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会初中记叙文

2024-05-31

演奏会初中记叙文(通用16篇)

演奏会初中记叙文 篇1

演奏会初中记叙文

一曲激昂活泼的《中国少年》揭开了今晚演奏会的序目,夜幕虽已轻垂,但轻快的鼓声正宣布着,一场丰富的听觉飨宴,才刚从礼堂里展开……。

此刻,我坐在演奏厅的席位,准备着迎接这热闹的邀约。满厅静谧中,我闭上眼,正沉淀着一日下来积累的尘嚣。骤然一声众乐齐鸣,唤醒了台下听众们,亦点醒了尚未有心理准备的我。那团结一致的提琴弦音此刻竟成了伴奏,缀饰着这首交响曲的男主角——大鼓,穿梭在鼓响中的管弦声,交错却不紊乱,好似一丝丝泉水,汇聚成一股清流,缭绕在溪中的`巨石间。我细谛听,那旋律令我找回了深层的记忆。这不正是《渡河》吗?我轻声哼唱,让思绪随着乐音旅行,旅行到船夫摆渡的小溪边,看着睿智的桃花姐和船夫互斗机智。今晚,我任由心情随着音符的引领恣意翱翔,让想像力不断飞扬、壮大。 九点半,演奏曲的余响淹没在如雷掌声中,明示了这趟旅程的结束,我心已回到演奏厅的座位上,但思绪仍然沸腾、激动,久未平息。一场丰富的交响乐之旅,解放了被烦恼牢牢系着的身心,让新回到了最原始的敏感、灵动,我爱上了交响乐,我爱上他独有的净化的力量。

旅游,总是给人们丰饶的收获,但这次的音乐之旅,给我的却是一个还原后的纯净心田。有幸能与这场充满力量的演奏会邂逅,让浸透烦闷尘嚣的心灵,得以彻底涤净、解放。

演奏会初中记叙文 篇2

一、情境导入, 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先导,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从实际出发的精心安排的导入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 形成良好的心理动态, 为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埋设教学措施作引线, 成为教学的先导。如:教学《Word中表格操作》的“删除单元格”时, 我设计:列举以前的删除操作, 请学生操作。让学生尝试删除一个单元格。学生选中操作对象, 按“Delete”键。现象:表格却纹丝不动。这是为什么?难道“Delete”键失灵了?让学生在表格中输入一些内容, 然后再选中表格, 再按“Delete”键。现象:“Delete”键起作用了, 但删除的只是表格中的内容, 表格本身并未删除。“Delete”键只删除表格中的内容, 用什么方法才能删除表格本身呢?设置误区问题让学生在“反面教育”的作用下,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逐步养成思维的批判性、严谨性和深刻性, 从而提高思维的品质。学生充满好奇, 兴趣盎然, 从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二、动手实践, 演奏高效自主的灵动课堂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 有一个很大的优势, 学生本来就有浓厚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永远胜过责任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采用“全面观察, 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优化教学方法。如:标题的排版, 文字的修改, 段落的连接, 分段, 段落调整, 段落排版, 调整字间距和行间距, 设置打印页面等等问题, 让学生通过上机, 依靠集体力量, 自行讨论解决任务。在小组的合作中, 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自我探索中迸发, 在主动参与中培养了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 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 心情会变得愉快, 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 观察力变得敏锐, 想象力变得丰富, 创造性思维更加活跃, 主动实践操作, 使课堂更具灵动性。

三、多元评价, 彰显自主学习的魅力

评价是自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生自学效果如何, 是否完成自学任务, 还存在哪些操作困惑, 这些都会在这个环节一目了然。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 评价主体多元化, 内容多维化, 方法多样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学生能发现新的问题, 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成功。

吉他:初中音乐演奏装备新亮点 篇3

关键词 初中音乐;演奏模块;吉他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112-02

1 前言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各初中学校对音乐课程做出不同程度的改进,然而大多数受到资金、设备等因素的限制,仅开设了歌唱与音乐鉴赏模块,缺乏开设其他模块的经验,尤其是演奏模块。为了培养学生的器乐演奏能力、音乐审美能力与健康的审美情趣,各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吉他的重要性,分析学生的学习规律,促进其掌握乐理知识与演奏技巧,提高其音乐能力。

2 具有丰富的选择性,易于被学生和家长接受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款式的吉他,外形优美,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根据吉他的档次,可分为高档、中档与低档,既有高达上万元的进口演奏吉他,也有一百元左右的普通吉他;在颜色方面,基本上各种颜色均有;在类型方面,有电箱吉他、电吉他、民谣吉他和古典吉他等,層次不同、喜好不同的吉他爱好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意选购。除此之外,吉他体积不大,方面携带,非常适合初中生。教师在课堂上应用乐器教学,必须注意不可选择价格昂贵的乐器,这样许多学生无法购置乐器。特别是小县城的学生,其家庭条件一般,没有富裕的经济条件,无法购买电钢琴。吉他不仅演奏风格多样,而且价格适中,初学者在购买时挑选价格在200~300元之间的即可,绝大部分家长都能够接受,也愿意为学生的学习而购置,所以可以保障在音乐课堂中顺利引入吉他。

3 难易程度比较适中,适合初中学生学习演奏

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对小型吹奏乐器、吉他和钢琴等有很大的兴趣。对于初学者而言,吉他比较简单,容易入门,其具有丰富多样的演奏形式,不仅可以展示个性,还能进行合奏。学生比较喜欢流行音乐,而吉他就是该领域的一种主要乐器,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网络与电视中的娱乐节目,学生对演奏吉他的明星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具有较多学习任务,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内无法利用很多时间学习乐器,从这一点而言,吉他比较适合应用于演奏模块之中。学生在学习吉他时无须机械地重复练习,如果自身具备一些乐理知识基础,再认真练习一段时间,大概一个月之后就能够演奏简单的独奏曲或者弹唱简单的歌曲了。而且初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除了具备乐理知识基础之外,身体发育也比较适合吉他学习,手指长短适中、结实有力,能够练习多种吉他技术,还能学习不同难度的和弦。

