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路径、单病种总结

2024-09-07

2015路径、单病种总结(通用10篇)

2015路径、单病种总结 篇1

2015年上半年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管理工作总结

一、开展临床路径及单病种工作情况

2015年上半年病种符合路径进入标准共827例。其中脑出血5例,脑梗死1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8例(成人6人、儿童2人),肺源性心脏病0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急性左心衰0例,十二指肠溃疡5例,2型糖尿病59例,手足口病102例,过敏性紫癜(儿科)3例,轮转病毒性肠炎3例,毛细支气管炎15例,小儿疝高位疝囊结扎术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46例,急性阑尾炎65例,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74例,胆总管结石切口取石12例,输尿管结石87例,高血压脑出血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3例,子宫肌瘤31例,宫外孕21例,白内障1例,翼状胬肉230例,慢性鼻炎-鼻窦炎7例。

2015年上半年单病种标准共16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8例,心力衰竭0例,脑梗死19例,肺炎8例,剖宫产术130例。

二、执行情况

今年临床路径根据执行情况适当调整,增加儿科手足口病,过敏性紫癜,轮转病毒性肠炎,删除眼科白内障,实际执行路径增加为24个。

三、今年亮点工作

1、我院已启动DRGs管理系统,各临床科室已将其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路径做出电子表单,待嵌入系统,预计将执行100个以上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也将嵌入DRGs管理系统,待系统正常运行后我院的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工作将进入跃进式阶段,同时医院准备开通单病种网上直报平台,届时我院的单病种管理将更加规范化。

2、我院医师及医务科、医保科、病案室、财务科等职能科室已多次参加省、市、区级及院级DRGs付费改革培训,待我院DRGs管理系统正式执行后,医院还将举行多层次DRGs管理培训,相信我院将成为我市执行DRGs改革试点的表率单位。

医 务 科

2015年7月5日

2015路径、单病种总结 篇2

1 单病种付费的概念

“单病种付费”的理念实际上来自国际上目前比较推崇的“住院病人疾病诊断相关组-预付费制度”(DRGs-PP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的概念。所谓DRGs-PPS是指按照疾病分类方法,将住院病人的疾病按照诊断分成若干组,每组又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有无合并症、并发症等分为若干个级别,对每一组不同级别的病种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按照该价格向医院支付费用。它也称为按疾病诊断分类定额预付制。“单病种付费”则是指在对某一单纯性疾病付费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付费标准,此付费标准是患该种疾病的患者,从入院到最终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出院,整个治疗过程所发生的各类就医费用(包括各类检查、检验、治疗、住院床位、护理、手术、医疗材料、用药等费用)。“单病种付费”的支付方式实际上是DRGs-PPS这种支付方式的初级形式。

2 临床路径的产生背景、目的、意义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同一组医护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治疗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最适当的医护计划,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医务人员行为受此规范。是一个既能降低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又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疗方案。其内容包括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期间需进行的检查、化验、医生和护士的说明、围手术期所进行的处置、术后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大量信息,涉及到的相关人员除医生和护士外,还有营养师、药剂师、护理助手以及患者本人等。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团队协作,增加了患者本人的介入,使医疗护理更加合理化、人性化,是目前很多发达国家不可缺少的医疗工具。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为了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后付制变为按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PPS)支付。医院出于自身效益考虑,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护理管理,作为缩短住院日的手段。1985年美国新英格兰医疗中心(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率先开始实施临床路径,并证实临床路径在健康卫生系统的应用,成功降低了高涨的医疗费用。临床路径由此受到了美国医学界重视,并不断发展,逐渐成为既能贯彻医院质量管理标准,又能节约资源的医疗标准化模式。虽然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是为了适应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变革,但随着临床路径的不断发展,其目的逐渐外延,作用不断扩展,现在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医院质量管理工具和疾病诊疗及评估标准。从各地对临床路径的应用来看,临床路径有以下目的:找出符合成本-效益的最佳治疗护理模式;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将诊疗、护理标准化,可确定病种的标准住院天数和检查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沟通协调各部门,通过临床路径保持一致性,提高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和住院费用。

临床路径对于医疗护理和患者都会产生有利的作用。对于医务人员来说,由于有了统一的临床路径,医务人员可提供有计划性的标准医疗和护理,可减轻医生、护士的工作量,并且可以减少出现的失误,即使医生、护士换班后也可维持同样的医疗和护理标准;可以明确医生、护士以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如果治疗或护理偏离标准后易于发现,并且可以及早处理;由于各种处理措施是依据临床路径制定的,可以使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协调性增强。对于患者来说,患者通过了解住院中的治疗计划,可对自己的疾病治疗有相应的心理准备(病情告知);减少入院后的不安感;并且提高患者的自身管理意识,使治疗效果更好;可以增加患者同医务人员的沟通,提高患者对医生、护士的信任感;由于可以大致预计出院时间,因此患者可以对费用进行预测。对医院来说,实行临床路径便于医院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对于改进诊疗方法,提高医疗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3 单病种限价过程中临床路径的实施方法

3.1 宣传发动

院长召集医院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及各科室主任学习有关临床路径的资料,了解临床路径对于提高医疗质量、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资本运作效率和医院综合效益、节约医疗资源以及提高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进行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的可行性论证,使医务人员统一认识、积极参与,为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3.2 健全组织

成立医院单病种限价(临床路径)领导小组和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临床路径领导小组由院长、单病种限价办公室、医务处、护理部和各科主任等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主要由各有关科室的临床医生、护土、物价处、药剂科和其他临床辅助科室的人员组成,同时明确各自的职责。该组织结构是一种变动型组织结构,它需要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见图1)。

3.3 实施前培训

单病种限价(临床路径)领导小组培训相关的管理人员,使其了解如何实施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的作用及其在实施过程中的职责,然后根据制订的临床路径文本培训医生、护士等具体的执行人员,使其明确自己的职责,掌握如何按照路径进行治疗,如文本的填写、各项治疗、护理措施的时间安排及变异的处理等。

