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说(通用8篇)
散文、小说 篇1
人民文学一五年第十期有一段卷首语,编者以犀利的文笔写下:
似曾相识的现实,在小说里需尽量生出足够多重的魅性。初步获得成功的写作,是那种令我们惊异于变故时可能的充满戏剧性的故事稿本;真正能够取得成就的佳作,是在此基础上,让我们既怀着对“原来如此”的种种猜测和验证的愿望,又能动地参与了对“何以如此”不歇探询的丰富细微的叙事历程,从而真切地有所悟、有所憾,并且,有所信。
小说里都喜欢把一些不着边际的事物临摹得很传神,譬如,天空有几朵淡白的夏云,却被出人意料地描绘成云花布满整个晴空,其实,它是美化了的境外物。
何士光在其散文《日子是一种了却》中这样写到:“人们都说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但能够说这些话的人们,是不会到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来的,而置身于这片土地中的人们,则不会说这样的话”。我认为这是真理,是在“原来如此”的基础上滋生的对“何以如此”的总结,不仅对现实做了阐释,也对现实做了觉解。小说的魁美源于作者对一件事物的不假思索后的坚持真理,后又秉持对生活的现实作“何以如此”的拷问,成功的写者不单纯局限于对生活和人类本体的写照,他还动脑,引申对生活的思考。
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深情动人的小说,绚烂、浮夸,出人意料,就像人的命。
劲爆的小说布满生活的五味杂陈,让人盘旋在柴米油盐的漩涡中挣扎,偶尔体会一下酱醋茶的韵味;温婉的小说设置人性的七情六欲,让人在爱里痴迷,在情中开花,不时感怀尘世。
小说如戏,戏如人生,如果不是浮夸的出人意料的东西也是没人跟你共鸣的,而没有亮点的人生,就如一杯失色的苦荞茶。笔者与写者的最大区别在于,笔者的写作思想是有逻辑的言语演绎,而后者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大胆夸张,相比之下,我更看好后者,写者敢于说出心声和真话,更具有创新思想,符合人的内心的声音。从空间里来看,写者更具自由,而小说的魁美也大多出于写者的天马行空又不离既定现实与事实。
小说美,美在真,美在实,美于引申,美于思考。
散文、小说 篇2
小说已经取代了传统中国的诗骚与史传成为现代中国主流话语的主要艺术表达媒介之一。对当时大多数严肃的作家来说, 小说写作, 尤其是严肃的小说写作是一项事业。萧红就曾表达过这样的认识:“中国人的灵魂在全世 (界) 中说起来, 就是病态的灵魂”, 因此, “ (鲁迅) 没完成的事业, 我们是接受下来了”。所以当聂绀弩谈到萧红的散文比小说好。客观地看, 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萧红的散文创作都是水准很高的。散文作为一种更加私人化的文体, 功利性远远不如小说, 尤其经过了“五四”的散文个性化发展之后, 为各种人生的经验与感受提供了比小说宽容得多、开放得多的表现空间。因而很少带来意义的焦虑。萧红的散文创作中经验与话语之间的是和谐统一, 几乎看不到那些主流话语的影响痕迹。而萧红的散文却轻而易举地突破了话语和经验的鸿沟, 很好地容纳了那些在形式中难以命名的经验。散文中的细节与景物已经不再像小说中那样显得独立, 而是和生活中的人和他们的生存感受紧紧连载一起了。萧红那种贴近感受, 体贴经验的写作方式, 在这种文体空间里表现得更加充分。她最成功的散文集《商市街》里, 大量充斥着经验化的细节, 甚至被认为是琐碎的事物, 诸如, 饥饿等的描写, 但它们丰满自足, 意味隽永。文章笔调也相比于此前她的小说要流畅沉静。相比在小说中相对局促的表现空间, 紧迫的时间与意义的压力, 萧红散文中则从容得多, 自信得多。文字随事而起止, 随感觉而生长。这种话语形式更适合于萧红, 聂甘弩并没有说错。那么这种表达方式与她所追求的主流话语, 以及她独有的个人经验之间取得和谐, 是在《呼兰河传》中达到顶峰的。因而这部小说可以穿越时间的阻隔, 依然为今天的读者所喜爱。
二、小说《广告副手》与散文《广告员的梦》比较
小说《广告副手》于1933年8月1日作于哈尔滨, 载于1933年新京《大同报·夜哨D》。散文《广告员的梦》作于1935年5月15日的上海。两篇作品相隔年两年左右。萧红对于散文文体的意义的认识, 是经历一个过程的。《广告员的梦》这篇散文是对于两年前的小说《广告副手》以散文形式展开的重写。记述了两个人在哈尔滨时一次因为当广告员而引起的争吵。后者可以看做是小说的故事底本, 是可信的。事件的主要脉络一致, 小说只是稍做改动。就在对于这增删内容的平行比较中, 看到其间小说遮蔽了一些女性的经验与感受, 它们在散文中却又被展现了出来。由这里可以感到早期萧红小说创作中对于经验的有意遮蔽, 以及主流话语对她的影响。
两个作品主要的区别是:
1. 由于散文的特点, 后者始终保持了女性的视角, 反映了萧红本人对这一人生段落的感受;
小说则采用男女视角交替的方法, 使双方的所思所感都获得了公平的表达。尤其最后的部分小说变成了蓓力的独白, 芹则沉默下去。
2. 小说给这个日常生活的片段, 引进阶级话语, 使男女主人公的冲突在阶级压迫的背景下展开。
散文则保持了它特有的凡俗性质, 记载的更多的都是琐碎的对话, 主要就是争吵与辩白。这种主流话语被抹去了, 只是在萧军的牢骚中才能听到“你说, 我们不是自私的爬虫是什么?只怕自己饿死, 去画广告。画得好一点, 不怕肉麻, 多招来一些看情史的, 使人们羡慕富丽, 使人们一步一步地爬上去……就是这样, 只怕自己饿死, 毒害多少人不管, 人是自私的东西……若有人每月给二百元, 不是什么都干了吗?我们就是不能够推动历史, 也不能站在相反的方面努力败坏历史!”。结合他的行动听起来很有对男性进行颠覆的味道。而散文中本来由男人说的有关阶级的主流话语“我们不能出卖自己”, 在小说中却变成女人的内心独白“我不能抹自己的血”。
3. 冲突对于这段争吵的处理上, 上海时的萧红在散文所反映
的是男女两性间几乎难以弥合的观念裂缝, 即男性对待女性工作上的复杂态度:轻蔑、出尔反尔、内心不平衡等等, 这所造成的冲突是绝对的;哈尔滨时的萧红则把它处理成一种戏剧化的冲突:这是一个误会, 蓓力是因为她带病去工作而焦急, 以及因为爱之太深而产生怀疑。
4. 对于事件中男人的态度上, 萧红在两年前的讲述中, 给予
他很大的表达空间, 充分表达了他的爱、焦急和可以理解的误会, 还包括他近乎孩子气的痛苦表白。在最后两节中芹成为了被动的听众;几乎相反两年后的散文中, 小说中的蓓力在萧红笔下显得矛盾得有些可笑, 他的言行极度的不统一。共有三次。这也是冲突的主要根源。女人则是清醒理性的, 所以会觉得男人可笑:“可笑的内心起着矛盾。这行业不是干不得吗?怎么跑得这样快呢?他抢着跨进电影院的门去。我看他矛盾的样子, 好像他的后脑勺也在起着矛盾, 我几乎笑出来”。而最后并通过内心的独白对于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辩护。“我是个很坏的女人吗?只为了二十元钱, 把爱人气得在地板上滚着!醉酒的心, 象有火烧”。
5. 这个事件的结束。
小说由压迫始到压迫止中间夹着两个人的冲突。最后是两个人一起来承受不幸的命运和那来自生活的压
(下转第15页) (上接第13页)
力。散文开始是“又有某个电影院招聘广告员被我看到, 立刻我动心了:我也可以吧?从前在学校时不也学过画吗?但不知月薪多少。”结尾是“广告员的梦到底做成了, 但到底是碎了”。更具有抒情性, 她的“梦”破灭了。她为数不多的自己喜爱的工作机会没有了。文章由“梦”始到“梦”破终。这是一个女性的一次独立的职业梦想, 破灭的直接原因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男人并不理解她, 这是她“梦”破的另一重感受。
从对比中可以看到同一个故事的两种讲述, 获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以具有真实性的散文为背景, 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叙述者显然是回避了许多问题。这使故事中的男性的地位上升了, 他的话语甚至覆盖了女性的内心独白。原来那种强烈的两性冲突变得温和了, 而阶级话语出现并强烈起来。更为重要的是萧红在当时所抱有的梦想的成分, 小说里根本看不到。所看到的却是她对于这项工作的来自阶级话语的评价——这是接受可怕的阶级剥削。小说一开始就营造了一个异己的混杂的环境开始, 机器的声音, 半手工作坊式的生产, 作坊里的骂声, 还有芹内心的独白, 构成了一个充满了阶级压榨的环境。
这无疑是小说创作当时, 为了融入主流话语, 小说在意义上的统一, 萧红对于那些可以反映女性经验的话语的有意遮蔽和遗漏。只是在相对边缘化的文体散文形式中, 她才把这些讲述出来。在萧红的散文与小说中, 只有这个事件是重叠的。显然萧红对她的第一次讲述并不满意。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散文文体是她传达这种个人化的、女性的边缘性经验与感受的有效形式。
《宗璞小说散文选》佚序 篇3
