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学校的评估验收专家组的欢迎词

2024-10-04

示范学校的评估验收专家组的欢迎词(共6篇)

示范学校的评估验收专家组的欢迎词 篇1

示范学校评估验收专家组的欢迎词_欢迎词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晚上好!

金秋送爽,桂花飘香。在这丰收的季节,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xx三中迎来了她成长史上的百年盛事——创州级示范学校的评估验收,同时也迎来了她最尊贵的客人——州级示范学校评估验收专家组。在这里,我代表xx三中1512名学生,108名教职工,向不畏山遥路远、不怕旅途劳顿的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和领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回顾三中成长的历史,所有三中人无不饱含热泪:残垣断壁、黄卷清灯逐步被窗明几净、幢幢高楼所取代;高考上本科线人数由零的突破到305人,甚至踢开一流大学的校门;学生数由100多人到现在的1512人;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由全州的第11到现在的第二位……这其中的每一点进步,无不包含全体三中人的热情、辛劳与汗水。为了三中有新一轮的大发展,全体三中人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全心全意投入到创建活动中去,从~年9月到现在,12次校长办公会、7次行政办公会、14次教职工大会、6次学生集会安排了大小上千个创建环节,1600多师生对其中的`每一点都做得很仔细!

同时上级领导对我校的创建工作业绩与了极大的关怀:县教育局领导先后4次来校指导;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先后11次来校检查,更令人感动的是,6月19日,州教育局谢局长、州教育督导室x主任、x主任也先后来我校对创建工作进行视导。

在众人的呵护下,今天的三中,校园已成了xx山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悄然崛起的师资,也成了xx大地的一支教坛劲旅,我们整装待发,静候专家和领导的检阅!!

最后,再一次祝各位专家、领导在我校的检查评估工作中心情愉快!!!

我们学生为了表达对创建验收的期盼和对各位专家、领导的敬意,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台还很稚嫩的晚会,献给在座的专家、领导。预祝晚会~成功!!

谢谢大家!

示范学校的评估验收专家组的欢迎词 篇2

关于镇安县职中创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

反馈意见的整改报告

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验收评估专家组:

经过为期一天的紧张工作,你们对我县职中创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扎实的评估检查,客观、公正、诚恳地指出了创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从促进我县职教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提出一系列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经过研究,现整改如下:

一、进一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

1、认真贯彻全国工作会议精神和《陕西省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继续坚持和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并从“保民生,促发展,构和谐”的战略高度,把职业教育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2、严格执行高中教育“三限”政策,按照职普高比例大体1:1的比例加强职普高的协调发展。

3、围绕促进教育公平和确保人人享有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目标,按照“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联动,一校多制”的办学体制,对我县职业教育进行全面、系统、实质性的整合。

4、加大政府投入,不断改变职中办学条件。一是按照商洛

市政府的规定,每年设立150万元的职教专款,并纳入县财政预算。二是按时足额完成国省职教项目资金的配套。三是每年设立3—5万的外聘教师工资。四是简化职中标准化学生公寓楼建设的关报建手续,把职中信息化建设纳入县财政预算。

5、加强职中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验收标准》中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标准,对县职中人事进行重新核编,确保高职教师比例不低于教师总数的30%,积极创建条件,逐步解决县职中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

6、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努力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县教体局充分发挥主管局的职能

1、加强对县中的领导和指导。认真落实镇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有关决定精神。

2、加大对县职中的扶持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县职中招生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严格执行政府协调高中教育的“三限”政策。二是加大县职中的投入,确保教育费附加30%足额用于职业教育。三是加大对县职中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根据县职中办学需求,要从全县范围内选调具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充实到县职中来。四是加强县职中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指导。

三、县职中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1、进一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力争用1—2年时间完成学生

标准化公寓楼建设,力争用2—3年时间完成校园信息化建设,努力改善教师学习、教学、办公信息化问题。

2、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制度的落实,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3、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师岗位学习、在职提高、校本培训、去企业轮岗等途径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在职教学历提高问题。确保2015年实现教师队伍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示范标准。

