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我表露的发展读后感

2024-09-29

中学生自我表露的发展读后感(共4篇)

中学生自我表露的发展读后感 篇1

《中学生自我表露的发展》读后感

2011704103 林薇

在《中学生自我表露的发展》报告中,初二到高一是孩子自我表述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当中学生们表露的内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成长而引起的。青春期的青少年需要自我表露,需要与人沟通,需要得到倾听。

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期,这是一个多变的时期。夸张的说便是人生的转折点,在这一时期人进行着从“听话”到“自我”的转变过程。这一时期以前,孩子们通常是以听话的状态生活的,听家长的,听老师的,听同学的,多以接受外界的信息来生活。但是青春期时青少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开始了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在这样一个由输入到输出的过渡时期,青少年需要表露,需要倾听。

这一时期青少年会自热的产生许多的困惑,可能来自生理也可能是心理。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正处在什么困惑的时候,往往希望与他人诉说,得到他人的回应,就算得不到相应的回应,有个人在一旁倾听自己的困扰烦恼也是好的。倾听是人类的美德。善于倾听不仅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得到朋友,对于表露者来说得到倾听就是最好的安慰与鼓励。面对处于纷繁困惑时期的的青少年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真诚的倾听与引导。

这样的倾听主要来自三方面。朋友,家庭,社会。三个重要倾听的主体对表露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朋友。研究报告中指出,友谊在中学生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一时期的友谊在青少年心中的比重越来越重要。由于相处时间多,年龄相近,学习生活中交流较多,心理上便产生的接近感。(读后感 )同学朋友往往是中学生表露的主要对象,很多对父母老师等长辈不好开口的问题在与相同境况的朋友朋友面前反而更好交流。表露者与倾听者也更好的产生共鸣。这就是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更愿意和与自己同年龄的人表露的原因。但是由于年龄相近,经历趋同,同样没有经验的朋友在倾听中往往难以给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见方案。因此作为朋友的倾听者常常只能起到一个“听听”的作用。可这个作用绝对是不能忽视的。

其次是家庭。家人的倾听除了能给予表露者以安慰外,常常还能给出解决青少年困惑的方法。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的叛逆心理,他们往往不愿意与父母家人进行沟通交流。这时候,家人能做的是表明自己愿意倾听的态度,告诉孩子,只要他们愿意说,家长就愿意听。但是光这样是不够的,很多时候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常常摆出一副“过来人,什么都懂”的姿态。对于孩子的表露常常以大人的角度来指点江山。“你该这样,你不该那样。”从倾听者变成了指挥者。这样不仅仅会挫伤表露者的积极性,更会破坏亲子关系,不利于青少年的发展。因此家人的倾听,应该以放低姿态的引导为主。尝试与孩子平等的交流。

再次是社会的倾听。社会的倾听包括学校老师的倾听,社工或者是社会全体的倾听。这方面的倾听主要是指一个良好的表露倾听的环境。什么样的环境是一个良好的环境呢?在我看来应该是一个诚信且有人文关怀的社会。社会要善于倾听来自弱势群体的声音,给予需要者以关怀。而不是一个人人自危,相互猜忌的社会。很难想象,在一个人人都只为了自己利益而考虑的社会中有人敢与他人表露。

身体和心智都处于急剧变化时期的青少年需要表露来抒发自己的困惑,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当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的时候,需要的便是一个良好的倾听对象。无论是朋友、家庭还是社会,只要是以诚相待的倾听总会带来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改变。

中学生自我表露的发展读后感 篇2

1. 概念界定

心理学家Jourard于1958年首次提出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的概念,认为自我表露就是个体把有关自己的信息表达给交流对象,是他人了解自己的一种渠道。自我表露的信息主要包括身份、性格、个人经历、未来打算、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这一概念既包含现实中的自我表露,也包含网络中的人际表露。

对网络自我表露的概念,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各种界定。谢笑春、孙晓军、周宗奎综合了现今自我表露的目的性界定和形式性界定,提出了整合界定——网络自我表露是个体在网络上运用多种方式向他人传递信息,以达到维持网络沟通或获得个人需求的网络行为。

2. 中学生自我表露的特点

研究发现,中学生的自我暴露总体水平,从初中到高中呈上升趋势。但初一到初二、高一到高二的发展变化不大,初二到高一表现出明显而快速的发展,这是一个转折阶段。

在研究中小学生的自我表露情况时发现:中小学生在表露对象的选择上,向好朋友表露随年级增长上升,向父母、喜欢的老师表露随年级增长下降。而六、八年级是表露对象发生转变的关键年级;中小学生在表露方式的选择上,最常用面对面方式表露,其次是QQ,网络论坛表露最少,而且面对面和QQ表露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3. 网络自我表露与现实自我表露的对比研究

国内对比网络自我表露与现实自我表露的研究多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有人通过自编量表发现大学生在现实自我表露的观点态度、学习、亲子、异性交往、情绪、个性特征均高于网络情境中的自我表露。另有老师也通过自编问卷调查得出,大学女生的现实自我表露显著多于大学男生,而网络自我表露程度没有性别差异。在自我表露内容方面,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大学女生的兴趣与快乐表露均多于男生。而现实情境中大学生的失望与痛苦表露、兴趣与快乐表露、不满与愤怒表露、观点与评价表露以及自我表露总分远远多于网络情境中的自我表露。对于这种现实自我表露多于网络自我表露的现象,国外的研究者认为网络人际关系不能代替现实生活面对面的自我表露,是现实自我表露的有益补充。

