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家养老服务中心扩建情况汇报

2024-09-24

如家养老服务中心扩建情况汇报(通用6篇)

如家养老服务中心扩建情况汇报 篇1

2017年如家养老服务中心扩建情况汇报 淮安区民政局:

为适应我区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为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贡献力量,2017年如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经过近10个月的建设,共投资100多万元新扩建面积4500平方,在原有的基础上规模增加了一倍,养老服务能力提高一倍。

1、新建老人标准养老居住房12间,面积460平方米;新建亲情小厨房一间20平方米,配套新建卫生间、淋浴房、洗漱间各12间;新建公厕一处,新改建厨房40平方米;新建围墙150米;

2、新建水泥硬化路面650平方米;新铺面包彩砖路面200平方米;新建木结构休闲亭一处;葡萄架走廊300平方米;新建蔬菜种植基地3000多平方米;

3、新增老人养老居住床位46张,新增电视12台,4G网络全覆盖;

4、新增田园音乐设备一套,360度全方位24小时监控一套,紧急呼叫系统一套;消防安全喷淋系统一套;

5、扩建后其它基本配套设施全部到位。尊敬的民政局领导,今年我们在扩建养老硬件上做了一定的工作,在服务质量提高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被省民政厅定为国家级标准化养老示范单位,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就培训和引进了10多名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并与4个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以达到进一步提升如家养老的形象、真正为老人服务的目的。虽然经过努力但与社会和领导的要求差距还很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全力打造一流的养老服务机构。如家养老服务中心 2017/12/19

如家养老服务中心扩建情况汇报 篇2

面对着市民对家政服务越来越精细化的要求,一个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应该怎样树立诚信形象,成为中国家政业领跑者?

海峡都市报968111客户运营中心,由福建第一媒体《海峡都市报》于2007年8月投建使用的一个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它提供包括新闻报料、咨询、生活服务等多个方面。986111运作三年多来,充分利用海峡都市报的强大品牌资源进行推广、完善,已广为市民所熟识,成为汇聚福建省民众心声最全面、服务民众最快捷、发展对台服务综合优势最佳的平台。

968111客户运营中心基本情况

海都报968111客户运营中心坚持“高起点,高投入,创新运作”思路,实现高成长。

1. 现有规模

经过数次扩容,呼叫中心办公场所约1200平方米,福州总部、泉州分中心,共拥有170席位,300名坐席人员。2010年全年受理信息量超过500万条,服务满意度达到97.8%。

2.业绩分析

2008年加盟企业30多家,50多项服务,年度交易额1580万元;2009年加盟企业120家,超过100项服务,年度交易额4650万元;2010年加盟企业170多家,涉及300多项服务,交易额8900万元。2009年便民服务业务实现利润160万元,2010年利润270万元。

3.三大功能

报纸服务功能。968111整合了电话、短信、视频呼叫、网站等客户接触渠道,打造出全方位、立体化的用户交互界面,满足报纸的发展和竞争需要: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闻线索,更加贴近服务民生,实现与报纸深度互动;开展刊登广告、征订报纸、更改投递地址、受理投递投诉等业务,为报社经营工作服务。

便民服务功能。通过开展便民服务业务,一方面践行报纸的市民服务宗旨,一方面实现增值业务收入。968111海都便民服务业务,几乎涵盖所有的传统家政服务项目,开拓了寻医导诊、社区养老、专线旅游、教育培训、快餐订送等便民业务。968111便民服务功能,以福州为主区域,辐射福建全省,已经形成了一个区域商业服务网络。

对台服务功能,这是我们的特色。作为台商、台胞的主要集中地之一,福建是两岸人民交往交流的先行先试区域,我们通过968111积极开展对台服务项目。开辟闽南语专席,并开通了全国统一热线号码95193,与“968111”实现无缝对接。95193是大陆范围的直拨统一号码,按统一市话收费,并具备国际长途支持,全世界台胞只需加拨大陆区号“086”,均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打入该号码,即可接受专业的对台坐席服务。

作为第三届海峡论坛的重要举措,同时是福建省2011年重要惠台措施,台胞公共服务热线4001968111依托968111客户运营中心服务运作,并于2011年6月18日在台湾台中长荣桂冠大酒店举行了隆重的开通仪式。各界对服务热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台胞公共服务热线是为台胞做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同时还得出:这条热线也是两岸交流合作的一个新平台,在多个领域可以展开合作,是行业性的标杆的结论。

968111客户运营中心运营优势

1. 技术平台具备扩展性

坚持自主建设,三年投入800万,对中心软件和硬件进行升级改造,已经形成过硬的技术支撑体系。

在语音通讯技术方面,平台采用支持NGN(新一代网络)的软交换技术方案,具备电信级的高可靠性(99.999%)、支持纯IP座席、支持3G视频呼叫接入。该平台不但支持本地坐席,还可以方便快捷部署远程坐席,并且可以实现本地监听和管理远程坐席,这已经为下一代业务模块升级提供了高性能的技术保障。下一步我们将利用该呼叫平台底层框架进行升级建立“云呼叫”中心,可为全国有宽带网络覆盖到的地方建立呼叫平台。

在综合业务系统方面,已研发出集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信系统、知识库系统、票务订票系统、统计系统及业务功能定制系统等6大系统于一体的综合业务平台。该平台具有良好的业务可扩展性,可根据不同的业务形态定制业务管理模块和扩展多种管理模式。

2. 客户营销实现最大化

报业多元化经营的焦点在于对客户价值的深度挖掘与重复利用。“如果我们的客户如果每天只花1元钱买我们的报纸,那实在是对客户资源的浪费”,海峡都市报968111运营中心的建立,最终目标就是要将报社零散的、闲置的客户信息有序管理起来,再通过各类增值业务对客户信息进行二次、三次、多次的开发。

经过3年的发展,968111运营中心已经拥有数百万的优质客户信息,海都旗下的海都便民服务网、海都购物网、物流配送业务,都以968111数字平台为中心,实现快速布局。

3. 运营模式走向成熟

经过摸索,968111客户运营中心在业务拓展模式、质量控制和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

业务拓展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彰显服务性。968111家政服务项目的拓展,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创造性的拓展或创新服务领域,并借助海峡都市报媒体传播效力,迅速在市民当中形成强大的服务品牌和影响力。

实施“六个一”工程,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这“六个一”是:一个号码——968111、一个网站——www.hdbmw.com、一个综合服务受理网站——968111社区综合服务站(利用报社的发行站点升级改造)、一支标准服务队伍——提供标准服务咨询和服务预约的呼叫中心坐席队伍、一支规范化的服务企业队伍——发展培养的一批符合行业服务质量标准和资质要求的先进服务企业、一套服务质量标准——以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为市民提供“安全式生活服务消费”。通过“六个一工程”的完善和实施,中心不断扩大家庭服务信息覆盖面和服务范围,形成便利规范的家庭服务体系。

4. 公益性品牌凸显

一直以来,968111还充当沟通党和政府与市民的桥梁,便民服务理念更是契合社会管理创新主题,形成公益性品牌。968111呼叫中心被时任省委书记卢展工誉为“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前沿哨所”,2009年和2010年连续被省委评为“值班与应急”先进单位。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被财政部、商务部遴选为福建省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平台建设工作试点企业,2010年被商务部确定为重点民生项目。还被国台办批准为“全国台胞公共信息服务中心”。

