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策略

2024-11-05

项目策略(精选12篇)

项目策略 篇1

0 引言

铁路项目建设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面临的风险大, 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本已是趋紧的, 还要实行降造系数, 这些因素导致铁路施工企业的利润微薄, 甚至亏损。铁路施工企业为了生存, 必须在工程实施阶段加强索赔工作, 索赔已经成为铁路项目获得效益的重要途径。

本文着重从保险索赔和变更索赔两个方面对索赔策略进行分析, 以期对铁路项目的索赔工作有所帮助。

1 保险索赔

作为转移风险的重要途径, 施工企业一般都会对工程项目投保, 主要险种有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等。目前保险市场还不太规范, 有些保险公司为了扩大自己的业绩, 在缺乏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盲目接受施工企业投保, 当保险事项发生时, 特别是当保险索赔额大于保险费时, 保险公司往往怠于履行理赔义务, 保险索赔工作逐步演化成一场“持久战”。为了使被保险人在保证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保险索赔工作, 笔者从以下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1.1 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的保险公司投保

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出现了许许多多新兴的保险公司, 在选择保险公司时, 虽然选择新成立的或者规模小些的可能会在保险费方面得到优惠, 但是当索赔事项发生时, 这些公司就会暴露出履约能力有限的弊端。因此在选择保险公司时一定要考查对方的实力以及信誉, 一般国有大型保险公司都是比较可靠的。

1.2 合理设计保单

投保时保险人都会提供格式化的保单,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 被保险人往往欠缺对保单进行设计的意识, 对保险人提供的保单照单采纳, 殊不知保单中可能暗藏“陷阱”。比如新建兰渝铁路LYS-6标段地处山区, 2010年7月22日~24日遭受特大暴雨袭击, 暴雨导致了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损失惨重。经核损, 本案清理残骸费用共计1 886 773.05元, 但保单约定每次清理残骸赔偿限额为1 000 000.00元, 本案清理残骸费用最终赔付1 000 000.00元。以上述案件为例, 对于被保险人而言, 保险人将保单中每次清理残骸赔偿限额限定为1 000 000.00元就是一个“陷阱”, 致使超过赔偿限额的损失得不到赔付。施工企业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投保时, 应根据工程所在地以往的气象资料预判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 对于可能造成比较大损失的项目应在保单中相应的提高赔偿限额。此外有的保单中约定清理残骸费用予以赔付, 而清淤费用不予赔付, 被保险人可能会因为对概念的混淆而得不到赔付。

保单设计得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最终赔付的结果, 对此环节一定要高度重视。投保时可以请保险经纪公司对保单进行把关, 尽量做到保单设计对被保险人有利。

1.3 及时出具出险通知书并保留证据

险情发生后应及时出具出险通知书, 在公估人员现场踏勘之前应尽可能保留现场, 若根据需要必须对现场进行清理, 应保留清理前后的影像资料。

1.4 做好踏勘工作

踏勘是核损的重要环节, 公估报告核损的内容基本全部来自踏勘记录, 直接关系到最终赔付的项目。

对踏勘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并突出重点。

全面是指对于造成的所有损失都要实地踏勘, 不留死角。有时由于交通不便或其他原因, 对于某些损失项目没有踏勘, 被保险人在编制索赔报告时将其纳入损失范围并提供相关证明资料, 但由于踏勘记录中没有相关内容, 保险人不予理赔。对于小型施工机具等不在保单范围内的损失项目也要列入踏勘记录, 以此作为证据向建设单位主张损失或根据总价承包合同的规定在总承包风险费中计取。

突出重点是指对于保单中约定的必赔项目要详细记录, 包括名称、位置、尺寸、材质、构造、规格、型号等, 尽量描述清晰, 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语句。这样不但有利于编制索赔报告, 而且可以避免谈判阶段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1.5 高质量编写索赔报告

索赔报告应包括现场情况简介、受损前描述、恢复措施、索赔清单、受损照片、恢复后照片等, 必要时可附带图纸。此外还应提供气象证明、材料入库记录、材料出库记录、施工日志、合同协议、发票等证据资料。恢复措施应合情合理, 易于接受;恢复后的标准不应高于原标准, 高标准恢复很难得到赔付;索赔清单中的单价均应有出处, 优先参照合同单价。

1.6 必要时积极维权

保险行业普遍存在“投保容易索赔难”的问题, 工程保险也不例外。保险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 直到被保险人降低心理预期或干脆放弃索赔。面对保险人的不作为, 被保险人应注意保留双方来往的信函及会谈记录, 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

2 变更索赔

变更索赔是铁路施工企业获得建设单位补偿的主要途径, 做好变更索赔工作就需要熟悉招标文件、总价承包合同与图纸, 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施工技术。变更索赔是一项从始至终的工作, 需要细致筹划, 更需要策略以及技巧, 主要归纳起来为以下几方面。

2.1 变更索赔筹划

2.1.1“按部就班”索赔

“按部就班”索赔是指因施工过程中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而提出的变更索赔, 一般是先出现偏离原设计的事由, 而后就此提出索赔。如隧道某里程原设计为Ⅲ级围岩, 开挖过程中发现实际为Ⅳ级围岩, 遂提出Ⅲ级变Ⅳ级的变更申请。这类变更索赔倾向于事后索赔, 较为常见, 处理起来也相对容易。

2.1.2“主动创造”索赔

“主动创造”索赔更倾向于事前筹划的索赔, 与“按部就班”索赔相比, 需要更早地介入, 发挥的空间也更大。例如在铁路工程中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时常存在, 施工企业可以派人到设计单位蹲点, 了解设计思路并将自己的意图体现在设计图中;在路基工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减少利用土 (石) 方量, 增加借土 (石) 方量;在地基处理中增加桩的长度;在桥梁工程中提高钻孔桩所穿越地层的硬度等。

“主动创造”索赔不但需要扎实的知识积累, 而且要具有丰富的经验, 同时应懂得一定的技巧, 否则可能只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2 变更索赔策略和技巧

2.2.1 有理有据

变更索赔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提出的索赔事由事实清楚, 证据确凿;合乎情理, 易于接受。对于“按部就班”索赔, 要在合同或政策文件中找到依据;对于“主动创造”索赔, 特别是设计阶段“创造”的索赔, 一定要和设计单位充分沟通, 讲明原委, 争取对方的理解, 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例如新建兰渝铁路的曹家河中桥初步设计阶段为拱桥, 投入高、难度大, 质量不易管控, 经与设计单位沟通, 得到了对方的理解,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先按照拱桥设计, 随后又通过变更设计图将拱桥变更为梁式桥, 这样使得曹家河中桥由亏损项目转变为盈亏平衡项目, 而且规避了质量管控风险。

2.2.2 灵活变通

铁路工程中经常遇到这类情况:针对同一事由提出索赔, 有的施工企业成功了, 有的施工企业却失败了, 其原因就在于是否会灵活变通。

例如针对修建大临便道费用远远超出初步设计概算一事提出索赔, 如果直接以大临便道增加费用的形式索赔, 则获得补偿的可能性极小, 因为按照铁路总公司的惯例, 大临便道一般是不给予补偿的。但是如果换个名目, 以地方道路综合整治费用的形式索赔, 获得补偿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地增加。再如针对因运距增加导致地材价格升高一事提出索赔, 如果仅仅将价格升高的原因归结为运距增加, 则获得补偿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有地方环保部门的文件证明出于环保的考虑, 原有采料点禁止采料, 必须更换采料点, 由此导致运距增加, 这样就很有可能获得补偿。

有些索赔事由如果仅是站在施工企业的角度提出可能不会得到批复, 但这并不代表发生的损失一定得不到补偿, 有时我们需要转换思维, 将索赔事由的原因归结为地方政府的要求或相关政策的限制, 这样也许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2.3 分清主次

铁路工程不确定因素多的特点决定了索赔工作必将大量发生。索赔事由有轻有重、有缓有急, 金额有大有小, 索赔过程中切不可“斤斤计较”, 而应该分清主次。例如对于金额不大、对整体影响不明显的项目可以适当让步, 这样做的好处是:1) 可以拉近感情, 营造融洽的沟通氛围;2) 按照“礼尚往来”的原则, 施工企业首先做出让步, 建设单位才愿意在重大问题面前让步。此外索赔过程中还应区分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 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到个性问题上, 因为建设单位迟早要对共性问题予以答复。例如新建兰渝铁路的隧道辅助坑道均按单车道设计, 因运输能力无法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 实施过程中普遍按双车道标准施工, 导致费用大量增加, 各标段对此问题反映强烈, 最终建设单位承诺在2014年4季度予以解决。

2.2.4 协调好各方关系

变更索赔是一项涉及施工、建设、设计、监理等各方面的工作, 变更索赔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建设单位的态度, 此外设计单位对设计变更特别是Ⅰ类变更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编制索赔资料往往需要监理的签认。工作中应协调好同各方的关系, 建立畅通的联络渠道, 为开展变更索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施工企业应加强自身管理, 做好工程建设工作, 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凭借实事求是的作风和真诚的态度, 提出的索赔主张才更容易被人接受。

3 结语

索赔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是正常的诉求, 施工企业应端正索赔意识, 积极主动地开展索赔工作。实践中应以合同为纲领、以政策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 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 不断探索, 敢于攻坚, 真正使索赔工作取得成效。

摘要:以提高铁路项目的索赔工作质量为目标, 结合实践经验, 从保险索赔和变更索赔两个方面对索赔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 对做好铁路项目索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铁路,索赔,策略

参考文献

[1]刘伟丽.工程建设项目中索赔问题的处理[J].中国工程咨询, 2013 (4) :51-52.

[2]李中云.浅谈建设工程施工索赔技巧[J].四川建材, 2014, 40 (4) :238-239.

[3]张海义.浅谈铁路工程项目变更索赔与概算清理[J].价值工程, 2014 (15) :111-112.

