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易错

2024-10-25

标点符号易错(精选6篇)

标点符号易错 篇1

标点符号考试易错点“十”说

考查“标点符号”的误用是中考命题不变的宗旨。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除要了解说话的语气和每个句子的结构,了解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外,还应多熟悉标点符号使用的“易错点”,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快更准地解题。

一、问号误用

1.非疑问句用问号。句子虽含有疑问词或正反问、选择问结构,但已充当句子的一个成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所以其后不能用问号。

例如:怎样进行国学研究?怎样振兴国学?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为此,《新华文摘》2005年第17期编发了“重振国学”的一组争论文章(两个“?”应改为“,”)

2.间接转述用问号。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是讲述者的间接转述,不是当事人的直接发问,所以其后不能用问号。

例如: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是转述,两个“?”应改为“。”)

3.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连续问要句句用问号,但选择问句各句表达的是一个语意连贯的意思,所以只在句末用问号,句中各项间用逗号。

例如: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是一枚钉子?一片玫瑰花瓣?还是木块上的裂纹?(前两个“?”均要改成“,”)

二、标点滥用

1.冒号滥用。有两个表现:①用冒号,破坏了语意表述的连贯性,②一个句子中连用两个冒号。

例如:关于《汉文学史纲要》,他曾说过:“文学史编制太草率”诸如此类的话——事实证明,他的批评很有道理。(属第①种,“:”去掉)

2.引号滥用。引号用法主要有: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②标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③指明着重论述的对象。

例如: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时出现在天宇。(句中“海尔——波普”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用法,所以引号应去掉)

3.括号滥用。判断括号是否滥用,要看括号内文字能否注释前文。

例如:出版社在2008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括号里的文字不能注解“详细地址”,属滥用,删去。)

4.顿号滥用。集合名词、概数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二、三十米”,是概数,顿号去掉。)

5.逗号滥用。滥用逗号会导致语意不连贯而出现歧义。

例如: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决定依照法律规定对城南区的部分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并”前用逗号,导致语意不连贯而出现歧义,删去逗号,意思可明确为:“依照法律规定”同时限制“征用”和“补偿”。)

6.句号滥用。主要指句内括号末句、作定语的非独立引用末句和省略号后面不能用句号。

例如: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引号内的句号多余,删去。)

三、标点漏用

例如:学校领导决定文科各系,中文系、哲学系、经济系、历史系、外文系,要加强语文训练,提高写作水平。(句中“中文系……外文系”应是对“文科各系”的内容的补充说明,所以应用括号括起来,并紧贴其后。属漏用。)

四、功用混淆

1.顿号和逗号功用混淆。多个并列词语、短语作谓语或补语,之间用逗号,否则用顿号。

例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间的逗号改成顿号。)

2.逗号和冒号的功用混淆。

例如:你们看,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情绪饱满,动作有力;眼光、手势配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是对前三句话的总括,应将其前面的“,”改为“:”)

3.书名号和引号功用混淆。如:有个同学说,他的老师教给他们,以后再遇到《责任》之类的作文题,按照“谈谈孔繁森,批判王宝森,想到钱学森,联系我自己”的程式来写,保准不会跑题。(主题、考试、活动名称,只可用引号。将“《》”改为“”)

五、层次含混

例如: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点号作用之一是表明层次,避免语意含混。句中第四、六个“、”应改为“,”)

六、位置不当

1.引号与句末点号错位。①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②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如:“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本句属于②情况,应将“。”放在后“”外)

2.句内注释与被注离位。只注释句中某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内注释须紧贴被注释的词语,句外注释须放在句子之后。

例如:按照中国医学的传统理论,正常情况下,风是自然界的“六气”之一(风、寒、暑、湿、燥、火)。异常情况下,风又是致病的一种因素。(括号内容应紧贴“六气”)

七、范围不清

1.书名号使用范围不清。

例如: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发出了被人们称为“高含金量”的《一号文件》,其中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比例。(书名号是用来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影视歌曲名等的符号,诸如产品、奖品、单位、活动、课程、竞赛、展览会、讨论会、交流会等名称均不能使用书名号。句中“《》”应改为“”)

2.加引范围不清。

例如:胡锦涛对灾民说:“我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就一定 能渡过难关,有道是„团结就是力量嘛。‟”(句中“有道是”的内容不含“嘛”,弄清了这个范围,“嘛”应置于单引号外。

八、使用重复

1.具有相同功能的标点并用。

例如: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句中破折号和括号作用相同,均表解释说明,应删去其中一个。)

2.标点与功能相同的的文字并用,诸如“冒号”与“是”,“破折号”与“即”、“就是”,“省略号”与“等等”。

例如:事实也是如此,我对字画、古玩、盆景、古典家什、玲珑湖石……等等都有兴趣。(省略号和“等”作用相同,应删去一个。但若省略部分做定语,则必须删去省略号。)

九、“说”后标点不明

“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①放在引用话前,后用冒号;②放在引用话之间,后用逗号;③放在引用话后,用句号。

例如:“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改为“,”)

十、倒装成分间错用句末点号

疑问、感叹倒装句虽有成分倒置,但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全句就只能有一个句式句末点号,所以倒装成分间用逗号。

例如:她笑笑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的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第一个“!”改为“,”)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精华试题汇编

(2011北京市)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D.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

答案:C

(2011福建省三明市)下面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殊不知,沙县引人注目的又岂此风味小吃?

B.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沙县民间的戏剧十分活跃,各个戏班竞相演出。

C.戏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

D.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

答案:C

(2011贵州省遵义市)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B.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C.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D.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答案:C

(2011河北)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榆林很古,一下车就感觉到了。出站的地方就是残缺的城墙,一条旧街上,坐落着三种不同样式的古楼,人与车在楼下穿行。

B.宋代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是从隋场帝扬广的诗句“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中化用来的。

C.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

D.现在的天文学,不是光研究太阳、月亮、星星在天上的位置和运行规律,还要研究星星里头的变化,研究宇宙的演化。

答案:C

(2011湖北黄冈)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

A.“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B.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答案:C

(2011湖北潜江„)第一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修改方法。(1分)

①曾几何时,“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谚语流行全国。②这句褒贬不一的谚语,既说明湖北人聪明,又暗含着湖北人狡猾的意思。⑦其实,聪明与狡猾只有一墙之隔,这墙就是诚信。④诚信之上是聪明,是大智慧,诚信之下则是狡猾,是小肚鸡肠。⑤诚信是什么?⑥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诚信是招商引资的软环境,也是一个地方的魅力所在。⑦湖北有建设诚信体系的基础,古有“季布一诺”,今有“信义兄弟”,这些都是讲诚信、重承诺。③他们用人生甚至生命(解释注释诠释)着诚信,点燃了一盏又一盏诚信的明灯。

答案:将第④句“大智慧”与“诚信之下”之间的逗号“,”改为分号“;”

(2011湖北咸宁)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既加冠”中的“加冠”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黄发垂髫”中的“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

B、草堂留后世,诗圣著春秋。上面这幅对联,对仗非常工整。

C、生活中的假恶丑与真善美相对立而斗争,相依赖而共存,我们不能因为幼稚的爱憎而一味向往、追求那美好而虚幻的世外桃源。上面这句话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

D、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上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答案:B

(2011山东泰安)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B.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C.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D.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答案:B

(2011山东潍坊)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总书记明确要求省部级干部“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B.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考虑怎样才能让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更有效?

