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戏曲教案

2024-10-02

初一戏曲教案(通用9篇)

初一戏曲教案 篇1

第八课 河北梆子的艺术特点

一、课型:新授课。

内容:

1、乐器、板式风格特点

2、经典赏析《三岔口》片段

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目标:

a、了解掌握河北梆子的板式、常见曲牌的特点。

b、了解河北梆子伴奏乐队的基本配置和乐器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经典赏析《三岔口》片段和学打锣鼓经活动,让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音乐伴奏的表现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河北梆子艺术特点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爱河北地方戏曲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河北、喜爱本土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打锣鼓经,了解河北梆子的板式特点

四、教具

CAI多媒体课件

打击乐器

五、教法

讲解、引导欣赏、多媒体演示。

六、教学过程:(1)导入

经典赏析《三岔口》 简介

宋代,三关上将焦赞,因杀死王钦若门婿谢金吾,被发配沙门岛;任堂惠奉命暗中保护。解差押解焦赞行至三岔口,夜宿于刘利华店中。任堂惠赶至店中宿下,入夜,任、刘因误会引起搏斗。打斗间任被焦赞认出,任说明身份,二人解除误会。

播放

经典赏析《三岔口》片段 提问:这是文场戏还是武场戏?

你都听到了哪些伴奏乐器?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课件展示(2)主体部分

河北梆子的乐队由什么组成呢?

A、传统伴奏乐器,文场以板胡为主,笛子为辅,其他乐器有梆子、笙、唢呐、三弦等。建国后,乐队有了很大的发展,今天文场乐器有板胡、梆子、笛子、三弦、电子琴、琵琶、二胡、中胡、阮等;武场乐器有板鼓、梆子、大锣、铙钹、手锣、小钹、碰钟、堂鼓、花盆鼓、唢呐等。

(课件展示)乐器的分类、样式,请学生说出乐器的名字

B 教师给学生展示几件打击乐器,请几位学生上来敲一敲,感受其音色 请学生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质、音色、材料的特点

C 简介河北梆子的曲牌和剧本的特点

曲牌:常用曲牌约有一百五十余首,其中,弦乐曲牌五十余首,管乐曲牌百余首。除在个别剧目中用于歌唱外,大部分曲牌(尤其是弦乐曲牌)主要用来渲染剧中的环境气氛,伴奏人物舞蹈动作。

剧本:河北梆子剧本词句通俗易懂,多为河北地方口语,富有浓厚的河北乡土气味。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越,伴奏铿锵有力。河北梆子唱腔分有生、旦、净、丑四行。此外,河北梆子在剧目唱腔伴奏等曾给老调梆子、评剧、丝弦、哈哈腔、乱弹以一定影响。

D 河北梆子的板式特点

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板和收板等。

E 再次观看《三岔口片段》,请学生说一说这段板式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

请学生模仿表演《三岔口片段》

(3)课堂小结(4)教学反思

初一戏曲教案 篇2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乌黑亮丽的秀发,却有人对此不满,硬生生地将头发染成五颜六色,显示自己多么新潮。说好听的是“时尚一族,说难听点就是一群“假洋鬼子。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庙宇佛堂供后人求神拜佛,却有人灵机一动,在庙门口支上张桌子:入庙收费。老天爷,虽说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难道连佛祖也准备下海经商了?!

更可气的是当人们拿自己头发开完刀,又借着佛祖的名义中饱私囊后却仍然不知满足,又将改革的矛头直指中国传统戏曲。

现在有人提出疑问:“传统戏曲非得传统演吗?他们认为“现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已经没有多少观众有耐心闭着眼睛坐在那里,边听边跟着哼上好几个钟头了。但是看戏嘛,本来就是去消遣的,要是赶着干什么急事儿,那么来看戏干什么?现在不也有许多年轻人去压马路,去喝咖啡,一逛、一喝就好几个钟头,这时候他们怎么不急了呢?所谓“生书熟戏,为什么老戏唱了那么多年还有人听,不就是冲着那“闭着眼睛坐在那里边听边跟着哼的劲头嘛?其实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戏曲界的观念要有所转变了,而是已有的观念实在荒唐。的确,观众的审美情趣在提高,选择的范围在扩大,他们完全有权利去看可看性极强的音乐剧或者在家里搜索电视频道看电视连继剧。但是难道因为这些原因就要把传统戏改成和音乐剧一样的玩意儿?观众喜好什么,就往传统戏里放什么,那请问“一批老观众就喜欢老腔老调,你把传统戏都改成别的了,拿什么给这些人看?谁说戏曲的生存就一定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呢?想来,流传至今的戏曲哪个不是传统剧目,那些胡编乱造的新编“戏曲有哪些流传下来了?

现在的现象真的很可笑,最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竟然对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戏曲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整天想方设法地要对传统戏曲进行手术,想从其肚子里整出个怪胎、异型。你说这些人是真的爱戏曲,想为戏曲找寻新出路吗?另一边他们却像发了疯似的挤长龙买门票去听明星演唱会。倒是那些外国佬却对中国传统戏曲情有独钟,看的是如痴如醉,有的甚至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学习戏曲。对于自己文化的喜爱程度竟然不及老外!我们这些炎黄子孙难道不感到汗颜吗?

现在想想那些提出“传统戏曲非得传统演的吗的人们简直是在无理取闹!这个问题不就等于在问“毛笔字一定要有用毛笔字写吗?。答案是肯定的。不用毛笔字写的字还叫毛笔字吗?!不按照传统演的戏还叫传统戏吗?!

各位啊!我们已经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糟蹋得差不多了!就让我们放过戏曲这一方净土吧!少动些歪脑筋去改良戏曲,多想些办法让人们了解戏曲,喜

戏曲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教师的引导,揭示学习的目标——京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京剧选段,提问:

1、你想知道哪些有关京剧的知识?

2、你想了解哪些有关京剧的问题?

二、教师结合学生问题,整理归纳若干个问题。

三、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认真学习专题。

四、学习本节课专题——京剧的历史

1、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产生。

2、教师导学。

3、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舞台演变。

五、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率。

2、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3、在小组学习中,“我”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小伙伴心中的位置。

4、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承担的部分。

2、欣赏《生、旦、净、丑荟精粹》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2、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沿革。

3、激发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对京剧行当和京剧表演的认识。教具准备:

1、电脑多媒体课件。

2、京剧脸谱。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超级联想

超级联想,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几个词组来联想另一个事物。西皮 二簧 沙家浜 国粹 梅兰芳

2、京剧知识知多少

师: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我国的京剧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而我国的京剧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国拜师学艺,把我国的京剧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国粹京剧了解多少呢?

