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有感

2024-10-05

读.道德经有感(精选12篇)

读.道德经有感 篇1

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0701孟云龙3072001102

《道德经》与养生之道

近几天,读了下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从中初步了解了养生之道,同时也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道德经》中出现最多的是“道”,何谓“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其中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道”是没有概念可表达的,凡是能够表达的概念,那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就都不是永恒之“道”的真是概念。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想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隋;恒也。”在相对中取得统一,这是世间所有事物的内在规律。在对立中而显示变化发展,在发展运动中而呈现出相对之事物过程,就如波浪是波峰和波谷的相对变化而呈现。但是,每一具体事物,其内部相对差越小就越和谐,越长久;相对差越大就越混乱越短暂。古代圣人们就是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这种本质规律而从事修养生之道。要使人的生命过程延长,就得要缓和自身的相对极化,使体内之“阴”、“阳”趋于平衡中和态。但人体中和与否的本质因素取决于人的意识场,人体之场态变化是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要使人体中和就得从根本上做起,也就是从调整意识上做起。人的所有思维辩解活动,都是有意识场的不同极化形式所形成的,所以要使意识场中和,就得要减少或停止思维辩解意识,这就是修功者常说的“无欲”,也是其中的为人之道之一。“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之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修养生之道的宗旨,就是让心神能够中和虚静,心神的中和虚静有内因和外因共同促进。外因就是要有一个较为清净的环境,以免外在事物对人的心神产生干扰;内因就是对修功规范的诚信遵守,而内因又占主导地位。这样外想不入,内思不出,就能较快的体验到“道”之信息。但是环境的清净只能相对而言,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很难找到一处没有任何干扰的绝对境地,这就得要能够较好的收敛自己的意识,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放弃一切念头,而保持一种似有若无的精神状态,虽然任何事物都能知道,但又什么事物都没有具体的分辨。当心神中和的时候,就构成了身体中和的直接因素,调节不中和的因素去趋于中和的心神场态。当内在的整个人体场处于中和态后,就会和无极化之道趋于同一。当此种趋势处于良好状态时,身体内环境就会和外部环境处于场势连通态。当自然环境中的场势有变换的趋势时,就会直接对人体内环境产生影响。这就称“预感”能力,如有的人能在地震前或其他大的自然灾害前就会产生一种“大祸临头”的,不知其所以然的恐慌心理,从而设法远离那不知将会发生什么祸事的现场而避过灾难。这不是鬼神的驱使,而是自身的预感场驱使所致。但大多数的常人此种能力已被后天的智慧所掩盖,所以就不相信人类会有此预感能力。《西生经》有云:“是以圣人非托于天下,亦非托于鬼神,亦非托于万物。常以虚为身,亦以无为心,此两者同谓之无身之身,无心之心,可谓守神,守神玄通,是谓道同。”

在休养生功时,当心神逐步的虚静中和后,就会对身体的场态产生感应使之趋于中和。而人体的中和场又须有能量的平衡为基础,因此,在人体场势趋平的同时,就会伴生“元气”的趋平运动。由此可知人体之中和,是由心神之中和虚静为主宰的。知道了这种内在的因果关系,也就知道了无论人体产生什么样的奇妙变化,都必须保持心神的中和态。因为,这所有的奇妙变化都是由心神的中和虚静而产生的。若在身体内产生变化时而妄动意识,那就必然会导致“元气”的妄动而对身体带来新的不和谐。这就像想用一把弯曲的尺子作标准去校直木板,这不仅不能起到校直的作用,反而会把本来直的木板也给校弯曲了。《庄子》有云:“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所以只有当心神中和虚静时,元气才能中和而归根,从而显示出养生的最佳效果。

虽然我只是略微的看了一下《道德经》,并且有些还不是非常了解其深意,但是其给我的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修身还是做人,其实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无欲”。当然这“无欲”并非没有追求,毕竟我们不是圣人,能够看破尘世的种种,其实际就是要求我们

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0701孟云龙3072001102 有一颗包容的人,能像包容自己一样包容他人,那么其修身也就差不多了。所以看了这《道德经》后,我会努力的往这方面做好-----宽容乃大。

读.道德经有感 篇2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为了不教”, 与老子的说法基本一致。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 就是要从教转到学。教育不是教师施教于受教育者, 而是学习者自己学习、亲身体悟。这也是《道德经》里一贯主张的自然哲学思想的一种教育观点。《道德经》认为, 一切事物发生发展都有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道”, 所谓“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二十五章) 教育就是遵循自然之规律, 自由发展人的自然本性。

前不久, 一位精通外语的老同志告诉我, 我国文件中常用的“受教育者”这个词, 在国外早已不用了, 通常是用“学习者”这个词。这反映了对教育的理解和观念。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 不是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是学习者自己学习、自己体悟, 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信念。

那么, 还要不要教师呢?教师的作用何在呢?教师当然是需要的, 而且是教育过程中, 特别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是很重要、很关键、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们经常说“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就是说明教师的重要性。教师重要并不等于教师要包揽学生一切学习。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启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为学生设计适合的学习方案,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道德经》里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三十七章) 通常理解道家是无为之学, 其实老子认为无为才有所为, 为君者无为, 老百姓才有所为。所以《道德经》里又说:“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五十四章) 这里讲的是为政之道, 但引伸到教育上, 也是这样。教师的无为并不是说不为, 而是为了让学生有所为。教师表面上无为, 其实是为了放开手让学生有所为。如果教师事事都管着学生, 学生是难以有为, 也难以成长。

无为之治也可以用到教育管理上。教育只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的规律 (即是道) , 教育局长应该放权给学校, 局长的无为而让校长有所为;校长要放手让老师改革创新, 校长的无为酝酿出老师的新鲜经验。家庭教育也是这样, 父母事事都包办代替, 孩子的能力就难以发展。

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 篇3

一、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高尚的人格。

二、增加识字量,提高语文素养。在最佳的语言储备期,多读、多背国学经典,有利于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提高记忆力。中小学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进行有效开发,便会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四、提升文化素养。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学生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营养不良” ,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读国学经典,可使学生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逐渐提高文化素养,最终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国学经典荟萃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各方面的知识。

读《道德经》有感 篇4

——读书征文

老子的一部《道德经》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文化而影响深远,笔者有幸加以拜读,感悟颇深。

