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制度

2024-08-06

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制度(通用15篇)

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制度 篇1

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制度

为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提供营养卫生的食品,服务学生,特订立此检查监督制度。

一、设立食品卫生安全检查监督小组,组长由管后勤的副校长兼任,组员由各食堂管理员、炊事班长、保管员、采购员组成。

二、检查监督小组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堂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和环境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出,并限时改进。

三、把好食品采购关,特别是对油、米、肉、菜等食品应实行定点采购,不准采购霉变、有毒有害或无证不合格的食品,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四、规范食品加工操作流程。做到粗细分区,肉菜分开,生熟隔离,洗、清严格。

五、对储存食品应进行冷藏保鲜。无须保鲜的食品应做到离地隔墙,分类堆放整齐,先进先用。用前应先检查有无变质变味。

六、保证不出售变质变味或夹生不熟食物,严防病毒交叉感染引发食物中毒。

七、检查结果应有记录,有汇报,保证食品卫生万无一失。

沭阳县华冲中学

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制度 篇2

一、登记检查机关制度的产生背景

(一) 行政改革、规制缓和提供了外在契机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以“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为主题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浪潮席卷欧美各国。一向以讲求效率闻名于世的日本, 自当不肯“甘为人后”。受“新公共管理运动”浪潮的影响, 行政改革、规制缓和的呼声在日本国内日渐高涨。而在实际的行政运作中也确实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组织, 包括国家、地方公共团体、特殊法人等难以及时回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和纷繁复杂的新兴行政事务, “规制失灵”的局面不断凸显。于是, 从发挥“民间活力”的观点出发, 在重新审视国家干预的潮流中, 各种行政事务在保持其行政的性质即公共性的状态下让民间来承担的现象有所增加。[2]271

由民间发起设立的民间法人来承担行政职能、完成行政事务的现象在日本被称之为“私人行政”。这种现象与德国的私人行政现象相类似或者说存在相对应的法律现象。[2]286而在日本的现行法上, 私人行政的行为方式主要存在两种类型。有学者认为, 现行法采用的以某种形式使私人完成行政事务的方式主要有委托制度和指定机关制度。[2]286较之于委托制度, 指定机关制度的应用则更为广泛。日本诸多的行政法律都引入了指定机关制度, 本文探讨的食品安全规制领域也不例外。日本《食品卫生法》在1972年6月的修改中将指定机关制度“收至麾下”, 创设了“指定检查机关”制度。随着历史演进, 后来改成了“登记检查机关”[1]144, 而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二) 市民社会的成熟、民间组织力量的完备保证了内在供给

前文谈到, 登记检查机关原本是民间法人。因此, 如果说“行政改革”、“规制缓和”为登记检查机关制度的创设提供了外在契机, 那么, 市民社会的发达以及民间组织力量的完备则支撑了制度运行的内在供给。而市民社会是否发达、民间组织力量雄厚与否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该国是否实行地方自治。众所周知, 日本是一个践行央地分权、地方自治的国家。纵向分权的治理模式有利于增强地方参与国家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有利于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日本的民间组织尽管数目庞杂, 但是运行规范、制度健全、组织成员素质普遍较高。它们为丰富民众生活、解决民众生活困难、促进日本社会更加多元与和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在很大程度上, 民间组织成为了日本政府不可或缺的力量。1995年阪神大地震中, 民间组织在灾后救援工作上的突出表现就是最好的例证。鉴于登记检查机关是从民间法人中选取, 而且在获得委任后还要担当行政职能, 因此, 对于民间法人的资质要求非常严格。然而, 民间组织力量的完备为获得委任的民间法人很好地承担行政职能、顺利地完成行政事务提供了保证。

二、登记检查机关制度之理论界定

在行政改革、规制缓和的背景下, 依托成熟的市民社会和完备的民间组织力量, 登记检查机关制度得以产生并很好地担负起节约行政成本、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任。那么, 何谓“登记检查机关”, 它的法律性质和地位又如何呢?这里有必要对登记检查机关的概念、法律性质等作进一步的界定和阐释。

(一) “登记检查机关”概念释义

如上所述, 登记检查机关是由指定检查机关演变而来, 为了更好地理解登记检查机关的内涵, 有必要对指定检查机关予以描说。按照从事事务的种类, 指定机关可以划分为指定考试机关、指定证明机关、指定检查机关、指定检定机关等等。[2]287-288从划分的依据, 我们可以大概得知指定检查机关的任务在于“检查”, 而在“检查”之前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即行政厅的“指定”[1]133-144

(二) “登记检查机关”的法律定性

在对登记检查机关的概念进行了释义之后, 我们有必要对其法律性质予以界定, 以加强对于这一概念的确切理解, 进而引起人们关注和思考基于登记检查机关制度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行政法上的难题。对于登记检查机关的法律性质, 我们应当考虑从它的权限取得方式、日本现行法律对其适用的规定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 从而作出界定。

从权限取得方式来看, 登记检查机关的权限来自厚生劳动大臣的授予、委任, 但这里的“委任”不同于中国行政法学上所说的“委托”, [2]中文版序, 3因此, 不可将其定性为我国行政法上的“受委托组织”。

就日本现行法律的规定而言, 日本的《行政组织法》规定的行政主体包括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以及特殊法人等, 而没有将“指定机关”纳入行政主体范围。基于此点的理解, 登记检查机关不可以做出行政处分[2]318而指定机关处理的事务中, 对于有可能构成处分的决定、登记及其他活动, 可依据《行政不服审查法》, 向监督行政厅提出审查请求。[2]304此外, 指定机关的处分还可以成为诉讼的对象。而对于登记检查机关制度, 日本《食品卫生法》第40条第2款规定, 登记检查机关中从事产品检查业务或委托事务的负责人和职员, 在适用《刑法》以及其他罚则时, 视为依法令从事公务活动的职员。[1]251

