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绘本阅读教学

2024-11-07

我眼中的绘本阅读教学(共8篇)

我眼中的绘本阅读教学 篇1

谈大屋小学现行的绘本阅读教学法

内容提要:绘本阅读作为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深入到小学的校园中,是最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读物。大屋联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全方位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开设了绘本阅读课,形成了一套适合本校低年级学生的绘本阅读教学法。关键词:绘本阅读

教学法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就像一叶小船,载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生阅读的重要性,要求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要在五万字以上。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不大,在文字阅读中较受限制,而绘本作为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语言为辅的阅读材料,符合了这一阶段儿童的阅读特点,深得他们的喜爱,也是公认的最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读物。近年来,绘本阅读作为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深入到小学的校园中,走进了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学习世界里。然而,现在的农村小学能开绘本阅读课的学校不多,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接触绘本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因此,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量,刻不容缓。

这些年,大屋联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全方位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创造了“人人是教师,处处皆课堂”的阅读环境。学校教学区的各角落摆放各种课外书籍,让书香弥漫在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使学生浸润在书海之中。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学校开设了绘本阅读课,经常进行阅读教研,在寒暑假学校会派遣担任阅读教学的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绘本教学理念及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考察与实践后,我们发现了现今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不利于学生阅读发展。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侧重于绘本的文字讲述,忽略了引导孩子对图画的观察,忽视了对某些细节、线索的关注。有些教师还会忽略绘本的封面、封底等部分图像的介绍,缺少引导孩子通过看封面进行大胆想象。

第二,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灌输给孩子“明确”、“唯一”的道理的现象,当学生的理解与绘本故事所体现的价值观出现“偏差”时,有些教师没有尊重孩子的多元理解,极力地扼杀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禁锢了他们的思维。

第三,没有对绘本进行适当的解读,而是过于深度解读。绘本阅读教学的最主要目的是让儿童享受阅读绘本的快乐,享受交流感受的愉悦。而过深的解读既破坏了绘本原本的教育价值,又磨灭了儿童的阅读兴趣。

第四,绘本教学拓展延伸不丰富或根本没有拓展延伸。在课堂中学习绘本、挖掘绘本价值的时间有限,学生虽在课堂接受引导,受到情景的刺激,思维变得活跃,收获大量信息,但是还需要课后去整理和巩固,有些教师没有进行拓展或延伸不够丰富,导致资源白白浪费了。

了解了以上绘本阅读教学中的不足,我校经过一段时间的绘本阅读教学实践后,形成了一套符合本校低年级学生阅读实情的绘本阅读教学法。接下来,笔者以《小猪》这个系列绘本为例,来阐述我校的绘本阅读教学方法。

(一)调动孩子的好奇心

教师在讲解绘本故事时应给孩子创设一个没有压力的,如同游戏般的轻松愉快的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可化身成一名名出色的演员,用自己那深情的动作、神态,抑扬顿挫的语言,甚至可以把较难理解的书面语转化口头语言,来夸张的展现绘本故事,从中感悟绘本的主题。在上《小猪佩奇》的绘本故事开始时,我让戴着小猪头饰的小演员模仿闷闷不乐的小猪走到讲台上保持烦恼状不动。提问:咦?小猪,小猪,你怎么啦?(小猪不吭声)孩子们,小猪的表情神态在告诉我们它此刻的心情怎样?用这种方法把一个人状态不好时的词语引出来与大家共享。

(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绘本的形式主要以图片为主以文字为辅的,孩子对于图片的观 察和想象力往往会给您意外的惊喜。老师不防抓住这一点,精心选择一些有丰富情节且带想象力的绘本,先不谈及绘本里的文字,给学生展示绘本里具代表性的画面,引导学生从色彩、故事情节、图画风格及人物造型方面让孩子大胆想象,并对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予以鼓励,最后在展现原文,这会更好的激发了孩子潜在的想象力。

(三)引导孩子看图,品味语言

好的绘本让不识字的孩子都读的津津有味,这是绘本图片的魅力所在,而绘本它精心设计的封面、环衬、书名页、内页以及封底构成了一个完成的整体,在绘本故事的阅读中不防边读,边让孩子停图穿插些“故事接龙”的游戏,让孩子根据图片,发挥想象,在探讨中蹦出属于自己班级的自创故事,“顺便”也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小猪变形计》,在带孩子阅读故事本身外,还引导孩子观察图片,提问:“小猪觉得做自己一点都不快乐,一门心思想变身成其他的动物,他后来都模仿了哪些动物呢,同学们看图,小猪都是怎样模仿他们的,最后成功了吗?”让同学们看图共探故事情节,提高观察和审美能力。当然,教师在引导孩子读绘本时,也要跟孩子分享下作者创作背后的故事,来明确故事主题,增加趣味性,丰富内容。

(四)身临其境,重现绘本

教学实践告诉我“孩子读没有文字的书比我们成人厉害”,所以我对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法十分感兴趣,很珍惜学生的每一次即兴表演,即使他们说得天花乱坠,天马行空,我都会竖起大拇指为他们点赞。如《小猪变形计》我会沿着绘本大体思路提出启发性问题:小猪走啊走,他遇到了谁?它又在想些什么?抛出问题让孩子们众说纷纭,讨论交流之后,呈现原本文字,孩子的思维就会回到绘本设计的轨道上来。再采取各种朗读法让学生熟悉绘本内容。之后,备道具,分角色,配动作,请小演员课堂内现场重现绘本故事,这样文中蕴含的道理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领悟了。

(五)从阅读中轻松灌输道理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的。研究发现,当孩子犯错,父母老师一味的讲在孩子看来枯燥的道理时,孩子根本无法理解,反而会觉得啰嗦,或许,绘本可以帮你做个贴心的“知心姐姐”,例如,你要引导孩子认识友谊及人际关系,可选择《威利和朋友》等写友谊的绘本,让他们给孩子的游戏保驾护航。同样,若你想要让孩子明白某种道理,老师不防去搜集表达这类主题及道理的书,让孩子同书中角色去体验,感受,从而达到情感升华,萌发阅读小芽。

(六)教师不敷衍学生疑难问题

孩子在课堂上若提的问题若你一时无法回答,或超出你的想象,您千万不要敷衍的回答孩子的问题,更不要批评孩子此刻的想法,一千个读者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这正是处于他那个年龄阶段通过此刻的绘本去探索的小小世界,您可以选择课后和孩子一起探讨,也可以要孩子自己去找相关资料解决。

(七)拓展延伸

教师以各种游戏为手段,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引导孩子读完一本绘本故事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份有意思的阅读报告留下孩子的阅读足迹,当然除了阅读报告外,教师还可根据该绘本内容延伸出包括手工制作、续写故事、情景表演,甚至自创绘本等有意思的延伸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爱上阅读。

总之,绘本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绘本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相同,我校一直走在绘本阅读教学求索的路上,笔者也从未停下学习绘本阅读教学方法的脚步。如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也纷纷投入到绘本阅读的教学中,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去槽粕,取精华,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一套适合自己教学对象,适合自己所在教学环境的绘本阅读教学法。

