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分析

2024-08-06

演奏分析(精选12篇)

演奏分析 篇1

摘要:在一个乐队组合进行演出的时候,我们通常能看到演唱者、吉他手、贝斯手、鼓手、键盘手等角色。纵观这些角色,贝斯手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把控全场的律动节奏,他是整个乐队的中坚力量,他把乐队演奏中的节奏与旋律巧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他是整个乐队的灵魂;键盘手则是很重要的后备力量,为整个乐队的演奏起着修饰完善的作用[1]。一个好的贝斯手和键盘手,需要对自己所用的乐器进行很好的了解,需要有技巧的演奏乐器,而如何使演奏技巧获得进步,则需要不断的有效的练习以及学习。

关键词:贝斯,键盘,演奏技巧

音乐的发展有长期的历史基础,音乐乐器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乐器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精细化、技术化发展。乐器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乐器外形类型也丰富多彩,乐器的外观设计、功能设计、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专门性设计还有舒适设计等都处于不断发展并完善的阶段。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音乐乐器中注入了很多科技的元素,乐器与科技的结合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全新的音乐体验。对于不同的乐器,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掌握好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特别是在乐队演奏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不同乐器之前的配合,不同音色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对于在乐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贝斯和键盘,我们则更需要去深入的掌握好它们的演奏技巧。

一、贝斯键盘的概述

贝斯,即“BASS”,其英文的词根意思是男低音,发展到后来,BASS的意思泛指低音乐器,在乐队演奏中起着衬托的作用,衬托高音音频。贝斯在乐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贝斯是整个乐队的低音声部,是乐队旋律声部的引导者,是乐队乐器演奏节奏的指挥者,是乐队律动的控制者,是乐队演奏情感的重要演绎者。

键盘,即键盘乐器,键盘乐器包括钢琴、电子琴、管风琴等,键盘乐器在不同乐队类型的演奏中作用有不同的体现,在一般的现代电声乐队演奏中扮演着修饰的作用。

贝斯键盘是现代电声音乐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贝斯键盘等乐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是一个完美的电声乐队演奏成功的重要基础。而贝斯手和键盘手完美配合即贝斯演奏和键盘演奏音色、情感、节奏等的相互融合的前提,就是需要贝斯手和键盘手有很好的演奏贝斯和键盘的技巧。演奏的技巧分析我们将在下一部分进行介绍。

二、贝斯键盘的演奏技巧

(一)贝斯的演奏技巧分析

在音乐领域,演奏不同乐器的乐手都喜欢谈论乐器本身的音色,音色问题是乐器演奏中很重要的问题。关于音色问题,一方面是乐器本身质地材料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演奏者本身的演奏技巧问题,好的乐器好的音色,需要演奏者双手的灵活掌控,好的演奏手法对于塑造音色至关重要[2]。

在贝斯演奏的时候,我们最先学习的就是拨弦,在学习拨弦的时候关键的是弦的位置,不同的弦的位置会有不同的音频,不同的音频发出的音色不同,要让声音更加的扎实沉稳则需要靠近琴颈位置,要让高频的声音听起来多一些则要靠近琴桥位置。在拨弦之后我们需要去学扫弦,扫弦的时候要记住不同的和弦,不同的和弦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的音调,和弦扫的不同的频率形成不同的节奏,和弦的组合并非固定,可以根据弦的音色自行调节,在拨弦的时候手腕要放松,跟着整体的节奏感情去用手腕扫弦。

贝斯的弦比较粗,要求手指的力度要很大,且贝斯本身的重量很重我们在抱着贝斯弹的时候不仅要承受住贝斯的重量,而且还要灵活的用手指去拨,要有很好的节奏感,这对于贝斯手来说是个挑战,平时多练习臂力和身体整体的灵活度对于贝斯的演奏有很大的帮助。在上文中提到过贝斯在旋律、节奏、律动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贝斯的演奏技巧对于贝斯手来说是很重要的,且贝斯的学习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瓶颈,贝斯手在练习的时候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才能对旋律和节奏都掌握得当,才能充分担当起乐队协调者的作用。

(二)键盘的演奏技巧分析

键盘乐器,以钢琴为例,在很多的乐队歌曲中,会加入钢琴的元素,钢琴一般伴奏左手在低区演奏和弦或和弦根音,右手则在中高音区负责演奏和弦或加花。钢琴的弹奏要求键盘手的手指要训练的很灵活,钢琴弹出的节奏以及整体的音调音色要与其他的乐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钢琴的节奏的切入以及在整个乐队演奏过程中的无缝配合需要键盘手很高的技术含量。

键盘在整个乐队演奏中的作用大多是起辅助装饰性作用。对于键盘的演奏技巧:其一,从不同的乐器本身的性质去看,不同的键盘乐器演奏有不一样的特点,以电子琴和钢琴为例,两者之间的音域、音色、伴奏形式、触键方法还有音量都不同,在触键方法上,电子琴键可以一触即发,轻轻一按就有声音无须指力,发出的声音与手指力度无关,而钢琴讲究高抬指练习手指力度,音量完全由手指力度来控制[3]。因此在练习键盘乐器的时候要按照乐器本身的性质去练习,注重不同乐器间的演奏技巧;其二,在整个乐队演奏时,键盘乐器在演奏时的切入以及整体的配合度需要键盘手长期的实践培养,所以键盘手在演奏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去练习操作,熟练乐器的演奏。

三、结语

总之,一个乐队的成功演出需要各种乐器的完美配合,需要演奏者娴熟的演奏技巧,而演奏技巧则需要平时的积累。其中,作为乐队重要组成部分的贝斯键盘的演奏技巧则更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及实际的在乐队演奏时的配合实践,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以及借鉴先辈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邱学安.论贝斯手在乐队中的重要性.2015,5.

[2]贝斯演奏手法与音色之间的科学分析.2016,4.

[3]郝建宇.电子琴和钢琴的区别.2016,1.

演奏分析 篇2

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分析与调控

紧张心理是钢琴演奏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引起紧张心理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有演奏技术因素、舞台实践因素、“怯场”等因素,因而钢琴教学应该在提高学生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健康演奏心理培养.

作 者:高健 作者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111004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5)分类号:G645.5关键词:紧张心理 舞台实践 怯场 演奏技巧练习培养自信

扬琴作品《秋》的演奏分析 篇3

关键词:秋 音乐本体分析 演奏技法

中图分类号:J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6-0065-02

近十年来扬琴音乐创作出现大量的运用西方技术的创作手法(复调、和声)。产生大量的新风格、新技术。《秋》是扬琴组曲《四季》中一首代表性作品,由著名扬琴演奏家黄河和青年教师王瑟共同创作于2008年底,乐曲不仅有传统的中华民族浓郁特色的文人情韵又融合了十九世纪西方浪漫主义的风格,既继承传统又探索创新,具有时代特征。它为中国扬琴音乐的创作带来了新的创作思路,同时也对新时期扬琴专业演奏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秋》的本体分析

《秋》采用了我国传统乐器典型的联曲体的曲式结构。它由许多曲调、板式而构成其结构采用 “散-慢-中-快-散”的原则来布局。作品整体结构、调性及速度布局如下:

A 引子 散板:1-9小节,D大调→G大调→C大调

B “秋的私语” 慢板:10-22小节,D大调

C “梦归何处” 行板:23-38小节,C大调

D “梦幻般的” 快板:39-136小节,G大调→降A大调→G大调→

降A大调→G大 调→D大调→G大调→C大调→G调→C大调→G大调

E “梦归秋色” 尾声:137-148小节,D大调→C大调

通过对作品结构及调式布局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整个音乐作品一步步有顺序的进行。整个引子部分由大调构成陈述全曲的主题动机,引入到秋天的景象。由此引入B段“秋的私语”慢板部分。A、B两部分就像是我们感受到秋天来到的感觉,秋风轻轻吹来就似秋天在我们耳边的私语。附有歌唱性的C段“梦归何处”行板部分,此处速度不像散板那么缓缓而入也没有快板那么急促紧凑。更像是秋天伤感、怀念不知梦归何处的意境。作曲D段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也是主要部分,整个乐段通过平凡的转调不断变化运用多声部创作手法极大的丰富了旋律的表现性,使得音乐具有梦幻般的色彩。E段“梦归秋色”尾声通过变化再现C段散板部分旋律,使音乐的意境仿佛在大自然中慢慢走远,最后一个泛音结束全曲。