综上所述, 登记检查机关虽然没有被《行政组织法》定性为传统意义上的行政主体, 然而, 却可以做出行政处分, 适用行政程序, 受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监督。因此, 在这里我们将登记检查机关的性质界定为:可以承担包括行政处分权限在内的行政作用的“功能性行政组织”。[2]311

(三) 与我国行政法上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之比较

作为“功能性行政组织”的登记检查机关与我国行政法上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之间既有共通之处, 又有不同点。共通之处:权限方面, 都可以承担行政职能, 行使公共权力;监督层面, 都适用行政程序, 接受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监督。不同之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行政权限直接来源于我国法律的授权, 而登记检查机关的行政权限则是厚生劳动大臣的委任;在权力行使过程中, 登记检查机关必须接受厚生劳动大臣的指导和监督, 比如要向其报告业务状况、接受检查等, 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则不会受到同样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的无端侵扰和横加干预。

三、登记检查机关的职责权限

赋予和明确登记检查机关的职责权限是登记检查机关得以发挥检查监督市场、保障食品安全功效的前提条件。在经过厚生劳动大臣的委任后, 登记检查机关就具备了行使行政权限的资格条件。在食品安全规制中, 登记检查机关的权限承继了指定检查机关的“检查”业务。登记检查机关的业务范围并不大, 主要限于对食品、添加剂、器皿和容器包装做试验, 看其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1]144而登记检查机关在执行检查职权时, 可以向受检查的企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些手续费可以作为登记检查机关的收入。

尽管业务范围有限, 但是登记检查机关很好地运用了自身原初“民间法人”的独特优势, 比如灵活性、能动性等, 从而节约了公共资源, 减轻了行政负担, 也为政府能够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抽身出来提供了可能。

四、对登记检查机关的法律规制

把行政事务委任给本是民间法人的这类组织, 使其承担官方的或者公共性的职能, 这既可以说是其特征, 同时也正是此特征引发了各种问题。[2]271而登记检查机关作为接受委任而承担公共职能、完成行政事务的典型代表, 它的产生和运行也确实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于:登记检查机关行使的是“公权力”, 而这种“公权力”常常会以“行政处分”的方式对行政相对人的切身权益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 所造成的影响往往是不利于行政相对人的。因此, 应当将登记检查机关制度置于法的统制之下, 由法律加以确认并进行必要的规制。对登记检查机关的规制应当是全面性的, 主要从民间法人资质的适格、机关的组织构成、法定义务的履行、运行程序的规范以及责任的承担等方面进行有效规制。

(一) 主体规制:资质适格

一般的民间法人若要步入“登记检查机关”的行列, 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 具备适格的资质。具体而言:设置完成检查业务的场所 (事务所) ;购置产品检查所需的各种特定机械器具以及其他设备;配置特定的职员, 职员必须具有相关的知识经验, 熟知产品检查业务流程;在从事“检查”业务以外的业务时, 不得影响“检查”业务的公正性和中立性。除此之外, 日本《食品卫生法》还通过列举不适格的条款, 来将一些不适格的民间法人排除在外。比如, 某民间法人或其负责人因为违反《食品卫生法》而被处以罚金以上刑, 自执行完毕或不再执行之日起未超过两年的不可以获准登记。[1]248-249

(二) 组织规制:事前许可

登记检查机关的负责人及其职员是行使检查权限、完成检查业务的载体。所以, 机关的人员资质是否适格、组织构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将直接影响食品检查业务能否顺利完成。因此, 对于机关组织的规制确有必要。如上所述, 登记检查机关的负责人及其职员必须符合适格的资质, 而法律所规定的资质要求都是实体性条件。除了实体上的规制之外, 程序上的限制也必不可少。作为对指定机关的组织上的规制, 法律规定指定机关的负责人或特定职员的选任及解任都要得到主管大臣的认可。[2]302虽然, 日本《食品卫生法》并未明确规定, 登记检查机关的负责人及其职员的选任及解任都要得到主管大臣的认可。但是, 日本《食品卫生法施行规则》却将“负责人及其职员的选任及解任”作为登记检查机关的业务规程事项。登记检查机关必须将包括负责人及其职员的选任、解任事宜等业务规程向厚生劳动大臣提交申请并获得许可。

(三) 义务规制 :多重义务

马克思有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对于登记检查机关而言, 同样如此。登记检查机关在享有检查权限的同时, 必须履行法律设定的义务, 以此来督促其合理有效地监督检查市场, 从而保障食品安全。日本《食品安全基本法》和《食品卫生法施行规则》都给登记检查机关设定了相关义务。

1.实施和完成检查业务的义务。

基于厚生劳动大臣的委任而获得检查权限的登记检查机关, 不仅有义务实施和完成检查业务, 而且, 必须公正地、用符合厚生劳动省令所规定之技术标准的方法进行产品检查。[1]250

2.申请批准、申报许可的义务。

登记检查机关, 一方面, 在检查事务的中止、废止方面受到限制, 很多情况下, 在中止、废止时需要向厚生劳动大臣申请批准。否则, 登记检查机关不得擅自中止、废止检查事务。另外, 登记检查机关的名称、事业所的变更, 在很多情况下, 要得到厚生劳动大臣的批准要求进行申报。[2]302

3.机关负责人和职员的忠实、保密义务。

在食品安全规制领域, 登记检查机关的负责人及其职员在行使检查权限时, 势必会涉及到相关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尤其是关于食品行业的商业秘密。因此, 作为承担公共职能者的机关负责人及其职员应当恪守忠实、保密义务, 不得泄露所知晓的秘密, 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4.备置账簿等义务。

为了达到正常、有序、有效的运转效果, 任何一家正规的企业或机构, 在其日常运营过程中都会致力于形成和打造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合理有序的工作流程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 登记检查机关也应力求做到检查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基于检查监督市场的考虑, 也为了便于接受厚生劳动大臣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登记检查机关有义务备齐账簿, 并对特定事项进行记载。[2]302譬如, 应当认真制作本机关的财产目录、文件, 详细记载与检查业务相关的各种必要事项等。

