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研活动交流材料(共8篇)
体育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篇1
开展体艺活动
铸就品牌学校
——@@镇课间体育艺术活动特色学校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镇中心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教学环境优雅,总占地面积18860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75人,入学率、巩固率皆达100%;教职工62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建有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正式批复的襄阳市申报的1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之一。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国家级书法先进单位”、“襄阳市文明单位”、“襄阳市远程教育建设和应用先进单位”、“襄阳市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襄州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襄州区中小学教师大比武、大练兵优胜单位”等称号。近年来,在区教体局教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开展课间体育艺术活动特色学校创建,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把体育、艺术融合在一起,创编出独具特色的体艺结合课间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特长发展奠定基础,逐步凸显出以课间体艺活动载体的学校办学特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体育艺术设施设备
近年来,我校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为契机,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体育艺术设施设备。先后投资150多万元,装备了图书室、科技室、舞蹈室、音乐室、书画室,棋牌室、微机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10余个少年宫活动室,新添图书1000多册,活动器材600多件,新配电脑10多台,桌凳100多套,对操场全部举行了刷黑,修建了塑胶跑道。目前,体育艺术设施设备达到全镇一流水平,能够满足体育艺术课堂教学、辅导和活动的需求,为学生体育艺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学校还多方筹集资金,为学生免费提供各种活动器材、用具和材料,如:各种演奏乐器,演出服装,画笔,画纸、手工制作材料和模型,编织及花样跳绳所需的特制跳绳等,为使全校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活动得以开展并实现全面覆盖、常态化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体育艺术工作质量
多年来,学校坚持“眼睛向内,自我培养”的原则,以专职体育、艺术教师为核心,辅导带动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专长教师,动员有一定特长基础的、教育管理水平高和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体艺特色项目辅导工作;根据创建工作的需要,适时聘请体育、艺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教师、学生进行项目短期培训,并有计划地派出体育艺术教师和学校领导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此外,我校还充分发挥新招聘教师的特长,聘请民间体育专家和艺人为兼职教师,与社会各界体育艺术团体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课内外体育艺术活动。
三、制定相关制度,确保体育艺术工作落到实处
为切实把课间体育艺术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学校成立了课间体育艺术活动特色学校领导小组,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考评结果与教师的评优、绩效等挂钩。先后制定完善了“课间体育艺术活动”检查评比、辅导员岗位职责、考核奖励制度等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督导评估体系,使课间体育艺术活动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轨道。对学生我校采取统一与多样相结合的开放式评价方式,按照“征集特长称号──制定评比细则──确定评比程序──学生自主申报──开展多元评比活动──颁发特长生荣誉证书”,每学期期末考试后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学生个人才艺展示评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机会可以是自己的一份拿手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一项体育特长,可以是一项自己很满意的模仿秀,可以是自己一项艺术欣赏及感悟,可以是有情感的诵读一首诗、一篇文等等。“运动小健将”、“十佳小球星”、“十佳小棋手”
“书画小能手”、“歌舞小明星”……,班级特长生每月评比一次,校级特长生每学期评比一次,两次获得班级特长生荣誉称号的拥有校级特长生评比资格,并将评比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舞台
@@镇中心小学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潜能,精心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思想素质好、有较高专业技能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兼职少年宫辅导员,同时面向社会聘请有特长的“五老”人员,丰富少年宫的活动项目和弥补校内专业师资的不足。各辅导员精心组织开展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参与和全面发展。按照学校规定项目+班级申报项目的活动模式,充分发挥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最大限度的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尽可能的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人才。学校在课间出安排眼保健操、七彩阳光广播操外,还让学生做学校创编的充分融合了音乐、舞蹈、体育的具有学校特色的韵律操《感谢》、《国家》,活动在轻松和谐的音乐中进行,陶冶了学生情操,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我校按照国家标准,开足开齐体育与艺术类课程,在完成教育部安排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将学校特色项目纳入到课堂教学中,为使校园体育艺术活动能够惠及于学校每一个学生,我校充分挖掘并发挥学校体、艺教育优势,将体育艺术活动校本化,即按照校本课程管理模式,使全校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一项或几项校园体育艺术活动,每项体育艺术活动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近年来我校在原有《书法》校本课程基础上,又形成了《中国象棋》校本教材。
学校、班级均组建了象棋、兵乓球、拉丁舞、绘画、科技、动漫、阅读、书法、合唱等兴趣小组,力求“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为使活动不流于形式,少年宫活动室全天候对学生开放,课外活动时间有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少先队大队部经常开展各种特色文体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针对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还经常开展主题班队会、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和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我校跳绳有单人跳、双人跳、花样跳、跑着跳、跳长绳等各种活动特色班级,踢毽子有单脚踢、双脚踢、花样踢、双人踢等各种活动特色班级,接力跑有传接棒、传接球、跳绳接力、迎面接力、往返接力、单跳接力、双跳接力等各种活动特色班级。
近年来,课间体育艺术活动的蓬勃开展凸显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学生的体艺兴趣、技能和特长得到了一定的彰显。
1、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稳居全区前列,学生课业负担轻,学生综合素质高,办学水平在@@镇百姓心中享有很高的荣誉。在多彩的活动中教师的职业定位也正由工作型教师向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发展。2014年区教研室举行的省级骨干教师优质课评选中,@@镇有6位教师参加,我校有就有3位。朱小华、刘丽佳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晋林敏在全省科学教师操作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罗冬香被评为襄阳市“隆中名校长”,刘丽佳被评为襄州名班主任,晋林敏、朱小华被评为襄州区名师。
2、学生体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前些年升旗活动时间较长时就有学生晕倒的现象已不存在,肥胖率和近视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体艺2+1”活动,学生项目达标率100%。学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优秀率均明显上升。