4. 问题提出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的行为表现,适当的自我表露对维系人际关系和维护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帮助。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现在又恰好处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网络深入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他们的自我表露提供了新的场所和对象。那么在这种背景下,中学生在网络中与现实里的自我表露有没有区别?网络中和现实里的自我表露又有何特点?这是本次调查要探究的内容。

**为P<0.01,*为P<0.05,“现实”为现实中对朋友的自我表露得分,“网络”为网络上对朋友的自我表露得分,“父母”为对父母的自我表露得分。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城区抽取了4所初中和6所高中,在武汉市非城区抽取了3所初中和3所高中,其中每个年级各抽取一个班施测。共随机抽取878名初中生、863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758份,回收有效问卷1741份,有效回收率为99.03%。其中,男生占54.1%,女生占45.9%。

2. 研究工具

研究的《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包含10个项目,适用于测查中国青少年自我表露的一般状况。要求被试者针对三种目标人(父母、现实中的好友以及网络上的好友)分别回答自己的表露程度。量表采用5点记分,从1=从不告诉对方,过渡到5=非常详细地告诉对方。计算各分量表题目的总分,分数范围介于10~50之间,得分越高说明自我表露水平越高。以上研究表明,该量表针对不同目标人表露时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86~0.93之间。

3. 施测过程和数据处理

问卷采用团体施测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

(1)不同分组的自我表露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到,除了初中组对父母和对现实中的朋友自我表露情况无差异外,其他分组对父母、对现实中的朋友、对网络上的朋友的自我表露均存在显著差异。即初中生对现实中的朋友和对父母的自我表露程度及其相近,但到了高中之后,对现实中朋友的自我表露开始超过对父母的自我表露。从得分平均值来看,无论怎样分组,对现实中的朋友的自我表露是最多的,对父母的自我表露紧随其后,而对网络上对朋友的自我表露水平远低于前面两者的水平。

(2)不同学段自我表露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初中生和高中生对父母的自我表露水平没有差异,对网络上的朋友的自我表露水平也没有差异。但是高中生对现实中的朋友的自我表露水平要显著高于初中生。

**为P<0.01*为P<0.05

将三种自我表露的对象的结果细分到每个年级上,可以得出图1的结果。从图1中可以直观印证表1、表2的结果,同时也发现高一学生对网络上的朋友的表露水平比其他年级的中学生要高。

(3)不同性别自我表露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从表3中看出,女生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现实中的朋友,自我表露水平均显著高于男生。但在网络上对朋友的自我表露,男女生没有显著差异。

**为P<0.01*为P<0.05

四、讨论

从学段和年龄增长的角度看自我表露的发展,初中生对父母的自我表露与对现实中的朋友的自我表露程度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到了高中,对现实中的朋友的自我表露开始显著多于对父母的自我表露了。这说明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从更倾向对父母表露发展为更倾向对朋友表露,而初中是发生这一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与前面的研究结果相类似。而对网络上的朋友,高一年级的表露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初二到高一呈现一个网络自我表露水平逐步升高的过程。关于网络自我表露的年龄变化特征,许多研究有类似的结果。还有研究发现,初二和高一的学生对网络上认识的朋友进行自我表露的程度要高于中学其他年级的学生;Valkenburg、peter认为15岁是个体网络自我表露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该年龄的青少年认为通过网络交流表露私密信息的意义更大,也更愿意通过网络表达私密信息。初二到高一这一网络自我表露的转折期,也与之前的研究所发现的中学生自我表露总体水平的转折时期极其吻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初二学生全面进入青春期,身体与心理都发生着转变有关。青春期时,学生的成人感增加,情绪波动大,对友谊的需求强烈,自我意识也在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学生更愿意与同伴交流,沟通的主题也更丰富、程度更深入。因此初二到高一,是学生自我表露逐渐增多的时期,这也包括在网络上的自我表露。到了高一,自我意识、个性逐步形成,趋于稳定,因此自我表露水平也趋于稳定。

从性别的角度来看中学生的自我表露情况,可以发现女生对父母及现实中的朋友的表露程度都要高于男生。这点与之前的研究相一致。但本研究中女生与男生在网络上对朋友自我表露的程度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点与对大学生的研究的结果相类似。从这里看到,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女生在现实情境中的自我表露都要多于男生,而在网络上男女生没有差异。也有研究表明女性在网络上的自我表露仍然要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国内学生的学业压力有关,因为国内学生学业负担重,因此可自由利用网络的时间少于国外的被试。在这一点上可以进一步研究国内已参加工作的被试者在网络自我表露上有无性别差异。

总体上看研究结果,中学生对现实中的父母、朋友的表露水平明显高于网络上的朋友。本问卷对“网络上的朋友”没有区分是现实中就认识的朋友,还是现实中不认识的朋友,因此中学生是综合两者考虑了的,这一结果与大学生的研究结果一致。网络自我表露具有以下作用:①帮助青少年确立了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②网络表露使青少年更了解自己;③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个人心理健康水平;④暂离现实、逃避责任。但从本研究结果来看,中学生更多是把网络当做现实交流的一种补充,来帮助确立和维护社会支持系统,并不能替代现实或逃避现实,因此中学生的网络自我表露是健康且有益的。

