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教学设计(通用8篇)
台湾省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计--台湾省
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课标解读:在本条课标中体现的知识目标是,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以及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分析和说明是技能的要求。运用地图、资料去进行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就是过程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爱国主义、民族责任感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主要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主要内容有: ①位置与范围;②地形与河流;③资源丰富的宝岛;④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⑤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几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概况,初步掌握了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这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内容是中国区域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为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材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都共同期盼能够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由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从思维发展特点上看,已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资料,进行想象,推理,阐述观点。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由于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在小组中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合作完成。台湾问题既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焦点。大部分学生对于台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但对于台湾整体环境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统。初中生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又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还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的形成。综合利用教材提供的台湾省地形图、台湾岛工农业生产分布图,提取加工相关的地理信息,分析地理现象的形成,并尝试用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相关地理问题。第一部分【说教材】
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①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②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③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④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⑤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及其城市职能。
⑥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①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② 台湾丰富的自然环境特征; ③台湾省的经济特征。教学难点:台湾岛的地形特征。第二部分 【说教法】
1、教法及依据:引导学生参与读图进行教学分析。
“以学生参与为标志,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在教学中根据初中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机会,启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和识图分析能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手段及依据: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提供丰富的地图和图片资料以及视频材料,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奋点,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加大课堂教学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部分 【说学法】
初中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记忆、想象、概括等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发散性思维逐渐彰显,课堂上小组讨论法与合作探究交融在一起,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动手动脑,学在课堂,乐在课堂。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学习:读,培养学生读图、读课文的习惯和能力;思,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要求;练,通过一定练习,掌握所学知识。第四部分 【说教学环节】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为新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采取了初忆台湾—再回台湾—追溯台湾的线索层层推进,并在各环节进行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注意力始终集中于一点,全面回忆与巩固所学知识。
一、情境导入
通过欣赏台湾的著名风景图片引起学生对于台湾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导语:学习过台湾,我们最难忘记的是台湾的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
二、新授内容
(一)初忆台湾 本环节主要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说一说:请结合图片为大家介绍台湾的位置。由学生根据台湾位置图及所学知识向大家介绍台湾的海陆位置及纬度位置。
2、填一填:你能填出台湾周围濒临的海洋吗?结合“台湾位置图”由学生介绍台湾四周濒临的海洋,教师强调台湾海峡属于东海,台湾岛东侧直接濒临太平洋。
3、找一找:找出台湾的主要组成部分及主要城市的位置。教师向学生强调钓鱼岛是台湾省的一个小岛。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主要学习的是台湾的位置和范围,这属于台湾的自然地理知识,也是最基本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同时也要求做到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上,因此我更多的是让学生结合图片来介绍和查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
(二)再回台湾 本环节主要是从各方面交流和探究台湾省的情况,主要包括地形勘探、气候报告、资源推介、经济调研、城市掠影、民族风情各单元,全面的总结和归纳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地网络,从而更加深刻的掌握所学知识。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
将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并布置学习任务分别从地形勘探、气候报告、资源推介、经济调研、城市掠影、民族风情角度完成对台湾内容的学习,并展示学习成果
1、地形勘探
在这个环节我为学生出示了台湾岛地形图和沿北回归线所做的台湾岛地形剖面图,提示学生介绍台湾的地形和地势两方面的内容。
2、气候报告
出示台湾位置图并强调通过台湾的重要纬线—北回归线,使学生回顾台湾所在的温度带和所属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3、资源推介
首先向学生介绍台湾拥有的各种称号,提示学生说出它们的含义,然后通过展示台湾“资源宝库”图,让学生回忆这些物产的分布地区,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台湾为什么会有如此丰富的物产?”从而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去逐层分析台湾物产丰富的原因,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4、经济调研
