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空间利用

2024-10-15

土地空间利用(共12篇)

土地空间利用 篇1

0 引言

随着政策的变化,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呈现出新的形式, 如何对其进行模拟, 是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长久以来, 我国土地利用配置研究及部分土地利用规划项目都多偏重于对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的预测、安排和优化, 较为忽略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的协调与规律, 规划以数量结构为主, 注重土地利用规模、比例, 而忽视了整体空间布局及区域上的统筹, 尤其是在研究政策驱动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变化的影响方面更为匮乏。因此, 本文通过对CLUE-S模型、Arc GIS等软件工具的应用, 结合对未来年份研究区域将会对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产生影响的政策, 模拟研究区未来年份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1 CLUE-S模型

CLUE-S模型分为需求分析和需求分配两部分。需求分析部分在统计的层面上为所有土地利用类型计算面积变化;而在需求分配部分将研究区不同地类的需求面积转化成空间上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中, 对于每一个栅格像元i都要针对每一种土地利用类型u根据公式1计算总概率 (TPROPi, u) , 模型根据总概率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判断。

其中, Pi, u是指对于土地利用类型u而言地块i的适宜性;ELASu是指土地利用类型u的变化弹性;ITERu是指土地利用类型u的循环变量, 标示着这一地类的相对竞争力, 对于所有土地利用类型而言, 当已分配面积小于需求面积时循环变量的值就会升高, 反之当已分配面积过多时循环变量的值就会降低。

2 研究区分析

研究区选取的是县域土地, 包括县城所在地, 主要涉及到四个乡镇的部分地区, 总面积为17523.05公顷。根据2009年全国二次调查数据, 其中农用地为14892.12公顷, 建设用地为1763.03公顷, 其他土地为867.90公顷, 分别占总面积的84.99%、10.06%及4.95%。

研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区, 属高原地带, 地势起伏较为明显。地形可大致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个地区, 其特点分别为:西部地区海拔高, 坡度大, 覆盖地类多为林地, 含有少部分园地及零星散布的旱地、水浇地、村庄与自然保留地;中部地区地势平坦, 多为建设用地和水浇地, 其中建制镇靠近公路、主河道, 而水浇地中散落分布着村庄与其他农用地;东部地区多为缓坡, 相较西部地势较为平缓, 覆盖地类多为旱地。

3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实验

为保证实验结果可以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有效衔接, 实验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均选用“土地规划用途分类”。根据规划分类中的三级类分类, 研究区涉及到的共有23种, 但CLUE-S模型中最多可以同时模拟12种地类, 因此对每个地类逐一分析空间布局特点、未来用地需求, 将空间布局联系紧密、未来土地利用需求方向一致的地类归为一类, 使有特别用地需求、空间布局特点无法与某一地类合理融合的地类单独成类, 最终形成8个地类, 即水田水浇地、旱地、园地、林地、建制镇、村庄、自然保留地和其他不变土地。分类完成的8种土地利用类型用地空间布局见图1。

除了地类的选择之外, 对模拟结果影响最多的为驱动因子的选择。表1中列出了在研究区范围内较为适用的区位因素及其对应的文件编号。

对所有地类的驱动因子选取方案及其对应的方程分类能力百分比、ROC曲线下面积值进行汇总, 详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各地类的方程分类能力、ROC曲线下面积值均高于70%和0.7。7个可变地类当中, 2个地类的ROC值高于0.9, 4个地类的ROC值高于0.8, 整体解释能力较强。

将回归结果作为输入参数在CLUE-S模型中参与计算。回归结果在CLUE-S模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判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区位适宜性。根据所选择的驱动因子, 准备以下文件, 将它们作为主要参数输入到CLUE-S模型中, 开始模拟实验。

4 结果分析

为验证实验模拟的精度, 通过Kappa系数进行运算, 以2011年的模拟结果与现状图进行对比。通常kappa值在0~1之间:0.0~0.20为极低的一致性 (slight) 、0.21~0.40为一般的一致性 (fair) 、0.41~0.60为中等的一致性 (moderate) 、0.61~0.80为高度的一致性 (substantial) 和0.81~1为几乎完全一致 (almost perfect) 。经计算, 2011年的模拟结果Kappa值见表4。

由表4可知, 各地类的Kappa值均大于0.60, 其中4个地类的Kappa值大于0.80, 8个地类的Kappa平均值为0.831, 模拟效果良好, 证明该实验成立。

根据土地利用需求文件中对2015年不同地类用地需求的预期, 对比2015年的实验模拟结果数据检验模拟实验在需求分配的数量结构方面是否达到预期要求。根据检验结果, 2009年与2015年研究区各地类的面积差值均保持于1至2个栅格 (栅格面积为1公顷) 的差值, 排除四舍五入等计算误差的客观存在, 实验很好地完成了对土地利用需求的模拟。

从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上看, 2015年与2009年模拟初始年的情况相比, 较为明显的变化有:水田水浇地的比例提高了1.37%;林地占有比重明显减少, 降低了4.51%;园地面积也有明显增加, 比重增加了3.48%;其他地类变化较小或没有发生变化。从空间布局的变化来看, 较为明显的变化有:水田水浇地面积增加, 增加的来源主要为建制镇原有用地;建制镇整体向西偏移, 即为水田水浇地腾挪位置, 往临近低丘缓坡转移;园地面积有明显增加, 并形成多个聚集区。此外, 研究区2015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较2009年均有更为集中的特点, 符合并实现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

根据建设用地上山, 即低丘缓坡工程的政策要求, 在研究区的建设用地中占主要地位的建制镇应当向海拔更高的地块发展。在2009年和2015年的建制镇海拔变化中, 2009年建制镇用地的海拔平均值为1593米, 而2015年则为1618米, 平均上涨25米。由图2可以看出, 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中部偏西的低丘缓坡地带, 符合政策要求。2009年建制镇的位置已符合沿河沿路发展的要求, 而在2015年的模拟结果中, 由于建制镇选择了朝距离最近的西部缓坡发展, 整体向西转移, 依然贴近公路发展 (图2) , 离河流距离略远, 但仍然在距河流较近的范围内。由计算可知, 2009年建制镇距公路的平均距离为606米, 2015年为610米, 基本保持不变;但新增建制镇距公路的平均距离为539米, 符合政策要求。根据建设用地沿河、沿路发展的政策要求, 在研究区建设用地中占主要地位的建制镇应当靠近主河道和公路发展, 由于沿河建设需要考虑到其必要性, 以及河流及周边环境保护的问题, 在沿河发展时, 需留有一定距离, 保持交通便捷即可, 以免对水流环境造成污染。

根据花卉种植面积增加609公顷的政策, 园地在空间布局上也实现了相应的扩张, 并且形成了三个较为突出的聚集点, 符合园地集约发展的要求。为了符合以花卉为主的园地面积扩张要求, 在驱动因子中特别选取了距其他园地距离以引导新增园地围绕原有其他园地进行发展。如图3所示, 新增建设园地大部分以原有其他园地为中心, 依附在其附近发展。此外, 根据计算, 原有园地距公路距离1413米, 新增园地距公路距离1177米, 有效缩短了从园地到公路的距离, 为花卉生产及销售运输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促进了该产业的蓬勃发展, 不仅符合政策要求, 而且对政策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根据建设用地为水田水浇地腾挪用地的政策要求, 由图4可以看出, 新增水田水浇地基本处于研究区中部地势平坦地区, 根据计算, 其平均海拔为1533米, 而原有水田水浇地的平均海拔为1769米, 由此可见, 新增的水田水浇地占用了由建设用地转移而腾挪的中部地势平坦土地。此外, 2009年的水田水浇地距河流的平均距离为1913米, 而2015年缩短为1664米, 新增水田水浇地距河流的平均距离为921米, 便于作物灌溉。综上所述, 模拟结果不仅符合政策要求, 且非常适应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5 结论

根据已完成的实验结果, 建议研究区今后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按以下论述进行发展:城市、建制镇用地向西迁移, 上山、上坡并沿公路布局, 为水田水浇地腾挪用地;旱地保有量维持不变, 水田水浇地在地势平坦地区占用城市和建制镇原有位置的土地进行面积扩张;以花卉种植为主的大型园地的规划以2015年模拟图中的园地聚集地为中心。

在运用CLUE-S模型进行模拟实验的过程中, 证实了该模型较为适用于小尺度范围的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布局方面的模拟。在驱动因子设置过程中研究发现, 在某一地物或地类图层上先标出其聚集点后再进行距离分析效果更好, ROC值更高。然而, 对于CLUE-S模型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多需解决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模拟结果。

摘要:目前, 对土地利用在空间布局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新兴热点, 而对于政策影响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变化模拟研究与分析的成果尚只存少数。因此, 本文在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现状于结构和空间布局两方面的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研究区当前面临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相关政策进行需求变化研究, 通过合理选择土地利用分类, 运用逻辑回归分析及ROC曲线等方法进行反复的驱动因子筛选, 最终选出最适用于研究区特点的因子, 并通过CLUE-S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政策在空间布局上的影响做出合理模拟。结果显示, 采用确切符合研究区特点的参数设置, 灵活多变地选用驱动因子可以有效地帮助实现运用CLUE-S模型同时模拟出“建设用地上山”、“建设用地为耕地腾挪土地”、“建设用地沿河沿路发展”、“重点产业用地扩张”等多项土地利用政策在空间上的布局, 其结果对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等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政策驱动,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变化,CLUE-S模型,空间布局变化模拟

土地空间利用 篇2

珍惜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广州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规划面积为38.5772平方公里.自以来,广州开发区先后与广州高新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合署办公,实行“四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经国务院批准的4个国家级经济功能区总体规划面积达60多平方公里.

