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概念

2024-06-22

发展概念(精选12篇)

发展概念 篇1

一、引言

组织承诺是员工对组织的重要态度之一, 已被许多研究证实是预测缺勤、离职、组织公民行为和绩效的重要变量 (Mathieu and Zajac, 1990;Morrow, 1993;Wright and Bonett, 2002) 。组织承诺概念的产生、发展, 经历了Becker (1960) 单边投入的早期阶段, Porter (1974) 情感依赖的中期阶段, O'Reilly和Chatman (1986) 、Meyer和Allen (1984, 1990) 为代表的后期多维结构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研究主题, 其内涵和侧重点也在不断变化, 由单维结构到多维结构、由行为说到态度说、由不考虑时间维度的静态研究到考虑时间维度的动态研究, 每一阶段都为组织承诺概念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而后续研究又是在对前辈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改良中产生的。

二、组织承诺概念的发展

1. 早期的单边投入阶段

美国社会学家Howard Becker (1960) 基于单边投入理论 (the side-bet theory) , 最早提出组织承诺概念。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经济交换的契约关系, 员工在某个组织停留超过一段时间之后, 如果离开, 之前的“单边投入”, 将很难替代和补偿, 因此不得不留在现有组织, 与组织继续保持成员关系。

Becker认为组织承诺和离职有密切关联, 并将组织承诺作为解释员工自愿离职的主要因素, 指出可通过导致员工离开组织的原因进行测量。运用B e c k e r理论的后续研究者们也支持该观点 (Alutto, Hrebiniak, &Alonso, 1973;Ritzer&Trice, 1969) , Ritzer和Trice (1969) 开发出RTS量表 (Ritzer Trice Scale) 来测量员工的这种知觉到的损失, Hrebiniak和Alutto (1972) 修订了该量表 (Hrebiniak Alutto Scale) , 即HA S量表, 但是量表的内容效度和区分效度并不理想。

2. 中期的情感依赖时期

Porter等 (1974) 认为“承诺”更多地表现为员工对组织的一种情感依赖, 而非Becker所强调的一种“经济工具”。员工不愿离开组织, 是对组织产生了感情上的依赖。组织行为学家Buchanan (1 9 7 4) 把组织承诺定义为“个人对所属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认同, 个人与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关系, 以及由于这种认同和关系而带来的个人对组织的情感体验”。Porter和他的支持者将组织承诺定义为“个体对特定组织的认同和卷入程度” (Mowday, Steers, &Porter, 1979) , 并提出这一概念主要由“认同”、“参与”、“忠诚”三部分组成。vi Porter虽然提出组织承诺的三个组成部分, 但仍然认为它是单维的, 表现为员工对组织的情感依赖, 并提出组织承诺在某些时候比工作满意感对员工离职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1979年, Porter和Mowday研制出由以上三个部分组成的l5题组织承诺量表 (O C Q) , 后续研究者对量表实际运用后, 虽然证实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但也发现量表的实证结果并不能较好的区分出Porter等提出的三个组成部分;另外, 已有研究结果也表明该量表的区分效度也不理想。由于对OCQ量表存在质疑, 在20世纪80年代, 以O'Reilly和Chatman (1986) 、Meyer和Allen (1984) 为代表的两派人, 将其扩展成多维结构模型。

3. 后期的多维结构时期

(1) O'Reilly和Chatman

O'Reilly和Chatman (1986) 发现, 之前的研究没有仔细区分承诺形成的前后过程;情感依赖有不同的基础。他们认为组织承诺反映了员工与组织的“心理契约”, 提出了情感依赖的三种不同形式, 即服从、认同和内化。

O'Reilly和Chatman的重要贡献有两个, 一个是很好地区分了承诺的工具性交换过程和情感依赖过程, 另一个就是关于组织承诺和其结果之间的关系。服从维度表现了工具性交换过程导致的对组织的浅度依赖, 深度依赖为认同和内化这两个维度形成的情感依赖结果, 认同和内化被发现对亲社会行为和雇员离职有显著的影响ix。之前Becker和Porter等人的观点都强调组织承诺是离职的主要决定因素, 而O'Reilly和Chatman认为组织承诺能够产生其它的行为结果, 组织公民行为 (O C B) 就是组织承诺的相应结果。

O'Reilly和Chatman提出了较为有意义的看法, 但由于机理原因不清晰以及在实际运用中的问题, 很少有研究者跟随, 被Meyer和Allen的观点取而代之, 成为了组织承诺研究的主导观点。

(2) Meyer和Allen的三维结构

加拿大学者Meyer和Allen (1984) , 认为测量单边投入, 最好是通过更加直接的方法, 来评估个人感知到自己形成的单边投入的数量和级别。他们将Becker提出的承诺命名为“持续承诺”, 将Buchanan、Porter提出的承诺命名为“情感承诺”, 提出组织承诺的两维模型, 并编制了“持续承诺量表” (Continuous Commitment Scale, CCS) 和“情感承诺量表” (Affective Commitment Scale, ACS) 。

持续承诺是Becker单边投入理论的更好表现, 被定义为通过个体感知到的离开组织可能造成的损失, 来评估雇员对组织的承诺程度。包括员工所知觉到的离开组织所带来的损失和知觉到的可选择工作机会的缺少两个方面。情感承诺是在O C Q基础上进行的具有重大意义地改良, 被定义为组织成员通过对个人认同、依赖和卷入组织的实际感知来评估承诺表现的工具。

1990年, Allen和Meyer基于社会学家Wiener (1980) 提出的“直接影响组织承诺的变量包括一般化的道德标准 (忠诚感、责任感) 和针对特定组织的目标认同两个部分”, 将规范承诺定义为员工受社会一般行为规范的约束, 对组织产生责任感, 觉得应该与组织保持雇用关系的义务, 作为第三个维度加了进来并研制出量表 (Normative Commitment Scale, NCS) 进行测量。

Allen和Meyer把持续承诺量表、情感承诺量表和规范承诺量表综合成为组织承诺的三维量表, 用以测量或评价员工之所以留在组织内是由于他们愿意 (情感) , 还是有需要 (持续) , 或是感到应该如此 (规范) 。

三、基于时间和承诺类型的组织承诺新模型

虽然国外学者Mc Gee和Ford (1987) 、Blau和Gary (2001) 、Swailes (2002) 提出了四维结构, 国内学者凌文铨、张治灿、方俐洛 (2001) 提出了基于中国职工的五维结构模型, 但理论界仍然以A l l e n和Meyer的三维结构作为主导思想, 同时也将其作为主要批评目标。批评者首先对测量量表发起了攻击, “持续承诺量表, 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区分效度, 但知觉到的损失与可选择的工作机会是属于一个维度, 还是分属两个不同的维度, 目前的观点还不一致”;“持续承诺量表的信度指标很不一致, 从0.58/0.64 (两个样本) 到0.82”。KO (1997) 发现, 情感承诺量表和规范承诺量表之间的相关分别为0.7 3和0.8 5, 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概念具有重叠性。Vandenberg和Self (1993) 在三个时间点 (工作的第一天, 工作的第三个月, 工作的半年) 测量了组织承诺的四种形式 (Meyer和Allen的情感承诺和持续承诺、组织认同和OCQ) , 发现在三个时间点, 因素结构不稳定, 特别是情感承诺和持续承诺。

Cohen (2007) 对前人研究进行了总结, 基于时间维度和承诺维度提出了新的组织承诺模型。时间维度分为进入组织前和进入组织后, 承诺维度分为承诺倾向和实际承诺。进入组织前的为承诺倾向, 分为工具性承诺倾向和规范性承诺倾向;进入组织后的为实际承诺, 分为基于工具、经济性交换的工具承诺, 及基于情感依赖、组织目标和价值观内化的情感承诺。

Cohen强调, 员工的态度由社会化过程发展而来, 没有在组织中开始工作, 就没有实际承诺产生。员工进入组织前的社会化和文化意识, 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承诺的倾向, 即工具性承诺倾向和规范性承诺倾向。规范承诺倾向被个人特征, 如价值观和信念影响;工具性承诺倾向被所选择的工作特性和工作期望影响。员工进入组织后产生的实际承诺, 分为工具性承诺和情感性承诺。工具承诺是个人对感知到贡献和回报之间的有形交换结果的依赖, 高工具承诺倾向会导致高工具性承诺, 工具承诺可被描述为低层次的承诺, 工具承诺会受到实际交换的质量与之前期望是否匹配地影响。情感承诺是个人对组织认同、归属的情感依赖, 高规范承诺倾向会导致高情感承诺, 情感承诺被视为承诺的高水平层次, 情感承诺会受到领导方式、察觉到的公正和组织支持影响。工具承诺和情感承诺都会被组织社会化特征正向影响, 工具承诺是情感承诺的基础, 工具承诺会被情感承诺正向影响, 工具性承诺和情感承诺会反过来影响它们的承诺倾向。

四、组织承诺新模型的实际运用研究展望

Cohen组织承诺新模型坚持态度说, 防止否认情感承诺在组织承诺中的有效性;时间维度表明雇员在不同阶段对组织承诺的不同理解;承诺倾向和实际承诺的划分, 避免了规范承诺和情感承诺的混淆;具有模糊性的持续承诺双边维度 (知觉到的损失与可选择的工作机会) , 通过员工对留职能获取利益的单维评价进行替代, 与刘小平 (2002) 和郭玉锦 (2001) 提出的中国文化背景下员工倾向于从留职角度考虑自己与企业的关系很相似。

