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

2024-06-22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通用12篇)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 篇1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多, 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等也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水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走集约化发展之路, 实现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和这一科学发展之路, 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对策

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载体, 城市土地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日渐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城市建设战略。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是指生产要素和非生产要素在城市土地的集中投入与节约利用。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要求城市空间的外向扩张与腹地环境负荷相一致, 它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1 制定兼具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城市建设规划

搞好城市建设, 不能随心所欲下䦆头, 要根据城市发展现状和人口特点, 提前编制科学可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 要采取措施重点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城市发展控制区的规划, 并明确它们之间的界线, 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供应总量, 遏制城市规模的不断膨胀与盲目占用耕地的势头。同时, 又要给城市发展提供可利用的余地, 满足其各方面发展需要。总之, 搞好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 就要坚持把当前规划与长远建设结合起来, 既注重规划的前瞻性, 为城市发展留下合理的利用空间, 又要格外注重土地资源的保护。在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牵引下, 严格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制定合理的用地标准。

我们发现, 在城市土地实际利用过程中,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明显低于城市规划, 难以对城市用地规模的不合理扩大和城市土地的不合理开发进行有效的制约。所以, 要想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就应当针对当前土地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采取包括完善相关法律规定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 努力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另外, 城市规划必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实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实现土地市场化利用, 强化土地的法制管理

所谓土地市场化, 是指在土地利用过程中, 坚持把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垄断土地出让市场, 搞活土地转让市场确保土地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土地市场化利用是优化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的根本途径, 也是理顺商品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关系、搞活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条件它有利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按照土地市场化开发理念, 今后城市要增量用地, 除按法律规定可以继续实行划拨外, 其余应该逐步实行有偿性期限使用。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出让, 要采取阳光化运作, 尽可能采取公开招标和拍卖等方式, 鼓励公平参与竞争, 增加信息透明度。若以协议方式出让土地, 其价格不得低于在地价评估基础上按规定程序确定的最低价。在进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后, 该土地的地块条件和地价要及时、真实地向社会公告, 接受社会和民众的监督。对于存量划拨用地, 除政策范围内允许的地块不收使用费外, 应以旧城改造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契机, 通过回收再出让、使用权入股等多种形式, 逐步引导原划拨土地进入市场合理流动, 推行城市土地年租制度, 完善土地租税费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 要进一步健全法规、规章体系, 完善审批程序, 严格审批流程, 使管理工作建立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之上。建立健全基层土地管理机构, 提高土地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 强化其在批地管地过程中知法、守法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同时加大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惩罚力度, 建立财产与人身并重的制裁机制, 严格执行新刑法的有关规定, 对土地违法者不仅要罚款、收地, 而且还要对构成犯罪的责任人量刑治罪。

3 积极推进城市用地置换, 优化用地空间布局

城市用地置换是指科学合理地对城市各种不同性质用地进行功能配置的转换从而优化城市用地空间布局,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城市中的各个地块都有自身的区位优势, 只有按照优势特点进行合理布局, 才能充分发挥出土地的潜力。

近年来, 许多城市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土地配置的基础作用, 借助级差地租这一经济杠杆, 搭载城市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及国企改革的快车, 积极推进城市用地置换。特别是对区位条件好, 土地级别效益高的工业用地进行合理置换。目前, 国内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 如上海、杭州已经开始了被称之为“城市空间置换”的企业迁移行动。许多设备陈旧、缺乏资金改造的工业企业主动迁往城郊, 利用新旧用地之间的差价为企业的设备更新和生产调整筹集资。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集聚度和高投入产出的优势, 在土地利用的竞争过程中往往处于有利地位, 能稳稳地据守高地租地段。同时, 城市规划可以通过把发展第三产业的目光转向金融、保险以及各种层次服务业上, 最终实现集约高效用地的目的。

4 积极推行节约用地理念, 实行土地立体化开发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 实行土地立体化开发是解决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且针对我国城市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的现状, 立体化开发将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发区作为现代工业的新兴集聚地, 应着力体现土地利用的集约效益, 采取“大规划、小开发”的做法, 既要从远景发展的需要规划控制面积, 又要从现实可能的条件出发在小范围内动工开发。坚持“成熟一片, 开发、建设一片, 投产一片, 收益一片”建设方针, 确保开发区单位面积的资金集聚度和产出率。

另外, 要树立正确的节约城市每一寸用地的发展思想。城市发展不能盲目化开发土地, 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用地规模不能脱离城市的实际情况, 有些地方政府好大喜功, 实行大手笔, 追求大规模, 缺乏节约用地意识, 造成城市用地的不断浪费。因此, 城市建设要科学合理推进, 努力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和现代化水平。同时, 注重城市内涵的挖潜, 促进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展向内涵集约发展的转变, 也就是实现从主要占用农地向外扩张转向以盘活存量土地为主实现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田洁, 刘晓虹, 姜连忠.城市用地置换的特点, 问题与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 2000 (8) .

[2]张宏斌, 贾生华.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机制[J].城市规划, 2000 (8) .

[3]马武定.走向集约型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三) ——高质量、高效能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规划, 1997 (3) .

[4]侯学钢, 彭再德.上海城市功能转变与地域空间结构优化[J].城市规划, 1997 (4) .

[5]陈为邦.盲目重复建设严重区域规划亟待开展——从“一窝蜂”建港谈起[J].规划师, 1998 (3) .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 篇2

我国长期以来都存在着用地粗放的问题,导致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闲置与浪费现象,文章在国土资源部土地潜力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变定性评价为定量评价.通过构建土地潜力评价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抽取技术,搭建土地潜力评价的时间结构分异模型,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及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分析导致土地潜力变化的主导因素,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高效益的分工与协作共同发展.

作 者:申胜利 吴信才 陈先伟 辜寄蓉 SHEN Sheng-li WU Xin-cai CHEN Xian-wei GU Ji-rong  作者单位:申胜利,SHEN Sheng-li(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12)

吴信才,WU Xin-cai(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

陈先伟,CHEN Xian-wei(成都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成都,610072)

辜寄蓉,GU Ji-rong(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成都,610068)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可行性措施 篇3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重要性;可行性;措施

引言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城市化的脚步在不断的加快,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加,会对城乡结合部的土地进行开发和利用,但是这样会减少了农村的耕种用地,城市建设发展和农村耕种用地两者之间的平衡较为脆弱,容易受到破坏,所以应该加强对城市用地的集约利用,本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措施进行研究分析。

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的增长,大量的占用了农村的耕地用地,出现了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耕种用地的矛盾,所以应该加强对城市用地的集约利用。通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需要保证对劳动力、资金和技术以及设备等方面的合理投入,能够保证对城市土地潜力的充分挖掘,保证土地能够最佳的进行综合性的利用。

