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状(精选8篇)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状 篇1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能否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新时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让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是值得我们探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工作 现状 问题 对策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经历着嬗变与重组,失去了原有的平衡与稳定,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开始追求个性自由与开放,对社会需求、国家号召和集体利益较少考虑;有人追求享受玩乐,花钱大手大脚;部分学生自由散漫,不遵守公共秩序,较少顾及周围环境。更严重的是甚至有学生考试作弊,弄虚作假,完全把诚信抛之脑后。”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高职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面向21世纪的人才,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的特点
(一)学生结构复杂多样
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层次与结构多样,所以决定了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复杂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种:一是由于普通高校的持续扩招,让高职院校的招生具有一定的困难,有些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学生的素质也变得高低不等了,学校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二是由于学生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现实中表现为文明礼仪、行为习惯、道德观念等方面有所缺陷。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抵触情绪,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三是价值观趋于功利与现实。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元素纷至沓来,对高职院校的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容易让他们形成浮躁、功利的心理,原有的社会道德体系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四是学生缺乏自信。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被迫减小,导致学校的建设缺乏合理性,甚至缺少基础性的办学设施,不能达到一所合格学校的标准。考入这样的学校的学生,对学校和自己都失去了自信心,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无所追求、放纵自己。
(二)不公正的社会地位
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可是,在社会的普遍观念当中,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需要太多的学习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不需要对他们进行太多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再加之他们在高考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人们不会给予高职院校的学生太多关注。
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比较紧密,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学生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另外,在我国的传统观念当中,体力劳力总是低人一等,这很容易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不需要有什么修养,平时的生活过于随便甚至有些放纵。
(三)承担较大的就业压力
由于社会劳动力的迅猛增加和社会岗位的有限,近些年来,就业一直是非常敏感的话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虽然好于本科院校,但情况也不容乐观。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后不久就忙于与企业签订合同,学生过早进入企业实习,在校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这些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一)学生文化素养较低
高职学生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非常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与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也充满了信心,有较为强烈的改革意识。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考中成绩较差,文化素养相对较低,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思想进步。他们对事物缺乏有效的认识手段,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在人生观与世界观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近些年来,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比较大,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有明确的计划。可是在实施当中,原有的目标很难实现,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种:首先,在前几年的高校合并大潮中,有许多中专学校直接升级为高职院校,原有的师资水平却没有提高,甚至有的学校还从中小学当中调入大量教师,来解决师资的匮乏。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就直接上岗,这种情况很难保证教师队伍的素质。其次,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重。加之编制控制较紧、专职辅导员缺乏,很大部分辅导员都是聘请专任教师兼任,待遇低、任务重,无暇对学生进行应有的教育。
(三)管理者认识落后
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与其他管理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一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有可无。他们认为只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学生,就完全可以完成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二是认为院校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教育科研、专业建设及学生的就业率上。只有在这些方面取一定成就,才能保证学校的声誉和利益。三是误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谁都可以做。他们往往是让一些新毕业的年轻教师来从事这项工作。年轻的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虽然具有蓬勃的朝气,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但是他们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缺乏工作经验、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
三、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者的认识,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正确的认识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要想增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就必须切实提高学校领导与教育者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充分体会到高职院校不但是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同时也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放在学校日常工作的首要位置,让学生与社会都能切实感受到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
(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
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首先,高职院校要针对本校教师的特点,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让教师提高自身理论素质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在平时的工作当中,教师要做到真正地了解学生,学会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之后,就会很容易了解到学生的喜怒哀乐,从而适时地进行教育。三是教师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如果教师的素质不高,就很难去教育他人,学生也不会服气。实践证明,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的风度与人格力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三)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手段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
一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各科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场所就是课堂,教师要学会利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机会,把思想政治内容渗透到知识当中去,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应通过发挥教学中教书、管理、育人三功能的作用,把握教学目标的层次性,选好教学切入点等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二要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高职院校不应该取消思想政治课,虽然从表面上看,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联系不大,似乎对以后的工作也没什么作用。其实不然,思想政治课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政治水平的主要阵地,决定着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决定着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