Cohen组织承诺新模型, 无疑提出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假设, 但模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需要实证研究进行验证说明。首先, 测量刚进入组织、未开始工作的新员工的承诺倾向, 在具有实际组织经历后, 进行实际承诺测量, 以观测承诺倾向对实际承诺的影响作用。其次, 承诺倾向对实际承诺属于间接作用, 会受到不同个人特征 (调节变量) 及工作特征、组织特征 (中介变量)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介变量对不同个体的作用敏感度不同, 为了更好的将组织承诺概念运用到实践中, 应进一步提出针对不同文化类型、不同群体特征的共性中介变量因子, 识别对同一群体具有类似敏感度的组织承诺促进手段, 为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决策提供依据。

摘要:通过文献回顾, 作者对国外组织承诺概念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描述, 介绍了Cohen (2007) 最新的组织承诺模型, 并对该模型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组织承诺,概念发展,模型

发展概念 篇2

17世纪以来,医学科学脱离了宗教神学的束缚,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普遍认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主要从人体的结构、器官、细胞甚至分子水平上寻找致病因素和防治方法,确认细菌侵入和外伤因素是产生疾病的原因,消灭病原体就可以治愈疾病,对疾病的认识十分有限。医疗行为主要着眼于身体的局部病灶,忽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护理工作的任务是协助医生诊疗,消除患者身体内的“病灶”,使其恢复功能:护理服务的方式是执行医嘱,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护士的地位是医生的助手,甚至是医院的佣人:护理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仅局限于对各种疾病的护理操作程序和规范。

二、以患者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疾病与健康的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生态学家纽曼提出的:“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学说”,使人们开始术新认识人类健康与心理、社会环境的关系。18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或缺陷,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适应状态”。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根据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新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片医学模式,引发了医学科学的根本变革,人们开始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揭示医学的属性,从个体和群体角度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各种社会因素的关系,从自然到社会各个方面研究疾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三、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现在)

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反映了人类健康需求的提高和增强,是护理工作职能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是护理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和趋势。

由于疾病谱、死因谱的变化,与人们心理、社会活动有关的疾病开始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病才去寻求卫生服务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的新观念逐渐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己不能满足整个社会人群对卫生保健的需求。

“以疾病护理为中心的阶段”是护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把握概念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 篇3

一、提供范例,尝试归纳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应,是在感性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小学生来说,感性经验在形成概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出发,安排学习材料。例如,“分数概念”的教学,单位“1”的理解比较抽象,这个“1”并不是具体数字,而是代表一个整体。为了说明这一点,可结合学生自身经验进行举例:一个学校是一个“1”,一个班级是一个“1”。一个小组也可以是一个“1”。它与其中包含数量的多少并无关系,主要是看它能否构成一个“整体”(单位),学生一且理解了“1”的含义,分数的概念也就容易掌握了。

二、运用变式,突出本质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即是对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式的运用,可以将概念的本质属性更加突出,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例如。在三角形概念教学中。通过不同形态(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不同面积,不同位置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变式)与一些类似三角形的图形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分清哪些属于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哪些属于三角形的非本质属性,从而准确地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三、借助比较,全面认识

比较是指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本质属性或规律。这种方法是针对事物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探索,能提供对事物较为全面的认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间的异同和关系,防止知识间的割裂与混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先给出一些自然数,让学生分别找出这些数的所有约数,再比较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然后根据约数的个数把这些数进行分类(①只有一个约数的,②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③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即约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三类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四、类比发现,形成系统

类比发现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都相同或相似,联想或猜想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继而得到新的结论。它是依据客观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相似性,进行猜测得到结论的发现方法,它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概念系统。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类比发现”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根据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即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或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或除号,后项相当于分母或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值或商)大胆进行猜测,在“比”这部分知识中是不是也有一个比值不变的规律;最后通过验证,得到“比的基本性质”。

五、注重辨析,发展思维

辨析是概念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方法。这一方法的应用包括了辨别和分析两个过程。在辨别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不同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在分析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整个环节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方程概念的教学。教师出示一组算式:

3x+3=17、x=0、7-x>5、3+x、16+7=23、18=27-x。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其中哪些是方程?那些不是?为什么不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辨析。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方程必须具有含有未知数和等式这两个前提条件。

六、加强应用,深化理解

基因概念的发展历程 篇4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 用豌豆作研究对象, 经过八年的杂交试验, 于1866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指出,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来控制的, 在上下代传递中遗传因子符合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因子作为基因的雏形名词就诞生了。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在《精密遗传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基因”这一名词, 以此来替代孟德尔假定的“遗传因子”。从此, “基因”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2 基因概念的发展

2.1“三位一体”的经典概念

1903年, 萨顿和鲍维里认为遗传因子的行为与减数分裂和受精中染色体的行为非常吻合, 因此认为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这只是一个推测, 后来被摩尔根证实。1910年, 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 发现白眼性状总是和雄性相联系, 证明控制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这是人们第一次把某一基因与某一特定染色体联系起来, 从而把基因落到了实处。他也发现了伴性遗传, 提出了遗传学中第三大定律即连锁互换定律。1926年, 摩尔根发表《基因论》, 指出基因确实位于染色体上, 并呈直线排列。基因是决定性状的功能单位, 能产生一定的表型效应;基因是结构单位, 交换只能发生在基因之间, 而不能发生在基因之中;基因是突变单位, 可从一个等位形式变为另一等位形式, 但基因内部没有可改变的最小单位。这就是“三位一体”的基因概念。

2.2 一个基因一个酶

1908年, 英国生理生化学家盖若德证明黑尿病这一家族遗传病的产生是由于家族病人基因改变导致体内缺乏一种氧化尿黑酸的酶的缘故。即一个基因突变导致一个代谢障碍。这种观点可以说是一个基因一个酶观点的先驱。1941年, 比得尔和塔特姆对红色链孢霉做了大量研究, 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观点, 认为基因控制酶的合成, 一个基因产生一个相应的酶, 基因与酶之间一一对应, 基因通过酶控制一定的代谢过程, 继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这是人们对基因功能的初步认识。

2.3 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 A, 有时是R N A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是DNA还是蛋白质这一关键问题在1944年得到解决。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Avery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这是首次实验证明了基因的本质。1956年, 康兰特分别提取出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和DNA, 分别涂抹在健康的烟草叶子上, 结果只有涂抹RNA的叶片得病, 而涂抹蛋白质的叶片不得病, 证明在不具有DNA的病毒中, RNA是遗传物质。这些RNA病毒能以自身为模板在RNA复制酶的作用下进行复制。因此在少数生物中RNA是遗传物质, 多数生物中DNA是遗传物质。

2.4 顺反子学说

1957年,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本泽尔 (Be nze r) 用大肠杆菌T4噬菌体为材料, 提出顺反子学说。认为顺反子是遗传物质的一个功能单位, 是基因的同义语, 也是DNA上的一个特定的区段。一个顺反子决定一条多肽链。基因并不是一个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把性状突变时产生突变的最小单位叫做突变子, 一个突变子可以小到只是一个核苷酸;把发生性状的重组时可交换的最小的单位叫做重组子, 一个重组子可只包含一对核苷酸。因此基因在结构上是可分的, 一个基因内部可包括许多突变子和许多重组子。

2.5 基因功能的划分

1961年, 雅各布和莫诺通过对大肠杆菌研究提出乳糖操纵子模型。人们认识到基因在功能上也是可分的。有的基因不仅可转录m R-NA, 而且还可以翻译成多肽链, 这类基因就是结构基因。有的基因只转录生成RNA而不翻译, 这类基因就是RNA基因。有的基因并不进行转录, 但是参与调控其他结构基因表达, 如启动子和操纵基因, 这类基因就是调控基因。基因能单独起作用, 也可由多个基因形成一个相互制约, 反馈调节的网络。

3 基因现代概念的发展

3.1 断裂基因

原核生物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是连续而不中断的, 这与真核生物不同。断裂基因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把鸡的卵清蛋白基因m RNA反转录生成c DNA, 然后与该基因杂交, 发现该基因的单链DNA比c DNA长, 在互补的区段外单链DNA生成多个环状图像。成环的DNA区段就是基因中的非编码序列, 叫做内含子, 而把出现在成熟RNA中的有效区段称为外显子。这种能表达的外显子被不能表达的内含子隔开的基因就称为断裂基因。这在真核生物中是一种普遍现象。断裂基因的发现使人们对基因结构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

3.2 重叠基因

在传统的基因概念中, 人们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排列时是一个接一个线性排列的。但1973年维纳首先发现了基因有重叠现象。基因重叠有两种形式, 其一是一个基因的密码子被完全包含在另一个基因中, 形成大基因套小基因, 其二是两个基因共用一部分核苷酸。目前已在细菌、噬菌体、病毒等低等生物和人类等少数高等生物中发现重叠基因。

3.3 跳跃基因

基因绝大多数是固定在染色体的一个位置上, 但有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可以移动的, 这类基因称为跳跃基因。1950年麦克林托克在玉米染色体组中发现1个激体———解离系统, 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固定, 可以从一个位点跳到另一个位点, 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后来人们在果蝇、酵母、大肠杆菌中都发现了跳跃基因的存在。

3.4 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

基因组中的基因可分为两类: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管家基因是在所有的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 在任何时间都能进行表达, 用以维持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细胞中进行表达, 合成组织特异性蛋白, 影响细胞的特异性状, 决定细胞的分化。奢侈基因在特定组织中保持非甲基化或低甲基化状态, 而在其他组织中呈甲基化状态。细胞分化主要是奢侈基因中某些特定基因有选择地表达的结果。

3.5 假基因

1977年发现假基因。假基因是没有功能的基因。其基因序列和正常有功能基因相似, 但由于基因突变而失去了生物学功能。在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中都发现了假基因。一般认为假基因是由m RNA反转录成c DNA, 然后整合在基因组中形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对基因的认识会逐渐丰富, 基因的概念也必定赋有新的内容, 人们也将更准确更全面地揭示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规律。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基因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认识每发展一步都意味着遗传学乃至整个生物学的一次革命和突破, 从科学角度追溯基因概念渊源及其历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基因,三位一体,顺反子,断裂基因,重叠基因

参考文献

[1]杨纪坷, 汪安琦译.遗传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4.