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人们好像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过于通俗,要么过于玄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国学的弘扬,需要摆脱这两个极端,走一条中间道路,做到深入浅出、微言大义。虽然“文化热”、“儒学热”、“国学热”的浪潮此起彼伏,但真正将自己的文化看做安身立命之本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大家对待文化、对待国学,仍然没有走出经世致用、急功近利的目的预设。为什么要学国学?因为国学对我有用;为什么要读国学?因为里面有智慧、有技巧、有升官发财的门路。于是,在今人的眼里,国学已经蜕变成了赤裸裸的经世致用之术,成了彻头彻尾的“用经”!仅求其“用”,不见其“体”,将是最大的无用。仅求其“术”,而对国学的“道统”视而不见,将是中国文化最大的悲哀。

在《道德经》中,老子倡导的思想精髓便是“无为”,这不是片面意义上的无为,乃是遵循世界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地去作为,是劝导人们“不可妄为”,否则,一定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得到事与愿违的后果。老子倡导的“无”的精妙含义,其实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观。“无为乃大,不争则强”,其实说的是人应该有一颗良好、包容 的心态。老子为了阐述他的“无为”和“不争”的观点,引用了很多大自然的现象来加以说明,大海能包容,而且总是甘居下位,所以能做到无边无际,不可估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如此,好多的矛盾纠纷,引发原因皆出自不能包容,心胸狭隘。现在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城乡建设飞快,拆迁和土地征用大量增多,在补偿等经济利益面前,人往往会迷失本性,甚至会导致兄弟反目,夫妻倒戈,其祸害已不可言喻。

老子倡导人们应持有一颗至柔至善之心,所谓的“柔能克刚”也源自于此。持“柔”的心态,并不代表是“弱”,相反,“柔”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面的良好心态,“水至柔”却“无往而不胜”,能穿透任何坚硬的物体,能随意地到达任意的端点,哪怕是极小的缝隙都能穿过。在自然界,水也因为其至柔而具有了独特和无法战胜的品质,除非借助其它物体或条件,单凭外在的力量是无法左右和固定它的形状。《道德经》中,老子倡导的“德”为“上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这里,老子是说,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这才是真正的有德。如果有意作为,恪守形式上的德,还算不上是“上德”。做好事不留名、见义勇为等我们崇尚的道德模范可能也源自于此吧。修养自己的身性,提升自己的品行,而不去强求别人的评价,这可能是老子想教导人们为人处世的态度 吧。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知而行,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从这一章中,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遵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就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他认为人之心灵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能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的诱发就会趋于频繁)。老子认为我们应通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有的人读《道德经》,读老子,批评老子的认识论是彻头彻尾唯心主义诡辩论,这样的认识实际是一种误解。老子是一位博学多识之人,他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在《道德经》很多的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涉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内容,这些都表明老子极为重视生活实践。但更重要的是,老子的《道德经》流传两千多年经久而不衰,到现在仍能经得住实践检验,就说明老子是极富智慧之人,是天才的哲人。他的意思是,并不是什么事都只有经过本人的实践才能认识,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理性认识,间接认识。拿到今天来说,就是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自知,明事。

一部《道德经》的品读,让我受益匪浅,也看到了自己 很多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我知道,学贵力行,圣贤文化的学习,贵在把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从中得到真实的利益。

读《道德经》有感 篇5

从古自今,中华民族便以文明有善而屹立于世界民族指标,《道德经》对影响后士的作用可谓巨大。它有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修著。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培养人们的优良品格,领悟人生真谛。

曾记得,还是孩子时期的我,便开始接触《道德经》这部著作,老师也总是引用其中的名句教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虽然那时我还尚且年幼,但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还是有所感悟,其中,影响我最深的,好还是对待人没有怎样的态度。

与人为善,与友为伴,是《道德经》中读如何为人处事的方法之一,做人只有多为他们建立起友好关系,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不虚伪,不造作,用一颗包容之心对待别人,用一颗感恩之心回馈他人,为朋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因为一些小事就和别人闹矛盾,这些原则让我在成长过程中,与同学,朋友进行和睦相处。以至于他们都喜欢和我交往,也没有因为我愚笨而笑话我。在我的圈子里,是一片和睦融洽的景象,少了勾心斗角,多了几分真心相待,这也许就是给大家在交友过程中的一些启示吧!

“天下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这也是老子在其著作中阐明的观点,没有什么事是从大事先做起的,必然是从一件件小事不断积累,方能成就大业;而做事业也先是从容易的事做起,由易到难,在不断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创造出奇迹“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成功便是个最好的例子。这种方法也让我懂得如何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让我在巨大挑战下能从容应对,即便最后未能成功,也让我为自己的努力感到开心,因为,自己能达到自己意想不到的高度也是一种成功,为此,我希望将这本对我人生影响深远的著作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让大家能力有所提升。

读《道德经》有感:走向哲学 篇6

——读《道德经》有感

八(12)班 张岳涵

引子

天下大乱,禽兽奔窜;民不聊生,地表干旱。

一行人如同渺小的蚂蚁,在昏沉黯淡的天空下缓缓前行,去完成遥不可及的梦……

不断有人倒下,倒在龟裂的土地上,倒在追求真理的路。他们双眼圆睁,瞳仁里的求知欲却还在闪烁,燃烧。

而我们这些新生儿,将接过他们遗留的火把,组织队伍继续向远处的未知延伸。

大部队走的很快,我体质欠佳,只能远远地在后面跟着。火把上的焰苗也是纤瘦的,单薄脆弱,明灭不定。

当我手扶枯树,准备坐下喘口气时,无意中瞥见一位耄耋老者坐在巨石边缘沉思。他风尘满面,两鬓如霜,他的衣裳有些破旧,不过整洁妥帖。

“孩儿,众人已远,汝速跟之。”老者伸出皱纹遍布的手,为我指出正确的方向,“数里外有清河,汝若需水,可汲些许。”

“多谢前辈。”我拱手道,正欲离开,又被他叫住。

“吾赠汝薄礼一册,疲乏休憩之时可阅览此书,增长学识。”老者从怀中掏出本陈旧的手写线装书——估计是他从竹简上一字一句抄下来的文章——用双手递给我。

书页厚重,墨迹清晰,“道德经”三字,在封面盘踞。

我再次向他道谢。之后,向快看不清的队伍走去,义无反顾。

一袋水,一包粮,一把火,一本书,支持着我跋涉很久。

抬头,隐约看见星星点点的绿,想必老者所说的河已离我不远。

太阳愈升愈高,我很快就口干舌燥。正欲开袋痛饮,谁知手一抖,大量水洒在地面,被同样为干渴所恼的焦土一滴不剩地喝了个干净。我掂掂水袋——里面只剩下极少的淡水。我咽下粘稠的唾液,强忍渴意,加快步行速度,不停往前走。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此刻,我条件反射般想起这句话。

