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24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共12篇)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篇1

职工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卫生安全制度

(一)食堂环境要整洁有序。

1、采取有效措施,清除卫生死角,添设防蝇设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囊生条件。

2、环境卫生坚持一餐一小扫,一天一中扫,一周一大扫,包干负责。做到墙角无蛛网,墙面无污迹,地面无灰尘。

3、按规定摆放所有设施,在使用方便的基础上,力求整齐美观。

4、仓库要保持阴凉、干燥。物品摆放应分类分架,离地、离墙,标有物品名称标志。

(二)餐厅设备要洁净消毒。

1、各类设备在使用后都要擦抹干净,食品用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2、保洁柜等大的存放设备定时用消毒液洗消毒,餐盘等小的餐具用消毒柜消毒。

3、板、刀具使用后要消毒存放好。

(三)从业人员要健康卫生。

1、所有食堂从业人员均要持证(健康证)上岗。

2、从业人员出现以下疾病或病症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查明病因并治愈后视情况重新确定是否能够从事职工食堂工作岗位。

(1)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包括病毒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人员不得在职工食堂工作;

(2)凡出现有碍食品卫生安全的病症(咳嗽、腹泻、发热、呕 吐、烫伤、手外伤、咽喉痛等)是,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查明原因,治疗痊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3、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工作期间要穿戴好清洁的工作衣帽,并做到“四勤”(勤洗手和剪指甲,勤洗澡和理发,勤洗衣服,勤换工作服)和“两不”(不戴首饰、不抽烟喝酒)

(四)食品要确保安全卫生。

1、严格把好采购关。大宗食品采购时要定点采购,拒进过期、变质、有毒及其它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2、清洗食品一定要彻底,并分池清洗,分筐摆放。

3、加工时用具要消毒。

4、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熟透。

5、存放时生、熟及半成品食物均应分桶、分柜。

6、所有餐具设专人负责消毒。

(五)管理监督要严格有力。

1、监督协调小组负责对食堂的卫生安全管理、监督。

2、严禁非食堂人员随意进入灶房。

3、定时对食堂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并安排一定时间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学习。

二、职工食堂工作人员卫生要求

1、应作好健康检查和培训,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做好“四勤”(即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衣服、勤换衣服)。

3、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均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先洗手消毒。

4、在操作间内必须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分装食品、售菜时戴好口罩。

5、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间内吸烟,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

6、在离开食堂或进入厕所前必须脱下工作衣帽,在外出回来时必须洗手方可进入食堂操作间。

7、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三、建立健全有序有食品采购、验收要求。

1、食品采购定人、定责、定岗,每天采购的食品都要有登记记录,注明名称、数量、价格、金额等事项。

2、应相对固定食品采购的场所,同时也要掌握定点不定价的原则,关注市场行情。

3、采购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与规定,必须新鲜、卫生、清洁。

4、严禁采购以下食物:

一是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二是未经生猪产品卫生检验不合格猪肉类及制品 三是超过保质期或不符全食品标签的定型包装食品。四是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包括半成品。验收时由专职验收员和食堂厨师双方验收,有验收记录,注明名称、数量、价格、额等项,并签意见和验收人的名字及日期。对肉类、乳制品、酒类、腐竹、调味品及食品添加剂等,必须向被购入方索取品检验合格证或食品卫生检验合格证,对不合格产品一律拒收。

四、餐饮具消毒卫生制度

1、餐饮具洗刷消毒要按“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

2、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严禁使用。

3、洗刷餐饮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4、洗涤、消毒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剂必须符合食品洗涤剂、消毒剂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5、消毒后的消毒餐饮具必须储存在餐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

6、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储存柜上有明显标记。

7、餐饮具消毒有专人负责,按照有关消毒方法进行操作,并作好每次消毒登记。

五、仓库巡检制度

1、食品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食堂仓库。

2、食品进入仓库必须登记齐全。

3、食品贮存应当整齐、有序、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4、每种食品必须挂食品标牌,并注明相应项目。

5、食品仓库应当保持清洁、防潮,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

6、严禁在仓库内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和个人物品。并做好进出食品记录和卫生工作。

7、剩下食品必须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有标记,生、熟、半成品分柜存放,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六、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相关规定

1、职工食堂不准出售腐烂变质的食品,如发现食品有异味、发酵、液体混浊等现象,一律予以销毁杜绝出售。

2、入口食物一律要烧熟煮透:

(1)肉类食品切块不要太大,烧煮时要上下翻动,保证食品受 热均匀;

(2)烧菜时不贪图生嫩,杜绝外焦里生,油炸或烧烤类食品要防止大火过旺。

(3)防止烧煮时间过短,对外购熟食或隔餐隔夜食品,要回锅煮熟煮透。

(4)严格遵照食品的操作规程,不允许清洁食品被污染,特别对手工操作过程食品,对加工的刀、砧板、抹布、容器应生熟分开。(5)工作前、便后应洗手消毒,操作食品时应做到“三白”(白帽子、白衣服、白口罩),尝味时不用勺子。

(6)严禁用塑料盆、铝盆盛装熟食。

(7)不允许从业人员带菌毒接触食品。

(8)夏季不做生凉拌菜、冷盆菜和裱花蛋糕等食品。

(9)不售未经检验及病死的牲畜肉。

(10)加工食品时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食品添加剂;对于可使用食品添加剂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GB_2760-2011_食品安全国家标准_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进行使用。