参考文献:

1、飞俞《小学绘本阅读教学的现状》2015.11

2、徐强《农村小学开展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011.10

我眼中的绘本阅读教学 篇2

一、绘本阅读简述

绘本阅读最早出现于欧洲, 主要以图片构成为基础, 带有一定的创作性, 有着独特的艺术品质, 供儿童阅读与欣赏。绘本与传统的儿童读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绘本中构成的图画串联于故事中, 带有叙事作用, 成为故事完整性不可或缺的重点。另外, 其叙事功能的强大以及艺术的观赏性都能帮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启发想象力[1]。绘本对儿童阅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 有助于儿童产生学习共鸣, 激发儿童与人的交流动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次, 培养儿童审美意识, 各种线条色彩展现的美感, 是儿童早期对美的认知。最后, 绘本阅读还能发展儿童的健康品格, 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性、趣味性都为儿童提供对真善美的感受, 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2]。

二、绘本阅读教学回归童心教学现状

当前, 我国儿童绘本阅读教学回归童心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尽管较多地开展了阅读活动, 但其中依旧存在了不少问题。比如, 在展开绘本阅读教学的同时, 一些教师本身对绘本的认知度不够, 并没有站在儿童认知的角度为其进行解读, 于是在教学时与儿童对外界知识的获取上存在了较大的差异, 严重影响儿童阅读学习的效果。再比如一些教师的绘本阅读课程教学表现非常枯燥, 无法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并没有展现绘本的美学与文学, 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导致不少儿童对绘本缺乏兴趣。

三、回归童心的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1、以深情朗读的方式学习绘本

绘本本身展现的色彩与线条之美, 能够为儿童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 但由于儿童具有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 教师还必须调动其他的感官刺激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此, 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深情朗读故事的方式, 强化在动作、神态方面的应用, 将故事体现的真情实感生动地表现出来, 并模拟预告绘本片段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我永远爱你》的内容时, 由于故事讲述了小熊阿力与妈妈之间取得爱的原谅的故事, 通过小熊阿力不小心打碎妈妈喜欢的碗产生担忧的心情而展开。教师要确保朗读的音调与动作神态到位, 体现小熊阿力担忧的心境, 并强化对小熊妈妈原则的爱的解读, 让儿童结合自身的生活场景而产生更深刻的感受。朗读要注意情感发生的变化, 让儿童体会到这种变化, 最终准确地拿捏情感表达。

2、注重想象情节的引导

一些绘本故事的发展需要靠情节的推动来促进, 而其中的画面更是起到解读的有效作用, 那么教师在引导儿童学习时必须清楚故事本身的内容与结构, 充分发挥图画的作用, 挖掘儿童的想象能力, 有针对性地引导儿童自主带入故事情节中, 发挥想象力。比如《逃家小兔》, 其中有一句“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 这就为儿童发挥想象, 联想情节而提供了条件, 教师要善于发挥引导的作用, 及时设疑, 如让儿童换位思考, 假设自己是兔妈妈, 会通过什么办法让小兔子主动回家?启发儿童在自己认知与阅历范围内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在故事的编构下, 儿童也会潜移默化地感知到自己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各种情境, 进而感受父母的心境, 也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

3、深入体会图画的内涵

绘本的设置除了内容符合儿童成长规律以外, 其中图画、文字等构成均是经过精心设计, 尤其是图画的选择与描绘, 更是替代了一些文字的表达功能, 因此, 教师要善于挖掘图画本身的价值, 并引导学生对其加大重视, 学会看图, 从图画中感受故事的内涵。比如《我有友情要出租》, 通过图画, 儿童能看出其中蕴藏的多个细节, 如大猩猩的面部表情变化就是其心理活动的体现, 通过解读内涵, 儿童自然而然地提出疑问:“到底是谁一直陪在大猩猩身边?它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这时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儿童阅读的欲望, 并在形成自我提问习惯以后, 更细致地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将阅读学习的技巧应用在生活学习等多个方面, 同时也感悟到身边处处有故事, 无论对儿童的学习还是成长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教师在引导儿童阅读绘本的同时, 必须将自己调整到回归童心的心态, 从儿童自身的角度出发, 站在儿童的思维上去解读绘本, 才更有助于发掘更多具有童趣和教育意义的故事, 才能帮助儿童开拓眼界, 并带着童心, 带领儿童更自在地遨游于阅读世界, 在阅读的培训与指导中培养健全的人格, 帮助儿童更深刻地领悟生活的真谛, 带着童心为儿童创建高效的阅读学习课堂。

摘要:对儿童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 儿童的年龄、需求、认知、知识灌输进度都要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 而在绘本的阅读选择中更要符合儿童的成长发育特点, 确保儿童在阅读绘本的指导下, 激发兴趣, 接收知识, 提高能力, 实现全面茁壮地成长。

关键词:回归童心,绘本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周丽丽.回归童心的绘本阅读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 2016, 12 (11) :43.

基于儿童视角的绘本阅读教学思考 篇3

一、基于儿童年龄特质,选择适切书目

小学低、中、高三个年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注意力和意志、情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他们对阅读的类型也有着不同的需求。绘本阅读主要以中低段学生为主,高段偶尔穿插。我们主要构建以经典书目为蓝本、以阅读为途径、以学生成长为目的的绘本课程体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挑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构之为有机整体。

1.低段书目:形象鲜明的故事为主打

一二年级的学生处于学龄阶段的伊始,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玩的投入时不分彼此,但又极易与同伴产生冲突,常因一点小事闹翻脸。他们在乎教师的肯定、同学的赞赏,这些对他们自信心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鉴于年龄特征与接受能力,人物形象鲜明的系列绘本故事成为阅读首选,一个个形象成为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偶像。比如《花格子大象艾玛》中幽默的艾玛,浑身长满了彩色的格子,但一点不影响他和伙伴们快活的生活,因为外表只是让别人认出的一种特征而已。《鼠小弟的故事》中可爱的鼠小弟,也传达了“做我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等思想。

2.中段书目:带有思考力的故事为补充

到了三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随着他们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增强,记忆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都在快速发展,绘本阅读在教学中的比例将越来越少,可适当选择作为阅读延展与补充。比如一些特别典型的人类故事,讲述着生命的真谛。如《记忆的瓶子》讲述了戴尔先生的小木屋藏着各式各样的瓶子,每一个瓶子里面都装着他的过去。一开始,没有人知道这里的秘密,直到有一天一个小男孩——“我”出现了……戴尔先生和“我”分享了瓶子里的记忆,让人体验了时光的魅力。学生顿悟,今天不就是正在为明天留下新的记忆吗?这些带有思考力的故事能有效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以探索者的姿态继续前行。

3.高段书目:哲学类的故事作穿插

学生到了五六年级,十一二岁的内心世界日趋丰富。他们不仅关注事物外在,更注重逻辑分析和个人体会。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此时期初步形成,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自己。一味说教、反复训话是他们最反感的,而优秀的、渗透人生哲理的绘本,在这时作为有益书籍的穿插,成为他们精神的良师益友。有个学生在看了《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以后,动情地写道:“人不在于活了多久,而在于到底活出了什么。生命的长度很重要,但深度更重要!”瞧,不知不觉,绘本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