大多数人都认为所有东西与它的反面互相对立,这并没有错。可它们同时也依靠彼此,加深对方的色彩、意义。

明与暗的比照便是个很好的例子。画家伦勃朗创造了“紫金色的黑暗”,他的画中明暗错落,用最黝黑的旮旯来彰显最亮堂的反光,让整个画面极具立体感。舞台也是一样的,在演员们表演之前,观众席上方的灯会全部熄灭,以便凸显聚光灯的粲煥,加强演出效果。

反之,画作也好,舞台也好,如果它们的光线都是统一的,那么观者或多或少会觉得单调、乏味——因为环境缺少对比度。

唯有砂砾的细微,才能显尽巉岩的庞然;唯有山谷的低矮,才能令高峰巍峨、挺拔;唯有丑恶的貌寝,才能展现美的绮丽;唯有谎言的虚妄,才能突出真谛的稳固与坚韧……这些例子枚不胜举。

昼夜会交替,黑白会颠倒。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就连很小的幼童也会复述。塞翁的经历,精准地映射出老子的言论。福祸相依,绝不能单纯地判断一件事的好坏优劣,因为它会变,也正在变。

失败诞生成功,苦难造就幸福。

打个通俗的比方:我们假设一个极端是只鸡,与它相反的极端是个蛋。鸡会生蛋,蛋里会孵出幼鸡(哈哈),就这样代代延续……

物质是在不断改变的,生活和命运亦如此。上帝喜欢给门上完锁后再把窗户打开,乐此不疲。

比如说现在的我,虽然失去了大量宝贵的淡水,但话说回来,这也促使我提速前进,从而更快地到达河边,尽快地获取水分,追上那些走在前面的人。

综上所述,“Every coins has two sides”,各个事物皆有正反两面。而这两面何尝不在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有清凉的水声缓缓流出,我已到达河边!哎,就此休息片刻吧。

弯下腰捧起兜水送入口中,沁凉透明的液体激活整根舌头、整条喉管,河水特有的甘甜直入肺腑,安定身心。

我拼命地大口灌水,直到再也喝不下半滴为止。水袋也被我“喂”满。接着我洗完脸和手,精神了很多。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从古至今,水一直都在默默地滋养万物。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错,水是处在被蔑视的洼地,可正是它孕育着生命,孕育着我们。

一旦地球上没有水,后果可想而知。

毫无疑问,水的存在虽为重中之重,但它仍是谦卑的,平易近人的。它不争夺,也不张扬。

水让我联想到古代的诸多女者。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她们性情温婉,品质善良。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注定她们平凡的人生。可是这些女人同样也做了很多,她们是男人的必不可少的帮手,烹饪、制衣、打扫、洗涤样样都干得细心入微。更值得敬佩的是,她们生儿育女,能忍各种妊娠反应,也忍最高级的疼痛,还能忍下照顾孩子的种种艰辛。

女子不是男性的玩物,她们是谦逊的英雄。

水又让我联想到陶弘景。

他精通文学、医药和政治,还立下数功。但他在壮年毅然辞官,退隐于曲山。梁武帝继位后,想让陶弘景恢复官职,却被他用 “二牛图”委婉谢绝——他觉得出仕的官员是套着金笼头的牛,地位虽显赫但却没有自由(好比液态的水,它没有一定的形状,虽然因重力而不停下流,可它始终都能自由伸展。反观一些挂在屋檐、树枝上的冰凌,它们所处的位置是很高,然而却也因此被冻结、被禁锢)。虽说如此,陶弘景还是尽可能报效国家。“山中宰相”这一称号,他实至名归。

隐者很少能在遁世时继续为国出力,但陶弘景做到了,他也因此成为一滴饱满的水,滋养国土。

让我们把视线移回这条河。这河里的水活了少说也有三四亿年。正是因为它淡泊,它与世无争,它甘愿身居低处,所以才有长得惊人的寿命。

而如今的社会,极多的人不再愿意成为水。他们为获得所谓的荣誉、财富、权利不择手段地大打出手,明争暗斗,几乎没有人能够与水比肩。

最终,失败者体无完肤,少数成功者也不见得能获得真正渴求的物事。是人性的退化,导致难以下咽的后果成为必然。

我愿意做与世无争的水,哪怕仅是颗微渺的水分子。

干燥的世界需要水的津润,更需水的性格、水的本质和水性的人。

离开小河之后,我又走了很长时间。

前方有两个模糊的身影纠缠成团。我和他们相距越近,灌输进我耳中的怒骂声就越多、越难以入耳。

很快,我认出他们——这是对孪生兄弟,我们队伍里的人。这两人在地上厮打,双方的身体上都溅满鲜血。在他们附近,是块硕大的碧绿晶石,形状优美,晶莹澄澈,不含任何杂质,绝对可以用“完美”这个词形容。

面对此景,我只能幸运我的存在没被他们发觉。否则,接下来发生的事不堪设想……

我蹑手蹑脚地退开,紧接着以生平最快的速度向前逃跑,直到两腿发软时才停下。我向后看,那对兄弟已经变成两个不停蠕动的小点,这才躲到一颗足够粗的树后面喘气。

怀中的书掉落,书页被风吹开,几行文字进入我的视网膜——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句话的内容,竟与我刚刚目睹的场面异常地契合!

物质能造福人类,亦可摧毁人性。这是贵重的财物,也是致命的陷阱。

大约八九岁时,我看过这么个故事:有位清贫的农夫,他除了很小的田地和一所草房外,什么都没有。但是,他每天都很开心,甚至连魔鬼都妒忌这个农夫的乐观,想尽各种办法让他不再快乐,却连半次都没成功。魔的下属建议他给农夫一笔巨额钱财,魔鬼将信将疑地实施计划。数年后,农夫果然变得花天酒地、颓废萎靡。他忘记耕种带来的种种愉悦,只是成天想着得到更多的钱财。

一无所有但逍遥自在,等到腰缠万贯却又疲惫不堪。人类。难道不是这样么?

