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通用12篇)
土地利用规划 篇1
土地生态安全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土地生态系统能够保持自身结构、功能稳定或不受干扰的状态, 它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然而, 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人类对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加之, 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时, 习惯以环境作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 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水土流失、森林植被破坏、土地退化、土壤污染、荒漠化、土地承载力下降等一系列土地生态环境问题频繁发生, 严重威胁着区域的生态安全, 甚至威胁着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如何对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对土地生态的影响机理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结合湘乡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实际状况, 参考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从社会经济指数、生物丰富指数、生物保护指数、环境负荷指数4个方面构建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评价体系。指标体系分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3个层次, 选用15个指标因子来构建。 (表1)
二、评价方法与模型的建立
根据湘乡市的实际情况, 选用层次分析法作为土地生态安全的评价因子权重计算方法, 最终通过综合指数多目标决策模型, 测算出湘乡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期和规划期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
(一)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据湘乡市相关统计年鉴、湘乡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最新规划修改数据整理所得。
(二) 相对权重值的计算
1、构造评价因子的判断矩阵。
根据1-9标度法构造目标层-准则层 (A-B) 、准则层-指标层 (B-C) 的判断矩阵P (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并进行层次排序。矩阵P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配。
2、一致性检验 (CR) 。
对构造的判断矩阵P进行一致性检验,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特点, 只有CR<0.1才能通过检验, 说明各指标的权重分配是合理的。计算可知, CRA-B、CRB-C均小于0.1, 通过检验。
3、计算指标权重。
(1) 通过计算得出A-B和B-C的权重值表。 (2) 分别把A-B、B-C的权重值相乘, 得到A-C的权重值。 (表2、表3)
(三) 评价标准值的确定。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选择依据包括国家和地区制定的标准;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所确定的技术指标;经济效益的标准可参考全国同类城市或当地近5年统计资料的平均数、最高数、最低数。
考虑到湘乡市属于县级市, 本文根据国家生态县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指标的研究情况, 建立湘乡市的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等级标准和评价标准。其中, 以“理想”等级的数值作为评价的标准值。 (表4)
(四) 评价因子指标分值计算。
当因子指标集约利用合理值是一个区间值时, 只限低值, 达到安全理想等级合理值的区间全部取1;当因子指标集约利用合理值是一个点值时, 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Si= (ti-ai) / (ti+ai)
式中, Si为i因子分值;ti为i因子集约利用合理值;ai为i因子指标实际值。由以上方法, 根据表5各指标的现值及规划值, 确定各指标的指标分值, 结果如表6所示。 (表5、表6)
(五) 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测算。通过综合指数多目标决策模型测算土地生态安全指数, 模型如下:
式中, λ为生态安全指数;βn为n指标权重;Sn为n指标分值。
三、评价结果
由上述模型最终得出湘乡市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的评价结果和单项因素安全指数的评价结果。 (表7)
1、从总体上看, 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是负面的, 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给土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生物丰富指数和生物保护指数的规划远期值要大于现值, 这说明通过对各类用地指标的规划, 特别是森林和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用地的控制, 加强了该时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2、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状况分为5类, 分别是:巨警状态 (恶劣状态) 、中警状态 (风险状态) 、预警状态 (敏感状态) 、较安全状态 (良好状态) 、安全状态 (理想状态) 。其评价标准如表8。据此可以看出, 规划远期湘乡市土地生态安全属于风险状态, 生态问题较大, 政府需要从控制人口增长和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治理等方面入手采取一定措施。 (表8)
参考文献
[1]刘鎏, 黄云, 高德山.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乐山市峨边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8.
[2]王佑汉, 余波, 潘安.岳池县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7.5.
[3]于开芹, 常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与方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3.
[4]周生路.土地评价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土地利用规划 篇2
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
a、宏观调控 b、微观调控:1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耕地保护规划 3农村集镇与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 4乡镇企业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1.土地供需综合平衡:协调土地的供需矛盾,是首要任务。
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利用系统的核心内容,结构决定功能。土地利
用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土地利用结构。
3.土地利用宏观布局:最终确定在何时、何地和何种部门使用土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态,并结合土地质量和环境条件加以区位选择,最终将各业用地落实在土地之上。
4.土地利用微观设计:在宏观布局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利用土地,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产
出率和利用率,降低其占有率。
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2土地利用潜力分析3土地供给与需求预
测4土地供需平衡与土地利用结构化5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和重点用
地项目布局6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7交通运输用地规划8水利工程
用地规划9农业用地规划10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划11土地利用专
项规划12土地利用效益分析和规划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程序:1明确任务2组织班子3收集资料4明确问题5总体构想6系统分析7
系统综合8系统优化9系统评价10系统运行11系统更新
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1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2因地制宜原则3综合效益原则4逐
级控制原则5动态平衡原则
土地利用总体利用规划的概念:在一定的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
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需求,确定或者调整土地利用结
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其核心
是确定或者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作用是宏观调控和均衡
各业用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1整体性2长期性3战略性4控制性。
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的任务:1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2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3土地利用的合理监督。
1、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是土地利用宏观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土地利用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
2、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时空上对各类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以保证充分、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防止对土地资源的盲目开发
3、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方案,各项用地必须依据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监督各部门土地利用的重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摸清家底,规划基础
2、土地供给量预测:明确土地利用潜力
3、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利用调整的依据
4、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规划的方向
5、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的核心内容
6、土地利用分区: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7、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规划实施的保障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主体是什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主体是人民政府。依据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的程序:规划层次:全国——省级——地(市)级——县(市)级规划程序:
1、准备阶段
(1)组织准备:成立规划工作小组(2)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方案
(3)制定技术方案:规划大纲等(4)收集资料:相关的文字和图件资料
2、方案编制阶段
(1)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和土地供需预测
土地资源评价: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后备资源评价。是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客
观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依据。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分析各类用地的潜力,是确定用地数量和调整用地布局的依据。土地需求量预测:对未来各项用地量的测算,发现未来用地的要求和趋势
阶段性成果:土地评价成果;土地现状评述;土地供需预测专题研究成果。
(2)土地供需平衡分析:通过各类用地预期的供给量和需求量计算,以达到协调各类用地的关系。
(3)确定土地利用目标与基本方针:要作好“两个估计”和“两个协调”
(4)编制供选方案(5)方案择优(6)编制规划成果资料
3、规划审批阶段(1)由专家评审土地利用规划成果(2)再由政府部门审批
单位
预测的主要方法:
1.定性预测主要是根据预测对象的性质、特点、过去和现状的延续情况等,对土地进行非
数量化的分析,然后根据这些分析,对土地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作
出预测和判断。
2.定量预测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应用电子计算机运算,对土地利用进行定量分析,然后根据这种分析,对于未来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和判断。
3.综合预测由于任何一种预测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
些缺点,往往采用多种预测方法进行综合预测。综合预测主要是指
两种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
土地利用规划分类
依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可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依其对象的不同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依其范围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规划。
人口预测:根据规划区或者单位现有人口状况和可以预计到未来趋势,来测算未来某个时点人口状况。
人口自然增长法:适用于规划区人口基数按一定比例增长。
p1=p2 1+kt1−t2 + c−d
p1-规划年人口数;p2-基期年人口数;t1-t2-预测年期;K-人口自然增长率;c-规划期内迁入人数;d-规划期内迁出人数。
劳动平衡法: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力的基础上,以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来预测。