(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的影响

通过土地能够保证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能够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生产资料等等,能够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料和生存空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上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需要保证合理有效的进行土地的利用。通过城市的集约利用,能够对城市土地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方面进行保证,能够对城市范围的扩展进度进行控制,还能够对农村农业的生产和环境进行进一步的保护,保证城市建设、社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二)符合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需要坚持的一个发展原则,通过可持续发展不但能够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还能对后代人的需求进行满足。农村用地和未利用地是很宝贵的资源,人们应该合理的对其进行使用,不能过分的进行开发和使用。再对土地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还要对未来负责。通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能够提高城市用地的利用率,能够更好的对包括耕地资源在内的土地资源进行保护,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少,进而在人均耕地上就更少。在耕地的后备资源上较为匮乏。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城市建设不能一味的扩大城市规模,应该对城市的用地进行最为精细化的使用,切实保证城市用地的使用率,进行集约化的发展。

二、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可行性措施

(一)城市发展战略的合理制定

为了保证城市集约化的最优性,需要对城市的发展阶段进行细致的分析,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城市土地的利用的最佳集约度是不同的。目前来说,我国沿海城市的工业化正在朝着中期阶段发展,产业结构正在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这是集约化的一种体现。而进行集约化之后富余出来的劳动力可以转型为第三产业。在内地,工业化程度相对沿海城市较低,仍然秉持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模式。所以在进行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的时候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城市自身的发展情况,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循序渐进的进行,对财力物力等情况进行分析,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

(二)城市土地结构的优化

通过城市规划能够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控制,能够据此进行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分析,能够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用地的需求进行保证,进而能够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对城市各类用地进行均衡调节,对城市土地发展空间和城市建设的布局进行改善,对城市生活质量和城市功能的发挥进行保证。在对土地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城市用地的规模和标准进行合理的制定,保证土地的最佳利用率。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统筹的安排,防止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保证基础设施区域的共享和使用,保证城市各个区域都合理的对土地进行使用。

(三)利用法律对土地资源进行控制

首先应该对土地管理体系进行深化的改革,从而能够对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保证。需要按照管理体系对土地用途进行严格的执行,合理的对耕地进行保护,对城市发展的规模进行控制。需要对土地征用制度进行完善,要正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应该合理的对被占地的农民进行补偿。应该对会审制度进行完善,可以通过集体决策的方式来进行,加上对会审范围的扩大,对土地行政审批制度程程序进行严格的控制。

其次就要做好有法必依,需要加强对违法用地的督查,应该对土地处罚的制度进行改革,格局个人情况进行处罚。需要严格的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和量刑定罪。

(四)加强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整理

城市用地中不少地方存在着地块的不规则和利用结构的不合理等情况,对此需要对这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除了对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保证之外,还要对环境效益进行保证,能够更加方面旧城的改造,对城市的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的提高。

针对不规则和较为杂乱的地块,国家、政府以及其他的一些机构单位需要按照一定的形式来进行收购,将杂乱的土地进行收集集中,保证能够对杂乱的地块进行合理的整理。在完成城市用地的改造之后需要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来合理的对土地进行出让或者转让等等,保证能够对城市用地进行有效的整理,进而提高城市的地块物价。另外,通过对土地保有税和土地闲置税的合理控制也能保证城市土地的合理流转。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影响周边农村耕种用地,对此需要加强对城市用地的集约利用,通过相关的措施来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可行性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树海.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措施[J].生产力研究,2007,09:54-57.

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篇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两类。前者主要研究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后者对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如冯双生(1)、杨帆(2)等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问题进行定性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从空间尺度上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评价(3)(4)(5)。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评价研究,已有研究大多采用模糊理论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等(6)(7)(8)(9)(10)。本文基于宏观尺度对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通过选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晋城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晋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区概况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5′~113°37′,北纬35°12′~36°00′,是山西通往中原地区的门户。全市平面轮廓略呈卵形,地貌以中低山地丘陵为主。其中丘陵面积577.9 平方公里,平原面积116.7 平方公里。盆地及宽谷平原占总面积的12.9%。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700 米。晋城市辖1 个市辖区、4 个县,代管1 个县级市。即城区、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陵川县和高平市,总面积9490 平方公里,占山西省总面积的6%。全市常住总人口为230.1 万人。2013 年全市生产总值1031.8 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2 亿元,增长1.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第二产业增加值644.4 亿元,增长10.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4%;第三产业增加值344.2 亿元,增长7.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4%。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7.7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1 亿元。

根据国家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1),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15%~30%,晋城市的工业用地面积比例从2006 年的20.9%到2013 年的17.3%变化稳定。生活居住用地及公共设施用地数量较大,从2006 年的37.9%下降到2013年的35.4%,与国家标准规定的25%~40%的最高标准接近,表明居住用地量偏高。与此同时,其它用地从2006 年的13.2%上升到2013 年的19.1%(见表1)。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的确定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现有文献(12)关于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种:“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经济—社会—生态”指标体系和“集约—高效—协调”指标体系。借鉴“投入—产出”和“经济—社会—生态”指标体系。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土地利用特点提出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11 个评价指标构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2)。

2.评价方法的确定。与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相比,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更具有客观性(9),因此,本文选择运用此方法对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确定权重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赋值法,另外一种是主观赋值法。本文采用的是客观赋值法中的熵值法。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指标数据的信息熵值。熵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2)确定指标权重。权重公式如下:

其中,Gj为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Gj=1-Ej

(3)计算土地集约利用分值。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Yi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也称为集约度;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Pij为第j项指标下第i个方案指标值的权重。

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公式中,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取值范围为Yi∈[0,1],当Yi接近0时,说明城市土地利用水平较低,属于土地粗放利用;当Yi接近1时,说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虽然是衡量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很多学者认为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城市土地利用形式过于粗放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然而城市土地利用过于集约,也可能会导致生活舒适度的降低,因此,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应保持在适当范围内。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大多数Yi(0,0.4),集约度在0~0.4之间波动。因此,将集约度划分为以下五个等级(13)(见表3)。

三、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利用2006—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宏观层面考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域变化特征,重点关注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投入情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二是利用近年晋城市下属各县市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对不同县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重点关注不同县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横向比较。

1.数据来源。本文各指标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山西统计年鉴》、《晋城统计年鉴》及山西统计局网站。

2.晋城市2006—2013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根据表2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搜集数据并计算得出对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评价。通过整理资料得到表4数据。

(1)投入情况。

从图1看出,2006—2008年晋城市的城市土地投入水平较低,从2009年开始有较快增长,增长主要源于政策的支持,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及其他投入来扶持经济。从表4得出,地均固定资产投入由2006年的39321万元/km2增长到2013年的221614万元/km2,增长率为464%;地均财政支出从2006年的9369万元/km2增长到2013年的41614万元/km2,增长率为344%;地均用电总量从2006年的16626万千瓦时/km2增长到2013年的45185万千瓦时/km2,增长率为172%;从图1得出,土地的总投入水平从2006年的5743逐年增长到2013年的27001,增长率达到370%。结合以上数据和图1中各指标的增长趋势可以看出,晋城市城市土地投入情况增长较快,其中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增长最快。地均财政支出增长仅次于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地均用电总量增长最慢。由此可见,投入水平的增长对于总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有很大贡献。