[2]张玉静.分子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UI设计概念以及发展前景 篇5

1.UI设计的简介: a.UI即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UI设计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好的UI设计不仅是让软件变得有个性有品位,还要让软件的操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充分体现软件的定位和特点。

b.软件设计可分为两个部分:编码设计与UI设计。UI的本意是用户界面,是英文User和 Interface的缩写。从字面上看是用户与界面2个部分组成,但实际上还包括用户与界面之间的交互关系。

c.在飞速发展的电子产品中,界面设计工作一点点的被重视起来。做界面设计的“美工”也随之被称之为“UI设计师”或“UI工程师”。其实软件界面设计就像工业产品中的工业造型设计一样,是产品的重要卖点。一个电子产品拥有美观的界面会给人带来舒适的视觉享受,拉近人与商品的距离,是建立在科学性之上的艺术设计。检验一个界面的标准既不是某个项目开发组领导的意见也不是项目成员投票的结果,而是终端用户的感受。

2.UI设计职能:

a.图形设计: 国内大部分UI工作者都是从事这个行业。也有人称之为美工,但实际上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美术工人,而是了解软件产品、致力于提高软件用户体验的产品外形设计师。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工这个词将渐渐淡出。

这些设计师大多是美术院校毕业的,其中大部分是有美术设计教育背景,例如工业外形设计,装潢设计,信息多媒体设计等。

b.交互设计: 在图形界面产生之前,长期以来UI设计师就是指交互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就是设计软件的操作流程,树状结构,软件的结构与操作规范(spec)等。一个软件产品在编码之前需要作的就是交互设计,并且确立交互模型,交互规范。

交互设计师一般都是软件工程师背景居多,也有视觉设计师转行进入的。c.用户测试/研究: 任何的产品为了保证质量都需要测试,软件的编码需要测试,自然UI设计也需要被测试。这个测试和编码没有任何关系,主要是测试交互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图形设计的美观性。测试方法一般都是采用焦点小组,用目标用户问卷的形式来衡量UI设计的合理性。这个职位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个职位,UI设计的好坏只能凭借设计师的经验或者领导的审美来评判,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风险性。

用户研究工程师一般是心理学人文学背景比较合适。2.UI设计原则: 1.简易性

界面的简洁是要让用户便于使用、便于了解产品,并能减少用户发生错误选择的可能性。

2.用户语言

界面中要使用能反映用户本身的语言,而不是游戏设计者的语言。3.记忆负担最小化

人脑不是电脑,在设计界面时必须要考虑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限度。人类的短期记忆有限且极不稳定,24小时内存在约25%的遗忘率。所以对用户来说,浏览信息要比记忆更容易。

4.一致性

它是每一个优秀界面都具备的特点。界面的结构必须清晰且一致,风格必须与产品内容相一致。

5.清楚

在视觉效果上便于理解和使用。6.用户的熟悉程度

用户可通过已掌握的知识来使用界面,但不应超出一般常识。7.从用户习惯考虑

想用户所想,做用户所做。用户总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方法理解和使用。

通过比较两个不同世界(真实与虚拟)的事物,完成更好的设计。如:书籍对比竹简。8.排列

一个有序的界面[1] 能让用户轻松的使用。

9.安全性

用户能自由的作出选择,且所有选择都是可逆的。在用户作出危险的选择时有信息介入系统的提示。

10.灵活性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用户方便的使用,但不同于上述。即互动多重性,不局限于单一的工具(包括鼠标、键盘或手柄、界面)。

11.人性化

高效率和用户满意度是人性化的体现。应具备专家级和初级玩家系统,即用户可依据自己的习惯定制界面,并能保存设置。

UI常见的手机UI

二,UI设计的前景

1,UI即用户界面设计行业刚刚在全球软件业兴起,属于高新技术设计产业,与国外在同步发展水平。其次国内外众多大型IT企业(例如:百度、腾讯、Yahoo、中国移动、Nokia、联想、网易、微软、盛大、淘宝等众多企业)均已成立专业的UI设计部门,但专业人才稀缺,人才资源争夺激烈。就业市场供不应求。

2,华信智原UI设计工作的年薪基本保持在10到15万,经验丰富者可以达到20万,资深的UI设计人员年薪可以更高。

3,UI设计师不单纯从事美术绘画,更需要对软件使用者、使用环境、使用方式进行定位,并终为软件用户服务。UI设计师进行的是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设计,他们需要完成的,简单说来,正是一个不断为用户设计视觉效果使之满意的过程。

4,设计从工作内容上来说分为3大类别,即研究工具,研究人与界面的关系,研究人。与之相应,UI设计师的职能大体包括三方面:一是图形设计,即传统意义上的“美工”。当然,实际上他们承担的不是单纯意义上美术工人的工作,而是软件产品的产品“外形”设计。二是交互设计,主要在于设计软件的操作流程、树状结构、操作规范等。一个软件产品在编码之前需要做的就是交互设计,并且确立交互模型,交互规范。三是用户测试/研究,这里所谓的“测试”,其目标恰在于测试交互设计的合理性及图形设计的美观性,主要通过以目标用户问卷的形式衡量UI设计的合理性。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测试研究,UI设计的好坏只能凭借设计师的经验或者领导的审美来评判,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

5,UI设计从工作内容上来说分为3大类别,即研究工具,研究人与界面的关系,研究人。与之相应,UI设计师的职能大体包括三方面:一是图形设计,即传统意义上的“美工”。当然,实际上他们承担的不是单纯意义上美术工人的工作,而是软件产品的产品“外形”设计。二是交互设计,主要在于设计软件的操作流程、树状结构、操作规范等。一个软件产品在编码之前需要做的就是交互设计,并且确立交互模型,交互规范。三是用户测试/研究,这里所谓的“测试”,其目标恰在于测试交互设计的合理性及图形设计的美观性,主要通过以目标用户问卷的形式衡量UI设计的合理性。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测试研究,UI设计的好坏只能凭借设计师的经验或者领导的审美来评判,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

6,市场经济需要竞争,竞争就会需要设计来提高产品竞争力。2000年以前国内的UI设计刚开始萌芽,但当时做UI等于做平面设计,基本也体现在网页设计上,后来随着flash的流行,一部分美术设计师开始去思考互动性。到了2002年一些企业开始重视到UI设计的重要性,纷纷把 UI部门从软件编码团队里提出来,开始有了专门针对软件产品的图形设计师和交互设计师。2004年以后随着手机,电脑附加软件,MP3等大量产品上市,ID设计就和UI设计越来越紧密了,UI设计也开始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重视程度。2005年国内的UI设计已经相对成熟了,有了专门的职业分工也出现了很多不错的UI一线设计师与UI设计交流组织。

7,软件UI 设计应该属于ID(工业产品设计)的一个特殊形式,只是针对的材质有所不同。但随着智能化电子产品的普及,带有液晶屏显示的产品将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需要软件UI设计。

8,随着科技的发展,不久的将来所有的产品会组成一体,变成一个无处不在的电脑,这个电脑控制着用户的所有家用产品和资料。用户只要有自己的一个账号,就可以通过任何一个产品来控制所有其它产品,而所有的产品都具有终端的功能。而这个终端操作的基本形式就是软件的UI设计。

9,产品设计由物质设计向非物质设计转变已经开始了,而且必将成为未来产品设计的主流,一个UI大时代即将到来。

10,从发展历程上看,世纪之交,国内的UI设计刚刚开始萌芽,当时做UI等于做平面设计,基本体现在网页设计上;而今,随着技术领域的逐步拓展,产品生产的人性化意识日趋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交互设计、用户测试方面的投入,UI设计领域“三足鼎立”的局面将越来越成为大势所趋。这也就意味着兼具美术设计、程序编码、市场调查、心理学分析等诸多方面综合能力的UI设计师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1,UI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方面已经走过了基于字符方式的命令语言式界面的阶段,目前正处于图形用户界面时代。但是,人们仍不满足于现状,在积极探索新型风格的人机交互技术。当前语音识别技术和计算机联机手写识别技术的商业成功让人们看到了自然人机交互的曙光。虚拟现实和多通道用户界面的迅速发展也显示出未来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人机和谐”的多维信息空间。这些新技术理念的出现对UI设计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催化剂概念的演变和发展 篇6

