地选址,否则不得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不得进行建设用地审批。符合规划调整的,按规定程序先行调整规划,再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第九条 【审核依据】

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核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地块规划用途为依据。第十条 【审核内容】

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核,主要审核以下内容:

(一)是否符合土地规划用途(附件3,属于建设用地的应进一步核查二级分类);

(二)是否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三)是否占用有条件建设区。

主要审核内容见附件4,建设项目规划审核结果标准表达可参考附件5。第十一条 【特殊情况】

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核一般以用地范围作为审核范围。以下情况作特殊处理:

(一)公园绿地、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以实际发生建设的用地范围作为审核范围(附件6.案例1);

(二)围填海造地,涉及围填海的规模、用途和布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按照相关规定审查报批;未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编制规划修改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操作指引(试行)

案,并按规定程序报规划原批准机关批准后才能审批用地(附件6.案例2);

(三)地下工程用地不需要进行规划审核。包括道路隧道、地下敷设管线、地下停车设施等只发生在地下建设,地面仍保留为农用地或未利用地的地下工程项目用地(附件6.案例3);

(四)临时用地不需要进行规划审核。根据临时用地申请使用情况,在规划期内能依法复绿为农用地的临时用地,包括垃圾填埋场、淤泥渣土受纳场、临时堆场、临时施工用地以及相关法规规定的临时用地(附件6.案例4)。

第十二条 【视作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情形】

建设项目用地不涉及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以下情形视作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一)建设项目用地调整规划用途面积不超过400平方米的(附件6.案例5);

(二)单体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下的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输电线塔基、钻探井位、通讯基站、环保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附件6.案例6);

(三)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附表“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中的交通、水利、军事设施建设项目。

(四)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附表“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中的建设项目、使用特殊用地(不含军事设施用地)、盐田等其他建设用地规模的建设项目,以单独选址方式报批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1、不涉及占用基本农田;

2、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

3、符合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

4、不涉及经营性房地产用地。

第三章 有条件建设区使用

第十三条 【使用原则】

有条件建设区内土地在不突破各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且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用于城乡建设用地实际使用布局的合理调整。

使用有条件建设区时应等面积核减所对应区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涉及跨区建设项目用地使用有条件建设区的,由建设项目涉及有条件建设区面积较大的管理局牵头,其他管理局配合,由牵头管理局拟定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

第十四条 【使用地块条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操作指引(试行)

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涉及的调入调出地块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调入地块

1、在有条件建设区范围内;

2、在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实地上均必须是农用地或未利用地。若为建设用地,应予以解释说明;属违法用地的,需提供违法用地处理到位证明文件。

(二)调出地块

1.土地利用规划用途必须为城乡建设用地;

2.在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实地上均必须是农用地或未利用地; 3.未经批准为建设用地,并提供未批准为建设用地的说明;若已批准为建设用地的,应依法撤销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后,方可作为调出地块。

第十五条 【使用程序】

建设项目涉及使用有条件建设区时,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管理局负责拟定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附件7.3)。

(二)征求区(新区管委会)发改、经贸、建设、环保、交通、农业、水务等有关部门意见。属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由总体规划处征求市有关部门意见(附件7.4)。

(三)主办处室审查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

(四)委员会业务会批准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属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方案经委员会业务会审议后逐级上报批准。

(五)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经批准后30个工作日内,管理局应在本辖区范围内予以公告(见附件9)。

(六)委员会将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成果上报备案(附件10)。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涉及法定图则修改的,管理局应同时启动法定图则修改程序,法定图则修改和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一并上报。

第十六条 【重点审查内容】

主办处室在审查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时,需要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用地是否符合区域内等面积置换原则,区域内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是否突破;

(二)调入调出地块是否符合条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操作指引(试行)

(三)与法定图则、生态线及其他相关规划是否相衔接;

(四)相关图表是否符合要求。

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管理局修改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后重新上报;审查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时,调整地块涉及相关职能处室业务的,应征求相关处室意见。

第十七条 【上报材料】

管理局申请使用有条件建设区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关于有条件建设区使用的请示(附件7.1)。

(二)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附件7.3)。

(三)区(新区管委会)发改、经贸、建设、环保、交通、农业、水务等有关部门对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的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附件7.4)。属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管理局不需要提供该项材料。

(四)电子数据光盘(附件7.5)。

第四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

第十八条 【修改原则】

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不得减少本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二)不得突破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建设用地总规模;