二、京剧的形成

1、师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2、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和湖北,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视频)

三、欣赏传统京剧《空城计》

1、《空城计》剧情简介

2、欣赏《空城计》(媒体视频)问题:传统京剧《空城计》给你留下了那些深刻地印象?(1)唱腔旋律美

a、唱京剧唱腔以西皮、二簧为主要唱腔。西皮的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流畅明快,适合于表现欢快情绪;二簧的旋律则较为平稳,节奏舒缓,唱腔凝重浑厚,更宜于抒发沉郁、悲愤的情怀。

b、念:京剧表演中只说不唱,也称为念白。念白在京剧表演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生模仿京剧《拾玉镯》中孙玉姣和媒婆的念白 孙玉姣:啊,刘妈妈。

媒婆:什么喇嘛,喇嘛在庙里呢!孙玉姣:大娘,媒婆:老羊,老养上山吃草去啦!孙玉姣:我、我、我(哭)

媒婆:呦,你哭啊,哭吓唬谁啊,我才不怕你哭呢。你呀!你哭你吓唬你妈妈去。等你妈妈回来我非去告诉你妈妈去。

(2)动作程式美(介绍京剧的四大艺术特征——做,打)a、做:就是指京剧中的表演。

分别让学生观看京剧《拾玉镯》里孙玉姣喂鸡、开门、穿针的片段。讨论模仿。

b、打:就是指武功。在舞台上打是一种表演撕杀、打斗的艺术形式。俗称“打”。

c、服装华丽美 d、脸谱夸张美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有脸谱表示勇士义烈,如关羽、妾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1、“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

(1)“老生”就是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2)“小生”就是扮演年轻的男性。(3)“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男性。

2、“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1)“青衣”就是扮演家境贫寒或身受不幸遭遇的青年妇女。(2)花旦:是指天真活泼、直率爽朗或泼辣的青年妇女。(3)武旦:以武功为主的女性人物。(4)老旦:是指扮演老年妇女。

3、“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有脸谱的角色。主要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

4、“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角色上有文武之分。

五、欣赏京剧《空城计》 问题:请学生分辨角色和唱腔。

诸葛亮(老生)司马懿(净)司马懿的儿子(武生)

六、欣赏现代京剧《智斗》

1、《智斗》剧情介绍

2、欣赏《智斗》

问题: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的区别?

七、欣赏戏歌《说唱脸谱》 师:同学们,不管是传统京剧还是现代京剧。我们要想真正地演唱,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地。但是老师知道有一种唱法可以帮助我们过把戏瘾。你们听!

所谓“戏歌”就是用传统戏曲唱法演唱流行歌曲

八、拓展活动:

课后收集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喜欢的京剧作品,带到班上与同伴分享,进一步加深对京剧艺术的了解。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率。

2、能否运用学习过的知识,正确辨别唱段中演员的行当。

3、《甘洒热血写春秋》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2、继续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著名的京剧演员,了解四大须生及四大名旦,还有净行和丑行的演员。

3、通过学习《甘洒热血写春秋》了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节,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一字多音,如唱段最后一字“秋”的演唱。教具准备:

影片剪辑:《智取威虎山》简介、《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

课件《京剧著名演员》及其视频剪辑:马连良《草船借箭》、裘盛戎《赤桑镇》、梅兰芳《霸王别姬》、朱世慧《报药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急急风》节奏,学生采用走圆场的方式进教室。

二、互动学习

1、播放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说一说这是哪个角色?演员属于哪个行当?你认识这个演员么?

2、对!这是著名旦角演员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断。是旦行花衫。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这名京剧大师?

3、在旦行里,还有三个人和梅兰芳齐名,你知道他们都是谁么?四大名旦: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的四大名旦。

4、除了著名的四大名旦之外,你还知道京剧那些著名演员?

5、学生汇报上网查找的四大须生资料:30年代人们喜欢听京剧的唱腔,当时最负盛名的老生是:马连良,谭富英、杨森宝、奚啸伯,他们被誉为京剧的四大须生。

6、欣赏马连良《草船借箭》片断。

7、净行俗称大花脸。在京剧界有“十净九裘”的说法,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教师介绍净行演员裘盛戎,并欣赏裘盛戎《赤桑镇》片断。

8、认识著名丑行演员:朱世慧,并欣赏朱世慧的《报药名》。

三、学习演唱

1、观看《甘洒热血写春秋》片断,他是生旦净丑中哪个行当的?选自哪出戏?

2、对!这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当中的一个片断。现代京剧,又叫样板戏,是经过改革了的京剧,所以对于行当的划分并不像正统的京剧那样严格。杨子荣是生行的角色,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生或者武生。而是经过创新了的。谁来说一说《智取威虎山》讲述了什么事?

3、介绍剧情,并观看影片剪辑。

1946年,我军某部团参谋长率部队进山,发动群众,以便消灭逃进威虎山的土匪座山雕。经过侦查,威虎山倚仗着地堡暗道,想要制胜最好是智取。参谋长派侦察排长杨子荣改扮土匪打入威虎山,杨子荣假意把联络图交给了座山雕,座山雕因其献图有功,劳苦功高所以提拔了杨子荣,被封为“老九”,并一起喝庆功酒。除夕夜杨子荣趁着土匪们为座山雕祝寿的时机,将匪徒灌醉,此时大部队赶到,全歼顽匪。

这一段就是匪徒们在为杨子荣庆功的时候,杨子荣所唱的一段。表现了杨子荣机智勇敢,深入虎穴当卧底,并要取得最后胜利《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决心和信心。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唱段。

4、再听,音乐的力度和情感是怎样的?用什么样的速度去演唱?

5、听录音模唱,体验京剧的唱腔。

6、你感觉哪一句不好掌握?

7、指导演唱

①分句演唱,并进行初步纠正。注意咬字归韵:“洒”“显身手”“写”“秋”。

②视唱最后一句“秋”的曲谱。观察拍号和以前接触的歌曲有何不同?教师讲解板眼。

③添入戏词演唱最后一句。

④力度处理:开始mf~“甘洒热血”f~“秋”mp~mf

6、完整演唱这一唱段。

7、体验与感受:你觉得唱京剧与唱歌有什么不同? 京剧更加注重板眼,更加讲究字正腔圆。

四、课后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京剧的几个著名演员并学习了《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唱段,并扮演一下杨子荣。请同学们课后查一查,除了《甘洒热血写春秋》这个唱段之外。《智取威虎山》里,还有哪些精彩的唱段。可以给同学们介绍和演唱,好吗?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率。

2、在模拟演唱活动中,能够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4、《唱脸谱》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唱脸谱》。

2、认识京剧脸谱,并了解初步脸谱分类知识。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画笔、白纸等。教学过程:

一、赏析与导入──看脸谱

1、组织教学: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始上课

2、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的知识(1)脸谱的产生;(2)脸谱的颜色;(3)脸谱的样式。

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

1、新授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多媒体投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人物。

2、歌曲范唱

(1)谈话: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2)学生自由谈。

3、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

(3)随钢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思考与创作──画脸谱

1、欣赏:录音播放京剧唱段,学生思考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2、创作:(背景音乐与播放京剧)(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画脸谱。(2)在音乐中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四、反馈与小结──演脸谱

1、学生戴自制脸谱唱歌曲,教师伴奏。

2、小结(多媒体投影展示)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五、结束课业

在京歌《唱脸谱》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的程度和参与率。

2、在模拟演唱、活动中,能否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5、欣赏《急急风》

教学内容:

1、了解戏曲乐队中的“场面”。

2、欣赏“武场” 《急急风》。

3、认识戏曲乐队中的各种乐器。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中乐队伴奏的形式。

2、认识乐队中的主要乐器

3、欣赏《急急风》 教学重点:欣赏《急急风》 教学难点:合作演奏《急急风》 教学准备:板鼓、大锣、小锣和铙钹。教学过程:

一、乐队介绍

1、认识乐器及乐队介绍。播放课件,介绍各种乐器。

2、了解锣鼓经。

3、“锣鼓经”是我过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锣鼓合奏记谱法。

二、欣赏《急急风》

1、欣赏《急急风》。

2、提问:你能听出表现的是什么情绪?

3、再次欣赏,自己敲一敲这段《急急风》。

4、分小组排练。

三、分组汇报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的程度和参与率。

2、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参与,能否与他人合作,完成打击乐的演奏。

6、欣赏《京调》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国粹京剧艺术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兴趣,并初步了解竹笛的有关知识及该乐器的音乐表现力。

2、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从小热爱祖国的戏剧艺术。教学重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听赏戏剧音乐的习惯,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民族吹管乐器——竹笛。

教(学)具准备:录音机、钢琴、课本 教学过程:

一、引情感知

1、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京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简单介绍京剧,及伴奏中的两种乐器:曲笛、京胡。

2、介绍《京调》

师:乐曲是顾冠仁于1960年根据京剧西皮原板和西皮流水音调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乐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模拟人们熟悉的京剧唱腔,配以轻快流畅的伴奏音型,构思别具一格,表现了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

二、欣赏乐曲《京调》

1、分段听赏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好听的乐曲。并说说听后有什么感受。(1)听第一段,老师哼唱A段旋律,让学生对A段旋律有了初步感受。师讲解:乐队奏出引子部分,源于京剧的过门音调,接着出现由竹笛演奏的第一部分主题

(2)听第二段,老师哼唱B段旋律,同样使学生对B段有所了解。清脆明亮的笛声,模拟人们熟悉的京剧唱腔,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活泼的快板于一段过门之后,再由竹笛奏出下一段京剧音调。

(3)听第三段,请学生说说感受

音调舒展,飘逸,与第一段活泼的主题旋律形成对比。

2、唱一唱A—B两条曲调。(见书本15页,学生反复练习)

3、完整欣赏

师:下面让我们来完整地欣赏这首乐曲。请学生来说说乐曲中A—B两条曲调各出现了几次?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欣赏了乐曲《京调》,初步感受了我们的国粹京剧艺术的魅力,课后欢迎对此感兴趣的同学找出一些名家名段来共同欣赏、学习。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率。

2、学生对第一乐段记忆的准确性。

戏曲欣赏教案提纲 篇4

第一课

戏曲综合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杂技等多种艺术要素。中国戏曲到十二世纪形成了完整的形态。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经过八百多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发展,现在,在全国各地有三百多个剧种在演出,古今剧目,数以万计,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

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戏曲”,专指“宋杂剧”

国学大师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戏曲”

古代歌舞、滑稽戏、说唱艺术

勾栏瓦肆 唐玄宗“梨园”

角色行当

生、旦、净、丑

生:男性角色

1、老生(须生)

2、小生

3、武生(A长靠武生B短打武生)旦:女性角色

1、正旦(青衣)

2、花旦

3、老旦

4、武旦(A刀马旦B武旦)

5、彩旦(丑旦、丑婆子)

净(花脸):男性角色

1、大花脸(正净、大面)

2、二花脸(副净、二面架子花脸)

3、武二花(武净、摔打花脸)

4、油花脸(毛净)丑(小花脸):无丑不成戏

1、文丑(A袍带丑B方巾丑C毡帽丑D巾子丑

E彩旦)

2、武丑(开口跳)

戏曲语言

常用手法:自报家门(引子、定场诗、坐场白)、跑龙套、亮相、起霸、打背弓、耍下场、抄过场、趟马、走边、对子、档子、抬轿、跑圆场等

基本技巧:腰腿功、毯子功、把子功、翎子功、扇子功、水袖功、帽翅功、甩发功等;

特殊技巧:变脸(抹脸、吹脸、扯脸)、吹火、打出手、椅子功、耍大旗、耍帽翅、耍素珠、走矮子等

第二课 京 剧(1)

“生、旦、净、丑、杂、武、流”七行,明代服饰为基础。工老生谭鑫培、工旦角王瑶卿,老生: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周信芳、高庆全、李少春、谭富英等;旦行: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张君秋、言慧珠、童芷苓、关肃霜等;净行: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裘盛戎、袁世海等;小生:程继光、余振飞、叶盛兰;武生:杨小楼、尚和玉、盖叫天;丑行:王长林、肖长华、叶盛章等;老旦:李多奎、龚云甫等。“梅兰芳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称世界三大艺术表演体系。

京剧流派的繁荣是京剧艺术的成熟的结果。老生演员谭鑫培在演唱上运用“云遮月”的嗓音,声调悠扬婉转,长于抒发低沉哀怨之情;在做工上发挥武生特长,身段灵活洒脱、干净洗练。他把青衣、老旦、花脸众行唱法及昆曲、梆子、大鼓等音调有机地融入老生唱腔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后有许多人以谭为宗,人称谭派传人。此后,京剧在武生行、旦行都有不少演员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武生行早期的俞(菊生)派、黄(月山)派、李(春来)派,旦行早期的王(瑶卿)派。时至20年代,京剧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起。老生行中有的余叔岩的余派、言菊朋的言派、高庆奎的高派、马连良的马派、周信芳的麒派、杨宝森的杨派、奚啸伯的奚派等。20年代,余、马、言、高在剧坛有“四大须生”之称。旦行的流派发展也很迅猛,如梅兰芳的梅派、程砚秋的程派、荀慧生的荀派、尚小云的尚派、于连泉的筱派、黄桂秋的黄派、李多奎的李派等。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发起评选旦角演员的活动,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获得前四名,被人们称为“四大名旦”。除了个人流派的繁荣以外,因地域文化之别也形成了一定的流派。京剧的“京派”、“海派”就是这样形成的。京派以北京为中心,亦称“京朝派”;后者以上海为中心,包括南方地区的京剧,亦称“南派”或“外江派”。京派讲究严谨的艺术规范、严格的师承、完美的表现,但又有拘泥成规之弊;海派讲究艺术上的革新,敢于突破旧范、大胆创新、追求新奇效果,但又易流于粗疏。京剧流派的形成,是京剧走向繁荣的标志。徽班进京