项目策略 篇2

关键词:企业科研项目;项目申报;科技管理;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2-0191-04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2.094 概述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大幅度增长,“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3%,“十二五”以来继续高速增长,2013年达到11906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支出占76%以上。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种类繁多的政府专项资金、财政贴息、科技计划项目、人才计划项目、各类评奖、各类认证等科技项目,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也保持高速增长,从2006年的77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46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18%。随着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政府科技宣传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立项,参与科研项目申报,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然而,由于科研项目申报需要较强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来支撑,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管理水平、申报人员职业能力和所处行业领域等不同,其申报质量差距较大。不少企业尽管有好的项目,但因对政策理解不全面、对指南学习不透彻、没把握好最佳申报时机、申报材料没有体现出创新性和先进性、申报材料严谨性和逻辑性不足等各种因素,导致无法获得评审专家认可,未获项目立项,令人惋惜。基于此,笔者对当前企业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结合笔者科技管理工作经验,提出科研项目申报相关策略,以期为企业科研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管理层对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一知半解

很多科技企业管理层对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一知半解,没有清晰地认识到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重要意义,对科技政策和申报指南研究不透彻,对科研项目申报的工作要求不重视。企业管理层只看到了科研项目申报的经济效益,没有看到政府科技立项的社会品牌效益以及为企业带来的无形资产。管理层对本行业发展比较熟悉,但对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政策研究不够,企业科研项目与政府科技规划脱节,跟不上社会发展趋势与潮流,导致科研项目与申报指南存在较大差距。企业重视技术开发与市场拓展,但对科研项目申报、政府部门沟通、政府组织的科技活动等认识不足,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管理体制配置不足,导致科研项目申报成功率很低,影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2.2 没有做好企业科技发展规划与科研项目申报计划

科研项目申报实质上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是企业科技创新规划能力的成功。科研项目申报体现了科技开发、市场开发、经营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知识产权、产学研、科技与经营人才等方面的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这些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企业制定一定的科技创新规划与实施计划。同时,科研项目申报工作需要编制申请报告,准备附件资料,涉及行业背景、人才团队、技术方案、运营方案、市场方案、投资分析、财务预算、社会效益、知识产权、科技查新、项目备案、用户报告、资质认定等,有些资料需要一定的准备周期,从材料准备和协同工作方面来说,科研项目申报需要进行一定的筹划,制定详尽的科研项目申报计划,但是大多数科技企业还处于“临时抱佛脚”的突击申报状态。

2.3 没有建立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

科技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项目管理技术与具体科技项目相结合的产物,科技项目管理过程是建立在一般项目管理过程的基础上,结合科技项目的特点而进行的,按照科技项目实施阶段不同可分为立项、实施过程、项目验收管理。尽管部分企业对科技政策有点了解,清楚些许申报渠道,但是企业内部并没有建立较为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甚至没有建立立项管理制度,对于科研项目申报采取简单粗暴的“突击申报”方式进行,具体表现为:缺乏项目前期的调研工作,或者草率摘取项目内容作为创新点,或者没有很好地总结项目承担单位的优势,如此种种皆是因科研管理制度缺失导致的申报准备不充分现象,评审专家难以评价申报项目的先进性以及承担单位的科研实力,从而影响项目的获资助率。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科研处李永德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未获资助的申报项目主要存在创新程度低、缺乏应有前期研究工作等问题。

2.4 没有设立相应的科研管理机构和人员

科研管理工作内容包括科研项目申报、知识产权申报、科技奖励申报、项目监理及验收、科技宣传、与政府部门接洽、研发机构管理和运营等,看似琐碎,实则十分紧要,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设立相应的科研管理机构和人员,科研管理工作缺乏职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在项目申报时难以编写出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申请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材料组织零散、缺乏秩序,甚至没有准备妥当申报前必须的财务审计报告、科技查新报告、知识产权等证明材料,使企业科研项目难以获得政府立项。

2.5 技术创新性与核心竞争力阐述不清晰

国家和省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的重点项目主要围绕能够整体带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产业核心技术,以获得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加强高技术前沿战略部署,研发内容具有前沿先导性、能推进相关新兴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面上项目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项目研发内容具有先进性。申报课题的创新都是要求在前人没有研究过或是已有基础上的再创造。对照这些要求,多数企业的项目仅以突破企业核心技术为目标,缺乏对产业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研究。同时大多数企业在申报时不注重查新,不注重项目产品与同行类似项目产品进行参数对比,课题的创新性得不到第三方和数据的支撑,评审专家难以评判。2.6 企业重申报轻实施

大多数企业都是重申报轻实施。申报时动员公司各方面力量,热情很高,十分重视。项目立项后,对项目执行过程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对项目实施缺乏计划和有效监管,大都没有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对于课题任务和考核指标没有进行计划落实,项目实施难以按计划推进,遇到困难也没有专人负责解决,不利于项目的执行。验收时临时抱佛脚,验收证明材料准备不足,导致项目验收不成功,影响企业信用记录,从而影响新的科研项目申报,形成恶性循环。科研项目申报策略分析

3.1 做好政策研究与申报规划

充分的政策研究能够确保申报资料的准确性,积极的申报规划能够确保申报准备工作充分,提高申报质量。良好的项目申报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政策研究与申报规划:

首先,企业科研管理人员要及时关注国家与地方科技发展规划、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等,如“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纲领性文件,了解国家对本企业所在行业的支持力度,研究、分析本企业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资助的可能性。

其次,科研管理人员要研究、分析历年科技项目申报通知,根据历年的科技申报政策和企业科研项目情况,制定企业科研项目申报年度计划,统筹安排企业科研项目申报工作,获得公司管理层的认同和公司相关资源支持。

最后,对于资金支持较大的重点项目,如国家级、省市级重点项目,企业应该编制重点项目专项申报计划,进行部门分工与合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要求各部门按照时间节点提交申报资料,发挥申报计划对各部门的约束力,顺利完成科研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

合理的规划与计划能够提高科研项目申报效率和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加强科研项目立项管理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是科研项目申报的关键环节,要严把科研项目立项关,从源头确保科研项目的质量。企业应设立相应的科研管理部门或专职科研管理人员,每年定期(一般是每年12月份或1月份)组织技术开发部门策划、确立并申报企业科技项目。规范的立项流程主要包括:

首先,技术开发部门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查、收集信息,科学分析、预测国内外相关产品或技术的发展动态,与同类企业、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寻求新产品开发的方向和目标。

其次,技术开发部门根据收集的各类信息,策划、确立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开发等科研项目,编制科研项目立项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评审并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将拟立项项目向科研管理部门提出立项申请并提供立项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后,科研管理部门组织公司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对各技术开发部门申报的科研项目进行立项评审,评审通过的项目上报公司,由公司进行决策,确定年度公司科研项目。

在项目申报阶段,科研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项目的选题,要选择符合国家和企业战略目标、符合市场需求、有资源有条件地实施,并且能够申报成功的先进产品和技术开发项目,要根据政策研究结论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提高项目中标率。企业要重视项目的前期调研,要根据科技部门的项目指南从国内外技术现状、本企业技术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做好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要认真审查项目的必要性、创新性和可行性,从项目总体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实施路线、进度安排、项目经费等方面确保项目开展是必要的、创新的和可行的。

3.3 提前统筹项目资源,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科研项目申报时间一般都很短,从申报通知发出到申报截止时间大多只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在项目通知出来之后才开始准备申报材料难免局促,会对申报材料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项目申报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的公司内部部门有档案部、人事部、财务部、技术部、市场部等,公司外部部门有审计公司、查新机构、科技主管部门、环保局、发改委等,需要提前统筹的项目资源包括人事资料、财务信息、技术文档、市场调研报告、公司资质、查新报告、检测报告、专利、环评报告、备案文件等,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准备、申请、获取上述这些项目资源,同时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撰写一份立意新颖、层次合理、词句妥当、财务分析清晰的项目申请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所以提前部署可避免仓促准备申报材料带来的质量隐患,是项目申报成功的关键。

3.4 加强政府部门沟通,掌握申报流程与关键点

政府沟通是科研项目申报的另一关键环节,一方面可以了解更多的政策信息,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让政府部门对企业情况和项目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常政府部门更倾向于熟悉的企业和项目,对于不熟悉的企业和项目保持高度警惕。企业应该积极向政府部门汇报企业和项目情况,获得政府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对于项目申报成功和企业科技创新工作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首先,在政府提倡建立“服务型机关”的大环境下,“公仆们”是非常欢迎企业去登门拜访寻求帮助和指导的,同时政府部门的发展也需要企业的积极支持,比如定期上报企业报表,积极去科委部门进行项目备案,让政府部门多多了解所辖企业的发展状况,让政府了解到自己企业在行业里技术水平是领先的、财务状况是良好的、企业运作是正常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管理团队是过硬的,这对于政府和企业都是有好处的。

其次,企业要多沟通、多问询,掌握项目申报的渠道和要点。一般来说,如果是处于研发和中试阶段的项目,考虑从当地科教部门往上申报;如果是产业化的项目就从发改委往上申报;如果是技术改造类项目就从经信委往上申报;当然还有特殊项目可考虑从财政、中小局等部门申报。

最后,项目申报上去后,也要及时跟进项目评审情况,即使项目没有立项成功,也可以向主管部门多请教,找到失败原因以便下次改正。

3.5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培育创新创造氛围,重视技术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从根源鼓励创新,建立激励机制,做到奖励有章,有功必奖,及时兑现,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积

极性。

其次,引进行业技术领军人才,给予其广阔的发挥平台和一流的人才、设施配备,形成包括可研分析、技术开发、技术验证的研发团队,在完善的管理制度基础上,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发展注入核心动力。

最后,加强科技合作,一方面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科研院所共同探讨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可行性方案;另一方面加强和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合作开发,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探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拉近技术革新与落地实践之间的距离,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3.6 重视项目预算和财务管理

规范项目申报的另一个重点是项目申请经费的详细、合理预算。预算是确定项目资助额度和经费支出的直接依据,要高度重视。科研项目如果缺乏经费预算或者预算不够科学合理,很难得到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同时也不利于项目规范管理和控制。如果项目经费预算得合理,不但能够提高项目的中标率,而且可以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在申报科研项目时,科技人员要根据相关经费管理办法明确说明各项支出的用途,并要注意项目主管部门能给予的经费支持额度,注意申请金额不可超得过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加强对项目经费管理,做到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项目预算进行支出,在执行过程中如有调整,应按照相应管理办法进行规范的预算调整,确保项目按计划开展,项目经费按计划使用,从而确保项目顺利验收,保持良好信用记录,为下一次申报项目奠定良好信用基础。

3.7 加强项目实施管理与项目验收工作

科研项目实施与验收关系项目的成败也是影响企业后续项目申报和企业诚信,所以企业不仅要重视科研项目申报,同样也要重视项目实施与验收工作。

科研项目获得政府资金立项支持后,企业应根据课题任务书和考核指标,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落实公司各部门的工作任务,要求各部门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课题任务,通过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完成科研项目课题任务。

项目验收前,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对照课题任务书评估课题完成情况。如果课题完成情况与课题任务书规定的指标差距较大,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如果课题是按计划顺利实施的,验收时则根据要求准备相关验收资料,重点针对课题任务和考核指标准备相关的科技成果证明材料,评审专家主要考察企业的科研证明材料,权威机构提供的证明资料对项目验收起着重要的加分

作用。

结语

近年来,科技扶持政策越来越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倾斜,同时申报要求和评审也越来越严,“临时抱佛脚”或“一枪头”的申报方式的弊端愈加明显,所申报的项目往往在专家评审阶段就遭到淘汰。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科研项目立项和申报工作,如何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如何提升科研项目申报成功率,如何获取更多的政府资金以及社会资金支持,如何推动企业科

(下转第127页)

(上接第193页)

技创新并获得政府以及市场认可,是科技企业创立和发展的永恒话题。本文对当前企业在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七项申报策略,核心就是要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做好政府沟通及政策研究,从而提高企业科技项目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参考文献

[1] 科技部,财政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

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r].2014.[2] 孔丹.s公司科技项目管理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

学,2012.[3] 李永德.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1999,(6).[4] 沈双林.姜堰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现状分析与思考

[j].江苏科技信息,2011,(2).[5] 范新晖.浅谈如何提高科技项目的申报质量[j].佛山

陶瓷,2011,(12).[6] 代钰洁.试论中小企业如何做好国家科技项目的申报

“项目主题式”教学推进策略 篇3

一、认识风筝:选择主题,培植技术设计欲望

设计是一种“有目地的创作行为”,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主题,通过活动中的一系列思考、讨论、交流产生设计欲望。