4、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学分制评价模式的改革,积极探索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不断加大教研,对学校教育教学中好的做法应及时研究总结推广,充分发挥示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省教育专家评估验收会讲话稿 篇3

一、悠远的历史沿革 丰厚的文化积淀

xxxx市中学位于大别山腹地,两省三县交界处。校园北依狮山,东挽花园河,南接平畴,西临318省道;这里青山环绕,碧水长流,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这里耕读传家受到崇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校园内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玉玺楼,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原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莅临视察后欣然留下“幽谷立学府,育才有建树”的赞美诗句。学校占地面积150余亩(含北校区),建筑面积xxx平方米,教学班38个,在校学生xxx人,在职教职工156人,中高级教师103人(高级43人,中级60人)。

(一)百年沧桑

上土市中学始建于1908年,创始人是“同盟会”会员李xx。学校原名“xx县第xx高等小学”,1925年易名为“xx中学”。当时,地下党人徐xx、伍xx和在这里任教,创办革命进步刊物《醒狮》,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并以狮山中学为中心建立了西镇第一个中共党支部。1929年因一些师生参加声震皖西的“西镇暴动”而停办,1937年,经xx、xx(现xx县)两县协议共同出资复校,更名为“xx联中”。1948年绝大部分师生投身于解放战争的洪流,学校再次停办。

1956年,上土市初级中学建立(又称xx初级中学),1958年学校增设高中部。因办学成就显著,1959年学校被评为全省办学先进单位,校长李xx同志先后两次赴北京参加全国群英大会和全国文教群英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县重点中学。2005年元月,我校顺利通过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时至今日,xx市中学栉风沐雨百年,一代代勤奋、务实的上中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书写的是一部红色的革命史、艰苦的奋斗史、辉煌的办学史。这里,曾走出了无数的革命仁人志士,也走出了成千上万的共和国建设英才,他们活跃在海峡两岸、世界各地,原外交部副部长余xx、水利部副部长陈xx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二)精神积淀

沧桑百年,xx市中学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人文内涵,它们是学校成长中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1、求索奉献的内核

解放以前,革命先贤在这里举起光明的火炬,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六七十年代一大批上山下乡的热血青年来到这里,奉献的是青春年华,收获的是满头白发;恢复高考后,又一代上中人呕血沥血,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耕耘,让成千上万的农家孩子从大山深处走进了高等学府。前辈们演绎的奉献颂歌激励着后来者不计名利,乐岗敬业,励精图治,锐意进取。

2、自强不息的本色

学校地处僻远深山,办学条件一向较差,但正是这艰苦的环境塑造了一代又一代顽强的xx中人。“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优良传统弥补了客观上的不足。很多学生把在上中学习期间养成的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良好习惯带入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在新的岗位上大展宏图。自律、自觉、自强早就根植于每一个上中人的心田,多少年来,它一直支撑着这所百年老校长盛不衰。1999年,原安徽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汪xx同志来校视察后感慨题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可谓发自肺腑,催人奋进。

3、精诚协作的张力 在上中漫长的历程中,全校教工都能以大局为重,精诚协作,和衷共济,有着坚强的战斗力,无论是新分配的大学生还是新调入我校的教师,都能自觉地融入这一大家庭中。我校95%的教师都是从这里走出大山,从高校毕业后又回到这里,对于这片土地,他们有着更深的情结,这里不仅是他们的工作岗位、生活家园,更是他们成长进步的精神家园。他们不为山外学校优厚的条件而心动,扎根深山,安贫乐教,始终如一地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近几年来我校教师人心安定,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无一外流,教师队伍素质在稳步提高。

二、营造争创氛围 搭建争创平台

(一)走出误区 正视现实 步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推进,学校办学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学校办学思路不清,教师只重视教学过程的完成,行业的反差也致使一些人工作热情减退„„上中处在了历史上少有的低谷期。站在新千年新世纪的契合点上,新一代上中人惊异地发现兄弟学校早已搭乘时代的顺风车飞速前进,而我们仍在原地踏步,差距不仅存在,而且很大。我们在追赶的同时,还必须创造更大的加速度,最终实现跨越和超越。