作 者:沈奎 作者单位: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刊 名:港口经济英文刊名:PORT ECONOMY年,卷(期):“”(5)分类号:关键词:

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篇3

关键词:土地管理;问题;土地利用;对策

土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资源。但是,目前我国土地的利用率存在着很大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土地的管理以及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一、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土地资源管理体系落后

目前,我国有着种类繁多的土地建设项目。但是这些土地建设项目和土地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土地规划已经无法适应土地的建设速度以及进一步的发展。在理论落后于实践的情况下,实践必然会出现一些盲目性。这也是当前我国土地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2.土地管理规划缺乏科学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矛盾也在加大,这直接影响了土地的利用率。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城镇化建设使得土地供需出现了很大的矛盾。一些地区缺乏对于土地管理的科学规划,通过招商引资来消耗土地,直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采取措施节约集约土地资源,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另外,我国土地的利用也比较分散,不具有科学性,这使得我国土地资源无法做到集约化管理,既增加了土地利用的成本,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3土地管理缺乏约束机制

目前,一些管理人员在工作当中收到传统的管理思想的影响,并不够重视土地规划。这导致土地规划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使得土地建设项目制约了土地规划。另外,土地规划还包含了城市布局、水利布局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存在着很复杂的关系,为土地规划带来了一定的负担,使得土地管理规划和土地建设项目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4.土地管理方式不当

在土地调查以及档案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要求的管理技术才能够将这些做好。目前,我国一些土地正处在规划当中,一直使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技术。这些技术已经不能够适应现在的管理模式。数字化技术、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也没有被应用土地管理当中。另外,管理人员的水平也不高。这使得一些技术不能够很好的应用,使土地管理水平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

5.存在违法用地现象

当前,我国违法用地现象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地方在拆迁安置、临时用地、重点工程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违法用地现象。因此,我国应培养民众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意识,使民众意识到节约土地的重要性。第二,农村违法用地的现象也日渐明显。一些旅游项目的构建严重破坏了耕地。另外,村级组织之间出现了非法买卖土地的现象。第三,一些乡镇企业打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口号来占用土地。第四,企业因为土地审批时间过长而违法用地。

二、加强土地管理的对策

1.使民众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土地政策

人们只有认识到土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土地的利用水平。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当有效提高民众的思想意识,通过创建组织协调制度来从宏观上掌握土地的利用率,并且通过一些优惠措施来提高民众节约集约土地的积极性,增强民众的责任意识。因此,各系统的干部应当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手段向民众宣传关于土地管理的政策和法规,鼓励民众掌握土地政策,进一步提高民众对于土地管理的认识。

2.加大土地管理制度的建设

土地管理制度在土地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我国需要建立健全的相关制度。第二,各部门应当通过一些措施来保护当前未开发过的土地,合理控制这些土地的开发,防止荒漠化的扩大。第三,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各部分应当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从而使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得到改善。第四,我国在土地执法方面应当得到创新,使日常的管理工作和基层组织的工作得到有效結合,加强对于土地执法的建设。

3.构建土地管理执法监察长效机制

第一,应使土地建设项目的审批方式得到创新,通过并联审批的方式来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使审批的程序更加的简单化。另外,我国应加强对于退敌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实施,拓展土地建设的空间,使土地的利用水平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增长的需要。第二,我国应通过提高土地的调控力度来加强对于重点用地的保护。第三,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通过迅速拆除违法建筑来有效抑制违法用地的行为。

4.合理布局规范用地

目前,我国应当保证土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合理控制土地利用水平来优化用地的结构和布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政府部门应当优化用地布局,统一规划用地行为,实现高标准建设,积极保护土地资源,使人类与自然资源能够得到协调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资源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土地管理的集约化程度较低,没有一个完善的土地管理建设。这导致我国土地资源的供应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土地管理的问题,加强对于土地管理的力度,通过科学以及合理的土地管理制度来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使土地资源的利用实现可持续化。

参考文献

[1] 周荣. 浅谈3S技术与油气井土地管理的结合与利用前景[J].化工管理. 2016(32)

[2] 郎胜武. 土地管理改革现存问题及政策建议[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15)

[3] 刘作化. 可持续土地管理研究回顾与前瞻[J]. 黑龙江科学. 2014(08)

[4] 刘欣,王晶. 当前土地管理改革现存问题及政策建议[J]. 经营管理者. 2014(20)

[5] 张少华. 浅析基层土地管理的形势、机遇和发展方向[J].西部资源. 2013(06)

土地空间利用 篇4

土地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场所和载体, 由于它从事的活动不同, 使得它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利用类型, 也使得不同地块之间不仅有距离和方位特征, 还具有与各种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空间分布规律。随着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不断加快, 土地利用的物质生产方式直接影响着工农业生产与布局, 区域产业结构也随之不断变化。在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表现得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 土地需求的增长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 土地集用利用则是缓解用地紧张的有效途径。所以, 挖掘土地利用与产业布局的关系, 对解决用地问题, 提高优化产业的的布局意义重大。

二、土地集约利用的演化

土地利用方式经历了粗放经营、轻度集约和规划集约经营三个阶段。在最初的农业时期, 经济不发达, 大面积的土地处于待开发或轻度开发阶段, 人们对于土地的利用完全是依附于土地的区位禀赋, 简单地将一些生产资料和劳动分散地投在较多的土地上, 进行粗耕简作, 面山而住的靠山吃山, 邻水而居的靠水吃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技术水平的提升, 土地产权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土地资源已经由充裕变得稀缺, 稀缺的土地资源已经不允许粗放经营。资本和技术这两种生产要素相对“充裕”, 人们会在原先处于优质区位的土地不断地追加投入, 以期获得更多的收益, 土地利用也逐步由粗放向集约转化, 特别在当前城市化建设加速的进程中, 土地资源越发稀缺, 为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 政府往往通过行政的手段, 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进行有效地规划, 强调集约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三、产业空间布局的演化

产业空间布局演化有两种形式。

1、企业出于自身的成本收益而采取的因地制宜的理性选择

产业布局是在一定的地域内展开的, 地域的具体条件是决定布局的依据。土地是一切活动的载体, 土地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视为企业投资、要素配置与产业活动状况的空间投影, 由于土地本身所处的区位特点与土地空间的不可移动性, 各地区土地的自然禀赋各有所长, 也各有所短, 因此产业的空间布局早期是围绕着各地自身的自然特色展开的, 这样有港口的地方开展船运业, 有矿产的地方开展采矿业, 所以“每一地区最适合于生产那些所需要素在该地区较丰富的产品, 而最不适宜于生产需要某些要素占很大比例且存量很少甚至没有的产品”, 正因为每个地区都有其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自然状况,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企业必然会根据自身所经营的产业特征来选择最合适生产的区位, 选择成本低廉的区位从事经营活动, 企业最初的选择均是个人分散的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间竞争越发激烈, 出于成本与规模经济的考虑, 原先分散生产的空间布局也会慢慢地向集聚生产的空间转移, 当随着集聚规模的膨胀, 出现规模不经济, 如地价上涨、交通拥堵、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一些低产值、低效率部门出于成本收益考虑, 将会在成本低廉的郊区或其他地方设立新的分支机构, 开辟新的市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 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才会具有自生能力。

2、政府的行政干预推动了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重构与转移

政府的行政干预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经历了两次大的转换, 这两次大的转换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演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是向发展型地方政府的转换。地方政府积极介入经济领域, 在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的同时, 大力发展乡镇工业, 其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城市土地利用规模迅速增长;城市建成区快速扩张。二是向创业型政府的转换。地方政府承担的主要职能从经营企业转为经营城市, 成为具有独立利益和行为目标的创业型政府政府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

四、土地利用与产业布局的相互关系

1、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对产业的影响 (图1)