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的编制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信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6-014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55

网络自我表露是指个体通过网络,运用各种方式向他人传达信息,来获得个人需求或者维持网络沟通的一种网络行为,是自我表露在网络空间上的延伸[1]。伴随着现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大学生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相互交流、发展人际关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技能,掌握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的特点对于建立他们的网络人际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恰当处理网络自我表露行为也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发展。个体自我表露的方式与程度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对于不同的目标人感觉、态度不一样;个体的能力、意愿等不相同都会对自我表露的方式和程度有影响。综上所述,编制一份适合我国大学生文化背景的网络自我表露问卷是很有意义和教育启示的。

一、问卷编制

(一)开放式问卷

1.调查目的

从描述层面来了解研究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题的个性倾向、影响因素等问题,并为编制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项目,构建维度积累资料。

2.问卷设计

依据调查目的,本问卷共有3个维度。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时的个性倾向、态度、情绪状况。

3.问卷施测

开放式问卷被试为哈尔滨师范大学随机抽取的50名在校大学生,施测时采用不记名,纸笔自陈式,应用统一指导语进行测试。经筛查整理剩余有效问卷43份。

4.结果分析

分析问卷内容,提取关键词。将所有关键词录入计算机,累计相同关键词的频数,按频数高低对关键词排序,共得到 210条关键词汇。整理后形成38个条目。

(二)结构式问卷

1.维度建构

参考国内外对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相关研究,本量表通过分析开放式问卷的结果和文献的理论基础,从情绪,态度,个性三个维度出发编制问卷。

2.项目编制

利用提取的词频自编了38个项目。通过构建一个网络上自我表露的情境,来考查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程度,问卷使用Likert5点量表评定,从“一点都不影响”到“绝对会影响”分别用数字1~5表示。

3.被试选取

从哈尔滨师范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2所大学选出共30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年龄在18~25岁之间。回收问卷共294份,经筛查后剩余有效问卷286份。

4.数据处理

整理并编排有效回收数据,录入电脑,应用SPSS软件进行信效度分析。

二、问卷分析

(一)因素分析

首先进行因素分析。本研究得到的初始KMO值为0.841,大于0.8,适合做因素分析。对问卷进行初步分析利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抽取3、4、5因子进行结果比较,发现3因子量表的结构相对比较合理,故决定抽取3个因子。斜交旋转,将负荷较低即因素负荷小于0.4的或在多个因子上的负荷无明显差异的项目剔除(24、11、6、12、3、19、25、32、16、18、20、23、4),最后保留15个项目。得到的KMO值为0.807,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9.898%,形成3个维度。(见表1)

通过题总相关删题,逐次删掉1,2,3, 4, 5, 6, 7,8, 12, 13,14,16,17,18,19,21,22,24,25,26,27,28,29,30,31,32,33,35,38题,剩余9个项目,正式问卷信度为0.771。上述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9个项目形成3个因子。第一个因子包括34、36、37三个项目,主要涉及讨厌,非常喜欢等,命名为情绪;第二个因子包括15、20、23三个项目,主要包括可以接受,不愿意表露等,命名为态度;第三个因子包括9、10、11三个项目,主要描述大学生的个性,命名为个性。(见表2)

为了检验最后确定的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这9个项目是否可靠。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对各个因子及总项目计算克伦巴赫α系数。结果显示,问卷的各维度及问卷整体的一致系数可接受,可以认为信度符合标准,问卷比较可靠。(见表3)

(二)正式问卷效度检验

在上述结果基础上,进一步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考查。(见表4)

上表显示,各因子分数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均高于各因子间的相关,因子之间相关程度为中等可认为各个因子与整体概念及方向是一致的,且问卷结构效度良好。同时,本问卷中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也较高。

三、讨论

当前,国外关于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的研究比较多但更多的是从媒体角度来探讨表露状况,而国内外的网络媒体与软件由于文化背景等原因相差比较大,同时我国关于网络自我表露的系统实证性研究比较缺乏,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比较匮乏。所以,编制一份适用于我国大学生文化背景的网络自我表露问卷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学者顾海根[2]在2012年编制的《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中包括4个维度:快乐表露与兴趣、痛苦与失望、评价表露与观点、愤怒表露与不满。杜晶在2010年编制的《网络情境下自我表露问卷》[3]包括6个维度:兴趣爱好、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私密态度、情感状况、个人信息。聂丽萍[4]编制了《大学生网络聊天中自我表露问卷》包括观点态度、异性交往、兴趣爱好、学习、和身体5个维度。于明瑜[5]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与现实自我表露量表》包括亲子、情绪、个性、学习、观点态度和异性交往六个维度。其中,于明璐和聂丽萍编制的问卷中除了情绪、态度、个性三个维度之外还包括学习。亲子、异性交往、身体三个方面;而顾海根与杜晶编制的问卷當中的维度基本可以概括为情绪、态度、个性这三个方面。本问卷在综合了前人编制问卷的基础上总结出代表性较强的情绪,态度,个性三个维度。更偏重于对大学生的情感个体方面的研究。

四、结论

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按照严格的问卷编制程序编制,包括9个项目。

其中,情绪,个性,态度三个维等项目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是研究我国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 谢笑春,孙晓军,周宗奎. 网络自我表露的类型、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3(2):272-281.

