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创新学习体会

2024-10-19

课堂教学创新学习体会(共9篇)

课堂教学创新学习体会 篇1

创新课堂创新学习

六年级王敏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也必须发生深刻的变革,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我们知道中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怀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们只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善于启发,诱导,突出“新”字,以“新”来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从而热情主动地学习英语。下面我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浅谈我的一点看法。

在教学body部分时,轻轻拍拍学生的头说head ,捏捏学生的鼻子说nose,摸摸学生的脸说face ,等,介绍完后我又编了一首chant:点点你的head.摸摸你的nose.拍拍你的face.摇摇你的ears.眨眨你的eyes.挥挥你的arms.拍拍你的hands.踢踢你的legs.跺跺你的feet.学生边做边说,没有胆怯,在教学中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

在课堂上,我们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火花才能迸发出来。

此外,我们要保护学生敢说敢想的积极性,有是学生说错了,教师不要直接说:“No, you are wrong ”.而是微笑地对他说:“Please,think it over.”只要学生勇敢的站起来回答问题,教师都要予以表扬,课堂上多说表扬,鼓励的话:“Good ,very good ,Great ,Excellent.You are a good /clever boy /girl.”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话却能给学生以信心和动力,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作为教师我们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抓住他们喜新,好奇的心理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勤于思考,大胆实践,创造性实施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创新学习体会 篇2

一、从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需要的反映。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我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开学初的作文往往让学生写假期的所见所闻。或“开学断想”、“我想给老师说几句知心话”。抓住学期初这个关键时期, 从学生实际出发, 引导学生有话就说, 不要说俗话、套话, 禁说假大空话。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非常重要, 学期中抓住学校或班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写作。如“运动会”、“体操比赛”、“假如我是班长”、“国旗下演讲”, 这些实实在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 学生有内容可写, 言之有物, 写出的文章各呈千秋, 且极有新意, 同时在作文的评改中及时交流并多褒扬好的, 指正不足, 提出努力方向。有成就感的学生, 兴趣愈浓, 此时趁热打铁, 鼓励学生努力做学习型人才, 倡导勤观察, 看书看报和积累, 达到“腹有诗书语自华”。

二、凸显新意, 彰显个性, 与时俱进

作文教学的创新并不是容易的事, 因为我们生活在普通平凡的社会现实中。不能有矫揉造作, 虚情假意。例如让学生写《给父母或朋友的一封信》, 学生中“有的觉得无话可说, 或有的觉得有话可说, 无从谈起, 语气不连贯”。我要求学生以独特的视觉去观察、去思考, 善于从平凡的小事中努力发掘真、善、美, 发掘人所未想, 人所未言。让学生写时以主持人的独特开场白形式或写短信集句的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而写。结果学生情感投入真挚, 新颖具有个性。在“庆祝国庆60年”习作中, 学生大多数文章写得语言表达鲜活, 体现了鲜者常新, 新者常鲜, 富有创意。

三、抓住“练”字, 求实创新, 鼓励创新

学生作文是练出来的, 好的学生是“夸”出来的。我在教学生作文时, 提倡学生勤下笔。平时要多交际, 综合练习, 善于积累, 注重体现一个“练”字。参加活动, 观看电影 (视) 或书籍, 要善于“捕捉”写作信息, 善于提炼。如教学生写《和同学过生日》、《参加姑姑或表哥的婚礼》、《一个老村民的葬礼》。这些农村孩子生活中的事, 都要求学生及时写出自己的体会之类的习作, 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 同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自己的父母或其他亲人朋友共享, 以求第一个读者的反映。这样多次的练, 在求实中力求创新。在作文的讲评时, 发现有创新或标题拟定新颖, 使人耳目一新的;设置悬念启发思考的;情节起伏, 不落俗套的;倒叙开头, 穿插补叙的;修辞手法运用得当的;结构布局, 引人入胜的, 我都给予较高的得分并予以鼓励, 刺激学生上进, 下次有更积极或新的表现。

四、生活是源泉, 变中求新

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 又是学生兴趣的反映。指导学生作文创新并不是简单的做法, 而是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搜集、整理, 把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积累下来, 在积累的同时, 把素材通过鉴别、选择、提炼、升华, 它既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又给人们揭示了事物的规律, 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生活是写作积累素材的“窗口”, 通过“窗口”汲取大量的新鲜的写作素材, 然后通过加工展现给读者的才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生活这个写作平台在我们指导学生写作中绝不能疏忽。