永煤集团总医院

后勤科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篇2

一、食品企业加强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 笔者深刻体会到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档案在食品安全卫生监督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 通过食品安全卫生工作总结、专题调查报告、科研成果等材料, 可以了解以往的食品安全卫生情况, 借鉴其经验以更好地做好今后的食品安全卫生工作, 吸取其教训以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走弯路;历年的食品检验数据显示着食品安全卫生合格率的升降趋势, 使食品企业能够掌握自身管理的薄弱环节, 采取有力措施, 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各类食品进行卫生监测, 及时发现某些食品存在的安全卫生问题;健康查体档案能够揭示食品从业人员的增减情况和传染病的患病情况, 有利于有重点地改善食品企业的卫生设施, 控制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止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食品安全卫生监督档案显示着监督人员的素质和变动情况, 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对监督人员进行培训。因此, 食品企业必须加强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档案的规范化建设, 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潜在作用, 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1. 企业资质:

这部分档案非常重要, 相当于我们个人的户口和身分证, 是食品企业从业的准入证明, 具体包括企业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身份证复印件、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企业化验员证书等。

2. 企业管理:

这部分档案是企业的管理法度, 是企业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如企业的管理制度、工艺文件、标准文件 (标准登记证书、标准备案证书、原辅材料相关标准、检验方法相关标准等) 、产品标签等。

3. 原辅材料:

当前, 食品企业注重的是源头管理, 对原辅材料的质量尤为重视, 好的投入才能带来好的产出。这部分档案主要由供方业绩评定表、合格供应商档案、原辅材料采购计划表、采购产品清单、原辅材料采购验证/检验申请单、入库单、保管台账等组成。

4. 生产管理:

卫生检查考核表、安全生产检查记录、设备台账、设备运转记录、设备设施清洗消毒记录、设备维修记录、领料单、各关键工序生产记录、停产复产记录、复产安全控制记录、入库单等。

5. 检验管理:

食品检验不仅要保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生产过程的合格, 还要保证将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 能够准确追溯。因此, 食品检验过程中产生的需要归档的文件材料很多, 具体包括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台账、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周检计划表、检定证书、检验设备使用及维修保养登记表、比对记录、比对检验报告、原辅材料检验验证原始记录、原辅材料进货查检记录、供应商质量证明、原辅材料采购验证原始记录、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原辅材料采购验证/检验结果通知单、半成品检验原始记录、半成品检验结果通知单、成品检验原始记录、出厂检验报告、成品检验台账、样品保管记录等。

6. 不合格及召回管理:

由于原材料、人员、运输等原因, 食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不合格产品, 而如何处理不合格产品、分析产生原因、今后如何杜绝都需要相应档案保存的完整性。为此, 不合格产品处理通知单、不合格处置记录表、返工返修产品重新检验记录、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处理有关材料、食品安全召回记录等均须归档。

7. 销售管理:

:成品仓库保管台账、出库单、产品销售台账、消费者投诉处理等。

8. 健康管理及培训计划:

年度培训计划表、员工体检登记表、培训考核记录表等。

9. 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记录、风险监测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记录等。

1 0. 预约检查、监督抽查管理:

预约检查通知书、企业自查报告、检查情况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抽样单、检验报告等。

1 1. 年审管理:

年审材料。

1 2. 行政措施管理:

各种行政处罚和后处理材料、法律法规汇编等。

三、以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推进食品安全工作

随着我省食品企业的不断壮大、品种类别的不断创新, 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档案大幅增多, 原有的人工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今高效、规范的管理需要, 亟需运用现代科技实行信息化管理, 即建立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的运行环境可在WINDOWS平台下, 其操作方式与WINDOWS平台一样, 菜单与功能按钮选择相结合;系统的开发参照软件工程的要求进行, 采用层次模块结构, 整个系统由若干模块化的子系统构成, 使系统便于移植、修改、扩充;系统最后经过打包形成可执行文件, 使得整个系统可脱离具体的开发环境而独立运行, 同时形成安装软盘, 其安装过程与WINDOWS环境下的其他应用软件一样。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档案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登记、查询、打印、维护、帮助等诸多实际而有效的功能, 如登记功能是针对不同需要分为三个录入屏 (食品企业档案登记、从业人员健康培训情况登记、外埠食品检验登记) , 该功能可在主菜单“录入”下单击选择使用, 其界面如同登记簿一样, 简洁、明了、直观, 同时可根据不同情况, 在编辑过程中直接进行有效性、合法性校验;查询功能采用单一或组合条件查询的方法, 对各种数据、字段可任意组合查询, 分别以单记录和全屏幕浏览的方式显示;系统的打印功能提供卫生许可证、健康培训证、外埠食品检验合格证、档案目录的打印选择;统计功能根据“食品的类别”, 统计各类产品的数量, 提供对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督监测情况;维护功能包括系统在初次安装完毕后的本地化设置工作、系统所包含的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工作、系统安全保密及用户权限的设置工作, 该功能对系统的移植、扩充、修改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系统还提供了实时的在线帮助功能, 指导用户进行每一步操作, 并为其解释每一功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祖民.吴涛.董蔚.计算机在食品生产企业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江苏预防医学, 1997.1