笔者认为上述提法是一种离开了科学发展的、过时了的观点。

一、催化和催化剂

“催化”顾名思义是催促化学反应,加快化学反应的进行。“催化”一词是1835年瑞典化学家J.J.Berzelius首先引用到化学学科中来的。

1902年德国化学家F.W.Ostwald将“催化”定义为:加速化学反应而不影响化学平衡的作用。

现代化学对于催化剂的正确表述为:“能显著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其自身的组成和数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称催化作用,它本质上是一种化学作用。”

催化剂为什么能加速化学反应进行呢?这是因为在催化反应过程中,至少有一种反应物与催化剂发生了某种形式的化学作用。由于催化剂的介入,化学反应改变了进行的途径,而新的途径需要的活化能较低。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就是催化得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例如,强酸可以催化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这是由于强酸电离的质子参与了酯化反应,使羧酸质子化,质子化了的羧酸更易与醇的羟基上的氧原子结合,生成中间体的能量降低,因而降低了活化能,加快了酯化反应的进行。而该强酸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二、负催化剂的提出和修正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发现了一些物质可以终止自由基反应,有的物质可以降低催化剂的催化效应,因此有人提出了“负催化剂”的概念。化学发展的事实表明这种提法是不妥的。可以终止自由基反应的物质,往往是一种可以跟自由基结合或本身变成稳定自由基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结构和性质都发生了改变,现在把它称为自由基的淬灭剂或抑制剂。

由催化剂带进反应而降低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物质,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现在称之为催化反应的抑制剂。若是由反应物带进催化反应而降低反应速率的物质,它能使催化剂中毒,现在称其为催化毒物,其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例如,硫化氢就是铂催化剂的毒物。因此,不可能找到既能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本身又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

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催化剂和催化反应也有如下表述:能增加反应速率而其本身并不消耗的物质。为降低化学反应的速率向反应中添加的另外物质称为抑制剂,这种作用称为抑制或阻滞作用,有时也称为负催化反应。

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科学界已经基本不再讨论“负催化剂”了。如果现在还有教科书提到“负催化剂”或把催化剂的概念讲成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那么就可能需要进行修改了。

综上所述,有些使反应减慢的物质曾被称为“负催化剂”,例如链反应中加入的抑制剂或催化反应中的毒物,研究表明,它们本身也发生了变化,故相应改称为抑制剂或催化毒物。

(收稿日期:2013-11-15)

概念学习研究:观点、应用及发展 篇7

一、概念学习的两种认知理论

虽然人们早就意识到了概念的重要性, 但是对概念的本质却始终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认知心理学家主要从心理表征理论来研究概念, 认为概念和结构性的心理表征对于解释思维的产生和心理过程的运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是认知科学默认的立场。认知心理学关于概念本质主要有相似说和理论说两种理论。

(一) 相似说

1. 基本观点

相似说也称为分类说或传统说, 认为概念是从多个例子中分离出相似性而形成的。相似说又可以分为经典说、概率说和范例说。[2]

经典说也叫规则说, 认为人们依据定义或者规则来分类例子。根据经典说, 概念是特定对象、符号或者事件的集合, 它们具有共同的属性, 能够被特定的名称或符号所引用。[3]概念的属性包括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两种, 相关属性指的是涉及到概念本质特征的关键属性, 无关属性指的是不涉及概念本质特征的、可变的属性。概念学习就是通过识别概念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 来判断例子的类别。当某人能够正确地把概念的所有正例识别为正例, 所有反例识别为反例时, 可以说是掌握了这个概念。

概念本质的经典说有很长的历史, 从亚里士多德到赫尔、皮亚杰, 很多学者都持这种观点。然而经典说常被批评无法解释现实世界的概念, 尤其很难解释例子的特殊情况和典型性差异。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概率说。

概率说也称原型说, 认为概念是对原型的总结性描述, 原型具有独立、不同权重的特征。新例子的特征与原型是否匹配, 决定了这个例子如何分类。这种观点对例子的分类标准比较宽松, 根据的是特征的概率而不是本质特征。因此, 一些例子比其他的例子更具代表性。例如, 就“三角形”这个概念而言, 等边三角形比钝角三角形更有代表性。

概率说克服了经典说的缺点。属性被认为是概率的而不是本质的, 分类的依据是与原型特征的匹配程度, 典型的例子拥有更多与原型匹配的特征。但是概率说经常被批评缺乏弹性。总是使用相同总结性表征来进行分类虽然看起来很有吸引力, 却是有局限的。概率说更像是描述了人们在记忆中编码概念的真正方式。[4]

与前面两种观点不一样, 范例说认为一个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范例, 这些范例可以被用来作为分类新例子的多重表征。例如对于“球”的概念来说, 一个篮球可能与其他篮球、足球或者排球匹配, 而一个壁球可能与网球、高尔夫球或者棒球匹配。由于使用了多重表征, 范例说克服了概率说的缺点, 可以解释概率说无法解释的现象。然而, 范例说的问题却更为一般化, 无法解释我们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类别。

2. 主要问题

相似说用来解释概念的表征被认为过于简单, 无法真正解释概念的形成。首先, 相似说忽视了特征之间关系对分类的影响。相似说把概念当作是包括多个特征的清单, 没有考虑到特征之间、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 “人”的概念不应该只包括头、手、脚等特征, 还应该包括这些特征之间的关系, 如手和脚的相对位置。因此相似说无法解释人们怎样通过概念进行推理、概念构建以及交流。

其次, 相似说忽视了情境对分类的影响。相似说认为“例子表现为特征, 这些特征与储存在人脑中的表征进行对比, 根据最相似的表征分类”[5] (p.134) , 这种说法太过宽泛, 因为一个特征在不同情境中的相对性权重是变化的。如果“木材”这个特征有足够的权重, 那么木吉他和桌子的相似性就会比木吉他和钢琴高。因此, 概念的特征是无限的, 这使得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较变成不可能。

最后, 相似说忽视了背景知识对分类的影响, 有一些分类是基于人们的知识而不是例子之间的相似性。例如, 毛巾、泳衣、钱包、拖鞋都是属于“游泳需要带的物品”这个概念。相似说无法解释这种情况。

总之, 相似说把概念视为特征的清单, 无法充分解释概念的形成。就如Medin所说的那样, “相似性可能是概念形成的副产品, 而不是原因”。[6] (p.107)

(二) 理论说

基于相似说在解释概念形成上的问题, 研究者提出了概念形成的理论说。这种观点认为概念是由人们关于世界的理论组织起来的, 概念的表征是特征、例子、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子的分类不是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似特征, 而是因为人们对概念的解释。比如某人把老虎分类为动物, 是基于他对老虎和动物这两个概念、它们的特征以及例子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表1归纳了相似说和理论说在解释概念形成上的不同观点。

显然, 理论说考虑到了例子、特征和概念之间的联系, 克服了相似说的局限性。这种观点能够更好地解释概念的形成和作用。然而, 理论说的模糊性却经常受到批评。例如, 分类依据的理论是什么?例子怎样被归入类别?而且这种观点无法解释我们也通过经验例子来学习概念这样的事实。为了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形成, 研究者建议把理论说和相似说综合起来。

二、概念学习认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 相似说的应用

20世纪60、70年代的研究者, 对概念的形成大多持相似说的观点。这一时期大量关于概念教学设计的研究探讨不同的教学变量对概念形成的影响。其中以Merrill-Tennyson概念教学模式最有影响, 成为教师概念教学时十分有用的依据。[8]

Merrill-Tennyson概念教学模式包括三个部分:定义、解释性说明、问题式练习。根据这一模式, 概念教学时教师首先要介绍概念的定义, 解释概念的相关属性。接着在第二部分的解释性说明中, 使用正反例进行教学并加以解释。最后进行问题式练习, 要求学生辨别正反例并解释, 教师给予适当的反馈。

在第二部分的正反例教学中, Tennyson等人建议根据匹配、差异、由易到难三个原则设计样例。一套设计合理的正反例应该是正例之间差异大、正例与反例相匹配、由易到难排列。匹配的正反例具有相同的无关属性和不同的相关属性, 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对比辨认出概念的相关属性。差异大的正例具有不同的无关属性能够帮助学生避免对概念的错误理解。太难或太简单的样例容易使学生出现过度类化或类化不足的错误。

这个模式为我国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有章可循的指导。尤其是很多教师把概念教学等同于定义教学, “讲完定义就直接做题, 做了题才发现学生对概念一知半解, 掌握不扎实”, 导致了概念课最枯燥, 老师不喜欢讲, 学生也不喜欢听。如果教师能依照Merrill-Tennyson概念教学模式的三个环节准备并展开教学工作, 特别是根据三个原则开发出合理组织的正反例, 从而形成稳定的教学方案, 一定能够有效提高概念教学效果。

(二) 理论说的应用

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赞同理论说的观点, 但是却很少有研究探讨怎样应用理论说进行概念教学。总的来说, 使用命题和问题解决可以看作是理论说的应用。