到了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看见她在家里写过什么文章,可是报刊上登出了她的作品,人们开始称她为作家。我的老伴对我说,女儿成为一个小作家,当父母的心里倒也觉得舒服。我却担心她聪明或者够用,学力恐怕不足。一个伟大的作家必需既有很高的聪明,又有过人的学力。杜甫说他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一句说的是他的学力,下一句说的是他的聪明,二者都有,才能写出他的惊人的诗篇。
十年动乱的前夕,曾为宗璞写过一首龚定庵示儿诗。诗句是这样的:“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我写这诗的用意,特别在最后一句。
人在名利途上要知足;在学问途上要知不足。在学问途上,聪明有余的人,认为一切得来容易,易于满足于现状。靠学力的人则能知不足,不停留于现状。学力越高,越能知不足。知不足就要读书。
有两种书:一种是“无字天书”;一种是“有字人书”。
自然、社会、人生这三部大书是一切知识的根据,一切智慧的泉源。真是浩如烟海,无边无际。一个人如果能够读懂其中的三卷五卷或三页五页,就可以写出“光芒万丈长”的文章。’古今中外的真正伟大的作家,都是能讀懂一点这样的书的人。这三部大书虽然好,可惜它们都不是用文字写的。故可称为“无字天书”。除了凭借聪明,还要有至精至诚的心劲才能把“无字天书”酿造为文字,让我们肉眼凡胎的人多少也能阅读。
定庵所说的“前言”,指的是有字人书。读有字人书当然也非常重要,但做为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绝不可只以读有字人书为满足。而要别具慧眼,去读那“无字天书”。
我不曾写过小说。我想,创作一个文学作品,所需要的知识比写在纸上的要多得多。譬如说,反映十年动乱的作品,写在纸上的,可能只是十年中的一件事,但那一件事的确是十年动乱的反映。这就要求作者心中有一个十年动乱的全景,一个全部的十年动乱。佛学中有一句话:“纳须弥于芥子。”好大的一座须弥山,要把它纳入一颗芥子,这是对于一篇短篇小说的要求。怎样纳法,那就要看小说家的能耐。但无论怎样,作者心中必先有一座须弥山。
我教了一辈子书,难免联想到本行。对于一个教师也有类似的要求。一个教师讲一本教科书,最好的教师对这门课的知识,定须比教科书多许多倍,才能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信手拈来,皆成妙趣。如果他的知识,只和教科书一样多。讲来就难免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看起来好象是不能畅所欲言,实际上他是没有什么可以言。如果他的知识还少于教科书,他就只好照本宣科,在学生面前唱催眠曲了。
要努力去读“无字天书”,也不可轻视“有字人书”,那里又酿进了写书人的心血。
宗璞出集子,要我写一篇序,我就拉杂为之。后来没有能用,恰好孙犁同志有评论文章,宗璞得以为序,我很为她高兴。
可惜的是,现在书已出来,她的母亲已不在人间,不能看见了。
朋友们以为我这几句话尚可发表,无以题名,姑名之为“佚序”。
寒假散文小说阅读训练 篇4
(一)整体感知,概括主题
1、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内容;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
2、答题要点:概括文章内容尽量利用原文语句;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结合题目、人物(事物)、事件,抓住线索进行概括。
(二)品味语言,体悟作用
1、考题形式:品味词语(解释词语含义,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品味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从内容上说,常考查散文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从结构上说,常考查散文中的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从表达上说,常考查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2、答题要点:解释词语要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含义,即结合语境答题;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分析句子的含义与作用要二思考(一是句子自身的意思,这主要联系句子所在的段落进行思考;二是句子深层的意思,这要联系文章主题来思考),要三想到(“一想到”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二想到”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三想到”一些文中的重要语句,有时受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需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态度、感情等内容加以理解)。
3、知识储备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①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引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②文中: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
③文末: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使结构完整。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
①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②中心句和点睛句。③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④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⑤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⑥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三)表达方式
1、考题形式:表达方式的作用。
2、答题要点: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散文考试重点是描写,主要是景物、人物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考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注意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
人物描写:主要是考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议论的作用:表达观点,点明主旨 抒情的作用:抒发感情,点明主题
(四)表现手法
1、考题形式: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答题要点: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卒章显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等手法。
(五)开放性考题
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名言或诗文回答。
(一)叙事散文
为我唱首歌吧„„ 〔英〕 安德里安
⑪柔和的阳光暖洋洋地洒进小小的病室,绿色的藤蔓爬上窗合,探头探脑地打量着病室里的7个孩子。⑫在伦敦儿童医院,这7个小病人,除伊丽莎白外,全都患了不治之症。
⑬伊丽莎白热爱音乐,热爱唱歌,她的歌声圆润舒缓,婉转动听。但她耳朵后面做了一个复杂的手术,一个月后听力就会完全消失,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了,这将使酷爱音乐的她前景更加悲惨。不过,在伙伴们面前,她从不唉声叹气,只是当她以为没有人看见她时,沉默的泪水偶尔才会渐渐地、渐渐地充满两眼,扑簌簌【注】地流在苍白的脸蛋儿上。
⑭伙伴们为伊丽莎白的境况焦急不安,他们决定做一些事情使她快活。一天傍晚.孩子们带著一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护士柯尔比。
⑮“你们想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生日音乐会?还有3周的时间,来得及吗?”
⑯这时候,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 ⑰柯尔比找到了全市最著名的音乐辅导老师玛丽,玛丽老师感动地说:“我去,我去!”