“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三庆的轴子,和春的把子,四

喜的曲子,春台的孩子”

四喜班是嘉庆初年才进京,以昆腔为主,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的竹枝词;和春班是庄亲王府召集徽班艺人组成的,多演《水浒》、《施公案》、《三国》等武戏;春台班以徽调的三小戏为主。

四大徽班班社又各具特点,各有所长:三庆擅长演出故事曲折的大轴子戏;四喜擅长演唱曲子;和春擅长武把子,其技艺令人叫绝;春台则是孩子演员的出色。

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京剧艺术发展的最突出成就,是京剧表演流派的繁荣

和京剧艺术进一步走向世界。

昆 剧

——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 昆剧

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的原名叫“昆山腔”,简称“昆腔”,元末明初,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江苏昆山一带产生,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唯一入选的剧种。

“昆山腔”,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江苏太仓的音乐家魏良辅,对昆腔加以改革,整合昆腔曲唱的规范,形成了昆曲曲唱体系。经过改造后的昆山腔流利清远,柔媚细腻,被称为“水磨腔”。所谓水磨调,是说音调极其细腻柔婉。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来的最细腻滑润,所以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

完成昆山腔的又一重大革新,将昆山腔推上戏曲舞台,成为戏剧,是由梁辰鱼的《浣纱记》开始,从音乐方面弥补了水磨调“冷唱”的不足,同时把传奇文学与新的声腔以及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之场面形态,第一次将昆曲搬上剧坛。昆山腔在剧曲中的首次运用,引起了轰动,并很快压倒了其它一切声腔,一时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戏曲,并流传南北各地,这就是昆剧。

艺术特点

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昆剧的表演拥有一整套“载歌载舞”的严谨表演形式

昆剧表演的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昆剧的念白:语音带有吴侬软语的特点。其中,丑角还有一种基于吴方言的地方白,如苏白、扬州白等,这种吴中一带的市井语言,生活气息浓厚,而且往往用的是快板式的韵白,极有特色。

昆剧的舞台美术包括丰富的服装式样,讲究的色彩和装饰的以及脸谱使用三个方面

戏曲角色服装和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穿着很为相似。武将自有各式戎装,文官亦有各样依照封建社会阶级等级不同的穿戴。脸谱用于净、丑两行。属于生、旦的极个别人物也偶然采用,《牡丹亭》: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有“曲仙”之称。明代传奇中罕见的长剧,共55出。

披着浪漫主义外衣的现实主义作品;杜甫后裔杜宝之女杜丽娘、柳宗元28代孙柳春卿即柳梦梅、春香、陈最良、黄 梅 戏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有“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等;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等。现代黄梅戏在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专戏专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了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它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

一、唱腔

黄梅戏唱腔分为两大类一小类,即主调、花腔、阴司腔。

(1)主调

又称正腔,是黄梅戏中常用的板腔系统的唱腔,男腔为宫调式(1--5定弦),女腔为徽调式(5--2定弦)。

(2)花腔:

是对传统“花腔小戏”唱腔的总称。如《夫妻观灯》、《打猪草》、《蓝桥汲水》、《补背褡》、《打纸牌》、《卖杂货》、《三字经》、《送绫罗》、《瞧相》、《讨学俸》等小戏。

(3)仙腔、阴司腔:

仙腔:又名道腔、道情,原为神道出场专用的曲调,曲调旋律流畅,也是由4个乐句组成的单段体结构。

阴司腔:又名“还魂腔”。旧戏中多用作鬼魂出场或人物病重将死时演唱。旋律低沉优美,凄苦悲凉,有较长的拖腔。

黄梅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即所谓“三打七唱”。

豫 剧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

豫剧音乐分有四个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福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表演风格朴实、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欢迎。

豫剧音乐丰富多采,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

脸谱和戏曲研究课教案 篇5

刘燕忠

教学目标:

1.学习戏曲的脸谱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粹——京剧以及京剧里的脸谱文化。

2.通过学唱歌曲《说唱脸谱》里的京剧唱段,让学生们对京剧的演唱有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喜爱。

3、通过戏曲脸谱的学习和京剧唱段的演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们领略戏曲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脸谱文化中普色和分类和人物性格的关系。

2、京剧唱段中要注重字正腔圆和气息的运用,在正确的乐句进行换气。

3、结合对唱段中各个历史人物的了解,唱出京剧的韵味。

教法安排: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

(1)播放歌曲《说唱脸谱》,通过歌曲里的京剧唱段,引出“京剧”一次。

(2)结合歌词“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观看PPT图片,引出“脸谱”一次,最后引出本课的课题:戏曲脸谱与京剧唱段。

2、脸谱介绍

(1)脸谱:是我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

(2)提出问题:为什么唱段中是“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不是红脸的窦尔敦?蓝脸的关公呢?

(3)脸谱的特点:与人物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

(4)脸谱颜色的分类:具体介绍红脸、黑脸、白脸、蓝脸、黄脸、绿脸、粉红脸,介绍七种脸谱的代表人物:关公、张飞、曹操、窦尔敦、典韦、程咬金、廉颇等等,请学生讲一讲他们的小故事,最后老师补充。

3、学唱京剧唱段

(1)请学生再欣赏一遍歌曲

(2)教师介绍歌曲:《说唱脸谱》是一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戏歌,借鉴京剧唱腔和旋律,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使整首歌听起来琅琅上口,亦歌亦戏。这首歌由作词家阎肃作词,作曲家姚明作曲,并由青年歌手谢津演唱,流传甚广,深受人们喜爱。

(3)教师范唱一遍京剧唱段(4)分句教唱

(5)教师弹奏歌曲,学生演唱歌曲。(6)分组进行练习(7)跟着教师的伴奏演唱

(8)教师指出学生演唱中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注意咬字,京剧演唱注重字正腔圆,并且要在合适的地方进行换气,例如最后一个字“喳”要唱七个小节,因此气息和重要,要在第四小节进行一次换气,换气时要注意气息下沉,演唱时气息要饱满。(9)最后全班一起跟着伴奏音乐演唱。