3、体艺教育成果斐然。近年来,我校共有200多名学生在上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获奖,课本剧《鸟儿的侦察报告》获市级三等奖区一等奖,红领巾讲故事获区一等奖。全镇广播操比赛我校获得第一名。连续两届的象棋比赛,我校五年级学生张斯涵、龚禛阳以及关山川、潘霖晞、张展翔代表@@镇参加全区竞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三年级学生唐艺轩参加“长江杯”少儿钢琴比赛获全区第一名,市三十四名。多名学生在各级组织的拉丁舞比赛中获得了金、银、铜奖牌。
以上是我校开展课间体育艺术活动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以来的一点经验。在创建课间体育艺术活动特色学校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去研究,我们相信,在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打造课间体艺活动特色,塑造体艺活动学校品牌一定能实现。
体育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篇2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1年10月28日至30日, 在蚌埠市新城实验学校举办了安徽省第四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活动。蚌埠市教育局教研室、蚌埠市新城实验学校、蚌埠市第九中学等有关方面承担了本届活动现场展示任务, 并在组织接待、场地器材安排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保证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本次活动得到了全省16个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各级学校的大力支持, 经过自下而上的层层选拔, 共计报送18节优秀体育课进行展示, 其中, 小学课7节, 初中课5节, 高中课6节;教师的平均年龄为29.2岁, 教龄为4~16年;共计有1300多名一线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观摩了展示课, 参加了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强化课堂教学细节, 提高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以研带训方式, 研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观摩全省优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形式, 交流课改以来体育教学改革的经验, 分析当前安徽省体育教改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进一步明确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重要性的认识, 引导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逐步深入。
本届展示课教材内容涉及技巧、武术、健美操、篮球、足球、跨栏跑、跳远、快速跑、接力跑、软式垒球、综合性的拓展练习等运动项目。活动集中体现了安徽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与发展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多元化, 教学手段多样化, 组织形式特色化, 教学评价激励化, 佐证了安徽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积极探索、着力打造高效体育课堂的教学理念;观摩教师学习态度认真, 研讨积极、踊跃, 他们对展示课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的运用、师生互动、自主学练、鼓励创新等进行了认真观察与交流, 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开展反思, 这对提升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二、本届展示课的主要特点
本次展示课活动是对安徽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检阅, 其展示的课例与前三届相比, 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贯穿“健康第一”的教学主线, 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 以增进学生健康,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本次展示课中, 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中都较好地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明确地将认知、技能、身体健康、情感体验与学习行为的形成有机结合起来, 较好地体现了以技能教学为载体, 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教学形式, 注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从实际出发, 创造性地实施教学。
2. 制订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任课教师能够认真分析教材, 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育人价值;合理设计单元计划、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并认真撰写教案。从他们提供的单元计划和教学设计上看, 大多数教师能结合单元教学计划准确地制定课时教学目标, 目标设置符合课标要求与学生实际, 突出教材特点, 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切入, 明确达成目标的具体标准, 无论什么内容的教材, 在目标设置上都有较明确的认知、技能、身心健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具体行为表现和要求, 体现了安徽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各学段教学目标要求的能力和把握的准确性。
3. 突出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观, 重视运动技能教学
任课教师能够以技能教学为载体, 把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有关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 做到运动技能主线突出、教学重点明确,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力水平适当调整教材的技术含量和难度, 合理启发、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学习行为, 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如, 在小学的技巧 (前滚翻) 、高中的跨栏跑、初中的篮球等课上, 对学生的学习都有一定的目标要求和负荷强度要求, 对知识点的确立、技能的传授都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使学生在课堂上既能体验运动的乐趣, 又能较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运动兴趣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4. 教学步骤清晰、合理, 教法手段新颖、有效
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有效的教法手段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本届活动的任课教师, 大都重视对教材的钻研和把握, 教学的步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易到难, 层层递进, 教法手段新颖、丰富、有效。如, 在小学三年级的“前滚翻”一课中, 教师采用了用头写“美、猴、王”三字的笔画的手段, 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既达到了专门性准备活动的目的, 又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5. 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展示活动中, 多数教师在教学设计、教材处理、组织教法的选择与运用、激励和评价等方面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 通过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学练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给学生设计问题、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互相切磋,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 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运动体验和心理感受,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如, 在“各种姿势起跑和急行跳远”一课上,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 结合小学生的特点, 采用多种教具, 利用场地队形引领学生学习;提出不同的练习方法, 让学生体验哪种方法最能发挥成绩, 然后, 在小组讨论中制订个体的练习方法并进行展示;在学练过程中, 教师设计了不同的标准要求, 启发学生在学练中思考采用哪种方法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能力, 使相关目标能得以实现。