学生的写作的源泉是生活, 它来自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大处着眼, 小处落笔, 它的基础来自于生活中的观察和积累。

我在指导学生创新作文中还特别注重教和写的结合, 写和读的结合。

它也是作文创新的必要方法。在创新作文中, 我教会学生“以写带读,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和“以练促新”, 练中学习, 练中提高。

作文反映的是学生的表达, 要让学生树立自信, 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以写作来带动自己的自觉阅读。表达需要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充电器”, 是助力的手段。这就促使了学生去阅读大量的书刊, 来充实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同时通过平时的阅读和积累, 如手抄报、短句、集句、日记、周记等形式来促使自己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了。

在学生的写作训练中, 每次作文都要有提高明确的要求, 不断地提升, 是学生作文创新的必要。学生作文一次一次内容表现的不同。在写作训练中去汲取营养, 扬长避短, 在以后的习作中不断提高写作的水平。因此, 我在指导作文时, 很重视学生作文的评改。

在指导学生创新作文时, 我还要求一个“变”字, 体现一个“活”字, 凸现一个“新”字。

导自主学习 创新课堂教学 篇3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的先导,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先决条件。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导语很关键。精彩的导语,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优势兴奋中心,激发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

1、“导”要精彩

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导入语言必须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高语言的艺术性。只有这样,上课伊始,教学才尽可能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2、“导”要适度

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的问题。导入也要讲究个“度”,要导得适度,教师要做到语言精练而不冗长、简明而又准确,体现语言的魅力。通过教师导语的表述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爱学的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情境交融地进入角色,通过耳、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成功实现“情感转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1、会听

课堂上学生不仅要认真听教师讲,特别是自己搞得不太懂的地方,而且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特别是与自己思路不同处。

2、会看

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应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3、会想

首先要使学生善于想,这除了教师的启发点拨外,更要教师去“激励”、“促动”,促使学生去动脑想问题,教学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会说

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多说,要鼓励学生说,哪怕学生说的是错的。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给他们说的机会、说的自由。

只有为学生提供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机会,才能提高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而创设教学情境,是提供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一位哲人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天赋和创造才能,就会使他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

三、建好师生关系,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创新课堂体会 篇4

一、把微笑带进课堂。教师的微笑有着无穷的魅力,它能调节课堂情绪,增进师生情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自信心。很多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二、把新理念带进课堂。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用崭新的视角去审视课堂,未来天才的培养需要我们用全新的理念去改造课堂。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解疑、答难。

三、把鼓励带进课堂。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善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四、把民-主带进课堂。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只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教学创新年心得体会 篇5

教学创新年的心得体会

2012年是清丰县的教学创新年,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紧紧围绕教育内涵发展这个主题和双庙一中所制定的教学创新年的“三二一”目标,努力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力争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很大的提升,最终取得更大教学成绩,不辜负领导和家长的希望和要求。现将自己的工作中的体会作个总结。

一、领会精神是前提

濮阳市教育局在2012年提出了教育内涵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清丰县教育局随后提出把2012年定为教学创新年,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可见县局的精神就是:教育的内涵发展首先在教学上的要求就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多学习多钻研多探索多实践,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都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例如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就要积极采用,并熟练制作新颖的课件服务于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转变思想是关键。正如某位领导所说:“若你能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自己的学生,相信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有新的景象。”是啊,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转变教育思想。要放下所谓“师道尊严”、“教师至上”的观念,真正和学生打成一片,走近学生与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掌握他们的喜好,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自己的教学策略,方可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转变思想当然还包括对学生的严要求。关爱学生不等于放纵学生,对于基础知识一定要牢牢掌握,对于基本技能一定要严格训练。这一点正是自己在教学中很大的不足,平时教学只注重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认为“亲其师”,必能“信其道”,和学生打成一片,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要求因为怕抹不开情面不够严格,结果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造成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不很突出。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是听从领导的教诲,从严要求学生,过实每个知识点,为提高成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创新方法是根本。

首先要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积极按照新课程理念和上级的要求去上好每节课,彻底改变由于自己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其次,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校本研训。勤于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自己在很多情况下,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的不足,积极参与校本研训,学习同事先进的教学方法,研究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困惑,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要质量。第三,关注学生,有针对性的备好课。反思自己从前的备课,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学生。试想如果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总之,一切都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断强化自身学习与研究,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是高效成功的课,向课堂要质量,向方法要质量。

