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七年级语文

2024-09-07

文言文断句七年级语文(精选9篇)

文言文断句七年级语文 篇1

1、中少年有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愧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

(选自蒲松龄《促织》,有删改)

【注释】①成:人名。②胡卢:好笑的样子。③龁:hé,咬。

②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愧怍不敢与较

答案: 1.成视之∕笼然修伟∕自增愧怍∕不敢与较

2、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1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2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3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选自苏轼《东坡杂记》)用“/”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 答案:(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

3、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

用“/”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

答案: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

薛谭学讴

4、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给下列句子断句: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答案: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5、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宠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给下面句子断句;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 答案: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

文言文断句七年级语文 篇2

一、借题解文

阅读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也是高考语文最主要的考查内容。文言文阅读的难点主要在对语言的认知上,阅读文本时,可借鉴试题中一些有效信息,借题解文,帮助我们理解文本内容,为后面试题争取更多的有效时间。下面我们主要谈谈如何“借断句解文”。

第一遍阅读文言材料肯定会遇到语言认知方面的困难,尤其是遇到未标点的文言语句。这时,不要强行断句,可仔细观察四个选项,找到四个选项中相同断句的地方,这些地方肯定是正确的,可以据此把长句子划分成几个短一些的句子,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节省了时间。

例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断句题经过对比可确定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二、借文解题

前面强调高考新课标卷文言断句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对指定语句的断句能力,因此,结合文体特征借文解题也是准确断句不可缺少的环节。近几年文言阅读材料都是人物传记,传记主要通过人物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做题时,切勿将需要断句的语句提取出来,而是把语句返回到具体语境中,以时间为线索,以官职变迁为主轴,理清需要断句的句子在怎样的事件中,分清人物、时间、地点、官职名称和关键事件等,避免断句时将一些固定词语或双音词强行断开。

例如,2014年新课标Ⅱ卷文言断句语句所在事件主要表现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也可借鉴分析概括题C项,借题解题,理清宦官刘瑾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犬马,不理政事的主体事件。

三、熟记断句技巧

文言断句选项并非处处都错,考查方式是先预设整段文字中的两处断句错误,有两个选项各错一处,一个选项错两处,另一选项无错误。因此在理清语境后,应再对比出四个选项中断句不同的地方,重点攻克,逐项排除。熟记断句技巧是准确断句最主要的方法,也是解题最关键的步骤,可运用以下方法断句。

1. 看语法

文言断句是断句子,而非断词,因此从语法入手理清句子结构是断句首先考虑的方法。文言语句大多是主谓句,名词和代词作主语或宾语,动词和形容词作谓语。做题时,可根据词性判断主谓成分,断出句读。另外,一些修饰词也是帮助断句必不可少的成分。

例如,2014年新课标Ⅱ卷的“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中“八人”是句子主语,“号‘八虎’”是谓语,中间不断。“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中“文”指韩文,是主语,“每退朝”是谓语,“对僚属”作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语”,因此应该在“退朝”后断开。

2. 看标志

文言语句中一些特殊字词是断句的标志,熟记这些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准断出句读,包括叙述人物对话时的“曰、云、言”,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的句首发语词、句尾词、关联词,以及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例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的“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中“言”后应断开;Ⅱ卷的“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中“所”和后面动词结合,修饰后面的“白土村”,应该在“所”前断开。2014年“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中“辄”为副词“总是”的意思,应该放在句首,前面断开。

3. 看修辞

古人在写文章时,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断句时可根据这一特点断出句读。另外,顶真的修辞手法也需特别注意,两个相同词语中间肯定要断开。

例如,《心术》中“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愚公移山》中“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根据对偶和顶真可断出句读。

四、综合运用技巧,排除法敲定答案

任何解题方法不是单一的,夯实基础,熟记各种方法,综合运用技巧,巧用排除法,就能敲定答案。

高中语文教材应增加“文言断句” 篇3

一、断句的重要性

1.断句是古人的“必修课”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人读书都先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结尾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断错了,极有可能误解古文原意。

既然古人都如此重视断句,说明“断句”自有它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它在文言文阅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今人也不能将其忽视,甚至要将其好好地“传承”下去。

2.断句是对文言文水平的全方位衡量

从教师的层面来讲,很多地市都在举办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文言文断句及翻译”。教师的“断句”水平成了比赛组委会对语文老师的“硬性要求”,这也足以看出断句对考查教师文言文水平的特殊功用。