二、 《秋》的演奏分析

全曲分为五部分。引子部分由两部分组成使用了自由速度在乐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出现直接决定了整首作品首先布下的气氛和基调。第一句的音乐通过装饰音、琶音分解和弦轮音等方式使由弱渐强的轮音中伸展开来,力度从“sfp-fff” 乐句技术要求需要演奏者把握好由装饰音进入到长轮音的力度变化,轮音要尽量匀密层层叠加力度。乐曲的第一个乐句开门见山出现了主题动机,细腻的轮音技巧和速度力度变化好似秋天秋风乍气。第二乐句中运用到的连续双音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由弱渐强的力度与由慢渐快的速度。引子部分由两大乐句交替形成似描绘出了一幅秋意正浓秋风图。见谱例1-1

“秋的私语”慢板部分:此乐段为乐曲的主题其中一部分,主要通过轮音与三连音的演奏,在演奏中轮竹一般用来表现线性旋律与歌唱性的曲调,是乐曲中对情感的一种延伸性表达,快速的三连音使得音乐情绪更加饱满,富有激情且积极向上的精神。此乐段中的线性旋律轮音与饱满有力的三连音正表达的是秋雨萧瑟之情与飞鸟掠过之景。在演奏上,此乐段力度在“mp-f”之间。力度强弱变化相差并不大且变化丰富,传达出乐段的感慨之情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情绪极为细腻敏感。重在对意境的渲染,随着音乐的发展,轮音可以在密度和力度上做变化,根据演奏者自身对音乐的把握和理解来确定。注意整个乐句的连贯性、流动性、起伏与连接。整个慢板部分可以理解为一个连接段,连接引子与行板,用长篇的轮音技法与三连音相结合展开传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见谱例1-2

“梦归何处”行板部分:用长篇的轮音技法继续展开表达,变化了的主题。在扬琴演奏中轮竹一般用来表现线性旋律与歌唱性的曲调,是乐曲中对情感的一种延伸性表达。演奏这部分时内心激动的,节奏稍自由,注意音乐的流动性。见谱例1-3

“梦幻般的” 快板部分:D乐段为乐曲的主题快板部分,从谱面上看,该作品中大量的运用了许多现代的复合节拍、规整节拍中不规则节奏的创作手法。8/8、6/8、7/8拍的交替出现表现出刚劲有力或欢乐活泼的情绪。在快板演奏中双手应该各具娴熟自如的独立能力和控制能力,注意力度、速度的层次感,不能在保持速度的基础上忘记力度的变化,在力度变化的同时要运用体现速度变化的技巧。上声部主旋律部分可使用左手单独练习,重音运用反弹以提高力度,要有相互配合的均衡性与灵活性,做到织体结构有呼应、有烘托、有穿插、有主次、有层次。见谱例1-4

“梦归秋色” 尾声:E段为再现段,激进的快板还意犹未尽,乐曲开始进入尾声部分。此段再现了慢板中的音乐素材,回归主题动机用B段轮音的技法演绎,伴奏织体娓娓道来,如一片树叶随风安静地落地,重拾秋风旧忆。尾声再现慢板部分,呼应慢板主题,结束全曲。见谱例1-5

任何乐器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难度和音乐深度作为支撑。作为单件乐器独奏作品,要求充分发挥乐器已有的各种功能,还要创新演奏技法。在扬琴作品中加以十二平均律化的半音、转调、和声等手段,新的作品创作思维直接影响着技法创新,演奏技法也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多样化的全新演奏模式进行改革与发展。近20年来,扬琴作品创作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和雅与俗之间正在形成具有多层次、风格各异、具有发展活力的曲式结构。大量融入了西洋音乐的一些创作思维、理念及一些新颖的作曲技法,包括复调、和声、对位和多种曲式的运用等。无论是从技术难度还是作品创作手法和结构特征来看,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作品《秋》把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思想与现代音乐结合起来,让时代性与民族性在作品中共融。这不但使扬琴乐器本身的特点在作品中得到更好的展现,对扬琴演奏技术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挖掘,也使未来扬琴作品创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李西安,军驰.中国民族曲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11.

[2]项祖华.中国扬琴音乐的传统与发展[J].中国音乐,1993.

[3]黄河.从扬琴的创作来看扬琴艺术的发展[A].民族器乐文集[C].中央音乐学院,2000.

[4]朴文琳.扬琴独奏作品《春》的本体分析及创新手法的运用[D].中央音乐学院,2011.4.

[5]潘丽娜.扬琴作品《秋.梦.藕》的音乐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08.4.

[6]吴秋含.理性演奏与感性表达交织的意境美-扬琴新曲《落花·夜》演奏分析[J].天水师

范学院学报,2012,(5)

[7]李乡状.扬琴演奏与欣赏[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

[8]索帅.新时代扬琴作品创作发展动向初探[J].艺术教育,2010,(12)

钢琴音色演奏的技巧分析 篇4

关键词:钢琴,音色,演奏技巧

钢琴作为一门声音的艺术, 其本身就是一位音乐的演奏者, 能够将音乐作品中优美的声音以及深刻的内涵所表达出来, 激发出人们心中的情感共鸣。因此, 掌握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 演奏出动听好听的音乐就成为了钢琴学习中重要的环节。但通常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仅仅是参照乐谱进行简单的弹奏, 进行节奏的划分, 并没有真正的倾听声音的质量, 因此, 加强对音效的倾听, 注重声音的效果对于乐曲的演奏十分重要。

一、良好听觉的培养是钢琴弹奏的首要任务

倾听是弹奏好钢琴的必要途径, 只有先学会倾听自己的演奏, 我们才能在聆听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弹奏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准确的分析判断出自己的弹奏水平。

倾听是钢琴学习中的一项优良品质, 同时也是钢琴弹奏的基础, 通过倾听声音所产生的共鸣, 我们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肢体来弹奏出优美的琴声。例如在演奏的过程中, 演奏指法或者节奏等方面的错误都会导致声音的不同, 出现音色较差的情况, 但是通过我们的倾听, 我们就能非常直观的听到其中的不足之处, 才能做到及时的改正自己所出现的错误, 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弹奏的力度等。钢琴是一门声音的艺术, 因此, 学会倾听才能增强我们的欣赏水平, 同时能够使在倾听的同时为钢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钢琴所特有的音色优势

钢琴是一位优秀的声音演员, 他可以通过演奏不同的声音去进行各种角色的扮演, 他时而声音洪亮, 时而委婉动听, 具有十分宽阔的音域以及丰富的音色, 可以强同时也可以很弱, 将他的声音演绎的唯美动人, 这种独特的音色优势是任何一种乐器所不能比拟的。

钢琴作为一种键盘类的乐器, 是通过敲击琴键所发出声音的, 这也就凸现出了钢琴所特有的颗粒性的音质。在钢琴的弹奏过程中, 通过力量由上向下到指尖的转移, 指尖放松站立, 保持良好的姿势就确保了音色的通透, 将钢琴颗粒性的音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 加强手指的练习, 确保手指的灵活性, 对于钢琴音色的优美演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指尖触键弹到点是钢琴良好音质的必要