(三)有利于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

(四)优先保障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战略发展地区、民生工程及基础设施用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不包括本指引第二、三章有关规定使用土地而引起的土地利用布局变化的情况。

第十九条 【市级规划修改情形】

符合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修改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一)中心城区国家和省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操作指引(试行)

(二)中心城区对选址有特殊要求的交通、能源、水利、矿山、军事等单独选址建设的项目用地;

(三)跨片区的国家和省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以及对选址有特殊要求的交通、能源、水利、矿山、军事等单独选址建设的项目用地,造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片区规划修改且指标发生变动的;

(四)围填海用地项目位于规划范围之外的;

(五)经省政府批准调整行政辖区或功能片区设置后,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土地管理产生较大影响;

(六)国家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二十条 【片区规划修改情形】

符合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占用基本农田,确需修改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一)国家、省和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二)对选址有特殊要求的交通、能源、水利、矿山、军事等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用地;

(三)公共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民生项目用地;

(四)市政府批准的其他情形。第二十一条 【修改地块条件】

规划修改涉及的调入调出地块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调入地块

1、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若涉及禁止建设区,应说明其必要性,并附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

2、在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实地上均必须是农用地或未利用地。若为建设用地,应予以解释说明;属违法用地的,需提供违法用地处理到位证明文件。

(二)调出地块

1.土地利用规划用途必须为建设用地;

2.在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实地上均必须是农用地或未利用地; 3.未经批准为建设用地,并提供未批准为建设用地的说明;若已批准为建设用地的,应依法撤销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后,方可作为调出地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操作指引(试行)

第二十二条 【市级规划修改程序】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管理局负责拟定规划修改方案(附件8.6)。涉及跨区建设项目规划修改的,由建设项目涉及面积较大的管理局牵头,其他管理局配合,由牵头管理局拟定规划修改方案。

(二)总体规划处征求市发改、经贸、建设、环保、交通、农业、水务等有关部门意见(附件8.7),并组织相关处室审查。

(三)管理局完成专家评审会及听证会工作。

(四)总体规划处报委员会业务会审议。

(五)方案经委员会业务会审议通过后,由委员会以市政府名义将方案逐级上报国务院批准。如规划修改方案为交通、能源、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确需单独选址建设的项目,依法可以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修改方案则由土地利用处在用地报批时一并上报。

(六)方案经批准后30个工作日内,管理局应在本辖区范围内予以公告(附件9)。

(七)委员会将规划修改成果上报备案(附件10)。

市级规划修改方案涉及法定图则修改的,管理局应同时启动法定图则修改程序,法定图则修改和规划修改方案一并上报。

第二十三条 【片区修改程序】

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管理局负责拟定规划修改方案(附件8.6)。

(二)管理局征求区(新区管委会)发改、经贸、建设、环保、交通、农业、水务等有关部门意见(附件8.7),并完成专家评审会及听证会工作。

(三)主办处室负责审查规划修改方案,并报委员会业务会审议。

(四)土地利用处将方案连同其他用地审批材料一并报市政府审批。

(五)方案经批准后30个工作日内,管理局应在本辖区范围内予以公告(附件9)。

(六)委员会将规划修改成果上报备案(附件10)。

片区规划修改方案涉及法定图则修改的,管理局应同时启动法定图则修改程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操作指引(试行)

序,法定图则修改和规划修改方案一并上报。

第二十四条 【市级规划修改上报材料】

委员会以市政府名义向国务院申请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附件8.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按规定可以在报批用地时一并报批的除外)。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附件8.6)。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评估报告。其中涉及环境影响评估部分要求按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环保审查意见的函》(粤环函„2006‟766号)的具体要求编制。

(四)专家组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的论证意见以及专家组成员名单(附件8.4)。

(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听证会纪要(附件8.5)。

(六)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等相关证明文件。

(七)涉及具体建设项目的应由项目单位提供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和总规模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说明。

(八)市发改、经贸、建设、环保、交通、农业、水务等有关部门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附件8.7)。

第二十五条 【片区规划修改上报材料】

委员会向市政府申请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关于修改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附件8.2)。

(二)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附件8.6)。

(三)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评估报告。其中涉及环境影响评估部分要求按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环保审查意见的函》(粤环函„2006‟766号)的具体要求编制。

(四)专家组对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的论证意见以及专家组成员名单(附件8.4)。

(五)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听证会纪要(附件8.5)。

(六)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等相关证明文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操作指引(试行)

(七)涉及具体建设项目的应由项目单位提供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和总规模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说明。

