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精选9篇)
鄂教版四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 篇1
精品文档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课《诗人》
诗人是个大画家。他的笔是彩笔,能把文字绘出色彩缤纷的图画: “一池碧绿,映衬着白里透红的荷花。”
“蔚蓝的天空,点缀着朵朵银花,片片白絮。”
诗人是个音乐家,他的笔是指挥棒,能使文字奏出悦耳的乐章: “哗啦哗啦的雨声,吱吱喳喳的虫鸣,大自然的组曲响起来了。” “公鸡的歌了不起,喔喔喔,把黑夜拖走,喔喔喔,把太阳吊起!”
诗人是个魔术师,他的笔是魔棒,能用文字把事物变成人,把人化成事物: “斜阳醉倒了,摔了一个跟头,跌在西山后。” “我张开心灵的翅膀,飞进云端逐彩霞。”
诗人是个哲学家,他的笔是伶牙俐齿,能以三言两语说出深刻的道理: “什么东西最具破坏力?是自满!自满破坏的是什么?是前途。” 诗人当然是文学家。通过新奇的想象,无穷的创意,丰富的情感,给文字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另平凡变得不平凡。
这就是诗人。当你读着那些美妙的诗句,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会在你眼前呈现,一首首动听的乐曲会在你耳畔回想。你就会跟诗人走进那变幻无穷的世界,你还会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诗,不是难学的东西。只要肯吸收,肯观察,肯思考,肯尝试,肯锻炼,你也可以成为诗人。
诗人是个大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文学家。
“碧绿”指荷叶,“银花”指小云朵,“白絮”指大云团。
中心思想: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神奇和诗篇的美丽。
第二课《语言的魅力 》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仅仅在原来那句话的前面加了几个字,竟产生了这么大的魅力!是呀,春天是美好的,有谁不去赞美它呢?有谁不去追逐它的脚步呢?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小桥流水,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是这一切,对于一个双目使失明的人来说,都是虚设的,她的眼前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的事啊!当人们想这个贫困交加,风烛残年的老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过,怎能不对她产生同情之心呢?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叙述一位诗人在一个街头乞讨的老妇人身边的木牌上加了几个字,竟让过往的行人纷纷施舍的故事,表现了语言有打动人心的巨大魅力。
第三课《书本里的蚂蚁》
中心思想:本文一只被夹进书本的蚂蚁变成了一个字,带着其他的字跳跳舞、串串门,使那本旧书每天都能编出一个新故事,让小姑娘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⑤未解:不懂。⑦供:参加。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
诗意: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中心思想;本诗描写了农家夏日繁忙的劳动生活,反映了农村农民勤劳,儿童天真的形象。
语文乐园
(一)甲骨文:我国最早的可认识的文字,是书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上。简书:把书信或文章刻写在竹木简上。
做最好的自己
精品文档
帛书:在战国时期,把白色的丝织品作为写书的材料 纸质图书:将文字图案印刷在纸上的书。
电子图书:用电脑磁盘等新材料以电脑文件的形式将文字图片声音组成数字化读物。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妙趣横生:横生:层出不穷地表露。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跃然纸上: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文思泉涌:行文思路像泉水奔涌那样迅速、丰富。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紧凑,文气连贯或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学不可以已。(荀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第1课:缤纷 纷飞
碧绿 映衬 荷花 斜阳 牙齿 一幅画 绚丽 呈现 孙悟空 观察 第2课:妇人 弯腰 压迫 讨好 俯视 金钱 打扮 掏钱 金币 寒假 残暴 第3课:墙角 零花钱 趴下 睡觉 随手 夹子 挺立 编故事
第四课《儿童和平公约》
我们全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我们想要一个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我们要除掉破坏和疾病,我们不想再感到憎恨和饥饿,我们不想无家可归。我们要消灭这一切。
我们的大地给予我们足够的食品------我们将共享。
我们的天空给予我们遍地的彩虹-------我们将保卫它们。
我们的河水给予我们不朽的生命------我们叫保持它的洁净。
我们要共同游戏,共同欢笑, 互相学习,一起探索和提高大家的生活。
我们是为和平,为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我们大家的和平。
世界上的成年人和我们在一起,你们丢掉的只是恐惧和悲伤。抓住我们的欢笑和想象,我们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
中心思想:本文叙述了世界的儿童想要消灭战争、疾病、破坏等一切灾难,希望大家共同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和成年人一起去争取永久的和平,表达了世界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
第五课《太阳,你好!》
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到河边游玩,就发出光,送来温暖,把山巅的积雪融化,让清亮亮的水在河里哗哗地流淌。
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到树林里去游玩,就发出光,送来温暖,叫草木舒醒、发芽,让大地铺满了绿,活跃起新的生命。
他知道小朋友们爱吃水果,就发出光,送来温暖,叫瓜田长出了蜜,果林挂满了甜。
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花儿,就出光来,送来温暖,叫花儿开放,让大地处处飘散着清香。
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鸟儿,就出光来,送来温暖,当阳光和温暖滋润了鸟儿的歌喉,鸟儿就把自己满心的爱,都注入了赞美大自然的歌唱。
中心思想:本文叙述了太阳在天上时时关注人类世界、关爱小朋友。公平公正地为人类创造最佳的生活环境,以此来告诉我们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我们要感谢太阳,热爱大自然。
第六课《检阅》
中心思想:本文叙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让残疾队员和大家一起参加国庆检阅活动,受到观众称赞的故事,反映了“人人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思想,同时也赞扬了残疾儿童自尊自强的品质。初秋行圃(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偏催万树暮蝉呜.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①圃:种蔬菜、花草的园子或园地②咫尺:距离很近
做最好的自己
精品文档
诗意:这快落下的太阳,真是又是无情,又是有情,蝉趁着太阳落下高声歌唱。
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当你找到它跟前,鸣叫声立即停止了。中心思想:本诗描写了初秋傍晚园子里蝉鸣的景象,表现了对自然景象的由衷热爱。
语文乐园
(二)松竹梅 色香味 真善美 日月星辰 酸甜苦辣 喜怒哀乐 喜出望外 眉开眼笑 怒气冲冲
暴跳如雷 哀痛欲绝 呼天抢地 乐不可支 手舞足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4课:武器 憎恨 仇恨 饥饿 给予 彩虹 不朽 探索
第5课:温暖 融化 哗啦 蜜蜂 湿润 赞美 棕色 寄托
第6课:讨论 商量 打量 愿望 局面 禁受 打鼓 盛大 飘动 淹没
第七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仿佛走在林荫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很耐人寻味的。
中心思想:本文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作者在德国的所见、所闻、所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互惠互利、互相关爱、和谐相处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
第八课《阳光洒下来》
中心思想:本文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和修鞋老伯伯之间发生的事,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小姑娘的纯真可爱,感受到孩子善良的心灵。
第九课《父爱深深》