C.博鳌亚洲论坛在凝聚亚洲共识、传播亚洲声音、促进亚洲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论坛。

D.黄莺儿羞涩地躲在绿柳深处,唱着婉转动听的歌曲;花喜鹊高兴地站在高枝上,向人们报告着激动人心的喜讯。

答案:B

(2011陕西)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①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②正义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就可以平均享用的物品,但是要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社会目标。③捍卫正义不仅需要法律约束,更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④正义应融入道德之中、也应存在于信仰之中,最终成为一种“本能”的生活方式。

答案:(3)正义应融入道德之中,也应存在于信仰之中,最终成为一种“本能”的生活方式。

(2011四川广安)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D。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答案:D

(2011四川遂宁)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B.“郭青建是我们蓬溪人学习的榜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代文益说:“我们一定要让蓬溪人永远记住这个骄傲!”

C.“这是怎么啦?同学们。”张老师一进门就问。

D.游客走进“神奇遂宁”,亲身体验“拜慈善观音,漂中国死海,赏国宝宋瓷,游观音圣湖”之旅。

答案:A

(2011四川资阳)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

B.“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太不了解它们了。”

C.在这横跨中国南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寒、狂风、暴雨、沙尘等„„越向西就越是人烟稀少。东方不得不经常风餐露宿。

D.种菜是我在狱中少有的能自主管理的事情。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成为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一丝自由的滋味。

答案:B

(2011天津)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B.“泥人张”彩塑用色明快,用料讲究,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传神,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C.《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D.沿着汽车行进的方向,我们发现这片戈壁深处的原始胡杨林次第呈现出深褐、暗红、灰黄、浅绿的颜色。

答案:C

(2011浙江杭州)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迎风招展,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仿佛 6 在迎候来自各方的早春游人。

B.“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厌烦了城市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向往富春江那千金难买的宁静。

C.红船从嘉兴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九十年。其问,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但始终坚定不移,顺乎潮流。

D.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的社会改革之中呢?

答案:B

(2011浙江湖州)划线句①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

①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月,国务院把这一天确定为“中国旅游日”。②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增加国民的生活质量。

答案:①将第一处引号改为书名号。

(2011浙江宁波)句①的“[ ]”中应加上的标点是?(1分)

①青春给予我们激情,我们就要热烈地拥抱生活[ ]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接受挑战。②世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事,只要有▲(不管前面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大,都要义无反顾地前行)的勇气。③我们是青春的拥有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勇气是号角,让等待观望的人信心满怀;它就像是给人力量的强心剂,让许许多多精神萎靡的人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它也是向前奔腾的激流,推动徘徊犹豫的人勇往直前。

答案:【 ;】

201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考点7标点符号

(2010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列句子中依次应填入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①“听着,朋友,”他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喜欢你了。”

②我不知道为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③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④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

A.①,②,③——④,B。①: 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 ②,③:④,答案:A

(2010浙江省杭州市,)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C、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答案:B

(2010山东省东营市,4,2分)下列句子中各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改正过来。

①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即浅尝辄止;有的可以吞咽,即囫囵吞枣。只有少数需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②这令我想到一则名言,“所谓的‘大人物’,使每个人觉得自己渺小;真正的大人物,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伟大。”(埃文·埃萨尔)

答案:①将第一个句号改为分号。②将“名言”后的逗号改为冒号,或将句号放在“(埃文·埃萨尔)”的后边。评分:改对一句得1分,共2分。其它改法正确即可。

(2010浙江省宁波市)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2分)

读书,是智慧的行为。愚昧的人,一辈子像游走在黑暗之中,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最后一事无成[ ]智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光明之中,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怎么会不谱写出人生的美乐章?

①“[ ]”内应加的标点是

②将划线句改成陈述句。

答案:①“;”或“分号”。②改成陈述句:最终会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

(2010浙江省湖州市,3,2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2分)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于是,欧美发达国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此举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①划线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②词语的顺序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也不同。请参照示例,根据要求,改变句子。(不增减词语,可适当改动标点)

示例原句:这种力量是他给我的。

改为突出“他”的句子:是他,给我这种力量的。

原句:此举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改为突出“发展中的中国”的句子:

答案:①。去掉省略号;②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此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010湖北省黄冈市)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20集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正在黄梅邢绣娘影视基地拍摄。你是打算双休日去参观呢?还是等到暑假再去?

B、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C、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近两年,我省经济发展迅猛,不说别的,你看街上的私家车发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答案:B

(2010河北)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答案:B(正确的标点为:“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2010云南省曲靖市)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我们今天淡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答案:B。(A句引用的话是作为句子的一部分,逗号应在引号外;C句中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整句话是陈述句,句末应用句号;D句中表推测的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2010湖北省荆门市)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只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有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

B、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C、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出露端。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答案:B 9

(2010广西省桂林市)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B.2009年6月6日的《新闻晚报》上,有一篇介绍“国嘴”罗京的文章。

C.现代汉语的通用语——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

D.“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答案:D

(2010贵州省遵义市)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答案:D

(2010湖北省随州市)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20集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正在黄梅邢绣娘影视基地拍摄。你是打算双休日去参观呢?还是等到暑假再去?

B、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C、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近两年,我省经济发展迅猛,不说别的,你看街上的私家车发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答案:B

(2010山东省威海市)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主题为《齐鲁青未了》,寓意是齐鲁文化之树常青、城市发展之树常青、和谐生活之树常青。

C.电脑显示屏上,一个超级斗拱在关注的目光中缓慢旋转,整体与细部、鸟瞰与侧面、个体与环境,无不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和哲学思考。

D.东道主人民的文明程度,不仅代表个人素质高低;而且关系到世博会能否圆满成功。

答案:C

(2010浙江省杭州市)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一一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B、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 10 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关键在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

D、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

答案:A

(2010云南省普洱、西双版纳市)下列文段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

1。。。,,? B.,?,?,。

C.,?,?。。D.,;,;,?,?

答案:B

标点符号易错 篇2

一、顿号的使用

顿号一般是用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并列的,顿号使用最易出错的是与数词连用时。当句子中的数词表示概数时数词之间不用顿号,表示确数时则需要用顿号相隔。

例如,当年,他大概十二三岁大。句中的“十二三岁”是个概数,二与三之间就不加顿号。

今天是四、五年级的同学参加大扫除。句中的“四、五年级”是确数,所以四、五中间要用顿号相隔,在这个句子中顿号表示并列,相当于“和”。

二、问号的使用

问号的使用中有两种用法容易出错,一种是句子中有疑问词,但是句子本身没有疑问的意思,这种情况下句末不应用问号。

例如,《红楼梦》第三回中贾母回答黛玉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在这里“读的是什么书”并不是贾母在提问,只是个陈述语气的句子,所以句末不用问号。

2011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题:选出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殊不知,沙县引人注目的又岂此风味小吃?