(二)低起点 高目标——正确的定位与决策

2000年9月,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利用两年时间在校内开展大讨论,更新办学理念,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争取各界支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再利用三年时间,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学校管理,加大硬件投入,争创市级示范高中。2005年至2008年,是全面提升办学层次的关键阶段,通过艰苦的努力,使学校的办学理念更加先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内涵更加丰富,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力争在2008年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向学校百年华诞献一份厚礼。

(三)除无序 建有序——激发办学活力

1、缜密的管理体系

本着校长全面负责,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参与的原则,采用“行政会讨论——教代会通过——校长决策”来把握学校的大政方针。在纵向上建立以政教处——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管理体系,以教务处——教研组为主体的教学、教研管理体系,以总务处为主体的后勤保障体系。在横向上充分发挥团委会、学生会、治安办的职能,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天候的网络状管理体系。年级组的协同管理突出了区域与层面,班主任量化管理更是细化到点,从而构建起立体的管理模式。

2、完备的规章制度

近年来,我校根据自身特点,拓宽视野,广泛考察,汲取先进的办学经验,先后制订了《领导值班巡逻制度》、《岗位责任追究制度》、《教职工坐班签到制度》、《教师教改、教研制度》、《年级组协同管理制度》、《班主任量化管理制度》、《班级考勤制度》、《上土市中学学生文明行为养成十五条》等几十种规章制度,从学校各处室到班级到寝室,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规范、明确各自职能职责,实现了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3、科学的竞争机制 4、丰富的育人举措

三、提升办学层次 突出创建重点

(一)推进课程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只有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才具有最强的说服力,也才能获得社会最大限度的支持。我校始终不遗余力地狠抓教学这个中心,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大动脑筋。

一是更新教学观念。我们以校本培训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参加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并邀请省内课改专家到校讲座。学习《走进高中新课程》、《教师的校本研究与专业成长》等课改方面的书籍和文件。每周开展一次新课程理论学习研讨,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写心得思不足,在反复的学习研讨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开展“迎接新课程,课堂大练兵”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改进教学方法,加深对教学新理念的理解。

四是改革评价方式。在教师评价上,以《多主体、多目的、拼盘式教师评价方案》为依托,力图实现评价主体的互动化,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交流的过程。力图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关注教学水平,还注重教师的师德修养。力图评价过程的动态化,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教师的发展提高过程。力图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学生评价方面,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重视评价方式的灵活性、开放性,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考试只作为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注重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突出学生的发展性。

(二)加大硬件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目前,学校三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校园道路全面硬化,绿地面积大幅增加,校园环境得以进一步美化。

硬件建设在艰难困苦中迈上了新台阶,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校容校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百年老校正步入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新时代。

四、巩固创建成果,再续名校新篇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尽管学生入学时基础差、底子薄,但经过我校教师三年辛勤的培养,每位同学都能有较大发展,凸显了“低进中出,中进高出”的育人成果。高考连年丰收:2005年高考本科达线124人,2006年高考本科达线140人,2007年达线142人,其中2004年张xx同学以609分获全县高考文科第一名,2006年,李xx同学以664分获全县高考理科第一名,理综成绩列全市第二。近年来,我校两次获得六安市高中教学成果奖,年年高考综合评比均在全县名列前茅。

师德师风建设成就显著,学校被评为2007年xx市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黎xx同志获安徽省模范教师称号,何xx、夏xx分获xx市模范教师及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师资水平明显提高,孙xx、孙xx同时获“xx市教坛新星”称号,伍xx等17位教师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在这期间我校教师的学历层次有了显著提高,共有xx余人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学历提高学习,专职教师全员参加了继续教育培训,教师学历达标率由2001年的39%提高到现在的xx%。

学生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四年来先后有班级体集体、个人获得省、市、县表彰xx余人次,学生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数十篇(首),学生刊物《冬竹》更是深入人心,学生课外生活丰富多彩、文艺汇演精彩纷呈„„

示范学校的评估验收专家组的欢迎词 篇4

评估指标评估要素及分值评分标准备注

A级B级

A

1领

理200分

B1

(110分)C1、政府切实承担实施义务教育责任,切实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义务教育责任落实情况纳入了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与政府、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政绩挂钩。(20分)有相关文件、发展规划和资料,效果好的给15-20分,一般的给5-14分,无相关材料的不给分。