4、学做京剧表演动作

教师给学生示范一两个有特色的京剧亮相动作,可以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篇6

1、汉字起源和演变:(1)起源:汉字起源于六千多年前,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称为“图画文字”。(2)商代形成完整体系。

(3)演变:此后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发展。总趋势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发展(魏晋为界限)第一阶段 魏晋前为“自发阶段”(重实用功能)第二阶段 魏晋以后“自觉阶段”,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行书、草书,臻于成熟。(隶楷草行书法艺 术化,兼具审美、实用功能)a 楷书艺术:发展情况----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代表钟繇、王羲之。唐朝楷书步入盛世。代表:初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盛唐: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晚唐: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有实用价值。

《九成宫醴泉铭》 《颜氏家庙碑》 《玄秘塔碑》 b 草书艺术:魏晋以来名家辈出。

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流畅,纵性,审美价值高。

代表: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盛唐张旭、怀素 c 行书艺术: 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 和草书的放纵,兼具审美 和实用价值。代表: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祭至文稿》(天下第二行书)、宋朝苏轼《寒食贴》、元 朝赵孟兆页、明朝文征明。

二、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演变、特点、代表: ①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代表作战国帛画《人物驭龙图》和《人物龙凤图》。

②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

代表作: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和河南洛阳东汉墓《夫妇宴饮图》,是工笔重彩的杰作。

③魏晋时期,士大夫画家总结出绘画理论,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

代表: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并提出以形写神,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④隋唐时期,是中国绘画的一个 高峰。继承前代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代表:隋朝展子虔《游 春图》,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初唐阎立本《步辇图》。盛唐“画圣”吴道子,人称“吴带当风”,《送子天王图》。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⑤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代表: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

⑥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文人画特点: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强调个性,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写意画精品: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黄甲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书法实例: 牛牛牛牛牛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三、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汉字书法是线的艺术,它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情和气势。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美,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京剧的出现

1、中国戏曲发展概括:①戏曲是从原始歌舞发展而来的。

②春秋战国出现优怜(艺人)③元杂剧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

④明朝江苏昆山一带形成昆曲,流传甚广。2001年昆曲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

2、国粹艺术――清代京剧的崛起(1)京剧的形成及条件

①清朝前期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地方戏曲与昆曲争雄。昆曲逐渐脱离 群众,日趋 衰落。

②乾隆末年:安徽徽 剧戏班进京,风行一时。

③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兼收其 他民间小调形成新剧种――“京剧”(2)发 展:①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着名艺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 ②清朝京剧逐渐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泛流行的剧种。民国以来,又逐步走向世界。

浙美版四年级第四课戏曲人物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

难点: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

三、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水墨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越剧红楼梦乐曲进场。

刚才大家听到的这一段是普通的歌曲吗?(不是)那是什么?(戏曲,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戏曲,可能同学们包括像老师一代人都很少接触,其实啊,戏曲是一门底蕴非常深厚的艺术,那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接触一下戏曲,好吗?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好,首先许老师想看大家的课前预习情况,考考你?

1、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你知道有哪些剧种吗? a、京剧:中国的国粹,最有代表性的一种。b、越剧:浙江,上海,江苏 c、豫剧:河南一带

d、黄梅戏:发源于安徽,非常具有乡土气息。e、粤剧:广东一代

f、川剧:流行于四川一带,g、皮影戏

2、你知道中国的戏曲有哪些角色吗?(生、旦、净、丑)

3、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有谁?(梅兰芳)

(三)、欣赏戏曲表演片段。

好,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来近距离地接触一下戏曲吧!我们来看一个戏曲表演片段。(播放视频)

1、你觉得戏曲中的人物造型怎样,和我们现代人有什么不同?(脸部,眼神,头饰、服饰)

2、他们的动作怎样?(具有舞蹈性,夸张,具有节奏感)

(四)作品欣赏

1、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润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体会水墨语言的大

胆运用)

2、欣赏儿童水墨画作品与戏曲人物图片比较,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

(五)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六)评价延趣。

(1)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2)教师小结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初一戏曲教案 篇8

学戏曲

教学内容

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流行于本地区的主要戏种为主题的艺术综合实践课,也是本单元学习前的准备和铺垫。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流行剧种设计不同的内容。)教学重难点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了解我国部分主要戏曲的特点,同时欣赏部分唱段。2.认识、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戏曲的历史发展以及相关剧目和部分优秀演员。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奶奶您听我说 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 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1)发展历史:流行于浙江省嵊州市一带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越剧的前身,是二十世纪初流传于浙江嵊县一带的小型演唱班子,它以山歌小调为基础,人称“小歌班”。在这一阶段全由男演员扮演。后来,“小歌班”吸收了余姚滩簧、绍剧等剧种的剧目、曲调和表演艺术,逐渐得到发展,并增加了男女合演;至三十年代,它又演变为全是女子演出。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2)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3)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 设问的问题:

▲这是哪出戏中的唱段?演员扮演的是哪个行当? ▲简单了解《屈原》的剧情。

2017.3.1 最新版

▲此段唱腔在音乐旋律上、演唱技巧上表现了屈原怎样的精神?

▲欣赏范曾的作品《屈子行吟图》:画家运用怎样的绘画技巧表现屈原 “独立不倚”、“至诚一片”,光明磊落、爱国爱民的伟大襟怀的。(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模唱:感受音乐风格。

(4)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分析:两个角色分别是谁?属于哪个行当?(5)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3.演员介绍

提问:“屈原”这个角色是谁扮演的?尹桂芳多扮演风流潇洒、文雅温柔的书生。尹派艺术,在演唱上特点鲜明。尹派的唱腔艺术,醇厚质朴、跌宕有致,观众认为具有“圆、润、糯”三大特点,40余年来,风靡越剧界,经久不衰,在越剧小生中学尹派的占大多数,有“十生九尹”之称。代表作有《盘妻索妻》《沙漠王子》《浪荡子》等。4.拓展性作业

分小组自愿结合,课下收集资料,下节课向学生们分组介绍我国其他地区的剧种。从几个方面入手:发展历史、音乐风格、主要剧目、优秀演员等。

初一戏曲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烦燥

贤惠

惊愕

委曲 B.窟窿

家俱

签字

弥补 C.联络

松弛

斡旋

脉膊 D.昧心

混账

敲诈

暂且

解析:A项,“燥”应为“躁”;B项,“俱”应为“具”;C项,“膊”应为“搏”。答案:D 2.对下列破折号的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周朴园 „„你——你贵姓?(表示声音延长)B.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表示语气断断续续)C.周朴园 „„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表示解释说明)D.周朴园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表示解释说明)解析:D项破折号表示话题转变。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人称代词比括号里的人称代词更能体现人物的性格,其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我)有点亲戚——用“我们”淡化了周朴园和“这个人”的关..系,更利于表现周朴园尽力掩饰自己的虚伪性格。