6. 讲实际、求实效, 多种学习方式并举
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 采用挂图、卡片提示、口诀记忆等形式, 有目的地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方式, 并与传统的讲解、示范、模仿等教学方式相结合。在教学中, 教师适时地、恰当地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导, 准确把握动作要点, 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使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如, 高二的一节跨栏课, 教师精心设计了学练方法, 并用语言引导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通过优美的示范与准确精练的讲解, 使学生牢记技术要点, 最终通过各种学习方法的设计, 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学习体验, 达到了完成过栏的完整动作要求。
综观本次展示活动, 令人欣慰的是涌现出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年轻教师, 他们的教学设计撰写规范, 知识点与技术的重点把握准确, 教法手段科学合理, 知识与技能传授时机把握恰如其分, 应变能力强, 能较好地调控课堂气氛与节奏, 体现了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观摩教师深有体会地说:本届展示课朴实无华, 返璞归真, 反映了体育教师的真功夫, 真正起到了展示课的引领作用, 仔细观察、反思, 越品越觉得展示的课有看头, 教学过程流畅、教法手段灵活、课的各环节过渡紧凑、自然无痕, 在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上完了, 看这样的课真是一种享受。
三、存在的问题
1. 教师间的水平差异较大
展示课所取得成绩固然喜人, 但需要指出的是各地报送的课也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 其不足之处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些课的课堂教学气氛显得不够活跃;二是组织教法有待改进, 教学过程中有的课存在着收放不自如、时间把控不准, 甚至出现严重拖堂的现象;三是有的课教学目标制订过于空泛, 不明确、不具体, 难以进行检查评价;四是有的教案对运动负荷没有做出安排, 或预设的运动负荷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较差;五是个别单元计划和教学设计方面不规范、不科学, 主要表现在单元过小、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的层次不分明、教学目标太笼统、重点不突出、教学策略不具有针对性等。
2. 地区间的教研工作发展不平衡
学校体育教研工作在安徽省发展不平衡, 有些市、区 (县) 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学校的领导对体育与健康课改革工作重视不够, 体育教学改革实施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和课程资源严重缺乏, 导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课率不足, 部分体育教师对现行课程理念如何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去, 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困惑等。对此, 我们必须有清醒的意识, 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探索, 不断完善。
现行《课标》下的体育教学, 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过程, 课程理念给师生的教与学拓展了极大的空间, 怎样在有效的教学时数内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我们的体育教研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值得庆幸的是, 在《课标》实施的过程中, 安徽省体育学科在以老带新、互帮互学、认真学习、积极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尽管如此,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要不断探索, 不断积累新的经验, 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用客观的态度发现问题, 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
体育教学中的交流活动刍议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交流活动
1动态与静态转换循环交流
动态是体育课的基本特点,其表现一般是指学生在练习动作或进行各种锻炼活动等展示运动表象时所处的状态。静态,主要是指学生在休息或间歇中观摩、观察其他同学进行锻炼时所处的状态。通常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一时进入动态,一时又转入静态,不断交替地转换循环。当学生处于动态时,既在进行实际的动作体验,又是向他人展示与传递运动表象的信息;当学生处于静态时,既要通过观察有选择地接收他人的运动表象信息,也要通过互相了解,对各自完成动作的情况进行自我的信息反馈。就是说,学生的信息反馈过程是在相互之间的交流中进行的,并通过交流获得更多、更有利于学习与进步的信息。
2教学赛交流与自发赛交流
竞赛交流,是指学生在激烈的竞争、角逐、抗衡中,竞赛双方或多方所进行的同场献技、争夺胜负、相互切磋、促进提高的交流活动形式。教学赛交流,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及进展情况而安排、组织的有竞赛特点的交流活动。一般来说,这是一种定项、定式、定标的竞赛交流,学生围绕教师预先设计和确定的竞赛项目、方式方法和目标,开展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通常具有较强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组织性。但倘若要求过多,容易使学生被动地像奴隶一样参与交流,当然不会收到预想的整体性良好效果。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采用一些多样的、新颖的、有兴趣的竞赛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自觉地进行竞赛交流,必然会产生优化效应。例如在安排和组织初中学生进行篮球教学比赛时,可采取六人对四人等“不公平”人数的竞赛;比赛中,在不停顿的情况下以教师的哨声为信号,快速交换场地;如果两队实力明显悬殊,也可采取允许弱队在两面场地均可投篮得分的方法等等。
自发赛交流,是学生按心理某种兴趣的需要,而自发组织的、自选项目的竞赛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在通常的情况下虽然人数不多,交流气氛却比较热烈,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也相应地对活跃课堂氛围、引发他人参与锻炼活动有着积极的影响。但这种活动常常偏离教学内容,有时还会出现斗殴等不良的现象。所以,教师应在加强课堂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需对这种自发的交流活动进行适当的、启发性的引导。例如,一些男生喜欢在课堂中组织足球赛,教师可从中找出几名有组织能力、球技好一点的学生,请他们当小先生,并利用课外时间备课,当统一进行足球教学时由他们来上课,教师在旁指导。这样,容易使学生的自发通过启发步入规范的教学轨道。
3整体交流与分散交流
整体交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所进行的集中与集体的交流活动。就是说,体育教学中的整体交流有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是集中交流,这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传授式与指导式的交流活动。教师为了传授新的体育知识或纠正与解答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学生集中起来,通过示范、讲解以及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学生了解或进一步明确知识的概念与练习方法等,以利于学生在继续学习和练习中能够准确地、尽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第二种是集体交流,这是一种按课的结构与项目特点所组织进行的交流活动。例如做准备活动或放松活动,学习与练习广播操、徒手操、拳术、队列队形等等。针对这些具有集体特点的内容,教师需将学生组织成各种相应的队列或队形,进行集体教学与交流活动。
分散交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经分组与自愿组合后所进行的学习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的特点,基本相同于“动态与静态转换循环交流”,前面已进行了论述,这里不再重述。
整体与分散教学,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两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具体的交流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发现问题,尤其是善于发现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和进行及时地指导,这对促进学生准确、尽快地掌握所学知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除上述三种主要的交流形式外,在体育课中还有外在与内在的美感交流、表达与表情的交流、暗示交流、情感交流等等。综上所述,只是作者的管窥监测,仅供大家参考。
4结论与建议
