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项目营销策略(精选3篇)
大盘项目营销策略 篇1
“大盘地产”的营销策略
我国房地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火山喷发期”,处于活跃和繁荣的市场景象之中。房地产开发商对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管理的操作运营能力也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成熟而不断增强,开发理念和经营理念也日趋理性和成熟。房地产业在历经了散兵游勇、零打碎敲式的小规模开发(开发面积5千平方米—10万平方米)和中等规模开发(开发面积10万平方米—30万平方米)之后,近几年出现了大规模、成片开发(开发面积在30万平方主以上,甚至超100万平方米)的“大盘地产”(此处规模界定并非是绝对科学的划分标准,只是为说明问题而加以的初步界定)。由于中小规模房地产项目开发,具有开发地块相对较小、项目选址较为优越、投资规模较小、营销策略较为灵活等优点,使很多开发商从中小规模开发中受益。而“大盘地产”却往往不具备上述优点,操作起来难度和风险极大,房地产开发商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大盘地产”,并掌握行之有效的“操盘”策略。
一、“大盘地产”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准确地说,“大盘地产”的出现是房地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从以下几点便可窥一斑:一是最初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开发地块选址时,往往注重于“地段”,而良好的地段往往可利用空间有限,所以只能利用可能的空间做文章,于是便出现了几千平方米的楼盘。随着中心区域地块越来越少,加之借鉴国外房地产业发展规律,很多开发商便把目光转向近郊区或城市副中心地带,这就给开发商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开发空间,为“大盘地产”的出现在土地资源上提供了可能;二是经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和政府主管部门对开发商的清理整顿,使一些缺乏资金能力、技术力量、人力资源和经营资质的中小开发商走上了不归路,房地产开发行业得到了净化,那些经营能力强的大型房地产企业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大盘地产”提供了市场环境保障;其三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尤其那些颇具经营规模和经营能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他们发现“大盘地产”具有很多优点,确切地说是利大于弊,操业经验为“大盘地产”出现提供了思想上和运作上的保障,于是“大盘地产”应运而生。“大盘地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屡见不鲜,北京玫瑰园、广州碧桂园、祈福新村等诸多楼盘在操作、运营、销售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二、“大盘地产”的劣势与优势同在优秀的营销策略应该立足于对楼盘产品、市场竞争和环境的全面客观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对方案,对于“大盘地产”也是一样。尽管它的出现符合地产业的发展规律,但其仍然具有难于克服的缺点。科学的营销策略应是扬长避短,或者化“短”为“长”,因此有必要对“大盘地产”进行全面而客观的分析:
1、“大盘地产”的优势:
(1)易于形成规模优势,乃至产生规模效应,形成规模效益;
(2)有利于提升地气,形成区位优势,提升板块价值;
(3)易于集中企业资金、技术、管理及人才优势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做好一件事情;
(4)有利于营造企业品牌和物业品牌,利用品牌效应促进和推动地产销售;
(5)易于因地制宜地营造主题、景观、配套设施等项目,增加地产的附加价值,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
(6)通过集中统一管理,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开发、维护及管理费用。
2、“大盘地产”的劣势
(1)受制于项目规模,项目在选址时可能缺乏地利。缺乏地利有两种情况,一是项目所在地块相对偏远,尚未开发或只在进行初步开发,二是板块内强势竞争对手林立,介入由于难于营造楼盘独特的卖点而缺乏竞争优势,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讲这也是缺乏地利的一种表现;
(2)地产项目难于定位,尤其目标客户群定位更是难于定位,容易走进泛定位的误区;
(3)销售价格难于把握,尤其首期开盘价格;
(4)销售节奏难于控制,主要是开发节奏和销售节奏不好衔接;
(5)销售周期长,导致资金回收周期长,影响经济效益并增加投资风险,难于形成旺盛人气;
(6)若出现危机,局面难于控制;
(7)物业管理半径太大而不容易规划、设计和实施,同时商业配套任务繁重;
(8)资金难于筹措,尤其是在国家不断推出新的信贷政策和消费者日益理性的情况下。