(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在人多地少、人地关系较为紧张的地区, 由于土地的稀缺程度较高, 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的程度也相应地较高, 而且越是距离市场中心, 土地资源越稀缺, 土地节约集约的要求越高。而且, 不同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 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 第一产业集约用地水平低于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集约用地水平低于第三产业。并且各产业内部的各个行业集约用地水平差别也很大, 第一产业内部经济作物集约用地水平大于粮食作物, 第二产业内部建筑业用地集约度高于工业, 而第三产业的商业用地集用度高于仓储用地的集约度。因此, 三次产业的空间布局相应地也会因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同而依次由市中心向外延伸。理性的投资者在对包括土地在内的要素进行选择时, 也会由于市区土地资源的匮乏, 造成的土地成本的上升, 往往会审时度势地在市区倾向于更多的资本代替土地, 进而呈现土地利用集约度高的区域, 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 知识技术密集型演替的趋势。

(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对产业规模生产的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越高, 这一区域的地价也高, 会给在该地区经营的企业带来成本上的压力, 以及竞争力的削弱, 企业的逐利性会使得他们想尽办法, 提高竞争能力, 降低经营成本。为此他们会选择规模经营或通过产业升级、技术改造以期获得更高的利润, 但对单个企业来说, 通过选择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对成本的降低是有界的, 单个企业规模夸张的有限性致使企业会努力的寻求同一区域的协同效应, 范围经济。与关联企业组成联盟, 在信息与技术的交流互通有无, 形成产业群。这样产业群所引发的集聚效应吸引着更大同类型的企业选择加入聚集经济效益高的地区进行生产。从而推动了整个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当今的工业园区的出现, 各类集群的形成, 各个功能区的划分, 无不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而促成的产业集聚。

(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对产业选择的影响。为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度, 缓解人地矛盾, 政府也往往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如:通过制定土地指标、地价、税收等宏观调控政策与规划进行相应的行政干预, 还有目前很多城市正地实施的将高技术含量和高资本规模的产业分布在市中心或城市产业的黄金地段, 而将一些污染性的企业迁离市区的“退二进三”、“腾笼换鸟”战略:将原先的一部分生产效率、资源能耗、运营成本存在比较劣势的产业从中心城区向城市边缘转移, 这样置换出来的土地空间就让位于以商 (务) 业园区、都市型高增值、低消耗、少污染的以生产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园区, 以及以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咨询管理、技术服务、产品设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生活服务业。政府行政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重构与转移。

2、产业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图2)

(1) 产业布局变化对用地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的演进引起土地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重新分配, 引导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影响着土地利用方向和效益, 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优化必然对土地资源的配置提出新的要求, 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就是要与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阶段相适应, 由于城市的产业布局与城市的用地布局密切相关, 因而城市产业布局结构的调整必然导致城市用地结构的重整, 从而产生用地置换, 而产业布局结构的调整方式直接决定着城市用地置换的方向。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城市边缘区离城市中心区稍远的大量农业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及第三产业用地, 而靠近城市中心的原工业用地逐步转变为第三产业用地。产业结构变化促使人口与主业的集中, 地域扩散, 大量占用土地资源, 使土地利用非农化, 并且原来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另外, 城市边缘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方便, 劳动力资源丰富, 与城市中心区协作方便, 吸收城市中心区技术、信息、资源容易, 基础设施较好, 有利于城市要素对外快速辐射扩散;加上土地价格相对便宜, 使生产力容易在边缘区取得低成本、高效益的组合, 从而非常容易吸引城区一些第二、三产业如工业部门、居住小区向边缘区迁移。一般而言, 产业布局结构的调整是污染企业由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转移, 城市中心区用地被大量置换成商业、信息、金融、办公等用地, 从而使城市用地置换表现出与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趋同的特点。

(2) 产业布局变化对用地数量的影响。就数量来说, 不同发展阶段对土地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在第一产业占最大比重的前工业化价段, 土地利用以农业用地为主, 城镇和工矿交通用地占地比重很小。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 农业用地和农业劳动力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特别是市中心第一产业会不断的萎缩, 直至最终几乎消亡;第二产业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以知识经济为方向的文化创意产业、以新兴服务为特色的休闲旅游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因此, 受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影响, 第二、第三产业越发达的地区对土地需求的数量越大, 土地资源利用在类型及数量上也呈现相应的变化, 即耕地面积将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减少, 交通和居住, 旅游用地的比重将会继续增加。

3、产业活动效率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从产业用地承载的要素配置效率与产业活动的生产效率角度上看, 一般来说, 产业活动效率高, 则土地利用效率高, 反之产业活动效率低则土地利用效率低。目前产业集聚是企业提高活动效率的有效选择, 产业集聚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的实现, 降低集聚企业成本, 从而使得企业在创新能力、运营效率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整体竞争力。产业的这种集聚实质上是资本劳动力、劳动等生产要素在一定面积的区域土地上的聚集, 这种区域性的空间集聚提高了产业活动的效率, 同时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合理适度的要素聚集就是区域土地集约利用。

五、结论

土地是一切活动的载体, 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任何经济部门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方式和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产业发展在空间上受土地资源条件的约束, 土地资源的利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发展, 土地利用结构为产业结构提供物质基础。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结构和空间布局, 更影响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益,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摆万奇:深圳市土地利用动态趋势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00 (2) .

[2]马涛:产业规划:城市产业用地集利用实现途径及其经济机理分析——基于土地空间特性的视角[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3]夏文顶、郑庆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路径、产业布局与政策选择[J].东南学术, 2008 (2) .

[4]俄林: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M].1993.

[5]陈哲、欧名豪、李彦:政府行为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J].经济与社会, 2010 (12) .

[6]顾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7]方先知:土地合理利用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 2005.

[8]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D].南京农业大学, 2005.

土地利用论文 篇5

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初探【1】

摘要要: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讨论在两型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两型社会;长株潭城市群;统筹城乡土地利用

1 长株潭城市群城乡统筹和土地利用情况概述

1.1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总面积为280.88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3.26%。

人均土地面积0.23公顷,为全省人均量的71.3%。

总用地中农用地234.0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83.31%,其中耕地63.99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2.78%;建设用地28.8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0.25%;未利用地18.08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44%。

1.2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的特点

(1)地形地貌多样,丘岗比重大,兼有山地、水面、丘岗平地。

(2)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农用地中又以林地为主,耕地次之。

(3)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水平较低。

2 长株潭城市群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城市用地粗放浪费和过度利用并存,农村建设用地总体粗放

近年来,长株潭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对城市化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致使局部区域城市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增长快,城市建设呈现一种摊大饼式的外延发展,其结果是一方面加剧了城市用地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导致用地粗放,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偏低。

2.2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存在诸多不合理

从总体的用地结构来看,长株潭工业用地比重偏高,20高达23.12%,人均工业用地面积18.04m2。

而绿地比重偏低,人均绿地面积仅为5.33m2,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大于9m2的标准。

从城市用地布局来看,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居住、工业、商业等各类用地相互穿插、干扰,尤其是有一些污染较严重的工厂企业混杂于居住用地之间,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2.3 城乡建设用地扩张过程中侵害农民权益时有发生

由于征地制度不健全,目前征收农村集体土地价格过低,以及现行政府政绩考核制度中过于注重经济增长指标等原因,使地方政府在征收农民土地过程中,经常出现滥用征地权剥夺农民利益的现象。

有的地方片面强调“以地生财”、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发展城市,许多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又失业,造成农民上访不断,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及农业、农村的发展。

3 长株潭城市群造成城乡土地利用问题的主要原因

3.1 一些地方政府在观念和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城乡建设方面,许多地方重城轻乡,在城市建设上贪大求洋,热衷于搞“形象工程”。

以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招商引资,以各种名目大量圈占土地,使得土地非农化的速度超过人口城镇化的速度。

而对农村建设则往往放任自流,使农村建设无序混乱,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乡村风貌遭到破坏。

3.2 有关规划协调衔接不够

目前有关规划种类繁多,涉及城乡土地利用的就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等,由于不同规划由不同部门组织编制,相互协调衔接不够,既影响规划的有效实施,又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各种规划一般都突出城市,忽视农村[1]。

当然,当前土地利用上的问题,客观上同我国国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直接相关,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还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制造业的急速发展既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也初步呈现出以土地等资源过分耗用为代价的弊端。

3.3 体制上存在诸多障碍因素

中国的经济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经济,各级政府都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在这种体制下,长期以来片面强调发展经济,并把经济指标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2]。

在这种体制下,地方政府产生各种利益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土地问题上,比较突出的是地方政府“以地生财”,将卖地作为主要财源;在城乡土地利用管理方面,中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城乡在土地利用与管理、户籍等方面始终呈割裂状态,这种二元结构根植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城乡土地利用状况和利用方式存在巨大差异,而城乡土地分割管理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一不平衡,使得城乡无法形成统一的土地市场,造成城乡土地利用在收益上存在较大差异。

4 长株潭城市群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对策

4.1 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发展,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发展既要统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协调发展,还要统筹城乡生态环境,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城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1)大力植树种草,扩大城镇绿化率,增加植被覆盖率;(2)适度地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节水农业,生产无公害产品、有机产品和绿色产品;(3)减少“三废”的排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还可适当地制定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源,从而降低污染程度,实现“三废”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4)对土地产生破坏的经济开发区应停建,同时限期退田或者进行绿化;(5)合理地开发、整理、复垦土地,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4.2 建立长远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宏观调控