二、基于儿童审美取向,尝试观察发现

绘本的特殊性决定教学不仅仅让儿童学会阅读,更让儿童学会观察、学会欣赏;不仅仅是对画面的审美,更是儿童凭借各自的经验对绘本进行理解,对生活进行发现,使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观察封面。无论什么书,封面是读者视线第一接触到的。阅读前让学生看看题目,找找作者、译者、出版社等,可以立刻使学生对作品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如果封面上有故事的主角、背景或点滴文字等,可请学生进行弥漫性想象,帮助学生踏入理解的第一步。

发现扉页。扉页就是正式故事的前一页,和封面一样,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但有时会比封面内容多:比如作者、绘者的简单介绍,或该书的获奖记录。扉页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有的恰恰就是故事的开端。如瑞士作家约克·史坦纳著的《再见,小兔子》,扉页图画是静谧的傍晚,远处夕阳西下,近处湖面水波不惊,芦苇荡微微颤动。这幅风景图暗示着大小兔子即将面临的不同命运,以及未来的处境。

洞悉故事。每一个学生都是读图天才,只要故事在画面上表现出来,他们的眼睛就会发现,而且往往能读出一些料想不到的意思。不过,学生的观察经常没有头绪、漫无目的,教师应教给儿童一定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学会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学会抓住每幅图的主要人物或主要观察点,并来猜一猜、想一想,图中人物会怎么说、怎样做,边读文边赏图,边想象边思考。

留意封底。封底大多是空白页,但有的绘本把故事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与封面相呼应。有的封底还需要与封面贯穿在一起,欣赏讨论,为学生想象留下空间;有的封底则是故事的结尾与延续,期待读者编织着自己心目中的结尾。

三、基于儿童言语诉求,丰富表达形式

阅读绘本给每个学生创造表达的舞台,世界上最好的“绘本作家”应该是儿童。绘本阅读课要教学生学会表达,从书中简单的几句话着手,由主要内容的表达到细节的描述,由故事梗概到精彩细节,犹如拾级而上,指导儿童学会如何表达。

以绘本《我也可以飞》中的人物对话为范例,故事中的小鸟遇到谁都要学谁,可是那些小动物都表示不同意,说小鸟和他们是不一样的。教学中,读完故事,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小鸟和它遇到的小动物是怎么对话的,读一读。反复读使学生心中就有了大概的轮廓。教师继续深入,要求学生再想象小鸟还会遇到谁,怎么对话呢?引导学生使用书中的句式,如小鸟说:“你好,我还是当 吧”、“可你不是 ,因为你不会 ”、“我来试一试吧”,等等。自己尝试表达后,再进行同桌协作,连贯地说几句话。这样,学生由听到说、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轻松学会表达,发展了言语技能。

除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对故事的感受、想法,通过现场情景再现, 回顾故事内容,协助学生将故事里所发生的事情与自己的生活作连结,并配合故事内容设计延伸活动等。

其实言语表达也有很多形式,除了上述提到的口语表达(如讲故事,说对话等),文字表达(如改写故事结局或续编故事情节,写信给故事里的人物或作者等),图画表达(如学画插图,或进行写绘日记、同伴合作创作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等),也有综合形式的表达(比如家庭内部交流分享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应都在学生言语发展诉求的基础上顺势而为。

四、基于儿童思维张力,引发思考讨论

儿童的思维是零散的,是具有形象性的,但同时也是具有张力的,他们有很多成人所想不到的奇异点,对未知充满着好奇与探索。绘本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三遍朗读法”。第一遍,教师完整讲述,偶尔会在关键处停顿下来,进行情节的猜测,但不破坏故事的整体性;第二遍,师生共同讲述,教师读一部分,学生读一部分,交叉接替完成故事的讲述;第三遍,学生之间讲述,并进行必要的想象拓展、续编故事等环节。这三遍都有“动脑筋”的成分在里面。比如在故事的精彩、关键处、转折处,要适时引导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鼓励学生在故事中积极反应与评论,并以此来了解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及诠释。

另外,讨论也是重要的一环,可通过同桌、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故事对教师而言,可以了解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对学生而言,则是提供了一个合作思考的机会——不仅可以修正、确认、扩展个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通过思考,建立起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系统。讨论时,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将性质相近的问题归类,再请学生一一发表对问题的看法,最后教师做一个归纳与整理。当阅读把思考的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由于绘本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因此教学方法也是多样的。如何在挖掘绘本自身的魅力、适当分享绘本的人文价值、思考绘本的个性风格的同时,激发儿童思维的聚焦与发散,实际组织教学时,还得看教师的教学机智,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才能让课堂更具思维开放的价值。

五、基于儿童情感内需,提升育人价值

绘本故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蕴含丰富的情感价值。它通过一个个看似简单而又生动无比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在或笑或哭中体验到奇妙的情感变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前文说到的《我也可以飞》倒底想说什么呢?小鸟一开始不会飞,很沮丧,不想再当鸟了,最后在蜜蜂的鼓励下勇敢飞起来。它实际就是在传达这样的理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和特长,无需羡慕别人,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了不起的。类似的故事有《小猪变形记》、《花格子大象艾玛》等。那故事里的蜜蜂是谁?就是我们老师啊,引导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洞悉自己的秘密,进而悦纳自己、完善自己。再比如《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故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鼠小弟想吃苹果够不着,来来往往的小动物没人注意他,只有最后出现的海狮最善良,通过自己的智慧,两人合作帮助鼠小弟摘到了苹果,自己也吃到了香甜的果子。这些关爱他人、遇事动脑、善于合作的点滴,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是小绘本中所传递的大精神,更是我们教者关注的育人价值精髓之所在。

有人说过,“绘本的特质决定其教学,不仅仅让儿童学会阅读,更让儿童学会观察、想象、推理;不仅仅体现语言的价值,更是美术的欣赏;不仅仅是对画面的认知,更是引发儿童情感的共鸣、呼应,激发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使儿童充分享受成长的乐趣。”的确,从该种意义上说,绘本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生命与成长的无穷魅力,我们也从中发现与解放了童年。

适合孩子阅读的绘本推荐 篇4

适读年龄:3-6岁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在孩童的最初阶段,几乎每个孩子都对便便、尿、屁充满好奇心,这种好奇心能帮助宝宝拥有主动学习的动机,而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耐心呵护孩子的天性,是父母最先应该学会的育儿技巧,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探索力、创造力、认知力、逻辑力,也将影响孩子的个性、习惯、爱好和人生态度。

《有味道的书》是一套很适合孩子们阅读的趣味健康知识绘本。孩子在肛欲期阶段都会对自己的便便、屁、尿、汗等有味道的身体排泄物十分感兴趣,都喜欢认真研究一番,此时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现象是至关重要的。这套书用诙谐而幽默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了这些生理现象,让孩子们轻松地明白这些生理现象的科学知识,并在知识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推荐给孩子们阅读。

