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通用7篇)
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 篇1
景观(Landscape)概念及其景观研究的进展,反映了人们对人-自然关系的认识的不断加深.本文试图从纵向探讨景观这一概念的发展历史;从横向探讨景观作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其内涵的变化;以及作为园林风景学科的主要对象,景观研究的一些现状.
一 景观的原意--“风景”及其研究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圣经>旧约全书中,它被用来描写梭罗门皇城(耶路撒冷)的瑰丽景色[1].这时,“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等同于英语中的“scenery ”,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我国从东晋开始,山水画(风景画)就已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胎而出,独立成门,风景(山水)很快就成为艺术家们的研究对象,丰富的山水美学理论堪称举世无伦,因此也才有中国山水园林的臻美.景观的这种含义(作为风景的同意语)一直为文学艺术家们延用至今.
目前,大多数园林风景学者所理解的景观,也主要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景观,也即风景.从6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开展的“景观评价”(“landscape assessment”,“landscape evaluation”)研究,也是主要就景观的视学美学意义而言的.从客观的意义上讲,景观评价(风景评价)是指对景观视觉质量(“visual quality”)的评价.而景观的“视觉质量”则被认为是景观“美”(“beauty”)的同意词,Daniel等人将其称为“风景美” “scenic beauty ”[2];美国土地管理局则将其等同于“风景质量”(“scenic quality”),并定义为:“基于视知觉的景观的相对价值”[3].从主观上讲,景观评价则表现为人们对“景观价值”(“landscape value”)的认识,Jacques[4]认为景观的价值表现在“景观所给于个人的美学意义上的主观满足”.风景评价(景观评价),实际上是风景美学的研究中心,也是指导风景资源管理、合理地进行风景区规划的基本依据.经过20多年的发展,风景评价的研究出现了许多学派,它们在理论和方法上各具特色.
目前较为公认的有四大学派[5-7]:专家学派(expert paradigm),心理物理学派(psychophysical paradigm),认知学派(cognitive paradigm)或称心理学派(psychological paradigm),和经验学派(experiential paradigm)或称现象学派 (phenomenological paradigm).专家学派强调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4个基本元素在决定风景质量时的重要性,以“丰富性”、“奇特性”等形式美原则作为风景质量评价的指标,也有的以生态学原则为评价依据.参与风景评价的是少数专家,他们在艺术、生态学及资源科学方面都有很高的素养.目前美国及加拿大等国的土地管理部门、林务部门及交通部门多采用专家评价方法进行风景评价[8-12].
心理物理学派则把“风景-审美”的关系看作是“刺激-反应”的关系,主张以群体的普遍审美趣味作为衡量风景质量的标准,通过心理物理学方法制定一个反应“风景-美景度”关系的量表,然后将这一量表同风景要素之间建立定量化的关系模型--风景质量估测模型.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小范围森林风景(如一个林分)的评价研究中应用较广[13-16].
认知学派把风景作为人的认识空间和生活空间来理解,主张以进化论的思想为依据,从人的生存需要和功能需要出发来评价风景(景观/生活环境).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地理学者Appleton,他在1975年提出“了望庇护”(Prospect-refuge)[17]理论,美国环境心理学者Kaplan夫妇提出“风景审美模型”(“landscapereference model”)[18,19]和美国地理学者Ulrich 的“情感/唤起”(“affective/arousal”)反应理论[20,]。Appleton理论强调了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在其风景评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在自然环境中是“猎人”“猎物”双重身份出现的。作为“猎人”他需要寻找他的“猎物”,所以他需要景观能给他提供“庇护”的场。在Kaplan的模型中,不但反映了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在其风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反映了人是作为一种高智能的动物出现于自然环境中的。他不会只满足于眼前的生活空间(景观)的安全和舒适,他还要利用种种景观信息去预测、探索未来的生活空间。所以Kaplan认为,风景的质量决定于风景的两个特:“可解性” (“makingsense”)和“可索性” (“involvement”),前者反映了人对于景观的安全的需求,后者反映了人对于未来的求知欲。 Ulrich 的理论则融进化论美学思想和情感学说于一体,试图通过生理测试技术(如脑电图、心电图)来测定人对于特定风景区的反应和评价,从而克服了语言表达对风景评价结果可能带来的误差。
经验学派把景观作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历史的观点,以人及其活动为主体来分析景观的价值及其产生的背景,而对客观景观本身并不注重,如美国地理学者Lowental的一些研究〔22,23〕。
作为总结,我们不妨用系统的观点,对上述风景评价研究的各个学派作一比较和分析(表1)。通过分析认为,风景评价各学派在思想、方法诸方面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表1 风景评价各学派特点分析和比
各学派比较点
心理物理学派
认知学派
专家学派
经验学派
对风景价值的认识
风景价值是主 客观双方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
风景价值在于其对人的生存、进化的意义
〔客观)风景价值在于其形式美或态学意义
〔主观)风景价值在于它对人(个体,群体)的历史、背景的反映
人的地位
把人的普遍审美观作为风景价值衡量标准
从人的生存、需要出发,解释风景
被动〕风景作为独立于人的客体而在存,人只是风景的欣赏者
主动强调人(个体或群体)对风景 的作用
对客观风景的把握
从“风景成份”(植被、山体等)分析风景
用“维量”(复杂性、神秘性等)把握风景
分解从“基本元素”(线、形、色、质)分析风景
〔整体〕把风景作为人或团体的一部分,整体把握
二、景观作为一个地学概念
无论在中国或是在欧洲,最初的大规模旅行和探险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也加深了人们对景观的认识当然,景观一词在汉语中直到近代才出现,山水、风景一直被沿用)。人们已不满足于对自然地形、地物的观赏和对其美的再现(文学、艺术活动),开始更多地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时间上的演化。特别是14-16世纪大规模的全球性旅行和探险(包括1492年美洲的发现和1498年去东印度航线的发现),使欧洲人对“景观”这一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时德语的“景观”(landschaft)已用来描述环境中视觉空间的所有实体,而且不局限于美学意义。19世纪中叶,伟大的动植物学家和自然地理学家洪堡得(Humboldt),将“景观”作为一个科学的术语引用到地理学中来,并将其定义为“某个地球区域内的总体特征”〔1〕。随着西文经典地理学、地质学及其它地球科学的产生,“景观”一度被看作是地形(landform)的同意语,主要用来描述地壳的地质、地理和地貌属性。以后,俄国地理学家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赋之以更为广泛的内容,把生物和非生物的现象都作为景观的组成部分,并把研究生物和非生物这一景观整体的科学称为“景观地理学”(“landscape geography” )。这种整体景观思想为以后系统景观思想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
景观生态思想的产生使景观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早在1939年,德国著名生物地理学家Troll就提出了“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的概念。当然,关于景观生态学的思想产生得更早些。Troll把景观看作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空间的总体和视觉所触及的一切整体”,把陆圈(geosphere)、生物圈(biosphere)和理性圈(noosphere)都看作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景观生态学就是把地理学家研究自然现象空间关系时的“横向”方法,同生态学家研究生态区域内功能关系时?quot;纵向“方法相结合,研究景观整体的结构和功能〔1〕。另一名德国著名学者Buchwald(2〕进一步发展了系统景观思想,他认为:所谓景观可以理解为地表某一空间的综合特征,包括景观的结构特征和表现为景观各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的景观收支,人的视觉所触及的景观像、景观的功能结构和景观像的历史发展。他认为,景观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活空间,是一个由陆圈和生物圈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他指出,景观生态的任务就是为了协调大工业社会的需求与自然所具有的潜在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1〕。
至于景观系统中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Zonneveld作了深入的`分析(图1中只列出了Zonneveld关诰肮圩槌杉肮叵档闹饕?糠郑?A硗猓Zonneveld还就景观系统的层次结构作如下划分:
1、生态区(ecotope或site):是最低一级的景观单位,每个生态区内至少有一种地理成份(如植被、土壤、水)在空间上的分布是较为均一的,其它成份也不会有很大的分异。
2、地相(land facet或microchore):由多个生态区所组成,每一地相内的各个生态区至少在某一地理因素(主要是地形)的影响下,在空间上出现一定的关系和分布格局。
3、地系(land system 或mesochore):由一系列地相所组成,本单位最适用于绘制景观调查图。
4、总体景观(main landscape或 macrochore ):是指某一地理区域内所有地系的总和。
图1 Zonneveld关于景观组成及其关系的分析(有删减详见Naveh and Lieberman, 1984)
在北美,长期以来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系统景观的思想和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却很早就有所发展。早在本世纪40年代,北美最早的植物生态学家之一Egler〔25〕就认为,植物与人的活动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这个整体是某一更高级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作用于景观。以后,他又提出了”整体人类生态系统“(”total human ecosystem“)的概念。同时代另一位北美生态学家Dansereau〔26〕也曾提出,在环境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高级、整体和动态水平上进行景观的研究,并主张用”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来研究人类对景观的影响。他把人对景观的认识和冲击理解为一种循环的和控制的过程,并用”意识景观/景观“(” inscape/landscape“)的概念来论述从自然到人,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和从景观知觉到景观设计的过程。这是农学家、林学家、城市规划人员、景观生态学家及工程人员都要经历的。最终,人的主观意志将成为改造或创造景观的模板。这种人类意识作用下的景观,Venadsky曾用”理性圈“(”Noosphere“)的概念来描述,并推测,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圈将取代自然发生的生物圈,人类将生活在一个完全人工的世界里。该理论曾被Odumn〔27〕认为是”危险的哲学“。
Dansereau的理性圈的理论后来又得到了人类学家和自然哲学家Teilherd de Chardin的进一步发展〔1〕,他认为,凭着人类的主观能动,通过不断地自我反馈和调节,人对景观的设计和改造是值得信赖的。他把这种在人类主观能动作用下的景观设计和改造过程称为”理性起源“(”noogenesis“)。 Naveh和Lieberman 〔1〕则把景观生态学作为实现这种”理性起源“的重要工具,指出:人既是生物圈的组成成分,同时又是它的改造者和监护者。 Vink〔28〕在总结前人关于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论述之后,用系统科学和控制论的观点,明确地指出: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是一些控制系统,通过土地利用及管理活动,这些控制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将完全或部分地受到人类智力的控制;景观生态学是”把大地的属性作为目标和变量进行研究的科学,其中包括通过对主要变量的研究以实现人类对它的控制"。通过以景观生态学为桥梁,把关于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各门具体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景观利用的最优化 。
现将景观概念的发展及有关研究学科列一简表(表2),作为总结。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园林风景学科领域内关于景观(风景)的理解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生态学思想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关于这一点Zube(1986)〔29〕曾有非常系统的论述。
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 篇2
1 乡村景观的内涵探讨
乡村景观研究含义丰富, 是景观科学研究的一个比较新的领域, 我国的乡村景观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到目前为止尚未对其进行统一的定义。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学术角度对乡村景观进行了界定。
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 金其铭等提出乡村景观是指在乡村地区具有一致的自然地理基础、利用程度和发展过程相似、形态结构及功能相似或共扼、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复合体[1]。刘滨谊认为乡村景观从环境资源学的角度出发, 是可以开发利用的综合资源, 其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五大价值属性[2]。韩丽等认为从人类审美意识系统出发, 乡村景观是作为审美信息源而存在, 自然田园风光是乡村景观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是乡村旅游景区建设的基础[3]。王云才认为从地理规划学角度来看, 乡村景观是城市景观以外的空间, 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 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4]。
纵观以上各个学科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景观的阐述, 虽然有不同的理解, 但都肯定了乡村景观是不同程度自然特色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 包含乡村的生活、生产和生态3个层面, 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美学价值。
2 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乡村景观分类
国内最早从土地分类方面对乡村景观分类进行研究[5]。随着人们对乡村景观认识的深入, 对乡村景观的类型研究逐步跨入整体乡村景观类型。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肖笃宁等提出按人类影响程度的大小对景观进行分类, 可将景观划分为自然景观、经营景观和人工景观[6];李振鹏等提出采用功能形态分类方法, 将乡村景观划分为景观区、景观类、景观亚类和景观单元4级分类体系[7];金其铭等将乡村景观划分为乡村聚落景观和乡村非聚落景观[1]。
总体而言, 早期注重从地理学和生态学角度对景观进行分类,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 景观分类研究逐步趋向于与数学方法相结合, 为景观规划打下基础。
2.2 乡村景观格局及分布研究
林超、黄锡畴、陈昌笃等在20世纪80年代把景观生态学思想引进我国, 不断完善国内乡村景观格局及分布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王仰麟提出以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农业景观格局分析[8];周再知等运用遥感和GIS分析乡村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关系[9];李翅等探讨基于乡村景观认知格局的村落改造方法[10]。
目前的研究较多地关注景观结构、功能、动态变化等方面, 面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景观该如何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则需进行进一步深入探讨。
2.3 乡村景观分析评价研究
乡村景观的分析评价是通过对乡村景观资源的调查和评价, 明确乡村景观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 反映特有景观的占有量以及稀缺程度, 揭示将来规划发展的方向, 从而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全面的科学依据, 是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 我国乡村景观评价研究主要是从生态、风景资源及整体评价三方面进行。丁维等从农业生产、居民点生活、乡镇工业系统3个亚系统选择36个指标建立乡村景观生态环境评价模型[11];肖笃宁等认为可以从独特性、多样性、功效性、宜人性和美学价值对景观进行生态评价[6];刘滨谊等与王云才等提出由可居度评价、可达度评价、相容度评价、敏感度评价、美景度评价5个指标设立的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12,13]。