从2009年至今,968111运营中心获得多项政策性资金,共计1710万。

968111客户运营中心跨界发展经验

1.跨界发展实践

一是968111客户运营中心泉州分中心,于2008年开始运营,实现跨城运作。

二是浙江湖州96345市民服务中心。海都报与湖州日报报业集团合作组建公司,建设湖州96345市民服务中心,实现跨省运作。今年1月,96345市民服务中心正式开通,第一季度运行态势良好。

三是与省外报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实现资源共享。

2.跨界发展小结

一是与湖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合作案例,验证了968111技术平台、运作模式在异地的可复制性。通过与其他报纸的深度合作,发挥968111自身的技术、管理与运营人才优势,将服务模式输出到省外城市,为其他区域的市民提供生活服务,构建全国性的家政服务网络体系。

二是968111的品牌项目——健康医疗服务,已经由原来的福建省范围辐射到国内七个省市,合作服务机构从原有的省内50家增加到全国范围89家,这为跨界合作增加了诱因。

三是968111运营理念符合社会管理创新主题,跨界合作具备良好的环境。“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进家政、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型服务业的发展,创新现代家政服务是未来家政服务业的方向。

968111客户运营中心发展规划

1.公司化运作

为了能将968111成功运营经验快速复制到全国各地,建立全国运营平台,共同打造报业信息服务航母,海都已成立海都信息股份服务有限公司。海都信息服务公司和各地兄弟报社共同出资,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在当地成立合资公司,开拓当地便民服务等市场。

公司将整合全国范围的家庭服务企业、健康医疗机构、报业资源,通过与国内兄弟报纸的深度合作,推广968111运营模式,构建一个面向全国市场的“家庭服务超市”实现统一运营。分三步走:

第一阶段,快速复制,合作筹建市民呼叫中心。

各地区寻找合适的目标报社;将我们现有的经营经验、软件平台打包与目标报社合作;与目标报社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并共同经营。

第二阶段,建立全国客户服务运营平台。在技术层面,整个各单点系统,构建全国统一的商业管理平台。在业务层面,逐步整合区域市场,使各区域市场进入全国统一运营体系,保持原业务盈利能力的同时,配合全国运营体系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后端商家管理机制,进行全国统一招商结合区域落地的跨区域经营。

第三阶段:资本运营,打包上市。

2.跨界合作的可能模式

一是初级合作。主要为平台技术输出合作,帮助合作报社快速的建立起呼叫中心。

二是紧密合作。双方组建股份公司,共同经营,管理合作,共同收益。

新兴媒体对纸媒的冲击,最直接的表现在于对报纸受众的蚕食。应对冲击,我们的根本就是加大培育和巩固纸媒读者群,这是纸媒发展面临的共同课题。海都报不仅仅将968111作为报纸业务运营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而是赋予了更大的使命,作为应对新媒体冲击的一大利器。历经三年发展,968111营运中心实现的利润虽然只有数百万元,但是,968111已经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广为市民熟识,涵盖了海都报的既有读者群,更拓展了海都报品牌广度与深度。同时,依托968111营运中心,我们完成了年500万条的信息受理量,接近98%的服务满意度,服务项目齐全,服务信息便利,增强了海都报对读者的粘度。

养老服务供需匹配情况研究 篇3

摘要: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办养老机构床位空缺,其背后隐含的是老年人需求指向与社会养老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为此,本文将杭州市主城区设为重点研究对象,拟对此地区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以及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情况进行研究,探究养老机构如何经过自身的定位调整与入住的不同类型的老人实现双向的选择,以达到最优化的供需匹配效果。

关键字:养老机构;机构养老;养老需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76-04

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杭州市的老龄化形势相较其他城市而言更加严峻,比全国平均水平提前11年进入老龄社会,其老龄人口占人口比例仅次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达到了19.1%。根据杭州市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截止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9.2万人,按户籍人口统计,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4.8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9.1%;同时,纯老家庭人口总数为259710人,占老年人口18.17%;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8.22万人,占老年人口的6.1%。

除此之外,杭州市的老龄化比例增速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杭州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市65岁以上人口有76.72万人,已经占10.23%,比全国同期的7.69%高2.54百分点,已接近预测的全国2020年水平。由此可见,杭州市的老龄化、高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迫在眉睫。但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速度却还有待加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养老机构的供给与老人们的需求无法匹配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以杭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拟对此地区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以及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情况进行研究,探究养老机构如何经过自身的定位调整与入住的不同类型的老人实现双向的选择,以达到最优化的供需匹配效果。

一、杭州市主城区现有的养老机构情况分析

根据杭州市养老机构名录,截至2015年6月底全市已建立养老机构311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25家,民办养老机构110家,乡镇(街道)敬老院139家。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不含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床位) 58743张,其中城市国办床位9598张,占总床位数的16.34%;民办床位29555张,占总床位数的50.31%;乡镇(街道)敬老院床位12910张,占总床位数的21.98%。虽然至2015年底,平均每百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已达到4张,但是较之国际社会上标准的5%到7%的比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就杭州市主城区而言,一共有87家养老机构,床位数共16185张,占总床位数的32.3%。

本文根据养老机构的性质(公办养老机构、民办非盈利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机构)和机构的大小(床位数超过100张,床位数低于50张和床位数介于两者之间),选择其中26家养老机构进行调查走访,包括公办养老机构10家,公建民营6家,民办养老机构10家(见表1)。调查对象中入住率超过90%的养老机构7家,有4家为公办养老机构,其余养老机构空余床位比例大多将近50%。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调查人员走访杭州市主城区的多个小区,对62位老人进行访谈,其中已入住养老机构和尚未入住养老机构的调查对象各占50%。在已经入住的调查对象中,对现住养老机构表示满意的老人(下文中此人群用A表示)占13%,不够满意的老人(下文中此人群用B表示)占37%。而目前尚未入住的调查对象中,有意向入住的调查对象(下文中此人群用C表示)只占13%,没有意向入住的调查对象(下文中此人群用D表示)占37%。本文将从年龄分布、身体状况、居住方式、月经济收入情况等四个方面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

1.年龄分布情况,调查对象的年龄均在60岁及以上, 其中80-90岁的调查对象占40%。可见接受访谈的老人的年龄基本较大。

2.身体状况,调查对象的身体状况多为比较健康者,77%的调查对象能完全自理,可见调查对象的身体状况总体处于较佳状态。

3.居住方式,调查对象中,除去已经养老机构调查对象,独居或和老伴一起住的老人分别占24%和29%,与子女一起住的老人只占19%,可见“空巢老人”的现象比较严重。

4.月经济收入情况

结合访谈内容,月收入小于等于1000元的老人其收入基本源于最低生活保障金;月收入在1001-2000元的老人退休前的工作主要是工人;月收入在2001-3000元的老人主要从事服务业或是工人;月收入在3001-4000元的老人和月收入在4001 -5000元)的老人,他们退休前的工作主要有国企员工或普通公务员;月收入在5001元以上的老人基本都是离退休干部。由此可见,接受访谈的老人收入偏低,而这些收入主要来源于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者离退休金。