4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演奏各种风格的音乐

吉他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主流乐器,其表现力强、和声丰富、音色美妙,因此受到不同国家人民的喜爱,是弹奏人数最多、流传国家最广的乐器。观察国际乐坛可以发现,各国有许多吉他大师,他们举办的演出受到热烈的欢迎,而国际上举办的吉他赛事也有众多参与者,竞争十分激烈,每年都会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吉他爱好者学习热情高涨,深深地被吉他弹奏的魅力所吸引。人的手指接触吉他的弦后可以改变手指的位置与角度进行调节,并且发出许多美妙、独特的因素。如在琴桥处弹会发出华丽、开阔、明亮的音色,在琴孔处弹会发出忧郁、甜蜜、柔美的音色。观察六根弦的特性可以发现,123弦华丽、优美,好像夜莺的歌唱般甜蜜;456弦宽厚、低沉,好像诗人的低吟。

除此之外,吉他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技巧,能够模仿歌唱性乐器、钟声、黑管、低音号、小鼓、大鼓等。而且吉他能够演奏流行音乐、国内外经典名歌、民歌、校园浪漫等各种曲风不同的多元化乐曲,将作品完美地展现出来。吉他不仅能够当作伴奏、重奏乐器,演奏色彩丰富或复调的逻辑严密的和声,还能进行独奏,演奏出的独奏曲优美动听。同时具有这些功能的乐器很少,而吉他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合奏、重奏、独奏等演奏形式,吉他的另一种演奏形式也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它就是民谣吉他弹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还可以逐渐培养其音乐兴趣,养成终身音乐学习意识。

音量偏小是吉他的一个缺点,然而如今人们生活环境人口密集,练习这种音量小的乐器才不会扰民,可以选择更多时间段练习演奏,而且连接音箱或吉他拾音器均能够达到增大音量的效果。

5 利用培养音乐人才,使校园文化生活更丰富

是否具有足够的人才,人才是否具有多方面能力,是初中学校是否具有丰富多彩校园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在音乐课堂的演奏模块中引入吉他这种优秀乐器,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将新的力量注入校园文化之中,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永葆青春活力。学习民谣吉他的学生可以成立校园乐队,并且支持多种风格,倡导百花齐放;学习古典吉他的学生可以成立古典乐团,并且在具有一定规模后可加入艺术团队,使学校的艺术表演形式更加丰富,促进各个学校之间展开音乐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创作歌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其对音乐充满热情,成为创新型、实用型人才。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在每个月选择一个固定的日期开设专场音乐会,组织校内爱好吉他的学生参与其中,将会场作为一个平台,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沟通和交流。另外还可以组织其他艺术实践活动,如校内外吉他比赛,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在良好的氛围中向学生传授吉他的演奏方法。

6 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可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一些家长对吉他缺乏足够的认识,基本上局限于电视中舞台上同时唱、跳、弹的流行歌星,片面地认为弹奏吉他会导致孩子不听话、浮躁、不安分,进而对学习的兴趣降低。教师应当积极和家长沟通,更正其错误观念。大多数时候吉他是一件安静的乐器,初中生年龄较小,仍然比较贪玩,如果能够引导其心情平静地演奏完吉他乐曲,对于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1]。而且青少年通过学习吉他可以提高大脑的协调能力与左右手的平衡能力,有助于开发右脑的潜能思维,平衡左右脑,培养其自制能力、独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观察力、想象力与记忆力,使学生的性格、脾气发生一定的改变,成为开朗、自信、活泼的人[2]。

在人的一生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许多人由于没有兴趣爱好,在参加工作后经常感觉生活比较单调,缺少娱乐。如果在学生时期掌握了一件乐器的演奏方法,那么情况就会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学会吉他的演奏方法,在与人交流时就多了一个话题,空闲时不会无事可做,吉他可以终身陪伴自己。

7 结语

总而言之,在开设初中音乐演奏模块时,无论从哪方面而言,吉他都是具有多种优势的首选乐器,吉他课的开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如果音乐教师不具备吉他弹奏能力,学校可以组织相关培训,以教师的学习来带动学生的学习。这种方法能够普及与发展吉他演奏,使学生的课堂及课余生活伴随着美妙、真诚、质朴、清新的吉他音乐,陶冶情操,促使其与音乐产生共鸣[3]。

参考文献

[1]吴玉龙,孙舒君.现代指弹吉他演奏Finger-style中的节奏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5):146-147.

[2]陈云强.现代节奏律动在吉他演奏中的应用(四):FUNK吉他技巧的演奏与分析[J].乐器,2012(11):11-13.

想念_初中记叙文_初中作文 篇4

“器官衰竭”,看着医生给出的报告,全家的心碎了。空气中弥漫着悲伤的气息。您闭着眼睛,安祥地躺着,嘴角仿佛还有一丝微笑,我想您肯定是累了,睡着了。

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一定让妈妈不顾您的固执,给您请一个保姆,这样您就不会因重重地摔了一跤伤了骨头,而导致全身器官都衰竭了。

雨一直下着,时断时续,仿佛老天爷也在因您的离开而哀哭。“李昌华”这三个金色的大字一次次地在勋章、证书等“光荣榜”上出现,103岁,您跨越了两个世纪,见证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赶跑并杀死了一个个日本鬼子,见证了百年世纪风云,却没能等到中秋节的.生日。

梦中总会出现您伸手拿着一包牛奶递给我:“小雨,口渴了吧?快拿去喝吧,肚子饿吗?你自己去拿零食吃吧,那边有水果、饼干。”只有您才会这么亲切地叫着我的小名,只有您才会十分喜欢我们四个小家伙,丝毫不偏心于谁,只有您才会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抗战的故事,教育我们勿忘国耻。

忘不了,您后来瘦得跟婴儿般大小的脸,忘不了您脸上始终的微笑,更忘不了,那天傍晚夕阳美得迷魅,如血泪般浇满天空。

分数_初中记叙文_初中作文 篇5

走到房间里,又看到自己的桌上放着试卷,看着上面那鲜明的红色数字,让我无奈地低下头,耷拉着脑袋:成绩真的很重要吗?

