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通用12篇)
城市土地利用 篇1
土地是十分珍贵又不可替代的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使本已紧缺的土地变得更加稀缺,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就成为必然选择。晋城市是全国重要的无烟煤、煤层气、煤化工和电力基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各项经济指标在省内排名靠前。但是,晋城市作为山西省主要的煤炭工业城市之一,城市化发展滞后,第三产业相对落后,城市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已成为晋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两类。前者主要研究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后者对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如冯双生(1)、杨帆(2)等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问题进行定性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从空间尺度上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评价(3)(4)(5)。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评价研究,已有研究大多采用模糊理论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等(6)(7)(8)(9)(10)。本文基于宏观尺度对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通过选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晋城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晋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区概况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5′~113°37′,北纬35°12′~36°00′,是山西通往中原地区的门户。全市平面轮廓略呈卵形,地貌以中低山地丘陵为主。其中丘陵面积577.9 平方公里,平原面积116.7 平方公里。盆地及宽谷平原占总面积的12.9%。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700 米。晋城市辖1 个市辖区、4 个县,代管1 个县级市。即城区、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陵川县和高平市,总面积9490 平方公里,占山西省总面积的6%。全市常住总人口为230.1 万人。2013 年全市生产总值1031.8 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2 亿元,增长1.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第二产业增加值644.4 亿元,增长10.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4%;第三产业增加值344.2 亿元,增长7.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4%。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7.7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1 亿元。
根据国家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1),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15%~30%,晋城市的工业用地面积比例从2006 年的20.9%到2013 年的17.3%变化稳定。生活居住用地及公共设施用地数量较大,从2006 年的37.9%下降到2013年的35.4%,与国家标准规定的25%~40%的最高标准接近,表明居住用地量偏高。与此同时,其它用地从2006 年的13.2%上升到2013 年的19.1%(见表1)。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的确定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现有文献(12)关于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种:“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经济—社会—生态”指标体系和“集约—高效—协调”指标体系。借鉴“投入—产出”和“经济—社会—生态”指标体系。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土地利用特点提出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11 个评价指标构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2)。
2.评价方法的确定。与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相比,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更具有客观性(9),因此,本文选择运用此方法对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确定权重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赋值法,另外一种是主观赋值法。本文采用的是客观赋值法中的熵值法。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指标数据的信息熵值。熵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2)确定指标权重。权重公式如下:
其中,Gj为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Gj=1-Ej
(3)计算土地集约利用分值。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Yi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也称为集约度;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Pij为第j项指标下第i个方案指标值的权重。
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公式中,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取值范围为Yi∈[0,1],当Yi接近0时,说明城市土地利用水平较低,属于土地粗放利用;当Yi接近1时,说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虽然是衡量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很多学者认为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城市土地利用形式过于粗放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然而城市土地利用过于集约,也可能会导致生活舒适度的降低,因此,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应保持在适当范围内。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大多数Yi(0,0.4),集约度在0~0.4之间波动。因此,将集约度划分为以下五个等级(13)(见表3)。
三、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利用2006—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宏观层面考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域变化特征,重点关注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投入情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二是利用近年晋城市下属各县市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对不同县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重点关注不同县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横向比较。
1.数据来源。本文各指标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山西统计年鉴》、《晋城统计年鉴》及山西统计局网站。
2.晋城市2006—2013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根据表2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搜集数据并计算得出对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评价。通过整理资料得到表4数据。
(1)投入情况。
从图1看出,2006—2008年晋城市的城市土地投入水平较低,从2009年开始有较快增长,增长主要源于政策的支持,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及其他投入来扶持经济。从表4得出,地均固定资产投入由2006年的39321万元/km2增长到2013年的221614万元/km2,增长率为464%;地均财政支出从2006年的9369万元/km2增长到2013年的41614万元/km2,增长率为344%;地均用电总量从2006年的16626万千瓦时/km2增长到2013年的45185万千瓦时/km2,增长率为172%;从图1得出,土地的总投入水平从2006年的5743逐年增长到2013年的27001,增长率达到370%。结合以上数据和图1中各指标的增长趋势可以看出,晋城市城市土地投入情况增长较快,其中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增长最快。地均财政支出增长仅次于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地均用电总量增长最慢。由此可见,投入水平的增长对于总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有很大贡献。
(2)经济效益。
从图2看出,晋城市2006—2013年城市土地投出产出的经济效益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地均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地均财政收入和地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各指标走向与经济效益基本一致。由表4得出,地均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85355万元/km2增长到2013年的261499万元/km2,增长率为206%;地均财政收入从2006年的18856万元/km2增长到2013年的59074万元/km2,增长率为213%;地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6年的22638万元/km2增长到2013年的78598万元/km2,增长率为247%;从图2得出总的经济效益从2006年的11778增长到2013年的37066,增长率达到215%。从数据可以得出三项指标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都有较大贡献,地均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高于总的经济效益,表明居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既拉动了经济,也有利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
(3)社会效益。从图3可以看出,晋城市2006—2013年城市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的各个指标变化不一,整体呈增长趋势,但也存在特例。由表4得出人口密度由2006年的5.28增加到2013年的6.09,增长率为15%。人口密度在2009年和2010年增长趋势较明显,这是城市化进程推进的结果,2008年以后政府在政策方面有所支持,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较大,城市人口的增多提高了城市的人口密度。之后人口密度的降低不是因为城市人口的降低,而是由于城市建设面积的增长,城市规模的增长导致人口密度相对降低。人均居住面积从2006年的28.5m2增长到2013年的33.4m2,增长率为17%。从图3可以看出人均居住面积从2006年到2013年有稳定增长,人均居住面积的增长表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总容积率从2006年的5.04降低到2013年的2.27,降低了55%。总容积率在2008年和2009年有小幅增长之后逐渐下降,城市化初期,中心城区的繁荣提高城市中心区域土地的容积率,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地价高以及城市规划的原因,开始转向城郊发展,出现外延粗放式发展的现象。如此导致城市规模扩大了,但是容积率却降低了。总的社会效益由2006年的3.39增长到2013年的3.67,增长率达到8%。从图3可以看出总的社会效益总体有增长,但是增幅不大,总体水平还较低。2010年城市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有明显降低,主要源于总容积率的降低,2011年又有所增长,是因Á为人均居住面积的较快增长。
(4)生态效益。由图4可以看出,晋城市2006—2013年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总体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2013年出现小幅度的下降。人均绿地面积从2006年的11.3增长到2013年的15.5,增长率达到37%(表4)。2008年之前全国都在为奥运会做准备,各个城市都在努力改善环境,大力开展绿化工作,晋城市也不例外,因此人均绿地面积在2008年有大幅增长。根据晋城统计年鉴,人均绿地面积从2008年后一直保持在15.5,并不表明晋城市的绿化状况没有改进,由于晋城市的城市人口逐年增加,人均绿地面积虽然没有增加,但表明晋城市的绿化水平依然有所提高,是一个环境舒适的宜居城市。地均环保投资由2006年的15.61万元/km2,增长到2013年的19.25万元/km2,增长率为23%。由于2008年奥运会的筹备,2006和2007年的环保投资水平较高,环境得到改善后2008—2011年投资水平有所下降。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2和2013年的环保投资水平大幅增长。晋城市城市土地利用总的生态效益由2006年的2.58增长到2013年的3.36,增长率达到34%。人均绿地面积增长速度高于总的生态效益,可以看出人均绿地面积的增长对于总的生态效益贡献较大。总的生态效益的走向与地均环保投资趋势基本一致。从近几年来看,晋城市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还是呈上升趋势,晋城市的生态环境历年来有很大改善。