命题由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构成, 是构建结构性知识、综合知识一种有效的方式。除了使用命题之外, 问题解决导向的概念教学也能够促进有意义的概念学习。通过解决问题, 学生能够掌握更有意义、综合、不易遗忘以及更易迁移的知识。[9]

基于相似说的教学策略似乎对于单个概念的学习, 以及诸如数学、科学之类的科目更为有效, 这种教学策略虽然经常被批评把概念看作独立的特征, 但是却比较方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使用。相比而言, 基于理论说的教学策略对于复杂概念的学习, 以及诸如社会课之类的科目较为有效。这种教学策略虽然因为其对知识的整合而看起来更为合理, 但也因为模糊性而让教师感到难以使用。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应该根据所教概念的性质决定采取何种策略, 甚至可以综合两种策略的优点, 努力探讨有效概念教学的最佳途径。

三、概念学习理论的发展:变易理论的观点和应用

(一) 概念学习认知理论的局限性

概念学习的认知理论强调心理表征在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这种理论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心理表征是否存在及其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许多研究者都认为, 心理表征只是重复需要解释的问题而已, 无法解释概念和映像之间的关系, 没有加深我们对概念形成的理解。此外, 用心理表征来解释概念的形成会导致无止境的循环, 需要不断地使用不同层级的表征来解释上一层的心理表征。[10]其次, 心理表征说忽视了情境的作用。把概念看做是稳定不变的心理表征, 无法解释为什么人们在有些情境中无法提取出相应的心理表征来解决问题, 即遗忘现象。事实上概念的获取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先前经验和情境的影响。[11]最后, 心理表征说采取二元论的观点, 对概念教学意义有限。心理表征说认为个体思维和外在世界是单独实体, 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外在世界的事物转移到个体心理结构的过程。基于这种观点的概念教学通常会强调客观知识, 忽视学生的理解。学习不好的学生往往会被贴上“无能”、“低智商”的标签, 这对改善教师概念教学的帮助十分有限。

(二) 变易理论的观点及启示

1. 变易理论的观点

针对认知学习理论的局限性, 瑞典著名教育心理学家Marton教授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变易理论 (variation theory) , 成为概念学习理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12]

首先, 变易理论对学习的解释是非二元的。与认知学习理论独立地看待人和世界, 从外在视角研究学习者不同, 变易理论从主体和世界之间的内在关系, 以及主体经验世界的方式来描述概念的形成, 强调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学生学习结果和过程的质性差异。变易理论坚持对“知识兴趣” (knowledge interest) 的纯描述, 而不是使用心理表征来解释学习。例如, 如果一个人认为某个物体是“鸟”, 那么“鸟”的意义不在于这个物体上, 也不在于这个人的脑袋中, 而是作为注意指向的客体和作为主体的人之间的一种联系。

其次, 变易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认识方式的变化。当一个人以某种方式认识概念时, 他就同时审辨出了概念的某些属性。一些属性出现在意识的前景, 其他属性则退后到背景, 形成注意的前景-背景结构 (figure-ground structure) 。认识概念的方式因此可以从某个时刻注意的结构来描述。概念的意义存在于主体的意识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上, 并由主体审辨出来的属性决定。图1清楚地解释了这一点。为了把小正方形看成是大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而不是三分之一, 就需要同时审辨出整体、部分的数目、以及它们各自的大小。这些属性对于理解“小正方形是大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是关键的。如果学生只注意了整体和部分的数目, 而忽视了各自的大小, 那么他就可能会认为小正方形是大正方形的三分之一。[13]现实中, 很多儿童都会犯这种错误。

2. 变易理论对概念学习研究的启示

变易理论对概念形成的解释克服了认知理论的局限。首先, 变易理论提供了描述概念特征和概念之间关系一种自然的方式。概念被定义为部分、部分之间、部分与总体、以及总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经验概念的某种方式被定义为审辨出来的关键属性, 而这些关键属性包括了特征以及概念的关系。

其次, 基于非二元论的立场, 变易理论克服了相似说把概念看作特征的主观清单这一主要问题。概念的意义不只在概念本身, 而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而且, 审辨概念的关键属性时也考虑了个体的背景知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概念是根据个体知识而不是相似性来划分的。审辨出的不同的关键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定义了概念不同的认识方式。

最后, 如前所述, 理论说的主要局限在于怎样整合关于例子的经验, 也就是这种更“从上而下”、“基于知识”的方式怎样与一种“从下而上”、“基于相似性”的方式整合起来。变易理论很自然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因为它把学习看作是经验现象的关键属性。这些审辨出来的属性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起构成了经验现象方式的结构方面, 而现象的结构与意义辩证地结合在一起。

(三) 变易理论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变易理论对概念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根据变易理论,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审辨出概念的关键属性, Marton等人提出了四种变易范式:对比、分离、融合、类化。[14]

(1) 对比侧重于某个属性不同值/特征的变化。为了认识某个特征, 学生必须对比其他不同的特征。比如学生必须经验红色、白色等不同的颜色才能知道什么是“黑色”。 (2) 分离侧重于某个属性。为了审辨出某个属性, 这个属性必须变化, 同时其他属性保持不变。比如为了审辨出某个事物的“颜色”属性, 学生必须经验不同颜色的样例, 同时这些样例的其他属性 (如大小、形状) 必须保持不变。 (3) 融合是指多个属性同时变化。只有同时审辨出多个变化的属性才能完整认识概念。比如教师要教学生“知更鸟”的概念, 就必须让学生同时比较不同的知更鸟, 这些知更鸟的多个属性 (如羽毛、颜色、声音) 要同时变化。 (4) 类化是指学生在不同情境中都能审辨出概念。学生必须经验多个样例才能获得对概念全面的理解。比如学生需要经验多个黑色的东西才能全面认识“黑色”这个概念, 如黑色衣服、黑色头发、黑色幽默。类化是概念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 当学生能够把对概念的认识类化到其他情境时, 才算是掌握了这个概念。教师应该使用多个样例, 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审辨概念。

法治概念的发展探究及展望 篇8

一、西方法治概念的研究

从渊源上讲, 法治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公元前7世纪到6世纪有了“人治不如法治”的主张。作为一种管理和统治国家的方法, 主张民主制的古希腊人通常把法治与人治相提并论, 亚里士多德早在《政治学》中就提出法治的前提首先应该建立良法。古罗马的政治哲学家西塞罗提出了法治正当性基础的三个基本观点。到了中世纪时期, 法治的涵义在《自由大宪章》等均有阐述。

一般认为, 提出近代意义上法治概念的先驱者, 是19世纪英国的宪法学家戴雪。但在戴雪之前, 哈林顿早在《大洋国》中论述过“怎样才能使一个共和国成为法律的王国, 而不是人的王国”的问题, 提出“每一个政府的基础就是它的基本法律, 法治是共和国自由的根本保证”的观点。1885年戴雪在《英宪精义》中使用了这个术语, 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法治的涵义:第一种, 除非是根据国家常设法院的判定, 某人明确无误地违反了以常规法律程式所确立的法律, 任何人不应遭到处罚, 或其人身或财产可以合法地遭到损害。第二种, 当我们将法治作为国家的特质来讲时, 不仅我们每一个人不能超越法律, 而且在这个国家, 每一个人, 无论身份或地位, 都应接受常规法律的制约, 服从常设法院的管辖。第三种, 宪法性法律在由法院解释或实施时, 它们不是法律规范的渊源, 而是个人权利的结果。他的理论反映了英国的政治现实和法治模式。法学家瑟夫拉兹在《法律的权威》中, 对“法治”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探讨, 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论述了法治即法律的统治的观点。广义上说, 法律与人民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从狭义上, 法治则倾向于指政府应受法律的统治, 遵从法律。美国学者的研究则有着自己的特色, 芬尼斯提出了法治的八项原则, 罗尔斯则在《正义论》中把对法治的认识提升到价值体系高度, 纳入到“作为公平的正义”的理论中。德国学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于“法治国”的阐述, 在魏克的《客观理性法及法治国的理由》、贝尔的《法律哲学———一个构想的发表》等都有过论述。

从西方关于法治研究趋势可看出法治中蕴含的自由、民主、人权等成为学者们建构新制度的理论根基, 体现法治视角席下法律的合理和合法性。在法的方面, 强调法律效力与政治权威的适度分离;在治的方面, 法治强调对政府权力的约束;在“法”与“治”的结合方面, 西方的法治观强调法治是法律主治, 同时强调法律须“平等”地获得主治。

二、中国法治概念的研究

在中国历史上, 春秋时管仲就提出了法治的思想, 但与近代使用的对应英语Rule of law的法治不完全相同, 先秦时期“据法而治”是把法律作为人治的工具为前提。直到19世纪90年代, 以黄遵宪为代表, 在其著作《日本国志刑法志序》中提出“以法治国”。蔡枢衡先生将治理社会的原则分为人治、礼治、法治。此后, 学者们对于法治的界定也有不同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 法治由精神、实体和形式三个要件构成;有学者从逻辑的角度把握法治概念, 还有学者认为法治还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具有制度和法治的基本含义。

当前,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涵的构建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 对法治有了多层次的解释:社会主义法治的目的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是法治的主体, 在党的领导下, 依法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社会主义法治要遵循民主、平等。自由原则, 法律应当拥有至上的地位。

三、中国法治研究的展望

由于中国缺乏类似西方这样一种法治的文化传统, 较之于法律至上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法治概念。因此在立足于国情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对国内的法治研究做出展望。 (1) 重视法治的价值意蕴。法治不仅具有工具价值, 同时也有社会价值意蕴, 可以把研究重点放在与民主的关系上, 以一种制度化和程序化的机制来转化为法定的客观存在的规范价值。 (2) 重视法治的社会根基, 关注公民意识作为法治的非正式制度要素的作用。法治必须扎根于社会的内在秩序, 而市民社会的培育出的兼容精神, 为法治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加强对市民社会下公民意识的研究, 找出法治与人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夏勇.法治源流:东方与西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11) .