三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作、生活的实践相联系。“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效提高课堂授课的时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愿意听、愿意学、愿意去实践的一门课程。”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也比较多。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要让学生体会到工作的艰辛与快乐,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同时培养学生强烈的职业意识,让学生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所从事的职业。
(四)创新教育模式,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还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各种方法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比如,要发挥党团组织教育作用,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开设艺术课陶冶学生的情操。抽象的理论学习与呆板机械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长此下去,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艺术课能够滋养他们的心灵,在枯燥的学习之余使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十分巨大。通过有效的宣传,呼吁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具有社会责任感,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给予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引导。
(五)加大软硬件的投入,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要进行就业指导。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学生当中造成了恐慌,学生刚入学就想到就业,没有心情和精力去完成本职的学业。学校要加强就业的指导,为学生分析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二要完善院校的基础设施。许多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很不完善,甚至达不到国家的标准。学校及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经济投入,建设高标准的图书馆、实验室等,让学生多读书、多学习、多实践,避免浪费掉大好的学习时间去从事没有意义的事情。
三要提供心理帮助。由于各种社会因素都影响着学生,有许多学生表现出不太正常的举止与行为,学生要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如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站等,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对自己与社会都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
(六)加强管理
通过说服教育能够提高多数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可单凭说教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高职院校还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教育同时辅以严格的要求与管理。
总之,高职院校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虽然目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但我们相信通过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与努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将得到加强和提高。
参考文献:“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51 program design” Tang Ying, 2012, publishing house ofelectronics industry;“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a case of driver and Proteus simulation” Li Lin power, based on hlgljmw.com/xinshijiyulecheng the 2011, science press;“design” MCS-51 Series MCU application system He Limin, 1995, Beihang University pres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based” Li Guangdi: Beihang University press, 1992;“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Ding Yuanjie, 1994, 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状 篇2
一、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状
(一) 选择农业院校非学生主观意愿
从每一年的招生情况来看, 农业院校录取分数远低于非农类高职院校。负责招生宣传的同志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广大考生及家长对农业院校的轻视和冷落。由于绝大多数农业院校系公办学校, 很多在省控线以上的低分考生考虑家庭经济因素和学费承担能力, 迫不得已选择农业院校, 看中的是“公办”招牌和远低于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真正立志献身农业、服务三农者不占多数, 对农业情有独钟的屈指可数。选择农业院校, 对于多数人来说, 多少有些无奈和失落。“大学路走对了, 大学门进错了”, 成为许多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的普遍心态。
(二) 农业院校中的“非农”专业成为首选
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尤其近几年中央连续出台的一号文件, 体现了中央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推动农民富裕,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决心。但作为主要培养农业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农业高职院校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青睐。城乡差别及二元体制的存在, 传统“跳农门”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及家长的心中还根深蒂固, 在无奈选择农业院校后, 选择一个非农专业成为很多人“身在农校跳出农校”心理安慰的首选。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这几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选择经济贸易类、信息工程类、机电类专业的考生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校生人数后来居上, 已经超过了畜牧类、食品类等主干专业人数, 而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动物防疫检疫、食品安全等主干专业报名人数呈明显下滑趋势, 特色专业受到冷落。
(三) 校园“考本”氛围较浓
正如许多学者所言,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还只是停留在低于本科的学历层次层面, 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为了满足提高学历层次的需要, 也是为了摆脱身在农校的“尴尬处境”, 加之各种“专升本”培训班铺天盖地的大肆渲染, 很多大一新生从入校的那一刻起, 就下定决心继续发扬在高中阶段的拼搏精神, 进行“专升本”的考前充分复习准备, 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 改变自己的“农专”命运。尽管每年能考上本科院校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 但校园“考本”氛围较浓。
(四) 在校生中常见的几种消极心态
1. 自卑
为身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而感到低人一等, 缺乏自信, 有时甚至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 羞于与考入其他院校的高中好友联络, 造成一定程度的自闭症和其他心理问题。
2. 自暴自弃
三年的高中努力, 换来的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在农业院校就读, 有一部分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 出现逃课、沉湎网络、热衷谈恋爱等现象, 最终荒废学业。
3. 得过且过
课照常上, 作业也能完成, 各门功课只图混个及格, 三年高中的拼搏精神已荡然无存, 持有这样思想的人不在少数。
4. 抵触情绪
不是面对现实, 而是怨天尤人。对学校的正面教育提不起精神, 对老师的谆谆善诱嗤之以鼻, 不屑一顾, 固守自己的陈旧观念。
综上所述, 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学校的轻视和对专业的不认可, 掣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轻农”思想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瓶颈。许多农业类高职院校目前从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 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不再完全按照“农”字设立专业, “农”字色彩逐渐淡化, 综合化特征趋向明显, 作为主打或特色专业, 发展空间受到很大挤压, 这也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作出的无奈之举。
做好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工作, 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是前提。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又必须从解决“轻农”思想入手。只有让学生摒弃陈旧观念, 了解三农, 心系三农, 立志三农, 并内化为提高服务三农本领的自觉意识, 农业类高职院校思想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因势利导, 积极开辟专业思想教育新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 重视以人为本。如何根据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 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显得尤为重要。坚持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以书育人, 以行带人的工作思路, 以更新观念为切入点,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保障,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细、做深。