农夫和那对孪生兄弟,原本都是两手空空,但一个知足,另两个和我一样怀揣永不停歇的梦。三个人自从发现珍宝后,一个身心沉沦于浮华中,另两个为此抛弃旅程,抛弃理想,甚至抛弃手足之情!这三人,相似得可怖,愚蠢得可悲。

真正的智者视金钱如粪土,视诱惑为烟云。不停冲淡物欲直至它完全消失,只求食能果腹,衣能蔽体。更厉害的人,只需要灵魂的充实,剩下的一切都可以放手。当地上洒满六便士,凡人会疯狂捡拾、搜集,而他们,并没有被诱人的铜光扰乱心境,而是选择仰望头顶上的星月,清净身心。

我逐渐恢复体力,两个小点也慢慢停止蠕动。不知两兄弟此时是短暂的昏睡,还是永久长眠不醒?只有悲悯的血色残阳,试图掩埋早已结束的惨剧。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现在,我完全可以原路返回,带走晶石,但我没有,这会浪费不少时间。

而且……我要的是远方,我的归宿是流浪的尽头。

追逐伙伴们留下的脚印。

“砰!”我突然被什么东西绊倒,整个人趴在地上,尽显狼狈。我挣扎着站起,拍拍衣服上的尘土,低头寻找让我摔跤的罪魁祸首。

这一眼看过去,我的心脏差点吓得跳出来——

——这是个圆形的骷髅头,面目狰狞,头骨泛黄,眼窝空洞,牙齿残缺。毫无预兆地看到这种东西,想必每个人都会惊骇不已。

我壮胆用树枝轻敲骷髅,硬的。它旁边长着几簇蓬草,我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抚摸,柔软的触感在指尖停留。

注视着生死相隔的两物,我又开始思索《道德经》中深远的哲理。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本人就说过:“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

太过强硬的东西往往是活不长久的。想当初消灭六国、一统中原的大秦帝国,是何等的强盛、辉煌。可它又持续了多久呢?只有短短十五年。它是中华史书上的千古绝唱,却也是千古的笑柄。显而易见,是苛刻的法律、残忍的刑罚及让百姓苦不堪言的暴政,把亲手建立的宏伟国家硬生生地推向毁灭。

刚强之物,使人敬而远之,甚至恐惧、厌恶。很简单的——玫瑰虽然华彩若英、香远益清,但就是因它的枝条上长满尖刺,所以被很多人嫌厌。

在此试问,凡是在是正常的、有情感的人中,谁会迷恋冰冷的枪支、弹药?有谁会想迫切地成为杀手,热衷于战争?

再观世界历史,有哪位暴君会真正受人敬仰、爱戴?如果统治者极度残忍,百姓表面上敢恼怒不敢言,但他们私下里肯定早已怨声载道。

如果你长了棱角,那你在折磨别人时也会中伤自己。

刚是愚蠢的掩饰,柔是智慧的后盾。倘以柔克刚,则屡战屡胜。

我依稀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篇新概念作文,讲的是远古时期,大多数生物的骨骼都暴露在外,而一种名为“皮凯奇虫”的小动物,体表柔软,骨骼被包在身体里面,因而它们经常被外骨骼动物欺侮。结局是:很多外骨骼动物都灭绝了,只留下坚硬却又空空如也的外壳。而皮凯奇虫则代代繁衍,代代演变,成为现代所有脊椎动物的祖先。

柔不代表软弱,它是肉中骨、绵里针。硬物只能触及大多事物的表面,但软而柔韧的东西却可一针见血,毫不费力地直达核心——它们更具穿透力,剖析力。

无论在自然界的优胜劣汰,还是在人类社会的趋之若鹜,赢在最后、笑到最后的,绝大多数为谦恭者与虚心者。

这是公理。

很快地,我看完整本书。

读完末页的刹那间,我轻轻勾唇。内心泛滥着欣慰,胸口很暖。

“嘿!”我坐在地上观赏落日,突然觉得右肩被人重重一拍。转身,竟看到送我《道德经》的老者,他脸上带着我熟悉的微笑。

“请问您,您是怎么追,追上来的?”我瞠目结舌,忘记用古文和他交流。

“哈哈,我就跟在你后面呐!”想不到,老者也用白话文回答。

“您应该就是老子,哦不,是李耳先生对吧。”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孩子,其实我从出生到现在,都不清楚我是谁。”老者调皮地挠挠头,“不过,眼下,我觉得我该和你并肩同行。”

“好啊,欢迎!”

夕阳缓缓下沉,我和他共同望向地平线,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们离想要抵达的“玄妙之门”近了一大步。

后记

我从小学就开始读《道德经》,不过只是“但当涉猎”罢了。直到初二,我才开始重新捧起它,回温几处意味深长的话语。

本次读后感,我胆大包天地以一个虚构的故事为线索,把各个论证穿起。如此打开操作方式,希望能被各位读者接受、支持。

哲学是“古来共谈”的抽象化词语。它究竟是什么,谁都说不清楚。如同老子认为“道常无名”、“道隐无名”,如果哲学一旦有片面的定义,那么它再也不会流淌了,它会死。

《道德经》中有太多深邃的道理,我还很小,不敢妄称自己读懂了整本书,只能以中学生的角度发表些许幼稚的感想。但愿随着心理年龄的增长,我对它能够诞生出越来越有质量的理解和共鸣。

顺便向无数含辛茹苦的《道德经》译者,还有从古至今无数艰苦卓绝的思想家致敬!

读.道德经有感 篇7

——《道德经》第十三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说:“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意思是说: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重视身体像重视大祸患一样。什么叫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呢?得宠本质上是卑下的, 得到宠爱感到惊恐不安, 失去宠爱也感到惊恐不安, 这就叫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在老子看来, 得宠和受辱一样, 都不是什么好事。宠爱加身, 总有失去的那一天, 因而从得宠的开始到失宠的那天, 整个过程都让人充满惊恐。这种惊恐表现在:一是典型难当。常言“典型难当”, 当了典型, 必须处处小心谨慎, 高度自我约束, 因为毕竟是众目睽睽, 众矢之的, 你作为典型, 你的言行得处处符合典型的高标。二是高处不胜寒。身居道德或技术的高处, 处处得是示范和楷模, 躲得高了, 容易失去地气, 远离群众, 自然高处不胜寒。三是逢迎赐宠者。得到殊荣, 必然要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 曲意逢迎, 这就让人失去了平静的本心、本性。由此看来, 得宠真的也是卑下的, 确实是像人的大祸患一样的。受辱更不用说, 也不是好事。

宠与辱, 对于人的本性都有挫伤。

老子轻荣辱, 重“贵身”, 认为荣辱如同大祸患, 而生命远贵于名利宠辱。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 往往对于身外的宠辱十分看重, “一荣俱荣”, 为了所谓的光宗耀祖, 或者秉持“士可杀不可辱”, 做出玉碎之事, 把身外的宠辱看得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