2.4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我国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王云才等提出乡村景观规划的7大原则[13];王锐等提出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5项原则[14];谢花林等探讨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理、原则和方法[15];刘滨谊等针对乡村景观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关的建议[16];还有部分学者结合地方实例对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2.5 乡村文化景观研究
近年来, 乡村景观的研究出现了明显的文化转向, 学者们逐渐意识到社会和文化因素在乡村景观中的重要性。刘之浩等认为乡村文化景观的构成复杂, 景观类型多样, 地域差异也十分显著[17];董新提出可根据相关性、同质性、外观一致性、共时性、发生演化一致性原则对乡村文化景观进行类型划分[18]。近年来, 一些学者也对地方性文化景观进行了探讨, 如福建土楼景观、海南岛文化景观、徽州文化景观、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等。
3 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发展前景
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 篇3
关键词:编辑概念 稳定性 职业化定位
近年来,媒介技术迅速发展。在丰富多样的新型数字媒介服务领域,“编辑”的身影随处可见——如网站栏目编辑、页面编辑、手机编辑、数字视频及图片编辑、电子图书编辑,等等,不一而足。“编辑”还隐身在其他许多领域:博客的博主、电子论坛版主、网上评论的审查员、手机段子编写工作的组织者——他们的信息传播行为中,也包含着编辑行为。与此同时,传统纸媒出版机构的编辑岗位,也有了策划编辑、文字编辑等划分,分工在细化。此外,编辑职能复合化也是一个趋势,一位责编往往要兼顾多个工作环节。与这种多变情况相应的是编辑学界关于编辑概念的争议,以往的编辑学研究和专业教育受到了相当多的质疑,而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更增强了编辑学界和教育界的危机感。专业期刊上探讨专业教育处境、检讨学科定位、提出新型课程模式设想等内容的论文频繁出现,正是这种危机感的一种体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不断有研究者提出构建新的学科体系的设想,编辑概念的重新界定自然成为首当其冲的议题。笔者认为,传统的编辑概念仍可适用于当代传播实践,但新型互动传播对原有的编辑的职业化定位形成了冲击。本文希望通过对编辑概念的重新审视,以正确、全面的理解确保其相对稳定性,从而为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一个比较坚实的平台。
一、经典编辑概念仍适用于当代传播实际
编辑的概念,自古代有文化传播活动之始即有之。在编辑学发展为一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科之后,其内涵外延均得到更为清晰的界定。按照戴文葆先生的观点,编辑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就是“使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及其他文献资料,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1],这一定义,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或是综合概括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学者对编辑概念的学理认识。从戴先生对编辑历史发展的梳理来看,这一定义是根据千百年来具体的编辑实践抽象出来的,抽象程度高,因此,即便“编辑的概念是发展变化的”,其内涵和外延在不同时代有差异[1],但其内核并未有根本性的变化。当代学者对编辑概念的新定义、新描述,虽各有侧重,各有其立足点,但是对于编辑行为的基本认识仍趋于一致。例如有学者认为,编辑是“根据社会文化需要,按照指导方针,使用物质载体和技术手段,对精神产品进行组织、采集、鉴审、选择和编序加工,并缔构成一定的文化符号模式作为社会传播媒介的活动”[2]。这里也用了“精神产品”一词作为编辑的工作对象、客体。还有学者在表述中把“精神产品”具体化为“作品”了。例如,编辑是“组织、审阅、编选、加工原创作品以在整体上构成新作品(编辑作品)的再创性著作活动”[3]。一些新的定义描述中,用到了“信息”一词。例如,广义的编辑概念,指的是“在一定的文化政策指导下,编辑人员所从事的文化信息生产、加工、传播等系列运动形式”[4]。再如:“编辑是信息、知识有序化、载体化与社会化的业务活动。”[5]应该说,这里的“信息”与“精神产品”实质上是一致的。这是因为,精神意识产物本来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要传播、交流、分享,就要为对方所感知。而要为人所感知,就要物化,成为由符号系统承载、接受者可以感知、解读的讯息。这一点,合乎传播学界关于信息与传播关系的认识:就社会传播而言,只要是传播的,就是信息;只要是信息,就必然在传播[6]。
由此可见,上述定义并没有把信息内容限定为某一种符号系统,如文字、图片、声音或动态影像。因此,编辑处理的符号体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经典的编辑概念,仍适用于书报刊为主的印刷媒介、声音广播与电视广播为主的电波声像媒介,以及电影及录音录像制品等。即使到了数字传播时代,电脑上、手机上、游戏机上的信息内容,也是以文字、图片、声音或动态影像为符号结构物来传播的,只不过其制作、传输、接收方式采用了数字技术。
二、经典编辑概念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分析
虽然经典编辑概念适用于当代的各类传播,但是目前在业界、学界存在重新定义编辑概念、建立新的理论框架的呼声,也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以往编辑分工的固有模式,造成了人们对编辑概念的片面理解。传统的编辑业务活动往往局限于特定的某一种类型。在编辑教育与学术研究中应用的编辑概念,也更多地体现为狭义的界定,往往仅针对印刷出版物而言。考虑到整个大众传播行业的情况,编辑概念需要寻求在广播、电视、网络等领域的适用性,否则同类型的职业化传播行为就容易被分置开来,书刊编辑研究与传播领域的其他编辑研究难以交融和相互支撑。就信息产品的使用者而言,也因产品类型的不同而被截然划分为“读者”和“听众”、“观众”等,他们的共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下的编辑专业自然容易局限于书刊出版领域。由此构建起来的理论体系以及相应的专业教育模式,自然不能与完整的编辑概念相吻合。即使教科书里的编辑概念是全面的,但是教授的编辑技能却体现为片面的某一类型的编辑实践(如书刊文字编辑),以平面媒体的文字图片符号特别是文字符号取代多样的信息符号,以书刊编辑观念遮蔽了多类型媒体的编辑观念。
其次,与上述片面理解相应的,是行业壁垒和专业围城的形成。就媒介发展的情况而言,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一个行业领域,长期以来形成一套运作机制,一套操作规范,一套经营策略。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即由此形成。与世界共性所不同的是,我国媒介体制客观上也强化了这种媒介形态以行业分立的局面。不同行业泾渭分明、壁垒森严,缺乏交融的良好基础。例如,有专门的音像出版社,广播电视系统与新闻出版系统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在印刷媒介内部,划分了专业出版类别、地区,等等。目前正在进行的行业改制,正是针对体制问题进行的改革。
再次,编辑教育与学术研究画地为牢,长期着眼于印刷媒体、文字符号系统,以书刊编辑为限,较少涉及其他媒介。编辑教育发端于印刷媒介时代,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强化自我专业特性,本无可厚非。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在实务界应对媒介形态变化、图谋变革的时候仍旧保持着原有的惯性。一旦强调自我领域的独立性、专业价值,则必然寻找理论依据、界定基本概念、明确基本内容,形成套路、系统,这样一来,虽则在教育领域可获得一席之地(及相应的学术资源),但很可能成为相对封闭、停滞不前的一潭死水。例如教材、课程设计,一旦强调了专业特殊性,也就容易忽略其兼容性。如果是开放式的,则不易形成这种局面。影音编辑,虽则设置在广播电视、电影等专业里,由于技术手段差异较大而较难与书刊编辑纳入同一体系。但是跨媒介传播机构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融合式编辑的研究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数字影音编辑工具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界面越来越友好,学员掌握编辑技术的难度已经大大降低。
这些观念与实践上的问题,使得已有的较为全面的概念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建立的理论体系因而受到较多限制,难以发挥更好的指导实践、培养专业人才的作用。解决问题,首先是正视现实,促进编辑理论更加紧密地与实际相结合。
1.重视媒介形态变化,特别是媒介融合趋势。世界范围内,媒介融合乃大势所趋。就具体的媒介组织机构而言,多媒体经营、多媒体交融也已经成为成熟的操作方式。而在我国,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也将大大强化出版业的经营自主性,联合、兼并、合营,都会因为转制而变得顺理成章。原来分属不同行业的传播机构,也有了合作甚至深度融合的体制保障。也就是说,编辑工作者所使用的“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发生了变化,而且是革命性的变化。这样一来,“从事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及其他文献资料等项工作”的方式自然也发生变化,“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过程也与以往不同。例如,手机小说、手机杂志、手机报纸等数字增值信息服务在技术上已经日趋成熟,市场也随移动通讯业务的高速增长以及3G技术的逐步应用而迅速拓展。对于编辑来说,这些新型内容就是新的工作对象。网上论坛、视频网站、各类政府及非政府机构网站、经营性及非赢利性网站,也都是重要的工作平台。做好传播工作,进一步总结、归纳经验,以此促进对编辑概念中涉及工作方式、工作对象等要素的全面理解。
2.重视受众接触媒介、获取信息的新方式,甚至受众的生活方式、信息观念的变化都应引起编辑业界和理论研究者的关注。也就是说,“社会公众”也有很大变化。例如,离不开手机或游戏机的“拇指族”、地铁白领、卡通少年、“宅男”、“宅女”、“迷”群体,等等,他们的信息消费行为都大大不同于传统社会。就他们接触的不同媒介来说,正所谓“媒介即讯息”——不同媒介,即使传播者意欲传达同样的意义,但由于技术形态不同,其传播效果、社会影响也都不同。编辑概念中信息产品要展示给“社会公众”,就要从这些方面深入理解。
3.信息内容也有很大变化,自然要求我们对编辑概念中的“精神产品”有新的认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教育、生活实用信息,新型娱乐信息扩展了领地,动漫等都是引人注目的生力军。游戏伴随着人类发展而发展,但是游戏成为发展速度惊人的媒介、成为对于青年一代非常重要的媒介娱乐信息内容,却始于数字互动技术勃兴的20世纪后期。网络游戏更是成为新型数字出版领域的生力军。此外,因移动通讯技术发展及市场拓展而产生的移动媒体内容也处于勃兴阶段,“手机报”已经拥有大量订户,“手机每日英语”之类的教育内容以及节假日中形成井喷式天量传播的“笑话段子”、“问候语”等短信服务,都是以前没有的传播内容,需要编辑理论研究予以关注。
还应该指出,经典编辑概念受到质疑,还有定义表述方式的问题。学界对于经典编辑概念的定义方式,还存在争议。多数定义还处于理论探讨期的创造性定义,而没有达到相对完善地步。究其原因,是因为理论基础还不够厚实,以至于业界还无法达成共识。前述编辑定义的表述方式差异明显,虽则体现了多元化,但是没有统一共识也说明缺乏足够深入、科学、系统、全面的研究。对于一个概念的界定,是建立理论体系的前提,但是理论研究如果进一步深化,则能够推动定义的完善。有研究者已经提出,将编辑学纳入传播学范畴[7]。这样一来,编辑学科就具有了更高层次学科的依托,从传播、信息等基本层面去定义编辑概念,会更加稳妥。尹玉吉等研究者即持类似观点,提出将编辑学作为传播学的子学科[8]。此外,也有学者从研究范式角度,提出突破原有批判研究范式,发展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做到多种范式多元发展的设想[9],这些,都为我们把编辑活动作为传播活动,把编辑人员作为传播者进行考察提供了依据。按照较为通行的定义,大众传播是这样一个过程: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10]。编辑即为媒介组织中的核心岗位,编辑人员很大程度上是传播者(机构)的核心。编辑所采集、制作的信息符号,远不止于单一的文字信息或静态影像;这里的传播,也不仅仅是平面印刷物的发行。信息,可以是诉诸视觉的信息如静态的文字、图片,动态影像、光影符号,可以是诉诸听觉的音乐、音响,甚至可以是诉诸嗅觉(如气味图书或电影)或触觉(如盲文或者具有动态座椅效果的电影)的符号系统。而目前的大众传媒所借助的符号系统,均在此范围之内。即使在数字媒体传播领域,编辑处理的符号形态仍旧是以文字符号、声音符号、静态及动态视觉符号为主。从这一点来说,采用传播学的理论成果,至少能够以一种统一的表述方式,将编辑工作的对象加以明确。
三、数字时代的进一步审视:编辑职业化定位的转变
如果说新的媒介发展态势对经典编辑概念提出更新要求的话,那么主要是其中编辑职业身份的问题。毕竟,编辑概念里,包含着编辑主体这一要素,“编辑”一词本身也有编辑人员的意思。编辑学研究,以职业编辑的主体意识、社会角色、社会责任为重要前提和研究的重要内容[11]。因而数字媒介发展给编辑职业化定位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必须考虑在内。
首先,数字技术的发展,引入了革命性的“互动传播”概念,对编辑的职业身份有显著影响。互动技术把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接受者——受众变成了新媒体使用者。他们接受信息,同时也传递信息。他们是信息的享用者,同时也往往成为信息的采集、制作、发布人。使用者之间“直接”交流,缺少了大众传播时代的职业化媒介作为中介[12],职业编辑人员被边缘化了,似乎变得可有可无,无关紧要。例如,门户网站时代,网站编辑仍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博客等个人化信息发布方式、Facebook等人际关系网络平台的发展,使得任何一个用户都成为传播的主体而非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此时,职业编辑人员作为传播者,在互动传播中是互动的一方,另一方则是互动媒体用户。因此,编辑既是“使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从事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及其他文献资料等项工作,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者”,而且也成为与用户对话的主体。“对话”,应该成为编辑的姿态、观念、岗位内容、工作方式。编辑的信息服务工作将不再限于“提供信息”,而是“提供平台”、“中介服务”。
其次,“技术”环节前移也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印刷媒介时代,编辑的核心工作是面对信息内容,面对文字及图像符号所指示的“意义”。排版、校对、印刷、装订、发行等技术性环节,都是“工匠”的职责,与编辑有关但关系不大。但是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编辑和技术的关系。一种技术,往往带来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信息观念,以及相应的信息采集、制作、发布业务流程。以互联网为例,一个关键性的变革就是WEB1.0到WEB2.0的发展。点对多的门户网站遭受严重冲击,点对点(peer-to-peer)的传播方式成为新的潮流。无论是博客、播客还是流媒体PP Stream,都把普通网民推上了传播者的岗位。在这背后,是技术应用端口的转移。以往的信息内容无论最初的制作者是谁,最后都由网站机构发布,而现在,网民可以自己发布信息,甚至成为非职业化的编辑。此时,职业编辑的角色,往往是网站管理员、版主、评论审查员,等等。他们的工作中,设置栏目、处理帖子或视频、编辑主题标题、发布公告、为用户上传内容评分等,都可视为编辑行为[13]。
此外,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原有媒介体制所形成的行业壁垒,传统编辑人员所具有的行业优势大打折扣。这使得编辑作为一种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有所消解。更深层次的,还在于社会文化结构的变动,在于网络技术普及所带来的社会扁平化趋势。编辑从业者本来是掌握知识、传递信息、教化大众的精英人士,拥有独特的传播资源。但如今,这一职业群体站在金字塔上端俯视大众的绝对姿态已经无法保持。
对于编辑学研究来说,应该重视这些观念和实践上的变化,在原有经典概念基础上促进理论拓展,以构建更为完善的框架体系。不能忽略新媒体发展对编辑主体、客体的影响,更不能沿用原有对编辑概念的片面理解。编辑专业教育,则更应提高师资队伍应对数字化变革的能力,教学设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都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此外,随新媒体产生的非专业编辑群体,也应该予以重视。这些互动媒体的用户是职业编辑的信息服务对象、媒体客户,同时也是媒体信息的提供者。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甚至拥有自己的传播平台,而非仅仅使用职业传播者提供的信息平台。实际情况也表明,互动媒体用户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信息的采集、制作、编辑、发布。有些深度参与者足可以视为准专业编辑。一个完整的编辑概念,是否可以考虑淡化原有的“职业化”定位,而把这些大众编辑纳入其中?这些,都是应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注释
[1]戴文葆.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编辑词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2]王振铎.编辑学论稿.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24
[3]叶向荣.编辑概念诸说辩证分析.编辑之友,1995(5).