[2]汤姆宾汉姆.法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2 (10) .

[3]夏勇, 李林.法治与21世纪[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8) .

初中学生函数概念发展的研究 篇9

“函数概念是近代数学思想之花”[1]。函数是贯穿中学数学内容的一根主线, 函数与代数式、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数列、复数、排列组合、极限和微积分等内容联系非常密切。

新课改前, 初中函数学习安排在九年级;课改后, 函数学习则进行了分散。以烟台地区使用的鲁教版数学教材为例,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三部分的内容分别放在七年级上、八年级下、九年级上进行。新课改后学生的函数概念发展情况怎样呢? 对此笔者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

2.研 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是围绕函数概念的认知发展进行设计的, 目的是了解初中学生对函数定义和函数多种表示方法 (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等) 的理解程度, 了解学生在判断一个对象是否为函数时用到的函数概念表象主要有哪些, 了解学生对函数的应用水平。

收集到调查数据用Excel2003管理数据, 用SPSS11.5分析数据。

3.结 果与分析

3.1初中学生整体函数概念发展的水平与分析

从整体上看, 初中学生的函数概念发展差异性很大, 随着年级的变化, 呈“V”字形发展, 九年级明显高于七八年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3.1.1学 生因素

研究表明:初中学生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发展趋势[2]但在很大程度上, 学生仍然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 思维仍属于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七八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 抽象逻辑思维还没得到充分的发展。函数概念是一个非常复杂抽象的概念, 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抽象思维更好地理解, 导致年级间的差异性显著。

3.1.2教 材因素

鲁教版数学教材在七年级上学习“一次函数”;在八年级下学习“反比例函数”;在九年级上学习“二次函数”。八年级的函数学习与七年级的学习时间间隔有一年, 与九年级的函数学习紧挨着, 这种课程设置没有足够地考虑函数学习的连续性, 造成八年级学生的函数概念认知水平最低。

3.2初中学生对函数概念本质认知与分析

函数概念的本质是函数值的唯一性。通过问卷调查, 我们发现学生在判定是否函数关系时的判别标准是: 首先看是否是熟悉的解析式、函数图像, 其次看是否有两个字母代表的变量, 是否y随x的变化而变化, 最后才是函数值的唯一对应。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3.2.1概念学习的典型范例

初中学生在理解概念时, 需要借助一些具体的概念表象解读。正如认知心理学家罗斯 (E.Rosch) 所认为的:[3]记忆中的种种概念, 是以这些概念的具体例子表示的, 而不是以某些抽象的规则表示的。学生学习过的函数解析式和图像在这里充当函数的典型范例。

3.2.2教 材因素

一是为了配合函数的变量说, 教材中所有关于函数概念的题目都偏重于强调变化, 以至于学生想到函数就首先想到应该有两个随时在变化的量, 否则就不能成为函数。二是教材在三种函数表示方法的应用示例方面偏重于解析式方面, 基本上是让学生自己用解析式解决问题, 给出图像让学生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表格的应用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表格数据求解析式的, 表格如果没有字母出现就基本不会被当做函数。

4.对函数教学的启示

4.1合理安排函数的学习

在教材设计上, 应该考虑七、八、九年级间的函数学习间隔均衡。数学知识的学习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前后呼应和连续性, 现行的数学教材七八年级的函数学习间隔太长, 不利于学生的函数概念认知发展的连续性。

4.2加强学生对变量的认识 。

采用字母表示变量, 使人们能够方便研究函数, 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很好地突出字母表示变量的优越性和目的所在, 造成学生对函数的误解:只有能用字母表示的变量才算变量, 特别是在表格法的函数里, 这种理解偏差更大。

4.3加强学生对函数的本质认识

在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中, 求函数解析式是函数教学和考查的重点, 教学重点都落在求函数解析式上, 而忽略在解析式中对函数值唯一性的认识, 导致学生对解析式形式的函数认知上以点概面, 用是否是曾学习过的解析式函数作为判定函数关系的依据。

在表格函数的学习中, 表格的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为求函数解析式而提供数据;二是在数据的统计中用来整理数据和信息, 此时的表格很少被当做函数认知, 导致学生对表格函数的认知最低。现实中有很多函数关系是无法用解析式和图像描述的, 很多函数关系只能用表格法表示, 需要加强学生对表格函数的理解与认知。

摘要: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研究了现阶段初中学生函数概念的发展情况:初中学生对变量的理解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明显加深, 还不能完全用变化的、运动的观点看待问题;在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中, 学生对图像法的函数值唯一性的认知最好, 对解析式的函数认知易受所学过的函数形式影响, 对表格法的函数认知易受字母变量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函数概念,认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品方, 张红, 宁锐.中学数学简史[M].科学出版社, 2007:241.

[2]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2.

发展概念 篇10

一、根据“学情”及时把握概念教学的契机和深度

针对学生形成概念的心理过程, 恰当适时地引入概念一般来说, 学生学习概念是从感知学习对象开始的, 经过观察或操作在头脑中留下学习对象的表象, 这时引入概念, 可以强化新知的刺激,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通过剪、折、观察、讨论等实践活动, 使学生对直径建立了直观的、初步的概念后, 出示下面一组练习让学生判断.

练习:根据你对直径的认识, 判断下面每个圆中的线段是否是直径, 并说明理由.

学生判断:

(1) 不是直径, 因为它没有通过圆心;

(2) 不是直径, 因为它虽然通过圆心, 但不是两端都在圆上;

(3) 不是直径, 因为它虽然通过圆心, 两端都在圆上, 但不是线段;

(4) 是直径, 因为它是通过圆心, 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在感知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抽象出反映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 从而揭示概念的内涵以形成概念.在概念的形成阶段, 我们绝不能包办代替, 不仅要使学生理解结论, 而且要使他们参与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使思维得到锤炼, 这是新课程对概念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概念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和感受概念形成的过程

数学教与学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 被动的和以机械练习为主的方式, 而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活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一些情境,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让学生也能像数学家那样去“研究数学”, 在观察、实验、归纳、分析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体验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 促进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

例如, 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时候是这样操作的:先让学生描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再让学生用尺子围一围、量一量长方形的周长, 发现这根绳子有多长, 围成的图形周长就有多长.接着我让学生把绳子拿开只准他们用尺子量出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在量的时候, 只能一段一段地量, 量好后再把所得的长度合并起来, 而不能像刚才那样直接量绳子就可以了.于是我提出两个问题:

(1) 你量出来的一段一段的长度是谁的长度?

(2) 你在把这一段一段的长度合并起来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学生很明白这一段一段的长度实际就是长方形长和宽的长度.当他们把这一段一段的长度合并起来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求长方形的周长.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汇报时方法各式各样, 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1) 把量得的四个长度加在了一起;

(2) 把长边的长度乘以2, 把短边的长度乘以2, 最后把乘得的结果相加;

(3) 先求出一个长加宽的和, 然后乘以2.

几种方法分别摆在了学生的面前, 学生很明显就能看出来哪种方法更简单一些, 这样就得出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并且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而正方形的周长在此基础上可以水到渠成地被推出:边长×4.

反思这一教学活动过程, 我们不难发现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让学生在描、围、量、算等各项操作活动中自己摸索出来的, 在“描”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周长”的概念, “围”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 “量”的过程是让学生理解长和宽与周长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算”的过程发现规律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整个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 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真正促进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在实践检验中形成正确概念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猜想, 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形成概念是概念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去揭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属性, 鼓励学生去感受、发现、猜想、探索、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 获得新概念.

在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之后, 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概念解决问题, 在运用中巩固概念.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理论的基础, 又是进行再认识的工具.如此往复,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 成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达到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的目的.

四、借助多媒体, 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课程标准指出:“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提高教学效益.”

发展概念 篇11

关键词: (中)关键词 城市副中心;选址;发展模式;北京

中图分类号:F292 (中)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3-0001-12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3001

Abstract: (英)摘要 SubCBD can effectively balance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diffusion effect of the large cityIt can also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opulation pressure and scatter the function of central district, which contribute to becoming the real multicentersTaking Beijing as an example, we firstly present a deep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bCBD with different forms, and study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SubCBDWe put forward that the SubCBD of Beijing should be a new grouptype layout city with complete func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foundation, linking up with rail transit and large volume transportation and bounded by the clear ecological regionThen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which new city should be the starting area for the SubCBD of Beijing, through establishing two sets of index system:pure consider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main consideration for sharing the burden of BeijingTherefore, SubCBD should be loca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ndex systems considering its factionOn this basis, we propose the development thought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Beijing SubCBD.