中心思想:课文讲了迷恋音乐的“我”想组建自己的乐队,在缺钱买音响的情况下,不得不请父亲资助,但是父亲说没钱并要和“我”一起自制音箱。虽然刚开始“我”对这件事不理解,但经过比赛“我”才逐渐感受到父亲真挚的爱。揭示了金钱难以替代亲情的道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意:我单独一个人在外地,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人。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中心思想:本诗写重阳佳节时诗人独处异乡人地生疏,想像亲人登高时的情景,抒发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第7课:算术 占领 德国 街道 尔后 锦旗 仿佛 耐心
第8课:修车 皱纹 晃动 鼻子 捏着 针头 箱子 愣住 挨打 慌了
第9课:组长 选手 闲暇 甚至 参加 坦白 陪伴 制造 音质 沮丧 丧气 彼此
语文乐园
(三)手足:兄弟姐妹
骨肉:兄弟姐妹和亲人
眉目:事情的头绪
心肝:最亲热最心爱的人(多用于年幼的子女)心血:心思和精力
心腹:亲信的人 初生牛犊: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女子十三四岁时。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精神矍铄:矍:惊视的样子。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老而强健。精神矍铄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老当益壮:老:老年;当:应该;益:更加;壮:强壮,雄壮。年纪虽老但志气豪壮。
做最好的自己
精品文档
第十课《蝉》
蝉脱壳的时候,可以说是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向下倒挂着,原来折叠着的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接着,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爪钩住那层旧皮,使它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蜕出来。
中心思想:本文向我们介绍了蝉是如何脱壳的,蝉爱演奏以及蝉的视觉灵敏、听觉特殊的特点,把我们带入了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奇妙而有趣,令人神往。
第十一课《看松树做巢》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我”的认真观察,生动再现了松鼠表现及做巢的经过,描绘了一只可爱执著的松鼠的形象,表达了对松鼠的关爱和赞美之情。
第十二课《天鹅》
中心思想:本文主要描写了一只小天鹅在长途迁徙中因体力不支而掉队,但它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追赶自己的同伴。赞扬了它有自我保护意识,还有沉着冷静、勇敢机智、不怕困难的执著的信念。
古诗诵读:《望洞庭》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解释: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比作青螺。
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君山的颜色青翠,就像白银盘里放了一颗青螺。语文乐园
(四)蝴蝶 昆虫 动物 生物
国画 图画 美术 艺术(范围越来越大)名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解释: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解释: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庄子·渔父》
解释: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第四单元生字
10、幼小 体操 弱小 饮水 中药 打碎 手枪 体验
11、旋转 匆匆 附近湿度 花费 树梢 棉花 绕道 卧倒 合适
12、继续 银行 蓝色 劳累 后续 年龄 收拢 摆手 隐形 微笑 胸口 脖子
第十四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心思想:本文叙述了少年周恩来目睹了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尽洋人的欺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并付诸行动,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第十五课《小萝卜头的故事》
诗歌《囚歌》(叶挺)题名是:六面碰壁居士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做最好的自己
精品文档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中心思想: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小萝卜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学习并不断进步的故事,表现了他对学习的热爱以及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第十五课《童年读〈水浒传〉》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叙述作者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他是如何爱上《水浒传》、怎样读《水浒传》以及读了《水浒传》后的收获,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以及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古诗诵读《子夜吴歌》 《子夜吴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解释: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洗衣时将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棰打。吹不尽:吹不掉之意。玉关:玉门关。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良人:指驻守边地的丈夫。罢:结束。
诗意: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什么时候才能把敌人平定,丈夫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语文乐园
(五)弹琴 冲刺 仰望 环绕 映衬 具体 收拢 害怕
名言:一个自由的人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外,还可以从别的许多的来源获得知识。
(美国 杰斐逊)
解释:要多去实践,从生活中自己积累一切知识,而不要限定于书本上的知识,应该从生活或者别的途径去积累知识。
不必刻意寻找,生活里就有知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解释:知识不光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无穷无尽的知识。第五单元生字
13、贫困 振兴 偏心 欺辱 辱骂 有效 成绩 抄写 收获 奉献 献身 精神
14、有趣 奈何 小鬼 刮风 错误 诵读 移动 火炉 钉子 锁门 口袋 仇人
15、乘法 肚子 叔叔 猛虎 手套 盼望 自豪 煤气 赤红 猎人 大纲 供养
第十六课《伯牙断琴》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伯牙经老师指点琴艺达到了高超的境界,可又因为知音难找而断琴 故事。表现了伯牙对钟子期的忠诚,也告诉我们知音是很难得到的,要懂得珍惜知音。
第十七课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中心思想:本文叙述了小女孩主动帮助爱因斯坦改变穿戴、收拾东西和布置房间,爱因斯坦虚心接受小女孩的批评和指导,两人成了好朋友的故事。本文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如果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即使年龄、地位、学识的差异很大,也可以成为朋友。
第十八课《山和海的书信》 晴空万里时,你穿着蓝色的礼服,上面织着朵朵的白云,这时的你,看起来真温柔;大风吹来时,你好像挥舞着大旗,激起千层浪,这时的你,看起来真神气;太阳西下时,夕阳为你洒下闪光的金粉,这时的你,看起来真美丽;月亮升起时,星空为你穿上银色的舞衣,这时的你,看起来真神秘。飞过我头顶的燕子,常常对我诉说你的宽广。流过我脚下的小河,也常对我细诉你神秘的传说。
晴空万里时,你看起来青春翠绿,像个意气风发的青年;风雨交加时,你巍然屹立,像不屈做最好的自己
精品文档
不挠的勇士;山雾飘起时,一朵朵白云在身边千变万化,你就像神奇的魔法师;夜幕降临时,你穿上黑色的外衣,好像是英勇的武士。
飞过我身边的燕子,常常夸奖你的勇敢;来我家做客的小河,也常常赞赏你的大方。
中心思想:本文以书信的形式,写出了山和海互相景仰的事实,告诉我们应该多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成为好朋友。
古诗诵读《别董大》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释:①董大: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④莫愁:要愁,要担心。⑤知己:朋友。⑥谁人:哪个人。⑦君:你。诗意: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会不认识你?