AP= P-规划年人口数;A基本人口数;B服务人口数占总人口比重(%);C被抚养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对规划区现时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的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1土地资源数量分析2土地资源结构分析3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果三个方面30项指标构成。(详情 看书)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土地农业利用率:农业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地、养殖水面)/土地总面积 土地建设利用率: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交通、水利等用地)/土地总面积
耕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草原载畜量:各类放牧畜生头数/草原面积
睡眠利用率:已利用水面面积/水面总面积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土地总面积
林地覆盖率:林地面积(不包括果园面积)/土地总面积
建筑密度:建筑物基底面积/用地总面积
建筑容积率:建筑总面积/用地总面积
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居民点用地总面积/人口总数
土地质量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土地需求量预测:农业需求量预测(耕地需求量、果园用地需求量、副业用地需求量、渔业用地需求量、林地需求量);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居民点用地需求量、水利工程用地需求、公路工程用地需求)
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发法:趋势预测法、回归预测法。
土地利用结构的概念: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土地利用结构的作用:使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提高平均每单位土地的产出量。
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的拟定的原则和依据:原则(指导思想、切实保护耕地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三效益统一原则、公众参与原则。)依据(政策法律依据、计划规划依据、土地供需依据)
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编制方法:土宜法、综合法、模型法
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是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利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开发利用方向与途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土地进行区域划分。又称土地利用区划。它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因地制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的重要科学依据。分区方法:综合分析法(经验法)、主导因素法、叠置法、聚类法、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1)土地资源适宜性原则(2)供需平衡原则(3)差异性原则)(4)一致性原则(5)集中连片原则(6)行政界线完整性原则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土地利用分区的基本依据:
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
土地利用现状特征的相对一致性;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远景开发利用方向与途径的相对一致性;
基本保持县级行政区界的完整性。
城市化(城镇化)特点三层意思:1反映一个地区居住在大小城市中的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加2集聚程度达到了称为城市的居民点数量增加3单个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日益增加。
居民点用地地址选址要求:组织生产和生活的要求、建筑要求、卫生保健要求、兽医防疫要求。
公路选址原则:1要适应远景交通流向和运输量的需求; 2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使路线布置在地势高燥,地质良好,便于施工走向,符合工程技术要求;3结合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情况,做到路线顺直便捷,节约用地;4要与其他交通路线布局协调统一,形成完善合理的交通网;5不增加工程造价的情况下努力提高技术标准,综合考虑运营成本,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
机场用地选择:地势平坦、净空区不能有障碍物、为了保证排水,中央至四周要有0.5-2%的坡度、不宜位于盆地或者低地。
机场用地布局要求:1跑到应该顺应当地主导风向,并且位于城镇两侧,避免在城镇上空起飞降落。2机场与城镇要保持一定距离(10-20KM,最好不超过40KM),要便利货物和人流转运还要保证净空要求,减少干扰。3飞机起飞噪音大,附近不宜布置生活区和精密工业区,也不能布置大型污染源和排烟量的工业区。保证飞行能见度。4注意机场交通通往城镇的便捷,不要与繁杂公路或者铁路相交。注意路边绿化。
土地资源组合结构分析:对子系统的分析,通过资源类型、利用类型和适宜类型来表述。土地资源综合分析:对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三大系统的组分结构分析
李克强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作上述表示的新型城镇化应该以人为本
李克强说,中国的城镇化,其规模之大为人类历史所未有,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很重要,而且会影响世界。
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它不仅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还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
李克强指出,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
李克强指出,城镇化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
“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一千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这既是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他说,尤为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
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会带来经济和社会深刻的变化,需要各项配套改革去推进。在推进过程中,还会遇到并且必须解决的各种问题。
度娘总结新型城市化: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单纯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自然条件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1、地质地貌与经济活动:地质与工业生产反映在矿产资源与重工业生产,地质与农业反映在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地质与交通表现在交通线路和交通枢纽选址的工程建设,地貌是指对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2、气候:农业生产的地带性差异、水热条件、交通运输;
3、水文;
4、土壤、生物
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问题探析 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发展是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石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出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与关注,其产生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遭到了日趋严重的破坏。从持续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人们经过痛苦地思索终于认识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唯一可供选择的就是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使得人类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飞跃。为了地球及人类自身的未来,人们开始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即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基本需求;就其经济观而言,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就其自然观而而言,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等。
自然资源是提高人类当前和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自然资源的状况,不仅是一个社会和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条件,而且决定着人类能否生存和繁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此人们已经形成共识。
土地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利用问题又是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而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龙头”,其对未来土地利用的方向、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土地空间的布局及土地生产力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主要价值取向,且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为土地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提供主要的支持。
一、对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的反思
在传统资源配置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也表现出了其相应的局限性,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各部门的经济发展需要考虑的较多,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和需求研究不多,对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考虑的不多。没有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协调社会关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②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对代际公平考虑的不多,对后代的土地需求考虑的不多。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为追求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过分追求“占一补一”,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的代际时间分配缺乏研究,对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时间合理分配缺乏研究。③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强调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而对土地管理的其它活动缺乏有效的规。④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没有相应机构来进行协调,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督和管理的各项职能没有相应的机构来进行协调。⑤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只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出发,规划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对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团体、农场、农民的需要缺乏科学的评估和有效的协调办法,对于公众参与规划的程序和方法也没有科学的对策,从而导致规划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困难。
二、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本质内涵和框架
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并不是对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的完全抛弃,而是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贯彻到土地利用规划中,是对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的完善。
(一)规划是以生态经济综合协同为目的
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以往的规划目标是一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单目标模式。土地利用活动在经济发展模式的框架下,土地资源不断地由农业用地向非农建设用地转变,由于这种转变的不可逆性,作为人类生存以及其它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人们对土地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土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断加快,影响到人类的进一步生存。可持续发展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不再是建立在从自然界得到越来越多的东西上,也不再是把GDP作为发展的唯一尺度,而是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多目标协调发展为指导原则,追求全方位的综合发展。
(二)规划是代内、代际公平相结合
传统规划中的资源供需平衡概念是解决代内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可持续发展要求土地利用规划更注重资源的代际供求矛盾的协调。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一方面要求节约、保护资源,使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低于或等于资源的自然再生率;通过技术进步,使可再生资源、人造资本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率等于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率。另一方面,要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创新提高资源产出率,增加资源有效量。