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在这部分我用资料展示的形式帮助学生采取对比的方法来总结台湾经济的发展,依据图表和资料,分析台湾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特色,分析怎样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并强调台湾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
5、城市掠影
通过图片展示的形式帮助学生回忆台湾最大的城市是台北,最大的港口是高雄,最后让学生介绍自己还知道的台湾省其他的城市和其特点。教师注意强调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6、民族风情
主要通过图片的形式使学生回顾台湾主要的民族是汉族,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最后让学生简单介绍一下高山族特有的民族风情,不作过多的延伸。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将学生学习过的台湾知识充分的调动起来并经过归纳和总结使学生掌握。
台湾省教学设计 篇2
本课利用苹果最新发布的电子书制作软件i Books Author来设计, 通过大量的人机交互开展移动学习。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说明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本课运用一对一的i Pad数字化学习手段, 设计交互式问题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分析自然条件与丰富物产间的关系, 并至少说出台湾省的五个美称;能通过相关图表分析台湾省产业结构的变化、理解出口导向型经济;能通过相关资料, 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大量地图培养读图能力、与人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 培养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坚定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的政治立场;热爱我国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读图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物产, 联系自然条件说明台湾省产业结构的变化。
难点:分析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特色。
教学方法
一对一数字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
利用ibooks Author制作的交互式电子书《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苹果apple TV二代以上。
学生人手一台i Pad 2, 并事先将电子书同步到i Pad的ibooks中。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运用电子书中嵌入的keynote中英文展示缺少一点的“中国”, 如图1所示。
问题引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点代表什么吗? (这一“点”代表台湾, 没有这一点, 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
设计意图:学习台湾省, 首先要明确其在政治上的领土归属问题, 这是学习本课的前提条件, 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台湾的自然条件及其经济发展特点。利用中英文的“中国”引入较为新颖,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技术运用:运用苹果ibooks中嵌入演示文稿keynote的功能以及苹果apple TV的无线传输功能, 教师可以拿着i Pad边走动边演示, 突破了传统多媒体演示诸多连接线的束缚。
2. 播放视频
播放电子书中嵌入的视频“台湾省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直观的表现形式, 增加学生对台湾省的感性认识, 使其对台湾省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教学设计中, 音视频的内容最好统一播放,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人手一机播放时声音此起彼伏的混乱情况。
技术运用:ibooks中的视频播放, apple TV的无线传输功能。
3. 自主学习
打开i Pad中的ibooks, 点击《6.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如图2所示, 电子书首页右侧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当学生对照电子书自主学习完毕, 逐条对照是否达成;左侧为嵌入的本节keynote演示文稿, 作为学生本节学习资源之一
学生活动一:自学“6.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keynote”, 整体上把握本节内容。
学生活动二:学习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对照图3及提示边指图边说明, 分别用七个模块具体介绍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及特点。
设计意图:边指图边说明, 培养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和表达能力;作为给学生搭建的台阶, 为学生在空白地图上边指图边说明相关内容的展示做准备。
技术运用:电子书的画廊功能。
学生活动三:要求学生点击图4中每一个方框的内容。学习台湾丰富的物产, 指图说出台湾的至少五个美称, 并能简要分析自然环境与丰富物产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ibooks电子书最大的优势是交互性。利用图像交互, 学生在点击每一个方框时, 都有相对应的交互内容, 这样把枯燥的记忆内容转变为有趣的活动, 学生在游戏中达成学习目标:记住了台湾省的美称, 并清楚了台湾省丰富物产与其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
技术运用:交互式图像功能。
学生活动四:利用电子书的交互功能设计十个人机交互问题, 即时检测学习效果按照自主学习的目标设计, 问题类型主要有拖曳和选择, 学生在活动中能不知不觉地掌握课标内容, 符合初二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i Pad能即时判断, 其优势是将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
4. 小组展示及师生点评
学生活动一:将自然环境的几个方面依次设计成空白地图, 利用点号器随机点小组号, 小组成员上前展示学习成果, 并将总体表现记入平时成绩, 作为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以评价促进学习。
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提出, 帮助纠正, 教师视情况给予积极发言者加平时分作为奖励。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 帮助学生提升, 但总的原则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坚决不讲。
学生活动二:利用课堂展示画廊一、二, 合作探究“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 如图5、图6所示。
设计意图:台湾森林树种特别丰富, 与其地处热带、亚热带的纬度位置、台湾东部多高大山脉的地形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作为训练高级思维的案例, 让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 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舞台。点号器的随机性, 让每个小组都要积极准备展示,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技术运用:利用ibooks的笔记功能, 每小组展示探讨的要点。可利用电子书中的点号器点小组号汇报展示, 也可以利用apple TV实现抢答。
5. 师生共同学习“出口导向型经济”
学生活动一:对照电子书阅读“出口贸易结构”图和“台湾省产业结构变化”图, 边读边将重点内容用手指划动做高亮显示, 如图7所示。
学生活动二:阅读专业文献《台湾省加工贸易发展过程及转型》并在要点处用手指划动作高亮显示, 如图8所示, 理解台湾省出口导向型经济。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相关图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阅读相关内容提取主旨信息;通过阅读专业文献, 养成阅读习惯并能从文章中提取有用信息;另外本课教材中有关台湾出口加工业的发展背景及过程都没有涉及, 补充此专业文献有利于学生理解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技术运用:电子书高亮显示功能。
6. 本课总结