从学生的层面讲,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北京卷的《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中更是在第一题的位置上出现了断句题,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成了很多高考文科生“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想准确地断好句,不仅要综合运用古汉语中的文言实词、虚词、语法和句式等等,还要对文言文所反映的内容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讲文言、读文言确实不容易,这不容易有种种原因,其中一个相当重大的原因就是对古代的‘名物不熟悉。”[1]因此说,断句能力的高低,实际上是文言文综合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3.断句对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大有裨益

新课标的文言诵读要求,强调熟读成诵,心口相应。而断句对培养文言语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断句的过程,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古汉语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断句的规则,反复回读,不断体会,而这一过程是极其难得的。学生平时“粗略”地读,和断句当中的“有意识”地读,阅读的体验与效果的差别是明显的。学生在断句过程中,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反复阅读、回读,反复推敲,反复琢磨,当把句子断准确的时候,也就相应地弄清了文意,而文言文的语感也就慢慢形成了。

断句如此重要,那么高中语文教材能否适当增加一些“文言断句”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从必修一到必修五的五本教材,以及与必修相配套的五本读本,总共只有短短的一篇《非攻》,未免显得有点“吝啬”!

二、高中语文教材应增加“文言断句”

1.关于“量”

(1)断句训练的“量”不宜过大

古书情况复杂,能读懂是很不容易的。《曹世书妻传》载:“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2]足见其难“断”,“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很坦率地对别人说,他读《尚书》有十分之五不理解,读《诗经》也有十分之一二不理解。”[3]可见,有些文章连“大家”都尚且“搞不定”,更何况是高中生呢?

所以,如果不分难易搞一刀切,认为教材中所有的文言文都应该“先断后讲”,势必会造成学生因畏惧而厌学,同时也会增加师生的负担,这和我们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2)文言断句也不能浅尝辄止

苏教版五本必修教材和五本阅读读本中,在“断句”的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在苏教版必修三的“寻觅文言津梁”板块中选取了一篇文章《非攻》让学生断句。这是教材编者“有意为之”,从中也能看得出教材的编写者对训练学生断句的“初步尝试”。但五本必修教材加五本阅读读本中只选了一篇,似乎未免太“谨慎”了。既然断句有其功用,那我们的“胆子还要再大一点”。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我以为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材可以各放一篇,必修三、四、五中可以各放两篇。必修一和必修二,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还不够多,可以各放一篇让学生“尝尝鲜”“适应适应”。经过一个学年的文言文学习,学生的积累丰富一些之后,必修三、四、五中可以各放两篇让学生重点训练,反复体会,以达到训练的效果。这样五本必修教材共计选8篇文章让学生断句,从“量”上讲,应该是相对比较合适的。

如果必修课本中限于篇目数量,无法增加断句篇目的训练,在阅读读本中也完全可以大胆加入一些相关篇目。这样,不仅老师授课时多了一种选择,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完成这样的“断句”训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关于“质”

“质”与“量”永远是一组辩证关系,教材中断句训练的篇目还要讲求“质”。我国古书众多,不是随便拿来一篇就可以放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所选的文言文要讲求一定的“含金量”。所谓“含金量”有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所选文章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所选文章要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服务。要让学生学习后有所得,包括文学上、语言上和价值观上。第二,所选文章还要考虑到学生文言文水平这个“实际”,难度不能过大,难度过大,便是“无效”,“无效”之后,还谈什么“质”?因此,断句篇目的选择要切合学生实际,要选择那些符合高中生阅读难度的文章才行。高考《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选文的总体要求是“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浅易”二字是我们选文的基本要求,如果选文过难过深,超出学生的“承受范围”,这样的设计就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对培养文言文语感,提高文言文水平是没有什么帮助的。除此之外,文言断句的篇幅也不宜太长,以免产生审美疲劳,以短小精悍为好。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首先,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非常有帮助,早已入选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教材,其重要程度无需多言。其次,这篇文章“文不甚深”,一些实词和虚词等文言知识点的难度均在学生“可以承受范围之内”,理解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且篇幅不长,短小精悍,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学生也相对比较感兴趣,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这样的文章让学生断句是比较合适的,文言断句,遴选的就应该是这类文章。

3.关于“序”