B.周朴园:„„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你)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用“我们”拉近了和侍萍之间的距离,表明周朴园良心发现,对过去的过失感到内疚。

C.鲁侍萍:„„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我们)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你)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第一处用“你”更能突出鲁侍萍对周朴园的痛恨,第二处用“你们”是将矛头直指周家这个罪恶的封建资产阶级家庭。

D.周朴园:你(我们)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这里用“你”更能表现周.朴园怕承担责任的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征。

解析:“良心发现,对过去的过失感到内疚”不对,周朴园只不过是在哄骗侍萍,怕侍萍揭露真相,影响他的地位。

答案:B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罪犯一方面大肆散布虚假信息,另一方面________他人介绍熟人与分公司签订承包协议,并许诺从工程队交纳风险金中给予高额提成。

②黑妮七岁上就给一个小商人家里做童养媳。婆家拿她当牛马________,还不断打她、骂她。

③不顾后果地迎合朋友的不正当需要,这种________就是一种无知和盲从。

④面对记者,他表示有些诋毁让他非常________,但面对记者,他表示没有办法去回应,回应了就是在迎合对方的炒作。

A.指使

指使

意气

委曲 B.支使

支使

意气

委屈 C.指使

支使

义气

委屈 D.支使

指使

义气

委曲

解析:指使: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支使:命令人做事。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有这种气概或感情。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使人受到委屈。委曲:(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事情的底细和原委。

答案:C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部分,不能用括号内的成语替换的一项是()A.她现在老了,嫁给一个下等人,又生了个女孩,境况很不好。(举步维艰).....B.以后她又嫁过两次,都是很下等的人。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么?(遇.......人不淑)C.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软硬兼施)......D.矿上的工人已经在昨天早上复工,你当代表的反而不知道么?(蒙在鼓里)...解析:A项,“举步维艰”,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一步都十分不容易。B项,“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行不端的丈夫。C项,“软硬兼施”,软的手段和硬的手段一齐用(含贬义),与语境不符。D项,“蒙在鼓里”,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答案:C 6.根据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心情和神态,下面所缺的四个舞台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周朴园(①)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②)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③)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④)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A.①忽然严厉地 ②怨愤 ③冷冷地

④悲愤 B.①忽然严厉地 ②悲愤 ③冷冷地

④怨愤 C.①冷冷地

②悲愤 ③忽然严厉地 ④怨愤 D.①冷冷地

②怨愤 ③忽然严厉地 ④悲愤

解析:舞台说明提示了人物的神态和心情,对情节起推动作用。周朴园在确定鲁妈是侍萍之后的“忽然严厉”表现了他的色厉内荏,之后“冷冷地”则反映了他冷酷无情的真实面目。鲁侍萍由“悲”到“怨”的变化也反映了她愤怒情感的加深。

答案:B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周公馆的不期而遇,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矛盾冲突。....B.这位资深的演员在话剧《雷雨》中的精彩表演,令人叹为观止。....C.这篇评论《雷雨》的文章观点怪异,言语偏激,一旦刊载出来,必定会走投无路。....D.周朴园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多个小工,这种令人发指....的事他都干得出。

解析: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用在这里不合语境。A项,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用在此处恰当。B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用在此处恰当。D项,令人发指:使人愤怒得头发都竖了起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的样子。用在此处恰当。

答案:C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曹禺这个名字对我们是很熟悉的,他的处女作《雷雨》奠定了他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杰出地位,也成为中国话剧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

B.观众普遍认为,新版《雷雨》演员台词功底深,演戏老到,张弛有度,凸现人性回归的命运主题,他们让经典老戏绽放出了新的光彩。

C.郑榕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获得者,他从1954年开始扮演《雷雨》中的周朴园,用了近50年左右的时间,对人物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总结。

D.《雷雨》中周朴园的一句“无锡是个好地方”,成了无锡对外城市形象的宣传用语,但这句话被译为“Wuxi is a good place”后,引发了诸多市民的争议。

解析:A项,不合逻辑,“曹禺这个名字对我们是很熟悉的”主客颠倒,应改为“曹禺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是很熟悉的”;B项,偷换主语,“凸现人性回归的命运主题”的主语应该是“新版《雷雨》”;C项,“近„„左右”矛盾,应删去“近”或“左右”。答案:D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周朴园 你看,这是他们三个人签字的合同。

鲁大海(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伸手去拿,想仔细看一看)他们不告诉我,自己就签了字了?

周朴园(顺手抽过来)对了,傻小子,没有经验只会胡喊是不成的。鲁大海 那三个代表呢? 周朴园 昨天晚车就回去了。

鲁大海(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他们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周 萍(怒)你混账!

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 开除了!?

周 冲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周朴园(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周冲愤然由中门下。

鲁大海 哦,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①

周朴园 你胡说!

鲁侍萍(至大海前)走吧,别说了。

鲁大海 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② 周朴园(厉声)下去!仆人们(拉大海)走!走!

鲁大海 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③

周 萍(冲向大海,打了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账东西!大海还手,被仆人们拉住。周 萍 打他!鲁大海(向周萍)你!仆人一起打大海。大海流了血。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仆人们住手,仍拉住大海。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周 萍(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④你打的这个人的妈。鲁大海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鲁侍萍(呆呆地望着周萍的脸,又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随下。

9.品味画线的句子,分析它体现了此时侍萍怎样的心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戏剧中的人物语言最富有个性色彩,只有仔细品味人物语言的深层含意,才有可能探究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分析这道题时注意结合上下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揣摩人物的想法,同时也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作用。

答案:侍萍此时的心理是矛盾的。她听了周朴园的表白,起初是抱有幻想的,但当见到周家人对鲁大海的态度时,尤其是周萍打大海后,她非常失望,所以伤心地大哭,愤怒地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同时也更认清了周朴园的本质。可毕竟母子连心,她见到周萍欲与之相认,却又不能相认,利用“萍”和“凭”同音字的转折,巧妙地表达了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的痛苦复杂的心情。可以说侍萍对周萍又爱又恨又有失望,所以她走的时候才会呆呆地望着周萍的脸,继而又哭起来。

10.分析文中①②③④处破折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破折号的作用有: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标示插入语,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标示话题的转换,标示声音的延长,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等。要正确解答本题,必须要熟悉破折号的作用,结合上下文答题。