3.4 严格按路径执行和记录

患者在门诊确诊入院后,医生和护士按照临床路径表中规定的治疗和护理计划治疗护理病人,对需要和已经完成的项目,在相应栏内打勾即可。如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变异,则由主管护士将详细情况和处理措施记录于变异分析表中。

单病种限价办公室定期组织人员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如:察看病历了解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程序是否与临床路径规定的程序相同;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临床路径治疗模式的满意度及存在的意见等以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满足患者的要求。

3.5 分析变异

及时发现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变异,并将出现的变异报告给科主任,科主任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分析原因加以处理;然后将该变异及处理方法报告给临床路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讨论变异处理是否得当并分析该变异是否会经常发生,以决定是否要据此修改临床路径。

4 临床路径在实施单病种限价中的作用

4.1 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单病种限价”有利于医院提高服务质量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始终把保证医疗质量作为医疗工作的核心问题,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保证医疗安全,让群众放心。医疗质量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是衡量一个医院水平的根本标准,是医院的核心要素和生命所在。由按项目付费转变为按病种付费,这是医疗支付方式的改革,支付方式的改变将迫使医院管理者的经营理念、经营意识、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均必须随之调整。“单病种限价”的最直接目的就是降低医疗费用,但费用降下来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医院的服务质量如何保证?在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都会产生下列疑问:既然实施了”单病种限价”,钱交得少了,那么医院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会不会打折扣呢?医院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由于费用限制而“偷工减料”呢?作为一个始终把医疗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的医院院长,也必须考虑实施”单病种限价”后如何保证医疗服务质量问题。尽管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机构,是不会拿患者的生命开玩笑,但要想让社会消除这些疑虑,就必须要向社会拿出有说服力的解决办法,同时,医院也需要用这些办法来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以达到科学管理医院的目的。我院近几年的实践活动充分说明临床路径就是解决“单病种限价”条件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2 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单病种限价”有利于医院节约成本

成本是生产单位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投入的一切生产要素(即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总和。按照卫生经济学理论,医院提供的卫生服务是一种特殊商品,因此,医院的成本就是医院在提供卫生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总合。

在“按项目收费”的支付方式下,医院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属于“外延扩张型”的服务,医院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浪费了大量的有限的经济资源,形成了高投入、高收入和低结余的循环怪圈。而“单病种限价”的试行则迫使医院不得不由过去的“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建设型”转变,当一种疾病被确定了一个付费标准后,医院要想获得更多利润,就必须考虑如何在保证医疗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检查、选择有效价廉的药品给患者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医院自觉控制成本。因此,院长作为一个医院的领军人物,在国家实施“单病种限价”后,就必须思考如何在医院内部建立起一种有效控制成本的长效机制,而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单病种限价”就可以达到此目的。这是因为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医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医疗服务的标准化,有效纠正不合理、不规范的临床医疗行为(服务不到位和服务过度等),从而保证了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控制了医疗服务成本,最终增强了医院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4.3 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单病种限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知情权

卫生经济学理论表明,卫生服务消费者(患者)在消费卫生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专业信息的缺乏,而且还同时存在着经济信息的缺乏,因此,患者与卫生服务提供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正是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质量无法判断,对医疗服务的费用无法做到心中有数。医院实施的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尽管使医疗服务的质量有所保证,但其随意性却很大,而目前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补偿不足,又使得医院不得不借助于按项目付费来增加医院的收入。由此,难免产生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诱导需求的嫌疑。目前试行的“单病种限价”,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患者就医时的经济信息不对称,使患者对就医费用心中有数,但”单病种限价”却无法弥补消费者就医时的专业信息不对称,即无法让患者对限价后的医疗服务质量放心。通过实施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单病种限价”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患者针对某一病种的专业技术信息缺乏和治疗过程中的经济信息缺乏,使他们了解诊断和治疗过程,利于他们的配合和监督,同时可使其作到心中有数,满足其“知情权”,提高满意度。因此,医院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病种的临床路径,并确保严格按照临床路径的要求实施“单病种限价”,才能确保“单病种限价”支付方式的可持续发展。

4.4 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单病种限价”有助于促进医院的发展

实施“单病种限价”后,医院的收费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住了,但医院针对患者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却不允许下降,那么,医院如何生存和发展?医院的效益又如何体现?这些问题同样是困扰着医院管理者的问题。笔者认为:公立医院的效益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部分,管理就是对效益的不断追求,效益是医院院长最关心的问题,是医院管理的根本目的。在当前形势下,没有经济效益作基础而片面强调社会效益是不现实的,而不讲社会效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也是政府不允许的。因此,公立医院必须要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影响。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基础,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也是医院发展的目的。在医院管理中,我们必须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我院实施的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单病种限价”支付方式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院的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回顾我院近几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医院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坚强后盾,而医院良好的社会效益又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来自于医院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病源和先进的管理水平,但是,大量的病源不是医院“抢”来的,医院必须凭借先进的管理水平,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良好的社会形象来吸引患者。先进的管理水平可以确保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控制成本,而医院从事的社会效益则为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并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患者奠定了基础。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单病种限价”为医院实现技术可信,服务优良,收费合理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武广华.病种质量管理与病种付费方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7.

[2]武广华,郑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5):3169-3170.

[3]武广华,郑红,刘国祥,等.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小儿斜疝临床路径的制定[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7,27(9):29-30.