我国目前面临的土地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两个方面。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因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部分土地,为保护农产品的供给,控制耕地数量的减少也十分必要。但我国目前所采取协调“吃饭和建设”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对后备资源的开发来补充耕地,而忽视了后代人对这些后备资源的需要。可持续发展下的保证农产品供给的土地利用战略应主要借助投入的增加和技术改造来提高土地的肥力,通过对耕地资源的投资,以人造资本来替代自然资源的减少。
(三)规划应是社会可接受和参与
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要对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团体、农场、农民等各方面的利益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有效的协调,通过建立公众参与规划的程序和方法,使规划具有较高的社会可接受性,以利于规划、实施和操作。没有公众的参与、认可和接受的规划是不可能持续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其编制、实施和反馈的过程具有高度的信息公开性,以便于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在我国目前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需要加强的有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公众和政府的需求调查和协调。要对规划中的决策者、管理者、资源环境专家、企业团体、各利益集团、广大群众对土地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协调。二是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就是对规划实践的现象表述。
(四)规划是混合型规划
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应是集规划设计、政策管理于一体的复杂综合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兼容并蓄其他相关学科,且同时达到土地利用的生产、服务、安全、保护和社会可接受多目标。
(五)规划是国家一区域一地方协同行动的规划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协同行动表现为国家一省一市一县一乡五级规划的协调。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法,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起控制作用,下级规划只能服从上级规划,这种协同的方法明显带有传统计划经济的色彩。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协同行动不是形式上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上下结合”的选择,而涉及到各级规划的职能的分配、上下级规划结合点的确定等问题。国家和省级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重点应该解决的是生态可持续性的问题和土地资源的代际公平配置问题,其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可以称为土地生态规划或土地环境规划,其对下级规划的指导应是生态环境和土地代际资源配置上的安排。市级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重点应包括经济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两个方面。而县级和乡级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由于较为基层,其规划除了应该考虑经济和生态可持续两方面外,还应该考虑到规划的社会可接受性和社会可持续性,要将公众的力量吸收到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中。
(六)规划是动态和不确定性的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篇4
1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 1 土地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土地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1) 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 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我国城市化发展使得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建设用地面积持续扩大, 大量占用了耕地。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速度, 且土地浪费现象严重[2]。 ( 2) 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 公共建设用地及工业用地闲置和耕地撂荒是土地利用率低主要原因。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与“圈地”过于简单, 用地成本低有关, 所以土地开发利用集聚不足。 ( 3) 土地质量退化严重, 土地质量退化与人类不合理利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不适宜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利用措施是土地退化原因。体现在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
1. 2 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失灵
在我国的在土地资源配置中,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可概述为:由于先前国内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的特殊时期, 当时的土地市场监督与管理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 造成了土地市场管理难以真正的实现。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市场制度建设不完善, 另一方面市场运作难度重重, 其具体有以下几种: 首先, 土地市场制度与体系不完善, 这是造成土地市场失灵的最主要因素, 一个成熟的市场结构体系与制度是保障政策落实的有效前提, 而我国衔接土地市场仍属于“发育不良”的情况; 其次, 国内土地交易存在“双轨制”的问题, 这种情况的存在容易造成在土地交易中的隐形市场, 并且可能会严重阻碍正常土地交易市场机制的正常发挥; 如当前城市土地建设规划中往往将政府拨地与商业用地共存, 这就很容易在土地流通环节出现隐形市场, 对正常土地交易行为产生影响。再者, 城乡土地二元制造成隐形交易持续, 扰乱市场。国家规定农村集体用地只有转变为国有用地才能够入市流转。最后, 人们的行为也会造成城市土地均衡量问题, 其往往会超过当前社会发张的最优量。
1. 3 政府在土地资源配置作用中失灵
政府在土地交易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我国土地交易市场的不完善, 政府更需要通过颁发政策文件等措施以弥补市场缺陷。而当今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操作起不到弥补缺陷作用, 反而倒行逆施, 起到了反作用。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土地管理体制与经济学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表现有以下借个几个方面: ( 1) 政府行为与公众目标不一致以至于政府失灵。土地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但正真使用的是无数个个体人民或企业, 这也就使得不可能又个人直接行使所有权。政府机构可能会凭借自身所掌握的信息资源, 谋取利益, 造成土地资源利用率偏低的情况出现。 ( 2) 土地所有权掌握在政府手中, 一些地区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略了对土地的合理规划与开发利用, 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与污染出现, 这种现象从长远角度考虑反而会给地方经济带来拖累。 ( 3) 政府角色的“错位”, 政府主要职能在于监督土地的合理利用, 而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会参与到土地的经营当中, 这种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又是一种不公平行为。 ( 4) 时间上的外部性使城市土地供给量大于资源在时间上最优配置的要求。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2. 1 树立可持续土地利用的观念,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防治土地退化
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当中, 应当秉持人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既要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 又不能对今后的发展造成影响。首先, 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不能采用片面的角度看待问题, 如“谁污染、谁治理”、“片面追求经济”等。同时, 需要对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土地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的改造, 保证其良性地发展。加大对农业种植方面的投入, 增强三农建设, 对农业种植加大补贴, 对抛荒土地进行相应的惩治。在产权制度和各种经济诱导机制中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增加土地投入, 防止土地退化。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中加入土地利用的指标, 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
2. 2 制定科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加强建设用地控制, 节约利用土地,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各类用地规模的总量控制作用。控制土地供需的平衡, 保障土地市场价格的合理性, 并采取多种价格调整手段最大限度地增大土地利用的总体社会经济效益[4]。挖掘城镇的内部潜力, 农村居民点向集镇集中, 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适度开发小城镇空间, 提高建筑容积率, 节约土地。开发后备荒地资源, 复垦废弃地, 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
2. 3 积极培育完善土地市场, 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强力推进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有限期使用制度。改变原有土地供给方式的“双轨制”, 由市场进行决定土地交易行为, 以提高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5]。
明确土地产权制度。产权界定清晰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在所有权方面, 强化中央政府的国有土地所有者地位, 正确处理和界定中央和地方及地方之间土地产权关系。在使用权方面, 要明确土地使用者的主体地位, 建立土地使用权能与土地价格相同的用地制度和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特别要确保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安全和长期收益权的稳定。
土地制度的改革, 改变了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 使得农村集体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试点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流转, 盘活集体存量建设用地。
2. 4 建立约束和调控机制, 规范政府行为
改革土地管理体制。为了防止政府垄断一级市场的局面, 必定要规范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的行为。加强对政府官员的管制, 建立调控约束机制。合理确定土地收益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 建立一种少占或不占耕地的经济约束机制, 是合理利用土地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行为。推行可持续利用决策影响评价制度。土地可持续利用需要确定和实施“最佳政策”和要建立一种政策分析机制, 以便能长久地调整或者评价现行和未来政策, 评估土地利用与管理政策对土地可持续用的影响, 评价其是否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
2. 5 增加工种在政府管理方面的参与程度
以往在政府管理方面, 公共的参与程度往往较低, 使得政府在制定相应的政策或干预市场行为的过程中, 由于缺少外界的有效监督, 造成具体政策落实情况或者干预市场行为效果不理想, 未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因此, 在今后的政府管理过程中应逐渐增加民众的参与度, 通过此种方式来减少地方政府与实际效果之间的误差。公众参与的方式可通过建立相关的组织, 该组织成员应当包括各方面的人员, 广泛吸收意见, 进行最合理的土地使用行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土地作为一种资源, 它的数量存在有限性和经济供给的稀缺性, 再加上我国土地资源运用这一方面存在配置不合理, 配置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失灵的问题, 土地资源缺乏与严重浪费并存, 使得人与地之间的关系存在巨大的矛盾, 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 目前最重要的是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可持续利用, 文中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出现原因的经济方面论述, 提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土地资源,利用,资源配置,存在问题,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刘岩.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8) :167-170.
[2]李景刚.基于资源价值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6.
[3]李景刚, 欧名豪, 高艳梅, 等.基于资源价值重构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16 (1) :71-76.
