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体制(精选5篇)
土地利用体制 篇1
农村土地流转是伴随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目前, 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体制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焦点问题。虽然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话题在全国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探索, 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是, 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目前还是处于相当低的阶段, 在流转的过程中呈现出很多不利因素。
一、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问题的理性反思
(一) 我国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土地流转法律体制
目前, 从制度上来看, 我国还没有具体明确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体制的法律规范, 有些制度只能散见于党的文件、法规之中。在现在的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 存在着流转程序很不规范的诸多问题。如绝大多数农户之间进行土地流转是采用口头协议的形式, 私下进行交易而未签订书面法律合同, 少数农民之间虽然签订了书面合同, 但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 这就很容易发生纠纷, 且纠纷很难解决, 这无疑对土地流转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 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不利于土地流转
土地承包政策的设计意图主要是满足小农经营, 在土地承包的过程中, 各个地方主要是采用以田块好坏搭配承包到户的方法, 这样从表面上看, 土地的分配是公平的, 但是正是因为采用这种分配方法, 使得相当多的农户面临着条块经营、土地分散的局面, 这样就不利于土地的规模经营, 在无形中加大了土地流转的难度, 从而增加了交易费用。
(三)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目前, 由于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各级财政投入仍明显不足并缺乏长期有效的投入机制, 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建设和覆盖面还有待完善, 土地仍然是农民养老的根本和最基本的保障, 因此, 农民对土地流转还是存在很大的顾虑和畏惧。即使是在没有经营好承包土地的精力和能力的时候, 也甘愿让土里撂荒而不愿流转出去, 这就是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土地流转所面临的现实。这一现实不但增加了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发展的难度, 而且也使得地方政府在促进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法律体制的工作过程中更加复杂、矛盾重重。
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体制的对策及建议
(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对土地流转制度进行专门的立法, 是土地流转制度得到创新的法律保障。目前, 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从而导致了土地流转的不稳定性, 难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加强农业现代化。
第一, 要明确管理机构和相关责任。地方各级农业部门要担当起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管责任, 并及时发现新问题, 从而制定出和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 要确立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范围、实施原则, 并对土地的流转形式进行规范, 科学界定农村土地的流转程序并对其流转程序进行监督, 同时要审查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是否合法。其次, 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合同制度、公正制度、登记制度、监督制度、纠纷解决仲裁制度, 以协调化解农民之间因土地流转而产生的各种纠纷。
第二, 加大政策扶持, 实现政策引导实行, 提高农民群众对土地流转的法律意识。在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 有一些农村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在思想上没有很好的了解农村土地流转的正确途径。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的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各项媒体, 采用农民群众喜欢接受的方式, 来广泛传播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进一步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国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决策, 原则上并不改变原有的土地承包关系”的观点深入人心。通过政策扶持宣传、组织引导和周到的服务, 使土地流转中达到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 对周边地区形成示范效应, 使其在群众心中自愿接受并参与其中, 增强土地流转过程中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 土地依然是农民生活的保障和基础, 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是农民解除后顾之忧的根本保障。从当前形势来看, 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三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建立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土地收入就不是他们的唯一收入了, 农民就不会再以土地收入作为维持他们最低生活的主要手段, 从而有信心进行土地流转, 使土地流转顺利进行。
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 我国的农民养老依然是靠家庭收入, 若家庭收入不稳定, 农民最后的保障防线依然是在土地上, 所谓“有土地就有饭吃”, 正是这种思想妨碍了农村土地的正常流转。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政府可以采取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模式, 逐步实现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并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 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
1.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地方各级政府应积极成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服务机制, 专门负责村民在进行土地经营权转让时的问题答复。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提供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咨询、进行土地评估、提供相关的法律服务、进行纠纷解决等。
2.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
农民可以以自己的土地股份加入合作社, 以合作社的名义签订合同, 由合作社与土地使用单位进行农村土地流转, 农民可以对收益按股份进行分红, 从而降低了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承担的风险, 使得农民在土地承包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更稳定的收益。
三、结语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 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了重要性作用。农村土地流转对于发展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稳定, 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农村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值得我们思考, 尽管很多学者已经提出了相关的解决途径, 但关键的是政府予以重视, 尽快解决相关问题来确保农民是土地流转的受益主体。
摘要:农村土地流转不仅是土地问题和农业问题, 它也涉及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本文首先反思了农村土地流转法律体制的存在问题, 并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体制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苏敏.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研究[J].民族论坛, 2011 (11) .