坐在位置上,看着窗外的景色,想着现在的生活。我们每天坐在书桌前学习啊,学习的,到底为了什么?难道就像大人们说的,为了以后有个好的工作,好的生活……

为什么而学习?相信这个问题在每个同学的脑海里都出现过。“学习”是人的一生都在进行着的活动,就像孔子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我们现在在学校里学习是为了让自己积累足够的知识,充实自己的人生,通过书本的学习,吸收前人的一些经验和成果,丰富人生的内涵。我们学语文,为了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我们能够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让自己有数字的概念,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字问题;我们学常识,是为了了解生活中的“常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

春节_初中记叙文_初中作文 篇6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过年真热闹啊!除夕可以用一个字形容“忙”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在打扫卫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又是扫地,又是擦玻璃忙的不亦乐乎,不一会就把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打扫完房子。妈妈做年夜饭。奶奶在包饺子,奶奶在包饺子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奶奶在饺子里上了一些硬币。我不知道为什么,我问奶奶:为什么在饺子里包上一些硬币?奶奶说谁吃到这个饺子,来年福气多多。我看着这个饺子想:今晚我一定要吃到你。除夕最重要的是贴春联,爷爷贴大的,我贴小的。我看到爷爷把福字贴倒了说:爷爷你把福字贴倒了。爷爷说:不就是福到了吗。我似懂非懂。

除夕夜是最美好的时刻。大家团聚在一起,喝着美酒,吃着佳肴,看着电视,真是其乐无穷。我吃饺子的时候,吃到硬币了,奶奶说我有福气。

浅谈初中记叙文写作 篇7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前,主题

想要写好记叙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观察, 平时还要多读些课外读本, 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在写作之前需要多多思考、多多准备、多多积累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一、动笔之前关键是要审清题

在动笔写作之前, 需要认真地看题目, 甚至是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认真研究。审题的过程中要正确地明确文章的重点和中心思想以及主题要求。另外, 还要明白题目要求写出的重点是什么, 即关键点是什么。很多题目当中都藏有关键词, 这样的关键词也就是 “题眼”,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 要把它找出来, 这样也就能找出写作的中心思想围绕点。这样才不会跑题。有的题目很是简单也比较模糊, 我们更要认真找出关键词, 领会其含义。另外, 在题意搞明白后还要明确写作的体裁。碰到半命题的作文, 我们还要对已给出的题目进行分析, 明确规定之后还要填充另一半的题目, 这样把整个作文题填充完毕后通读一遍, 看是否连贯, 是否符合材料要求。

二、选择材料要慎重不跑题

在审清题意并且定好中心思想后, 需要选择好材料。选择材料要慎重, 要取舍得当, 要抓住那些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 对于那些无关中心的材料要放弃, 不能因为喜欢而选择它。

选择材料时候要注意:材料要具体真实和独特。选择的材料一定要是亲眼所见所闻, 这样才能反映我们的真情和实感。当然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联想是可以的。写作文的时候, 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以及心理活动, 还有把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 把主要的写具体, 所以, 材料也一定要丰富和具体, 这样文章才能具体且生动。材料有很多, 但是对于那些独特的、典型的材料, 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 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出彩。

三、列好提纲省时省力

一旦确定了中心, 并且选择了好的材料, 那么对于这些材料要怎么安排才得当, 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 这样都要好好地进行构思, 为了更好地表现中心, 我们应该列好提纲, 这样对于整体布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能够做到统筹安排, 不会顾头不顾尾, 省时省力。

写作提纲可以分为:写作的题目、中心思想和表现重点以及段落的安排等。

编写提纲时候需要注意: (1) 时刻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 (2) 要沿着一条合理的线索思路进行布局, 或是时间线索或是事情的前因后果或是人物出场的前后顺序。 (3) 要时刻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 对于哪些需要详写和略写, 对于怎么开头和怎么结尾都要认真考虑。

写记叙文需要作者的用心创造, 按照科学合理的办法, 经常训练, 还需要时常总结优缺点, 在生活的基础上升华思想, 这才是写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桂萍.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教育, 2013 (06) .

初中记叙文作文教学初探 篇8

关键词:记叙文;创设意境;情感;评讲;互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较原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它以鲜明的理念、明晰的目標、全新的框架和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中比不缺少的组成部分。面对社会发展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必须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及方法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教师的教法至关重要。唯有教学得法,才能提高效益,少走弯路。叶圣陶曾讲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师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与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紧密联系相关的。下面,就有关记叙文的教法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对“写作有一定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只要对一事物有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去追求,就不会产生厌烦和排斥。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记叙文的作文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让他们感到有东西可写。要明确告诉学生“写记叙文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指导学生把“想”和“说”、“说”和“写”结合起来。然后,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对学生的作文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灌输。尤其在评语中教师应以热情和爱护的态度去激励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二、创设意境

记叙文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去感染学生情趣、创设意境,渲染气氛。所谓意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语言或教学视频创设一种情景把学生带到饱含情感的意境之中,让他们的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产生共鸣,从而和我们所要传播的知识相呼应。创设一个好的意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你所创造的那个特定的环境中去,使学生受到感染,引起沉思和联想,开拓学生思路的作用。例如我在课堂上经常准备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小文章,读给学生听,这些文章或者文采优美;或者哲理深刻;或者让人觉得有趣味;或着力渲染文化氛围;或用一段音乐、一段导语去渲染气氛,陶冶学生情趣,从而进入作文教学。

三、引发情感

《初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记叙文的教学中,我认为可采用以下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情感:

第一、先设题让学生围绕题目酝酿情感后再动笔。如: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要求学生根据学校的环境风貌写一篇记叙文《美在此处》。学生一见到题目觉得很模糊,于是启发引导他们,设身处景。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校园内的风貌景物,然后讨论:(1)哪些景物在你的心目中印象最深?(2)你在这些景物中,难道没有感情吗?(3)当你有一天离开学校时,哪些景物会是你留意,并在你的心目中引发联想,使你由景及事?老师的设题引发犹如一枚石头投入心湖,学生感情的涟漪就此激荡开来,笔下的语言也便像淙淙泉水那样流淌出来。

第二、先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生活感受,引发情感。如在写《我的妈妈》这篇作文之前,让学生说母亲的二三事。其中一名平时很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谈到他母亲在他上网夜不归宿的时候,怎样在家门口等他,甚至于在家门口睡着了;当他第二天回家时,妈妈因受凉病倒了。他讲得声泪俱下,学生们都被深深感染了。接着,好多学生都激动地讲起了母爱的感人事迹,一股柔情爱意抚慰着学生,也开启着学生语言的闸门,随之一篇篇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便形成了。

四、注重评讲

要想把一篇记叙文写好,教师的评讲也尤为重要。上课时,我们要有的放矢地评讲学生写作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特别是学生的思路上,语言上,结构上,选材内容上等方面的问题。现以《难忘的一件事》学生的作文为例说明:一同学说:“我说的是上学期的一件事。坐在我前面的是两个女同学,我发现他们有时背靠我的桌子的边缘。有一次,我偷偷地把钢笔水涂在上面,结果那两个女同学的衣服浸湿了一滩墨迹。”我问道:“对最后那句话,你再说一遍,看有无语病?”他还没有回答出来,另一位女同学就迫不及待地喊了出来:“不对,应该说那两个女同学的衣服被印上了一滩墨迹,少了个‘被’字,‘浸湿’用得不恰当,应改为‘印上’。”我说:“很好,这名同学改对了,今后大家写作,要注意斟词酌句,看这些词用得准不准,好不好,句子顺不顺,要善于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针对她说的这件事,我想到了学生作文中那些选材上千篇一律的问题,就对同学们讲:“由上一同学所说的这件事,我想到了平时大家作文中常出现的雷同作文:一是老大娘摔倒我去扶起,二是帮老大爷推车,三是我病了老师去给我补课,还是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四是老师带病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等,五是我们之间有了矛盾,事后他真诚帮助我,矛盾解决了等等。”我一说这些内容,同学们都笑了。我又对学生讲:“作文时切忌东搬西抄,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从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多方面考虑,不要千篇一律。”又如《我爱我家》作文中,我念一学生的作文:“我的爸爸是个懒猪,我妈妈很勤劳,我很爱笑。”学生一听便哈哈大笑起来,我问:“你们笑什么呢?”一学生马上站起来回答:“这只是写他家人如何如何,根本没有写出他为何爱家。中心意思不明确。”我说:“好。文章的中心思想,千万不能弄错,否则就文不对题了。”

上述例子,通过当堂评讲,解决了学生遣词造句和掌握记叙文的要素问题。启发学生写自身经历的事情,提醒学生注意选材时不要千篇一律。指出如何使自己写的文章中心明确,文题统一。这样,很多学生作文常易出现的问题在未写前就解决了,既拓开了学生思路、锻炼了学生能力,又减轻了老师评改作文时的负担。

五、尝试互改

叶圣陶先生说“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认为在记叙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互相修改,重点改错字,标点和自己能看出的语病、结构及其他问题。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往往是尽自己最大能力发挥自己最高水平去修改,这样,既促进了别人,又督促了自己,两三名同学互改的问题加在一块,数量是可观的。就错别字而言,一次作文两人合起来,就可以消灭一部分,那么两篇、三篇……写得多,改得多,错别字也就销声匿迹了,其它问题也如此。

掌声_初中记叙文_初中作文 篇9

每周一次的班会正在热烈的进行当中,今天班会的主题DD拜师。拜师是我们班新推出的学习形式,让成绩不好的同学找到师傅帮助他们把成绩提上去。而这种方式使同学们感到很新奇、欢快的同时,只有一位同学脸上挂着伤心和郁闷。

因为惟有他没有找到师傅。他用期望的眼神望着大家,一分钟、两分钟……就在这时,有一位女生勇敢的举起了手说:“我愿意!”有的同学用惊讶地眼神望着她,有的微笑着望着她。但过了一下,同学们都送给了她热烈的掌声。而那位女生正是我,当我得到同学们鼓励的掌声的同时,不禁为自己感到骄傲,而且为自己的勇气跨出了一大步而感到欣喜。

“一班,加油!”时间轮盘一下子到了校运会的现场,瞧!那不是我在投实心球吗?我双手握球,使出全身力气投出了6、6米,获得了第二名。班主任为我竖起了大拇指,从眼神中我看到了班主任给我赞扬的掌声。

汤圆_初中记叙文_初中作文 篇10

大家一定吃过汤圆,但不一定亲手做过香喷喷的汤圆?

首先,把一大堆糯米面放在盆里,掺点水,这样就变得软软的,从中取出一小团汤圆面放在手里搓再把团放入手中间弄个小洞,再放一点馅进去再把口揉紧,然后把汤圆搓圆,这时候放进锅里去煮了,揭开锅盖煮沸了的水正等你放汤圆哩!现在就可以著进锅了。煮了10分钟所有的汤圆放进碗里把汤圆端出厨房,给大家吃。大家吃着圆圆的汤圆心里开心及了。

可是这正月15吃汤圆,遥远的来历你知道吗?相传正月15的元宵要和妹妹父亲团圆,但她是?里面的人所以不能回家有一位好心人帮她解了难:让她做汤圆祭拜神仙这样她就能和家人团聚。所以吃汤圆又叫做:过元宵节!