一双灵活的双手是钢琴弹奏的保障, 因此, 掌握良好的触键方法, 在不断的实践中确定每个键盘的最佳发音点, 对于钢琴的演奏尤为必要。

首先, 我们要确定触键的准确位置, 不同的位置所产生的钢琴音色也不同, 例如, 如果是指尖垂直下落, 键盘受力就会较重, 声音就会比较清脆、明亮;如果手指较为平坦, 弹奏出的声音就会相对圆滑, 圆润一些;其次, 触键速度的快慢也会导致音色的不同, 如果速度较快, 那么演奏的声音就会很强, 反之, 声音就会比较缓慢, 较弱;再次, 手指触键的高度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手指贴着键盘弹奏, 就会弹奏出柔和的声音, 手指有高下落, 声音就会比较清脆。所以, 确定触键的位置, 高度, 速度等都会对钢琴的音色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加强指尖触键的联系, 确保手指的独立灵活性, 以此来确保钢琴弹奏的优美、连贯。

四、踏板的合理运用对钢琴所长的展现具有关键作用

不同于钢琴琴键数量的繁多, 钢琴通常包含三个踏板, 但这三个踏板都具备十分重要的功能, 所以踏板恰到好处使用对于钢琴音乐的演奏十分重要。首先是弱音踏板, 弱音踏板位于左侧, 通常也被人们称为“弱音器”, 通过弱音踏板的运用以此来弥补我们在弹奏时出现的手指弱音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 弱音踏板不单单弥补了我们在钢琴弹奏时所出现的弱音不足的问题,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敲击琴键的杂音同时增加了声音的柔和度为音响添加了独特的色彩。延音踏板是钢琴的右踏板, 通过延音踏板的使用来延长琴弦震动的时间, 来增加音效的持久度, 达到声音延长功能。最后是延长音踏板, 延长音踏板。中间的踏板为延长音踏板, 通常在延长音踏板使用时往往听不到声音, 因此, 延长音踏板的使用多是为了不打扰到他人时才会使用来减少音量。

不同时期的钢琴音乐具有不同的风格, 也就需要不同的踏板艺术, 比如巴洛克时期的钢琴作品, 这个时期的作品多为斯卡拉蒂以及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 就要去我们在弹奏是尽量减少踏板的使用来确保音乐的自然、清新。而浪漫时期的音乐作品多是以抒发自己的感情为主, 对于歌唱性的要求尤为突出, 而这也就要求了踏板在弹奏时的重要作用。所以, 想要演奏好完美的浪漫派音乐作品就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踏板技能。最后, 伴随着艺术的不断完善与创新, 在印象派以及现代的音乐时期中, 踏板的作用也就更为突出, 此时的踏板运用就显得更为灵活, 没有了特定的标记, 而是由演奏者根据音乐的高低以及自身的理解来合理地使用踏板, 这种灵活的运用同样也为钢琴音乐的大力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

总而言之, 踏板的合理、灵活运用不单单只是技术方面的需求, 同时也是艺术方面的诠释。所以, 掌握扎实的音乐技能, 将踏板的技术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才可以在音乐的演奏中将踏板的运用做到恰到好处, 为音乐的发展注入鲜活的生命。

总而言之, 理论知识往往比实践要简单得多, 想要弹奏好钢琴就需要我们必须踏实苦练, 加深充实自身的音乐素养, 在确保对作者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演奏出更为深入人心的音乐。每个人对作品都有自身独特的理解, 也正是这种独特的见解才促进了钢琴艺术的不断发展, 所以, 我们只有进行不断的练习, 总结经验, 从不同的方面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才能弹奏出使人陶醉的优美的音色。

参考文献

[1]、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

[2]、陈旭著.钢琴弹奏音色论[J].钢琴艺术.1996.6

[3]、 (波) 约.霍夫曼著, 李素心译.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演奏分析 篇5

内容提要 复调音乐分析对钢琴演奏与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它包括背景分析、复调结构分折、复调主题分析、复调手法分析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分析,为对复调音乐作品进行细致准确的诠释、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现实指导。

关键词 复调音乐分析 钢琴演奏与教学 复调结构 复调主题复调手法

从《小前奏曲与赋格》到《十二平均律》,钢琴复调作品始终伴随着每一位学琴者的学习生涯,从业余钢琴考级到各种钢琴比赛,甚至到各级音乐专业的升学考试,作为规定的必弹曲目,钢琴复调作品始终伴随着每一位弹琴者的演奏生涯。钢琴复调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已无须多言。如何提高钢琴复调作品在的教学效果,如何正确演奏钢琴复调作品,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在严谨的读谱、恰当的速度、良好的技巧、合理的处理等钢琴技能技巧方面进行科学、规范的教学外,对钢琴复调作品进行音乐分析是及其重要的。尽管这一点被众多的教学者所忽视。

传统的复调音乐分析是指运用复调与音乐分析的综合知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音乐作品的具体分析,达到对作品由形式到内容、由表面到深层、由其然到其所以然等方面准确的把握与理解。它在认识、鉴赏、表现与创作音乐作品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钢琴复调作品的演奏与教学而言,它更是至关重要。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则,复调音乐分析包括背景分析、复调结构分析、复调主题分析、复调手法分析等。

一、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包括作者背景与作品背景两个方面。这种分析需要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一方面要对作曲家所处时代的背景、风格、音乐审美与创作观念及作曲家的个人风格、与创作特征,另一方面还要对具体作品的创作背景、环境、意图与表现内容进行了解、分析、总结。为理解与表现音乐提供文化与史论层面的背景依据。

比如在教学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时,通过背景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巴赫的平均律是为羽管键琴和古钢琴写作的,在音色上要求做到明亮、纯净、清脆,能清晰的同时表达不同的旋律。在力度上要做到中庸、采用相对稳定的音量,不宜做太大或太多的变化,但要注意不同段落之间用不同力度制造明暗对比。根据当时的审美观念和音乐处理标准,情绪上要做到感情明确、情绪单一,没有大起大落和复杂的变化,相对比较内敛,情感往往置于理性的严格控制之下,不宜做太夸张的处理。律动上要注意隐藏与生生不息的无穷动节奏之中的稳定的节拍与有规律出现的重音。

而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虽然模仿了巴赫时代的形式,但演奏风格与处理方法却与巴赫的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力度的多层次改变、织体的丰富变化、调性的复杂多变、调式的广泛运用、旋律的高度半音化、以及乐曲中处处体现的浓郁的俄罗斯民族气息等等无不体现了20世纪的音乐的特点,演奏与教学中得充分意识并恰当地体现这些。

二、复调结构分析

由于复调音乐作品中多个声部你密我疏、互为补充、持续发展、延绵不绝的特点使音乐分段没有了清晰的界线,往往给作品的结构划分带来了一定的模糊性。但根据旋律进行的规律、主题发展的不同手法、调性布局的变化以及音乐的结构功能意义等等,综合各种信息,复调音乐作品还是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结构部分。结构的清晰划分,给我们正确的诠释、处理复调音乐作品提供了整体布局的理论依据。不同的段落在整体中有不同的表达功能和结构意义。力度的阶梯式布局(1)、音色的段落性变化、情绪的层次性起伏等各方面的安排都得来源与正确的结构划分。另外,篇幅较长的复调音乐作品练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往往需要先逐段练习、各个击破,再化零为整、合而为一。避免练习过程中的丢三落

四、顾此失彼现象。段落结构的划分给这种练习发生提供了明确的部位,使分段练习时音乐依然相对完整、而不至于支离破碎。

三、复调主题分析

无论是创意曲、卡农曲还是赋格曲,复调音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精心设计一个或多个主题,这个主题必须简练鲜明、相对完整、可资充分发展。它起着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主题是全面发展的材料资源库,完整的复调音乐作品往往就是建立在对主题变化重复的基础上,对主题作出富有逻辑的巧妙发展,使简洁的主题形象在充分的发挥与展示之基础上逐渐丰满,在各个层面充分体现和论证主题的性格魅力,从而完成乐曲。第二、主题的基本情绪和音乐形象是全曲的基调,后面的音乐发展正是建立在这个基调上不断的延伸发展,直至结束。它没有均衡对称的乐句和起讫明确的终止,也没有的巨大冲突、对比,全曲的情绪或音乐形象仅仅是对主题各个的层面加以发展。钢琴的演奏与教学中对复调音乐的形象与情绪的把握与处理,来源与对复调主题的准确分析,这种分析包括主题的组成材料、音调、节奏、旋律线条、音程方向等方面。如:巴赫《C大调二部创意曲》的主题:

材料|节奏为均分的十六分音符,音调为级进的C大调上行音阶前四级。情绪上是一种平稳的上升,弱起的动机增加了些许上升的急促感。材料||节奏一样为均分的十六分音符,音调为跳进的三度下行及其下行二度模进。情绪上是一种跳动的下降,小距离的跳进带来了一丝活泼、跳跃的欢快感。整个主题音调的上升趋势、轻快流畅的旋律奠定了全曲积极向上、朝气莲勃的情绪基调。

再如:肖斯塔科维齐《24首前奏曲与赋格》No.4的主题

宽松的节奏、宽广的节拍、级进的旋律音调体现了主题连贯、流畅、委婉、富有歌唱性的音乐形象。从节奏与旋律特点来看,这个主题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二部分的节奏是第一部分的变化重复,音调上,第一部分级进向上,第二部分级进下行,但总的趋势是向上,体现了一种上扬的情绪。演奏时注意每个强拍的上行趋势和较长的时值,要处理的坚定、饱满、稳健。

四、复调手法分析

复调手法多种多样,从声部的对位方式可分为单对位和复对位,从声部的写作方式可分为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从旋律的发展方法可分为模仿、模进、倒影、逆行、紧缩、扩大……。不同的复调音乐作品中对这些手法有着不同的运用,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中要进行具体、准确的分析,为处理作品确立依据。以巴赫《C大调二部创意曲》的部分复调手法分析为例。

音乐的最初呈示部分,首先是主题单独在高声部出现,然后答题在低声部对主题做低八度模仿,如:

演奏时注意左手答题的清晰进入及其重复乐思、强调主题的作用。右手主题与对题旋律上流畅连贯、一气呵成,力度上对题要做稍弱处理,给答题让路。模进部分仅仅是第一小节的高五度移位,处理手法不变,但力度耍加强一个级别,音区的提高要配以音色的明朗、情绪的激昂。

主题的发展部分,两个声部连绵不绝的均分性节奏,使音乐具有无穷动的特点,高声部对主题的倒影、低声部对主题材料|的扩大、以及整体的三次下行三度模进,使音乐具有展开的性质,发展了模仿二声部对位的对比因素。如:

演奏时注意主题倒影与主题原形的内在联系,材料|级进音调节奏的扩大要做到坚定有力,下行模进要按版块做力度上递减制造明暗度的变化,向属调过渡要注意调性色彩的对比及不稳定性与倾向性的加强。

新结构部分的开始是第一部分主题在G大调上的复对位。演奏时要注意用新的力度布局来体现旧主题在不同的调性、音区的形象变化。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同时注意新的调性、新的声部呈示方式带来不稳定的感觉。

对二胡演奏艺术的探索分析 篇6

【关键词】二胡;演奏艺术;表现力

一、优美的音色

一般意义上来讲,声音的属性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①音高;②强度;③音色。音色,即音乐的音质特色。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只要能够发出声音的,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音色,正是有了这些音色,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从音乐表演的角度来说,每一位乐器演奏者在进行表演时都渴望能够演奏出乐器最美的音色,使音乐内涵能够得到充分展现。优美的音色能够为好的音乐演奏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胡的音色是二胡演奏的生命。由于二胡是通过蛇皮振动与马尾弓子摩擦琴弦发声的,受这些物质自身因素及二胡结构构造影响,二胡音色具有中庸、适度等特点。二胡的音域位于人类听觉界限的中心部位,它的声音之所以如此动人心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音质圆润、甜美,与人的歌声神似,加之二胡擅长表现哀戚、缠绵等情绪,音质音色特征鲜明,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文化属性和民族特色

二胡艺术历史悠久,在发展中不断汲取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养分,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民族特色。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二胡艺术亦是如此。我国传统文化审美崇尚自然之美,讲究意境和神韵,二胡艺术在演奏时从琴弦中流淌出来的自然美、缠绵美恰好与我国传统文化审美价值观不谋而合。

艺术的灵感来自生活,二胡艺术的创作也是如此。我国古代生活场景中常出现的祭拜神灵、农耕细作、男欢女爱等等,为我国二胡艺术创作提供了大量题材。生动活泼的生产生活场景为音乐家形象创作赋予了灵感。很难想象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作曲家能够创作出扣人心弦的作品,纵观我国优秀的二胡作品,无一不是作者文化积淀、生活积累及情感体验的融合。二胡艺术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除了得益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民族区域文化的汲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由著名爱国诗人岳飞词作《满江红》改编而来的二胡曲《满江红》,作曲家在二胡曲创作时充分理解原词创作背景,巧妙地将昆曲与四川扬琴结合起来,创作出慷慨激昂的乐曲篇章。二胡曲《满江红》正是由于充分汲取了民间艺术的丰富养料,才能在艺术表现上如此出彩,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变化多端的演奏技巧

随着时代进步,二胡的演奏技巧也获得了多次改进,二胡艺术的表现力也不断获得加强。一般来讲,二胡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弓法、滑音、揉弦、装饰音等。它们不仅是二胡演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家借助这些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的同时还能够轻松达到演奏味十足的效果。

二胡的弓法是二胡演奏艺术中表现情绪的主要手段。音乐家在二胡艺术演奏时,除了一般的弓法之外,往往使用垫弓、顿挫波弓、抛弓、飞跃断弓等特殊弓法,以使作品情绪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表现更具神韵。

谈到“滑音”,就不得不提刘天华老师的二胡曲《空山新语》。在这一作品中,各种滑音技巧得到了大量运用,生动地模拟了山谷中百鸟争鸣、晨景如画的情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但凡二胡作品演奏中需要表现具体的情绪(喜、怒、哀、乐),演奏家们往往选择能够高仿模拟各类声音的滑音作为演奏技巧。通过滑音的运用,二胡曲作品表达内容中犹如有了对话、有了故事,表现力极强。

揉弦又分为滑揉、滚揉和压揉三种。作曲家在二胡艺术创作时一般采用三种揉弦方式相组合的方法进行应用,以使作品内容表现更加丰富,情绪变化更加复杂。不同的揉弦及揉弦组合形式带来的艺术效果不尽相同,通过不同揉弦技巧的运用,实现了变化多端情绪表达。

装饰音演奏技巧也十分多样,包含有回音、复音、单音、复颤音、单颤音等。在二胡曲演奏中常以小音符形式(辅助性的)出现。举例来讲,作为极富特色的民间音乐,蒙古族音乐中颤音运用如鱼得水,将自有奔放的乐曲风格生动地呈现在听众面前,使听众仿佛置身于骏马奔驰的辽阔草原上,带来美轮美奂的情感体验。

四、结束语

二胡艺术从开创、发展到成熟,经历了百年的漫长演变,是我國传统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我国音乐艺术领域的骄傲,有十分广泛的受众群体。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二胡艺术的独特气质,虚心学习借鉴先进艺术的宝贵经验,不断创新,二胡艺术一定会代代相传,源远流长,福泽后代。

参考文献:

[1]马凌云.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影响[D].天津音乐学院,2007

[2]奚淑婷.浅析宋国生二胡演奏及教学理论的几个特点[D].天津音乐学院,2011

钢琴演奏中音色的调控分析 篇7

一、钢琴的基本发音原理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击弦乐器, 主要由琴弦、击弦机和外装组成。琴弦是属于音源部分, 钢琴中的声音是由于拨动琴弦, 产生琴弦震动, 随即音板也相应发生震动。击弦机是属于弹奏机构中的, 这一部分主要表现为琴槌的运动, 主要调节音色的强弱。触碰琴键会使琴槌发生水平运动或垂直运动。钢琴发音主要是触碰琴键, 然后由琴键将击弦机顶起。又由琴槌敲击琴弦发出声音。钢琴演奏之所以能发出不同的音色, 是由于这些琴弦的粗细、长短、张力不同, 所以音色会发出强弱高低的不同。如果这些琴弦的张力发生一丁点变化, 它的音色就会相应改变。