初中数学创新课堂心得体会 篇6

一、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型、探索性的课堂气氛

轻松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过程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的问题必须由学生独立探索完成;较难的问题可在教师的点拨下由学生探索完成;重点问题或开放性问题,必须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然后组织学生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要巡回并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中去,依据学生所存在的困难对学生进行点拨,但不可点明或点透,否则就失去了自主探索的价值。在学生自主探索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不应只谈探索结果,而应着重探索过程的交流。探索过程实际就是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轨迹。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在探索中所出现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探索结论正确的要鼓励,错误的也应该尽量让学生阐述完自己的观点,此时教师不应直接去否定,而是要婉转地向该生提出他的观点中所存在的疑点,最好这些疑点能由其他学生提出,由该生本人去思考。还要注意,对于这样的学生在阐述自己观点时所显现出来的一些有趣的、大胆的、有意义的想法更要鼓励。另外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探索结论,如果讲的有道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即便是与教材中的叙述有所出入,教师也不应该硬将教材中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因为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过程,过分强调了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严谨性会给知识的获得者强加上一副无形的枷锁。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一)、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创设探究情景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可能产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这里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的情景必须有利于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适应自己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勇于探索,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数学,探索数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数形的结合关系,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数形结合的思想,就是研究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指把代数的精确刻划与几何的形象直观相统一,将抽象思维与形象直观相结合的一种思想方法。

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具有一定的图形知识,如绳子和绳子上的结、刻度尺与它上面的刻度,温度计与其上面的温度,我们每天走过的路线可以看作是一条直线,教室里每个学生的坐位等等,我们利用学生的这一认识基础,把生活中的形与数相结合迁移到数学中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挖掘教材提供的机会,把握渗透的契机。如数与数轴,一对有序实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等,都是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很好机会。这样渗透与生活相联系学生会很感兴趣,也易理解。,(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

良好的学习思维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有意识的培养中形成,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发展。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观察、实验、模拟、推断、计算、交流等活动的综合过程,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尽力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在内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这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七年级代数第一册在讲授“同底数的幂的乘法”中对于公式的推导中就渗透了归纳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形成。分析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使学生的学生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思维领域,也使他们学到的不仅是一道习题习惯的解法,而且还学到了解答这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

课堂教学创新学习体会 篇7

实施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来,课堂形式多样,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向老师挑战,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的教学新局面。

一、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环境

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有价值的新问题,它侧重发展学生的理解性思维和批判意识,课堂组织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围绕话题自由发言,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来进行问题探究式教学,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失去了问题探究的意义。

因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我们除了要改变角色的定位外,更重要的是关注那些在课堂上经常坐冷板凳,不愿意发言的学生。我们应该给这些学生创造参与探究的机会,促进他们满腔热忱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参观学习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时,我发现教师常常采用“围坐式”的学习小组形式,把个人自学、同桌商量、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全员参与的探究型、开放型的课堂教学形式,非常适合问题探究式的课堂教学。

我在课堂上采用这种“围坐式”学习小组的形式以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组员互动,交流与切磋。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学习小组的形式可以更多地关注“差生”。过去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在新的课堂上变得主动了,他们积极把握机会,扬长避短,主动参与探究、讨论,合作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杜郎口中学课堂上“围坐式”的形式为我们问题探究式教学课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情境,实现了全员参与探究的有效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产生发表观点的兴趣和动机,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因此,课堂变得生动了,气氛也活跃了,不再是过去只有少数人参与的课堂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保证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

过去课堂上,我们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如回答不出,我们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很多情况下是暗示)。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违背了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宗旨,完全不适用于阅读探究课堂。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有一定深度吗?学生能获得多少“顿悟”和思维的闪光呢?

在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经验时我发现他们的“预习课”非常值得借鉴。要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自主探究,课前的充分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先学,有一定的基础,在课堂上才可能有话可说、有据可论、合作探究;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预习环节是学生通过自学或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发现有价值的新问题,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经过充分的预习,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在学习实践“预习课”时,主要是充分利用早读课,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说过,“语文教学就是要变着法子让学生读书”,引导学生在“读”中探究,读熟、读通、读懂课文。学生细读课文之后,提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正确引导学生释疑,要求他们精读多想,比较分析,此环节要不惜花费时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讨论学习,展开论辩交流,求得问题的解决。课堂上不一定要把追求完美的答案作为教学目标,而应当引导学生在辨析问题上下功夫,以求理解更深入,思路更清晰。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而是使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

三、提供学生宽裕的自主探究空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和中心点。围绕这个中心点,教师还必须提供宽裕的空间,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杜郎口中学课堂上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展示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培养他们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

观摩杜郎口中学一节语文课,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室前面的讲台没有了,师生同在一方空间,“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唱歌,小品、课本剧、诗歌、绘画、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坐,地上、课桌上、板凳上挤成一团。学生的发言几乎不用举手,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回来后我认真思考了许久,这样的课堂不就是我们新课改一直在追求的课堂吗?