(一) 以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学生增强信心
形势政策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无论是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了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 还是在开阔学生眼界、拓宽知识面、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 它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内容的选择上应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为主要内容, 如中央近几年连续出台的一号文件, 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 以及科学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等。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方法的选择上, 既有专题理论教学、形势报告会, 又要有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环节。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形势政策教育中的作用, 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校园网等现代传媒手段, 丰富教育资源, 拓展教学的内容和空间。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 增强学生献身农业、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信心。
(二) 以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引导学生消除偏见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途径。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应以农村以及其他生产、服务一线作为主要活动场所, 通过“走一走, 看一看, 问一问、想一想”, 了解农村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了解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蓝图正在描绘, 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了解农村的市场行情和农民的需求。经常与大学生村官以及在其他基层一线服务的大学生进行交流, 谈感想, 说体会, 交心得。结合暑期“三下乡”活动, 在服务“三农”的同时, 消除对“三农”的偏见, 增强感性认识,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上将大有作为, 大有发展前景, 可实现理想目标和人生价值。
(三) 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者或个人把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相结合, 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分析, 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可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 合理进行职业定位, 积累职业竞争力, 避免眼高手低现象。通俗地讲, 就是认清自我, 发展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主要包括以下一些途径:一是重视课堂教学, 课堂上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课, 纳入教学计划, 成为思想教育主阵地;二是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以模拟今后的工作场景为重要形式, 邀请企业人员和基层人员对就业岗位和市场行情进行解读, 尤其是从业人员技能和素质要求作为岗位需求重点;三是发挥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功能, 开设专题讲座, 相互交流心得, 共享就业信息资源,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 树立典型,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四是邀请杰出校友或创业典型进行现身说法, 谈就业和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困惑, 提出解决途径, 提供参考,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 以提高技能和促进就业打消学生思想疑虑
大学生就业难, 是目前就业市场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方面, 用人单位难找合适人才, 另一方面大学生又感觉找不到理想的用人单位。这对农业院校毕业生来说更是如此。在更新学生就业观念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拓宽就业渠道, 显得举足轻重。首先, 高职院校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对学生的技能培养高度重视, 这也是这几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比起本科院校学生更受到用人单位及社会欢迎的重要因素。课堂操作间、项目课程、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 为培养学生过硬的操作技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农业类的高职业院校还必须紧紧围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 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其次, 千方百计地开展就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 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 积极搭建就业平台, 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笔者所在的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分上下半年, 即实习前和毕业前举办两次校内人才洽谈会, 每次招聘单位有四、五百家之多, 有长期固定合作关系的单位超过两百家, 其中不乏省内外知名的企业。相当一部分学生就是通过校内人才洽谈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业渠道畅通, 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 学生思想疑虑自然消除。
(五) 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
农业高职院校学生上述的自卑思想、自暴自弃思想、自闭症等, 任其发展下去, 会带来很大的心理隐患。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对大一新生进行大规模的心理普查, 建立心理档案, 对少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定期跟踪、反馈制度。第二, 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如讲座、报告、专题讨论、情景观摩、心理健康月活动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 得到锻炼。第三, 建立心理健康网络, 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 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载体和平台, 也是那些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敞开心扉学生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对心理健康网络的建设, 一方面要了解网络教育的规律, 增强互动性、稳定性和感染力, 另一方面, 能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精心策划, 达到操作性强、吸引力大、效果明显。
(六) 加大帮危解困力度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农业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于农村家庭, 贫困生的比例要高于其他高职院校。对一些困难家庭尤其是特困家庭的学生给予援助, 帮助完成学习, 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方面在学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学费减免、生活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 另一方面, 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加大对涉农专业学生扶持力度,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除给予经济、物质上的帮助外, 精神上的扶持必不可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成员要经常深入到教室、宿舍等场所, 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与交流, 缩短心灵距离, 要让这一特殊群体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从而为思想工作奠定基础。
解决好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轻农”思想, 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既要靠各项政策的认真落实, 更需要讲究工作方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既要抓住当前国家重视“三农”问题的有利契机, 又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解决好学生的“轻农”思想, 也是做好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工作的基础。但由于“轻农”思想由来已久, 根深蒂固, 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还需要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柯锦泉.农业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0 (18) .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状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道德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则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积累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明确行业需求,增强适应性,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让这一切顺利高效进行的一项重要保障。