二、钢琴演奏中音色的调控

(一) 把握触键力度

一首曲子能否表现出原本的风味就要着眼于触键力度是否把握得当。人们的惯性思维都认为把握触键力度的方式只是双手,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实, 除了依靠双手控制力度外, 还需要结合着手臂、肩膀等的配合才能够将这个力度控制得当。当我们在触摸琴键时, 要做到手指、指尖、肘部和肩部的和谐, 将各个部位的动作统一在一起, 这样触键的力度就能够被自己掌握和控制。在控制触键力度的同时, 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境, 用心中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来感受触键力度是否得当。与此同时, 用触键的高度来调节音色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通过增加高度可以使音色更加清脆, 具有一种玻璃相碰撞的声音。如果想要稍微柔软的音色, 则可以放低触键的高度, 直接将手指放在琴键上, 这样的声音犹如拨动心中的涟漪。

(二) 控制触键速度

触键的速度是在弹奏时各个部分转换的停留时间, 一般来说, 触键速度与触键力度、音乐的强弱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触键速度越快, 触键力度就越强;触键速度与音色的强弱也呈正相关。一般来说, 我们对音乐速度的把握要着眼于音乐的风格。如流行音乐中的乡村音乐, 这个时期的音乐多为描述劳动生活, 厌恶孤寂的流浪生活, 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 歌唱甜蜜的爱情等, 这一类的音乐一般都较为流畅、动听, 曲式结构也比较简单, 在触键速度上表现为缓慢的特点。如果在触键速度上能够控制把握较好, 对于准确演奏曲目, 表情达意都有会有着更为直接、贴切的效果。因此, 在钢琴演奏时务必要注重把握触键的速度, 用合适的速度来诠释音乐的旋律。

(三) 调整手指的触键部位

音色还可以用手指的触键部位来进行调控, 手指的触键部位是很有讲究的, 一般从指尖到指腹的转变都会引起音色的变化, 主要是看手指与琴键的接触面;如果手指与琴键接触面大, 也就是整个指腹贴在琴键上, 那么音色主要表现一种柔和之感;如果手指与琴键接触面较小, 也就是指尖与琴键接触, 那么音色就会表现出更为轻快、明亮的感觉。调整手指的触键部位是音色调控的一个重要技巧, 如果能够恰当地调整, 不仅在视觉上给予一种美感, 而且在听觉上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在视觉上, 把握好手指的触键部位, 犹如在琴键上跳动着优美舞曲的小人, 释放出内心的自由与快乐。在音色上, 把握好手指的触键部位, 就能展示出歌曲原有的风采和最为本真的、诚挚的情感。

(四) 注重情感的投入

音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能够使人产生共鸣, 抒发自己真挚的情感, 以及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在钢琴演奏中也是一样, 要将歌曲中最为真挚、纯洁的情感显现出来, 这样的演奏才是最为成功的杰作。许多著名的乐曲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在音乐中富含作者曾经最为真实的经历和感受, 虽然是作者自己的感受, 听者欣赏完音乐之后会产生一种共鸣, 可能不是由于相同的经历引发的, 但是音乐中的情感可能会引发他曾经经历某些事件时的感受, 也可能是由于歌曲中所蕴含的感情、情绪和听者此时的情感相统一。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首著名的曲子, 弹奏出来的感觉就应该是为了追求爱而奋不顾身的, 因为相爱但是又不能在一起的悲伤、痛苦之情, 演奏者在弹奏时就应该舍身处境, 将自己的情感注入进去, 同时, 引发听者的共鸣与思考。将情感注入钢琴演奏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能够让人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可能就是这么短短的几分钟, 但是给你引发的思考却是不限的。

三、结语

钢琴演奏本就是一场优雅的表情达意的方式, 我们要用更为准确的音色来表达自身的感情。在调控音色的过程中, 有非常多的方法与技巧, 但是不论用什么方法与技巧, 都必须要记住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整个演奏过程中, 这不仅是演奏者个人的修养, 更是对听者的尊重。总之, 我们要学会怎样调控合适的音色, 就要对不同的曲目进行分析, 准确把握恰当的曲目, 用准确的方法来调控钢琴演奏的音色。

摘要:音色作为音乐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 在钢琴演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钢琴演奏中, 不同的音色是由于不同的触键而产生的, 音乐演奏作品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音色是否完美的把控, 这也是每一个钢琴演奏者最为注重的地方。本文旨在对音色的调控进行分析, 以期为弹奏出更为美妙的音乐提供借鉴。

关键词:钢琴演奏,音色,调控

参考文献

[1]张艺琳.钢琴演奏中音色的调控探究[J].北方音乐, 2015, 01:77.

[2]张春风.浅谈钢琴演奏中的音色调控[J].音乐时空, 2014, 12:140.

[3]宋雨.试论钢琴演奏中音色的调控[J].音乐大观, 2014, 13:133.

京二胡演奏分析研究 篇8

一、京二胡演奏的基本要求(技巧)

(一)京二胡演奏者必须具备较好的演奏基础

优秀的京二胡演奏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演奏技巧,如 “裹腔”“垫头”演奏技巧。“裹腔”“垫头”是京二胡演奏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京剧开唱前气口的掌握、过门的处理、打击乐的配合、散板的伴奏以及摇板的伴奏。所谓的“裹腔”,就是指在原有简单的唱腔旋律的基础上,进行润色, 与主旋律形成若即若离的感觉,使整部作品表达得更为流畅、饱满;所谓的“垫头”,就是指唱腔的间歇处加以小段胡琴演奏,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亦起到桥梁的作用,使得音乐、情感等的转换更加连贯通畅。京二胡演奏员的基本素养即为一个“和“字,指伴奏与演唱和顺一体,相得益彰。 因此,京二胡演奏者必须具备较好的演奏基础,做到以下三点:1. 控制旋律走向,与演唱的旋律和顺;2. 琴谱要与原唱腔保持和顺的关系;3. 演奏习惯要与整个表演形式和顺。

(二)剧情人物的思想情感的领悟及掌握

京二胡演奏员要十分清晰地掌握全剧各角色的每段唱腔以及其中富含的思想情感,掌握好弓法和指法,准确地掌握节拍点,随着人物情感的变化,京二胡演奏的情感也要随之变化,可以通过揣摩歌唱气口、顿挫等,来掌握节奏,保持力度,用恰当的京二胡语言传达剧情中的人物思想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京二胡演奏员可以将自身的情感经验融入到作品人物中,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揣摩人物情感,增强自身的悟性,从而为完满地演奏京剧作品打好情感基础。

(三)要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地融入新元素的能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固守原有的发展模式不变,止步不前,便会受到社会发展的洗礼而被淘汰,京二胡演奏艺术也不例外,因此,面对京二胡演奏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其工作者改变传统思想,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地为京二胡演奏注入新鲜血液(如借鉴其他乐器的优点,或者与其他乐器配合演奏),或许能获取意想不到的收获。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各种优秀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能够促进京二胡演奏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元素纳入到革新的范畴,重新为京二胡演奏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促其健康发展。

二、京二胡演奏传达出来的艺术魅力(价值)

京二胡演奏是服务于京剧演绎的,不同的流派,在京二胡的使用上,所呈现出来的艺术魅力不同,如“梅派”,京二胡演奏的配合,给人的艺术享受便是妩媚大方;“程派” 京二胡演奏的配合,给人的艺术享受是细腻深沉;而“张派”, 京二胡演奏的配合,给人的艺术享受是俏丽委婉。京二胡演奏与整部京剧作品完美配合,才会给我们留下不同风格的艺术享受,这也是京二胡演奏随剧情、人物情感等的变化而变化,给京剧蒙上的一层浓厚的艺术魅力,助京剧成为国粹。

在京剧表演中,京二胡与月琴、京胡的配合,往往使得整部京剧的演绎更加生动活泼,使整个故事情节的连接更加顺畅,能够与观众产生心理、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加深人们对京剧的喜爱。京二胡在整个京剧演绎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是我国的瑰宝,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与时俱进地弘扬下去,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京二胡演奏传达出来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深深地去品味,有利于我们文化素质的提升。

三、结语

我国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魅力无穷无尽, 对其进行探索研究,我们需要从它的主要“配角”京二胡演奏抓起。京二胡演奏讲究“和”,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演奏者除了需要熟练地掌握演奏技巧之外,还要熟练地掌握整部京剧作品中各个角色的思想情感,才能抓住演奏的韵味, 与整个京剧的演绎形成和顺的局面,完满地传达出京剧作品所包含的魅力及韵味,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完善、创新, 才能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京二胡在京剧演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常常与月琴、京胡合作演奏,被誉为京剧的“三大件”。

关键词:京二胡,演奏,技巧,价值

参考文献

[1]林东坡.审美心理学视野下的二胡演奏与原型表现[J].艺术百家,2012,(5):237-238.