[2]喻小倩.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11) .
[3]李强.农村土地流转的两难选择与突破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 2011 (06) .
土地利用体制 篇2
一、我国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土地一律归国家所有。进入封建社会后,我国的土地制度仍然是国家所有制,但在具体实施中,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完全的土地国有制,也就是政府直接掌握土地。二是国家授田下的小土地占有制。受田者一般为自耕农,只拥有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属于国家。三是大土地占有制。国家订立制度,允许地主通过受、请、射、赐、给、借、假、占等方式享有或占有较多的土地,让他们役使佃农耕种,收取私租。但这类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仍属于国家,国家可随时根据需要采取追夺、追没、逼卖、逼献、逼迁,以至圈占、籍没等方法收回这些土地。四是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买卖土地,但必须在政府的监督之下进行,而且买卖后的土地所有权仍属于国家,就是说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买卖即土地使用权的让渡不发生对应的联系。显而易见,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一直是土地国有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土地制度共有三次比较大的改革。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村确立土地私有制,城市实施土地国有化。在农村通过对封建地主土地的无偿没收和旧式富农土地的有偿征收,将土地分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确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在土地产权的激励下,农民从事农牧渔业生产的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在城市,通过没收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原国民党政府和敌对分子占有的土地,对市区中、小资本占地采取先保护、后赎买渐变为国有土地,国家长年以定价征地不断扩大国有土地等方式,有条不紊地推进土地国有化政策。同时,国家对城市用地实施行政划拨制度,基本上是把国有土地产权无偿、无限期地给公共部门和单位使用。在1954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中,有关条款对土地和房屋作了如下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对城乡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实行征购、征用或者收归国有;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
第二次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个人所有的土地被集中到集体所有和集中使用。从1952年冬天到1957年,我国进行了将农民土地私有制变为土地的集体所有制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具体为建立互助组、组建初级农业合作社、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三步实施。在高级农业合作社阶段,农民的土地无偿归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所有,这是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的质变阶段。1958年的农村人民公社化改革,主要通过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合并,将土地加以集中,实行公社集体所有,“产品按需分配”。1960年,中央提出土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即土地归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归生产队,由农民统一使用,劳动报酬按工分分配。这一制度安排,虽然在给农民的自留地政策上有所反复,但总体上一直实行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土地改革:在农村,实行了土地集体所有,农民承包使用的体制;在城镇,土地国有,实行了有偿出让、有偿使用、有偿转让等体制,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入股;当农村土地转为城镇土地时,仍实行集体土地转为国有的征用体制。1982年我国颁布的《宪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我国经济基础和综合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2年《宪法》也共经历了4次修改,但关于土地制度的上述规定,除了强调国家在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时要给予补偿以及土地的使用权要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外,没有任何变化。可以说,当前我国房地领域存在的众多问题,与土地制度没有同步改革创新是分不开的。不过,针对这个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出台的有关法律法规作了改进完善。比如,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第一次明确地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宅基地使用权规定为物权,有力地保护了农民最基本的财产权利。
二、我国城乡土地体制的特点
结合上文对我国土地制度历史沿革的梳理和当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土地体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土地体制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家可以依法划拨或出让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交易,但用途转变受到严格管制。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民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但不得买卖承包地,如果采取转让方式流转承包地的,还应当经发包方同意。
(二)土地产权模糊不清
在城市,名义上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但在实际经营管理中要由具体的实体机构来实施。根据现有的制度安排,国有土地资源长期是由从中央到各省、市、县的多级政府来管辖,下一级政府向上一级政府负责,中央政府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各省、市、县政府也同时向当地的立法机构负责,这种复杂的管理方式,加之政府横向部门之间职责界定不清,使得国有土地的法人代表出现了虚化问题。而土地使用单位,特别是国有单位,只要获得政府计划审批,就可以比较自由、无偿地长久使用、闲置、储备土地,由于国家的土地所有者权益没有得到体现,国家所有制实际上已经演变为单位所有制。