[4]吴平.编辑理论研究目的之我见.出版探索——纪念武汉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创建20周年校友论文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96.
[5]任定华,于泳琳.关于编辑与编辑学研究对象以及其概念问题.编辑之友,1995(1).
[6]张国良.大众传播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6.
[7]王和平.编辑研究的传播学视角.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8]尹玉吉.编辑学学科性质讨论述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9]王伟.研究范式与我国编辑学的发展.编辑之友,2009(7).
[10]Melcin L. DeFleur ,Everette E. Dennis Understanding Mass Communication,Houghtom Mifflin 1996:28.
[11]佘斯勇.编辑职责的历史嬗变.编辑之友,2009(2).
[12]赵凯.解码新媒体.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
[13]P. David Marshall, New Media Cultures, ARNOLD, 2004.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 篇4
析。同时,还对鉴定一词当初引入法律和司法鉴定法律界定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初步阐述。
【关键词】鉴定;司法鉴定;立法进程;法律界定
【中图分类号】d9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297(2007)02—0148—1
4study on the source and the developtment of the definition of identification and forensic authentication in chi.
nese language and law.wang shi-fan.the higher people s court ofgansu province.lan zhou 730010 一
【abstract】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historical data,this article intmduces the sour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finition of identification and forensic authentica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aw.then it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 d
influence by transplan ting tl1ose two words into chinese law for£be first time.
【key words】identification,forensic authentication,the definition of law
在现代法律意义上,鉴定(或鉴定结论)是重要的证据形式和证明方法之一.已经得到学界广泛认
同。而从法律条文中的“鉴定”衍生出来的“司法鉴
定”,伴随着近十年理论界、实务界的热烈讨论,也已
经成为普通大众耳熟能详的“热点”法学词语之一。
近年来,对于“鉴定”、“司法鉴定”各方面的论述发展
很快,数量也十分庞大。这些论述或长篇巨制而高屋
建瓴,或短小精悍却观点精辟,为建设具有我国特色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需要的司法鉴定新体制做出
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在仔细学习、研究这些论述的过程中,却也发现对于“鉴定”、“司法鉴定”这两个基
本而重要的概念,其从何而来,又经过了怎样的演
变,相关立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相关概念的法
律界定又具有怎样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等等方面却很
少见到较系统的研究,这不能不说令人感觉非常遗
憾。本文的目的就是在这方面作一些探索,以期抛砖
引玉。
一、汉语中“鉴定”一词的来源和法律引入的意
义与影响
(一)汉语中“鉴定”一词的来源
“鉴定”一词.现在基本上已经是现代汉语较常
用的普通词语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上学、工作
还是日常生活之中,常能遇到“个人(自我)鉴定”、“组织鉴定”、“科研成果鉴定”、“产品质量鉴定”、“伪
钞鉴定”、“书画、文物鉴定”、“工伤鉴定”、“医疗事故
鉴定”和“职业技能鉴定”等词汇。一些热点新闻事
件,如歌手涉嫌“抄袭”的事件中,也有“简谱鉴定”等
等。而在诉讼、仲裁等法律事务中。涉及的各种科学
技术鉴定,如“法医学鉴定”、“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物证鉴定”、“dna鉴定”、“指纹鉴定”、“痕迹鉴定”
等等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
员会《关于司法鉴定问题的调研报告》在论及司法鉴
定的范围和种类时指出.如果按照凡是为诉讼活动
服务的鉴定都属于司法鉴定这一认识,据有关专家
统计 司法鉴定至少包括28类,1000多个学科。①因
此,可以看出,在当今的汉语语境中,无论是法律事
务,还是非法律事务中,“鉴定”一词都被经常使用
着。
[作者简介]王世凡(1964一),男,藏族,甘肃文县人,大学本科,副主任法医师,一级法官,主要研究方向:司法鉴定理论、诉讼证
据审核。tel:+86—931—8532193;e—mail:wangshifan66@163.com
①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问题的调研报告》,载《中国人大}2002年第14期。对于诉讼中涉及的鉴定种类,笔者曾撰文总结,认为可以分为26类。参见:王世凡:《我国诉讼证据鉴定制度的现状与思考》,载《甘肃审判}1997年第1
2期。该文的原稿《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与思考》,20o0年初在互联网上发表,现已被多家专业网站或论文网站收藏。至
于将涉诉鉴定分为28类,最早见于:杜志淳、沈敏:《试论我国司法鉴定机构制度(上)》,载《中国司法鉴定)2001年第2期。
法
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鉴定”一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广泛使用.
但其准确的起源和广泛流传演变的途径却已经很难
查考。从笔者接触到的资料来看,“鉴定”一词最早应
该出现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黄遵宪的《日本国
志》一书。黄遵宪是中国日本近代法的第一个翻译者
和研究者,也是第一个输入日本法的中国人。日本从
我国唐朝起。到明治初年.一直输入我国的古代法律
来制定本国法律。明治十三年(1887年)颁布《治罪
法》和《刑法》(当今日本通称其为《旧刑法》,以与20
世纪初期颁布的《刑法》相区别),正式抛弃我国的古
代法传统,转而采用西方法。日本的《治罪法》和旧
《刑法》,由于依照法国法而制定,因而使用一套新的法律语言。因为中国是日本的文化母国,日文中存在的大量汉字.导致新的法律语言的汉字化。这就为黄
遵宪(当然也包括后来者)“拿取”这套语言,提供了
极为方便的条件:有些新词直接使用,有些词稍做改
造便予使用。《日本国志》中的《刑法志》实际上就是
日本明治十三年(1887年)颁布的《治罪法》和《刑
法》两部仿照法国法而制定的新法的逐条汉译和他
自己的一些注释。在汉译时。黄氏直接套用了大量日
译法学用语,这之中就包括从《治罪法》中套用的“鉴
定”一词。①由于古代汉语似乎没有将“鉴”“定”二字
连用的做法.与现代意义上的鉴定活动相类似的活
动一般称为“检”、“验”或“检验”②因此,基本可以认
定现代汉语中的“鉴定”一词应该是从日语翻译而
来。
(二)法律中引入“鉴定”一词的起源
在考察“鉴定”一词何时开始引入我国法律时,笔者发现,邹明理教授称:“1906年《大清刑事民事
诉讼法(草案)》对鉴定问题做出规定,但这部法典未
获得批准”。③贾静涛教授称:“1907年。清政府颁布
· 14 ·
了由修律大臣沈家本所修订的《大清新刑律》,其中
吸收了不少近代各国法典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有
关鉴定人的规定‘鉴定人,以自己的学识或特技于审
判厅鉴别事物,凭判定者也。例如医师、理化学者判
定加害者的健康状态(有无精神病)或有无血痕之
类。凡审判官于法学行动所不能及之处。必须有特别
学识或技术的人为之补助,即可命之为鉴定人。”’④
但仔细查阅以上所提到的法律文本和法制史方面的相关资料,却发现前述两种提法均有不准确的地方。
根据资料,《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的确
完成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后来也确实由于种
种原因未被清廷批准颁布。⑤但笔者经过逐条查阅
法律文本全文,⑥并未发现其中有对鉴定问题的任
何规定。尤志安教授也在其著作中称:“(《各级审判
厅试办章程》)在证据制度上,保留了《刑事民事诉讼
法》中有关证人作证的规定,同时增加了关于鉴定制
度的规定。”⑦而对于《大清新刑律》,法制史方面的著作基本上都称,公布于宣统二年十-fl二十五日.
即1911年1月25日。⑧同时。笔者逐条查阅该法律
文本全文,⑨发现与鉴定、鉴定人有关的只有一条.
即第一八一条,全文为:“依法令于司法或行政公署
为证人.而为虚伪之陈述者。处二等至四等有期徒
刑。依法令于司法或行政公署为鉴定人、通译人。而
为虚伪之鉴定、通译者,亦同。犯前二项之罪,未至确
定审判而自白者,得免除其刑。”查阅贾静涛教授著
作中给出的注解,资料来源是:“刑律(光绪三十三
年).大清光绪新法令·宣统元年版”。结合法制史资
料,《大清新刑律》的制定过程经过了一个曲折的历
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订法律馆聘日本法
学博士冈田朝太郎在法律学堂主讲刑法,兼任调查
员,协助考订刑法草案。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完
① 李贵连:《2o世纪初期的中国法学(上)》,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5期。
② 如成书于1247年,影响中国司法鉴定活动六百余年,公认现存最早的系统法医学著作,宋代伟大的法医学家宋慈编撰的《洗冤集录》一书中就是如此,有“检”、“验”以及“检验”等称谓。最著名的就是宋慈在该书序言中就写下的“狱事莫重于大
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的名句。
③ 邹明理主编:《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9页。
④ 贾静涛著:《世界法医学与法科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274页。
⑤ 郭成伟等著:《清末民初刑诉法典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248~255页
⑥ 《大清法规大全》第11卷。
⑦ 尤志安著:《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oo4年8月版,第97页。
⑧ 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新编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lo月版,第372页。
⑨ 《清新刑律》宣统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1年1月25日),载:西北政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编印:《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1840—1949)》第2辑,1985年2月,第95—156页。
· 150 ·
成初稿。由清廷发交宪政编查馆分送内外衙门签注。
遭到纷纷非难,不得不折中修正。宣统元年(1910
年)清廷下诏将修正稿送资政院讨论,又爆发了激烈的争论,意见无法统一。但是光绪末年拟定的“筹备
宪政清单”已宣布了新刑律颁布的年限。无可拖延,清廷只好将它公布,“以备实行”。①笔者分析,贾静
涛教授看到的版本,可能正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发交内外衙门签注的“初稿”,而引述的那段文字
可能是法律修订者为了方便各衙门官员了解“鉴定
人”这一新名词所作的文字说明。因为从正式公布的法律文本来看,其立法技术和法律语言基本接近近
现代法律。因此在法律条文中似乎不应该出现这类
说明性的表述文字。
实际上。经过笔者认真查阅资料,比对法律文
本。发现最早在正式颁布的法律中出现“鉴定”一词的。应该是于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1907年
12月4日)颁布的《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以下简
称:《试办章程》)。②在该法中,涉及鉴定活动的规定
共有9条:第10条规定:“审判官承审案件,应行回
避之原因如下:⋯⋯
四、审判官于该案曾为证人、鉴
定人者...⋯·”;第24条规定:“凡公判案件,因证人、鉴定人供述不实。或本系重罪受理时错认为轻罪者,或由轻罪发觉其他重罪者。均由审判官移送预审。”
第74条规定:“凡诉讼上有必须鉴定。始能得其事实
之真相者,用鉴定人。”第75条规定:“鉴定人由审判
官选用,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凡有一定学识经验及
技能者,均得为之。但民事得由两造指名,呈请选
用。”第76条规定:“鉴定人于鉴定后,须作确实鉴定
书,并负其责任。”第77条规定:“凡有下列之原因者
不得为证人或鉴定人:
一、与原告或被告为亲属者;
二、未成丁者;
三、有心疾或疯癫者;
四、曾受刑者。”
第93条规定:“证人到厅费。每次银五钱。鉴定人到
厅费,每次银五钱以上、五两以下,由审判官酌定。”
第94条规定:“前条人等住所在十里以外者。每五里
加川资银一钱。火车、轮船已通或末通之处。其jli资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照实数核算。”第95条规定:“前条人等每日旅费五
钱,但可视其身分酌量加增。”这些应该是“鉴定”一
词正式成为我国法律专门术语的肇端。
(三)法律中“鉴定”一词的渊源和引入的意义
对于《试办章程》中“鉴定”一词的渊源,我们可
以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来考察。这部法律产生于清
末修律的过程中。1902年,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于
内外交困下以光绪皇帝名义颁布修律上谕:“现在通
商交涉事宜繁多,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现行一切律
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
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③成立了负责修改法
律的专门机构“修订法律馆”和“宪政编查馆”。在修
律之初。沈家本与同为修律大臣的伍廷芳先从翻译
外国良法人手。用重金广揽翻译人才翻译德、日、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强国的民、刑、诉讼、国籍等各法,为着手修律做准备。短期内他们就翻译了多个国家的数十部法律及法学著作,而且“不但数量上大大超
过前期。质量上也是前期翻译所无法比拟的”。④在这些翻译的基础上,1906年,在当时的修律大臣沈
家本主持下完成了《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试办章程》等法律的起草工作。由于在制定这些法
律时,广泛吸收世界各国,特别是日本法学名词,⑤
还邀请日本专家参与起草工作,而当时日本的法律
(如《治罪法》等)中已有“鉴定”(汉字)一词,且已被
国人翻译引进。因此可以推断我国法律中的“鉴定”
一词,其渊源应该是日本法学词语。
对于《试办章程》中引入“鉴定”一词的意义,可
以从我国法制发展史和司法鉴定制度发展史两方面
来进行考察。从法制发展史上来看,以制定颁布《试
办章程》等法律为代表的清末修律在我国法制发展
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奠定了我国近代法制的基础,基本上完成了古代法制向近代法制的转变。
在司法制度上,清末修律改变了沿用两千年的“诸法
合体”的基本法典的编制原则,明确了实体法与程序
法、刑法与民法、商法的分工,编订了法院组织法,编
① 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新编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o月版,第372页。
② 《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1907年12月4日),载:西北政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编印:《中国近代
史资料选辑(1840—1949)》第3辑,1985年2月,第11—28页。
③ 《大清光绪新法令》第1册,商务印书馆1909年版,第7页。
④ 陈浩:《百年回眸谁与功—— 记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与(大清新刑律)》,载《书屋)2005年第2期。
⑤ 在2o世纪初年的法律改革中,主持者沈家本曾指出:“今日法律之名词,其学说之最新者,大抵出于西方而译自东国”。参
见:《沈寄移先生遗书.寄移文存》卷四。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颁了若干行政法规,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①
在司法体制、机制方面,通过《试办章程》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从体制到程序全面变革传统审判制度的法律的制定颁布,使我国司法制度在传统狱、讼分理的基
础上,开始实行崭新的民、刑庭告诉,分别审理制度;
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得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行政
机构之外司法;新式的回避、告诉制度也进一步完备
和规范。在《试办章程》颁行前后,民、刑合一的《大清
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民、刑分立的《大清刑
事诉讼律(草案)》也先后拟就,虽因种种原因未能颁
行,但其所确立的审判独立、公开审理、控审分离、控
辩平等原则等内容仍被其后继的南京临时政府、北
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所遵循和沿用。②甚至,在1949
年后,这个时期确立的一些现代诉讼原则也在一些
法律制订的过程中得到部分遵循和体现。
而从《试办章程》的主要内容和性质来看,根据
当时法部奏折,拟定《试办章程》的主要内容是:“以
总纲居首,释民刑之定义;次审判通则,明司法之权
能;次诉讼通则,详呈诉之方法;次检察通则,尽补助
作用;而以附则终之,定实行之期间。凡为五章,每章
之中,自分节目,都为一百二十条。”③《试办章程》的具体章目是: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审判通则,分为
八节:第一节审级、第二节管辖、第三节回避、第四节
厅票、第五节预审、第六节公判、第七节判决之执行
和第八节协助。第三章,诉讼,分为六节:第一节起
诉、第二节上诉、第三节证人鉴定人、第四节管收、第五节保释和第六节讼费。第四章,各级检察厅通则。
第五章,附则。从法律名称的字面上看,《试办章程》