浅谈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篇3

餐饮工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饮食卫生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合理安全的膳食是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加强学校饮食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饮食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工作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强化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的开展,加大对师生和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知识讲座、班会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健康教育活动,大力普及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等卫生防疫知识,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参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学习,努力培养提高其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年组织一次卫生知识等内容的综合考试,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做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二是加强食堂职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爱岗敬业,服务师生”的主题。同时也密切关注食堂炊管人员的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状况,对有不良行为苗头的和有心理问题的职工,及时进行教育和疏导,不断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三是学校还应加强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配合,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单位、食堂承包单位、学校三方联动的食堂食品安全机制,确保学生在校就餐时的食品安全,防范和杜绝学校食堂大面积的师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坚决遏制肠道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尽管学校建设面临资金、土地等诸多困难,但笔者认为不论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还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学校都应制订食堂建设规划,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大投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标准化食堂建设要求,配齐各类餐饮用具和卫生安全设施。尤其要利用好寒暑假这段时间进行食堂改造,使学校食堂逐步做到有与其规模相配套的食堂基础设施和面积;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新建、扩建和改建食堂的指导。

三、加强食品卫生常规管理。

一是严格落实卫生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校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后勤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食堂管理员为具体责任人。落实专人重点把好食品采购关,保鲜保洁关,消毒保管关。在全县学校中积极推行标准化食堂建设,进一步促进学校自律;充分发挥社会监督,提高食品卫生信誉度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度,从整体上提高全县学校食堂的卫生水平。二是要加强内部管理。学校食堂不得作为学校创收途径,严禁“甩手承包”、严禁管理人与承包人有利益关系,使管理做到责任到人,人员到岗,措施到位。三是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规政策,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各项制度。包括食品采购制度、贮存制度、食品加工销售制度、食物留样记录制度、餐饮具消毒制度、食品卫生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学生就餐制度等等。四是要加强对校园商店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各校必须严把食品进货关,校园商店出售的食品饮料,必须是通过正规渠道购进的合格产品,进货时必须索取生产经营单位的有效证明。必须严把食品销售关,不得销售“三无”食品,校园商店的食品要及时进行清理,不得将过期、变质或劣质的食品销售给学生食用。必须严把诚信经营关,对饮料、乳制品和膨化食品等三类儿童青少年日常食品要进行重点检查与管理,一经发现过期、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饮料,必须立即予以销毁。

四、抓好饮水安全监督管理。

饮水安全也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水源水质的监管,卫生、水利部门首先要加强对现有供水单位的监督管理,促进其严格按照饮用水标准生产、供应;学校要加强对自备水源的管理,严格做好消毒杀菌工作。二是学校要做好学生开水的供应,在现有条件下,向学生宣传自带水杯,宣传饮用水卫生知识;三是水利部门要认真落实农村饮水规划,从源头上解决饮水难题。

五、畅通信息渠道完善应急预案。

切实搞好中小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学校的品味和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为保证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制定监督方案,完善应急预案,通过设置举报箱、投诉电话,随时接受师生及社会的监督。学校要随时开展自查自纠,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食品安全不稳定因素,努力让师生吃得满意、吃得健康、吃得安全。

六、加大学校食品安全检查力度。

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一定要分类推进,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在地域上,农村中小学是工作的重点,在办学层次上,幼儿园是重点。因此,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把食品卫生安全整治作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突出环节来抓,进一步加大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严格执法,严肃查处,追究责任,确保法律的严肃性、检查的实效性。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篇4

1、把好进货关。做到不贪便宜,确保食品的新鲜;有食品的质检书,以备查。

2、把好储藏关。做到五个“防”:防霉、防蛀、防灰尘、防老鼠、防投毒。

3、把好烧煮关。荤素严格分开,规范操作顺序。荤菜要煮熟烧透,熟菜间要时时保洁。

4、把好消毒关。对食堂内的餐具等器具的`消毒要认真,时间要充足,并及时放进保洁橱柜。

5、把好健康关。要求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内不抽烟,工作之前要洗手,身体不适要休息。

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篇5

根据《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对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特制如下规定:

1、食品采购与验收

(1)学校食堂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按照有关国家规定进行索证;相对固定食品采购的场所,以保证质量。

(2)禁止采购下列食品:

㈠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异常的食品。

㈡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食品。

㈢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标准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㈣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工的非定型包装和裸装的直接入口的食品(即各类熟食)。

(3)每次采购必须有两人以上,并互相监督;食品购回后由专人验收数量与质量,并做好记录。

2、食品贮存与保管:

(1)设立食品保管员,除当天用完的食品(包括原料、半成品或熟食品)外均应有食品保管员签收,并分类、离地存放,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2)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

3、食品清洗与加工:

(1)食堂应使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禁止用河水、井水、自备水等未经处理直接用于食用或最后一道清洗加工。

(2)肉食、水产、蔬菜分槽(盆)清洗。(3)粗加工(清洗)、切配、烹调、售菜按规定操作流程、场所进行,不交叉感染。

(4)厨房与外界相通门窗须安装防蝇防尘设施。

4、食品出售:

(1)设置防蝇、防尘、保洁等卫生设施。

(2)食堂剩余食品一般不过夜,确需过夜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方可继续出售。

(3)每餐样菜应各取不少于250克留置于冷藏设备中保存24小时以上,以备查验。

仁和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篇6

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是学校食堂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就餐师生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制定此制度:

一、食堂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提高“一切为了就餐者健康与生命负责”的认识,时时处处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二、食堂各岗位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要严格按照食品采购、加工、销售、消毒各项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不得违犯操作规程。

三、食堂从业人员要随时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掌握食品卫生方面的有关知识,提高食品卫生安全防御能力。

四、食堂重地、闲人免进,尤其是主、副食操作间,更要控制闲杂人员进入,学生开饭时间尤其要密切注意陌生人进入就餐大厅及后面操作间。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篇7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可见食品安全对维护人群健康的重要性。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 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解决这些食品安全问题, 必须加强食品卫生监督, 消费者必须要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商户, 积极举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引发原因