(四) 程序规制:双重监督

1.法律监督。

虽然, 日本的《行政组织法》未将登记检查机关定性为“行政主体”, 但是, 登记检查机关能够享有和行使对行政相对人造成实质影响的行政处分权限, 却是不争的事实。有鉴于此, 日本的《行政程序法》将登记检查机关纳入自身的统制范围。于是, 和其他传统意义上的行政主体一样, 登记检查机关适用行政程序法, 受到行政程序相关原则和制度的规范和约束。然而, 对于作为行政程序基本原则之一的行政公开原则是否适用于登记检查机关, 尚存争议。由于登记检查机关不是通常的行政机关, 加之对它的讨论没有得以充分认识等原因, [2]330目前, 日本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尚未将其作为信息公开的对象机关。

2.行政监督。

除了受到《行政程序法》的调整, 登记检查机关还需要接受原权限厅即厚生劳动省主管大臣的指导和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在登记检查机关的业务运营违背规定时, 厚生劳动大臣可命令其修改;不符合指定标准时, 可以命令其采取必要措施以符合指定标准;[2]303根据法定条件, 厚生劳动大臣还可以取消登记检查机关的登记或命令其在一定期间内停止或部分停止产品检查的业务;此外, 厚生劳动大臣在执法的必要限度内, 可要求登记检查机关报告其业务或财会状况, 其职员可进入事务所进行检查等。[1]253虽然, 这些指导和监督方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但是, 厚生劳动大臣在做出不利的决定时, 会征询利害关系人的相关意见。

(五) 责任规制:行政救济

责任规制, 主要是指行政相对人针对登记检查机关所作的行政处分不服可以寻求行政救济, 比如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然而, 日本的《食品卫生法》没有对是否允许行政救济做出明确规定。在这个问题上, 日本行政和司法实践中的通行做法是:如果对“指定机关处分的不服是否可以提起复议和诉讼”没有明确规定, 只能从该指定机关活动的实质出发判断其处分的性质, 依据权限的内容进行个别判断。[2]319

五、结语

作为“私人行政”现象的典型代表, 登记检查机关制度在日本食品安全规制领域得以产生并发挥效用, 尤其是在减轻行政负担、节约行政资源方面成效显著。然而, 与此同时, 它也给行政法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与挑战。诸多问题中, 最为根本的问题在于:适用于行政主体的法律原则、理念和价值是否也同样完全适用于原本是“民间法人”的登记检查机关, 厚生劳动省与登记检查机关之间又存在何种法律关系?对于这些根本性问题的回答, 在日本的行政法学界尚未明朗。而行政立法的规定也不尽一致。面对如此情势, 作为法治发达的国度, 我们有理由相信日本的行政法学研习者必定继续深入探究以登记检查机关为代表的所有与“私人行政”相关的理论创设和制度改进, 以期尽快达成共识, 促进立法的完善。而登记检查机关制度的日臻成熟, 对于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的借鉴也是大有裨益的。

摘要:作为日本食品安全规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登记检查机关制度在减轻行政负担、提升行政效率、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起到了独到的作用。登记检查机关必须经过厚生劳动省主管大臣的指定, 才可以承担行政职能, 完成行政任务。在日本行政法上, 该机关被称为“功能性行政组织”, 没有被定性为传统意义上的行政主体, 然而, 它却可以作出行政处分。因此, 有必要将其置于法的统制之下, 由法律加以确认并进行必要的规制。对登记检查机关的规制应当是全面性的, 主要从主体、组织、义务、程序、责任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食品安全,登记检查机关,行政组织

参考文献

[1]王贵松.日本食品安全法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9.

[2][日]米丸恒治.私人行政——法的统制的比较研究[M].洪英, 王丹红, 凌维慈,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制度 篇3

暑期临近,为确保旅客饮食安全,郑州客运段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方针,在全段60对旅客列车上开展食品卫生大检查活动,严把食品的采购、加工、储存、出售等关键环节,严禁“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在列车上出售,铸牢了列车卫生安全防线,为广大旅客创造了一个安全、卫生、温馨、和谐的旅行环境。(来源/张德洪 郑州客运段)

The summer is approaching,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ection of Zhengzhou adheres to the strategic of "preven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which in order to ensure passengers’food safety. All 60 trains in Zhengzhou are conducting food hygiene inspections by controlling food procurement, processing, storage, sale and other key points. “Unlabeled” and expired food in the train is prohibited. Zhengzhou is creating a safe, clean, warm and harmonious environment for all travelers.

食品安全督察检查制度 篇4

(一)认真贯彻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规划,组织开展好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二)组织卫生、工商、学校等有关单位履行好各自工作职责,督促其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的落实;

(三)综合协调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及应急救援工作;

(四)定期听取本镇有关单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分析本镇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研究工作对策和措施;

(五)及时向县政府和县食安委报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相关材料;

(六)负责管理、培训本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等工作;

(七)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本辖区内有关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件;

(八)积极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配合有关部门抓好食品药品安全“三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药品监督网络、药品供应网络)建设,推动“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深入开展。

食品安全预警工作制度

为了科学预测食品安全形势,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根据食品安全监管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订本制度。

(一)食品安全预警信息来源:全镇各站所、各村委会。

(二)食品安全预警的实施:由镇食品安全协管站根据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规律、特点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监督情况,实施食品安全预警工作。

(三)食品安全预警内容:包括预警原因、预警依据、预警内容、预警范围、预警期限及要求。

(四)食品安全预警发布方式:由镇政府依法发布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同时抄送县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

食品安全督察检查制度

为了强化各监管部门食品安全责任,促进工作落实,保证任务完成,镇食品安全整治领导小组建立督察检查制度。

(一)综合督察检查。由镇食品安全整治领导小组会同有关站所每半年开展一次食品安全工作综合检查。重点检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等。