高中语文教材中断句的选择还要讲求一定的“序”。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具体的要求就是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仍以苏教版高中语文为例。必修一要选初高中能够衔接的篇目让学生断句,文不能“深”,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比如《师说》等;必修二、三可以适当加大一点难度,可以叙议参半,比如《六国论》、《烛之武退秦师》等;而必修四、五可以逐渐继续加大难度,比如《寡人之于国也》、《史记》当中的一些经典选段等,甚至在必修五中可以选取一些文学理论与批评方面的文章让学生读读(当然不能多),比如《文心雕龙》、《诗品》中的经典选段等等。

但不管怎样,文言断句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实际”,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过程,那么教材文言断句的编排也应遵循这一过程。

断句的功用毋庸置疑,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或“浅尝辄止”。一篇不选是不可取,每篇必断也是不科学的。无论是“质”还是“量”,我们都要把握好选文的“难”度,还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尺”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断句的功用,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多一个“维度”!

参考文献

[1] 张中行.文言津逮.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2] 曹世叔妻传.后汉书选译.李国祥,等,译注.许嘉璐,审阅.成都:巴蜀书社,1991.

[3] 管敏义.怎样标点古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高中语文文言断句技巧 篇4

这里的所谓“特殊虚词”,指的是一些多用于句首或句末的文言虚词和一些表示说话的词语,以及文段中的诸如地名、人名、官职名等词语,它们往往可以成为给文言断句的重要参考标志。比如,常用于句首的文言虚词有“若夫、乃夫、至于、于是、虽然、是故、是以、已而、向使、夫、焉、盖、惟”等,见了这些虚词,在它们前边就可断句;常用于句末的文言虚词有“矣、焉、乎、也、耶(邪)、欤、哉、夫、耳、者也”等,在它们后边也大多可断句;相当于“说”的词语有“曰、道、云、语、白”等,在它们之后也大多应断句。对于文段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职名、谦称和敬称等词语,断句时要分析其是作主语还是宾语。

二、据句式特点断句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翻译 篇5

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20、《虽有嘉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翻译: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10《论语》十二章翻译

一、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三、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四、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五、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六、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七、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

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八、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九、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十、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十一、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十二、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15《观沧海》翻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次北固山下》翻译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家书要传到哪里呢?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翻译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

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在天空的低处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天净沙 秋思 》翻译枯藤老树昏鸦,(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早已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

25《河中石兽》翻译

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经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沿着河边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信服它是正确的言论。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课文译文 篇6

《论语》十则

孔子说:“学了知识,再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事情吗?有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因此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或者启发,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

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去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感到精神疲惫而无所收获。”

孔子说:“我见到好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好的人我就在内心中检查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子贡(向孔子)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答道:“他聪明而又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已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他的谥号称为‘文’。”

孔子说:“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教导学生要热情,这些哪一样我能有呢?”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于他们不好的地方,就应该注意改正。”

《卖油翁》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自己也以这一点自夸。他曾在自己家的花园里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睛看着,很久不离开。看见他射出的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翁说:“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陈尧咨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小看我的射技!”卖油翁说:“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中穿过去而钱不湿。卖油翁接着说:“我也没有什么,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

《南辕北辙》

今天我来上朝的时候(季梁对魏王说的话),在大道上看见一个人,让他的马车正对着北面,告诉我说:“我想去楚国。”我说:“您去楚国,为何要朝北边走?”(他)说:“我的马是良马。”我说:“马虽然是良马,但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我的(准备)的路费很多。”我说:“路费虽然多,但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我的车夫很善于驾御。”这些条件越好,那么(他)将离楚国越远啊。

《塞翁失马》

靠近边塞的地方,有个善于术数的人。(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跑到胡人那边去了,大家都安慰他。那家的父亲说:“这又怎么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来祝贺他。那家的父亲说:“这又怎么知道不可能是祸患呢?”家里多了一匹好马,那家的儿子喜欢骑它,(一次从马上)摔下折断了大腿骨。大家都来安慰他,那家的父亲说:“这又怎么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壮年男人都拿起弓箭参战,(住在)边塞附近的人(壮年男人),百分之九十都死了,那家的儿子就是因为腿瘸的原因(没有参战),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所以说福与祸,祸与福,转化是不可能到头的,(其中)奥妙(也是)不可能随便推测的。