[4]金士高.浅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200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篇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简称“两规”
现实中存在问题:
1、两个规划的协调情况
从实践中可以看出规划管理和土地管理部门以及两个规划之间不协调的比例很大 ,管理部门之间的不协调更造成了规划编制的不衔接。
2对两个规划地位及关系的争论
3两个规划的用地分类标准不一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的差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行政区域内全部土地的利用结构及其布局所做的安排,对各项用地规划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而城市总体规划则具有局部性,它着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的分类及其布局的安排,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看仅是一个部门用地的规划。由于城市用地只是土地利用中的一种类型,因此两个规划存在有“点与“面”“,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如果忽视两者的差异和关系,将导致两者在规划思路和规划结果上的矛盾,突出表现为:城市总体规划仅从城市本身的建设出发,城市的建设不考虑区域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即不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限制,从而造成了城市建设用地过分扩张,不断侵占耕地。
“两规”不协调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1编制不同步“, 两规”城镇用地规模的规划结论缺乏可比性。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水平影响用地规模的控制效果
3地方政府对“两规”的偏好和认识水平不同,影响“两规”协调实施
两规协调的途径:(具体自己展开)
1实行规划的同步编制
2人口规模预测的协调
3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统一
4用地布局上的宏微观协调
5两规”实施一致有效
6城市发展方向协调统一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存在的矛盾
从目前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看,二者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相互不一致,脱节甚至冲突的情况给规划的审批管理和实施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更为严重的是土地资源没有依照规划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 两项规划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负责两种规划编制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同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土地利用管理由两个不同的部门负责 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部门负责城市规划 虽然国务院对两个部门的职责作了明确分工,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方面又存在着职能交叉 两个部门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在用地功能布局 用地规模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缺乏交流 信任和支持,使两种规划出现相互不一致 脱节甚至冲突的情况,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也存在 两张皮 现象,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1.2 两大规划的目的 内容不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土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土地本身的适宜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 利用 整理 复垦 保护等在时间空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
1.3 编制规程和工作路线不一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一般采取从总体到局部 从上到下逐级进行的方法,而城市规划采用、的是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相结合的工作路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强调土地尤其是耕地的保护,耕地占用和保护指标的分配采取自上而下层层下达的方式,不得突破,带有很强的计划性 城市规划侧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一般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分配计划指标要比城市规划的需求预测指标偏小。
1.4 规划期限不一致
明确两个规划的衔接的重点内容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研究 篇6
关键词:当阳市;规划;实施
引言
随着当阳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五个当阳”①战略任务的全面实施,当阳市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也将面临着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双重挑战,对当阳市土地资源调配提出了新任务,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了新要求。
一、当阳市概况
当阳市位于湖北省中部,东临荆门,西接宜昌,南抵荆州,北通襄樊,土地总面积2149.69平方公里。当阳市下辖7个镇,即淯溪镇、河溶镇、两河镇、半月镇、王店镇、庙前镇和草埠湖镇,3个办事处,即玉阳办事处、坝陵办事处和玉泉办事处。
二、规划目标实现程度评估
(一)总量指标
1、耕地保有量
上级下达当阳市2020年耕地保有量指标为63680.00公顷,《规划》结合当阳市实际情况确定当阳市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80936.48公顷。2014年末,当阳市耕地面积为80254.48公顷,比《规划》确定的2020年耕地保有量少682.00公顷。
2010-2014年间,当阳市耕地面积除2012年较2011年略有上升外,呈逐年递减趋势。与此同时,2010-2014年,当阳市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共新增耕地规模2846.04公顷。由于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的变更调查相对滞后,已实施并完成验收的土地整治项目中增加的耕地规模目前并没有完全反应在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中,至2020年当阳市仍可完成《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任务。
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上级下达当阳市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60670.00公顷,《规划》结合当阳市实际情况划定基本农田62181.20公顷,多划定基本农田1151.20公顷作为机动指标。2010-2014年,当阳市通过规划调整等方式核减基本农田3.28公顷。2014年末,当阳市基本农田面积为62177.92公顷,严格落实了《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3、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2014年末,当阳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17875.28公顷,超出规划目标405.22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突破规划目标,其原因在于农村居民点面积超出规划目标。规划基期年(2009年)当阳市农村居民点面积为11103.64公顷,规划目标年(2020年)农村居民点面积为10612.87公顷,比规划基期年减少490.77公顷,但是2010-2014年,当阳市农村居民点规模一直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2010-2014年,当阳市已开展8个批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安排拆旧复垦规模共计528.05公顷,拆旧复垦规模共计369.05公顷。由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复垦规模的变更调查相对滞后,已完成验收的拆旧复垦规模并没有完全反应在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中;但是减少该部分规模后,农村居民点面积仍与规划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规划》后期实施过程中,当阳市应继续稳步开展闲置、低效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同时进一步严格控制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改变农村土地粗放利用方式,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4、建设用地总规模
2014年末,当阳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2532.71公顷,超出规划目标470.97公顷,超出上级下达指标177.71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突破上级下达指标,主要原因在于城乡建设用地中的农村居民点面积超出规划目标。通过当阳市2010-2014年已开展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逐步验收,可有效缓解目前现状,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在《规划》后期实施过程中,继续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有效控制农村居民点规模,实现规划目标。
(二)增量指标
1、新增建设用地
上级下达当阳市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1130.00公顷,《规划》确定当阳市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1129.86公顷(剩余0.14公顷为机动指标)。至2014年末,当阳市已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规模935.91公顷,即《规划》实施5年,已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量的82.83%,年均增加16.57%,规划目标年(2020年)到来之前,剩余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极为有限。为缓解这一矛盾,在《规划》后期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增加速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2、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规模
《规划》确定至2020年,当阳市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为1097.02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为781.63公顷。至2014年末,当阳市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为906.91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为572.16公顷,分别占其指标总量的82.67%和73.20%,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综上分析,在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增长的同时,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但增幅较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增幅略低,说明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比例尚在控制范围内。建议在《规划》后期实施过程中,继续保持该用地模式,尽可能避免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尤其是优质耕地。
(三)效率指标
《规划》确定,至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76平方米以内。2014年末,当阳市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为523.78平方米,距離《规划》目标有一定差距。
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估
(一)单位GDP耗地率
对当阳市2010-2014年GDP与建设用地总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2010年到2014年当阳市单位GDP耗地率下降了71.07公顷/亿元,表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逐年提高。
nlc202309012142
(二)建设用地产出率
《规划》实施以来,随着建设用地增加,当阳市二、三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也在逐年提高,2010-2014年,建设用地产出率从61.52万元/公顷提高到138.47万元/公顷,翻了一倍以上。
(三)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入率
《规划》实施以来,当阳市加大了固定资产投入力度,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入率也从49.17万元/公顷提高到150.78万元/公顷,翻了三倍以上。这说明当阳市土地利用强度在逐步提高,集约利用程度越来越好。
综上分析,《规划》实施以来,当阳市土地向着节约集约利用方向发展,各类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较上轮规划实施期间已有明显改观,但是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当阳市在《规划》后期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用地机制,继续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性评估
(一)当阳市未来发展空间重点
《当阳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年)》明确了当阳市的发展总体规模,重新确定了当阳市的城市功能分区和定位,对城市布局和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以当阳市城区为核心,以汉宜公路为发展主轴,以荆当公路和远当公路为发展次轴,构成向市域东南、西南扇形辐射的空间结构,以玉泉铁路桥以东、金桥工业园以西、沮河以南、玉泉河以北的20平方公里为范围,进一步扩展发展空间,加快中心城区的扩容提质。城市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对《规划》实施带来了挑战。
(二)当阳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2015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当阳市未来发展建设将面临着新挑战。在《当阳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三五”规划,应高起点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对当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新项目、大项目,特别是城市骨架拓展、城市功能提升、城乡快捷路网、重大产业布局和农业基础设施等功能型、基础类的项目,提高入库项目质量,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由此看来,随着“十三五”规划启动,将对《规划》的用地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在规划方案的内容、表述方式、规划期限以及用地分类上的差异,很难仅从文字叙述方面分析出二者的协调情况。而从二者的空间布局上看,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在市域总体用地布局上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土地规划在中心城区的坝陵片区和木店片区的规划发展范围比城市规划更大,而城市规划对双莲工业园、王店镇、半月镇、河溶镇和草埠湖镇等几个重点乡镇的规划发展范围大于土地规划,这说明重新编制的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需要对土地规划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
五、结论
《规划》实施总体情况较为良好,严格贯彻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保障了各类各业用地需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用地得到有效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从当阳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来看,《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所有需求。首先,国家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和湖北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一主两副”战略的实施,以及“十三五”规划的启动,当阳市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发生变化,《规划》中确定的发展战略已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其次,随着《当阳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年)》的实施,当阳市城乡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及产业的发展方向都发生改变,原有的建设用地布局已不能完全满足未来建设用地发展需求;第三,随着《宜昌市环境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實施,位于三条“红线”内的建设用地类型、布局及规模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第四,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突破规划目标405.22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已使用指标总量的89.06%,剩余指标有限。《规划》后期实施过程中,需继续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项目,加强各类建设用地的整理复垦力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补充有效耕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增速,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
注解:
①“五个当阳”是指产业当阳、开放当阳、绿色当阳、民生当阳、和谐当阳
参考文献:
[1]邓红蒂,李宏,王恒,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制度建设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7):4-9.
