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重点句子默写

2024-10-02

师说重点句子默写(共3篇)

师说重点句子默写 篇1

默写题

 陈情表

臣密言:(),()。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至于成立。既无叔伯,()。(),晚有儿息。(),()。(),()。而刘夙婴疾病,();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诏书切峻,()。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则以刘病日笃;(),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但以刘(),气息奄奄,(),()。臣无祖母,();祖母无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乌鸟私情,()臣之辛苦,(),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阿房宫

(),(),(),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使天下之人,()。独夫之心,(卒叫,函谷举,(),(呜呼!(),((),((),((),(()?(();(()。

 师说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吾师道也,()?)。戍)!);)。嗟夫!);),),),)。));生乎吾後,(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6、古之圣人,(),();今之众人,(),()。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7、句读之不知,((),吾未见其明也。

8、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9、孔子曰:“(),(不必不如师,()。()如是而已。),或师焉,或不焉,),)。”是故弟子)((

《师说》《词七首》名句默写 篇2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2、惑而不从师,(),()。

3、吾师道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4、位卑则足羞,()。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

6、孔子曰:“三人行,()”

7、是故(),()。(),(),如是而已。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执手相看泪眼,()。念去去,千里烟波,()。

10、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

11、故垒西边,人道是,()。

1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3、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1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1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6、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

17、凭谁问:(),()?

18、过春风十里,()。自胡马窥江去后,(),()。

19、(),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20、二十四桥仍在,()、()。念桥边红药,()!

21、雁过也,正伤心,()。

22、(),(),如今有谁堪摘!

23、(),到黄昏、点点滴滴。

24、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高中文言文《师说》重点词句解释 篇3

一、文常填空

1、《师说》选自《韩昌黎文集》卷一,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韩昌黎、韩吏部,“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领袖,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著有《昌黎先生集》。

2、《师说》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表现出作者“奋不顾流俗”的非凡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

(一)指出句中的通假字现象: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2.句读之不知:读,通“逗”。3.或不焉:不,通“否”。

(二)指出句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并解释: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来„„的。3.吾从而师之:从而,跟随并且。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无论。5.今之众人:众人,一般人。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所以,„„的原因。7.句读之不知:读,诵读时略作停顿。8.小学而大遗:小学,学了小的(知识)。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不一定。

10.好古文:古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

(三)一词多义:

1、师:

惑而不从师:老师。

吾师道也:学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学习)。吾从而师之:以„„为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指有某种专业技能的人。

2、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在。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不拘于时:被。

师不必贤于弟子:比。学于余:向。

3、其: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他们。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的,他们的。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推测。其可怪也欤:确实,表加强语气。

4、乎: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词,与副词“其”相呼应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吧”。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语气。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第一个表时间,可译为“在”。第二个表比较,可译为“比”。

(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惑而不从师:惑,名作动,有疑惑。

2.吾师道也:师,名作动,学习。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名作动,从师(学习)。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作动,低于,不如。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名作动,从师(学习)。

6.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书,名作动,读书。7.或师焉:师,名作动,从师(学习)。

8.不耻相师:师,名作动,学习。

9.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名作动,从师(学习)。

10.则群聚而笑之:群,名作状,成群的。

1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作名,圣人、愚人。12.小学而大遗:小,大,形作名,小知识、大知识。13.吾未见其明也:明,形作名,明白道理的地方。

14.其贤不及孔子:贤,形作名,品德才能。15.吾从而师之:师,意动,以„„为师。

16.而耻学于师:耻,意动,以„„为耻。

17.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耻,意动,以„„为耻。

18.不耻相师:耻,意动,以„„为耻。19.孔子师郯子之:师,意动,以„„为师。

(五)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2.人非生而知之者。

判断句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判断句 4.而耻学于师 介宾后置句 5.师不必贤于弟子

介宾后置句 6.不拘于时,学于余

介宾后置句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句 8.小学而大遗

宾语前置句 9.不拘于时

被动句

三、请鉴赏《师说》的艺术手法。

上一篇:糖果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下一篇:如何订立国际商事仲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