(2)经济效益。

从图2看出,晋城市2006—2013年城市土地投出产出的经济效益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地均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地均财政收入和地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各指标走向与经济效益基本一致。由表4得出,地均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85355万元/km2增长到2013年的261499万元/km2,增长率为206%;地均财政收入从2006年的18856万元/km2增长到2013年的59074万元/km2,增长率为213%;地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6年的22638万元/km2增长到2013年的78598万元/km2,增长率为247%;从图2得出总的经济效益从2006年的11778增长到2013年的37066,增长率达到215%。从数据可以得出三项指标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都有较大贡献,地均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高于总的经济效益,表明居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既拉动了经济,也有利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

(3)社会效益。从图3可以看出,晋城市2006—2013年城市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的各个指标变化不一,整体呈增长趋势,但也存在特例。由表4得出人口密度由2006年的5.28增加到2013年的6.09,增长率为15%。人口密度在2009年和2010年增长趋势较明显,这是城市化进程推进的结果,2008年以后政府在政策方面有所支持,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较大,城市人口的增多提高了城市的人口密度。之后人口密度的降低不是因为城市人口的降低,而是由于城市建设面积的增长,城市规模的增长导致人口密度相对降低。人均居住面积从2006年的28.5m2增长到2013年的33.4m2,增长率为17%。从图3可以看出人均居住面积从2006年到2013年有稳定增长,人均居住面积的增长表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总容积率从2006年的5.04降低到2013年的2.27,降低了55%。总容积率在2008年和2009年有小幅增长之后逐渐下降,城市化初期,中心城区的繁荣提高城市中心区域土地的容积率,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地价高以及城市规划的原因,开始转向城郊发展,出现外延粗放式发展的现象。如此导致城市规模扩大了,但是容积率却降低了。总的社会效益由2006年的3.39增长到2013年的3.67,增长率达到8%。从图3可以看出总的社会效益总体有增长,但是增幅不大,总体水平还较低。2010年城市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有明显降低,主要源于总容积率的降低,2011年又有所增长,是因Á为人均居住面积的较快增长。

(4)生态效益。由图4可以看出,晋城市2006—2013年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总体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2013年出现小幅度的下降。人均绿地面积从2006年的11.3增长到2013年的15.5,增长率达到37%(表4)。2008年之前全国都在为奥运会做准备,各个城市都在努力改善环境,大力开展绿化工作,晋城市也不例外,因此人均绿地面积在2008年有大幅增长。根据晋城统计年鉴,人均绿地面积从2008年后一直保持在15.5,并不表明晋城市的绿化状况没有改进,由于晋城市的城市人口逐年增加,人均绿地面积虽然没有增加,但表明晋城市的绿化水平依然有所提高,是一个环境舒适的宜居城市。地均环保投资由2006年的15.61万元/km2,增长到2013年的19.25万元/km2,增长率为23%。由于2008年奥运会的筹备,2006和2007年的环保投资水平较高,环境得到改善后2008—2011年投资水平有所下降。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2和2013年的环保投资水平大幅增长。晋城市城市土地利用总的生态效益由2006年的2.58增长到2013年的3.36,增长率达到34%。人均绿地面积增长速度高于总的生态效益,可以看出人均绿地面积的增长对于总的生态效益贡献较大。总的生态效益的走向与地均环保投资趋势基本一致。从近几年来看,晋城市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还是呈上升趋势,晋城市的生态环境历年来有很大改善。

(5)总体评价。由图5看出晋城市2006—2013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值逐年增高,说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不断增高,但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2006—2013年晋城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值在0.06~0.24范围内,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第一等级上升为第三等级,虽然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看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未来的希望。晋城市城市土地的投入水平从2006年的5743逐年增长到2013年的27001,增长率达到370%;经济效益从2006年的11778增长到2013年的37067,增长率达到215%;社会效益从2006年的3.39增长到2013年的3.67,增长率达到8%;生态效益从2006年的2.58增长到2013年的3.36,增长率达到30%。由此可见,投入情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四个指标都处于持续提高中,从增长率来看,投入情况最大,经济效益仅次于投入情况,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增长都较缓慢。投入情况对于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做出的贡献最大,经济效益次之,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小。

3.晋城市辖区各县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晋城市辖区县市包括: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和高平市(没有对泽州县进行研究,是因为其特殊性,泽州县位于晋城市区,只有县名没有单独的城区面积)。在对晋城市辖区县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时,仍利用表2的评价体系以及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县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和比较。

从2013年的综合分值来看(见图6),沁水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高,阳城县次之,高平市和陵川县依次为第三位和第四位。这与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沁水县近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功摆脱贫困县,跻身中部百强县之列。阳城县和高平市基于资源的优势近年来经济发展稳定,然而陵川县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

沁水县在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方面排名靠后,其他方面都排在第一位。这表明沁水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但需要在道路交通建设和城市绿化方面加大投入。阳城县的城市土地利用无论在投入情况还是其他方面都位列第二,一方面说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另一方面也表明还有改进的空间。高平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几个县市之间排名靠后,高平市经济发展较快,单从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来看,远居于其他县之上,之所以导致集约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建成区面积远高于其他县市,地均固定资产投资等低于其他县市,高平市城市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最低也是基于这个原因。高平市的城镇人口比例已达到50.1%,但是人口密度仍然较低,这表明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城市化方式粗放,主要以外延式发展为主。因此,高平市未来要特别关注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限制土地的无限外延发展。陵川县在投入情况、经济效益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挖掘。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利用2006—2013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宏观层面分析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域变化特征,选取了11 个指标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得出其综合分值从2006 年的0.064 增长到2013 年的0.183。虽然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近些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第二,利用2013 年晋城市辖区各县市的数据对不同县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重点关注不同县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横向比较。结果表明,沁水县的分值最高,阳城县次之,高平市和陵川县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各个县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均较低。总体来看,晋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未来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篇5

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项目顺利落地,最大限度的挖掘土地潜力,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园区管委会及国土资源分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认真执行国土资源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规定》的同时,针对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不断创新思路,深挖土地潜力,争取高效利用,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土地基本情况。工业园区下辖一个XXX,面积为12734.4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338.99公顷,园地面积229.02公顷,林地面积1602.39公顷,草地面积1752.77公顷,城镇村和工矿用地面积1604.0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439.2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383.11公顷,其他用地面积384.93公顷。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发布 篇6

《规定》针对当前土地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充分借鉴和吸收地方成功经验,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进行了归纳和提升,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规定》强调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结构和时序安排。

二是进一步强调布局优化。《规定》根据实践中探索出的成功经验,提出城乡土地利用应体现布局优化的原则,引导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鼓励线性基础设施并线规划和建设,集约布局、节约用地。禁止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城市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同时,城市建设用地应因地制宜采取组团式、串联式、卫星城式布局,避免占用优质耕地。

三是强化标准控制作用。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制度,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房地产开发用地宗地规模和容积率等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建设项目用地审查、供应和使用,应符合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和供地政策。