Keywords: (英)关键词 SubCBD; locating; development model; Beijing

对都市圈副中心级城市发展的研究始自对“城市病”的关注。以北京为例,北京“城市病”的主要成因,不是全行政区的人满为患,而是中心城区的人挤为患。导致人挤为患的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同心圆”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功能过度集聚在中心城区内。要缓解北京“城市病”,关键在于大力疏解中心城区的功能、避免过度集聚[1]。近十年来,为改变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方式,北京市不断研究新的空间功能布局方案,既有规划中的新城建设即可窥见一斑。自《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首次提出通州、顺义、大兴三大重点新城发展战略以来,各新城规划相继出台,《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进一步强化了重点新城在北京城市整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重点新城成为北京城区功能疏散的首要载体。然而现实情况是,重点新城由于规划规模偏小、配套服务滞后、功能不完整,职住严重分离的弊端难以缓解,不仅不能起到疏解中心城区功能的作用,反而在城市“摊大饼”的背景下成为“大饼”的一部分,未达到预期的规划效果,这使得重点新城的传统发展思路亟待创新。

从国际大都市圈的发展经验看,一个循序渐进、产城融合、设施先行、服务配套,具有充足产业支撑与配套保障的副中心级城市可以有效缓解城区人口压力、疏散功能,形成都市圈内真正的多中心发展。通过建设城市副中心,既保证城市的规模效益,也缓解“城市病”,目前已经成为对北京发展空间形态的共识。2012年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明确提出了建设通州“城市副中心”的战略。这是北京首次在城市建设史上提出打造“城市副中心”。随后在2013年和201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都明确要求加快通州这一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已成为新时期北京市委市政府着眼于优化首都城市空间布局、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加快城市化进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那么为什么要建设城市副中心?副中心建设与以往的新城建设有何不同?为什么要将通州建设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如何建设城市副中心?要系统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对城市副中心进行理论研究。

nlc202309032207

一、城市副中心的内涵与相关研究

需要明确的是,城市副中心这个概念在规划学界早有定义,但政策语境中的城市副中心与规划学界的存在差异,我们分析的城市副中心实际上是都市圈副中心级城市。

1城市副中心的相关研究

受多核心理论影响,多中心发展成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空间格局演变的主导方向,建设“城市副中心”则成为大都市多中心发展的重要选择[2]。尽管如此,目前学术界对于城市副中心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国外对城市副中心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集中于城市副中心(SubCBD)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核心CBD的功能分工。如博拉辛顿(Brasington)认为副中心的形成是市场经济内生的结果。中小城市很难形成副中心,功能衰退的大都市区也很难发育出新的副中心,只有处于增长阶段且达到一定规模的大都市区某些地段才有可能逐渐形成副中心[3]。哈林顿(Harrington)等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扩散后再集聚是城市副中心形成的最主要动力机制[4]。齐藤(Saito)发现在东京都都市政策以及副中心规划中,中央政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5]。

我国对城市副中心的研究起步较晚,已有的研究主要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散见于对中央商务区(CBD)的研究中[6-8];一部分集中在对国外副中心的研究与经验借鉴[9-11];还有一部分是对我国北京、上海及广州等特大城市的城市副中心的研究[2, 12-13]。如张开琳分析了城市副中心的内涵与形成机制,认为城市副中心是位于城市边缘区的次级商业商务中心,是城市第三产业的集中分布区,并对巴黎、东京等城市副中心建设的主要经验进行了研究[9-10]。赵弘认为北京应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启动建设京西副中心、通州—亦庄副中心和顺义副中心,打造分散疏解中心区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矛盾,并提出将通州副中心作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起点[13]。总体来说,我国对城市副中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BD以及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上,理论研究成果还很有限,尤其对我国超大城市究竟该如何发展城市副中心的研究比较欠缺。

2城市副中心的内涵

城市副中心在发达国家特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不同的发展形态,其功能也存在差异。从发达国家特大城市副中心发展的经验来看,目前共有SubCBD和SubCity Center两种形态,其主要概念和区别如下。

(1)城市副中心(SubCBD)。城市副中心SubCBD(日本称副都心日本将城市副中心称为“副都心”,与都心概念相对应。由于日本的城市范围较小,这种副都心与中国城市群发展中疏解功能所需要的都市圈副中心级城市有所区别。),直译为“次级商务中心区”,是世界特大城市在城市规模扩张期出现的形式,也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多的类型。它主要是指与城市商务中心区(CBD)在空间上相呼应,功能上相补充,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的城市次级商务中心,是城市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结节点,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由单核向多核演变的结果[9]。这一概念是从经济地理角度进行定义的,是传统意义上城市规划中“城市副中心”的概念,是相对于中央商务区(CBD)的一个次级中心区,特别突出了商业、商务的职能,其建设目的主要在于运用经济杠杆疏解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商业、商务功能,培育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改善城市空间结构。从目前国内外城市副中心建设实践来看,也大都偏重于经济上的定位。这种形式的副中心一般位于城市建成区内,面积较小,呈点状发展,主要功能为商业商务,如东京的新宿、涩谷等7个副都心,伦敦的金丝雀码头,香港的荃湾,上海的徐家汇、花木、五角场等(参见图1)。

传统的副中心虽然能够疏解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商业、商务功能,但由于位于城市内部,其开发建设往往推动城市进一步“摊大饼”发展,不利于控制城市蔓延。东京都从20世纪中期开始逐步发展副中心,副中心的快速发展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的集中情况,但又在城市外围形成新的集聚,使城市向外快速发展。第一次首都圈规划设立的城市边界限定(即绿色隔离带)在城市蔓延中基本被建筑占据,使东京都区部已全部建设为城市区域。

(2)副中心级城市(SubCity Center)。SubCity Center,直译为“次级城市中心”,是特大城市成熟期出现的新的表现形式,是“单一城市”走向“网络化城市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式。它是指大城市周边能够在局部代替城市主中心承担经济发展核心带动作用的城市,具有疏解或补充中心区功能,并与之共同构成层次性较强的城镇体系,其存在意义还在于疏解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和商业、商务功能,培育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和环境,同时对周边区域有较大引领带动作用,也可看做“副中心城市”。这一概念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进行定义的,更侧重于行政区划中城镇体系的概念,其范围为行政辖区,有自身较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是独立于主中心城市的城市,是特大城市从“单一城市”走向“全球城市区域”中副中心新的表现形式,如目前东京都会区、巴黎都会区等世界级全球城市区域。这种形式的副中心一般位于城市主城市外,范围涵盖其行政区划,面积较大,呈面状发展,功能配备较完整。如东京横滨市、琦玉市、千叶市、多摩市(参见图2),大巴黎-上塞纳省拉德方斯均属于这一类型。在城市外围发展副中心级城市,一方面,可以缓解通勤人口对中心城区交通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一定程度上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功能,缓解“城市病”。目前,比较成功的副中心城市多采用组团式的城市结构,即“副中心级城市”中还可能存在多个集聚中心,在缓解大城市中心城市病的同时,也避免在副中心级城市内部出现新的“城市病”。

3.副中心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从城市经济学的理论角度,副中心级城市建设有利于发挥城市的规模效应,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城市的聚集效应使得城市经济具有规模经济递增的特点,并由此产生了城市最优规模。在最优规模实现之前,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聚集经济创造出正的外部效应。但当城市规模超过最优规模之后,随着规模的扩大,其外部成本就会上升,需要付出巨额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环境治理成本。此时,城市规模的扩大造成负的外部效应。由于城市的外部成本在相当程度上不由企业或个人承担,在城市进入完全不受限制,而要素市场又未充分发育的情况下,在一定发展阶段中城市会吸引人口大量涌入,常常使城市过度膨胀而超过最优规模,造成资源配置恶化,从而产生“城市病”。因此,最优城市规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含义[14]。

微旅游的概念、认知与发展思考 篇12

一、微旅游的概念

1、形式层面的分析

相对于旅游业其他热门概念的研究,目前,微旅游的专门研究比较少,在国外,也没有“微旅游”的概念,只是笼统的称为休闲旅游。对于微旅游的定义,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尝试去理解和概括,但他们的定义主要就微旅游的形式层面进行概括, 主要分为三大类:(1)时空角度的概括:熊丽蓉、张文健(2013)、吕杨、周磊(2013)等人都对此进行了探讨。 他们都认为微旅游是利用较短的闲暇时间进行的旅游。 (2)内容角度的概括:傅远柏(2015)、何鑫、汪京强(2014)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认为“微旅游”是具有旅游属性的休闲方式。如游至某个城市,读读书、晒晒太阳等都属于微旅游的范畴。(3)媒介角度的概括:这些学者主要将微旅游与微博、微信、贴吧等众多自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特别强调这些媒介在微旅游传播与营销上的作用。 韩智慧(2015)认为微旅游是从获取信息、参与分享体验等全过程都以新媒体为主要媒介和手段的旅行方式。吴琼(2011)则主要从微时代的传播特性入手分析了新媒介环境对于微旅游存在的意义。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学者,如赵红莉(2014)在类型、目的、交通行为、旅游主题、决策行为等多个指标上对比了微旅游、背包旅游、自助旅游等几个相似概念的差异,发现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决策行为。背包游和自助游的旅游者行前都有一定的计划和准备,而微旅游则是纯粹的“无为”行为,旅游者不为名胜所动,轻松散漫,随性而为,即兴旅游的性质很明显。