于是,我首先在我的探究阅读课上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实践“展示课”。先是每位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小组内部研究、辨析、讨论、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各个小组把问题提出来,全班汇总,再由各小组研讨,找出答案展示给全班同学。这其中允许他们采取各种形式辩论,阐述,无需举手,站起来就发言,形成“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的积极场景。

如《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的教学,以前主要是我给学生讲王熙凤、林黛玉及贾宝玉的性格是怎样的,学生被动地接受我的讲解,完全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所以既没有学习的兴趣,又没有很好地学到知识。现在我采用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先把人物性格分析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以各种形式分析出王熙凤、林黛玉及贾宝玉的性格。结果,课堂意想不到地活跃生动起来了,这边学生以舞台剧的形式表现王熙凤的出场,同组学生以旁白的形式分析人物性格;那边学生又以歌曲的形式演唱《枉凝眉》,借此歌分析宝黛的见面,以及二人的性格;又有学生朗诵《西江月》,借此词分析贾宝玉的性格……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地交往与对话,确立了学生主体发展意识,拓宽了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颗聪慧的心灵,都能善于发现问题,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这种模式应该不只在阅读课上会取得成功,我将继续探索,在更多的领域试行,更好地实现新课改。

摘要:本文作者在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后, 通过认真思考, 决定先在阅读探究课上实践。采用杜郎口教学模式的阅读课, 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探究的环境, 而且保证了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 拓宽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敢于表现, 敢于质疑, 敢于向老师挑战, 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在快乐中学习的教学新局面, 是全员参与探究的有效课堂, 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关键词:“杜郎口式”教学模式,探究阅读课,新课改

参考文献

[1]王坦, 宋宝和, 刘吉林.走向自主——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

[2]许爱红, 刘延梅, 刘吉林.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解读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当代教育科学, 2005, (11) .

课堂教学创新学习体会 篇8

一、 明确英语学习目的是培养兴趣的先决条件

革命家李大钊说过:“青年啊,你们临开始活动以前,应该定定方向。比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那目的地的一天。”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就如同没有方向的航船,只是随波逐流,不可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更谈不上学习的浓厚兴趣了。所以,要讲清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英语和汉语一样,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是通向知识海洋的金钥匙。让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的,这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作为国际交流的语言之一,英语的作用很大,特别是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全球化趋势将在21世纪更为凸显,人类彼此间的交往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频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科技交流和信息交流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所以英语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掌握英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感因素

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英语学习需要学生的恒心和毅力,但知识有时又是枯燥的,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厌倦情绪,以致于会导致这些学生掉队,很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现象。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学英语,先要让学生们喜欢英语老师。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自己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朋友。一旦获得了学生的理解与爱戴,师生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英语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三、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是化兴趣为主动求知的关键

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看,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建立在实践者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前提之上的,教学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项活动也同样如此。 How to treat the students? Treat them as testing machine? Just take them as empty container to be filled knowledge or torch to be lit? (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还是作为火炬,我们去点燃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因此,教学活动要想成为一种有效的活动,活动中的主体就必须有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一方面,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质疑问难,积极思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辩论和勇于发表不同意见。要变讲授为提问,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一旦学生出了差错,教师不要埋怨、训斥、责怪,要讲究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才会有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的过程。

四、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坚实基础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争强好胜,他们一旦对某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就会形成主动、积极的心态。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各种游戏、竞赛,例如单词接龙、造句比赛、描述游戏等,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使其保持注意力。游戏的形式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个人挑战竞赛等。这样,一旦有了竞赛项目,同学们的热情会立刻高涨起来,学习的自觉性也会增强,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对获胜者给予表扬,对失败者给予鼓励,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参与游戏和竞赛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积极地思维,这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体现。