(5)总体评价。由图5看出晋城市2006—2013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值逐年增高,说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不断增高,但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2006—2013年晋城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值在0.06~0.24范围内,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第一等级上升为第三等级,虽然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看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未来的希望。晋城市城市土地的投入水平从2006年的5743逐年增长到2013年的27001,增长率达到370%;经济效益从2006年的11778增长到2013年的37067,增长率达到215%;社会效益从2006年的3.39增长到2013年的3.67,增长率达到8%;生态效益从2006年的2.58增长到2013年的3.36,增长率达到30%。由此可见,投入情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四个指标都处于持续提高中,从增长率来看,投入情况最大,经济效益仅次于投入情况,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增长都较缓慢。投入情况对于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做出的贡献最大,经济效益次之,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小。
3.晋城市辖区各县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晋城市辖区县市包括: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和高平市(没有对泽州县进行研究,是因为其特殊性,泽州县位于晋城市区,只有县名没有单独的城区面积)。在对晋城市辖区县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时,仍利用表2的评价体系以及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县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和比较。
从2013年的综合分值来看(见图6),沁水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高,阳城县次之,高平市和陵川县依次为第三位和第四位。这与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沁水县近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功摆脱贫困县,跻身中部百强县之列。阳城县和高平市基于资源的优势近年来经济发展稳定,然而陵川县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
沁水县在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方面排名靠后,其他方面都排在第一位。这表明沁水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但需要在道路交通建设和城市绿化方面加大投入。阳城县的城市土地利用无论在投入情况还是其他方面都位列第二,一方面说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另一方面也表明还有改进的空间。高平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几个县市之间排名靠后,高平市经济发展较快,单从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来看,远居于其他县之上,之所以导致集约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建成区面积远高于其他县市,地均固定资产投资等低于其他县市,高平市城市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最低也是基于这个原因。高平市的城镇人口比例已达到50.1%,但是人口密度仍然较低,这表明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城市化方式粗放,主要以外延式发展为主。因此,高平市未来要特别关注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限制土地的无限外延发展。陵川县在投入情况、经济效益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挖掘。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利用2006—2013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宏观层面分析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域变化特征,选取了11 个指标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得出其综合分值从2006 年的0.064 增长到2013 年的0.183。虽然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近些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第二,利用2013 年晋城市辖区各县市的数据对不同县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重点关注不同县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横向比较。结果表明,沁水县的分值最高,阳城县次之,高平市和陵川县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各个县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均较低。总体来看,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未来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针对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4 个方面进行改进:(1)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控制土地利用规模;(2)调整产业结构布局,通过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来缩小用地面积;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城市建筑的容积率,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3)适时推动农村居民城市化,增加城市人口密度,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4)增加环保投入,通过污染土地的治理来增加土地的供给。此外,晋城市辖区各县市尤其是高平市和陵川县,应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力度,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率,沁水县和陵川县应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绿化状况。
城市土地利用 篇2
1、说明
城市居民和其他定居点人群仍然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创始人,因为他们代表了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基础。与此同时,他们是空间,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污染的巨大的消费者。因此,他们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加之,环境的保护包括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主题隐含大量的价值观,其目的是保证为我们和下一代的生活质量。不幸的是,目前的城市和流动模式不符合这些目标。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增长,众多的污染问题已经对城市及其周边一定辐射范围地区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链接定居点到区域和地方级的公共交通是本文的核心。运输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和铁路),以及能源供应,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发展,对定居点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定居点有效地计划发展基础设施,全面可持续的的发展才能有效实现,特别是交通运输系统,在本文公共交通将被强调。
在世界各地,车作为运输车辆,能提供舒适,愉快的旅行以及其灵活性,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但在同时车带来了负面的环境影响(如污染、噪声)。道路运输是后发电系统,第二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在欧盟。它占据欧盟整个CO2排放量的1/5,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单是轿车就约12%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尽管在汽车技术方面有重大的提升,能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但这些都不足以抵消交通事故和车辆种类增加所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交通工具,汽车交通盛行的地方,往往会导致交通挤塞以及增加对道路基础设施的投资。交通堵塞和道路投资的一个直接反应是扩大就业和住房需求,这将导致向郊区和城市外围扩张,这里道路拥挤暂时还不存在。个人的流动性增大,定居点变得分散,而这又需要更多的道路,且降低了公共交通的效率。土地利用和一个特殊的服务基础设施需要的是不合理的,增加成本,社区不能处理问题,因此社会隔离开始。这将对社会和环境退化产生一个恶性循环。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城市不可持续的发展。显然,从长远来看,对道路的投资,既不经济也不环保的解决方案。完善公共交通对于可持续和低碳城市发展是更有效和合理的。
2、区域层面的问题
作为西欧的典型,甚至是斯洛文尼亚大城市的腹地发展都经历了巨大的压力。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斯洛文尼亚大量的住房建设导致了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方面在郊区和城市边缘块建设大型公寓。与集体建设相反的是,分散的单一家庭住房形式出现在城市各个地区。这就是为什么巨大的郊区膨胀延伸是斯洛文尼亚的众多城市郊区化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区域中心,巨大的交通流量通常隐含事故可能性,而公共交通应是主要的交通系统。不过,公共交通系统应被良好的组织,以及高水平的服务,提高与私家车的竞争优势。
在九十年代初,在斯洛文尼亚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郊区。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每天开车去大就业中心工作。快速城市化伴随着分散和相对较低的居住密度,这是依赖于私家车的使用,争造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经济: — 大量建成区以及未高效利用土地,公用基础设施不足; — 单功能性导致单调的地区将产生大量的运输,特别是轿车; — 不经济的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 由于日常交通而增加的环境污染; — 污水处理和废水处理问题;
— 文化景观保护问题,农业用地保护; — 减少在这些领域的投资等。
在斯洛文尼亚私家车平行增加的使用,意味着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减少:今天只有10%的人是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者。目前的状况是要求改善公共交通系统:高效,合理,实用,交换节点的创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应该有更加密集的人群与发展的交通节点连通。在由私家车的使用(交通挤塞,污染,意外事故等)造成的一切消极影响,趋势应该重新定向为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行人交通。
低密度的城市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将扩大对汽车的依赖和广泛土地的使用。这些问题是许多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尤其是城市地区。
3、卢布尔雅那城区
正如我们的首都一样,卢布尔雅那是一个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卢布尔雅那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郊区大范围的扩张。有超过27万居民在市政边界内,包括边远地区(在功能城市地区)增加了总数超过50万居民。机动化水平高(2.2人/车)和流动性(每天)已经是2.4次。私家车的增加使用和公共交通系统减少使用反应了交通系统的主要问题,同时对环境造成威胁。今天,在卢布尔雅那市内公共汽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这是其能力的上限。卢布尔雅那已在1901年就有电车,但它在40年前被淘汰了。解决方案与同类城市比较,导致的结论,认为最有利的长期答案是双公共交通系统:现代化的铁路运输(轻轨交通和后来的城市电车)及巴士(城郊和城市系统)。因此,我们为卢布尔雅那市开展不同方向的研究,我们重点研究城市发展的(计划的)轻轨系统(Sasek Divjak,200;Sasek Divjak,2002;Sasek Divjak,2004)。结果将为卢布尔雅那新的战略空间计划提案做建议(Sasek Divjak等,2009)。
通过对卢布尔雅那市当局未来人口数量预测,每年大概有1000移民,估计到2027年将有250000人口。这个评估曾作为空间发展战略计划的基础数据(Jakos在Sasek Divjak,等,2009)。3.1住区发展
斯洛文尼亚的住区结构的主要特征是相对较小的定居点居住较多的人(6000)。只有三个城市有超过50,000居民:卢布尔雅那有270,000居民,其次马里博尔和采列。斯洛文尼亚大多数人定居在一个1000人甚至更大的定居点附近,这里将近有2/5工作场所。典型的城市生活方式,以及一个独立的单户住宅住房类型。大约有50%的移民来自城市和农村地区,这是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完全改变的主要原因。以上的郊区通勤工作人口每天的主要就业中心的一半。通勤人员增加了机动车流量,特别是使用汽车。
类似的中等规模的欧洲城市的现代有轨电车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来解决内城地区的流动性问题。为了避免总线上的限制(挤塞问题,没有足够的能力)或地下的解决方案(太贵),对缆车权分离方式已被证明是最高效的公共交通技术之一,过得了世界性的成功。