三、老年人的需求分析

根据前文可知调查对象可以分成四个部分:已入住且对现住的养老机构表示满意的老人(A),已入住但是不满意的老人(B),尚未入住但有意向入住的老人(C),没有意向入住的老人(D),针对调查对象做出不同选择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收费水平。

在A中,所有的老人都将收费合理这一点作为选择的养老机构的原因之一。老人认为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水平与其收费标准相匹配,更容易产生入住的幸福感。

A1说:“虽然相比起其他养老院,这里设备比较老旧而且护工也比较少,但是这里的收费比起其他地方合理多了,毕竟这些设备平时用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护工也可以照顾到每个老人。”“挺好的,这样的价格有这样的服务已经很不错了,护理员态度好,这边环境也不错,除了交通有一点不太方便之外,其他的方面都很好。”

而B中有7%老人因为养老机构收费水平偏高而略有不满。当养老机构向老人收取高额的服务费用时,老人对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要求也会提升,如果此时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并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那么老人对养老机构也更容易产生负面评价。

事实上,如果一位老年人独居且无老伴相伴,入住养老机构可能会成为其养老方式的主要选择之一。但是许多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往往令人望而却步。D中13%是因为养老机构收费水平过高而不愿入住。在问及老人有没有意向入住养老机构时,

D1如是回答:“我们才不住养老院。现在的养老机构收费这么贵,我和老伴每个月退休工资就3000左右,全部给了养老院那我们还怎么生活?”

这位老人说时有些激动,对现在的养老机构收费水平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但是大部分老人的回答是比较平静的,比如老人D2说“我们不住养老院的。养老院都是有钱人住的,我们怎么住得起呢?”

事实上这位老人年纪已较大,走路也略显蹒跚,对他而言,如果经济状况好,去养老机构是这位老人养老方式的首选。根据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所占比例最多的就是月收入小于等于1000的老人,这样的收入水平与养老机构的收费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相较而言,公办养老机构的收费比较低,而民办的养老机构收费则偏高。主城区中的大部分公办养老机构中,收费(护理费、床位费、伙食费)控制在2000元-2500元之间,是一般收入的老人可以接受的范围。而这些机构的基本入住率达到80%以上,床位较为紧张。若想要入住这些公办养老机构,就需要一段较长的“排队”等待时间。反观一些定位较高的民营养老机构,出于成本的考虑,往往会对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一般老年人并不愿意去购买服务,所以往往这些养老机构的空余床位还有许多。

(二)服务内容。

养老服务最基本的内容是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但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年人心理、医疗等诸多方面的服务。无论公办、民营或是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项目等都与老人需求之间存在明显断裂的现象。

1.医疗设施的配置。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无法避免身体机能的退化。所以养老机构医疗配置情况会是很多老人考虑的要素之一。在B中,25%的调查对象觉得养老机构或者养老机构附近没有医疗设施而感到看病不方便。在C中,5%的老人都认为一家合适的养老机构需要有完善的医疗设施。

但在主城区中,除个别以医院形式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外,只有寥寥几家以合作的形式将医疗部引进养老机构中,另外有部分养老机构所在的地理位置旁边有设置社区医院。以医院形式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对招收的老人有很大的限制,即老人必须有严重的慢性疾病或正处在脑卒中康复期等;而无论是医疗部或者是社区医院,医疗条件都十分有限,一旦老人有急性病发作,现有的设备根本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更何况那些完全不具备医疗条件的养老机构。

2.老人特殊的伙食需求。

A中6%的老人认为机构中提供的伙食不错,不但在营养搭配方面适合老人食用,而且味道挺好。而C中有8%的老人觉得在养老院里可以有人帮忙准备三餐,不用自己下厨比较方便。

老年人C1:“我老伴前几年过世,现在我一个人住,煮饭麻烦。有时候煮起来一个人吃不完又浪费。要是住在养老院里,每天包三餐也挺方便。”“我的手有关节病,现在活动都不太方便了。在这里的话每天都有人可以做饭给我吃,我也不用怕自己做不了饭。”

但是B中有18%的老人觉得伙食不合心意。有些老人偶尔会有特殊需求,比如牙齿或者肠胃不好就需要吃软的食物等,很多养老机构经常忽略,给机构中的每一位老人同样的食物配备。

就比如在某家敬老院中,老年人B1的肠胃曾经因为疾病接受过手术,现在都不能食用过硬或是过难消化的食物,但是敬老院里的食物都是统一发放的,老年人B1没有办法就只有通过偶尔自己“开小灶”的方式,煮些稀粥来吃。又比如有些养老机构中为了迁就年纪较大、牙口不好的老人,特地将食物做的非常软,又会导致一些老人认为食物口感不好。老年人B2:“这里(指所住养老院)的食物煮的很烂,吃起来软塌塌的,一点都不好吃,我都很不喜欢的!”

(三)心理需求。

目前,为有效管理和有序运营养老机构,老人们的生活大多按部就班,房间的打扫、吃饭、娱乐的时间等都做了严格的安排和限制。D中,10%的老人因为觉得入住养老机构之后会很不自由而拒绝入住。而B中,也有8%的老人认为养老机构这样的安排令入住的老人很不自由。在某家福利中心里访问时,遇见一位老人的家属。她反映自己的母亲在养老机构中住的并不开心:

“我妈妈像个老顽童,她和别的老人不一样,不喜欢早起,喜欢睡懒觉,但是养老院这边的(护理员)阿姨早上打扫房间很早,我妈妈经常被吵醒,她就不怎么高兴。”

由于这位家属年纪也已偏大,所以便问及她以后是否会住养老机构。面对这个问题,这位家属表现出了对养老机构极大的反感情绪:

“我不会住养老院的。住养老院就是花钱找罪受,现在在家里面多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烧什么,偶尔不想烧菜还可以自己出去下馆子,什么都不能干,一点都不好”“那万一您以后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行动变得不太方便,可能自己不太能照顾自己了怎么办?也不愿意入住养老院吗?”“如果我实在连走都走不动的话,我应该自己请保姆。”

此外访谈过程中。调查对象均反映到一个问题,即入住养老机构是否会孤单。不同的是,A、C中分别有15%和5%的老人表示在养老机构中同龄人比较多,可以有人陪着聊天,而且养老机构中经常有活动,比起一个人或者是和老伴在家里,养老机构会热闹一点。但B、D的老人的想法恰恰相反。B中10%的老人认为养老机构中老人太过死板和冷漠,就算同处一家养老机构平常也不会有接触,因此十分压抑。而D则认为在家里有邻里相伴,比起养老机构中不熟悉的人,更喜欢与邻里亲戚来往聊天。

另外,还有老人反映喜欢吃完晚饭出门散步,但却会被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以天色晚的理由留在养老机构中。这些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大部分养老机构为了自身管理的方便,很少注重老人们心理上的真正需求。目前主城区的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都还只停留在基本需要的层面,针对老人的个性化服务内容还太少。