在农村,名义上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在行使所有权时,又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首先,集体土地受到国家政策和规划的调控。其次,集体土地的产权主体十分模糊,多数地方的村级组织实际上代表集体土地所有者发挥作用,而村级组织虽然是通过村民自主选举产生,但受制于乡镇党委、政府,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事实上是行政机构的延伸。再次,国家可以根据需要征收或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但在任何情况下,国有土地都不可能转变为集体土地。最后,农村集体不具备在国家一级市场上自由买卖土地的法律资格,买卖土地的权力由国家垄断,国家始终牢牢把握着对农村集体土地的终极所有权。
(三)国家严格管制土地资源配置且高度集权
一方面,国家规定土地用途,把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控制土地用途的改变。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建设用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城市编制用地规划,改变用地的性质,都需要土地规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的批准。另一方面,国家高度集中土地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权力。比如,《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一)基本农田;(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三)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此三条规定以外的土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
三、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约束
当前,我国城乡二元化的土地体制始于计划经济时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不仅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还阻碍着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城乡统筹发展,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和现代化建设大局。
(一)农民的权益严重受损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土地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当土地由农用地变为建设用地时,要先由政府征购,再由政府出让或批租给建设用地使用人。由于土地征购价格与批租价格相差很大,一部分本应属于农民的权益以差价的形式转让给了政府及相关利益关系人,农民的权益严重受损。此外,农村的建设用地、宅基地、耕地,都不能进行抵押贷款,也不能入股,交易受到限制,因此,土地不能作为资产来为农民获得利益,使得农民少了一个重要的增加收入和致富的渠道。
(二)阻碍农民进城及城市化战略的推进
发展中的城市化过程,有一个人口从农村退出和进入城市的过程,其退出和进入,必然涉及财产、置换、交易等制度和行为,且退出的成本收益和进入居住的能力与成本是人口最终能不能完全城市化的关键。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农民无权自行处置级差地租较高的承包土地,包括宅基地,而大片农田和宅基地退出复垦后,几乎没有补偿,也无法变现换取城市住宅,向城市流动的退出损失太大,且进入城市安居成本又太高,实际上形成了城市化中农村人口的退出障碍。
(三)城乡土地资源使用效率较低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镇建设用地使用粗放程度不断恶化,使用效率下降。从2000~2010年,全国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从130平方米提高到142平方米,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下降,从每平方公里7700人下降到7000人。另一方面,随着农民大量进城务工,加之农业比较收益较低,农地流转困难,很多耕地存在荒废现象,农村土地闲置问题比较突出。据有关学者估算,目前农村闲置土地规模达到185万~285万公顷,相当于现有城镇用地的1/4~1/3。
(四)土地使用权终止后财产归属的不确定性风险
在城镇,土地使用年期在40~70年之间。根据现行制度规定,土地出让到期后,土地和地上建筑物、其地附着物要收归国有。在农村,《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这样的制度规定,使得土地使用者在使用年期终止时财产归属面临着不确定性风险。一方面,导致建筑土地的供给和房屋供给过少,而建筑地段需求和房屋需求过旺,使建筑地段和房屋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由于周期长、投资大,财产又主要是地上附着物,加之到期财产存在被充公的风险,投入产出较为不合算,投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
(五)农业规模经营及现代化难以推进
在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下,农业经营规模比较小,且很难推进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除了传统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外,更重要的是要发展设施农业,如集约性种植、养殖,农业产品的深加工,现代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这些都需要一些土地分配于此。如果实践中主体设施和服务设施太简陋,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六)土地财政问题突出
从这几年的情况看,由于政府成立土地整备和出让中心,先将农民的土地尽可能全部征用过来,再招拍挂高价卖出去,政府从土地招拍挂中获得了大量的收入,产生了土地财政问题。但在近年由于政府加大对土地的调控力度,以及拆迁成本的上升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减少,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净收入正逐步下降,较之2010年31.7%的峰值明显下降,土地财政难以持续。
四、未来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
推进城乡土地改革,关键是要建立开放、竞争、统一而有序的土地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首先,土地供应要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前提是要打破计划经济的路径依赖,废除土地的行政指标分配,在宏观层面加强对土地的总量控制和规划引导,在微观层面让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废除现行的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打破土地的行政垄断势在必行。
其次,不同所有制土地等价交换,同地同价,对于非公益性用地,不再经政府征用,集体用地直接进入市场,由用地商到土地交易所寻找,其交易中的级差地租,由政府通过税收的办法加以调节。对于公益性用地,国家也应遵循不同所有者之间产权平等的理论,按照市价进行收购,价格太高的,可以用税收或级差地租的办法加以调节。