应该是一部法院组织法,但从当时法部的奏折和该
法的具体章目来看,就会发现其内容大部分是规范
诉讼行为的,尤其是章目中第二章“审判通则”和第三章“诉讼”,其篇幅占据整部法律的绝大部分,法规
全篇为120条,这两章就有93条之多。而如果仔细
阅读该法全文,更能够很容易感觉到其具有的浓烈
· 151 ·的诉讼法色彩,因此也被誉为“实际是清末惟一正式
公布的具有近代诉讼法性质的法规”。④同时,由于
在该法确立了民事刑事案件分理制度、回避制度、预
审制度、公开审判制度、诉讼代理制度、证人鉴定人
证据制度、检察厅及检察官制度等等于我国传统狱
讼中没有的新制度,因此,有学者也认为,该法正式的颁布和适用,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新司法体系的诞
生。在近代中国法制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意
义。⑤正是因为《试办章程》具有这些进步之处,它的颁布大大推动了我国诉讼制度近代化的进程,并且
尽管后来清政府很快覆灭,但该法并未被废止。中华
民国成立后,《试办章程》仍被援用。其后,于民国二
年十月、四年二月、四年十月、四年十二月、九年一
月、十年二月又进行修订,一直实行到民国十年《刑
事诉讼条例》和《刑事诉讼律》颁布实施为止。⑥
从这样的背景来考察,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鉴定”一词的引人,与适应当时司法制度、体制和机
制等变革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即目的应该是设计一
种配套的新的证据制度。
对于《试办章程》中各项进步之处,相关的论述
较多,⑦但惟独对于在这部法律中出现的鉴定制度,则是一带而过,语焉不详。涉及该法在我国司法鉴定
制度发展中的意义,更是无人论及。笔者认为,从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发展史来看,《试办章程》同样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标志着在法律制度层面实现了由
古代检验制度向现代鉴定制度的重大跨越。主要理
由如下:
第一,该法第一次确立了法官与鉴定人在身份
上的“审鉴(检)分离”制度,改变了检验人(鉴定人)
在诉讼活动中的法律地位。根据我国司法鉴定史研
究学者的观点,与现代鉴定活动类似的活动在我国
古代被称为检验。从史料记载的情况来看,我国涉及
诉讼的检验活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从那时起到
清末两千年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然朝代更迭
① 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新编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379—380页。
② 郭成伟:《中国近代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研究(1895—1928)序》,载《中国近代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研究(1895—1928)),北京大学
出版社20o4年版。
③ 《法部奏酌拟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折》,载西北政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编印:《中国近代法制史资料选辑》(1840—1949)第3辑。1985年2月。第9页。
④ 朱勇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9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
⑤ 郭成伟等著:《清末民初刑诉法典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262页
⑥ 尤志安著:《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97页。
⑦ 尤志安著:《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97页。
· 152 ·
不断,但基本都沿循了行政、司法合一的制度,由各
级行政长官兼领审判权。检验活动也始终与审判权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各级行政长官或其授权的官
吏亲自实施或在他们主持监督下进行,完全体现为
一种司法审判职能。因此,“审鉴(检)合一”是我国古
代检验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试办章程》第10条明
确规定曾为本案“鉴定人”的“审判官”应当回避,即
确立了“审判官”与“鉴定人”在身份上的“审鉴(检)
分离”,说明鉴定人在诉讼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已经由
原来的审判主持者转变为诉讼参与人之一。另根据
《试办章程》文本设计,将与鉴定有关的规定放在第三章第三节“证人鉴定人”之内,并在规定不得担任的原因(第77条)、应获到厅费(第93条)、川资(第94条)、旅费(第95条)以及供述不实追究法律责任
(第24条)等方面时都将两者并列在一起进行规范。
显然。在当初的法律设计者眼里,在诉讼活动中,鉴
定人与证人类似或鉴定人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证
人。这些在我国法律史上都是第一次。从某种意义上
讲。这两方面的改变,应该是由古代检验制度向现代
鉴定制度重大跨越最核心的标志。
第二。该法第一次明确了鉴定人需具备专业技
术能力资格。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狱讼中从事检
验活动是各级行政长官或其指派的下属官吏的本职
工作。而这些官吏的选拔、任用,通常主要是考察其
“文韬武略”而非检验技术专长。因此,可以说,在我国古代,从事检验的资格与是否具备专业技术能力
无关,而主要是看其是否担任某一级行政长官。《试
办章程》第75条规定鉴定人“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凡有一定学识经验及技能者,均得为之。”第一次提
出了鉴定人必须是“有一定学识经验及技能者”,也
即对担任鉴定人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其他则别无要求,甚至“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
这一规定.无疑是对我国传统司法制度的一个重大
突破。
第三.该法第一次确立了全面鉴定制度。从我国
古代一些历史文化典籍等史料记载的情况来看,我国古代检验活动涉及项目和范围都比较广泛,但直
到宋代,才从法律层面明确确立了检验制度,即在司
法活动中,遇到某些情况必须进行检验。北宋真宗咸
平三年(1000年)十月诏令规定:“今后杀伤公事,在县委尉,在州委司理参军。如缺正官,差以次官。”①
① 《宋会要》.刑法6-1.检验.见《宋会要辑稿》第170册。
② 《宋会要》.刑法6-1.检验.见《宋会要辑稿》第170册。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进一步规定:“检验之官,州差司理,县差尉,以次差丞、薄监当;若皆缺,则须
县令自行。”②即对人身伤亡案件,必须进行检验,这
是法律规定,也是相关行政官员的职责。这种情况,基本上一直沿循到清末都改变不大。根据《试办章
程》第74条的规定:“凡诉讼上有必须鉴定,始能得
其事实之真相者,用鉴定人。”很明显,《试办章程》对
鉴定事项的规定。远远要大于“杀伤公事”,即只要需
要“一定学识经验及技能”,“始能得其事实之真相
者”均必须进行鉴定。因此,可以看出《试办章程》在法律层面确立了全面鉴定制度,应是对我国传统司
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完善。
第四。该法第一次对刑事鉴定和民事鉴定做出
了初步区别,鉴定理论的近代化初现端倪。根据现代
司法鉴定理论,由于不同性质的诉讼涉及的实体法
事实、程序法事实,调查取证主体,举证责任,证明责
任承担主体,证明标准严格程度等等均有所不同,相
应地诉讼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的性质和内容以及
提请(申请)、决定、委托的主体、鉴定结论的审查判
断主体。鉴定实施过程中鉴定人对被鉴定人或物的检查、检验权限,鉴定人虚假鉴定后可能面临的责任
性质等均有所不同,所以按照诉讼性质,鉴定可分为
刑事诉讼鉴定、民事诉讼鉴定、行政诉讼司法鉴定和
自行鉴定等。《试办章程》第75条规定:“鉴定人由审
判官选用,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凡有一定学识经验
及技能者,均得为之。但民事得由两造指名,呈请选
用。”显然,在当时的立法者设计鉴定制度的时候,已
经初步认识到了刑事诉讼鉴定与民事诉讼鉴定的区
别。
第五,该法完善了鉴定结论报告方式和内容,实
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秦简《封诊式》中的“爰
书”,宋代的验状、验尸格目和检验正背人形图,元代的检验法式,到清代的尸格、尸图和检骨图格等等可
以得知,我国从先秦时期始一直到清末,历代法律都
对检验结果的报告格式和内容有较明确的规定。虽
然仔细比对这些检验结果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可以
发现它们经历了从概略到具体,从简单到繁复,从单
纯文字到图文结合等的变化发展,但以现代眼光来
审看这些“检验报告”,它们总体上仍类似现代司法
鉴定中的检查笔录或勘验笔录,即主要强调客观、全
面地记录检验者直接观察到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因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此。这些变化发展基本上是属于“量变”的范畴。而从
《试办章程》第76条规定“鉴定人于鉴定后,须作确
实鉴定书,并负其责任。”而不是要求其“据实填写尸
格、尸图和检骨图格”,显然,对鉴定结论的报告方式
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求客观记录检验
所见。而且还需要运用科学理论对这些“检验所见”
进行分析、鉴别和判断。这个变化很显然应该属于一
种质的飞跃。这些规定,显然也是对我国传统司法制
度相关内容的重要完善。
(四)法律中引入“鉴定”一词对当时和后世的影
响
随着《试办章程》正式引入了“鉴定”一词,很快
得到学术界的响应。1908年,留日学生王佑、杨鸿通
两人合译et本石jii贞吉所著《实用法医学》时,就将
译作改名《东西各国刑事民事检验鉴定讲义》,成为
当时少有的几本现代法医学参考书之一。①自此以
后。“鉴定”一词即被不同时期的立法者、学术界和实
务界普遍接纳。如随后于宣统二年(1910年)完成的被称为“中国历史上首部独立的刑事诉讼法典草案
和民事诉讼法典草案”的《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
和《大清民事诉讼法(草案)》、民国十年(1921年)颁
布的被誉为“我国中央政府正式颁行的第一部刑事
诉讼法典和民事诉讼法法典”②的《刑事诉讼条例》
和《民事诉讼条例》、民国十七年(1928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等法典中,虽然在鉴
定制度的细化方面有了一些变化,但关于“鉴定”的基本涵义却基本上始终一一贯之。即基本上都保持
了“鉴定”一词最早被引入法律时主要的涵义:(1)在诉讼中。遇有需要专门知识和技术才能查明案件事
实时,必须进行鉴定;(2)鉴定的作用或目的,是为了
· 153 ·
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1991年修正后正式
颁布)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
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
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年)第35条规定:
“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对专门性问题需要鉴
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仲裁法》(1994年)第44条规定:“仲裁庭对专
门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可以交由当事人约定的鉴
定部门鉴定.也可以由仲裁庭指定的鉴定部门鉴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2003年)第7
2条第3款规定:“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
性较强的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
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中
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2o05年)第90条规定:
“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有争议的专门性问
题的。应当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
鉴定;鉴定人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
名。”等等法律和不可胜数的以“鉴定”为主题词的论
文、论著。
(五)现实生活中“鉴定”一词的词义
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汉语中的“鉴定”一词,最早是1887年从et语翻译引进的法学词汇,并于
1907年l2月4 et通过当时的法律《各级审判厅试
办章程》正式吸纳为我国法律专门术语,随后即被历
代立法者、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接受,现行法律条文
和法学著作仍然在广泛使用。这样一个法律专门术
语。从何时开始。以及为何要突破法学的界限广泛渗
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几成现代汉语中普通
补充法官在审判时法学知识之外的专业技术知识,常用 语,原因不详。但这样广泛渗透的结果,就使
以协助其查明案件事实;(3)鉴定人必须由具有专门 现代 语中“鉴定”一词的词义发生了一定的衍变。
知识和技能的人担任;等等。(~(1999年缩印本)上的解释为:“鉴定:鉴别评
时至今13,在现行的相关法律和法学著作中,仍 定,确定优劣真伪0 99;《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的解
然在广泛使用“鉴定”一词,而且其主要意思仍然与 释为:f‘鉴定:(1)鉴别与评定(人的优缺点);(2)评定
当初引入时基本相似。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 人的佛缺点的文字;(3)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
法》(1979年颁布,1996年修正)第119条规定:“为 劣等。f’透过这些解释,可以看出,在现代汉语中,“鉴
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 定”一饲i,已远非法律专门术语,其内涵和外延已经
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中 被显舞扩大。
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82年以《中华人民共、“司法鉴定”一词的引入、概念演进和立法历程
① 何颂跃:《民国时期我国的法医学》,载《中华医史杂志)1990年第3。
② 张晋藩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史》,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6月f版,第500页,第502页。
· 154 ·
在汉语中与“鉴定”相关的另一个词是“司法鉴
定”。单从字面上看,“司法鉴定”似乎比“鉴定”一词
更接近司法或法律事务,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司法
鉴定”一词从汉语中初次出现到正式引入法律整整
用了50年时间。远远超过“鉴定”一词所用的20年。
而且在这50年中,“司法鉴定”一词,或较长时间处
于语焉不详、意思朦胧的状态,或忽然又成为学术
界、实务界乃至社会大众广泛讨论和关注的“热点”
法学词语,讨论过程更是争议不断,相互间难以说
服,直至导致严重的法律冲突。
(一)1955~1979年—— 汉语中“司法鉴定”一词的引入及其最初的命运
与“鉴定”一词引入汉语时即为法学词语不同。
汉语中“司法鉴定”一词,最初是出现在鉴定研究机
构名称中。我国最早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也是最主
要的鉴定教学、检案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现代法
医学创始人林几教授受命于1932年8月1日在上
海创建的“司法行政部法医研究所”。1949年6月,上海解放后。上海市军管会将该所附属于上海市人
民法院。1951年10月,该所又改为华东军政委员会
司法部直接领导的“华东司法部法医研究所”。19
53年8月。“华东司法部法医研究所”改为“最高人民法
院华东分院法医研究所”。1955年7月。“最高人民
法院华东分院法医研究所”改为“中央司法部法医研
究所”,同时又成立“司法鉴定科学研究所”,承担法
医学和刑事技术的检验鉴定工作。①这是汉语中第一次出现“司法鉴定”一词。后来,1959年4月28
日。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第二届全国人大一
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司法部、监察部的决议》,司法
部被撤销。②同年冬,“司法部法医研究所”和“司法
鉴定研究所”合并为“公安部刑事技术研究所”。1960
年秋,“法医研究所”、“司法鉴定研究所”以及“公安
部刑事技术研究所”均被撤销。③至此,“司法鉴定”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一词从我国司法体系中完全消失。直到十一届三中
全会之后,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为了适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加强司法行政工作,设立司法部”,司法部被
恢复设立。尔后司法部委托华东政法学院在上海开
始恢复建立“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于1983年
经国家科委批准才正式复建。全称为“司法部司法鉴
定科学技术研究所”。④这是“司法鉴定”一词第二次
正式出现。此后,这个研究所长期存在并持续发展,在较长时期里成为全国惟一冠以“司法鉴定”的国家
部委级科研、鉴定机构。并于2003年被司法部确定
为国家司法鉴定人继续教育基地。
对于前述1955年7月设立的“司法鉴定科学研
究所”,据徐立根教授介绍.是“学习前苏联司法部的经验”,而汉语中“司法鉴定”一词也是“从俄文翻译
过来的”。⑤金光正教授也介绍说,“司法鉴定科学研
究所”成立之初曾有前苏联专家在该所主持培训工
作。⑥通过这些介绍可以得知。汉语中的“司法鉴定”
一词,应该是从俄文翻译引进的。
从前面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司法鉴定”一词
从首次翻译引进到从我国司法体系中完全消失仅仅
持续了短短的4年多时间。而其再次正式出现,期间
间隔了大约23年。这个演变过程,实际上也基本反
映了我国司法鉴定事业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遭受的多舛命运,即在较长时期司法鉴定工作处于主管
机关不确定、机构设置不稳定、机构性质不明确以及
后来直接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冲击而被迫撤销等