⑱在玛丽老师娴熟的指导下,孩子们每天练习唱歌,当然是在伊丽莎白接受治疗的时候。真是不可思议,仅仅3周的时间,柯尔比和玛丽老师就把6个快要死去的孩子组成了一支优秀的合唱队,尽管他们中没有一个具有出色的音乐天赋。
⑲同样出色的是,这个秘密的保守十分成功,在伊丽莎白生日的这天下午,当她坐在一辆手摇车里,被推进医院的礼堂时,她的惊奇显而易见,激动使她苍白、漂亮的面庞涨得绯红。她身体前倾,一动不动,聚精会种地听着。
⑳尽管我们都坐在离舞台仅3米远的地方,却仍然难以清楚地看见每一个孩子的面孔,因为泪水遮住了我们的视线;但是,我们能够毫不费力地听见他们的歌唱。在演唱开始前,柯尔比告诉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伊丽莎白的听力已经非常非常的微弱,因此,你们必须尽力大声唱。”
⑴音乐会获得了极大成功。伊丽莎白欣喜若狂,一阵浓浓的、娇美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她大声说:“这是我最最快乐、最最快乐的生日!”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⑵谁都知道,这些患不治之症快要死去的孩子,要成功举办这次音乐会,得忍受多么大的病痛啊!我们这些人的心都快碎了。这是我有生以来从未听过,也从不希望再听到的无比动人的音乐。即使到了今天,倘若我闭上眼睛,仍然能够听见那每一个震撼人心的音符。
⑶如今,那6副幼稚的歌喉已经静默多年,那6名合唱队的成员正在地下安睡长眠,但伊丽莎白记忆的耳朵里,至今仍然能够听见那6个幼稚的声音。这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
1.伙伴们做了一件什么事使伊丽莎白“快活”?从中表现出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2.揣摩句中加点词语,体会他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l)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被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2)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
3.如何理解“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4.第⑵ 段写出了“我”怎样的内心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
5.请用横线在⑬、⑴两段中划出描写伊丽莎白外貌的文字,并说说这些文字反映出她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请简要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获得的启示。
【参考答案】
第1题,事件: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生日音乐会。精神品质:表现出6个孩子关爱同伴、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
第2题(1)表现了孩子们期望得到指导的心情很迫切。(2)表现了孩子们为音乐会的极大成功而忘记了疾病、自豪快乐的情景。
第3题,“最美的声音”是因为这声音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最后的声音”是因为伊丽莎白已失去听力,6个同伴已长眠地下。
第4题,感受:听到6个身患绝症的孩子唱出的歌,“我”“心都快要碎了”,表现出“我”内心的无比痛苦。(或“听到6个身患绝症的孩子唱出的歌,‘我’到‘今天’仍然感到震颤,表现出我极为感动的心境。”)
第5题,写法分析。从要求的(3)和(12)中,先找出描写外貌的句子:沉默的泪水偶尔才会渐渐地、渐渐地充满两眼,扑簌簌地流在苍白的脸蛋儿上。伊丽莎白欣喜若狂,一阵浓浓的、娇美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然后看两段描写所表现的心情变化:由忧伤痛苦变得欣喜快乐。第6题,作品感受。紧紧结合故事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启示。示例一: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我们积极乐观,坚强不屈。示例二:人间自有真情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站牌下的约定
西湖往南。一路景区。有一个公交车站,叫九溪。
每天一早,这个公交站牌下,就会站满了人,赶着上班的,背着书包去上学的,转车去景区看风景的。一辆公交车来了,一辆公交车开走了。早晨的阳光,淡淡地将树梢点亮。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站牌下,出现了一对母女。女孩手里捧着一本书,妈妈弯下腰,手指着书,一行行教女孩读。偶尔会抬起头,看看公交车来的方向。
春寒料峭,女孩的双手和小脸,都冻得红红的。女孩的读书声,清脆,响亮,细听听,还有一点点颤音。候车的人纷纷侧目,好奇地注视着这对母女。连等车的时间,都不放过,教孩子拼音识字呢。这个母亲,可真够操劳,真够费心的。
一辆开往郊区的公交车驶来了。妈妈匆匆交代女孩几句,跑向公交车。妈妈跳上了车,女孩捧着书,看着车门关上,目送公交车开远,才捧着书,走开。每天早晨都是这样。
奇怪的是,有时候是妈妈先到公交车站,有时候却是女孩先到。
遇到天气不好,妈妈就会领着孩子到车站边的一家单位的门廊下,教孩子读书。一天也没有间断过。
有一天,终于有位乘客忍不住,走过去问妈妈:“你女儿学习真用功,几岁了?” 妈妈抬起头,摇摇头,她不是我女儿。那你们是„„
“妈妈”说,我也是等公交车的。她是附近一个清洁工的女儿,我见她没学上,经常一个人在车站附近孤单地游荡,我就想,能帮她一点儿,是一点儿。所以,我就和她约定,每天我早一点来等车,教她十几分钟。
原来是这样。
说完,“妈妈”走到一边,继续教孩子。那天,教的是课文《春天来了》:“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那位乘客,偷偷地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寄给了报社。
报社进行了跟踪报道。记者很快了解到,女孩叫花花。花花在老家已经读过一年级了,今年春节之后,在杭州做环卫工的父母,将花花从老家接了过来,却一直没联系上学校。花花每天孤单地跟着父母去扫马路,遇到了等公交车的“妈妈”,于是,便有了这个公交站牌下的约定。
花花和公交站牌下“妈妈”的故事,感动了杭州。热心的人们四处奔波,为花花联系学校。很快,花花的学校落实了下来。花花可以像别的孩子一样,每天背着书包,去宽敞亮堂的学校读书去了。
而那位公交车站的“妈妈”,记者根据其本人意愿,没有透露,人们只知道,她是一位普通的职员,也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她的孩子,正在读中学。她给记者发了一条短信:“不要把笔墨放在我这里,好心人很多,谁都会去做的。”(选自《读者》2009年12期)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故事内容。
2.文中的“妈妈”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你是怎样看待“妈妈”的这种做法?
3.文章先写母女俩每天在公交站学习的情境,然后才逐渐揭示出真实情况,文章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好处?
4.文中写景的地方虽然较少,但这些写景在文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试结合原文加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一个普通母亲利用等车时间帮助一个失学儿童学习的故事。
2.平凡善良,富有爱心,关爱儿童,乐于助人,默默无闻。“妈妈”的这种做法,是在她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事情虽小,精神可贵。如果人人都这样去做,我们的社会会更加美好和谐。3.这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时间顺序来写,既脉络清楚,又富有悬念,使文章曲折起伏,富有吸引力。4.开头写西湖一路景区,早晨阳光等,是通过美景衬托人物的美丽心灵;再写春寒料峭,反衬人物的精神品质。(二)抒情散文
泥土的声音
①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②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③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战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④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⑤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⑥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沾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⑦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晖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⑧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着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3分,2.结合语境,揣摩第六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3.作者在第三段说“我的心兀然就战栗起来”,第四段又说“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你认为作者为何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感受?(4分
4.文章一连四次写到“我”匍匐在土地上,五次写到“我”听到了泥土的声音。作者这样写,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5.本文在内容、结构、语言和写法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特色,请你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举例分析。(4分)
《泥土的声音》
1、线索为作者对土地的感情,若答“听到泥土的声音”或“泥土的声音”也算对。
2、含义为憨厚朴实的庄稼人不单单是在耕耘土地,播种希望,也是在亲近和敬重生长希望、养育生命的土地。作用: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主题得到突出和升化。
3、第三段写“我”仰望,“我”远眺,“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土地所呈现的无限生机给“我”的心灵带来极大的触动,所以“战栗”;第四段中,当“我”抚摸着稻穗和叶子,嗅着稻子所散发的幽香,看到土地所孕育出的一片希望时,内心感到惬意和满足,心情自然安顿下来。
4、表达了作者对泥土的亲近、挚爱、依恋和难舍难分的思想感情。
5、内容:作者多次写倾听泥土的声音,反复咏叹,层层递进,感情逐步深入。结构:首尾照应,脉络清晰,结构谨严。语言:富有感情,隽永深刻,耐人寻味。写法: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反复咏叹,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举例略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 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有删改)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⑪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定有路途。(2分)
⑫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2分)
3.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4分)
4.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6分)
【参考答案】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说明人们都有好奇心,肯定了下文人生路途上“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是无可非议的;从自己写起,从现实生活中的走路写起,给人亲切的感受,自然地引出“人生也是如此”。
2.(1)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没有真正的内心生活。(2)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3.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创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4.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他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三)哲理散文
常常爱惜
毕淑敏
拾起一穗遗落在秋天原野上的麦芒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当水龙头正酝酿着滴落一颗椭圆形的水珠,一只手紧紧拧住闸门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当凝望宝蓝的天空因为浓雾而浑浑噩噩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当注视到一个正义的人无力捍卫自己的尊严,孤苦无助的时候,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人类将这种痛而波动的感觉命名为——爱惜。
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爱惜的大前提是爱。爱是人类一种最珍贵的体验,它发源于深刻的本能和绵绵的眷恋。爱先于任何其他情感,轻轻沁入婴儿小而玲珑的心灵。爱那给予生命的母亲,爱那清冷的空气和滑润的乳汁,爱温暖的太阳和柔和的抚爱,爱飞舞的光影和若隐若现的乐声„„
爱惜的土壤是喜欢。当我们喜欢某种东西的时候,就希冀它的长久和广大,忧郁它的衰减和短暂。当我们对喜爱之物,怀有难以把握的忧虑时,吝啬是一个常会首选的对策。我们会俭省珍贵的资源,我们会珍爱不可重复的时光,我们会制造机会以期重享愉悦,我们会细水长流反复咀嚼快乐。
于是,爱惜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当我们爱惜的时候,保护的勇气和奋斗的果敢也同时滋生,真爱,需用生命护卫,真爱,就会义无反顾。没有保护的爱惜,是一朵无蕊的鲜花,可以艳丽,却断无果实;没有爱惜的保护,是粗粝和逼人的威迫,是强权而不是心心相印。
爱惜常常发生。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打湿眼帘。
爱惜好比一只竹篮。随着人生的进步,它越编越大了,盛着人自身,盛着绿色,盛着地球上所有的物种,盛着天空和海洋。
1.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2.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品味下面句中的词语。
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1)句中加点的词语突出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为什么用“薄而透明”来修饰“温情”?