[2] 顾海根,周林.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自我表露关系[J].当代青年研究,2012(9):65-70.

[3] 杜晶.网络情境下自我表露的问卷编制[C].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0.

[4] 聂丽萍.人学生网络聊天中的自我表露、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

[5] 于明璐.大学生网络与现实自我表露的量表编制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0.

Abstract: Understanding the online self-disclos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ir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is open-ended questionnaire, the respondents are 50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a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self-disclosure questionnaire with 38 projects are compiled. After inspection, the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self-disclosure is of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self-disclosure; reliability analysis

表露自我感情更有利于人际关系 篇4

自我表露即为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发表出来的过程。这一概念强调了存在交往的双方关系,如日常关系、心理咨询中的咨询关系等;体现了个体表达自身感受和信息的主观意愿;同时强调了表达式是真实的。自我表露能够促进相互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增进感情、密切关系;通过自我表露还可以进行心理调试;通过自我表露可以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增进自信心等。自我表露在人际交往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也是衡量一个人交际能力的一个标准.适当的自我表露不仅会拉近自己和别人的距离,而且也让别人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与信任.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自己对自我表露与人际交往的关系.首先我觉得是你自我表露的对象,一个人不可能对一个连自己都不信任的人表露.所以一定的了解与信任是前提.我们经常在失落悲伤的时候去找一个自己的知心朋友或者家人亲戚去倾诉,去表露.人在伤心的时候总想去倾诉,总希望得到其他人的理解与安慰.这是人类的本能需求.犹如一个受委屈的小孩总喜欢跑去自己的母亲怀抱去倾诉,渴望母亲的安慰.我们不可能向自己的敌人去表露,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向一个陌生人表露.因此我们表露的对象必须是我们所熟悉,所信任度的.尤其是我们步入社会后,对于同事或者其他人,我们一定要谨慎,因为我们的表露可能会伤害其他人,甚至会受到别人的敌视,反感.最后可能演变成你前进的绊脚石.其次我认为是你倾诉的内容,我们在自我表露的时候应该注意分寸,表露并不是什么话都能说的,适当的表露才能达到你预计的目的,因此表露也要有自控,表露不是发泄想怎么发泄就怎么发泄,有时候我们表露的时候说的话可能会无意中伤害了一些人甚至是你倾诉的对象,所以我们表露是不要用过激的词语,不要用偏激的观点,要理智的去表露,我们首先要对事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事情的因果,有时候事情的真相可能并不是我们看上去的那样,所以不要盲目的去表露,有时候我们可能真的很受伤,但是我们也要控制自己,认识到事情的真相,可能只是一个误会,所以客观理智的去认识事情,去表露,这样你的表露才会成功.还有我们表露时候的心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来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长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表露可以增长他人对你的爱好。自我表露本身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它给对方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相当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来往。而且,对他人的自我表露可以引发他人做自我表露,由此可以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因此我们要用一颗宽容的心与积极的心态去表露,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认可.一个好的态度可以决定你的表露能否成功.假如我们用一种怨天尤人的态度去表露,我们不仅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以前我虽然不懂表露的概念,也不懂表露有如此深的内涵,所以我向别人倾诉的时候总是用一种比较偏激,认为自己是最大的受害着,后来随着慢慢的成长我认识到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真正的表露不仅是一中倾诉,在倾诉下面有着我们对事情的认识,人生的一种态度.其实表露也是显示你人格魅力的一个过程.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在表露是不仅会用一种客观谦虚的态度去诉说,更会在诉说过程中体现的一种态度,他们言辞平实,语气富有感染力.所以他们的表露往往能够取得成功.同时会得到别人的认可,支持.所以我们在表露时一定要做到谨慎,诚恳,客观,富有感染力.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拉近你和比人之间的距离,你就会有越来越广的人脉.要想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成功的去表露,这不仅是自己与他人的一个交流的过程更是得到别人认可与支持的过程.一次成功的表露可能就会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可能会成为知心朋友,多几个知心朋友可能你以后的人生就会更精彩获得更大的成就.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去改变自己,去提升自己,成功的表露就会向我们靠近.我会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更好的去努力理解表露,学会如何成功的表露.表露教会我们很多东西,我相信我们以后会从中学到更多.自我表露理论

广义地来说,社会交换过程也包含情感的交流,而情感交流是与自我表露分不开的。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可以增加他人对你的喜欢。自我表露本身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它给对方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她)相当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交往。而且,对他人的自我表露可以引发他人做自我表露,由此可以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Briggs认为:自我表露对他人的益处包括:

一是他们知道彼此相似与不同点在何处,还能了解相似与不同的程度;二是准确地向他人表露自我,是健康人格的体现;三是自我表露增强了自我觉察的能力;四是分享体验帮助个体发现这不是他们唯一存在的问题;五是自我表露可以从他人获得反馈减少不必要的行为。