学生活动:各组组长指挥本组成员分工协作, 利用屏幕共享。在i Pad中利用Mind Node完成本课的思维导图作为总结, 如图9所示, 率先完成的小组通过apple TV向全班展示, 师生共同完善, 教师视完成情况给予平时成绩加分的奖励。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能对本节所学内容作一个梳理, 是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较好的课堂总结呈现方式, 可取代传统课堂粉笔加黑板的板书形式。学生自己动手画思维导图进行总结比单纯靠教师总结学习效率要高。
技术运用:Mind Node思维导图软件的运用。
教学反思
在i Pad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 学生人手一台i Pad, 将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精心编写的交互式电子书的导学下, 通过大量的人机交互和学生活动、展示, 让课堂活起来, 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符合“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实现困材施教。
ibooks电子书用于地理课堂,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大部分的时间还给学生自主学习后,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在电子书教学设计之中, 引导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在落实扎实的基础上, 每次课要争取有一点高级思维的火花, 这就要有小组研讨, 要有思维的碰撞。
(2) 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 多利用地图这种特殊的地理语言, 在大量的地图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电子书教学设计中时刻不忘进行地理学习方法的渗透。
“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思考 篇3
1.以台湾丰富的旅游资源导入新课
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大为拓展,获取数量极其丰富。很多教师的导入新课设计容易流于形式或幼稚。导入教学既要紧跟时代潮流,又要激起学生兴趣,更重要的是紧扣教学。台湾旅游资源丰富,日月潭、阿里山、玉山、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101大楼、澎湖湾、高山族等都是学生耳熟能详却又鲜有接触的旅游资源。本节教学可紧密结合海峡两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的时代背景,围绕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3月13日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抒发对两岸和平统一的向往和到台湾省走一走、看一看的期待,设计去台湾旅游的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和激情,引领学生迅速融入课堂。
2.展开陶冶情操的审美化教学
本节教学应始终贯穿一个思想: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无论是讲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征及其组成情况,还是讲解台湾岛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都要突出台湾的“美丽富饶”。可开展审美化教学,以美育来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使其树立对台湾省的美感,激发其对台湾省的热爱。具体而言,一是讲解地理自然美,突出台湾岛美丽的自然环境和富饶的物产;二是讲解地理事物的形式美,突出台湾岛的地形结构及其所形成的旅游资源;三是讲解地理科学美,突出分析台湾岛水能资源丰富和火烧寮“雨极”的成因;四是讲解地理社会美,突出台湾的主要城市、高山族和其它人文旅游资源。需要强调的是,审美化教学切勿只顾审美而忽略教学,毕竟“获得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审美只是实现教学的一种基本手段。
3.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课堂始终
本节教学应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引入政治、历史、文学等因素丰富课堂,强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又要切忌偏离地理教学,使其它因素成为课堂主旋律。在此笔者提供几个设计思路:可以从台湾岛、钓鱼岛等岛屿位于祖国大陆架上设计——地质上两岸同属一个板块;可以从台湾省通行普通话和闽南话上设计——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同宗同祖;可以从课本阅读资料“大陆与台湾”上设计——在历史与政治上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可以从台湾岛原住民高山族是古代越人后裔上设计——台湾省的最早居民依然是中国人;可以从台湾文人思念故乡和期盼统一的文字上设计——两岸同胞都期盼祖国早日和平统一。
4.进行有效和谐的课堂活动
台湾省教学设计 篇4
一、课程标准
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3.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利用地图准确地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能根据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物产及经济特征。
(3)描述台湾省的人口分布特点,简单了解影响台湾省人口分布的因素。(4)能够运用有关资料说明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及对台湾省经济发展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特点。
(3)运用相关地图,学会描述台湾省相关地理要素的分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相关材料的学习,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使命感、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2.教学难点
分析台湾省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的设计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引入新课时,用歌曲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并配合歌曲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正课进行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初中学生好奇的心理,设置了以随机“刮刮乐”为主线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小结时,利用台湾各地理要素的关联图,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的联系。课件中设置了随机抽人小插件,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下参与到教学中来。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师准备: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的材料,制作出适合于初中学生学情的课件,以便教学活动的展开。
学生准备:小组内组织组员课前预习本节课内容,准备好教材、地理图册等相关的学习工具。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用由闻一多作词、袁忠宜作曲、谢华演唱的《七子之歌──台湾》导入。歌词: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母亲,我要回来……
随着歌曲的进行,五个不同大小的画面分别展示和台湾相关的内容。PPT底部显示歌词。通过歌曲、歌词、画面相互配合,能够极大程度地刺激学生的感观,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歌曲有两段,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全部放完,如果时间紧的话,则可只放第一段,但部分图片则得不到展示。
利用最后一句歌词,让学生说出歌词中的“母亲”“我”分别指的是“祖国”和“台湾省”,然后提问为什么“台湾省”说“我要回来”?课件展示闻一多先生的写作背景,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让学生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增强学生的领土意识及爱国情感。
教学课件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体会,说出本节课的教学主体,一方面可以完成课程标准中的“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这一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知道“七子之歌”不单单只有澳门,还有台湾、香港等。
转承:知道台湾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我们需要了解、认识台湾,下面我们这里有四个“刮刮乐”,由你们来选择,你们要先了解哪一个?