四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规定》提出各类有偿使用的土地供应应充分贯彻市场配置原则,运用土地租金和价格杠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强调除军事、保障性住房和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特殊用地可以以划拨方式供应外,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中的经营性用地,实行有偿使用。针对实践中创造的工业用地新方式,《规定》明确,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先出租后出让、在法定最高年期内实行缩短出让年期等方式出让土地。禁止以土地换项目、先征后返、补贴、奖励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价款。

五是突出了存量土地的盘活利用。《规定》总结近年来土地整治领域多项改革经验,从农用地整治和建设用地整治两方面提炼节约集约用地的创新做法。对农用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矿废弃地整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长效机制的构建 篇7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建设

土地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保障。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区域, 土地资源供给稀缺性与需求增长性之间的不协调, 尤其是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闲置、浪费, 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

1 现行城市土地利用机制的缺陷

土地利用机制直接影响着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从而也制约着城市社会经济功能的发挥。土地制度改革以来,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与土地集约高效利用还有差距。截至2004年底, 全国城镇共有闲置土地26.37万hm2, 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2004年度国家首次运用高分辨率卫星, 对全国160个国家级开发区 (园区) 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 开发区 (园区) 内平均还有1/3的土地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尽管2003-2004年, 国家七部委曾经开展大规模的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 并把开发园区作为重点整顿对象, 但根据实际的动态监测结果土地利用程度并没有很大提高, 表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艰巨。

究其原因, 主要是现有城市土地利用配置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政府调控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配置机制导致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市场机制不健全而导致的土地配置在数量、方向上的失控及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政府干预市场行为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造成对土地市场的过度干涉及不公平竞争或者政府功能在土地市场中的缺失;由于公众参与机制的缺乏, 导致对土地资源利用监督乏力和对市场运行机制的反馈缺失与滞后。

因此, 必须解决目前城市土地配置机制下利用效率不高, 改变现有城市土地利用机制, 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长效机制, 最终实现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

2 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长效机制

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和措施的顺利实施需要借助政府、市场与公众三方面的力量, 通过市场机制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利用政府干预实现城市空间组织的社会公平;利用公众参与对政府与市场配置加以补充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 则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各项土地管理制度、法律政策和税收手段等消除市场失灵, 实现对市场供求关系的有效调节, 调控土地市场价格, 引导城市建设合理发展。同时, 通过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建议, 并且监督土地按照制度与规划要求加以开发利用。市场机制在其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是集约用地的内在动力;政府宏观调控则是协调、平衡各方利益, 实现土地利用整体效益最佳;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对政府宏观调控进行监督, 对市场失灵及其缺陷进行补充和完善。以上三种机制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调控机制。

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调控措施

3.1 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的基础性作用

土地市场是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根本途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主要是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与供求机制, 其核心是价格机制。

加强与规范土地有形市场的建设。规范土地交易行为, 对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尤为重要。具体说来:就是完善现有市场规则, 形成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土地出让市场是土地市场交易的源头, 规范、合理的土地市场进入准则不仅有利于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控制, 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同时也有利于二级市场土地流转与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完善:缩小划拨用地范围, 将经营性的基础设施用地和不符合划拨条件的存量划拨用地逐步纳入有偿使用范畴;进一步健全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运作机制, 确保土地供应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扩大市场配置土地范围, 建立“供给引导需求机制”下的招拍挂出让方式为主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强对协议出让地价的监管, 防止低价出让土地。只有这样, 市场中所反映出来的地价等市场信号, 才能调整不合理的用地规模、利用方式、利用程度, 从而达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土地有效利用的核心是土地的价格机制。市场配置对集约利用的推进作用在于价格杠杆的强力调控。我国土地的低效和粗放利用, 与现实中土地的价格机制未充分体现土地价值、价格杠杆调节手段严重滞后有直接关系。因此, 在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下, 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形成合理的土地价格, 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及其土地管理部门应该利用地价杠杆, 改革征地制度, 适当提高土地取得成本。同时, 增加公开出让土地的比例, 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体系, 并及时进行地价调查、更新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成果, 为市场交易提供指导。

3.2 完善政府在土地利用机制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继续实施紧缩的土地供应政策。人多地少、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 以及城市土地供给的稀缺性与需求的增长性, 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紧缩的土地供应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确定, 土地管理将继续实行从严从紧的建设用地供应政策, 收紧“地根”。虽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经常会出现突破供给或调整供给的现象, 但并不意味着紧缩供应的失效。城市扩展占地实际是在紧缩供应的前提下供应与需求不断妥协的过程。在紧缩供应的宏观政策下, 推进城市“理性增长”, 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

土地供应时, 必须综合考虑城市自身特点、发展目标、市场发展等各方面因素, 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将城市中各类存量土地与增量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统一供应。同时, 在制定计划时, 又要根据市场信息实时调整土地供应的总量、结构、供应方式以及供应时间, 并通过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储备来更好地配置土地。

增大土地保有成本。改革土地税制, 加大对城市土地占用和浪费的经济制约。目前, 我国的土地税体制重流转而轻持有, 不适应地产市场发展需要, 进而弱化了政府对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此, 通过制度改革, 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增大土地保有成本, 促进土地流转。鼓励用地者提高用地效率, 将闲置土地加以流转。

首先, 提高土地保有税。目前我国土地保有税主要集中于土地财产税和土地增值税, 土地保有成本过低, 对土地使用者难以形成集约利用的经济约束, 不利于土地向优势产业集中。国外一般不动产保有税较高, 流转环节税低, 进而促进其向优势产业流转。因此, 通过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 按照具体用地类型对工业、商业、居住用地及其他用地采用差别税率, 其中对工业和商业用地采用较高的税率;同时提高土地保有税, 提高不动产占有成本, 从而促进土地的流转和有效利用。其次, 增收土地闲置税。改革现行土地闲置费为土地闲置税, 对占而不用的土地课税, 促进土地使用者节约用地, 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

科学编制规划与严格实施规划。规划是宏观层面上发挥控制作用的纲领性要素, 对土地利用的全局和长远利益产生重要影响。规划是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手段中最关键的要素, 它通过调节供需关系既能实现政府对土地市场的有效控制, 又能促进土地合理流转, 有效地配置土地资源。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的控制性文件, 因此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调控首先就必须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3.3 完善公众参与土地利用的监督机制

当前, 社会性调节在国家调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 土地宏观调控的实施必须有广大公众的参与, 并接受公众的监督。目前, 我国在公众参与机制方面的建设急需加强。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 地方政府所做的决策, 特别是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等和居民利益紧密相关的决策, 都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然后由地方议会表决通过后才能实施。这样的决策程序虽然历时较长, 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决策的正确性。因此, 通过公众参与机制反馈群众对土地利用的意见, 使政府决策与群众意见相一致, 监督土地市场行为, 形成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土地市场运作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相互协调、互相作用的配置模式。

遵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篇8

遵义市地处中国西南腹地、贵州省的北部, 辖3区2市10县, 人口752万。土地面积307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60平方公里, 全市森林覆盖率49%。遵义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