看看历史, 今日得宠者, 他日下场往往悲惨;但今日受辱者, 来日或许能忍辱负重、知耻后勇, 然后有所成就。演绎的正是福祸相依的道理。诸如:宠臣如和珅成了“二皇帝”也罢, 宠妃如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也罢, 或抄家的被抄家, 或死于乱军之中, 下场都不好, 当日的得宠, 正是日后灾难的开始。得志便猖狂, 无奈结局总堪伤。相反, 韩信之受胯下之辱, 司马迁之受宫刑之辱, 勾践之受卧薪尝胆之辱, 此“辱”, 不仅是叫人惊恐了, 简直是奇耻大辱, 但他们没有去跳楼, 没有去服毒, 知耻近乎勇, 终于成就一番伟业。当然, 这里不是说受辱反而成了好事, 首先它是坏事, 让人惊恐。其次让人懂得, 只要正确对待坏事, 是可以逆转的。福中有祸, 祸中有福。别高兴得太早, 别从此一蹶不振。做人, 还是别得宠, 别受辱, 恢复他自然的生存状态, “以尽吾齿”, 以享天年, 守住初心, 守住本性, 最为可贵。

从老子的宠辱观, 反观我们的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上的得失、宠辱、荣辱、毁誉呢?

教育上, 是个荣辱聚集的地方。对学生来讲, 从“三好学生”到“优秀班干部”, 从幼儿园的小红花到伴随学生生涯屡禁不止的排名次, 称号很多, 交椅很多, 有些学校甚至搞得人人有奖状、个个有红花。是也?非也?对教师来讲, 天天比武, 时时赛课, 月月树先, 年年评优, 应接不暇, 忙于应付, 课堂之外的活动此起彼伏, 为了荣誉和职称, 有些人上蹿下跳, 精通送礼之道, 善于学术造假, 将本该干净的教育搅成一潭浑水。是也?非也?

我觉得, 对于教育来讲, 更是要轻荣辱的, 要减少和淡化各种评奖比赛活动, 恢复教育的淡泊和宁静。教育的天空是宁静的, 要杜绝浮躁和喧嚣, 让教师心无旁骛安静地教书, 让学生心无旁骛安静地读书。一个“静”字, 才是教育的真谛, 才是教育本该呈现出来的健康生态。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绝对不是“经验纷出”, 绝非经常轰轰烈烈, 绝非天天来此取经者众。又如现在各学校所重视的教育宣传, 忙着将各种经验和认为的经验在各类报刊上刊登, 这有其正面的作用, 但任何事物是有度的, 过犹不及, 不可过滥。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 这就有丑的观念同时存在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 恶的观念也就同时产生了。任何事物是相对的。所以说, 这种荣辱奖惩, 对于一个集体来讲, 有了部分人的荣, 必然意味着有了另一部分人的辱。有了部分人的宠, 必定相对有了部分人的辱。多把尺子去衡量, 测量出了更多的好的师生不假, 也必然测量出了相对不好的师生。对于学校来讲, 适当减少一些对师生的不必要的荣誉称号, 减少人为的那种不均衡, 让师生安于本心, 少劳于你争我夺, 静心做事, 静心学习, 是大有裨益的。

但据调查, 如今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 已经使教师有了不能承受之痛。这些竞争主要有:职称、评优、绩效工资、各种考试排队、各种学习、各种达标、各种迎查, 等等, 很多老师面对残酷的竞争, 无奈、痛苦, 没有幸福感。

少了荣誉称号, 就少了人为地制造你争我夺的现象, 少了幕后的暗箱, 少了不正之风, 少了相互倾轧, 多份和谐, 多份团结, 多份美好, 就会让人心归静, 安于本职。

宠与辱, 叫人惊恐。受辱损伤了自尊, 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 便担心失去, 因而人格尊严便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一个人未受任何辱与宠, 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 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宠辱若惊”, 面对宠和辱, 让人惊恐不安。因而, 单位层面, 要少制造荣辱事端;个人层面, 要尽量远离荣辱纷争。

但有时荣辱加身, 你躲也躲不掉, 咋办?

“宠辱不惊, 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是一种大境界。这正源于老子的思想, 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 视去留如云卷云舒般自然。对事、对物、对名、对利, 得之不喜, 失之不忧。

读《凡.高传》有感 篇8

文森特·凡·高出生在荷兰布拉邦特的格鲁特尊德特。一生中并未获得如同他死后出名的任何荣耀和金钱,在凡·高活着的时候,他是一无所有的,然而死了以后,他却成为了影响世界的非常重要的伟大人物。

在凡·高的作品中,你无法看见其他超现实主义的油画中那种一毫一丝的细致,但是他所表达的心情和思想并不会因为这而有丝毫的减损。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运用对比色来表现,在他的数幅自画像中我们也不难看见他各个时期的心情。

在《有蓝绿色漩涡背景的自画像》这幅画中,“凡·高把这幅自画像看做是自己神智正常的标志,同时暗示自己要恢复信心。”和后来的《献给高更的自画像》一样,脸上没有笑容,前者的目光坚定,然而背景中的绿色漩涡也表明了画家郁闷的心情:在这样的世界中,怎样才可以不被淹没?后者的目光更为犀利,也显得忧郁,在孔雀绿的背景下,画家的脸极为清晰的展现在面前。两幅画像都可以表现出凡·高当时的内心状态,而那副更为著名的割掉了右耳朵用白色纱布包扎后的自画像,凡·高看起来更为消瘦,不见他标志性的红色毛发。

凡·高最为众人所知的画作大概就是向日葵系列了。给人印象深刻的是画中单单用黄色橙色红色和绿色表现出的那种欣欣向荣的植物。凡·高画了包括复制品在内的大约十二幅《向日葵》,画中的向日葵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令人震撼的美。十二幅《向日葵》中每一幅都是特别的,无论是何种形态的向日葵都表现出了画家对生命的感悟,表现出了凡·高对生活的激情和信心。于是在凡·高死后,他沉睡的地方尽是金色耀眼的向日葵。他们独一无二,花朵是独一无二的,画家更是独一无二。在未来的世界里,注定不会再出现一个如此疯狂激情的画家。那同时也是凡·高自己比较得意的作品。

《露天咖啡馆》是被众人所爱的另一幅画,在夜空中,你看不见任何的黑色来表现夜,整幅画呈现出比白天更加丰富的色彩,这幅画作于凡·高成熟时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对比色更为明烈,露天咖啡馆在夜空下绽放着动人的金色,透露出它的繁华,也表现出凡·高有些不知所措的心情。