C2、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确保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教育不低于50;确保新增教育经费70必须用于农村教育;确保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确保了中小学生公用经费落实;确保教职工医疗、养老保险解决好。设立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设立贫困学生资助基金。有化解“普九”债务的具体措施。(50分)保障机制健全、资金按时足额到位的给50分,资金保障达到最低要求,能保障学校运转的给41-49分,执行得一般的酌情给11-30分,财政转移支付、新增教育经费未达到规定比例和教师工资发生拖欠的不给分。

C3、教育督导机构和制度健全。建立了对乡镇教育进行定期督导评估的机制。(20分)督导机构和制度健全并定期开展督导活动,效果好的给16-20分,一般的给6-15分,未开展的不给分。

C4、有学校布局调整的规划和实施方案,薄弱学校基本消除,学校布局合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10分)达不到要求的酌情扣分

C5、校园周边环境好。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起了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治理有力的工作措施,并纳入了工作考核。(10分)建立了机构和工作制度,开展好的给8-10分,一般的给4-7分,效果差的给0-3分。

B

2乡级政府

村级

组织

(40分)C6、认真履行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有控辍保学的措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得到控制;按教育需要协调解决新建、扩建校舍所需用地;及时解决辖区内学校的急难问题。(30分)

履行职责好的给21-30分,一般的给11-20分,效果不好的给1-10分。

C7、乡镇、村组、社区建立了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提高监护人教育能力的工作制度。维护所辖范围内学校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10分)形成工作制度,开展好的给8-10分,一般的给4-7分,较差的给0-3分。

B

3县级

教育

主管

部门

(50分)C8、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5分)执行得好的给4-5分,一般给1-3分。

C9、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级各类学校都按国家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小学英语、中小学信息技术等课程普遍开设且管理规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全面开展,推进有力且成效显著,在市州及其以上范围内具有较大的示范带动作用。(15分)课改政策完善,推进有力的给11-15分,一般的给6-10分,不好的给1-5分;其中小学英语、初中信息技术开设面不足规定要求95的,该项不给分。

C10、积极进行中小学评价考试制度改革,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10分)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C11、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对学校常规管理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学校办学行为规范,无乱办班,乱收费及其他违纪违规行为。县(市、区)被评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10分)执行好的给8-10分,一般的给4-7分,未评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的不给分。

C12、校长和教师队伍管理规范:有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的任免、考核、奖惩的措施和实施办法;有教师培训提高规划并认真实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师德师风良好。(10分)

措施完善,执行得好的给6-10分,一般的酌情给分。

A2办学条件100分B

4师

(40分)C13、根据省核定编制配齐教职工。(10分)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C14、教师的职务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分布合理(10分)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C15、所有教师都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有良好师德修养、专业素养、为人师表,学历达任职要求。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

达到80以上,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60以上(10分)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C16、按规定配备好学校领导班子。(10分)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B

5校

(30分)C17、学校校舍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教室面积、采光等符合基础要求;有齐备的试验、图书等各种教学辅助用房;特殊教育学校(中心)有

律动室、康复室、资源教室等专业用房。校校无危房,新产生危房及时消除。(30分)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B6

(30分)C18、各类学校按照《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装备小学自然、数学和中学理科教学仪器、图书、信息技术教育、音体美卫等设备设施,并合理使用和管理。特殊教育学校(中心)按特殊教育需要配备教学仪器及专业设备设施。(15分)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C19、运动场地和设施符合相关要求的学校达到90以上。(5分)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C20、远程教育实现了校校通。(10分)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A3普及程度150分

B7

就学

管理

(40分)C21、建立有制度完善、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运行规范的学籍管理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建立了信息准确的学生电子档案;学生流转办法统一,执行严格,定期进行学籍转移审核。(10分)制度完善,执行好的给8-10分,一般的给4-7分,较差的给1-3分。

C22、异地就学学生情况掌握清楚,建立了规范的异地就学学生义务教育完成情况登记备案制度。(10分)制度健全,执行好的给8-10分,一般的给4-7分,较差的给1-3分。