遵义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 地形起伏大, 地貌类型复杂。全市平坝及河谷盆地占6.57%, 丘陵占28.35%, 山地占65.08%, 属于典型的山地城市。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2.1 确定评价指标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调整城市合理布局等方式, 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 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根据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已有研究的评价指标为基础, 如表1所示。

2.2 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方法有多种, 对土地生态环境评价拟采用熵值法对遵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评价。

3 遵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3.1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3.1.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年期变化。

采用熵值法, 以遵义市建设用地为对象, 统一收集了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的数据 (为了便于比较和考虑资料的可获得性, 统计采用了《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3]) 。根据计算结果, 作出遵义市2002年~2011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值折线图 (图1) 。可以看到, 10年来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数呈上浮的总趋势,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但集约利用水平偏低, 2011年集约利用综合值仅约为0.12。

3.1.2评价因素分析。

评价因素权重影响度, 值越大, 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度也就越大。根据各指标权重值可得出评价因素的权重值 (表2) 。

从表2可知,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主要是靠对土地的投入和加大对土地的利用程度来获取, 但所获得的利用效益不高。

3.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分析

为了反映遵义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情况, 选取2002年和2011年作为弹性系数的起止年限, 分别计算得出遵义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23.3705、城市人口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7.5251、城市二、三产业GDP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0.0459。

由此可见, 遵义市近10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远远大于建设用地的增长幅度, 但建设用地经济产出的增长却小于建设用地的增长。说明城市土地投入成本的边际效益低, 投入和产出不协调,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 也客观地反映了遵义市城市土地利用“重外延扩张, 轻内部挖潜”的弊病。

4 建议

4.1 加强土地利用程度, 实现多元利用和综合开发

根据遵义市特点和不同功能开发的要求, 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 降低中心城区建筑密度,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实现山地的多元利用和综合开发, 充分发挥山地城市的特色,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

4.2 推进城市土地整理, 充分利用城市存量土地

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 通过调整生产用地、生活用地以及生态用地等各类用地的规模和布局, 优化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 实现城市土地整理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

4.3 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建设文化旅游城市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尤其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在提倡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程度的同时,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来加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遵义市人民政府.走进遵义[EB/OL].http://www.zunyi.gov.cn/ch72/index.shtml.

[2]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处.建立评价体系及考核制度, 强化建设用地集约利用[J]浙江国土资源, 2004 (9) :13-17.

[3]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3-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2013.

郑州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探讨 篇9

一、资料与研究思路

本文的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2007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83年~2007年《郑州统计年鉴》、《河南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经过对郑州城市化现状的分析, 以及总结以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体系建立了郑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并进行横向比较, 总结得出郑州城市土地解约利用的整体状况。依据以上讨论, 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制约因素, 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城市化概况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 北临黄河, 西依嵩山, 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 其中建成区面积262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724万人, 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282.84万人。按照未来城市总体规划的构想, 郑州将把郑东新区建设成为约160平方公里, 相当于新添一座建成区, 与当今城市相当的集科技、商务、生态于一体的新兴城区。如果按照非农业人口计算, 1985年郑州城市化率为25.7%, 1990年为26.6%, 1995年为31.5%, 2001年为34.6%, 2005年为59.2%。郑州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背景下, 郑州将成为中部地区开发建设的重点, 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有较大的增加, 用地供需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我们要实现城市的理性增长, 但城市发展理性增长不是限制城市增长, 而是实行城市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的增长[1]。

三、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

㈠经济发展因素

经济建设是用地扩张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2]。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提高, 各行各业对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郑州作为河南省的中心城市和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 在经济发展、工业进步的过程中对新增建设用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最新统计结果表明, 人均GDP在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增长时期, 即是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 相应也是建设占用耕地的高峰时期。随着郑州市人均GDP从2003年的1000多美元增至2006年的3518美元, 对新增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在同步增长。郑州市市辖区从1996年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540公顷增加到2007年5600公顷。以上数据说明, 在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㈡城市规划因素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是中心城市集约利用土地的最直接的动力[3]。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布局的合理性可以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利用效率。郑州1991年和1997年的土地利用规划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严格土地利用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但由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预测方面的欠缺也带来了城市土地利用供需矛盾和大量耕地资源的流失。

㈢区位交通因素

作为全国交通枢纽城市, 郑州市交通用地需求量一直居高。郑州是全国的铁路、公路的交通运输枢纽, 郑州火车站位居郑州市的中心, 是国家级三大特级车站之一。错综复杂的铁路、公路网络成为郑州建成区土地占有的“大户”。随着河南省建设中原城市群规划的实施, 通过郑州与开封、许昌、洛阳等城市的快速通道的建设也会增加交通用地的需求。

四、郑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㈠评价指标的选取

总结已有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层次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郑州土地利用的现状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 建立郑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㈡评价分析

第一, 城市土地空间布局合理性。用地的合理布局、结构的优化完善是城市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前提[4]。目前郑州城市总的用地结构特征表现为居住用地占比例最大, 而工业用地比例有所下降, 1983年城市工业用地比例为19.6%, 2007年工业用地下降到17.22%。随着城市化进一步提高, 城市的发展定位逐步发生改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郑州加大商贸和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工业占地比例减少。从数据[表1]比较中可以看出, 郑州近年来的用地结构在逐步优化, 公共设施、道路广场、市政设施及绿地的用地比例在不同程度增加, 公共设施的占地比例略高于工业占地面积。按照国际《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工业用地一般不超过城市面积的15%, 居住用地国外一般占到城市面积的45%[5]。

第二, 城市土地投入程度。2001年郑州城市单位面积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为1.014亿元/平方公里, 2003年1.055亿元/平方公里, 2005年1.455亿元/平方公里, 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0.15亿元/平方公里。郑州欲在现有城市的基础上发展郑东新区, 故近年对土地的投入偏大。近五年郑州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由2001年6.74平方米增长到2006年10.16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001年24.85平方米增长为2005年31.11平方米。

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在城市绿化、交通道路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 近十年来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道路数量呈上升趋势, 人均绿地占有面积也在逐年上升, 这无疑为创建“园林”城市奠定了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郑州目前人均公共绿地只有6.8平方米, 与人均9平方米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第三,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广义地讲, 城市紧凑度指建成区用地的紧凑、饱满程度, 这里我们采用基于最长轴的形状率法。通过分析城市用地紧凑程度, 可以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总的态势及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资源节约状况。这个指标主要用形状指数来刻画:S=A/L2。A为城市面积, L为城市最大跨距的长度, 形状指数越小, 表明用地越不紧凑, 圆形区域为0.785是最紧凑的形状。2005年资料显示郑州市面积为全境东西长135公里~143公里, 面积7446.2平方公里, 市区面积1105.3平方公里, 根据公式计算城市紧凑度指数为0.3641, 数据结果表明郑州市处于用地不紧凑状况。整个城市的建设还趋于“摊大饼”式的外延发展。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等开发建设都是形成现状的原因。