规划是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土地利用规划是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与重要手段。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尤其需要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政策性的土地利用规划,以保证区域土地资源最优化配置。

土地利用规划涉及到不同的行政区域与不同的国民经济部门,是一项十分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必须通过一系列不同等级的规划,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类型规划、土地利用功能区规划等,形成一种等级交叉控制体系才能实现对本区土地利用进行宏观调控。

解决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之间的矛盾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对建设用地总量进行严格控制的前提下,建立奖惩制度,对土地浪费严重、建设用地产出水平低的地区核减建设用地指标,而对土地复垦和整理力度大、建设用地产出水平高的地区给予一定幅度的建设用地政策鼓励;(2)建立同步编制制度,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发布的技术规范上要进行衔接,将编制基期年和目标年规范化、制度化,并对需要进行衔接的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做到同步编制,互为依据。

(3)建立社会参与制度,增强规划编制的开放性。

4.3 推进土地制度创新,实行土地有偿使用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就必须立足于地区实情,创新思路,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拓宽农民转移创业的空间。

一是要政策出新,引导土地合理流转。

出台土地流转使用新政策以拓展土地流转空间、农业规模经营扶持新政策以凸现土地流转优势和农村社会保障新政策以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二是要机制创新,保障土地有序流转。

着力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土地流转管理机制创新和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创新。

三是要模式求新,加快土地规模流转。

大力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入股新模式、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出租新模式和集体建设用地集中统一开发新模式。

在符合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使用权的合作、入股、联营、出租等方式进行流转,由业主负责整体打造,进行规模化经营。

4.4 改革土地收益分配,使农民土地权益得到保障

土地转为城市用地以后,农民原来获得的土地收益非常少。

合理分配土地收益,一是要从土地的受益中拿出更大的比例用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民有更多的收益保障。

二是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直接留给农民集体开发,让农民以土地作为资本直接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参考文献:

[1]薛玉炜,柯堤.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哪里?[J].调查研究通讯,(12):56―57.

[2]黄序.北京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研究[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3]邓英淘,王小强,崔鹤鸣.再造中国续篇:西部大开发方略[M].文汇出版社,.

[4]陈锡文.新世纪的“三农”问题[J].求是,2003(13):23―24

[5] Friendmann.J.Where we stand: a decade of world city research[A].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ee of World Cities in a world― System [C].Center for Innovative Technology,Sterling VA.1993,4.

当前国内土地利用规划【2】

【摘要】土地利用规划,简称土地规划,是以土地资源利用合理化为基准,以社会、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综合性很强的规划。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土地规划的积极引导作用,其中土地开发整理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更是可持续城镇发展的核心。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新型城镇化;土地开发整理;高标准基本农田

1.土地规划的概念与意义

中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说明,土地规划不仅仅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将农村、城镇规划,河流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规划包括其中。

我国土地规划主要分为国家、省、市、县和乡五个层次,其中国家级规划是一种宏观规划,引导其他层次规划,发挥着方向性的作用。

土地规划的实质是对未来土地利用及其发展趋势的预测,其目的是结合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实现土地最优化利用。

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土地利用规划是综合性很强的规划,要遵循人口与资源环境相统一、经济与生态效益相均衡的原则,给后代留下高质量耕地,保证未来粮食安全,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让地球母亲青春永驻。

2.国内土地规划存在的不足

我国土地规划仍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优秀的国外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我国完善发展土地规划的重要来源。

根据我国国情,国内学者从不同方面找出主要不足如下。

2.1土地规划方法滞后

土地规划所采用的方法一般为定性研究法,这种传统的规划方法具有静态性特点,新一轮土地总体规划从试点至今就是其不成熟的体现。

2.2土地规划与实施脱节

多年来,我国的土地规划,尤其是乡镇规划工作,缺乏相应约束力和严格的监控制度是过去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领导为了吸引外资企业或者内资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不遵守预测、规划、计划这个合理的过程,导致土地利用计划与规划脱节,频繁进入规划局部调整的被动状态。

2.3土地规划与经济的矛盾

由于静态的土地总体规划执行年限长,动态的经济发展迅速,必然产生一定矛盾。

如果通过改变已有规划使其适应经济发展,规划就失去了其严肃性(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反之,规划与实际脱节太大限制经济发展,同样导致规划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3.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为解决当前问题,土地规划要做到如下几点,才能更好地实现规划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1改进规划方法

一方面,改定性分析方法为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另一方面,用动态分析方法来替代静态分析方法。

3.2完善民众参与机制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公众参与土地规划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在土地规划上公开透明度不够,导致公众在重要决策上参与度低或被动参与,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需要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我国历史、体制等原因,导致出现在土地规划编写中公民参与度低、缺乏公众意见反馈机制等现象。

应通过网络、社会团体活动等平台促进公众参与意识。

3.3加强土地规划管理是关键

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土地管理制度,土地规划为土地利用提供方向,将土地分为三大部分,即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根本目标是防止耕地被破坏,保证农业用地数量,阻止农业用地无节制转为建筑用地。

相关用地单位和个人必须做到,严格按照规划使用土地,从而做到可持续发展。

实施管理是土地规划管理的核心,应建立土地规划实施管理的综合保障体系,除了发挥法律、行政管理、经济制约的.力量,还要依靠社会监督、科技管理等保障力量。

3.4可持续发展是土地规划的基础

针对目前我国土地规划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够重视,诸多学者给出了宝贵意见。

大家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土地规划的基石,土地规划应该做到以生态经济综合协调为目的、包含设计与政策的混合型规划,在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同时,经济的循环发展也要求土地的可持续化。

4.保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土地规划

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我国城镇化程度远远不够,怎样在加快城镇化进展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土地规划的大挑战,即土地规划决定着城镇化是否健康高质量地发展。

粮食安全必须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提供保障,在耕地增加空间越来越少,城镇建设用地要求增多的现实情况下,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和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4.1 土地开发整理概念和内涵

土地开发整理是确保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一般定义是,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为实际用地指南,依靠行政、经济、法律等基本手段,调整不正当使用土地的行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即土地整理目的是使土地效益更高,调整和治理不当使用土地现象。

土地开发整理一般可分为三类,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

土地整理分为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

土地复垦是指对部分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无法直接用于粮食种植的耕地进行一定处理,使其恢复继而发挥效益。

土地开发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途径,即一部分耕地被自然、人为破坏,需要开发新的耕地给予补给。

鉴于目前人口增长持续、耕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仍不断挤兑农用地的情况,为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粮食安全,开发复垦的土地应优先服务于农业发展。

保证耕地面积数量充足、提高耕地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维持生态环境稳定是土地开发整理的终极目标。

4.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案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正在全国火热展开中,是国家对土地整治的重心之一,关乎我国未来耕地总体形态。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提供指导方向。

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计划,到20,力求顺利完成对2666.677万公顷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规划和建设,使其最终实现旱涝保收的愿景。

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资金投入与耕地资源质量不匹配,有些地区耕地面积小,农业生产条件好,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小,资金大量剩余,而东北及华中地带的诸多省份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土地面积大后备资源丰富,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和粮食产量不高,这些地区任务中,资金缺口大;田地权属状况复杂,且极度分散化;投资过于分散导致效益低;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不够,农村在自身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作用太低。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几点建议: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机结合,提高公众积极性;加大涉农资金在国家层次上的统筹力度,使资金投入与耕地资源质量完美匹配;健全政府总体指导、有关部门集中投入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机制。

结束语

经济发展决定上层建筑,城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必然,做好粮食安全、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统一是土地规划的难点。

在中国耕地不断减少却实现粮食增长的前景下,充分验证中国粮食增长不是依靠扩大耕地面积,而是提高粮食产量,因此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李永红,高照良,徐佳,王珍珍等.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况、内涵及实践[A].科技和产业,(3):108-122.

[2] 王向冬,刘卫东,蒋国航.中国土地利用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综述[J].土地与不动产,(8):36-56.

