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修改后+龙雪晨

2024-06-25

三峡教学设计修改后+龙雪晨

三峡教学设计修改后+龙雪晨 篇1

郦道元《三峡》教学设计

两林中学 龙雪晨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注》,为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本篇用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致。先总写三峡的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凄婉肃杀。文章短小精悍,风格流利清新,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2、教学设想:

文言文教学在帮助学生扎实学好文言字词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语言精炼,意境优美,教学本文,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外,还需要让学生在品读和赏析中了解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体会作品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

3、教学方法: ①朗读法 ②讨论法

4、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由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引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考一考同学们。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诗《早发白帝城》,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齐背一遍。

看来同学们的记性真的很好,这才一上课,老师就感受到了从同学们身上散发出的蓬勃的朝气。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首诗写出了李白这段行程的出发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 从白帝城到江陵。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所描写的风景所在地——三峡。让我们一起走近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板书课题】

二、了解相关资料

课文选自《水经注·江水》。

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zhuó)县(今河北涿州)人。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qú)塘峡、巫(wū)峡和西陵峡。

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教师范读。学生在听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内容美。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句子朗读的节奏。

2、学生完成对生字的注音。教师提醒学生把拼音标至每个生字的头顶上,并告知学生如何划分节奏。

3、学生齐读生字,每个生字词读两遍。

4、学生集体朗读。

四、疏通课文,领略美景

1、学生默读课文,并结合注释以及教师给出的注释试着翻译课文。(教师提示,课文下方没有出现的注释而屏幕中呈现的,学生记录到课本中去。)

2、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文的翻译任务。

并回答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作者分别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第一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a.男生齐读展现雄劲之感。b.学生翻译,教师作指导。

学生回答这段描写的主要景物是什么?特点是什么?【板书:山

———— 山多 山高 山峻】

c.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到“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正面描写了山的雄奇,“自非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烘托了山的险峻。(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第二段: a.全班齐读

b.学生翻译,教师作指导。学生回答这段描写的主要景物是什么?特点是什么?【板书:水 夏 —— 水急 水险】

c.教师引导学生说出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了夸张的手法,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夏天三峡水势的急险。(修辞手法)

问题:“沿溯阻绝”与“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否矛盾?

不矛盾,一个写水险,另一句写的是特殊情况“王命急宣”才行船。

第三段:

a.由清脆女声朗读展现灵动之感。b.学生翻译,教师作指导。

学生翻译,教师作指导。学生回答这段描写的主要景物是什么?特点是什么?【板书:春冬 —— 清荣峻茂】

c.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到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写了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等影子。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生动活泼。(动静结合)此外,这句话还以俯视的角度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以仰视的角度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全方位的三峡。(描写角度)“清荣峻茂”,一字一味,仅仅用四个字就写了水清、树荣、山峻,草茂。(语言凝练)

第四段:

a.全班齐读体会凄凉怪异之感。b.学生翻译,教师作指导。

学生翻译,教师作指导。学生回答这段描写的主要景物是什么?特点是什么?【板书:

秋 —— 水枯 猿鸣凄异】

c.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郦道元在文章的结尾引用了三峡当地人常唱的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更添凄凉意味。

问题:为何渔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联系上文讲夏水的险与一些特殊情况引出)正因三峡水险滩多,行船之人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如一些为君王传达命令的人,打渔的渔民都是为了生计不得不冒险,还有一些被贬官员心中忧戚,听到猿啼凄凉怪异,更是忍不住潸然泪下。

3、师生共同总结。

A、郦道元为何总写三峡全貌时先写山再写水?

“峡”字意味两山夹水,他先写了山的连绵不断,描绘了三峡的总貌,再写四季的水。B、郦道元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来描写景物,而是先写夏季,再写春冬,最后写秋季的景色?

郦道元先写了夏季的疾流,再写春冬水的清冽明丽,最后再写秋水空灵肃杀。文中顺序是按照水由盛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作者是为江水作注,而水以夏季为盛,故以“夏水”为首来写,春冬两季之所以合在一起写,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近。

3、学生再读课文,教师小结。

读到这里,老师相信很多同学的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一幅幅三峡优美的画卷,对三峡心驰神往,恨不得自己立刻能亲眼看一看三峡。这不仅是因为三峡的景色美,我们的作者郦道元也功不可没,是他让我们感受到了三峡奇丽的风景。同学们下课之后还可以继续挖掘这篇课文的独到之处。

五、课堂操练

一词多义: 自三峡三百里中(在)

沿溯阻绝

(断绝)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绝巘多生怪柏

(极)

哀转久绝

(消失)

古今异义:或王命急宣

或: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选择复句中常用关联词

虽乘奔御风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古义:到了

今义:另提一件事

六、作业布置

1、我是小导游

三峡的景色奇丽秀美,引来无数游客观光游览,请你以导游的口吻写一段话,为游客们简单介绍三峡。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中心景物 景物特点

———— 山多 山高 山峻

夏 —— 水急 水险 水 春冬 —— 清荣峻茂

秋 —— 水枯 猿鸣凄异

附: 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哀转久绝(“转”通“啭”,鸣叫)

一词多义:

自三峡三百里中(在)

沿溯阻绝

(断绝)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绝巘多生怪柏

(极)

哀转久绝

(消失)

古今异义:

或王命急宣

或: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选择复句中常用关联词 虽乘奔御风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古义:到了

今义:另提一件事

词类活用:

乘奔御风

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素湍绿潭

湍:动词作名词,急流的水

回清倒影

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晴霜初旦

霜:名词作动词,结霜

空谷传响

空: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中

重点实词: 沿溯阻绝 乘奔御风 哀转久绝 素湍绿潭

教学反思:

通过教授这篇课文,我自己也发现了许多不足。

1、“教学千法,朗读为本”,语文课中教师应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古人也曾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由此可见朗读的重要性。教学过程当中我虽然注重了学生的朗读,但朗读方式以齐读为主,其实还可以添加多种形式,如请单个学生读,学生自由读,或者默读等形式。

2、对于学情的把握不是很好。如课文中出现了“肃”“啸”两个字,大部分学生直接把“肃”读成了“xiào”。这也导致了一些环节的设置没有达到效果。如:读生字时,请一位同学直接带读,其他学生跟读,但由于第一次与这个班接触,挑选的同学自己读的都不标准,所以容易对后面的教学出现误导现象。教案现已改另一种方法。

3、也是由于时间较为紧凑,所以讲解不是很透彻,设置的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地达成,这就提醒了我,教学一定要给学生进行基本功的稳打稳扎。

上一篇: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下一篇:杨诚成,80后创业成功案例:0到亿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