1.1 食品安全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过程中, 食品生产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在食品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 忽视甚或违反了国家食品卫生安全的各项政策法规, 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如在面粉生产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增白剂, 奶粉中含有大量的三聚氰胺, 各种保健品存在着滥用药物的现象, 回收泔水制造地沟油等。同时还有部分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是由于环境污染以及就存农药带来的重金属超标等因素所引起的, 在这种背景下, 《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按照法律法规规定, 协同执法, 切实保证食品安全。

1.2 引发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原因:

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出现与食品生产制造者、消费者和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均有直接关系。

首先,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看, 消费者在购买各种食品或者食品原料时应去正规大型商店购买, 认真核实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以及质量认证许可标志等, 这样才能够购买到放心食品。如果消费者在购买或者进餐的过程中发现食品或者卫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 可以及时汇报给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切实发挥好自身的监督作用, 严格打击各种不法行为。但在实际生活中, 人们为了贪图便宜通常会从一些无经营执照的小商店购买食品原料, 或者选择一些不太正规的场所进餐, 面对生活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也是一副“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态度, 这给食品安全问题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 站在食品生产制造者的角度来看,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经济利益或者盲目追求产品的外观而忽略了食品的质量, 缺乏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意识, 不能换位思考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如果食品生产加工者均能够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那么我国的食品消费市场环境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第三, 站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人员的角度来看, 我国各个地区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出现, 由此可以反映出我国的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说监管的技术以及法规不够规范, 无法满足食品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 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HACCP等各项技术以及方法, 监督以及检验技术的更新速度比较缓慢。

另外, 我国食品市场的混乱也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由于食品安全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大, 涉及到的食品种类也比较多, 在管理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漏洞, 再加上市场执法人员的专业性不强、监督与管理的经费有限以及技术设备的更新比较缓慢等, 很难做好食品安全管理与卫生监督工作, 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2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食品安全保障机制要对食品生产、运输和储存等各个流程实施规范化管理, 这样才能够使食品从原材料到成品都符合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相关规范。同时还要明确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质量标准, 特别是明确无公害化、卫生的质量标准, 使原料采购、产品设计和加工的整个流程都能够得到安全保障, 另外, 食品的批发、储存、出售、制作以及使用等过程也要实现标准化的监督管理, 全面的运用HACCP系统。

2.2 强化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的抽检力度:

在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中要由具体的工作做起, 有效控制食品抽检的各个环节, 必须保证食品卫生监督的准确性、科学性以及公正性。对于食品卫生监督与抽检的结果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 并积极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监督与抽检的报告系统。同时, 要加大宣传的力度, 制定出比较全面的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活动相关计划, 帮助消费者及时地掌握与了解国家就食品安全方面出台的各项质量标准, 从而引起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关注。如果在抽检中发现一些安全质量问题, 必须要及时找出问题的根源, 并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尽快解决相关问题, 对于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的商户要进行定期的整改、复查, 如果复查依然不符合相关标准, 那么要根据其情节对其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

2.3 开展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

要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 严格卫生许可准入关。对新建、扩建、改建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选址和功能区设计, 按规定的卫生标准进行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严把食品卫生许可准入关。只有符合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要求的, 才能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进行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要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 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已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 通过定期、不定期监督监测及巡回检查等多种方式考核, 评价其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卫生标准及有关规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将政府的监督与企业的风险度和诚信度的管理相结合;将企业自身管理、政府监管、舆论监督相结合, 将扶优与治劣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了政府职能转变、监管重点转移及工作效率的提高。

2.4 重视对摊贩的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工作:

食品安全相关监督与管理部门要针对街头食品摊贩制定出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办法, 强化政府领导的交流与协作, 积极与当地的相关部门配合, 强化综合治理工作, 实现全方位的监督, 使街头食品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不断朝着规范化、安全化以及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同时, 要强化对街头摊贩的宣传教育, 使其意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以次充好、见利忘义给自身、他人以及社会所带来的危害, 提高其责任意识, 促使其合法经营、正规经营, 显著降低街头食品的安全问题。

2.5 开展学校集体食堂专项整治工作:

要加大了学校集体食堂监督的频次和力度, 在每学期初及学期结束分别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集体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抽查。主要检查如下内容:各地教育部门、各学校 (幼儿园) 管理人员掌握《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情况;各学校 (幼儿园) 是否建立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 是否设有专 (兼) 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食品卫生管理机构是否健全;实行食堂承包 (托管) 经营的学校是否建立准入制度;是否建立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学校食堂是否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从业人员是否领取健康证明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采购食品是否按规定索取相关证件及建立台账制度;是否落实食品留样制度;对卫生或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是否按规定完成。

通过现场查看、询问、查阅有关资料、问卷调查及现场下达检查结果意见书等形式, 对在检查中发现存在的各种不安全隐患, 及时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 并责令有关学校限期进行整改, 对不按要求完成整改或拒不整改的学校, 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并通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前提下, 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 这就要求国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部门必须要充分发挥出其监督与管理职能, 及时发现、制止与处理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真正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负责[1]。食品生产制造者和街头商贩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意识, 严格要求自己, 按照相关规范来生产加工食品。

参考文献

浅谈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 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 监督管理 法律完善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2-0050-01

食品安全问题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食品监督管理力度的缺乏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食品监督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我国近年来频发的食品问题事件,显示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诸多漏洞,这为引发食品安全問题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的身心健康,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亦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的安居乐业。