3.仔细阅读第⑧、⑨段,谈谈为什么“喜欢”是“爱惜的土壤”?
4.根据文中第⑩段的内容,谈谈“爱惜”和“保护”的关系。
5.我们爱生命,我们爱自然,我们离不开亲情、友情„„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缺失的,但我们往往并不懂得爱惜。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来谈一谈感受。
《常常爱惜》1.通过一组具体的情景来表现什么是爱惜。2.(1)敬畏、珍爱、担心。(2)把无形的温情形象化;薄,表明“爱惜”这种情感易被伤害;透明,揭示了这种情感的纯洁。
3.由喜欢而吝啬;俭省资源,珍爱时光,制造机会重享愉悦,细水长流咀嚼快乐四点任一点均可。4.有了保护,爱惜才能真正实现。没有爱惜,保护就成了强权、协迫。5.所谈内容应是生活中我们应该爱惜而没有爱惜的事例的认识或感悟;语言表述通顺。
高原,我的中国色(节选)
乔 良(1)他站在一架冲沟纵横,褶皱斑驳的山梁上。(2)天可真低。他想,一抬手准能碰到老天爷的脑门儿。
(3)残阳把他周身涂成一色金黄。他伸出手臂,出神地欣赏着自己的皮肤。金黄的晖光从手臂上滑落下去,掉在高原上。一样的颜色。他想,我的肤色和高原一样。
(4)豪迈的西风从长空飒然而至。他的衣襟和裤角同时低唱起喑哑而粗犷的古歌。刹那间,他获得了人与天地自然、与遥远的初民时代那种无缝无隙的交合。是一种虚空又充实,疏朗又密集,渺小又雄大的感觉。(5)他不禁微微一笑。
(6)然而,只一笑,那难以言喻的快感消退了。渐渐塞满胸壑的,是无边的落寞,莫名的苍凉。竟然没有一只飞鸟,竟然没有一丛绿草。只有我,他想。我和高原。于是他又想,这落寞、这苍凉不仅仅属于我,还属于遗落在高原上的千年长史。(7)一千年。
(8)畏惧盗寇的商贾们抛离了驼队踩出的丝绸古道。面对异族的武夫们丢弃了千里烽燧和兵刃甲胄。一路凄惶,簇拥着玉辇华盖,偏安向丰盈又富庶的南方。
(9)南方,绿油油、软绵绵、滑腻腻的南方。没有强烈的紫外线辐射,没有弥漫天际的黄沙烟尘,没有冰,没有雪,没有能冻断狗尾巴的酷寒,有丽山秀水,丝竹管弦,有妖冶的蛾眉,婀娜的柳腰,有令人销魂的熏风、细雨„„那叫人柔肠寸断的杏花春雨啊,竟把炎黄子民们孔武剽悍的魂魄和膂力(①)一并溶化!而历史,却在某个迷茫的黄昏,被埋进深深的黄土。
(10)有多厚的黄土,就有多厚的奥秘的高原,每一只彩陶罐、每一柄青铜剑都会讲一个先民的故事给你听的高原,沉默了。陪伴它的,是一钩千年不沉的孤月。(11)唉,南方,南方。
(12)他忽然想到了西方。当黄皮肤的汉子们由于贫血而变得面色苍白时,麦哲伦高傲的船队刚刚在这颗星球上画完一圈弧线。野心勃勃的哥伦布,正携着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的国书,横渡大西洋,惊喜地打量着近在咫尺的新大陆。真是一群好汉子。有了他们,西方才后来居上。他感到胸口有一团东西被揪得发疼。
(13)他看到斯文·赫定、斯坦因、华尔纳们,正把成捆的经卷盗出敦煌,正把昭陵的宝马凿下石壁,而恭立一旁的黄种汉子,手里只有一杆能把自己打倒在地的烟枪!(14)他想喊。
(15)他想站到最高的那架山梁上去,对着苍茫的穹窿嘶喊:(16)难道华夏民族所有的武士,都走进了始皇陵兵马俑的行列?(17)没有风。没有声息。高原沉默着。
(18)一块没有精壮和血性汉子的土地是悲哀的。
(19)他想起了他那些戴着立体声耳机、抱着六弦琴横穿斑马线的兄弟们。他们全都身条瘦长,脸色煞白,像一根根垂在瓜架上的丝瓜。他们要去参加这一年中的第三百六十七次家庭舞会吧?他们的迪斯科跳得真好。他们忧郁的歌声真动人。但,他们只从银幕上见过高原和黄土。他们不知道紫外线直射进皮肤和毛孔时的滋味,更不知道那黄土堆成的高原上埋着的古中国。
(20)可那才是中国,那才叫中国。在病榻上呻吟了八百年,又被人凌辱了二百年的,不是真正的中国。真正的中国是闪着丝绸之光、敦煌之光,修筑起长城,开凿出运河,创造了儒教、道教,融合了佛教、回教,同化了一支支异族入侵者的中国。(21)真正的中国是一条好汉。
(22)这裸着青筋、露着傲骨的高原也是一条好汉。
(23)他真想把那些整天价只会怨天尤人的小白脸们都带到这里来,染他一身一脸的国色──黄帝、黄河、黄土高原的本色。让他们亲近一下泥土的纯朴和漠风的豪气。
(24)他想,要使这片贫瘠的、失血过多的土地复苏过来,需要的是更强劲的肌肉,更坚硬的骨骼,更热的黄河一般湍急的血流。需要比麦哲伦和哥伦布们还勇健的如守护始皇陵的武士俑那样的壮汉。(25)他想,我也该是这样的汉子。
(26)他想,有了这些男子汉,高原,这金子似的高原便不会死去。因为轩辕柏在这里扎着一根粗大的、深邃的根茎。注①:膂力:体力
1.第(9)段中,对南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如何理解第(12)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答:
3.第(18)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答:
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谈谈你对“中国色”的理解。(4分)
答:
【参考答案】
1.[答案]与黄土高原形成对比;表现出“他”对统治者偏安江南,失去民族精神的愤慨。[评分]4分。每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表达了“他”对中国闭关落后的痛心之情。[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3.[答案]承上启下。[评分] 3分。意思对即可。
4.[答案]“中国色”即指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三)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 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有删改)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⑪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定有路途。(2分)
⑫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2分)
3.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4分)
4.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6分)
【参考答案】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说明人们都有好奇心,肯定了下文人生路途上“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是无可非议的;从自己写起,从现实生活中的走路写起,给人亲切的感受,自然地引出“人生也是如此”。
2.(1)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没有真正的内心生活。(2)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3.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创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4.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他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小说阅读】
(一)雪 墙
号楼的供暖锅炉在天空第一次飘雪花的时候轰隆启动了。于是便从早晨四点半到晚上九点半一直发出呼呼啦啦的吼声。隔一两天还有一辆卡车碾过楼侧的地面,轰隆隆向锅炉房倾倒黑煤,于是粗大的烟囱冒出的黑烟和着呼啦啦的吼声,随着西北风劈头盖脸向 99 号楼压来。供暖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 号楼的二十几家屋门被人一一敲响了。从防盗门中间的猫眼向外看去,这是一个戴着眼镜露着七分微笑三分乞求的人。他自称是新搬来的 101,有事要商量。人们莫名其妙地打开门,得到的是同一个请求:在一张状纸上签名。101 起草了一份状子,向法院起诉供热公司这家供暖锅炉房噪音过大,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要求赔偿损失并改造锅炉减少噪音。