再次,不同所有制土地,不同法人占有的土地年期产权,平等进入土地交易市场,根据市场经济原则,集体土地只要符合规划,就应该与国有土地一样进入土地市场等价交易。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合理的地价,从而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
最后,修改有关法律法规,要本着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精神,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要考虑土地制度的历史延续性和改革的可操作性,让各方利益相关者参加讨论和发表意见,对各种方案和法律草案进行实施成效和后果的预估,使有关土地与住宅体制改革的法律为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而服务。
土地利用体制 篇3
关键词:立体思维视角,现代土地资源,管理体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我国应健全自然资源的资产产权制度和空间规划体系,积极落实用途管制,这为我国自然资源的管理提供了发展方向,并赋予了法治思维要义[1]。在全国范围内的制度改革浪潮下,土地资源的改革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为了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维护其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立体思维为视角进行了相关探索。
1现代土地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我国的森林、水流、草原、山岭以及荒地等自然生态空间的产权必须建立相关的产权登记,通过明确的产权制来划分多个生态空间管制界限,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国家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目标的影响之下,我国于2015年的4月25日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落地,进一步推进了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步伐。2015年的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明显放缓,较前一年净减少下降了44.6%,而全国的新增建设用地同样也下降了292.8万亩,降幅为27.4%[2]。就使用往年批准的土地为148.4万亩,比前一年提高了11.8%,而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则相当于该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20%,其中,山东、新疆各河南等19个省份的使用存量用地的力度则更大。一系列的数据和举措表明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之上实现增量递减的节地目标。此外,全国部分地区的沙化地和盐碱地的数量在逐渐增加,土地多存在污染现象以及塌陷等现象,这是生态承载能力出现问题导致。这种情况提醒着人们必须以红线思维和底线思维为导向,积极保持相关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确保资源和生态的良性发展。
2基于立体思维视角下的现代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措施研究
2.1建立耕地保护红线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所以为了保障全国十几亿人的吃饭大事,就必须做好耕地管理,保护好耕地。具体措施为建立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依法管理耕地占补平衡。此外,狠抓耕地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好耕地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挖掘用地潜力,有效提升土地使用率,最终建立耕地质量、耕地数量以及生态的“三位一体”保护模式。此外,如今转基因食品安全和种子安全问题日渐被人们所重视,依靠生物技术支撑的粮食单产的提升空间逐渐缩小,这种时候耕地保护红线的预期目标就发生质的转变。所以必须依照社会发展需求建立了耕地红线,以此为发展思维才能最大程度上确保耕地管理的高效性。
2.2建立生态保护红线
人类生存依赖的大自然是个较为复杂的大生态环境,土地和海洋是两大自然生态系统构成部分,具体来说,除了耕地生态系统外,还包括草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这些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就系统本身而言,它具一定的调节和平衡能力,但是近年来由于生态灾难和各种污染现象导致生态出现多种问题,为此急需建立生态保护红线,以全人类可持续性发展为最终目标,构建土地资源和生态的良性发展。
2.3建设土地资源产权相关制度
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的实施必须依照土地资源产权相关制度,若想使两大红线有效“落地”,就必须对空间进行划定,而划定空间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明确产权。如此才能确保土地资源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等利益方的相关利益。所谓土地资源产权明晰,它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市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主要手段,如果没有明晰的产权那么就不会有配置合理、效率较高的行为能力[3]。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产权制度。具体的措施为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打破生态资源和单一资源管理的藩篱,积极引入国际高效的土地发展权等方式,最终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土地权利体系。通过产权制度来激活社会,促进改革。
2.4合理规划空间
规划空间是加强土地管理的基础,主要需要规划的空间包括三方面,一是人口空间,二是国土空间,三是经济空间。规划这些空间均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具体的措施为加强政府的作用,使其积极调控市场,积极纠正目前现存的规划编制不科学、实施不到位以及规划缺失等问题。鼓励构建健全的国土规划,对土地利用进行总体规划和体制建设。同时加强土地与其他能源、交通等行业的对接,确保空间规划体系的科学性。此外,依照国家的土地相关调查资料和数据来明确划分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加强空间管制的协调性。最后,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保障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建立产业融合,建设生态文明。
2.5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要想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的管理体制就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节约、集约管理。具体的措施为建立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制度,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加快“四化”建设步伐,而国家的经济社会战略目标也应该进行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在科学的空间规划基础之上,采取最为严格的土地资源利用管制。确保城市建设用地能够有效的实现规模供给,综合提升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完善城镇化建设质量。由于目前的规划体系相对尚不健全,所以必须加强宏观布局和微观规划。在规划和布局的同时加强其操作性和控制性,也就是确保土地资源利用的有效落实。