[2]吕维娟,杨陆铭,李延新,等.试析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互协调[J].城市规划,2004,(4):58-61.
[3]陈银蓉,梅昀,汪如民,等.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境,2006,16(1):30-34.
作者简介:熊县城(1981.1),男,汉族,湖北当阳,土地管理工程师,本科,湖北省当阳市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专业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篇7
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颁布施行, 该法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及地方人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对其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这是我国首次将环境影响评价以法律的形式延伸至土地利用规划领域。
1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工作程序
与一般规划环评工作程序相比,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做好相关资料 (重点是国家生态建设和环保的法律法规政策, 以及环保、农、林、水利等部门资料) 的收集和分析工作, 落实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内容;其次是施行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以土地利用规划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为基础, 将规划可能导致的环境效应与环境标准进行匹配, 评价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程度[1]) , 规划方案的拟草及替代方案的制定, 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这一步是整个工作重点, 事关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是否取得实效的关键。第三步是编写环评报告书、篇章或说明。具体见图1[2]:
2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指标体系
2.1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实现对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科学评价除了按照相应的工作程序履行之外, 还要需要有一套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支撑。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指标体系需要坚持该类规划环评的原则:
2.1.1 科学性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能够全面、科学地反映土地利用规划的内涵, 要求在科学基础上, 做到测定方法和统计计算方法、评价内容和过程都要做到科学规范。
2.1.2 可操作性原则
土地利用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指标因子的选取都要为后期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要求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指标量化以及数据的获取都应简单、准确和可靠。
2.1.3 整体性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应该把与土地相关的法规、政策、规划以及其他相关的项目纳入进来, 从整体上考虑。
2.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深远而长期, 因此, 在开展土地利用规划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客观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的影响, 建立相应的可持续改进的环境管理机制。
2.1.5 动态性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指标体系选取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要适时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做好后期环评工作中的补充、调整和完善。
2.1.6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土地利用归划还环评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因子的选择时, 要坚持定量的数据选取和定性的信息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恰当的模型方法的确立做到整个评价效果的客观准确。
2.2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指标选取方法
一般评价指标的选取有范围法、目标法、部门法、问题法、复合法等方法[3]。范围法是指依据土地利用的用途进行划分, 确定相应的指标项, 该种方法的不足就是无法做到将土地使用目标与环评指标直接挂钩, 目标法恰好可以弥补这样的不足;部门法是指根据土地系统自身不同部门进行划分并选取指标的一种方法, 这一种方法难以让部门之间的联系在指标中显现出来;问题法是根据土地利用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作为选取指标的出发点, 但现实中的错综复杂的问题又让此法选取的指标难以如实反映现状;复合法是将以上两种或多种以上指标体系组合在一起, 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有指标体系各自缺点, 但指标体系的选取过于复杂[4], 但能较好反映现状, 本文中探讨的指标即为该种方法取得。
2.3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土地利用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重点, 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以及现实为基础, 将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如下 (表1) , 可以对省级或国家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中的生态、环境、生态资源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
2.4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架构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共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即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准则层, 即依据环境影响识别结果所筛选出来的环境主题和目标 (包括生态保护、土地退化防治、耕地资源保障、建设用地增长、补充耕地风险) ;指标层, 即具体反映环境目标的多项指标, 包括对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的、用以反映某区域生态质量状况的指标和衡量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6] (包括自然景观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服务功能变化、边际耕地退耕、退化土地整治、人均基本农田变化、耕地综合变化、建设用地增长、人均建设用地变化、建设占用耕地变化、湿地影响等等) 。
3 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几点措施建议
3.1 提升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度。
土地利用规划是协调政府、企业以及公民个人等多方利益的行为, 其本质是对未来土地利用方式的提供一种较为完善的选择模式。因此, 鼓励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土地利用规划环评中, 有利于提高规划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2 加快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技术规程编制, 并制定将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引入到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的技术方案。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清单法、公众参与法等快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将土地利用规划转变为“决策前评价”;在规划中, 考虑环境影响因素因子, 将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到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 实现“同步决策”;在规划编制后,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做预测分析, 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提供保障[7]。
3.3 出台土地利用规划环评行业标准。
实行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制度, 就需要再在全国或者区域范围内出台一定的行业标准, 规范土地利用归化环评行业行为, 否则现行的制度实施起来没有强有力的依据做保障, 会影响行业发展, 不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还会把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当成了“走过场”, 增加政府负担不说, 还起不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蒋玉梅, 郑伟元, 张晓玲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 (6) :567-575
[2]贾克敬, 谢俊奇, 郑伟元.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 2003, 17 (3) :15-20
[3]徐国弟.长江地区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M].武汉:武汉出版社, 1999
[4]冯春涛.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4, 20 (6) :416-417
[5]马昌河, 贾克敬, 冉圣宏.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案例[J]地理研究, 2007, 26 (2) :249-256
[6]王敏, 董金玮, 郑新奇.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水土保持研究, 2007 (4) :285-28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分析 篇8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土地利用的统筹和管控,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 为加大现有耕地保护力度, 积极推进农用地整理和工矿废弃地复垦, 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了保障。因而我们应加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力度, 合理有序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 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 增加耕地面积, 提高耕地质量, 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路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路可以按照《规程》去做, 但任何规划都具有时空差异, 因而创新始终是规划编制过程的主题。土地利用结构是一定经济、社会和生态条件的产物,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预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条件下, 对土地利用结构在时空两个方面的企划。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的收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核心———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资料的收集希望有尽可能高的覆盖度, 因而收集资料工作比较困难, 一方面无法满足时限的要求, 另一方面资料统计口径在年度之间也有变化, 有些特别专业的重要的资料还没有, 因此, 需要进行实地补充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收集要照顾到今后将要采取的算法的要求, 否则, 收集到的资料无法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准备多种算法以适应资料变化后的需求和进行比较或者验算之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的整理和规划数据库的建立, 规划数据的整理就是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按照某种数据库和算法的要求进行录入和整理, 以适应建库和分析的需要。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的分析