1.从生活需求出发,激发设计兴趣

学生在创作和学习时,倘若内容和题材是学生比较熟悉并与他们生活有关,其学习兴趣和效率就会倍增。所以,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学资源,为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服务。放风筝是学生们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于是,笔者把四年级劳技《风筝的设计与制作》和四年级美术《风筝风筝飞上天》这两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确定“我爱风筝”这个项目主题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以任务驱动为契机,明确设计目标

要使学生会设计,教师首先应做实做足课前调查,并对学生的课前调查作指导,使之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我爱风筝”这个项目活动,其目标是让学生搜集各种风筝的资料,了解风筝的知识,设计制作一个有创意的风筝,举行一次放风筝比赛。据此设计了“认识风筝” “巧手秀风筝”“风筝飞蓝天”三个主题活动。在各组设计方案前,引导学生对风筝起源、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风筝骨架的类型特点等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利用网络、书本或向别人请教等途径搜寻风筝的起源、流派、制作方法、图片等信息资料,有的把信息记录在摘录卡上,有的以《风筝知识小报》的形式呈现。这样的调查活动不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现,丰富学生的信息,还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风筝艺术,激发他们对探究风筝的兴趣,从而产生设计的欲望。

二、巧手秀风筝:设计方案,应用技术设计实践

项目主题的设计原则应是题目范围小,切合实际,力所能及。由于学生知识经验浅薄,各项技能都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设计活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考虑不周的地方。如何确立适合自己的、能通过自己的观察从力所能及的渠道获得解决,那就需要教师从中积极发挥作用,变更多的“教”为“引”,为学生的设计提供指导和帮助。

1.适时点拨,突破设计难点

每一件设计都需要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设计的关键环节,采取提问、追问、友情提示、引发讨论等方式,帮助纠正差错,使学生想得更多、更细、更深,帮助学生提高设计能力。笔者从学生初步制定的设计方案来看,发现他们许多细节没有考虑到,如:扎骨架时绑线的方法,两根竹篾条的位置,提线的长度等。如果教师不及时干预跟进,那么“设计方案”这一环节纯粹是画蛇添足。笔者针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困惑加以适时点拨,如绑扎骨架,提醒学生线缠多了加重风筝的重量,可以采用“X”形缠绕法固定骨架比较合理;扎骨架,两根竹条的位置,上下比例应该是3∶8,左右是4∶4的关系;提线长度应取风筝面宽度的2倍长最为适宜……这样适时点拨,使学生的设计更规范,又非常自然地帮助学生突破知识、技能上的重难点。

2.作品欣赏,拓展设计思路

在完善设计方案前,教师应呈现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质的风筝范例,引导学生学习评价这些作品,指出作品中的合理性、新颖性以及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并能提出合理化、具有特色的改进举措,形成自己理想的方案构思。首先让学生从作品的外形、材料的利用等方面去对范例进行分析“你准备怎样改制原先设计的风筝呢?”学生大胆构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设想。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把要完成的作品与先前学到的技术经验联系起来,如在作品的外观造型、尺寸大小、工艺制作、材料选用、颜色搭配等方面去构思作品,画出作品草图并简单说明设计的原则和用途。最后交流各自的方案“你是怎么设计的?听了同学的设想,你觉得可以怎样调整原来的设计?”在师生和生生的智慧碰撞中,学生的设计方案变得更加成熟,考虑问题更全面(见表1)。

风筝的设计

作品

主题菱形风筝合作组梦想组合

工具

及材料美工刀、直尺、剪刀、胶水(透明胶)、颜料、棉线、拷贝纸、竹篾条

制作

步骤第一步绑扎第二步绷线第三步黏糊第四步拴提线第五步美化

注意

事项①找准中心线;②“X”形缠绕法①扎系牢固①先糊再裁;②胶水不能太多①长度取风筝面宽度的2倍长为适宜①待胶水6成干后再上色;②尾线不要太长

表1

三、风筝飞蓝天:实践探索,完善技术设计意识

加工制作是技术思维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学生设计能力的体现。通过制作过程,将观念形态的图样与被加工的原材料逐渐趋向结合,直到统一,共同转化为劳动的制品,从而也验证设计的可行性。通过“做中学”获得技术知识,产生设计需求,并在不断完善设计的亲身体验中认识技术和劳动的价值,养成爱劳动的情感和意识。

1.规范操作,增强技术指导

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课堂上,教师在讲解—演示的整个过程中,若能在某些环节上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及时地启发学生,让学生深度思考,使学生能和教师的讲解演示活动相配合,那么这将规范学生的操作,使其正确掌握劳技课的基本技能和技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以“绑扎风筝”教学为例,当学生基本了解制作风筝所需的工具材料后,教师提出:“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准竹篾条的中心线?”学生说“可用尺子量出它的中心点”,教师随即把小刀刀口支在竹篾条的中心线上,出现了竹篾条左右不平衡,教师及时追问:“竹篾条两边不平衡怎么办呢?”随后又有学生说“在轻的一边缠点胶带加重”,“还可以移动中心线”。这时,教师提醒学生“制作作品要讲究规范操作,竹篾条重的一边可以用小刀修薄,直至两边平衡为止,这种方法更科学”。如此适时点拨,不仅帮助学生获得宝贵的意见和改进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更让学生长智慧。

2.深度反思,调动设计拓展

作品是设计的具体展现,也是学生反思、改进设计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学生容易发现制作时考虑不到的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反思自己的设计,最终在学习他人、完善自己的基础上形成更完美的新的设计。如开展“风筝飞蓝天”主题活动时,教师请学生带着自己做的风筝去操场放飞,孩子们在放飞中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风筝飞上天,而有的却飞不起来?为什么有的风筝在空中“翻跟头”?这时教师提出问题:风筝靠什么飞上天?怎么才能飞得平稳?为什么有的风筝小而轻飞不上去,而那些又大又重的反而飞得高飞得远呢?这些都是风筝制作的技术含量问题,能引起孩子们的思考,就会发现这是跟风筝骨架的轻重有关,跟风筝尾线的长短有关,还跟风筝的形状、所选取的材料有关。教师这样引领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度反思,学生由此经历反复思考、交流、改进的过程,对风筝的设计有更多的启发,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就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学生技术设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我们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资源,在教学中开展有效的“项目主题式”活动,必将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点亮学生的技术意识,他们也就能设计制作出更多有创意的作品。

(注:本文所选课例来自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册主题五《风筝的设计与制作》)

软件项目收尾关键策略探讨 篇4

软件系统特别是大型软件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中,各类软件企业正在承建或已经完成的大大小小的软件系统工程不计其数,但其中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却迟迟不能收回尾款的软件项目屡见不鲜。项目管理九大知识体系、CMM/CMMI等成熟的软件工程管理理论中都已经明确指出项目管理的重点工作,范围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需求变更控制等等都讲的很清晰,但仍然有各种原因导致许多项目不能收尾,不妨称之为烂尾项目。对于软件企业来讲,软件项目的利润往往都来源于项目尾款,项目一旦成为烂尾项目,不能收回尾款,就意味着软件企业丧失了大部分利润,甚至会因为工期延长,产生较高的成本,直接导致软件企业亏损。

在这种背景下,要求软件开发商加强项目管理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特别是对软件系统工程的全过程加强控制和管理,保质保量的完成客户要求,才可以保障项目收尾阶段的工作顺利进展。作者总结了多个软件项目收尾的经验,从项目收尾管理的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项目收尾管理的关键控制策略,供参考。

2 项目成功的要素

项目成功的要素可以有很多,在此作者只列出和项目收尾最紧密相关的几个指标,作为项目收尾关键策略探讨的依据和参照。

2.1 通过正式验收

项目通过正式验收,代表客户认可了项目组的工作,这是项目成功收尾的一个基本的前提。只有具备了这个前提,项目才有可能成功,才可以谈保持了良好的客户关系。

2.2 项目保障利润、资金落实到位

软件企业运作项目就是要赢利,要保证项目能产生利润,各种资金周转顺畅,必须进行认真的核算,一方面客户的应付项目款要结清,另一方面,项目组的开发实施费用要盘结清楚。

2.3 项目总结认真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要素,也是对项目和项目组成员的尊重。当前项目的经验对其它项目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类似的软件项目,在管理方面、技术方面、开发过程方面都是一笔财富。不仅存储项目的可执行系统代码,而且所有相关文档资料(包括合同、开发文档、总结文档等)也要归档。

2.4 客户关系保持良好

软件系统的业务需求经常是在不断变化的,软件系统要进行维护和升级,这也是软件企业的收益增长点。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可以使软件企业和客户保持合作关系,为今后赢得新的机会。

3 项目收尾策略

谈到项目收尾,根据PMI(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概念,项目收尾包括合同收尾和管理收尾两部分。合同收尾就是抓起合同,和客户一项一项的核对,检查是否完成了合同所有的要求,是否可以结束项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验收。管理收尾是对于内部来说的,把已完成项目的项目可执行代码、项目文档等各类项目资料归档;对外宣称项目已经结束;项目转入维护期,并把相关的产品说明转到维护组;项目组进行经验教训总结。

项目收尾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项目进展较为顺利,在变成烂尾项目前完成验收;另一种是项目一拖再拖,成为烂尾项目,烂尾项目收尾是比较棘手的,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项目收尾的内容实际上是对前期工作的审核和确认,尽管收尾工作本身的技巧和努力很重要,但收尾工作做的好坏与否,与平时所做的工作有着更根本的关系,所以说,功在平时、利在收尾。项目收尾首要原则是重在预防,预防项目成为烂尾项目,但即便如此,也会有烂尾项目出现。关于烂尾项目的收尾,作者分别对管理层和项目组给出建议。

3.1 给管理者的建议

3.1.1 人员保障

软件即服务,没有明确的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保障,很难做好服务。明确项目经理,并保证项目组人员的时间,从项目组织结构上给予保障,尽量避免一套班子做多个项目的情况,对于中小规模的软件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3.1.2 制度保障

这里主要是奖励制度和惩罚制度,在分派任务的同时明确奖惩措施。

3.2 给项目组的建议

3.2.1 现场开发

如果你的项目前期不是现场开发或者是阶段性的现场开发,那么从现在起要保证所有的时间都在现场开发,项目组开赴现场,打一场攻坚战是很有必要的。一来,可以保证项目组的开发时间,排除干扰、全力以赴;二来,可以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3.2.2 制定计划

针对项目具体情况,在确定现场开发的前提下,制定严密的项目收尾工作计划,并对要完成哪些任务、使用多少时间等关键问题向客户作出书面承诺。

3.2.3 打铁趁热

项目组开赴现场以后,项目经理要尽可能多的与客户交流,让他们知道项目组为了做好项目付出了多少辛苦的劳动,尽可能的减轻前期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再次从感情上打动客户。

3.2.4 成果界定

合同签订时可能包含了很多内容,但是,不管合同签成什么样子,一定都有当时的原因。项目经理要做的就是在公司允许的资源范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项目。项目经理要以文档的形式清晰的列出已经完成的工作和计划下一步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并务必请客户在此文档上签字确认。这份文档就是项目收尾阶段的工作依据。

3.2.5 建立变更控制制度

在取得客户签字确认成果界定的同时,为了打消客户的后顾之忧,双方约定建立(或进一步落实)需求变更控制制度。每次变更都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控制需求变更,我们不能随便拒绝客户的变更需求,也不能轻易接受客户的变更需求。很多时候客户只会从结果考虑,他们想要深海石斑鱼,不会想到抓石斑鱼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先要买一艘远洋渔船、一张结实牢靠的大网,雇请经验丰富的船员……),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客户最关心的是什么。如果客户希望要吃的是满汉全席,不管花多少钱,只要赶快上菜就满意了,我们可以答应他们的要求,并告诉他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去捕捞深海石斑鱼,那就要推迟一个月吃上满汉全席,他们也许就放弃这个想法了。