然而,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数量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素质水平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与社会、家庭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引导较少有关,再就是高职院校普遍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度不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得到了普遍的关注与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的地位日益显现。而面对新形势,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存在着多重困境,影响了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
一、过分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不够
高职院校自身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这也是学生毕业后赖以求职、就业的基础。然而很多学校在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培养的时候忽略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所以高职院校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专业课学生出勤率较高,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则无人问津,学生的重视度不够与学校的重视度不够是密切相关的。
二、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
一方面,思政教育队伍保障不到位。学院党委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挂钩,缺乏相应的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院领导,仅仅靠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门的几位老师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几位思政课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仅仅局限于上课有限的几十分钟,对于学生的整体情况缺乏详细的了解。与此同时,直接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及辅导员(班主任)地位受不到應有的重视,工资、职称待遇较差,考察学习、进修提升的机会有限,故而导致工作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层层脱节,没有形成完整的保障体系。学院领导层与思想政治教学部门的老师沟通联系少,负责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与辅导员缺乏联系,辅导员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党员先进分子、共青团学生干部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各个环节都没有完整地联系起来,必然导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加大。
第三,专任教师思想政治水平有待提升,教学与育人脱节。随着高职院校扩招,专业师资队伍不断扩大,然而专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沟通交流少,对学生思想层面关注少,有些教师只负责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甚少。有些教师甚至对学生起到消极、负面的影响。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只局限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应的实践引导。思政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学生缺乏兴趣,故课堂效果欠佳。与此同时,思政教师多数为文科专业毕业,对于实际操作性强的专业了解相对较少,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把握欠佳,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就业取向联系较少,在学习、实践乃至就业过程中很难借助思政课程产生实际的影响。
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应当只局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人文素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地方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因此,当前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人员方面,由学校政工干部、党团委牵头,制定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并明确相关负责人;定期对专业思想政治教师进行素质培训,提升理论素养;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引导,作好反馈;专业课教师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机制方面,完善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体系,每一位学生都由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宿舍管理员、身边的同学等给予综合评价,制定相应的评价奖励措施,推优选先,树立榜样,发挥优秀同学的带头作用。
第二,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教师是学生的灵魂工程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非常重要的引路人,如果教师本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差,则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定期组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才能够真正地让学生钦佩、让学生愿意以之为榜样。反之,只一味要求学生而忽视了自身素质提升的教师,学生不会从内心真正信服。
第三,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进行思政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有着较大的区别。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更为确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故而高职院校学生相对而言较为务实,愿意从底层做起,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自己的岗位。所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贯穿到提升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中去,培养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观念。一方面,思想政治专业课老师应当多了解学生求职、就业的相关信息,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思想动态进行相应的引导与教育;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当仅仅是思政教师的事情,而应该在所有教师刚刚进校时便实施相关培训,让所有教师明确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性特点,从而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存在很多困难,不能够一蹴而就。但随着近几年党和国家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度提高,加之高职院校相互间的竞争加大,如何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成为高职院校加大竞争力的最宝贵筹码。相信在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一定会有一个质的提高,从而真正培养出兼具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技能的高级技艺型、应用型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平旭.高校德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N].光明日报,2007-03-26.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状 篇4
近年来,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改革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然而适合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的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却为数不多。针对高职思政教育的研究论著诸如李忠英的硕士论文《整体构建高职院校德育体系研究》和孔德文的硕士论文《高职院校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两篇论著都提出了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作为高职德育工作的核心,从而构建高效的高职德育体系和工作机制。另如王继辉《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陈艺文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学体系的思考》、林增明《谈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尤建国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程巧玲等《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与思考》、张守琴《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思路》、陈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途径探索》、陈立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于雪梅等《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与“两课”教学改革》、叶珍《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庞美青等《关于高职院校两课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唐小艳《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式研究》等论文则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高职学制改革的短期性和以就业为导向“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提出新的思路,以期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培养特色人才的办学宗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合格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以上论著所提出的针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等颇值得借鉴,但其均未能结合青海地方实际提出凸显我省高职教育特色并切实可行的对策及方案。