B.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沙县民间的戏剧十分活跃,各个戏班竞相演出。

C.戏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

D.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

此题中C选项句子并没有疑问的意思,所以句末不应用问号,因此正确选项应为C选项。

问号另一种易错用法是,几个选择性的问句连用时,中间的问句用逗号相隔,最后一个问句末尾才用问号。

例如,明天早上你是吃面条呢,吃包子呢,还是吃馒头?这是一个选择性问句,只用在最后一个句子末尾用问号。

三、书名号的使用

书名号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但是报刊、杂志、电视台的“某某某栏目”,以“某某某”为话题,开展“某某某”活动等是不能用书名号的。

例如,2011年天津市中考题: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B.“泥人张”彩塑用色明快,用料讲究,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传神,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C.《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D.沿着汽车行进的方向,我们发现这片戈壁深处的原始胡杨林次第呈现出深褐、暗红、灰黄、浅绿的颜色。

此题C选项《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中的书名号应该改为引号。

又如,2010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题: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主题为《齐鲁青未了》,寓意是齐鲁文化之树常青、城市发展之树常青、和谐生活之树常青。

C.电脑显示屏上,一个超级斗拱在关注的目光中缓慢旋转,整体与细部、鸟瞰与侧面、个体与环境,无不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和哲学思考。

D.东道主人民的文明程度,不仅代表个人素质高低;而且关系到世博会能否圆满成功。

此题的B选项中“主题为《齐鲁青未了》”,主题不能用书名号,应把书名号改为引号。

在各地的中考题中,这三种标点的考查经常出现,对于这些易错的特殊用法,只需要将它牢记,最好每种用法能再记一个例句,考试时认真审题,仔细分析,就不会再出错了。

易错词语 篇3

一、读音

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膝盖(xī)草丛(cōng)

胆怯(qiâ)解剖(pōu)

B脑髓(suǐ)蓦地(mò)

强迫(qiǎng)订正(dìng)

C瞥见(piē)处决(chù)

执拗(niù)分泌(mì)

D一幅(fú)翘首(qiáo)

魁梧(wú)瓦楞(lâng)

错选答案:D

错选原因:这里有两个不好掌握的音,一个是“瓦楞”的“楞”,另一个是“订正”的“订”,把“订”误读为“dìng”,正确读音是“dīng”。把“楞”误读为“lâng”,正确读音是“lãng”。

正确答案:B

2.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xiào)坦荡如砥(dǐ)辗转反侧(zhǎn)称心如意

(chân)

B妄自菲薄(bó)潜移默化(qián)辙乱旗靡(mǐ)挑拨离间

(jiàn)

C装模作样(mó)峰回路转(zhuǎn)沁人心脾(qìn)赫赫有名

(hâ)

D曲径通幽(qū)上窜下跳(cuàn)随声附和(hâ)万籁俱寂(lài)

错选答案:D

错选原因:“装模作样”的“模”的读音是“mú”,“上窜下跳”的“窜”的读音是“cuàn”。

正确答案:C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差使(chāi)颠簸(bǒ)懦弱(nuò)随声附和(hâ)

B蹒跚(pán)不屑(xiâ)热忱(chãn)惟妙惟肖(xiào)

C脉络(mài)狭隘(ài)混浊(hún)相形见绌(chù)

D粘贴(zhān)执拗(niù)恣肆(zì)锐不可当(dāng)

错选答案:A

错选原因:“颠簸”的“簸”的读音是“bǒ”,不是“bō”。“混浊”的“混”字读“hùn”。

正确答案:C

小结:

容易读错的字音多为(1)多音字,如:“处决、订正、间隙、强迫、中看、潜移默化、字帖、挑拨离间、随声附和”等;(2)易读错的字,如“卑劣、订正、逮捕、一幅、根茎、剔除、弦乐、锐不可当、膝盖、脑髓、喷香、脊梁”等;(3)生僻的字,如“蓦地、永垂不朽、觥筹交错、瓦楞、颠簸”等。

二、字形

1.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鄙薄 修葺 畸形 竹篾

B阔绰 倦怠 颧骨 游弋

C隔阂 滑稽 琐屑 忌讳

D害臊 沟壑 恳荒 无赖

错选答案:A或C

错选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词的意思,不了解形声字。“恳荒”的“恳”应写为“垦”。同学们误认为“竹篾”的“篾”和“隔阂”的“阂”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D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不论学习哪种知识,都应该辩伪去妄,掌握事物的真谛。

B模拟体育加试,同学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应再接再励,攀登高峰。

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D工匠们就地取材,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拱石桥——赵州桥。

错选答案:C或B

错选原因:选错的原因是不知道“再接再励”的“励”应写成“厉”;“两全齐美”的“齐”应写成“其”。

正确答案:D

小结:

字形容易判断错误的原因

一是形近字,如“辨识、辨论”,“恳切、开垦”等。二是容易写别字的词语,如“再接再厉、两全其美、急躁、琐屑”等,这样的题,一定要弄懂词语的意思,由此确定加点字的写法。三是比较难写的字,如“沟壑、发髻、颧骨、秀颀”等,这类词语需要多写、硬记。

三、语素义和词义

1.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热忱(情意)阅历(经历)爽快(率直)莫名其妙(说出)

B遵循(遵守)欣赏(欣赏)敏捷(快)无人问津(渡口)

C气派(风度)呆滞(不流通)琐屑(卑微)一鼓作气(击鼓)

D秀颀(高)嘹亮(响亮)皎洁(白而亮)无精打采(提)

错选答案:B或D

错选原因:不知“琐屑”中“琐”的意思是“细小、琐碎”的意思。不知“无人问津”“无精打采”两个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正确答案:C

2.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沉浸

沉静

B飞翔

飞跃

C宽慰

宽裕

D敏感 敏捷

错选答案:B

错选原因:此题做错的同学较多。大部分同学选B,他们不知“飞翔”中“飞”的意思是“(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跃”中“飞”的意思是“像飞似的”。

正确答案:D 两个词语中的“敏”都是“快”的意思。

3.加点词解释正确的是()

A他一闲下来,便感觉到无聊。

无聊: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B杜甫的诗深受后人推崇。

推崇:崇敬

C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放得错落有致。

错落有致:交错纷杂,很有秩序。

D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面对敌人的枪口大声疾呼:民主、自由。

大声疾呼:大声呼喊,提醒人们注意。

错选答案:C或A

错选原因:有些同学选C,主要是他们不知“错落有致”的意思是“交错纷杂,很有情趣”;有的同学选A,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无聊”一词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由于清闲而烦闷”。

正确答案:D

小结:

把握词义的题是同学们容易丢分的题。其中把握词语的语素义一题最容易扣分,做此类题,首先了解词义,再来推测语素义。可以用根据词语的构成形式来推测语素义。解释词语的题,是在考查词语在此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可以根据句义来推断。理解运用

1.能使下列语意顺畅、连贯的一组短语是:()

实施素质教育有赖于、或者说根本受制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有人说,孩子们的心就像一块奇妙的大地,播下 ① 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②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 ③ 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④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工作者确实是主宰每一个学生命运的人。

A①思想 ②性格 ③行为 ④习惯

B①思想 ②行为 ③习惯 ④性格

C①行为 ②习惯 ③性格 ④思想

D①性格 ②行为 ③习惯 ④思想

错误选择:A

错选原因:本题不同于同义词比较,属于词语前后环环相扣的问题,本身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不能颠倒,所以选择A是不对的。

正确答案:B

2.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4)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A烘托 寂静 进入 摧毁

B映衬平静 进入 毁坏

C烘托平静 扑入 摧毁

D映衬 寂静 扑入 毁坏

错误选择:A

错选原因:此题考查“根据语言环境选择词语”的能力。(1)句中“一点点黄晕的光”是柔和的,只能作为陪衬,“映衬”的意思是“映照、衬托”,两个事物之间没有主次之分;(2)句中“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突出了“平”而非“寂”;(3)句依据“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这一语境,用“扑入”更加生动形象;(4)句中“摧毁”比“毁坏”更能突出沙丘对人类危害的严重程度。属于词义的轻重差别。

正确答案:C

3.下列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包兰铁路通车以来,火车在沙漠上行驶,从来没有因为风沙的 而发生事故。

(2)农民兄弟要做好准备,防止害虫 农作物。

(3)由于长城外的风沙,榆林城也受到袭击。

(4)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

A侵袭 侵害 侵入 侵占

B侵入 侵害 侵袭 侵占

C侵占 侵入 侵袭 侵害

D侵害 侵占 侵入 侵袭

错误选择:B

错选原因:此题考查的是考生的同义词的辨析能力。这组词是比较难区分的,四个词语的第一个字都是一样的,所以可以采取存同求异的方法。“侵入”是进入内部;“侵害”是侵入而损害;“侵袭”是侵入并袭击;“侵占”是指非法占有别人的财产。根据语境,应选择A。