2015路径、单病种总结 篇3

(一)按照《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要求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管理,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开展工作所必要的组织体系与明确的职责,建立部门协调工作机制。

(二)根据医院医疗资源情况,以常见多发病为重点,参照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文件,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制定医院执行文件,实施教育培训。

(三)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建立实时监测平台,监控临床路径应用与变异情况。

(四)建立临床路径统计工作制度,定期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进行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出院30天内出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与合并症、死亡率等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五)医院定期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相关的医务人员和患者满意度调查。总结分析影响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的因素,不断完善和改进路径标准。

2015路径、单病种总结 篇4

我科根据实际情况遴选出了2个优势病种,并制定了相应的中医诊疗方案。通过一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我科在该项工作中尚存在明显的不足,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不断完善。现将2015年优势病种肛裂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临床疗效分析总结评价优化如下:

一、临床资料

肛裂是消化道出口从齿状线到肛缘这段最窄的肛管组织表面裂开,形成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呈梭形或椭圆形,长约0.5~1.0cm,常引起肛周剧痛。肛裂最常见的部位是肛门的前后正中,以前正中为多。肛裂的发病率约占肛肠病的20%,多以年轻人为主,但肛裂更青睐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我国女性发病率约是男性的1.8倍,肛裂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肛裂由于病程长和反复发作,裂口上端的肛门瓣和肛乳头水肿,造成肛乳头肥大,下端皮肤呈袋状垂向下突出于肛门外,形成“前哨痔”,肛裂、前哨痔、肛乳头肥大常同时存在,称为肛裂三联征。我科2015,肛裂就诊人数350人次,其中住院50人次,风热肠燥型200人次,湿热蕴结型50人次,血虚肠燥型100人次。在口服中药、中药熏洗、灌肠等特色治疗,手术治疗,换药等基础上,术后采用正确的抗感染,口服润肠通便中药,使治愈率95%以上,术后无大出血病人。在手术配合中医治疗中,使得肛裂治愈率明显提高。

二、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主要症状: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

(2)主要体征:

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于初期肛裂;

有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多见于陈旧期肛裂。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肛裂的诊断要具备主要症状如肛门部疼痛、便血或伴有便秘,肛裂的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后可缓解,随后再次发生疼痛可达数小时后缓解;便血为滴血或手纸染血,鲜血,量少。肛门部检查有肛管皮肤裂开,肥大乳头和哨兵痔等体征即可作出诊断。

三、疗效评定

肛裂主要是采用肛管后正中松解术或侧方松解术,另辅以中药制剂的熏洗及外敷,中医药治疗率达95%以上,验证了中医药的特色指标,该方案在确保临床疗效的同时,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升了中医药的特色指标。

四、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中医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价、优化 在实践临床诊疗中肛裂占据了多数病患,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采用口服中药、肛管后正中松解术或侧方松解术,另辅以中药制剂的熏洗及外敷,中医药治疗率达95%以上。保守口服中药治疗尤以风热肠燥型为主,张庆兴主任辨证论治,给予凉血地黄汤合麻仁丸加减。组成:鲜生地15g,炒枳壳9g,当归12g,荆芥炭15g,地榆炭15g,粉丹皮12•g,玄参12g,火麻仁15g,郁李仁15g,生大黄3g(后下)。

麻仁丸: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枳实(炒)、厚朴(姜制)、白芍(炒)使得患者疼痛便血症状明显好转,肛裂逐渐愈合,临床效果明显。但临床中发现了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泻热通便,驱风凉血为主。

张庆兴主任结合临床将方案优化如下:

风热肠燥型,以泻热通便,驱风凉血为主,但滋阴不足,加麦冬10g,增强滋阴,预防血热肠燥蒸腾所致阴液不足。

湿热蕴结型:清热利湿为主,理气功能不足,加陈皮6g、木香6g。

血虚肠燥型:以养血补血,润肠通便为主,但清热不足,加黄连6g、黄柏6g为妥。

五、难点 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LIS)是肛裂手术的首选术式,其治愈率高达96%-100%,患者满意度较高。但临床研究发现内括约肌切开的长度及深浅度会影响术后愈合和是否影响齿线上方的肛管直肠环损伤导致肛门失禁。这是肛裂的治疗难点

六、解决方案。

我科结合临床不同原因引起的术后肛门失禁,提高手术技术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办法如下:

肛门失禁亦称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的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是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由多种原因引起。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格地干扰了正常生活和工作。肛门失禁分三类:①完全失禁;②不完全失禁;③感觉性失禁。

一、术后肛门失禁原因:术中内括约肌切开的长度及深浅度会影响术后愈合和是否影响齿线上方的肛管直肠环损伤导致肛门失禁。

二、临床表现 1.肛门完全失禁

失禁症状严重,患者完全不能随意控制排便,排便无固定次数,肠蠕动时,粪便即从肛门排出;甚至于咳嗽、下蹲、行走、睡觉时都可有粪便或肠液流出,污染衣裤和被褥。肛门周围潮湿、糜烂、瘙痒,或肛门周围皮肤呈湿疹等皮肤病改变。2.肛门不完全失禁

粪便干时无失禁现象,一旦便稀则不能控制,出现肛门失禁现象。3.肛门感觉性失禁 不流出大量粪便,而是当粪便稀时,在排便前不自觉有少量粪便溢出,污染衣裤,腹泻时更严重,常有黏液刺激皮肤。

三、检查

1.视诊

(1)完全性失禁常见肛门张开呈圆形,或有畸形、缺损、瘢痕,肛门部排出粪便、肠液,肛门部皮肤可有湿疹样改变。用手牵开臀部,肛管完全松弛呈圆形,有时肛管部分缺损瘢痕形成从圆孔处常可看到直肠腔。

(2)不完全失禁肛门闭合不紧,腹泻时也可在肛门部有粪便污染。(3)感觉性失禁常有黏膜外翻。2.直肠指诊

肛门松弛,收缩肛管时括约肌及肛管直肠环收缩不明显和完全消失,如为损伤引起,则肛门部可扪及瘢痕组织,不完全失禁时指诊可扪及括约肌收缩力减弱

四、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做出诊断。

五、并发症 肛门失禁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会阴部、骶尾部、肛周皮肤炎症,部分患者还可导致逆行性尿路感染或阴道炎及皮肤红肿、溃烂。这是因为粪便对皮肤黏膜产生刺激,使会阴部皮肤经常处于潮湿和代谢产物侵袭的状态,加上皮肤间的磨擦,形成皮肤红肿、溃烂。