展示课件:
四种颜色的按钮分别对应四个关键词,点击对应的方框,进入对应的学习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感觉是自己在选择学习内容,而不是老师在刻意地要求他们来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特别提示:除标题页外,在PPT每页的如上图所示的虚线处,有一个随机抽取小组成员的“PPT小插件”。老师一方面可以用这个小插件来让学生选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用它来随机抽取答题的小组成员,这样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及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如果你的课堂用不着这个小插件,可以不点击它。如果要使用这个插件,但班级小组数和组员数与课件中的不一样,可以参照PPT最后一页的提示进行修改。
点击“刮刮乐”,分别出现以下四个关键词。
教学课件
老师在处理这个部分时,最好选择点开一个关键词就进入相应的学习内容。当学习完相应的内容后,课件会自动地回到这个页面,然后可再次点开其他的“刮刮乐”,继续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明珠:
展示台湾省在中国的位置,由全局图得出台湾是“祖国东南的明珠”,进而明确台湾省位于祖国的东南部,引出本小节的第一部分内容──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教学课件
让学生阅读 “台湾省的地形”图,观察台湾周围的海洋及省级行政单位,然后让学生合上书,展示如上图所示的课件,随机抽取学生,让他随机选择一种颜色。点击图片右边不同颜色的区域,图片内相应的颜色区域会依次打开,出现对应的地理名词。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台湾省的海陆位置。
随后显示北回归线,让学生描述台湾岛的纬度位置。让学生在书上圈出台湾省主要的岛屿,了解台湾省的范围。
再次提问:台湾是祖国东南的明珠,为什么是“明珠”?从而引出本小节第二部分学习内容:台湾的物产。
展示“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随机抽取学生完成其中主要物产分布的描述。随后展示台湾的各种美誉,让学生完成如下表格。
教学课件
秘密:
首先展示台湾岛的“夜光图”,让学生来探索宝岛“夜光图”的秘密。
提问:台湾岛的“夜光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夜光明亮的地方一定会有什么?”让学生推测台湾岛人口的分布概况。展示台湾岛人口分布图来印证学生的推测。
提问:台湾岛的人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特点?展示台湾岛地形图,让学生来归纳。根据学生的描述情况,教师适当引导,最后得出“台湾岛西部主要是平原,人口稠密;东部以山地为主,人口稀疏”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入台湾岛地形的学习,得出“台湾岛东高西低,西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的结论。进一步要求学生在图上找出台湾岛的“西部平原”及“台湾山脉”的位置。
贵宾:
设置一个场景:我要为一个面向祖国大陆的台湾水果网店打广告,老师用夸张的语气依次介绍水果,最后挑出其中一种水果,展示其生长习性,引出本小节的内容──台湾省的气候。
教学课件
展示台湾岛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可让学生重点观察等温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台湾岛中部和四周的海拔是如何变化的。
展示台湾岛北部、东部、西部和南部四个城市的气候统计图,让学生归纳相同点,从而得出台湾的气候特点。(说明:此处的气候统计图是从台湾省本地教材截图而来。)
展示全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找出台湾省的主要气候类型。贺礼:
情景设计:春节的时候,我收到了一个朋友的贺礼,结果发现,这些贺礼的品牌全部来自于台湾。展示贺礼,并告知学生,这些产品不但中国大陆有,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有。由此说明,台湾的经济是以开拓国际市场为着眼点,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这种经济模式主要是面向台湾省以外的市场,我们将这种经济模式称为“外向型经济”,从而引出本小节主要的学习内容──外向型经济。
教学课件
让学生阅读 “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示意图,然后合上书,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PPT所展示的四张图片的含义,引导学生用他们的语言说出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几个有利条件。
阅读台湾经济发展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完成书上活动“读图认识台湾经济历程和特点”,随机抽取学生完成PPT中的填空内容。
课堂小结:
四个关键词展示完毕之后,进入课堂小结部分。首先,由学生说出四个关键词关联的相应知识,并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描述。
教学课件
展示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随机抽取学生,让他们说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
由于是初中学生,所以关联的设置都为单向性的,分别如下: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位置对经济的影响,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地形对植被的影响,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其他只要合理,老师可以在PPT中加上,可以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调整PPT内容。(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然后老师加以引导,在老师的引导下,让他们自己将正确的答案说出来。)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知道地理环境中的各个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的联系;二是补充前面四个关键词中没有涉及的台湾的河流特点及台湾的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了PPT课件的互动功能,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刮刮乐”、随机抽小组成员等形式,使课件真正成为了一个交互式的工具,有别于传统的线型课件的设计。
在PPT的设计过程中,结合了现在流行的小组活动的模式,而且采用随机抽人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紧张和兴奋中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积极性。