五、 多媒体的运用是增强课堂趣味性的重要手段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推广,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计算机为基础,以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媒体为表现形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好助手。多媒体充分发挥声、电、光、影、形、色等诸多元素的功能,具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得到刺激,从而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主动性。它把枯燥抽象的单调文字转为图文并茂的生动画面,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声音、图像、动画的立体效果代替了翻译中的单纯语音媒介,学生可以不通过翻译直接理解英语,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正确、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无疑是一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很好手段。

总之,英语教师要不断创新英语课堂教学,要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搞好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来探究。

课堂教学创新学习体会 篇9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校二年级二班开展了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的课改实验。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分组的结构合理,职责明确,各项管理规则使课堂及课下学习活而有序。

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课改实验的背景与意义所谓的“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以学习小组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是促进学习的形式和途径,。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在分组实验中,我把全班学生打乱,进行混合编排。按优1中2差1的搭配四人为一组。每组1、2、3、4、号编排,4号为学困生。组内其他成员要尽力帮助他。我们班被分为20个小组,每个小组定一个学习组长,纪侓组长,卫生组长,记录员。

二、教学流程

今天,我在执教二年级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时,采用了“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围绕目标自主学习——落实目标小组合作——夯实目标分组展示“的环节进行,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这样的教学结构在小学低年级可以放手试用。

(一)、讨论确定学习目标。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提倡“以生为本”,怎样真正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首先就应该从学习目标的拟定入手。虽然二年级年级学生年龄小,但也积累了而一些语文学习的经验,所以,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讨论,来自主拟定学习目标,教师只是进行补充就好。一般来讲,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确定最基础的学习目标,如识字,写字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解决一些文本问题,等等,教师往往只是需要补充一些单元目标或课文独有的目标即可,这样也能引起学生对这些特有目标的重视,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目标。

(二)、围绕目标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拟定了学习目标,教师可以板书出来,或让学生记录下来,然后逐条目标进行学习落实。在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给足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4号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只达成基本的学习目标,毕竟,一节课不在于老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会了多少。而且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还能发现自己哪些学习目标达成不够,有哪些疑难问题,等等,为后面的小组合作学习做准备。

(三)、小组合作落实目标。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要要发挥好三大职能。一是检测基本目标落实情况:即让小组内能力较强的1号2号检查3号4号组员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帮扶,如对易错难认的字进行强化指导和记忆,对于书写错误的字进行纠正,对朗读中的问题进行纠正,等等。二是进行疑难问题的探究:即组长召集组员针对难度较大的学习目标,如内容的把握,故事中的道理体会,等等,做到博采众长,集合大家的想法,其实作为低年级关键是培养学生爱思考会表达的兴趣和能力。三是朗读训练的落实:即让学生分小组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组内朗读训练,可以是组长领读,也可以是大家先边朗读边讨论,再集体进行朗读训练,等等,关键是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积累语言。

(四)、小组展示夯实目标。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成果展示。在展示环节中,最好是引导学生采用组间PK 的形式进行,同时依照学习目标逐一进行展示活动,同时兼顾不同层面的学生,组间也力求展示机会均等。如:基础知识侧重让小组的3号4号展示,问题交流侧重让1号2号展示,对于朗读则可以采取小组团体展示,也可以进行组员展示。展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二是夯实“双基“,夯实学习目标。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针对难点、易混点应进行精讲点拨,同时要注意用好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三、评价细则

1、教师评价内容与方法。

(1)教师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优秀作业、良好作业、合格作业、较差作业分别得 5、3、2、1分。不交作业者减5分。

(2)教师评价学生完成导学案、保存导学案的情况,导学案完

成情况与作业等级得分相同。

(3)教师评价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氛围,对好的组酌情加1~3分,评价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对好的组酌情加1~3分,评价代表小组发言情况,好的组酌情加1~3分,评价小组学生纪律情况,差的酌情减1~3分。

(4)教师评价学生各类测试情况,测试成绩分A、B、C、D四个等级,分别记分5、3、2、1分。

2、组长评价内容与方法。

(1)组内设组员情况记录本用于记录小组和各组员加减分情况。

(2)评价组内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自主学习情况,课前准备情况,桌上物品摆放情况,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情况,课堂及自习纪律、劳动卫生。以上各项完成不好、不积极参与、违纪或劳动不积极、卫生较差者,酌情减1-3分,一周一总,作为评选优秀组员的依据。

3、奖励办法

每周汇总各项检查结果,各班每月评出三个合作学习明星小组,五名课堂积极参与之星,学校给予表彰,同学个人的量化成绩与期末评优选先挂钩,并计入个人成长档案。对后进小组,各班给予相应鞭策,促其进步。