答案:①②③处标示话未说完而被强行打断,而④处标示话题的转换。

11.怎样理解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这句话?联系课文分析周朴园对鲁大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品味人物的语言要善于抓住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即人物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同时也要根据文意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答案:周朴园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阶级立场上来对待大海。周朴园对刚刚才知道是自己亲生儿子的鲁大海有一丝父子之情,所以他制止周萍及仆人打大海,但他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明知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却不肯相认、还讽刺嘲笑他是傻小子,说没经验只凭意气胡喊是不行的,甚至把他开除,维护自己的利益。他的“不要打人”主要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大度讲理,不与大海一般见识,捞个好名声,这正是他虚伪的一种表现。

12.联系课文分析鲁大海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不能空发议论,要联系人物在剧中富于个性的语言和动作,体会他们的品格形象。

答案:大海是个有觉悟的工人,他痛恨剥削者、压迫者,敢于反抗斗争。在周朴园的矿上,他鼓动罢工,闹得最凶,被选为罢工工人代表。与老奸巨猾的周朴园相比,他显得幼稚而又缺乏斗争经验。但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他立场坚定,表现出了大公无私的斗争精神,对资本家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的斗争虽然失败了,但他勇于反抗压迫者的精神值得赞美。

三、语言表达

13.“言为心声”,简单的语气词后往往隐藏着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根据《雷雨》的剧情和上下文的意思,分别写出下面台词中“嗯”和“哦”隐藏的内容。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鲁侍萍 亲戚?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抓住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说的话要符合剧中人物的特点,要符合语境。答案:说“亲戚”有点冒失(唐突),得转换话题。别再假惺惺了。

14.依照文段中的画线部分补写句子。

在《雷雨》中,阶段冲突使夫妻相见不相识却相恨,父子相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子相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兄弟相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相认却相斗 不相亲却相怨 不相识却相仇

15.戏剧《雷雨》中的许多人物都触及我们的心灵,引起情感的共鸣。请阅读剧本,捕捉触动你心弦的点点滴滴,为“触动心弦的剧本人物”草拟一段评价语。形式可以创新,展示方式不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鲁侍萍:爱人自私地抛弃,现实残忍地放逐,使这颗温柔善良的心备尝酸楚,饱受煎熬。蓦然回首,已是三分柔情七分恨,声声怨诉,字字血泪。面对不能相认的亲生儿子,更是柔肠百转,寸心如割。感动,为这个处于感情旋涡中心而又无可奈何的弱女子感动。

(2)鲁大海:一个不畏强权的好代表,一个孝敬母亲的好儿子,心直口快,疾恶如仇,敢作敢为,为人耿直。在他纯洁的心灵中,正义公平,占据了全部;但他生命中也充满了悲情,他不知道自己对抗的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也不知道和自己大打出手的竟是自己的亲哥哥。他的为人,他的性格,在悲情剧本里更显得感人。

(3)周朴园:在爱情、亲情和经济利益、名利地位面前,周朴园的选择着实让我们吃惊,我们不禁怀疑:金钱难道真的是毁灭美好人性的毒药吗?也许在他经历失去一切的痛苦之后,他会懂得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第二课时 拓展提升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讣告/朴素 灾难/难过 伺候/侍候 ......B.薄弱/停泊 处所/犯怵 角逐/诡谲 ......C.宿敌/夙愿 悭吝/纤细 磊落/擂鼓 ......D.懈怠/机械 帷幕/纬度 吊唁/谚语 ......解析:A项,fù/pǔ,nàn/nán,cì/shì;B项,bó/bó,chù/chù,juã/juã;C项,sù/sù,qiān/xiān,lěi/lãi;D项,xiâ/xiâ,wãi/wěi,yàn/yàn。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汗涔涔 指手画脚 鼎力相助 蓬荜生辉 B.胁奏曲 敝帚自珍 斧底抽薪 相形见绌 C.摆架子 立杆见影 日甄完善 蛛丝蚂迹 D.热烘烘 遍体麟伤 生灵涂炭 高朋满坐

解析:B.“胁”应为“协”。“协奏曲”指由一个独奏者(奏小提琴、钢琴等)和一个管弦乐队合作演奏的大型器乐曲,一般由三个乐章组成,故用“协作”的“协”。“斧”应为“釜”。“釜”是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代的锅。“釜底抽薪”指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C.“杆”应为“竿”。“甄”应为“臻”,“臻”指达到(美好的境地)。“蚂”应为“马”,“蛛丝马迹”指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D.“麟”应为“鳞”。“遍体鳞伤”指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坐”应为“座”,“高朋满座”指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应用“座位”的“座”。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鲁侍萍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________的,反映了那个时代下层妇女的悲剧命运。②屈原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神情悲怆,他________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永远挚爱的人民。

③他只是在亲近他最喜爱的大自然,他来访问静静的秋林,他来________那微语的落叶,借以感知大自然的脉息,用以形成他乐曲中的神奇旋律。

A.原形 流连 倾听 C.原形 留恋 倾听

B.原型 流连 谛听 D.原型 留恋 谛听

解析: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谛听:指仔细地听。

答案:B 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好的批评家的文字是________的,他们往往不在语言上________。就像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一样,评到佳处,直接来一“妙”字,并不用一大通理论说妙在何处,可是我们便感觉此是妙处了。无需多言,读者此时已经________。

A.平铺直叙 字斟句酌 心照不宣 B.平易近人 字斟句酌 心领神会 C.平铺直叙 咬文嚼字 心照不宣 D.平易近人 咬文嚼字 心领神会

解析:平铺直叙: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或形容文章容易理解;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平和。态度谦逊和蔼,对待人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咬文嚼字:形容过分斟酌字句而死抠字眼,多指读死书而忽视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也可用在讲话时过分推敲字句以炫耀自己,略带贬义。字斟句酌:指对字句反复推敲琢磨,多半用来称赞人讲话或写文章,在语言上认真推敲,也可用来读文章时对语言的仔细品味。心领神会: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鲁迅先生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无非是在告诉人们:不用刀的杀人和不见血的杀人,实在比严刑峻法还严酷,被杀害的范围和人数也要更多更广泛。B.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

C.1934年曹禺的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真正成熟的中国现代话剧的标志。

D.哈姆莱特的复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

解析:A.搭配不当,“广泛”修饰范围,“多”修饰“人数”。C.语序不当,应为“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D.主语不当,“担负”的主语不是“事件”,应在“既担负着”前面添加“哈姆莱特”。

答案:B 6.依次填入下列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古典戏曲发展到元代,可以说是登上了一个高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唐诗宋词元曲,世人皆言,说明元曲与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代表一个朝代的珍品,这与其语言艺术的成就是分不开的

②关汉卿是本色派的语言大师,王实甫则为文采派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西厢记》堪称文采派的典范

③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几乎是完美无缺的,其文辞之华丽、故事之曲折、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均属一流

④元杂剧分为本色派、文采派两派。本色派以朴素无华,自然流畅为语言特色;文采派则以词句华丽、文采璀璨为特点,并十分注意修饰词语,有很好的修辞技巧

A.④②③① C.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解析:C项,第一句是概说,所以①应放在最前面;先有对本色派和文采派的概括,然后再举例;③中的“这部作品”紧承上句中的《西厢记》。

答案:C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戏剧选段,完成7~10题。周朴园(低而缓地)倒了来。

蘩 漪(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周朴园(向四凤,高声)倒了来。(四凤走到左面倒药)周 冲 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妈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那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蘩 漪(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四凤放下药碗)周朴园 ①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蘩 漪(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②喝了药,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蘩 漪(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周 冲(反抗地)爸!周朴园 ③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 冲(拿着药碗,手发颤)爸,您不要这样。周朴园 你说什么?