三、“大盘地产”的市场战略与营销策略
“大盘地产”营销是开发商能否快速收回投资并获利的关键环节,所以必须针对“大盘地产”的特点和市场环境采取独特的市场战略、营销理念和营销策略,以尽可能缩短“大盘地产”的销售周期,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地产销售率。适宜“大盘地产”采取的市场战略和营销策略如下:
1、市场战略
进行房地产市场营销,战略规划一定要先行。“大盘地产”由于投资开发的规模较大,往往要分期来完成,一般至少要二期、三期,甚至要超过十期。基于这个现实,很多“大盘地产”都采取了“组团开发、滚动发展”的房地产开发战略。尽管如此,还需要对房地产进行战略规划,包括对地产产品(设计、施工、建筑材料、环境、配套等)、文化(社区主题、建筑文化等)、服务(销售服务、物业服务等)和市场(市场定位、市场等)进行规划。更重要的是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调整能力,即根据市场变化不断修订和调整市场战略规划,使战略规划更具现实性、超前性和示范性。
(1)品牌营销战略。品牌是营销的灵魂和主线,更是“大盘地产”成功营销的利器。品牌企业和品牌物业的优势体现在良好的口碑,以及良好的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通过传播(大众传播、社会传播和媒介传播)来激发房地产买家的购买欲望,进而产生购买行为。品牌就应该这样,前期促进后期销售,后期带动前期升值。所以品牌战略对“大盘地产”营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要使品牌成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开发、销售与管理的各环节之中;
(2)差异化战略。房地产业正趋于成熟,楼盘产品同质化已成为一个现实摆在开发商面前,于是开发商或代理商采取了赋予地产以不同概念、主题等措施营造卖点,以形成竞争优势。应该肯定,这种运作思路是正确的。地产硬件上优势已渐渐隐去,所以要在软件上做文章,即形成一种文化差异,这就需要地产同产业、科技、文化的对接与融合,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技术领先战略。绿色、科技、人文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的三大要素,科技就是生产力,就是销售力,通过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提高楼盘科技含量而获得竞争优势已为广大开发商所重视,在采用技术时很重视技术的超前性和领先性。“大盘地产”开发周期长,在一期时就要注意采用领先技术,否则在后期开发中前期将明显缺乏优势。广州保利花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住宅造价比普通住宅高10%左右,但住宅各项性能和楼盘形象也会同时提高,其销售价格也要比普通住宅高15%左右,尽管价格比同类物业偏高,但一期泌泉居2个月即售出9成,回笼资金2亿元,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4)合作战略。房地产业具有上下游关系单位较多的特点,在这里强调合作也是理所当然的。合作主要是指与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工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规划单位、景观设计单位、媒体和全程策划、销售代理公司等机构或部门合作,通过与这些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获得良好的开发软环境、优秀的楼盘产品、周密的策划和中介代理服务,为开展知识营销奠定基础;
(5)信息化战略。房地产业与信息工作密切相关,房地产业最终将要过渡为服务产业,而非开发。“大盘地产”更需要信息,包括行业的、市场的、消费者的相关信息,所以一定要把信息工作拿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收集、加工、整理、分析、吸收和消化的平台,以增强对楼盘的最终定位能力、设计能力、建设能力、销售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而这些能力将服务于市场。
2、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是战术,是产品销售战役的打法,正确地制定并执行策略是成功营销的关键,以下策略可供“大盘地产”参考:
(1)定制营销策略。市场需要房地产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把工作做得越来越细,“大盘地产”有必要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开展“一对一”营销,为房地产买家提供个性化的个人服务,包括为买家“量身定做”,对于拓展市场大有益处。
(2)机动营销策略。机动即根据情况灵活多变,包括销售模式、通路、价格、付款方式等灵活运用操作。销售模式是指以租代售、租售结合、网上销售、展销等方式灵活运用,以及延长内部认购、包装等手段;通路则是指自行销售、销售外包和尾盘(包括滞销楼盘)进入二三级市场流通等方式;价格是指优惠价、震撼价、装修价等能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价格形式;付款则包括一次性付款、按揭贷款、分期付款、建筑期付款、延期付款等方式的灵活运用和组合。机动灵活对于“大盘地产”来说具有非常的意义,“船”大也要争取好“掉头”。