2005年郑州城市单位土地GDP产出为333.62元/平方米, 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平均GDP产出为541.2元/平方米, 其GDP产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郑州土地集约利用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仍有潜力可挖。2001年~2005年郑州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95.57元, 2007年郑州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084元, 与中部省会城市相比较, 长沙位居第一, 郑州第二, 但与其他几个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相当。

第四, 城市土地利用程度。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是通过研究城市人口增长和用地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K值为建成区面积的年均增长速度与非农业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的比值。城市用地合理与否取决于城市人口规模增长速度和城市用地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 若K=1.12时, 城市用地规模扩展较为合理。公式如下:

式中:S1为市区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速度;S2为市区非农业人口年均增长速度;Ptn、Ptl分别为研究时段的末期和初期市区非农业人口。经计算郑州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2.79。计算结果表明郑州在1996年~2000年的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是1.18, 前5年郑州城市建成区面积处于缓慢增长的过程, 而在2001年~2005年间系数值为6.28, 远远超过合理值, 城市人均占地面积增加过多, 城市用地规模过于膨胀, 而土地利用效率较低, 人口与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不协调。这种快速的增长无形中会侵占大量农用土地, 造成耕地资源流失。郑州城市人均用地水平偏高, 目前人均用地为139.12平方米, 远远高于中部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按照国家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最高定额, 一般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最高标准是100平方米, 首都和特区城市最高是120平方米。郑州城市已有建设用地利用率偏低, 容积率不高, 土地投入产出效益偏低, 如郑州城市城中村、郑州老工业基地的不合理用地等。

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郑州市近十年来耕地面积变化的范围并不大, 耕地总数从1996年29.699万公顷到2005年33.014万公顷一直保持在此范围内变化, 而且近四年来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人均常用耕地面积一直保持在0.04公顷左右, 但与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07公顷还有一段距离, 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0.25公顷的17.06%。从历史资料来看, 从1949年郑州市耕地面积41.81万公顷下降到2001年的28.99万公顷, 减少了30.7%。人均耕地面积从1949年的0.20公顷下降到2005年的0.04公顷, 减少了78.6%。而同时城市人口却增加了很多。郑州周边绿色屏障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等都会在无形中减少了耕地的数量。随着郑州大量外资的加入, 大量外资企业对郊区耕地的占有也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

㈢郑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从分析结果来看, 郑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空间布局不够合理, 工业用地偏大, 住宅用地较少;二是城市用地效率不高, 城市发展应走外延扩展与内部挖掘相结合的道路;三是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较高, 郑州近年来向东、) 向北扩展的速度逐步加大, 城市新区土地还没有被充分利用。

五、结论及建议

㈠合理规划工业用地

随着郑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更多的工业企业需要扩大规模,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鼓励高层厂房建设, 提倡适当限制工业企业绿地面积, 根据不同工业企业的要求, 通过内部绿地控制15%~30%、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等方式节约土地[6]。

㈡适度开展城市基础建设

随着郑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根据《郑州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的内容, 到2013年郑州市将新增森林6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0%以上, 比现有覆盖率32.4%提高近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未来郑州需要更多土地用来建设公共绿地。政府应建立有效机制, 通过城中村土地置换、利用闲置土地等措施扩大森林面积, 防止对耕地的破坏。

㈢严格控制高等教育用地

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郑州城市框架在不断拉大。郑州又是全省高等教育院校最多的地方, 截止2005年全市有普通高校38所, 招生13.1万人, 在校学生39.3万人, 而2006的统计显示, 全市普通高校增加到39所, 招生17.8万人, 比上年增长25.5%, 在校学生48.4万人, 增长16.0%。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等学校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高等院校用地成为城市扩张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各个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纷纷到近郊兴建新的校区, 这无疑带来城市周边可用耕地资源的流失。2006年随着郑州东区龙子湖高校园区的划定, 郑州的大学城形成了“四足鼎立”之势, 四座大学城的占地规模在1000公顷以上。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高等院校用地、节约土地资源、不做无谓的浪费是我们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方面。高校的建设规模要与现有的在校人数相当, 集中教学设施建设。

㈣积极促进城中村改造, 盘活存量土地

从保护耕地、引导城市良性发展的角度看, 中国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约利用城市现有的和将有限占用的土地资源, 实现城市化土地供应由“增量调节为主”向“存量调节为主”的转变[7]。旧城改造是土地“存量调节”发展的重要方式, 而城中村的改造与利用又是重中之重。城市化的过程并不是无限地扩展城市外延, 更要注重城市土地的内涵集约发展, 即立足于存量土地资源的开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品位的不断提升, 以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 城中村的原有建设模式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郑州市目前存在涉及三环以内及郑东新区145个城中村, 土地面积2000公顷多。随着郑州“北扩东移”政策的实施, 城中村的改造势在必行。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及积极土地整理的开展, 挖掘现有城区的土地潜力,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

㈤坚持走土地生态集约型发展道路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 城市土地利用的最初的劳力资本集约型, 过渡到资本技术集约型和更高层次的集约形式-生态集约型[8]。在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 土地集约利用也在为了自身的需要而努力改善环境, 只要在进行合理的土地集约利用时, 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就能够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9]。城市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过程都是对原有城市景观格局的改变过程, 郑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要紧紧围绕城市化主题, 确保城市发展的良好土地生态环境, 否则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将超出现有土地的承载能力, 影响现有土地可持续利用性。

摘要:城市土地利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保护土地资源的必然选择。通过对郑州城市化现状的分析, 建立郑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探讨影响郑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社会客观因素, 对郑州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做出了理性思考。

关键词:郑州城市化,土地,集约利用

参考文献

[1]邵晓梅, 刘庆, 张衍毓.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 2006, ⑵.

[2]周裕锋, 我国中心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 ⑷.

[3]熊鹰, 文先明, 郭娴.湖南省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J].经济地理, 2006, ⑹.

[4]史利霞, 许梅花, 王军霞.呼和浩特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西部资源, 2006, ⑸.

[5]林目轩, 师迎春, 陈秧分, 等.长沙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J].地理研究, 2007, ⑵.

[6]闫整, 高申.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 2006, ⑼.

[7]刘新卫,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与实例研究[EB/OL].ht t p://bi g5.l r n.cn/st r at age/resmanagment/200701/t20070104_18422.ht m.