3.1 土地利用规划期内人口平均年自然增长率r的确定。
r (‰) =平均净增人数/平均人口数*1000‰=平均 (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平均人口数*1000‰。上述公式是利用历史资料, 预测规划期人口平均年自然增长率r, 但是出生人数受到人口政策和育龄夫妇生育观的双面影响, 而育龄夫妇的生育观又受到文化程度、居住和工作地点、工作类型和收入水平等的影响;死亡人数可能受到收入和医疗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在规划期内, 这些因素都是可以变化的;因此可以选择有关的因素建立其它模型进行核证。利用多因素预测可以揭示人口自然增长的内在规律, 与直接用出生率和死亡率计算的平均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相互印证。一般的人口预测到此为止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利用获得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对规划期各时段的人口进行预测。除了因素选择有经验成分以外, 分析模型的建立过程是非常朴素的, 如果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 或者再把GM (1, 1) 模型、其它时间序列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等结合进行预测, 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3.2 土地利用规划期主要时段机械人口增长预测。
Pn=Po (1+r) n±△P, 其中, △P为机械人口增长, 按公式:△P=平均 (迁入人口数-迁出人口数) 迁入人口数和迁出人口数受到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影响, 甚至受到规划区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尤其是乡镇和集镇所在地表现得更为突出。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户籍政策逐渐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今天, 迁入人口数和迁出人口数的概念, 不应当还是在公安系统登记的数据, 应当追踪外出务工人员的情况, 建立适当的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计算机械人口增长△P时, 主要考虑从规划区域境外的“迁入”人口和从境内“迁出”的人口, 其次也要合理考虑流动人口。外出人口的主要来源是规划区域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衡量农村劳动力过剩目前尚没有完全一致的标准, 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根据农业生产力发展状况确定每个农业劳动力能够耕种的土地数, 然后用总的耕地数与人均可耕种土地面积之比得出农业生产所需多少劳动力, 再用农村劳动力总数减去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数, 最后就得出需要从农业中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其计算公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农村总劳动力数量- (农业耕地总量/平均每个农村劳动力能够耕种的耕地数) 。但农村劳动力不止经营耕地, 还要经营园地、林地、牧草地、可利用水面等, 不仅从事农、园、林、牧和水面养殖, 可能还从事加工业或者其它产业, 于是有人认为, “农村劳动力是否过剩, 应该看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中的边际产品价值是否小于农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凡是边际产品价值小于其机会成本的农村劳动力, 都有可能成为剩余劳动力而需要从农业中转移出去。”并建议在具体计算时采用“影子价格”。但是, 边际产品价值、农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以及“影子价格”是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与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而变化的, 而且又与当时市场情况和土地利用结构联系在一起, 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计算是很复杂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土地利用结构本来是规划的结果, 人口数量、居住地及其从业类型是引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原因之一;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它们是互为因果关系的。不仅如此, 在后面的土地需求量预测中, 也涉及到劳动力问题;在农业土地需求量预测各作物的单产预测中同样也牵连到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农业土地经营环境问题, 所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不是国土资源规划, 但也需要考虑国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这需要合理确定农村劳动力的劳动定额来计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具体数量。
3.3 土地资源质量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人类社会是在土地上生存和进步, 不单只依赖耕地;我们不能把耕地和农用地分开, 同样, 也不能把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分开, 因为它们是整个土地生态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们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 这种关系也体现在人类与气候的关系中;而且我们过去评价耕地和农用地的质量, 只是依靠土壤的理化性状、产量、地形部位、土壤母质和生产性能等难于量化或者难于连续大规模量化的指标, 实际上我们只是依靠极少量的土壤剖面及其立地条件的指标在进行大面积土地的质量评价, 其实这种评价方法只适宜于微域土地特定用途的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质量评价, 是评价不同地域 (乡镇以上) 、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在时空两方面, 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总体影响进行评价, 而不必对单独地类的特定用途进行评价。所依赖的指标应该是规划地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指标。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重点
在未来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中, 应把加强对土地整理的关注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目前我市属于城镇体系和城镇功能发育不太完善的地区, 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 今后城镇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增加必然要占用一些耕地和农用地, 加强土地整理的力度, 特别是旱耕地整理的力度是维持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确定耕地整理后土地质量提高的质量折低系数 (抵补占用耕地的系数) ;二是耕地整理的经费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三是加强对本地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和后续管护工作。
结束语
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及趋势研究 篇9
1.1 农村集体土地利用问题
首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其次, 农村土地征收或征用。目前一些地方征用土地不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而仅仅是从发展城市经济、招商引资、增加财政收入的角度考虑问题, 实际上是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二是在土地征用转换利用中征地方并没有给农民以合理的土地补偿。第三,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渠道过于狭窄,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隐性化、非公开化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行为的发生和农村土地自发入市现象突出。
1.2 许多市县的国土部门违法授予园区土地供应审批权, 园区
用地未批先用、非法占用、违法交易的现象较为严重, 造成产业的重复建设, 浪费土地
到2003年底, 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开发区3887家, 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家, 占6%;省级批准的1019家, 占26.6%;其他2586家都是省级以下开发区, 占67.4%。据不完全统计, 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 超过了全国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
1.3 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 全国共批准新增建设用地3300多万亩。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29%。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近7万亿元。新增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56亿吨和3万亿立方米;新增煤炭资源储量3380亿吨、铁71亿吨、铜1656万吨、铅锌3345万吨、铝土矿5.1亿吨、金2226吨。主要矿产品产量持续增加, 石油近10亿吨, 天然气超过3800亿立方米、煤炭140亿吨、铁矿40亿吨。
1.4 国土资源发展后劲日益增强
国土资源规划体系逐步完善, 土地、矿产、地质勘查和地灾防治四项基础规划全面完成。依法行政不断加强, 土地、矿产“两法”修改稳步推进。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利用现状调查和矿业权核查取得积极成果, 利用科技手段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国1∶5万区调和航磁工作程度分别达到23%和39%。全系统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执行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部门公信力不断提升。
1.5 土地利用规划问题
主要包括: (1) 规划缺乏动态性。具体体现为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缺乏统一在总目标下的多种方案选择; (2) 规划缺乏超前性。具体表现为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规划; (3) 规划缺乏可操作性。规划编制中偏重于分析和评价, 过于偏重农用地的评价与研究, 轻视结构优化调整和空间布局, 以及不能及时调整规划编制思路, 适应发展需要; (4) 规划缺乏科学性。表现为规划研究较少与学科的规划理论相联系, 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不多见, 基础数据不实; (5) 规划缺乏个性。表现为规划编制过程中土地利用目标、方针和实施措施没有独特性, 规划方案缺少地方特色。
2 土地利用规划趋势分析
2.1 土地利用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一方面, 土地利用规划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从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04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都给土地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适应, 两轮的土地规划分别是在1986年和1998年开始的, “第三轮”规划修编2003年开始。客观上为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 土地利用规划从资源的集约利用、可持续利用方面也具有调控经济发展的作用。总之, 协调处理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重要。
2.2 创新中国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和体系