等这样极不正常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连正常的检案和科研工作都无法保证.对于“司法鉴定”概念的研究只能是一种“奢望”。因此,在“司法鉴定”一词
引入汉语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其概念都未见有任何论
述。
(二)1979-1997年—— “司法鉴定”定义的出现
及其相对平静期
① 陈康颐著:《应用法医学总论》,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319页。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撤销司法部、监察部的决议》,载《人民日报)1959年4月29
日第2版。
③ 郑钟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司法鉴定工作》,载《法学》,1984年第l1期;前引① 陈康颐书,第318页。其后,公安部鉴
定研究机构的演变过程是:1972年12月6日,国务院批准公安部成立公安部126所,1984年,更名为公安部第二研究所
(又称公安部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1996年1月11日,经公安部党委研究决定,并报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以公安
部第二研究所为基础正式成立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④ 金光正:《必须加强司法鉴定工作》,载《政法论坛》,1985年第4期。
⑤ 徐立根:《对我国鉴定制度中几个问题的研究》,载《刑事技术)2005年第4期。
⑥ 金光正主编:《司法鉴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修订版.第32页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我国最早对“司法鉴定”一词做出定义的是一些
工具书:1979年版《辞海》的定义是:“司法鉴定:运
用科学技术或其他专门知识对案件有关的事实(如
死亡原因、伤害程度等)所进行的鉴别和判断。有法
医鉴定、化学鉴定、会计鉴定、指纹鉴定、书法鉴定
等。”1982年9月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译的“国外法学知识译丛”之《刑事侦查与司法鉴定》翻
译了《苏联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48卷412~413页,其中就包括“司法鉴定”条目:“司法鉴定是鉴定人为
了获得侦查机关或法院所需要的证明,对刑事案件
或民事案件的有关案情的事实进行研究。凡科学、技
术、文学、艺术各个部门涉及司法方面的问题都可以
进行司法鉴定。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即鉴定人根据他
运用专门知识所做出的结论,与证人的陈述、被告的个人申诉以及物证、书面证明等,同样都是司法证据
之一(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典
第58条)。由鉴定人作过鉴定意见的事实,像一切证
据一样,还需由侦查人员和法院连同收集到的其他
一切有关案件的证据加以综合鉴定(俄罗斯苏维埃
社会主义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典第3篇第298条)。苏
维埃诉讼法在以下两方面使双方当事人都享有广泛的权利:声请鉴定人回避和要求利害关系人参加预
审或审判阶段的司法鉴定(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典第43、48、169、174条)。根据苏
联最高法院全会的解释.民事诉讼中的司法鉴定应
按照刑事诉讼中相同的规则进行。为了在某些最常
用的司法鉴定类型方面(如医学鉴定、精神病学鉴
定、刑事鉴定、账册鉴定)制定出较好的科学研究方
法,在苏联建立了国家鉴定机关网。”①
在此之后,还有其他一些工具书对“司法鉴定”
作过界定:如1982年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法医学
卷)》的定义为:“司法机关在侦查和审判各种案件
中,会遇见许多专门性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侦查人员
与审判人员都能解决的,这时,侦查员或审判员就要
把同案件有关的检体(人或物),委托具有专门知识
和经验的人员进行检查,提供证据,做出结论。以帮
助司法机关办案,这就是司法鉴定。”1984年版《中
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的定义为:“司法鉴定(judi.
cial expertise):诉讼进程中侦查、审判机关为了查明
案情,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包括可疑的或有争
· 155 ·
议的某种物证或书证,委托国家鉴定机关或指定具
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人,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甄别和
判断。包括刑事技术鉴定和为解决民事争议而进行的鉴定。”1984年版《法学词典(增订版)》的定义为:
“司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运用科学技术或其他专门
知识,对案件中的有关事物所作的鉴别与判断。”
随后我国第一批司法鉴定学科专著问世.其中
也有对“司法鉴定”一词的定义.如:1988年5月金
光正主编《司法鉴定学》的定义为:“司法鉴定即在侦
查或审判等诉讼程序中.对案件自身情节或处理各
种证据所涉及的某些专门知识性问题,聘请或指派
有关专家进行的检验过程和评断。”②1993年12月
最高人民法院技术局法医处编《司法鉴定概论》的定
义为:“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侦察、审判机关
为了查明案情,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委托国家
鉴定机关或指定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依照法定程
序所作的鉴别和判断。通常进行的司法鉴定有法医
学鉴定、司法精神病鉴定、司法会计鉴定、司法化学
鉴定、司法物理学鉴定和犯罪侦察学鉴定。”③
在这个阶段.很集中地出现这些定义,应该与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
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中华
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82年3月8日第五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
过了新中国第一部民事诉讼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事诉讼法(试行)》有直接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第88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
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
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第109条规定:“人民法院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搜查、扣押和鉴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63条
规定:“人民法院需要解决专门性问题时.有关部门
有义务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指派有专业知识的人
进行鉴定。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案件
材料,询问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
结论,在鉴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并由鉴定人所在单
位加盖公章,证明鉴定人身份。”这是新中国法律第一次对侦查活动、审判活动中的鉴定做出规范。将这
些法条与前述各种定义进行对比,可以很容易地发
现,虽然那些定义在文字表述上有一些差别.但内涵
①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译:《刑事侦查与司法鉴定》,知识出版社1982年9月版,第194~195页。
② 金光正主编:《司法鉴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修订版,第8页。
③ 最高人民法院技术局法医处编:《司法鉴定概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 156 ·
却基本一致。即基本上都是对这些法条的字面学理
解释。
尽管在这个阶段也有学者对“司法鉴定”一词本
身表示了质疑,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编第二
章第六节的标题是鉴定,不是司法鉴定,在标题下面的条文中有鉴定、补充鉴定、重新鉴定和鉴定结论,没有司法鉴定字样。这司法两字是外行人加上去的。
完全不符合法律规定。”①但总体的情况是,在此阶
段对“司法鉴定”一词争议很少。或者甚至可以说在学术界谈论的都很少。据笔者检索资料,在正式期
刊,涉及“司法鉴定”法学基础理论②方面的论文,1984年、1985年各有1篇,⑧此后直到1994年甚至
再没有这方面的论文发表。“人们对(司法部司法鉴
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之中的)司法鉴定这个用语并没
有发现有什么不合适。只知道它是指司法部主管的鉴定机构。”④而在鉴定实务中,除了司法精神病学
鉴定有时称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之外,其他各种
鉴定基本上均以所属学科命名,如法医学鉴定、文件
检验、物证检验等等,而绝少有以“司法鉴定”命名的。因此,在较长时期,“司法鉴定”一词一直处于意
思朦胧的平静期。
(三)1998-2004年— — 学术讨论逐渐热列。意
见对立明显。未能形成共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司法鉴定”的讨
论逐渐开始热闹。先是在1994年,北京大学司法鉴
定室召开关于建议统一使用“司法鉴定学”学科名称的论证会,对学科名称进行了论证。⑤紧接着,199
5年、1996年开始逐渐有学者撰文对我国司法鉴定制
度、体制和机制等进行反思和提出相关鉴定立法建
议。⑥这之后随着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大第四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
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审判制度改革
从理论探索正式落实到了司法实践层面,1997年9
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做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
和检察权”的战略决定,使我国司法改革实践全面启
动。进一步推进了关于诉讼程序和管理方式的探索。
伴随着这些改革和探索,关于司法鉴定法学基础理
论方面的论述也逐渐开始增加。但这些论述中涉及
“司法鉴定”一词时。或采用前面介绍过的传统通说
学理解释。或者干脆不对“司法鉴定”一词进行界定,而直接讨论其制度、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但讨
论中作者们隐含的界定仍然是前述通说解释)。到了
1998年6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司
法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
办发[1998190号),⑦将“指导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
鉴定工作”的职责赋予司法部。1999年7月19日,法制日报刊登《司法部关于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
定机构公告(第1号)》,公布了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
技术研究所、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华东政法
学院司法鉴定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中
国人民大学物证技术鉴定中心、北京大学司法鉴定
室、西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和北京华厦物证鉴
定中心等第一批独立于公、检、法机关的“面向社会
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由于出现了一个新词“面向
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实际上才真正启动了对“司
法鉴定”概念的讨论。有些论述即直接以“司法鉴定
概念”为主题。有些则在讨论其他司法鉴定法学理论
问题时将“司法鉴定概念”的讨论作为一个重要的部
① 陈康颐著:《应用法医学总论》,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319页。
② 笔者认为,根据鉴定的属性,鉴定或者司法鉴定学科的基础理论,应该分为两部分:一类是以研究鉴定制度、体制和机制等
为主要内容的法学基础理论;另一类是以研究鉴定科学原理、技术手段和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基础理论。
③ 这两篇论文是:郑钟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司法鉴定工作》,载《法学)1984年第l1期;金光正:《必须加强司法鉴定工
作》,载《政法论坛》,1985年第4期。
④ 徐立根:《对我国鉴定制度中几个问题的研究》,载《刑事技术》20o5年第4期。
⑤ 张玉镶,孙东东:《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召开关于建议统一使用“司法鉴定学”学科名称的论证会》,载《中外法学)1994年第1期。
⑥ 这方面较早期的论述,主要有:金光正:《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载《人民检察)1995年第7期;李万忠:《我国司法鉴
定制度主要缺陷及其完善》,载《法学杂志)1996年第1期;曾伟雄,刘慧明:《司法鉴定主体之立法刍议》,载《政法学刊》
1996年第3期;周平:《略论刑事司法鉴定资格与涉围》,载《法学杂志)1996年第5期。在此阶段,笔者也曾对这方面的问题
作过讨论,参见:第页引① 王世凡文。
⑦ 此文件在涉及司法鉴定问题的相关讨论中似乎较少有人提到,实际上它就是被许多作者笼统地称为“国务院批准的司法部
‘三定’方案”的法规文本。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分。①
在这些论文、论著中.作者们从不同的观察角
度,在司法体制改革的不同发展阶段,或借鉴英美法
系经验,或参考大陆法系做法,或称从国情出发,或
糅合多个来源,对于司法鉴定的概念提出了许多不
同的概括、界定。这样,几乎在同时,相互间差别极大的界定纷纷呈现,仔细分析归纳,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第一种观点.认为:“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
中,司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依法指派或聘请具有专
门知识技能的人员.就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所
作的鉴别和判断。”②
第二种观点,认为:司法鉴定不仅指司法机关办
理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中进行的鉴定,而且还
包括:“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
护人”委托的鉴定: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活动及其案件
当事人委托的鉴定:仲裁庭与仲裁案件当事人及代
理人委托的鉴定;纪检、监察部门委托的鉴定;公证
机构、调解组织委托的鉴定;“社会各团体(包括境外
团体)、单位、组织和个人对涉嫌危害社会稳定和政
治安定事件以及涉嫌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事件”委
托的鉴定;等等。③
第三种观点,认为:“司法鉴定是人民法院、人民
检察院、公安机关、安全机关、监狱、仲裁机关、当事
人对案件立案前取证、诉讼、执行、仲裁过程中的专
门技术、专门知识问题,委托有鉴定权的机构或鉴定
人依法检验、评断的活动。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指
已进人诉讼程序的鉴定;二是指无鉴定不能立案的鉴定。”④
第四种观点,认为:“只有法官决定委托的专门
· 15’7 ·
性鉴定才称之为司法鉴定.其实质属于司法调查权
和审查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官对当事人各方提
供的鉴定结论以及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司法调查和
审查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司法鉴定人员帮助法官
科学认证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审查证据,查
明、确证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损害事实与程度以
及与量刑、赔偿有关事实。”⑤
比较上述几种观点,可以发现,第一种观点,基
本上就是诉讼法法典法条的传统通说学理解释;第二种观点,是笔者见到的最“超级扩大化”的解释,即
基本上将“司法鉴定”扩大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第三种观点,属于有限扩大化解释,较第二种观
点有所保留.即将司法鉴定的范围从传统认识的“诉
讼中”扩大到了“立案前取证和仲裁过程中”。第四种
观点,属于“缩小化”解释.不仅将司法鉴定局限于诉
讼活动中.而且明确限定了鉴定决定主体只能是法
官。
这些观点,特别是后3种观点,在随后的讨论过
程中,不仅被原作者们进一步发展,并且对现实中的有关法规制订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详见后面介
绍)。同时这些观点也被其他作者所借鉴、引用、发
展,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了争论之中。正是由于如此,所以在1998年至2004年期间,在学术界和实务界,相关的讨论空前热烈,各种相互差异极大的结论和
设计异彩纷呈,这些由法学家、科学家不同学术思想
观点交锋所表现出的争议.作为推动学术发展的基
本形式,是法学、司法鉴定科学繁荣的标志,⑥但对
司法鉴定概念、性质等方面的界定,却由于争议、分
歧越来越大,各种观点难以相互说服.因此直到
2005年司法鉴定的法律界定产生之前.始终未成形
①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底,仅在正式杂志上发表的讨论司法鉴定法学基础理论方面问题的论文至少已有近400
篇之多:这类论文最早见于1884年,1984、1985、1887年每年各1篇,1994、1995年每年2篇,1996、1997年每年4篇,1998年8篇,1999年14篇,2000年31篇,2001年53篇,2002年59篇,2003年67篇,2004年53篇,2005年上升到至少
96篇。涉及司法鉴定法学基础理论内容的专著,最早见于1988年,直到1996年,8年间只有7部:金光正主编《司法鉴定