另一个问题是住房短缺,中心的需求超过供给。作为结果,住房价格和租金成本都很高。据预测,直到2015年卢布尔雅那需要新的住房约15,000。为此,有必要在城市,郊区和该地区其他定居点的中心部分准备适宜的居住点。因此,有迫切需要充分考虑在哪里,以什么形式和在何种程度上新建住房社区。而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重要的是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平衡发展。迈向20世纪末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基本变化。城市与农村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获取信息的差异已经减少,这不仅是因为交通连接,还有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业务领域的工作并不只限于一个紧凑的工业生产。在居住区域内有大量的服务领域里的工作。但同时,这些可能性都对城市扩散的程度以及对公用基础设施的需求有相当大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关于欧洲城市发展规划的指令,强调全面的做法,要求考虑更广泛的区域层面。尤其重要的是可持续的做法(尊重21世纪议程和人居议程原则),因为绑在城市进程中的活动施加最大的变化及对环境的负担。因此,环保战略,必须连同社会,经济和其他战略(连接经济发展,环保,运输,住房和规划政策等)。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区域模式包括两大战略:
A.建立中央的市区核心区和城市历史中心,需求重建,振兴和城市表面的改造,特别是改善城市组织。
B.在郊区和农村地区分散密度,有较小的浓集中心和它们之间有良好的网络连接。分散浓度模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连接区域增长的交通路径和居住点。这一原则能够使使这些地区重新发展,但是需要有新经济投资来修建和完善城市功能。
其基本原理是显而易见的:投入力量在区域一级的权利下放计划。项目建立主要集中在分中心的地方普遍存在的土地混合使用(住房和相应的公众使用的表面,商店和服务)的战略重点沿区域公共交通系统的路线。这一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在一个热闹的步行距离城市社区。
卢布尔雅那,首都城市,它的蔓延以历史为核心沿道路系统径向向外,它有一个明星般的形状特点(图1)。卢布尔雅那集聚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所以我们计划一个和谐的发展。为了减少在卢布尔雅那中部的交通挤塞情况,我们预见的发展根据浓度的沉降分散模型的原理。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则:城市增长的区域结构与公共交通的发展联系;区域规划为混合土地用途,而城市设计的政策是对人类;步行的距离,共同开放空间。图1:分散在卢布尔雅那功能区集中模式
作者:Sasek Divjak,UIRS来源:Sasek Divjak 2001 3.2郊区密集建成中心 一个明星般的形状是卢布尔雅那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主要密集建成区延伸为圆(圆周)连通。通过连通向外,全市已扩大5个分支形状。沿着这些方向,分散的单家庭住宅房屋普遍存在,频繁的宿舍需要集中的职能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意识。
圆周范围内的密集建成区可以通过旁路来发展以及改造退化地区(灰色地带),或者修整旧城区的方式、提高定位模式。考虑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由机动车交通造成了内城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释放中心区域的压力通过采用分散沉降模型。该模型为城市分中心或人口稠密建成住区提供了优先发展权(提供住房,服务,就业机会,娱乐),将沿着公共交通线路的功能布局。在这样的方式下,主要的独立分散的家庭住房的郊区住房模式将变得更加密集,并得到更好的改善。该市将与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一起成长,与中心密集建成连成轴。中介空间的绿色景观元素将保障横向之间的沟通,并会保持城镇单位的完整性。
在设计新的或升级的社区,现有建设应被考虑,以及在较小的郊区城市群中现有的中央表面。同时,分散建成面积在郊区应更加密集。新的或改进中央表面将代表地区发展的中心,周围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设计在步行距离之内的混合功能(商店,服务,空间,住房等公共使用),在这样一个框架,新工作方案将是可行的,以及新的住宅区也可行。
这种模型的中枢支柱是公共交通系统。就其良好的运作,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是解决区域交通系统迫切需要的。
我们已经建立了三个可能的地方中心“附近的铁路站”:
A型:我们已考虑到与中央职能的现有较大的定居点。再开发和腾空地盘应充分利用与开发,使之能够具有混合功能如步行。新的活动(社区提供服务的零售,写字楼,商业楼宇)将在核心区的地方进行。他们应该具备较高的商业开发强度,工作团,以及中度至更高的居住密度。交通基础设施设想一个公共汽车站,可能是火车站,并有“停车换乘网站”,可以容纳较大的停车位。
B型:现有的规模较小的定居点,当地交通交汇处。他们应该强调中等密度住宅,服务,零售,娱乐,公民和康乐用途。在公共交通车站附近,应该有一个“停车换乘站点“,可容纳较大的停车位。
C型:在城市中心区的边缘。主要是混合使用区伴随再开发和腾空地盘,应该变换新的用途得到充分利用。
4、铁路走廊规划概念
在我们对卢布尔雅那铁路走廊规划概念研究项目(Sasek Divjak,2002年)中,对卢布尔雅那地区新兴城市的功能进行了分析,首先是那些与铁路运输走廊相关的郊区。走廊与两旁或大或小的单户住宅定居点形成了一个柄状式的形状。
数项研究为了发现一个“最适合的公共交通网络”,能够长期的和取得一个投资优先权。分析结果与交通规划工作者,城市规划者和卢布尔雅那地区政治家理念相结合。改善铁路实施更美好的前景存在于分支通往北线(至卡姆尼克)和南方(至格罗苏普列)。分析铁路的投资成本,并考虑到技术和组织方面,该行的首要任务是向卡姆尼克。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分支和集中的铁路车站更近地区,在解决的可能性(10分钟,步行)中已详细研究了原因。我们已经表明的定居点增长的可能性的两种策略:升级(重用)现有市区(最好是在短期内),增加新的领域(根据长远需要)。我们已经考虑到现行的土地使用,古迹的保护和农业土地,森林,水源,和溢出区等。整个区域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丰富,是在一个特殊的保护政策下体现。绿化区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规划中,将着眼于维护现有的绿色建筑和新的(康乐用途)。
4.1卢布尔雅那北部——历史发展和自然资源
在卢布尔雅那地区北部铁路支线走廊有三个重要中心:特尔津、多明萨尔和卡姆尼克。城市运行路线绕道越过萨瓦河crnuce和特尔津,将其分裂成两部分:往北为门奇斯,往东向多明萨尔。沿着卡姆尼克比斯特里察河,它走向卡姆尼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城镇,至今仍是当地中心。
分支南部,区域被铁路和高速公路分为两部分。西侧,地形多起伏,主要由森林覆盖及部分城市化;往东部延伸为平坦的土地,是显著地农业用地(开垦林地和布鲁克斯人造河床)。
在中部区域,靠近多明萨尔,自然和都市元素出现在南北方向。肥沃门奇斯土地沿西部铁路延伸。沿东部区域有一部分城市位于河岸带。
卡姆尼克位于铁路和kamniska比斯特里察河中间群山北部的山麓处。西部主要是农田种植,往东部延伸以丘陵和林地为主。基本的居住功能和交通结构是沿着河流从北向南的纵向的、特色的形式。
该地区往多明萨尔区域曾经是卢布尔雅那一个农业腹地,它是由小部分居民发展。除了耕作,还发展了马车运输和秸秆编织。在19世纪末,铁路建设对当地工业产生了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蓬勃发展起来。它引起了人口重组,消除了农业区域,多明萨尔得到快速的发展,这里首先建立起大量的工业产业工人住房。
后来,在六十年代,制造业和小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也造成了农场结构重组。这期间能看到中央多明萨尔以及南部地区急速的扩张,由于城市中心附近位置、快速的高速公路以及舒适的自然氛围而使其变得极富吸引力。与卢布尔雅那中心地区比较,这里更具有优势,如有利的住房贷款,更便宜的建设用地,以及比较低的建设成本。分城市化运动的强盛,造成新的城镇单位产生,如特尔津新定居点。
直到今天,私人激励与小厂的建设占上风,我们见证子城市化运动。新郊区住房的社区经常与小企业相结合而出现。4.2更密集建成区潜在的可能性
飞机的发展是基于长远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它本身的局限性,适宜的空间,城市化需求和基础设施网络,特别是区域轨道路线。然而,土地政策和适当的经济措施应该能够为其在预备建设地区达到目的。
卢布尔雅那公共交通概念研究(TTK,1999)的结果显示,往北部延伸有优先改善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分析城市化道路走廊可能性的原因(图2)。我们一直关注沿铁路走廊的宽度,对于城市化这将是很有吸引力: ——600米作为一个较短的访问,10分钟的步行双向可能性
——800米,可以为一个更长距离的步行创造可能性(serried orange line)——1000米,自行车是可行的。
现有的大部分居民已纳入这些限制条件内考虑。
设想为北部延伸区域建设一个庞大的铁路基础设施的可行性,考虑到新的住宅以及其他用途的需求,同时也反映了斯洛文尼亚中心巨大的财政赤字。(图2):卢布尔雅那地区北部地区更密集的建成区潜在的可能。作者:Mojca Sasek Divjak,UIRS。资料来源:2004年Sasek Divjak 为了更好无障碍出行,我们又增加了一些车站,其中一些是可移动的。除建造的第二条轨道线路和电气化,有必要进行现代化和装备站台(停靠点),特别是为停车换乘设计。解决另外密集建成区的可能性主要集中在铁路站附近中心带(距离50米)。每个设置站点都需要详细的分析。通常在一个轻轨站点附近的土地功能是混合的:商业、办公、服务、公共项目、公共开放空间和各类住房如多公寓的混合单元。其次是紧凑的单户住宅(行列式,中庭的房屋和密排单户型独立住宅),休闲区等项目。
为多明萨尔设想一个集中和重组城市组织结构建立区域。这能够将重建和再利用退化或废弃的工业区,同时将其转移到住宅,商业和商业领域。?河地形沿岸应该变成一个绿色休闲区域和生活可持续区域。多明萨尔火车站应移到稍微北(连同巴士站)地区,这里能提供现代和附属的产品。
5.结论
为避免人类住区增长的不平衡,不健康和不可持续性,就必须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在区域和次区域一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需求,节约能源,保护开放绿地。我们提出了两个战略:
一发展中央城市区及其历史核心区; 二人口稠密地区分散安置在城市边缘分;
这些改善将带来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和功能升级的城市住区: 减少日常迁移量;
集中居住和更好的土地使用;
更好的城市标准和升级功能(中央、制造业、娱乐),这有助于增加活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发展混合使用的市区(含住房,工作场所和必要地服务)是减少郊区总量的增长的一种方式;
更好的社区和其他基础设施;
可持续的运输模式(高浓度人口/公共交通推广—好质量的大众运输系统); 更多选择和更多元化的生活居所。
合理有效整合住区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农村。如果这里有自己的文化和特征,在未来的整合计划中应该得到尊重。且应重点强调单元和住房的保护,因为这些是值得保护的。
因为卢布尔雅那郊区飞速的建设,新的环境将出现,当公共交通网络更新后(首先就是市郊铁路)。这就是本地发展规划为什么要适应和更新。如果它们不进行改变,这些区域将重建,也将没有可能建成为一个城市副中心(靠近火车站)。
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路径选择 篇3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上海共有建设用地2961平方公里,根据现有城市规划指标,上海截至2020年的建设用地指标为2981平方公里,即未来近10年时间内,上海可新增建设用地不足121平方公里;广东番禺2010年的建设用地指标2004年就已经用完,2020年的指标现在已经用了九成。同时,我国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已超过120平方米,对照国际上的大都市,东京人均综合用地仅78平方米,香港才37平方米。从1980年到2005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急剧扩张的时期,经济每增长1%,会占用农地30万亩左右。与日本快速发展时期比较,我国GDP每增长1%,对土地的占用量约日本的8倍,表明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低效粗放。下一阶段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关键,因而必须改变现有的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和方式,积极推动城市土地利用的转型。
城市土地利用转型是指土地利用形态或方式在时序上的变化,它通常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相对应。我国城市土地市场既包括增量土地市场,又包括存量土地市场,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增量土地市场必然要受到限制。因此应充分整顿、完善和培育存量土地市场。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这是由我国基本的土地国情国策和严峻的土地利用现实所决定的。城镇化发展应是其“速度”和“质量”两方面的协调与统一。1997-2005年间全国因建设占用所致耕地减少量达到183.11×104hm2,占期间耕地减少总量的15.65%,而这当中城镇建设又占了较大比重。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发展和建设必须用地,两难境地之间的无奈选择和必然选择,就是在城市更新中实现城市化,城市化的顺利完成必须借助于城市更新。
综上所述,学者们虽然都一致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必须注重城市土地利用质量的提高,粗放低效的土地资源利用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中国的城市土地利用应从增量土地利用向存量土地利用转型,并逐步集约。但极少有学者针对从城市土地利用转型内在机理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也未能探究具体的转型思路及路径。本文从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阻力切入,进一步探讨其动力、条件及方式的理论基础,并以广州市的“三旧改造”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2 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阻力