六、治疗

肛门失禁的治疗应按发病原因及损伤范围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肛门失禁如是继发于某疾病,则需治疗原发病灶,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肛管直肠疾病等,治疗原发疾病,肛门失禁有的可治愈,有的可改进。1.非手术疗法

(1)促进排便治疗结直肠炎症,使有正常粪便,避免腹泻及便秘,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常用多纤维素食物。

(2)肛管括约肌操练改进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肛提肌随意收缩能力,增加肛门功能。

(3)电刺激常用于神经性肛门失禁。2.手术疗法

先天性疾病,直肠癌肿术后肛管括约肌切除等则需进行手术治疗,可采用括约肌修补术,直肠阴道内括约肌修补术,括约肌折叠术,皮片移植管成形术,括约肌成形术等。(1)肛管括约肌修补术多用于损伤不久的病例,括约肌有机能部分占1/2者。如伤口感染应在6~12月内修补,以免肌肉萎缩。若就诊时间晚,括约肌已萎缩变成纤维组织,则术中寻找及缝合都困难,影响疗效。

(2)括约肌折叠术适用于括约肌松弛病例。

(3)皮片移植肛管成形术适用肛管皮肤缺损和黏膜外翻引起肛门失禁者。

单病种信息报送制度 篇5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医药卫生体质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和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单病种信息报送制度。

一、科主任指定专科单病种信息填报员并上报医务科备案,科主任承担专科单病种信息填报的监督与指导责任;专科单病种信息填报员详见附件;信息科负责对数据上报进行监督与审核,医务科、质量控制科负责指导与考核该项工作。

二、各专科单病种信息填报员负责收集整理专科内单病种病病例信息,并于完成相应单病种病例的所有诊疗活动以后的十日内。

三、信息科每月初对上月各专科单病种信息报送工作量及填报质量进行检查、核对与汇总,并将汇总结果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对各专科单病种信息填报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科主任目标考核责任挂钩。

四、考核标准:

1、单病种信息填报员:必须按时逐份进行单病种信息报送,每合格填报一份病例,医院将给予个人人民币十元的经济奖励;若发现漏报或填报不全,则医院将给予科室每例人民币十元的经济处罚,考核严格参照信息科每月汇总结果进行。

2、信息科:必须每月对专科单病种信息填报员报送病例进行检查,对发现其漏报或填报不全,医院将给予统计室工作人员每例人民币十元的经济奖励。如医务处在抽查中发现统计人员未核对出漏报或错误填报的病例,每例扣罚责任人十元。

3、科主任:每月对医务处反馈的未报、漏报、错报情况作出书面整改及反馈意见;每年医务处根据科主任考核周期内单病种信息报送情况,每漏报、错报一例扣除科主任考核责任分0.5分。

2015路径、单病种总结 篇6

1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收费

临床路径是由医生、护士或其他工作人员, 对于一个特定的诊断或程序, 在最适当的时间所采取的经过最佳排序的措施。

单病种收费是指病人患了单一病种, 从确诊入院、检查治疗到治愈出院整个过程, 医生按照该病种既定的技术服务规范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患者按照由物价部门核准的医疗费用收费标准付费。

成熟的临床路径是开展单病种收费的前提, 通过规范临床路径, 可以合理配置医院的各项资源, 建立起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治疗模式。同时, 也为医疗费用的有效评估奠定了基础, 使我们可以制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收费标准, 避免收费项目的随意性, 最终达到规范医疗行为, 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目的。

有了规范的的诊疗规范和规范的收费标准, 患者就会享受阳光透明的服务, 医患矛盾就会大大减少, 纠纷的发生率也会大大降低。

2 从案例分析中发现问题

本文通过对67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费用开支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揭示了按临床路径开展单病种收费工作时会面临的一些问题。

2.1 人均费用按年龄段分析

表1是从某省属医院2009年白内障手术病例中, 随机抽取的67位患者所做白内障手术发生的费用, 按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的统计分析。

从统计情况看, 67位患者所做手术眼数为85只, 即大多数患者只做了一只眼睛。从开支的费用情况看, 平均每只眼睛手术费用为6 282元, 除50岁以下年龄段人均费用比较高以外, 其他年龄段每只眼睛的手术费用均在5 500~6 500元之间。最低的5 549元与平均数相差11.67%, 最高的9 219元与平均数相差46.75%。费用最高的50岁以下这个年龄组, 患者比较年轻, 对人工晶体要求特别高, 其中有一个患者单两只眼睛的晶体就开支了16 840元。

2.2 费用构成情况分析

从费用构成情况看, 白内障手术主要费用构成比例为:手术麻醉费占42.05%、人工晶体占41.33%、药品费占5.11%、术前检查费用占7.89%、其他费用占3.62%。在这些费用中, 有些是可控的, 如人工晶体;有些是不可控的, 如患有其他多种疾病的患者, 在做白内障手术时, 引发或并发了其他疾病所产生的费用。

2.3 费用按性别分类分析

研究显示:男性患者每只眼睛所发生的手术费用高

于女性患者。本案例中32位男性患者人均发生费用8 097元, 比女性人均费用高出245元;32位男性患者手术39只眼睛, 每眼费用6 644元, 比35位女性患者手术46只眼睛费用高出669元。从数据上看, 白内障手术费用有性别差异, 至于差异产生的原因还需要医务人员从医学角度作进一步有科学依据的说明。而在实际医疗过程中, 很多疾病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性别差异。

2.4 按平均住院天数分析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 白内障手术的平均住院天数按患者例数计算均为6天, 按每眼手术计算均为5天。该院所计算的平均住院天数与国家卫生部颁发的 (2009版) 老年性白内障的标准住院天数6天完全吻合。这说明, 白内障手术住院时间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另一方面, 部分患有其他特殊疾病的患者的住院天数却要大大高于平均住院天数, 本案例中一位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粘血病、脑萎缩等13种其他疾病的患者做白内障手术时共住院22天;而另一位糖尿病患者住院12天, 这两位患者的住院天数均大幅超出平均值。