(二)专项监督检查。主要是对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确定的重点工作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情况进行督查。

(三)重大事项督办。协助州、县食安委对国家、省、州(市)、县领导的重要批办件,中央、省、州(市)级媒体曝光事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等事项的查办、查处和整治情况,进行督办。

(四)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督察检查组。督察检查组根据需要组织市监督所相关科室组成。督察检查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一)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1、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对事故进行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阻碍他人报告的;

2、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援和调查处理措施的;

3、食品监管部门失察、监督不力和监管不到位,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

4、对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5、索贿爱贿,包庇事故责任者;

6、各餐饮单位和集体伙食单位未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不落实,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

7、餐饮消费环节销售假劣食品或“三无”食品的;

8、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9、阻碍、干涉调查工作正常进行的;

10、拒绝、拖延接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组调查或者拒绝提供事故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

11、有其他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相关的失职行为的。

(二)责任追究办法:

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由县卫生局食品安全整治领导小组组织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经调查认定为责任事故的,按有关规定追究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和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为了切实掌握食品安全工作信息,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保证信息的准确、畅通和共享,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那洒镇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工作制度。

(一)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协调机制。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各相关站所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沟通交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各相关单位应确定一名信息员,负责食品安全信息联络报送工作。

(二)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内容和要求。对本辖区的监管工作情况为必报内容,每月上报一次;食品安全预测预警和监测评估信息,要及时上报;有关食品安全统计报表,按规定时限报送;重大事项和重要信息,做到随时报送;对食物中毒、突发食品污染事件及人畜共患病等涉及食品安全的信息,除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置报送外,要随即向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报告。

餐厅食品安全管理、检查制度 篇5

为规范餐厅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保持餐厅环境整洁。纱窗、纱门、纱罩、门帘、风幕、灭蝇灯等设施运转正常,鼠、蝇、蟑螂、蚊子密度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要求。保证代用餐者使用的洗手设施运转正常。

二、必须使用消毒后的餐饮具,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摆台上桌。做好台面调料、牙签、台布、餐巾、餐具等清洁卫生工作,及时更换破损的调料盒、台布、餐巾、餐饮具等。

三、供顾客自取的调料,应当符合相应的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并做到及时更换,防止过期、霉变。

四、摆台后或有顾客就餐时不得清扫地面,餐具摆台超过当次就餐时间尚未使用的应收回保洁。

五、端菜时手指不得接触食品,分菜工具不接触客人餐具。

六、取冰块时应用工具,不用时应悬挂或放置于消毒水内。制冰机用水应经过净化处理。

七、客人用的小毛巾,必须及时回收清洗消毒,最好使用一次性消毒毛巾。

八、刀、叉、茶杯、酒杯等不得用台布或抹布擦拭。

九、食品上桌距开餐时间不超过2小时。

十、当发现或被顾客告知所提供的食品确有感官性状异常或可疑变质时,应立即撤换该食品,并同时告知有关备餐人员,备餐人员要立即检查被撤换的食品和同类食品,做出相应处理,确保供餐安全。

十一、备餐柜内不得放置与开餐无关的物品及个人用品。工作结束后时做好台面、地面的清扫整理工作。

2、食品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查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 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餐饮服务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二、建立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经过培训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对餐饮服务全过程实施内部检查管理并记录,落实责任到人,严格落实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和整改要求。

三、食品安全管理员须认真按照职责要求,组织贯彻落实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员工健康管理、索证索票、餐具清洗消毒、综合检查、设备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四、制订定期或不定期食品安全检查计划,采用全面检查、抽查与自查相结合的形式,实行层层监管,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五、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天在加工操作时段至少进行一次食品安全检查,检查各岗位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告知改进,并做好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备查。

六、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要服从食品安全管理员指导,每天开展岗位或部门自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从业人员违反制度要求操作的行为。

七、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周1-2次对各餐饮部位进行全面现场检查,同时发现问题及时反

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八、检查中发现同一类问题两次指出未改进的,按本单位有关规定处理。

学校食品卫生定期检查制度 篇6

一、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小组,设立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员。

二、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小组负责学校食品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对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培训,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检查等具体工作。

三、学校必须实行食品安全定期检查制度,检查内容包括食堂食品卫生、食品商店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学生自备菜卫生等。

四、学校食堂、食品商店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周查由总务处牵头组织,月查由分管校长牵头负责。要建立食品安全检查台帐,对发现的问题,要发出整改通知书,由受检单位负责人签字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责令停业整顿或中止承包合同。对发现的严重食品卫生隐患问题,学校应及时向当地卫生、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五、学校自备饮用水,开学前和学期中各送检一次,由卫生部门负责检测。学校不送检由学校负相关责任,卫生部门不予检测,由卫生部门负相关责任。检测不合格的自备水要立即整改,未达到饮用标准不得供师生饮用。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开水或其他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

六、学生自备菜实行定期与平时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自备菜的学生进行造册登记,实行专项管理。平时检查由班级生活委员负责,学生相互检查,相互监督,劝阻同学不要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定期检查由学校总务处负责,每周三对学生自备菜进行检查。

七、学校要创造条件,配置冷藏设施(或专用柜)集中保管自备菜,为学生自备菜提供免费热菜服务,一般安排在每周三。学生要求学校食堂帮助热菜,学校食堂不得收费,不得拒绝。学校应将免费热菜的时间、地点告知学生。

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制度 篇7

2011年12月30日, 张建欣副省长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太原检查“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

在实地察看了可口可乐 (山西) 饮料有限公司、家乐福超市长风店、海天海世界酒楼等后, 张建欣副省长强调, 要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两节”期间市场供应充足和食品质量安全。要加大市场监管与检查力度, 严把生产、流通、餐饮各个环节关口, 从源头上严把食品质量关。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要依法经营, 强化管理, 完善流程, 严格把关, 尽社会责任, 树良好形象, 确保全省人民过一个快乐、祥和、安全的节日。