教学课件
当然,课件的设计仍有诸多的不足,比如,教学设计局限于四个关键词,有的教学内容不得不移到课堂小结中来完成,这样处理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对部分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
台湾省教学设计 篇5
媒体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所谓的多媒体是相对单媒体而言。在初中地理的传统模式的教学中,教师上课是一种多媒体:上课时,有声音、形象,还有板书、文字、挂图、实物等,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有整个班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可根据听课学生的反应来调节自己的教学过程和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选择讲课内容;学生可向教师提问,教师也可向学生提问。但同时存在学生的学习局限于教师的讲授和阅读教科书,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受到限制;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受自身认知器官的限制,只能观察到此时此刻的情景,观察到肉眼能见到的具体事物,对于微观现象、宏观物体,却无法观察;无法满足学生的个别化学习的需求等不足,而教学同实践脱节更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痼疾。采用多媒体技术并不是把各种信息媒体简单结合,而是计算机交互式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等多种信息,使他们建立起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多媒体技术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它将计算机、声像、通信技术合为一体,实际上是计算机、电视机、录象机、游戏机、传真机和幻灯投影机的.综合。二是交互性。它可形成人机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这是多媒体技术与一般电脑的不同特点,人可以通过输入指令,加工、选择需要的信息,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变画面的图象和颜色,调谐音乐旋律和曲调,甚至选择情节的发展,使人有强烈的参与感。本人在初中地理《台湾省》的教学中,应用了自己开发的多媒体CAI课件,取得良好效果。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对该课件进行的教学应用评价及效果分析:
一、多媒体CAI课件《台湾省》简介
多媒体CAI课件《台湾省》运用了多媒体制作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融合在一起,较好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件分教学、小结、练习三部分;教学部分又分成10个小专题讲解,教学时教师可按已编好的顺序上课,只需按回车键或空格键即能进入下一专题;同时也可按提供的按钮(当鼠标滑过时有文字提示于下端)进入相应专题讲课。课件中一般用箭头表示鼠标,当变成手持教鞭状时即是该处可单击,出图片(文字)或演示动画,双击收起图片(文字)或停止播放动画;当板书中的鼠标变成向下手指时即是该处单击继续出下一部分的板书,相当于覆盖投影片一样;有小喇叭显示处,表明单击此处可播放录音,双击停止播放。
二、教学应用评价
多媒体CAI课件《台湾省》在应用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在一次公开课前向听课教师派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详细见附表一),并欢迎课后自行调用、操作课件,让教师们看完教学、演示过程再动手去试,使之对该课件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然后作出综合的应用评价。这过程中共发30份“评价表”,收回21份(其中20份有效),按照等级划分的标准进行评判,统计如下:
结构指标 平均得分 得分率(%)
教学应用(22) 20.250 92.045
课件内容(28) 24.375 87.051
课件特性(50) 43.175 86.350
总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一组台湾的优美风景图片。(2)学生说说图片上的风景在什么地方。(3)揭示课题。
(板书)祖国的宝岛台湾。
二、活动教学,学习新知
活动一: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美丽和富饶。
1、分组活动
(1)从地理位置、美丽、富饶三个方面学习交流。(2)出示交流任务。
(3)学生根据要求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
(1)学生汇报有关台湾地理位置的信息。
(2)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岛的位置,以及与之相邻的省份。师小结:台湾岛是我们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了解台湾岛的美丽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台湾岛的风景名胜。
(2)播放台湾岛的风景视频,学生进一步领略台湾岛美丽的风光。(3)学生以小导游的角色向其他同学介绍阿里山的美丽风光。
(4)歌唱台湾岛。
(5)引导学生交流:台湾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啊?(6)师小结(板书:美丽)
4、了解台湾岛丰富的物产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台湾的物产,老师展示台湾出产的水果(出示实物:火龙果、杨桃)
(2)学生回答:还知道哪些台湾出产的水果,并谈谈水果的味道。(3)老师出示水果系列图片。
(4)引导学生汇报还知道哪些台湾的物产?(5)出示台湾物产的图片,学生交流看后的感受。(6)师小结(板书:富饶)活动二:感受大陆与台湾的根脉相连
1、了解台湾与大陆的根脉相连
(1)学生交流:为什么台湾岛如此美丽、富饶?(2)有人说台湾不是大陆的领土,你认为正确吗?
(播放微视频,感受根脉相连。)
(3)看完这则视频,你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4)闯关抢红包。(展示课件)(5)师小结
2、两岸情深
(1)出示2009台湾遭遇特大台风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台湾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
(2)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大陆与台湾互帮互助,交流互往的事例。(3)生说说通过这些事例,感受到什么?(4)师小结 活动三:拓展延伸
1、出示 “团团和圆圆”图片,引导学生交流:团团圆圆寄托了我们大陆人民哪些心愿吗?
台湾医院建筑设计侧重点 篇7
目前台湾对医院基建项目的管理方式有3种:
第一种是由具有专业素养、经验与业绩的专业工程管理公司帮助院方管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院方在质量、进度与造价方面进行管控;
第二种方式是聘请各种不同专业的专家顾问, 让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为院方提供咨询和建议, 帮助院方管理项目;
第三种方式则是完全由院方自己管理基建项目。
由于各医院的情况有所不同, 所以, 院方会从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管理方式。
理念很多, 关键看落实
在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中, 常见的理念有很多, 例如:
注重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医院文化的融合;
以患者为中心, 通过良好的功能布局与流程设计, 方便患者就医;
营造舒适与温馨的环境氛围, 包括空间造型、尺度大小、细部、材料、色彩、灯光、绿化景观等在内的各种因素要综合考虑;
通过绿色的设计、绿色的材料与设备、绿色的管理与服务, 营造绿色医院;
从设计开始就要为后期的建设和运营做好节能环保的铺垫;
从长期的经济效益考虑, 避免无谓的、华而不实的设计;
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提高医院运作与服务患者的效率, 提高安全管理与节能的效益。
由于业主的要求不同, 设计师们在设计不同医医院院建建筑筑的的时时候候, , 重重点点也也会会有有差差别别, , 例例如如, , 有有的的医医院建筑对智能化的要求很高, 而有的医院则更重视节能环保。因此, 各种理念的出现和发展, 是与业主的需求密切相关的。而业主的需求, 则受到医院自身发展的重点、居民的就医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无论设计理念如何变化, 如何多样, 最主要的还是要为患者提供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良好服务。同时, 只有好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 找到让想法变为现实的方法更为重要。例如, 很多设计师和医院都知道要“以患者为中心”, 但是, 究竟怎样做才是以患者为中心呢?若想将这个理念落到实处, 无论是设计师, 还是医院的管理者, 都需要做很多细致和具体的工作。而且, 情况不同, 具体做法也并不一样, 关键还是要看医院的实际情况和患者的切身需求。
注重选址和流程设计
台湾医院建筑在选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服务范围;人口情况, 如人口数、人口密度、年龄分布等;交通情况, 如高速公路、道路网络、道路宽度、车流来源、方向、车辆种类等;医疗资源分布, 例如临近地区医院数量、级别、种类等;地形、地势;地价, 特别是对于私人医院来说, 地价是影响选址的重要因素;规范与规模, 依据规范要求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因素, 计算容建面积是否能达到拟建规模等。
在流程设计方面, 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便捷高效
方便患者看病就医, 也方便工作人员工作, 流程设计与信息化、智能化设计相结合。
*功能分区明确、布局紧凑
由于大多数医院用地紧张, 所以设计方面除了做到功能分区要明确之外, 布局也要很紧凑。
*较为人性化
流程设计除了讲究科学合理, 同时也注重人性化设计。如标本的收集, 通常卫生间设在标本收集室的隔壁, 通过传递窗, 患者即可将其标本直接递入标本收集室, 而不必拿着标本到处走动, 既不雅观也不卫生。
*节约空间
由于流程设计结合信息化设计, 所以患者多采用网上挂号或电话预约挂号, 从而使得大厅与候诊空间较为节省, 不必浪费太多空间, 所以台湾医院的床均面积一般都比较小。
*医患分流、洁污分流、人物分流
由于医院多为集中式设计,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 以及能够高效运作, 流程设计特别注重医患分流、洁污分流、人物分流的设计, 常用的做法是合理设置电梯和出入口。
*物流输送多以机械代替人力
病历、药单、药品、血液、检体、标本、无菌物品、术后器械等, 大多数以输送梯垂直运送, 代替人力传送, 既快速又节省人力成本, 比气送等物流系统经济许多。
特别注重细节
*建筑物外观的设计和装饰非常简洁
与内部的精心设计不同的是, 对于建筑物外观的设计和装饰要简单得多。建筑外立面通常采取较为朴实的设计风格, 不主张过于华丽, 装饰材料也大多选用经济、耐用、美观、好保养、好清洗、绿色环保的材料。
*标识系统力求清晰、详细、正确与美观
台湾地区的医院对标识系统目前普遍采用三级设计, 注重清晰、详细、正确与美观。除了注重标识系统的功能性, 其造型与色彩也往往能在装修方面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照明系统在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
尽量避免太过刺眼的灯光设计, 大多采取间接式或漫射式的灯光设计, 减少带给患者不舒服的感觉。
*建筑内部妥善处理各细节
例如转角多为小圆角;高低不平的地面一定有坡道或无障碍的门槛;护栏设计不仅满足安全规范要求, 同时也注意到患者的心理感受;等等。
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方案经常修改
医院发展不仅与医学发展和医院自身学科发展建设有关, 还与台湾地区医疗政策等因素有关。由于医学发展迅速, 医院自身的学科在不断建设和发展, 加上医疗政策也在变化, 所以建设过程中, 几乎没有一个医院设计方案是不改的。
*自然通风采光相对不足
由于大部分医院用地紧张, 大多采用集中立体式的建筑形式, 导致无法像分散式或相对集中的建筑那样能够拥有较好的自然通风采光, 因而常年需用空调, 耗电量大。
*空间高度较低
由于建筑限高、造价控制等原因, 建筑层高相对较矮, 以致建设完成后的空间高度较低。
*多数医院缺乏大气的感觉
由于用地限制, 部分医院没有大广场, 大厅也不气派。
*前期工作花费的时间过多
诸如立项、环评等这些前期工作, 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施工队对于医院建设的经验不足
一些施工队缺乏医院建设经验, 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台湾初中作文教学面面观 篇8
课纲:顶层设计的相似性
——以“教学原则”为例
我们所说的“课程标准”在台湾叫做“课程纲要”。在台湾的中小学语文课程纲要里,如大陆的“课程标准”一样,对作文教学有着很明确的表述。
在写作能力方面,课纲明确提出中小学学生的作文能力要求有27项57小项,形成了很严密的作文能力体系。如:
F-2-3 能认识各种文体,并练习不同类型的写作。
2-3-3 能收集自己喜好的作品,并加以分类。
2-3-4 能掌握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特性,练习写作。
2-3-4 能配合学校活动,练习写作应用文(如:通知、公告、读书心得、参观报告、会议记录、生活公约、短篇演讲稿等)。