学》(1988、1991、1995三个版本)和《司法鉴定知识大全》(1993)、最高人民法院技术局法医处编《司法鉴定概论》(1994)、邹
明理主编《司法鉴定教程》(1995)、王传道主编《司法鉴定概论》(1996)。1997年未见此类专著出版。1998年后到2005年,仅7年时间,仅据笔者所见,至少已经有26部之多。统计分析这些论文专著发表、出版的时间和数量,可以发现1998年在时间上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从该年始发表、出版的数量开始激增。
② 姜志刚:《对司法鉴定现状的思考》,载《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1999年第2期。
③ 参见吴军:《如何使司法鉴定工作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载《中国司法11999年第11期。
④ 孙业群:《构筑我国司法鉴定新体制》,载《现代法学11999年第6期。
⑤ 参见何颂跃:《司法鉴定的本质与当前的困惑》,载《法律与医学杂志)200o年第7卷(增刊)。
⑥ 包建明:c司法鉴定”杂谈》,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4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351页。
· 158 ·
成共识。
(四)1998-2004年— — 地方立法先行,部门规
章跟进。最终导致法律冲突
我国最早出现“司法鉴定”一词的国家级法规。
是1989年7月11 ft由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和卫生部颁布《精神疾病司法鉴
定暂行规定》(卫医字(89)第17号)。但这个法规只
是在名称中引用了“司法鉴定”一词。法规中并未对
其进行界定。随着1994年起学术界、实务界开始对
“司法鉴定”相关内容进行热烈讨论并产生一批成果,很快引起一些省级地方立法机关的重视并付之
实践。1998年12月12 et,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
过了我国第一部地方性的司法鉴定管理法规— —
《黑龙江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随后,重庆市(1999
年3月26 ft)、吉林省(1999年11月27 ft)也制定
了自己的地方性司法鉴定法规。
除了地方立法机关的这些表现,2000年8月1
4ft,司法部颁布了《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
法部令第62号)和《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司法部
令第63号)这两个我国最早较系统规范司法鉴定活
动的部门规章。但可能由于当时争议较大。这两个规
章中都回避了对司法鉴定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只是
在《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第2条中规定:“本
办法所称的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以下简
称司法鉴定机构)是指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和其
他组织或当事人的委托,有偿提供司法鉴定服务的组织。”在《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第2条中规定:“本
办法所称的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人(以下简称
司法鉴定人)。是指取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和
执业证书。在司法鉴定机构中执业。运用专门知识或
技能对诉讼、仲裁等活动中涉及的专门性技术问题
进行科学鉴别和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随后在司法
部有关负责人就这两个司法鉴定有关管理办法答记
者问中才称:“司法鉴定。是指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
机关、仲裁机构、其他组织或者当事人的委托。依照
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运用专门的知识或技能。对
诉讼、仲裁等活动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评定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的活动。”①在这两个部门规章颁布之后,地方立法
更是明显加速,截止到2004年底,已有黑龙江、重
庆、吉林、河南、湖北、江西、四川、河北、山西、宁夏等
10个省(市、自治区)和深圳市制定了有关司法鉴定的地方性法规。②
综观这些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可以发现,它们
中有相当一部分将“司法鉴定概念”或“司法鉴定的适用范围”,界定为“在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以及在仲裁、公证等活动中对专门性问题进行的鉴定”。或
者“是指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公民、法人或
其他组织的委托对专门性问题进行的鉴定”。或者
“是指司法鉴定人对涉及案件中的有关证据问题进
行技术鉴别活动”。③由于上述几种“司法鉴定概念”
或“司法鉴定适用范围”得一个共同点是采用了“司
法。即掌管法律”的传统的广义司法概念,将非诉讼
性鉴定纳入司法鉴定,故有人称其为“广义司法鉴定
概念”。
2001年11月16 ft,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
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法发[2001]2
3号)。第一次从部门规章层面对司法鉴定做出了界
定。该规定第2条称:“本规定所称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人民法院依据职权,或者应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申请。指派或委
托具有专门知识人,对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
评定的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参与制订这个规定的专
家进一步解释说:“司法鉴定就是在程序上实行公
正。以科学判断、分析与评估活动来终结诉讼双方对
专门性问题的争执,协助法官实现这种司法权的终
结性。”同时。还强调。“司法鉴定权的支配力量是人
民法院”。“只有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才具有司法
鉴定的鉴定权”。④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作者的意
思是:只有人民法院决定进行的鉴定。才能称为司法
鉴定。公安、检察、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行业
鉴定机构的鉴定。均属非诉讼性活动中的鉴定,不属
于司法鉴定。⑤由于这些论述的前提是所谓司法权
即指审判权的狭义司法概念。所以这种对司法鉴定的界定又被称为“狭义司法鉴定概念”。
将以前者为代表的“广义司法鉴定概念”与以后
① 《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就司法鉴定有关管理办法答记者问》,载《法制日报》20oo年9月19日。
② 李禹、李奇:(2004年司法行政机关司法鉴定工作统计报告》,载《中国司法鉴定》20o5年第3期。
③ 参见重庆市、黑龙江省、四川省、深圳市《司法鉴定条例》、《司法鉴定管理条例》第2条。
④ 何颂跃:《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的理解和适用》,载《人民司法》20o2年第5期。
⑤ 前引,何颂跃文。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者为代表“狭义司法鉴定概念”进行比较,我们会很
容易感觉到它们在司法鉴定性质、决定主体和范围
等的规范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并形成法律冲突。这
种法律冲突直接的后果就是在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实
施过程中相互掣肘,哪个规范都得不到真正落实。同
时这种法律冲突也迅速在学术界、鉴定实务界内部
造成了认识上更大的混乱和分歧。引起进一步的争
论。因而这些法规和规章颁布之后,不仅未能定纷止
“乱”。反而给制定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系制造了
更大的桎梏。
(五)2001-2005年— — 国家立法从起步到完
成.司法鉴定法律界定产生
在学术界讨论争论正酣,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相互冲突呈僵持之际,国家关于司法鉴定的立法却
已经在另一个层面悄然启动。它的动因是自2000年
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来,每次代表大会期间都
有关于要求尽快制定司法鉴定法的议案(其中九届
四次会议有8个代表团的266名代表,五次会议有
7个代表团的234名代表提出该议案)。
为了办好这些议案。从2001年5月开始。全国
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就司法鉴定的法律定位、管理
体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
调查研究。充分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和多次组织讨论。
于2002年12月23日拟订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草案)》(以
下简称“草案”),并提交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草案被印发各省
(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由于当时有关部
门对司法鉴定的管理体制、管理内容等问题意见分
歧较大,难以在短时间内提出草案修改稿提请常委
会会议进一步审议,因而,草案被搁置了一段时间,没有很快进入二审。
后来通过持续的相关调查研究和论证、修改,特
别是2004年9月中共中央转发的《中央司法体制改
革领导小组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
见》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明确
要求,对立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各方的认识
逐步趋同。2004年12月8日、21日,全国人大法律
· 159 ·
委员会召开会议,对草案进行了逐条审议。完成了该
草案的二次审议稿。同年12月25日。提交十届全国
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进行了二次审议。二次审议
结束后,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就该草案二次审
议稿有关问题进一步征求了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
于2005年2月25日完成草案三次审议稿。并提交
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4次会议审议。同年
2月28日,该草案三次审议稿终于在该次会议高票表
决通过。①
这样,经过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历
时4年。最终我国第一部规范司法鉴定活动的法
律—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
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于2005年
2月28日正式公布。并于2oo5年10月1日开始正
式实施。《决定》第1条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
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
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这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
对司法鉴定做出权威界定。
三、司法鉴定法律界定的意义及《决定》对现实
管理体制的影响
(一)司法鉴定法律界定的意义
将《决定》做出的司法鉴定界定与前面提到的“广义司法鉴定概念”和“狭义司法鉴定概念”等相比
较,可以看出,《决定》对司法鉴定的界定最主要是在两方面做出了规范:其一,明确了司法鉴定的性质。
即司法鉴定是在诉讼活动中进行的,是一项涉及诉
讼的活动;其二,明确了司法鉴定适应的范围,即将
整个诉讼过程各环节,如侦查、起诉、审判等阶段中的鉴定都纳入司法鉴定的范围(结合《决定》第7条
分析)。
通过前者,很明显对“广义司法鉴定概念”将仲
裁等非诉讼鉴定纳入司法鉴定范围的作法进行了禁
止。这一禁止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司法部于2005年9
月30日在《决定》正式实施之前公布了《司法鉴定人
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95号)、《司法鉴定机构
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96号),明确废止了
2000年8月14日公布《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司法
① 根据以下资料综述: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侯宗宾:2002年l2月23日在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1次
会议上《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落实十六大精神,依法规范司法鉴定
管理一一司法部张军副部长答本刊记者问》,载《中国司法鉴定杂志》2005年第2期。
· 160 ·
部令第63号)和《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
法部令第62号)。在新颁布的两个规章中。涉及司法
鉴定范围的内容,已经完全采用了《决定》的表述。
而通过后者.则对“狭义司法鉴定概念”所隐含的“只有人民法院决定进行的鉴定才是司法鉴定”的理念进行了修正。最直接的效果是最高人民法院于
20o5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
定)做好过渡期相关工作的通知》(法发[2005]1
2号)中明确宣布:“⋯ ⋯各级人民法院应当认真组织
学习《决定》,深刻领会《决定》的精神,坚决贯彻落实
《决定》的相关规定,做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各项
工作,⋯⋯并着手研究制定《人民法院司法技术工作
管理规定》,争取在2005年10月1日前颁布实施,同时废止《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和《人
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看出。《决定》对司法鉴定的界定。虽然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但其内涵却具有十分
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历史意义上
讲.一是结束了司法鉴定一词引入我国长达50年,较早即出现在中央部委级鉴定机构和法规名称之
中,后来更被许多地方鉴定机构名称、规章采用,但
长期以来却没有明确法律界定的尴尬历史;二是从
国家法律的层次对以往地方性法规、中央有关机关
和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之间的法律冲突进行了彻
底的纠正;三是对长期以来学术界、鉴定实务界在司
法鉴定概念认识上的分歧进行了厘清。
而从现实意义上看.随着2004年9月中共中央
转发《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司法体制和
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2005年9月最高人民
检察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
意见》,2005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
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3~2008)》等等,预示着新
一轮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
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决定》在此关键时刻及时地对
司法鉴定做出法律界定,为统一思想认识,集中各方
面学者、专家的智慧。乘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东
风。构建具有我国特色、适应我国法制建设需要的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新体制和工作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法律依据和理论保障。
(二)《决定》对现实管理体制的影响简析
仔细阅读《决定》全文,这部法律除了前述对司
法鉴定做出了权威的法律界定之外。其实也正如其
名称所显示的那样,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司
法鉴定工作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等做出了规定。《决
定》全文共18条,概括起来,主要涉及8个方面的内
容:(1)对司法鉴定概念做出了法律界定(第1条);
(2)规定了国家实行鉴定人、鉴定机构登记管理的司
法鉴定业务范围(第2条)和具体含义(第17条);
(3)明确了司法鉴定登记管理主管机关及其管理权
限(第3条)和违规操作的法律责任(第13条);(4)
规定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从事司法鉴
定业务资格、条件(第4条、第5条),申请审核登记的方式和鉴定人、鉴定机构名册编制及公告制度(第6条);(5)明确了鉴定机构之间的隶属关系(第8
条);(6)明确了鉴定人、鉴定机构的法定义务(第8
条、第9条、第10条、第11条、第12条)和法律责任
(第13条);(7)对如何确定鉴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
准(第15条),如何制定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登记、名
册编制和公告的具体办法进行了规定(第16条);
(8)对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管理部门设立鉴定机构
进行了禁止,对侦查机关设立的鉴定机构业务受理
范围进行了限制(第7条);等等。
将《决定》的这些规定放在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发
展史中去考察。我们会发现,其中许多内容无疑便是
长期以来理论界、实务界及至社会大众广泛关注和
对现实司法鉴定体制“诟病”的“热点”问题。因此,当
《决定》一颁布,首先迎来的便是一片赞扬之声,溢美
之词不绝于耳。但很快,头脑冷静的学者即开始对
《决定》进行反思和检讨。①概括这些反思和检讨的结果,主要观点便是:从《决定》的内容来看。其性质
实际上更接近是关于司法鉴定管理活动的行政法.