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制度 篇8

一是迅速动员部署。8月17日,分别召开了局务会议和全体干部职工会,传达县上会议和文件精神,研究落实措施,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此次大检查活动,认真汲取“8.12”安全事故教训,按照县上要求认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

二是制定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印发《关于迅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大检查的通知》等2个文件,成立了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小组和检查督导组,组建了3个检查小组,将全县及城区划分为3个片区,分别由分管领导带队包抓,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确保此项活动顺利进行。

三是扎实开展检查。城关街道办、试马镇等4个镇办高度重视,从基层工商所抽调人12名同志,协助药监执法人员开展安全排查。截至目前,全县共出动人员147人次,车辆25台次,检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餐饮服务单位310家次,处理信访纠纷2起。督查组协调清油河、富水等10个镇政府落实监管责任。对检查中发现的120起违规问题现场予以指出,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整改到位。

酒店卫生检查制度 篇9

一、目的为提高酒店卫生管理工作质量,向顾客提供清新、整洁、卫生的消费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二、内容

1、卫生管理包括个人卫生管理、物品及设备卫生管理和食品卫生管理三个方面。

2、每一级人员都对各自工作区域的卫生负有保持清洁、进行清理的责任。管理人员对下级的卫生工作负有管理边带责任。

3、卫生清理部门和人员对所负责的区域和工作项目进行专业化清洁和管理。主要指公共卫生清洁,餐饮部膳食管事、厨房及厨师、医疗部门及其人员。

4、个人卫生管理标准:

(1)员工仪容仪表和个人卫生。

(2)掌握必要的卫生知识。

(3)身体、心理健康,须持《健康证》上岗。

5、食品卫生管理标准参见《关于酒店食品卫生的管理规定》。

6、物品及设备卫生管理标准:保持物品设备及设备表面平整、光亮、无异味、无损坏、无抹痕、摆放整齐有序。

7、卫生检查按照员工自检、班组检查、部门检查、职能部门检查的四级检查制度,采用常规检查、专项检查、暗查、暗访的方式进行。对检查出的问题,按照标准追究责任和进行处罚。

三、考核

1、物品、设施设备要求表面平整、光亮、无异味、无损坏、无抹痕、摆放整齐有序,否则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影响给予处罚。

(1)毛絮、浮灰、水渍、纸屑等轻微卫生问题,每处给予0.1—0.5元的处罚。

(2)积灰、污渍、水渍、较大杂物、毛发、皱褶等卫生问题,每处给予0.5—2

元处罚。

(3)污垢、有异物、裂痕、损坏、摆放不整齐、错位、脱落或物品缺少、有异

味等环境卫生问题,每处给予2-5元的处罚。

2、凡属周期性卫生清理工作,因到期没有清理形成卫生死角,给予1元分处罚,由此影响到客人的消费或由客人提出来,酌情给予责任部门警告或责任人过失处分。

3、在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方面违反规定的,接照酒店相关制度进行处罚。

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篇10

(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

保持食堂干净、整洁,具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是保证食物不被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一、食堂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食堂的环境卫生,并作好检查记录。

二、学校分管领导或行政值周领导至少每天不定时检查一次食堂的卫

生情况,并作好记载。

三、检查内容:

1.食堂内的环境卫生:地面是否有残留的食物残渣等垃圾,地面坑洼处是否积有污水,潲水桶是否加盖。水池内外、排污地沟等处有无堵塞,是否有饭菜残渣。灶台,操作台等处是否干净、整洁。

2.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从业人员是否做到“四勤”,是否正确穿戴工作衣帽,有无戴首饰上岗,有无在工作区或操作间吸烟,有无在操作间内高声喧哗,有无不良卫生习惯,分发食物时是否戴一次性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3.食堂的“三防”设施有无损坏情况,是否充分发挥“三防”设施的功能和作用。

4.从业人员是否按流程进行规范操作,做到生熟、荤素分开,有无不规范操作现象。

5.库房是否通风、整洁、整齐、明亮。更衣室衣物挂放是否整洁有序。

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篇11

摘要:本项目将针对当前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总结出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机制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机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旨在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当前食品安全的现状,进一步了解从农田到餐桌、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如何看待视频安全问题,我国的食品安全法是否有效的对食品安全问题起到了监管作用,从而正确解决让百姓提心吊胆的食品安全问题,总结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机制的薄弱之处,有针对性地提出对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机制的可行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法律监管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大棚蔬菜、速食品、膨化食品以其食用方便、味道鲜美等特点迅速霸占食品界的主力市场,使人们对其情有独钟。但在人们享受这些美味食品的同时早已不知不觉中被其无节制的农药喷放、添加剂的过量使用造成了不可磨灭的身体伤害。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食源性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这就说明了我国在食品生产、检验、包装、销售、监管等方面存在着缺陷。

保障食品安全有赖于生产者的自律,消费者的觉醒以及法律方面的监管。在前两者尚未完全发挥作用之前,我们只有依靠法律规制方面对食品生产消费各个环节进行监管。而在我国现在的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机制中多部门交叉执法、管理混乱、监管力度不到位等现象屡见不鲜,还需我们进一步探索如何完善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机制,真正的保障食品的安全。

二、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

自从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之后,我国已经基本有了一套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但是这个以食品安全法为主的体系并不完善,与其他食品安全方面配套的法律法规依然存在着很大的空白,并且现存的法律法规之间也存在着冲突,比如食品卫生和产品质量这两个部门法都各自独立且带有其强烈的部门色彩,在执法适用过程中就非常容易将其混淆,而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不够就会导致执法人员无法正确适用法律。

(二)法律法规的惩处力度不够

我们中国古代讲究以儆效尤,而当今社会依旧如此。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对生产者、商家越是放纵越是不拘于管束,他们使用农药使用添加剂就越会放肆,他们就越会变本加厉的制造出更多让人们恐慌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只有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每一次食品安全问题的惩处力度,让这些商家感到“害怕”。他们只有发自内心的畏惧了,才会更加严肃的看待食品安全问题,才会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严格把关,才会让人们享受到的更多天然无害的食品。因此,我们要在执法过程中加大惩处力度。