语文乐园
(六)同窗:指在同一个学校里就读的人 桃李: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巾帼: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须眉:指胡须和眉毛,为男子的代称 梨园:对戏曲班子或戏剧界的别称 杏坛: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代表学校或教育界 意气相投:意气:志趣性格;投: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一见如故: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志同道合: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同甘共苦: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肝胆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见。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肝胆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见。
患难与共: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分掉一半忧愁。(英国 培根)
解释:这句名言告诉我们的是友谊的奇特作用,希望我们能珍视友谊。第六单元生字:
16、勤劳 投入 陶醉 浑然 赏花 泰山 抒发 裂开
17、斯文 硬币 狗窝 阿婆 纳入 结束 耸立 顾客 布置 饼干
18、影子 优雅 端正 模样 拜年 泼水 挠头 奖金 勇敢 晶莹
第十九课:《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起脚向动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中心思想:本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做最好的自己
精品文档
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第二十课《听泉》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位。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中心思想: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写了作者去广东肇庆鼎湖山听泉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十一课《三潭印月》
中心思想:本文选取“三潭印月”这一景观,不仅再现了“三潭印月”的美妙景色,同时也写出我们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勤劳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
古诗诵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解释:①潋滟(liàn yàn)波光闪动的样子。②方好:正显得美。③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⑤奇:奇妙。
诗意:那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
语文乐园
(七)树立信心
建立制度
发挥作用
发扬传统
发明电灯
发现秘密
任务艰巨
条件艰苦
国家富强
生活富裕
态度坚决
意志坚定 山水
千山万水
山清水秀
天地
惊天动地
天经地义 思想
左思右想
奇思妙想
谈论
高谈阔论
谈古论今 名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解释: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解释: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第七单元生字:
19、潮水 海盐 横线 笼罩 启蒙 雾气 连贯 犹如 浩大 动荡 漫长 吼叫 20、泻药 悠久 循环 寺庙 宏大 山岭 法庭 住宿 流淌 山涧 铜币 勃发
21、广州 边境 杰出 干旱 大堤 宝塔 小型 透气 盘子 天堂
第二十二课《女娲补天》
做最好的自己
精品文档
中心思想:这是一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文章叙述了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急人类所急的高尚品质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第二十三课《木兰从军》
中心思想:本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叙述了一个家喻户晓、传诵不衰的动人故事。作者描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生动事迹,塑造了木兰爱祖国、爱亲人、智慧、勇敢、刚毅的英雄形象。
第二十四课《军神》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讲述刘伯承将军不用麻醉实施手术的故事,生动地体现了刘伯承将军超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高度赞扬了刘伯承将军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真正的“军神”
古诗诵读《元日》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曈曈: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诗意:鞭炮响转眼间一年已过,屠苏酒暖心房春风吹拂。
旭日升千门万户多明亮,人人把新桃符换旧桃符
语文乐园
(八)发人深省 亲密无间 心宽体胖 丢三落四 参差不齐 大腹便便 爱护 爱戴 抚养 赡养 事情 事件 成绩 成就
名言: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去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德国 歌德)
解释:勇敢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勇气是很重要的,我们要用勇气面对生活和困难。第八单元生字:
22、造句 轰走 震动 燃料 烧火 喷气 危险 冶炼 炼铁 射手
23、朝廷 长征 月份 列车 焦点 发愁 违心 门帘 脾气 为何 召开 昔日
24、重庆 练习疑心 审问 势力 施肥 摘除 垫子 勉强 钢铁 承包 肃立
做最好的自己
精品文档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词句积累
一、词语积累:
(1)描写写作的:深思熟虑 字斟句酌 妙笔生花 妙趣横生
跃然纸上 栩栩如生 文思泉涌 一气呵成
(2)表现人物神态的:眉开眼笑 怒气冲冲 暴跳如雷 手舞足蹈 兴高采烈(3)由单音节组成的:松竹梅 色香味 真善美 早中晚 上中下(4)日月星辰 酸甜苦辣 喜怒哀乐 风雨雷电 花草树木
(5)表现“喜”的词语:欢天喜地 喜出望外 眉开眼笑 兴高采烈(6)表现“怒”的词语:怒气冲冲 暴跳如雷 火冒三丈 勃然大怒(7)表现“哀”的词语:呼天抢地 哀痛欲绝 痛不欲生
(8)表现“乐”的词语:乐不可支 手舞足蹈 得意洋洋 神采风扬(9)描写小孩子的年龄及精神面貌的词语:豆蔻年华 初生牛犊(10)描写青年人的精神面貌的词语:风华正茂 神采奕奕 血气方刚(11)描写中年人的特点的词语:年富力强 成熟稳重 大腹便便
(12)描写老年人的精神面貌的词语:老当益壮 精神矍铄 鹤发童颜 风烛残年(13)含有动物的词语:动如脱兔 呆若木鸡 气壮如牛 胆小如鼠 凤毛麟角
多如牛毛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牛刀小试 虎头蛇尾(14)描写朋友关系的:意气相投 一见如故 志同道合 同甘共苦 推心置腹
开诚布公 肝胆相照 患难与共
(15)历史故事成语: 同舟共济 南辕北辙 程门立雪 卧薪尝胆(16)神话故事成语:女娲补天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八仙过海(17)寓言故事成语: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画蛇添足(18)含有“山水”的:山清水秀 千山万水 青山绿水 山高水深(19)含有“天地”的:惊天动地 天经地义 漫天卷地(20)含有“思想”的:左思右想 奇思妙想 日思夜想(21)含有“谈论”的:谈古论今 高谈阔论 奇谈怪论(22)含有“头尾”的:虎头蛇尾 鸡头凤尾(23)含有“添加”的:添油加醋 添砖加瓦
(24)含有“精细”的:精耕细作 精挑细选 精打细算(25)含有“始终”的:自始至终 有始有终
二、词语的比喻或指代的意思:
手足—兄弟姐妹;骨肉—亲人;桃李—学生;同窗—同学;巾帼—妇女;须眉—男子;
梨园—戏院或戏剧界;杏坛—学校;心肝—心爱的人;心腹—亲信的人;眉目—事情的头绪
三、诗句:
1、思念家乡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 王维)
2、夏天孩子们劳动的场面: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 范成大)
3、描写洞庭湖景色: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 刘禹锡)
4、描写月亮的诗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 李白)
5、表达人们渴求过上和平生活的诗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6、送别朋友,劝慰朋友的: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
7、描写西湖景色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宋 苏轼)
8、赞美西湖的景色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做最好的自己
精品文档
9、描写节日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 王安石)健康文档 放心下载 放心阅读
做最好的自己
鄂教版四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 篇2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习课文, 了解菊花的香味、形状、颜色、品性的特点。
3.初步感悟文言文的特点, 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
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借助译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文言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借助译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文言文。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于菊花的资料上传至班级云空间。
2.学生自学古诗、浏览资料并在个人空间中完成课前预习单。
【设计意图】
先学后教, 课前自主学习, 提升“个性化”的预习能力。
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利用云空间提供自学资源, 无论是色彩斑斓、姿态各异的菊花美图欣赏, 还是有关菊花的民间传说、民俗知识的介绍, 亦或是关于菊花其他古诗的推荐品读, 都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 自主掌控学习进度。与此同时, 学生在自学后完成课前预习单, 培养了学生自主预习能力, 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 教师则通过浏览学生空间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调整个性化备课, 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充分落实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让教学更具针对性, 让课堂教学效益更高。
【设计意图】
以生为本, 课中小组协作, 增强“语文化”的合作能力。
1.利用思维导图, 助力知识建构
关注每一个学生, 调动组内成员互学互助读通课文,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行个别化指导。通过在组内展示各自的思维导图, 理清课文脉络, 展示每个学生的初学成果。
利用思维导图, 助力知识建构。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 它图文并重, 借由颜色、图像、关键词的使用让思维变得更具个人特色和多面性。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 可以极大提高听课效果。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内容, 进行整体感知, 按照作者思路, 提取纲要, 画出思维导图。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找出学习重点和难点, 以备课堂上有针对地听讲和提问。思维导图就能清晰地展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关系, 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借助平板, 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思维结果展现出来, 获得成功感, 同时也能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预习情况, 敏锐捕捉优秀的思维导图, 抓住这种生成性资源, 适度放大, 顺学而导。
2.以生为本,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上的差异, 势必导致在学习期间的进度和效度不一致, 为了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学习, 让教学更加适应学生个体需要, 教师根据菊花的四个特点分门别类地放置学习包中的资源, 每个学生打开空间便能看到所有的教学资源, 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查阅不同的资料, 同时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出有启发性、开放性、有梯度的问题, 即课中实践单, 让学生在自学时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 保证自学的效果。
在充分自学感悟的基础上, 组内自主选择、合作探究, 教师适时点拨, 认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在肯定中转换, 在悬置中定向, 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教育思想的转型, “学习”成为一种从“倾听他者的声音”出发, 展开对话性实践的过程。这种“协同学习”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三人行, 必有我师, 思维在交流碰撞中, 可能会产生新的思维。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让低学力的学生发挥“被主动性”, 交流自学结果的同时跟随能力稍强的学生挑战更高程度的学习, 而优等生在教会其他学生的过程中, 对自己的自学成果可以进行梳理、修改、归纳, 可以深化理解, 促进组织力、学习力、表达力的提高。
3.在对话中尊重和鼓励学生个性的发挥
《菊》每个版块学习内容及方式各不相同, 小组自主选择、合理分工、合作学习, 教学展开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思考、见解和价值取向多向交流和碰撞的过程, 教学氛围更加动情、活跃、开放。以小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尊重个性化体验和真实感悟, 鼓励质疑, 变学生被动参与为积极主动参与, 变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为学生自主学习, 多向交流, 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师生互动。
关注学生合作沟通, 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不断加深对于文言文的理解, 提高个人的创造力和觉解力, 提升团队价值, 提高语文素养,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设计意图】
着眼发展, 课后延伸探究, 推进“深入化”的思考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篇3
一、借助拼音拐杖
1.前面是谁?按拼音写词,再邀他一起走吧!
qín láo()的大爷dǎlāo( )着随fàn làn()的洪水jūnyún()piāo fú()在河面上的shū cài()叶。
2.朋友还有其他叫法呢,按拼音组词进行区别。
系xì()鲜xiān()
jì( )xiǎn()
二、感知祖国文字
1.为加下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意思。
树冠(A.第一位;B.帽子;C.像帽子的东西)
三顾茅庐(A.照管;B.拜访;C.看)
2.上车可别坐错了位置哟,用“怜”组不同的词,再帮它们找个合适的座位。
①这个穷苦的小孩真()!