所以它只涉及了鉴定的范围、鉴定的登记、鉴定人和
鉴定机构的条件、鉴定具体的行政管理和鉴定人的责任等等。而对学界长期争论和严重困扰司法实务
工作的司法鉴定的主体、启动机制、运行程序、实施
程序、采信机制、监督机制等问题并没有进行规范。
因此,《决定》的出台并不意味着有中国特色法律体
① 这方面较早的论述,参见:刘鑫、常林:《重构我国司法鉴定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载《法律与医学杂g)205年第1期;常林、刘鑫:《司法鉴定改革面临的挑战》,载《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2期;窦树亮、王新:《关于我国改革进程中的司法鉴定
制度的思考》,载《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3期;张玉镶:《(决定)的定位与进一步完善》,载《中国司法鉴定)2oo5年第3期。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系的司法鉴定制度已经真正形成,而只能是一种司
法鉴定改革实践中的阶段性成果。①
在分析《决定》作用和意义的时候,那个在百年
前第一次将“鉴定”概念引入我国法律的《各级审判
厅试办章程》一直不断地萦绕在我脑海里。是啊,百
年前,《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第一次引入了“鉴定”的概念,虽然该法对鉴定活动的相关规定,依现代的眼光来审视,显得非常幼稚、粗疏,但这并不影响该
法的颁布适用标志着我国鉴定制度的诞生。而这也
注定会让该法在我国司法制度发展史、司法鉴定制
度发展史上留下永久的光辉。而百年后,《决定》第一
次将“司法鉴定”引入我国法律,并规划出了新的司
法鉴定管理体制。尽管该法的许多规定不尽如人意,有些司法实务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鉴定相关问题也没
有通过该法得以解决,但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
回顾今天的历史的时候,会发现《决定》同样会是我国司法制度发展史、司法鉴定制度发展史上一座重
要的里程碑。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完全赞同有关学者的观点:《决定》的出台必将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产
生深远的影响。②
四、结语
通过前文对“鉴定”一词的来源和演变等方面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鉴定” 一词最早引入我国是
1887年。而其正式成为法律专门术语,则始于19o7
年12月4日清政府颁行的《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
从那时起,经过百年发展演变,虽然时至今日作为法
律专门术语的“鉴定”其主要的内涵仍然与当初被正
· s1 ·
式引入法律时基本一致。但从现代汉语来看,“鉴定”
一词其实早已突破法律的“樊篱”。渗透到了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几乎已经成为现代汉语普通常用词
语之一。而通过对“司法鉴定”一词从引入、概念演
进、立法历程和法律界定的产生及其意义等的回顾.
则鲜活地反映出了“司法鉴定”引入50年间政治运
动和治国方略不同选项对司法鉴定工作发展的直接
影响。粗略地勾画出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司法鉴定
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乱到初步规范漫长、艰难、曲折的发展轨迹。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些轨迹
也折射出了百年来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历程的一个
侧面。
站在“鉴定”正式成为法律专门术语百年历史的尽头展望未来。今天的中国无论政体、国体,还是法
制建设等诸多方面。与百年前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
地的巨大变化,科技、文化、经济建设等方面更是已
经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而对于“鉴定”与“司法鉴
定”的概念及其相关各方面.我们已经拥有了百年来
无数先辈学人和鉴定实施者们对真理“上下求索”的思想结晶与智慧积累。拥有了历代立法者们在制订
法律的过程中对“鉴定”与“司法鉴定”诸方面思考的种种思想闪光和经验教训。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当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时候,我们完全
有理由相信,曾经开创过古典司法鉴定辉煌历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在未来建设现代司法鉴定事业的征程中书写出更新更美的篇章。
景观工程概念方案设计合同 篇5
合同编号:
项目名称:
委托方(甲方):
受托方(乙方):
签 定 地 点:
签 定 日 期:
年 月 日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现就甲方委托乙方进行 程概念方案设计设计工作达成以下合同。
项目规划工
第一条 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 项目 1.2 项目地点: 1.3 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位于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净用地面积: 万平方米,扣除楼座覆盖面积后,景观用地面积约为 万平方米
第二条 设计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2 景观工程概念方案设计任务书(既甲方提供地形图,设计要求等)2.3 国家及地方有关景观工程设计的法规、条例和现行相关设计规范
第三条 服务内容
3.1 阶段一:项目启动与景观设计风格分析 3.1.1周边区域调查并确认设计方向;
3.1.2甲方提供景观工程设计所需图纸等资料之后,将由乙方指派主设计师 和甲方代表共同开始现场和周边区域调查。项目调查的内容为场地及周边的现状条件和周边同类型项目,同时收集相关资料。项目调查之后,乙方将与甲方商议并初步确立项目景观(风格)设计方向; 3.2阶段二:概念方案设计 3.2.1设计目标:
根据甲方和乙方的共同讨论和分析,达成以下共识:
3.2.2设计内容及图纸包括但不限于:
彩色总平面图(彩色总平面图,电脑、手绘表现均可);
景观分析图、系统分析图(功能分区示意图、道路交通分析图、景观水体分析图、空间及视线分析图及其他需表达设计意图的分析图等) 景观设计示意图片;(示意图片只在帮助乙方说明设计创意、风格的前提下不限张数但必须紧扣设计主题);
设计概念及整体构思说明,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的概况、背景、竞争态势分析; 勘察项目现场,分析项目的周边环境(附周边环境图片)和城市的文化特点(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项目的景观设计目标及设计原则、方案创意及构思、功能布局及系统分析等,结合项目的整体规划、建筑特点和策划要求来确定项目的景观定位(景观风格)等; 景观效果图若干张,包括但不限于整体鸟瞰效果,重点区域效果等;(设计单位根据表达效果酌情提供) 设计说明; 经济指标(估算); 设计成果要求:
乙方应向甲方提交的内容为: PPT演示文件;
方案本册为A3幅面,效果图、景观设计示意图片均应为清晰的彩色图片,并在封面标明项目名称、设计单位及完成日期; A1-A0幅面彩色总平面图,以展板形式提供;
提交与方案本册内容一致的电子文件光盘1套,其中:CAD文件为dwg格式,各参考图片、效果图均为JPG等格式;
3.3设计修改、变更及责任
3.3.1设计文件不符合国家及地方强制性标准、规范或者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乙方应当对设计文件进行修改。
3.3.2设计文件应当满足甲方书面提出的要求,如不符合要求,乙方应当对设计文件进行修改,直至甲方认可(以加盖甲方公章的书面文件为准)为止;
3.3.3乙方应对设计文件出现的遗漏或错误负责修改和补充,直至符合甲方要求为止。
第四条 设计日程
4.1 阶段一:项目启动与景观设计风格分析,提交“景观设计发展计划书”
完成日期 月 日之前 4.2 阶段二:第一次提交概念方案设计初稿 完成日期 月 日之前 4.3阶段三: 完成规划概念方案终稿
4.4 本合同所称之“完成”,以乙方提交该阶段全部设计成果并经甲方审核书面认可为标志(以加盖甲方公章的书面文件为准)。
第五条 设计咨询费及支付方式
5.1 设计费
5.1.1双方约定的本合同设计费总价为贰万元人民币,此设计费用已包括设计费、份A3文本,以及电子文件拷贝费用、制作费、税金、其它设备使用和办公费等完成本合同项下工作所需的全部费用。5.1.1.1甲方修改设计方案:
5.1.1.1.1甲方对已提出的设计要求进行颠覆性修改(与设计书面的要求完全不同的修改属于颠覆性修改),修改设计费按照下述单价原则计算:景观工程概念方案设计费,以20元人民币/平方米取费; 5.1.1.1.2甲方对已提出的设计要求进行技术性修改(对设计书面的要求提出合理且优化的修改为技术性修改),修改设计费不另行计算。
5.1.2 如甲方非因乙方违约原因而单方面解除本合同,对于乙方已经完成的工作(乙方已完成工作须经甲方书面确认),设计费按照约定比例支付;
5.2 甲方支付乙方的设计费进度为:
5.2.1合同生效后 2 个工作日内,甲方支付乙方设计费 20 %的,即人民币 ¥4000元(大写:肆千元整),作为前期设计费用(定金);
5.2.2 乙方按合同要求向甲方第一次提交概念方案成果后 2 个工作日内,甲方支付乙方设计费的40%,即人民币 ¥ 8000元(大写:捌千元整); 5.2.3 乙方完成规划概念方案终稿,并经甲方通过 ,在提交图纸后3日内,付清余款。
5.3 如果乙方的设计方案符合甲方要求,甲方将与乙方进行景观工程概念方案深化设计、景观工程方案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合作,本合同约定的概念设计费可在上述全部设计费总价中抵扣。
第六条 甲方责任
6.1 甲方不得要求乙方违反相关的国家强制性规范及标准进行设计; 6.2 乙方完成合同约定的甲方所要求的工作内容后,甲方应对图纸签字确认并按约定日期和数额付给乙方款项和相应阶段的设计费;
6.3 甲方应对乙方各阶段设计成果以书面形式进行及时的意见反馈和确认; 6.4 设计过程中,因甲方变更设计内容、规模而对所提交设计图纸做较大修改,以致造成乙方设计有重大改动时,经双方协商,甲方应适当增付设计费。双方另行签订补充合同。
第七条 乙方责任
7.1 乙方应按照本合同、政府批准文件、甲方提供的设计要求及设计资料进行各阶段的设计工作;
7.2 乙方提交设计成果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设计深度应满足国家及地方现行设计深度的规定;
7.3 乙方按本合同约定的内容、进度及份数向甲方交付设计文件,并确保设计文件的质量;
7.4 乙方有义务根据甲方提出的时间节点安排设计进度;如遇调整,乙方有义务满足甲方的合理调整要求;
7.5 因本合同形成的任何成果性结论和方案的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已支付完全款情况下);
7.6 乙方在提交各阶段设计文件后,应按照甲方要求及审查意见,及时对合同范围内的内容做必要修改和补充;
7.7乙方应确保其设计成果不侵害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否则,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乙方承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的一切直接和间接损失。
第八条 违约责任
8.1 在合同履行期间,甲方如单方面解除合同,合同自甲方依本合同约定地址向乙方提前一周发出书面解除通知,如乙方无异议,则解除;乙方已开始设计工作的,以本合同第三条约定的汇报要求及第五条约定的单价原则为标准,甲方应根据设计人已进行的实际工作量进行核定,(工作量以实际设计进度及实际提交并经由甲方书面认可的设计成果为依据,由甲方进行评定)如按实际工作量计算得出的设计费已超过定金时,甲方应补足超出定金部分的设计费。
8.2甲方应按本合同第五条约定的金额和时间向乙方支付设计费用,若由于甲方自身原因造成逾期支付设计费用,每逾期支付一天,甲方应承担应付未付设计费用的千分之二的逾期违约金。逾期超过30天以上时,乙方有权暂停履行下阶段工作,并书面通知甲方;
8.3若乙方委派的设计人员不能胜任本合同约定的设计任务,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更换该设计人员,乙方应在收到甲方通知后三个工作日内,及时予 6
以更换,此过程不得影响本合同约定的进度要求,否则,甲方有权解除合同,不予支付乙方任何费用,并要求乙方退还甲方已支付的费用; 8.4 乙方应负责对设计文件出现的遗漏或错误负责修改和补充,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由于乙方错误造成的一切损失,乙方除负责采取补救措施外,应免收直接受损失部分的设计费
第九条 保密条款
9.1 在本合同订立前、履行中及终止后,未经合同其他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对本合同和各方相互提供的资料、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商业秘密、技术资料、图纸、数据、以及与业务有关的客户的信息及其他信息等)负保密责任;
9.2 一方违反上述约定导致合同其他方遭受损失或不利影响的,责任方应按
合同总价的10%向合同其他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不足以赔偿合同其他方损失的,应按合同其他方的实际损失赔偿;
9.3 保密条款具有独立性,不受本合同的终止或解除的影响;
9.4 本条及其相关的义务和利益在本合同终止或者解除后 年内继续有效。
9.5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规定及香港《上市规则》规
定必须披露的资料,不属于本条约定的保密范畴。
第十条 免责条款
10.1不可抗力指双方无法控制、不可预见的,或即使可以预见但无法避免的,且阻碍该方全部或部分履行本协议义务的所有事件,包括因政府政策变更或政府命令、天灾、战争、**、空中飞行物体坠落或其他非甲方或乙方责任造成的爆炸、火灾;
10.2 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遇有不可抗力的一方应立即通知对方,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该不可抗力发生及其持续时间的适当证据。遇有不可抗力的一方应在所能及的条件下迅速采取措施,尽力减少损失。如果因为 7
乙方未采取减轻损害的行动而导致甲方的损失增加,增加部分的损失由乙方负责赔偿;
10.3 因合同一方迟延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迟延履行方的相应责任;
10.4 发生不可抗力后,双方应当立即相互协商寻求公正的解决办法。合同各方有权按事件对履行合同影响的程度协商决定是否解除合同、或者部分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延期履行合同;
10.5 遭遇不可抗力事件一方未履行上述义务的,不能免除违约责任。
第十一条 争议解决
11.1 因本合同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争议,双方应通过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时,向 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十二条 其他
12.1 本合同附件系本合同不可分割的部分,与本合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 12.2 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的法人代表(或授权代表)签字及加盖公司公章后生
效,在乙方将正式设计成果(见第二阶段之设计内容及图纸)提交甲方,同时甲方结清上述设计费用后终止;本合同签订前,双方口头或书面达成的有关意向书、备忘录等,均由本合同而取代,凡与本合同内容不符的,均以本合同约定的内容为准。
12.3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本合同签订后,任何对于本合同内容的变更或修改,均应以书面形式做出,并经双方法人代表(或授权代表)签字且加盖双方公司公章确认。
12.4 本合同一式 4份,甲乙双方各执 2 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2.5 乙方提供的函件必须有中文,可以中英文对照,但应以中文为准;本合同内容中文表述和英文表述不一致的,以中文表述为准。12.6 本合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为依据。
12.7 双方确认,本合同约定的下列地址真实有效,各方依此地址向对方发出的信函均视为有效送达。
12.8 其他约定:。