(八)区(新区管委会)发改、经贸、建设、环保、交通、农业、水务等有关部门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附件8.7)。

第二十六条 【规划修改专家评审及听证】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在上报审批前,管理局应按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评审及听证等工作。

(一)专家评审会及听证会可同时召开,具体工作由管理局组织实施,听证会相关工作参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

(二)专家评审会时,应邀请5名以上市级土地利用规划专家库专家。与项目承担单位有利害关系的专家应回避有关项目论证,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不能以专家身份参加论证。

(三)专家评审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的必要性,是否符合规划修改的范围和要求。2.规划修改方案的合理性。重点是耕地保有量指标不减少,基本农田指标不减少;补划的耕地及基本农田质量不下降;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变。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与当地城乡规划是否衔接协调。4.对规划实施的影响评估报告是否客观。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经费保障】

委员会应将全市各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经费列入各前期费计划,保障规划实施检查、调整修改、评估等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十八条 【责任追究】

委员会各相关部门应在本指引下开展规划实施各项工作,未按本指引要求以及违反相关法律规定,造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约束性指标突破、擅自修改规划、非法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等情况的,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

第二十九条 【发布实施】

论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论文 篇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城市总体规划:

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二、两规的关系

相互包含相互制约

从规划范围和内容来看,城镇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规划部分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但城镇规划还包括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市政建设、城镇体系等,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包含这些内容。两者都属于区域规划中最低层次的规划,其关系应当是相互包含和制约的关系。

1、土地使用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

2、城市总体规划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宏观依据

3、两者相互协调和衔接

三、两规的相同与不同

(1)共同目标:为了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两者关系:

①土地使用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为主要目标,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上对土地资源及其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和控制,而城市规划侧重于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②城市总体规划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宏观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除了土地使用规划内容外,还包括城市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空间布局等内容,这些都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宏观依据。

③两者相互协调和衔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仅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应为合理选择城市建设用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供灵活性;城市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布局应主要根据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安排。城市总体规划应进一步树立合理和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概念。城市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标准、总量,应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协商一致。

城市总体规划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相互协调和制约,共同遵循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空间协调发展的原则

规划思路不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是依据上一级下达的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新增耕地面积和净增耕地面积三项控制指标 J,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重在控制,而且是刚性的。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没有自上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城市的发展思路和城市规模是建立在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地理、资源、产业政策、人文背景等多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

人口统计口径不同

因此,导致两规中关于城市人口规模的内涵不一致,前者明显大于后者,直接影响根据人口规模计算的城市用地面积。

土地分类体制不同

在地类划分上,“两规”存在较大差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各类用地面积统计采用《全国土地分类》(2002 年),分3 个一级地类、10 个二级地类和52 个三级地类。而城镇总体规划采用的是《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9-90),其用地类型分为10 个大类、46 个中类和73 个小类。这种土地分类的不同直接导致同一地类有不同的内涵,使相同区域可以统计出不同的地类面积,相同地类无法进行比较、计算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将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分为城市用地(建成区)、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独立工矿用地、盐田及特殊用地。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城市用地面积要小于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用地面积。

法律地位不一样

土地规划的宏观控制和约束力未能在法律上充分体现。《土地管理法》及实施条例都简单地讲各级政府应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规划应对哪些土地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如何保证规划的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无法律约束力,违反了规划如何处置等均未能明确。相形之下,城市规划有《城市规划法》作为法律保障,规划的制定、实施和违反规划应负的法律责任等《城市规划法》均作了明确的规定。政府的行政态度

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均是由地方政府组织,但是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解决当地就业等,往往热衷于建设大城市,迎合各项建设项目的用地要求,有任意扩大城市规模的倾向;城市规划部门为迎合政府意图,加上自身利益观念的驱使(按规划面积计酬),也喜好做大规划。加上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剧了新一轮的圈地热,弱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用地规模控制的作用。

南京市两规出现的问题

根据1996年10月31日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南京市规划基期耕地面积达464万亩,而近期经验收通过的更新调查数据却为370多万亩,相差94万亩。若按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率83.38%计,规划保护面积为386.9万亩;

由于规划编制时国家尚处于宏观调控阶段,对经济发展需要的用地量预测不足;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指标分解控制为核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与修改 篇6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26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12条;

3、《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与修改工作的通知》(湘国土资发[2012]10号)。

办理条件

一、申请规划调整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规划文本中已作安排,但选址未定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单独选址建设项目,需落实到规划图上的;