C23、乡镇政府完整准确地掌握了每年出生人口和各年段人口数字,形成了组织适龄学生就学和帮助、督促学生完成学业的强有力的工作机制。(10分)执行好的给8-10分,一般的给4-7分,较差的给1-3分。

C24、“留守学生”和进城就业务工农民子女入学情况掌握清楚,建立了“留守学生”和进城就业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10分)执行好的给8-10分,一般的给4-7分,较差的给1-3分。

B8

入学率

(20分)C2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8以上。(20分)每低0.1个百分点扣2分,扣完为止

B9

辍学率

(20分)C26、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20分)达不到要求不给分

B10

完成率

(20分)C27、15周岁人口中小学教育完成率达到98以上;17周岁人口中初中教育完成率达到90以上。(20分)每低0.1个百分点扣2分,扣完为止

B1

1毕业率

(20分)C28、小学毕业年级学生毕业率达到98以上。初中毕业年级学生毕业率达到96以上。(20分)每低0.1个百分点扣2分,扣完为止

B1

2特殊

教育

(30分)C29、建立了“三残”儿童少年入学保障制度。“三残”儿童少年入学全部实行“两免一补”。(10分)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C30、3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区)建设有特殊教育学校或中心,有完善的“三残”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制度。(10分)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3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区)未建特教学校或中心的不给分

C31、在特殊教育学校(班)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三残”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10分)每低0.1个百分点扣2分,扣完为止

A4办学绩效

150分

B1

3教学

质量

(60分)C32、建立对小学、初中教学质量监测制度,措施有力。(30分)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C33、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高,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处于所在市州的前列水平,且学生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得到高中阶段学校好评。(30分)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B1

4育人

质量(70分)C34、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法纪意识强,文明习惯好,对当地精神文明建设起到良好的影响和带动作用,社会评价高。(20分)校风好、学风正的给20分。社会评价不高,校风差、学生有违纪违法现象的酌情扣分。

C35、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完善,德育工作措施和方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突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效果好。(30分)制度完善,执行好的给21-30分,一般的给10-20分,较差的给1-9分。

C36、校外德育基地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学校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基地对未成年人减免门票接待参观,充分发挥出良好的教育功能。(10分)

教育功能发挥好的给8—10分,一般的4—7分,较差的给1-3分,无校外德育基地的该项不给分。

C37、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开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家长及社会广泛认同。(10分)开展得好的给8-10分,一般的酌情给分。

B1

5社会

效益

(20分)C38、农、科、教三结合有实效,充分发挥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农村学校积极开设劳动和劳技课,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学生掌握了一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10分)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C39、重教兴学的社会风气浓,教育环境好,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高。(10分)教育环境好的给8-10分,一般的给4-7分,较差的给0-3分。

说明:本《评估细则》分为领导管理、办学条件、普及程度、办学绩效四部分,有A级指标4项,B级指标15项,C级指标39项,总分质600分。A1、A2、A3、A4四项总分和A1、A2、A3、A4单项的得分率均达到95以上者为合格,A1、A2、A3、A4其中之一得分率低于95者为不合格。

远程教育示范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篇5

宜城市刘猴镇刘猴小学

为了能充分利用此教学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按照中央确定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指导思想,学校行政一班人从实际出发,确定以资源应用为核心,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学校各部门协调配合,积极努力,从立章程,添措施,造氛围,强实施,有序地构建科学格局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汲取了一些经验。

一、基本情况

我校有XX人名学生,设XX个教学班,在岗教职工XX人,学历达标100%。党员教职工XX人,骨干教师XX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XX人,市级优质课教师XX人,是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二、方法措施

(一)加强管理,确保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1、组建远教实施领导小组,形成管理网络

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扎实抓好管理队伍建设,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育主任为主管,由信息技术教师为主要负责人,吸收大量年轻教师参与学科资源库建设工作中来。形成了从管理到应用再到技术保障的工作网络,让全校的远程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