2.5 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手术患者情况分析

研究显示:在67位白内障手术患者中, 有40位患者患有其他疾病, 平均每一位患者患有2.9种其他疾病。经查实, 本案例中那位同时患有其他13种疾病的患者, 且每眼费用要高于平均数170.75%。这就是说, 如果某一手术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引发其他疾病, 或有其他并发症发生, 轻者会使用与治疗白内障手术无关的检查和药品;重者, 还将启动其他临床路径。

从表2对白内障患者按同时患有其他疾病进行的分类统计分析还可以看出, 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 在做白内障手术时所花的费用存在很大差异, 如冠心病患者组平均每眼花费7 192元, 比没有患其他疾病的无他病组平均每眼多花费1 568元, 比全部67位患者平均数6 282元多910元。因此, 当我们在执行单病种收费时, 如果对这些费用处理不当, 不与患者及时沟通, 就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2.6 临床路径外发生的费用的处理

对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 (2009版) 临床路径和2004年版《福建省省属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计算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应支付的费用与本案例进行比较, 每一年龄组的患者都有发生临床路径外的治疗 (平均2.9个) 和其他疾病的费用, 该费用平均为每眼914元。

按临床路径计算的费用, 根据该院自已测算, 在试行阶段, 可以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后试行;但是, 若一旦由物价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正式颁发后, 就是法定的单病种收费标准, 只要是按临床路径进行的白内障手术, 其费用就不能变化, 除非是患者并发有其他疾病, 由医院告知患者同意由本人另行支付的除外。同时, 财务部门还要对单病种标准费用与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调账处理。

3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发现,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收费在实际操作中复杂多变。在制定临床路径、选择使用临床路径、制定单病种收费标准和使用单病种收费标准时, 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实事求是, 特别是对某些还不很成熟的临床路径, 就不宜作为制定单病种收费的依据, 也不宜盲目使用单病种收费标准收费。

本文案例中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疾病, 用来实行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收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它的分析, 笔者认为在使用临床路径和单病种收费标准收费时, 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3.1 临床路径要科学严谨, 在执行中逐步完善

国家卫生部已经颁发了综合医院112种临床路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医院的临床路径正在制定中。考虑到我国各级医院执行临床路径才刚刚起步, 各地在执行中还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作适当改进, 并逐步完善, 一旦时机成熟就可将其作为国家法定的一种医疗规范。

3.2 制定单病种收费标准, 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3.2.1 许多疾病与年龄大小有关。如本案例的白内障, 大多数都在50岁以上才会发生, 其中50岁以下的仅有2例, 但这两例患者手术费用却大大高于平均值。因为年轻患者的消费观念不同于老年患者, 他们的材料要求更高, 这就不能将其纳入按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进行收费。

3.2.2 执行临床路径的患者, 往往还同时患有多种疾病,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不得不兼顾考虑。如本案例中, 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治疗起来就会比普通患者麻烦很多, 而且住院天数也更长。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经常会诱发或并发其他疾病, 这时, 有的并发症就得转入其他临床路径, 不转入其他临床路径而发生与本路径无关的药品费、检查费和治疗费等费用就必须事先告知患者, 或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由患者另行支付。

3.2.3 在执行临床路径时, 许多疾病往往还与患者性别有关。虽然本案例所选取的白内障手术在性别差异上表现不明显, 但在按各年龄组统计分析时也发现, 每个年龄段的男性患者费用均要高于女性。在实际医疗工作中, 很多疾病亦是如此, 且表现更为突出。

3.2.4 执行临床路径的疾病, 往往还存在个体差异。由于每位患者有其自身的个体差异, 如性别、年龄、家族遗传、特殊过敏、其他疾病、地区差异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治疗时间长短的差异, 治疗时间相差1倍以上的患者也大有人在。由于治疗时间长短差异而导致的用药量和各种消耗也会直接影响其费用的多少。对此, 卫生部在颁发的临床路径中, 对于患者的住院时间, 规定了一个区间, 如“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标准住院日为7-14天等, 这就为制定单病种收费标准或执行单病种收费带来了不少麻烦。

3.3 按临床路径进行单病种收费, 要充分与患者沟通

医院在按临床路径进行单病种收费时, 务必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 并与患者签署单病种付费协议。在协议中要明确, 凡超出临床路径、治疗过程中转其他路径、治疗其他疾病, 以及患者自已要求开药等所发生的超标准费用由病人另行支付。

3.4 建议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建立正常的调价机制

从我国现阶段医疗收费价格管理情况看, 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由国家制定, 而且制定和调整的周期都很长。因此, 应建议物价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单病种收费标准时, 应同时建立起正常的调价机制, 如每年应根据价格指数、GDP的变化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3.5 医疗机构要制定出规范的账务处理原则

医疗机构按照单病种收费标准收费后, 医院财务部门要制定出相应的账务处理原则。因为单病种收费标准是一个包干总数, 它将手术、麻醉、耗材、药品、治疗等相关费用分别确定为一个固定值, 而在实际执行中各项费用刚好相等的情况是很少的。这些费用中手术、麻醉、治疗费用都还好处理, 但药品、材料消耗费用就比较麻烦了, 因为它们里面分别含有药品或材料购入成本和加成收入, 当有多于少于应收费用时, 财务上就得另外做一笔冲销多做收入和成本或增加一笔少做收入和成本的账务处理。

参考文献

[1]王藩.我国单病种付费制度研究与实践效果分析[J].卫生经济究, 2009 (6) :37-38.

[2]邵志华.实行单病种收费的经验和体会[J].医院管理论坛, 2008 (11) :23-26.

[3]文芳.阑尾炎单病种患者的费用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07 (4) :313.

[4]贺家云.我院实行单病收费的做法与成效[J].中国医院管理, 2007 (4) :284-285.

[5]李建强.医院按单病收费与按项目收费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06 (6) :341.