2、精神层面分析

以上学者对于微旅游的理解和定义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但都忽略了对微旅游精神层面的探讨。微旅游表面的“无为”,在时间、距离、形式、内容等角度的呈现,看似短小、随意、即兴而为,相比其他旅行方式无论是在收益、资源组合难度、普及率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甚至有学者质疑微旅游是否归属于旅游的范畴。 何鑫,汪京强(2014)专门从传统的旅游定义有三个关键要素,即暂时性、异地性和非生产性验证了微旅游的概念归属,认为微旅游是旅游的一种新形式,符合旅游的一般特征。

但笔者认为仅仅讨论微旅游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不完善的,必须从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去考量它的定义, 认为微旅游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的精神特征。 (1)微旅游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仅是旅行。 微旅游的“微”特性本质上彰显了旅游者的一种“旅游即生活”的生活态度。 旅游无需刻意准备,无需充足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只要想就去做,表达出当代人的一种自信和豁达的精神状态。 (2)微旅游的公益属性,而非单纯的休闲娱乐。 从微旅游开发的现状看,大量的公益性项目被纳入微旅游的内容,这是传统旅游业的私利性所缺乏的。 微旅游小而精致的特点更适合这类公益项目的设计和开展。 虽然这类项目盈利较少,但也符合微旅游作为传统旅游辅助性项目的特点,很多旅行社也是借助微旅游的宣传来带动其他传统旅游项目的销售。 (3)微旅游具有强烈的个人属性,是个人精神生活和兴趣爱好的直接表达。 音乐、摄影、电影、绘画等主题词是微旅游设计时最常用的分类标准。 区别与传统旅游以线路、旅游地、旅游景点为关键词的分类,更强调旅游者的个人属性,更像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一次即兴聚会。

3、微旅游的定义

结合上述对微旅游形式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分析,笔者最终认为微旅游是旅游者以一种自信的生活态度,带有强烈个人属性的即兴旅游行为,其在时间、距离、形式、内容等上均呈现短小、精致、公益性的特点。

二、微旅游的认知

1、“4P”———对微旅游的市场认知

“4P”包含产品(Production)、 价格(Price)、 地点(Place)、目的(Purpose):第一,在微旅游的市场认知中,首先是对于旅游产品(Production)的认知。 随着微旅游的产生和兴起, 微旅游产品更加多元化、更加灵活多变。 微旅游产品分割利用时间和空间,从单一到复合,传统到创新,有限到无限,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效益,构建一种新的旅游模式。 第二,在微旅游的市场认知中,“微” 价格(Price)是微旅游的竞争优势。 微旅游一般以无景点的目的地为选择,不需购买景点门票,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成本,微旅游的活动相对比较简单,因此产品的定价较低。 “微”价格对于都市的白领阶层、高校学生等年轻人都是可以接受的, 并能引起他们重复购买和持续消费,推动了微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目前,人们对微旅游地点(Place)的选择集中在城市内部及城市近郊、远郊,或邻近城市。 微旅游的地域空间不宜太远,随着交通体系的发达,地点遵循“距离递减规律”。 当前,市场上微旅游多是周边游、一日游、二日游、自驾游等。 第四、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微旅游的目的(Purpose)主要是释放压力,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社区公益等。 在微旅游的过程中,微旅游者可以更强烈的释放自己的情感,实现个人愿望和价值。 目前,市场上微旅游以休闲化、体验性、公益化的产品为主,能较好的满足微旅游的目的。

2、“3C”———微旅游的消费者导向认知

“3C” 包含消费者(Custumer)、 创新(Creative)、便利(Convenience):第一,消费者(Custumer)是一切微旅游产品的中心, 包括现实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 第二,创新(Creative),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的主流,被誉为商业新理念。 微旅游这种新型的旅行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是现代社会消费者的新需求。 对于微旅游而言,主要是要将无形的旅游资源,如民俗、志趣、人文事件、社会活动以及能加工成旅游产品的各类社会文化要素进行创新。 微旅游创新要敢于打破传统常规,敢于用多元化的时空情景去思维构想,切忌僵化单一。 目前,市场上的一日游、二日游、 自驾游等活动打着微旅游产品的旗号,却与传统的短途旅游没有本质区别。 微旅游主要体现的是“旅游即生活”的理念,让更多的旅游者对日常生活稍加改造后即能有拥有与众不同的体验。 第三,便利(Convenience)指方便消费者。 微旅游包括食、住、行、游、娱等方面,虽然相比繁琐的传统旅游较为随性,但是仍然是比较复杂的产品,消费者对于微旅游的要求更加精致和具有针对性。 便利的信息通道、交通、旅游要素的配合都是消费者的关注点,微旅游要放下固定的销售渠道,选择更能让消费者便利的方式。

3、“2S”———微旅游的创新传播认知

所谓 “2S”,是由简单(Simplicity)和惊喜(Surprise) 组成的: 微旅游产品与传统旅游产品的本质区别,就是要求“简单+惊喜”。 微旅游者的需求是“减压”。 微旅游就要考虑如何减少消费者的压力和负担,化繁为简,为微旅游者提供简单直接的产品。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视觉总是有看见最简单形状的倾向。 ”1微旅游的传播中最吸引受众的可能只是一个标志、一种颜色、一句话。 简单并不是以偏概全,而是一种被削尖的刺激物,对微旅游者接受信息带来一定的冲击力。 微旅游的信息除了简单,也要有惊喜(Surprise),要能打动、刺激到受众。 微旅游的传播中就是要用“惊+喜”让旅游者们记住愉快的旅途,激起人们重复购买的欲望。 目前,市场上微旅游产品已经趋于简单化,但惊喜、刺激、能够抓住微旅游者眼球的信息产品却并不多见。

三、微旅游的发展思考

1、生活态度的“微宣传”

虽然这些年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但对大数人而言,因为受到时间、金钱和精力等多方面的约束,旅游依然还没有融入日常生活,还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准备才能成行的活动。 微旅游宣扬 “旅游即生活”,旅游不再是日常生活的额外补充,而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一种自信、公益和乐于交往的生活态度,是精神层面上的更高的追求。 组织者借助微旅游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向参与者宣传这种理念,逐步培养具有更高“旅游素养”的新一代旅游者,另一方面,也为组织者其他盈利性项目的开展培养潜在客户。

2、自主选择的“微走势”

随着旅游业的成熟和信息技术的增强以及人们个性化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 而微旅游强烈的个人属性特征能更好的满足旅游者追求个性和展现自我的愿望。 微旅游相对广泛的主题选择,简单的随意的行程安排提供给旅游者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旅游者可以自主选择主题,自行选择交通工具,自由不受时间限制,这种新型的自由模式提升了微旅游的竞争力,拓展了微旅游的市场。

3、新媒体联合的“微前景”

首先,微旅游者对于信息有所依赖。在微旅游的迅速兴起和不断发展中,不少旅游网站推出了“微旅游”团购,提供了连锁酒店住宿、餐饮的优惠等。 微旅游将相应的旅游资源和网络整合, 通过网络的整合营销,降低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资源的销售成本,实现微旅游的“微”成本、“微”消费。 微旅游通过线路的组合式、选择式形成产品联合,将分散的旅游资源创新联合,激发更多旅游者的购买欲望。

4、旅游平台的“微公益”

公益性是微旅游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特征。 首先,微旅游本身就是公益性质的旅游活动,因其盈利弱,纯粹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组织者是不会开展此类活动的。 其次,已经开展的很多公益项目就是借助微旅游的平台,参与者在微旅游的过程中实现微公益,为社区服务、为城市宣传、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爱心,在公益活动中展现参与者的才华、分享爱好、完善价值观。 微公益强调积少成多和坚持不懈,同样的理念也非常适合微旅游,旅游不仅是个人的生活享受,也是对生活的重新认知,是良好心态的累积,是对自己和身边一切美好事物的不断发现。 同时,旅游和公益一样也需要坚持,不为外在因素的限制而放弃。

5、城市营销的“微趋向”

微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城市居民,微旅游的主要地点是城市内部、周边、近郊及远郊。 对城市细节和文化的深度挖掘是微旅游的职责所在。 对城市进行细致切割,让城市的每一点文化,每一个具有旅游价值的角落都成为微旅游的对象,游客感受旅游的同时更是细致的感受一座城市。 微旅游产品进入市场的一个特点,不是带着商品去营销,因为城市内部及周边的风景是带不走的,而只能提高它的影响力,提升城市的魅力,吸引旅游者来消费。 因而, 用微旅游营销带动城市营销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微旅游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是塑造城市形象的营销新思维。

摘要:微旅游的出现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迎合了“短时、平稳、快速”的社会发展形态,但学术界和业界对微旅游的认知都还处在初级阶段。本文通过文献阅读,首先明确了微旅游的概念,认为微旅游不仅表现为形式上的“短小”,也应表现为精神内涵上的“生活态度”、“公益属性”和“个人属性”的特点。其次从微旅游的市场认知、消费者导向认知、创新传播认知三个角度分析了微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据此总结和展望了微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

上一篇:无功电压分区下一篇: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