2、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上已作安排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实际用地规模或位置需作调整的;

3、在允许建设区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对允许建设区的空间布局形态进行调整,在有条件建设区进行选址建设的;

4、因矿山建设或安全、环保等原因,对选址有特殊要求的项目,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5、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申请规划修改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未列入规划,但符合《土地管理法》第26条规定,经国务院或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2、未列入规划,也不符合《土地管理法》第26条规定,确需建设的单独选址项目,需要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3、因实施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城镇化进程加快,行政区划调整,城镇和村庄功能定位转变,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新立、扩区、调区等需要,需要超出允许建设区规模使用有条件建设区或改变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扩展边界的;

4、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办理流程

一、规划调整须提交的材料及办理流程

1、提出申请。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向规划原批准机关同级国土资源部门提出规划调整申请,并编制或委托具有土地规划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调整规划方案。申报材料包括:规划调整的请示文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审核(备案)表》;规划调整项目的材料、纪要等。规划调整方案包括:调整前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调整涉及的地块编号、地类、土地面积以及规划调整后对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分解落实情况等说明材料。

2、调整规划。对经审查确需规划调整的,由规划原批准机关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调整)审核(备案)表》出具同意规划调整的审查意见。对经审查不同意规划调整的,由规划原批准机关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向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反馈不同意规划调整的意见。

3、更新数据库。经规划原批准机关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查同意的,相关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在7个工作日内,将调整后的规划数据库提交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更新,并由该信息中心出具数据库更新证明。

4、成果备案。在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更新数据库后7个工作日内提交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进行数据库更新备案并出具数据库备案证明。规划调整审批同意后7个工作日内应当将上述办理规划调整流程中的所有相关资料报送其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同时提交规划调整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说明、图件6套及电子光盘4套至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提交相同的成果一套至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二、规划修改须提交的材料及办理流程

(一)申请对省人民政府审批的规划进行修改的,应提交的材料及办理流程:

1、提出申请。由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报送要求规划修改的请求。

2、开展评估。省厅根据省人民政府转来的市人民政府请求规划修改的请示,委托具有土地规划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编制规划实施评估报告,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是否有必要对原规划进行修改的意见。

3、修改规划。对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由具有土地规划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规划修改方案,修改规划。对经评估不同意修改规划的,由省厅向省人民政府报告评估和审查结果并回复下级人民政府。

4、成果审查。修改后的规划由市人民政府报省厅,省厅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申报材料包括:市人民政府初审意见;修改完善后的规划修改方案及专家评审意见;规划修改的听证纪要、公示材料;修改后的规划成果。

5、规划审批。市人民政府按照成果审查意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完善后,由省厅将规划成果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6、更新数据库。省人民政府审批同意7个工作日内,相关市、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将修改后的规划数据库提交湖南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更新,并由该中心出具数据库更新证明。

7、成果备案。在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更新数据库后7个工作日内提交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进行数据库更新备案并出具数据库备案证明。规划修改审批同意后7个工作日内应当将上述办理规划修改流程中的所有相关资料报送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同时提交规划调整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说明、图件6套及电子光盘4套至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提交相同的成果一套至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二)申请对市人民政府审批的规划进行修改的,应提交的材料及办理流程:

1、提出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报送要求规划修改的请示材料,包括:要求规划修改的文件;规划修改情况说明。

2、开展评估。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市人民政府转来的县级人民政府请求规划修改的请示,委托具有土地规划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编制规划实施评估报告,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是否有必要对原规划进行修改的意见。

3、修改规划。对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由具有土地规划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规划修改方案,修改规划。对经评估不同意修改规划的,由市国土资源局向市人民政府报告评估和审查结果并回复县级人民政府。

4、成果审查。修改后的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报市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申报材料包括:原规划实施评估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县级人民政府初审意见;修改完善后的规划修改方案及专家评审意见;规划修改的听证纪要、公示材料;修改后的规划成果。

5、规划审批。县级人民政府按照成果审查意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完善后,由市国土资源局将规划成果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6、更新数据库。市人民政府审批同意7个工作日内,相关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将修改后的规划数据库提交湖南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更新,并由该中心出具数据库更新证明。