周 萍(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爸爸的话吧。爸爸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周 冲(含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爸的气是不会消的。蘩 漪(恳求地)留着我晚上喝不成吗?

周朴园 ④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该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繁 漪(望望周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又放下)不!我喝不下!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周 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 萍(走至蘩漪面前,向周朴园,求恕地)爸爸!周朴园(高声)跪下!

(周萍望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身体发抖)周朴园 叫你跪下。(周萍正向下跪)蘩 漪(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向右边饭厅跑下)

(节选自《雷雨》第一幕)7.文中①~④处是舞台说明,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A.忽然严厉地 怒视

冷峻地

不高兴地 B.不高兴地

忽然严厉地

怒视

冷峻地 C.怒视

不高兴地

忽然严厉地 冷峻地 D.冷峻地

怒视

不高兴地

忽然严厉地

解析:①处的台词是“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可以看出此时此刻的周朴园还带有一种劝说的态度,表情不可能是“忽然严厉地”,也不可能是“怒视”。②处是在蘩漪不想喝药而让四凤把它拿走之后,周朴园大概没有想到蘩漪会这样做,所以“忽然严厉地”符合剧情的发展,由此可得出选B项。

答案:B 8.结合舞台说明,谈谈蘩漪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周朴园逼迫蘩漪喝药,蘩漪内心非常痛苦,但仍然“忍顺地”消极反抗,“声颤”“恳求”显示了她不愿屈从于丈夫淫威的努力。但在周朴园“怒视”、强迫之下,内心的桀骜不驯使得她表现得很激烈,“忽然”叫四凤拿走,“拿起药又放下”。最终,面对周朴园叫周萍下跪,她强忍住心头的怨愤,“一气喝下”。

9.“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这句台词有何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句潜台词含意深刻,应结合周朴园历来的颐指气使和一家之主的心理来揣摩。答案:我在家中是说一不二的,你必须听我的。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做违规的事,否则要收拾你。

10.根据文意,结合《雷雨》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蘩漪这一艺术形象的认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目的是引导同学们阅读《雷雨》全剧,学会分析戏剧中人物的艺术形象。

答案:蘩漪是《雷雨》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她的性格是矛盾复杂的。蘩漪有自己的憧憬和对幸福、爱情的追求,但她被禁锢在封建家庭的牢笼里,18年来呼吸不到半点新鲜空气,人性受到了压抑,残酷的精神折磨渐渐地把她变为乖戾、抑郁甚至阴鸷的人。她追求的是属于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范畴的爱情婚姻的自由,希望“得到一个男人真正爱他的女人”的生活。她执拗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又损害了别人的幸福;她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蘩漪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就在于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揭露了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激起人们对不幸的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于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深沉的思考。

三、语言表达 11.“周朴园是否真爱侍萍”是有争议的话题。下面有关该话题的辩论,请针对正方说法,以反方身份写一段话加以反驳。

正方:一般人认为周朴园冷酷、自私、虚伪,我方认为,就感情方面讲,他年轻时与侍萍相爱,是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伟大爱情。他本是一个善良热情、追求个性解放的阔少爷,但环境逐渐改变了他,只能忍痛割爱。这点可从他一直保留旧家具、旧衬衣、旧照片、旧习惯等方面看出来,三十年来,他一直活在痛苦中,因为他内心深处一直还爱着侍萍。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正如正方所说。周朴园的确是个极端自私、虚伪、冷酷的形象,他保留旧家具、旧习惯等仅仅是做给别人看的,只是时间久了有时连他自己也以为是真的。一旦侍萍亮明身份后,他的自私、冷酷的本性马上显现出来。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资本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逼迫侍萍投河自尽、想用金钱买断感情等事实足以证明他并不爱侍萍。

12.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

周朴园(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 萍(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甲句)周 萍(失色)爸!

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乙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要求列出两条理由,要仔细比较两句话在文字、句式、修辞等方面的差异,然后再进行表述。其实还可以增补,如:甲句,口语化,符合父子对话的情景,也利于舞台表演;乙句,连用两个“敢”字,口气严厉,表现出周朴园对周萍强烈的不满,同时也加深了周萍对“一件事”的误解,强化了戏剧冲突。

答案:(示例1)甲句更好。

①句中两次出现“一件事”,表明周朴园很重视这“一件事”。②使用长句,语气缓和,与前面的“严厉”形成对照,表现了周朴园复杂的心态。

(示例2)乙句更好。

①突显了动词“做”和“当”,表明周朴园希望周萍做事要敢于担当,符合剧情的发展。②使用短句,中间增加了语音停顿,合乎口语习惯,语气较周朴园前面的话更严厉。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所提供的特定情境,用谐音的办法在文中横线处填上一个得体的词语,帮助高青天完成对老婆由叹息到赞叹的转变。

话剧《雷雨》中,作家曹禺设计了这样一处令人拍案叫绝的台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用谐音的办法,巧妙写出了侍萍由对儿子的母爱亲情向对恶少的痛恶仇恨的感情挪移。古装喜剧电视片《明镜高悬》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县令高青天是个秉公办事、深得民心的好官,怎奈其妻蛮不讲理。一次,他被老婆噼里啪啦地训斥了一通,老婆刚离去,他忍不住叹气说:“真是个母„„”还没说完,老婆就跑回来追问:“你说我是个母什么?母老虎,还是母夜叉?”面对怒气冲冲的老婆,高青天深知,如果真枪实弹,锋芒毕露,定会闹得不成体统,不可收拾。高青天摇头否定了老婆的两个答案,灵机一动,说她是“__________”。这一下,老婆玉颜大展,乐不可支。其实她何尝不知道真实的答案呢!

上一篇:董事长致辞幼儿园庆典下一篇:难忘的泼水优秀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