――张思莱教授 著名儿科医生、育儿专家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全12册)

适读年龄:5-12岁

这里,有你想了解的野生动物的一切知识:

包罗万象的世界:这里的动物,既有天上飞的,又有陆上爬的,还有水里游的。

栩栩如生的插图:近500幅超大尺寸纯手绘插画,完美呈现动物身上的每个细节。

科学严谨的体系:从体型、外形、生活习性与生存状况等,全方位、立体地介绍。

精彩感人的瞬间:动物的亲情互动,比人类还要伟大的奉献与牺牲精神,尤为打动人心。

令人惊叹的传说:流传千年的迷思、神话与传奇故事,赋予这些动物神秘色彩。

市面上关于野生动物知识的科普书籍比较多,这套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介绍的动物较全,每一册讲解得也很深入。小朋友们在读完这套书以后,对于神秘的野生动物世界将会有一个相对全面、系统的认识。这套书独特的插图风格,也容易吸引孩子。

――张劲硕 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馆策划总监

《我掉进了吸尘器》

适读年龄:3-10岁

首次引入心理模型的童书绘本,教会孩子直面逆境,理解情绪,拥抱生活。

根据故事内容安排的书后问题,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

100页的绘本!

大量丰富的细节和曲折的内容会牢牢吸引住孩子的兴趣。

小读者们如果常常遇到自己无法控制的事件,会在这只小飞虫的故事里看到自己。

――《出版人周刊》

《学会交朋友》(全5册)

适读年龄:3-6岁

孩子的个性有天生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事实证明,被好绘本“喂”大的孩子在幼儿阶段就能习得关键的社交技能,养成能与人最恰当相处的好品质,更快、更好地适应、融入集体。

这套书是解决幼儿交友期间问题的不二之选。5本书5个精彩的故事,带着孩子们进入一个丰富、真实、可爱的“朋友世界”,这些故事告诉孩子们:朋友,是彼此接纳、陪伴、分享、等待与思念……

――北京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小雨姐姐

《别和龙喝下午茶: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精选绘本》(全4册)

适读年龄:3-6岁

让孩子安全、健康地成长是每个爸爸妈妈的愿望和责任。

但生活中难免危险和意外,不能时刻守护在孩子身边的爸爸妈妈们该怎样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怎样告诉孩子要警惕陌生人?孩子在幼儿园里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怎么办?孩子在水边玩耍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增强儿童安全意识、培养自救互救能力、保护孩子们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别和龙喝下午茶》系列绘本内容贴近生活,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适合小朋友们阅读,可作为幼儿园及学校的培训教材。

――全国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飞龙兄弟历险记》(全3册)

适读年龄:2-8岁

《霍比特人》场景制作人插画作品,集探险、猎奇、玩乐于一身,培养孩子爱心、勇气与智慧的AR互动酷玩历险故事书,新西兰年度优秀童书。

这个系列里,两个黄头发的小男孩体验了一连串跌宕起伏的冒险经历,离奇的故事加上梦幻的插画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另外配套的AR APP能够让孩子们看到故事里的场景,亮点更加突出。

――《柯克斯书评》

《月亮是奶酪做的吗》

适读年龄:3-6岁

又大又圆的月亮究竟是不是奶酪做的呢?

这是一个建立在儿童对世界的原初感知――吃上的故事,能迅速激发儿童的兴趣。

与小伙伴意见有了分歧怎么办?

有理可不在声高,无效争论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想办法找出证据才能说服对方。想知道月亮是奶酪做的还是石头做的,那就齐心协力造一艘火箭,飞到月亮上去一探究竟吧。这个悬念不断、高潮迭起、趣味十足的故事,能够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感知力、沟通能力和实证精神。

两只个性鲜明的小老鼠,一场有有勇有谋的冒险之旅。好奇心、勇气、创造力、他们身上所兼具的这些品质,正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北京巨人学校金牌阅读作文教师张慧云

《如果树会说话》

适读年龄:3-8岁

这可不仅仅只是一本故事书!

每一页都有许多内容丰富的自然常识小标签,与孩子们互动学习地球生命的生存方式:每天飞过家门口的小鸟叫什么名字?街旁的白杨树在向你招手,趁着绿蝈蝈还在田埂边吵闹着,快去认识这些身边的伙伴吧!

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如果它们会说话,那会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从倾听到表达,从风的传递中读懂树的语言。如果大树会说话,你会听得懂吗?

――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编导 侯敏

0-6岁是阅读的黄金阶段,7-12岁是白银阶段,12岁以上就是青铜阶段了。

一个人从浅阅读到深度阅读,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一般来说,这种能力的基础阶段是在3-4岁的反复阅读中逐渐形成的,如果反复阅读的阶段,家长能稍微引导和鼓励孩子去注意书中的各种细节,养成孩子专心研究一本书和经常重温一本书的习惯,这个习惯就可以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十分自然地踏进深度阅读的大门。

而如果应该打基础的时候就没有做好亲子阅读的引导工作,到孩子上小学了才发现这个浅阅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那么,在孩子已经形成不良阅读习惯的情况下,阅读引导的难度就会很大了。

而精品书就如同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给孩子带来充足的养分,养成好品格,培养健康的心智,希望以上推荐的几部好书能带着孩子走进精品绘本的世界,带来清凉一夏!

1.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

2.适合孩子阅读的国学书籍

3.香港大学推荐暑期最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

4.适合女生阅读的书单推荐

5.适合女孩看的绘本书籍

6.适合小女孩看的绘本书籍

7.关于海的绘本推荐

8.适合孩子暑假阅读的25本书籍

9.适合孩子暑期阅读的英文书籍

浅谈有效教学中的绘本教学 篇5

陆杨幼儿园臧圣芳

摘要:近几年我国许多幼儿园都在研究绘本教学。绘本的特点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从美术的角度说,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物象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协调;从结构的角度看,精美完整而所谓绘本教学,指明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

关键词:绘本教学有效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许多老师在尝试绘本教学时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它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阅读画面能根据角色的行为判断和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能激起幼儿编讲故事的欲望,正文是以一个色彩丰富、动态鲜活的画面来组成,文字不多,简洁明了,有的甚至是无字书,给儿童想象的空间,符合幼儿的阅读特点。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读到的所有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医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以后的想象力。”由此可见,绘本教学的重要性,可塑性,然而很多老师在尝试绘本教学时容易忽视一些问题。比如说设计教学侧重讲故事,教师说的多,幼儿说的少,而没有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这样就不算是有效教学。有效的绘本教学是要给孩子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机会,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绘本教学的意义及对幼儿的影响

1、绘本教学的意义

绘本教学属于语言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教学类,它包含在早期阅读中,本质意义上和常规的看图讲述故事教学想通而不相同。它自身特点是图文并茂,情节发展有序的书本式的表达,幼儿通过观察猜测故事画面的每个情节,体验角色的心理,从而深度理解故事的内容。教师不需太多的理论教育,轻松的让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提升自己的知识积累。不仅如此,还培养幼儿的一种观察力,联想力和判断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和欲望的有效手段。