3.2.6 全神贯注的去做

做好以上铺垫之后,你就可以全神贯注于客户签字确认的问题列表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它。在做的过程中,尽量邀请客户参与进来,体会项目组的辛苦、高效和极高的诚意。

3.2.7 放到下一期开发

对于软件项目而言,时间越长越难以验收,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户对系统的认识逐渐增强,新的想法自然越来越多,有时难免会有超出本期系统范围的需求。对于这一类需求,如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成本影响较小,那么经过需求变更控制之后是可以帮助客户实现的,但是一定让你的客户知道你是在帮他(她)。如果本期时间需要花费较大的代价,又不能劝说客户放弃这个“好想法”,那就试着劝说他(她)放到下一期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客户一般不会过于坚持,毕竟项目拖延时间太久不能验收,对他(她)而言也不是件光彩的事情。你先要全力帮他(她)做好本期工作,完成本期项目验收工作以后,再考虑他(她)的“好想法”,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验收项目,还能给软件企业带来下一个机会。

3.2.8 补齐文档

烂尾项目的文档一般是不齐全的,在文档齐全的情况下,项目是不会变成烂尾项目的。项目经理要根据合同内容和实际情况,补齐项目验收必要的文档,为验收作最后的准备。

3.2.9 水到渠成

完成以上的工作以后,你就可以较顺利的取得客户签字认可的项目验收报告了。

3.2.10 项目回款

项目经理无论是对成本负责,还是对质量负责,还是对工期负责,都不如对回款负责更有说服力。何况是烂尾项目?当一个项目经理完成一个烂尾项目的收尾工作以后,客户会很高兴的付款。

3.2.11 项目总结

项目收尾了,并不代表项目经理和项目组成员的工作完成了,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环等待我们去做,那就是项目总结。有很多技术上的、非技术上的经验和教训等待我们去总结,和同事们去分享!

4 结论

根据以上策略,管理者高度重视,项目组三军用命,方法得当,上下齐心。从技术上,努力完成项目前期未完成的任务;从感情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客户体会我们的辛苦之处和极高的诚意。在管理者的支持和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取得客户的配合,基本可以成功完成项目收尾。作者通过丰富的实际项目收尾经验,认为项目收尾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多地体现了项目经理做事的方式方法、灵活应变能力、整体协调能力等。希望本文的项目收尾关键策略能够对广大软件业的朋友们带来一点启发,带来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美)史蒂夫.麦克康奈尔(Steve McConnell)微软项目:求生法则,机械工业出版社.

[2](美)吉姆.麦卡锡(Jim McCarthy)微软团队:成功秘诀,机械工业出版社.

[3](美)凯西施瓦尔贝IT项目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4](美)Ioseph Phillips实用IT项目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03年.

[5]林锐.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解析.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浅谈项目征地拆迁策略与技巧 篇5

曾有位政府官员讲:“过去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是计划生育和向农民催要各种提留款,现在是征地和拆迁”。不管如何难的工作,总得有人干。当前,我们企业规模迅速扩大,项目任务艰巨,项目上场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征地拆迁,本人近二十年在施工一线做征地拆迁相关工作,积累一定工作经验,现对征地拆迁工作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各项目同仁共同探讨与学习,目的是少走弯路,推进工作,为企业的顺利发展贡献力量。

一、征地拆迁对在建项目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征地拆迁是基本建设的前沿性基础工作。施工未动,征地先行。征地拆迁是否顺利关系到在建项目的速度和工期,直接影响施工单位的效益和信誉,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国家“十二五”期间,每年用于铁路建设约7000亿人民币。如果中标揽到工程,征地拆迁将是实现节点目标的重头戏。根据这几年的经验,没有一个项目业主会因征地拆迁和图纸供应滞后而顺延和推迟工期。因此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用技巧和策略快速推进,以高效率、快节奏、多种思维的方式来加快征地拆迁进度。其资料是否完整详实还将影响到竣工移交和项目审计,因此说征地拆迁对项目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点也不为过。

二、严格依法用地,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征地拆迁工作是一项繁琐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关系到项目速度和节点工期,而且涉及到沿线被征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农村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以后,土地一旦被征用,现有土地资源要重新调整和划分,工作难度加大。其次是在人均耕地不足0.4亩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用,涉及到农民的再就业、低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要求从事征地拆迁的同志:一是要熟悉农村工作;二是要具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一定涉外活动能力,反应敏捷,思路清晰;三是要具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受委屈”的精神。因为我们从事的工作自始至终都是在求别人的,要学会什么话都得听,什么气都得受,做好“练气功”的思想准备,只有练好气功,做好吃苦准备,才能承担起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四是配备一名技术干部。技术干部不在多,但必须要有,而且管用才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村普法工作的深入,中央对农村、农民工作的重视,农民群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已在广大农村蔚然成风。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过去那种靠行政命令强行征拆的做法已经行不通,必须依法征拆、和谐征拆、按规操作,才能确保征拆工作有序推进,为施工创造更多空间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征地拆迁所涉及法律法规有:《土地管理法》、《森林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矿产资源法》及地方政府颁布的行政法规和条例,所有这些法规都是征地拆迁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的。如果法律意识谈薄,必将违规操作,违规操作所带来的后果是误时误事,该拆的拆不了,该迁的迁不走,该划拨的土地不能及时划拨,进度上不去,业主不满意。所以在开工之前一定要加强这方面学习和培训,选好人,然后进行必要的培训后再上岗,工作期间必须严格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注意政策和策略,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出面做好群众协调和疏导工作,按照施工的轻、重、缓、急逐步推进,确保征地拆迁的有序进行,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严格操作程序是保证征地稳步有序推进的基础 铁路工程用地分为两大类四小项:临时用地、征地(红线用地)、弃碴和取土用地、回收地。

1、临时用地: 凡是服务于主体施工,不在设计范围以内的都属于临时用地。此类用地工程中标上场以后第一步就会涉及到,如拌合站、施工便道、生产生活设施用地都属临时用地范畴,此地的费用在包干费用中,属施工单位按使用年限签订临时用地协议自行支付,使用结束后进行复垦交回原单位或土地承包人。临时用地在上场后按照规划和工期要求,首先对方案进行认真优化和比选,严格按照“方便施工、节约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的原则进行掌握;方案确定后,向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写临时用地报告并附草图,由国土资源局组织乡镇政府和所在村组进行丈量登记后,签订《临时用地协议》,方可使用。一般临时用地期限按国土资源部门的规定是两年为一个周期,两年使用结束后,如继续使用可根据工程需要顺延合同并支付相应费用。工程结束后尽快组织复垦移交,防止出现节外生枝。选择此类用地时切记两个不能选:一是不能选地势较低的河沟地带,防止季节性洪水造成不必要损失;二是不能选择容易垮塌引发泥石流和坍塌落石山体下,以防落石和山体坍塌造成损失。便道选择既要考虑出行施工方便、安全,又要考虑经济适用节约投资,少占耕地便于复垦移交。尽量不要选择穿越村镇,避免受制于人。

2、征地(红线用地)

指的是设计范围以内的用地,工程完成后作为固定资产移交给铁路运营单位的用地,都属于永久性征地范畴。此类用地征用的程序要求非常严格,概括的讲以建设单位经审查下发的正式征地图为依据,经过认真计算填制《铁路用地界桩表》地验交-5和建交-7,后附用地申请报告和设计图纸,上报所在县市土地主管部门。此项工作完成后,由施工单位测量班按照图纸测量放线,埋设临时界桩,等待国土部门按照我们上报的资料进行勘测定界,勘测结果和我们上报的界桩表及设计图纸数量一致时,地方国土部门才可到现场进入实际丈量操作。在实际丈量操作过程中,施工单位只负责以村为单位大宗地块的确认,不负责逐户分配丈量,因为国土资源局按照图纸勘测定界用的测量仪器和水平投影计算面积,逐户丈量采取人工操作,最后出来的数据大大超过设计面积。因此逐户丈量由国土资源局、乡镇政府、村干部和土地承包人按照本村设计征用土地的总面积分配到每一户。现场我们只要完善好《铁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补偿费清册》地验交-4填写和签字盖章手续就行了,这是将来移交的重要凭据和被征地群众补偿的重要依据,也是接受各级审计的重要资料。因此一定要认真填写,数字不能有任何涂改,防止扯皮和秋后算账。此项工作完成后就等于地方政府把地已经交给你,要立即组织开挖界沟,推掉地面上青苗,防止节外生枝。关于征地的推进计划要按照项目部施组安排,分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先征用重点控制性工程的用地,稳步推进,切忌忙中出乱、乱中出错。

(1)、弃碴和取土场用地

是指的在设计范围内,工程结束后进行复垦移交给当地政府用于隧道弃碴和路基填筑取土用地。此类用地虽然进入设计范围,但随意性相对较大,一般由施工单位进场后自行选择较为合适的位置,报设计单位认可后出图征用,选择条件是:(1)方便施工。(2)不占耕地。(3)便于复垦和移交。补偿是按照临时用地的补偿单价进行补偿,费用由政府或建设单位承担。这类用地按照实际的弃碴和取土量,不要一次征够,留有一定富余量弥补其他用地的不足。

(2)、回收地

是指的既有线在建设时已经征用,长期闲置,农民自行耕地的,本次建设需收回的土地属于回收地。怎么判断是回收地呢?一是设计单位提供用地图已经注明;二是到路局内查阅地籍资料。一般离既有线较远,不涉及回收地的问题,距离在30米以内可能涉及到回收地,应引起注意,建设单位就会提示掌握此类用地。此类用地的补偿标准以建设单位和当地政府确定下达的补偿标准执行,由地方政府或建设单位承担。

四、坚持正确的拆迁方法,为主体工程顺利进行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拆迁是指在红线范围内,影响正线施工需要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地面附着物。征地红线划定后,由施工单位会同当地土管部门、设计、监理和产权个人对界内的建筑物、构筑物按质量级别进行丈量登记,填写《铁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补偿费清册》地验交-4和《铁路建设用地、青苗及拆迁建筑物补偿费清册》建交-6,由县市国土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签字盖章确认,户主和产权单位签字盖章,作为以后的补偿依据。居民个人的具体的补偿标准按照当地下发补偿标准执行;企业和国有资产按照由当地行政主管单位和建设单位委托的资产评估单位评估后的标准进行补偿。在进行此项工作时,注意现场丈量登记一定要清楚,后续表格制作、各方签字一定同步进行。此项工作完成后要督促拆迁主体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拆迁。迁改是影响正线施工的地下管线、公路改移和“三电”迁改工程,这一类工程属于在设计范围以内,由专业施工单位承担完成,土建施工单位主要做好现场配合,特别是地下隐蔽管线一定调查清楚,确保一次迁改到位,防止二次迁改或者出现问题后临时抱佛脚,施工受影响,一时半会又迁改不了,影响施工进度。