大家犹豫了,觉得这个已届中年的 101 是小题大做。大家都说忍一忍吧,你是初来乍到,习惯就好了。
耐心地听了人们的劝说并不服气。
说我测试过这锅炉声,分贝太高,属于噪音,我们已经受到侵害。我几次打电话到供热公司,他们置之不理态度蛮横,让我到法院告去。我们当然应该维护合法权益。面对 101 的理论,99 号楼的主人们在哈欠声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 “ 好吧好吧你就作为咱们 99 号楼的代表告吧告吧。”
两天后正赶上一场大雪,天寒地冻,99 号楼的暖气打摆子一样忽冷忽热起来,随后的一个星期天,暖气片干脆生冷冰凉的。99 号楼有人打电话到供热公司询问究竟,电话那边说去问你们同楼的 101 吧。99 号楼的居民听懂了供热公司的弦外之音,于是纷纷去敲 101 的门。101 听罢歉意地笑笑说对不起诸位,但是错的不是我们。101 说供热公司竟然用这种方式报复真是岂有此理,咱们更不能让步,这场官司非打不可。第二天暖气还是不热,101 室的天花板便丁丁冬冬一直响个不停。101 敲开了 201 的门。201 赔着笑脸说不好意思,屋子太冷只好跺脚取暖,注意点儿就是。等 101 走回自己的屋子,天花板上的跺脚声更是一阵紧过一阵。晚上 101 匆匆出门了,半夜回来的时候踩在门前的啤酒瓶子上重重地摔了一跤。天一亮,99 号楼的居民看见 101 抱着一摞纸一瘸一拐地走了。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 号楼的居民们忽然感觉久违的暖气又回来了,而且似乎比先前还热。锅炉的声音比以前小了一半。更让 99 号楼居民吃惊的是,当天晚上从本市电视台 “ 热点透视 ” 栏目里看见了 101 的形象。101 理直气壮地站在法庭原告席上慷慨陈词,历数供热公司对 99 号楼居民的噪音污染、对居民合法权益的侵害。99 号楼的居民们在暖暖的屋子里收看电视节目,兴奋难抑,纷纷拿出酒来庆贺。当夜,家家户户的防盗门又被 101 一一敲开。
这次是来分送供热公司的赔偿费,每户 50 元。101 瘸着腿退出了一个又一个屋门,最后来到了 201 户。201 的主人红着脸说,兄弟,对不起,实在对不起。101 说,没什么,跺跺脚其实没什么,那几天冷得实在受不了,我也是直跺脚。201 说,我知道是谁在你家门前放啤酒瓶倒臭垃圾,实在是太缺德了。101 说,没什么,都过去了,你就别说了。几天后刮了一场大风,之后又下了一场大雪。电视上说这是本市 50 年来的第一次。天亮的时候那雪把一号楼道快封住了。人们很奇怪,要在以往这雪早被 101 铲走了。被雪堵在楼道的人们便想起 101,只有 101 有工具。于是前去敲门。敲了许久没有动静。眼尖的在门上看见一张纸条:我搬家了。落款的时间已是两天前。人们都愣了。面对眼前这堵半人高的雪墙,大家一时束手无策。
1.小说题目“雪墙”有哪些含义?首段的环境描写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写到101两次敲开99号楼住户的防盗门,前后的遭遇有什么不同?这反映了住户们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写了99号楼的两种人,请概括他们各自的特点。
(1)“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他住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你对小说的理解,发挥想象,为小说设计并续写一个不超过60字的结局,并简述你这样写的依据或理由。
(1)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既指大雪封门的雪堆,又暗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2)突出了天气和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人物的两种态度(特点)作铺垫(或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101这一人物的活动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小题中答出一层含义得1分,答出两层得2分;(2)小题答对一点作用即可得2分。)2.4分前一次受冷遇,后一次受欢迎。乐于享受成果,不愿付出,趋利避害(答“麻木自私”亦可)。(本题前后两问各2分,大意对即可。)3.4分(1)勇于抗争(答“维护自身权益”亦可),乐于为大家着想,宽容。(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2)麻木自私,冷漠,逆来顺受。(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4.(1)参考例子:①当晚,99号楼的住户开会讨论了三个小时,最后决定向110(或“101101”)打电话求救。②当晚,99号楼的住户的门被一一敲响,令人惊奇的竟是201,他不知从哪弄来了一大堆铲雪的工具。半个小时后,雪墙消失了。③当晚,99号楼住户开会讨论到半夜,决定第二天晚上再议。幸亏老天爷帮忙,第二天一整天的太阳,使雪墙变矮了许多,人们终于可以跨过或爬进爬出了。④第二天早晨,大家正担心怎么出入的时候,才发现雪墙消失了,楼前出现了一个大雪人,样子像是七分微笑三分乞求似的。(本小题原为2分,能写出以上这一类或接近这类较好的结局的可在得2分的基础上加2—3分;但加分后的第二大题得分不能超过40分。只能写出一个一般性结局的可得2分。)(2)理由或依据:①结局符合99号楼人物特点,且文中倒数第二段有提示;②体现了一种乐观的情感,对人们抱有希望,可视为倒数第三段情节的发展;③符合99号楼人物性格,紧接“束手无策”一句延伸,加强了小说的讽刺性;④符合101的性格,且和文中第二、倒数第二段相呼应,显得耐人寻味。(本小题2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最后一趟生意
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又一次出现在沙漠上空。
他开着那辆破旧的出租车在公路上行驶,道路的两边,处处可见车辆的残骸,远处的浓烟告诉他,战争正在他的祖国里进行着。
天气晴好,很炎热,没有一丝风,对面驶来一支车队,车上也坐了很多人,这情景有点像这个国度里的乘卡车赶集的人群。不过不同的是,不是卡车,而是坦克,上面都是外国人,手里拿枪。他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他,就这样交叉而过。
“该死的战争!”他暗暗地咒骂。两天前,一颗导弹落在了他家门口的市集里,几乎毁灭了一切,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出租车了,他盘算着等今天最后一趟生意做完,就和妻子孩子一起离开这个地方。
“莎拉,孩子们,我爱你们,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等最后一趟生意做完。”他转头看了看驾驶座上放的一张照片,相框的玻璃碎了,不过照片上,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笑脸仍然是能让他感到唯一欣慰的东西。
不久,他到了一个检查站,路边停着不少坦克,那长长的炮管和多边形的脑袋简直让人不寒栗。不少荷枪实弹的外国士兵站在路边。一个外国士兵伸手示意让他停车,他定了定神,停下了车。这几天,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的车辆从首都出来,所以现在,路上除了坦克,就只有他一辆车了。
几个外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破车,弯下腰,又看了看他,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笑了笑,用那士兵能听懂的语言生疏地答:“长官,我从首都来,想离开这个地方,战争太危险了,”说着话,他递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战争几时才能结束?”