四、存在问题

(一)规则不明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课堂一片热烈。但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组员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甚至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二)时间不足在教学中,往往教师提出问题后,未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三)评价不全小组活动后常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发表个人看法。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另外,班级人数过多,班额过大也制约了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儿语文教学的实验收获,当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不断改进。不过,我相信,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围绕这个目的开始教学实践,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也就自然能得以提升。

上市小学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案 [复制链接]

合作学习小组激励评价方案

为了充分调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促进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向纵深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要体现小组间人数均衡。每组人员以4人为宜,由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共同协商确定小组具体人数。

2、优等生和学业不良学生比例均衡,体现小组内优等生、学业不良学生之间的合理搭配,各小组学优生、学业不良学生所占比例相等,尽量达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3、小组成员之间综合能力均衡。体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基本计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理解记忆能力等能力配置尽量均衡分配。

4、合作小组的建立要充分发扬民主。当学习小组的整体搭配有明显差异时,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直到学生认可为止。小组内的分工协作以组内成员的民主意见来决定。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分工及学习评价

1、数学优等生数学组长。语文优等生为文科(语文、英语)组长。每个小组可设立记录员1名。

2、采取小组内民主推选或教师指定汇报、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每节课前20分钟倾向于优等生、中等生讲述或展示,后20分钟侧重于边缘生和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情况汇报,目的在于检查边缘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把学业不良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展示形式

小组成员均有小黑板板书内容(预习成果、问题或者讨论结果),当本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不完整时,本小组成员能主动补充,且能认真倾听其它小组的见解或补充意见,而展开讨论、辩论。讲述者的神态、声音、语言、逻辑性,推理性便于其它同学接受。所展示问题的结果准确、完整、简练,符合学习目标要求。

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评价

自主合作学习采用百分制积分,其中:自主学习占40%,合作学习占40%、探究学习占20%。

1、自主学习评价(40分)

(1)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够掌握老师或小组内布置的家庭作业中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回答或板书正确。且作业数量符合要求,格式书写规范。(6分)

(2)能够按老师或小组的要求完成预习任务,生成预习成果并能在预习过程中发现具体的问题。为探究新知做好充分的准备。(7分)

(3)小组全体成员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教学中老师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并能生成新的问题。(7分)

(4)课后能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对于有困难的问题能主动向小组成员或老师请教,对出现的错误能够在小组成员或老师的帮助下予以更正。(7分)

(5)小组内成员能够按照学习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背诵任务,主动在小组内展示背诵、默写成果。(7分)

(6)完成老师或小组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在课余时间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和新知预习等学习活动,并能将学习所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6分)

2、合作学习评价(40分)

(1)合作学习有效,合作气氛热烈。(6分)

(2)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投入,主动发表个人见解。(6分)

(3)合作小组能有效的关注学业不良学生,小组内的优等生和中等生能积极地关注边缘生和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合作、指导、帮扶意识强。(7分)

(4)通过合作学习,学业不良学生能独立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并有展示学习成果的愿望,并能以板书形式展示出来,且能较流利地进行叙述或讲解。(8分)

(5)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顺利地解决与讨论问题类同的问题。(7分)(6)优等生和中等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类同问题。(6分)

3、探究学习(20分)

(1)小组内优等生、中等生能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供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当探究、讨论遇到障碍时能够主动地请教老师。(7分)

(2)能认真倾听其它小组成员关于探究问题的意见并能展开讨论。(7分)

(3)对老师布置的探究性问题能主动的通过收集、查阅资料,调查访谈,生活实践中寻找答案,并能在小组内及全班进行反馈交流。达到资源共享。(6分)

五、合作学习小组积分、奖励办法

1、设立合作小组评价积分表,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设立。

2、根据《合作学习小组评价积分细则》,由科任教师当堂记载积分,下课前公布小组得分情况。

3、班主任每五周汇总一次合作小组积分,学校对各班小组积分处于一、二名的小组长及小组成员进行奖励,受奖人数不少于班级总人数的30%。

4、期中、期末检测成绩按小组登记,并以小组成员总分的平均数为依据,进行评比,按50%的比例记入小组积分。

四、存在问题

(一)规则不明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课堂一片热烈。但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组员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甚至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二)时间不足在教学中,往往教师提出问题后,未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三)评价不全小组活动后常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发表个人看法。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另外,班级人数过多,班额过大也制约了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儿语文教学的实验收获,当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不断改进。不过,我相信,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围绕这个目的开始教学实践,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也就自然能得以提升。