[2]宋飞.二胡演奏中的二度创作[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4):393-396.

[3]王歆萍.京二胡演奏员的综合学养[J].戏剧之家,2014,(5):84-84.

[4]孙洁.漫谈学习京剧二胡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戏剧丛刊,2012,(4):115-116.

二胡曲《秧歌情》演奏分析 篇9

二胡曲《秧歌情》是一首具有浓郁的山西地方特色的二胡作品。乐曲创作于2008年秋, 并于同年发表于黄河之声第十五期。这首作品以山西晋中秧歌及山西民歌为素材, 由引子、快板、慢板和带再现的快板几个部分组成, 是典型的复三部曲式结构, 描绘了农民在正月里闹秧歌的喜庆场面, 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展现了当代新农村的新气象。

二、演奏分析

1、引子 (1-7) 小节

引子所呈示的是山西晋中秧歌《看秧歌》的主题音调, 旋律自由高亢, 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仿佛展现了农民们在去看秧歌的路上自由高歌, 抒发了他们内心的激动和喜悦之情。演奏应粗犷豪爽, 发音要饱满, 速度应自由, 尽量追求人声般歌唱的效果和韵味。

2、快板 (8-78) 小节

8-17小节是快板乐段的前奏, 其中8-11小节仍然以晋中秧歌的音调展开, 12-15小节连续四小节的快速音型欢快热烈, 为二胡主题的进入作了较好的铺垫。

18-37小节是快板乐段的前半部分, 情绪热情欢快, 生动地表现了农民们敲锣打鼓闹秧歌的热闹场面, 演奏时应精神饱满, 充满激情, 运弓要干脆利索, 切忌拖泥带水。第28小节应注意切分重音的处理和换把的准确性。第30小节第一拍的大上滑音手指应充分打开, 动作要洒脱自如, 第二拍的大下滑音过程要充分, 不可滑的过快, 在一拍之内滑到“7”音即可。第34小节-37小节是连续四小节的快弓乐句, 应注意两手的默契配合, 特别要注意第35小节第二拍的快速换把和第37小节第一拍的快速伸展手指, 都应单独加强训练, 力求做到快捷、准确。

经过两小节的间奏后, 从第40小节-78小节是快极乐段的后半部分, 音型更为紧凑, 音乐更加欢快, 表达了人们内心无比激动喜悦的心情。第40小节-47小节是两个鲜明的排比乐句, 演奏时应喜气洋洋地, 尽量找那种闹秧歌时美滋滋的感觉, 同时要注意这两句中的四个重音均应用极快的甩弓演奏, 而且弓毛贴弦要实在。第48小节-55小节也是两个排比性乐句, 在这两句中所有的八分音符均要用断弓演奏。第56小节-71小节同样属于两个排比性乐句, 其中这两句的前半句都采用了晋中秧歌的音乐素材并将其快速化, 在演奏时应注意滑音动作要快, 快速换把要准确迅捷, 重音要果断有力。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将快板乐段推向高潮, 第72小节-78小节是快速乐段的收尾句, 其中第75小节的“4”音是偏音, 演奏时其音高介于“4”与“#4”之间。在速度上第72小节开始要突慢, 用中快速演奏, 到77小节开始速度要再慢, 为78小节的收尾音做好准备。

3、慢板 (78-118) 小节

第78小节-82小节是慢板乐段的前奏, 音乐色彩明快, 旋律线条优美, 为慢板主题的进入做了很好的铺垫。第83小节-118小节是乐曲的慢板乐段, 旋律优美如歌, 情感含蓄质朴, 风格浓郁独特, 描绘了农村妇女手舞绸扇、载歌载舞的动人画面。

第83小节-100小节是慢板乐段的上半部分, 演奏时要深情内在, 运弓应舒展自如, 滑音要圆滑内在, 强弱起伏的线条要鲜明。为了突出乐曲的风格, 本段中的“1”和“5”音基本都应用压揉演奏。

第101小节-118小节是慢板乐段的下半部分, 由两个旋律相同、音区不同的段落组成, 以山西民歌《圪梁梁》的音调为创作素材并进行了器乐化的加花变奏, 旋律具有浓郁的山西地方乡土气息。演奏时发音要饱满, 旋律应流畅如歌, 第102小节-103小节和106小节-107小节的“3”和“5”之间的滑音动作要快, 过程应充分, 要演奏出旋律应有的韵味。第109小节-116小节的高音区旋律要特别注意把位的控制和音准的把握。第117小节速度要渐慢, 经过一个大的气口后, 第118小节进入了带再现的快板乐段。

4、带再现的快板 (118-193) 小节

经过118小节-127小节的前奏后, 第128小节-147小节是再现乐段, 情绪更为欢快, 演奏要领和第一段基本相同。第148小节起, 速度可再加快, 情绪更为热烈, 描绘了一幅敲锣打鼓、欢腾热烈的生动画面。第148小节-173小节多次出现锣鼓型节奏, 如第150-151小节和162-163小节等, 都是典型的锣鼓型节奏, 演奏时应果断有力, 谱面上标注的重音要干净利落, 切忌拖泥带水。第174小节力度应突弱并从176小节开始渐强, 直至182小节将乐曲推向高潮。第183小节起速度突慢, 演奏时速度可稍自由些, 从189小节起, 速度再恢复原速, 在欢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秧歌情》具有鲜明的山西地方特色, 在演奏这首作品时, 不仅要解决好快弓、跳把以及高音区的音准控制等技术难点, 并且要注重风格的把握。■

(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讲师)

摘要:二胡曲《秧歌情》是一首具有浓郁的山西地方特色的二胡作品, 本文重点从音乐处理和演奏要领的视角对这首作品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二胡曲《青春的旋律》演奏分析 篇10

关键词:二胡,青春的旋律,演奏,分析

二胡曲《青春的旋律》是笔者于2011年创作的一首二胡作品, 乐曲于2012年年初定稿并发表于《黄河之声》2012年第五期, 节奏明快活泼、旋律自如洒脱、情绪热情奔放, 由热情奔放的小快板、翩翩起舞的快板、欢腾热烈的快板和主题再现组成, 生动地展现了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一、热情奔放的快板 (1-29) 小节

第1至8小节是乐曲的引子部分, 音乐欢快活跃, 为主题的进入作了很好的铺垫。第9至20小节是乐曲的主题呈示段, 演奏时应热情奔放, 精神饱满, 运弓要干脆利索, 发音要饱满而富有暴发力。第21至29小节是主题的加花变奏, 其音型更为紧凑, 情绪较主题呈示段也要更为热情欢快, 演奏时两手配合要默契, 发音要清楚, 尤其要注意第25至26小节的快速换弦和小指的连续交替运用需单独放慢练习, 待熟练后再按原速演奏, 此外第29小节的“#5”要保证音准。