“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外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像是看到了车里的相框,“这烟还不错,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纪。”
“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也许不再回来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干了。”他看了看外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
“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士兵靠在车窗上,也许那么多天来,第一次遇上对他微笑的原住民,因而心情也不错吧。
“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 的。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
“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代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士兵显然有些兴奋,他也许认为,这里的人民,还是有不少欢迎他们的,“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的妻儿呢?”
他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依旧得意忘形的士兵,还有他身边其他拿着枪的外国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堂”。
他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惊骇和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间滑落的烟头。
然后,他按下了按钮。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出租车司机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中划横线句子思考:“外国士兵”说这话时候的心理是怎样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①②段文字属于 __________ 描写和 _________ 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字第⑷段写了出租车司机“最后能看到的”,现在请你用一段话描写一下“他按下列汽车炸弹的按扭”后的场面会是怎么样的,想象要合理,不少于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个出租车司机引爆汽车炸弹,英勇打击入侵者。
2、是一个热爱家人,热爱祖国,敢于牺牲、英勇无畏的平民“战士”。
3、想念孩子和家人,希望出租车司机一家人能够团聚。
4、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突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为下文故事清洁的展开做铺垫。
5、答案略。想象合理即可。
(三)父亲嘴里的鱼钩 顾振威
大学期间,薛松从来不吃鱼肉,这一直是我们的未解之迷。我们问,嫌鱼腥?薛松摇了摇头。又问,嫌鱼有刺?薛松还是摇了摇头。
我们就对薛松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说鱼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外国好多人长寿就与他们多吃鱼肉多吃醋有关。尽管我们苦口婆心地教育,偶有聚会,薛松对色香味俱佳的鱼肉还是视而不见。
弹指间流逝四年岁月。毕业聚会,我们流了太多太多的难分难舍的泪,说了太多太多的暖人肺腑的话。今日一别各西东,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我们都毫无保留地敞开了心扉。
薛松颤着声告诉我们:上中学的时候,我像是匹桀骜不驯的野马,把父母老师的话当成耳旁风,把学校当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商店。顶撞老师是小菜一碟,打架骂人是家常便饭。为了使我走上正路,父亲饱含热泪恳求过,苦口婆心劝告过,声色俱厉恫吓过,义愤填膺打骂过,但这些都不起一丝一毫的作用。后来,我迷上了钓鱼。认为池塘边一坐,十多分钟就会有惊喜拽上岸,这要比书本上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有趣多了。学校后面就有个池塘,我每天都扛着鱼竿去钓鱼,学校是一分钟也不想进了。
这天,我刚走出大门,父亲就追上来拽着我扛的鱼竿不松手。我用力一拉,父亲倒在了地上。他老人家哽咽着说,薛松,我求你了,去学校读书吧。你不答应,我就跪在你面前不起来。我高昂着头望着蓝蓝的白云天,丝毫不为所动。别去钓了,父亲气愤地说,论岁数,爹比鱼大;论体重,爹比鱼重。你要钓就钓我吧。父亲说着就将鱼钩挂在他的嘴唇上,鲜红的血流了出来。
父亲可怜巴巴地跪在地上,是那样的凄苦无助。他才五十多岁,脸上却是沟壑纵横,半白的头发零乱在头上。为了这个捉襟见肘的家,为了不思进取的我,父亲真是操碎了一颗心。
醇浓的亲情使我的心不再坚硬如铁。泪水很快就蒙住了我的双眼,我也跪了下来,跪在了父亲面前。父亲笑了,尽管脸上热泪纵横。他忍痛拔掉嘴里的鱼钩,点点滴滴的血砸在地上,也砸在我心里。此后,我见了鱼肉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父亲嘴里的鱼钩,心中就会充满痛苦、不安和愧疚。你父亲太伟大了,我拍着薛松的肩膀说,参加工作后,你要好好地孝敬他老人家啊。薛松哭了,泪水狼藉满脸,哽咽道,我是想好好地孝敬他老人家,可我到天堂里去孝敬吗?父亲坟前的柳树,已经有胳膊粗了啊!
1.文章为何以“父亲嘴里的鱼钩”为题?能否把标题改为“薛松不吃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点点滴滴的血砸在地上,也砸在我心里”一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文章最后两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也跪了下来,跪在了父亲前面”,此时,“我”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后四段三次写到“泪水”,你认为分别是怎样的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父亲嘴里的鱼钩》
1、不能换,因以“父亲嘴里的鱼钩”为题,一方面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写出了薛松转变的原因,也从中体现了父亲无限的爱子深情。“薛松不吃鱼”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2、“砸”字富有表现力,既表现了鱼钩挂在父亲嘴里造成的伤害,又表明父亲的做法对薛松心灵的震撼。
3、不多余,最后两段进一步写出了薛松不吃鱼的原因,也加深了他对父亲的愧疚之情,使人想到“子欲养而亲不待”,进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亲情。
4、示例:为了这个捉襟见肘的家,为了不思进取的我,父亲真是操碎了心。我怎能如此不幸?我再这样下去,怎么对得起父亲的付出?
一本小说散文随笔 篇5
时光翩然轻擦,没想到就这样结束了高考。我拿起那本小说,像是看着一位被我冷落许久的老友,在等待着与我交流。那上面有灰尘,像是岁月的沉寂留下的尘埃,没有风帮助它飘散。可我却像是不会开口的孩童,没有了话语。
那时我还是每天漫游在题海里的高中生,阅读小说对于自己来说自然是一种不合时宜之举,就像你种下一颗秋天收获的果树,却在夏天傻傻的等待着果实的落地。我只好把那本小说静静地放在书柜,然后继续我的主业。三年,是那春的绵绵细雨,夏的烈日炎炎,秋的落叶金黄,冬的白雪满地;也是那寒窗孤笔,夜深灯明。
我曾经无数次幻想着拿起那本小说,然后一读为快,但又每当读过几页后,被内心的自责所阻止。是啊,经历过高中的人都知道,当我们站在人生关键的一次选择的时候,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未来。自己的那些看似过分的自律,都不过是不愿自己后悔当初罢了。
现在想来,又是怎样的过激和呆板。
小时候看爷爷在路边买报,然后回到家坐在那里仔细阅读,双眉紧锁,好像那些大事都与他有关,现在想来到是理解了许多。有时是心系国家,有时不过是阅读的兴趣罢了。那时贪玩,也认不全常用的汉字,又如何去品读所有的文字。而时光在我眼前溜走的时候,转眼我就长大了这么多,到了阅读的时间又因为年纪而只能忍受了。
而现在呢?当拿起小说怀着放松的心去阅读,我却没有了曾经的期待。三个月的时间过起来似乎如此的宽裕,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放松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那紧张了很久的心灵。仿佛有人打开了那封装了很久的可乐瓶,迎面的是巨大的气流声,而剩下的只有静静冒着小气泡的液体,却缺少那种波澜的情绪。
我最终还是放下了小说。有人曾与我交流高考之后的心态,他说那时最大的感受莫过于曾经憧憬和无比喜爱的`东西,都显得平淡了。不错,当我亲身体会的时候,这种感觉比想象更加的强烈。于是我去健身,运动,交友,就像久在樊笼复得返自然的夸张,只是无法安定的沉静下来耐心做一件事情。
只是无法静静地读完一本小说。
我又买了好多本小说,一起堆在书桌旁,翻了几页,就换了一本。
而人生的种种也不只是读一本小说。总是怀念人生的美好之处,或是期待未来的幻想到来,当它真的来到了面前,又有多少人可以坚持自己的初衷,去完成一个个伟大的梦想?像是那本小说,现在被我压在了书的下层,在那些色彩各异的书中显得那样的不起眼,再也不像曾经精心放置在我的书架里陪伴我读书那时的吸人眼球了。
鲁迅小说散文集名释义 篇6
莱芜四中
段希刚
鲁迅的小说、散文、散文诗集均为自行编稿并自拟集名。这些集子的命名,或比喻,或象征,或写实。精辟深沉,意深味浓,内涵丰富。弄清这些集名的含义及由来,对于了解鲁迅的思想,学习鲁迅的作品不无裨益。今将这些集名释义撮于一处,亦可见鲁迅标题艺术之一斑。
《呐喊》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写于1918年至1922年。当时正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蓬勃发展,鲁迅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激流中去。作者在(《呐喊》自序)中说,他“呐喊几声”,目的在于“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用鲁迅的话说,是“喊几声助助威。”由此则可以看出,《呐喊》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惊醒精神麻木的人们,使他们起来抗争,而发出的战斗呼喊,一是为勇猛的革命前驱助威帮阵呼喊,使他们无畏的前进。