初中记叙文写作导引方法探究 篇11

【关键词】初中  记叙文写作  方法导引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52-01

记叙文写作要表意明确,内容充实,要从真情实感中表达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感受与体验。记叙文写作要善于观察生活,从事物的特征入手来进行科学的选择和清晰的表达。可见,对于记叙文文体写作,关键要从写作训练导引上抓住重心。

一、初中记叙文作文评定标准分析

初中记叙类作文指导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专题以自然为主;第五单元以亲情为主,在七至九年级的语文阅读中,记叙类材料占据一半。近年来中考作文在学生写作能力考察上,对记叙文的考核次数较多。如回顾童年,记述有意义的儿童节,结合学生自己经历来发表见解;回忆初中生活,从值得怀念的一件事中来记述,如难忘的身影、真切的友情,懊悔的泪水、拼搏的苦涩、成长的烦恼等等,这些曾经闪亮的回忆,像夜空中划过的星光永远珍藏在记忆里。再如话题延伸为主题的记叙文写作,通过名人名言来引述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感知,对岁月的感悟,从而表达某种记忆犹新的经历。如某年中考作文“捡拾幸福”,从生活的点滴中来发现世界,用感恩的心来采撷生活,从生活的体验中来收获幸福的印记。课堂上的一句赞许、同学的一句深情鼓励、一次快乐的旅行、一次成功后的哭泣等等。从这些主题事件中来捡拾幸福。总的来看,近年中考作文在考核学生记叙类写作能力上主要划分五类层次:一类是对题意的把握,要中心突出且真情实感;二类是在思想健康、题意明确中具有较完整的结构,通顺的语言;三类是在满足题意中语病不多,条理尚清晰;四类是语句不通顺,病句较多,缺乏明确的中心;五是文不对题,语病严重,结构混乱。

二、记叙文写作导引现状分析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写作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当前记叙文写作导引实践中,对于写作教学陷入困境是不争的事实。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写作训练与导引问题缺乏连贯性

首先在教材的编写上。通过对初中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内容的分析,从主题阅读单元中发现,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写作的基础,而做好写作前的导引则是解决写作时无话可说的关键。然而,在写作内容连贯性上,阅读教学只是写作的综合延伸,未能从写作教学的序列性上进行衔接。

(二)写作教学随意性较强

教师在确定写作方向及任务时,往往从自我经验入手,忽视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写到哪里就算哪里,多数教师都将写作导引放在技巧上,热衷于对作文外衣的描绘,而缺乏从中考作文的考查方向上,针对性的开展写作训练。如在记叙文写作中,情感态度不够真实,写作表达方式缺乏变化,文段层次划分缺乏逻辑,以至于习惯沿袭传统教学方法,陷入多次、重复、低效的写作困境中。

(三)在写作教学导引上缺乏兴趣激发

从初中学生在记叙类写作中的问题,内容选择不丰富、中心不突出、描写不细致、感悟不深刻、结构不清晰、语言不鲜活等。如在写作教学上限于教材内容,缺乏从写作体验的多样性上进行生动刻画,以至于千篇一律丧失个性;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临时起意,想到哪个命题就写哪个,以至于学生陷入茫然不知所措;写作内容简单重复,对于题目及要求往往不加导引,以至于缺乏创新与变化。

三、初中记叙文写作导引方法

对于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导引设计,需要从知识与技能的分级、序列中循序渐进的开展。记叙文写作在挖掘文本资源中,要善于从学科特点入手来体现阅读教学的综合性,既要凸显写作教学的连续性,又要遵循学科特点。一是做好阅读的示范与导引。记叙文写作要凸显阅读的重要性,长期以来陷入读写分离的问题,教师要从阅读素材的选择中,将富有启发意义、文质兼美的优秀名作进行综合,引导学生从内容的编排上、语言的表达上、技法结构的借鉴上进行学习,特别是掌握记叙文的内容体系与排序,进一步优化记叙文课堂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阅读量。以单元主题为主线的阅读教学内容,往往是写作导引的重要参考,教师要从教材资源和课外资源的相互整合中,从写作设计上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融合,以阅读来发挥选文的典范作用,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二是做好人文关怀在激发学生写作趣味的作用。写作教学要因时施教,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安排写作内容,将学生的真情实感作为生命记录的载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叶圣陶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可见,对于写作趣味的激发,要从关注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中来导引学生成长,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三是要遵从学生的写作规律。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评价能力。对于多角度的观察生活,需要从学生的独特生活体验中来捕捉。而遵循学生的写作规律,由简到难的逐步开展写作训练,凸显写作导引的层递性。如在七年级记叙文写作导引中,要重点解决“写什么”问题,从引导学生的观察视角上培养学生的习惯,写身边的事,人与物。八年级要重点解决“怎么写”问题,特别是从生活中来思考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能够从道理的阐述中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九年级重点从限时写作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特别是围绕中心发表见解,彰显学生个性。

初中生记叙文升格训练方法举隅 篇12

一、注重意识的培养,养成自主升格文章的习惯

一种意识或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人为的固化与坚持。著名语文教育大家黄厚江老师曾经有过一个学期让学生写一篇文章的经典故事,其中大量的时间用来反复修改和升格迁移,给笔者以很大启发。

1.强调修改升格的重要性,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写作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他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学生原生态的写作,如果不和分数相挂钩,也许是一种私语。但一旦涉及考试、评改,就进入大家的视野,要接受读者的检验,就要符合一定的阅读规范,写作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你要表达的意思有没有说清楚,能否产生共鸣,能否赢得大众审美,其实是和读者不断进行沟通的过程。叶圣陶认为不断修改的过程就是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的过程。站在读者的角度进行修改,转换被动修改的思维,化被动为主动,可以达到实实在在的升格效果,而不仅仅是敷衍老师的要求。

2.固定升格时间,把文章修改纳入正常教学范畴。

诸多语文方面的泰斗都提出多写少改精讲反复等写作关键词,那么这些都要有时间加以保障。如果只是一篇接着一篇,而且前后毫无关联,没有层进式要求,那是起不到训练的作用的。像黄厚江老师那样的做法,就在修改上,切实保障了学生的时间需求。哪怕量少一点,但在写作课之后安排一节修改课,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久而久之,修改成为学生的必要。此外,一题多写,也可以促使学生就同一个题目在不同年龄段,或不同情境下的思考,从而写出不同的风景,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写作素养。