2.6完善自然资源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依照国家的国情已进行了多次改革,目前的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完善,渐渐摸索出了一种特色管理体制,并在国家土地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客观上来讲,我国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仍然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同国家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中央改革目标以及土地管理治理能力存在差异性,所以今后必须积极完善自然资源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手段一直是国家管理措施中比较重要的管理手段,只有加强行政管理才能最大程度上确保市场体制的有序运行。所以,今后必须坚持约束与激励并举,加强税收手段和规划手段,统一设定科学化的空间区域,实施产业发展政策,对多种土地资源的整合采取补贴措施,运用先进的行业技术和信息资源来高效管理土地资源。综合维护土地资源、生态发展和社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保障集体和个人的实际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总结
如今,国内土地相关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为了确保建立高效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就必须以法制思维、红线思维和底线思维为基本的立体思维,充分把握土地资源利用能力,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和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双向发展模式,如此才能有效的维护生态文明,并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全人类共谋福祉。
参考文献
[1]周明国.对现代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城市地理,2014(8X):98.
[2]马亮.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及改善措施浅论[J].中国科技博览,2011(20):213.
土地利用体制 篇4
国企改革王者归来,大军工主线金蛇狂舞。军工改革是大改革投资时代的主力军团,天和防务的12连板新股神话,成飞集成、北斗星通的军工重组化黑马狂奔,抚顺特钢、中航重机、北方导航、航天科技的军工暴龙模式,将大军工投资魅力表现的淋漓尽致。九月以来,低价军工资产证券化概念股更是深受投资者青睐,以南通科技(获注18亿航空制造资产)、闽福发(获注20亿军工资产购买南京长峰)为代表的军工资产注入概念股,以中国一重、烽火电子为代表的低价军工蓝筹股,成为军工资产证券化投资主线的龙头品种,带动以长春一东、凌云股份、中航黑豹为代表的中兵系概念股,以航天科技、航天动力、航天长峰为代表的航天系概念股,以成发科技、航天动力、中航动控、洪都航空为代表的中航系大飞机概念股,以烽火电子、奥普光电、旋极信息、太极股份、海兰信为代表的军队信息化概念股,以中国一重、中核科技为代表的核电概念股全线掀起军工涨停潮,成为本周行情的的王者。在央企改革投资主线上,国投中鲁因江苏环亚携20亿医疗资产借壳题材,连续6连扳成央企改革大龙头;中石油旗下的大庆华科、中国冶金科工旗下的中国中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的南京熊猫成为央企改革的领先品种。在国资改革投资主线上,以湖北能源、潍柴重机为代表的国资改革概念股也展示了涨停风采。在油气改革投资主线上,茂化实华、泰山石油、潜能恒信、大庆华科成为最大的赢家。
展望金秋十月,布局四中全会投资主线将成为十月投资重点,笔者看好土地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投资主线。
一、土地制度改革:四中全会召开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将召开,农垦改革文件的加速出台,以及阿里巴巴“聚土地”将土地流转与电子商务结合,土地改革有望成为全会热点,建议重点关注土地流转和土地信托概念股。
土地资源的特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篇5
【关键词】土地特性;土地利用;关系分析
在土地资源利用工作中不仅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现状还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制约形式。土地资源的利用工作包含的内容比较广,除了包括耕地资源之外,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工作。如果仅仅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特性,忽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必然会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土地资源的结构的合理程度也不高。虽然,土地管理部门对于土地资源的特性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但是,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需要改进。
1.土地的自然特性和土地利用的关系
土地资源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形式,土地的特性是一种固有的特性,其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主观意识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土地的特性却直接影响到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率。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土地位置是影响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土地利用都是以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为主,从土地资源存在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经过不断的变化和利用,土地类型和面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是,人类活动无法改变土地的固定性。土地资源的利用工作仍然是根据土地所固有的位置来进行。
1.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也是影响土地利用工作的重要因素