(四)传统观念。

不难发现很多老人反感提及去养老机构养老。并且受访的老人年龄普遍偏大。C中7%的老人虽然表示有去养老机构养老的意向,但是还只是持保守态度,表示入住养老机构会是自己最无奈的情况下的选择。而老年人之所以抵触去养老机构,是因为一种传统观念影响——子女将老人送去养老机构就是一种不孝的表现。若子女孝顺,是绝不会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中。

C2老人:“儿子媳妇都还在,如果我就这么去了养老机构,他们心里肯定也是不舒服的。”“我现在和儿子住在一起,看他什么时候想送我去养老院我就什么时候去吧。”

部分老人的身体状况并不理想,但是因和家人居住,觉得没有必要去养老机构,尽管这样会为家里带来一定的负担。而每当受访的老人提起家人,都会表现出对自己子女的依赖和自豪。其实老年人需要家人温暖,潜意识中不想离开家人,所以非常厌恶将老年人送去养老机构的行为。

(五)负面新闻。

虽然A、B中,有13%的老人纷纷表示机构中的护理人员态度亲切和蔼,但是由于近些年来总有媒体不断曝光养老机构中的负面新闻,比如“一位91岁的奥肯那根老人在养老院四天未出房门竟未被发觉,直到亲人前来探视,才发现老人已在床上奄奄一息”;“敬老院的老人出走多日,院方却毫不知情”;“养老院有老人下体裸露无人管”等,导致老年人及其子女在选择老年人养老方式时对机构养老心存顾虑。

对某社区一些散步的老人进行访谈时,问及他们为何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时,他们纷纷表示曾经听说附近的养老机构中出现过老人生病多日都没有人发现的事情。他们觉得如果到了养老机构中也是这种无人问津的情况的话,和自己在家里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尤其是一些月收入偏高的老人,他们表示如果到时候子女真的无暇照顾自己,而自己又已经失去自理能力,那么他们宁愿花费一大笔钱雇佣保姆来居家养老,也不愿冒险到机构中。

(六)护理人员。

A、B中大部分入住的老人都是身体情况欠佳,而子女又无暇照顾的,或者是已经失去了基本的自理能力。这些老人往往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但目前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人员较多为在家待业人员,只在上岗前经过简略培训。老人反映护理员多数只是局限于帮助老年人料理日常家务,不能够提供专业的医疗照顾和精神服务,难以适应他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在某养老机构中,有一对老人夫妇因为妻子当初身体状况不好所以入住养老机构。但是入住之后,老爷爷B3对养老机构中护理员的护理水平有些微言:

“我老伴当初是下半身行动不太方便,有些时候我不在,需要护理员帮忙带她上个厕所,擦一下,或者帮我老伴洗个澡,他们动作都很粗鲁的,一点都不专业。”

除此之外甚至有些养老机构里出现过护理员和老年人发生争吵的现象,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老人B4这样反映到:“这里的阿姨以前很凶的,还和其他老人吵过架,后来那个吵架的阿姨被开除了,现在的这些阿姨态度才稍微好一点。”

而在D中,8%的老人因为认为养老机构中的护理人员素质过低而拒绝入住养老机构。为何养老机构会雇佣专业水平不够的养老护理员呢?主要是因为这些待业人员往往文化水平较低,愿意吃苦并接受低廉的工资,养老护理员这个职业流动率较大,培养专业人才较为困难。而且目前养老服务人才市场尚未形成,导致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匿乏,养老机构没有选择余地。

三、对策思考与建议

(一)重新制定收费标准。

政府需要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在适当降低各类养老机构的税收的同时对其使用水、电和煤气等资源进行相应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出台符合本市发展的养老用地政策,对于符合申请要求的政府机关和私营业主,要优先划拨建设用地,并且在地价上给予最大力度的优惠,以此促使各类养老机构相应地调低对老年人的收费标准。而养老机构应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以及老人的需求而不是眼前的利益,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对老人展示清楚的收费条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老人,以保证一些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但因为养老机构价格而止步的老人可以实现机构养老的意愿。

(二)完善机构设施建设,提供个性化服务。

政府方面要加强对养老机构设施的配置检查以及监督力度,及时更新养老机构信息,一旦有养老机构被反馈不好,应及时检查并勒令整改,提升杭州市养老机构的整体水平。

养老机构本身投入建设医疗设施的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加强与医疗机构合作,引进医疗设备和医护人才,方便满足老年人医疗需求。无论是老人们的娱乐休闲器材,还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房间,都应该建设特别为年长、行动相对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方便的设施,让老年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十分安心。

除了硬件设施的完善,在服务本身方面也需要进行改善。根据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方式。加强养护人员和老年人的沟通,可以通过共同烹饪、共同用餐等形式强化工作人员与老年人的共同生活印象,让老年人有愉悦的家庭生活感受,这样就可以帮助养护人员和老人们之间建立深刻与熟悉的照顾关系,方便养护人员及时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并根据需求提供服务。

(三)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提高素质。

政府要高度重视专业人员在养老服务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加大对护理专业教育的投入,通过设置老年社工岗位来吸引毕业生前来就职,加大专业养护人员的比例,以此优化现阶段养老服务队伍人员的构成。

养老机构中需要制定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促进养老服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大力加强专业化培训,抓好在职人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工作,逐步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①除此之外,可以加强与高校合作。养老机构可以作为高校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通过专业的手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

(四)加速社区养老发展。

随着独生子女的数量的增多,机构养老必然会成为养老的主要趋势。但是,老年人传统思想的转变需要时间,一味促进机构养老的发展只会令空置的床位越来越多,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政府可以将发展机构养老的部分资源转移到社区养老这种养老模式的发展上。社区养老既无需额外占用土地,又可让老人不脱离原有居住环境、人际环境而获得专业的照料和护理。同时又继续发挥传统居家养老的作用,让老年人能够得到子女的照顾,享受属于自己的天伦之乐,这将会成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性化养老模式选择。

杭州市老龄化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政府及养老机构解决此问题的效率。因此解决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类养老机构共同努力,弥补在养老方面的不足之处。老年人的需求多样,养老机构和政府应该以老年人真正的养老需求为导向,来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样才能真正促使机构养老方式的发展。

注解:

①李树文.大连市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需求与社会机构服务匹配的探析——以政府和民营养老机构比较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27(1)

参考文献:

[1] 李树文.大连市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需求与社会机构服务匹配的探析——以政府和民营养老机构比较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27(1)

作者简介:

张威阳(1993-)女,汉族,浙江瑞安人,本科,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章烨婷(1993-)女,汉族,浙江绍兴人,本科,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本文“受《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资助”

项目名称:供需匹配视角下的机构养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杭州市的实证调查

广州市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篇4

发布单位: 普法网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9-11-27 近年来,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市按照“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出钱购买服务”的思路和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大力推进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工,通过有效形式和合法渠道扶持各种养老福利服务机构的发展,收到较好效果。同时,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加强“星光老年之家”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形式多样、网络健全的养老服务新格局,受到了省市领导和民政部、省民政厅的肯定,得到了社会各界和老人的好评。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63间,总床位22817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2.3张。其中,市、区(县级市)办的13间,床位3603张;街(镇)集体办的74间,床位5512张;民办的76间,床位13702张,民办福利机构床位数占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的60%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部共有86个,覆盖全市130条街道,服务人员745人,服务对象9510人(含社会化退管人员,其中由政府购买服务的孤寡老人、优抚对象、残疾困难家庭老人、社会化退管老人9029人。“星光老年之家”1498个,覆盖全市92%的街道(镇)、社区。现将我市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建设重品牌,不断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引领示范作用