(3)借力借势策略。借力借势关键要正确理解“力”和“势”,“力”为外力,“势”为优势、机会,都是来自于企业外部的资源,借力借势就是要整合外部资源。外力可能表现为专业公司、行业主管部门、媒介、专家、同行业和消费者,优势和机会则可能表现为区位优势、节假日、重大活动等方面,要善于发现机会和借助外部力量,开展事件行销,以促进和推动营销工作的深入开展。保利花园在国庆节期间举办“国宝回归,国庆广州特展”活动,可谓应时应景,刮起了一股“保利”旋风,产生了“保利—保国—利民—保利花园—品牌、品质保证”的巨大社会效应,提升了品牌形象。在此之后又开展了“军火营销”,也与“保国利民”紧紧相扣。无可争辩,保利花园的营销笄者是事件行销的高手;
(4)知识营销策略。知识营销是以知识普及为前导,以知识推动市场营销的新思想,很多地产开发商都接受了这种营销理念。通过开展普及住房知识、产业政策、住宅装饰装修、贷款方法和程序以及如何办理交易手续、交纳税费等知识常识的普及,在增加房地产买家知识的同时,也增强房地产买家对开发商的认同,进而产生购买决策乃至发生购买行为。对于“大盘地产”营销这场“持久战”,完全有必要建立一块知识阵地,成为沟通开发商和买家的工具,乃至成为沟通开发商和业主的工具,进而形成一种文化而不断提升地产的附加值;
(5)创新营销策略。“大盘地产”营销需要营销创新,否则每期都采取相同的策略对消费者来说恐怕会“不痛不痒”,不会产生感觉,更难于产生购买行为。营销创新的前提是理念创新,动力是技术创新,关键是管理创新,灵魂是文化创新。在我国地产业兴起的“退房革命”、“回租回购”等营销措施都属于创新,在营销过程中起到了非凡的作用。当然,创新要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之内,“零首付”被封杀就是因为其与国家利益背道而驰。
无论采取何种市场战略和营销策略,在“大盘地产”营销过程都要保持一个基调。这个基调就是“大气”,衬托和突出“大盘地产”的规模优势,包括楼盘在建筑设计、环境规划、建设施工、景观设计、功能配套、促销宣传、气氛营造等诸多方面都要突出这个基调。当年广州碧桂园50万平方米同时施工同时销售是一囊“大气”,祈福新村营造了相当于30个香港政府大球场面积的祈福湖也是一种“大气”……通过“大气”形成一种“势气”,威慑竞争对手和吸引房地产买家的眼球,进而提升“人气”,为楼盘脱疑而出并旺销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盘地产项目的营销策略选择研究 篇2
[关键词] 信息非对称企业营销
一、非对称信息的内涵
传统经济学研究的前提之一是:市场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交易双方都掌握了充分的信息,但这种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交易双方对对方的情况和信息了解得并不十分清楚,有时一方掌握的信息会多于另一方,这种情况被称为信息不对称。所谓非对称信息,简单的说就是指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而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而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信息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和概率分布,就形成了非对称信息。其中,持有较多私人信息的一方具有信息优势。在交易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对方则居于信息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交易的达成显然要比在信息对称条件下困难得多,因为信息劣势方试图使交易更加公平的努力变得更加困难。因此,需要制定某种交易规范和契约。谋求双方效用最大化,以确保“可能的”交易顺利达成。
二、信息非对称对营销的不利影响——“逆选择” 和“道德风险”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状况会导致“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逆选择是指在价格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信誉好、质量高的交易对象会退出交易,而信誉差、质量低的交易对象则会大量涌人,即所谓“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现象。如保险费一定时,越是风险高的人越愿意投保;利率一定时,越是信用质量差的企业越愿意贷款。道德风险则是指拥有信息优势的经济行为人发布虚假信息欺骗处于信息劣势的经济行为人,通过损害后者的利益来为自己牟利。如企业经营者掩盖公司利润不向股东分红,以个人私利而非股东利益为出发点来处理企业经营中的各项事务等。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样也会在消费品市场中出现。逆选择主要表现为劣质品泛滥,道德风险则表现为卖方对买方的各种欺诈。应当承认,信息不对称状况并不必然导致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它至多只是这两个结果出现的必要条件,企业作为经济人追逐最大利润的动机,为企业营销道德失范提供了充分条件。
三、非对称信息市场下的企业营销策略