[3] 陈强.土地利用规划浅析[A].山东林业科技,(2):138-140.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篇6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土地资源管理;互馈机制

土地是人类主要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研究其利用的转型,核心目标是探讨如何管理好土地资源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土地资源管理由数量管理向质量管理的转变,这对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拓展深化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阐述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基础上,探讨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和相互影响,以强化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成果在土地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一、土地利用转型概念与理论模式

(一)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

土地利用转型在一定的区域内和特定的时期内,主要是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结构共同组成的。也可以指单一的土地类型在高一级土地类型中所占的主要份额。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类型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逐渐向着显性形态和隐形形态进行转变。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社会的变化和不断创新,在一定阶段内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相对应,实现了土地形态由一种状态向另外一种状态进行转变的过程。

(二)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

区域土地转型主要是代表不同部门利益的土地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发生的冲突。因此,应该提出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对土地的利用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实现了由强冲突向弱冲突之间的转变,使土地利用类型各部门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平衡,促进了该时段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形态向着质态的方向进行转变。

二、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

土地利用转型是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共同约束的结果。经济社会制度和政策尤其是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作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对土地利用转型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土地资源管理决策部门应适时、快速洞察各类土地利用信息,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措施及宏观规划决策,科学管控土地利用转型。

(一)土地资源管理经济手段与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资源在管理过程中,应该结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当前的土地经济活动进行加强和引导,以便更好的实现管理职能的创新。地租和地价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对土地的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实现对土地形态的不断转变。国家为了对土地进行不断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建立不同税种的形式,稳定了国家土地的耕地面积,实现了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实现了对农村建设用地的控制,并且向建设用地的方向进行转变。另外,国家通过拨款的方式来实现对土地的宏观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实现对土地利用的转型。

(二)土地资源工程与土地利用转型

当前,国家的土地利用结构呈现出结构不优化的现状,应该对土地的整治措施加以解决,所以当前土地的整治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应该形成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土地的利用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土地整治的要求,实现了对土地利用结构的有效调整,提高了耕地的质量。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投资的形式,对城市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并进行深入的挖掘,实现城市土地的隐形转型。

(三)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与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资源管理的政策制度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對土地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出发,并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对土地利用形态的指导,以便达到整体经济效益的实现,对土地的显性转型和隐形转型产生重要的影响。土地资源在转型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等。

三、土地利用转型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影响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一个国家或区域应根据当前土地利用形态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措施。美国目前的土地利用形态表明其林地和牧草地的比例几乎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同,但与在此之前的几个发展阶段相比有着较大的变化。美国土地资源管理在建国200多年来,随着国家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而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由早期的不加选择地处理公有土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到开始注意土地资源的保护,以至形成一种新的保护食物生产资源的土地伦理和政府激进主义。中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尤其是耕地和建设用地的管理,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同样正在或将要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和革新。

总结:

为了顺应当前土地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的需求,应该对原有的土地政策进行不断的调整,推进土地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结合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对转型时期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以便能够增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城乡的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龙花楼.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02:131-138.

[2]龙花楼,李婷婷.中国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耦合分析[J].地理学报,2012,02:201-210.

[3]韩宇.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土地利用结构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4]吴一洲.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重构效应[D].浙江大学,2011.

土地空间利用 篇7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 辖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毕节、铜仁6个地级市, 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全省常住人口3474.65万人, 2013年全省GDP达8006.79亿元。2013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281公里, 铁路总里程约2100公里, 覆盖县域分别为68、39个。

根据贵州省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 土地总面积为1760.99万公顷, 其中农用地1479.938万公顷, 建设用地60.907万公顷, 未利用地220.141万公顷。

2 贵州省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2.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贵州省9个行政地区为基本空间单元, 选取2012年相关指标数据为计算依据。根据贵州省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及含义, 从土地经济效益、社会环境、可持续等方面出发, 选取10个指标, 确保能准确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由于各数据差异大, 为了便于计算和对比, 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构建新的数据矩阵。本文采用离差标准化法进行计算, 得到各指标值, 见表1:

2.2 评价因子的主成份分析

以贵州省9个行政分区2012年土地利用相关指标为研究对象, 计算向量之间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利用SPSS19.0软件对指标统计量进行数据处理, 通过计算机运算得出矩阵的特征值和指标累积方差贡献率, 见表2。

按主成份特征值大于1或累计贡献率达到80%-85%以上的原则选取主成份。从表2中了解到前三个因子特征根的值分别为6.055、1.645、1.132, 通过正交旋转法处理后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8.330%, 说明这3个主成份已经包含了原始变量中88.330%的信息, 能较好的反映原有10个指标的数据, 可以作为主成份。

2.3 计算各变量综合分值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计算出各样本区域的主成份因子得分, 并以主成份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 计算出各区域的综合因子得分。

3 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3.1 评价标准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反映了人们对土地利用的压力、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管理者的相应对策之间协调程度的优劣。本文参考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规则》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则》中相关要求, 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 确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等级划分[1,2,3]。分值>2, 为集约利用;分值在1~2之间, 为适度利用;分值在0~1之间为低度利用。

3.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分析

根据表3各地区的综合分值, 结合评价标准, 对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分等划级。

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区域较少, 大部分处于适度利用水平。省内9个地区, 仅有贵阳市和遵义市属于集约利用。6个地区处于适度利用水平, 分别是:黔南州、黔东南州、毕节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黔西南州和铜仁市仍处于土地低度利用水平。在当前经济社会水平条件下, 贵州省整体土地集约利用处于中偏上水平, 土地得到合理开发但效益未达到最大化。对于少数低度利用的土地, 则说明还存在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可以作为今后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发展的后备资源。

4 影响贵州省城市土地利用程度空间分布差异因素

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不高, 空间差异较明显。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影响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的因素有:

4.1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 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正相关。第一主成份与地均第二产业GDP、地均第三产业GDP、地均财政收入、城镇化率、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土地利用率呈明显的正相关, 主要反映的是土地经济效益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土地的投入、产出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也间接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4.2 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因素, 通过地基承载力的大小来影响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 是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贵阳市和遵义市分别作为省会城市和第二大城市, 在社会条件、自然资源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 集约利用水平高。而黔南州、黔东南州、毕节市、六盘水市及安顺市作为贵州与邻省的交通枢纽, 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经济发展也较快, 土地集约呈适度利用。而铜仁市及黔西南州远离中心城区, 基础薄弱, 资金、技术的缺乏导致发展缓慢, 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低。

4.3 其他因素

此外, 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还有城市大小、历史因素、政策制度、土地可持续利用、人口密度、产业布局等, 各因素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程度不同。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 而城市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在城市产业用地结构中, 第三产业能耗低, 投入低而产值高, 相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而以农业为主的区域, 投入产出低, 城市土地集约度低。

5 促进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建议

5.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加大土地投入

结合区域实际, 大力发展经济,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 引导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遵义市在发展农业的同时, 充分发挥当地自然、人文资源优势, 发展旅游业, 提高土地经济产出。对于黔东南州、六盘水市等土地适度利用区域, 应继续增加投入, 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进而提高产出效益, 促使土地向集约利用水平过度。

5.2 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 明确发展目标

各区域经济水平不同, 资源禀赋有异, 应因地制宜的构建城市发展体系。结合自身特点, 提高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于贵阳市和遵义市, 考虑适当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节约土地资源, 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 保证土地实现可持续利用。而土地利用水平相对落后的铜仁市和黔西南州, 保证土地总体规划做到科学、合理。

5.3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充分利用行政手段, 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限制人口增长, 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将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贯穿于土地总体规划中。合理引导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做到高效、规范地开发利用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另一方面, 贵州省土地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土地管理的执法力度,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面积, 深化改革, 合理处理闲置土地。

摘要:本文以贵州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 从土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选取10个数据指标, 运用主成份分析法, 对贵州省各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空间对比, 找出造成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原因, 为贵州省今后土地管理及发展规划提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空间评价,主成份分析法,贵州

参考文献

[1]叶忠杰.重庆市主城区及区域中心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4.

[2]杨琨.江苏省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5.

[3]司马磊磊.大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空间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2, 5.

[4]黄庆.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2, 4.

土地空间利用 篇8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地形因子

土地利用是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是自然与社会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逐渐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加强, 近几年来, 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热点。地形因子作为土地利用的重要环境因子, 直接影响着地表物质的迁移与能量的转换, 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土地利用的方向与方式, 因此进行土地利用类型随地形的空间格局变化的研究, 将有助于区域土地利用规划, 农业结构调整, 揭示人、地和环境之间的发展关系及人类活动和社会因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选取安福县境内的耕地、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和自然保留地五种土地利用类型, 分别从高程、坡度与坡向三方面对其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这对于探讨地形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生态环境的建设极其重要。

1 研究区概况

安福, 地处江西中部偏西, 吉安市西北部, 东经114°~114°47′, 北纬27°4′~27°36′之间。东邻吉安, 南接永新, 西与莲花、萍乡交界, 北和宜春、分宜接壤。东西长76km, 南北宽59km。三面环山, 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地形南宽北狭, 东短西长。属亚热带季风潮湿天气。年均匀气温17.7℃, 年均降水量1553mm, 均匀日照时数1649小时, 年无霜期279天。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 平原水面为次, 俗称“七分半山分半田, 一分水路和庄园”。

2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研究采用的数据资料主要有覆盖安福县全县DEM图 (2005年) 、1∶5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 (2005) 以及其他辅助图件和相应的野外调查资料。

(1) 数字高程模型:将1:10000矢量等高线和离散高程点在ARCGIS软件中生成TIN数据, 然后将TIN数据经栅格化, 得到30×30m2正方形网格DEM, 通过对所得DEM进行坡度与坡向的提取, 得到研究区的坡度与坡向分布图。

(2)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图采用2008年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 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其还原成2005年现状图,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进行矢量转栅格, 栅格大小定义为30×30m2。为了实现数据的空间叠加分析,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统一采用高斯投影和西安80大地标系。