正确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一方困难百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旅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错误选择:B

错选原因: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由于学生对B项的成语的意思即使用习惯不清楚,故选择了B,小词大用了,且使用不当。B项中的“囊空如洗”多形容贫困

或一时缺钱;C项中的“天伦之乐”指家庭之乐;D项中的“惟妙惟肖”指描绘或摹仿得非常像,所以这里不妥。

正确答案:A

5.画线词语在句中含贬义色彩的是()

A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C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D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错误选择:C

错选原因:选择C“高傲”是因为学生认为这个词是“骄傲”的意思,实际上这个词是“自豪”的意思,不带有贬义色彩。B项中“标致”是姿态、形象美丽的意思,是褒义词。句中是用来嘲讽清国留学生丑态的,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方法,是贬义用法,属于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B

6.句中画横线的字解释都正确的是()

(1)他触目伤怀,自然感情不能自已。

(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A触(感动)鼎(大)

B触(接触)鼎(古代的一种锅)

C触(接触)鼎(大)

D触(抵)鼎(正在)

错误选择:C

错选原因:此题考查考生对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的理解。“触目”的“触”应是眼睛里看到,即接触的意思。而“鼎”则指古代的一种锅,这里使用的是本义,而不是引申义。

正确答案:B

7.下列用词造句哪一项有错误?请你把它选出来。()

A酝酿:这次班会经过大家的酝酿,组织得非常好。

B拮据:她的性格十分内向,在陌生人面前常常拮据不安。

C怂恿:在朋友的极力怂恿下,我决定今年暑假去西藏旅游。

D精致:文具店里摆放着几个精致的笔盒,我很想买一个。

错误选择:C

错选原因:B项“拮据”指缺少钱,境况窘迫,所以跟性格没有一丝联系。学生之所以选择C是因为他们认为怂恿含有贬义,实际上这个词的解释为“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正确答案:B

8.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

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错误选择:C

错选原因:此题考查的是考生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所以要从多方面去分析,答案应是A,因为“深居简出”用在这里很牵强,不合语境。属于成语使用不当。选择C的学生是因为对“煞有介事”一词不理解。

正确答案:A

9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茫茫林海,那开满斑斓多彩的无名花儿、长满 奶油草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遐想,曾激发多少变幻的感情。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 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 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A.绿油油 绿茸茸 绿莹莹

B.绿沉沉 绿莹莹 绿油油

C.绿茸茸 绿莹莹 绿油油

D.绿莹莹 绿油油 绿茸茸

错误选择:C

错选原因: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油油”形容浓而润泽,用它修饰“奶油草”,恰当而逼真;“茸茸”形容柔软纤细而稠密,用它修饰“青苔”形象而传神;“莹莹”形容光亮而透明,用它修饰“苏堤”明朗而生动。属于词语的搭配习惯不同。

正确答案:A

小结:以上的习题主要考查考生同义词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把握辨析同义词的一些方法,注重同义词积累,注重理解。病句

1.大学生徐本禹远赴贵州山区大石小学支教,经过他的努力,该校办学状况有了提高。

错误修改:删掉“经过”

正确答案:把“提高”改为“改善”

错误原因:同学看到了“经过”一词,误认为这句话缺少主语,便去掉介词,使主语浮出水面,这是由于做题的不良定势造成的。其实,这句话并不缺少主语,而是属于主语“该校办学状况”与“提高”不搭配,“提高”一词经常与“水平、素养、修养、质量”等搭配。“状况”一般与“改善”搭配,和改善搭配的还有生活,条件等。

2.对于中小学的图书馆,由于经费太少,许多必要的书不能买。

错误修改:删“由于”

正确答案:删“对于”或同时删“对于、由于”

错误原因:这句话出现了两个介词,有的同学就删错了,还是属于对句子结构把握得不好,“中小学图书馆”应是这句话的大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3.当亲民党访问团来到长沙时,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情接待与热烈欢迎。

错误修改:删 “热情接待”

正确答案:删 “当 时”

错误原因:由于句子比较长,学生只是凭借自己的语感和语言的积累进行修改。对于这样的句子,比较简洁的方法就是提取句子的主干,如果学生对于提取主干有困难,在词语搭配没有问题的前提下,还可以采取找句首介词的方法,常出现的介词有“通过、经过、为、对、从、在、当”等,如果有这样的介词,就要格外小心,很有可能是缺少主语。一种改法是去掉介词,一种方法是添加主语。千万不要因为句子长,就被蒙蔽了双眼。

4.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错误修改一:删“之一”

错误修改二:删“也”字

正确答案:删“是否”

错误原因:修改这种病句,其实很简单,只要记住“ AB—AB式”就可以了,如果前边列举的是一种(或两种)情况,后面相对应的也应该是一种(或两种)情况,即肯肯式,否否式,肯否肯否式。

5.我们做一切任何事情都要多动脑子,这样才能够避免少捅娄子少出错。

错误修改:只删“一切”或只删“任何”

正确答案:删“一切”或删“任何”的同时还要删“避免”或“少”字

错误原因:这组句子属于比较特殊的病句,因为,如果没有第二处错误的话,毛病从语感上是读不出来的。所以对于这样的句子要牢记“避免”、“防止”、“阻止”这样特殊的词,它们相当于否定词“不”字,如果句中再出现“不”字,就是“不不得正”了,与语句所想表达的意思是正好相反的。

6.漠视它,它就化成青烟,消失得销声匿迹。

错误修改:把“漠视”改为“仇视”

正确答案:删 “消失得”或把“销声匿迹”改为“无影无踪”或改为“消失了”

错误原因:这个病句属于用词重复的问题,同学不太注意“销声匿迹”一词的意思,只是认为使用了一个成语,没有问题。这在病句当中也是经常出现的,要引起注意,有时是误用,有时是画蛇添足。

7.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错误修改:不但我信任他,而且朋友信任他

正确答案:把“不但”放到“我”的后面或删掉“不但”或者在“而且”的后面加个人名

错误原因:同学改正之后的句子属于表义不明。这是一个复句,使用了关联词语,属于关联词语位置放置不当,如果是第一种改法,表明这个句子是一个主体,两个客体。如果是第二种改法,是两个主体,一个客体,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8.(1)展览馆展出了两千年前新出土的很多文物。

错误修改:把“展出”改为了“陈列”

正确答案:把“两千年前”与“新出土的”对调

(2)在这次家长会上,家长们就如何让孩子远离毒品问题广泛地进行了交谈。

错误修改:删“在、上”

正确答案:把“广泛地”与“进行了”对调

错误原因:这组句子都属于语序不合理,谁修饰限制谁搞错了,所以当一个中心词有多个修饰语时,要仔细辨别谁应该离中心语最近,谁离中心语较远。如绿色是铅笔盒自身具有的特征,所以应该是最近的,当有两个以上的修饰语时,一般遵循人们正确的语言习惯。

9.止咳祛痰片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置而成的。

错误修改:删“成分”

正确答案:删“配置而成的”或删“的主要成分”

错误原因:这组句子都是属于句式杂糅的毛病,把要表达的相同的两层意思揉在一句话里了,所以要去掉一个。

10.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

错误修改:把“呼救”改为“求救”

正确答案:把“遇难者”改为“被困者”

错误原因:这句话从语感上是读不出来的。同学对“遇难者”一词没有仔细地考虑它的意思,“遇难”是已经死了,怎么还能呼救呢?显然是不对的,所以需要修改。

易错成语 篇4

1空穴来风

【解释】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误用】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

【解释】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误用】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

【解释】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误用】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

【解释】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误用】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