要避免上述因信息非对称引起的负面影响,企业营销的策略有二:一是使信息对称化。关于产品的信息,厂家知道的多,消费者了解的少、好,那就想办法把消费者不知道的而又想知道的信息告诉他们,信息对称了,消费者才敢买,买的放心;二是转移消费者的信息关注方向。产品的性能,固然是厂家比消费者知道的多,那就想办法让消费者去关注性能以外的地方,要知道,消费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产品本身的性能并非购买行为的惟一决定因素。
1.信息对称化策略
信息对称化策略就是通过一定的沟通手段,努力把厂商与消费者之间互相占有的,对方不知道的信息对称化。该策略主要有以下实现方式:
(1)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厂商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前期市场调研,是企业走向成功的一半。市场调研的目的就是结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找寻消费者尚未被满足的需求,使消费者的所想不再是单方面的信息占有,而是与厂商形成信息对称,为厂商进入市场找到切入点。
(2)信息告知。厂商担心消费者因为对产品不是很了解而放弃购买意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产品的信息通过有效的渠道告知消费者。产品信息变不对称为对称,消费者清楚知道产品是否“合适” 自己的需求,购买成本就会大幅降低,这是营销的目的之一。信息告知的方式有很多种,比较常见有:广告、产品包装等。
2.转移信息关注方向策略
(1)品牌化。张维迎说:信息越不对称,品牌越重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由于对商品的性能、材料等具体信息不完善,理性决策的因素不足,从而会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产品。品牌就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可以说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品牌成了承载多种信息的一个比较可靠的载体。因此建立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较高美誉度和较高忠诚度的品牌是信息不对称下营销的重要手段。
(2)开展网络营销。网络营销并非简单地将传统营销方式照搬到网上,企业应根据网络营销的一般特征,充分利用因特网这一崭新的销售手段和媒体。开发和调整适合网络营销的产品。使产品和渠道相适应。从而顺利进入这一营销新领域,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时候只需要给消费者一个信息广泛的平台。
(3)销售渠道决策。销售渠道决策就是在销售渠道的长短、宽窄:维变量中确定出一个较优解。销售渠道决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方便消费者购买,即给消费者以时间的方便(创造时间效用)和地点的方便(创造地点效用)。消费者购买商品要考虑购买成本(包括商品价格,寻找商品的时间、精力耗费、交通费用,机会成本及风险成本)。降低购买成本中寻找商品带来的费用和机会成本,是销售渠道决策存在的必要性基础。这种似乎和信息不对称无关的营销活动实际上无时不在考虑克服信息的不对称性。大量分销渠道存在本身就是克服信息不对称性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郑海磊蒲勇健:非对称信息下私人信息的揭示博弈分析.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出口,2004.27(12)
[2]张茂忠崔秀梅:基于非对称信息市场下的企业营销策略.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
[3]郭士正卢震:信息非对称状态的供应链生产营销协作.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4年6期
[4]王建军:信息不对称的消费者行为与企业营销.商业时代,2005(3)
大盘项目营销策略 篇3
一、98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回顾 从98年国家结束福利分房,全国房地产市场开始产生,到本次415调控,我们将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Ø 第一阶段为房地产启蒙阶段(1998年~2003年),这个时期主要是房地产市场化机制形成阶段; Ø 第二阶段为房地产飞速发展、不断调控的阶段(2003年~2007年),这个时期主要是房地产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Ø 第三阶段为阶段调控奏效阶段(2007年~2008年9月),这个时期主要的市场表现是市场第一次真正出现价量齐跌,调控奏效;
Ø 第四阶段为市场急剧回升再打压阶段(2008年9月~2010年),在这个时期由于宏观经济受到了外部冲击,为了09年保8,国家启动了规模宏大的经济刺激计划,房地产市场在政策的多方面拉抬、托市的情况下走出了一轮价量大幅上涨的行情,但当房价涨速过快,积聚的金融风险和社会矛盾凸显的时候国家出台了415新政,对房地产的价格涨幅进行了调控。
(一)第一阶段 时间:1998
年~2003年 关键词:扶持、房地产原始积累