论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论文 篇7

1.1 城市空间过度扩张, 郊区化的负面效应十分突出

近年来, 我国城市发展中也产生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郊区蔓延难以控制。蔓延带给社会的是使用者、住房拥有者和私人部门得到利益, 而城市蔓延产生的成本却是外部的。增加了一系列的经济、环境、城市和社会成本。郊区的大扩展增大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减少了农用地和开阔空间, 加大了交通拥挤的程度, 造成了居住成本的上升和城市中心的衰落;郊区生活方式拉大了人们相互之间的距离不仅不规划利用青少年成长, 还会造成群体隔离, 加剧贫富差距。

1.2 城市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加

(1) 城市郊区和乡村人均土地的消耗不断增加。郊区化实际上是城市向外缘未开发的农业地区、森林区和沿海地区扩展, 造成了国土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几乎所有的打城市都经历过类似的发展过程:农村土地功能的快速转变, 农田空间迅速被整齐划一的住宅单元、商业中心和办公楼所占据。

(2) 城市中心居住环境恶化。城市中心区高密度发展严重恶化了城市环境。不论是新发展起来的城市, 还是依托旧城市逐步实现现代化改造的城市, 均在中心区集中了大量人口, 成为城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为了取得房屋开发的效益, 许多城市开始向高空发展, 在中心区形成密集高耸的大楼群, 造成了对临近建筑的遮挡, 严重恶化了城市环境。

2 城市环境的容量及重要性

2.1 生态环境容量

适宜的生态环境容量主要体现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方面。但生态环境容量的界定只能体现在各项指标上, 各项指标的指标值存在因时而异, 变化无规律的问题。从本质分析, 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容量实质上是生态适宜性与建设适宜性相匹配的问题, 应达到以下四项目标。一是利用生态系统内物质的速度;二是生态系统内任何物质的利用都应坚持节约的原则:三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后果不应超过环境的分解能力, 且不构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四是维持生物多样性, 以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生长活力。

2.2 城市环境的重要性

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是城市发展永恒意义的主题。现代化的城市应该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 一个历史、现在、末来时间和谐的城市, 一个各种没施所代表之团体、社区、机构空间和谐的城市。城市规划面临自身目标所提出来的严峻挑战, 要采取各种无形和有形的措施达到这一人类社会性和平、发展过程中共同的主题。规划的日的不是为建设一片钢筋水泥, 而要形成一个生态化的充满社会经济活力的城市。在决定城市生态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中, 最具挑战性的课题是城市中心区的绿地规划要求。

3 二者联系与矛盾

3.1 传统征服论与环境恶化的矛盾

传统征服论认为人是世界的核心, 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 设计和履行周围的环境, 发现自己己身陷囹圄,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难以为继。自然界通过生物圈的反馈机制, 把人类带给地的聚居环境, 从“乌托邦”到“田园城市”到“设计结合自然”, 都表达了人们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但令人不安的是, 环境恶化并没有因此得到扼制。有的国家和民族开始诉诸于政治权力和法律手段来惩治破坏坏境的行为, 但各种矛盾仍然愈发尖锐。

3.2 生态伦理观与发展需求矛盾

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源于对人地关系的合理认识。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确定使人类许多理想变成了现实, 但是人们仍应清醒的看到科学和技术不是万能的, 人和人的理性也不是万能的。人们从来没有脱离过整个自然的怀抱, 也没有摆脱过自然的控制, 更没有逃过自然的惩罚。所以人们必须时刻记住人在自然中, 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 共同繁荣。

3.3 传统价值观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传统的价值观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东两, 大自然可以免费提供的人类空气、水、森林、土地等各种资源, 使用者可以不付任何报酬。这种价值观影响的结果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肆意地开发、使用和占有, 最终导致资源本竭、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传统的发展模式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的发展目标, 以高消费和高享受为刺激经济增长手段, 以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途径, 以自然资源的枯竭、环境质量的恶化为代价, 以人与自然对立、人定胜在为世界观。其结果是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最终使人类的生存发展隐入了艰难的境地。

4 土地规划利用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协调重点

4.1 处理好资源稀缺与环境建设的关系

土地资源的稀缺决定了我国城市中心区必须走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内涵式建设道路。无论是传统的纯商业性的市中心区, 还是现代化城市所要求的综合性的城市中央商务区, 都以高密度聚集公共建筑为特征。

4.2 合理配置空间资源

土地资源的空问配置应该以供给方面为主导, 确保对城市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士地资源供给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城市用地置换作为实现城市存量土地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对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尤其是当前节约耕地、充分盘活城市存量土地、优化城市结构、拓展城市建设资金渠道、促进城市更新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3 发挥国家干预在中国城市土地利用中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总的利润是由市场效率产生的, 而公共利益是社会公平的反映, 现代市场经济的目标就是“效率”与“公平”。效率原则要求城市土地利用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潜在效能, 使个体边际效益和社会总利益最大化;公平原则要求所有的市场活动按照同一规则进行, 每一个活动个体和利益集团都能够分享其应得的利益和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应加强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从而引导各个利益集团正确的进行决策, 为市场有效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4.4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论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论文 篇8