【解释】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误用】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

【解释】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误用】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

【解释】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误用】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

【解释】只用于对方或他人

【误用】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集思广益

【解释】广泛吸收群众有有益的意见。

【误用】主语应该是领导者,不能是提意见得群众。

10首鼠两端

【解释】迟疑不决。

【误用】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

【解释】过分赞美的言词。

【误用】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

【解释】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误用】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

13蓬荜生辉

【解释】谦敬之辞,对方的来访或赠送的字画使自己的寒门增添光辉。

【误用】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

【解释】事物败坏到无可挽救。

【误用】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错。(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15出奇制胜

【解释】作谓语,不带宾语。

【误用】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意气用事

【解释】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

【误用】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17不知所云

【解释】批评说话人说得不好,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误用】不能用来批评听者理解力差。

18义无反顾

【解释】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误用】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

【解释】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误用】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

【解释】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

【误用】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差强人意

【解释】大体上使人满意。

【误用】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

【解释】自谦之辞

【误用】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风声鹤唳

【解释】惊慌疑惧,自相惊扰,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误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24敬谢不敏

【解释】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意思是我因为无能所以推辞重任。

【误用】常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25人满为患

【解释】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误用】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6鬼斧神工

【解释】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像是鬼神之作。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27始作俑者

【解释】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

【误用】常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8文不加点

【解释】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

【误用】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29侧目而视

【解释】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误用】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30良莠不齐

【解释】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误用】不用于能力、水平、成绩等参差不齐。

31无所不至

【解释】什么坏事都干。

【误用】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32危言危行

【解释】危:正直。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33评头论足

【解释】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误用】现在多用于讨论一个人,是不对的。

34休戚与共

【解释】同欢乐共悲哀。

【误用】与患难与共不同。

35置之度外

【解释】为正义的事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误用】不能用于贬义场合。

36翻云覆雨

【解释】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误用】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37弹冠相庆

【解释】贬义。一个坏人作了官,同伙们也互相庆贺有官可作。

【误用】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即使是坏人互相庆贺,如果与上台掌权无关,也不可用。

38期期艾艾

【解释】口吃。

【误用】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9无可厚非

【解释】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

【误用】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40不胫而走

【解释】消息传得很快

【误用】不是表示东西丢失

41身临其境

【解释】自己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误用】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42茕茕孑立

【解释】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

【误用】使用时句中不能有独自、孤独、一个人等语义重复的词语。

43耿耿于怀

【解释】不能忘怀,萦绕于心,形容有心事。

【误用】不能用于记住别人的好处。

44因人成事

【解释】自己无能,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误用】不能对第三人说。

45耳提面命

【解释】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

【误用】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场合。

46耸人听闻

【解释】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误用】不能说这个事情耸人听闻。

47骇人听闻

【解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误用】与耸人听闻常常混用。

48咬文嚼字

【解释】一般用于贬义,多指死抠字眼。

【误用】被用于表扬。

49处心积虑

【解释】贬义。费尽心思筹划干坏事。

【误用】用来表褒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50火中取栗

【解释】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误用】即使冒险为别人出力,没有上当的意思,也不可用。

51忍俊不禁

【解释】俊,笑。

【误用】只能说我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52责无旁贷

【解释】责,责任。

【误用】只能说我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53参差不齐

【解释】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

【误用】不用于时间等。

54绘声绘色

【解释】形容描写生动逼真

【误用】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55危言危行

【解释】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误用】常被误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56不刊之论

【解释】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57振聋发聩

【解释】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误用】不能形容声音大。(形容声音大用震耳欲聋。)

58安之若素

【解释】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误用】不能表示心里安稳。

59济济一堂

【解释】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误用】不能形容一般人多,更不能形容商品。

60汗牛充栋

【解释】只形容藏书很多。

【误用】不用于其他事物。

61叹为观止

【解释】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事物,耍说令人叹为观止。

【误用】只能用于赞美。

62赏心悦目

【解释】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误用】只能用于美好的景色。

63相敬如宾

【解释】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误用】不能用于无夫妻关系的人。

64上行下效

【解释】贬义。

【误用】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65无所不为

【解释】什么坏事都干。常有人用于赞扬

【误用】错说成以无所不为的勇气。

66无所不至

【解释】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误用】不能用于表示非常关心,跟无微不至不一样。

67信笔涂鸦

【解释】随手乱画

【误用】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

68目无全牛

【解释】技艺十分纯熟。

【误用】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69振振有词

【解释】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误用】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

70下里巴人

【解释】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对,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误用】不能表示俗人、下等人。

71改弦易辙

【解释】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误用】不能代替改邪归正。

72面目全非

【解释】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误用】不能表示变化大得不认识。

73见异思迁

【解释】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误用】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74不足为训

【解释】不值得作为准则。

【误用】与教训无关。

75亦步亦趋

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贬义。

【误用】不能表示紧跟潮流。

76万人空巷

【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常被误用作街巷空空无人之意。

77心有余悸

【解释】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误用】有人凡表示害怕就用此语。

78登堂入室

【解释】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79望尘莫及

【解释】比喻远远地落后,赶不上。

【误用】而鞭长莫及是指力量达不到,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不能相互替换。

80投桃报李

【解释】褒义词,报答他人的好处。

【误用】错用来表示报复,恩将仇报,以怨报德。

81改头换面

【解释】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误用】不用于中性的改换样子。

82望其项背

【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83差强人意

【解释】差,程度副词,勉强。大体上使人满意。

【误用】经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84一蹴而就

【解释】一步就成功

【误用】误解为一气呵成。

85若心孤诣

【解释】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刭了很高造诣

【误用】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86耳闻目睹

【解释】就是听到和看到

【误用】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87光怪陆离

【解释】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

【误用】误认为贬义。

88如履薄冰

【解释】比喻行事特别谨慎,存有戒心

【误用】只能用于主观心理,不能表示客观存在的危险状态。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89文不加点

【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写文章粗心大意,不加标点。

90明日黄花

【解释】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实词、虚词、易错成语 篇5

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

检察:检审被检举的犯罪事实

流传:传先来或传播开,指较大范围的传播

留传:传下来,遗留下来给后世

遏制:指制止、控制

遏止:多指用武力阻止

不耻:不认为什么可耻

不齿:表示不愿意提到

遵照:指示

遵循:规律、原则

遵守:规则、秩序、制度 遵从:教诲、意愿

穿凿附会:指在论证中勉强解释,生硬联系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讨论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陈词滥调:陈腐、空泛的论调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不着边际:形容空泛、不切实际

信口开河:指不假思索地随口乱说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闭门造车:比喻不管客观情况如何,只凭主观意愿办事

并驾齐驱:必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齐头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种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行

等量齐观: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对待

不分伯仲:比喻事物不相上下

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相互照耀,映射,形容美好的景象

和光同尘:比喻与世俗混同,不露锋芒,多指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贬义

相得益彰:两个人或两件事相互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相互辅助,互相促进,缺一不可

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新的方法或风格

离经叛道:背离正统的思想和传统

标新立异:指故意提出新奇的见解,表示自己与众不同

推陈出新:指对旧事物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创新

别出心裁:构思、主意、办法与众不同

第2页 /共 13页

独树一帜:风格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不拘一格:不限于一种规格和方式,比喻打破常规

度过:指过去的意思,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如“光阴、童年”等

渡过: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等

传颂:传播颂扬,侧重于歌颂

传诵:流传诵读,侧重于读

甄别:通过考核来辨别真伪

鉴别:一般用来判别事物的好坏

流风余韵:前代流传下来的好的风尚

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情,情绪就紧张起来

心存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回想起来心里还是很害怕

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惊愕失色:因惊恐而改变神色

虚无缥缈:指看不见,摸不着虚幻但实际又存在的东西,就像人的思想境界一样,没有实体感

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空中楼阁: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理论