近年来,我们按照不断加强公办养老机构的硬件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的发展思路,在软、硬件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示范辐射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优化公办养老机构为老服务环境

近年来,我市各级财政和福利彩票公益金对公办养老机构投入近2.3亿元,市、区(县级市)两级基本建立起了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环境优雅、功能齐全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全市公办老年福利机构中,有1家国家二级福利机构、7家省一级社会福利机、1家省二级社会福利机构。其中,广州市老人院是国家二级福利院(目前没有国家一级福利院),建于1965年,占地面积80565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现有床位1100张,配有较完善的生活服务保障设施和现代化的医疗康复设备,配有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医护人员21名。市老人院是我市政府兴办的一间规模大、档次高、管理规范、服务功能齐全的社会福利机构。前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痴呆老人护理大楼,是具有国际专业水平,也是全国唯一的痴呆老人护理大楼,能满足260位痴呆老人的养老需要。

(二)引入先进管理理念,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和提升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市各公办养老机构注重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在规范管理上,借助毗邻港澳的优势,加强与港澳地区养老机构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引进临终关怀、痴呆护理、康复训练等品牌服务,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提升养老服务水平,逐步实现从封闭型向开放型、救济型向福利型、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型的“三个转变”,不断满足社会养老的需要,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和好评。如市老人院2002年获广东省质量认证中心颁发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加强与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和中山医科大、广州医学院合作,打响了老年痴呆症护理、老年康复和临终关怀等全国一流的服务品牌,开设了社工服务部,针对老人特殊需要,运用专业社工手法,提供个性化服务,充分发挥了国办养老福利机构的龙头作用、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

二、抓规范重扶持,不断推动民办养老机构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我市对民办养老机构实行鼓励发展、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加强监督、提供服务的工作方针,引导其健康发展。据统计,全市民办老年福利机构共投入资金3亿多元,共有床位13702张,占全市养老福利机构总床位的60%以上,已成为推动我市老年福利机构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规范管理,大力培育民办养老服务机构

早在1996年,我市就出台了《广州市民办社会福利事业机构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实施为民办福利机构的设置、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近年来,我市又先后制定了《广州市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年度检查具体办法》、《广州市托老服务工作守则》、《广州市托老服务机构照顾护理标准及内容》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民办福利服务机构的宗旨、申办程序、开办条件以及托老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标准作了明确规定,鼓励、扶持、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改制、承包、合伙经营、股份经营等形式举办民办福利服务机。今年上半年,我局根据民办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发展情况,重新修订《广州市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目前,再次修订的《办法》已上报市政府待批。新修订的《办法》将进一步加大对社会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力度,推动其科学健康发展。

2001年,我市成立了“广州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受我局委托制定行业规范、开展政策调研、咨询服务、组织培训和技术交流,在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中推广先进的管理服务经验。通过行业自律,我市民办养老机构在市场运营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健康有序的发展。如广州寿星大厦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2300张床位,规模较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集生活照顾、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障为一体的综合性民办福利服务机构,现入住2200位老人,被评为省二级福利院和广州市模范敬老院。

(二)实行“民办公助”,促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

我市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起步较早,大多数以小型私营的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为主,实行作坊式管理和准专业化服务,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养老的要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为使我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我市认真贯彻执行省民政厅等十六个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扶持我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通知》,积极协调市有关职能部门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从2002年起,每年在福利金中安排专门资金,用于扶助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消防设施建设、设施设备购置、房舍改建维修、医疗康复设备购置等,使我市民办养老机构的整体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平均入住率达到70%以上,老年人普遍反映较满意。

为进一步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扶持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建设,今年8月,我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发布了《广州市民办福利机构资助管理办法》。该办法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了对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扶持力度,通过运营资助和新增床位资助两种方式促进民办福利机构发展。

(三)实行“公建民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为更新公办福利服务机构的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模式,我市有计划地对一些区、街道办的老人院采取公开招标,由一些有管理经验、服务质量比较好的民办机构来经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如我局直属单位广州老年人服务中心黄华楼建成后,引进民办机构经营,建成南国颐景老年公寓,该机构又和省第二中医院合作,提高了养老院的档次,现该院养老床位供不应求;越秀区老人院请民办机构的负责人当院长,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侨颐院”是我市经营得较成功的连锁式养老机构,拥有7间养老院,其中4间就是承包了区级老人院或街道“星光老年之家”,发展势头良好。实践证明,“公建民营”运作模式,既符合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又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减少政府在福利机构建成后的后续投资和人员经费等经济压力。

三、抓基层求创新,不断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要

我市立足社区,不断拓宽养老服务领域,提高为老服务水平,较好地缓解了养老机构不足和社会对养老服务需求多样化的矛。

(一)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拓展养老服务内容

机构养老难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成为当今倡导的主要养老模式。因此,我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经过几年的大力发展,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服务载体多元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格局。

1.高度重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网络初步建立。市、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还在试点阶段,我局就牵头成立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市社区居家养服务工作的开展。各区也相继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出台了实施办法,统筹本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各街道依托星光老年之家、街道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办养老机构等资源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部,为老年人提供入户服务;社区居委会设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方便居民就近申请和咨询。市、区、街、社区四级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网络初步建立。

2、引导扶持,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初见成效。为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我市非常注重突出政府的主导作,对特殊并需要生活照料的救治对象、独居老人、特困家庭老人、高龄老人以及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老人,有政府出资为其购买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充分体现了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性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目前,政府购买服务人数占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总数的90%以上。

3.大胆实践,居家养老服务运行模式不断创新。在工作实践中,积极培育和探索不同的运营服务模式,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越秀区东湖街、荔湾区金花街、天河区员村街、白云区松洲街为代表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一是依托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越秀区东湖街道试行“公助民营”的管理模式,将建成的街道托老中心实行面向社会招标,择优选择承办单位和个人,由街道与中标单位共同承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分部。二是借助民办养老机构承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白云区松洲街依托民办的老人院成立了松洲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部,开通了服务社区老人的“松洲热线”,将民办养老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实现了养老服务社会化。三是以社区“星光老年之家”为载体,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天河区员村街充分发挥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的作用,建立了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康复中心等社区老年服务机构,为社区老人提供日托起居、生活照料、康复理疗、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服务。四是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引入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荔湾区金花街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并引入民间组织—“牵手互助社会工作服务站”承接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把社区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引入居家养老服务。

4.规范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市、区加强监管,规范管理,保障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全部要求进行岗前培训,通过相关老年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市及各区不定期举办居家养老护理员培训班,邀请香港等地的专业人士讲课,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质,把好服务质量关。各区着重抓好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工作,如海珠区组建了服务等级评估小组;天河区居家养老服务部评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承办资格和服务质量等;萝岗区各社区居委会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监督协调工作小组;黄埔区建立和完善了服务对象、工作人员、服务效益等三个方面的评估机制。有的区还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工作职责》等,规范服务人员服务行为。2008年,市民政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保局、卫生局联合制定了《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人、财、物上都得到保障。