4.1体育课中的交流活动是客观存在的,是多种多样和比较丰富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交流活动的核心及主要过程。
4.2在交流活动中,教师既是主要指导者,又是直接参与者,学生是交流活动的主体。
4.3通过交流活动,教师可以较多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有利于沟通和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使教师的教法或指导方法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够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与参加锻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体育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篇4
动员标准,向省队输送优秀运动员99人,输送率占全省的23%,涌现出赵须、蔺小龙、孟玉佳、石帅等一批世界冠军和全国冠军。目前,我市有2所体校被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个项目被命名为“国家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5所体校被评为“河北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下面,就我市业训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更新理念,科学发展,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带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抓好工作的根本保证。几年来,我们始终把制度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按照科学、严谨、规范、高效的建设思路,不断完善各项业训制度,努力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靠制度推进工作。
(一)围绕战略目标制定制度。“立足省运会,着眼奥运会,服务全运会和城运会,为国家输送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项目规划,靠项目支撑。我们根据国家和我省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项目布局调整,结合我市自身的实际情况,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认真制定了《石家庄市高水平竞技体育“精品工程”实施战略规划》。明确了竞技体育以“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强化优势、输送尖子”为发展方向,提出以打造沿海体育强省省会为目标,用制度的形式确立了我市重点发展的优势项目和精品项目,决心走精兵之路、精品之路和精英之路。配套制定了《石家庄市体育局关于高水平竞技体育精品工程发展战略的实施办法》等相关措施,进一步明确各阶段任务目标、保障办法和监督管理等具体内容,增强了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我们的战略规划、实施办法已成为全市体育系统的行动纲领,大家在共同为之奋斗。
(二)围绕人才输送制定制度。业余训练是体育事业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培养竞技体育优秀人才的摇篮,是体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地市一级体育工作部门,要摒弃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错误观念,眼睛不能仅仅盯着省运会的金牌和冠军,要有更高的目标追求。应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发现人才选好苗子、系统训练打好基础的理念,把终极目标落在人才的输送上,放在升国旗奏国歌上。为此,制定了《石家庄市竞技体育人才输送奖励试行规定》,鼓励广大教练员精心选材、科学训练、积极输送。奖励分为输送奖、输送成材奖、输送大赛效益奖和输送贡献奖四大类。不但对输送设置奖励,而且对输送后也继续奖励。凡运动员在奥运会等国内外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均按照不同名次,对其输送教练员、体育教师和输送单位给予奖励。仅第十一届全运会后,我市用于发放上述奖励的资金就达50万元。其中,田径教练员范焕文一人就拿到近3万元奖金。近期,我们又将“培养输送”比重加大,在教练员考核条目中由原来的10%提升到30%。这些举措极大地触动了广大基层教练员,有力地推进了人才输送工作。
(三)围绕训练周期制定制度。训练和竞赛都有其固有的周期和规律,省运会、城运会等各类赛事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我们坚持认真研究周期和规律,逐步确立了周期备战工作制度。第一,每个周期都明确目标责任制。我们针对新的竞争环境和发展形势,整合资源,调整优化项目布局,研究总体任务指标,进而与局属各场校签署《训练周期任务目标责任书》,明确比赛成绩和人才输送任务目标。各场校也细化任务,层层分解,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人人肩上有担子。第二,每个周期都进行教练员竞聘。我们着眼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关于新训练周期教练员聘用的管理办法》。新周期开始,对教练员实行了公开竞聘,择优聘用上岗。经过考核,共有86名教练员成功竞聘上岗,7人因连续2届没有完成省运会任务予以缓聘,真正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第三,每个周期都加强保障措施。为进一步促进、规范备战训练和参赛工作,及时补充修订《关于参加省运会的奖惩办法》、《关于参加省运会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责任书》、《关于教练员考核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教练员岗位教育培训的管理办法》,靠制度形成有效的保障屏障。
我们通过这一系列制度建设,总体目标更加明确,工作程序更加规范,保障措施更加有力,使业训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障了业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夯实基础,理顺关系,不断完善网络体系建设
在我国竞技体育实行“
举国体制”的条件下,业训工作的基础力量源于学校。如何建设一个覆盖广泛、梯队合理、运作高效的业余训练网络体系,是我们始终在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一)重视业训网点建设。基层网点是我们业训工作的触角,是我们后备人才培养的最前沿。多建好一个网点,就能多辐射一个区域。为此,我们针对县(市)区业训网点功能弱化的问题,加大对业训
网点的扶持力度。第一,制定了《关于对基层重点业训点扶持办法的暂行规定》,每年给予5000元—10000元的硬件设施扶持资金。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输送率和竞技贡献率进行绩效评定,对工作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和器材扶持。就向鹿泉市体校、辛集市乒乓球体校等14所学校发放扶持经费10余万元,其中辛集一中达2.5万元。这一举措,切实强化了业训网点的硬件训练设施,也更充分调动了各基层训练点真抓实干、积极输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在网点建设上,我们从实际出发,统筹全市业余训练项目布局,规划建设覆盖全区域的选才网络。求精不求全,做强不做大,鼓励各地开展1-2个适合本地区特色的项目。例如:井陉和鹿泉的举重、柔道;无极的武术、跆拳道、拳击;辛集的篮球、乒乓球;正定的乒乓球;赵县的射击;藁城和平山的田径等。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市内5区、周边7个县级市的近20多个业训网点,在训运动员余名。
(二)重视传统学校建设。体育传统校是“体教结合”主要载体。多年来,我们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学校的业余训练和项目选材工作。一方面,联合教育局推动全市中小学校积极参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争创工作,通过申报、检查和评估,对考核达标学校给予政策奖励,并促进体育硬件设施标准化的提升。目前,我市已形成了3所国家级、32所省级和97所市级体育传统校的庞大资源体系。另一方面,结合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四个一”工程,根据我市的业训项目布局,积极协助传统校开展一项体育特色项目的训练,建立一支运动队,增强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基础活力和动力。第三,通过开展学校间的体育竞赛,形成了各(市)区运动会、单项比赛与市中小学比赛相互衔接、基层选材与市体校项目教练员相互配合的选材网络,为我们的业训梯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第四,为提升体育传统校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常年组织各传统校的体育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业务技能和理论培训,4年累计参加培训10余项200余人次。
(三)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业训网点和体育传统校的同时,我们一直在不断加强市级体校的硬件设施。以来,我市先后投入近4000万元资金用于业训一线的软硬件建设,不断改善训练条件和环境,特别是保证重点项目的训练器材、训练辅助设施等,做到训练装备与项目发展相一致,提高了运动队的训练水平。其中,投资688万元改建了市中山体育馆田径场和完善馆内的消防硬件设施;投资资金397万元翻建了体育运动学校的田径场。特别是投资2255万元建成的市水上体育训练中心,结束了我市赛皮划项目居无定所的窘迫局面,激发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热情,使我市水上项目跨入了全省的先进行列。