本文结合安福县的土地利用特点和地形特征, 将高程分为10级, 200m以下和1800m以上各为一级, 200~1800m间隔200m为一级;而坡度的划分则依据《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以及动力和重力学原理, 分为平地 (0°~2°) 、缓平地 (2°~6°) 、缓地 (6°~15°) 、斜坡 (15°~25°) 、缓陡坡 (25°~35°) 、陡坡 (>35°) 6级;对于地面任何一点来说, 坡向表征了该点高程值改变量的最大变化方向。在输出的坡向数据中, 正北方向为0°, 顺时针方向计算, 取值范围为0°~360°。在该文中将其分为无坡向 (-1°) 、阳坡 (157.5°~247.5°) 、半阳坡 (247.5°~292.5°、112.5°~157.5°) 、半阴坡 (67.5°~112.5°、292.5°~337.5°) 和阴坡 (337.5°~22.5°、22.5°~67.5°) 5级。

2.2 研究指标

为了便于说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地形因子上的分布特征, 本文在结果统计分析时引入分布指数, 其计算公式为:P= (Sie/Si) × (S/Se)

式中, P代表分布指数;e代表地形因子;Sie代表e地形因子特定等级下的i地类的面积;Si是i地类的面积;Se是整个区域地形因子特定等级下的总面积;S是整个区域面积。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形分布优势指数对于其在地形上的空间分布有着指示意义:如果P值大于1, 表示第i种地类在第e级地形上的分布水平高于该地类在区域中的平均分布水平, 即其在第e级地形上的分布属于优势分布, P值越大, 优势度越高, 该级别地形适宜该类土地发育和分布的程度越大。反之, 如果P值小于1, 则说明第i种地类在第e级地形上的分布低于区域平均分布水平, 属于劣势分布, 说明该地形级别不适宜该地类分布或者发育。

3 结果与分析

利用ARCGIS软件将土地利用图分别与所提取的地形因子进行叠加分析。

3.1 土地利用格局随高程的变化

高程是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 大气温度, 湿度会有明显变化, 都会导致土地利用的方向与方式随高程发生一定规律的变化。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海拔200m以下, 耕地和园地分布最多, 分布指数均超过了1, 随海拔升高, 分布指数逐渐变小, 耕地到海拔800m时, 已基本趋于0, 说明海拔0~200m之间是耕地的海拔优势区;园地在海拔200m以下, 其分布指数最大, 在海拔400m时, 分布指数趋向于0;林地在海拔200m~1800m以下, 其分布较稳定, 且分布指数均超过1, 由于安福县山地、丘陵比较多, 比较适合林地的生长。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海拔200m以下, 海拔400m以上, 其分布指数都趋向于0。自然保留地在海拔200~1000m分布指数都较小, 在海拔1000m以上, 分布指数逐渐增大, 在海拔1800m以上, 分布指数达到最大, 这是由于安福县存在大量的高山草甸。

3.2 土地利用格局随坡度的分布特征

由表2可以看出, 平地区域耕地面积最大, 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54.6%, 为该区的主导土地利用方式;随着坡度增加, 除林地以外, 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都逐渐减少, 林地成为各个区域的主导利用方式, 在缓坡区域, 林地面积最大, 在陡坡区域, 林地所占比例达到最大, 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平地、缓平地和缓地, 在平地区域面积达到最大, 然后面积随着坡度增大而减少, 这说明建设用地的分布主要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 耕地、园地、建设用地的坡度优势区域均为平地和缓平地, 分布指数均大于1;随着坡度的递增, 分布指数逐渐减小, 林地的分布指数随坡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缓地、斜坡、缓陡坡、陡坡是林地的坡度优势区;自然保留地的分布指数随坡度的递增呈现出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 坡度平缓的为平原荒草地, 坡度陡峭的为高山草甸。

3.3 基于坡向分级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

由表3可以看出, 在无坡向区域, 耕地面积最大, 所占土地总面积达到53.5%, 是该区域的土地利用主导方式;在其他坡向区域林地的分布比例均为最大, 为这些区域的主导土地利用方式;坡向由阴坡转向阳坡的过程中, 耕地和园地面积逐渐增加。由于建设用地和自然保留地受坡向影响较小, 该文主要分析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坡向分布指数。从图5可以看出, 耕地在无坡向、半阳坡和阳坡区域的分布指数都大于1, 这3个区域是耕地的坡向优势区, 这说明耕地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园地的坡向优势区是无坡向和阳坡区域, 这主要是因为园地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林地的坡向优势区域为阳坡和半阴坡和半阳坡,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区域采光度和水分条件较好。

3.4 土地利用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说明土地利用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根据各地形因子土地利用类型统计数据, 得到各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的相关系数表。

由表4可以看出, 各土地利用类型与高程呈负相关, 即随高程的增加, 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减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也与坡度呈负相关, 各土地利用类型随坡度增加分布减少;各土地利用类型与坡向呈正相关。这充分说明了土地利用格局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

4 结论

(1) 应用DEM和ARCGIS软件, 通过叠加分析, 可以准确、快速地找出土地利用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通过对安福县的分析, 可以看出采用这样的方法得出的结论符合当地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

(2) 安福县土地利用呈现强烈的区域差异性, 不同地貌分区土地利用组合不同, 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区域中的相对数量差别较大, 总体表现为林地和耕地占主导地位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格局;

(3) 境内土地利用垂直分布与海拔高程具有相关性, 表现为随海拔的增加, 林地在各高程区域中的相对数量呈现增加趋势, 其他土地类型的分布比例逐渐减少, 土地利用多样性降低;

(4) 地形是形成安福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背景性因素, 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地利用又具有强烈的干扰作用。主要表现为高海拔区域人类对土地的干扰程度弱, 土地利用相对稳定, 其多样性低, 主要以林地为主。而低海拔区域, 因地势平缓、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耕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 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强度明显增大,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频率快, 土地利用多样性丰富。

参考文献

[1]史培军、宋长青、景贵飞, 加强我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研究—从荷兰“全球变化开放科学会议”看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地球科学进展, 2002.17 (2) .

[2]LambinEF、bauliesX、BochstaelN, etal.Land-Use and Land-CoverChange (LUCC)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IGB Preport48&HDPReport10[R].IGBP:Sttockholm, 1999.

[3]李秀彬,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 1996, 51 (6) :553-557.

[4]李卓卿、许建初, 云南省维西县塔城镇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J].生态学杂志, 2005, 24 (6) :623-624.

[5]毛蒋兴、李志刚、闫小培, 等, 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24 (2) :72-76.

[6]孙丽、陈焕伟、潘家文, 运用DEM剖析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时空变化——以北京延庆县为例[J].山地学报, 2004, 11 (6) :762-766.

土地空间利用 篇9

关键词: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空间布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建设用地超标和结构失衡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县级区域更为严重,这些地区建设用地的拓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越了该地区人口发展速度,居住用地和建设用地普遍超标,再加上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的影响,县级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耕地破坏程度高,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县级土地建设用地合理的空间布局成为规划工作的重点。

1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市级和地级等上级部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落实,指导着乡镇级下级部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并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各区域、各业、各类用地,落实土地用途管制,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县级规划的任务是落实上级部门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并根据县级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所辖区域土地资源进行综合研究。规划任务统筹协调各区域、各行业、各类用地,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定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的调控指标,重点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生态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城镇用地等的规模和范围,严格保护耕地等重要资源和生态用地,落实土地用途管制,确定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的方针、目标和调控措施,分解下达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县级规划目标年与上级部门规划要保持一致,重点安排近5年的土地利用,其规划期限一般为10~15年。

2 影响区域建设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因素

影响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有经济、人口、自然灾害和城镇化几个方面,下面对以上影响因素对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影响做简要分析。1经济因素。经济投入和产出增长的同时,建设用地扩展速度也在加快,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土地效益提升的基础,建设用地规模会随着经济的增长快速扩张,相应的建设用地需求量也就增大。区域辖区内各地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各个地方的建设用地扩张速度不同,建设用地在区域区域内的空间布局也因此而各不一样。2人口因素。人口对建设用地的扩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中心城区表现的更为明显,人口增长推动了区域建设的发展,用地规模也随之而不断加大。单个区域内的人口增长速度会使该区域人口密度增加,用地需求也因此而不断增大。整个区域由于其人口密度和增长速度不同,相应的其建设用地扩张速度也会不同,进而对该区域内建设空间布局产生影响。3城镇化对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影响。城镇化建设不仅会对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推动城镇人口的发展。经济和人口的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必会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对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产生很大的影响。4自然灾害对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相应的人口密度会较小,城镇建设也会规避这些地方,因此自然灾害对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也有很多的影响。