《阿豺折箭》

(吐谷浑国有一个国王,名叫阿豺。)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一天,他对儿子们说:“你们每人给我拿枝箭来,把所有的箭都折断了,丢在地上。”一会儿,他又对同母的兄弟慕利延说:“你也拿一枝箭试试,看看能不能折断。” 慕利延拿起一枝箭,轻轻一折,就折断了。阿豺又说:“你再拿十九枝箭,(捆成一束)把它们折断。” 慕利延(用尽了力气折箭),却不能将它们折断。(于是,)阿豺(对大家)说:“你们明白吗?一枝箭容易被折断,许多箭合在一起,就很难折断了。你们今后只要能同心合力,国家就一定能稳固。”说完这番话后,阿豺就死了。

《渡者之言》

顺治七年冬天,我从小港出发,打算到蛟川县城去,让书童用夹书的木版捆着书跟着我。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云雾环绕着山林。看看离城还有两里路,便向船夫问道:“还能赶得上南门开吗?”船夫仔细看了看书童,回答道:“慢慢走还赶得上,快走就关了。”我以为他是拿我开玩笑,心里很生气,就快走赶路。走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书童摔了一跤,捆书的绳子断开,书也散了,他哭哭啼啼没有马上起来。等到我们收拾好书,把书捆好继续前进,城门已经关上了。我心里顿时豁然开朗,想起船夫说的话非常合乎事理。天下因为急躁而导致失败,直到天黑也无处归宿的人,就和这一样啊! 就和这一样啊!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进见桓公,站着(看了)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拿来炫耀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还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跑),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用热水焐、用药热敷,可以治好;肌肉里的病,可以用针灸治好;肠胃的病,可以用火剂治好;骨髓里的病,那是司命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剧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死了。

《黄生借书说》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

书如果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去读。您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并不读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天子中读书的人又有几个?搬运时使牛累得出汗,拖回来就堆满屋子的,是宝贵人家的书,但是宝贵人家中爱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图书,子辈孙辈丢弃图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就忐忑不安地摩挲抚弄那东西久久不停,(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占有,必定会把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暂且等待日后再看。”如此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书籍,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收藏的书很多。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后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时的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我一定会认真深思并牢牢记住。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堆满一屋。(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致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多么专心,而自己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别人,同别人共用的情形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别人)的情形好像不相同。既然这样,那么是我实在不幸而遇到姓张的呢,还是姓黄的年轻人实在是幸运而遇到了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迅速。

七年级下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篇7

七年级下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一、《伤仲永》

1.出处: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2.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内容理解: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4.字词句:

A.字音:环谒〔ye〕 泯〔min〕然 称〔chen〕 夫〔fu〕

B. 词义:

⑴.通假字: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②.贤于材人远矣: 材通才,才能。

③.未尝识书具: 尝同曾,曾经。

⑵.古今异义:

①.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自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断词。

②.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eg: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

③.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eg: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⑶.一词多义:

①.自:a.自己,eg:并自为其名;b.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闻:a.听说,eg:余闻之也久;b.名声,eg: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其:a.这,eg:其诗以养父母;b.他的,eg:稍稍宾客其父。

④.并:a.连词,并且,eg:并自为其名;b.副词,全,都,eg: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⑤.名:a.名词,名字,eg:并自为其名;b.动词,说出,eg:不能名其一处也。

⑥.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eg:稍稍宾客其父;b.名词,客人,eg: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⑦.就:a.动词,完成,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动词,从事,做,eg:蒙乃始就学。

⑧.然:a.代词,这样,eg:父利其然也;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eg:泯然众人矣。

⑨.于:a.介词,此,eg:贤于材人远也;b.介词,在,eg:与厅事之东北角。

⑩.为:a.动词,作为,eg:其读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动词,成为,eg:卒之为众人。

⑩.夫:a.指示代词,那些,eg:今夫不受之天;b.名词,丈夫,eg:夫起大呼。

⑷.词语活用:

①.忽啼求之(啼,哭着,动词作状语。) ②.父异焉(异,奇怪,形容词作动词。)

③.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作动词。)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环谒,四处拜访。)

⑸.重点词语翻译:

①.世隶耕(隶,属于。) ②.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③.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④.通悟:通达聪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

⑧.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务农。

②.省略句:a.不使学。(即不使之学,省略宾语) 不让方仲永学习。

b.令作诗。(即令其做诗,省略宾语) 我叫方仲永作诗。

c.还自扬州。(省略主语我) (我)从扬州回乡。

d.受之天。(之后省略于) 先天得到的。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⑤.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⑥.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写成。