[6]陈宏志.单病收费的比较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 2006 (13) :2073.

医院单病种限价协议书 篇7

为了能更好地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射洪县卫生局、农合局、物价局《关于开展单病种限价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文件要求,现就单病种限价有关事项明确并协议如下:

1.所谓单病种是指单纯性疾病,无合并症及并发症。进入单病种限价诊疗的疾病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进行诊治。

2.单病种限价收费是指单病种患者住院诊疗过程中,患者确诊入院到出院时,一次性交纳单病种限价的费用。本次住院医疗费用(门诊诊疗费用另行结算)未超过本院备案公示的限价标准,按限价标准结算;超过限价标准的,除路径规定的中止限价的情况外,超过部分由医疗机构负担。经向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的除外内容费用实行事前告知,并在患者或其家属签字同意后,随时结清。

单病种限价收费改变以往以诊疗项目累计收费的方式,为按病种限定收费,因此,患者出院时医院只提供医疗结算票据,不提供医疗费用明细清单。

3.特别指出,“单病种限价诊疗”与“非限价治疗”同样存在不可抗拒的医疗风险、并发症及其他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若在住院过程中经检查确诊合并或并发其他疾病或异常等情况需要在院同时或继续治疗者和出现手术同意书中所示手术并发症、危险性及意外情况者,均不属单病种限价范围。

4.基本流程:符合单病种入选的规定和要求→患者自愿选择单病种限价治疗方式→缴纳单病种限定的费用→医院

按照单病种临床路径进行诊疗→符合出院标准时,患者按时办理出院手续→本次住院医疗费用按限价标准全部结清。双方权力义务:

1.医方的权力和义务:

(1)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按照已制定的临床路径为您进行治疗。

(2)经治医师应详细向您介绍其临床路径,包括疾病诊断、检查项目、治疗手段等情况及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使您充分知情,病情变化时及时与您沟通告知。涉及到单病种限价外的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等医疗活动,将另外和您签订书面的协议书。

(3)如果您在诊疗过程中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或者随着诊疗的进一步深入,发现您患有其他合并疾病或异常情况;或者您在诊疗过程中,患者自愿采取超出临床路径的其他诊疗方法的,医务人员经过仔细沟通协商后,停止单病种限价诊疗管理方式,恢复按诊疗项目收费,取消限价之前进行的诊疗项目按实收费。已交纳的单病种限价费用作为住院预交款,在患者出院时一并结清。

(4)单病种限价治疗过程中由于医方责任原因造成所增加的治疗费用由医方负担。

2.患者的权力和义务:

(1)患者有权对单病种限价充分知情,自愿选择是否进入单病种治疗。

(2)患者应自决定进入单病种限价诊疗并签订本协议书之日起二日内缴纳首次规定或约定的单病种限价费用后入院诊疗,出院前结清全部费用。

(3)患者应自觉遵守单病种临床路径,执行医嘱,积极配合并服从医疗、护理处置,按时办理出院手续。

(4)单病种临床路径以外的其他诊疗的费用,以及患方违反协议,如延迟出院等产生的相关费用,由患方承担。

双方共识:

1.经既往诊查分析,患者初步诊断为疾病,该病属于医方确定限价的单病种范围,可行手术并执行单病种限价,限价标准为元。

2.在患方决定进入单病种限价诊疗前,医方医师已详细、全面介绍了除本治疗方案外的其他治疗方法,如、、等,但患方仍决定选择本单病种限价诊疗方案,并自愿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治疗风险及费用。

3.其他补充议定事项:

医方(经治医师)年 月 日

患方(患者/监护/委托代理人),与患者关系联系电话年 月 日

2015路径、单病种总结 篇8

一、单病种病例情况

妇产科:正常产279例、引产术161例、盆腔炎3例。

二、诊断质量指标

妇产科:入院与出院诊符合率100%。

三、治疗质量指标

妇产科:正产产治愈率100%,抗菌素使用100%;引产术治愈率100%,抗菌素使用100%;盆腔炎治愈率100%,抗菌素使用100%。

四、工作效率指标

1、正常产、产前平均住院日0.4天,出院病人平均住院6.5天。

2、早、中、晚引产术前平均住院日0.5天,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4.2天。

3、盆腔炎治疗前平均住院日0.2天,出院病人平均住院8天。

五、费用指标

1、正常产:平均医疗费用810元、平均药品费126.4元、平均检查费121.7元。

2、引产术:平均医疗费用<600.00元、平均药品费<20.00元、平均检查费124元。

3、盆腔炎:平均医疗费用500元、平均药品费390元、平均检查费128元。

六、结果分析

1、妇产科3个单病种中平均治疗费用居于全市中下水平,抗菌素使用超标,术后大部分使用二线抗生素,且在病程中无应用二线抗生素指描述和病情需要分析,从而引起医疗药品费用少提高。

2、监测的三个单病种除抗菌素指标超标外,其他诊断质量指标、治愈指标、医疗费用指标、工作效率指标均在控制范围。

3、希望临床科要重视医疗质量要求,严格遵守诊疗常规,严格合理使用抗菌素药物,杜绝开大药瓶量,进一步提高我院单病种医疗质量。

东兰县妇幼保健院医务科

2015路径、单病种总结 篇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深化医改,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付费方式改革,进一步强化管理,优化程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有效控制过度医疗,减轻参合农民医疗负担,充分发挥新农合基金效益,确保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定点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根据省卫生厅《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按病种定额付费和门诊统筹总额预付制度指导意见》(甘卫农卫发„2011‟461号)和市卫生局《庆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单病种定额付费管理办法(试行)》(庆市卫办发„2012‟62号),结合实际,制定我县新农合住院单病种定额付费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条 新农合住院单病种定额付费(以下简称单病种付费)是指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对参合患者的某一病种从确诊入院、检查治疗到治愈出院实行定额付费的管理模式。