[8]郑新奇.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 篇10

自1999年提出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以来,全国各地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就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从土地集约的概念、内涵、内容、评价模式等多方面分析土地集约利用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镇规模迅速扩张以及建设用地需求不断上升的阶段,很多地方受到利益的驱动,不断进行土地的粗放性开发,导致土地资源相对紧张但又存在浪费严重的现象[1]。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当前人地矛盾的加剧,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因此走一条土地集约利用的道路迫在眉睫。无论从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还是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都决定中国只能走土地集约利用的道路。

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农业领域,主要是用来探究土地产出的问题,后来被学者借鉴到城镇建设的领域,出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比较农业领域的土地集约利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范围和内涵宽广的多。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很多的学者都做过阐释和概括。有的学者从土地投入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主要是借鉴古典农业领域的土地集约利用理论,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就是通过增加投入,以获得更多的产出;有的学者则主要从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的角度看待问题[2];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土地集约利用不仅仅是投入产出、结构布局的问题,还应该包括土地的生态环境的问题,强调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看待土地的集约利用的问题[3]。

综合前人的研究,可以看出土地集约利用应该包含以下几点最基本的信息:结构与布局、投入与产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包括用系统理论去分析土地集约利用的问题;土地利用不仅仅是产出效果的最大化,还应包含布局的最优化、最适当的投入、有效的生态配置及持续的利用方式;土地集约利用要考虑时间维和空间维,不同的时间节点、区域,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不一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要与以人为本的原则联系起来,将城市的发展与人居的舒适度和谐统一。

因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是指现期或可预见的社会经济及技术发展条件下,在城市所能利用的土地上,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增加土地利用投入,加大土地利用程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复杂性,目前专家学者在构建评价指标时基本上都是采用多层次结构树的模型。关于指标体系的构建,大体上区域相同,主要是构建角度的问题。构建的角度是指构建指标体系从不同方面入手,关注的重点不同,理解的程度不同,构建的方向就不一致。比如有的人在构建指标体系的时候侧重于经济因素,重点全部放在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等方面,忽略了土地利用的结构合理性、生态效益、可持续性的方面的内容。其实,不管从什么角度构建,不管侧重点在那里,笔者认为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出发点有两条:一是深刻理解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二是紧密联系实际。这两条也可以理解为既要全面系统,又要重点突出。深刻理解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就是要把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理解透彻,要求全面具体,尽可能涵盖土地集约利用的每一个方面,综合性强;紧密联系实际就是根据区域的特点,要求突出重点。我国地域广阔,区域条件与城市发展水平千差万别,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求全面系统,但也要求突出重点,可操作性强。

因此,全面地理解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才是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石。构建指标体系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反映结构和布局合理性的指标因子,如城市各地类的比重、在城市的分布均值度等;二是反映土地投入强度的指标因子,如地均从业人数、地均资产投入额等;三是反映土地利用强度的指标因子,如容积率、建筑密度、土地利用率等;四是反映土地产出效率的指标,如地均GDP;五是反映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指标,如城市绿化覆盖率、三废排放处理率、居民生活舒适度;六是反映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水平的指标,如城市绿化覆盖率、GDP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人口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等。在此基础上,可以有侧重点的选择,或者用指标权重去调整,这样才达到了评价的效果。

4 土地集约利用理想值确定的思考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又称为标准值、合理值或适宜值。合理是相对的概念,理想值也应该是一个弹性的概念。通过前面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分析,可以理解理想值与城市建设的很多方面息息相关。比如:城市发展阶段(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定位、时间节点等等,包括人的审美观点都可能对合理值的确定产生影响,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理想值的取定很困难[4]。

理想值的确定是评价极其重要的一环,判定标准的选择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高低,而且这个判定标准特别易于受到评价者主观思维的限制,如知识结构、个人喜好,同时还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参考数据的完备性、准确性。因此,指标理想值极易出现过高或过低的问题。指标合理值确定的过高,现实发展水平与本阶段的理想状态相差太远,评价结果偏低;反之亦然,都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因此,理想值确定的适当与否对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甚为关键。

(1)因地制宜的原则。不管理想值如何取值,都应该贴合实际。尽量参考国家及各省份地区制定的相关技术标准,同时结合该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2)不绝对的原则。一是指理想值的参考数据不是绝对的越多越好,要注意剔除粗差,尽量用有效数据测算绝对值;二是指理想值不是绝对的越高(或越低)越好,不能绝对的用极值代表理想值。如土地利用率,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极值100%最好,但是从土地利用可持续的角度,利用率100%最差。

(3)理想值原则上不应小于现状值,应该保留足够的弹性空间[5]。

但是,目前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经常出现为了追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等级高而随意设定理想值的情况,对于同一个区域,不同的评价机构得出的结果大相径庭。其实土地集约利用就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从最终的角度,肯定是集约度越高越好;但从发展的角度,肯定是有适量的空间好。所以,本文认为,集约评价可以理解为现阶段的适宜性评价,不能绝对地看结果的高低。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标准和主要影响因素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本文认为在设定评价指标理想值的时候,还要把握以下的原则: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动态的概念,具有阶段性和时间性。理想值设定不能生硬,要因时而动,合理调整。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具有地域性,理想值的确定也具有地域性,不能用相同的标准去要求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理区域的城市。理想值的设定主要要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的条件明确不同的理想值[6,7]。

5 评价方法的思考

当前,关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判法、加权平均法、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判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基于可拓学原理的评价方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认为,方法不是主要的因素,不管采用那种评价方法,一定要和已有的基础数据相结合,要根据数据情况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从某种角度看,最好能选取两种以上的评价方法,进行结果的验证与校正。

6 结语

(1)指标体系的构建既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在充分理解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作出的选则,既要全面系统,又要重点突出。对于不同的区域,指标体系的设置建议可以设定强制因子、选择因子、强制因子的设置主要考虑评价结果横向的比较。

(2)为了便于评价结果的可比较性,建议全国或省按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在省域范围内分区域给定相关的评价指标理想值的参考值[8]。各地区可以结合本地的发展规划,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采用“参考值+修订值”的办法确定该次评价的指标理想值。

摘要:指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是土地管理工作研究的热点。从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分析,逐步对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建设、标准值的设定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就今后的研究工作以及政府应采取的政策保证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内涵,指标体系,理想值,方法,建议

参考文献

[1]洪增林,薛惠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3):177~179.

[2]于春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7):39~41.

[3]李效顺,郭忠兴.节约与集约用地的经济学思考[J].广东土地科学,2007(1):27~29.

[4]郑泽庆,黄贤金.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23):93~95.

[5]国土资源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R].北京:国土资源部,2008.

[6]廖平凡,杨小雄.基于理想值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264~267.

[7]李志伟,赵鲁燕,田力等.基于RS技术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石家庄市为例[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6,23(1):77~80.