2、绘本教学的影响

新《纲要》中语言教学目标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在绘本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它对幼儿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一次绘本教学《一根羽毛也不能动》,天鹅和鸭子比赛做木头人,我每一张画面都让幼儿猜测他们的比赛有没有结束,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整个活动幼儿的情绪高涨,认真,积极的阅读,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见解,学习了这个绘本后,幼儿明白了做事需坚持,从那天后,我们再做木头人游戏,幼儿都能像绘本中的天鹅和鸭子一样一直坚持到底,可见绘本教学深受幼儿的喜欢,对幼儿的影响很大,轻松的让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以及知道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坚持。

三、绘本教学的基本策略

阅读绘本的主体是幼儿,所以,我们对绘本教育的策略研究应立足于对幼儿的研究,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幼儿阅读从观察理解画面入手,以口语表述为主要形式。开展绘本教学,我们主要以幼儿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导,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重点是让幼儿根据画面讲出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

(一)选择合适的绘本,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

1. 选择绘本时要考虑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的经验积累。选择绘本的内容是幼儿喜欢的,比如是幼儿喜欢的一些动物形象。选择绘本的画面应该符合幼儿的审美心理,故事的角色动态夸张,能诱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自编故事内容,有声有色的讲述。

2.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绘本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从孩子的立场去考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给孩子自主阅读的机会,例如:在绘本《可怕的大妖怪》的阅读过程中,我让孩子自主阅读,“妖怪”在孩子心目中是可怕的,长得模样古怪,当孩子们阅读完我问他们书中的妖怪可怕吗,他们一致说不可怕,还有小朋友这个妖怪很可爱。幼儿不同的表述,说出自主的感受,老师才能了解他们阅读的情况,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引导幼儿阅读深层次的故事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二)寻找图书中的教育元素,创设自主体验的情境

绘本图书引进国外的图画书,画家在绘画时,将许多故事情节隐藏了,只有细细解读才能领悟文本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因此,教师需自己先读懂,教师读懂了,才能寻找到其中的教育元素,才能进行教学。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和强调孩子的参与和活动,多给孩子参与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理,让语言活动活起来,动静交替,逐渐理解感悟绘本中的情境。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精神,还突显师幼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绘本教学《小老鼠和大老虎》,第一次教学,小老鼠和大老虎发生大矛盾,我只是让幼儿学说对话,然而幼儿并没能体会小老鼠很生气的心情,整个教学活动结束后,幼儿阅读的积极性不够高。后来经过一番反思与思考,进行第二次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一个情境表演,幼儿自由选择模仿的角色,于是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是模仿大老虎练空手道把小老鼠的城堡踢飞了,另一组是模仿小老鼠生气骂大老虎。幼儿在表演的同事,体验了角色的心理,也感受活动的乐趣,这个环节将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充分调动了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在创设情境之后,幼儿尽情感受、体验情境,最后,明白故事所表达的寓意,让他们深刻的懂得朋友之间如何相处。由此,我发现绘本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孩子的影响不是一时的。

(三)的空间,进行有效的提问 开辟思考质疑

《绘本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孩子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孩子的阅读实践,主动阅读、深入探究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绘本教学实践中,若对提问的形式、内容、方法缺乏研究,就会导致幼儿被动了解绘本故事,不利于幼儿的拓展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就能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始终处于被激发的状态。绘本《逃家小兔》,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给孩子思考质疑的空间:

师:在这本书中小兔变成了什么,她的妈妈又是怎样找寻自己的孩子的呢?我们来看看绘本。

画面(渔夫图):小兔变成什么了?兔妈妈会变成什么,用什么办法抓住小兔?

幼1:兔妈妈直接用渔网捞住小兔。

幼2:兔妈妈变成鱼妈妈跟着小兔。

画面(登山图)

师:小兔子变成高山上的石头,兔妈妈变成什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兔妈妈会遇到什么困难?为什么还会不畏艰险地坚持下去? 幼儿自由讨论

…… 师:小兔可带劲了,它简直就像孙悟空一样变变变,如果你是小兔,你还变不变?你想变成什么?想一想,说一说。

……

上述教例创设了问题情境:教师请幼儿猜想兔妈妈会变成什么,给孩子提供了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的机会,让他们带着问题走进故事,幼儿会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寻求最佳答案。这样的问题能使幼儿积极动脑,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孩子大胆主动地发言,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自信心,充分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除了猜想式提问,在绘本教学中提问的策略还有很多,如:递进式的提问,针对性的提问,开放式提问等,都能促进幼儿想说、敢说,使其主动的参与到绘本教学活动中来,提问同时,教师要重视幼儿回答的问题后的反馈,及时的给予肯定与鼓励。

给孤独小孩的绘本 篇6

by三川玲

你知道现在的孩子有多忙吗?

他们早上7点之前就要起床,这样吃了早饭才能赶上7点50到学校;一天的课程下来,下午没有课外班的3点多放学;不过,这可不是孩子真正“轻松”的时刻,往往是另一种课程的开始(几乎没有家庭可以做到父母3点去接孩子的);校内的兴趣班,校外的托管班,以及各种补习班,比比皆是……

回到家里已经是天黑,肚子里也填了许多的饮料、零食;好歹把晚饭吃了,查看校讯通发给家长的短信,总结一天的学习;然后,很多的作业要完成,交给家长的各种试卷,需要签名,老师布置给家长需要配合的各种任务(听说读写、手工制作、演出比赛)也都要配合……

最后,预习下明天的功课,收拾好明天上课需要的课本、文具等等,已经是深夜了;洗漱已毕,陪着孩子读一个故事,孩子在半睡半醒之间,突然嘟囔着“妈妈,我今天还没玩儿呢”——想必,很多家长此时看着疲惫的孩子,一定心酸不已。

你知道现在的孩子有多孤独吗?

他们有很多同学,但是,几乎没有放了学还可以在一起自由玩儿一会儿的玩伴;同学们各自都报了各种班,一到放学时间,就被家长牵着各奔东西;在英文、算术、作文的补习班里,每个孩子埋头做题,很难有交往……

在芭蕾班、钢琴班、跆拳道班、围棋班里,孩子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刚结束一个班就去上另一个班,也几乎没有沟通的时间,常常是名字还没记住,小伙伴们就各奔东西了;回到家里,邻里之间在小区里见面点个头算是礼貌的,大多都是住在一起十几年,还形如路人,每家的孩子,也都各自玩各自的;就算恰好有同学住在附近,要一起玩一会都要事先几次预约,对好家长和孩子的时间……

周末不用说,孩子上课外班,家长接送,或者有一半天时间,去下公园就像是过节一样;亲戚朋友的孩子,就算有同龄的,约在一起玩也要大费周折;如果有那么一点儿时间,干脆让孩子一个人在家里看灰太狼更实际和轻松一些!

是的,这就是今天我们的孩子所过的生活!