在拆迁过程中,作为项目部或分部拆迁人员一定要做到“三清一有数”,拆迁数量清、产权单位清、分布地点清、做到轻重缓急,哪些急拆,哪些缓拆心中有数。在征拆具体过程中学会交朋友,说服建设单位、各级政府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说服建设单位,要把节点工期目标变为地方政府和施工单位的共同行动,三方协作互动,才能做到强力推进,不要搞成皇帝不急太监急,必须上下联动共同推进。

二是要引导各级政府明白拆迁的责任主体是各级政府,施工单位紧紧依靠政府,全力配合政府来完成建设项目中的拆迁工作。

三是说服政府在配备干部时一定要配备一名德高望重,在当地说话办事一言九鼎的老同志来承担此项重任。如果这个想法得以实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府省心,我们省心。

四是坚持正确政策导向,克服“合法建筑和违法建筑一样补偿”、“先拆和后拆一个样,当钉子户得实惠”的两个误区。

五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拆迁方法,做到宣传教育和普法先行,媒体配合、公开报道、舆论引导、规范运作、公开透明、和谐拆迁、周密组织、合力推进。

六是强拆是不得已而为之,主要是由政府组织我们配合,要选准难点,精心组织,精心策划,一气呵成。强调决不能出现亡人。有条件可以邀请新闻媒体了解拆迁整个过程,客观公正的进行跟踪报道,因为强拆公众比较关注,新闻媒体早介入比晚介入好,早介入一旦有事,我们会更主动些。

五、掌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共创施工建设大环境 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矛盾是群众性和个体性阻工,表现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对补偿标准以及拆迁房屋质量认证不满意而引发阻工。处理这一类矛盾要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因为补偿标准是政府制定的,房屋质量认证责任主体也是政府,群众遇到此类问题时没人管,他们就阻工堵路,施工单位在协调无效时,积极主动的和政府沟通情况,反馈信息,由他们出面协调解决为上策。

2、使用地方乡村通道收取费用问题而引发的阻工。这一类阻工一般是村干部幕后操作进行群体性阻工。处理这一类矛盾一是要看省、部纪要是怎么规定的,如果省、部纪要没有明确规定,要抓住主要矛盾,依靠村干部做好疏导工作,实在不行就交费,但起草好一个《道路使用协议》非常重要,达到既少交钱又制约对方阻工的目的。

3、施工爆破扰民和房屋受损补偿引发的阻工。这一类阻工大部分发生在桥涵及路基施工地段,而且属于群体性较多,公众关注,难于处理。一是接到投诉后主动入户察看,判定是属于自然沉降性裂纹,还是受爆破震动性裂纹。采取贴纸条进行观察的办法,等爆破施工结束后一次性处理,而且要和当地政府沟通协商达成共识后作出承诺,做到守信于民。所有爆破施工结束,根据受损程度,请有资质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补偿,防止矛盾扩大,出现群体性阻工。

4、施工扬尘和施工噪音处理不好都可能引发阻工。处理这些矛盾时,一是靠我们平时注意文明施工,尽量做到少扰民或不扰民;二是出现问题后要早发现、早治理,防止问题积少成多,引发大的矛盾,尤其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更要引起重视。

5、铁路施工过程对植被破坏是一个由破坏到竣工后恢复的良性循环过程。沿线群众往往只看到建设初期原有的地貌被毁坏后给生产生活带来了短时不方便,随着工程逐步推进被毁设施的恢复和完善,群众由不理解到理解会逐渐转变看法。这一点一定要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如果出现阻工,要积极稳妥的处理好这类矛盾。

6、根据多年的经验,征地拆迁工作的普遍规律是一易两难两个高发期。施工进场容易,甚至有时不谈条件都表示热烈欢迎,等到进场后再慢慢秋后算账。两难是现场协调难,乡村两级推诿扯皮,甚至以维护群众利益为由,加大费用砝码。二难是现场处理难,不达目的不罢休,最后以施工单位付出较高代价为结局。可以说在国家基本建设工程建设环境中,施工单位属弱势群体。“两高”一是指在施工形成大干时也是群体阻工事件的高发期,二是队伍撤场时也是群体事件的高发期。处理消化这些矛盾以确保正常施工和队伍最后撤场顺利为原则,做好工作,确保我管区之后不出现大的群体性事件引发不良后果为目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好和各级政府之间良好合作关系,千万不要有工程后期用处不大的思想,要知道我们竣工资料、竣工图,区(县)、乡、村三级都要签字盖章,临时用地和弃土场最后要移交他们,这些工作进展不顺,中间环节出现问题,直接影响移交和结案表的签认,这些手续办不好,建设单位就不会给你办结算手续,你的质保金就要不回来,一定要高度重视。

六、节约用地,方案优化是关键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适用农作物生长的土地十分有限。根据有关资料,我国现有耕地19.51亿亩,园地1.5亿亩,林地34.14亿亩,牧草地39.31亿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61亿亩,交通用地0.82亿亩,其余为未利用地。人均耕地1.59亩。全国有666县人均耕地不足0.8亩,其中463个县人均耕地不足0.5亩。在有限地中,有灌溉设施的保收田仅占耕地总量的39.8%,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9100万亩,占全国耕地的5%。这就是说节约土地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铁路建设如何节约用地?笔者认为:优化方案是关键,节约用地是目的。无论是临时用地或取(弃)土用地都存在方案的优化,通过优化方案达到节约用地。临时用地包含生产和生活设施,是服务于主体工程的临时工程。队伍进场之前,要组织相关人员按照投标文件,结合管区的地形特点,本着“方便施工,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详细编制用地计划并绘制草图,尔后进行细化和优化,最后报批。宝兰二线宝天段原是修建三条宽4.5米,累计1.2公里的施工便道,最后经过优化方案,利用渭河天然滩涂投入少量劳力修建临时便道仅200米就满足主体工程的施工需要,节约土地6.75亩。桥梁二队原准备修建临时住房租用土地1.8亩,改为租用部队营房,这样既干净又利索,不存在工程结束后土地复垦,节约土地1.8亩。两个队的料场,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根据西北气候干旱、少雨的特点,经过走访气象水文部门,在不影响防洪的前提下,选择渭河地势较高的滩头上,又节约租地3.7亩,三项合计节约用地12.25亩,实践证明这些决策和方案都是正确的。宜万铁路重庆境内临时用地按租用两年期限计算每亩1.1万元,高出永久性征地1100元,我们的投标费用40万元包干。由于该线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十分艰苦,临时便道修建非常困难,原来计划临时用地112亩,经过三次方案优化和反复筛选,缩短便道的长度,减少非生产用地,严格控制用地数量,截止目前临时用地59.6亩,节约用地52.4亩。取(弃)土用地是设计部门根据工程需要和弃取土数量确定的,方案的优化一是如何选择较为理想和科学的位置,做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施工结束按照设计进行复垦,还田于民,作到占补平衡。但必须说明:取弃土场选择和变动一定要经过设计、监理和地方环、水保部门的同意和认可。总之,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到能少占一亩不多征一分;树木能少伐一株不多砍一棵,植被尽最大可能地进行保护和恢复,真正做到干一项工程,造福一方人民,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七、顺利移交,资料完整是基础

铁路建设项目的用地资料要求十分严格,它不同其他竣工资料,所有签字准确无误,数字不能有任何涂改现象,各种表格、图纸、收付款凭证相互印证,前后对应。因此,要求从事征地拆迁的同志首先要认真学习验交文件,掌握验交标准,特别是学习铁道部工管中心转发的《铁路建设项目竣工建设用地验收交接实施办法》,该文件对验收交接的程序和做法、竣工文件和组成内容、竣工文件的文案要求都作了详细规定。这个文件是竣工资料移交的重要文件,必须认真执行。如何做到资料完整准确,既能保证顺利验交又能使队伍下场顺利,要做到这几点:(1)、首先要打好基础,从征地工作开始,建交-

我国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策略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当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问题频发,仔细分析其中既有施工人员操作不当等直接原因,也有项目工程款到位不及时、监理人员失责等间接原因;既有领导决策失误等主观原因,也有设计不合理、技术不过关等客观原因。但归根结底,人的问题是核心原因,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工程质量意识,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自觉控制好工程质量,认真排查质量隐患并及时解决,防范质量风险,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标。

一、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概念

作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控制主要是指为满足工程质量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和活动。其主要出发点在于全程监控项目施工过程,排查质量环中导致质量偏差超过允差的问题并及时清除,保障顺利实现预期质量目标。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可以通过对项目成果以及项目活动本身(如工程施工以及进度实施)展开特定检测,验证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来实施。

二、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途径

(一)政府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监督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管力度,彻底整顿建筑行业。特别是负责工程质量检验的机构,更要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督促各施工单位、项目企业尽快建立与完善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与验证体系,并落实到实处。避免部分领导为树立政绩工程,急于完工而一味催赶工程进度、赶超工期而忽视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

政府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开展工程质量控制与监督。前者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运营秩序,对行业人员的行为实施有效约束。当前一段时期,我国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无法可依、违法难究的乱象还比较突出。因此为保障工程质量有必要切实整顿建筑市场秩序,健全市场运行机制。而首当期冲的便是及时制定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规范,强化法制监督。是市场运行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此外在微观层面,政府可以对特定的工程项目展开质量控制和监督。国家法律明文规定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必须自觉接受政府的监督与管理。政府监督管理以法律、法规和强制性的技术标准为依据,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的主体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来确保建筑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良好的周边环境。而且由于政府职能转变,质量监管方式与范围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监督对象不再仅局限于施工企业而是拓展到参建各方,包括建设、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监督范围也由工程主体扩大到全部工程的各个方面并实施监督抽查制度。

(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等,都与工程项目质量密切相关。而且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固定、规模较大,不同项目之间差异较大,难以像一般工业产品那样能在程序化的操作流程与检验工艺,完整的生产设备及可靠的生产条件下进行流水化作业,所以出现质量问题在所难免。而且工程项目一旦竣工,即便验收时发现问题也无法拆卸重建,更无法退货、换货。作为工程项目实体形成的主要过程,施工环节是决定产品最终质量的核心环节。所以,为保障工程项目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过程质量。

建设单位是质量控制体系的第二层级。当前在工程实施阶段,普遍采用工程监理的方式来代表、协助建筑单位来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但工程项目监理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建筑行业监理市场秩序混乱。例如在业务承接方式方面,普遍存在业务层层转包、证件挂靠、违规招雇、关联单位串通监理等乱象。部分监理公司未建立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产权不清晰,无法实现财务独立核算;部分监理公司属临时性质,因业务而生,不能坚持持续经营;其次,监理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与国外建设监理行业同行相比,国内监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经济管理方面知识匮乏,整体控制力欠佳;最后,部分工程项目缺乏实质有效的监理,监理人员失位。部分监理工程师同时在多个项目兼职;有的工程项目监理搞空挂,有名无实;甚至有的监理公司缺乏具体的监理实施流程与内容,更没有将监理责任分解到人。以上种种问题,是我国当前监理体系不完善的真实写照。

(三)全面提高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

技术因素同样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全面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必须着重关注人员技术素质以及施工设备、工艺、检验与检测等技术要素。为保障工程质量达标,在研究适应性的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谨慎引入新技术与新工艺,确保工艺流程、质量标准与施工规范与技术要求相匹配。逐步提升和改进施工工艺与技术水准。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制定质量目标,质量目标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施工队伍的人员配备与专业技术、建筑工程的特点及施工过程中通常存在的质量问题;其次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以质量目标为依据,主要包括详细的质量保证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措施,并明确各个环节实施的内容、采用的方法以及预期达到的效果。施工时,要以质量控制为中心对工程的各个环节、各种工序进行全面和有效的管理,从而确保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建筑工程质量既保证了我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又保障了我们的财产和生命的安全。因此,应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有效的质量监控,同时还要保证对能够导致工程质量隐患的环节做到重点监控,确保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加强施工质量监控,严把施工质量关,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满足客户、业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祝玉坤.浅谈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信息系统工程.2012(11)