长沙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浅析 篇11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長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程度;集约利用评价

从1979年我国首次建立经济开发区开始,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开发区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开发区作为城市的重要部分,其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更应该向土地集约利用的典范方向发展。事实上,前几年,各地开发区建设存在着盲目的“圈地热”,相继出现了土地闲置、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开发区乃至整个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

1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现状

至2009年初,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总规模为1595.98公顷,包括城镇建设用地1589.49公顷,农村建设用地6.49公顷。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1100.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95%,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489.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65%。

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商服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开发区以工业发展为主,所以工矿仓储用地面积最大,达658.45公顷,占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59.84%;其次为交通运输用地,达290.99公顷,占26.45%;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和其他城镇建设用地分别为58.80公顷、35.29公顷、28.29公顷、28.52公顷,比重分别为5.34%、3.21%、2.57%、2.59%。

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评价是在对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和因子进行全面调查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由总体目标层、子目标层和指标层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评价指标现状值和理想值,采用理想值比例推算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指标实现度分值;最后结合指标、子目标、目标的权重值,运用综合指标体系法进行量算,得出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

2.1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主要考虑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效益等因素。根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的要求,结合工业开发区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3个目标层、6个子目标层和14个指标组成本次评价指标综合体系,具体见表1。

2.2 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和效益分析

2.2.1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度分析

通过构建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全面评价了开发区的集约利用状况。通过计算可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为81%,其中:

①土地利用状况

开发区土地开发率为99.93%,土地供应率为97.31%,土地建成率为91.91%。工业用地率为32.65%,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率为17.27%。综合容积率为0.95,建筑密度为23.19%,工业用地容积率为0.88,工业用地建筑密度为34.45%。

②用地效益

在计算土地利用效益指标时,土地面积采用的是已利用土地面积,反映的是已经利用土地上产生效益的平均能力。在2004—2008年间开发区的用地效益逐年增加。(见表2)

开发区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为2759.33万元/公顷,工业用地产出强度为5241.11万元/公顷。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为7245.45万元/公顷。

③管理绩效

到期项目用地处置率为100%,闲置土地处置率为89.15%,土地有偿使用率为64.37%,土地招拍挂率为14.92%。

2.2.2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对比分析

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度为81%。在全国范围对比来看,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度为88%,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度为91%,广东增城工业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度为85%,湖北宜昌经济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度为83%,可以看出长沙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还是处于偏低水平。

在现今建设“两型”社会、集约用地的背景下,在发展中除了注重经济发展水平,更应考虑其土地利用的相对集约度,要以最低的耕地损失换取开发区建设用地的最大产出。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提高本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3 开发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

3.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开发区要实现集约化开发,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用地规划。根据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区位特点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搞好开发区建设规划,为开发区长远发展提供依据。开发区规划应遵循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在近期规划中,主要是以现有规划为前提,形成中心工业区、中央商务区及生活居住区等功能分区格局;在远期规划中,根据开发区的区位条件、发展状况、周边经济基础和基础设施状况,确定扩区规划。

3.2 加强土地供应管理,转变供地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首先我们应该改变批地、供地方式。近几年,带项目报批土地已成为一种模式。笔者建议除道路、交通、水利、能源及少数有特殊要求须圈外选址项目实行带项目批地外,其他开发区用地由开发区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分批征用、转用。这样,既能从计划指标上控制开发区用地,又能给开发区机动性和灵活性,结合实际依法供应土地。

3.3 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切实盘活存量土地

开发区国土分局等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土地使用者按照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的规定实施项目建设,防止土地圈而不用。要加大土地清闲力度,对被纳入闲置用地范围的土地必须依法予以收回,统一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重新进行市场化配置。

4 结论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存的基本资源和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地少人多的现实国情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得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作为一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开发区内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就成为开发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 篇12

经济水平的影响一般而言,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则建设用地利用越集约, 反之则越粗放。要素投入水平和要素使用效率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是要素投入的主要表征指标, 投资规模大小直接决定着城市用地量的增加和资金集约度及城市土地利用的强度。建设用地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 因此其利用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深刻的内在联系, 城市建设用地投入的多少直接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1.2 城市规模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聚集了人口、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种要素的并且以人为主体的大体系。聚集的最终结果是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而城市范围的扩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 由此可见, 城市规模是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1.3 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 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城市化水平提高, 意味着城市经济规模的增大与城市人口规模增长。

1.4 产业结构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一般规律是产业等级越高,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也越高。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 我市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呈上升趋势, 而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土地利用角度来看, 产业结构的升级表现为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演变, 市内的第二产业用地不断地调整为第三产业用地, 而城乡边缘第一产业用地逐步转化为第二产业用地。

1.5 人地关系的影响

人地关系在城市不同的发展时期表现不同。在城市发展初期, 城市人口较少而土地较多, 人地关系并不紧张, 人均拥有的土地较多, 土地价格也较低, 投资者一般热衷于用大量而低廉的土地来代替资本, 因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人地关系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逐渐变得紧张, 土地资源总量的有限性, 使得土地稀缺程度较高, 土地价格也随着提高, 于是大多数投资者更倾向用更多的资本投入代替土地, 从而提高了建设用地利用程度。1.6管理政策制度的影响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深受区域政策制度的影响。研究发现, 耕地保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的锐减, 同时也对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激励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往更集约的方向发展。

2 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的对策

2.1控制新增建设用地, 引导利用非农用地

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城镇规模的外延扩张, 不可避免地占用其他土地。因此, 在城镇建设中, 一方面要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另一方面要通过征地制度改革、逐步提高耕地占用成本, 引导新增建设利用非农用地。

2.2对建设用地进行分类引导

根据各类建设用地的性质特点及我市当前各类建设用地的利用情况, 对建设用地进行分类引导。结合“三旧”改造的契机, 分别对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产业用地及园区用地进行引导。加强城镇用地引导, 通过旧城改造拓展发展空间, 合理提高建筑容积率, 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 有效缓解土地供需矛盾。鼓励城镇现有建设用地的深度利用, 鼓励企业利用工矿废弃地, 加强对城镇内低效用地和零星分散土地的清理、收购、归并和前期开发, 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引导, 以保护文化和人文景观为前提, 在保留部分具有潮汕特色且较完整的村落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改造, 加强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整治, 通过对城镇周边、城乡结合部等零散的农村宅基地以及“城中村”住宅用地进行综合改造, 使不符合规划或零散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向中心村集中, 鼓励发展多层式农民公寓,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进行统一的小区化管理, 以“集中”促“集约”, 提高农村住宅用地集约度,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完善城中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促进城市内部的“城乡”融合。加强对产业用地及园区用地引导。对于产业用地及园区用地需求, 有保有压, 严格控制。在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同时, 严格用地计划、用地审批管理,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运用经济手段遏制乱占滥用土地, 浪费土地的行为。依据用地定额和集约利用标准实施工业项目准入制度, 推广节地型生产工艺和技术,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 引导企业进行立体式的土地开发利用, 建高层、多层厂房。优先保障技术含量高, 社会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发展用地, 严格控制工业项目用地, 禁止向淘汰类工业项目供地。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供地。推进土地市场机制的建设, 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及时采用市场机制调节土地资源的配置, 遏制闲置、低效用地的行为, 提高产业用地及园区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2.3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

对存量土地应加大二次开发利用, 同时继续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投资强度等方式进行盘活, 以增大城镇建设过程中的用地空间, 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的水平。尽量避免土地闲置的发生, 同时对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 坚决无偿收回, 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 也应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安排临时使用、纳入政府储备等途径及时处置、充分利用。

2.4 加强建设用地复垦力度

通过运用工程技术及调整土地产权, 对废弃、利用效益低下、污染生态环境的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绿, 通过对建设用地规模、内部结构及空间布局的再调整, 使建设用地逐步集中、集约, 提高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强度, 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 并改善区域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

3 结束语

上一篇:发展概念下一篇:无线发射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