课纲在表述这些写作能力的时候,纲目极为清晰。项目序号中第一个英文字母(A-F)代表语文能力指标项目序号(A.注音符号应用能力,B.聆听能力,C.说话能力,D.识字与写字能力,E.阅读能力,F.写作能力),第二个数字(1-3)代表学习阶段序号,第三个数字代表分段能力指标内涵序号。F-2-3中,即为写作能力,第二学段,写作能力指标内涵第三项。分段写作能力指标内涵的文字叙述为学习重点,第一个数字(1-3)代表学习阶段序号;第二数代表能力指标内涵序号;第三个数目(1-10)代表十大基本能力序号,以便参照。如:2-3-4 即表示第二学段,指标内涵第三项,反映十大基本能力之四,即“表达、沟通与分享”(台湾课纲指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总目标为培养学生“十大基本能力”:1.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2.欣赏、表现与创新,3.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4.表达、沟通与分享,5.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6.文化学习与国际了解,7.规划、组织与实践,8.运用科技与信息,9.主动探索与研究,10.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在课纲中,同时对作文教学原则、作文教材编写原则以及作文能力评量原则都做了明确的表述。
比较大陆的课标与台湾课纲有关作文教学的目标、原则以及要求等,总体上看,尽管在呈现方式上稍有不同,但是,两地在作文教学的目标、原则以及要求的认识上,基本是一致的,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
我们不妨比较看一看台湾课纲中对教学原则的表述:
(1)宜重视学生自身经验与感受陈述。第一阶段写作训练,着重学生兴趣的培养。第二阶段引导学生主动写作,并与他人分享。第三阶段培养学生乐于发表的写作习惯。
(2)宜着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唤起内在情感经验,引导写作方向。第一阶段由口述作文开始引导,第二阶段由口述作文转换成笔述作文,第三阶段能熟练笔述作文。
(3)宜就主题、材料、结构,配合语言词汇的累积与应用,逐步认识各类文体,并依难易深浅,全程规划,序列设计,分类引导,反复练习。
(4)明了并能运用收集材料、审题、立意、选材、安排段落、组织成篇、修改等写作步骤。
(5)指导学生认识,并能配合写作需要,恰当使用标点符号。
(6)了解本国文法与修辞的特性,并能尝试欣赏与运用。
(7)配合本国语教材之范文教学,尝试创作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场合、不同风格的文章。
(8)教师可依实际教学,独立编写作文教材,以利学生学习。
——台湾《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
与大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作文教学指导中的重要部分“教学原则”,两者都注重写作的兴趣习惯,都重视作文要反映生活、写真情实感,都重视不同学段作文训练的循序渐进,都重视作文训练的过程,都重视传授作文训练的基本方法等等。
所以说,就中小学作文教学而言,两地在顶层设计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教材:将写作教学融进阅读教学之中
——以课文《勤训》为例
大陆的初中作文教学教材,一般是融入阅读教学的单元中,在单元中独立呈现。如苏教版初中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主题是“爱国情怀”,阅读教学安排了五篇课文,还有就是“诵读欣赏”、“写作”与“语文实践活动”(与“口语交际”在不同单元交错编排)。“写作”的训练重点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台湾的初中作文教学没有独立的教材,也没有在阅读的单元里单独呈现作文教学的内容,而是紧扣读写结合的思想,将写作教学融进阅读教学中。
我们不妨逐一来做些说明。
以翰林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为例。教材的封二首先写明“编辑大意”共十条。其中第四条写道:
四、本书以单元方式规划,同一个单元的课文,或者内容相关,或者体裁相仿,或是写作手法相近。
由此可见,将写作教学渗透于阅读教学中的编辑意图极为明显。
接下来就是“本册选文架构表”。这里节选第一单元的选文架构表:
这个单元构架表,写作知识被清晰地地列入教学内容之列,“学习态度”是单元教学内容的主题,而“文体”与“写作方法”更成了这个架构表的主体。
下面我们再具体以《勤训》一课为例来加以分析。
教材中写明《勤训》的“学习重点”是:
1.了解勤奋的重要。2.学习运用名言于写作之中。3.克制好逸恶劳的习性,培养勤勉的美德。
“课前预习”的内容为:
一、名言填空——邵雍说:“一日之计在于□,一岁之计在于□,一生之计在于□。”二、作者认为一般人不肯勤劳的原因是什么呢?三、请写出与“勤”有关的成语及名言佳句各二则。
在“题解”中,编者写道:
本文节选自……是一篇论说文,训勉人们……。文中首先指出……,其次论说了……,最后举例论说了……
课文与注释之后就是“课文赏析”,我们来看:
本文是以我国传统的美德来立说,强调勤勉的重要。在章法上,采取“正、反、合”的论说方式,在修辞上,大量应用排比的句法,使形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文章首段开门见山指出谋生之道,勤为首要。……第二段从反面来说理,……末端则正反并说……
接下来是“问题讨论”,类似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探究·练习”:
一、这篇文章中,哪些是从正面立说的?哪些是从反面立说的?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二、“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除了作者所举的两个实例以外,请再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三、略
我们再看“应用练习”:
一、辨识正反论说:本文是论说文,在章法上采用正反论述的方式。下列文句哪些采用正面论说?哪些采用反面论说?请将答案写在( )内。
(正)例1,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反)例2,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褕衣,玩日愒岁。
(以下共八句,略)
二、名言运用
本课中作者引用邵雍名言。引用名言不仅能说明某些道理,亦可增加文章说服力。请依各题的文意,将最适当的名言填入( )中。
参考选项:业精于勤,荒于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这篇文章辞藻虽然华丽,但内容却空洞贫乏,真是( )。
(以下略)
从课文《勤训》的编辑体系来看,从“学习重点”到“课前预习”,从“题解”到“课文赏析”,从“问题讨论”到“应用练习”,所有的这些课文构成要件中,无不将写作教学融于阅读之中。应该说,这样的读写结合的编辑思路,是可以很好地实现读与写的互相促进与转化的。
教学:独特的作文创意教学
——以“性别格言”创意写作教学为例
台湾早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特别注重讲求形式结构的章法教学,注重讲求内容与深究篇旨的教学,因而语文教学常常是呆板单一、枯燥无聊的,语文教学的魅力难以展示,学生也对学习语文产生厌烦的心理。为了解决这样的现象,许多老师不断地摸索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于是,在台湾初中语文教学界就出现了创意教学设计的自主化与自由化的热门话题,且成为教改的方向之一。所谓“创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采用多元活泼的教学方式和多样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态度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请看台湾初中三年级的一个创意写作教学案例:
我们不妨从“写什么”“怎么教”“如何写”三个角度来分析这则案例,以了解台湾初中作文教学的概貌。
首先看“写什么”。近年来,台湾十分重视两性教育。成年人的两性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撼动,补救之道,当从培养国家未来主人翁正确的两性观念着手,也就是从“教育”做起。此案例就是以此为动机,以“两性平等”为教育目标之一,以写作训练为载体,旨在让学生能有正确的两性平等观念,同时又训练学生写作议论性思辨文章的能力。此案例,配合了台湾课纲的三条写作能力指标,分别是:面对不同意见时,能举证事实,有条理地进行辩论;能依据写作步骤,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提出佐证或辩驳;能集体合作,设计宣传海报或宣传文案,传递对环境及人群的人文关怀。类似这样的写作内容,在大陆的初中学校是很难进入学生的写作训练的范畴的。这也正体现了台湾创意写作教学的一个特点:教学内容的广阔性与丰富性。联系台湾历年中考的作文命题来看,台湾中考的作文命题也是极大地倾向于理性思辨类题目,较少像大陆这样以诗性叙述为主来命题。
其次再看“怎么教”。创意教学不是教师被动地传授知识,而是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一则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一则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学习能力。本案例名称为“格格不入”,以破除不入流的一些“性别格言”为主,配合分组活动、讲述、欣赏、 讨论、问答、提示、比较、学习单、报告、章法写作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写作能力指向运用“替换”“组合”等策略,转化为具体的教育与教学目标,借由四节课的教学活动流程,冀望学生达成相关的写作能力指标要求。另外,在资源运用上,教者运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收集教学题材,并加以有组织地编排,然后以有系统和有组织的方式呈现,打开学生视界,丰富学生认识,为写作服务。 所以说,创意写作教学,以各种方式创设写作情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体。
最后说说“如何写”。即使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写作如此的议论性文章也不是简单的事。从案例的设计来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者首先通过活动、讨论以及提供诸多资料等方式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又引导学生温习有“先破后立” 章法的课文《勤训》与《纵囚论》,又下发范文《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并详细解析其章法要点,接下来再下发本次写作的专用稿纸:
「格格不入」写作稿纸
题目
班号 姓名
(第一段:解说题意、地点、用处等,约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破,提出不合理之处并举例,约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立,结论、感想、或如何更改名言,约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文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学生对性别问题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又有了如何写作的具体模式,因此,学生对“如何写”就不觉得那么难了,也就胸有成竹了。
纵观台湾的初中作文教学情况,类似的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上的创意作文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成为台湾初中作文教学的主要探索方向。
评估:用智性表达拒绝文艺腔
——以台湾近五年中考作文题为例
“用智行表达拒绝文艺腔”,这是温儒敏先生对大陆中学生作文倾向的一种反思与警醒。
比较台湾与大陆初中中考(台湾叫“基本学力测试”简称“基测”)作文文题,我们会很容易发现,两地中考作文命题有着明显不同的倾向,也更能够理解温儒敏先生这句话的意义。
我们不妨将近五年来台湾与苏州的中考试卷做一个比较:
从此表的比较中,我们明显看出两地中考作文题命题风格的不同,台湾卷重视学生的理性思考与表达,题目朴实而具有思辨性。而苏州卷则充满诗意,极具形象化。
我们不妨看看台湾中考试题研究组是怎么来说作文题“命题理念”的:
初中毕业,即将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正需要去思考:如何储备能量,以应高中新生活,甚至是更长远的人生。借由“面对未来,我应该具备的能力”这个题目,期望学生对当前状况进行反省,并能与时俱进展望未来,引发前瞻性的思考。
这样的命题思路,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注重检测学生的分析、判断的能力,特别是那种思辨的能力,而且,引导学生切实地思考未来,思考人生,培养的是学生的大表达、大思维与大格局。
近年来,我们常常见到大陆的一些高分中考作文,太注重文学性,注重修辞、注重文采。其实,好“文笔”不一定就是语文好。学生作文过分偏重文笔,这是有功利化考虑的:把文字写漂亮点,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于是,动不动就用典、堆砌词藻、宣泄人生感慨的写法,在中学生作文中很多见。这样的“文艺腔”是作文表达的一种病态,大多徒有绚丽辞藻,而不见思想。
比较两地的中考作文试卷,我们就可发现,其实学生写出这样那样的“文艺腔”十足的作文,是与中考作文命题与阅卷指向是有关系的。我们应该从两地的作文题的比较中得到启发,适当淡化文采或文笔要求,更多强调文从字顺,以及分析、概括、表达能力。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当然,台湾的中考作文评估方式与大陆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作文检测是与阅读以及其他方面的检测是分开制卷的,意思是说,语文要在两个时间段考两份卷子,其中一份就是作文卷。但是,在作文题目构成上大致是相同的,就是大多基本采用“引导式写作”,即“导引文字+作文题目”的形式。
【台湾省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台湾省”教学实录09-13
台湾省经验借鉴08-21
中图版台湾省教案11-30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教学教案07-02
台湾之旅4——感受台湾高铁400字07-04
台湾省2016年模拟试题10-19
与台湾有关的五年级作文:台湾感想06-08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设计10-24
印象台湾10-14
台湾合作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