二、注重营造氛围,诱导学生主动升格作文

有了意识和时间的保障,可以在大背景下就具体的作文升格训练做铺垫工作,提升学生的修改素养。

1.提供佳作,让学生自主选取升格角度。

所谓佳作,可以是某一个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文章,或立意选材,或谋篇构局,或遣词造句,开头、结尾、过渡,句子、片段、篇章,每一次视具体题目设定佳作的选取角度,那么所谓的佳作是丰富多彩的,让每一种作文问题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便于学生在老师的精讲中找到修改升格的突破口,以集体的力量带动学生个体的修改动力,有学生主动提出重写的申请,而且在笔者的作文教学中,几乎每次都有学生不折不扣地重写一篇。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其他学生会越来越重视作文的升格。所以从作文的布置开始,要有意识地提出写作训练目标,批改的时候有意识地逐层分类,便于精讲时有的放矢。此外,作文题目的布置要有一定的梯度,并形成系列。如“初识__”,之后可以写“再识__”,“那一刻的温暖”之后可以写“心花开放”。

2.师生面谈,激发学生升格文章的兴趣。

有专家认为评改作文的评语只是用做面谈的把手,学生对评语的领会,如若不经过教师的当面提点,也许只是停留在理论的阶段,而不会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我们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修改肯定是作者分内的事情”(2)。教师对学生当面提出修改的意见,学生加以反馈,或者及时质疑,一来二去,就是一种小型的探讨,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写作的心理或困难,进行即时性的疏导或排解。

3.教师下水,师生共同探讨升格之道。

教师下水,不仅是参与学生写作的过程,而且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体验。其实写惯长文的教师如果进行考场作文的下水练习,会发现要在600—800字里面,以优美的文辞、最佳的选材、精妙的结构体现高明的立意,绝非易事。既要说清楚,又要说好,还不能拉得太长,非短期所能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方能更平等地站在学生层面考虑升格之道。学生的习作,教师参与修改,学生的题目,教师同步写作。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陪练,会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致,也有利于了解学生写作中的具体困难所在,“知道作文的甘苦”(3),在跟学生指导的时候能切中肯綮。“教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越大”(叶圣陶)。

三、注重方法的引导,多角度升格训练

在修改的自主性被调动起来后,方法不拘一格,只要愿意改,终究可以发现可以更好处理的地方。叶圣陶先生提出修改文章要多读几遍,使文意更顺。笔者认为,如果要实现文章的升格,就要回归文章立意、选材、结构、表达诸方面。

1.从立意着手,转换思维,使文意升格。

王鼎钧先生在《作文七巧》中有关作文立意升格的阐述中曾经举例:“独恨天下太平无一事”,不如“独幸天下太平无一事”。后者退一步海阔天空,豁达淡泊,倒另外生出一种意境。可见立意对文章的重要性,思维稍一转换,格局为之大变。某些学生在习作中抱怨社会不公,环境污染,充斥欺诈,包括学习的辛苦,看不到前景,心生晦暗。也许生活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种境况下,确实让他有不如意感,但如果就此发泄在文章里面,只会产生负面情绪的传染,用心态决定文章立意,不是为文之道。新课标表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其实很多时候,只要转换一下思维,转变看问题的角度,文章立意就会大为不同。

如有学生在习作中写篮球场上有高年级学生“霸场”,甚至抢篮球现象。这是一件令人极为愤怒的事,但作者在文中并没有一味地停留在私愤的发泄上,而是透过这种现象,剖析高年级学生的心理,以及看到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并对此表示一种忧虑,从教育及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来观照这件事情,作者看到了比“霸场”或“抢球”更深层的本质。

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也许不但能平息愤怒,还能产生悲悯情怀,达到思维的深度,从而大大提升立意。其实不过就是角度的问题,看待问题,是沉浸在问题里长吁短叹,还是跳出问题高屋建瓴。

2.从选材着手,去粗取精,使内容升格。

文章立意定下来,接着就是选材的问题。选材要精而准,切入口要小,不宜铺开来写。比如有学生写父亲卖包子,通过父亲整天剁馅儿这个细节表现父亲的勤劳。但在具体实施中,既写到父亲剁馅儿的具体情景,又写到剁馅儿用的砧板,还写到父亲做的包子远近闻名,笔墨相当分散。在修改中,学生单从父亲剁馅儿这个动作着手,着重声音的描摹,通过这个小的切入口表现父亲勤劳务实的立意,笔墨经济而恰当,文章格调大大提升,这就是选材去粗取精的过程。改文如下:

父亲不打鼓,不打字,也从来不弹钢琴,但他的双手比打鼓、打字、弹钢琴的人忙碌十倍,也巧妙十倍。当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背着书包从父亲开设的包子铺门前经过,总看见他在剁馅儿。他两手并用,双刀轮番而下,打鼓似的、弹琴似的敲响了砧板。当我去上学的时候,包子铺里的成品堆得像小丘那么高,他仍然不停地剁馅儿,好像他的工作才开始。放学回来,成堆的包子不见了,卖完了,他仍然在那儿剁馅儿,好像永远没个完。(来自王鼎钧《作文七巧》)

学生在初写作的过程中,往往难以甄别选材的优劣,凡是想到的都给用上,重复而无层次。所以在修改中,就要舍得大刀阔斧地增删,在“真”的基础上,切切实实地写好一点,往纵深挖掘素材之于文章的效用。