1 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利益的吸引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和竞争性,不法分子自发的不择手段的追求经济利益,并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利用化学添加剂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条件的材料来降低食品的生产成本,获得更高收益。如黑心商人买来病死猪肉进行猪肉加工,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等。其次,一些农产品生产者为了使得食品更具卖相,大量使用农药,从而导致食品中的农药超标,危害人体健康。

1.2 信息的不对称

消费者对食品的信息了解来源于食品包装或厂家介绍,判断食品安全只能依靠常识和生活积累,缺乏第三方信息来源的参考。而生产者掌握了信息主动权,为了自身利益会隐藏对其食品销售的不利信息,或夸大对其有利的方面。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中处于弱势地位。

1.3 食品监督管理的缺乏

1.3.1 法律的不完善

食品问题频发与食品监督管理的缺乏相关,其中关键的表现就是相关法律不完善。执法的前提是有法可依,而我国因在食品问题方面缺乏完善有效的相关法律,导致在面对危害食品的人或行为面前无法给与处罚,出现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从而让危害食品安全的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1.3.2 执法不严

有法可依是执法的前提,让法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执法必严。我国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虽不完善,却不是真空,问题出在执法方面不严。一些监管部门“以罚代法”,收钱走人,对食品监管只走形式或对某些重要环节缺乏监管,不出事不上报,出事即推卸责任。此种种行为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萌发提供了温床,埋下了隐患。

1.3.3 部门分工不明确

部门分工不明确是影响执法的重要原因。一些部门的职能重合,执法范围交叉,使得交叉的范围被遗漏。而出事后责任不明确,导致各部门相互推卸。以农副产品为例,农副产品既与农业部门有关,又牵扯到环保部门及工商管理部门,在生产、加工、销售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三者都将牵涉其中。

2 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之间的关系

食品监督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屏障,充当着守门人的重要角色。食品安全需要严格的食品监督管理来保障。严格的监督管理通过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并对其生产材料及采样分析以及对投入市场的成品进行及时有效的抽检。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竞争性,生产者自发的追求利益以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以圣人之心来生产商品,也不可能给消费者装上一副火眼金睛。因此,解决食品安全最具操作性的方法即制定严格的食品监督管理政策,发挥食品监督管理的守门人作用,将食品安全问题拒之门外。

3 如何通过食品监督管理保障食品安全问题

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人无完人,由人来制定的法律法规亦不可能制定之初就完美,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瘦肉精、毒奶粉等诸多事实和教训证明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漏洞,需要不断的完善。执法需有法可依但不止于有法可依,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需要完善更多细节,制定更为明确的标准,并吸取外国经验,借鉴国际标准,使得执法更具可操作性。

3.2 加大监管、打击力度

加大监、打击力度出除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另一个表现即严格执法。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需做到有执法必严。做到不徇私情,不只走形式,认真负责,抱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态度。除了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之外,对食品监督管理人员也应加大监管,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在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时,亦要打击放纵此行为,为食品问题提供温床的公职人员。

3.3 明确分工

部门分工不明确是阻碍执法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因此,要想通过食品监督管理来保障食品安全,应充分明确各部门的职能,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杜绝执法遗漏以及出事后“踢皮球”的现象出现。

3.4 借助媒体

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亦能够发挥巨大的监督管理作用。

民众缺乏辨别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知识,有关部门或专家可通过媒体发布简单实用的辨别技巧,普及经验,并及时通过媒体公布出现问题的产品和企业,提醒民众注意。

媒体亦能够监督食品监督管理部门,一旦发现其不能作为或故意不作为,可通过媒体的力量对其施加压力,或引起上级的重视,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4 结语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利于食品经济的发展,还会引发百姓的恐慌,因此保障食品安全是维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而保障食品安全直接有效的方式即加大对食品监督管理力度。食品监督管理是保障食品监督管理的重要屏障,我们应对加大食品监督管理予以重视。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篇9

二、食堂应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

三、食堂的设施设备布局合理,应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间,用餐场所,管理制度《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四、餐具使用前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洗涤剂、消毒剂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五、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食堂采购员必须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以保证其质量。

六、食品存放应当分类、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持期限的食品。

七、食堂用的原料、炊具以及其他用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八、幼儿园食堂不得制售冷荤凉菜。

九、食堂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篇10

1、食堂应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滋生条件。

2、食堂的设施、设备布局应当合理,应有相对独立原则存放间、加工间。

3、严格把握好进货关、存放关。

4、注意饮水的安全。

5、炊事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烂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其原料。

6、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熟透,严格把好剥皮、清洗、烹饪等系列卫生关,将生熟食物分区摆放。每餐都要食品留样,时间为24小时,并认真填写食品留样登记表。

7、炊事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基本要求。

8、炊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凡持有健康许可证的,才能上岗。

9、炊事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工作前后要洗手消毒,工作时要穿戴工作服、衣帽,头发置于帽内,不得留长指甲,打饭菜必须戴上清洁的手套。

10、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操作间。

饭店餐饮食品安全管理 篇11

【关键词】食品安全;卫生隐患;饭店餐饮;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56-02

1 饭店餐饮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餐饮和客房是饭店构成的两大支柱,餐饮业务一直是饭店收入的主要要来源。统计数据显示,星级饭店收入构成为,客房8%、餐饮36%、租金及其他7%、小型营业部门5%、水疗及健身3%、通讯1%。

饭店餐饮经营活动环节众多,饮食安全涉及的方面很多。是最具复杂性的一项业务活动。

做好餐饮管理是饭店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顾客对饭店餐饮的满意主要涉及两方面,无形产品和有形产品。主要表现在服务过程和食品。从餐饮卫生的角度看,这主要表现服务人员的规范化服务、就餐环境以及菜肴等方面。