当然,自我表露也必须注意分寸,过分的表露会让人不舒服。一般来说,表露的范围和深度是随着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增加的,对于不同的关系对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同。在非常亲密的朋友中,自我表露往往十分深入,达到所谓无话不说的地步。但是,需要主要的是,无论关系多么亲密,人们都可能存在不愿意暴露的领域,这就是所谓的“隐私”问题。前几年,隐私曾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人对它还有一些误解与偏见,需要加以澄清。Briggs(2001)也认为:自我表露也存在风险,主要包括:最实质的风险包括来自不同目标人的攻击、嘲笑、拒绝与不关心等;个人表露可能会受到听者的伤害;不适当的自我表露,可能会引起他人的退缩或拒绝,对不适宜的人或在不适当的时间过分表露的人,被认为是社会化不良的标志。

在人际交往中,个人往往将部分隐私袒露给自己信任的亲友。除了隐私需要,人还有沟通的需求,需要向“知己”说一些知心话。亲密关系本身也要求人们坦诚相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就不应该有任何隐私。只有隐私需求和沟通需求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亲密关系才能正常发展。>

一、自我表露的界定 自我表露界定为: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发表出来的过程。这一概念强调了存在交往的双方关系,如日常关系、心理咨询中的咨询关系等;体现了个体表达自身感受和信息的主观意愿;同时强调了表达式是真实的。

二、关于自我表露作用的认识

自我表露能够促进相互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增进感情、密切关系;通过自我表露还可以进行心理调试;通过自我表露可以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增进自信心等。对自我表露的消极认识,学生们认为自我表露会暴露自身弱点,别人可能会利用表露者的弱点伤害他;过多表露自身评价会降低,遭到孤立等。权衡自我表露的益处与危险,多数学生认为还是积极作用多于消极作用。

三、关于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

生活中我们很少被要求自我表露,但我们常常选择自我表露或决定某个时候表露,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我们表露或不鼓励表露呢?李林英在其访谈的材料中分析,这些因素包括了表露者和倾听者的个人特质(真诚、尊重、共情、保密等)、表露的内容(机密程度、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等)、双方的关系(亲密程度、信任程度、双方是否都有表露的意愿等)、后果评估(是否造成不良后果、是否解决问题、是否担心等)、表露情境(表露场合、双方心理状态等)等因素。编辑本段四.自我表露的理论

自我表露的理论大多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提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4.1 不确定性降低理论(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Berger&Calabrese,1975)这个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将不断寻求信息以减少不确定性,而且以近似量的信息,同等程度的亲密来交换。也就是说,人们希望减少人际间的不确定,而表露自己的信息,寻求他人的信息,进行社会交换,然后将得到的信息加以处理,形成人际知识,若能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认同,将有助于社会生活的顺利进行。个体倾向于对他人的自我表露通过表露相同的方面进行回应(Derlega,1987)。不过,Joinson(2001)发现,信息的亲密水平在伙伴之间不一定相同。4.2社会渗透性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Taylor&Altman,1987)Altman等人(1973)提出这一理论来解释关系发展的过程,说明自我表露在发展友谊等亲密关系上的作用。他们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或者交换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亲密水平。关系发展的过程是由较窄范围的表层交往,向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发展。并认为自我表露是一种社会交换的基本形式,随着关系的发展,这种交换会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自我表露的形式会随着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在最初的关系中,人们倾向于以近似的程度对彼此的表露进行“交换”,然而一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严格的交换便很少发生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渗透式的自我表露,才使人们避免了由于表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的消极反应。Hendrick(1981)认为社会渗透理论为探索人与人关系中的自我表露模式提供了一个框架(引用:蒋索,2006)。

4.3 社会互惠理论(social mutual-benefit theory)(Derlega,Metts,Petronio,1993)这种理论认为人际交往就是“得到东西回报相应东西。”通常领受者会通过亲密来回应匹配表露者的信息。影响领受表露信息者是否会回报相应表露的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1)对吐露者表露信息方式的感知。(2)领受者是否想加强、建立和持续关系。(3)关系的发展阶段。

(4)表露者是否允许其回报表露。

4.4沟通隐私管理理论(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CPM)(Petronio。2002)该理论用可渗透可伸缩的界限作比喻来区分隐私和公开之间的关系。根据CPM,这些界线是变化的,从相对易渗透到相对不易渗透。个体通过一种隐私管理原则系统来控制隐私界限的可渗透性。该系统由界限接近原则和界限保护原则组成。根据该理论,表露隐私后会使人感到脆弱,因此个体通过建构沟通隐私界限来控制表露隐私后可能带来的危

【摘要】 自我表露就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过程。处于人格发展适应期的大学生面对新的成长阶段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适度的自我表露能增进他们的自我认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促进与他人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还有益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关键词】 自我表露 大学生 心理成长 问题提出

人生的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少年到社会人的转变阶段,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心理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当代大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等问题的认识,处于有时客观,有时主观,有时深刻,有时肤浅等飘忽不定的状态,心理上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理想与现实脱节、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面对人生新的成长阶段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这种矛盾且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即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迅速提高和完善提供了契机,也为其心理障碍的发生提供了可能。那么,如何帮助大学生尽快解除心理困扰,以适应人生成长的需要?目前国内外不少心理研究认为, 展示个人信息的自我表露行为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对个体的心理成长、社会适应性和人际关系以及身心健康等有重要作用,是一种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成长的重要方式[1-3]。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一词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于1958年提出,他认为自我表露就是让目标人了解有关自己的信息,目标人就是将个人信息与其进行交流的人。后来他又在《透明的自我》[2]中将自我表露界定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私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Derlega和Chaikin将自我表露定义为“交换自我的任何信息,包括个人的地位、性情、过去的事情以及未来的计划等”。