三、重视培训,强化管理,努力提升教练员业务能力
教练员既是训练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又是运动员的教育者、指导者,是竞技体育重要人力资源。当今社会,文化科技日新月异,基层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和执教水平越来越不适应,为此,我们把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奋发有为的教练员队伍摆在重要位置。
(一)优化队伍结构。为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完成新老交替,针对我市教练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我们严格用人制度,各单位招录人员时向教练员岗位倾斜。四年来,依据有关规定,采取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补充了17名教练员,为业训一线增添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同时,对教练员岗位进行了调整、新老进行了搭配,使教练员梯队结构更为合理。
(二)强化业务培训。按照《关于加强教练员岗位教育培训的管理办法》,规定教练员每年参加市级以上培训最少不得低于2次,培训费用由体育局、场校负责,教练员只承担伙食费,并严格执行培训考勤制度。四年来,一方面我们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先后4次邀请国家体育总局和多次邀请省内外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做客石家庄,就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伤病防治、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等方面进行培训授课,参加授课教练员400余人次。另一方面走出去,先后选派教练员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及各中心组织的各级各类教练员培训班共20余项200余人次。第三采取相互交流的方式,组织我市高水平教练员,根据自身多年积累的训练成果和管理经验,与全系统的教练员交流,现身成功之道。同时,各场校也定期组织开展项目间的交流和总结分析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对迅速改进和提高年轻教练员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提供了捷径。最近,我们又制定了《关于工作人员在职学历教育实施意见(试行)》,通过加强学历教育,提高全系统体育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以适应现代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三)严格考核奖惩。按照《关于教练员考核的实施意见》,结合对各局属单位实行的省运会成绩和人才输送的目标责任管理,细化分解各项目和教练员的目标任务,将指标量化贯穿于3个备战和省运会赛事,分阶段实施量化管理、量化考核。每季度由竞体处、人事处和监察室组成考核小组,按照国家后备人才基地评定标准,对教练员的教学训练计划、教案进行督导和抽查,结果记录在案,年终再结合竞赛成绩、出勤考评和学习培训等内容进行综合考核,实行奖优罚劣。
去年省运会后,市政府为22名教练员荣记二等功。我们也对发生运动员年龄造假的8名教练员做出了给予全系统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扣罚相应奖金的处罚决定。社会主义荣辱观并非与生俱来,我们必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着力强化全体成员的内心体认和道德自觉,使之在正确认知中增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坚定性,逐步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即最终内化为道理自觉,从而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体育工作者队伍。
四、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
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市唯一一所国办中等体育专业学校。该校有着辉煌的过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国其它体校一样面临选材难、招生难等问题。为此,我们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按照“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的工作思路,广为招生,认真训练,力求成才。逐步使运动学校恢复了生机,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一)广开门路,降低门槛,扩大生源。数量是质量的保证,开办学校没有学生,提高质量只是空中楼阁。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决心先把大门敞开,再把门槛降低。为此,成立了专门班子,认真研究,制定措施,明确分工,使招生工作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在此基础上,教职员工放下架子,深入基层,由过去的坐等学生,变成求贤若渴,广觅人才。运动学校的招生简章飞向了山区,走进了农户,教练员的足迹遍布城乡。为了提高吸引力,学校为每位在校生免费购买意外人身保险,并根据学习和比赛成绩实行奖学金制,每学年分500元、00元、100元三个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运动学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已由的74人增加到的190人。
(二)以人为本,完善举措,留住人才。学生招进来以后,能不能专心学习,同样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学校坚持“以体育技能为特色,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首先,强化思想文化教育。竞技训练不能与教育相分离,相反应寓教于乐,训教相长,文体兼修,从而达到打造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运动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使学生热爱体育、献身体育,为理解和接受更高水平竞技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其次,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依靠先进的训练场馆设施、公寓式的学生管理、干净卫生的学生食堂和安全舒适的校园网吧等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吸引住。第三,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学校运动员享受三类灶待遇,仅此一项,每年增拨经费216万元,将经费专门用于运动员伙食,按运动员大赛成绩,全免或部分减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调动了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三)着眼长远,多方协作,拓宽出口。学生能不能成才,能不能走向社会,直接关系着办学的成败。畅通出口是保证运动学校持续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根本。为此,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多方举措,广开渠道,确定了以省专业队输送、高校深造和就业技能培训为出口的三个方向。第一,主动加强与省队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和了解各项目的技战术发展状况和后备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苗子运动员。第二,通过与武汉体院达成协议,对于考取武汉体院函授的在校学生,采取减免学费的优惠政策(每年学费学校承担800元,学生承担1000元),为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积极与五十四所计算机学校、石家庄铁路中专学校、京南高尔夫场等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毕业生就业技能。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拓宽了出口,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几年的努力,市运动学校常年在校生达到了500余名。向省队输送优秀运动员15人,占全省对应项目输送率的18%。升入本科院校学生达到15%左右。重竞技项目学生的就业率达到100%。
虽然我们这几年在业训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还不够解放,眼界不宽,思路不新,受传统惯性思维影响,还没有跳出体育的圈子看体育,开拓创新不够。二是尖子不尖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缺少在世界大赛上摘金夺银的领军人物。三是赛风赛纪问题仍然存在,在运动员资格上出现的问题,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勇于面对,勇于承担,从不回避。
校本教研交流材料 篇5
谱写教育新篇
碌曲县中学
教研室