由于我国实行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即城市土地属于国有,地方政府享有建设用地的处置权、出让权和收益权,是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促进者和实施者,其在城市土地利用转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加快城市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角色经历了两次大的转换,即向发展型政府和创业型政府的转变,这两次大的转换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政府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城市政府本应当代表整个城市的公共利益,维护城市整体的公众福利,居于超脱的公共管理地位,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假设同样适用于政治领域,政府以及政府官员在经济社会活动和市场交易过程中同样也反映出“经济人”的某些特征,也具有自身的利益目标,或者说政府自身利益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目标函数。在面对城市土地利用转型时,政府的效用函数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变量:土地供给量、供地成本以及上级政府考核。理由如下:
第一,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建设用地,保障粮食安全需要耕地,当一个城市的土地可供给量可以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不需要占用耕地,即二者之间不存在矛盾时,政府更偏向于现有的土地利用方式。
第二,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固定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国家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具有福利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倾向。所以对于城市政府而言,在同等条件下,更偏好于花费更少的成本来获取同样数量的土地。
第三,政府行为最重要取决于领导者的偏好,而领导者的偏好又取决于我国的政府考核制度,只有当政府行为所造成的影响能够很好的满足上级政府的考核时,才会赢得领导者的偏好。
综上所述,我们构建政府的效用函数:U=f(S,C,P),并且效用函数关于每个变量都是增的凹函数,其中,S,C,P分别表示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量,供地成本和上级政府的考核。
2.1 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量
土地的供给分为土地自然供给和土地经济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只能在土地的自然供给范围内变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使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建设用地的供给量不仅与土地的自然供给量有关,也与土地的经济供给量有关,假设一个城市的自然供给量是固定的,当城市建设用地可供给量越多,政府的效用值就越高。当一个城市的建设用地可供给量越少,政府的效用值越低。
2.2 供地成本
供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农用地转非农用地,一种是城市土地内部挖潜。农用地征收转为非农用地指的是城市郊区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通过被政府征收的方式变为国有土地。城市土地内部挖潜指的是盘活城市存量用地,挖掘由于城市土地利用不集约、不合理,而存在土地可供量可能增加的潜力,主要是对城市内部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进行改造,如城中村改造、旧厂改造等。供地的边际成本是指增加单位面积的土地所需花费的成本,对比而言,农转非的边际成本低于城市挖潜的边际成本。
本文讨论其边际成本时,假定各种途径在已有的不同规模时均已达到相应的最大产出量,如果要进一步增加这些途径的供地量,必须依靠继续投入来增大规模,即此处的边际成本概念均为长期边际成本。
由于上述城市内部挖潜和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边际成本计算具有相似特征,故现仅以城市内部挖潜的边际成本计算为例来说明边际成本的估算方法。设为城市内部挖潜L所需花费的总费用为C,且两者之间存在函数关系C=f(L),如图1所示,则城市内部挖潜边际成本MC挖=△C/△L,如图2所示。
城市内部挖潜边际成本C包括征地拆迁成本C1、土地平整费用C2,城市居民生活保障成本C3,城市原供地量为L0,进行内部挖潜后的供地量为L1,农用地转非农用地边际成本C包括土地补偿费C1、安置补助费C2、青苗附着物补助费C3,进行农转非后的供地量为L2。我国法律规定土地补偿费按土地原用途进行补偿,所以C1+C2+C3>C1+C2+C3,则供地边际成本如图3所示。
根据曲线C=f(L)的上述特征可以知道,城市内部挖潜边际成本曲线在挖潜达到规模效益之前应该呈下降型,并随后达到一个最低点;随着内部挖潜潜力的挖掘,挖潜难度逐步提高,其边际成本也增大,此时曲线呈上升型。城市内部挖潜边际成本曲线如图2所示。
在图3中,供地量不断变化,在任何一点,MC挖>MC转。综上所述,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政府效用高于城市内部挖潜的政府效用,所以,同等条件下,政府更偏爱前一种供地方式。
2.3 上级政府的考核
转型时期,随着放权让利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地方政府在拥有较大资源配置权力的同时,也成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组织。政府角色的转变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的规模、结构与方向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经历了由目标责任制向效能建设和全面绩效管理的转变,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机制仍然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侧重于对行政效率和GDP总量的考核,效益性和公平性指标涉及较少。
政府绩效考核作为政府行为的指挥棒,很大程度上决定政府行政的行为方式和结果,考核指标反映在城市建设当中,则表现为政府倾向于扩张城市范围和建设新城,旧城改造等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不成为政府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的首选。
以上三个影响政府效用函数的因素成为了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阻力。但课题组于2013年7月对广州进行调研,发现广州市政府已开始进行“三旧改造”,把城市升级的重点转向了城市存量用地的改造和挖潜上,迈出了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重要一步。
3 广州市的土地利用转型路径
3.1 广州市土地利用转型的动力
3.1.1 土地供给量小,用地矛盾突出
截至2010年,广东的闲置土地有几十万亩,低效利用土地大约有200万亩。到2020年,广州市平均每年新增建设用地的指标仅为12.3平方公里,而近几年每年实际经批准新增建设用地达27.5平方公里,每年用地缺口都在15平方公里左右。按照广州市前10年的新增用地速度(年均新增38平方公里),2015年前就无地可用,2025年前后将突破生态用地的警戒线。人多地少的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显现。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造成用地压力的条件下,通过“农转非”的方式获得新增城市土地已不适应广州市的市情,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利用存量土地,考虑城市土地利用转型。
3.1.2 政府考核机制的转变
2012年,广州市政府印发了《广州市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3个区、县级市和8个市政府工作部门开展试点工作,以试点的萝岗区为例,在《广州市萝岗区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把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区委、区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处理情况以及服务社会、改善民生工作情况、“一票否决”事项、走新型城市化发展“1+15”系列政策各项工作作为考评重点,并且强化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工作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我国地方政府逐渐全面正确地认识到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片面的发展目标的考核转向全面绩效目标的考核成为了当前不可逆转的趋势。
3.1.3 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
产业结构是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又一大动力。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强调产业转型和升级,珠三角地区提出了“腾笼换鸟”相关政策,旨在提高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比重。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城市用地较少是目前各个城市的共同特征,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人口紧密相联,往往需要在城市的中心地段进行用地和建设,盲目扩大城市范围建设新城,并不能保障第三产业的发展获得良好的城市用地支持。因此,产业转型升级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会倒逼城市进行土地利用转型,城市需要主动对城市用地进行合理规划,综合考虑城市内部挖潜和“农转非”获得的存量增量土地,以适应城市和经济的发展。
以上三方面弱化了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阻力,为广州市土地利用转型创造了动力,使得广州市政府逐步把目光转向了存量土地的挖潜。
3.2 广州市土地利用转型的条件
3.2.1 政府行为意识的推动
在广州市的土地利用转型中,政府行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课题组于2013年7月对广州进行调研发现,广州市政府已逐步意识到城镇化建设与新增用地短缺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2007年达到30673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8。但经济发展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广东省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1.87%,到2007年底,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45亩,远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2008年3月,温总理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希望广东被作为集约节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广东省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方案》)。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省政府于2010年成立“三旧改造”办公室,发布多项政策,在资金等多方面支持“三旧改造”工作的推行。
3.2.2 城市综合实力
第一,经济实力。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广州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43.09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060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65倍多,年均增长14%。第二,财政收入。伴随着经济总量的突飞猛进,广州市财政收入也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2010年,广州市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为872.65亿元,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比1978年的13.65亿元翻6番。第三,城市布局的优化。广州积极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城市发展战略,基本完成了城市空间布局与基础设施的战略性调整,城市布局得到进一步的优化。第四,生态环境的改善。广州致力于为城市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区域性生态保障,维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区和人文景观资源保护、培育城市组团生态隔离带、切实控制水体和空气污染。2010年,广州入选全国“十大幸福城市”,市民的幸福感、归属感大大增强。
3.2.3 亚运会建设的契机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广州举办的第16届亚运会直接带动广州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提前20-50年,为广州市的“三旧改造”带来了历史性的契机。在亚运会的强有力推动下,广州市全面提升城市的软硬件设施水平,许多新城区和重点大型建筑的提速建成,为广州市的土地利用转型提供了切入点和突破点,“三旧改造”成为广州市形象改造的重要一步。在亚运会召开前,广州市把琶洲、猎德、冼村、林和村、杨箕村、小新塘、棠下村、萧岗村、三元里村等9个城中村的清拆工作列为2010年的工作重点,这是广州市结合亚运会规划的重点区域所采取的重点突破。从此,广州市“三旧改造”的工作全面铺开。
3.3 广州市土地利用转型的方式
3.3.1实施“三旧改造”
广州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的转型方式是实施“三旧改造”。
“三旧改造”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土地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下,针对“旧城镇”、“旧厂房”和“旧村庄”的改造,主要是存量建设用地的再开发利用。其范围主要包括:城市市区“退二进三”产业用地;城乡规划确定不再作为工业用途的厂房(厂区)用地;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禁止类、淘汰类产业的原厂房用地;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厂房用地;布局散乱、条件落后,规划确定改造的城镇和村庄;列入“万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的村庄等。