⑧.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听说的相当了。

⑨.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

二、《木兰诗》

1.出处: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名歌中的一首 叙事诗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后经文人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互相辉映,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2.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u〕 鞍鞯〔an jiang〕 辔〔pei〕头 鸣溅溅〔jian〕 金柝〔tuo〕 阿姊〔zi〕 霍霍〔huo〕 可汗〔ke han〕 贴:军帖〔tie〕;贴〔tie〕黄花;字帖〔tie〕

B.词义:

⑴.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粘贴。 ②.出门看火伴:火通伙。

⑵.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⑶.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鞍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⑷.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⑷.重点词语翻译:

①.旦:早晨。 ②.溅溅:流水声。 ③. 胡骑:胡人的战马。

④.强,有余。 ⑤.不用:不愿做。 ⑥. 扶将:扶持。

⑦.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财物。

C.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岭(疾行)如飞。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寒冷的月光照射着铠甲。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而)归来。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在前额)贴上花黄。

三、《孙权劝学》

1.出处:选自《资治通鉴》

2.作者: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3.字词句:

A.词义:

⑴.古今异义:

①.但,古义为只,eg:但当涉猎;今为转折连词。 ②.治,古义为研究,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治理。 ③.博士,古义为官职,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学位。

⑵.一词多义:

①.以:a.用,eg:以军中多务;b.与为译为认为,eg: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当:a.掌管,eg:当除掌事;b.应当,eg:但当涉猎。

③.见:a.知道,eg: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b.认清,识别,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看见,见渔人,乃大惊。

④.若:a.动词,比得上,eg:孰若孤;b.介词,好象,eg:仿佛若有光。

⑤.之:a.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助词,的,eg:于厅事之东北角。

⑶.重点词语翻译:

①.当涂:当道,当权。 ②.辞:推托。 ③.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④.才略:政治或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⑤.涉猎:粗略地阅读。

⑥.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⑥.更:更新。

⑶.成语

①.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应见事何,疑问句宾语前置。)

老兄你为什么看事情的变化这么晚呢?

②.省略句:肃遂拜蒙母。(拜后省略介词于。)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是想让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博士吗?

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不过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懂得过去的教训罢了。

D.备注:本文以对话为主,语言形象,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是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详略得当。

四、《口技》

1.出处: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人。

3.字词句:

A.字音:少顷〔qing〕 呓〔yi〕语 齁〔hou〕 曳〔ye〕屋 许许〔hu〕声

B.词义:

⑴.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宾客;全场静悄悄的。

⑵.古今异义:

①.但:古义为只,eg: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今表转折连词。

②.闻:古义为听,eg: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今义用鼻子嗅。

③.股:古义为大腿,eg:两股战战;今为屁股。

④.走: 古义为跑, eg: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今为步行。

⑤.虽:古义为即使,表假设连词。eg:虽人有百手;今义虽然,标转折连词。

⑶.一词多义:

①.乳:a.动词,喂奶,eg:妇抚儿乳;b.名词,乳头,eg:儿含乳啼。

②.绝:a.副词,极,eg:以为妙绝;b.动词,尽、消失,eg:群响毕(全,都)绝。

③.妙:a.名词,妙处,eg:众妙毕备;b.形容词,美妙,奇妙,eg:以为妙绝。

④.指:a.名词,指头,eg:手有百指;b.动词,指出,指明,eg:不能指其一端。

⑤.作:a.拟声词,eg:有鼠作作索索;b.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eg:百千其作。

⑥.间: a.动词,夹杂,中eg:间有里拉崩倒之声;b.动词,间断,eg:遂与外人见隔。

⑦.是:介a.词,这,eg:当是时;b.判断动词,eg:问今是何世。

⑷.词语活用: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京城中有个擅长口技艺术的人。)

②.不能名其一处(名,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够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③.会宾客大宴(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会,适逢;正碰上有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⑸.重点词语翻译:

①.少顷:一会儿。 ②.既而:不久,紧接着。 ③.是时:的时候。

④.未几:不久。 ⑤.一时:同时。 ⑥.呓语:说梦话。

⑦.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⑧.中间〔jian〕:其中夹杂着。

⑨.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少,稍微;舒,伸展、松弛。

⑩.稍稍:渐渐。 ⑩.倾侧:翻倒倾斜。 ⑩.齁:打鼾。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会宾客大宴。(应为会大宴宾客,宾语前置。)

正碰上由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②.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有尽有。文中形容声音之杂。

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变色离开座位,个个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两条腿直发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走。

五、《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1.出处:《山海经》;《列子》

2.作者:第二篇选自作者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

3.文学影响:《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共18篇,内容包括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及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等,并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4.字词句:

A.词义:

⑴.通假字:知通智,eg:孰为汝多知乎?