3.从结构着手,调整顺序,使文势波澜起伏。

“原则上,我们照时间的顺序写。我们既希望忠于事实,也希望文章可读。若想两者兼备,得事实本身具备构成好文章的条件;倘若那事实本身不能支持我们的写作,怎么办呢?”“也许,我们只要把时间顺序更动一下,把先发生的事放在后面,后发生的事移到前面,文章立刻就能出现精彩”(4)。王先生举例说:“如果秀英肯嫁给我,我要结婚了。”反过来,“我要结婚了,如果秀英肯嫁给我”效果非常明显,后者有了起落,有了层次。王先生认为倒叙可有两种方式,一种把整件事倒过来写,另一种把事情的一部分倒过来写。

当然未必所有的叙事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修改升格,或者说,没有一定的必要。

4.从表达着手,锤炼语言,使文章鲜明生动。

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在对语言表达进行修改时,要贴近文章中心字斟句酌,使表意更通顺、自然,真正达成“我手写我口”的效果。比如有学生在写《一个让我难以忘怀的老师》的时候,对这位老师的外貌描写提到老师的胖,至于是怎样的胖,还仅仅停留在概念的阶段,修改的时候对胖进行了更真切的表达:笑起来的时候,双下巴都出现。再改:老师在课间跟我们一起玩乒乓的时候,随着她身体的来回摆动,双下巴也一抖一抖的,显得十分可爱。这样在细节处有了更鲜明生动的表达,使人对老师的印象更深。除了细节外,语言的表达还可以从修辞、选词等方面加以考虑。“我们普通人难免有坏的语言习惯,只是不自觉察,在写作文的时候带了出来。修改的时候加一番审查,如有发现,就可以改掉。这也是主张修改的一个理由”(5)。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G].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王栋生.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在这里_初中记叙文_初中作文 篇13

一年前,我带着我的梦想满怀希望走进了这所学校,从此我便被这所学校的一切知识文化所滋润着,这里是知识的殿堂,也是一扇敞开的窗户。在这里,师生之间相处融洽,学生之间相互团结相互友爱。也正是在这里,我能够敞开怀抱,迎接温熙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拥抱友谊和花香。我会将它作为我的开放港,邀请朋友们促膝谈心,谈学习的问题,生活中的烦恼和实现理想的打算,我与同学们坦诚相待,化解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冰墙。

在课间休息时间,在教室里我人可以从广播内接收到很多世界上发生的新闻,我们可以扯着嗓子唱歌,不怕谁笑我们五音不全,我们可以大谈奥运,评评歌星,不怕谁说我们不务正业,耗费时间,我们可以畅谈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做出一些自以为不错的设想,不怕谁骂我们不知天高地厚;女同学们凑在身边说几句悄悄话,神秘一笑,就会让高高大大的男生好一阵莫明其妙

校园里美丽的,花坛里有绿油油的草坪,绿阴阴的树木和红艳艳的花朵。初春,刚发出绿芽的小草把春天的气息引进校园;盛夏,花坛里刚刚盛开的红花面向太阳微笑,吐尽醉人的芬芳深秋,黄得油亮的几片叶子,火辣辣地在秋风中摇曳,隆冬;植物们都随着温暖的阳光,渐渐睡去,其实它们正努力地酝酿着来年的复苏。校园的四季是美妙的。

走进教室,讲台、讲桌摆得整整齐齐,桌面、玻璃窗擦得十分光亮,黑板上方正中挂着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是提醒同学们;祖国时时刻刻在我们心中。国旗两边是一些激励人的话语,它随时都激励着同学们奋发向上。四周的墙面上挂着一些伟人的画像和伟人们的说过的话,在引导我们向伟人们学习。同学们之间除了有深厚的友谊外,还有彼此之间激励的竞争,但是彼此都不嫉妒,也不自私,相互间解决问题,一起探讨共同的难题,从而在竞争中共同进步。

每天做完作业,透过窗子看着外面的世界,多资多彩。夕阳西下,透过窗户,夕阳把教室洒了一片金黄色,像是沉浸在一片梦幻中,打开窗。一阵微风徐徐吹来,吹走了我在学习上的压力。

清晨,校园里空气清新,每天早晨我精神饱满,迈入清洁的教室中,开始一天的学习,努力吸取知识的营养,充实自己的头脑;中午,校园中阳光明媚,花坛中的花草树木生机勃勃,看了使人精神抖擞,充满生机。夜晚,校园里是凉爽的,疲惫了一天,吹吹这凉爽的夜风,真舒服啊!

这是一个美丽的校园,是学生们理想的寄托,是老师们播种的土地;是知识的殿堂,是我即将腾飞的地方;是我将要经历成功和失败的地方。我将要在这里尽情流淌我火热的青春。

校园一角_初中记叙文_初中作文 篇14

每个周末回家时,总要路过那条大道,每一次经过那里的时候,我都会放慢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首先窜入我眼帘的,总会是那一棵棵的大王椰,我也乐意欣赏它们。

同样是星期五,同样地,又走在那条熟悉的大道上,不一样的是,我的眼里出现的不再是大王椰,而是将目光落在那成片攀爬在栏杆上的、我叫不出名字的花上。

我惊叹它的绿。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全是绿,那么自然,那么和谐,给人一种亲切感。看着它,就好像置身于一个绿色世界中,整个世界,满满的,全是绿。

演奏会初中记叙文 篇15

一、组织有趣味的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的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 应该说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 小游戏、辩论会、体验活动都可以作为教学方式。只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心去想, 总会找到很多有趣的训练形式, 学生学习写作也会变得轻松而快乐。例如:在指导同学们描写人物表情时, 笔者曾经采用过漫画的形式, 如画一个笑脸表示一个人高兴时的表情, 弯弯的眉毛, 细线一样的眼睛, 哈哈笑的大嘴;画一个倒八眉可以表示生气时的表情, 再配上鸡蛋一样的大眼睛, 歪鼻子。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表演、模仿, 在欢乐的教学气氛中, 学生也就明白了神态描写的方法。