广州市“三旧改造”分为全面改造(再开发型)与综合整治(非开发型)两大类型和全面改建(重建)、整建提升、功能更新、环境整治、生态功能维护五种改造方式。如表1所示。
3.3.2发布政策推动
广州市政府不断探索完善“三旧改造”激励机制,推动和深化以“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实施、土地公开市场建设和土地交易程序规范、土地产权制度、利益共享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有效调动各方实施改造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改造。在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广州市政府发布了多个政策文件。当发现运行中出现问题,即对相关工作进行调整,及时发布政策指导工作顺利进行。
比如,为了解决通过卖地融资的改造模式如何控制成本问题,广州市“三旧改造”办公室专门制定《城中村改造复建成本标准指引》,其目的就是让城中村改造成本有章可循,防止漫天要价导致卖地融资时推高地价。
3.3.3 保证规划先行
广州市于2010年1月开始组织全市“三旧改造”规划编制工作,考虑到全市三旧资源量大面广、分布零散,且旧厂、旧城和旧村各自改造政策导向不同等实际,主要采取“1+3+N”的规划编制体系:即总体的 “三旧改造”规划纲要下面,还有三个旧城、旧厂和旧村的改造规划,分别是《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广州市城中村(旧村)改造规划指引》和《广州市旧厂房改造专项规划》,具体项目的改造计划再根据以上规划进行编制。《广州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圈定了广州五年“三旧改造”重点区,天河龙洞、黄村,白云金沙街、同德街,番禺南村镇、钟村镇等54个镇街均被列入其中,改造规模高达9810公顷。到2015年,广州除对13834公顷三旧用地进行改造外。还将建立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制度,确保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3.3.4 给予财政支持
为了解决“三旧改造”面临的资金问题,广州市政府通过公开方式引入市场参与主体推进城中村改造,丰富改造主体,并出台加强“三旧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意见,规定“三旧改造”的土地出让金专款专用,60%返还村集体,40%政府用来支持城市建设,平衡不同的改造项目。
对于一些市场主体不是很感兴趣的历史文化保护类项目,政府通过财政进行补贴。如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三旧改造”产业类项目操作办法,规定“三旧改造”产业类拆除项目最高补助80元/平方米,新建项目最高补助100元/平方米。
4 结语
城市土地利用转型是城市化加速推进与土地资源紧缺矛盾下的必由之路,能够有效提高城镇化质量。广州市的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推行不仅与建设用地的供给量、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条件有关,也与政府的行为意识相关,它是在中央和广州市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实施的被动转型,提高了广州市土地利用的效率,对广州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的背景下,各地政府作为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实施者和促进者,应选准时机,抓住机遇,完善自身条件,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方式,做好规划,推动城市土地利用转型。
参考文献:
1.龙花楼.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研究的新途径.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
2.朱道林.利用市场机制发展存量土地市场.中国土地.1997.11
3.吴正红 叶剑平.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路径选择.城市问题.2007.5
4.孔凡文 许世卫.论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城市问题.2005.5
5.刘新卫 张定祥 陈百明.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特征.地理报.2008.3
6.姜杰 宋芹.我国城市更新的公共管理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9.4
7.陈哲 欧名豪 李彦.政府行为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问题.2011.12
8.张京祥 罗震东 何建颐.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9.姜杰 宋芹.我国城市更新的公共管理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9.4
10.汪浩 罗洋 邹炜.基于国家效用最大化的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Kelly Michael G.的政府效用函数研究视角.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
11.方红远 王银堂.边际成本分析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决策中的应用.水科学进展.2004.2
12.石爱华 范钟铭.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的建设用地规模调控.城市规划.2011.8
13.华兴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性障碍——基于地方政府的行为分析.理论界.2010.12
作者简介:
李菁,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制度与政策。
冯银静,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土地金融。
夏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府治理与领导。
基金项目:
城市土地利用 篇4
1 城市规划及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分析
(1)低下的土地利用率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缺少明确的规划,随意地进行城市的扩建工程很大程度上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盲目地将城市土地以“现代开发区”的形式进行征收,容易使得城市的发展建设与实际的发展需要相脱节,无法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而那些可以归之于一个系统,方便相互协作的单位群体,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形成,也是造成城市土地资源浪费的因素。以往的城市规划,将学校、医院、行政的服务单位、社区的管理部门这些负责公共服务的设施分散地进行安置,降低了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既浪费了城市的土地资源,又不利于高效地为市民提供服务,增大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以上反映了城市规划部门城市的规划布局,未能与城市人口以及分布进行结合,土地的利用变得很不合理。
(2)土地资源管理市场缺乏有效管理,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足。我国现阶段缺乏对城市土地市场的有效管理,城市土地市场的管理体制,相关的监督机制都无法适用于新的发展环境,亟须进行完善。而很多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更是不胜枚举,这些非法行为更加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造成大量的浪费。除了土地资源市场的管理不规范外,城市规划中也缺少了对环境、生态的相应保护设计。很多时候,土地资源的商业价值超过了对其存在的生态价值的认识。为了建设新城区,而进行大面积的农业用地征用,浪费了大量的农业用地的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污染。正是由于对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城市的发展建设都极为不利,采用这种牺牲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是很不明智的。
(3)城市发展规划缺少与实际情况的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程度已经超过了30%,处在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的阶段,而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存在着规划人员、建造人员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很多的城市规模规划,城市设施建设都匹配不上实际的需求。城市进行房地产的建设时,可能会征用到自然界生态景观的土地,或是为了使用依山傍水的宣传口号,在河流附近建设高档的别墅群,造成了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一些城市缺少对城市发展规律的遵循,完全将国外一些城市发展的模式直接应用到城市的建设上,肆意地规划,都会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盲目地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建设,而不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城市设施的重复建设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出城市土地资源的作用,造成了建设成本的浪费,对城市土地资源的保护极为不利。
2 城市规划及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措施
(1)规范管理城市土地资源的市场,加强相关的监督力度。保障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就需要制定出相关的规则,对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规范地管理,细化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环节,进而有效地对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利用。而对城市土地资源市场的监督,则可以采用投诉的机制,多层次、全方位地让广大群众进行监督,对那些规模较大的项目,就要采用开展听证会的形式,听取大众的建议,保证整个土地征用的进程处于一个公开的环境下,消除违规行为的发生机会。对于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土地监管来说,要保证规划机构与监管机构能紧密联系,杜绝两个机构相互冲突的情况发生,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2)保护城市的原生态自然资源。要想实现对城市以及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就需要对城市原生态的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城市新城区的规划建设,要尽可能地不征用到耕种和植被覆盖率高的土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耕地面积就不断地减少,同时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也在相应地增多,而大面积的征用那些植被覆盖率高的土地,极大地削弱了自然环境本身的自洁能力,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的影响。城市的规划以及城市土地的利用要确立好生态因素这一前提,确保城市的环境卫生处于一个平稳的环境下,保证环境内的生物多样性,坚持贯彻好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减少城市规划中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树立起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进行城市的规划以及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上,要充分地遵循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有利地提高了城市横向、纵向扩大的成效,降低了城市建设时建设成本的浪费,破坏了城市规划及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秩序。可持续发展要关注的部分是:1对于城市的旧城区一类的已开发的土地资源进行再利用时,要考虑到相关的真实需要,降低因盲目建设而造成的成本浪费的机率,保证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2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要着眼于将来城市的发展需要,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城市的科学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采用相关措施来协调好之间的关系。现阶段我国在城市的规划以及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城市的相关服务设施跟土地利用的服务体系不健全,使得城市扩建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连锁反应。因而,城市的发展建设要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立足于现阶段的同时,要为将来的修缮做准备,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城市的土地资源。
摘要:城市的规划建设决定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壮大,城市的征地成本也相应地增高,这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对于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要根据实际的城市发展需要而进行改变,城市的规划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要,不断实现规划技术上的提升,服务能力上的进步,切实的解决掉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城市向着积极健康的发展方向前进,让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的和谐快乐。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利用
参考文献
[1]石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研究[D].浙江大学,2006.