[2]夏进.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视界.2012(27)

项目策略 篇7

一、“家电下乡”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1、中央政府。

从整个的“家电下乡”项目的启动和发展可以发现, 中央政府是本项目的发起人。作为项目发起人, 中央政府负责项目的总体计划的制定, 如项目阶段的划分及工作内容的确定等方面。最主要的是中央政府还要保证项目结果所需要的资源, 如对产品销售价格的13%的补贴, 中央政府承诺的80%必须按时到位;当然还要积极的组织和完成“家电下乡”产品的公开招标及做好后续的质量监督工作;另外要密切关注“家电下乡”项目的进展, 适时调整政策, 做好政策保证。最后, 作为一项政府项目, 中央政府还应该组织好整个项目的验收工作。

2、地方政府。

各省及所属市县是“家电下乡”项目实施者。地方政府除了要兑现补贴的另外20%, 还必须扎实的做好项目的实施。首先, 通过传单、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介做好“家电下行”的宣传工作。接下来就是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检查和督促环节, 定期下到每个销售网点进行指导和检查。这主要包括:在保证“家电下乡”机构运作经费的基础上, 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考核;在保证合理利益的前提下, 做好对经销商的引导与激励;在“执政为民”的要求下, 积极完成补贴工作。

3、家电生产企业。

作为“家电下乡”项目的供应商, 家电生产企业要更多更好地开发适合农村的产品, 同时引导企业自身或借助代理商渠道不断完善面向农村的销售网络, 提高服务能力, 做好售后服务和维修服务以及电子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最终建立起面向农村市场的工业生产和流通体系, 实现农村市场的深度挖掘。

4、流通企业。

家电相关流通企业就成为“家电下乡”项目一个重要利益相关者, 即为主要的承约商。根据苏宁的既定计划, 公司将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全面启动市场攻势,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 计划新开门店50家, 同时还将推出“家电下乡”升级等一系列“组合拳”刺激市场, 加快实施三年攻略。近日, 在国美电器华北大区成立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 国美电器华北大区总经理孙一丁宣布了下一阶段的战略目标———“主推家电下乡活动, 深耕二、三级市场”。虽然有着巨大的消费容量, 但是三、四级市场因地域复杂、购买分散以及消费差异大等现状, 企业在一、二级市场得心应手的市场策略, 在三、四级市场就未必奏效了。因此, 要想分得“家电下乡”市场的这块蛋糕, 企业和渠道商还需针对农村市场的需求量体裁衣。

5、农民。

“家电下乡”项目的启动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支农惠农。所以笔者认为农民是本项目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客户。农民对家电产品的消费心理还是偏于谨慎, 消费行为还是比较的保守, 从众心理和从众消费行为依然存在。

二、“惠农”是根本

1、简化财政补贴程序, 方便农民。

根据试点省份的调研发现, 农民抱怨较多就是补贴程序繁杂。因此, 各级政府, 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基本遵照财政部、商务部的补贴程序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 可以考虑下沉补贴审查机构, 并对补贴程序做适当的调整以简化程序, 真正的从“便农”的角度来实现“惠农”。

2、解决好农村用电和信号接收问题, 让农民用的舒心。

财政补贴政策支持“家电下乡”, 激活农村消费, 扩大内需虽是件大好事, 但做好相应的硬件配套措施, 让农民们买得起还要用得欢更为重要。因此, 解决农村用电和信号接收问题就变得十分迫切。各级政府一方面应抓紧农村电网和通讯网建设;另一个方面要严格控制各种收费标准, 切实减轻农民电费及使用其它网络的负担, 以促使农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

3、完善农村家电的售后服务, 让农民用的放心。

从商业角度来看, 完善售后主要是家电生产和流通企业的责任, 但分析之后发现, 有很多方面还是需要政府出面的。一方面除了要加强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 笔者认为可以整合农村现有的家电售后服务, 选择一些有实力的主体, 在争取获得一些家电企业授权的基础上实现统一的售后, 这即减轻了家电企业自己建立售后维修的负担, 又能同时快速形成服务农村的售后服务网络, 从根本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增强农民的消费向心力。

三、监督和引导家电生产与流通企业是核心

1、保证输出的是质量可靠的家电产品。

要开发农村家电市场, 仅有价廉还不够, 还要有质量和品牌的保障。政府主管部门应做出具体的监管方案。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加强对这些定点生产企业的管理, 定期对其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抽查, 以防止企业把落后、淘汰产品推到农村, 损害农民的利益;还要在各地设立投诉电话、举报中心。

2、引导家电生产企业设计、生产农民真正需要的产品。

要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使用环境, 不仅将“节能”“、防潮防锈”等个性化功能加入到产品当中, 还可以特设防鼠盖板, 采用防潮防锈材料, 并针对农村灰尘较多的实际情况, 采用可拆卸门封以便于清洗。根据农村部分地方路况特殊, 采用适合农村路况及运输环境的包装设计等。

四、激励销售流通企业和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是保障

笔者所在的陕西许多地方, 对于家电经营企业是实行包税制, 无论是销多销少, 每一年度或季度销售流通企业只需向税务部门缴纳一个固定额度的税金即可。当他们成为“家电下乡”网点后, 在原有一笔包税金额以外, 还要承担下乡产品销售所得的3%税金, 销售流通企业批评这是在重复缴税。另外, 由于家电下乡产品的价格低于同类产品市场价格, 非下乡产品的价格受到冲击, 也需要降价销售。对于这样的问题, 政府可以从财税制度方面考虑适当的减免部分税费, 激励销售流通企业更好的参与到项目中, 而不仅仅考虑的是给农民优惠。这也是许多销售流通企业的呼声。对暂时一些未中标的、而有一定实力的家电生产流通企业的利益也要考虑, 可以考虑在项目后续的阶段中让他们参与, 毕竟作为一项政府项目, 要考虑政策的公正性。

在西部的很多省份, 经济困难的地区是不少的, 地方财政收入相对较少。而要做好“家电下乡”工作, 地方商务局要支出一些例如宣传等运作经费。但这部分经费的划拨不是强制的, 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 在有些经济拮据的地方, 获取运作经费的希望是十分渺茫的。这中情况的出现, 必会阻碍地方政府部门对“家电下乡”项目的推进。因此, 在考虑商务系统垂直管理特征的基础上, 中央级各省级政府必须在制度上保障有这样一笔经费的下拨, 并且做好下行的分配, 以提高市县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推进项目的积极性。

成功的推进“家电下乡”项目应首先识别出主要的利益相关主体, 并充分考虑相关主体对项目的利益要求, 加强项目利益相关主体的管理, 以积极推进“家电下乡”, 更好的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本文从分析“家电下乡”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入手, 确定了各主体的角色、责任及特点, 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家电下乡”项目的相关推进策略。

关键词:家电下乡,农村,政府

参考文献

[1]刘钊.“家电下乡”加速度[J].电器, 2009 (1) :18~19.

投掷类项目的运动营养策略 篇8

投掷类项目包括铁饼、标枪、铅球、链球,在体育考试中也会有实心球,虽然技术上有所差异,但能量供应上基本相同,都属于对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要求高的运动项目。以掷铅球为例,该项目属于力量为基础、速度为核心的速度力量性项目。要提高铅球成绩,就要在完成掷铅球的动作速度上做文章,蹬、顶、转、送、挺、抬、推、拨的技术,正是从提高动量传递效果的角度出发,实现自下而上不间断用力结构的持续衔接。如何保证肌肉的生长、促进肌肉力量的增加不仅是技术性训练的基础,而且是青少年运动员成绩是否提升的关键。保证肌肉爆发力的增加,科学训练与合理营养必不可少,其中合理营养又属于“三分练,七分吃”的“七分”,本文将就投掷项目的营养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青少年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该类项目在训练中常常遇到需要增加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问题。很多学生在训练上下了很大功夫,但肌肉力量增加程度不理想,成绩提高幅度太小,遇到训练瓶颈。对此,如果在训练的同时进行相应的营养品补充,便可以让训练效果更加明显,事半功倍。

二、营养强化手段的应用

投掷专项力量的训练重点是加强投掷动作的力量、速度、准度和稳定性,主要训练肌肉的ATP/CP (磷酸原系统)及糖元的无氧酵解供能系统。在训练中,结合运动营养学方法,对这些能源物质进行及时填充,为肌肉微损伤的修复提供优质原料,可以促进肌肉绝对力量、爆发力、速度耐力的快速增长。

(一)提高肌肉爆发力的营养强化剂

研究表明,与服用碳水化合物相比,服用肌酸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及爆发力,而有文献表明,肌酸与碳水化合物混合服用更能提高肌肉力量。参考《实用运动营养学》标准,将纯肌酸粉与富含低聚糖成分的运动饮料按照1:6的重量比例进行冲调,按照冲击期20克/天,5~7天;维持期5克/天,4~6周;停用期1周的周期补充,在体能训练课,配合低聚糖运动饮料,连续补充,对肌肉爆发力的提升有极大的作用。

经过一个周期的训练,发现比单纯饮用肌酸饮料,力量训练水平的提高幅度更大、更快。学生普遍感觉肌肉启动速度快、瞬间力量大、投掷起始阶段蹬地有力、出手速度提高。

(二)提高训练恢复的营养强化剂

投掷项目是一类运动强度很大的项目,这意味着肌肉的微损伤更为严重,能量消耗更快,为了不影响后续的训练效果,快速恢复非常重要。根据文献研究,训练后30~45分钟是肌肉合成最迅速的时段,在此时段补充蛋白肽、碳水化合物可以有效提高肌肉合成速率(FSR)。

运动生理学认为,肌肉的合成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低聚糖是能量含量高、供能时间长的能源,因此适合在训练课前及训练课中间长期补充,每半小时需要饮用150~200毫升含低聚糖6克/100毫升的运动饮料;有研究表明,运动后摄入高血糖指数(GI)的食物,可以提高血液胰岛素水平,从而促进肌肉合成。

在实际应用中,运动员在运动后45分钟内,都会冲服500毫升的运动饮料,同时加入20克乳清蛋白粉,以促进肌肉的修复、再生。运动员第二天肌肉酸痛的症状显著改善、精神状态也较好、能够快速投入到训练中去。

(三)调整赛前状态的营养强化剂

投掷类项目要求高度协调与良好的节奏感,中枢神经系统要求高度兴奋与敏捷。比赛过程中由于无氧能源很快耗竭,加之大脑皮质在极度紧张状态中呈高度兴奋,很容易造成迅速疲劳。在疲劳发展过程中,糖元等能源物质及大脑神经递质迅速消耗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赛前的饮食及营养主要以增加能源储备,提升神经系统兴奋性为主,赛前2小时,服用些运动饮料或活性糖胶囊,可被迅速吸收,可以快速进入血液,作为人体运动的直接能源,也可以起到保护细胞膜的作用。