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

昙花一现:比喻事物出现之后很快就消逝了

行迹:行动的轨迹

形迹:指举动和神色

纷繁芜杂:侧重强调多而杂乱,没有条理

盘根错节:强调客观事物的关系很复杂,难以切断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墨守成规:侧重于不愿做出改变的主观意愿

一成不变:侧重于没有发生变化的这一客观事实

趾高气昂: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养子

胸有成竹:形容人做事之前已有通盘的考虑

踌躇满志:形容谋事成功,愿望达到而感到快慰自得的心情,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意

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贬义

渔利:指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第3页 /共 13页

充斥:充满,多指厌恶的色彩

充溢:充满,流露,中性词

斡旋:一般用于重大场合调解:法院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大行其道:指某事或某物流行、泛滥、充斥于世,多含贬义

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一定的时间里就发展的特别快,能迅速壮大起来,多含褒义

屡见不鲜:多次见到,不觉新奇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妇孺皆知:形容一看就明白的简单事物,侧重事物的简单

家喻户晓:形容广为流传,人人皆知,侧重流传性广

众所周知:强调大家普遍知道

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自然现象不引用,如“太阳东升西落“)沾沾自喜:侧重自己感到高兴

得意洋洋:侧重受到外界的表扬而高兴

光怪陆离: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名声大噪: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侧重于由于一个契机,使它出名

享誉中外:在国内外取得很好的声誉

如日中天:好像太阳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烜赫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适用对象为人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救火扬沸: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

独具匠心:指在技巧和文学艺术方面有独创的构思和创造性

匠心独运:指在技巧和文学艺术方面有独创的构思和创造性

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文学艺术方面有独创的构思和创造性

兢兢业业:形容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靓丽:漂亮、美丽,多用于年轻女性

壮丽:雄壮美丽

华丽:光彩美丽

艳丽:鲜艳美丽

敬赠:自己向对方赠予财物

第4页 /共 13页

惠赠:别人赠送给自己

摈弃:为了达到利益,抛弃已有,不念旧情,贬义

摒弃:已有或未有

抛弃:已有

扔弃:已有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

掩耳盗铃:比喻欺骗不了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变幻莫测:变化又多又快,让人不可捉摸,多用于形容气候、政治风云、命运等

变化多端: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和规律

斑斑驳驳:指色彩杂乱

孤鸾寡鹄:比喻单身的男女

光前绝后:比喻事情做的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融会贯通:各方面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

兼收并蓄: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并保存下来

兼容并包:将所有各方面都包容在一起

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相形见绌:指和同类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望其项背:比喻赶得上,只能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不可企及: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如影随形:比喻两个人关系密切,常在一起

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一唱百和:附和的人较多

跌宕起伏:事物多变不稳定

推脱:推卸责任,将责任推给别人

推诿:推卸责任,将责任推给别人

推托:借故拒绝

推却:借故拒绝

一如既往:态度没有任何变化,还是从前一样

天翻地覆:指变化巨大或闹的很凶

惊天动地:指某个事件声势或意义极大

第5页 /共 13页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鬼出电入:比喻变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举棋不定: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有办法)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无办法)

头昏眼花:头脑眩昏,视力模糊

语焉不详:虽然谈到了,但是说的不详细

闪烁其词:语言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含贬义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正直,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后乱说

鞭策入里:分析透侧,切中要害

捉襟见肘:形容衣衫褴褛或顾此失彼

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才是主要的讳疾忌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文过饰非: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讳莫如深:指隐瞒的没有比这更深的了,表示有事不肯说出来

守口如瓶: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信手沾来:随手拿来,用不着怎么思考,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千篇一律:事物形式陈旧呆板,侧重于无变化,机械重复

千人一面:一千个人的面孔都一样,侧重于雷同

金科玉律: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清规戒律:指不合理的条条框框

抹杀:完全勾销,一概不承认

扼杀:比喻摧残、压制发展中的事物

蔚为大观:形容事物丰富多彩,形成盛大壮观的景象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形成风气

屈服:降服、折服

就范:听从支配和控制(一种妥协)

流逝:指时间流逝

流逝:指有用的物质或美好的东西散失掉

寥若晨星:人或事物

历历可数:事物

第6页 /共 13页

伺候:上对下,下对上

侍候:下对上

善于:技巧,好、坏均可

擅长:技能,只能是好

烟消云散:事物消失的无影无踪

风流云散:有影响、有成就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

如鸟兽散:形容溃败逃散。也比喻集团或组织解散后,其成员各奔东西,含贬义

敬爱:侧重尊敬

爱戴:侧重拥护

半途而废:不坚持,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浅尝辄止:不肯下功夫,研究不深入

浮光掠影:观察不细致(程度)

走马观花:观察很粗略(速度)

轻描淡写:说话或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删繁就简:删除复杂部分,趋于简明

刻意:用上全部心思

蓄意:居心、存心

曲解:贬义

误解:中性

鬼使神差:好像有鬼神在指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有想到要做的事情

防微杜渐:坏思想、坏作风刚刚冒出头时,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下去

防患未然:在事故发生前就加以防备

恻隐之心: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

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逐渐:多用于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变化

逐步:多用于人为的变化,表示行动或变化有阶段性且连续不断

殊途同归:采取不同的方法,达到相同的结果

斗转星移:时序变迁,岁月流逝

甚嚣尘上:形容忙乱喧哗的情状,现多指反动或错误的言论十分嚣张

纷纷扬扬:指雪、花、叶等飘洒的多而乱

洋洋洒洒:指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躬行: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躬身:自身,自己

第7页 /共 13页

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风俗不易改变

一曝十寒: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懒散,没有恒心

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惊心动魄: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触目惊心: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

怅然若失: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丧,好像丢了什么死的姹紫嫣红:形容花品种繁多,五颜六色

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和特色

千姿百态: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丰富

气象万千: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千变万化: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

婀娜多姿:形容各种轻盈柔美的姿态,多用于女子

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异彩纷呈:形容突出的成就或表现纷纷呈现,外在的突出

浮现:过去经历的事情再次在脑子里显现,呈现

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侧重于言

毋庸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没有怀疑的余地,侧重于“疑”

毋庸讳言: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

百感交集: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浮想联翩: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安之若素:面对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静

桂冠:指某种光荣称号

王冠:君主在某些隆重场合所戴的礼帽

不绝如缕:情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络绎不绝: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陵墓:指帝王诸侯的坟墓,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

陵寝: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借指帝王陵墓

沉渣泛起:比喻已经绝迹了的陈旧事物又重新出现,贬义

贫弱:指国家、民族贫穷衰弱

劳苦:勤劳辛苦

清苦:形容读书人的守贫刻苦

第8页 /共 13页

赞助:支持并协助

援助:支援帮助

资助:以财物相助

体验:侧重经历、过程

体味:侧重感受

管窥蠡测: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如梦初醒: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如坐云雾:比喻头脑糊涂,不能辨析真理

不知所以:不明白什么原因

精湛:技艺高超、学问精深

深沉:形容性格、感情、声音等

寻章摘句:多指读书、写作侧重推敲词句、不讲究义理

断章取义:不顾全文或讲话的内容和愿意,孤立地摘取对自己有利的某段话或某句话的意思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模仿别人的文辞、经验或方法

牵强附会:勉强把本不相关或关联不大的事物硬扯在一起

言不尽意: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言不达意:言语或文章表达不清所要表达的内容,意义