3 县级建设用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城镇建设用地布局不合理。城镇建设用地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很多地方在建设过程,精力要放在新城开发工作上,而旧城的改造工作却相应滞后,对重点没有把握好。新建成的区和镇的建筑物,容积率普遍较低,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城镇内黄金空间地段大多数都被行政、工业和仓储等占据,而且出现办公和居住地混合的现象。2农村居民点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土地利用效率地。我国农村居民点的建设长期处于无规划自由发展状态,农民为了耕作方便,其居民点一般以耕地为中心,居民点的分布呈现小、散、乱等特点。而这种分布模式,不仅给农村基础设计的建设带来了成本和规划的难题,也是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大大降低。

4 优化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措施

1做好人口规模预测。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和有限的土地资源,是长期存在的突出的矛盾。规划工作必须对人口规模的增长做出正确的预测,人口规模的预测对规划期内城乡用地规模的确定将产生直接影响,合理地预测人口规模的增长,是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关键。2整治居民点,释放建设空间。通过三集中建设,减少农村居民点和工况用地面积,置换出更多的城镇建设用地空间。鼓励入城农民和城郊接合部农民自愿腾退宅基地,并制定相应的补偿办法和生活保障措施。对零散的村庄和企业要有计划的安排搬迁并复垦,集中建设上千亩、上万亩的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城乡建设用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动态修编相结合,在保障镇区、康居示范村和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先拆后建”的原则,满足城镇发展用地需求。3加快产业集中区建设。一方面要对已有的优势产业做出完善的产业规划,通过相关产业产业链的建设以及与其他城镇合作的方法,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集合体,适当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及时更新和淘汰产能低下的企业,并回收闲置土地,为新入院的企业预留发展空间;另一方法,要对产业集中区加快基础设施和厂房的建设,为新企业落户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4保障增减挂钩实施。居民点的整理和改造,要根据其区位与建成区的关系,分类整理和改造。对不同区位居民点的改造,要结合多方因素,因地制宜,要从制度层面来保证增减挂钩的顺利实施,要保证农户的受益权,不可以剥夺农民对集体建设用地征转用形成的增值部分享有的权利。同时,可以采用土地入股、土地换社保等多种方式,为农民生活提供保障。

5 结束语

县级土地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优化,是实现土地资源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国城镇建设土地规划利用的重点工作。做好这一工作,要进一步优化城镇、村庄等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保证土地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周也奇.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吴杰.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问题与完善研究[D].西南大学,2013.

土地空间利用 篇10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地矛盾不断加剧, 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受到关注。广东省作为全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前端, 2007年底广东省人口密度达981.88人/平方公里,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7.62人/平方公里。而广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为0.28亩,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8亩/人。广东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值得研究。本文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作了比较分析, 分析了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采用2008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和200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构建指标体系。

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的含义

所谓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以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依据, 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 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所谓集约度, 就是指单位, 土地面积上所投资本和劳动的数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我国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

2.2 指标体系设计

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提出了不同的评价体系与指标选取。毋晓蕾等从土地投入程度、土地利用经济产出、土地利用强度与结构、生态环境状况四个方面构建河南省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卞兴云等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四个方面来构建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雷广海等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四个方面构建江苏省13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各个学者的相关研究, 可以看出, 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主要体现了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关系。本文根据这四个方面构建广东省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2.3 评价方法

主成分分析是把反映样本某项特征的多个指标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

在区域经济研究中, 描述某种区域特征可选统计指标往往比较多, 而这些指标又常常相互相关, 这就给研究带来很大的不便。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选取指标过多不但会增加研究难度, 而且会导致问题复杂化。

选取指标过少又可能会导致对研究对象影响较大的指标未能入选, 而影响结果的可靠性。主成分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为理想的多元统计工具。

通过因子的分析, 前三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0.122%, 故选择前3个因子为主成分因子, 第一主成分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72.637, 第二主成分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0.055, 第三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7.429。经分析, 第一主成分在人口密度、城镇化率、地均GDP、地均工业产值、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人均建成区面积的荷载最大, 主要体现了土地利用的经济集约度, 反应了土地的利用效益。第二主成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率的荷载较大, 反应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第三主成分在在岗职工工资的载荷最大, 反应了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 (表2) 。

根据因子回归系数与变量标准化后数据相乘得出各主成分得分, 然后以每个主成份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 得到各个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正数得分表示土地集约度较高, 负数得分表示土地集约度较低。

综合得分=a1F1+a2F2+a3F3, 其中F为各主成分因子得分, a为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表3) 。

3 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

3.1 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特征

运用SPSS聚类分析, 可得到广东省土地利用集约的分类, 城市土地集约度从第一层次向第四层次递减, 第一层次:深圳、广州、东莞;第二层次:珠海、中山、佛山;第三层次:汕头、清远、韶关、揭阳;第四层次:湛江、茂名、河源、惠州、江门、梅州、肇庆、汕尾、阳江、潮州、云浮。

可见, 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度的主要特征:珠三角>粤东的汕头、揭阳地区, 粤北清远、韶关地区>粤西全部城市以及粤西、粤北部分城市, 基本呈现珠三角中心———外围递减速的结构形式。

3.2 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3.2.1 区域经济环境

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 南临深圳湾和大鹏湾, 与珠海隔珠江口相望, 京广、广九两条铁路交会于此, 南紧邻香港特别行政区, 与东南亚相邻。深圳区位优越, 经济发展迅速, 对土地利用充分,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

广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 珠江三角洲北缘。广州濒临南海, 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 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华南地区第一大城市, 广东省省会, 华南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中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 北距广州50公里, 南离香港/深圳90公里, 水路至香港/澳门48海里, 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受广州、深圳、香港的经济影响大。

珠海、佛山、中山都处于珠三角地区, 交通便利, 受港澳、广州和深圳的经济辐射影响, 经济发展也较快, 土地投入、产出都相对较大, 因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也较高, 处于第二层次。

粤西、粤北、粤东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相连, 交通不便, 以农业为主, 第二、三产业落后,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制约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

3.2.2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因子, 通过SPSS的相关性分析, 人口密度与土地集约利用有着显著相关性。人口密度越大, 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也相应变大。

3.2.3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因素包括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城市内部自身经济实力, 它对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越高。而经济较落后的城市, 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低。土地集约度最高的城市深圳市2007年地均GDP为3.48亿元/平方公里, 地均工业产值为1.74亿元/平方公里, 地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为0.98亿元/平方公里, 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为0.69亿元/平方公里。分别是河源市同期四项指标的25.6倍、26.5倍、27.2倍、13.7倍。珠三角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较高, 城市土地集约度相对也高。

3.2.4 城市产业布局

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 能耗低, 投入产出比值高, 相对土地利用集约度较高, 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 能耗高, 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土地集约度相对较低, 而以牺牲土地为代价吸引投资的城市, 土地利用集约利用最低, 环境破坏最严重。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 投入产出低, 经济效益低, 城市土地集约度不高。

广东省第三产业发展最快在珠三角, 珠三角发展最快在深圳、广州、东莞。粤西、粤北、粤东仍以农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 第三产业发展落后, 土地集约度低。

3.2.5 政策和制度因素

规划因素和宏观调控政策是来自政府管理部门的驱动力因素, 城市规划在宏观上指明了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对城市性质和城市功能进行定位, 对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有着较大的影响, 城市规划确定的新的商业中心行政中、心必然会吸引人口和资金聚集, 促进该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

4 总结

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口的激增, 工业化和在城市化进行的加快, 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土地利用的人口集约度、经济集约度、社会集约度、生态环境集约度四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SPSS相关分析得出广东省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布, 即基本呈现珠三角中心———外围递减速的结构形式。从区域发展环境、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产业布局、政策和制度因素分析广东省21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情况。

参考文献

[1]陶志红.城市土地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 2000, 14 (5) :1-5.

[2]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141.

[3]王静, 邵晓梅.土地节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和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7 (3) :68-74.

[4]毋晓蕾, 于海清, 韦东.河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9, 1:15-17.

[5]卞兴云, 冉瑞平, 贾燕兵.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J].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4) :617-621.

[6]侯景新, 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123.