在赛前训练期,经常出现脑神经兴奋性降低,训练质量下降;运动神经和肌肉功能失调,肌肉爆发力和耐力下降;训练结束后,出现大脑疲劳,情绪不稳定,睡眠质量差等表现。主要原因是,训练过程中神经递质大量消耗。赛前训练期及上场前补充一些促进神经递质合成的营养强化剂,比如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胆碱(PC)可以保护脑神经结构,双向调节脑神经功能,维持神经兴奋性且促进脑疲劳的消除,调动训练积极性;平衡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加速神经和肌肉间的信号传递,提高反应速度。

(四)提高免疫力的营养策略

大强度力量训练后,运动员往往容易出现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容易感冒等现象,就是因为大强度运动后产生了大量自由基,体内氧自由基维持较高水平,不仅是机体重要的致疲劳因素,而且会攻击免疫细胞膜,造成免疫抑制。补充一些抗氧化剂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运动对红细胞的破坏。常用的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以及番茄红素。深色蔬菜(椰菜、菜花、橄榄、西红柿、胡萝卜等)和水果(草莓、蓝莓、葡萄等)都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及番茄红素、原花青素等抗氧化剂,核桃、腰果、葵花籽等坚果食品含有较高的维生素E。有些青少年学生不喜欢吃蔬菜、水果,建议选择一些营养补剂,如维他宝多维维生素片、番茄红素胶囊、维生素E胶囊等等。

三、结论

教练员及学生家长要有意识地使用高效运动营养补剂,比如提高肌肉爆发力的肌酸、延缓运动疲劳发生的健身饮活性肽型(低聚糖运动饮料)、促进训练恢复的乳清蛋白粉、调整比赛状态的赛速(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胆碱)咀嚼片,都可以为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保驾护航。

房地产项目定价策略研究 篇9

1、成本导向定价法

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以房地产项目成本为定价基础的一种定价方法, 以目标利润定价和成本加成定价为例做简单介绍。

(1) 目标利润定价计算方法为:

销售额=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目标利润额) / (1-销售税费率)

目标利润额=投资总额×投资利润率

目标利润单位价格=[﹙固定总成本+目标利润额﹚÷预计销售面积+单位变动成本]÷﹙1-销售税费率﹚

(2) 成本加成定价计算方法为:

房地产销售额=[房地产总成本×﹙1+成本加成率﹚]÷﹙1-销售税费率﹚

房地产单位价格=[房地产单位总体成本×﹙1+成本加成率﹚]÷﹙1-销售税费率﹚

2、需求导向定价法

该方法是以消费者的需求强度和消费能力为标尺的一种定价方法。这要求企业能正确估计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价值以及正确分析市场情形判断消费者需求强度。

3、竞争导向定价法

该方法是以市场上相互间存在竞争的同类产品价格为参考定价。该定价可以随行就市即和同行业价格水平相当, 优点是可在市场共存, 竞争小, 适宜定价能力弱的企业;也可以主动竞争即根据企业和产品实际情况以及和对手的差异自行定价, 风险大, 适用于实力雄厚的企业。

二、房地产项目定价策略

它是房地产开发企业, 为了在目标市场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定价目标, 而采取的种种策略。企业会根据商品房的成本、市场状况、消费者心理等多方面来制定。不同的商品房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定价策略。

1、总体定价策略

(1) 撇脂定价, 又称高价法, 是企业在产品生命初期 (在竞争者研制出类似产品以前) 高价出售, 尽快收回投资, 然后再慢慢降低价格。优点是, 形成高价高质量印象, 为尾房降价提供空间以及产品需求弹性小。缺点是, 容易失去一部分客户, 销售时间长。

(2) 渗透定价, 它与撇脂定价恰好相反, 在初期将价格定得低一些, 渗入市场, 待销路打开后再提高价格。优点是, 价格低, 薄利多销, 有效地排斥竞争对手, 产品需求弹性大。缺点是, 回收期长, 上调价格难度较大, 没有降价空间, 容易形成低价低廉的印象。

(3) 满意定价, 具有以上两种策略的特征, 又称均匀定价, 是一种中价策略。在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阶段, 将价格定在中等价位, 使买卖双方均感到满意。优点是, 既可避免撇脂价高带来的市场风险, 又可避免渗透价低带来的经营困难, 还能兼顾消费者的利益。这种策略很适用于需求弹性不大, 供需平衡, 准备稳定占据市场的产品。

2、过程定价策略

(1) 低开高走定价策略, 多用于期房销售, 它随着建筑物不断接近竣工, 根据销售进展情况, 每到一个调价时间点, 按照预定的幅度提高销售价格。这项策略, 最初低开目的是吸引市场实现, 然后走逐步提升价格的路线。优点是, 开盘经济实惠吸引消费者, 过程升值激起购买热潮, 资金回笼速度快。缺点是, 若调价节奏没掌握好, 提升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 会丧失客户, 使后续楼盘升值名不副实。适用于, 整体没特别看点的普通楼盘, 位置不理想的大型楼盘, 楼盘竞争激烈。

【例】苏州中海某大型项目的低开高走定价策略。

该项目首次开盘时间为2008年7月, 开发商的项目规划、社区配套、物业管理水平等综合品质, 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市场对该项目的初始心里定价在9000元/m2, 但首次开盘以7500元/m2价位推出, 势能, 迅速引来大量买家, 在当时市场低迷的情况下, 取得良好的销售效果。在后期开发中, 发展商利用一期产生的口碑, 将价格逐步提高, 价格一度攀升至14000元/m2, 市场反应依然强烈。

(2) 高开低走定价策略, 与低开高走相反, 在开市的时候, 它的股价指数在前一交易日收市点位以上开市, 随着交易的进行, 股价指数不断下跌, 整个交易日都呈现下跌趋势。高开的目的是快速获利, 走地走路线是为了全部售出。优点是, 高品质有高价支撑先声夺人, 便于最快获得较大利润。缺点是, 初期高价不易聚集消费者, 后期降价对前期消费者不公平, 影响企业品牌。适用于, 高档商品房, 竞争不激烈, 或者销售环境处于衰退阶段, 以及高价开盘效果不理想, 不得不采取低价促进销售。

(3) 稳定价格策略, 在整个销售期间, 楼盘售价始终保持稳定, 既不大幅度提价, 也不大幅度降价。适用于, 市场状况稳定的楼盘销售, 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量小, 项目销售期短。

3、价格促销策略

“没有卖不出去的房, 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价格对销售的促进起着很大的作用。价格促销策略, 是在预定时间点, 根据消费者心理给予一定优惠, 瞬间吸引消费者, 刺激销售。

(1) 折扣定价策略, 在原有定价的基础上减收一定比例货款。可以推行现金折扣, 对按约定日期或提前购房的付款者给予一定折扣;数量折扣, 根据消费者购买面积或金额给予折扣;季节折扣, 再不是消费旺季时提供价格优惠。

(2) 让价定价策略, 也称销售津贴, 给与津贴或降价利于中间展开促销活动, 或给予以旧换新的消费者一定的价格优惠, 能够刺激需求和产品销售。

参考文献

[1]、乔志敏.房地产价格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1、乔志敏.房地产价格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2]、袁桂芹, 周继远.论商品房价格的合理确定.山东建材.2001年, 第3期2、袁桂芹, 周继远.论商品房价格的合理确定.山东建材.2001年, 第3期

[3]、范道津, 陈伟珂主编, 风险管理理论与工具,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3、范道津, 陈伟珂主编, 风险管理理论与工具,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

软件项目需求变更与应对策略 篇10

1 软件项目需求变更分析

1.1 需求不精确、软件项目的任务范围主要是由项目开发团队定义

在项目开始阶段, 一方面, 由于用户以前没有相关软件的使用经验, 他们对要开发的软件没有明确的想法, 不能确切地定义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功能需求;另一方面, 用户有类似软件的使用经历, 但是他们常常只是依据当前的工作所需, 提出一些初步的功能需求, 而采用的新设备、新技术通常会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 引入一些崭新的功能需求。

1.2 用户需求随项目进展而变

尽管开发团队已经做好了可行性研究, 与用户签订了较明确的技术合同, 然而随着项目实施的进展, 软件开始展现功能的雏形, 用户对软件的了解也逐步深入。用户的需求不断地被激发。于是, 他们可能会想到各种新的功能和特色, 或对以前提出的要求进行改动。他们了解得越多, 新的要求也就越多, 导致软件实现的功能、程序界面以及相关文档需要经常修改, 需求变更因此不可避免地一次又一次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 假设开发团队不能有效地控制需求变更, 或是采用一些不能产生效用的的需求变更措施, 都有可能使开发项目不能按时完成, 加上一些控制管理流程不到位, 最终将导致项目成本上升、人员不足, 甚至可能导致整个项目不成功。因此, 加强软件需求管理对于保证软件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并且能很大程度控制需求的变更情况, 最终达到满足顾客的需要, 这就是我们进行需求变更的最大目的。

2 软件项目需求变更管理实践中的几点对策

需求变更控制一般要经过变更申请、变更评估、决策、回复这四大步骤。如果变更被接受, 还要增加实施变更和验证两个步骤, 有时还会有取消变更的步骤。针对变更控制流程,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软件开发人员在需求变更管理实践中的几点对策:

2.1 加强协调沟通, 充分交流

需求获取是系统开发过程中最困难、最关键和最易出错的环节, 同时也是最需要沟通交流的活动。大型复杂软件的成功研制是建立在成功的需求获取基础上的, 高质量的需求获取来源于用户与系统参研人员之间有效的交流、沟通与合作。

很难想像遭到用户抵制的项目能够成功。在探讨需求的时候, 开发人员和用用户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合作, 双方在共同努力下, 一起解决问题。如果用户提出了一些苛刻的要求, 开发人员一定要耐心地听取意见, 并认真地分析问题的关键, 进一步提高用户需求的满意程度。

所谓的需求变更, 其实就是用户与开发人员不断进行沟通交流的一个过程。作为一名软件的开发人员一定要对用户提出的意见认真思考和设想, 通过仔细分析得出结论。此外, 在软件开发项目动工以前, 开发人员要和客户说明一些事项, 例如, 软件开发进入实施阶段以后, 用户提出的需求变更会给整个设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和不良的影响。

2.2 合同约束

众所周知, 需求变更会给软件开发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 开发之前应该与用户签订保障合同, 限制用户在软件开发阶段提出不合理的需求变更, 或是规定用户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以内提出变更需求。

2.3 区别对待

对需求变更不能简单拒绝或同意, 而是通过一系列成本和时间的评估由客户做判断。需求变更在软件生命周期内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发生, 如果变更提出时系统需求正在开发, 那么必须评估该变更对需求产生的影响;如果变更提出时系统正在执行开发或已进入下一阶段, 那么就要评估该变更对需求、系统设计和开发的一系列影响。在软件开发阶段, 某些用户会向开发项目组提出一些不可能变更的需求, 这样就会导致开发项目组的工作量变大, 对项目进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 软件开发相关人员就要和用户进行商榷, 项目的开发是根据最开始的需求而确定的, 如果有重大的需求变更, 就会对开发的项目带来很大的困难和一些不必要的工作量。如果用户依然坚持要变更需求, 那么就要求用户根据新需求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列, 并且划分出紧迫的档次, 把它作为需求变更的重要依据。此外, 对于用户提出变更的频率要严格控制。