⑵.古今异义:

①.汤:古义热水,eg:日中如探汤;今常用于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②.汝: 古义为代词你,eg:孰为汝多知乎?今为姓氏。

③.去:古义为离,eg:我以日始出时出人近。今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⑶.一词多义:

①.为:a.动词,是,eg:此不为远者;b.动词,说,eg:孰为汝多知乎?c.作,eg:化为邓林;d.认为,eg:孰为汝多知乎?

②.其:a.介词,那,eg:问其故;b.介词,它,eg:及其日中;c.介词,他的或他们的,eg:弃其杖。

⑷.词语活用:

①.孔子东游(东,名词作状语,到东方。)

孔子到东方游历。

②.而日中时远也(远,形容词作动词,离人远的。)

正午时离人远。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孰为汝多知乎?(应孰为汝知多乎,谓语前置,起强调作用。)

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②.省略句:未至,道渴而死。(未至前省略了夸父)

夸父还没有赶到太湖,就在半路渴死了。

日中如探汤。(应日中如于之探于汤省略介词和宾语;)

正午时像(把手)伸(向 )热水。

③.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译:夸父和太阳赛跑,他一直追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这时,他口渴想要喝水;他就到黄河、渭水去喝;

黄河与渭水的水都不够夸父喝,于是,他又到北边大湖去喝。 (逐走:竞跑,赛跑)

④.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也。 (以:认为。 去:距离。)

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们要近一些,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就要距离人们远一些。

⑤.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篇8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答、俄而:片刻。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 答、拟:比,比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未若:比不上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答,去:离开。乃:才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答、期:约定 。 委:舍弃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答、引:拉 。顾:回头看7、尊君在不? 答、“不”通“否”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答、集:集会

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答: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答案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答: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答:“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文言文断句七年级语文 篇9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

⑵陶后鲜有闻()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2.下列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4.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二)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穹石盘簿而埋根

而 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④甘冒霜而停雪

停 10.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12.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分)

(三)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1)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2)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3)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4)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1)本:根。(2)体:体悟。(3)虚受:虚心接受。(4)实:充实,充满。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可爱者甚蕃()

(2)陶后鲜有闻()

(3)贞以立志()

(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19.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4分)

20.甲乙两文都用了

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3分)

(四)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3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余以为妙绝()

7.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9.读文赏荷:(5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甲】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乙】水陆草 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 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侵晓窥檐语()(2)可爱者甚蕃()(3)芙蕖则不然()(4)自夏徂秋()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1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10.【乙】段以莲象征君子美德,下列叙述莲与君子特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

B.不蔓不枝:君子不随便说他人短处,以免横生枝节。C.香远益清:君子德行芬芳,可以远播各地。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人格高洁令人景仰,不受人利用。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文:

(2)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译文: 12.【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的情感。(乙)段借对莲花形状的叙写,阐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丙)段按照 顺序来写芙蕖,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4分)

13.【甲】词中“一一风荷举”为什么比同样写荷叶的(丙)段中“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显得更为形象、传神?(3分)

参考答案

(一)1.⑴长枝节,生出枝节

⑵少

⑶停止

⑷合宜,适合(2分)

2.C(2分)

3.⑴(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4分)4.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赞美荷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3分)

5.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3分)

(二)参考答案

9.答案: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连词,表示修饰关系。③亲近而不庄重。④使(雪)停止。

评分:每两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苍翠茂密,遒劲有力。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 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

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共2分。

11.答案: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因为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度。

评分:对喜欢莲、寒松原因的分析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①运用衬托,突出了莲、寒松卓尔不群的品性;②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形象、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富有感染力。乙文:参考译文