研究本课题主要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1、实际意义。整体构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体系,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德育实践的必然选择,又是高职院校德育主体的自身需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兼有专业技术能力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高职学生不能因为高职教育的“技能本位”特点而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随着对高职办学模式认识的不断深化,对整体构建高职思政教育体系的深化研究已势在必行。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 篇5
摘要: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管理模式守旧、思想教育政治工作不到位、学生后勤缺乏保障等问题,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几点意见,以期能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性化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十分迅猛,但随着高职院校持续扩招,学生人数激增,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成效果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妥善化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业已成为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影响因素
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各类高职院校办学的首要目标。如何培养和造就具有高素质、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也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缺乏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基本上沿用传统模式, 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对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这种管理还没有摆脱传统管理把学生只当作管理对象的缺陷, 尤其是没有真正把握高职学生工作的特殊性。长期以来, 学生管理实施方法缺乏主动性和科学性, 学生管理仍然是处于金字塔管理系统的行政命令式管理。工作方式基本上是向下传达精神、向上汇报工作。可以说, 基本上是进行外部控制, 而不是主动地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或经验指导和帮助学生成才, 更不能唤醒学生内在的创新之魂。这种管理只是告诉学生“不准做什么”, 而不是指导学生“如何做, 如何才能更快更好更有效地成为人才”, 从而使学生产生茫然、抵触甚至逆反心理。现有的管理模式忽视了高职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除了少数学生干部有机会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外, 绝大多数学生几乎被剥夺了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的机会。在这样 的管理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缺乏创新精神, 依赖性强, 这样的管理理念已经与时代的发展特征不相符, 也是学生对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认可的重要原因。
2.缺乏专业课教师担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中的班主任(辅导员)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是把班级管好、管活的关键, 也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现实中, 许多高校虽然按学生比例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辅导员(班主任)来管理学生, 但效果不佳, 作用不明显。实践证明, 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 又融于课堂教学的专业课教师担任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效果比较理想。但目前, 由于学生数量猛增, 专业课教师数量有限, 即便所有的专业课教师都担任班主任工作, 仍不能满足辅导员(班主任)由专业课教师担任的需要。
3.缺乏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协调高职院校与社会之间最突出的矛盾是后勤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 是为了减轻院校建设成本负担, 相对解脱后勤对教学的冲击。然而, 目前多数学校尚未解决一系列权、责、利等有关问题, 有时问题还表现得相当严重。由于后勤供应商的过分逐利, 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后勤服务质量低下, 由此发生学生对学校的“住宿条件太差”、“食堂饭菜差, 服务质量低”等诸多投诉现象。这说明高职院校在抢抓机遇, 迅速发展的同时, 没能很好地做到在校生人数与学院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平衡发展。学院的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 也是学生管理工作中问题不断的外因。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 引起了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社会经济成分、分配方式以及利益关系多样化, 导致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同时也冲击着高校, 特别是影响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由于高职院校与市场关系十分紧密, 受社会的影响程度很大, 尤其是高职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他们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去选择和接受各种思想文化, 其社交、娱乐, 甚至学习、社会工作都呈现出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的趋势。他们会主动或被动地踏足社会, 以打工、实习等方式去体验社会, 不断增强与社会的联系, 从而使许多学生问题开始 2
与社会问题连在一起, 并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另外, 网络给广大青年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许多黄色的、反动的网站冲击着青年学生。据调查, 相当多的大学生上网是在闲聊、玩游戏或浏览黄色、反动的网页。有关青年学生不遵守网络规则在 BBS 上留下色情或反动言论、会见网友上当受骗甚至受害、上网成瘾不可自拔导致学业荒废等事件, 频频见诸于媒体报端。这些无疑都给高校学生工作特别是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 影响甚至改变着大学生成长的氛围。
2.高等教育转型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受转型期社会经济、文化、意识等的作用和影响, 当今大学生的角色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学生与校方的关系已步入由身份到契约的转轨时期, 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入学成绩、家庭背景、民族状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 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特困生、心理障碍生、学习困难生等特殊群体, 各类学生的学习目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等思想认识问题自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学费由以前国家统包到现在按教育成本收费, 增加了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 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转化。学生就业, 也由以前国家统一分配转向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因此,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高等教育的转型中正发生着急剧变化。另外, 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国家取消了高考年龄的限制, 不仅已婚的成年人可以走进校园, 那些大龄的青年人更是将成批地涌入校园,有 20 岁左右的青年人, 有 30 岁左右的成年人, 也会有 50 甚至 60 岁左右的准老年人。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将变得多样化, 无疑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创新
目前国内不少高职院校都是从中等专科学校升级而来,因此各校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工作过程中既不能因循守旧,承袭以往中专的管理模式;也不能生搬硬套,简单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而应当不断摸索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作为高职管理者,要培养出“以学生为本”的这种意识。一切为学生利益着想,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得问题是什么。要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 3
识,变管理为“服务”。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服,一切为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全面的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高职的学生管理者,不可能时刻与每一位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这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中坚力量,为学生管理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