从土地资源本身来看,其有限性是一种特殊的性质。基于这一性质,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需要做到节约土地,提升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土地资源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这和地球的变化过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土地的有限性也是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重点。
1.3土地的自然差异性是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布的范围比较广,因此,很容易受到气候条件以及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土地之间会在性质上出现明显的差异。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差异性也会明显增加。因此,土地的利用效率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土地的功能也是在产生差异的情况下体现出来的。只有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土地才能够发挥自身的功能,因此,对于不同功能的土地来说,利用率也不同。
2.土地的经济特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就是土地的经济特性,这种经济特性主要是在土地自然特性的基础上缠身。人类在对土地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土地的经济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人类在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固定性的长期存在,土地的利用率明显下降。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研究人员在社会发展以及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加强节约土地,集約土地的意识,提升土地利用工作的高效性。可见,土地的经济特性和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从土地利用工作的形式和方法中可以看出,其分散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也是展现土地经济特性的重要内容。由于土地的位置具有一定的自然差异性和固定性。这就要求人们在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将因地制宜的原则融入到土地利用工作当中。选择科学很合理的位置来做好选择工作。但是需要遵循自然的发展趋势,否则就会严重地影响到土地的利用效率,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如今,我国的土地资源多数都从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因此,在土地利用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对复垦工作加强重视。根据作物生产的季节性差异来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对于土地资源来说,虽然功能形式不同,但是利用率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人满在对土地进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
(3)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土地报酬)递减的经济特性。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来看,在一定条件下(如技术条件不变),对单位土地面积的投人超过边际投入临界值后,每追加一单位投入的报酬增加量就会递减。这就要求人们在利用土地时,确定适当的投资结构,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土地报酬由递增转为递减的临界限。
3.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
人们的的生产活动与土地的利用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也不断加深。这一变化使其在不同方向上的利用表现出不同的区位过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分化过程。城市各业用地区位过程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3.1商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为满足方便人们生活的要求,商业用地多聚集于市中心、繁华街道两侧、交通路口以及大型公共设施的周围。商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初是推进城市形成的一个重要动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商业繁荣。
3.2工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工业是城市进步的直接动力。就世界范围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现实来看,工业发展能够推动城市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从而推进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工业用地具有不断向市区边缘迁移和自动集结成团倾向的区位特点。
4.土地资源的区位利用效益
土地区位效益的实质是位置级差地租。土地位置级差地租是指由于距离产品消费中心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大小不同的土地纯收益。区位效益理论在支配着城市中各项用地的空间安排。由于集聚效益的影响,人口和工业会向大城市及其中心区集聚。但是,有目的地利用区位效益理论可以改变这种趋势。合理的级差地价政策,还可以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
5.结语
人类在不断探索更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并开展了一系列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等研究,积极主动的控制土地利用数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哪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应该充分建立在深入了解土地特性与土地利用关系的基础上,都应充分认识土地特性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和限制,才能正确权衡得失,降低土地利用风险。 [科]
【参考文献】
[1]刘英英.基于GIS陇南市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01).
[2]徐唐奇.“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下的土地政策取向[J].新疆农垦经济,2012(01).
[3]张梅.农业贫困县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友好型土地模式研究——以延寿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07).
[4]林海燕.区域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初探—以湖南省衡南县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