论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论文 篇5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存在着异常密切的关联,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城市规划,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城市规划是指将城市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城市内部各种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控制,实现预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开展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城市的长远健康发展,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土地资源的利用需要参照城市整体规划进行,通过城市规划,可以为土地利用目标的完成以及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想一个的参考指标。不仅如此,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以城市规划任务的实现为前提。
城市土地利用 篇6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45-1
0 前言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方面的问题做出一个总体的规划,是有目的的安排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土地利用好坏的关键所在,通过城市土地规划,才能够更好的制定和安排年度用地计划以及相关的建设用地的审批工作[1]。城市用地规划能够为城市的用地类型进行划分,对城市的建设用地进行分析,对城市的建设用地按照需求进行结构优化和调整等。
1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2]。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环节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职能是要为特定的城市功能安排合适的城市用地,而且还要为特定的城市用地安排专门的功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把土地合理的划分为建设的用地和不能用于建设的用地。另一个方面是把可建设的用地的土地性质、建筑密度以及建设形态等进行确定。第三个方面是要对部分的可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建筑给予特殊的规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方面的因素、社会方面的因素、公共利益以及环境因素几个方面。
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内容与方法的探讨
2.1 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
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该如何进行划分是城市土地利用调查工作中的一个主要成分。在进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时候,可以按照城市土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来判定城市的用地类型。城市的用地类型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以及特殊用地等十大类、46种类、73小类。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还可以按照城市的土地利用特点进行划分,比如可分为科研教育用地、开发区用地、别墅区、风景名胜等。在有些时候,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还可以不按照规范进行划分,而完全按照城市的特点划分。
2.2 城市土地利用中建设用地的评价
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评价是对于城市用地进行选择的一个依据[3]。城市建设用地的评价标准是要在对城市环境的可观分析的前提下进行的,是要按照具体的建设需要和技术进行的。在对用地的自然条件进行评价的时候,主要是要依据城市的用地状况,再结合自然条件,判断是否符合建设的需求。对于评价结果的体现,往往是把土地质量划分为3个大类,然后再体现在评价图上。具体的三大类,一类是自然条件优秀的,可以简单处理就投入使用,一类是需要加以处理后才能投入使用的,还有一类就是不适宜作为城市的建设用地。
2.3 城市土地利用中建设用地的潜力分析
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分析,能够更好的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为生活性的用地和生產性的用地。生活性用地的潜力发掘之处在于城市内的一些闲置地,平房区以及中低层的建筑区。对于其分类的时候,可以按照一个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小区,然后再根据建筑密度、外部景观等进行判断分析,评估其发掘潜力的大小。生产性的建设用地的潜力之处在于对单位的占地面积、固定资产以及经济密度等多个指标进行分析,最后获得其发掘潜力。
2.4 城市土地利用中建设用地的布局安排
城市建设用地的基本布局原则是要把握好不同城市的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按照城市用地的实际情况,主要处理生活用地和开发整治等多个方面,要把握城市性质等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过程是挖掘土地发展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情况,还要注意扩大发展的问题,正常情况下是要多挖掘土地发展潜力,而不是扩大发展。在布局方面,还要主要向着具有针对性的功能小区发展,比如科研区,商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对于城市总体布局,是要注重土地的高效利用问题,而且要突出地方特色,对必要的地段,可以有一些特殊要求。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里,就是根据城市管理的特征,设置建筑高度限制区、重点名胜保护区等类别。根据具体情况,全面统筹,制定明确的城市用地建设限制情况表,这也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内容和方法方面的一个部分。
3 结束语
在国家对于城市发展的改革要求下,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也势必更高[4]。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对于合理的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很有意义的。本文通过几个方面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得到更为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情况。相信在未来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尹向东,熊进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的法律探讨[J]. 广东土地科学,2007,(1):34-38.
[2] 吴郭泉,翟慧敏,乔大山.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J].安徽农业科学,2007,(22):6971-6972,6989.
[3] 王素萍,杜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矛盾协调[J].河南国土资源,2005;(1):17-18.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 篇7
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是土地集约利用制约下的土地效益的不断提升, 达到此目的的手段是土地结构布局优化下的合理配置。中外学者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尚未达成共识, 但国内的一些学者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地的概念进行了较科学的概述。陶志红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界定为:以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依据, 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 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1]。
2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状
我国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已成为当前城市研究的热点, 研究所采用的理论主要借鉴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理论。定性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意义、问题、实现途径等方面展开的定性研究, 如夏显力进行了“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2];童林旭进行了“城市的集约化发展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3]。这些研究认为集约利用是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向;且目前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实现途径研究主要认为通过土地储备、土地置换、城市规划 (提高容积率、建筑密度、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等) 、土地用途管制及地价税收杠杆等方法达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第二, 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关原理、规律的研究, 如陆达道 (1995) 从空间经济学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4], 刘书楷 (1995) 从土地经济学方面的相关研究等[5]。这些研究包含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机制的研究, 如聚集经济、规模经济的驱动作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形态的研究;土地可持续发展规律的研究等等。
第三, 对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研究, 如陈来卿[6]、周为吉的研究[7]。认为当前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式主要有三种:经济效益最大化模式、区域差异性地土地利用模式、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层次模式;厉伟等 (2002) 从时间、空间、用途、技术和制度5维空间探讨土地利用地模[8]。
3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城市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建筑空间布局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前提。目前城市土地利用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1) 工业用地比重过高, 住宅、城市基础设施、环境绿化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比重过低。城市建筑空间布局也不尽合理,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 许多工业用地, 甚至重工业用地、产生污染源企业用地、仓库用地等, 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区, 后发展的商业区和居民住宅区反而不得不放在离中心区较远的地段或在边缘地区和城乡结合部;1997年, 我国城市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23.14%, 而英国的伦敦中心区为1.9%, 中心加外围区为2.7%, 作为旅游城市的杭州、桂林, 在1993年就已经达到了22.2%[9]。 (2) 住宅、城市基础设施、环境绿化用地等比重过低, 妨碍城市功能的发挥, 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我国1997年道路广场用地占7.72%, 与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 规定的道路广场用地比例为8%~15%相比, 尚不到其下限。绿地占8.32%, 刚好达到规定标准8%~15%的下限。
3.2 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均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从1891年至1989年, 我国城市非农业人口的数量由1.02亿发展到1.99亿, 增长0.9 5倍;而同期城市建成区面积净增13942km2, 总量增长1.87倍。因土地增幅远远超过人口增幅, 以致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大幅度提高, 1981年为72.7m2/人, 1998年上升到107.4m2/人。如果这一增长势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今后我国城市用地的人均水平很有可能突破城市规划用地的最高限额120m2 (我国城市规划人均用地指标分4级:60.1~75m2/人;75.1~90m2/人;90.1~100m2/人;100~120m2/人) 。在不到20年的时间, 人均城市用地的数量猛增3 5 m2, 显然不完全是按照规划改善城市用地功能, 完善城市结构的结果, 其主要根源是城市盲目开发, 无序发展, 粗放经营造成的。
3.3 城市外延开发, 忽视内涵挖潜改造
由于城郊地价低廉, 城区再开发和改造成本较高, 导致城市普遍采用不断向外“摊大饼”式的外延开发模式, 不仅占用了郊区大片农田菜地, 同时也给城市的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北京市建国初期建成区面积只有1 0 9 1 k m2, 当时既无道路立交, 也无地铁, 城市交通堵塞状况并不像现在突出。进入90年代, 北京外延发展使建成区面积比原来扩大了4倍, 城市规划确定的分散组团式的布局由于大量农田、绿地被蚕食挤占, 维护城市的绿色屏障己逐渐消失, 致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此外, 由于每天有大量人流、车流由三环、四环以外的住处拥入市中心区, 造成交通堵塞, 平均车速下降, 居民上下班的通勤时间越来越长, 生产生活效率下降, 这实际上是城市外延扩展留下的后遗症。
3.4 区域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管理亟待加强
由于没有统一整体的规划即区域城市发展规划、各城市各自为政, 自成体系, 产业结构趋同, 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既浪费土地, 又不利于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不少城市在规划上缺乏内涵挖潜、集约用地的指导思想, 把建设用地需求寄托于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而对城市土地管理, 控制城市用地规划, 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用地, 保护郊区优质农田工作等视之为限制城市发展, 不重视或者没有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
4 讨论
循环经济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 篇8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及目标
1、循环经济基本概念
循环经济 (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的简称) 是指以降低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为基本目标, 将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资源的有序利用相结合,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为基本原则, 最大限度重复利用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生产要素和能量,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的生态化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 是既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
2、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及目标
比较图1与图2, 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粗放型经济是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来说, 循环经济是一种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网状经济 (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 。传统经济的显著特征是“两高一低” (即资源的高消耗、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污染物的高排放) , 它是以大量消耗自然界资源和能源及大规模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经济增长方式为内涵式发展, 遵循“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的环境治理方针, 以绿色核算体系 (绿色GDP等) 作为其评价指标, 运用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经济平衡理论等, 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科学管理、低开采、高利用, 追求经济利益、环境利益和社会持续发展利益的总目标。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不断循环利用物质的基础上, 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系统内部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 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从而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图2) , 实现“最佳生产、最少废弃、最适消费”, 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的冲突及人地关系矛盾。
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