《丝柏》中,深绿色的丝柏和后面天空形似漩涡一般的云朵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他的《有蓝绿色漩涡背景的自画像》,确实,我相信凡·高此时的心情也是复杂和矛盾的。不仅是天空,连丝柏和下面的草丛都有卷曲纠缠的感觉。当时的凡·高多次发病,他对未来有些恐惧和绝望。丝柏经常出现在凡·高的作品之中,不是很阴郁,但是却可以感受到他的绝望。

在圣雷米精神病院,他与其他病人一样被关在医院里不准外出,他只能从窗口看外面瞬息万变的风景。当时的凡·高为疾病所折磨而心力交瘁,色彩更为平和,不像《向日葵》中的热烈,也不像《丝柏》中的绝望。

《星月夜》中你可以看见天空中奇特的星体和月亮在天空中发出神奇的光彩,也展现出了画家内心丰富的想象,对星空的渴望和对自然的赞美,对于这些美好的事物的体现变成了画布上精彩的夜空。你无法想象画家内心中的夜空竟是这样的完美动人。但是画布前面的黑色丝柏也透出一丝不安。

凡·高的弟弟提奥给他许多支持,金钱上还有精神上的,于是凡·高的天赋得以体现,也留给我们如此众多的杰作。可惜一个人的光与热有时候虽然在生前发光发热,却无法在茫茫宇宙中被人所察觉。一个人的一生也许颇不得志,但是至少要为自己而活,做一个不会后悔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梦想执着的追求,不论如何,不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应该执着的追寻,任何的失败都不能阻挡我们追寻的路,我们将为了自己的梦想如同向日葵一样从不绝望。我们也怀着对未来丰富的想象和希望,世界也许并不是那样完美,但是我们的心中自然有和凡·高内心对夜空一样的幻想。这种力量,将支持着我们,直到追到我们的爱。

死后的凡·高安睡的地方种满了向日葵,那些朝着太阳热烈的绽放的花朵,也是凡·高一生的写照。对太阳那样疯狂的追随和狂热的喜爱,正如凡·高对自己心中那片天地的忠诚,并通过他的作品体现。他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他的价值,将会在茫茫时间的洗涤中越发清晰的体现出来。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而要做一个如同莲花一般坚定的人。

读道德经第一章有感 篇9

一点思考、两点体会、三分注意、十分美味——题 记

[原文] 第一章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译文]

(一)翻译——本人才疏学浅,参考前人智慧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二)何为道?

本人认为:“道”字一“首”一“运”,“首”即是头脑、身体的第一部分、引申为、思想、“开始”、进一步归结为思想的结晶即一种规则、理念;“运是走字底”即运行、有腾云驾雾之感,因此可讲道是灵魂或思想的自由、无拘无束、回归自然、天人合体、这一层意思符合“老庄学说及其言行”、更加符合道家弟子的言行,深层次讲,道是远离了政治争端、人性私欲、的人性解放、回归自然后的最好表现形式,是老庄的甚至是广大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的理想生活、第三层意思是一股力量运载着人的大脑、思想进而指导着人在行走、更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当偏离之后便会使人类回归到正道,中国历代王朝的“分”与“和”就是很好的例子,道也是自然发展运行的力量和动力,看不见摸不着,到就是存在。

(三)心灵在飞

道即规律是原本就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是人们不相信或则现在还不了解而已,因此,叫“无”,人类正因为从“无”到“有”,才得以生存和发展、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的“道”,人也是一样,有其运行的法,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体,都有其自身的“道”。

人一生下来不知生命为何意,从何而来?到哪里去?怎么去?一开始不知道,只知道生命的快乐与美好,青年时期则徘徊犹豫茫然,老年时则深知其大意,每个人都有其生命存在的道,只有走自己的道,万事随心、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安宁、寻找内心的归属与向往的地方、去探寻崇高与丑恶之区别、去体会崇高与纯洁的意义,去感受感受人格的伟岸与做人的尊严,按其天道行事、按其人道做人,那么一生都很幸福美满快乐!也许追求的是知足常乐、自然而然、坦坦荡荡、开怀乐世的生活!

整个人类社会也是一样,人们都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到哪里去?怎么去?自己的规律又在哪里?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应该怎样处理与其他万事万物的关系?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道”,其实所有的答案都已经有人掌握并为我们所熟记,然而有的人有的国家甚至是我们自己却欲以人力变其轨,而行之,事与愿违、问题百般、头疼难忍、不知所措!

人类要想长期幸福的过下去,只有把一种万事万物、天地人、或则整个世界各个部分运行的 “道”掌握清楚,并且使之自然而然、那么就无中生有了、天下大同、世界和谐、人类幸福安康万世永不止也,于是欣欣然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有道而正焉!

时间:2012年10月6日

作者:牛

读《干部从政道德读本》有感 篇10

——读《干部从政道德读本》有感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中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他说:“有了学问,就好比站在高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犹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这或许是他读书的经验之谈。伟人毛泽东之所以能够站得高,看得远,能成为一位思想家、革命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渊博的知识和高深的学问。而渊博的知识和高深的学问与他一生酷爱读书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普通人,我们虽然不能与伟人相比,但我们读书的目的无非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生存质量。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读书应该有更高层次的目的,其范围也应该更加广泛,因为从书籍中我们还可以学到许多立德、立言和立身等做人的道理,这样,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在为人民谋福利的过程中,就可能少犯错或不犯错误。

我重点阅读了《干部从政道德读本》,书中的古训告诉我,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道德素养,不断改造世界观是毕生不能松懈的大事,因为思想的蛀虫无孔不入,一旦放松警惕就会摔跟头。读完后受益非浅,现将读书心得陈述于下:

一、时刻思廉可以抑制欲望的膨胀

所谓“读书思廉”,顾名思义,既读又思,在读的过程中,要理解所读内容,要认真反复地思考自己的行为有否过

失,是否时刻保持一颗廉洁的心。只有读后而思,才能把读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思想,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做到廉洁从政。如果只读不思,读而忘之,就会任由自己的欲望膨胀,就不可能自觉抵御缤纷世界的诱惑。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各种欲望生存在你的体内,每个人都应当体会到,要遏止你体内的欲望,是需要有相当的毅力。要使自己具有抵御欲望的毅力,使自己形成足够的“廉”细胞来抵抗欲望的侵蚀。从而保持平常之心,甘于寂寞,心静如水。