言不由衷:说的不是真心话

言不及义:说话说不到正经的事情上来

笑颜逐开:多形容人满脸堆笑的表情和喜悦的心情

欣喜若狂:高兴得发狂了一样,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精密:精确细密,强调“精确“,多用于形容仪器、设备

周密:周到而细密,强调“周全“,多用于形容计划、调查

严密:周到,没有疏漏,强调“严谨“,多用于形容理论、论证

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要有针对性

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坐而论道: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动

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大,后来劲头很小

外柔内刚:外表柔和而内心刚正

英雄气短: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虚有其表:空有好的外表,实际上不行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第9页 /共 13页

高不可攀:形容很那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连绵:形容词,形容山脉、河流、雨雪等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雨雪时,指雨雪在时间上的连续不断

连亘:山脉之间的横向连接

轻慢:对人不尊敬,态度傲慢

轻视:看不起

拍手称快:形容仇恨得到消除、正义得到伸张或目的得到实现时的痛快心情

众口交谪:互相埋怨,含责备之意

瞠目结舌:形容极端惊讶或窘迫

不可偏废: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不能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一脉相连:血脉相承的密切关系

唇齿相依:比喻关系非常密切,相互依存

不露声色: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星罗棋布:数量多、分布广

鳞次栉比:房屋、船只等排列紧密、整齐

美轮美奂:建筑物华丽,房屋布置,舞台布置均可

雕栏玉砌:建筑物华丽

标榜:表示夸耀、吹嘘,含贬义

泾渭分明: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式微:原指国家或世族衰落,现泛指事物衰落

衰退:常用于形容精力、意志、经济等

尽心竭力/竭尽全力:争取一个好的结果

一贫如洗:一贯很穷或现在很穷

倾家荡产:一开始不穷,而后因为某事变得很穷

名不副实: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符,指空有虚名

名副其实: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名不虚传:用于证实听来的名声不是假的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重新活动起来,含贬义

人云亦云:形容只会随声附和,没有主见

亦步亦趋:形容处处模仿或一味追随他人

嘘头:逗人发笑的话或动作

水乳交融:感情融洽或结合十分密切

第10页 /共 13页

如影随形:彼此关系密切

手法:操作上的技巧

手段:方式

效尤:仿效不好的事情,含贬义

效仿:仿效好的事情,含褒义

故乡:精神上的依赖

家乡:自己的家庭祖祖辈辈的居住地

前功尽弃:以前的功劳和努力全部白费

毁于一旦:多指长期劳动的超过一下子被毁掉

功亏一篑:比喻做事只差最后一点没能成功

功败垂成: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

杀鸡取卵:比喻目光短浅、缺乏深谋远虑,只图眼前利益,也形容反动派对人们的残酷剥削

竭泽而渔:比喻目光短浅、缺乏深谋远虑,只图眼前利益,也形容反动派对人们的残酷剥削

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饮鸩止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按部就班:愿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步骤做事

循序渐进:学习或工作按照顺序逐步前进

安步当车:缓缓步行,当作坐车

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或比喻股市下跌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不稂不莠:比喻人不成材或没出息

不落窠臼:不落俗套,比喻有独创风格

垂涎欲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比喻看到好的东西,十分羡慕,极想得到

大巧若拙: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

得鱼忘筌: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

独善其身:本指注重自身修养,保持节操。后亦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身外事

耳濡目染:眼睛经常看到,耳朵经常听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

孤注一掷: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第11页 /共 13页

各行其是: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

各得其所:各自得到其所需要的;事物或人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货真价实:货物质量好;价格公道;原是旧时商人招揽生意的用语。也可形容地道、不走样、不离谱

荒诞不经:形容说话荒唐,毫无根据

含沙射影: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含糊其词:亦作“含糊其辞”。话说得含含糊糊,不清楚,不明确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疾首蹙额: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积微成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结果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谨小慎微: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小,不敢放手去做

跼天蹐地:形容处境困窘,戒慎、恐惧之极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居功自傲:自以为有功劳,觉得了不起

居安思危: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居高临下: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辩,说起来没个完

老骥伏枥: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迈,仍有雄心壮志

正颜厉色:容颜端正,态度严肃

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朝不保夕:原指生命危急,现在多用来形容生活艰难或情况危急

鱼目混珠:比喻以好充次,以假乱真

泥沙俱下: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一脉相承:比喻从同一系统、派别承接、流传下来

言简意赅:形容说话或文章简明扼要

食言而肥:形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守信用

响遏行云:形容声音非常响亮

举案齐眉:多形容妻子尊重丈夫,也泛指夫妻互敬互爱

万籁无声:一点声音也没有,多形容自然环境的清静或冷清

第12页 /共 13页

望洋兴叹:比喻因为所不及或条件不够而感到无可奈何

微乎其微:形容极小或极少

谈笑自若: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裹足不前:形容有所顾虑或思想保守而停止前进

吐故纳新:比喻扬弃旧的,吸收新的

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从根本的、主要的问题着手,而只在细枝末节上用力气

安之若素:对不顺利,不如意或不正常的情况,和往常一样毫不在意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如履薄冰:比喻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强调主观意愿的小心

百废俱举:许多被延误或搁置下来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百废待举:许多被延误或搁置下来的事情正在等待兴办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触目皆是:眼睛看到的都是。形容多而易见

俯拾即是:形容低下头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察言观色:观察言语、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

察颜观色:观察脸色以揣摩对方的心意

重整旗鼓:比喻受挫以后重新整顿力量,准备在干

卷土重来: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恢复势力,重新猛扑过来

畅所欲言: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侧重于没有顾忌地说话

各抒己见: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侧重于不守约束

各持己见: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侧重在不肯退让,含贬义

耸人听闻: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强调主观目的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不计其数:形容多的无法计数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

落落寡合:孤独的很难与别人合得来

落落寡欢:形容性格孤僻,缺少欢乐

面目一新: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字斟句酌:一字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

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目不斜视:比喻为人行止端正,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第13页 /共 13页

恬不知耻: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厚颜无耻: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诲人不倦:耐心地教导别人,不会厌倦

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处力却一无所得

万人空巷: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比喻某件事情的发生引起轰动

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含贬义

人头攒动:侧重于人口密度大

摩肩接踵:侧重于拥挤

必由之路:必须经过的途径,强调必要性

当务之急:强调紧迫性

徒劳无益:付出了劳动,但获得不到任何有益之处

无济于事:对事情的解决没有帮助

枉费心机:挖空心思、费尽心机,含贬义

复数易错剖析 篇6

易错1 复数的有关概念理解不清

例1 下面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有 个.

(1)两个共轭复数的差是纯虚数

(2)若[z∈C],则[z2≥0]

(3)若[z1,z2∈C,]且[z1-z2>0],则[z1>z2]

(4)若[a>b],则[a+i>b+i]

错解 4

分析 (1)当得到[z-z=2bi]时就认为是纯虚数,忽略了[b]可以为0的情况.

(2)认为任何一个实数的平方大于等于0可以推广到复数中.

(3)认为两个实数之差大于0等价于前一个实数大于后一个实数可推广到复数中.

(4)把不等式性质错误地推广到复数中,忽略不等式是在实数中成立的前提条件.

正解 (1)错误. 设互为共轭复数的两个复数分别为[z=a+bi]及[z=a-bi][(a,b∈R)].

则[z-z=2bi]或[z-z=-2bi].

当[b≠0]时,[z-z,z-z]是纯虚数.

当[b=0]时,[z-z=0,z-z=0].

(2)错误. 反例,设[z=i],则[z2=i2=-1<0].

(3)错误. 反例,设[z1=3+i,z2=2+i],

满足[z1-z2=1>0]但[z1,z2]不能比较大小.

(4)错误. [∵a>b,∴a,b∈R].