《徬徨》鲁迅1924年至1925年所写的小说集。“五四”运动后,新文化统一战线发生分化,正像作者在(《自选集》自序)中说,写这些小说的时候,“五四”时代的战士,“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因此使自己产生一种“成了游勇,布不成阵的感觉,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他说:“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集印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徬徨》,愿以后不再折模样。”作者后由题《徬徨》诗句:“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徬徨。”可见鲁迅当时这种心境的由来和本书题名为《徬徨》的含义。
《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写于1922年至1935年。它们都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是“故事”“新编”为演义,演义则为历史小说,所写的是古人古事,但又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借古人古事为当时的现实斗争服务,在古人古事的基础上,又表现了新意义,故名为《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散文集,收鲁迅1926年2月至11月间散文十篇。原名为《旧事重提》,结集出版时给为《朝花夕拾》。鲁迅在本书《小引》中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的。”这里的意思是指作者中年以后回忆青少年时代的往事。
散文、小说 篇7
阅读汪曾祺的小说仿佛进入一个清新质朴、单纯明净的世界, 他的小说带来的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遇相拥的温情和欣慰, 他的小说里有详尽的风俗史, 有浓厚的人情味, 有中国小农百姓独特的生存方式, 有中国知识分子坚守的精神家园。汪曾祺是一个真正有中国色彩的当代作家, 其小说上的中国印是其独特美学风格形成的坚实基础, 是其拳拳赤子之心的诗意流露。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其文化意识构成中最为基本的元素, 既有济世之大爱又有通达之心境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独特的精神底蕴。而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汪曾祺, 他的小说带着与生俱来的神圣生使命感实现了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归并赋予其现代性意义的融通与整合。如何使传统文化精神具有现代性意义, 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中国的“失语症”将一直焦虑的延续, 我们需要的是将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现代文论融为一炉的属于中国人自己话语规则和思维方式的“中国文论”。汪曾祺的小说创作即是这一历史框架中一个成功范例, 对中国文论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儒:仁爱
自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以来, 儒家思想便逐步成为中国思想的根基, 它不是一种宗教, 无需仪式和膜拜, 但却几乎成为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思维方式, 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 它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中那种真挚和睦的情感意识。
仁爱的情感倾向在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中, 往往与义密切联系在一起, 构成其作品的世俗文化氛围、人物行为方式以及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核。如《大淖记事》中人们的相处方式, 汪曾祺不仅赞扬普通人重义、重情、爱人的美好情怀, 而且对于他们纯真、自然的人性表现形式给予了热情的肯定, 同时对那些不合理的人性形式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悲哀。如《晚饭花》中的孙小姐、王玉英, 这些有悖人性存在形式的不幸女人, 显然与作者在平民身上发现的“仁爱”品德并由此所塑造的那些善良、温和的人物形象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从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中, 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于等级礼教规范的扬弃, 在他的小说中我们几乎读不到这方面的文字, 他是把“仁者爱人”的“爱”字从礼教体系中抽离出来, 在否定礼教规范的同时, 对“仁”作了现代意义的理解, 把“仁”融会于自由、平等、世俗的日常生活中, 赋予其合乎人性的、至善至真的伦理品格。从这个意义上, 汪曾祺既在精神上完成了向传统儒家朴素的人道观念的复归, 但对于“仁”的理解, 又已经渗透着近代西方人文主义观念和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主义启蒙精神。
释:禅机
佛教自传入中土以来, 便不断吸收儒家纲常, 甚至道家术语实现其自我重组更新以便在中国扎根并发展。经过魏晋玄学时期的第一步中国化, 发展至唐, 真正的中国化佛教确立了——即禅宗, 成为后世佛教的中坚力量和主流, 也成为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
汪曾祺的写作是怀着一颗温柔敦厚的仁慈之心, 持满腔悲悯情怀来观照大千世界的。《复仇》虽名为复仇, 却不见戾气反而充满温馨的感悟, 文中那位代父复仇的负剑者, 在被爱和美一点点的改变着, 复仇究竟意义何在, 死者已已, 仇人亦是他人的亲人, 冤冤相报何时了, 用大爱化解仇恨, 让心灵获得自由。
禅机不仅体现在涉及生死的大彻大悟中, 只要善于发现, 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禅机。只要自然而然的为人处事就是得道成佛, 平凡之中也就能成就真正的生命。汪曾祺小说主要对普通人和日常生活进行了描写, 充分展现了平凡生命所具有的人性闪光以及禅机理趣的生活状态。如《安乐居》中扛包的老王。只要以一颗纯净之心对待自己的劳动和生活, 心无俗念而自得其乐, 从劳动和生活中体验到了无穷的生命意趣。只要心无困扰地专注于眼前的生活, 放下内心的种种欲望渴求, 持着一颗“平常心”去为人行事, 用清心慧眼即可自污浊处见真淳, 于绝境处逢新生。
道:自然
道教源于先秦的道家, 在东汉晚期逐渐形成, 是中国本土土生土长起来的民族宗教。道教主张道法自然, 崇尚清静无为, 与自然和谐相处, , 随心适性, 向往超凡脱俗、不为物累的神仙境界。道家思想是我国文学的根基, 是中国文人心中的桃花源圣地。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从而在思想上、生活上追求一种淡泊和飘逸, 追求人与自然的融洽与结合。
汪曾祺汲取了道家法自然的精髓, 并将其融入到创作中。《受戒》中“和尚”们全没有清规戒律, 而是自然的生活着, 读者仿佛走进了这座充满人性, 自然适意的小庵, 脸上挂着会心的微笑, 并未为这些大不敬的行为拍案而起, 却有着一种如沐春风的释然, 生命自这里达成了一种理解和超越。《岁寒三友》中的穷画师靳彝甫, 他那“不到山穷水尽, 不能舍此性命”的田黄石章, 在得知朋友之窘境时变为了两封救命的洋钱, 令人欣赏的不仅是他这种拯危救贫的侠士之风, 更令人击叹的是施者与受者的平静与洒脱, 没有感激涕零的叩拜之礼, 没有日后腾达的郑重之诺, 一切仿佛本该如此, 三个人只是想在雪中的如意楼静静地醉一次, 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好一幅雪中美景, 好一个岁寒三友。
在汪曾祺营造的“小民百姓”的世界里, 人们各自安然于自己的位置, 平静地生活, 友爱地相处。他们坦然地面对着生活中的磨难与困苦, 没有抱怨也没有虚幻的憧憬, 而是自在自足地享受着眼前的现实生活。这些人物形象从道家思想中获得了一种人生的随意, 用散淡的眼光看待尘世的纷争。但是这些人物却没有道家“出世”的冷漠, 他们对人世的情感有着真切的向往。在这里汪曾祺同样放弃了道家“虚静”中的孤寂, 而具有人道主义的温暖。
汪曾祺散文小说以儒、释、道三种思想为精神底蕴, 描绘出一片淳朴明净的乡土, 刻画出一群仁义洒脱的乡民, 体现出一个大气深沉的中国。汪曾祺不仅实现了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归, 而且摒弃了传统中的糟粕并加以批判, 继承了传统中的精华并加以现代意义的融通和整合, 他的小说不仅仅是文体意义上的创新, 其对中国文论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 在西方文论的包围之下, 中国的理论该往何处去, 我们既不要扛着对抗的大旗, 把全球化当作是西方的文化侵袭, 把中国理论界的“失语”归于一种新殖民主义下的压迫, 这是一种近乎怨妇的做法, 始终的抱怨和抗拒是于事无补的, 中国文论的建构是不可能避开西方文论的, 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的吸收和消化, 即是我们也不要扬着顺从的笑脸, 觉得西方文论便都是好的, 用西方的文论来套中国的古代文论和解释文艺现象, 好像和西方文论相符了便是有价值的, 正确的。“问君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小说既可“寻根”, 理论也断不可忘本。我们要由“西方化”变为“化西方”, 立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经典原籍, 挖掘其本身自有的属于中国思维方式和话语规则的文学理论, “化现代”, “化西方”于无形之中, 杂糅共论, 新意叠出, 建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论。
摘要:本文由汪曾祺散文化小说所带来的独特美感着手, 挖掘其美感构成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儒、释、道三方面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其创作中根深蒂固的中国味, 体现其向中国传统文化复归的精神内核并加以现代意义的融通和整合。这一范例对中国理论界的“失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可视为中国文论建构的启明星。
关键词:汪曾祺,散文化小说,中国传统文化,失语,中国文论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
[2]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 (第二卷) .齐鲁书社, 1989.