2、建章立制,实现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为了使远程教育项目工作常规化,从起步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学校依据县电教站提供的资料,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各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包括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资源使用登记制度、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管理、收集制度及网络的维护、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等。制度的订立既有它的科学性,更讲究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如:远程教育资源中较受广大教师欢迎的一个节目就是空中课堂节目,学校为了鼓励教师积极观摩,每星期一打印出本星期的空中课堂节目单,掌握节目的播放时间,按时召集有关教研组的教师进行及时收看。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奖惩措施,把教师的年终评比、平时的考核与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结合起来,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若干节多媒体课。

(二)加强资源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营造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良好氛围。

1、做好宣传,强化教师培训

2005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按照上级的要求,为本校远程教育做准备。远程教育设备在我校的安装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积累了一些技术和资源应用方面的经验。面对这项全新的模式和更加丰富了资源内容,对我校的远程教育来说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首先加大了宣传力度,在远程教育工程起始阶段,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最终实施者还是老师,无论多好的设备,多么丰富的教育资源,没有人去使用,那只能是一堆摆设。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参”的教学模式在大多数教师心中根深蒂固。为此,必须转变教师观念,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优点及重要性。只有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并将它与日常教育教学充分有机结合,才能更新教法,实施创新教育,而且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已成为时代所需。因此为了顺利开展工作,我校在进行设备安装

之后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有关远程教育知识的培训,学校专门召开了远程教育动员会,从思想上让广大教师了解远程教育,重视远程教育,认识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必要性、现实性及长远性,在使用中体会远程教育实际意义,逐步达到人人爱远程教育、管远程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离不开远程教育。

工作开展之初,针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一是畏惧感,二是畏难感,三是厌学感。部分教师,对电脑、多媒体等设备、软件不熟悉,怕“高科技”复杂不易学,从而产生不敢用。于是我们要求所有教师,多接触,多观摩,鼓励让其消除畏惧心理和畏难情绪,从而油然而生“求学”念头;在学校领导重视下,我校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培训机制,以校本培训为主要途径,落实培训计划,完成培训任务。在2005年--2009年学校组织多次大规模的培训,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培训内容尽量选择一些短、平、快的实用技术,让大家尽快进入角色,尽快适应环境,在实践中提高、在应用中精练、在回味中反思。培训内容如计算机基础应用、课件制作、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多媒体教室使用等,从而不断提高全员素质。并建立学校网站,让教师积极投稿。

2、让远程教育优先发展,加强了硬件投入,为更好地应用远程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2005年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安装了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建立了远程教育接收室,方便教师查资料,下载课件,观看空中课堂,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因此学校在办学条件逐步发展的客观条件下,提出“利用有限的设备,挖掘无限的资源”的思路,排除无法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思想。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克服设备差、房屋条件不具

备等诸多困难,让远程教育资源走进教师和学生。并接入了Internet,形成了“天网”、“地网”联合为教学服务的局面。

这一系列措施都为学校更好地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奠定了基础,为远程教育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

3、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深化远程教育资源应用

现代远程教育的设备有了,可真正要让它能服务于教育教学,还要靠学科教师运用。我校实施远程教育的起始阶段,既希望每位教职工积极参与,可是,在大家惊叹资源丰富多彩的同时,却不知该如何将它们应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来强化应用。

(1)各教研组选用几个年轻教师作为远程教育骨干人员,利用他们计算机基础好的优势,让他们先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总结,为全面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做好开路先锋。以点带面,“赶鸭子上架”,让老教师也无一例外的来尝试利用远教课件,上多媒体课。经过几轮的强化,现在学校的老中青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已是较轻松的事了。

(2)学校把各教研组是否经常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研组活动作为对教研组长考核的内容之一,并要求写入开学时的教研组工作计划中。每学期例行的大听课活动中,教师利用远教资源来准备观摩课已成习惯。

(3)每周三的下午,在各教研组活动中集中播放学科录像示范课,学习部分优秀论文成了各教研组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教师也从这些教研活动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能自觉去观看示范课,阅读优秀论文。

(4)由年级组长牵头,教导处配合,在我校电教室里,经常性向学生播放专题教育视频,进行德育教育也是我们利用远教资源的一项活动。如禁毒教育,安全教育,爱滋病宣传等。

(5)为了使“学习指导”这一版块得到很好的利用,除了在课外活动时间开放机房外,我们还根据任课教师的要求,把部分内容和课件转发在我县的教育网站上,让学生回到家后同样享受到远教资源。