故[a+i,b+i]都是虚数,不能比较大小.

故正确的命题是0个.

点拨 看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准确理解与记忆复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易错2 复数相等的条件应用出错

例2 已知[x]是实数,[y]是纯虚数,且满足[(2x-1)+i=y-(3-y)i],求[x]与[y]的值.

错解 根据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可得[2x-1=y,1=-(3-y),]解得[x=52,y=4.]

分析 误把等式两边看成复数标准的代数形式加以求解.

正解 根据已知条件x是实数,y是纯虚数,可设y=bi([b∈R,b≠0]),

代入关系式[(2x-1)+i=y-(3-y)i],

整理得,[(2x-1)+i=-b+(b-3)i].

根据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可得[2x-1=-b,1=b-3,]

解得[x=-32,b=4,]则[x=-32,y=4i.]

点拨 在[a,b,c,d∈R]的条件下,[a+bi=c+di?a=c][且b=d].

易错3 方程有解的条件判断出错

例3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2i)x+2+ki=0]有实数根,求实数[k]应满足的条件.

错解 由方程有实数根得,

[Δ=(k+2i)2-4(2+ki)≥0],

解得[k≥23]或[k≤-23].

分析 误用系数为实数情况下方程有根的充要条件[Δ≥0]. 方程有实数根时,可把实数根[x=x0]代入方程整理成复数的标准形式,再根据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解出[x0]和[k]的值即可.

正解 设[x=x0]是方程的实数根,代入方程并整理得[(x02+kx0+2)+(2x0+k)i=0],

由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得,

[x02+kx0+2=0,2x0+k=0,]

解得[x0=-2,k=22,]或[x0=2,k=-22.]

点拨 复数方程有实根(或纯虚根)时,一般可以通过设元求解.

易错4 应用复数几何意义出错

例4 若[zz-1]为纯虚数,则复数[z]所对应的复平面内的点[Z]对应的轨迹是什么?

错解1 设[zz-1=bi(b∈R,b≠0),]

则[z=zbi-bi],有[z=-bi1-bi=-bi(1+bi)(1-bi)(1+bi)][=b2-bi1+b2],

由于[b]的取值不确定,因此无法确定复数[z]所对应的复平面内的点[Z]对应的轨迹.

错解2 设[z=x+yi(x,y∈R)],

由于[zz-1=x+yix-1+yi=(x+yi)(x-1-yi)(x-1+yi)(x-1-yi)]

[=x(x-1)+y2-yi(x-1)2+y2],

而[zz-1]为纯虚数,则有[x(x-1)+y2(x-1)2+y2=0,]

即[x(x-1)+y2=0,]整理得[(x-12)2+y2=14].

所以复数[z]所对应的复平面内的点[Z]的轨迹是以[(12,0)]为圆心,[12]为半径的圆.

分析 错解1是因为对参数方程的认识不到位,又受到复数[z]的复杂形式的影响. 而错解2的整体思路是对的,但分析在于忽略了复数[z=a+bi]([a,b∈R])是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a=0]且[b≠0].

正解 由于[zz-1=x+yix-1+yi=(x+yi)(x-1-yi)(x-1+yi)(x-1-yi)][=x(x-1)+y2-yi(x-1)2+y2],

而[zz-1]为纯虚数,则有[x(x-1)+y2(x-1)2+y2=0,-y(x-1)2+y2≠0,]

即[x(x-1)+y2=0,y≠0.]

整理可得[(x-12)2+y2=14(y≠0)].

所以复数[z]所对应的复平面内的点[Z]对应的轨迹是以[(12,0)]为圆心,半径为[12]的圆[去掉点[(0,0)]和[(1,0)]].

点拨 根据纯虚数的形式特征或性质求解复数问题,是一类比较典型的题目.注意:复数[z=a+bi(a,b∈R)]是纯虚数[?a=0且b≠0].

易错5 复数的“模”与“绝对值”混淆出错

例5 解不等式[z2-3z+2<2z-1(z∈C)].

错解 原不等式[?z-2z-1<2z-1]

[?z-1(z-2-2)<0].

[∵z-1≥0,∴z-2<2.]

[∴-2<z-2<2],即有[0<z<4].

分析 这种解法的错误在于未注意到“在复数集中,任意两个不全为实数的复数不能比较大小”,错误的原因是把实数中绝对值的性质“[x<a?-a<x<a(a>0)]”生搬硬套到复数模中.

正解 原不等式[?z-2z-1<2z-1]

[?z-1(z-2-2)<0.]

[∵z-1≥0, ∴z-2<2]且[z≠1].

其解为以点[(2,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内部,且去除点[(1,0)].

点拨 复数的模是一个实数,可以参加实数的任何运算,但是复数并不一定都能比较大小,所以不能由[z-2<2]得到[-2<z-2<2].

易错6 参数的范围限制挖掘不透出错

例6 已知[a∈R],则复数[z=(a2-2a+4)-][(a2-2a+2)i]所对应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错解 设[z=x+yi(x,y∈R)],

则[x=a2-2a+4,y=-(a2-2a+2),]

消去[a2-2a]得,[y=-x+2.]

即复数[z]对应点的轨迹是直线[y=-x+2].

分析 求复数[z]对应点的轨迹问题,首先设[z=x+yi(x,y∈R)]的形式,然后寻求[x, y]之间的关系. 上述错解的整体思路是对的,但是在消参过程中没有注意到[x, y]的范围出错.

正解 设[z=x+yi(x,y∈R)],

则[x=a2-2a+4,y=-(a2-2a+2),]

消去[a2-2a]得,[y=-x+2.]

即复数[z]对应点的轨迹是直线[y=-x+2].

又因为[x=a2-2a+4=(a-1)2+3≥3],

所以复数[z]对应点的轨迹是射线[y=-x+2][(x≥3)].

点拨 注意挖掘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在含参问题的解答中要考虑参数引起的范围限制.

易错7 根的虚实与复数模

例7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x+a=0]的两根为[x1,x2],若[x1-x2=2],求实数[a]的值.

错解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1,x1x2=a].

又[x1-x2=(x1+x2)2-4x1x2=1-4a=2],

所以[a=-34].

分析 在实数范围内成立的结论[z=z2]在复数范围内不一定成立,要分根的虚实讨论.

正解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1,x1x2=a].

(1)当[Δ=1-4a≥0],即[a≤14]时,[x1,x2]为实数,

[x1-x2=(x1+x2)2-4x1x2=1-4a=2],

所以[a=-34.]

(2)当[Δ=1-4a<0],即[a>14]时,[x1,x2]为共轭虚数,

由[x1-x2=2]知,[x1,x2]的虚部为[±i],

再由[x1+x2=-1]可得,[x1,x2]的实部为[-12],

则[a=x1x2=54].

综上得[a=-34]或[a=54].

点拨 实系数二次方程若无实根,则虚根成对共轭出现. 另外,含参问题一般要分类讨论.

复数易错概要

1. 复数的有关概念:

(1)复数[z=a+bi]的实部是[a]虚部是[b],实部与虚部都是实数;

(2)复数[z=a+bi]是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a=0]且[b≠0],容易忽视[b≠0];

(3)复数[z=a+bi]的共轭复数是复数[z=a-bi.]

2. 复数不能比较大小.

3. 对实数[x],[xmn=(xm)n],其中[m∈R,n∈R];对复数[z],[zmn=(zm)n],其中必须满足[m∈N?,n∈N?],不能将实数的运算律不加思考的迁移到复数的运算中.

4. 解方程时要注意未知数的范围,不可惯性思维认为都是在实数范围内解方程,在复数范围内解方程可设[x=a+bi].

上一篇:德语论文写作引论小结下一篇:IBM服务器采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