2 饭店餐饮环节存在的卫生隐患

2.1就餐环境的卫生隐患

餐厅是客人就餐的场所,其装饰、设施设备的清洁程度。用餐环境的空气质量对于饭店的企业形象至关重要。客人在餐厅的全部体验常常在餐饮消费过程中形成,无论哪个环节出现纰漏,都能成为卫生隐患,这是餐饮管理过程中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2.2食品用料的卫生隐患

在用餐时,能否为客人提供卫生健康的食品材料是餐饮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食物原料是否有固定的采购渠道,厨师所用的烹调用油是否是合格的,餐厅能否保证烹调用的半成品原材料都在保质期内等等。还有假冒伪劣食品充斥餐桌,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等等现象的报道比比皆是这些问题也可能在饭店的就餐环境中出现因此也形成了饭店企业餐饮部面临的卫生隐患。

2.3服务中使用的各类用品及工具的卫生隐患

用餐客人使用的各类服务用品和服务用具如餐具、热毛巾等在使用前是否清洁、消毒是否确保无毒、无污染、安全可靠等等。

2.4从业人员自身存在的卫生问题

服务员、厨师等的不良卫生习惯为餐饮服务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服务员是否在方便后洗手、在拿完已脏的餐具后是否洗手、接触钞票后是否洗手等。

3 造成饭店餐饮卫生管理问题的分析

3.1经营管理不当

对饭店的餐饮管理上,部门缺乏对产品生产流程的调查,餐饮管理者缺少对餐饮产品产生流程的整体了解。往往侧重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重视,如采购等问题,缺少一个从原料的采集到餐饮产品、服务流程的监测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偏重事后控制而忽视防范,往往等问题发生后才去追究责任,考虑补救。

3.2管理者的危机意识不强

据2012年在市内大中型餐饮业调查显示,有72.7%的调查对象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9.4%的被访者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而仅有 18.8%属于高危机识别能力者。这项报告显示我市餐饮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遍具有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薄弱的“通病”。在我市绝大多数饭店企业也很少有提供危机管理的专业培训,反映出管理者的危机意识不够强。

3.3员工素质不高

客观而论,我国国民文明素质总体偏低,这对饭店业的服务质量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人的危机意识和卫生意识都不强,饭店多强调服务过程的技术服务,员工易忽视一些卫生问题。

3.4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饭店的操作规范等制度方面,缺乏独创性,一些规范制度留于表面,真正实施的少,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

4 HACCP體系的界定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国家标准GB/T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上的定义为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HACCP体系被CAC认为是最理想的保证的方法。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食品企业应用于食品卫生管理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引起餐饮业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的原因就是食源性疾病。而在我国高达60%的食源性疾病发生在餐饮企业,由此可见,加强餐饮企业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的食品安全危机已经给饭店经营管理敲响了警钟,为了降低损失,加强饭店餐饮危机管理很有必要。我国国家卫生部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提出2007年餐饮业实施HACCP管理,餐饮业中HACCP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全国范围内将陆续开始饭店启动HACCP认证工作。

5 完善饭店餐饮产品卫生管理的措施建议

顾客在饭店餐饮部除了享受餐饮服务。另一方面就是享受这里餐饮产品。完善饭店餐饮产品卫生管理可以参鉴HACCP体系采取相应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严格把关,依据《食品安全法》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在指定地点接受相关的健康体检、持证、健康证明、上岗。“五病”人员必须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治愈后方可恢复从事原工作。雇员的健康状况与餐饮工艺流程是保证餐饮食品安全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做好基础环节的准备。实施饭店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是建立在严格的GMP和合理的SSOP之上。结合前期对饭店企业卫生现况调研的结果,对现行的饭店企业的GMP执行情况提出了改进意见,并指导其建立了自身的SSOP。

分析饭店餐饮产品的工艺流程。一般餐饮产品的工艺流程分为,原料采购→原料储存→原料预处理→原料加工烹调→盛放分装→就餐食用→用具清洗与消毒分析流程中可能产生问题的环节、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找出其中易产生卫生隐患的关键点,提出解决的问题的措施。

对这个流程建立文件档案,做好记录登记,以供日后监测调阅。准备并保存一份书面的HACCP计划和计划执行记录,通过建立有效的记录程序对HACCP体系加以跟踪、完善。

参考文献:

[1] 谷慧敏.积极构建中国饭店产业的理性运作平台[EB/OL].最佳东方,2008-02-26.

[2] 张利民.饭店企业餐饮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J].江苏商论,2006(8).

[3] 樊立华卫生法规与监督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篇12

我国目前对于过保质期食品的下架、回收、销毁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由食品的销售商把过保质期的商品从卖场撤下来, 退回生产企业, 由生产企业自行处理;另一种方式是由生产企业直接给销售商一定比例的返点作为退货补偿, 便由食品的销售商直接处理过保质期商品, 不退回生产企业。由此可见, 这两种处理方式, 都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对过保质期食品的处理全靠销售商和生产企业的良心在办事。因此, 在商场买到过保质期的食品就不足为奇了。

一、建立健全严格的食品下架、召回和销毁管理制度

食品通常只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应的营养水平和卫生标准, 超过这一期限, 就极容易发生变质, 食用后往往导致程度不同的中毒或其他疾病。因此,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必须标明保质期限的食品认真标出保质期。

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 营造放心、安全的购物、消费环境, 我国必须完善对过保质期食品的下架、召回及销毁的管理制度。