那天,约了一位从英国爱丁堡带着孩子回国的朋友聊天。她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儿十岁左右,女孩儿和小丸子相仿。我们约在三里屯PAGEONE附近,小丸子放了学直接过来的。她一看到小丸子背的书包,提的饭兜,拎的美术用具,就吃惊地说,“天哪,一年级就拿这么多东西!”我说,“是啊,有时还要拿跳绳、口风琴什么的。我们本来想让孩子自己背书包,锻炼下,但书本用具实在太重,大人拿着都累!”

她说,在英国,她的孩子根本没有教科书——是的,不是不用拿教科书,而是根本就没有课本。老师上课教什么,同学就学什么。而且,放了学,也不用背书包,拿一个可以装几张纸的塑料文件袋就可以了。作业一般15分钟就可以完成了。然后,然后就去院子里,或社区里的朋友玩儿去了。周末的话,还可以邀请要好的朋友来家里过夜,举行个“睡衣派对”什么的。

中国现在的孩子,应该是几十年来最为“忙碌”的,也最为“孤独”的。他们被家长和老师,占据了几乎所有的时间,他们和小伙伴们,相逢在校园和兴趣班,他们和朋友在一起,要玩大人给他们安排的活动和游戏,他们,根本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去玩儿属于自己的游戏。

孩子不应该生活在一个“成人”的世界,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很多家长认为,在18岁考上大学前,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花费再多的学习时间,使用再多的精力,都不为过。于是,家长最看不得“孩子闲下来”。有任何的一点时间,比如从一个学习班赶往另一个学习班的路上,都要加紧多背几个单词,复习几道数学题!西方的教育学特别强调10岁前孩子的能力培养,但这个培养,恰恰是尽可能地保持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好奇心,也就是更接近孩子“童真”的那部分天然素质,而不是学习更多的知识。

但是,中国的家长就堂而皇之地侵占了孩子的生活,无论是时间和空间!很多家长朋友留言,诉说很多令他们苦恼的事情。譬如:

有的孩子事事都要争第一,无论是学习还是游戏,得不到第一就发脾气,自责,打自己的头,满地打滚;

有的孩子没有自信,什么都怕,动物也怕、陌生人也怕、上课也怕、下课也怕,任何一个小朋友说他一两句,就哭鼻子;

有的孩子会因为一些小事,如午餐不好吃,同学太霸道而不去学校;有的孩子回家后,不愿意和家长说话,在学校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说;

有的孩子过于依赖妈妈,任何时候都要依偎在一起,见了生人躲在身后,不敢和其他小朋友说话。家长如果把他推到前面,就会哭闹,甚至连父母多看别的小孩儿一下都不行;

可是,当家长看到、意识到孩子的这些问题和现象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罪魁祸首正是你自己呢?当你把孩子应该自然成长的时间都拿去学各种知识,当你屏蔽了孩子和同龄人一起交往,在心智和性格上成熟,那么,你怎么指望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呢?

我一直都认为,孩子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心智和身体都健康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所谓的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的“有用的人”,而不是相反。不知有多少的家庭悲剧,都源于把这两个关系颠倒了!

日本著名作家、诺奖得主大江健三郎有一位患脑病的儿子,他依然让孩子去特殊教育的学校上学。不为其他,就是想让孩子有朋友,了解如何和人交往。结果呢,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了著名的音乐家。关于这个经历,大江有一篇著名的文章《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上学》,大家可以看看。

真的,救救孩子吧!尽可能地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尽可能地让孩子多和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玩儿!是的,让孩子瞎玩,会“耽误”、“浪费”很多的时间——可这不是一个儿童正常的成长和发育节奏吗?是的,让孩子交往很多朋友,会发生“矛盾”,甚至“损伤”——但这不是一个孩子开始了解真实的人生和社会的开始吗?

有一次,我带着小丸子去一个刚认识的朋友那里玩。她的孩子和小丸子差不多大,由于各自生活环境,游戏规则的不同,双方发生争执,甚至你推我搡动起手来。感谢那位朋友,我们一直都没有干涉——后来,她们达成了妥协,玩儿的很开心。还邀请丸子去家里玩儿,送礼物给丸子,到现在她们还互相牵挂呢。

如果我们把一只小老虎,关在笼子里,每天喂着肉,逼迫它几个月就学会所谓各种捕猎技能。当有一天,把老虎放到野外,发现它竟然害怕一只牛的时候,千万不要责怪老虎,因为,“速成”和“模拟”的训练,在真实的世界中,并不管用!

孩子最终是要生活在真实的社会中,家长现在给孩子营造的,恰恰就是一个笼子——让孩子接触不到危险,接触不到学习之外同龄的孩子,不能和小朋友们在沙土里玩着无聊的游戏,不能和朋友分享属于他们的快乐,甚至小秘密,不能按照正常的时间慢慢成长。有一天,家长忽然发现,孩子变得陌生,变得焦躁,变得无理,你千万不要奇怪,因为,你的孩子就是按照这个轨迹成长的。你曾经种下了什么种子,现在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

现在,我正在和小丸子商量,那些学校的兴趣班,只要她不是很感兴趣的,都逐步取消;那些占用业余时间的如课程,除非她强烈要求继续去,只保留一两个,也都不再继续。这样,就可以节省下每天下午的几个小时,周末至少有一天半的时间了。

这些时间,用来干什么呢?用来和她自己的小伙伴儿一起,玩,瞎玩,毫无意义地玩!推荐一些关于孤独小孩儿的绘本,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幻想有一个好朋友甚至是妹妹,是精神有问题;孩子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梦,或告诉你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是想的太多了;孩子希望去楼下一块儿石头后面探险,是无聊的事情……请带孩子看一看这些绘本,了解一下孩子真实的想法和快乐吧!约翰·伯宁罕在1991年创作的《我的秘密朋友阿德》,是很多孩子真实生活的反映。很多孩子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朋友,就会幻想出一个“秘密朋友”,陪伴自己成长。有了心理话,就会告诉他;遇到困难,他也会来帮忙;孤单的夜晚,他会来安慰……

我一直都很推崇的安东尼?布朗的代表作之一《大猩猩》,忙碌的阿爸爸和孤单的小女孩儿,是不是很多家庭的写照?还好,有善良温和的大猩猩朋友为伴。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很简单的快乐,希望家长不要忽略孩子的心声。

《黑熊和白熊》是德国堪称大师的于尔克·舒比格的作品。可以说,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黑熊和白熊,这两个可爱的大熊,或许,是孩子心目中的爸爸妈妈呢!