背景:由于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波及到中国,当时政府为了挽救中国的经济,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措施: 引入开发商,鼓励开发商造房;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个人和银行都免税; 对住房消费采用扶持政策; 制止商业银行指定保险单位办理贷款保险业务; 降低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市场反应:在观望中抬升。(二)第二阶段 时间:2003年~2007年 关键词:过热、调整,再热、再调整 背景:中央认为局部投资增幅过大,应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强化土地供应管理,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措施:
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出售房屋开始征收房产税;出台18号文件,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8.31大限提高拿地“门槛”调控;存款准备金率上调,7%至7.5% ;加强土地市场的调控力度;打压需求,加息,上调基准利率;严禁非法压低地价招商,严格规范地方政府土地管理;最低首付款由20%提高到30%,取消住房贷款优惠利率; “新八条”打击炒房,炒地;个人购房不足2年的,交全额营业税;房贷利率再次上调,调控卷土重来;国六条出台,新一轮调大幕开启;开展房屋交易市场秩序专项整顿;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银监会、建设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纷纷出台调控政策。市场反应:房价涨多跌少。(三)第三阶段 时间:2007年~2008年9月 关键词:信贷、税收、金融多管齐下,市场进入全面调控阶段 背景: 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面积出现近5年来首次大幅增加,土地价格快速上涨,涨幅达到5年来新高。措施: 建设部规范经纪行业;2007年,央行五次加息、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出台新政,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2008年,央行五次加息、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国家多项调控再度把紧土地阀门;企业为个人购买房需征收个人所得税;小产权房不给宅基地证;要求严格建设项目贷款管理。市场反应:一线城市房价应声下跌。(四)第四阶段 时间:2008年9月~2010年 关键词:政策拉动,楼市回暖,调控,市场进入冰点 背景: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中央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和措施。措施: a)次贷危机后救市政策
央行宣布“双率”齐降、五次降息;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系列新政支持房地产;加强税收优惠政策;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稳定房地产投资,推动房地产业平稳有序发展。b)楼市过热抑制政策 非改善型二套房贷首付至少四成;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征收;廉租住房保障;首次下调商品房资本金比例;出台新规打击交易避税;严格执行二套房政策;保险资金投资房产不得开发地产和炒楼;严格执行“贷”政策;个人转租房屋征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国务院发布“国四条”、国“十一条”。市场反应:销量和价格大幅上升,415新政后万马齐喑。
小结: Ø 中国房地产市场从属于整个宏观经济,并且在近几年更加明显,观察房地产市场更应关注整个宏观经济走势;
Ø 中国房地产市场显现出明显的政策市特点,国家对房地产全力的打压和托举均会改变房地产市场在短期内(1年左右)的走势; Ø 由于近期流动性过剩,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政权分配不均衡、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18亿亩红线限制、人口红利、土地制度性垄断等深层次、结构性、制度性因素的存在,一线城市的房价在中长期内仍然有很大的上涨压力。
二、09年初到415新政发布期间的房地产形势
(一)2009年~2010年初 关键词:热(相当于人体温度的39℃-40℃)从2009年全年看,1—11月成交量同比增长了50%以上,价格增幅则超过80%。在东部沿海的一些重点城市、一线城市,很多楼盘从年初到下半年价格已翻番。另一方面,从土地市场来看,2009年一季度土地市场低迷,但二季度之后市场扶摇直上,“地王”遍地开花,土地市场的变化可谓眼花缭乱。这些情况导致了潜在购房者在2009年三、四季度尤其是四季度产生了对房地产的明显恐慌心理。一是关于购房优惠政策是否会变的恐慌,二是对于房价是否仍会继续快速上涨的