5.各方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合力日渐形成。政府各部门积极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有效地保证了工作的推进。市财政局把试点经费纳入年初的部门预算,及时、足额地把经费下拨到试点区;市劳动保障局为4050人员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岗位培训和资助,实现了再就业工作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紧密结合;卫生部门积极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拓展社区为老卫生服务工作,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家庭病床、家庭出诊、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等服务。同时,各区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为老服务。越秀区积极引导民营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带动社会资金的支持和参与,全区先后有656万元的民营资本投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公众福利服务,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的4个分部全部由民间机构承担。荔湾区根据本区实际,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社区长者探访组”和社区义工三支队伍,共同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二)积极推进“星光计划”,实施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

按照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部署,我市从2001年12月起启动实施“星光计划”以来,共投入3.36亿元,建成 “星光老”1498,为社区老人提供寄养、入户服务(家务整理、生活照料、送餐陪护等)、紧急援助、日间照料、保健康复、文化娱乐(开设健身、阅览室、棋艺室、歌舞厅、书画室)等多项服务,并适当兼顾服务残疾人和孤残儿童。按照“建营并举”的原则,我市坚持加强“星光老年之家”的运作管理工作。一是制定规范管理制度。于2003年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发出《转发市民政局关于广州市“星光老年之家”运营管理意见的通知》,为确保项目发挥为老服务作用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完善服务功能设置。2006年安排福利彩票公益金100万元,增设“星光老年之家”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服务功能。三是解决运作经费问题。针对大部分“星光老年之家”投入使用后面临正常运作经费的问题,从2004年开始,每年争取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立项补助全市社区级“星光老年之家”的运作经。目前,我局已组织力量对全市1498个“星光老年之家”运营管理情况进行核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三)依托社区志愿服务和便民网点,健全社区为老服务网络

我市的社区为老服务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依托社区志愿服务和便民利民网点,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打造为养老、为老服务队伍。自2002年我市成立广州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后,各区、县级市均成立了义工协会,街道成立义工协会联络处,社区成立义工工作站,组建敬老义工专业服务队伍,积极为社区老人提供专业化服务。如荔湾区义工协会的肖明,从事义务(志愿)服务达20年之久,组织社区力量定期为孤老家庭提供家政等服务。荔湾区逢源街现有专职从事为老服务的社区工作人员25名,其中有专业社工4名,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热心从事养老服务的“4050”人员为居家养老服务员。街道义工6600多人,占街道总人口10%,充分利用义工数量大、分布广的优势,有组织地为老年人提供义务养老服务。重点为“三无”孤老、特困、残疾等特殊困难老人,老年烈属、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独居老人等老年人,广泛开展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辅导、康复护理、医护保健、紧急救助等为老服务。先后获得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省“星光老年之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四、主要存在问题

综观我市的养老服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服务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可以为老人提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服,提升了养老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机构养老供需关系不平衡,现有床位不能满足需要 我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107.5万,但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数只有22817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仅2.3张。公办养老机构因环境优雅、设施良好、功能齐全、管理规范而床位供不应求。但从2005年至今,区属公办养老机构减少3间,街(镇)属公办养老机构减少47家,共计减少床位1033张。同时,根据《广州市社会福利机构2001—2005年区域发展规划》,各区(县级市)都要建有一所200张床位左右的公办老人院,以满足本辖区内社区居民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但天河、花都、萝岗、南沙、从化均没建成,养老服务机构的需求和供给的矛盾仍比较突出。

(二)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窄,内容单一,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员以“4050”失业人员为主,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方面、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影响了服务内容的扩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其次,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其它社会力量很少涉足这个领域,服务的对象也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人为主,自费接受服务的人群比较少,覆盖面窄。第三,近年来,政府建设了一批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文化室、托老中心等服务设施,这些设施已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但这些服务设施普遍规模小、档次低,条件有限,缺乏统筹管理,不利于居家养老服务向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模式发展,难以形成全市性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大格局。

(三)为老服务资源缺乏优化整合,为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近年来,政府在为老服务方面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建成了一批敬老楼(院)、“星光老年之家”、老人活动中心等社区服务设施设备,为养老服务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对这些养老服务设施的管理,行政色彩很浓,况且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合作,没有基本的评估标准和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保健、医疗卫生、学习娱乐等为老服务社区资源缺乏有机整合和统一管理,养老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达不到边际效益最大化,达不到专业要求。

同时,全市尚未编制为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尚未制定健全的具有规范性、指导性的为老服务行业服务标准、评估体系、监管资助办法等,尚未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为老服务体系。

(四)为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市供水扩建工程情况汇报[模版] 篇5

尊敬的省发改委石处长、**市发改委各位领导: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市检查验收我市的城市供水扩建工程项目,下面我简要介绍**市的供水工程情况。

**市是**地区仅次于**市的第二个城市,同时有是山西省5个超常规发展城市之一,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大幅度增加,由于行政区域的限制,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市城市发展的瓶颈。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城市供水工作。2003年我们积极争取,跑项目,在得到了省、**市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9月12日,省发改委以晋计城环发【2003】904号文件《关于**市城区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正式审批立项,2003年作为省国债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2004年先后完成了由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市城市供水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市城市供水水源地论证报告》,并通过省发改委、建设厅组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和省水资委《**市水源地论证报告》。

2005年12月15日省发改委以晋计设计发[2005]年1239号《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城区供水(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市供水扩建工程被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2004年3月19日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总指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常务副总指挥,由建设局、发展计划局、公用事业局、自来水公司等部门组成的供水扩建工程指挥部,主要职责是负责前期准备项目审批、工程勘察、设计委托、招投标等。

受市政府的委托,**市供水扩建工程指挥部为项目法人单位,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实行招投标,委托山西省华安招投标有限公司进行代理,其中可研设计均委托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编制和水资源论证委托山西省勘察设计院进行探采结合凿井外,其余工程均进行了招投标,监理招标为山西联通建设监理工程有限公司,凿井招标为**市水利勘探凿井队,水厂工程招标为**市新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输配水管网工程为**市建筑安装公司第三分公司、**市市政公司、**市建安总公司、**市自来水公司,深井泵房工程为**市凯吉建筑公司,自动化控制工程为山西科达自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输配电工程为山西省新田电力实业有限公司。经招投标山西省联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对本工程输配水、水厂建设、自动化等工程进行了全过程监理,**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对本工程进行质量监督,工程于2004年4月正式奠基开工,于2008年4月竣工,于2007年1月开始并网试运行。

根据初设,该工程总投资4682万元,实际工程总投资3977.6万元,其中水源工程1158.2万元,水厂建设为715.8万元,输水管线为790.3万元,配水管线为972.7万元,设备投资为340.3万元。

水源工程凿井工程始于2004年7月,2006年8月竣工,共完成凿井18眼,新建水井泵房18座,合计出水量23280立方米/日。市政府出资586万元购买了10眼水井交付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使用。以上28眼水井都进行了水样采集和水质评价,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厂建设于2004年4月开始动工建设,于2007年年底竣工,先后完成了3000立方米的清水池1座、加压泵房、综合办公楼、附属用房、加氯间、锅炉房、化验室等;对东水厂进行了改造,原加压泵房进行了改造、更换了4台加压泵、新建了变电室、增加了变频柜、电器化自控设备等。