调动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学生干部主要是通过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的,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学生和学生之间,比较容易把广大学生团结在自己周围,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由于现在高职的扩招,大多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思想素质高低不一,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仅仅只靠辅导员、任课老师及学生工作者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只有通过学生干部掌握信息,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暴露出来的矛盾及时进行分解和沟通。发挥好这种带头的作用与老师做好协调管理,提高学生管理效果。
2.建立健全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逐步改变管理模式
首先,建立健全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的依据,也是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绝对不能成为束缚学生全面发展的桎梏。换句话说,建立学生管理制度的立足点不应是控制、约束,而是对学生的引导和尊重。其次,真正落实院系二级管理模式,逐步由原来的集中、封闭、单一的管理模式过渡到和普通高校接轨的系、部自主管理模式。各系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学生管理方法和措施。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活动的开展以及各种考评工作都以系、部为单位进行,充分调动系、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理顺工作关系,形成合力,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管理上几乎都推行校院级的“二级管理”体制, 学生工作职责分布于系、部、院、学生处、团委等几个部门, 部分职责还分布于党委的组织部、宣传部等相关部门, 虽然要求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但实际上, 由于职能重叠, 职责不清, 责任不明, 权力交叉, 在一些具体工作中相互扯皮、推诿, 办事效率低下, 不能很好地发挥齐抓共管的优势和形成合力, 这些都影响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学生工作干部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工作水平的提高。高校应该建立一个统一专门的学生工作机构,统一行使学生管理工作职能, 形成点面结合的学生工作网络系统, 负责对高校各年级学生的专业工作进 4
行统一领导, 组织协调, 指导检查, 考核评估。建立这样的机构, 可以使高校学生工作精简统一, 职责明确, 运转协调, 达到有效管理, 也可以为高校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
随着高校的扩招, 学生人数大量增加, 现有的班主任、辅导员严重短缺, 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普遍存在着不齐、不力、不稳的现象。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就必须从源头抓起,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 把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是做好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所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学生工作队伍结构要合理。本着/专兼结合、新老搭配、层次交错的 原则建设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专兼结合就是要求各院校根据本校学生工作 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比例的专职和兼职人员,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协调开展学生工作。新老搭配就是要注意学生工作队伍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比例构成,有利于在实践中保证学生工作的传承,保证学生工作队伍的延续;也有利于满足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需要。层次交错,则要求现代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队伍要以多样知识结构、多样学历层次的人员组成。其次,学生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提高。高素质学生工作队伍是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选拔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较高个人素质的人才加入学生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系统、科学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聘请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导工作,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
5.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 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在校园 文化建设中注重用世界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来熏陶青年学生, 把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与加强校园文明建设相结合, 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例如举办专门的“科技节”、“艺术节”、“专家论坛”、“学者讲座”, 组建大学生艺术团等社团, 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 使青年学生尊重文化、欣赏文化和创造文化;要通过抓好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治安和整顿校园周边环境, 建设良好的校风、教 5
风和学风, 切实形成一个有正确的舆论, 良好的教育机制, 奋发向上的育人环境, 真正做到用先进的文化陶冶人, 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状 篇6
从当代青少年思想特点谈高职院校学生教育
本文就当代青少年一些普遍的思想特点,结合高等教育职业院校学生教育工作,讨论高职学生教育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旨在从思想上深入了解学生,探讨、完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方法,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 者:诸昌武 作者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127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35)分类号:关键词:高职院校 青少年思想特点 学生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状 篇7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其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发展,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由于其教育教学的特殊性, 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既具有普遍的共性问题, 又具有一定的个性问题。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一) 学生心理素质薄弱, 自卑现象突出
众所周知在高考录取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分数线要明显低于本科院校,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整体素质上较本科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导致了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在个人的认知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学生心理素质薄弱。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 我国大部分家庭皆是独生子女。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被家长呵护过度, 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 心理素质极其薄弱。一旦经历挫折后, 很难给予正确的对待。因此一些学生由于高考失利进入高职院校后, 很难接受高考失败的事实, 无法忍受与其它同学的落差, 造成不良情绪的产生, 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2) 缺乏自我认知, 自卑现象突出。由于高职院校与其它本科院校存在区别, 因此一些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自我认知产生偏差, 盲目地用成绩衡量自己, 认为自己比别人差, 低别人一等, 造成自卑现象的出现。而这种自卑现象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 一些学生在校外甚至对自己的学校羞于启齿。这种自卑的心理, 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和发展都造成严重的阻碍。
(二) 缺乏政治意识, 思想存在不良倾向
我国古语有云:“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句话虽然来源于古代, 但其却从一个侧面形容出了我国现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现状。现在网络社会高度发达, 信息传播迅速, 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世界, 改变生活。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 对社会事实的关注明显不够, 其关注的焦点更多在于娱乐新闻、学习咨询等方面。同时他们的学习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大多学生进行学习不是为了提升自己, 而是为了便于就业。通过这些现象我们不难看出, 现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缺乏政治意识, 思想存在不良倾向。而这将直接造成两方面的严重后果, 一方面是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缺乏政治信仰, 政治思想容易出现偏差, 为有心人士造成可乘之机, 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思想出现偏差直接导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扭曲, 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