松树生长在岩石的侧面,俗人看不到它,木匠无缘结识它。它没有宽阔的地势来炫耀自己的外形,只有大自然赋予 的本色。它枝干伟岸挺拔肃穆茂盛,或高踞于层岩之上,直插云霄;或藏身于幽涧之中,蓄雾藏云。坚固的穹石埋下它的根系,历经数载;古老的藤蔓缠络它的躯体,不知多少年。白露飘落,凉风吹来,树林田野凄惨颤栗,高山平原愁容憔悴。别的树木都黄叶凋零,只有它苍翠繁茂。然后人们知道它高峻挺拔,特立独行。它不改变自己的外形,也不改变自己的内心,甘愿经受霜雪的洗礼。它和隐士君子的志趣气节相投,它坚定不拔,超乎万物。日月不能改变其本性,雨露使它更丰茂。它身影高耸,千年茂盛。它把自己流动的身影编织成梦,相信十八年后定能成材为公。它不学春天的桃李也不学秋天的梧桐。身为栋梁之材却不为人知,顶风冒雪,却没人为它称奇叫绝。实在是空为有用之才,有人鄙视它,却也有人取法它。

(三)参考答案

17.(1)多(2)少(3)坚定,有节操(4)种植,栽培18(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19.外形

香气

性直

心空20.象征

描写

议论 乙文:参考译文

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

(四)【答案】:

(二)评分标准6.(2分)①亲近而不庄重 ②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要点与评分:解释准确,每个1分。7.(2分)D 8.(4分)①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②句: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要点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9.读文赏荷:(5分)(1).(2分)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要点与评分: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每处1分。(2).(3分)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要点与评分: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2分;表达1分。乙文:参考译文

我回忆年轻时,居住在西湖。每当到了夏天,临近湖边欣赏荷花,就高兴得忘了吃饭。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意兴正浓,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全部显现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惊,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在是花中的仙子。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绝妙极了。

黔之驴比较阅读 【甲】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

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节选自苏轼《日喻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蔽林间窥之()(2)稍近益狎()

(3)驴不胜怒,蹄之()(4)扪烛而得其形()

2.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4.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参考答案】

1.(1)偷看(2)更加(3)用蹄子踢(或“踢”)(4)摸(每题1分,计4分)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答后半句亦可,其它的“者”都理解为“„„的人”)3.(1)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2分,主要以“骇”、“遁”、“且”、“噬”为采分点。)

(2)有人告诉瞎子说:“太阳的光亮像蜡烛。”(2分,以“或”、两个“之”为采分点。)

4.参考答案:①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②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③认识事物要亲身实践,不能主观臆断;④要讲究科学的思维方法,不能盲目推断。(评分标准: 4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唐]柳宗元《黔之驴》)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③患耶?([清]纪昀《狼子野心》)

注:俟(sì):等待。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之意。贻(yí):这里是“遗留”的意思。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⑴以为神()⑵技止此耳()⑶再就枕,将寐()⑷乃杀而取其革()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16、读了柳宗元的《黔之驴》这篇寓言,你有哪些收获?(2分)

17、乙文中划线句子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从主人方面来理解)(2分)参考答案:

14.(4分)⑴把„„当作 ⑵同“只”,仅仅 ⑶睡觉 ⑷代词,指狼

15.(4分)⑴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⑵这两只小狼渐渐长大,也非常温驯,竟然忘记了它们是狼。

16.(2分)如:(1)对于那些貌似强大的东西,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会取得胜利;(2)人一定要有真才实学;(3)做事一定要知己知彼;(4)做事要持之以恒。(答到两点即可)17.(2分)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甲】《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喇,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蜘蛛杀蛇》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蛇复昂首待之。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庸庵笔记》,略有改动)

【注释】①飙下:带着一股风跳下。②踞:趴。③盬(gǔ):吸饮。1.解释下列加线词。(2分)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好事 B.虎大骇,远遁 遁 C.果腹而去 果腹 D.蜘蛛引丝疾上 疾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4分)(1)驴不胜怒,蹄之。(2)蛇复昂首待之。

3.(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 A ”到“觉无异能者”,再到“ B ”。【乙】文“如是者三四次”中的“是”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C ”。(请用选文原句填空)

(2)甲、乙两文都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方法不同:甲文侧重描写虎的 A ;乙文侧重描写蜘蛛的 B。4.驴和蜘蛛的斗争过程,引人深思。请任选其中一种,说说你从它身上得到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2分)A.喜欢多事; B.逃跑; C.吃饱肚子; D.飞快(迅速)2.(4分)(1)驴不能忍受(或“禁不住”)愤怒,用蹄子踢虎。(2)蛇又昂着头等待着(吃)蜘蛛。