城市土地属自然资源的范畴, 但具有自身的特性。它不仅包括地形、岩石、土壤、水、生物等要素组成的自然资源, 也包括土地开发过程中凝聚着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资源, 还包括由所处位置不同引起价值差异的区位资源, 这种复合型的资源特性决定着城市土地时空分布的多变异性, 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使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持续地满足城市经济增长对土地的需求、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物质及精神的需求。它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土地利用观, 在强调城市土地满足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 更加注重城市土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载体的功能, 最终通过持续不断调整城市土地的空间结构和生态结构, 来实现城市土地持续、高效利用, 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途径
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树立循环经济观
(1) 土地循环利用观。这是在土地利用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
(2) 土地紧凑混合利用观。这主要体现在确保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保持良性循环的限度内, 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紧凑发展、混合布局、地尽其用, 尽可能缩减“地根”, 并建立和谐的土地生态环境。例如, 合理布局商业网点、交通设施、居住场所与工作场所, 方便人类生活, 降低开发成本和环境成本。
(3) 土地适度利用观。提倡土地资源适度利用, 节约与保护土地资源, 防止超过土地承载力的过度开发和掠夺式开发利用, 以节地挖潜为重点, 提高土地利用率。
2、依据“3R”原则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循环经济“3R”原则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减量化要求在土地开发利用的前期, 通过加强用地项目审批管理, 要求城市发展应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数量, 要求城市发展应该严格控制城市空间扩展的速度;同时, 城市要采用紧凑集中的用地布置形态, 避免中小城市不切实际的寻求理想的生长模式, 从源头上减少土地供应量。如:要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 强化建设用地预审管理, 通过采取“三个集中” (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 、增加城市建筑物的层数等措施, 实现土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
(2) 再利用要求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以协调用地和养地, 严禁破坏土地, 提高现有城市用地的利用效率。根据城市功能活动动态性的特质, 强调城市用地可以多阶段再次开发, 通过提高容积率、人口密度来提高城市已开发用地的土地利用强度和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特别是规划用地分类要适应多用途的要求, 提高用地性质调整的科学依据。
(3) 再循环要求城市用地使用功能不断完善和复合式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和路网系统强调从线性的发展模式向网络式的多重环圈发展模式演变, 通过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道路的使用频率来实现城市土地综合利用的过程控制, 取代不合理用地的末端治理, 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如采取土地整理、生态恢复等综合整治措施对因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导致实用价值丧失的土地进行治理与恢复。
3、合理调整城市用地结构, 提高城市土地效益
一方面, 应在土地改造和开发过程中, 提高公共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绿地等的面积和比重, 同时, 减少城市内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尤其是重工业用地的面积及比重。另一方面, 发挥土地级差地租作用, 合理组织城市空间布局, 坚持把那些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的工矿企业从城市中心区域搬出去, 使置换出的土地发展高收益的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
4、注重土地利用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建立生态型城市
首先需要政府倡导。完善土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法规, 制定一部发展循环经济的综合法律, 将循环经济的发展与污染防治、资源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另外, 需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把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 完善城市土地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充分考虑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和人居环境的关系, 使土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从而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其次需要提高企业、公众的参与意识及能力。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培训, 把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活动逐步变成全体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为, 改变消费观念, 提倡绿色消费。加大科研投入 (尤其是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方面) , 推广新技术应用, 追求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型城市。
摘要:在分别研究循环经济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 指出循环经济是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并提出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运用循环经济的“3R”原则, 以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等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3R”原则,建议
参考文献
[1]、谭根林.循环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吴次芳, 王建弟, 许红卫.城市土地资源分类评价及其与土地优化配置的关系, 1995, 10 (2) , 158.
[3]、倪杰.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农村经济, 2006 (9)
[4]、杨战社.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略[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7, 24 (4) .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的关系 篇9
土地是城市最宝贵的资源, 要改善城市的形象, 提升城市的总体水平, 就要在城市土地利用的定性、定量、定位方面合理、有效地规划土地, 促进土地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规模效益在土地价值中集中凝聚。土地规划因为必须兼顾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环境生态原则、社会福利原则、经济效益原则, 体现了它的复杂性。因此要处理好城市土地规划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避免不合理的现象出现。
1 城市土地规划
1.1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1.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司根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历史基础与现状的特点, 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等, 对一定地区范围内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活动。一般要遵循效益原则、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动态原则、协调原则四个原则。
2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的误区
2.1 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土地有偿使用制是以市场机制推动城市发展, 作为解决我国城市土地使用效率低、结构不合理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方面看, 市场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通过合理使用土地, 扩大了社会与环境的发展空间。但不受约束的市场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2 传统土地制度的消极影响
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 中国的土地制度与发达国家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 比较固定地通过对经济、人口的级数和人均用地指标来分配土地, 无法适应人口变动、消费模式的变化对土地需求的影响, 造成滥用和紧缺矛盾现象的并存。
3 两种观念与现实发展的矛盾
3.1 生态伦理观与发展需求矛盾
对人地关系的合理认识形成了正确的生态伦理观。虽然科技对于人类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但我们也深知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不管人类再怎么进步, 也不能够脱离自然的束缚。人类必须谨记, 人和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达到共同繁荣。
3.2 传统价值观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传统价值观认为, 人类有从自然索取一切的权利, 自然资源都是廉价、取之不竭的东西。比如水、空气、森林、土地等各种资源。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人类对自然肆意的挥霍与破坏, 造成今天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假如人类没有清晰地意识到危害性, 不采取积极措施挽回局面, 这种传统模式将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 最终使人类的生存发展进入艰难的境地。
4 土地规划利用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协调重点
4.1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为了能实现长期生存发展, 在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审视和批判后, 人类终于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控制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范围之内。人类必须约束污染和浪费行为, 对可更新资源的使用率应限制在其自我更新率之内;不可更新资源的耗竭速度不应超过寻求可更新资源作为代用品的速度;废弃物排放量不超过环境容量, 使自然生态过程保持完整的秩序和良性循不。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代际之间的公平, 它要求当代人在追求发展与消费的同时, 不应剥夺后人应享有的同等的发展和消费权力。其二是指代为之间的公平, 即同一代人之间, 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的利益。
4.2 处理好资源稀缺与环境建设的关系
土地资源的稀缺决定了我国城市中心区必须走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内涵式建设道路。无论是传统的纯商业性的市中心区, 还是现代化城市所要求的综合性的城市中央商务区, 都以高密度聚集公共建筑为特征。在这种环境下, 硬性规定各公共设施建设单位达到一定的绿地率未必是一个好办法, 实际也难以执行。所以, 在城市规划管理中, 对区内单个项目可以不作绿地率的硬性规定。城市“绿肺”可以通过集中建设得到弥补, 即在区内集中一定面积的用地建设大片绿地。当然, 与此同时还要有“见缝插绿”的城市文明和社区文化, 以把我国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3 合理配置空间资源
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应该以供给方面为主导, 确保对城市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土地资源供给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城市用地置换作为实现城市存量土地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对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尤其是当前节约耕地、充分盘活城市存量土地、优化城市结构、拓展城市建设资金渠道、促进城市更新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着重阐述城市土地规划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两个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 提出了土地规划利用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与重点。
关键词:土地规划,环境,土地利用
参考文献
分析中国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及对策 篇10
1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
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关系着我国的国计民生,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二十一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城市的土地用地面积不断地扩大, 造成了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使用的过度紧张。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存在着不对称的问题, 城市规模过大, 经济发展过快, 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层出不穷, 严重制约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的政府领导人员为了提高本市的经济的GDP的增长值, 在城市经济建设中, 规划建设超出自身能力的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因而在城市的周边, 大规模的进行城郊土地的圈画, 以低廉的城市土地价格转入城市土地建设规划中, 通过这种方式, 达到城市规模的飞速发展。这种城市化发展模式, 严重地浪费了我国的国土资源, 造成当地城市周边许多土地并没有得到合理地使用, 许多城市被改建成了四不像的发展模式。这种城市化模式究其根源, 就是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没有做好前期的城市规划, 过分追求地方经济发展的GDP增长值。例如, 不合理的城市化指标率, 在城市经济GDP的利益的驱动下, 开发商看到城市经济建设商业区土地价格过高, 而城市郊区土地价格相比较低, 这样在二者的价格对比中, 就导致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利益交易, 从而形成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朝粗放化的模式发展, 这就给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中国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对策
我国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低与我国的人均土地利用效益存在着亟待调节的矛盾冲突。我国城市土地要想可持续发展, 必须做好前期的科学规划, 使我国城市化土地利用模式,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模式的转变, 这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1 中国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中的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城市规划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 引进了一些西方的城市施规划理念, 进行了因地制宜的城市规划调整, 从静态规划到动态规划, 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的统一。这就要求城市规划人员在城市建设前期要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处理好城市用地中各个部分所占的土地比例, 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了城市, 这就增加了城市住宅用地的压力, 部分政府利用扩大住宅土地面积的使用, 压缩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面积的方式, 从而缓解人口居住所带来的压力。这就造成了我国部分城市住宅面积过大的“大头儿”现象, 拥挤的城市生存空间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降低了城市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城市领导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进行指导, 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全局的指导思想, 控制城市土地的用地规模, 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利用城市与郊区的土地价格差所进行的不法交易, 在现有城市土地的基础上, 结合城市自身的发展模式, 合理化的引进部分农村土地, 确保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合法化, 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农村土地的搁置和浪费。