碌曲县中学是碌曲县唯一的普通类寄宿制完全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56人、9个教学班、三个音体美高考辅导班。迎着 “两基”东风,学校的教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生源不足、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陈旧、教育水平低下等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近三年来,学校以全面推进新课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目标,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校本培训为切入点,以解决学校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重点,以教研组日常教研活动为载体,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全面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学校的教研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将一些成功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推进新课改前提和基础。近三年来,学校组织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系统性的培训和学习,切实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新课改的革命性要有深刻的认识。无法否认,新课改无论从思想实践层面,还是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层面,都是一次深刻的革命。革命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适时抓住机遇,有效应对挑战,无疑是后进地区迎头赶上的最可取最有效的捷径。因此,作为后进学校,全面推进新课改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2、全面推进新课改是时代变革的需求。电脑网络已经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以无法抗拒的方式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学习方式。社会正悄然发生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下而上的变革,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悄然来临。知识是发展的基石,创新是发展的灵魂。而教育无疑是传递知识、培育创新必不可少且无可替代的重要平台。面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推进新课改无疑是迫在眉睫、十分必要且不可或缺的。
3、全面认识新课标的“多元”。相对于传统教育的单一性、封闭性以及二元对立等特点,新课标理念的多元性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在教育教学的的各个层次与环节,都有着明显不同于传统的解读。通过学习和培训,广大教师对教材的选用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多样性、评价体系的多元性等方面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1、切实改变在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带有严重官僚主义倾向的公式化、僵硬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发展及县域特点的需要,制定适度放开、鼓励创新、灵活有效的各级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2、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鼓励有序竞争,通过竞争,择优发展,共同进步。同时也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进步与创新,鞭策落后与守旧。
4、改变以升学率和分数为核心的一元化评价体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要有利于新课改全面推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更加注重过程评价,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评价等。
三、立足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1、学校建立由教研室管理,教研组执行,校长和分管校长监督评价的教研体系。
2、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引导教师自定专业发展规划,在充分了解教师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需求,制定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计划,加强指导和管理,保证计划的真正落实。
3、校本培训注重与新课改的推进相结合,以解决我校教师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重点,注重整体提高与骨干培养相结合、校外培训与校内培训相结合、业务自修与集体培训相结合,注重学校集体培训、教研组培训和个人帮教等多种方式的结合互补。
4、实施青蓝工程,扎实进行师徒结队活动,确定“以老带新”的传帮教计划。教研组确定年龄在45岁以下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帮扶青年教师(以新参加工作的教师为主)钻研教材、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使他们的教学逐步迈向正规化、成熟化。力争使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达到“一年教学规范,二年独立示范,三年争做骨干”的培训目标。
5、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推动校本培训的深入发展。1)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技术,要求全员参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注重培训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结合。近三年,学校培训的重点是电子白板的使用、课件制作、论文写作、课题研究、学法指导、毕业班复习策略、合作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通过培训,全体老师都学会了电子电子白板的使用和课件制作,并且最大限度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广大教师深切认识到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逐步内化为教师教学价值观和具体的教学行为的重要性;许多教师积极探索并实践适合我校实际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了我校的教育教研水平。
2)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新课程任课教师的上岗培训。学校组织教师重点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等文件。通过学习,明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新教材教学的具体操作等。在培训学习和实践探索中,真正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的教学行为。
3)大力宣传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形成课程改革的共识,创设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4)组织教师集体说、备、听课,不定时地听“推门课”,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提出改进方法。
5)开展岗位练兵比赛,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岗位练兵比赛活动,通过“三字一话”、说课、公开课等比赛,调动工作的积极性,达到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
6)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教研水平。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2012年5月30日,我校申报的两项课题被列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程江船等7位老师参与的《碌曲县义务教育现状分析及质量保障对策研究》、黄小武等9位老师参与的《薄弱学校教师教育、教研、培训一体化模式研究》)。学校以这两项课题研究为突破口,组织教师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教改活动,切实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研水平。近三年来,我校有十多位教师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篇。
7)建立教学研究的保障机制,整合学校教研室、教导处、校办、教研组和课题组等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专业人员等校内外各方面的作用,为教师交流、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
四、积极开展课内外的学习实践活动。
学习实践活动应该围绕学科学习,以发掘培养学生潜能为主要目的,正确处理活动的学习性、知识性、教育性与竞争性、表演性、趣味性之间的关系。
1、学校鼓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适当有序的学习实践活动,积极探讨实施学习实践活动尤其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可行性模式。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一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学生学习实践活动展示。
体育交流中心优秀党支部事迹材料 篇6
?