输水管网工程于2004年开工建设,于2007年竣工,共完成水源地至水厂厂区DN160mm—DN400mmPVC输水管线42115米,阀门井共58座。

配水管网工程于2004年开工建设,于2008年5月竣工,共完成水厂厂区至各用户DN110mm—DN250mmPVC配水管线33115米,DN110mm以下PVC配水管线126630米。各管网安装完毕后进行了强度严密行试验,均符合设计和施工

验收的规范要求,从并网通水至今,所有管网运行正常。

供水设备:离心泵、电动单梁、各种阀门、配电柜、变压器、自动控制柜等均经过调试运行,经过现场检查验收达到验收标准,所有设备运行正常。

各位

领导,**市供水扩建工程在省、**市、**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通过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于2007年正式并网通水,供水工程的建设为**市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居民和各行各业用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解决了城市用水中长时间水压和水质难以保证的老大难问题,大大缓解了城市供水的紧张状况,形成了有两个水源、两个水厂为市区供水的互动互补供水网络,彻底改变了过去一个水源一个水厂供水不足不稳的局面,确保城市安全稳定供水,增强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现代化水平,为把**市建设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

××养老保险工作情况汇报 篇6

一、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⒈养老保险扩面人数完成人,占年任务人的;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完成人,占年任务人的。

⒉养老保险费征缴完成万元,占年任务万元的。其中清理企业欠费万元,占年任务万元的。

⒊我市应纳入社会化管理的离退休人员人,实际纳入人,实现社会化管理率,社区管理率。

⒋今年前个月应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万元,实际发放万元。确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

二、主要工作情况和做法。

(一)、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工作继续得到巩固。

⒈严格落实两个“确保”要求,积极做好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我市目前共有企业离退休职工名,月份应发放养老金万元实际发放万元。由于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养老金发放程序和责任机制,从而保证了发放工作做到了无少发一人,无错发一人,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和社会化发放率达到的目标要求,从而有力地保障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同时,积极做好异地退休人员养老金代发工作,共为名外地转入人员发放养老金万元,并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无出现拖欠和不准时现象。

⒉严格把好退休审批关,减少基金流失。一是把好资格认定关。我们在与人事劳动部门建立联合审批机制把好正常退休关口的基础上,今年以来,针对申请特种工退休的人员逐渐增多的情况,加大了对申请特种工退休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力度。今年月份,我们组织专门人员直接深入到各厂矿企业,按照人员、岗位、资料三对照的要求,对申报特种工退休的人员逐一进行核实和认定,并把认定结果在各单位张榜公示,有效利用内部监督与群众监督的合力,把一些钻空子的人堵到了退休的大门以外,通过认定,共取消了名不符合条件的人员的退休资格。通过严格控制退休审批,遏制了退休人员增长过快的势头。二是把好待遇核定关。准确核定待遇,确保公平无误,是树立社会保险工作良好信誉和形象的保证。为了确保这项工作不出任何差错,我们在征集、综合、退管等科室之间建立了相互监督制约措施,从缴费情况、帐户记录情况到待遇核定等环节做到人人签字、层层把关,共同负责,并充分利用电算化手段,从而保证了没有发生一起错核错发事件。本文转载自网

⒊强化两项结合,杜绝虚报冒领现象。为了堵住虚报冒领养老金这个口子,我们采取离退休证年审和平时加强对离退休人员信息的掌握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杜绝虚报冒领现象的发生。今年月月,我们组织全市离退休人员到各自所辖退管所进行了面审,由于事先宣传到位,组织措施严谨,全市离退休职工全部参加了年审,参审率达到;月月按郑州市要求又对所有离退休职工进行了指纹采集为以后养老待遇领取资格实行指纹认定做好了准备。另外,我们还充分发挥各村退管站在信息掌握方面快速、准确的优势,建立了离退休人员死亡信息快速反馈机制。利用每月的一次例会签到制度和退管站长平时走访所了解到的情况,及时掌握离退休人员生存情况并及时向社保局上报。通过采取两项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有效杜绝了死亡冒领现象的发生。今年以来,我市没有发生过一起虚报冒领事件。

(二)、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基金支撑能力是社会保险的生命线。要增强社保基金的支撑能力,征缴是前提和保证。为此,我们通过采取“三抓三增”,使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前个月养老保险费征缴清欠完成万元,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不但提前而且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同时,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近亿元,即使分文不收,也能发两年多时间,从而使我市的社会保险基金支撑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⒈抓扩面和续保,增加缴费人数。要增加社会保险费征收额,必须扩大缴费来源。为此,我们全力实施了“拓源堵漏”工程。即一手抓扩面一手抓续保。在扩面方面,我们通过采取外压内促手段来强化扩面工作的拓展。一是积极协调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各乡镇、办事处的责任目标考核力度,增加扩面工作在乡镇、办事处整体工作考核中所占的比重,以引起他们对扩面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建立内部考核机制,实行科室包乡,并月月公布进度。由于我们加大了扩面工作的考核分值(占总考核分值的),把扩面工作做为影响个人全年工作总成绩的重要因素,大大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激励氛围。各科室充分利用周三专门下乡时间,与劳保所的同志一起深入各企业进行宣传和动员。由于工作热情高涨,有一半的科室在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的扩面任务。通过采取外压内促的刚性措施,我市的扩面工作止十一月份就已完成人,占任务的,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在续保方面。针对我市企业下岗失业职工不断增多的不利情况,我们采取发放宣传信搞动员、组织下岗失业人员讲政策等方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进行劝导和鼓励。由于坚持不懈的长期宣传,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新增下岗人员不断保,原有停保人员又续保的良好局面,从而有效地遏制了停保人员不断增长的趋势。止目前,因下岗失业原因而个人进行缴费的人员已达到近人,并仍呈不断增长趋势。

⒉抓申报和稽核,增加缴费基数。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少缴保险金,千方百计少报、瞒报缴费工资,这不仅损害了职工的利益,同时给基金征缴也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在用人单位申报缴费工资时,坚持“四不接受”原则。即:资料不齐全者不接受;二是没有在本企业经过公示的不接收;三是没有职工签字的不接受;四是单位不作出承诺的不接受,从而在制度和程序上对用人单位进行了严格的约束和规范。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加大社会保险稽核力度,深入用人单位对申报工资不实、使用临时工不缴费和无故欠费等问题进行严查细核,督促用人单位如实申报、如数补缴、及时参保、按时清欠,确保应收尽收,应保尽保。今年,我们共稽核用人单位家,占企业总数的;其中书面稽核家,实地稽核家;督促办理新参报人;查处少报基数万元,督促企业重新申报增加缴费工资基数万元;补缴基金万元;结案率达到。通过规范申报和加大稽核力度,把少报、瞒报、漏报现象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全市缴费工资总额增加了万元,增加基金征收万元。