1、课堂教学“四步式”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构建从教学实践入手,通过一个学期探索研究,我们从中归纳出带规律性的成分,逐步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四步式”。

第一步:自主学习——自主初学感知环节 第二步:寻问探疑——积极参与探究环节 第三步:互动研究——互动交流讨论环节 第四步:揭示规律——获新知求创新环节

2、教学模式的实施

课堂教学“四步”:自主初学感知环节——积极参与探究环节——互动交流讨论环节——获新知求创新环节。站在教师教学操作角度上讲,这“四步”一切都因“问题”而生。问题是一切学习的开始,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探究提出问题,主动合作交流研讨求解问题,追求真知创新性地化解问题。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过程。图示如下:

在教学当中提倡老师要围绕“问题”出发,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参与解决问题来开展教学。在“自主初学感知”中“发现问题”,在“积极参与探究”中“提出问题”,在“互动交流讨论”中“求解问题”,在“获新知求创新”中“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四步”式教学模式,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讲,体现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用学习等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显现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实践性、创新性。这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转换教师角色,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亲身体验的新理念是相一致的。

在“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当中,“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的自学过程,发现过程;“寻问探疑”是学生自主质疑积极参与的过程;“互动研究”是学生通过互动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揭示规律”,是学生归纳整理知识、化解问题、升华创新,对知识有创新性理解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面以《浅水洼里的小鱼》(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为例来探讨具体的操作。《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讲一小男孩为了挽救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而去捡鱼的一件事,目的是树立小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课文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小孩男为什么要去救鱼,从而让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一)“自主初学感知”中“发现问题” 片断1:

在课前教师已布置了学生自学预习,完成了《自学卡片》。师:通过初步自学,同学们知道些什么?

学生把自己在预习当中所理解到的信息大胆地表达出来。有的对课文主要内容有所了解,有的知道了一些词语的意思,有的回答了课后的一些问题等。学生也提出了自己不懂的问题,有的问题学生之间交流马上解决了,有些问题留在课堂上解决。学生表达了在自主初学过程当中所理解的内容,也提出了比较多的问题,次要的、容易解决都在学生互相启发中自主解答了。

(二)“积极参与探究”中“提出问题” 片断2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你能否帮助同学解决在预习中没能解决的问题。自读后,再次互相启发,基本解决了之前还未能解决的疑问。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的了那么多,还有想知道的吗? 生1:浅水洼里的小鱼最后会怎样?

生2:鱼儿那么多,小男孩子为什么还要去捡鱼?

师:对呀!同学们,小男孩为什么要去救鱼?大家想知道吗? 生:想!

在检查了预习之后,教师让学生再自主读课文,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感知,让学生解疑、质疑,给了学生质疑空间和时间。在对话中,提炼中心问题:“小男孩子为什么要救鱼?”,有了学习方向。

(三)、在“互动交流讨论”中“求解问题” 片断2:

师:小男孩为什么要去去捡鱼呢?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这个画面?四人小组找一找,然后说出自己的理解。生:“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水就会被太阳蒸干,这些鱼儿都会干死。”我知道这些小鱼都会被蒸干,死掉。

师:从“蒸”字你体会到什么? 生1:“蒸”就是用火烧一样,太阳像火一样会把小鱼蒸干的。生2:小鱼会很难受的,得不到呼吸!

生3:小鱼心里是多么的害怕,多么的痛苦!生4:小鱼想得到帮助,回到大海。

师:小鱼儿真痛苦啊,我们读出感情来。(学生富有感情地读)师:小鱼儿们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生1: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将永远见不到你们了,请你们不要伤心。

生2:爸爸、妈妈,对不起我没有听你们的话,跑到岸边上玩,现在回不去了,我多后悔!生3:上天啊,请来帮帮我吧,我就要被蒸干了,我真的很想回到海里。师:原来每一条小鱼儿都想活呀!