XX 年 6 月,因人事调整,省国际体育交流中心仅有两名中共党员,经批准,交流中心党支部加入到竞赛管理中心党支部参加党组织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交流中心已有正式党员五名,预备党员一名,发展对象两名,积极分子一名。XX 年 12 月,经局机关党委批准,交流中心单独组建党支部,独立开展各项党组织活动。
近年来,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交流中心组织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一起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XX 年 5 月开始,中心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了讨论。经过多次专题民主生活会讨论学习,就中心存在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主要问题、问题存在的原因、如何解决问题,以及通过学习,如何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等方面开展了研讨,通过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自身战略定位不够明确、职工业务能力跟不上发展需要、共谋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够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下半年,通过学习xx 在奥运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工作的方向和任务:“要坚持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使中心广大党员认识到要大力培育和弘扬 xx 倡导的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中心党支部以人为本,深入群众,了解反映群众意见,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XX 年交流中心重点工作较多,钻石杯男篮比赛和奥运会、残奥会观摩等工作交织在一起,工作强度非常大,中心党支部给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切实做好保障工作。考虑到夏天职工周末加班没有中央空调,主动为职工添置电风扇和清凉饮料;为加班的职工安排晚餐等,以实际行动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凝聚了人心。在大强度、快节奏的工作中,交流中心没有一个同志叫苦叫累,没有一个同志计较待遇,没有一个同志的工作出现大的失误。如果没有中心党支部以人为本的深入服务,没有强大凝聚力的支撑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局面。
中心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有关文件,加强党风廉政建
设。尤其是针对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专门安排支部会议,认真学习省纪委有关廉政建设通知,以及省体育局印发的《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手册和下发的《廉政建设实施意见》,并就省纪委提出的“八个严禁”进行认真的座谈讨论,强化中心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廉洁意识,确保元旦春节及重大节假日期间中心党员在廉洁自律方面没有发生违法违纪问题。
体育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篇7
(一) 统筹多方资源, 利废利旧开发研制体育器材
首先, 我们因地制宜, 充分搜集废旧物品自制各种环保体育器械。如:利用娃哈哈果奶瓶子与各种易拉罐, 经过幼儿的参与加工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锻炼幼儿体能的各种活动器械;有竹子制作的高跷, 有用“王老吉”饮料瓶做成的梅花桩。
另外开展了“玩具总动员”活动, 学期初我们都会召开家长会, 得到家长的重视和配合。共同研制和开发体育器材, 并开发出沙包、拉力器、小推车、望远镜等一百多个品种, 两千多件 (人均三件以上) 体育器材, 丰富了各班的体育活动区角。
(二) 不断探索创新, 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我们还注重发挥器材“一物多玩”的功能, 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用:废旧轮胎涂上颜色可以用来爬、钻、滚等玩法。易拉罐等各种各样的瓶子, 孩子们可以用来发展滚、抛、跳等基本动作, 可以当成高翘踩着它过河, 发展平衡能力, 可以当成手榴弹, 学解放军叔叔炸碉堡, 培养目测与投掷能力。组合方式不同, 难度不同。
(三) 废旧材料再加工, 充分发挥固有体育资源
我园占地面积较大, 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如:草坪、小山洞、跑道等。根据草坪上的场地, 老师精心开辟了各个活动区域如:挑战区 (用轮胎搭建) 、追逐区 (用纸箱搭建的迷宫) 、爬行区 (用各种绳子搭建封锁线幼儿匍匐爬过去) 等。我们还利用家庭资源收集了轮胎、油漆桶、大油桶等, 放置在幼儿园的草坪和塑胶场地上, 让幼儿利用这些物体进行组装、改造、加工后运用到体育游戏中。
(四) 家园合作变废为宝, 增强幼儿锻炼效率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和谐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一) 充实体育器械, 丰富活动形式, 形成体育活动常规
几年来, 我们充分利用家庭资源, 共同研制和开发体育器材。开发出沙包、拉力器、小推车等一百多个品种、两千多件体育器材, 丰富了各班的体育活动区角。我们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首先是调整了体育活动时间, 如在8:00——8:45各班教师带领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晨间体育活动;另外充分利用活动场地, 中大班的小朋友每天集中到操场上做早操。其次, 利用各种材料编创午操, 器械各具特色。孩子们在活泼有趣的体育活动中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育活动常规, 如:活动中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结束后会主动收拾整理活动器械和活动场地等等。
(二) 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发展幼儿智能, 健全幼儿个性
洛克在《教育漫活》一书中强调要让儿童自己动手制作玩具。他说:“他们的游戏材料要自己做, 至少也得努力自己试着去做……, 这就可以使他们习惯于用自己的努力, 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事物;培养儿童好的品质。”
通过制作活动器械, 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在制作玩具时, 幼儿情绪很高, 都争先恐后的抢着与老师一起制作, 如:在制作飞镖时, 老师将饮料瓶剪好, 幼儿就会用各种颜色的即时贴装饰在上面, 既结实又美观。有的幼儿还积极动脑, 互相配合, 创造出新的制作方法和玩法, 然后, 大家一起做、一起玩。无毒无味安全的废旧物品制作的体育器械培养了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 主题教研引领,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变废为宝的活动中, 我们老师一个个变成了能工巧匠。老师们不光学会了制作玩具, 更是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如:在制作玩具时, 既要考虑率到场地, 还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 不仅要加强对体育活动教材和教法的研究, 还要研究幼儿的发展规律、学习特点, 研究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研究如何使幼儿获得更多的运动体验等。
活动中的反思与思考:
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 我们在废旧材料的选择上还可以更加的大胆仔细, 在制作过程中要尽量的结实实用, 有时会出现玩具玩过几次后就坏掉了, 需要反复修补。