本文将自我表露界定为: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过程。

心理学的研究[1-4]表明,自我表露是一个健康人格的特征;自我表露增强了自我觉察的能力;可以与他人分享体验;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反馈;自我表露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神秘感;可以建立亲密的关系;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达成合作等。这些研究发现了表露的互惠性,喜欢将导致对他人的表露,并且从对方获取表露的信息将会强化这种喜好的倾向。通过对自我表露的研究,进一步强调自我表露对了解自我、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但由于自我表露也会带来风险,所以也需要勇气和把握尺度。很多研究[1]认为,表露太少或太多都不好,适度的表露将对心理健康有益,即对重要的他人具有高表露性,对社会中的其他人表露适中;适应不良者对每个人做高或低表露。

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包含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分为“公我”和“私我”两部分,前者是人们在公众场合或在一般社会情境中表现出的形象,而后者是个人的真实形象,二者往往不一致。人们愿给人一种积极的“公我”,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私我”。但假如一个人总是隐藏自己的真实形象和思想,永远将自己装在套子里也不行。研究表明[2],允许别人了解自己的真实自我对于个人保持心理健康是必要的。朱拉德认为,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这也正是患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大学生多在17至23岁,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阶段中期,是人生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生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大学生处于人生自我意识确定和自我角色形成的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适应期,是一个尝试错误的时期,其心理障碍的实质是“自我同一性”危机。大学生在寻找和确立自我的过程中,常常由于自我期望与实

际能力、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不一致而导致对自我的价值产生怀疑,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这是他们产生心理障碍的深层次的“内部困难”。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外部因素,主要涉及家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社会变革以及躯体疾病等方面。内部因素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根源,外部因素是直接的诱因,障碍通常是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我表露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可以转化为每个人)4.1 增进自我认识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尽力避免别人发现我们身上不被人喜欢的人格特征和习惯,害怕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或失去自己喜欢的人的尊重,害怕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当一个人总是隐藏自己时,他就会变成一个套中之人,在面对现实时不是积极地解决问题,而是用各种心理防卫机制歪曲事实以维持不真实的自我,因而就无法成长和变得自我实现。Jourard(1971)认为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必备前提条件[1]。他认为一个从不对重要他人表露自己重要信息的个体就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反馈和建议,不表露者无法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自己,不仅他人无法了解他的需要和感受,他自己也无法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感受。通过自我表露,人们可以获得自我澄清,因为在向对方表露自己的观点、想法、态度和感受的同时会使自己感到明了。通过自我表露也可获得自我认同,因为在与他人分享信息时会引出他人对自己的反馈,因此通过自我表露个体可对自己有新的更深入的认识。

4.2 有助于问题解决

大学阶段处于人生的尝试期,在校大学生常常会遇到以前未遇到的问题和情况,如恋爱、就业、越来越成人化的人际交往等等。研究发现,人们仅仅是大声地将问题说出来就有利于解决问题,找到对问题或令人担忧的事情的有效解决方法。因为语言的表达是通过思维组织的,一旦人们开始表露自己的经历,就有对事实的再认识,一般会意识到事件并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糟糕、令人郁闷或难为情,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控制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4.3 促进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经过交往与相互合作而形成的心理上的沟通与关系。健康的人际关系应该是一种能够满足人类情感交流需要,有益于个人、社会发展与完善的人际关系。而健康的人际关系形成的手段之一就是要有可靠的沟通。

人际关系是在校大学生比较郁闷的话题,他们常常为不被理解和人际交往中的不和谐而苦恼。而自我表露不仅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促进了亲密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通过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获得人际支持,而人际支持对处理压力事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是非常有利的。有关自我表露与孤独感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对同伴适宜的自我表露与较低的孤独感相联系[3]。

4.4 有益于生理和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韦格纳(Daniel Weg-ner)关于思想压制效应的研究表明,对兴奋性念头的压制反而能够促进兴奋并使后来的兴奋进入,一个兴奋念头在压制后比在自由表达期间更具刺激性。韦格纳认为,个体努力压制兴奋本身反而成为一个新的兴奋刺激,伴随新充入的情绪,进一步压制的念头也得到加强,产生了一个更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一过程循环往复,最后必然发展为恐惧、惊慌和焦虑,从而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人的心理系统和生物系统是相互关联的,一个系统的变化会使另一个系统受到影响。在临床上,不仅是特定的病因而且心理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人体器官对疾病的易感性。一些研究证实,回避情感表露与严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有关。