(三)交叉执法影响执法效果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机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其中颇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各部门交叉执法,不仅导致执法不到位,而且引起执法混乱,且容易使各部门之间无法和谐相处,更不用说齐心协力治理好食品安全问题了。在这种多部门交叉执法的状态下,我们无法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这样就会影响监管效果。

三、完善我國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健全食品召回制度

我国的食品召回制度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只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部门法中略有涉及食品召回,因此我们要建立起专门的食品召回法律制度。建立召回制度可以从消费者手中迅速回收不安全食品,避免大范围的爆发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予以了消费者更多的保障,让他们受到的损失可以得到赔偿,也让他们在以后购买食品的时候更加的安心放心。

(二)明确责任承担制度

对于违法生产者经营者应当明确其责任制度, 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想知道责任的来源方就要建立监督机制,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设置多个网络监督点,由人民群众亲自进行监督。对于生产者来说则适用于严格责任制,对于经营者来说适用于连带责任制,同时还要对消费者造成的精神损害予以赔偿。

(三)建立法规和标准的一致性

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制度 篇12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 ELISA) 也称为酶标法, 是一种以免疫酶为核心逐渐兴起的全新的免疫检测方法。ELISA具有检测方法实用性强、检测结果准确性高、灵敏度高以及选择性好等优势和特点, 能够最大限度弥补传统检测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存在的种种不足, 现阶段, ELISA技术在分析化学、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随着近年来ELISA技术及其仪器设备的逐步发展完善, 其在食品安全检查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ELISA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ELISA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兴起于20世纪70 年代初, 这一检测方法具有成本较低、检测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特异性和准确性高等优势, 因而其在疾病的控制、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并逐渐成为一种临床应用率最高的检验技术。尤其是在基因工程以及蛋白质分离钝化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 随着各种类型抗体复合物、抗原和高纯度抗体制备的实现, 单克隆抗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进而使这项检测诊断方法的客观性、灵敏度和特异性显著提高, 特别是在自动化免疫技术的推动下, ELISA酶联免疫检测的定量分析能力和分析准确性也大大提高。因为ELISA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经济实惠、操作方法简便、商品化程度较高, 且常用试剂盒携带较为方便、技术要求更低, 因而其逐渐成为发展最成熟、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生物分析和检测技术。

ELISA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的基础在于抗体、抗原酶标记以及抗体、抗原固相化, 按照酶反应底物显色的深浅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因为酶具有较高的催化作用, 能够最大限度放大免疫反应效果, 进而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在实际的ELISA酶联免疫检测过程中, 通常应用商品化程度较高的试剂盒, 其主要作用在于将抗体和抗原转化为固相制剂, 与标本中的抗原、抗体相互反应后, 在固相洗涤作用下, 达到分离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 进而简化整个检测流程。完整的ELISA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通常包括下述几个部分:酶反应终止液、洗涤液、结合物及标本的稀释液、定量测定的参考标准品和控制血清、定性测定的阴性和阳性对照品、酶的底物、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免疫吸附剂抗原或抗体的固相载体等。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为结合物, 也是最为核心的ELISA试剂。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检测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容易诱发食源性疾病, 因而是一项较为关键的食品安全危险因素;沙门氏菌是诱发伤寒的主要病因类型, 因而是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健康的主要威胁。以夹心酶标免疫吸附技术为基础的水中和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 能够经程序的强化实现吸附灵敏度的提高。研究结果证实, 与常规的培养检测技术相比, ELISA技术改进后用于水体和食品沙门氏菌检测, 具有专一、灵敏和快速等优势。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是一种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类型, 也是人兽共患疾病的一种, 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医学研究人员的抑制认可。现阶段, 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的临床常用检测技术为细菌分离鉴定技术, 但这一检测方法周期较长, 需要5 天以上才能够获得检测结果, 且检测的精确度较低, 程序较为复杂, 同时, 李氏杆菌血清型较为复杂多样, 属于外细胞广泛的一种交叉抗原, 因而流行病学和检测的难度相对较大。实验室传统的检测和鉴定沙门氏菌的方法费力费时, 即使一些ELISA方法也需要1~2 d才能得到结果。以夹心酶标免疫吸附方法为基础来快速检测食品和水中的沙门氏菌, 通过强化程序来提高吸附的灵敏性。结果发现:相对于传统的培养检测方法, 改进的ELISA方法在检测食品和水中的沙门氏菌具有快速, 灵敏和专一的特点。

检测食品中的生物毒素

真菌毒素是镰孢属、青霉属及曲霉属等真菌生长过程中出现的, 诱发动物和人类生理变态或病理变化反应的次级代谢物, 具有较高的毒性, 能够经真菌污染的饲料或是谷物进入动物性食物以及食物链, 并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威胁。河豚毒素属于海洋生物毒素的一种, 其分布范围较为广泛, 可见于河豚鱼和其他海洋生物体内。通过ELISA直接竞争法能够快速检测出河豚毒素。使用过碘酸钠氧化法合成酶标记抗原, 能够直接经过ELISA技术快速合成酶标记抗原, 鉴定结果证实, 其能够与河豚毒素单克隆抗体之间产生特异性反应, 同时建立包被单抗的直接竞争ELISA方法。研究表明, 通过这一方法进行检测具有方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势, 能够用于河豚毒素的定量检测, 还能够实现河豚毒素商品化ELISA试剂盒的开发。通过黄曲霉毒素B1 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抗原免疫小鼠获得特异性抗体, 利用此抗体, 进行间接竞争ELISA法试验, 经过添加回收试验可知, 该法可适用于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中大量样品的初期筛选检测。利用酶联免疫法对干辣椒中的黄曲霉毒素B1 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 该法稳定性好、测定准确、重现性好, 能有效地应用于干辣椒中黄曲霉毒素B1 的检测。