我园每学期都要进行自制教玩具评比, 我们可以将自制教玩具的图片与玩法汇编成册, 变成幼儿园实用的工具书。
体育游戏中还有许多丰富的教育因素等待我们去探索, 还有许多废旧材料的玩法等待我们去挖掘。我们还要将变废为宝的行动渗透于各个领域, 辐射于一日活动, 使之应用的更加广泛。
摘要:我园从2012年开始开展课题《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培养幼儿意志品质的实践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充分体会到在体育活动中体育器械的重要性。幼儿园的体育器材在数量上远远不够, 有待充实。若我们将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的、无法正常使用的、无毒无味安全的废旧物品进行组装、改造、加工, 并将其应用到幼儿体育游戏中去, 就会解决人多器具少、玩法单一等问题, 自制的器具, 既贴近幼儿生活, 又可一物多玩, 趣味性更强, 更能激起幼儿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体育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篇8
关键词: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户外材料 问题 优化策略
幼儿的户外活动具备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在户外体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对户外材料进行充分整合,同时要对其中的要点进行全面分析。只有这样,户外体育教学活动的价值才能完全发挥出来,幼儿在体育教育活动中才能有更多收获。
一、要科学安排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户外体育活动非常重要,每天都要保证有一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在时间的安排上要注意科学性,时间不能太集中,如果时间太集中,孩子就容易感到疲倦,从而降低运动的兴趣;但是时间又不能太分散,如果时间非常分散,就会造成活动量的缺乏,也不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根据目前相关研究,可以看到在对孩子运动时间的安排方面,可以这样安排:早晨早操十分钟;在上午课间休息的中途可以进行二十到三十分钟的体育活动,具体的活动类型及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调整;下午的课间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三十分钟左右的体育活动。除此之外,要注意季节性的变化,例如:夏季的阳光比较强烈,这个时候就可以选取室内的活动进行,或者是到比较阴凉的地方;冬天天气比较冷,早上容易结冰,可以进行室内活动,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又能够达到锻炼目的。而且,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可以与孩子们进行一定的互动,跟孩子们讲解关于锻炼身体的小常识,与生活相结合,例如:正确的坐姿、锻炼身体的益处等。
二、要合理安排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
与自由活动有所不同的是,户外体育活动有一定的计划性,不论是在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在内容的安排上,从幼儿的年龄等各方面的特征看,户外活动最好是以游戏为主,这样既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可以提高孩子对运动的兴趣。因此,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时,应有一定的组织,一定的规模,合理进行分配,促进每个幼儿的在不同程度上的发展。为了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对活动的内容进行一定改进。例如:可以通过比赛方式,进行跑步运动,既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又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对运动的强度及运动量进行一定调整,每次活动的设计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织。
三、要选号合适的活动器材及场地
在活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活动材料的准备,还有活动地点的选取等,像玩具这类物品,最好能够使每个人都能够有足够的玩具,这样才能够保证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一般来说,比较好的幼儿园,在运动方面的设施器材等各方面相对来说都比较完善,但是也有一些幼儿园条件相对比较差,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场地不够,设施不够齐全,为此,有时候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各班之间还要进行一定的协调,体育活动才能够顺利进行,这样一来,体育活动质量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教师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要以身作则。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四、要注意在开展户外活动中注意的问题
幼儿园应重视幼儿的户外活动,户外活动要有一定的组织,要进行一定的布置,还要进行一定的检查。其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要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不怕麻烦,有一定的耐心,还要怀着极大的热情,与幼儿进行交流,并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对幼儿的活动进行一定指导。同时,教师要非常细心地对每个幼儿进行一定观察,由于小孩子分辨好坏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因此,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适当引导,尽量鼓励他们,让他们充满正能量。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要不断提升,这也是今后幼儿教育发展的重点。在幼儿开展户外活动的时候,还要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对不同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够在促进幼儿生长发育的同时,达到促进幼儿身心相互协调发展的目的。在锻炼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场地的清洁、设施的安全度都需要格外注意。
五、结语
在户外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户外的环境进行相应考察。在教学材料方面,要把握好体育活动的时间,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同时对于户外材料中的器材及场地一定要进行合理搭配,对于安全问题及各种不确定因素一定要做好合适的处理,只有这样,幼儿户外体育教学才能有效促进幼儿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萍,祁素萍.儿童户外游戏空间设计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10):29-36.
[2]钱愿秋.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现状与组织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07):119-121.
【体育教研活动交流材料】推荐阅读:
优秀中小学体育教研组申报材料06-10
教研活动交流材料05-15
体育教研05-09
教研体育活动总结07-02
体育教研活动制度10-20
体育教研活动案例08-11
校本教研交流汇报材料07-19
科学教研交流发言材料08-27
体育教研教改09-11
体育教研组教研工作总结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