2.2 中国城市土地资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最大的问题就是, 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结构不合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但是,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率非常的低, 那么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 就成了城市建设中的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怎样促使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 提高国有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土地集约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随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增加, 土地的平均产出量也相应的增加, 换句话说, 就是土地使用总体上依然是粗放型为主, 也就是我国目前的大多数土地的实际使用情况。为了改变这种土地使用方式, 我国必须进一步的对城市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创新和改革。根据产权制度, 明确界定政府对土地的使用权利和公民享有的合法土地使用权利, 严厉打击那些凭借个人职权过分占用国家土地从而达到“以地生财”的非法目的。透明、公开的产权所有制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保障。我国的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对我国的土地资源分配并不合理, 适当的引进西方的产权制度,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进行因地制宜的土地产权改革, 将会促进我国的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其次要做好城市用地的合理化布局, 调整产业用地, 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旧城改造一直是城市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旧城的改造就是对城市土地的二次规划, 我国旧城区的住宅多以平房的建设为主, 大量的平房面积占据了我国城市的用地比率, 这期间存在着较大的城市发展潜力。但是, 城市开发商出于个人利益的驱使, 往往更加注重对新区的开发, 从而放弃对旧城的改造, 这就加剧了我国城市建设的经济成本, 形成了我国目前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模式。这就需要政府在城市经济发展中, 做好土地资源使用的全局引导工作, 实行土地资源开发的有偿补助, 提高土地资源使用中的农转非的转化效率。
2.3 利用法律制度实现国家的土地资源使用与环境保护。
目前人类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依然存在着以城市环境的破坏为代价, 来换取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现象,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在人类与城市的发展中找到平衡, 人类对城市的改建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现有的环境格局。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进行比较, 城市环境更加的脆弱, 人类对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城市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影响植被的生长, 水土的保持, 从而造成城市生态严重的失衡。城市土地资源需要法律进行保驾护航, 土地资源产权的透明化, 权利与职责的明确, 有利于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与使用, 同时也是保障我国城市土地资源使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合理发展, 需要做好城市的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粗放型的城市土地资源规划到集约型的土地资源利用的持续发展, 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满足我国城市发展中城市变革的需要。健全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 为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提供了法律依据, 使我国的城市土地用地规划变得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为我国的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邓蕾.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J].能源与环境, 2008 (6) .
[2]李赞军, 陈书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08 (6) .
城市土地利用 篇11
关键词:城市土地规划 利用空间 城市环境 影响 关系
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城市面积正逐步扩大,并倾向于“郊区城市化”发展模式,而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问题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城市建设已经拓展到郊区,对土地占用、环境建设等产生一定影响,加强对该方面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对城市环境建设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城乡郊区以及乡村人均土地越来越多,城市的郊区化发展也就是开发在城市边远地区的土地,这样会对郊区以及农村的农田、湖泊、森林、河流等产生影响,对国土资源造成破坏,产生严重的浪费现象;同时,越来越多的耕地变成住宅区、办公楼或者商业中心,不仅对环境产生影响,也挑战力环境的影响力,破坏郊区特有的环境污染自净能力,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开发规模的扩大,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大量人口的集中,增加了城市的人口密度,而高层建筑将对周围建筑造成遮挡,不利于良好的光线保障作用。过去,一些住在远郊乡村的农民身份转变为新城市居民,而失地农民的大量存在,增加了城市环境的容载压力。
2、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与矛盾
2.1 征服理论和自然环境恶化的矛盾
在传统的征服理论中,以“人”作为世界发展的核心,人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實际需求,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设计或者利用,飞快的发展经济,不惜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长此以往,环境污染、交通堵塞问题越来越严重,自然界通过反馈机制,向人们提出抗议,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开始融入“自然理念”、“低碳理念”,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客观存在,并且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理重点。
2.2 价值观和资源环境的矛盾
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中,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也没有任何价值,如空气、水或者土地等,都是大自然的免费供给。因此,人们受到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大肆开发土地、破坏自然资源、任意占有和利用,直到如今生态恶化、资源枯竭。传统的经济发展中,强调高享受、高消费,以此带动经济投入力度,实际上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终只能让人们陷入囹圄之地。
2.3 生态伦理与环境发展的矛盾
人们只有合理处理与土地的关系,才能奠定生态伦理理念基础。在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将一些理想转变为现实,但是也要意识到,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人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而不能企图控制自然、摆布自然,否则必将受到来自自然界的惩罚,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促进繁荣景象。
3、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建议
3.1 树立科学的持续性发展观念
人类若想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摒弃传统的、落后的观念,意识到可持续发展观的积极作用。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都应确保处于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人类自觉约束自身的污染、浪费行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尤其节约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速度,加大力度挖掘全新资源;保障废弃物的排放量在环境容量范围内,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有关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注重其公平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实现代际之间的公平,也就是人们在注重消费、注重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同时,不能提前享受后人应具备的同等消费权力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实现同代之间的公平,也就是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得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3.2 试析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已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以当前实际发展形势来看,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以供给为主,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起到指导意义。当前,我国耕地面积已经大幅度减少,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并将“保护每一寸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上升为基本国策层面,对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优化、城市建设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将城市的开发建设与环境资源有机融合,树立科学的生态理念,积极运用可持续发展策略。
3.3 妥善处理资源短缺和环境建设的关系
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必然面临郊区和农村的资源短缺问题,在城市房地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不能对环境、资源造成肆虐般的影响,否则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健康性发展。面对土地资源稀缺的实际情况,我国城市中心以集约化建设道路为主,势在必行。
总之,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中,必须加强对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人类的持续性发展,更好地实现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颖,王群,王万茂.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问题的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杨战社.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略[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2)
[3]赵燕青.城市可持续的土地规划[J].规划师,2007(6)
[4]孙斌栋,王颖,郑正.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区划与管制[J].城市发展研究,2007(3)
遵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篇12
遵义市地处中国西南腹地、贵州省的北部, 辖3区2市10县, 人口752万。土地面积307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60平方公里, 全市森林覆盖率49%。遵义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
遵义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 地形起伏大, 地貌类型复杂。全市平坝及河谷盆地占6.57%, 丘陵占28.35%, 山地占65.08%, 属于典型的山地城市。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2.1 确定评价指标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调整城市合理布局等方式, 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 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根据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已有研究的评价指标为基础, 如表1所示。
2.2 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方法有多种, 对土地生态环境评价拟采用熵值法对遵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评价。
3 遵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3.1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3.1.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年期变化。
采用熵值法, 以遵义市建设用地为对象, 统一收集了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的数据 (为了便于比较和考虑资料的可获得性, 统计采用了《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3]) 。根据计算结果, 作出遵义市2002年~2011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值折线图 (图1) 。可以看到, 10年来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数呈上浮的总趋势,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但集约利用水平偏低, 2011年集约利用综合值仅约为0.12。
3.1.2评价因素分析。
评价因素权重影响度, 值越大, 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度也就越大。根据各指标权重值可得出评价因素的权重值 (表2) 。
从表2可知,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主要是靠对土地的投入和加大对土地的利用程度来获取, 但所获得的利用效益不高。
3.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分析
为了反映遵义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情况, 选取2002年和2011年作为弹性系数的起止年限, 分别计算得出遵义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23.3705、城市人口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7.5251、城市二、三产业GDP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0.0459。
由此可见, 遵义市近10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远远大于建设用地的增长幅度, 但建设用地经济产出的增长却小于建设用地的增长。说明城市土地投入成本的边际效益低, 投入和产出不协调,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 也客观地反映了遵义市城市土地利用“重外延扩张, 轻内部挖潜”的弊病。
4 建议
4.1 加强土地利用程度, 实现多元利用和综合开发
根据遵义市特点和不同功能开发的要求, 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 降低中心城区建筑密度,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实现山地的多元利用和综合开发, 充分发挥山地城市的特色,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
4.2 推进城市土地整理, 充分利用城市存量土地
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 通过调整生产用地、生活用地以及生态用地等各类用地的规模和布局, 优化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 实现城市土地整理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
4.3 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建设文化旅游城市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尤其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在提倡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程度的同时,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来加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遵义市人民政府.走进遵义[EB/OL].http://www.zunyi.gov.cn/ch72/index.shtml.
[2]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处.建立评价体系及考核制度, 强化建设用地集约利用[J]浙江国土资源, 2004 (9) :13-17.
[3]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3-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