综观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史,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朝代如果腐败盛行,就预示着覆没的来临,商纣王的历史悲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深刻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遵循古圣人之言,“先思而后行”。自己的一言一行为都要符合廉洁自律的规定,不能以小吃、小喝、小玩、只要不拿为借口,放松自己的思想警戒,我们应当懂得,一个人只要找借口进行自我原谅,无数小事不断发展就变成了大事,最终会一步一步从廉政走向腐败。有多少落马的干部,原先都是好干部,只因为他们经受不住利益和美色的诱惑,放弃了坚持已久的信仰,自毁了廉政防线,而留下了千古悔恨。

二、“怕”字当头能抵御腐败的诱惑

近年来,尽管党和国家的反腐力度很大,但腐败滋生蔓

延的势头并未得到完全遏制,腐败现象仍然不断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比较短缺,而腐败文化却以其广泛的社会性和民众性,不断催生出新的腐败。因此,在新时期,我们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创建一种反腐倡廉的先进文化,营造一个清新的廉政文化氛围,用先进的廉政文化来抵制腐败文化的滋蔓,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廉政之风。“读书思廉”活动就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体会到“立志”的重要性,在这里,“志”即“意志”。因为人的行动总被意志决定。意志一旦树立,就会变成行动的方向与动力。但意志也有高远、平庸之分。高远的意志,会使人远离腐败与堕落的陷阱。相反,平庸的意志只会使自己与腐败的泥潭越来越近。“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党员干部只有立下高远的志向,才能不断增强抵御腐败诱惑的能力和免疫力。怎样才能做到“立远志”呢?古语说得好:“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里所说的淡泊,就是清廉素朴,少一点私欲。然而很多时候,人心是浮荡与浮躁的,受声色犬马的诱惑,东追西逐,不知所至。历史告诉我们,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胡长清、成克杰、陈良宇之所以落下千载骂名,就是因为他们贪得无厌,骄奢淫侈所致。倘若他们能及时悬崖勒马,或许就不会落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要牢记一个“怕”

字。这似乎与我们平时接受的勇敢教育、大无畏精神教育显得相矛盾。其实,这里的“怕”指的是我们的干部应在走向腐败深渊的路上“怕”起来。怕“党与人民的监督”,怕“众目睽睽难逃脱”,怕“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怕得虽有欲望,但却不敢伸手。邓小平曾经说过: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孔子也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矩,在今天来说,就是党纪国法,就是规范我们行动的规矩。党员干部对这个规矩就要有敬畏之心,时刻想到“怕”,处处做到“不越矩”。

三、知荣明耻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素质

读《示儿》有感 篇11

爱国诗人陆游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热切盼望着收复失地。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告诫自己的儿子:“我本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到来时,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的父亲。”

读完这首诗,其他爱国诗词又在耳畔响起,深深地震撼着我: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欣喜;岳飞的《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志;林升的《题临安邸》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焦虑……

想着这些爱国诗词,我的脑海中又闪现出一个个光辉的人物形象:苏武牧羊十九载不辱使命,郑成功带领军民浴血奋战收复台湾,王二小将日寇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

这些诗词、人物激励着我们,现在我们要努力学习真本领,将来保卫我们的祖国,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读《园冶》有感 篇12

我国明代不仅造园活动有较大的发展, 造园理论也有许多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特别是计成所著, 并于崇帧七年 (1634年) 刊版印行的《园冶》 (1) 一书, 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计成, 字无否, 江苏苏州吴江县人, 生于明万历十年 (公元1582年) 。他不仅能以画意造园, 而且能诗善画, 他主持建造了三处当时著名的园林———常州吴玄的东帝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

《园冶》共三卷, 第一卷卷首冠以《兴造论》和《园说》, 是全书的纲领和立论所在, 即造园的思想和原则。《兴造论》突出强调“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 《园说》阐明园林用地、景物设计与审美情趣。后有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篇。在十篇的论述中, 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篇是专门论述造园艺术的理论, 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特别是相地、掇山、借景更是该书精华的精华, 而屋宇、装折、窗、墙垣则着重建筑艺术的具体论述。

《园冶》一书的精髓, 可归纳为“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两句话, 这两句话的精神贯穿于全书。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说明造园所要达到的意境和艺术效果。如何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 是园林设计者的技巧和修养的体现。以建筑、山水、花木为要素, 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 取山水画作为造园的蓝图, 经过艺术剪裁, 以达到虽经人工创造, 又不露斧凿的痕迹。

例如在园林中叠山, 就“最忌居中, 更宜散漫”。亭子是园林中不可少的建筑, 但“安亭有式, 基立无凭”。建造在什么地方, 如何建造, 要依周围的环境来决定, 使之与周围的景色相协调, 使环境显得更丰富自然。例如在厅堂前置山, “耸起高高三峰, 排列于前”, 那就是败笔。长廊是游览的路线, “宜曲宜长则胜”, 要“随形而弯, 依势而曲或蟠山腰, 或穷水际, 通花渡壑, 蜿蜒无尽”。楼阁必须建在厅堂之后, 可“立半山半水之间”, “下望上是楼, 山半拟为平屋, 更上一层, 可穷千里目也”。

造园不是单纯地摹仿自然, 再现原物, 而是要求创作者真实地反映自然, 又高于自然, 尽可能做到使远近、高低、大小互相制约, 达到有机地统一, 要体现出大地的多姿。园林有的似山林, 有的似水乡, 有的庭院深深, 有的野味横溢, 各具特色。如苏州拙政园, 经过造园家的巧妙布置, 这一带原来的一片洼地便形成了池水迂回环抱、似断似续, 崖壑花木屋宇相互掩映、清澈幽曲的园林景色, 真可谓“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佳作。“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是《园冶》一书中最为精辟的论断, 亦是我国传统的造园原则和手段。“因”是讲园内, 即如何利用园址的条件加以改造加工。《园冶》说:“因者, 随基势高下, 体形之端正, 碍木删桠, 泉流石注, 互相借资;宜亭斯亭, 宜榭斯谢, 小妨偏径, 顿置婉转, 斯谓‘精而合宜’者也。”

而“借”则是指园内外的联系。《园冶》特别强调“借景”“为园林之最者”。“借者, 园虽别内外, 得景则无拘远近”, 它的原则是“极目所至, 俗则屏之, 嘉则收之”, 方法是布置适当的眺望点, 使视线越出园垣, 使园之景尽收眼底。如遇晴山耸翠的秀丽景色, 古寺凌空的胜景, 绿油油的田野之趣, 都可通过借景的手法收入园中, 为我所用。这样, 造园者巧妙地因势布局, 随机因借, 就能做到得体合宜。