恐慌,三是未来经济会否出现通胀的恐慌。三个恐慌因素促成了2009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的恐慌性购房。催生了市场过热的状态。(二)2010年初~2010年两会前 关键词:阶段性凉(相当于人体温度的36℃)进入2010年初,由于行业自身的内在要求,房地产行业进入一个休整的阶段,加上政策微调的因素,2010年初,市场出现成交量下滑、成交量萎缩、价格调整的阶段性变凉现象。(三)2010年两会后~4.15新政 关键词:酷热(相当于人体温度的42℃以上)
在地价、房价连创新高的同时,各地方拍卖土地的收入也不断刷新历史记录。由于外来购房者的迅速增多,北京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恶化速度之快,房价上涨的程度已经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通州房价,2009年10月尚未超过1万元,2010年3月,就飙升到2万元,4月上旬,甚至冲刺3万元。房地产市场进入畸形膨胀阶段。(四)4.15新政~现在 关键词:冰(0℃以下)新政频频重磅出击,交易量急剧萎缩,在5月1日黄金周甚至有许多新楼盘出现零成交量。房地产市场进入冰市。2009年 2010年
两会 2010年4月15日 2011年春节前 2010年
三、2010年6月到2011年春节前的房地产市场形势预测
到明年春节前,我们对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判断可以概括为: “两头冰,中间凉”。(一)“两头冰”
1、从新政出台后的两三个月——市场陷入冰点。这个冰点主要指成交量的冰点,所谓的价格冰点是指在一线城市: 一手房来电来访量下跌50%以上,成交率接近为零。一手房的供需双方都选择了观望的态度,大部分开发商手中有大量现金可以“抗”,客户对后市预期不明,害怕还有政策出台而不敢出手;二手房市场呈现有价无市的局面。2、2010年底到2011年春节前后——同样是冰点。这个冰点主要指价格的冰点。接近年关,开发商总要在11年农历年底支付工程款,发放奖金,准备上市公司年报,到时会有很多开发商选择降价出货。我们分析08年底09年初的北京市场情况会发现,在此时开盘的项目价格往往是近几年来最低的价格,而在这个时候购房客户所享受的价格恐怕是三五年内的最低点。价格回落是这个时期的特征,而价格回落幅度最大的时候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价格回落的同时也伴随着成交量上扬。(二)“中间凉”
在两个冰点之间的时间段(以金九银十为核心时段)——市场较凉,但是比冰点强!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交易价格小幅下跌,刚需客户和抄底客户开始进场购买,整体呈现价跌量涨的局面。
这个阶段的开始:二手房的交易量首先出现放大,一些房主为了避免后市价格再跌而选择了低价出售房源,另外会出现有一部分项目一期入市的开发商为了避免开发风险,降低首期的利润预期而选择低价销售,而且价格足以打动刚性客户和投资抄底客户。到底是二手房的交易量先放大还是个别一手房率先降价达成热销要看市场的发展最终得到答案,但笔者判断是二手房先降价的可能性可能会大一些,就像09年初二手房的降价热销一样,由于二手房市场是一个“完全”的市场,而一手房由于开发商的资金充裕会坚持一段时间。但是一旦一手房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降价,就像08年万科的降价,会成为市场公认的风向标,影响其他开发商的价格预期。
四、2011年春节前的房地产营销突围策略 房地产营销策略的核心为:价格策略、推盘策略、推广策略
(一)、价格策略——调价三原则 在当前市场使用价格策略的三原则: Ø 入市价格或者降价幅度要足够劲爆,能够打开市场解决销售问题; Ø 确保其他项目不能跟风; Ø 尽可能的减少对老客户的伤害。第一条原则是整个价格策略的起始点和终点。因为达成销售是降价或低价入市的目的,如果不能一次把价格调整到位将会得不偿失,结果是产品降价也降了,但是没有达成应有销售量,对项目的负面市场影响是很大的。第二条原则是对第一条原则的保证,应为如果周边竞争项目都降价,作为首先降的一方就不能达成快速消化房源了。第三条原则是整个价格策略能否坚持实施的关键,应为如果老业主气势汹汹来砸售楼处,后果可想而知。中广信案例:08年12月20日溪水雅地(论坛 新闻)入市 中广信案例:08年东方夏威夷(论坛 新闻 视频)多产品线营销策略
(二)、推盘策略——多产品线+预备部队
当一种产品在持续营销阶段碰到了市场调整,那么选择其他的产品切入市场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当联排产品卖不动而且因为忌惮老客户闹事而不能降价的时候可以推出叠拼产品,当住宅卖不动的时候可以推出商业。如果同一家公司有多个项目,就可以很轻松的运用多产品策略,如金色漫香林(论坛 新闻)卖不动可以低价入市“金色漫香郡”。中广信案例:08年12月7日中体奥林匹克花园(论坛 新闻 视频)叠拼入市
(三)、推广策略——集中优势资金短时突击(时机很重要)
1、在当前形势下,推广时机选择不好会白白浪费广告费。比如某项目在新政后的市场冰冻期投入北青整版广告只有三个来电,浪费了大量广告费,所以在当前市场,推广的时机很重要。所以说在“冰市”推广是白费力气,资金浪费,一定要选择在冰市向凉市(也许转瞬即逝)转换的时候再投放,而冰市和凉市的界点要看区域内二手房成交量有没有发生趋势明显的增长。
2、有限推广费用的集中使用非常关键。当前的市场犹如一潭死水,要抱起一块大石头扔下去才能砸出水花,而不是投下好几块小石子。集中优势资金,进行投放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