第三条 全县单病种付费管理工作按照市上统一规划,坚持科学论证,积极稳妥,逐步推进,2012年第一季度完成调研和测算,从第二季度开始在全县范围内的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启动实施。第四条 全县单病种付费遵循分级定额,定额包干,变异控制,分级监管的原则。通过逐步推行单病种付费,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医疗机构遵循临床诊疗路径,控制医疗成本,优化诊疗流程,减轻农民就医负担。

第五条 全县县、乡两级新农合定点机构须执行单病种付费管理,参合患者的住院费用实行定额包干,并严格按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完成诊疗。参合患者按病种支付定额自付费用,新农合定额补偿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县新农合局按定额标准拨付定点医疗机构垫付费用。

第六条 凡参合患者入院第一诊断符合单病种管理的,一律纳入单病种付费管理,不纳入或中途退出者均计为变异病例。各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控制单病种变异率(变异率为第一诊断符合单病种管理的病种,因各种原因未纳入或未完成单病种付费管理的病例数与第一诊断符合单病种付费管理的总例数的比值),县、乡分别控制在15%、10%以内。

第七条 县政府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发改、财政、卫生、物价、审计、新农合、食药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镇原县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县单病种付费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研究解决相关重大问题。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督促各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执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管理规定的情况,加强对县内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县新农合局负责全县单病种付费管理的参合患者医疗费用的核算、审核和支付,指导全县单病种付费管理工作的实施,调查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县新农合局成立由县新农合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和县级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卫生系统中级以上职称医务人员为成员的镇原县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专家组,负责单病种付费管理等支付方式改革的各项标准制定和技术服务与指导工作。

第八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县所有县、乡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在市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实行单病种管理的,按照国家、省、市单病种付费管理政策规定执行,未实行单病种管理的,按现行新农合有关规定补偿。

第二章 病种确定

第九条 单病种付费病种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原因明确,发病机理清楚;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的单纯性病症;诊疗规范和治愈标准比较明确;诊疗过程差异较小,疗效确切,愈后良好;发病数量较多,社会影响面较大。

第十条 按照省市统一规划,2012年全县定点医疗机构单病种管理的病种,乡级应达到20—30种,县级应达到30—50种,并逐年扩大病种范围。

第十一条 根据单病种付费病种确定原则、全县疾病发生状况和市上统一标准,将正常分娩、剖宫产、宫外孕、卵巢良性肿瘤、子宫肌瘤、阑尾炎、结石性胆囊炎、腹股沟斜疝、急性胃肠炎、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婴幼儿腹泻、混合痔、白内障、肠梗阻、睾丸鞘膜积液、骨股干骨折等17种疾病纳入全县第一批单病种付费管理(详见附件1)。按照省市规定,逐步分批全面推开。

第三章 病种费用和付费标准

第十二条 单病种付费的相关费用具体分为住院总费用、新农合基金支付金额、参合患者自付金额三部分,其中住院总费用为定额标准,新农合基金支付金额为定额付费,参合患者自付金额为定额自付。

第十三条 全县单病种费用定额标准和付费标准分为县级和乡级两种,根据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收费标准、补偿比例、起付线、封顶线、使用基本药物费用比例等相关参数,分级测算确定单病种费用的定额标准、定额自付、定额付费金额(详见附件1)。单病种定额付费总体略高于同级别其他住院疾病补偿标准。

第十四条 单病种费用定额是指患者从确诊入院,按临床路径规定最终达到临床疗效标准出院,整个治疗过程发生的各类诊治费用,包括检查、化验、治疗、手术、麻醉、住院、护理、用药、医疗材料等。患者的生活费用,与诊疗无关的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免疫、防疫等明确规定的除外费用,不计算在定额费用范围之内。第十五条 全县单病种付费的病种和定额标准,执行全市统一规定,由市卫生局统一分批公布实施。全县单病种付费病种和定额标准的调整必须结合临床路径和次均住院费用,进行基线调查和费用测算,并组织专家讨论,剔除不合理费用,增加漏项费用,综合考虑物价因素,合理确定,并报经市卫生局批准后执行。

第四章 费用补偿与结算

第十六条 纳入单病种付费管理的参合患者,出院时由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即时结算”,患者只缴纳定额自付费用,新农合定额付费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

第十七条 单病种患者实际发生的住院费用超出定额标准的,超出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新农合基金不予拨付,患者不予负担;低于定额标准的,新农合基金按定额付费标准拨付,结余部分留作定点医疗机构单病种付费管理平衡备用金。单病种患者入院前在该院发生的当次门诊检查费用,应纳入其住院费用一并核算。

第十八条 县、乡定点医疗机构要落实新农合“一卡通”管理,建立医院HIS系统,接入新农合省级平台,调整接口程序,形成统一的身份识别、机构识别、病种识别、费用核算、即时结报和报表生成等功能,实行网络审核报销,如实反映就诊患者诊疗、收费、结算等相关信息,方便参合农民就医补偿和对单病种付费管理的评估和监督。第十九条 县、乡定点医疗机构按月向县新农合局上报单病种付费管理患者的补偿资料,申请拨付单病种定额付费补偿资金,申报材料主要包括:单病种付费管理患者的新农合单病种付费补偿凭证、新农合补偿明细、住院结算单(或医疗费用票据)、出院证明、住院审批表、新农合卡(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等资料,以及县新农合局要求的本院单病种付费管理补偿相关报表。

第二十条 县新农合局每月依据补偿政策、单病种例数和定额付费标准,按程序和时限要求审核拨付定点医疗机构单病种付费补偿资金。

第二十一条 新农合单病种付费账务坚持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在新农合专账增设“单病种收入”、“单病种支出”、“单病种结余”二级明细科目,用于单病种定额付费收支业务。

第二十二条 新农合单病种付费的年末账务对转,结余留作单病种付费备用金,超支由定点医疗机构用医疗收入解决。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县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督促各定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疾病临床路径诊疗规范,加强单病种疾病诊断分类和出入院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二十四条 县新农合局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单病种付费管理协议,定点医疗机构要做出书面承诺,严格执行单病种付费管理的政策规定。