②我们决不能()那些恶人。
三、积累运用词语
1.朋友丢了东西,帮他补上。
循()蹈() ()砍()伐
身先()()慕名()()
惊()骇()()山()岭
2.车上来了几位拳击手,帮这几位朋友找相反的训练对手。
①我们要自觉()各项制度,决不能违犯。
②过去,张虎不爱卫生,同学们都讨厌他;现在改了,大家都()他了。
四、句子集会演练
1.趁乘车的空闲玩个“变相”魔术吧,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格罗培斯设计出最佳路径。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
②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为句子减肥: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会模仿吗?来一个模仿秀吧!
①虽然我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但是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践拓展
1.我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等。我最佩服的人是_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
2.班级活动遇到难题,我要求大家一起想办法,就用格言“_____________”来说服大家。
3. 从6月1日起,我国限制使用塑料方便袋。你怎样看待这一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上树掏鸟蛋,你看见了,会怎样和他对话?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评价
1.本学期,我们欣赏了竺可桢爷爷关注的________、格罗培斯设计的________;认识了《三顾茅庐》的________、孙中山的秘书及夫人________;通过《特殊的葬礼》明白了________的重要,从《苹果里的“五角星”》知道了________……收获可真不少!
2.《江南春》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最能引起人们遐 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天鹅的故事》完成阅读理解。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①“呆呆地”写出了什么情景?
②冰面变化的过程是:裂开一条小缝→_______ →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出了老天鹅是在_______。
③参加破冰的天鹅越来越多,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把天鹅的声音比做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破冰场面_________。⑤为什么把老天鹅称为“破冰勇士”?
七、课外欣赏
华佗的“五禽戏”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作出了重大贡献。
华佗不仅精通医术,而且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作用。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也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后来,华佗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五禽戏”。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
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见“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1. “枢”指门上的转轴;“蠹”是蛀。结合上下文理解“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
2. 华佗由门闩晃荡联想到了什么?
3. “五禽戏”是华佗观察了哪些动物的运动姿态后发明并编出的拳法?
4.从哪里可以看出“五禽戏”有益身体健康?
鄂教版四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 篇4
1陶渊明说过“ ”,关汉卿也说过
“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
发愤努力吧!
2俄国作家克雷洛夫的 告诉我们只有
通过劳动所得才是最有成就感的。
3居里夫人说:“我们要把 ,然后再把
。
4文文很聪明,但学习不太用功,老师劝勉他说:“玉不琢,不成器。
。
5如果要在书房里贴一句名言,可以写:“ ”。
6大教育家孔子教育学生学习和老师育人的正确态度的名言是
。
7有位同学认为自己没有其他同学聪明,老师勉励他说:“聪明 , 天才 。
8提醒人们小事故会酿成大祸的名言是
9“富贵不能淫,贫贱 。”孟子的这
句话,铸造了许多正值、刚毅的志士。
10孟子的告诉人们做人做事要守规矩的名言是
11王维,唐代著名的 诗人。他的作品《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 诗,
从诗句 中能体会到。
12与唐朝皇帝以“镜”为题,对对碰。
以铜为镜, 。以古为镜, 。以人为镜, 。 1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大文豪________。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我们写作文时不能
平铺直叙,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
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14关于农业气象谚语我知道很多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清代诗人赵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人
才辈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16冰出于水寒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古代诗人有很多咏春的佳句,你记得几句?比如:春色满园关不
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8时间极其珍贵,可是有的同学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们沉迷于各种游戏当中的时候,我真想对他说: 。 19这个学期你一定积累了不少谚语、歇后语或其他的语言精华,请把你最喜欢的一条写下来: 。(名言) 20本学期,学了不少课外书,你印象最深的是 ,
它告诉了你什么?
212223《墨梅》中赞赏墨梅高风亮节、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的诗句是
24在括号里写出诗句所描写的节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25少年——像六七点钟的太阳,红彤彤冒出山冈。少年——像
少年——是
26我国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景物的诗句,你能根据下列事物写出相应的古诗句吗?
例: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草:
春花:
春水:
27花有重开日, 。
28成语“ ”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而暂时保密的方法。这个成语出自古代名著《 》,作者是
29“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30我从俄国作者屠格列夫的名言“明白了做人要有自信的道理。
3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是“ ”
32本学期我认识了许多朋友:有的 小红军, 的雨来,
的婵德拉;有87岁高龄的 ,书法家 。有
射箭技术高超的 ,和能诗能文的 。
33许多课文还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万年牢》中父亲时时我
;《巨人的花园》让我明白了 ;
34《滥竽充数》让我懂得了: 。《变换多彩的地球》让我明白了: 。从《小松树》一课中我明白了: 。《莫泊桑拜师》让我懂得了 。
35王维,唐代著名的 诗人。他的作品《送元二使安西》是
一首诗,你从诗句“ ”中能体会到。 36《游园不值》中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一片盎然春意的诗句是
37“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中的“绿”,诗人曾想到过用“入”、“到”、“吹”、“满”字,最后才定位“绿”。比一比,你觉得哪一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38,想到了39《浪淘沙》中诗人运用大胆的想象,表现黄河非凡气势的诗句是 。
40知道了要正确的面对成功与失败。
41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
有的 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 ;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42中国结再配以各种饰品,那更是
43中国结由一根丝绳缠结而成,不管这根绳43唱词像珠子似的从一颦一笑中,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 ),( )地上,( )空中,( )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44在本册书中,我们学的《少年》和《给家长孩子的信》这两篇课文,它分别是我国著名作家 和 的作品。
45 ,这样 ,感情又那么 。
46 默写一首你喜欢的课外积累的诗!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篇5
1、木材和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2、造纸厂是怎样造纸的?
答:原料、蒸煮、制浆、造纸。
3、你怎样做一张“再生纸”?
答:把废纸撕成小碎片泡入清水中;把泡软的纸搅拌成纸浆,倒入有过滤网的容器中并晃动过滤网使纸浆均匀;用旧报纸吸干水分,晾干后可得一张“再生纸”。
4、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节约用纸有什么意义?
答:我们应该回收废纸、废纸的利用、节约用纸。
因为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
第12课、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
1、说说大个子和小个子能一起玩跷跷板的奥秘?
答:大个子离中心点近,小个子离中心点远,这样大个子和小个子才能在一起玩跷跷板。
4、说说杠杆秤称重物、用扁担挑水两种现象中,两边物体平移的道理。
答:杠杆秤称重物时,物体离中心点近,秤砣像钩码一样找到离中心点距离适当的位置使杠杆平衡,从而通过视读刻读的方法称出物体重量。用扁担挑水,重的水桶一边离中心点(人身体)近,轻的水桶离中心点(人身体)远,能保持平衡。
第13课、玩气球
1、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交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有什么现象发生?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你怎样做实验证明这种推测的?