(三) 受社会影响严重, 难以应对文化冲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社会经济生活的飞速发展, 短短几十年间我国社会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经济环境不断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不良风气也在社会中传播开来, 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严重的影响。就高职院校大学生而言, 由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相较于高中的教育教学较松散, 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走进社会, 接触社会。具体来说社会对于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产生错误的是非观念。是非观对于一个人的行事作风有着重要的影响, 决定一个人看待事情的态度以及处理事情的方法。而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在我国社会中一些人有意识地对大众是非观进行扭曲, 影响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事物的判定力。 (2) 学生难以正确应对文化的冲击。改革开放后我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走了出去, 一些外来文化也涌了进来。这些外来文化对于学生有着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审美, 饮食, 价值取向, 甚至是民族精神。
(四) 拜金思想横行, 缺乏正确价值观
拜金思想自古就有, 其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鄙夷。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拜金思想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潜在的主流思想, 其虽未被社会明确的认可, 却在民众中广泛的存在。而这种拜金思想不仅在社会上横性, 也飘进了校园, 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着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导致学生“金钱万能”错误观念的产生。学生对金钱产生了错误认知, 认为金钱就是一切。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2) 造成学生间攀比现象的产生。攀比现象一直被当做负面教材进行解读, 但其在现在的高职院校中一些学生之间却频频出现, 这种攀比集中体现在物质生活上, 造成学生传统精神的丧失, 出现重物质轻思想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学生起点低, 文化基础差
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都是中学学习较差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高考过程中分数不理想, 为了可以继续深造, 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大都存在问题, 而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包括: (1) 学习成绩差, 让学生厌倦课堂。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文化基础薄弱, 在课堂上很难取得成就感, 导致学生对课堂教育教学缺乏兴趣, 甚至产生对课堂的厌恶, 导致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很难顺利展开。 (2) 学校过分重视技能教育。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教学主要是为了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做准备。因此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将专业技能教学摆在了重要位置, 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反而成为了可有可无的点缀品, 导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有效的展开。
(二) 学校师资较弱, 教学缺乏创新
我国高职院校虽然已经逐渐发展起来,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受自身条件限制, 学校的师资力量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缺乏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存在着两大问题, 一是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难以有效地展开教育教学。另一则是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 在教学过程中敷衍了事, 缺乏对教育教学的研究, 导致课堂教学的滞后。 (2) 教学手段单一, 缺乏创新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 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 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 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教育过程中, 教职人员往往忽视了对创新能力的应用, 导致整个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 缺乏新意, 难以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 社会环境复杂, 缺乏正确引导
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复杂, 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不仅包含着机遇与挑战, 同时也充斥着各种诱惑与陷阱。要想让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大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让学生正视社会的不良风气。但是在实际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却做的相对薄弱, 主要包括: (1) 学校对社会环境认识不够, 忽视了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对于社会对学生的影响认识不清, 在教育教学中没有针对社会问题对学生进行良性的引导, 造成学生思想上的偏差。 (2) 课堂讲课内容形式化, 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都采取“讲道理”的方式进行说教式的授课, 这样的授课方式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 因此学生很难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进行有效的掌握, 导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 难以用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武装自己, 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措施
(一) 重视学生文化教育,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提高学生的文化教育, 重视知识的渗透教学。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卑心理进行探究, 我们发现其根源在于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 导致自身缺乏信心。因此在高职教育中教育人员应重视学生的基础文化教育, 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质, 增加个人信心。但是由于高职教育教学资源有限, 很难为学生安排专门的文化基础教学。因此教师应注重知识的渗透, 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 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 (2) 时刻关注学生心理,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鉴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薄弱的现象, 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应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 把握学生心理的发展, 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疏导, 避免学生不良情绪的产生, 保障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引领学生良性发展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应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正确促进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高职院校应着力做到以下几点: (1) 丰富教育教学手段,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想要让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首先就要让学生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兴趣。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 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地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吸引学生的兴趣, 促进学习。 (2) 教育教学联系实际, 针对社会实例给予具体的引导。在进行高职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打破教材的束缚, 积极地将教材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 让学生对社会生活产生具体的认识, 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同时教师还应时刻关注社会中的不良风气, 及时对学生进行良性的引导, 让学生认清社会不良风气的本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总而言之, 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 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此, 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 应进一步加大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针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及时解决, 有效提高我国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从而为其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莫志研.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科技文汇, 2011 (15) :45-48.