3.(4分)(1)甲文:A 以为神 B 技止此耳;(各0.5分)

乙文:C 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蛇复昂首待之。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1分)(2)A 心理,B 动作。(各1分)

4.(2分)示例:从驴的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1)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2)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从蜘蛛的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

(1)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

(2)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攻其不备,也能出奇制胜。[甲]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选自《黔之驴》)[乙] 蛙于草中,视牛渐近,庞然大物也。嫉之。遂吸气鼓腹,欲逾于牛。谓伙①曰:“吾腹稍大,似牛乎?”伙曰:“去远矣!”蛙怒,复吸气鼓腹,曰:“今如何?”曰:“与前无异。”蛙暴起,又吸气鼓腹,须臾②,腹裂而死。牛历③其旁,践蛙尸于泥中。此谓不自量力者也。

注:①伙:同伴。②须臾:很短的时间。③历:经过。(选自《蛙与牛斗》)

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益习其声:(2)稍近益狎:

(3)欲逾于牛:(4)此谓不自量力者也: 2.下列句中加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于:欲逾于牛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B.去:乃去

去远矣 C.者:觉无异能者 此谓不自量力者也

D.其:牛历其旁

断其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驴不胜怒,蹄之。

(2)牛历其旁,践蛙尸于泥中。

4.驴和青蛙的结局都是可悲的,更加可悲的是它们至死都不知死的原因,你能从驴或青蛙的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1.⑴习:熟悉。⑵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⑶逾:超过、胜过。⑷谓:叫作、称为。2.D 3.(1)驴子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2分)(2)牛经过青蛙的旁边,把蛙的尸体践踏在泥土中。(2分)4.驴: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要有真才实学,不能徒有虚表,那些外强中干,无才无识的无耻之徒,最终会走向灭亡。青蛙:凡事要量力而行,要正确估量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

1.(1)“习”在此的意思为“熟悉”,不能理解为“练习”等意思;(2)“狎”为“态度亲近而不庄重”的意思;(3)“逾”在此意思为“超过”;(4)“谓”在此意思为“称为”,不能理解为“名词”。

2.A、对于 在。B、离开 距离。C、表猜测的语气----的人。D、他的 他的。经分析,D项是正确的。

3.(1)“胜”是“能承受”的意思,“蹄”是“用蹄子蹄”;(2)“历”是“经过”的意思,“于”是“在”的意思。翻译这两句的意思的时候,还要使整个句子保持完整性与流畅性。

4.从驴或青蛙的身上得到的启示,我们应该从多角度来分析。可以从“驴”或“青蛙”这个角度直接分析启示,也可以从“老虎”或“牛”这个角度间接分析启示。【甲】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当止不止

有樵①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②嵌空③而缭曲④,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

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⑤,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⑥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⑦虎退路,两穴并⑧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⑨,死矣。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樵:打柴。②故:通“固”,本来。③嵌空:深陷的样子。④缭曲:曲折缭绕。⑤窦:孔穴。⑥不意:没想到。⑦窒:堵住。⑧并:一起。⑨不食顷:不到一顿饭工夫。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2分)

(1)稍出近之()(2)益习其声()

(3)技止此耳()(4)遂蛇行而入()《黔之驴》《当止不止》比较阅读答案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虎因喜 / 罔不因势象形 B.驴不胜怒,蹄之 / 聚柴以焚之

C.尽其肉 / 其如土石何 D.以为神 /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4.用原文词句填空。(3分)

甲文中,驴最初出现时,是一个“ A ”,最后被虎吃掉,是因为它“ B ”;乙文中,樵者最初遭遇老虎,处境“ C ”,最后用“ D ”的做法战胜了老虎。5.甲乙两文中的老虎形象各有什么特点?(3分)

参考答案:

1.(2分)(1)靠近,接近(2)熟悉,习惯(3)同“只”,仅(4)像蛇一样 2.(2分)B 3.(2分)黔地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驴)进入黔地。

4.(3分)A.庞然大物(0.5分)B.技止此耳(1分)C.窘迫(0.5分)D.(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1分)

5.(3分)甲文的老虎: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乙文的老虎:愚蠢鲁莽,有勇 无谋,急躁冒进。

上一篇: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的感想和体会下一篇:经典幼儿睡前故事宝宝爱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