⒊抓宣传和舆论,增强缴费积极性。为了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用人单位和广大职工参保缴费意识,我们对宣传形式进行了精心设计,并取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宣传效果。一是充分发挥“社保天地”电视栏目强有力的社会宣传效应,营造浓厚的社会保险政策氛围。为了把“社保天地”栏目真正办成贴近民生、群众欢迎、社会关注的精品栏目,今年,我们加大了“社保天地”电视栏目在人员、资金、内容上的安排和投入力度,先后成功制作和播出了期节目,深受社会各界关注和喜爱。二是,利用发放个人帐户机会面对面进行宣传。今年月份,社保局全体工作人员深入全市所有参保单位直接向职工发放个人帐户,并一起发放了致向个人帐户足额记满的职工和个人帐户未能足额记满的职工的一封信,通过个人帐户记载的强烈反差和对比向他们宣传缴与不缴、缴多缴少、缴早缴晚“三个不一样”等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和引导职工对单位缴费引起关注。同时,由领导带队深入到十几家重点单位,组织职工召开个人帐户发放大会,向职工通报本单位的缴费情况和个人帐户记载情况,并与其它单位进行对比。会上,还对各单位个人帐户储存额位居前三名的职工披红戴花进行了表彰。通过个人帐户发放,在职工群众中引起强烈震动。他们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查询个人帐户记载情况,关注单位缴费,关心个人帐户的热情空前高涨。通过采取方式得当、内容新颖、覆盖广泛的宣传手段,广大用人单位及职工的参保缴费积极性不断增强,止今年月份,各项社会保险费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

(三)、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迈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我市的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工作经过探索起步、积极推进和规范管理等三个阶段的发展,止今年,我市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体系和管理网络已基本建立,管理和服务水平日渐提高,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我市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人,社会化管理率达,社区管理率。

⒈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村室建设。为了搞好退管站建设,方便管理和服务,为离退休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我们把加大硬件建设做为首要任务。积极协调当地乡镇政府和村委,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落实用房和设施,通过大量艰苦的说服工作,目前,全市的退管站的用房和活动器材等硬件设施已全部到位。全市共建成个退管站,并且全部拥有专用的活动场所,根据村站建设的标准,达标率已达,而且真正做到了场地、制度、设施、人员、活动“五到位”。

⒉健全管理制度,发挥网络作用优势。我们一是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借阅制度。离退休人事档案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并对全市高龄、特困、孤寡、工伤、劳模、重病、军转干部等七种特殊人员已分别建立了信息台帐;二是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各个退管站每月要组织所管辖的离退休人员召开一次例会,社保局每月组织各退管站所召开一次例会通报情况;三是建立了信息反馈制度及信访接待制度。在去年大排查的基础上,各站所按月将离退休人员的动态变化情况上报,以及时掌握人员情况变化,实行准确的动态管理。四是建立了工作报表制度。各站所每月要将整体工作情况以报表的形式每月上报,以全面掌握工作情况;五是建立了百分考核制度。将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计分,年终组织各站所负责人进行互查和评比。

⒊抓住四个重点,提供优质服务。我们以乡镇(村组)退管组织为依托,紧紧围绕“为离退休人员老有所依提供服务”、“为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出谋划策”、“为离退休人员发挥余热开辟途径”、“为离退休人员老有所乐搭建舞台”等四项重点,引导他们互帮互助,发挥余热,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许多好人好事。同时,为丰富离退休人员文化生活,在我局的参与、组织和协调下,先后建立离退休人员老年门球队个,健身体操队个、文艺演唱队个,娱乐活动室个。今年月份,经我局和老干部局的运作,我市又成立了老年人艺术团,为离退休人员的老有所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也使我市的老年人艺术活动迈入了更高层次。

(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郑州市级统筹实现平稳过渡。

按照实行市级统筹的有关规定,为了确保与市级养老保险实现平稳接轨,我们一是积极做好养老保险费的上划工作,从月份起对征收的养老保险基金全部按时予以上划;二是顺利实现养老保险费征缴比例的调整。从月份起对我市参保企业全部按照郑州市统一调整后的比例进行征缴由于宣传工作细致到位各参保单位给予了积极配合确保了比例调整后的征缴工作没有受到影响;三是积极做好市级统筹后有关业务的处理和规范。我们首先在月日组织各参保单位劳资人员召开会议,就郑州市《关于实行市级筹统后有关养老保险业务处理问题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进行了传达和落实。会上,针对养老保险业务办理上的变化对参保单位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布暑。其次,组织业务办理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熟悉业务办理程序及相关事项和要求,保证了在按新规定办理业务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差错和失误。由于我们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了郑州市级统筹的政策精神,落实和完善了实行市级统筹的各种要求,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从而确保了市级统筹的平稳衔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缴费职工人数萎缩。缴费人数减少主要是受企业改制的影响。我市部分改制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不仅积极实施减员政策,大量精减老职工,而且对招录的新工人也不办用工手续,不缴纳社会保险费造成参保职工人数萎缩。与年我市企业全面改制前相比,止今年月底,全市参保职工减少了人,从我市目前企业发展情况看,参保单位和参保人数减少的趋势正在加剧。

(二)、非公有制企业参保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扩面工作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大部分私营个体企业没有纳入社会保险范围。截止目前,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参保的仅多家,参保人数多人。仅占全市应参保人员的左右。扩面是我市社会保险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此项工作如果不能迅速打开局面,今后我市社会保障工作必将缺乏潜力和后劲,同时也必将严重影响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拖欠企业资产变现难。今年,除小汽车修理厂抵押的土地拍卖后偿还欠费以外,原化肥工业公司和轴承厂抵押的土地和厂房因有关职能部门和企业在配合上出现问题,导致所抵押的资产长期搁置,无法变现,难以及时收回欠费,使社保部门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四、几点建议。

(一)、要尽快理顺机构,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级统筹。自今年月日养老保险实行市级统筹以来,在郑州市统筹办的正确领导下,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但由于业务统管后,人员未能及时统管,机构名称也未能及时确定,给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建议郑州市统筹办加大协调力度,尽快理顺机构,以促使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要落实政府责任,实施人大监督,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参保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几年养老保险扩面工作举步维艰,成效甚微,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各级政府领导,尤其是乡镇(办事处)的领导没有从根本上引起重视。虽然在各乡镇(办事处)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却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建议郑州市统筹办争取在郑州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的目标考核中增加非公有制企业参保这一重要指标,尤其要明确乡镇(办事处)政府的责任目标,使其把此项工作当作是本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不是当作为社保部门所尽的义务。同时,对其指标完成情况要通过各级人大视察、人大调研等形式,实施人大监督,以确保养老保险的生命线非公有制企业参保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要完善稽核联动机制,使稽核工作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近年来的稽核工作实践证明,仅靠县级社保部门稽核中队的力量是不够的,尤其是遇到一些垂直管理的企事业单位或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单位领导,县级社保部门的稽核工作常常显得苍白无力。但采取了上下联动的稽核措施后,一些问题却能迎刃而解。因此,建议郑州市社会保险稽核大队从稽核范围、稽核重点、稽核措施等方面入手,制定相关制度,建立联动机制,使稽核工作在缴费工资申报、参保缴费等各个方面发挥执法作用,为社保工作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新密市社会保障局

上一篇:《开车会成为穷人的标志吗》阅读答案下一篇:校园活动策划书纪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