答:气球吹不起来;这种现象说明塑料瓶内的空气占据空间;将塑料瓶扎一个小孔,再吹气球,并将手放在孔前,可以感觉到气流,说明空气会流动,气球被吹起来。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4、空气具有什么性质?
答: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第14课、打篮球
1、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
答:因为给篮球打气,使篮球内空气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所以篮球能弹起来。
2、怎样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答:将空气抽入没有针头的注射器里,用力推压,发现空气在密封的注射器里可以被压缩;松开手后,压缩的空气能使活塞弹回,实验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3、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后的空气有什么性质?
答:密封在容器(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当受到压力时,会被紧紧地压缩在一起,使占据的空间变小。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第15课、小小降落伞
1、做降落伞需要哪些材料?(降落伞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答:伞面、伞绳、悬挂物。
2、在玩降落伞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研究?
答: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3、为什么样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为什么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悬挂物的质量不同,伞面的材料不同,伞面的大小不同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4、用实验证明降落伞下降的快慢?
答: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悬挂物的轻重有关:悬挂物越重,降落伞下降的越快。
实验方法:不改变伞面和伞绳,改变悬挂物的重量,在同一高度投放降落伞,比较下降所需要的时间。发现悬挂物轻降落伞下降的慢,悬挂物重降落伞下降的快。
第16课、玩“潜水艇”
1、制作“潜水艇”的需要哪些材料?制作“潜水艇”过程怎样?
答:有橡皮管、线绳、塑料瓶、锥子、盛有水的水槽、轮胎上的气桩。
制作过程:①将一个塑料瓶横放在桌面上,用锥子在下面均匀地打出2个大小相同的孔。②在上面打一个孔,将气桩底部垫一块橡胶皮从瓶里穿出来,从上面用螺母锁住。③插入橡胶管,并用蜡将四周密封。④在瓶子的两侧用绳子固定一个重物。即成。
2、在玩“潜水艇”的过程中,“潜水艇”里有什么变化?
答:将“潜水艇”放入水中,向“潜水艇”里吸气,水从下面小孔进入瓶中,“潜水艇”下沉。向“潜水艇”里吹气,水从下面的小孔排出,“潜水艇”上浮。
3、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答:因为当“潜水艇”上浮时,里面的水少;当“潜水艇”下沉时,里面的水多,所以是“潜水艇”里面的水的多少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第17课、沉浮的秘密
1、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可能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可能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
2、为什么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
答:相同大小的物体,比水重的会沉,比水轻的会浮。
(或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鄂教版四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 篇6
《观潮》这篇课文选自省编教材六年制第七册第10课。这篇课文介绍了农历八月十八举世文明的钱塘江大潮,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文章一开头,即以“天下奇观”四字统领全文,接着围绕“奇”字,用三个逻辑段介绍了观潮的过程,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奇”,既是文章的主线,又是文章的中心。
潮来之前,“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作者通过对江边远、近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气氛,目的在于同大潮到来时排山倒海的气势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字。这段,作者还通过“人山人海”的人潮,及观潮人“昂首东望,等着,盼着”的急切心情的描写为大潮的到来创设了一种特有的情境,进一步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字。
潮来之时就更“奇”了。这一段作者根据细心观察,把潮水由远及近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描写,非常具体形象地记叙了潮来之时的情景。我们可以从作者抓住描写的两个方面来体会潮水之“奇”。声这方面,作者三处写了潮声,从“闷雷滚动”到“响声越来越大”再到“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作者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声音的变化,再现了震耳欲聋的声音,这巨大的声音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潮水之大;这巨大的声音突出了什么?突出了一个“奇”字。形这方面,从“白线”移来横贯江面,到“白浪”翻滚形成城墙,再到“浪潮”飞奔而来,作者按由远而近的顺序再现了大潮的势不可挡,进一步突出了一个“奇”字。
潮头过后,余波“漫天卷地涌来”,可见潮头虽去,气势犹在。再“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七八米高”,足见潮势之猛,留给我们的仍是一个“奇”字。
二、设计意图: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三、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第二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受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指导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潮来时的气势。
2、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映观潮时“人山人海”的镜头。师述:同学们,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都要到我们浙江省海宁市的盐官镇观赏“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潮(板书:观潮)
2、提问。(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的游客?)
3、这节课我们要重点领略钱江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二)重点学习课文第二段(第2、3自然段)。
1、请同学们打开书,找一找描写潮来时景象的段落(第2、3自然段)。
2、大家打算用怎样的方法来学习这两个自然段呢?(指名学生说说方法,如果学生不会说,就用提建议的方式提出要求,如果学生能说,就引导到用“读”的方法)我有一个建议,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两个自然段,然后把自已特别喜欢的语句反复读几遍,努力把它读得有气势些,再读给大家听,并且说说理由,怎么样?
3、学生自学后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后再齐读。
在交流中随机抽出3个句子进行重点指导:(指名读后,让学生评价是否读得有气势,改进并提建议后再读,教师相机指导)
①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教师指导: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滚动)指导读好这句话。
②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看图片指出位置)。看到白线出现时,人群有什么反应?这个场面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人声鼎沸)指导朗读。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意思。想象一下“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是怎样一种壮观的场面!再想想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大潮是怎样的一种气势!(再看录像感受)
指导朗读:个人准备后指名读,评价后小组赛读,最后齐读。
4、指导背诵。
①教师引入: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让人如身临其境,难怪你们喜欢这些句子。可是,我们刚才读句子的时候,把顺序给打乱了。作者写观潮的顺序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听的练习。我读一段话,请大家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把它记下来。(学生每人一张填空练习纸)
投影出示句子(括号内的词供参考,不出示):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②教师读句子(包括括号里的词语),学生听后记下词,填在括号里。(指名板书)
投影句子(出示括号内的词语,校对)。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水的。(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时间的推移和潮水位置的改变来描写潮水的变化。)
③引读这段话(教师读括号里面的词,学生读后面的句子)。
④划线的部分留下括号里的词,再请学生背诵后面的内容。(机动:学生看书试背)
⑤现在我们一边看录像,一边有感情的背诵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感受钱江潮的气势。(如果不会背,可以看看书,会背的站起来背)
(三)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A、教师启发:刚才学的这两个自然段中很多词语用得十分精彩,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老师投影出示词义,学生知道的就站起来说该词语。
1、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人声鼎沸)
2、有风浪,水面很平静。(风平浪静)
3、形容声音很响。(山崩地裂)
4、面与天际会合,指地平线。(水天相接)
5、从这岸到那岸在江面上横着接通。(横贯)
6、分先后地一起前进或同时前进。(齐头并进)
7、形容水势很大。(浩浩荡荡)
B、(用投影出示一段话)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然后联系整篇课文,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把它说完整,说清楚。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风平浪静)。潮来时(浩浩荡荡),潮水声犹如(山崩地裂),海堤上尽管(人声鼎沸),但是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前后讨论后交流,出示答案后再把这一段话连起来说一遍。
(四)质疑,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观潮》,你有什么想法?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阅读有关课外书,进一步了解大自然。
(五)作业。课堂作业本第3题、第6题
五、板书:
从远处 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 水天相接
10、观潮 (潮来时) 再近些 白浪翻滚
越来越近 浩浩荡荡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7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读写结合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建构执著的主题
(一)师生交流,揭题并质疑。
(二)学生初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三)检查学生初读情况。相机指导难写的生字。
(四)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1、质疑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重要手段。文题中是文章的题眼,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引导学生抓住文题质疑有助于学生直奔文章的重点。