规划的多元化是当今国际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作为一种政策的工具, 土地利用规划与国家的发展历史、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的状况等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轮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反映了我国土地规划的特点。而“第一轮”规划没有实施和“第二轮”规划的实施不良表明借鉴国际经验, 建立适合我国有国情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和体系尚需探索。
2.3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认真总结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经验, 开展开发区、高新区等各类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情况的调查清理。组织实施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 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调查, 加强矿山企业“三率”考核, 运用经济手段激励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建设一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基地。积极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市) 创建活动, 全面开展达标建设, 不断总结推广新模式、新机制, 推进理论创新。
2.4 推行农用地规模高效利用模式
贯彻“城乡一体、科教兴农、外向带动、多元发展”的发展战略, 创建特色鲜明的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利用模式。按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要求,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农业, 大力推进农地经营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实施国家商品粮基地、万顷良田和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程, 形成一批规模化经营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引导、扶持农业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产-加-销农业产业链。
2.5 全面强化土地督察和执法监察
一是坚决贯彻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毫不松懈的要求, 进一步做好土地督察工作。完成6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例行督察, 加强对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土地调控政策和重点地区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情况督察, 不断强化对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业务的全程监管。二是完善执法监察体系。坚持每季度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一批违法案件。切实抓紧做好2010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和实施问责相关工作。建立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和纪检监察机关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部、省、市、县四级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互联互通, 及时发现和报告土地、矿产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投入使用国土资源遥感监测全国“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 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2.6 要深化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深入推进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及时出台新修订的划拨用地目录, 逐步扩大有偿用地范围。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 认真总结、规范和完善房地产用地出让模式, 推动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租赁制, 推动土地供应由“价高者得”的单一目标向完善市场、保障民生等多目标管理转变。推进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 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管理, 规范矿业权协议出让。建立健全土地和矿业权有形市场。加快推进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设。有序开展采矿用地改革试点, 总结完善相关制度。
3 结束语
土地利用规划 篇10
1为了满足现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的需要, 进行城市规划体系及其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协调是必要的, 从而满足现阶段城市经济建设的需要。通过对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的分析, 可以得知当下经济的发展是进行农用地的转换, 进行经济建设用地的转换, 为了满足经济稳定性的需要, 进行耕地的保护是必要的, 从而保证耕地建设与工业建设的协调, 这就需要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 进一步的优化现阶段的耕地保护政策, 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
在现阶段城市规划中, 通过对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的分析, 更有利于满足当下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 这就需要进行部分地区的城市规划策略的应用, 进行城市建筑用地规模的控制。这就需要进行不同的土地规划思想的优化, 进度用地分类标准的优化, 保证城市人口的有效核算, 避免由于其错误指导而导致的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的错误。这就需要进行用地规模指标、时限差异等的控制, 进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开展, 进行城市建筑用地的优化。
2在当下土地规划应用中, 两规策略产生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这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客观存在。比如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中, 通过对建筑项目选址及其用地预审的分析得知, 这两个环节都是土地利用的重要衡量标准, 这需要实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与土地规划部门的协调, 保证选址及其预审的协调, 从而满足当下建筑项目的工作需要。如果这两个环节不能得到协调, 就难以实现土地的有效规划。但是目前来说, 不合理的土地规划策略是普遍存在的, 这涉及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建设部门等的问题, 这种规划、土地应用设置等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3为了更好的满足现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的需要, 进行土地的编制的优化是必要的, 从而实现耕地的积极保护, 进行耕地占用及其保护指标等的协调, 要保持其一定的计划性。总体来说, 城市总体规划的开展, 要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需要从各个经济规模的用地需求状况展开分析, 从而进行土地的有效利用。目前来说, 在土地规划编制中, 两规不一致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比如人口统计口径数据及其分类标准的变化情况, 从而导致建设用地指标的不一致, 影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正常开展, 不利于土地规划的正常优化。
在现阶段国土规划中,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及其社会的发展, 这需要从土地自身的适宜性展开分析, 进行土地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及其保护, 满足土地空间及其时间上的安排, 进行城市规划的分阶段运行, 比如做好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的工作, 促成城市经济建设具体规划的有效开展。一般来说, 从规划内容上, 可以看出, 土地利用规划是需要进行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等的协调, 这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包括进行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进行土地需求预测、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针、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编制规划方案和实施规划措施。城市总体规划是综合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以规划范围内土地资源为载体, 对空间布局进行综合考虑和全面安排。
在两规中, 不同宏观层面上的关系难以得到协调, 比如上一级土地利用规划与我国区域规划矛盾, 虽然我国的法律法规规定村庄规划、城市整体规划等, 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但至于关于两规如何协调、如何衔接, 所有法律均未加说明。这就给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两规协调带来难度。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城市规划关系的协调
为了满足当下土地规划的应用需要, 进行两规应用方案的优化是必要的, 这需要进行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 进行部门观念的优化, 保证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及其协作, 进行规划编制及其修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的解决, 保证规划编制的统一性, 进行不同规划编制的协调, 这需要进行城建部门的意见及其意见的汲取, 保证土地总体规划体系的健全。可以避免原来两个部门分头编制而出现的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另外, 还要从有利于城市发展和城市土地管理的角度出发, 对“两规”中的人口规模、城市用地规模、人均建设用地、城镇用地分类的标准和用地的内涵等重新进行界定和统一, 规划基期、期限等问题也在全国范围内争取尽快统一。
通过对我国规划法规体系的健全, 更有利于当下土地规划模式的开展, 实现其思想及其地位的优化, 保证规划编制及其规划管理的协调, 从而满足现阶段规划运作系统的工作需要, 实现其两规协调的有效开展, 保证当下城市规划工作的正常开展, 实现其下序工作的开展。建议对《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中涉及“两规”协调的规定进一步明晰, 以增强规划权威性、便于具体操作执行。其中, 应该明确“两规”的实施反馈与调控管理, 在实施管理中, 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 例如“3S”技术, 辅助规划管理、决策、设计和监督等工作。
结语
通过对两规协调的开展, 更有利于进行不同级别规划的协调, 实现其协调功能的优化, 保证其整体协调性的提升。这就需要进行区域规划及其土地规划的开展, 实现这两者的有效协调。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之间关系。再就是“两规”协调的焦点建设用地指标的处理应该在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才有可能加以协调。
摘要:为了满足我国土地管理的需要, 更好的集约利用土地, 保护耕地, 进行土地规划方案的优化是必要的, 这需要展开城市规划体系的健全, 从而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矛盾, 探讨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城市规划关系的协调。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总结优化,控制
参考文献
[1]毛蒋兴, 彭定新, 黄菊香.河池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研究[J].广西师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02) .
[2]张玉民.浅议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间的协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2 (03) .