[2]刘琳.试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3 (30) :56-59.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状 篇8
【关键词】 网络环境;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
1.前言
伴随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已经逐步普及并逐渐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网络给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对现代各阶段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其中,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已步入半个社会的现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更是带来了多重影响。故做好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了各高职院校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抓住网络环境机遇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网络监管以引领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政治意识。下文将针对该问题分析了网络环境机遇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对策。
2.网络环境机遇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2.1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
网络的普及使得现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变得更为丰富,尤其是实现了资源共享,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教育方式和拓展了获得海量知识的途径。不论是在社交、娱乐、学习等日常行为日活动中,都能够给大学生带来了便捷与活跃。于此同时,也给大学生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由于网络具有不受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以及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得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加顺利与高效。一来,可以抛弃传统的教育与管理模式,借助网络新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二来,通过网上搜索更多的思想政治相关信息让学生能够从更广的角度出发去学到更多的知识。既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又可以减少教师以往繁重的思想政治工作。
- 网络的互交性使得学生们的思想有所变化,然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借助网络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对其进行针对性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众多学校学校建立了校园网站和论坛,让学生在上面畅所欲言。思想政治工作者可针对上面的问题、学生表现出的思想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其进行疏导与交流,以此来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大大提高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2.2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但也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与共享性,给青年大学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和心理素质。
- 大量不文明信息涌入大学生视觉,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大了难度。网络是虚拟的,不少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思想不够成熟而被网上大肆传播的黄色信息、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信息等影响。导致其思想道德方面歪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及时发现与引导,从而使得该学生容易丧失理想信念。
- 深陷网络泥潭,在虚拟的聊天、游戏中不能自拔,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网络上频频涌现的交友、征婚、语言粗俗等传播现象的影响严重败坏了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容易使大学生怀着好奇心去追求,由于不能自控、缺乏判断力从而引发违法犯规行为。此外,学生深陷虚拟的网友中,各种游戏群等建立分散了大学生的人生计划和目标,久而久之,丧失了人生理想。
3.网络环境机遇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3.1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质
教师的自身职业水平与职业素质影响着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效率。高职院校想要正确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要先加强自身的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激发自身工作热情,从而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大学生对于网络没有正确的认识,故会过度利用网络,使网络对自身产生了不利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平时教育中要多关心学生的道德走向与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对其进行疏导与教育。只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及时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社会道路。
3.3打造文明校园网,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
在网络校园下,加强“网德网风”建设,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平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建立起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面设置心理咨询、热线服务、科教天地、论坛热议等众多学生感兴趣的栏目,使校园网站变得文明向上、绿色健康。学生在这样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下也会受到熏陶,从而降低了学生不健康心理走向的可能性。
4.结语
网络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的同时也是一种挑战。然而,在生活越来越多样化的社会中,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缺乏自控能力、自我约束能力,故较容易被网络左右。只有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构建文明校园网络平台,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志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9(01):59-60.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状】推荐阅读: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论文07-08
高职院校英语现状10-07
高职院校身体素质现状12-2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08-21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09-05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12-21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现状及建议论文09-04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08-14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05-15
高职院校学生欠费研究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