计成所阐述的造园理论与具体经验, 不仅对研究古典园林非常重要, 而且对于今天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卷一《兴造论》里, 开篇作者就提出:“世之兴造, 专主鸠匠, 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强调了“主人” (即相当于今天的建筑规划设计师) 的重要性。其后又说:“半间一广, 自然雅称, 斯所谓‘主人之七分’也。第园筑之主, 犹须什九, 而用匠什一, 何也?园林巧於因借, 精在体宜, 愈非匠作可为, 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需求得人, 当要节用。”更是强调了主持造园规划设计人的重要性。

让我们来剖析一下计成做规划设计的过程。

计成说:“相地, 立基。”首先对项目要进行定位, 对基地各要素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了规划设计的原则、设计的依据及设计的理念。

园基可分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等。计成说园地只有山林地区为最好, “园地惟山林最胜, 有高有凹, 有曲有深, 有峻而悬, 有平而坦, 自成天然之趣, 不烦人事之工”。但也各有偏好———“古之乐田园者, 居于畎亩之中;今耽丘壑者, 选村庄之胜”, 且不同的园基有不同的情趣———“宅傍与后有隙地可葺园, 不第便于乐闲, 斯谓护宅之佳境也”, “江干湖畔, 深柳疏芦之际, 略成小筑, 足征大观也”。

“相地”是从卜邻、究源、察地等几个方面考虑。卜邻就是选择园地时, 要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 包括地理位置、地貌条件、林木植被及周围的构筑物等多种因素。主要考虑“因借”的因素。“倘嵌他人之胜, 有一线相通, 非为间绝, 借景偏宜;若对邻氏之花, 才几分消息;可以招呼, 收春无尽”。

究源, 指探究水的源头———“卜筑贵从水面, 立基先究源头, 疏源之去由, 察水之来历”。水也宜合理利用, “临溪越地, 虚阁堪支;夹巷借天, 浮廊可度”, 且“架桥通隔水, 别馆堪图”, 隔水接以桥梁可以另建馆舍, 从而形成很好的对景关系。

察地亦包括植被。“多年树木, 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 斫数桠不妨封顶。斯谓雕栋飞楹构易, 荫槐挺玉成难”。

作者最后强调“相地”的原则要因地制宜, “相地合宜, 构园得体”。

先相地, 后立基。先要布置厅、堂、阁、室等屋宇的位置, 然后因地制宜, 考虑“宜亭斯亭, 宜榭斯榭”, 再后“开土堆山, 沿池驳岸”, 间杂植物配置。植物配置不但讲究“栽培得致”, 随季候的不同有所变化, “曲曲一湾柳月”“遥遥十里荷风”“编篱种菊”“锄岭栽梅”“寻幽移竹, 对景莳花”“桃李不言”, 而且强调了植被随季节变化的重要功用性, “一派涵秋, 重阴结夏”。

对于局部小地形的构筑, 作者提倡“高阜可培, 低方宜挖”, 才能达到“适兴平芜眺远, 壮观乔岳瞻遥”的境界。

立基的顺序, 要按重要性。接待客人的地方, “厅堂”先定, 必须正中, 光线要好。“古者之堂, 自半已前, 虚之为堂。堂者, 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 以取堂堂高显之义”。

然后可以布置“室”等起居用所。一般“书房”也比较重要, 应优先选择位置。要满足幽静、优雅、敞亮等要求, 要能激发灵感。“书房之基, 立於园林者, 无拘内外, 择偏僻处, 随便通园, 令游人莫知有此”。

沿这些重要建筑布置游“廊”, 设计观景路线及视点。“廊基未立, 地局先留, 或余屋之前后, 渐通林许。蹑山腰, 落水面, 任高低曲折, 自然断续蜿蜒, 园林中不可少斯一断境界”。

考虑路线时要依据景点位置, 景点位置要考虑视点及观景路线, 并互动调整。“寻幽移竹, 对景莳花”, “高阜可培, 低方宜挖”, “围墙隐约于萝间, 架屋蜿蜒于木末。山楼凭远, 纵目皆然;竹坞寻幽, 醉心既是”。

游廊、亭、榭、花径构成了游园的路线与节点。“花间隐榭, 水际安亭”, 这是造园中构成风致的要素, “斯园林而得致者”。但“亭安有式, 基立无凭”, 选地立基并无准则, “惟榭只隐花间, 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 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 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 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 非歌濯足”。说到游廊, 或蟠山腰, 或穷水际, 通花渡壑, 蜿蜒无尽, “斯寤园之‘篆云也’”。

厅、堂、书房等建筑应考虑窗的位置, 确定对景。“桃李不言, 似通津信;池塘倒影, 拟入鲛宫”, “疏水若为无尽, 断处通桥;开林须酌有因, 按时架屋。房廊蜒蜿, 楼阁崔巍, 动‘江流天地外’之情, 合‘山色有无中’之句”。

同时设计园林构图布局, 这两者相辅相成。在构图中, 作者始终强调造园要追求画的意境。“园说”篇中提道:“窗牖无拘, 随宜合用;栏杆信画, 因境而成。”在“村庄地”中作者描绘:“桃李成蹊, 楼台入画。”在“掇山”中作者又重申:“深意画图, 余情丘壑。”从而最终达到“景到随机”,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景观专项设计是对于规划内容进行深化的阶段, 与施工紧密结合, 如屋宇的做法 (包括门楼、厅、堂、斋、室、书房、亭、台、楼、阁、榭、轩、卷、广、廊等) 、花径做法 (乱石路、鹅子地、冰裂地、诸砖地等, 还包括具体的很多花样) 、装折做法 (栏杆、屏门、仰尘、风窗等装饰物件) 、门窗、墙垣、掇山、叠石等。还有一些诸如匾额、对联、题词等由文人游园时有感而发完成, 如红楼梦大观园题词等。

规划设计的过程, 最有价值的有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方面是怎么做。规划设计与施工紧密结合。作者以中国古典诗画为底蕴, 以实践为基础, 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 为后世的园林设计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及可供模仿的范本。

摘要:《园冶》集中体现了中国园林的传统造园思想, 影响远及海外。本文旨在对其造园精髓思想加以提炼, 力图变换一种视角, 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将其加以剖析、引申, 希望有益于我国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园冶》,精髓,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园冶注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年5月第2版.

[2][美]诺曼K.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9年7月第1版.

上一篇:金银花种植项目调研分析报告下一篇:初中物理复习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