第二十五条 定点医疗机构单病种付费管理实行院长负责制,要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单病种付费管理领导小组和质量控制专家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强化内部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控制服务成本,确保本单位单病种付费管理有序实施。

第二十六条 定点医疗机构要将单病种付费的病种名称、入出院标准、必检项目、临床路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新农合药品目录及价格、补偿程序和标准、患者获得补偿的情况等信息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县新农合局要将各定点医疗机构单病种付费管理执行情况及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自费率、实际补偿比等相关指标向社会公布,促进医疗信息透明化和医疗行为规范化。

第二十七条 凡第一诊断符合单病种付费管理的住院患者,以及患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的住院患者,定点医疗机构均须纳入单病种付费管理,并履行告知义务。要与患者签订单病种付费住院患者知情同意书,明确告知该病种的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结算标准和结算办法等,使其充分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第二十八条 实行单病种付费管理首诊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首诊医院及其医生对确定单病种住院的,应严格按照临床诊疗路径和单病种付费管理的要求进行检查、治疗、收费和管理,坚持入、出院标准,保证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严禁将单病种付费的病种改换成一般病种进行治疗,严禁减少必要的诊疗服务降低医疗质量,严禁拒收、推诿重症患者,严禁诱导或强迫患者“未愈出院”或将重症患者分解住院,否则追究首诊医生的直接责任和科主任、单位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第二十九条 单病种付费管理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等情况,需要退出单病种付费管理的,定点医疗机构要明确告知患者。

第三十条 实行单病种付费病例变异控制制度,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变异率控制在相应范围内的,新农合基金按规定支付。

第三十一条 首诊定点医疗机构对符合单病种付费管理的,治疗未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未按要求退出单病种付费管理,擅自转到其它医院治疗发生的一切费用(急诊抢救病例除外);在患者住院期间,通过门诊诊疗、院外诊疗等途径转移费用,将患者的住院费用排除在定额标准之外的一切费用;同一患者在两周之内以同一诊断再次住院,属未执行临床路径并未达到出院标准而出院的患者再次住院发生的费用,全部由首诊医院承担。

第三十二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加强医院管理,确保医疗质量,杜绝医疗事故发生。因管理不严、操作不规范、服务不到位造成医源性疾病,或因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引起的一切费用或相关经济责任,新农合基金不予支付,全部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

第三十三条 全县实行单病种付费目标责任制管理,定期进行考核与奖惩。县卫生局和新农合局将单病种付费管理工作纳入定点医疗机构目标责任制考核,并与基金拨付挂钩。县新农合局定期或不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执行单病种付费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规定所发生的费用在拨付资金中扣减或拒付。对规范执行单病种付费管理、切实达到减轻医疗负担目的的定点医疗机构及对推行单病种付费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相关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第三十四条 县、乡定点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分配方式,将工作人员的医疗服务质量、成本控制、患者满意度、不良执业记录等纳入考核指标,建立对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树立服务质量和成本效益理念,以此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轻患者费用负担。第三十五条 定点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新农合基金不予支付,责成限期整改,并视情节给予警告、全县通报批评、暂停或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等处理;对违反规定的当事人可视情节给予警告、不良执业记录登记等处罚,或建议有关部门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一)不严格执行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及相关管理规定,将应当按单病种付费管理的疾病以合并症或其他理由按普通新农合住院患者补偿,以及变异率超标的;

(二)擅自变更疾病名称,伪造病历,随意放宽住院标准,套取新农合基金的;

(三)不执行临床路径或诊疗规范,减少必要的诊疗,降低服务标准,导致服务不足的;

(四)诱导、强迫疾病未治愈的单病种患者提前出院的;

(五)让参合患者在住院期间到门诊或院外自费购买药品(含卫生材料等)及做相关检查,通过门诊或院外诊疗等途径变住院费用为门诊费用,变相增加患者自付费用负担的;

(六)为逃避承担超额费用,让参合患者出院二次办理入院手续,分解住院的;

(七)未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避重就轻,推诿、刁难参合患者的;

(八)治疗过程中违背医学科学规律,管理不严,操作不规范、服务不到位,发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

(九)其他违反单病种付费管理规定的。

第六章

第三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由镇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015路径、单病种总结 篇10

主任医师职责

1、负责指导下级医师的工作,保证临床路径有效、顺利实施。

2、检查病人治疗情况与路径要求的符合情况,并对路径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对实施中发生有争议的变异进行判断,并决定解决方案。

4、对路径提出修改意见。主治医师职责

1、进行病人健康评估,判断是否合乎临床路径的预期进度。

2、检查临床路径表内有关项目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3、负责下级医生使用临床路径的指导工作。住院医师职责

1、在病人入院时及时为其提供按病种付费告知书,并详细进行解释和说明,使病人了解路径的意义和变异发生的可能。

2、及时进行病人健康评估,判断是否合乎临床路径的预期进度,发现不符情况,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是否继续按路径规定实施治疗。

3、发生与路径不符的情况时,应在下达医嘱后通知责任(值班)护士并说明原因,同时应及时向病人进行解释说明。

护士长职责

1、检查护理人员对路径规定的护理项目完成情况,并对护理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点评。

2、发生变异时进行判断,并决定解决方案。

3、组织病区护士关于临床路径的学习和掌握。

4、每月对变异情况进行汇总,形成变异分析报告上交按病种付费管理领导小组。

责任护士职责

1、按时完成路径表单中与护理有关的项目,包括基础护理和卫生教育等。

2、核对医生的医嘱和病历记录,监督并标记临床路径表规定项目的实施情况。

3、在医生的医疗计划和医疗行为与路径规定不符时,及时提醒有关医生,并与其共同商讨加以处理和纠正,将处理不了的变异告知护士长处理。

4、协助值班护士,对路径实施中发生的变异进行及时、详细的记录,同时与医生一起对病人进行详细的解释,避免病人的误解。

上一篇:烧烤秘方下一篇:第二检查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