检测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瘦肉精”学名为盐酸克伦特罗, 是一种 β- 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在家畜的饲养过程中常被作为营养充分配剂和生长促进剂而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有助于提高家畜的瘦肉率, 提高家畜的生长速度。然而, 动物组织中残余的“瘦肉精”容易诱发人体急性中毒现象, 世界上多个国家也有关于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所致人类食物中毒的相关报道。此外, “瘦肉精”残留还会直接影响国家肉产品的出口, 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 大部分国家都严格禁止“瘦肉精”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苏丹红属于一种偶氮类化合物染料, 具有一定的致癌性, 因此, 国际产品管理条例和世界各国都对其在食品中的使用进行了严格地限制。为了确保人类的健康, 对食品中苏丹红的添加和使用进行严格控制,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需要研究开发一种较为有效的苏丹红检测技术。

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现阶段, ELISA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在除虫菊酯类、有机氯类、有机磷类等农药残留的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溴氰菊酯 (Deltamethrin) 是现阶段我国广泛应用的一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常用的溴氰菊酯残留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和气相色谱法 (GC) 两种。有机磷农药是现阶段我国蔬菜和农作物种植中应用率较高的一种农药, 具有较大的杀虫范围, 且作用方式较为多样, 但其中的部分类型对于人畜具有较大的毒性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气相色谱法 (GC) 和薄层层析法等均为该类农药残留情况的常用检测方法, 但这些检测技术对于操作的要求较高, 操作方法较为复杂、时间较长。有机氯农药具有较长的残留期、脂溶性大、化学性质稳定, 因而常在脂肪体中积蓄, 并诱发慢性中毒。

检测转基因食品

现阶段, 研究领域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探讨较为激烈。随着各类转基因食品数量和推广范围的加大, 各个国家对于转基因食品也均推出了标签制度, 并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从而保证转基因食品成分的准确检测, 以及转基因产品类型、含量等的检测。以美国、阿根廷、巴西转基因大豆等为材料, 建立了ELISA法定量检测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CP4EP-SPS蛋白的方法, 成功检测出不同转基因大豆中CP4EP-SPS蛋白的含量, 从而为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中CP4EPSPS蛋白的定量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食品中其他成分的检测

ELISA技术还可应用于测定食品中其他成分, 比如: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抗生素残留的检测以及食品营养成分的检测等。

ELISA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展望

酒店卫生检查制度 篇13

二、检查内容主要是服务过程中的卫生状况,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记录。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相应责任人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以后每次罚款20元并通报批评:

1、健康检查合格证明过期,进行卫生操作时未穿工作服或工作服不洁的;

2、客用饮具表面不光洁、有油渍、水渍和异味;

3、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或一次性卫生用品超过有效期、重复使用一次性卫生用品;

4、床上用品未能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一换;

5、卫生间有积水、积粪、有异味;

6、客房未及时清洁或未按照程序进行卫生清洁;

7、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损坏未及时报告的;

8、地面有果皮、痰迹和垃圾的;

9、发现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未及时报告的。

学生日常卫生检查制度 篇14

一、指导思想:

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源头抓起,从主体改变;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健康与卫生意识,提高个人素养,带动我校整体卫生水平的提升,塑造健康人格,创建和谐校园、绿色学校,本学期特制定九中学生个人卫生检查制度,旨在将工作落实到细节,以此来强化养成教育。

二、检查项目:

1、学生衣帽整洁、胸卡佩戴端正,如发现衣帽不整洁或胸卡未戴,每人次扣1分。

2、男生留平头或前不过眉侧不过耳后不过颈,女生头发要梳洗平整,如发现头发凌乱;发型奇异;不符要求,每人次扣1分

3、勤剪指甲、勤洗澡,脖子、手、脸干净,个人卫生差者每人扣1分。

4、课桌上学习用品整齐,座位下清洁。发现一处整洁的每人次扣1分。

5、不乱买零食、乱吃零食,如有发现,每人次扣1分。

6、不往环境区内乱扔纸屑、食品袋等杂物,发现乱扔者每人次扣2分,发现以上垃圾未捡的扣1分,发现有人主动捡起以上杂物,每人加1分。

7、楼内、室内随便扔纸、食品袋、粉笔头等杂物,或从楼上往下倒脏水、垃圾等,一经发现每人次扣1分。

8、严禁在室内外墙壁上乱抹乱涂乱画;随地吐痰者,发现一次扣1分,并限时清除干净。

9、按时完成卫生值日任务,清扫认真。如发现不认真值日,玩耍、打闹者,每人次扣1分。

10、住校生被褥、床铺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一处不当的每人次扣1分。

11、在校就餐的学生要将餐具放在指定位置,摆放整齐,不乱扔废纸。如发现违规者每人扣1分。

12、见到破坏环境的行为,主动制止(但要讲究方法,言行文明);发现主动制止者每人加1分。

三、检查形式:

1、班级建立日检制度,每天到校后由卫生委员负责检查个人卫生并有检查记录。

检查小组每天要检查每班的卫生检查记录,没有记录就每次扣除本班1分,有违规的没被纪录的,每人次再扣1分。

2、学校卫生部检查小组不定期检查,利用课间或自习课检查。

3、就餐卫生由值班老师检查。

四、检查人:

1、班级--------本班卫生委员

2、检查小组--------校学生会卫生部成员

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制度 篇15

安全检查是系留气球外场试验试飞过程中安全保障的必要手段之一,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安全检查, 发现安全隐患, 采取整改措施加以消除, 从而达到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目的。但在实际外场安全检查中, 由于安全检查受重视不够, 检查过程流于形式, 检查结果没有实现闭环控制等问题, 使检查效果大打折扣, 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1]。为把系留气球外场试验安全检查做实, 我所经过调研, 提出了明确的安全检查要求,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检查制度, 经过多次外场实际检查, 效果不错。