2、扎实进行初读,扫清读音障碍,引导学生在默读中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
二、细读,洞察执著的内心
(一)生自主学习课文,要求
1、边读边划,找出文中体现青年人特别的句子,把它划下来;
2、边读边写,写出对句子理解与感受。
(二)反馈汇报,相机指导
1、观察中感受一份专注
重点指导句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并请其他同学补充。
(2)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明白“呆呆地”与“静静地”的含义
(3)关注“老是”,引出他长期观察的句子“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通过对句子中三个时间词的引读,让学生体会青年对鱼的喜欢是逐层深入的,进一步体会到神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
1、抓住“呆呆”与“静静”这两个神态描写的词语,让学生体会青年看鱼的认真。2、学生对青年的那份认真体会得并不深,只体会在一种“喜欢”的程度,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从“一整天、每个星期天、一年”中,逐层深入体会青年对鱼的痴迷与沉醉。
2、品读中展现高超的画技
重点指导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2)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理解“工笔细描”与“挥笔速写”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妙用及青年的画技高超。
(3)学生想象青年在画画时的其他动作,从动作描写中体会其品质。
(4)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进一步体会“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运用体悟与内化,先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区别两种不同的技法,再让学生联系文本进一步了解两种技法。更重要的是学生不仅从表面了解这两个动词的含义,而且体会出它的表达效果。
3、读写中体会一种境界
重点指导句子“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当时人们议论的情境,把它写下来,注意运用神态、动作等的方法进行描写。
(2)全班反馈交流,并在引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深入体会其画技高超。
(3)品味“融”字,体会青年爱鱼到达深层次的境界。
设计意图:
1、双引号的作用是本单元“我的发现”中提出来,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其意思。教学中以“特别”为切入点,原因之一是青年在看鱼、画鱼、谈鱼中处处体现其特别之处;原因之二是以其作为切入点,随着对青年特别之处体会的深入,“特别”中带双引号的意义也润物无声般地让学生理解了。
2、读写结合是本环节的特点。基于文章是通过侧面描写进一步烘托青年忘我投入,另外,体会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因此,小练点就能体现出能力的迁移。
三、提升,追寻执著的根源
(一)结合青年所做的事,让学生谈谈懂得了什么。
(二)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
2、把描写聋哑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抄了下来
设计意图:
1、本环节在于让学生在体会青年人勤奋、专注的基础上,联系其活实际,畅谈自身的体会,内心青年的品质。
2、作业的布置有助于积累人物描写的好词佳句,为单元习作做铺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谈话交流,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对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感悟。
二、思考。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课文。
从作者的角度理解课文,了解其情感的变化,体会他是如何进行观察的。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好词佳句。
五、拓展阅读。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重点 篇8
中心思想:本文叙述了小女孩主动帮助爱因斯坦改变穿戴、收拾东西和布置房间,爱因斯坦虚心接受小女孩的批评和指导,两人成了好朋友的故事。本文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如果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即使年龄、地位、学识的差异很大,也可以成为朋友。
第十八课《山和海的书信》
重点段落:(文章的重点段落要求必须会背诵,会默写!)
晴空万里时,你穿着蓝色的礼服,上面织着朵朵的白云,这时的你,看起来真温柔;大风吹来时,你好像挥舞着大旗,激起千层浪,这时的你,看起来真神气;太阳西下时,夕阳为你洒下闪光的金粉,这时的你,看起来真美丽;月亮升起时,星空为你穿上银色的舞衣,这时的你,看起来真神秘。飞过我头顶的燕子,常常对我诉说你的宽广。流过我脚下的小河,也常对我细诉你神秘的传说。
晴空万里时,你看起来青春翠绿,像个意气风发的青年;风雨交加时,你巍然屹立,像不屈不挠的勇士;山雾飘起时,一朵朵白云在身边千变万化,你就像神奇的魔法师;夜幕降临时,你穿上黑色的外衣,好像是英勇的武士。飞过我身边的燕子,常常夸奖你的勇敢;来我家做客的小河,也常常赞赏你的大方。
中心思想:本文以书信的形式,写出了山和海互相景仰的事实,告诉我们应该多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成为好朋友。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①董大: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④莫愁:要愁,要担心。⑤知己:朋友。⑥谁人:哪个人。⑦君:你。
诗意: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会不认识你?
语文乐园
(六)同窗:指在同一个学校里就读的人 桃李: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巾帼: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须眉:指胡须和眉毛,为男子的代称
梨园:对戏曲班子或戏剧界的别称 杏坛: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代表学校或教育界
意气相投:意气:志趣性格;投: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一见如故: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志同道合: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同甘共苦: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肝胆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见。
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肝胆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见。
患难与共: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分掉一半忧愁。(英国 培根)
鄂教版四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 篇9
一、明确中年段《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要求:(略)读的方式要求 ——
有感情地朗读、学会默读、学习略读
读中培养的能力——学习质疑、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读中量的要求 —— 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不少于40万字。
在学习课标时教师要考虑这些目标我如何落实到每一节课中。一学期结束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反思这一学期教学目标是否落实,落实的情况如何,不能使学生留下学习的债务。
二、教材分析
鄂教课标版四上语文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按照“整体建构,注重体验,强化探究,主动发展”的理念编写而成。
(一)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按照单元主题组编。有8个话题——语言的魅力、人人平等、爱的世界、动物天地、勤学善思、良朋益友、锦山秀水、英雄品质编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阅读、古诗诵读、乐园三大部分组成。话题是单元的中心,课文是单元的主体,古诗是话题的延伸,乐园是单元的实践。
(二)教材特点:
1、选文特色:充满童真童趣: 《书本里的蚂蚁》《太阳,你好!》《阳光洒下来》《童年读水浒传》《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充满人文关怀 :《语言的魅力》《检阅》《父爱深深》;语言生动优美 :《山和海的书信》《观潮》《听泉》《三潭印月》;题材广泛:《诗人》《儿童和平条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娲补天》
《木兰从军》(伟人故事 神话故事 民间故事),大部分课文感情细腻,需要潜心研读,越读越有味道。
2、诗词诵读的编排特色: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本册教科书选择了8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初秋行圃》《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日》等,单元古诗与学习时节特点相联系,第三单元《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别董大》《元日》;单元古诗与单元话题密切,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与单元中《观潮》《听泉》《三潭印月》写景内容密切联系。
3、语文乐园设立了“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五个栏目。“我来试试”为进行体现年段特点的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平台,按照字、词、句、段、篇的顺序设计的,词训练以积累成语为主。句子训练主要是积累中外名人名言。“乐园”体现语言规律,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奥秘,体现快乐学习。“探究与发现”有以下内容:乐园一
认识反问句
乐园二
了解表达和平的方式
乐园三
感受关键字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乐园四
探究表示顺序的词在句中的作用
乐园五
学习修改句子简单的错误
乐园六
认识排比句
乐园七
学习通过排比比喻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乐园八
学做读书卡,学习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探索语言的规律。
4、本册有8次口语交际
乐园一
请读一读这本书
乐园二
小鸟是我们的朋友
乐园三
美丽的校园
乐园四
游戏
乐园五
是怎么一回事
乐园六
真舍不得他
乐园七
赞美的话
乐园八
我不向困难低头
特点:
1、训练内容丰富,训练方式多样。
2、文字表述和情境图像结合的呈现方式给训练提供了方便。
3、根据单元话题设置交际内容,利于发挥单元教学的整体效益。
5、本册有8次习作训练
乐园一
我喜欢的歌
乐园二
我自己
乐园三
秋天的节日
乐园四
落叶
乐园五
桥
乐园六
我的好朋友
乐园七
我爱我的家乡
乐园八
我尊敬的人,所有的习作训练都只提示内容,确定范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命题。所有提示语提示学生的思维方向和思考内容,相当于写作提纲。环绕单元话题设置写作内容。写实作文与想象作文紧密结合,以写实作文为主。综合性学习有四次:乐园二 语文真有趣
乐园四 书本中的动物(学写研究报告)
乐园六 人民币上的风景名胜
乐园八 调查社会用字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实践活动,强调实践,强调动手。其活动过程包含了听说读写各项实践活动,学生必须具备综合实践能力。完成综合性学习的关键是学会合作,学会收集整理信息。
三、教学建议
阅读教学——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时应注意: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 教师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促进者
不管是哪层次对话都要遵循