甲方:
乙方:
(盖章)
(盖章)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单位地址: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电
话:
电
话:
传
真:
传
真:
日期:年
月
日 日期:
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 篇6
(一)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概念
“诊所式法律教育”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逐渐通行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式, 是对美国标准案例教学法反思的产物。其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之处在于:在法律教育中引入医学院学生临床实习的教学手段, 倡导学生在实践和经验中学习法律。具体而言, 诊所式法律教育 (或称法律诊所) 是指在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诊所”学生通过代理真实的案件, 为案件当事人“问诊”案情并开出“处方”的实践性教学方法。
(二)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征
法律教育自其产生就存在职业培训和学术研究两种目的差异, 有学者称之为法律教育的二重性。[1]而我国传统法律教育概念化、教条化的色彩浓厚, 学生接触真实案件的并亲身参与体验的并不多, 在法律职业教育方面呈现出先天不足的状况, 诊所式法律教育所具有的某些特征能够填补这些不足。
第一, 主体性。主体性是指学生以“主人翁”而不是“旁观者”的角度参与案件争议的处理。具体而言, 学生主动向案件当事人了解案情、会见当事人、为当事人代写诉状、整理证据,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以“准律师”的身份亲自出庭给案件当事人辩护。
第二, 真实性。“真实性”并不是指学生能够接触到来自生活中的真实案例, 即案件来源的真实性。其是指学生设身处地参与案件处理的全过程, 即从谈判接洽到案件争议解决都由学生“主导”。真实参与案件争议的解决能够使学生脱离书本的桎梏, 在社会环境中各种困难的磨砺下形成独属于自身的办案经验。
第三, 实践性。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以此能准确地传达“实践性”所包含的真意。学生从书本上获取的各种知识并非无用, 只是缺少在具体实际案件中运用的机会。具体而言, 学生在法律诊所中为当事人想方设法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过程, 这使每一个生硬、晦涩的法条都有可能成为打开案件突破口的“钥匙”。
二、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困境
2000年9月在美国福特基金的支持下, 北京大学等7所大学开设了诊所式法律教育的课程。诊所式法律教育因其自身特点吸引了众多法学院的关注。截至2011年10月, 全国已有144所法律院校加入了法律诊所专业委员会, 其中有80余所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相关课程。[2]虽然诊所式法律教育已经获得了广泛认同, 但是其终究是一种“舶来品”, 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显露出诸多“水土不服”的现象。
第一, 缺乏重视。我国法律教育受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影响较深, 通常采取讲座式的授课方式, 在教学内容上更加倚重于理论教育。这种偏好使有部分教育者轻视“法律诊所”。虽然他们认同法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但他们同时也认为这些实践技能能够在学生日后的工作中习得, 因此并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
第二, 经费不足。诊所式法律教育要开展实践性课程, 学生办案需要有固定的场所, 为当事人办案也会产生出行费用。诊所教师在很多院校都是兼职, 如果诊所教师没有工资, 办案的积极性就会有所缺失。从诊所课程实践看来, 学生和教师的必要费用长期得不到相应的支持, 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第三, 制度缺失。我国现行的律师法以及三大诉讼法对律师的诉讼权利做出了特别的规定, 这些规定使学生无法进入实际的诉讼。
三、诊所式法律教育困境之消解
为了应对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现实困境, 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转变观念。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老观念。美国的法律教育多为本科后教育, 学生普遍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我国法律教育的起点是大学本科, 学生大多年纪较轻, 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 因此学校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对症下药”, 并非是人力物力的浪费。
第二, 多渠道筹措经费。面对诊所式法律教育经费方面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首先, 国家可以效仿美国福特基金会模式, 通过财政拨付, 成立诊所式法律教育专项基金。其次, 法学院可以从每一年的预算中为诊所式法律教育预留一部分资金。最后, 加强对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宣传, 争取一些社会捐赠。简言之, 政府拨一些、自己存一些、社会捐一些即可解决。
第三, 制度借鉴。学生代理案件的“身份”问题可以借鉴美国“无执照特许出庭者”制度。无执照特许出庭者制度是指法院制定出庭规则, 在规则中确定各类标准和要求, 赋予学生“无执照特许出庭者”的身份从而出庭辩护的制度。[3]因法院对诊所学生的出庭资格具有最终认定权, 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正当身份出庭辩护还可以加强高校与法院之间的合作。
摘要:诊所式法律教育因其自身特征而倍受重视, 十余年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因诊所式法律教育最初由美国传入, 这一“泊来”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一些现实困境亟待解决。
关键词:诊所式法律教育,特征,困境与消解
参考文献
[1]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兼论案例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2 (6) :33-44.
[2]刘英俊.中国诊所法律教育十年反思[J].Journal of Heihe University, 2011, 02 (6) :32-36.
论政治家的概念界定及其艺术解读 篇7
在肯尼斯·米诺格看来:在现代民主国家,政治家是一个较广泛的代言人,政治家的目的是取得某个职位。政治家要花很长时间来发挥代表的功能,最后才能形成政策。政治家会找到问题的某种症结,利用它将不同意见统一起来。政治家必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他要善于将自己的真实看法深藏于心,而且必须考虑自己的言论对自己的前程会发生什么影响,他不惜具备一种特殊的人格。政治家从事的是风险极大的行业,他必须时刻留意形势发展的走向。最高等级的政治家善于将内心的信念与利用一切机遇的才能巧妙的结合起来。
柏拉图所界定的政治家认为:首先,真正的政治家拥有知识和权力。在《政治家篇》中柏拉图认为一个人被称为“政治家”并不是因为他的出身以及是否握有权力,而是是否拥有政治家的技艺。同时,只有经过哲学熏陶的人才会具有最高的智慧以及真正的知识。如果拥有和研究政治家技艺的人仅仅想要获取知识而忽略知识,并且不能将知识与国家权力结合起来,这样的政治家不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发挥它的作用。其次,必须掌握国家权力。这就是将知识和权力结合起来,但是柏拉图所认同的这种界定方式在现实的政治活动中不容易实行,无法界定掌握国家权力的日是否具备了政治家的技艺。
通过对历史上以及现代对政治家的界定看法,可以看出,对于政治家的界定还存在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政治家以政治活动为主要职业,并把其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倾注于政治,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都起过或大或小的作用。”因此,不能单纯的认为政治家是对社会起促进作用的人物,而忽略阻碍社会发展的领导人物。第二种观点:将政治家界定为“那些专门事管理国家事务或从事革命和改革等政治活动的,通过个人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人物”。这说明政治家代表了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一种荣誉;同时,政治家可以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家(比如军事家,文学家等)的职业。
通过上述两种观点的分析,以下两点值得探究:对于从古至今起过严重阻碍作用的人是否可以被称作政治家,也就是说反动的政治家是否可以划归到政治家行列。我们所界定的政治家是将政治作为主要职业还是以政治为职业,是否将主要精力和时间倾注于政治。
在我看来,首先,应该将政治家分为进步政治家与反动政治家。在政治革命中,组织和领导革命的人物被称为进步的政治家,而反革命的人物则是反动的政治家,虽然反动的领袖人物阻碍社会进步。可以说进步的政治家和反动的政治家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的。政治家作为个体政治行为主体,不仅要研究进步的政治家,而且也要研究反动的政治家。但是研究者们往往忽视反动的政治领袖人物的存在,未将这类人物囊括在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内,导致成为我国政治学研究领域中的空白。
第二,“政治家以政治活动为主要职业,并将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倾注于政治”这种说法有违现实。从古至今,在政治活动中同时兼具几种“家”的人物有很多,例现代中国的毛泽东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如古代的孔子既是政治家,又是思想家,教育家,等等。如果认为以政治活动为主要职业,并将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倾注于政治,是不符合其人生经历的。其次,政治家和军事家两者可以合二为一。政治家施行其政治主张而受阻时,能亲自组织和指挥战争,并实现了他的政治目的,这样的政治家也就是军事家。例如,在中国革命中,毛泽东亲自发动、组织和指挥革命,实现其政治目标,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毛泽东成为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因此,我们要考虑政治家与军事家或者哲学家等概念之间按的融合部分,所以说不能宽泛的定义政治家。
在对政治家概念进行界分析后,我们应该全面的认识政治家以及其发挥的作用。同时,不难看出,政治家在政治活动中流芳百世,为后人发自内心的敬仰,不仅体现在其政治家技艺和权力,也充分体现在其政治家的艺术。以下将从政治家用人、语言、修身、形象四个方面分析其政治家艺术。
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复杂的政治活动仅仅依靠政治家们个人的天赋和努力,已经力不从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越来越具有自主选择性,政治不但不是生活唯一的选择,而且就是同样的政治领域也有不同地区、国度的选择。因此,政治家们更需要高超的用人艺术,不仅要能把人才留住,而且还要用好,要使人才站在最合适的位置上,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曹操唯才是举,曾“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地殷切款待关羽,便可知他已既往不咎,甚至关羽最后不辞而别,他还放他一马。虽然他也没有少杀有才干的任务,但在他手下,谋士如贾诩、袁涣、田畴、王修,将领如张辽、张郃、藏霸、文聘,都是被他降服过来的对方阵营里的文臣武将。曹操不计前嫌,委以重任,堪称古代用人艺术的典范。
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往往也是一个出色的语言艺术家。语言成了政治家们说服他人、动员群众、展示自我、塑造形象、树立权威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马克思曾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观现实”。政治家们精彩的语言并不是天生具有或是别人赠予的,那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基础之上的:渊博的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敏锐的洞察力、对现实的超人感悟、愿意为理想奋斗献身的精神、承受连续失败磨砺的毅力等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管是古代的政治家还是现代的政治家,修身都是重要的必修课。正人必须先正己,这是人类推己及人得出的公理。虽然政治常与强权结伴而行,但政治不等于强权,对当代的政治来说则更不是。来自于人民的资源的政治服从,才是古国安邦之本。而要想人民普遍的自愿,就必须行德政。对政治家来说,个人的修身如何,不仅仅关系到其个人的政治生命,而且还关系到整个政治统治的稳定和政治认同。修身不是目的,但是不修身却很难保证政治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政治家最初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最抢眼的往往不是由其政绩形成的政治形象,而是其外表——自然形象。古今中外,政治家们都通过各种方式塑造自身形象来扩大影响,以获得民众的支持。但形象问题,不仅是讲求外在美,也是内在美和文明的表现;不仅是自我形象的塑造,也是对他人与社会的尊重。政治家形象的善于恶、伟大还是渺小,尽管不完全取决于政治家自我塑造的主观努力,但确实与政治家是否将自己的形象视为生命一样重要关系极大。周恩来总理十分注重仪容仪表,他从青年到晚年,一生都是面净、发整、衣挺、头正、身直、不傲、不暴、不怠;他那种落落大方的举止、机敏智慧的谈吐、庄重亲切的风度,真可谓是国人的楷模。
政治家对一个国家或者政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政治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政治家概念本身做了简要分析,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其概念;本文对四种政治家艺术的分析也有利于我们对古今中外政治家的品格才智更深一步的解读。(作者单位: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肯尼斯·米诺格. 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M].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柏拉图.政治家[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
[3]马玉娟.政治家概念探讨[J].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0).
[4]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
【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推荐阅读:
景观概念方案设计合同10-28
体育公园改造景观概念设计说明11-09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08-22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其分类08-28
概念图的制作及其教学价值的论文11-20
关于浅析阿伦特的行动概念及其困境论文10-23
试论景观设计的人性化08-24
研究方法的概念10-09
论法律语言与法律概念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