4、重视资源的收集,实行科学分类保存

我们都知道,由于设备容量有限制,以及受到设备损坏、病毒侵害等因素的影响,宝贵的教学资源很可能瞬间即逝,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远程教育资源的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1)在资源下载方面,我们将资源的分类分级整理归类分放,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也要独立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分时段,分种类进行学期、学年的保存,学校负责给予记录,由教师自己保存,以备查用。

(2)接收远程教育资源的计算机实行专机专用,只负责接收,所有接收到的资源及时整理以便全体教师浏览或下载其相应资源。可以说,远程教育资源在全校是完全共享的,只要你有时间,随时可以无限制的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任何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三)重视资源应用实效,教育教学成果突出。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以来,我校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历次的全镇统测中均名列前茅。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校的每一位教师的业务水平也不断提高,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远程教育讲座和观摩课栏目,教师很快进入新角色。由于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突出,被列为全镇校本教研基地;在县、市论文评选中有多人次获奖。

德育示范学校申报验收自查报告书 篇6

我校按照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三建设”“两途径”为德育工作路子,打造文明学校品牌。

一、“三建设”

1、组织建设。为加强对全学区德育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少先队辅导员、村主任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特别支教家长为主任,含村长为成员的家长委员会。形成了“四线五级”德育管理网络。

2、制度建设。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我校制定了一系列德育工作规章制度。诸如:《教师职业道德量化考核办法》《值周工作考核细则》《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升降国旗制度》《学校安全十不准》《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十条》等。把教师的德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计分,且按20%的.比例进行教师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在教师晋级、晋职,调资等方面具有一票否决权。把学生的德育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雏鹰争章达标之星”等的重要条件。同样具有一标否决权。

3、阵地建设。

(1)、建好“两栏”“一站”。“两栏”即:校务公开栏和班级评比栏。校务公开栏对学校的大政方针政策,教职工福利,职称评定,评优选模等公示于众,提高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实现民主治校。班级评比栏对班级学生出勤、学习纪律、文明礼貌、清洁卫生等一日公布一评比,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思想,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一站”即:红领巾广播站。由少先队安排人员于每天中午12:40-13:30向校内外广播,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校内好人好好事,典型人和典型事,用政策教育人,用榜样带动人。

(2)、办好“两报”“一刊”。由学校部门负责人和班主任负责主办,每期2次,通过从报刊上摘取,利用报刊原件,从网上下载,……收集选用资料,面向全体师生广泛宣传,培养学生科学头脑,更新观念,增长见识。“一刊”即:校刊。由教导处负责,将教师的经验论文和学生习作收集起来选编成刊,展现本校教师、学生水平和风范。

(3)、挂好“两像”“一画”落实“六上墙”。营造良好的校园、班级育人环境,用环境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

二、“两途径”

1、政治学习途径。我校成立了中心学习小组,学校班子成员率先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质。每周三和暑寒假第一周时间,由工会负责组织教师集中政治学习,学习马列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两个条例”等,学习后撰写学习心得体会。要求教师做到学用结合,想为学生之所想,用为学生之所用,忠实践行“三个代表”,使教育让人民满意。班队课由班主任不定时组织学生学习,学习《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安全十不准》《文明礼仪常规》学时事,学先进,努力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2、教育活动途径。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师生教育活动。由工会负责组织教师开展“行风评议活动”通过征集意见,自查自纠,增强教师的自我认识,让教师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树行业新风。通过学生评教、社会评教、教师互评,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征文活动”增强了教师的光荣榜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观看十六大”“游三峡大坝,展祖国未来”激发了教职工爱党、爱国情感。在学生中,大力推进学校小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积极开展“小帮手”“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五小主题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文明、弘扬正气,逐步克服了一些学生不善合作,自制力不强等现象,使学生逐步养成了文明、诚信,勤学、守纪,爱国、爱党的良好品德。

上一篇:秦兵马俑一日游作文下一篇:工程图学实验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