语文教学的规律:整体-部分-整体。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1)由听课的感受谈起
平时听课中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肤浅,没有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不能做出评价;教师解读教材不准确,抓不住课文的主旨;在教学中目标模糊,内容上兜圈圈,自己讲的头昏昏,学生听得雾茫茫。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难点不能突破,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不深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课教学效率的高低,与教师在课前是否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是很重要的,教师解读要文本时要静下心来,要钻进去,深下去。语文课堂首先是我们教师的语文课堂,我们对教材理解得多深,把握的多远,我们在课堂上就能带领学生走的多远,领悟得多深。于永正: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法。
(2)教师解读教材有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教师自己读懂教材
教师首先要与教材的编者对话,了解教材的编写思想、编排体系、选文的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的设计意图等。接着要钻研每一篇课文。首先通读课文,对全文有整体印象,再细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作者是怎样写的?教师解读文本时首先要抛开所有教辅资料,独立深入解读文本。支玉恒说过:“我备课,在读文设计方案之前,决不翻阅任何参考资料,就是自己认真阅读教材。先认认真真地读一遍课文,然后合上书回想文章的整体内容,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再细读,看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铺设了什么样的细节,用什么方法描述等”。支玉恒老师四十岁从一名体育教师转成为语文教师,成为语文教学专家,这与他每次教学时都能独立解读文本是分不开的。教师要能独立解读文本,不断提高解读教材的能力。只有深入独立阅读才会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自己都不能读懂文本,那就谈不上做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了。
独立解读文本,不是完全摈弃教辅资料,只是要求教师必须先独立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思考,再参考其他资料,使阅读更全面。如果一拿到文本就翻阅各种资料,往往是别人的阅读代替自己的阅读,久而久之,自己的阅读能力就会减退。在自己独立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广泛参考别人的理解,吸取有益的成分,完善自己的理解。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要全面深刻。教师只有全面深刻的解读文本,才能把握文本的基本解读,才能合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因为个性化解读是基本解读的升华,个性化解读前提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举例说明
第二个层面:充分预设
教师自己解读教材后体验阅读中的酸甜苦辣,感受到学生在读书过程中的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接着要充分预设学生的解读。拿到一篇课文教师可问自己:学生会如何理解课文,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我怎样促进学生的理解?文章的重难点是什么,如何突破?如何在促进学生理解课文中落实教学目标?教师要依据教材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重新整合教材,然后再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创新素质的角度,设计出能够促使学生认真探究的核心问题,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灵活地使用教材这一潜在的文本,提高对教学的认知水平,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听说读写的活动。这样教学设计才会更有针对性,课堂上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只有全面深入解读教材,才能有更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举例说明
2、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1)充分自学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教师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促进者。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充分,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实际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刚把课文看一遍,教师就开始提问、讲解,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和所提的问表现出茫然的神色。这种教学肯定是脱离文本,架空分析的一种形式。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文本,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前预习的方式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自学的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阅读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学生能够读独立阅读。预习的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逐步培养和提高。开始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的思考和留下的痕迹都是浅层的,阅读目的很模糊。教师在引导时要把握年段阅读要求,将阅读方法和所需培养的能力有机的结合来。四年级学生阅读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学会默读、学习略读,读中提出自己的疑问、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如果学生在三年级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的能力,到四年级指导学生预习时可做以下提示: a、把课文大声读三遍,做到正确流利,想课文主要写什么? b、自学生字新词,做到会读会写。
c、默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做记号,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积累,借助字词典理解词句意思。d、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边读课文边思考。e、学习课文中你有哪些想提的问题。f、划出本课你欣赏的词句。
这五步提示是对学生自学方法和过程的指导,是紧扣第二学段学生阅读所要达到的能力提出的。每次预习也可根据课文特点作一定调整。如果学生以前没有预习的习惯,教师可以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多项任务引导,逐步提升预习能力。
(2)课堂交流
在教师和学生分别都充分解读了教材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课堂交流了,包含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生本交流等。
交流的第一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预习状况。学生课前做了预习,教师要认真督促检查: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可以了解学生识字的情况,了解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和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感受程度;要求学生质疑,质疑与思考有密切的联系,不会思考的人难以提出问题,根据学生所提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预习的深度。还可采用学生汇报的方式。要求学生汇报自己如何自学的,自学中通过什么方式解决了哪些问题,遇到了哪些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彼此之间能互相学习交流自学的方法和自学的内容。
交流的第二步: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教师要适时指导。
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应该了解到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哪些内容已掌握,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再把教学目标和学生预习情况结合起来考虑,还有哪些目标没有达到,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该采取哪些措施。教师的指导应该对学生的自学起到梳理和调整的作用。在学生交流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要集中解决。要求学生提问时,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问题还很多,教师要能从纷乱的提问中捕捉那些对理解课文起到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同时还要训练学生提问的能力,开始学生的提问可能是浅层的,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防止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不加思考就提出问题。举例说明略
课堂交流中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时,还要考虑如何把课标中要达到的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a、“读”的能力
四年级学生应具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的能力,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课程标准》指出:“在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默读的训练。带着问题默读,在读中思考,边读边提出自己的问题,找出答案。在默读中要求学生动动笔,圈圈、点点、划划、写写,使学生读思写结合,动手动脑相结合,通过“圈点批注”,在 “静思默想”中“潜心会文”。
实际教学中,略读是容易被忽视的。如何指导略读?略读和默读总是连在一起的。略读的训练时机应放在初次接触文本时,要求学生一目一行地默看,然后说出文章的大意。开始训练时,可要求学生略读某段,说出大意,然后略读几段,最后略读全文,并都能说出文章大意。略读能力在循序渐进中提高。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学生都能做到,但如何达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还需教师不断的引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建立在充分解读基础上的。除此之外,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不管是初读还是精读或者是整体回归读,教师有感情地范读都会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感情朗读的欲望。
b、理解词句的能力