二、联系课本, 注重积累

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笔者认为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提醒学生课本知识的积累, 建议准备一个摘抄本, 分类记下课本中出现的人物、事件, 这些都可以作为将来写作的素材。在阅读课文优美文段时, 讲讲景物描写的方法、景物描写的作用。仿写文段, 也是不可或缺的。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使学生懂得并感受到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每一个学生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与事, 就能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只要认真捕捉, 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美的情趣。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 通过分析范文, 借鉴他人经验, 引导学生掌握发现美、捕捉情趣的方法和技能;也可通过交流讨论, 使学生在畅谈各自的发现与感受中得到启迪。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自由灵活的写作方法, 摈弃形式主义, 充分展示他们的写作个性, 让学生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让他们的心灵韵律得到自然流露。具体到表现形式, 笔者认为也应该是自由随意的, 就像与朋友聊天谈心一样, 可以无拘无束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笔者认为, 应尽量让学生少写命题作文, 因为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经历, 即使面对同一经历, 各人的感受也不同, 把题目定死了, 学生很难自由地表露自己的心迹。在记叙文写作中, 教师只须对习作要求规定几个大致的范围, 让学生自由去写。这样, 用自由的形式表达自由的内容, 学生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写出特征, 写出个性。总之, 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使之养成体味生活美的良好习惯与能力, 在教学中大力提倡自由练笔, 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鲜明的写作个性。

四、集体修改, 在对比中领会写作技巧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作文修改训练, 挑一两篇写得不好的作文, 集体讨论作文中的不足, 讨论怎样给它剪裁、润色。改好之后再和原文对比一下, 就会明白这些方法的好处。从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对教师强调的东西不是一次就能记得很清楚, 所以教师要经常训练, 反复提醒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人物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 景物描写方法的恰当使用等。要在反复的强调和实践中使这些方法成为一种习惯, 学生写作文时不自觉地就会用到。笔者认为, 学生改作文的能力要讲究先易后难的教学原理。从写作能力培养来论, 首先改语言表达, 其次改结构技巧, 第三改谋篇立意。也就是说, 培养学生改作文的能力有三个逐步提高的步骤:第一步骤要让学生通过自改, 达到文通字顺, 进而语言生动;第二步骤要求达到结构完整, 文字优美;第三步骤要求达到题旨鲜明, 独特新颖。在三年的初中作文教学中, 要从教学实践出发, 分阶段实施这三个步骤;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 搞循环训练。笔者认为, 系统地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完全可以成为初中作文教学整体改革的一条新思路。

五、发挥范文的示范功能

在教学中要发挥范文的示范功能, 要指导学生在模仿中创新。为了让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与范文的比较中找出差距, 总结得失, 写作前指导要用好范文, 写作后讲评也要用好范文。作文前要使学生明确写作要求, 打开思路;作文后要使学生对照范文, 找出自己的不足, 为进一步修改提供方向。我们反对机械模仿, 但根据范文开启思路、触类旁通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习作要求选好范文, 把力气花在发挥范文的示范功能上;要允许并引导学生结合课外阅读, 自选范文加以创造性的模仿。这样做, 既沟通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 又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公, 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写作中尝到写作的甜头, 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 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张鹏.五年中考满分作文[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9.

[3]叶圣陶.文章例话——叶圣陶的二十七堂作文课[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

浅谈初中语文记叙文的学习 篇16

关键词:记叙文 人物活动情节发展

要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高潮。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一、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

写事的记叙文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人物的描写包括以下几种:

①行动描写: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我们借助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中写杨利伟的几个极简单的动作,如写他一个标准的军礼,就充分显示出他良好的军人素质。

②肖像描写:肖像描写不求形似要求神似,不求描写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一面》中六次写鲁迅先生的肖像(三次整体描写,三次局部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一生交给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

③语言描写: 一定要透过语言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语言描写的个性化。”比如我们读《三国演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人的语言个性非常鲜明,唐僧的迂腐胆小,孙悟空的顽劣坚毅、猪八戒的自私懒惰,在他们的语言中无不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真可谓“言为心声”。我们在描写人物语言的时候就应该抓住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性格去写作,否则就会很不谐调。

④心理描写: 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杨朔的《荔枝蜜》中写作者晚上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其实是为了表现作者希望像蜜蜂那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二、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生活场景

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要依照时间来行文,依时间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几种方式;顺叙、倒叙、插叙是最常见的几种叙述方式:

1.顺叙法。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我们学过的《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②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③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2.倒叙法。把后发生的事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顺序发生前面的事。倒叙的运用有几个类型:一种是把事件的结局提前,造成悬念,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情的发生与发展;一种是把事件中最精彩或最紧张的片段撷取下来,写在前面,震动和吸引读者,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一种是先写眼前的事物或景况,由此及彼,引起回忆,再追叙往事,最后再回到眼前的事物或景况,这是运用「现在-过去-现在」的方法。运用倒叙的方法,能够突出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精彩的片段,并造成悬念,使作品开卷生波,紧紧吸引读者的好奇心、注意力。但使用倒叙时,要注意交代清楚起点,顺序与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线,有必要的文字过渡,銜接要自然,才能使文思有整体感。

3.插叙法。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成功的插叙可以帮助行文起伏有变化,多方展现人物形象,丰富作品内容,从而深化作品的主题。例如:在《同志的信任》为表现文章的中心——鲁迅先生是“最可信的同志”的需要,先写鲁迅先生接到方志敏的密信、文稿及看信的经过,再插写方志敏被捕及狱中书写文稿和密信以及托付鲁迅先生,然后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鲁迅先生如何珍藏密信、文稿和把它们转交给党中央的情况。

三、情节发展是记叙文完整内容的具体展开

它一般由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小说和戏剧中成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组成,个别作品可以有序幕和尾声。 作为写作的重点,事情的经过(即“发展”部分和“高潮”部分)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一篇文章的闪光点往往就体现在那儿。情节的构思应遵循生活的真实,要有“生活的合理性”。所谓“生活的合理性”是指写作的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不能只凭自己想当然地编造。但我们也不必太拘泥。

上一篇:城管信息员奖惩办法下一篇:fatalerror是什么意思 fatalerror中文翻译_词组_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