2检查要求

(1) 成立安全检查领导组和工作组, 检查组按专业进行分工, 各业务成员负责本业务范围内的安全检查工作。 (2) 检查必须落实见底, 问题必须追根溯源, 要将所有可能的安全隐患尽可能地全部找出来。 (3) 检查发现的问题, 由项目管理部门统一下达整改计划, 质量部门负责进行整改工作的归零验证, 所有可能影响安全的问题, 必须彻底整改到位, 不得带问题升空运行, 确保后续外场试验安全。 (4) 问题的整改由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

3检查制度

3.1目的

为了及早识别、寻找、消除外场试验的各种安全隐患, 加强防范意识和措施, 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3.2原则

安全检查要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普遍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 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3.3计划

安全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 必须建立有各级领导负责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根据检查的内容制定检查表, 按要求逐项严格检查。

3.4内容

3.4.1安全管理状况检查。检查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健全, 安全责任制和人员培训上岗管理是否落实, 安全检查是否制度化、规范化, 安全教育是否经常开展并使试验人员安全素质得到提高, 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是否及时整改。

3.4.2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检查。检查参试设备、测试设备、备品备件、工具、试验设施、个人防护用品是否符合试验安全要求。

3.4.3人员的作业安全检查。检查是否有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安全试验规章制度/管理规定的行为。重点检查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岗位是否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3.5检查形式

3.5.1定期综合性安全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性安全检查, 在外场试验重大节点或转阶段 (如首次升空试验、连续留空试验、搭载任务设备升空试验以及定型试验等) 之前也需开展综合性安全检查, 检查安全管理状况、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人员的作业安全。该检查由安全检查组组织实施, 外场试验组织参与。

3.5.2日常安全检查。升空前/后检查:外场工作队负责检查升空前、后设备的安全状态。

值机检查:外场工作队值机班组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 主要检查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

安全员日常巡查:外场试验安全员现场巡视检查人员的作业安全, 指导、督促参试人员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纠正违章现象。

3.5.3特殊情况安全检查。在危险天气发生前后, 由外场工作队负责检查防止危险天气导致事故的预防措施是否落实、重要设备部件安全状态是否完好。

3.6隐患整改

安全检查必须认真做好记录, 对查出的隐患要做到“三定”, 即:定责任人、定措施、定完成期限, 逐项落实, 及时复查。凡查出的重大隐患在未彻底解决前, 外场试验组织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安全检查组织应监督执行。暂时不能整改的项目, 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 应列入安措、技措或检修计划, 限期解决。凡查出的各类隐患, 因没有及时整改而造成事故影响的, 要追究有关部门领导和人员责任。

4检查过程

2014年7月, 在安全检查领导组的指示下, 依据外场试验安全检查制度, 检查组到某两个型号系留气球外场主要对综合类安全检查进行了专项检查。

检查通过看、听、问、验等方式进行[2]。

(1) 看:主要查看资料、记录、操作证、现场安全标志以及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和车辆的防护情况、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目视检查设备、结构部件状态, 查看试验人员是否有违章行为、查看设备的运行记录等。 (2) 听:听取管理人员、安全员、试验人员对安全工作情况的介绍和汇报。 (3) 问:主要是由检查人员随机指定相关人员对有关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询问, 听取他们对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反映, 了解他们对有关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等。 (4) 验:使用仪器、仪表和其他测量工具, 现场检测设备、部件、零件等的状态。

5结果分析

对系留气球型号1的检查包含了7个方面的308个小项。

从分布情况可知:检查的系留气球型号1平台产品状态155个检查项, 没有发现不符合项;管理、保障类 (包括管理保障、技术文件、综合保障、机务场务保障、保密保卫保障、设备设施保障) 153个检查项, 查出不符合项50个, 占检查项的32.7%, 从分布情况可知:检查的系留气球型号2平台产品状态223个检查项, 不符合项4个, 在目前状态下不影响连续留空试验, 需要尽快解决“燃油加热器24伏接地与主绞车有干扰”问题;管理、保障类 (包括管理保障、技术文件、综合保障、机务场务保障、保密保卫保障、设备设施保障) 155个检查项, 查出不符合项40个, 占检查项的25.8%, 占总不符合项的91%。检查组将检查结果以整改单的形式发放至各个职能部门,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 目前已全部完成归零, 经过复查, 整改效果良好, 本次安全专项检查有效保障了两型系留气球外场试验的安全顺利开展。

6思考及建议

系留气球外场试验过程中, 难免出现各种意外情况, 为保证试验顺利完成, 制定系留气球外场安全检查制度, 进行安全检查工作是关键环节, 安全是红线, 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安全检查非常重要, 但应更注重于前期严密细致的设计, 加工制造严谨, 应急预案完整合理, 使用者现场操作实践规范, 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系留气球外场安全检查制度需要保持动态更新, 时刻保持与产品状态一致, 必要时针对具体系留气球型号编制外场安全检查手册, 对检查内容系列化、表格化处理。目前我所外场试验试飞安全压力完全集中在工作队, 各职能部门没有能够广泛参与, 没有形成完整的试验试飞安全管理体系, 外场试验还存在安全盲区。对检查工作落实不到位、落实整改不彻底的单位和个人, 应有惩罚措施[3], 并在安全检查制度中加以体现。当发现外场安全工作有好的做法或工作亮点时, 则应整理归纳, 汲取经验, 有效交流, 保证检查效果最大化。

摘要:针对系留气球外场试验试飞过程中安全检查工作出现的问题, 文章提出了明确的安全检查要求,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检查制度, 并对某型系留气球外场试验进行了专项检查, 给出了结果分析, 提出个人的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安全检查制度,系留气球,外场试验,建议

参考文献

[1]周金桥.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 2014 (7) .

[2]侯雄智.对安全检查常见具体内容的分析研究[J].工业, 2015 (2) .

上一篇:网络宣传部工作计划下一篇:小学生作业中可能用到的比喻句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