食品的销售商最有可能是第一时间发现食品过保质期及变质的人, 因此应该严格规定食品销售商在发现所销售的食品属不合格食品时应立即停止销售该食品。

主要销毁食品有:食用油、肉制品、鲜肉、咸肉、火腿肠、罐头、调味品、保健食品、膨化食、巧克力、糕点、饼干、炒货、蜜饯果脯、果冻、肉干肉脯、饮料、牛奶、酸奶、乳制品、碳酸饮料、汽水、果味水、酸梅汤、散装低糖饮料、矿泉饮料、麦乳精;酒类、啤酒、白酒、葡萄酒、黄酒、药酒等。

针对缺陷食品及不合格食品、过期食品、假冒伪劣食品、质量问题、变质食品、食品销毁处理能得到规范、安全环保处置, 促进“节能减排、无害化处置、循环经济、绿色生产的理念,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维护企业市场品牌荣誉。

对已经出售的过保质期及不安全食品应建立招回告示机制。对已经出售的过保质期及不安全食品, 应由该经销者立即向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食品安全监督部门报告, 并在当地新闻媒体及经营场所入口处等显著位置设置醒目告示, 告知被召回食品的名称、品种、规格、批号以及上市时间等内容。

建立强制退市联动机制。一经发现过保质期及不合格食品, 应当由当地的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退市通知, 再由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所采取责令立即停止销售、登记封存、查封、扣留等市场控制与强制退市措施, 并依法组织查处。

二、加大惩罚力度, 从制度层面上制约生产者

我国当前食品产业存在总体素质不高、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多等问题。据统计我国现有食品生产加工单位44.8万家, 其中80%为10人以下的小企业。食品经营主体约323万家, 有证餐饮单位约210万家。面对如此庞大的监管对象, 如果我们仅从加强行政监管的科学配置和职责调整角度着手, 仍然难以实现食品安全形式的根本好转。特别是少数生产经营者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生产加工伪劣食品, 给食品安全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必须要从制度层面上制约生产者。

说到底食品安全就是良心工程, 企业道德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因此, 要从制度层面上制约生产者的失信行为。

(一) 要加大对不法企业的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对食品经营者违法行为的处罚分三种情形:一是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 并处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二是以违法金额为基数, 规定了处罚幅度, 指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 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三是指情节严重的, 吊销许可证。可见由于罚责较轻, 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加之监管的乏力, 造成“违法成本低”, 让不法企业认为作假收益大于风险, 从而铤而走险, 因此要加大不法企业的违法成本。

(二)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推动社会共治

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完善诚信管理法规制度, 全面建立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信用档案, 完善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 探索通过实施食品生产经营者“红黑名单”制度促进企业诚信自律经营。建立统一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征信系统, 研究和推进将食品安全信用评价结果与行业准入、融资信贷、税收、用地审批等挂钩, 充分发挥其他领域对食品安全失信行为的制约作用。

(三) 引导企业主动加入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相当于为加入该系统的食品企业提供了安全信用背书。采用可追溯系统表明企业处于食品安全全过程严格监管之下, 并已达到了监管标准的要求, 而且其食品安全信息全程可追溯, 这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市场机会。要对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进行广泛宣传, 让更多的优质企业主动加入到可追溯体系中来, 进而形成市场倒逼机制, 推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四) 加强监督抽检、执法检查和日常巡查, 完善现场检查制度, 加大对食品生产、销售单位的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食品退市、召回和销毁管理制度, 防止过保质期食品等不合格食品回流食品生产经营环节。

(五) 加快推进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和监督检

查结果公示制度, 建立与餐饮服务业相适应的监督抽检快速检测筛查模式。切实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小餐饮单位、小集贸市场及农村食品加工场所等的监管。

三、鼓励食品经销商对临界食品提前处理

临界食品, 又称临界期食品。通常是指即将达到产品保质期的食品, 对“临界食品”的定义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 不同商家的理解也不一样。有的表示按照行业惯例, 接近保质期三分之一的食品就算是临界食品了。

食品保质期限有六种标准, 因此临界期也分以下几种:保质期限在12个月以上的, 期满前45日为临界期;保质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 期满前20日为临界期;保质期限在3个月以上的, 期满前15日为临界期;保质期限在1个月以上的, 期满前10日为临界期;保质期限在10日以上的, 期满前5日为临界期;保质期限不足10日的, 期满前1日为临界期。

食品销售商在销售临界食品时, 应当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 须在销售场所集中陈列并作出醒目提示。并且卖场对于“临界期食品”应设置销售专柜或者专区, 并在醒目的位置标明"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 (区) 柜"的字样。专柜中应对散 (裸) 装食品和预包装食品进行区分。对于未设置临近保质期销售专柜或专区的, 商家应当在临近保质期食品包装上加贴统一的"临界食品"标签, 与普通食品区分开来。

应当鼓励食品销售企业在食品过保质期前大力促销, 减少过保质期食品的数量, 这也是一种解决过保质期食品的积极办法。国外一些对临界食品的做法值得我们一学。比如国外很多的超市对保鲜期短、容易过期的食品在经营上都很细致, 比如像面包、寿司, 生鲜肉、熟肉等食品, 一旦过了“最鲜”时段便打折出售, 离保质期限越近价格越低。这样, 既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 经营者也减少了损失。另外, 我国可效仿美国, 建立食品银行, 鼓励食品经销商, 食品生产企业将快要过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 捐给“食物银行”, “食物银行”把捐来的食物用来救助失业和低收入贫困人口, 同时美国法律规定, 捐赠食物的超市、食品生产企业也因其善举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免税优惠。这样既能做到物尽其用, 也确保了安全, 减少了浪费。也减少了商家退给生产企业, 生产企业将过保质期产品重新当作原料再生产给食品安全带来的隐患。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过期食品安全监管