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 篇11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建设;利用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势必要进行城市规划工作。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土地利用能够充分有效,但在目前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着土地利用不全面、不协调等问题。
1、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不协调
城市规划的主要职责归属于规划管理部门,而城市土地的利用归属于土地管理部门,随着国家对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视,已经在很多法律条文上明确规范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但其实在具体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两个管理部门脱钩的情形。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在于如何协调城市发展,如何合理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如何释放城市可用土地压力等,而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在于土地管理工作,土地合理利用以及土地买卖等。因两个部门的工作侧重点不同,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口径不一的情况,就容易造成工作误差,既影响城市规划工作,也影响城市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在一些城乡结合部,这些城市规划的空白地区,往往已经列入了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当中,如果两个部门步调出现不一致的地方,很容易造成“未批先建”现象的大肆泛滥,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一旦这些地区被列入规划区域,那么拆除工作将是摆在规划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2、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未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
一般来讲,城市规划建设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城市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这部分土地收益既可以为城市规划工作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也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土地收益难以满足城市规划的资金需求,制约着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在城市土地的出售过程中,将城市土地的利用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既能实现土地收益,又可以便于开展城市规划建设,但部分城市为了单纯追求过高的土地收益,将城市土地高价出售给地产商,其中不乏一些原本用来规划建设绿地、公园、广场等公共用地部分,虽然在资金上支持了城市规划工作,但却也阻碍了城市规划的实施。
3、城市规划制定存在随意性
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程,城市规划一旦通过,并准予实施便具备法律强制性,不得随意更改,这就要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制定规划内容时必须经过科学严谨的验证和考察。但部分城市在制定城市规划时普遍存在随意性,一方面浪费了土地资源,浪费了城市规划资金,另一方面也让城市丧失了自身的特色,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在城市规划中,一些领导干部,为了盲目地追求形象工程,在城市规划中进行不必要的开发,如不考虑城市人口的密集度,盲目设定大型购物广场,这样既浪费了土地资源,还影响了区域的经济发展。还有部分城市在规划过程中,不注重对城市特色的保护,尤其不注重对城市古老特色的保护,盲目追求西方建筑风格,使城市丧失了自身特色。
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科学合理
城市绿地是城市的“肺”,特别是在城市人口增长、城市汽车增长等背景下,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比如北京的“雾霾”天气等,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可以提升土地利用的价值,增加土地收益。但部分城市在进行绿地系统规划时,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一些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进行绿地系统规划时,未顾及城市已有的绿化景观,而是盲目追求新颖,不分区域不分场合构建大面积的草地、绿化植被等,甚至不惜毁坏城市固有的绿化景观来构建统一的绿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规划的资金投入,造成了城市规划资金的浪费。这种规划方式,还容易对城市的林木资源造成破坏,特别是一些比较有历史感的古木,因不符合美观的考虑,被人为砍掉。还有部分城市在进行绿地规划时,不切合当地实际的人文、气候、土质等因素,盲目引进一些稀有物种或外来物种,并在绿化完毕后,未进行及时的园林保护,造成了这些苗木的死亡,也造成了绿化规划的重复性建设。
二、城市规划的合理思路分析
城市规划是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应该实现两部门的统筹结合,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1、构建两部门便捷迅速的信息渠道
城市规划部门与城市土地管理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做到信息共享,搭建两部门便捷迅速的信息渠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才能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有效实施。城市规划部门与土地部门应该构建信息平台,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内容互通、会议议程并行等多种方式,实现两部门的信息沟通工作。在进行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时,可实行两部门联合与会的制度,共同探讨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城市发展和规划的特点,确定阶段性的合作重点和既定目标,保证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同步协调进行。
2、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制定严谨的城市规划方案
城市土地资源能否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与城市规划的是否科学合理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城市实际发展情形,来优先确定规划区域,以确保及时地实现该区域的土地增值,对于一些城乡结合部等土地增值不明显的地区,可以列入城市规划议程,进而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有序开发。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遵循对城市景观、城市文物、城市标志等人文建筑或自然景观的保护和重视,不能以破坏来建设。在制定城市规划内容时,可以参考一些先进的经验或方法,在突出城市特色的条件下,进行合理开发。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可以通过旁证会、论证会来广泛吸取群众意见,规划方案制定后,要及时通报,以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严谨。
总结
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与城市土地管理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沟通,确保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对城市景观、城市特色、绿化植被的保护,同时注重提高城市土地的收益。
参考文献:
[1]侯丽鸿,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J],山西建筑,2014年1月;
村镇规划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思考 篇12
1 土地集约化利用概述
土地集约化利用概括来说指的就是将生产资料、生产资源集中的投入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 利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 实现土地的高额收入。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时期, 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致力于研究集约化发展的相关问题。而作为关键的发展资源, 土地资源也就成为了集约化发展的主要试点。
村镇与城市之间的差异较大。首先, 相比于城市区域, 村镇区域内存在较多的农村居民点、生态保护空间以及农地耕地。其次, 村镇区域土地权相较于城市区域来说也是多元且复杂的。所以, 村镇区域的土地集约化利用要比城市复杂。通常情况下, 村镇土地集约化利用主要集中在生态用地、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方面。其具体目标为:控制土地用地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
2 目前村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 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单位, 土地是不可或缺的。从古至今, 农民均拥有对土地的使用权力与自主权力。即便是在当前, 我国很多村镇区域, 农民也是自发使用土地资源的。极少村镇大规模统一化管理土地资源的情况。所以, 在实际调研中发现, 尤其是在一些偏僻的村镇, 耕地农田、住宅院落都是零零散散的, 土地利用效率普遍不高, 且美观度也十分不佳。这种情况一方面增加了村镇土地管理的难度, 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村镇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2) 村镇土地管理工作者未充分重视土地集约化管理工作, 尚未树立土地集约化利用观念。很多村镇没有关注土地利用效率, 而是过度关心土地的总体收益。在这种情况下, 村镇建设及发展质量普遍不高, 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 村镇管理阶层、领导阶层虽然具备村镇土地规划与建设的思想意识, 但却没有在制度上加以体现, 缺乏规划经验, 只停留在思想层面。因此, 就容易导致村镇总体规划缺乏可行性, 难以有效推行。这些问题一方面导致村镇资源与资金的浪费, 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 对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产生了阻碍。
3 提高村镇规划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
3.1 合理规划, 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
村镇要加快建设住宅区的速度, 逐步完善住宅区的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 将更多的村镇住户纳入统一规划设计的居住区内, 从而可以有效的整合利用土地资源。要积极的推动各个村落间的融合与互通, 打破村落与村落之间的交流壁垒, 逐渐解决因为历史原因遗留下的空心村等问题, 对闲置的土地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合理规划, 要结合村镇的具体情况对村镇进行规划, 避免盲目模仿城市资源发展模式。尤其是要因地制宜对城市线路、公共交通进行合理规划。如果区域人口较为密集, 可以合理的拓宽行车道等道路。如果区域人口较为系数, 可以适当的缩减行车道等道路。由此就可以将节约的土地资源应用在其他地方, 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具体来讲, 提升村镇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关键方式就是盘活土地存量, 其也是避免土地扩张的重要方式。因为村镇建设发展过程中, 没有设置统一科学的发展规划, 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改造潜力较大。因此, 在进行村镇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建设用地进行充分利用, 另一方面还要盘活现有的土地存量, 对村镇闲置土地进行清查, 提高土地等级, 即向高级土地转化, 降低耕地的压力。
3.2 完善土地利用的相关制度
为了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要全面清查与规划村镇的现有土地, 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充分掌握, 由此就可以根据土地的具体情况实现合理化的利用。同时要对新增土地进行严格的把控, 禁止随意占用农地耕地, 更新土地建设技术, 禁止随意扩大土地耕地。除此之外, 还要加强对村镇土地规划设计的控制与审核, 依照村镇的实际状况及发展要求, 创建村镇审核团队。该团队的成员主要包括村镇土地规划专家、村镇领导人员、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专业的研究学者。由此才能保证村镇土地规划设计的科学性、经济性, 最终保障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3.3 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
当前实现村镇有效规划与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的关键手段就是树立科学的土地开发与管理观念, 利用有效的土地开发管理方式。而只有加强有关人员的培养与学习才能达到这一目标。所以, 村镇领导人员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还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土地利用与村镇规划的学习, 在学习与培训中提高对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视程度, 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合理应用到实际规划中, 由此才能实现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目标。
3.4 应用新型材料
要实现村镇的合理规划、土地的集约利用, 不仅要重视制度上、思想意识上的工作, 而且也要积极应用新型材料、先进技术, 以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举例来说, 针对当前村镇区域房屋建造所造成的土地面积占用问题, 可以通过新型建设的应用, 减少土地使用的面积, 提高土地利用率。
4 结束语
本文重点分析了村镇规划中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措施, 以供参考。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对其进行全面规划, 同时还要更新土地利用方式。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关键的资源,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 当前在城镇规划中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要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资源浪费。本篇文章重点探讨了在城镇规划中如何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以推进城镇的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村镇规划,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参考文献
[1]孟飞.清河镇居民点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4.
[2]刘志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4.
[3]袁飞.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 2014.
【土地利用规划】推荐阅读: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06-25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07-27
县土地利用规划09-10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答案07-2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05-24
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08-2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查报告07-02
土地利用规划学选择题07-31
土地利用规划评审会主持词09-01
土地综合利用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