词是句子的基础。理解词语的方法一般有3种:借助工具书,根据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理解。因为借助工具书和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词句最终落脚在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词句常常只是停留在对词语的字面理解上。如:第七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作者借德国街头临街窗上摆满花这一小视点赞扬了德国人创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境界。文中有“应接不暇”一词学生以前没学过,学生通过查字典得到的解释是:原指景物很多,顾不上欣赏。后形容太忙,应付不过来。这样只是理解词语的表层意思,是不行的,要回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理解。教师可提问:“应接不暇”在课文中怎么理解?学生通过读课文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理解:在德国临街窗上的花太多了,让人看都看不完。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从“应接不暇”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学生从文中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从这个词可看出德国人爱花的真切,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从这个词还可体会到:德国人创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境界。这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同时也在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的主旨,在理解课文内容中更深入地体会到了词语的含义。两者相辅相成。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一定还要回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所以平时教学中要重点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
c、概括复述的能力
四年级阅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的能力。要训练学生复述的能力,首先得训练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说出文章的大意,在学完课文后再要求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何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举例说明(略)复述课文时首先引导学生想课文主要内容,再想主要内容分哪几部分,每一部分又讲了哪些内容,这样在学生脑中搭起课文内容的框架,复述就容易了。
d、积累的习惯
中年段是语文积累阶段,在课内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优美词语,精彩语段,还要引导学生将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也积累下来。平时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积累本,将优美句段集中本上,经常阅读,有时还可以建议学生背熟。每周检查交流,可引导学生将积累本趣味化,根据内容描花添彩,贴卡通画,增强学生趣味性,积累贵在坚持,只要坚持了一定会有效果。
古诗教学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中国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本册中8首古诗,古诗诵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诵读中识字,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入情入境,诵读中积累。对诗意的理解,可让学生配合情景图和文字自己领会。诵读过程中,可让他们简要说说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及对作者感情的体会。要引导学生从旧知向新知过渡,从课内向课科外拓展,以提高诵读效果。如:《初秋行圃》教学这首古诗时,可让学生回忆曾学过的有西关“蝉”的古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
《所见》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是从诗的内容扩展,《别董大》这首诗描写的是大雪纷飞中发生的故事,学习这首古诗时可让学生回忆描写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诗,《子夜吴歌》这首诗拓展时可让学生回忆李白所写的诗,或者让学生举例描写戍边题材的古诗。学习一首古诗让学生搜索相关内容的诗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也便于学生记忆,学生的积累也更丰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习作教学
1、把准方向
首先需要我们每位教师系统学习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的每一条规定,尤其对本学段的习作要求,一定要一条条学习,一点点分析,彻底读透这些要求,明白这些要求具体指的什么,明白自己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体现这一切。不知道这些要求,我们的习作课堂肯定会走样。另外还有习作教学建议、习作教学评价也需要我们反复研读。
2、读写结合
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对教材中每篇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特点应掌握清楚,本学期要向学生介绍哪几种表达方法也要清楚。再考虑本学期将向学生介绍的几种表达方法在哪几篇课文表现比较突出,在引导学生理解那几篇课文时有目的向学生介绍表达方法。例如:
第五课《太阳,你好!》和第十八课《山和海的书信》运用了并列的方式,可引导学生仿写的方式进行练笔。第五课让学生按课文内容仿写:他知道小朋友们爱吃水果,就发出光,送来温暖,叫瓜田长出了蜜,果林挂满了甜;他知道小朋友(),就();他知道小朋友(),就()。这样仿写既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训练了学生写的能力。第十课仿写形式:月亮升起时,星空为你穿上银色的舞衣,这时的你,看起来真神秘。朝阳升起时,()这时的你();太阳当空时,(),这时的你()。第十课《蝉》这篇课 文第2、3、5、6自然段都运用了总分的方式构段,学习课文时可指导学生运用这样的方式写一篇短文或一段话。第二十一课《三潭印月》在表达方法上有这样的特点:全文按总分总的方式写的,第二、四自然段运用设问的方式构段。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体会这两种表达方法,学完课文后可指导学生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练笔。每篇课文在表达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有机结合,总会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指导学生小练笔,长期坚持训练,学生不仅可学到很多表达方法,在习作中学生还会很自然地运用这些表达方法。学生的小练笔要及时评析,评析重点放在学生是否把本节课中介绍的表达方法在合适地运用。
3、精心组织习作指导和讲评课。
教师要精心设计每次习作指导和讲评课,本册习作中有许多提示语,如:第二单元,《我自己》,提示语有“我的外貌;我喜欢的颜色;我爱吃的食品;我喜欢的体育活动”提示语的目的是提示学生可按这几个方面写。如果在写作指导中首先让学生看习作要求及提示,所写的习作很大一部分就像是按提示回答问题一样,作文呈现罗列式的,段与段的衔接很生硬,习作不能浑然一体。指导习作时教师首先要反复揣摩习作要求,对本次习作的重难点要了然于心,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习作主题展开话题,打开学生思路,由说到写,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习作,使学生感受到习作很简单,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要重视作文讲评课的作用,认真上好讲评课。
4、日积月累出效果。
平时可坚持让学生写日记,中段学生可写日记或周记,日记要不拘形式和内容的,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体会到日记就如自己的好伙伴,喜怒哀乐都可向她表达,教师要勤于批阅日记,批阅时首先要尊重学生,如:如果学生写的内容不希望老师看,学生自己就把那页内容折叠起来,不希望在班上交流的就在本上做记号,教师要严格守信,尊重学生。在批阅日记时,要能把学生当朋友,批语能给学生关怀、鼓励和指导。为学生排忧解难,长期坚持学生会对写日记感兴趣,对教师的批阅充满期待。还可利用一点时间展示学生日记,定期把写得有进步的学生的日记向家长反馈。
四、教学中要注意的几点:
1、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要有原则性
本册教材中有多篇课文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解读。阅读是学生个性话解读,但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要有原则性,对偏离文本基本解读或与基本解读相违背的解读要能正确引导,不能无原则的尊重。如第十六课《伯牙断琴》文中描写了因钟子期去世,伯牙悲痛万分,他扯断琴弦,把琴摔在地上,说:“知音已去,我弹琴还有什么意思呢?”从此,伯牙不再弹琴。从全文的角 度来体会,伯牙因失去知音而悲痛万分,竟然连自己苦练多年的无比热爱的弹琴之路都决断了。可见在他心目中知音比自己热爱的艺术生命更重要。学生在讨论伯牙摔琴之行为时,有的出现这样的解读:认为伯牙太傻,不应该摔断琴,他们认为“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的观点只能针对摔琴这一独立的行为,用来劝慰伯牙是可以的,如果是用来评价伯牙的就是对文章的错误解读。学生出现这样的解读,主要是学生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待几千年前的人和事,没有深入理解到伯牙练琴的不容易,遇到一位知音更不容易的感受。如果学完课文学生从全文的角度得出这样的想法,就是与课文基本解读相违背的。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课文内涵还未深入理解,还没有理解伯牙为什么要摔琴。《山和海的书信》课文主要讲朋友之间要学会互相欣赏。学完课文有学生提出是朋友应该既要学会欣赏对方的优点,也应真诚地指出对方的缺点,不能一味地说好话。学生这种解读就是对基本解读的升华,因为他首先肯定了文中的主旨朋友之间要学会欣赏,在此基础上还能更进一步地指出朋友之间还要能指出对方的缺点。这样的解读就应该鼓励,因为这说明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还对课文有更深入的思考。
2、课外阅读的
要将课堂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课标规定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课外阅读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落实,往往会落空。平时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建议有计划的布置阅读作业,家庭作业不能布置大量的写的作业,学生时间紧了,阅读时间就容易被挤占。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作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还可借助本册教材第五单元
《童年读水浒传》这篇课文有机的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子夜吴歌》(唐)李白
教材中对“捣衣”的解释值得商榷,把“捣衣”理解成洗衣服时把衣服放在石头上用木杵捶击有不合理之处,“捣衣”应该是唐代做新棉衣时的一道工序。
第一单元要点: 在正确琉璃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重视对特殊含义的语言的理解。2 通过学习,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结合生活实际来思考如何让我们自己说话和写文章更有魅力。3 收集精彩的格言警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开阔我们的视野。第二单元要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认识排比句和拟人句,能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鄂教版四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推荐阅读:
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复习设计11-20
鄂教版四上语文教案11-17
四年级上鄂教版语文10-19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复习10-21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期中复习09-29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08-20
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古诗及名句总汇10-19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07-24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09-01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复习资料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