水,乃万物之源。地球上70%的面积被海洋覆盖着,但是能够为人们所食用的却少之又少。我国的人口众多,更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城市缺水更是需要关注的问题。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以水资源的节约使用、清洁生产、水循环利用、污水资源化为核心的水循环经济理论与发展模式的研究逐渐成为当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的最新方向。本文从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着手,简谈城市的发展与水循环,从水资源的现状入手,并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理念,旨在建立合理的城市给水排水系统,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打下基础。

一、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现状

我们总是以“地大物博”来形容我们的国家,但是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却非常少,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排名第121位,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紧缺”的国家。近些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严重浪费。干旱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国的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是缺水的,并且河流下游及干流出现了断流以及地下水水位下降的现象,因此还会引起沙尘暴等恶劣的天气变化。

城市水资源目前出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资源浪费。水价格的低下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水价偏低使得用户在节约用水方面意识薄弱,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在浪费水资源的同时,还不断向水中排放大量的废弃污染物。水资源出现浪费的另一个原因是监管部门的管理系统不够完善,没有人对供需平衡负责,难以真正实现节水,无法有效的控制污染。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循环理念

通过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状况的分析得出,要想得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就必须有合理的理念来改变现状。

(一)系统化理念系统性,顾名思义就是把一系列散乱的形式组合到一起,使之有条不紊的进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就是将城市水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从整体上来考虑城市的水资源的供需、排水以及市民的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不再单单考虑发展所代来的问题,而是系統的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的循环利用理念:自然界每个东西存在都会有它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说,自然界没有废物,所有的物质都应得到合理的循环利用。城市水系统工程就是在城市给水排水系统方面作出新的创新。也就是将初次利用之后的污水重新收集起来,然后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一种再生的功能。

三、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理念

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在规划理念上一种转变的探讨,是实现现代城市给水排水规划概念的关键。

新的供水规划理念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每个流域为单位进行统筹规划来满足该流域的水资源的供需问题,或者说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表现方式。这种供需模式就是以每个供水流域为单位,然后解决本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二) 本流域的水资源问题需要自己解决,所以就需要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善水资源的利用系统,改变之前浪费的用水方式,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循环再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三) 经济、安全的供水系统本流域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对其他流域的依赖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水的安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我国的水污染处理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重视还不够,尤其缺乏污水再生、再循环的理念。在新的排水规划理念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保护本区域的水源,科学的分析和规划,明确制定排水体制,以及处理工艺路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现今的城市排水系统将由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再生系统、再生水供水系统和优质处理水排放系统所组成。与传统的排水系统相比,它增加了污水再生与回用的内容,提高了污水处理程度。

传统的城市市政管理为了城市的安全都是将雨水快速的排到雨水管道或河海中,却忽略了雨水亦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现在城市都是有柏油水泥组成的,每当下雨的时候,雨水不能向下渗透,严重的影响城区雨水的水文循环,以至于整个市区出现内涝的情况,很多人都形容“在城市中看海”。

雨水是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雨水通过地表转化为地下水。而且雨水经过收集、处理之后可以直接使用。目前,许多国家非常重视雨水的收集,但是在我国只是在缺水的地区考虑利用雨水来解决缺水问题,但是还没有被人们所接受。雨水的蓄积对改善城市内涝、城市气候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充分利用水资源方面,笔者认为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1.要合理的推导城市发展所需的暴雨强度,采取合理的方式使雨水尽可能大的渗透地表,减少地表的排放量。2.采取合适的排水方式,防止城市内涝的发生。3.规划建造城市雨水蓄水和修复处理设施,将雨水收集与回用有机结合;4.尽量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降低城市流域水体的污染。

总之,节制用水是一种水资源利用观与指导思想。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仅要节省、节约用水,更要在宏观上控制社会水循环流量,减少对自然水循环的干扰。将水资源与水环境工作上升至全流域范畴上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综合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污水资源和海水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水环境恢复问题。使水资源真正的成为“用之不竭”,使城市水资源真正的得到循环利用。

上一篇:机关党支部书记及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等职责下一篇:《琥珀》第二课时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