过期食品的回收销毁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但我国对于过期食品的回收销毁立法没有作出具体规定, 在监管上存在漏洞.这导致过期食品经常被食品生产企业违法利用、食品销售企业过期销售的现状。

过期食品与正常食品混合销售、捆绑销售及向农村市场转移销售, 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 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监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严格落实三项制度, 强化即将过期食品的安全监管工作, 保障辖区内良好的食品安全秩序。

(一) 以源头食品批发经营环节为枢纽, 食品批发经营者与商场、超市为重点对象, 建立正向追溯机制。

食品经营者为数众多, 食品品种多样、保质期长短不一, 每一户食品经营者定期检查库存食品难以有效做到及时清理超期食品。过期食品监管应当以食品批发环节为枢纽、以食品流通渠道为依托, 形成临过期食品管理的正向追溯机制。

伴随“陈馅”月饼、“回炉”粽子的出现, 消费者企盼生产、销售企业对过期食品的处理更加透明, 让老百姓更加放心。过期食品处理监管有真空.个别作坊式的食品加工厂就曾向乳制品生产企业低价收购过期乳粉, 以生产冰淇淋、糕点等产品。

(二) 指导食品批发经营者和商场、超市完善临过期食品销售管理制度。

对具备经营场所条件的经营者, 指导其建立临过期食品分架销售或设置专区 (专柜) 销售, 食品明码标价或设置价格折扣标准, 采取捆绑销售等促销策略, 导购人员要提醒消费者酌情消费和在保质期内食用;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对专区 (专柜) 内的临过期食品进行每日检查, 及时下架未售出的到期食品。

食品生产企业究竟会如何处理未售出的过期产品呢?为此, 笔者调查了一些食品生产企业。通过深入调查发现, 相当一部分厂家包括一些知名企业对于过期食品的处理问题显得比较隐讳, 一些企业甚至将处理方式称为“商业机密”, 表示不方便对外透露;有的企业以相关负责人不在为由拒绝接受这方面的调查。只有少数食品生产企业明确地介绍了他们关于过期食品的处理方法。国内休闲食品销量较大的徐福记国际集团工作人员在接受调查时说, 企业设有专门的环保节能焚化炉设备, 将全国各地的过期产品运回东莞总部进行烧毁, 每天可以处理5吨至6吨过期或不良产品。焚化炉利用的原理是对产品进行二次焚化, 以达到环保无污染的效果, 而且产生的热量又可用于供热。该工作人员表示, 为降低运输成本, 企业已经考虑今后会在各地设置环保型焚化炉设备, 方便过期产品的就地回收和销毁。本市的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也表示, 他们会将过期食品进行无公害处理, 有的作为牲畜或家禽的饲料, 有的按工业原料进行处理, 还有的则进行焚烧处理。

(三) 规范下架、退市与销毁制度。

指导食品批发经营者和商场、超市规范已过保质期食品的下架、退货与销毁制度, 对已过保质期食品尽可能采取由食品批发经营者和商场、超市统一销毁方式;对退回生产单位或上级供货商销毁的, 要求食品批发经营者和商场、超市留存退货记录和货物发运凭证, 以备工商部门监督检查。

食品、销售企业将过期食品的处理方式、销毁办法公开化、透明化, 避免不法生产、销售企业对过期食品进行“改头换面”后二次出售, 损害消费者利益。作为普通消费者, 应该对过期食品的处理享有更多的知情权, 过期食品处理方式不能只是企业自己明白的“商业秘密”。此外, 对于过期食品的监管不能只停留在市场上不再销售就算完事了, 对目前出现的监管空白, 应该尽快出台有关规定以规范过期食品的处理, 以避免‘回炉’再售。

结语

我国的食品良好形象, 不仅需要环保相关部门和工业、安全生产、海关、工业信息化、质量管理、安检、工商等部门加大力度监管、还需在生产行业寻求更大的突破。不同行业的表率之举不仅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还维护企业市场品牌荣誉。通过大家的积极实践, 获得消费者和社会认同和支持, 一起推动绿色、循环、安全、环保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和发展。

摘要:过保质期食品的销售是当前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目前对过保质期食品处理监管的缺失也是当下政府职能部门监管的一个漏洞。过去我国对于过保质期食品由谁处理, 由谁监管, 以什么方式处理都缺少明确具体的规定, 对过保质期食品处理不公开, 对过保质期食品的下架、召回、销毁法律没有明确做出具体规定, 这就为一些不法企业留下可乘之机。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建立科学的食品退市、销毁机制, 建立严格的下架、召回、销毁制度, 以明确过保质期食品的流向, 保护公众健康, 保护消费者免受不卫生、有害健康、错误标识或掺假的食品的危害。

关键词:食品安全,过保质期食品,食品销毁机制

参考文献

[1]谢庆.食品企业最需要法律规范和社会监督——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巡视员、食品安全法起草负责人李援[J].行政管理改革, 2011 (06)

[2]杜仲霞.过期食品回收销毁处理制度探析[J].法制与经济, 2009 (04)

[3]曹利强.中国食品安全制度性缺陷浅析[J].粮油加工, 2006 (06)

[4]邓先平.我国食品监管制度性缺陷与完善[J].魅力中国2011 (07)

上一篇:“三个锦囊”做好文秘工作下一篇: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