《我的秘密阁楼》,是日本的喜多村惠所绘制的。情节很简单,一个男孩儿在属于自己的阁楼里的奇妙故事。如果有可能,请也给你的孩子,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小角落,小帐篷,让他们在里面尽情幻想。

我眼中的绘本阅读教学 篇7

一、“一本多研”的绘本分级教学尝试

案例一:《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看见什么》。

1. 绘本简介

这是一个来自国外的英译绘本。全书用一问一答的句子和重复的韵律与节奏,把充满各种动物与色彩的图画展现在孩子面前。它能拓展幼儿对颜色和动物的认识,还能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到“语言”节奏的韵律感,对他们以后诗歌的学习、押韵的感受是很有意义的。问答式的长句对话,也能帮助幼儿来完整地表达,提升幼儿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这个绘本最关键的价值也就落在了“语言领域”。

2. 绘本分级教学尝试

基于“指南”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要求和目标,我们在小班设计开展了语言活动,重点落在“学说”的点上。幼儿语言的学习应该遵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小班的活动从重复的句子和充满色彩的图案变化开始,教师借助头饰的作用给幼儿们创设了一个情境性的场景,让幼儿们在情境中去感受、体验语言的变化,体验色彩的变化、动物的变化,最终勇敢、愿意尝试说绘本中重复的语言。活动中以分页猜测阅读为主,以演绘本为辅,让幼儿们参与到绘本活动中来,在游戏中感受,在游戏中获得语言的发展。

对于中班的幼儿而言,“会说”是一个主要的语言表达特征。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把这个绘本的节奏作为切入点,让幼儿在“会说”的基础上,来感受绘本语言的不同之处。我们借助音乐活动中的节奏图谱和多媒体视频文件,让幼儿在看、听中积累直接的有益经验,然后再尝试自己来说节奏,创编动物说节奏,不断地给幼儿新的刺激,让幼儿挑战中前进。在阅读方法的使用上,中班的幼儿更多的适用于半自主的阅读模式,既有自己的阅读,也有小部分的集体阅读,这样能够更好地唤起中班幼儿的阅读兴趣。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中班还使用了问答式的阅读方式,让中班下学期的幼儿体验最初的合作。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说好”是这个年龄阶段语言发展的一个标志。从社会性能力发展来看,合作也是大班幼儿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基于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们借助绘本引导幼儿为绘本创编节奏。在阅读形式上,首先由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然后借助视频引导幼儿发现绘本的韵律,最后由教师给出一些既定的节奏,幼儿以分组的形式自由组合,根据节奏的提示小组练习、展示。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幼儿们主动阅读的能力获得了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同时,在活动中由于有小组的形式,幼儿说的机会多了,与同伴协调的社会性经验也丰富了。

案例二:《古丽和古拉》

1. 绘本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惊喜、合作与分享的绘本。故事由古丽和古拉发现的一个蛋开始,然后通过他们一起想办法、一起努力制作蛋糕并进行了分享来给大家展示了一个唯美的同伴关系。它通过有趣的情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领着幼儿们感受古丽、古拉一起劳动、创造、分享的快乐。绘本的最后还留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悬念:蛋壳可以做成什么?面对这本绘本,社会性价值成为了幼儿的核心经验。

2. 绘本分级教学尝试

“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因此,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以情境浸入式的模仿能帮助他们感受到古丽和古拉与同伴之间的一种欢愉,体验到分享的乐趣。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借助环境的作用,把学习场地布置成故事发生的树林里,幼儿们变成古丽和古拉的角色,然后通过“身临其境”,让他们去模仿、感受故事的情节,去尝试故事中发生的一系列“惊喜“,最后通过一起分享蛋糕,升华自己对于“社会分享,遇到困难积极商量解决”等负责的社会性概念建立最初的理解。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模仿依然还是社会性学习的重要途径。但是他们已经能够通过看绘本图片、通过教师和他们一起读绘本来建立相应的联系。所以,在中班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们采用了分页看绘本的方式,在一些关键动词“抬、扛”上,请幼儿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动作模拟,帮助幼儿弱化对动词的理解。中班的幼儿由于年龄阶段的特点,处于一个交往的矛盾期,因此在这个绘本设计的同时,我们通过给予一些关键的提问,帮助幼儿来感受如何进行交往,如何能够进行分享以及为什么要进行分享等。

大班幼儿正处在一个思维发展的过渡期,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主阅读来建立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关联、分散图片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因此,在绘本教学设计中,我们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让他们成为绘本阅读的主体。通过先看前后两幅画面,通过看几幅一起出示的画面,让幼儿来讲述发生的事情,揭示整个故事的情节和线索。我们还通过练习自己的生活,感受合作和分享带来的益处,帮助幼儿对已有经验进行提升,帮助大班幼儿建立对于“分享、合作”的理性认识。在活动的最后,我们也把“蛋壳可以变成什么?”留给了他们,给他们一个继续自主阅读、创编阅读的可能。

二、有效的绘本分级教学策略

小、中、大班的幼儿在面对同一本绘本时,其理解能力、利用方式都应该是有区别的。因此,在阅读中所使用的阅读方法,教师的提问模式和师幼互动都应该有符合本年龄段的特色。针对上述案例的分析及教学过程探索,我们初步找到了适合小、中、大班幼儿的分级绘本教学策略。

1. 小、中、大不同的阅读方法使用策略

阅读方法是绘本教学设计的核心,也是绘本教学活动开展的主线。在阅读方法的使用上,针对语言性价值比较突出的绘本,小班应该以情境性为设计的出发点,鼓励幼儿在情境中用多种感官表达对语言的感受,以集体阅读为主;中班要给幼儿提供“说”的机会和可能,可以通过节奏游戏、角色对话等多途径鼓励幼儿说,阅读方法以半自主阅读为主;大班要给幼儿“说好”的机会,通过创编、续编等方式,让幼儿成为阅读的主人,阅读方法以自主阅读为主。

社会领域的学习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的过程,也是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对于三个年龄段来说,体验和模仿都是社会性学习的重要途径。从小班的年龄特点出发,情境浸入式的阅读方式能给幼儿更深入的体验,是有效的社会性活动教学策略;对于中班来说,阅读绘本画面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的阅读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够让幼儿成为阅读的主体;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要把自主阅读和幼儿们的生活建立相关的、积极的联系,拓展性阅读也是他们需要的阅读方法。另外,借助于绘画和想象的阅读也能帮助幼儿续编绘本,延续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

2. 有效的绘本分级提问策略

如果说阅读方法是绘本活动设计的核心,那么提问便是贯穿绘本教学设计的线索。提问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们去理解绘本所表达的内容,体验绘本的核心价值,在核心价值与关键经验之间建立联系,启发幼儿的思维,帮助他们去触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在“一本多研”的分级绘本教学策略中,我们一般都会用到“指向式提问”“开放式提问”“追踪式提问”三个大类。“指向式”提问是有既定答案的问题。例如,你看到了什么?棕色的熊后面是谁?……“开放式提问”是指向发散思维的提问,是一种很有效的提问方式。“追问”是指教师针对幼儿的回答灵活性使用的进一步提问方式。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在整个活动中“指向式提问”占的比例高于后续两个提问,目的是帮助幼儿来认识绘本画面的信息,建立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而不是特别关注画面的一些隐藏意义;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开放式提问”占的比重就需要比较大,这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建立对画面联系的认识,也能够促进幼儿对前后关系的认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开放性提问”和“追问”应该是贯穿整个活动。在其中,“追问”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追问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抓住幼儿回答的中的某个点,帮助幼儿理清自己的思维过程,它还能让幼儿触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追问在三个年龄阶段都是需要用的,只是大班占的比例应该更高。