2.4 选择恰当的开发模型

对于那些需求不明确的开发项目可以采用建立原型的开发模型。根据用户的需求, 开发人员建立一个系统的原型, 然后在和用户进行沟通交流。通常情况下, 用户看到实际的模型后, 对需求就有了更明确的要求, 开发人员再依据用户的一些要求对系统进行完善。经过几轮的商榷以后, 系统原型最终会达到用户的满意程度, 从而减少了在开发过程中需求的变更。目前业界较为流行的叠代式开发方法对工期紧迫的项目的需求变更控制很有成效。

2.5 用户参与需求评审

用户是需求的最初提供者, 因此, 也是最有权对需求进行评审的人。其实, 在整个软件的开发过程中, 用户往往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非常具有价值。此外, 这也是用户提出需求的最后一次机会, 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用户的需求变更情况。

3 结语

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 一方面在项目初期用户不能提供很完整、明确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与用户交流沟通不够, 导致不能完全理解用户需求, 造成用户不满意, 使需求不断发生变更, 带来一定风险。应对措施是一方面在业务建模阶段多让用户参与, 及时得到反馈意见, 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及时做好变更控制和配置管理工作, 及时针对需求变化, 更新相应设计, 降低风险造成的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需求变更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探析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策略 篇11

关键词:管理创新 工程项目管理 管理方法

(一)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中的组织机构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是我国建筑业在施工管理体制中移植和创新的一种即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管理方式。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管理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整体水平,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中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建立一个能完成管理任务,令项目经理指挥灵便‘运转自如、工作高效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供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一个好的组织机构,可以有效的完成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有效的应付各种环境的变化,形成组织力,使组织系统正常运行,产生集体思想和集体意识,完成项目部管理任务。推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的必然要求纵观以往传统施工管理方法的弊端,无一不与管理无标准、不规范相关联。实施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即是倡导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项目管理趋向规范,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强化企业管理基础建设的必然要求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管理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些工程项目亏损的重要原因,是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所致。因此,实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施工企业扭亏增盈的有效途径。

(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框架和特征

1. 基本框架依据工程项目管理的全面活动要素,构筑出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工程技术标准三大系列标准框架,以每个系列的每项具体工作、每件具体事务、每种技术要求、每道施工工序为一个小单元,结合本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出具体标准。

其中,工作标准主要包括项目部各级各类组织机构工作标准、各项职能业务工作标准及全员的岗位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主要针对项目的管理客体,分项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主要依据所担负工程的施工项目范围,分项分工序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操作技术规范。三类标准之间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一个较为严密完整的项目管理标准体系,使项目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始终处于标准的控制和调节之下。

2. 基本特征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创新性:

(1)创新性。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对以往传统管理方式的一种扬弃和创新,突出制度标准管理,较好地克服了人治管理的随意性弊端。

(2)科学性。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制定标准,而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而形成的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3)系统性。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根据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将项目管理规章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类,形成一套与项目管理相适应的标准体系,从而使工程项目全过程各项工作的开展、各种管理的实施、各种技术规范的执行,全面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范畴。

(4)实用性。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依据项目实际制定各项标准,每项标准既有总体要求,又有细化要求,既有原则性规定,又有具体性规定,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这样制定的标准,不仅针对性强,且具可操作性强,又便于考核。因而能使职工在执行中既知道坚持什么样的标准,又懂得如何去落实标准,从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的质量管理

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为全面系统的把质量工作落实到实处,当务之急是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施工企业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技师目标,使之更具备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

2. 人、材料、施工机械的控制

(1)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2)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显然在施工项目中,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举足轻重的。

(3)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选好、用好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3. 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在施工项目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实施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的主要效果

实践证明,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适应施工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工程项目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它的实施对于确保工期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都显示出较好的效用。

1. 提高了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一是改善了管理状况。由于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把项目的各项管理要素组成更加严密的有机整体,改变了以往项目部领导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管理方式,使项目部领导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想全局、抓重点,争取了工作的超前性和主动权。同时,业务职能部门因有了明确的职责和标准,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工作效。二是增强了管理实效。由于标准化管理将项目的工作、管理、技术要求,制定出定性、定量的规范,可操作性强,加之奖惩严明,改变了以往工作无章可循的弊端,使职工逐步养成了按标准办事的作风,增强了管理的力度和效果。三是提高了管理素质。健全的管理标准,为大批新走上管理岗位的人员提供了管理依据,为施展才干创造了条件。为企业发展生产经营锻造了大批的经营管理人才。

2. 促进了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实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为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确立了更高的起点和目标,有力地促进了全公司工程项目质量的提高和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自年初推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以来,全公司工程质量合格率均保持在,优良率以上,实现了“大工程创名牌,小工程出精品”的创优目标。

3. 加快了施工生产任务的完成 工程项目实行标准化管理,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促进了项目管理的整体优化,提高了合同履约水平,年完成工程任务总额逐年提高,一年完成工程任务总额亿元。

4.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实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明晰了项目的责权利关系,促使职工在施工生产中加强责任成本核算,树立勤俭节约、增收节支的意识,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有效促进了全局经济效益的提高。

5. 强化了施工队伍的全面建设 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重在标准化,突出全面性,有效地克服了以往工程项目管理中只顾眼前生产、不顾队伍长远建设的问题,尤其是把“三线建设”文化线、生活线和卫生保健线纳入标准化体系,有效改善了一线职工的生活环境。同时,由于规定了职工的日常行为准则,职工的行为得以规范,日常工作井然有序,工余活动丰富多彩,从而使职工队伍呈现和保持了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

结语:综上所述,实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 是推进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以此为切人点,可以带动施工企业整体素质的优化和管理进步。创新、改进是永无止境的,企业的管理体系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保持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才能推动公司运作的规范化,从而提升公司整体管理平台,更好地拓展业务,参与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王组合等著。现代工程项目管理,2007,01.

[2]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2011,01.

工程项目结算审核策略的探讨 篇12

关键词:结算审核,工程项目

一、引言

工程竣工结算是指施工企业按照工程合同规定的内容, 全部完成所承包的工程, 经验收质量合格, 并符合合同要求之后, 向建设单位进行的最终工程价款结算。作为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和经济性都非常强的工作, 有关政策及定额中的规定在审核工程竣工结算中必须得到良好的遵循, 一旦发现高估或者冒算, 应当立即予以核减, 如果存在低估或者漏项, 也应及时地增加。本文以建筑工程为例, 阐述工程项目预结算审核策略。

二、工程项目结算审核常用方法

(1) 全面审核法。指按照全部施工图的要求, 结合有关预算定额分部分项工程中的工程子目, 逐一地全部地对送审的预结算进行审核的方法, 其具体计算方法和审核过程与编制预结算时的计算方法和编制过程基本相同。如果投资规模很大, 对审核时限有严格要求时, 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但对于一些工程量比较小的情况下, 可采用这种方法。

(2) 重点审核法。即针对工程预结算中的重点来进行工程审核的方法。此时常常应该选择工程量大、造价较高和容易发生差错的项目进行重点审核。这时, 应该是什么结构, 就重点审核什么。另外, 对工程的各项费用也应进行重点审核, 重点审核法与全面审核法比较, 他们的区别仅是审核的范围不同而已。

(3) 经验审核法。指根据以前的实践经验, 对容易发生差错的那一部分工程细目进行详细审核的方法, 采用此法进行审核时, 我们应根据经验, 并结合重点审核法审核一些容易发生差错的工程细目。

三、目前工程结算审核中的问题

(1) 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工之前, 没有做到按照规定进行相关的预算审查工作, 后果是可能形成工程价款超拨的情况发生。这种做法一般出现在没有经过正式的招标投标就开始违规进行的建筑工程。在不经过招标的情况下, 某些工程建设单位私自组织违规的施工队伍, 工程价款则被施工单位有意地在申报预算时虚报高估, 建设单位往往本身比较缺乏专业审价人员, 并没有把施工单位申报的预算委托工程咨询机构进行审查, 就拨付工程价款, 结果工程竣工结算时, 发觉经专业的工程咨询机构核算后的工程造价要比工程拨付款低, 造成超拨的价款难以追回, 致使工程结算不能顺利进行。

(2) 建设单位没有认真执行价格协议, 造成结算时甲乙双方争执。有些施工方则高估冒算、虚报价格;有些施工方现场安装的材料、设备的厂家、型号与图纸的完全不一样。

(3) 签证出现差错。建设方欠缺对定额、政策、法规的理解, 缺乏对签证的总体认识和把握, 因而容易被忽视, 此外, 某些签证在利益的诱惑写造假。一些施工单位没有法治观念, 在与建设方进行交涉和合作的过程中, 不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与归档, 造成索赔困难的隐患。

(4) 新技术和新的工艺的不断被开发出来, 而目前的预算定额却不能及时更新, 难以满足造价管理的需求。另外, 如何更快、更准地获取价格信息, 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现行的建设管理部门发布的价格信息己远不能满足需要, 必须加快价格信息网络的建设。

四、工程项目预结算审核策略

1、加强对工程资料的把握。

一名结算审核人员, 是项目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工作参加者之一, 因此对工程图纸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预算的编制工作中如果没有参与, 就要尽可能熟悉图纸及设计变更的事项, 并且掌握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现场签证是在施工过程中甲乙双方认可的工程实际变更记录, 一般来说没有反映在施工图预算中, 但施工单位有费用支出, 所以现场签证的工作内容是否已包括在预算定额内也是要审核的问题之一。假如项目定额内有明确规定, 现场签证就不应再计取;没有工程内容和数量, 只有金额的签证也排除在结算依据之外。施工合同的内容主要条款, 以及主要材料价格和奖惩的规定都是进行工程估算的重要依据。

2、用施工合同处理纠纷问题。

施工合同作为确定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法律地位的文件, 也起到工程结算法律依据的作用。招标文件、投标说明书是建设施工合同条款的组成部分。因此, 作为结算审核的内容之一, 必须审核施工合同及有关文件。首先要确定工程结算范围。合同所规定的工程施工范围是决定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此外, 合同中的施工工期也是审核的主要重点之一。工期是进行索赔最明显、最直接的关注点。另外, 随着承包方式的不同, 工程造价的结算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 承包方式在结算时要区分清楚。

3、工程价款动态结算的审查。

物价水平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会经常性的发生变化,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工程建设项目中合同周期较长的项目均会受到物价影响, 结算中要考虑各种动态因素, 从而包含实际的消耗费用, 在结算的审查过程中, 要按合同的约定那些费用可以调差, 那些费用是固定不变, 在定额计价中可以调价差的一般为主要材料价。

4、现场签证的审核。

现场签证记录是施工过程中, 甲、乙双方认可的工程实际变通记录, 施工图预算及工程承包合同的条款中未直接反映出来的内容, 它构成了施工单位进行活动的基本内容, 凡现场签证, 必须具备甲方驻工地代表和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双方签字或盖章, 口头承诺不能作为结算的依据。现场签证内容项目要求清楚, 只签金额, 无工程内容和数量, 手续不完备的签证, 不能作为工程结算凭据。人工、材料、机械使用量要甲、乙双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协商确定。

5 结束语

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应遵循设计图纸、计量规则、定额等, 采取全面审查法和重点审查法相结合, 还可以利用一些经验数字。只有这样, 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结算工作, 公平公正地确定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龚维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梁红宁.建筑工程预算.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发展与革新下一篇:标准化流程的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