土地空间利用 篇11

【关键词】遥感技术;土地利用;调查

引言

土地资源利用时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用地量逐渐增加的现阶段中,土地利用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变化过于频繁,这给我国如何实现对土地利用的科学化管理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往往能够改变传统土地利用调查中存在的众多弊端,实现对国土资源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其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土地利用信息的采集,因而在现阶段的土地利用调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的简介

遥感技术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传感器,然后利用传感器在与研究对象不接触的前提下获得该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信息,之后再利用相关的技术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处理及加工,从而形成有助于人们研究和分析的数据信息。遥感技术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推广和应用有力的推动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认知和了解,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方式而言,遥感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遥感技术在测量时所覆盖的范围更为宽广。第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收集大范围的瞬间静态图像实现对该区域的动态监测,更进一步的提高信息收集及处理的精确度。第三,遥感技术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信息的采集及观测,甚至是在一些比较偏僻以及恶劣的环境之中也可以准确的工作。第四,遥感技术对信息的观测超出了人类肉眼所能达到的范围,特别是遥感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波段能够从X光到微波,大大超出了可见光所能达到的范围。第五,遥感技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获得更为精确以及有效的数据信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发射了用来收集不同信息的遥感卫星,通过监测调查实现了对土地利用、农作物生产、森林火灾以及环境污染等多个领域的动态监测。

二、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利用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遥感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研究深度不足

在我国现阶段中,虽然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重要意义,相关部门也应该致力于加强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但是经过详细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遥感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并没有对其应用的内容、范围、层次等进行详细的划分,缺少对遥感技术涉及内容的分析与研究,在对国内外遥感技术的研究上也缺乏力度。我们都知道,遥感技术在应用时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任何一个环节以及技术出现失误都会使整个调查收集结果产生极大的误差,所以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从各个环节与技术方面加强对遥感技术的质量控制。然而,遥感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很难对所有的问题进行控制和解决,从而也就难以达到人们预期的目标,所以这就要求参与土地利用调查的各级部门在利用遥感技术的过程中要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与沟通,明确遥感技术应用时的目标所在,从各个细节部分加强对遥感技术的控制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对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应用时的质量控制。

(二)各级政府部门对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应用时的重视程度不足

各级政府部门对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应用时的重视程度不足容易造成管理人员信息意识淡薄的现象,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由于对其重视程度不足会导致对土地信息调查工作的投入不足,土地利用调查所涉及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全,信息化网络建设的不足会导致土地利用调查信息在采集、分析以及处理时存在众多的阻碍。除此之外,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调查时所形成的信息系统由于标准不统一以及不规范还会造成参与该工作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信任与沟通,信息资源以及人力物力等难以做到技术的共享,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相互之间的信任,对进一步提高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应用的水平以及信息系统的完善性和规范性造成严重的阻碍。

(三)从事土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人才不足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应用较为缓慢的影响因素还包括从事土地利用信息的人才不足以及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不够。在我国现阶段中,为更进一步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控制和管理,我国相关部门对耕地以及建设用地等的利用及变化情况进行了及时的动态监测,对当地部门对土地利用规划以及执行状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掌控,其中还包括对土地资源变更时发生的数据变化等信息,这些信息数据的存在能够为国家队土地资源进行决策和管理提供详细的理论依据,实现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上述理论数据的精确化收集与分析,在收集、处理以及分析等多个环节中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训,通过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对遥感技术的掌握,从而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土地利用调查工作之中,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动态化管理。

结语

总而言之,遥感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众多的优点决定了其将会逐渐在我国各个行业得到推广和应用,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信息的收集、收集与分析,形成的理论数据对实现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遥感技术的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深化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更好的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动态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志海.浅谈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调查[J].新疆有色金属,2010,S1:66-67+69.

[2]孙静,赵伟,赵鲁全.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技术方法介绍[J].山东国土资源,2005,04:38-41.

[3]黄福奎.论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土地科学,1998,03:22-26.

[4]杨承蕊,张和生.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1:132-133.

土地空间利用 篇12

开发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产业结构调整, 空间布局优化起着关键性作用[1]。兴建现代化开发区 (工业园区) , 能够有效地发挥园区的集聚、孵化、辐射和带动功能, 有利于吸引国内外投资和人才, 有利于快速地形成专业化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更有利于实现生态和经济生产[2]。但是中国开发区 (工业园区) 目前在土地利用中大都重扩张轻挖潜、重规模轻效率、重引资轻规划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3,4,5]。通过对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性研究, 全面掌握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空间格局, 不仅可以推动江西省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基础信息建设, 为江西省建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长效机制, 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提供了科学依据[6]。

1 江西省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计算

1.1 江西省开发区基本情况

目前, 江西省经国务院或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以上开发区有93个, 根据调查确认数据, 全省开发区经国家审核公告的四至范围内土地面积为42057.80公顷。12个国家级开发区土地总面积12400.69公顷, 81个省级开发区土地总面积29657.11公顷。

1.2 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指标与权重的构建

在构建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 对指标现状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后,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计算各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综合分值, 最终运用总分频率法划分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等级[7,8]。经过对指标体系的权重值计算和处理得到本次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等级划分指标权重值。

注:本表适用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省级开发区.

1.3 计算模型

集约度综合分值计算模型[9]:

1.4 计算结果

按照集约度综合分值计算公式, 得出全省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计算结果及各开发区位置分布情况。江西省国家级开发区中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集约度综合分值最高为92.52, 而赣州出口加工区的集约度综合分值最低为61.16。总体看江西省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约度综合分值比较高, 经济开发区次, 出口区较少。江西省省级开发区中湖口金砂湾工业园区的集约度综合分值最高为94.52, 德兴大茅山经济开发区的集约度综合分值最低为60.45, 大部分开发区集约度综合分值集中在75左右。

1.5 集约度分析

峰度是描述分布形态的陡缓程度。峰度为3表示与正态分布相同, 峰度大于3表示比正态分布陡峭, 小于3表示比正态分布平坦。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集约度评价结果中平均值为76.802, 均方差为6.5461, 偏度为0.15147, 峰度为4.462, 偏度越接近0, 数据越呈正态分布, 说明江西省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集约度分值几乎呈正态分布。

1.6 集约度等级划分结果

集约度等级划分, 即对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等级化。具体思路是将93个开发区的集约度综合分值进行频数统计, 以频率曲线的突变点为断点, 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程度的等级划分。结果表明:集约的有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湖口金砂湾工业园区;比较集约的有余江工业园区、南康工业园区、于都工业园区、新建长堎工业园区、南城工业园区、彭泽工业园区等67个工业园区;余干工业园区、吉安河东经济开发区等7个工业园区;不集约的有德兴大茅山经济开发区、铅山工业园区、南昌英雄经济开发区。

2 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变异规律分析

根据上文1.4节中结果, 加上各开发区的经纬度, 运用半变异函数和地统计学GS+软件进行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变异规律的分析。

2.1 半变异函数

半变异函数公式:在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空间分析时, 借助半变异函数拟合的思路在集约度的不同距离间隔条件下的半方差为基本统计量[10], 根据下面的公式得出半变异函数曲线, 计算集约度的变程。

式中r (h) 为半变异值, Z (xi) 和Z (xi+h) 分别是Z (x) 在空间位置xi和xi+h上的取值, h为步长, N (h) 表示间距为h的数据对的数量。r (h)

从图1可以看出半变异函数值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这主要是半变异函数和协方差都是空间实体的空间相关系数的表现, 当两空间实体彼此距离较小时, 它们是相似的, 因此半变异值较小[11]。

2.2 集约度空间变异函数模型计算

先将全省各工业园区的坐标数据导入Gsplus9.0软件里面并以集约度为指标进行计算, 得到半方差函数模型及集约度变异函数模型[12]。

2.3 集约度空间变异规律分析

空间实体的空间差异往往是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3]。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集约度空间变异分析中, 我们将基底方差理解为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 将偏基台值理解为受随机因素和区域性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大小[14]。

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集约度变程为13.2km, 集约度半方差模型以球状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由结构化因素作用下引起的变异占总空间变异的88%, 相关性R2为0.493, 由随机因素作用下引起的变异占12%。说明上述指标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小, 在较大范围内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 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规律, 具有较强的空间结构。

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集约度的变程为6.2km, 集约度半方差模型以球装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由结构化因素作用下引起的变异占总空间的94.1%, 但是相关性R2仅有0.182。虽然结构化因素所占比例很大但是相关性很小, 由此可以看出空间结构不强。

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集约度的变程为13.7km, 集约度半方差模型以球状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由结构化因素作用下引起的变异占总空间的84.4%, 相关性为0.501, 由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只占15.6%。说明上述指标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小, 在较大范围内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 具有较强的空间结构。

通过集约度的空间变异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集约度在空间上具有相关性, 表现出较为显著的集聚特征。

3 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节约相关建议

3.1 合理选择开发经营模式

土地的开发经营是开发区建设的第一步, 它通常是由开发区的管理部门来承担。适合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例如扩展零土地招商、发展工业地产等发展模式。

3.2 鼓励企业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土地利用上要充分做足闲置和低效利用等存量土地文章。节约集约用地, 一要靠严格管理, 二要以机制激励[15]。新增工业用地高强度开发利用以及对原工业用地追加投资、转型改造、提高容积率的, 也可获得鼓励等。

3.3 多方式盘活闲置土地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经验的缺乏, 各地工业园区开园初期, 招商引资门槛比较低, 引进的部分企业实力不强, 供地面积超出了企业自身的建设能力及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导致一些土地处于不同程度的闲置或效益低下状态[16]。于是, 各地管理部门在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的过程中, 也出台了很多相关规定。

2012年6月1日, 国土资源部以第53号部令发布《闲置土地处置办法》, 并于7月1日起施行。新《办法》就闲置土地处置相关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明确了政策界限和要求, 为闲置土地的处置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

3.4 合理优化开发区用地结构

上一篇:坡度检测论文下一篇:调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