3. 绘本分级教学中不同的师幼互动策略

师幼互动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满足幼儿需要的重要途径。在绘本教学活动中,小、中、大班作为一个个性群体,师幼互动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一本多研”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积极探索,寻找适合各年龄段的师幼互动策略。良好的师幼互动应该包含注意策略、追随策略、引导策略和支持策略。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注意策略和引导策略占的比重比较大。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性,因此除了注意策略、引导策略外,支持策略使用的比较多。支持策略的使用也是教师“退”的体现。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成为了绘本阅读的主体,因此引导策略所占的比例慢慢下降,追随策略和支持策略要占大的比例,特别是追随策略的使用,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实现自我价值。例如,案例一中幼儿分组创编的节奏,教师只是追随者,而不是节奏创编的主体。当然对于三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注意策略都是教师必须要贯穿使用的良好师幼互动方法,它能够有效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现状需要,让“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思想真正得以体现。

一本多研,策略无穷。相信在这样的教学和研讨模式下,绘本分级阅读活动的面会更广泛,绘本的价值也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每个年龄段的幼儿在与绘本进行交互时也会有更多的收获。

摘要:绘本是儿童早期最主要、最适宜的文学作品,它所包含的一些价值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成长。小、中、大班幼儿处于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他们的阅读性质和阅读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课题“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开展绘本分级阅读的实践研究”的引领下,尝试运用了“一本多研”的教学模式,从阅读方法、提问方式和师幼互动三个方面,找到了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绘本阅读的有效策略。

让幼儿的绘本阅读多些“阅读味” 篇8

关键词:绘本;幼儿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64-1

阅读越早越好,能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个性思维,还能培养幼儿的良好的阅读习惯。绘本阅读是儿童最好的读物,尤其是学前教育的幼儿,没有独立识字能力,只能依靠图画来阅读。绘本以图画为主,辅以简单的文字来讲故事。图文并茂的优点能让幼儿摆脱不识字阅读的障碍,幼儿喜欢,家长也乐此不疲。当然,在幼儿的绘本阅读中也产生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

一、忧思

1.缺少长远规划。

首先,尽管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阅读量不大,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具备长远的目光,规划好幼儿阅读绘本的书目,以及将要达成的阅读目标。好奇、猎奇的心态不足以让我们上好绘本阅读课,我们缺乏深层的思考,缺乏深层研究绘本阅读与幼儿生活经验的关联,不能将绘本阅读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那么阅读的效果将会打折扣。

例如绘本《长大后做什么》,如果用成人的眼光来做这个题目,估计答案是比较单一的,无非是事关理想、幸福、快乐的。而幼儿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恐怕是直观形象的。比如,我想当个厨师,我想做生意等等,大人们的眼光可能认为这些称不上是长大后想干什么,或者不希望幼儿如此没有远大的理想。其实,这是教师不理解儿童的心理世界和年龄特点决定的。他可以想变成一个水果,想变成一种动物,想享受美食,想拥有玩具等等都是他们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虽然不是每一个幼儿的心灵世界都很丰富,但是如何呵护幼儿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萌芽,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2.忽略幼儿感受。

与不追求完整、优美的生活化表达相比,绘本阅读中的表达更要求借助已有的阅读、生活经验。幼儿习得经验必须建立在阅读绘本的基础之上的。生活化的表达只要对话者之间能明白意思即可,绘本阅读的表达必须是阅读之后的表达,这需要幼儿能对所阅读的绘本充分地占有材料、感受材料。教师应该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感受阅读的绘本材料,当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幼儿的阅读障碍来提供必要的帮助。可是,我们应该看到,在目前的绘本教学中,教师常常是:我读你听,我问你答。在若干问题的一问一答中,在教师一个人声音占主导的课堂上,幼儿能从绘本阅读中获得什么呢?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大概连故事的名称都记不太清楚。教师们大多认为热热闹闹的课堂才是好课堂,殊不知,看起来热闹本质是可能是几个人的热闹,表面上的热闹,幼儿的阅读表达层次不够,或者在进行了绘本阅读之后幼儿没有外在或者内在的变化。这样的绘本阅读是浪费时间,更是忽略幼儿是阅读主体、忽视幼儿独特的阅读感受。

3.教学方式单一。

好似除了课堂提问,就没有更好的教学策略;没有提问,教师就无法了解幼儿的心理状况、情感流露。教师在阅读绘本时,提问的问题频率高且不贴近学生的认知,所以幼儿根据老师的问题去看绘本,可能会把绘本的意图理解得支离破碎,也许幼儿大脑正忙于思考老师的问题,根本没有自主阅读绘本的时间和空间的余地,阅读相当被动。

此外,现在网络资源很多,也有许多绘本制作出来的动画,教师能否省事一点,让学生直接观看视频上的绘本呢?是的,这比静止的书本阅读要热闹得多,尤其是好动的孩子能迅速被吸引。当然,我们要尽量避免这些电子数码产品对幼儿产生不利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不能喧宾夺主。

二、追求

1.正确对待绘本。

绘本阅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脑力劳动。因此教师不可走捷径,不可图热闹,不可图成效。要知道,阅读是日积月累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教师应该有恒心和耐心,持之以恒地去做绘本阅读这件事。在阅读教学的理念上以幼儿为活动主体,注重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绘本图书,注重让幼儿学会阅读绘本,注重幼儿能简单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者就阅读的绘本提出质疑等等。只有有了正确的阅读绘本的观念,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去做。

2.边听边欣赏。

要让幼儿能充分感受得到绘本阅读的乐趣,教师要安排相对安静的阅读场合,渲染相对安静专注的阅读环境。其实边听边欣赏是一种简约又不简单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不需要给阅读绘本增加好多任务,试着把老师和学生从繁杂的目标中解脱出来,去欣赏书中之景,书中之故事,书中之情……实践证明,边看边说的教学方式效果不佳,语言的聒噪干扰孩子的阅读思维,我们理应维持一个相对适合读书的环境,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感受。

3.注重整体感知。

每一个绘本书都是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因此无需对绘本进行细致地解读,只需要幼儿能够知晓故事和阅读感受,至于他的看法是否正确,言论是否准确都不是唯一目标。能做到当然好,如果做不到,也不必花大力气去纠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他自然能明白故事中的道理。现阶段强加于他反而不利。

4.促互动阅读,丰富阅读形式。

阅读还少不了伙伴,幼儿最喜欢和朋友分享,因此阅读绘本也应该互相阅读:同伴读,我听;我读同伴听。其实这种简单的形式儿童非常喜欢,在这种交流中幼儿在充实丰富阅读经验,交流阅读感受。

学前教育的绘本阅读的教学本质就是幼儿在阅读的世界里吸收更多的营养,以绘本为阅读材料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从绘本中得到情感、态度的发展,为幼儿将来的阅读之路做好铺垫,为促进幼儿终身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构建中国特色政府绩效审计的战略思考下一篇: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