中外“自我表露"研究现状概述

心理学家强调.人际关系是 1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对 1个人的行为、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自我表露是人际交往当中重要的行为表现.是表达和衡量亲密关系的重要指标.个体自我表露的内容和自我表露的方式都反映了人们在人际交往当中的特点.因此,个体如何在某种文化的生态下建立适合自己的自我表露系统,受到社会心理学界的普遍重视,也成为近年来本土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特别关注的焦点问题. 自我表露概述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Jourard于 1958年提出,他认为自我表露就是让目标人了解有关自己的信息,目标人就是将个人信息与其进行交流的人 [1.后来他又在《透明的自我》(CTheTransparentSelf>)l2l一书中将自我表露界定为:告诉另外 1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私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Cozby认为l3l,可以将自我表露定义为 A向 B在 1:3头交流中传达任何关于自我的信息.Derlega和Chaikin~将自我表露定义为“交换自我的任何信息,包括个人的地位、性情、过去的事情以及未来的计划等”.有关“自我表露”的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人际沟通学和临床心理咨询、医患治疗关系等多个学科和领域被广泛应用和研究.专家学者认为“自我表露”不仅关系到个体的身心健康、主观幸福感等,更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对于我国这种集体文化背景的、强调人际关系和谐的国度有着更特殊的现实意义. 国外自我表露研究现状

近40年来,国外许多心理学家从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领域对自我表露进行了研究51.自我表露不仅关系到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更关系到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其社会适应性.根据自我表露的理论和研究,当两人一起分享私人信息时,那些体验是很特别的.当人们把有关自己的秘密信息展示给另一个人时,他们就在进行“自我表露”.表露者要考虑信息的隐秘程度,并且把什么人作为表露的对象也是要经过选择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暴露是个体体验到成长和快乐的重要环节.Rogers在 1961年提出在 1个值得信任的关系背景中,把自己公开地表露给另一个人,这是逐渐理解自我的重要一步.但是真正促使自我表露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核心概念的心理学家是Jourard.Jourard在 1971年指出.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问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1个人之所以能够自由地向别人表露自己的信息.是因为他本身是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对朋友和爱人的自我表露.Jourard认为成为 1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关键是“使自己更透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愿意并能够向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充分地表露自己,是很难做到的.人们通常会尽力避免别人发现我们身上的许多不被人喜欢的人格特点.害怕这种表露会使自己陷人难堪的境地或者失去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的尊重.但是,所有这些欺瞒的结果是使人更加担心,永远害怕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Sidney Jourard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逐渐地真正认识自己.通过把感情转变成文字,人们会更加认识这些感情,仅仅在头脑中思索这些感情是达不到这种认识的.直到对每 1个人都是公开的和透明的时候,人们才能公开地、透明地看待自己.如果个体没有关注到自我的所有方面,就无法进步和变得自我实现.朱拉德等人把“透明的自我”的概念引入到心理治疗.他们认为,当来访者能够毫不隐瞒地投入与咨询师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时,来访者会受益匪浅.当来访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时,他们会更接近真实的自己.当前,许多不同取向的咨询师都认同自我表露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达重要情感和思想的行为通常会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当然,治疗关系不是单向的.Royers和Jourard以及其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认为治疗师、咨询师恰当地自我表露对治疗是很有益的.因为这种表露可以营造出信任的气氛,从而鼓励来访者更多地自我表露.

2.1 自我表露的相互性

自我表露的相互性表现为,人们只有按照社会规则才能使社会互动进行下去.像许多社交行为一样,人们把有关自己的信息展示给别人的方式是受一系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规则制约的.其中有 1项规则,Jourard把它称作“一对一效应”.Jourard观察到.谈话双方都倾向于使谈话的亲密水平达到一致,即当 1个人在 1次交谈中展示自己的私人信息时。另 1个人几乎总要回报.后来,研究者把这 1点称为“表露的相互性”.根据这一社交规则,人们在参与 1项已习惯的交谈来展示有关自己的信息时,其私人性大体在同一水平.只要你能同等水平地把自己类似的私人信息展示给他人,他人就会把他的私人信息告诉你.如果 1个人只是被动地坐在那里听,有关自己的事一点也不讲,那么,别人不可能把自己非常隐秘的信息告诉此人.自我表露伴随着吸引和信任感,当人们把自己的信息展示给他人时,他人就会被其所吸引,并形成信任感,同时也把自己的私人信息展示给对方,作为对对方的回应,这样就产生了互惠效应l6I.表露的相互性原则在实验室研究中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在 1项实验中大学本科生随机地与同性别的、不认识的学生匹配,请学生们轮流地、自愿地提供有关自己的信息来互相认识.结果发现,当双方的交往不断深入的时候,他们大量地选择私人性很强的话题.他们先从一些安全的话题开始,如可能讨论他们喜欢的电影或食物.但他们很快就转人了私人性话题,如与父母的麻烦,或他们不完善的感情方式.而且,被试倾向于把自己的话题把握在与对方的隐私程度相当的水平上.也就是说,如果 1个人讲一些很隐私的话题,那么对方也会讲一些很隐私的话题.换句话说,在实验中,学生遵循着自我表露的相互性规则.自我表露伴随着吸引和信任感.