二、翩翩起舞的快板 (30-88) 小节

从第30小节开始, 乐曲的拍子由四二拍变为八三拍, 节奏活跃跳荡, 旋律洒脱自如, 富有鲜明的舞蹈性韵律, 形象地展现了一幅青年人翩翩起舞的生动画面。

第34小节至65小节在演奏时旋律应流畅如歌, 运弓要舒展通畅, 换把和揉弦都应松弛自如。在音乐处理上, 第38、46、58、60小节应轻快、活泼, 演奏时弓子应松弛而富有弹性, 尽量用断弓演奏, 切忌奏的过黏, 除此之外, 其余小节均应注意旋律线条的起伏和连贯性。另外, 从第50小节起, 音乐语气应较前面要加强, 力度上也应做相应的调整。第66至81小节是拨奏部分, 要求全部用内弦拨奏完成, 拨奏时要重点注意高把位音准和音质的控制。第82至88小节是本段的收尾句, 由拨奏变为拉奏, 演奏时应随着节奏律动的变化合理安排好弓速, 第88小节起的“6”音是本段的收尾音, 速度应较前面放慢一倍, 拍子也由原来的八三拍变为四二拍, 演奏此音时应干脆利落, 为下一段的进入作好准备。

三、欢腾的快板 (90-137) 小节

经过88、89两小节的过渡后, 从第90小节开始, 乐曲进入了欢腾、热烈的快板乐段, 演奏时应狂热而富有激情。经过90、91两小节快速的十六分音符下行音型后, 第92至95小节要用双弦演奏 (即弓毛贴内弦和弓杆擦外弦同时发音) , 演奏时应注意弓段的合理安排, 发音要饱满。第96至103小节是两个鲜明的对比性乐句, 演奏时要注意第96小节和100小节的切分音应果断而富有暴发力, 在弓段安排上也应注意第96至98小节以用右半弓演奏为主, 第100至102小节应以用左半弓演奏为主。第104至112小节音型更为紧凑, 演奏时应做到两手配合默契, 发音清楚, 弓段分配合理, 第108小节要用倒弓演奏, 回弓时动作要干净利落。此外, 第96至112小节多次出现的“#5”音, 要特别注意音准的控制。

第113至137小节节奏转为舒展型, 其旋律基本上浓缩和变化性再现了舞蹈性快板的音乐语言, 情绪更为欢腾活跃。第113至129小节在演奏时运弓要宽阔饱满, 揉弦应扎实有力, 发音要厚实通透, 第130至137小节是对121至129小节的补充变奏, 演奏时力度要减弱, 第130、132和134小节运弓要松弛而富有弹性, 应奏出轻快、活泼的感觉。

四、主题再现 (138-159) 小节

第138小节起的主题再现段比主题段在速度上应略为加快, 情绪要更为热情奔放, 其演奏要领与主题段基本一致, 第158和159小节是本曲的收尾小节, 演奏时要干净利落。

二胡演奏艺术的音乐美学特征分析 篇11

关键词:二胡演奏艺术 音乐美学特征 分析

二胡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乐器,在我国音乐发展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艺术根基十分深厚。近年来,二胡演奏的技巧及二胡作品的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在我国传统乐曲的基础上,逐渐应用了更多的创作手法和结构形式,这种发展使得二胡演奏艺术逐渐走上世界的舞台。由于二胡演奏中能够体现出很多方面的音乐美学特征,因此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欣赏和喜爱。

一、音乐美学特征的概述

(一) 音乐美学的概念

站在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上,对音乐的内在规律性和本质进行研究,所应用的基础理论学科就是音乐美学,具体包含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学科内容。同时,它也阐释了演奏主题中的音乐美,实现了接收和理解音乐美。在音乐传递的过程中,音乐美学价值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音乐美学和价值特征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果看见一样十分美好的事物,即使过了很长时间,仍然会记忆犹新。而在音乐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一篇复杂的奏鸣曲或协奏曲演奏完成的那一刻,其中总会有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旋律或主题。人们认为这段旋律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在整首乐曲中出现多次,十分动听。由此可以看出,人们通常对于有明显特征的事物,会产生十分深刻的记忆。而在音乐美学当中,音乐美学特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产生了很高的美学价值。

二、二胡演奏艺术形式的音乐美学特征

(一) 演奏技巧

随着我国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的融合发展,在二胡演奏艺术当中,演奏者为了寻找更多具有不同特点的音色,开始积极寻找和尝试不同的演奏技巧。基于传统的打、拨、拉等演奏形式,产生了更多丰富的演奏技巧。在乐曲创作当中,作曲家为了达到更加理想的乐曲表达效果,会将多种不同形式的演奏技巧应用到乐曲创作过程中。另外,在创作二胡作品的时候,为了使乐曲的情绪变化得到加强,很多作曲家也对左右手的技巧进行了巧妙运用,从而对二胡演奏艺术形式的音乐美学特征进行了很好的表现。

(二) 演奏音色

在一首音乐作品当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音乐的音色,同时它也是音乐当中的灵魂所在。在音乐美感当中,让听众和作曲家产生原动力的音响效果,就是通过音色来进行传达的。它是人们创造出的一种有序、丰富的声音组合体,其作用是为了对人们内心感受需求进行表达,以及对人们听觉感性需求进行满足。对于人们感性需求的知觉特征来说,音乐本身的表现性正是其美学特征的体现。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二胡演奏音色中体现了其独特的音乐美学特征。

(三) 演奏体态

在二胡演奏艺术的表现形式当中,需要通过舞台来对观众进行艺术展现。通过肢体动作和演奏方式的融合,在表达音乐的过程中,展现出音乐表演美与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统一。在二胡音乐作品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眼体协调性具有更加理想的动态美效果。人的动作能够清晰地表达出人的目的、思想、性格,同时也能体现出人们较为深刻的方面。在二胡演奏的过程中,由于二胡能够发出的声音大小有限,因此,要想更好地表达情绪的变化,可以通过不同的演奏体态来进行表现。

三、二胡演奏艺术内容的音乐美学特征

(一)音乐表演活动内容的美学特征

音乐对美的展现,一种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音乐表演活动,它将音乐作品和音乐赏析有效地进行了融合,利用动人的旋律,对无声的音符进行了很好的展现。在音乐表演活动当中,作曲家、演奏者、听众是其中的主体,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对音乐进行了诠释。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具有最为重要的作用,他除了对音乐产生心理活动以外,还要将其外化展现,发挥出承接作曲家和听众之间关系的作用。因此,在音乐表演活动中,二胡演奏艺术所体现出的音乐美学特征,可以从创作、演奏、倾听这三个方面进行划分。

(二)二胡演奏联觉的美学特征

联觉也可以叫做通感,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在不同的感觉当中,使人们产生相互的作用,也就是对人们某种感官的刺激,能够对另一中感官进行触发。人们的联觉可以划分为视觉等方面的光学联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机械联觉,以及味觉、嗅觉等方面的化学联觉。而在二胡演奏艺术当中,虽然看似只包含了视觉和听觉,但是人们在欣赏演奏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这就是二胡演奏给人们带来的联觉现象,从而也体现出了二胡演奏艺术的音乐美学特征。

(三)二胡演奏的音乐表现性

二胡具有十分丰富的音乐表现性,这就使得在二胡演奏的过程中,具有更加多样化的表演性。结合二胡自身的音色和构造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其音乐表现性进行阐述,分别为风格性、戏剧性和抒情性。在二胡的演奏过程当中,其声音具有十分明显的线条化、声腔化的特点,能够很好地体现出音乐作品的风格。而在我国经典的二胡作品中,大都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和情节,具有很强的戏剧性。二胡属于弦类乐器,因此其音乐旋律性都具有单线条的特点。同时,二胡演奏的声音与人类声音的频率十分接近,更容易引发与人之间的共鸣,适合对人们内心的情感进行抒发。

四、结语

随着二胡演奏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二胡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音乐美学特征也得到了更好的挖掘和体现。在二胡演奏艺术当中,从演奏技巧、演奏音色、演奏体态等方面,都能够体现出音乐美学特征。而在二胡演奏艺术内容方面,能够通过音乐表演活动内容和二胡演奏联觉现象对音乐美学特征进行表现,使二胡演奏艺术具有更大的音乐表现性。

参考文献:

[1]马凌云.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影响[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2]张茜.基于我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谈二胡演奏艺术发展[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3]田少杰.论二胡演奏艺术中“外”与“内”的相互联系[D].太原:山西大学,2010年.