散文、小说 篇8
关键词:文学作品;共性;明“象”;表“情”;品“言”;明“理”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79-2
诗歌、散文和小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高考命题中最常涉及到的文学类文本,三者文体不同,古今各异,却有很多共性。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诗歌、散文和小说文体的各自特点,凸显各自的个性,却忽视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共性。抓住诗歌、散文和小说这些文学作品的共性,让学生站在一定高度,从根本上认清文学作品的本质,把相关概念理解透彻,可达到一通百通之效。
高中语文教学要求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从内容、情感和语言三方面把握。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形象”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容”,“语言”是隐性,暗含在文本中,“文本意义”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道理。
因此,诗歌、散文和小说这三种文学体裁的教学和阅读应着眼于“感知内容,体验情感,品味语言”,具体从四个方面入手:明“象”,表“情”,品“言”,明“理”。
一、明“象”
“象”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基础,是“情”与“理”的载体,读懂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楚作品中的“象”。
人之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及相关的内容,即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相关的描写。抓住这些描写,有助于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文章主旨。
物之象指具体的物品,物包含的范围很广,不仅指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还有自然界的各种物体。这些物往往被赋予一定的含义,对于丰富文章内涵,表现文章主旨有很大作用。江苏省高考试题《溜索》中写到的雄鹰、骏马、牛等动物形象,都有其深刻意义,隐喻人应该有雄鹰、骏马那样的精神,而不能象牛那样软弱畏缩,表明了作者的情感取向和文章的深刻意蕴。
景之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小说、诗歌、散文中都有所体现,不同文体“景”在文中所占的比例不同,特别是诗歌和写景抒情的散文,景之象是解读文章的重点。《荷塘月色》以写景为主,描写了月下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我们通过景体味作者“心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的心历路程,感受作者渴望自由、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境。抓住了景,便抓住了情。
事之象是文学作品主要构成部分,人、物、景都融汇于事之象中。抓住文学作品中的“事”,理清文章的内容,作者表达的情感、表明的道理可以从中推断出来。
“明‘象”即读懂文学作品的内容,是言“情”,品“言”,明“理”的基础。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曾说:“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由此可知,“象”是“意”的载体,文学作品通过“象”来表情达意的,抓不住“象”,“情”和“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表“情”
1.自然情。
人类是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文学不可或缺的话题。自然情可分为三类: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对人类征服自然以及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的批判情感。《西地平线上》让我们感受到戈壁沙漠的大美。
2.人类情。
亲情、爱情、友情等等都是人类情,这些情感是人与人在不同情境中交往而产生的,有好坏之分。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抒写了对亡妻的怀念,凄哀至极,感人肺腑!人类情也包括个人的情感: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感,消极颓废的悲观情感。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慨叹壮志空怀之悲,虽有远大抱负却不被重用,虚掷年华、无所作为,不被人同情和理解。一个怀才不遇的诗人形象赫然伫立在我们面前。
3.社会情。
作者在文学作品中除了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还应表达对社会的情感,这是作家社会责任感的表现。社会情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等。社会情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们在解析文学作品时,除了要读懂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情,还要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文章的主旨由情上升到理的高度。
三、品“言”
言是指语言本身,语言的表现形式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表达技巧、写作手法,也可以表述为艺术手法、表现手法等。品“言”就是理解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手法的。这些方法归结为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是作者为了表述特定的内容所使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是为内容服务的,是构成文章的一种特定的形式要素。通俗地说就是作者用一定的写作方法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主要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使用这种方法形成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不同文学体裁的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诗歌侧重于描写、抒情,散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兼而有之,小说则侧重于记叙和描写。
表现手法亦可表述为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是对表达方式的进一步提高,是更高层次的、更为细致的语言艺术技巧。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要有文采必须有一定的技巧,这些技巧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平时教学的重点。
四、明“理”
《尚书·尧典》讲到“诗言志”,“志”指的是作者在文学作品中要表达的“理”,即作品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意义。“理”是“情”的升华,是作者创作作品的终极目标。“理”由“象”生,理解作品要表达的“理”,关键要抓住文中的“象”,作者在设置文章每一个情节时都是有其用意的,都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象”分为人、物、景、事,我们探寻“理”时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社会之人。
人物形象,是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得出人物性格。这是浅层次的,还要进一步分析“社会之人”。“社会之人”即人物的典型意义、社会意义。《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厌恶祥林嫂寡妇的身份,祭祀不让她沾手,甚至骂她是“谬种”,鲁四老爷的冷漠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上升到社会高度,鲁四老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是迫害祥林嫂致死的元凶,至此鲁四老爷的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意义了。
2.社会之景。
分析景物的社会意义,先概括出景物的内容和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纳出景物的象征意义。《祝福》多次写到雪景,借雪景的描写渲染凄凉的氛围,衬托祥林嫂的无辜与不幸,抨击社会的冷酷无情,进而引发人们的思考。分析景物,更要关注景物的社会意义。
3.社会之物。
社会之物包括物件特点以及物件典型意义。典型意义即物品的社会意义。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是封建迷信中能治痨病的药引子,暗指当时的人愚昧无知,不支持和理解革命工作者,揭示群众的愚昧和麻木,有象征意义。
4.社会之事。
社会之事指事件社会意义。在分析事件的社会意义时,要逐层分析,先事件本身的意义,再归纳事件的典型意义。鲁迅《藤野先生》中“匿名信事件”,其本身意义是国家弱小会受到歧视,典型意义是“国富民强,国贫民弱”。
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要弄清人、景、物、事的本身意义,更要联系社会现实,寻找其典型意义,上升到“理”的高度。
【散文、小说】推荐阅读:
小说和散文区别要点07-20
寂寞已成了一本厚厚的小说散文12-14
湖南省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记叙文含散文小说阅读复习同步导练05-26
小说语言与小说人物06-29
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09-14
传统小说10-13
心理小说10-18
元小说05-14
小说《幸福》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