2.2 朋友和恋人间的自我表露

在朋友和恋人之间,表露的互惠原则是不适用的.他们之问,往往是 1个人主要在说,而另 1个主要在听.当 1个朋友打电话来表示要和他的朋友聊聊,他的朋友通常只是听着.而没有用自己的个例来打断他讲话 的明显需要.国外研究发现当两个朋友的亲密关系达到一定水平,相应的信任建立后,其中 1个会根据对

另 1个已经达到的接受程度的理解进行自我表露.最高水平的表露互惠来自彼此有点了解,但关系仍在发展中的同伴.然而.这些研究结果并不表示陌生人比朋友之间表露更多.相反,朋友之间更有可能谈及如人际关系、自我概念和性经历等秘密话题[61.对有长期恋人关系的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模式.婚姻中自我表露的数量,是婚姻满意度的 1个强有力的指标.夫妻间彼此谈到对自己而言什么是个人的和重要的事情越多,也就是表露越多,他们对婚姻的感觉越好,当然,夫妻间的表露,也可能因为彼此感觉很好而形成的.然而,国外研究者特别提到,如果夫妻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有更多浪漫史,则表露过多是没有必要的.相反,关系良好的夫妻通常是有选择地对彼此表露,而不是泛泛地成为高表露者.同时有研究表明,就像和好朋友一样,在一次谈话中,夫妻觉得没有必要和对方的表露水平一样.

2.3 自我表露的性别差异

与女性相比较而言,人们通常认为男性的高度自我表露行为,看起来是不适合的.国外研究者发现,女性表露的亲密程度比男性高.根据Jourard(1971)的观点,当男性逐渐长大时,他们发现像女性那样表达和表露是不适合的.他们害怕如果表达过多的真实感情会被讥笑和拒绝.男性和女性只有在适合自己的社会性角色范围内表露时才被接受.对于男性来说,这通常意味着保留信息;对于女性来说,则意味着开放和表露,但只是在有关社会认为是适合女性探讨的话题上.这一结果对于人们表达和表露的能力是不幸的限制.美国男性已经学会避免对别人过多的情感表达.认为做到“有男子气概”就要友好,但避免亲密.女人感觉与朋友交流更自由.但也是在限制范围内.

2.4 表露创伤•眭经历

国外学者指出,主动地抑制对创伤性经历的想法和感受,需要大量的生理和心理工作.压力的影响既有即时l生又有长期性.1项研究发现当被试记下自己的创伤经历后,免疫力会立即增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秘密的长期积累会带来负面影响.它会增加疾病的发生,会促使其他与压力有关问题的产生.然而,当人们表达出了他们对创伤性事件的想法和感觉后。就会使自己内心世界获得顿悟,并知道如何做才能克服创伤经历所带来的影响.就像 Rogers和其他人本主义理论家所说的那样,用词汇来表达内心的感觉将使人“看见”自己的情感.并且能更有效地对待它们.将模糊不清的情感意像转变为完整的解释,经常能产生顿悟.可以给病人提供 1个公开坦诚地探讨自己内心情感的机会.这也许就是心理治疗为什么能为人服务的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达重要情感和思想的行为通常会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当然。治疗关系不是单向的.Royers和Jourard以及其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认为治疗师、咨询师恰当地自我表露对治疗是很有益的.因为这种表露可以营造出信任的气氛,从而鼓励来访者更多地自我表露.但是,有的心理学家担心治疗师谈论自己的私人信息会对治疗进程有潜在的负面影响,治疗师自我表露到什么程度才适宜,这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同.

一、人际需求理论 威廉·舒茨 1952 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舒茨(William Schutz)的人际需求理论,包括情感需求、归属需求、控制需求。

①归属(inclusive)需求:个人能被他人认同接纳,在群体情境中产生归属的需求,想要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②情感(affection)需求:个人有付出情感与获得情感的期望,并且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情感,和他人建立关系并维持情感需求。

③控制(control)需求:个人希望能成功地影响周遭人事的欲望,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

二、社会交换理论 20世纪60年代 布劳

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 认为虽然大部分人类行为是以对于社会交换的考虑为指导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这样受到交换考虑的指导,社会交换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他提出了使行为变为交换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布劳把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他们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西。

PS:所以人际关系是借由彼此互动所获得的报酬和代价而来 例:我们通常会倾向于从事预期会出现报酬的人际行为。报酬与代价之间的差额称之为‘利润’,我们会设法获取最高的利润。假如利润令双方满意,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互动是愉快的,关系才会继续,影响满意度的三个主要原因:报酬,成本与代替方案

自我情感

人对自身的状态与素质的认知构成了自我意识,人对自身价值特性的评价就构成了自我情感。

1自我情感的决定因素

那么,人的自我情感强度由什么因素来决定呢?人的自我评价虽然在其形式上是对某种具体特性(如相貌、身份、气质、特长、地位等)的自我评价,但在价值本质上是对自身劳动能力及其发展前途的自我评价。由于人的劳动能力越强,其所有活动的价值率就越高,他的中值价值率就越高,那么他对于自己的评价就较高,自我情感的强度就越高,就会形成“自我感觉良好”,因此人对于劳动能力的自我评价归根到底是对其中值价值率的自我评价。

人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必须首先选定一个参照物,通常选定某个最亲近、最现实、具有最大利益相关性的他人或社会平均水平作为参照物,即把自身的中值价值率与他人(或社会一般人)的中值价值率进行比较,从而产生自我情感。两者的差值越大,自我情感的强度就越高,因此一个人的自我情感的强度性在根本上取决于自我价值的强度性。

2自我情感的分类

上一篇:检察官下一篇:安全红线和危化品十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