在片断2中,老师围绕着“小男孩为什么要救鱼?”这一中心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品味揣摩“蒸”字,加强体验小鱼儿被困在浅水洼里的焦急、无助、恐惧、后悔、求生。学生思维活跃,表达充满个性,感受无数生命在呼唤,所要救鱼。片断3: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内讨论交流。品味小男孩努力地救鱼的词句。师:你从哪些词语知道小男孩努力地救鱼。生1:我从“他走得很慢”,知道他怕把鱼儿踩死和生怕漏掉任何一条小鱼。生2:我找到“不停地弯下腰”,知道他会很累,但他没有停下来,没有放弃。生3:我找到“用力地扔”,知道他是多么想小鱼儿能顺利地回到大海里快乐的生活 师:同学们真会体会,都成了学习的小主人了,真捧!师:小鱼跃进了大海,小男孩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1:仿佛看见鱼儿回到自己的家园了,见到了爸爸、妈妈,多开心。生2:看见了可爱的小鱼在大海中自由自在地游玩着。生3:看见了小鱼对它的同伴说,是一个小男孩救了它。

师:正因想到这这些更加坚定了小男孩救这可爱小鱼的决心。谁读出“救鱼的决心”来。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读出了感情。

在片断3中,也是始终围绕着“小男孩为什么要救鱼?”这一中心问题开展学习。老师让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重点词,自主读句子,组内讨论交流,让学生在研讨当中发表自己的有个性体悟的见解。引导学生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感情朗读,体会到小男孩抢救鱼儿的坚定决心。学生学得自主,学得创新。片断4:

师:为什么鱼儿那么多小男孩子还要去救?谁在乎?

(开展四人小组学习,先组内自读,后组内议论)师:谁来说一说,谁在乎小鱼?

生1:小鱼自己在乎,因为他下想死,要回家。

生2:还有大海在乎,大海是小鱼的家,大海有了小鱼才更加美丽。生3:还有小鱼的爸爸、妈妈、家人都在乎。

生4:小鱼儿的老师、同学都在乎,希望它回来学习呢!

师:是啊,小男孩知道小鱼儿在乎它自己的生命,还有它的亲人、朋友同伴、大海等等一切都在乎小鱼儿的生命,所以小男孩不停地检鱼,扔鱼。师:谁来读出小男孩十分在乎的感情!

生1读: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一条在乎,这一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学生读出感情,体会到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

师2:你把省略号都读出来了,真好!就是因为小男孩大家都在盼着小鱼儿回家,所以他不停地捡鱼,扔鱼。谁再来读? 生2读:略。

师:你把“这一条”读得真快,读出了小男救鱼在呼、急迫的心情。因为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啊!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读出对生命的渴救之感情)老师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假如此刻也在沙滩上你会怎样做?

生1:我会与小男孩一起捡鱼,扔鱼。因为它的爸爸妈妈同学老师都在等着它回家!生2:我会用力的把小鱼扔回大海。如果小鱼儿死了,它的亲人朋友都会十分的伤心。

生3:我会大声叫人们一起把小鱼扔回大海,挽救所有的小生命。因为一条小鱼儿就是一个生命。

师:是同学们,看来你们都读懂了小男孩的心啊!

在片断4中,还是围绕着“小男孩为什么要救鱼?”这一中心问题来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创设情境、对话,增强体验,深刻明理,让学生感受到有生命在渴求,明白到挽救生命的意义,明白一条小鱼儿就是一个生命的道理,解决了“小男孩为什么要去救鱼”这一中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有个性的表达。这一过程当中始终体现学生自主、教师主导的地位。

(四)“获新知求创新”中“化解问题” 片断5:

教师创设情境,播放小鱼儿被送回到大海的动人情境。师:小鱼们现在你想对小男孩说什么?

生:谢谢您小男孩,您把我送回大海,让我与爸爸妈妈团聚。师:这是生命给带来的„„ 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幸福!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亲情!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温暖 师:你想对小男孩说什么?

生:谢谢您小男孩,我现在可以各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了。师:这是生命给带来的„„ 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快乐!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友情!师:你还想对小男孩说什么?

生:谢谢您好小男孩,我的第二次生命是您给我的,太感谢您了!师:这是生命给带来的„„ 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生命!

师:对呀,同学们,生命是自己的,同时也是大家的,我们要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热爱生命!

老师创设情境,展现鱼儿回到大海时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生命的个性化理解,激发对他们对生命更深更高的感悟,教育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珍惜生命。这就是在“获新知求创新”中“揭示规律”。课堂变成一个洋溢着“生命”的课堂,达到创新性的理解目的。

“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目标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积极参与探究中提出问题,互动研讨交流中求解问题,获新知求创新中创新性地化解问题。体现学生的“学”、“问”、“研”、“创”四环节,凸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得扎实,学得创新。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强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实现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低年级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初探

黄花小学

上一篇:高一假期读后感600字作文下一篇:小班科学:美丽的小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