扬琴作品《圈》的演奏技巧的分析 篇12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扬琴是这样介绍的:“扬琴—击奏弦鸣乐器……明代晚期传入中国……”近四百年的时间让它在民族乐器中占有一席之地, 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一直以来反映风俗民情, 描写山川景色是传统扬琴作品表现的主要内容, 而随着中西艺术文化交往日益密切, 国外的一些作曲技法和新的艺术理念被我国优秀的作曲家所运用到新作品中, 扬琴作品《圈》的作者冯继勇先生即是利用扬琴击弦类似打击乐的特点并运用了近代西方音乐中的序列音手法而创作的乐曲, 在扬琴的旋法、和声和技法上都有这创新的意义, 突破了平稳和谐的音乐审美观, 全曲以大二度构成的音列为基础, 充分表现当代人们的心理和生活感受。

二、乐曲中的演奏技巧及音乐形象的分析

《圈》这首乐曲的创作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宏伟的哲理性和极其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特点是和声声部变化较大, 情绪转折较多, 时静时动, 千变万化。此曲是一首采用了十二音体系的作曲技法的乐曲。西方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之一, 亦称为十二音体系的作曲技法, 它是将一个八度中12个半音各自作为平等的一员, 因而废除了中心音的存在而进行作曲的一种技法。

全曲分为五部分, 引子 (谱例1) 是由两个乐句组成, 随着敲奏出如打击乐音响效果般强有力的大字一组A谱写出乐曲的意境的神秘感, 接着一串慢起渐快的16分音符把旋律线条推向小字二组的e, 强后即弱的反差感把乐曲的现代派风格诠释的淋漓尽致。第二句对音区的扩展和平稳进行中旋律快速流动对演奏者的音位把握和击弦的清晰度是一个考查。

第一段主题由单声部首度呈现随即演变成二声部加大的乐曲的张力, 同时由于不规则重音的切入把无调性的听觉效果加强, 与颤音琴重音的完美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接下来旋律逐渐转入左手的高音区, 不断地强调主题动机, 融合了跳音和后十六音符的节奏, 更是突出了扬琴演奏的颗粒性, 打破以往传统乐曲“线性”的布局, 强调点的重要性, 每一击都要求绝对的清晰饱满, 这段的音量处于渐强过程中, 需要的是击弦的力度与弹性恰到好处。模进音组的大量出现, 八度双音的叠置把乐曲的情绪推向的高潮。跳音的再次弱进插入是预示这第二个高潮即将来临, 这时应该调整好气息, 随着强琶音的干净的收尾, 让时间定格在此处保持静止, 然后快速抬手左手反竹进行下一主题碎片的表达, 乐曲此处时动时静对演奏者左右手音量的协调与控制有很高的要求, 避免在大跳时出现速度不统一, 需要左右手进行对个别音位的独立练习。

本曲的最有难度的第二部分急速部分是由大跨度的分解和弦部分, 这部分准确清晰是要点。准确度和清晰度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这部分的练习重点是左右竹前后伸缩的跳动, 平时可以用分解和弦的上下行来进行训练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 由主和弦属和弦、属和弦, 再回到主和弦, 在这个范围内不同的音型、节奏和重音, 一曲多用的做加强训练。 (二) 大幅度的音程跨越在扬琴演奏中应用较多, 这种技巧必须练习熟纯, 在演奏这种音型时, 臂的上下、左右运动幅度大, 通常速度也较快, 臂、腕、指必须气韵贯通, 以臂、腕运力为主, 使整个手臂松紧有度, 在击奏准确的基础上尽力做到音色华丽, 有“颗粒性”而又流畅。

第三段慢板是本曲中最具旋律感的一部分 (谱例2) , 主要是和大提琴的配合。有三个层次节奏稍自由、感情细腻, 琶音和轮音是这部分表达的主要组成元素。乐感和气息是这部分需要注意的。第一乐句由琶音引入, 深沉且细腻的轮音道出回忆般的思潮, 第一小节的a做渐弱的处理, 变化重复在小字一组a的琶音处顿一下, 抬手进入四三拍的弱轮随后停止在第四小节琶音上。其中8-9小节有一个渐强渐快的动机, 似乎是新的思绪在萌动, 很快进入12小节转入新的乐思, 呈现出犹豫不决的状态, 情绪也随乐曲的流畅度的变化而变得平和, 速度也有些加快直到23小节标有延长符号的小字二组d, 抬手深吸口气轻轻地诉说第三层的乐思, 句与句的间隙变短, 情感也越来越浓, 直到28-30小节做渐弱和渐慢的处理, 预示着大再现的嵌入。轮音一点点消去紧接着出现引子的片段, 慢板停在G音上, 等待余音慢慢消去, 开始做尾声再现的准备。

尾声 (谱例3) 中运用了“衬音”——中国扬琴传统曲目中常用的装饰技巧, 它利用同音八度的跳跃, 使在延续状态下的一个音变得更丰富。“衬音”的节奏型很多, 常见的是“四连音” (十六分音符) 本曲采用了恰是此种节奏型, 伴随着从G开始的向上纯四度音节, 把乐曲的结尾诠释的铿锵有力并以上行纯二度进行的八度双音干脆利落的结束全曲。此曲中“衬音”的八度跳跃有不同的击奏方向, 因此小臂的上抬动作较多、较大, 击弦时注意右手打开, 保持琴竹击弦的角度和琴码平行, 尽量不要斜向触弦, 与此同时, 练习时要注意运竹均衡在注意“衬音音色的同时不要忽略左竹的“弱音位”要与右竹音保持一致。练习时要注意“衬音”位置的改变, 掌握好重音。

三、扬琴创作的发展

随着作品数量的急剧增加和演奏技法的成熟, 作品表达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有谱写历史人物, 歌颂中华民族爱国精神, 表现人生哲理, 以及现代人内心感受的作品, 如:《木兰辞》、《寂》、《觅》、《离骚》等。这些作品是在学习老一辈扬琴艺术家多年创作经验之基础上, 学习借鉴秭妹乐器创作之长, 并与现代作曲技法溶为一体的扬琴创作的新风格。专业作曲家单独创作的特点是, 创作中较少受扬琴习惯性演奏手法与技巧的束缚, 而更多的是追求表现手法和演奏技巧为表达作品的内容服务。这种创作有利于突破扬琴的传统演奏手法和习惯。创立新的演奏手法和技巧。这对扬琴的乐器改革, 以及演奏技巧和表现了手法的发展与创新是有益的。

四、结语

扬琴艺术的发展, 约四百年历史, 中国扬琴从民间自发性到专业化教育体制, 从一件伴奏乐器到独奏乐器, 并在民族器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及在乐器型制、演奏技巧、作品创作、理论研究和教育等方面逐渐走向规范化、系统化, 构成了中国扬琴艺术体系。而今, 中国扬琴体系已与欧洲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体系鼎足成为世界三大扬琴体系之一。中国扬琴艺术是年轻的, 是极富有生命力的, 他不会一成不变, 或定性固化和僵化。他处在一个开放的进化态势中, 扬琴自身的潜力和特性还有待继续改进和挖掘。作为新时代的扬琴艺术学习者, 应当辨证地看待历史, 准确地把握今天, 开放地创造未来, 为中国扬琴艺术事业再创辉煌, 并对世界音乐文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宝恒.扬琴演奏艺术[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5.16-20.

[2]高媛.对扬琴演奏艺术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 2004 (3) :4748.

[3]黄荣福.关于扬琴的音色[EB/OL].华音网, (2007-08-17) [2008-4-20].

[4]肖笛张辉.扬琴演奏艺术美的规律把握与特质研究[J].

上一篇:佛教与中国绘画下一篇:容错型集成化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