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电影《艳贼》 观后感

2024-08-03

心理研究电影《艳贼》 观后感(共3篇)

心理研究电影《艳贼》 观后感 篇1

电影《艳贼》观后感

故事是以一个年轻貌美的女职员偷走公款的案件为开端的。这个化名为瑞安·海伦的女人有着高超的盗窃技术,藏匿、易容,隐姓埋名。她的上司史朝特先生愤怒地向警察报了案,大骂她的行为多么罪恶与不齿,竟偷走了公司保险柜里的将近一万美元的现金。这次作案后,她回到了母亲身边,原来她的真名叫玛尼·史德格。任何一个不知道内幕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外表端庄美丽,温柔可人的她是个满嘴谎言的十足的大骗子。她再怎么错,却依然像只娇弱的小绵羊,对母亲有着百般的依赖和关心。“妈妈,妈妈。”听着她对母亲的呼唤,有种让人心碎的感觉。她盗窃的钱财不会自己一个人享受,而是总想着母亲。影片进行到这里,我还发现她对红色的东西异常敏感,她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阴影呢?这一定与她歪曲的人格和盗窃癖的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电影一步步调动着人们的好奇心。

很快,玛尼又来到鲁德兰的公司找新的工作,鲁德兰听说她在史朝特公司作过雇员,就十分爽快的命令属下雇用了她。马克显然对这个有问题的漂亮女孩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地约她到自己的办公室加班。其间风雨大作,电闪雷鸣,玛尼彻底吓坏了,表现出暴风雨和发着的红光的闪电的强烈恐惧。马克绅士地把她搂在怀里,两人的关系开始有了进展。

一天,马克带着玛尼去看赛马比赛。玛尼再次对红色的东西表现出极大的敏感。随着他们感情的深化,马克带她见了自己的父亲和前妻的妹妹李儿。玛尼的内心不断地挣扎,一面不想陷入感情之中,一面对马克有了情意。她甚至是本能地从公司的保险柜里偷出现金,打算远走高飞。

这次,她并没成功,而是她人生中的一个巨大转折。马克对她的奇怪行为进行拆穿,虽然她一再掩饰,却最终奔溃,承认了她犯下的一切罪名。她是幸运的,因为马克已深深的爱上了她并想帮助她,他向玛尼求婚了,玛尼别无选择,勉强答应结婚。婚后,玛尼一直拒马克千里之外,她害怕男人碰她。这里再次暗示,她的一切不正常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原因在哪呢?

为了挽救玛尼,马克把玛尼带回她母亲家中,直接向爱德格太太发问,终于找出玛尼各种精神病态的症结所在。原来,在玛尼七岁时,作为妓女的爱德格太

太杀了欺侮母女两个的水手嫖客,在玛尼幼小心灵中留下病症根源。

其实这部电影的心里学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心理学。弗洛伊德所创立的学派叫做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认为,人所有的心理,包括你的需求和动机都来源于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性被压抑了,但并没有消失,而是沉到了潜意识中。潜意识即我们不能意识到,只有通过精神分析将潜意识浮到意识层面我们才能意识到。他把人的整个机体看作一个能量系统,并认为,在这个能量系统中,除了以肉体的生理形式表现的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以外,还有在心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心理能,它们是能够相互转化的.他特别强调心理能是同性本能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能,并把这种心理能叫做“里比多”(Libido)。

在这部影片中,玛尼由于在很小的时候目睹了自己母亲杀害嫖客这件事,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和刺激。遗憾的是,这件事过后,她没有接受有效的心里疏导,而是把它一直深埋心底。再加上她们家的家庭背景让她缺少安全感,并且越来越自卑。这一切就像个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爆发。长年累月,她总是噩梦连连。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那晚是事件和她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打破了她心里能的平衡,所以产生了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而外在表现就是盗窃癖,对男人的恐惧等。通过盗窃,她能获得钱财,小时候贫困的心理得到慰藉。

另外,玛尼的性格也可以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的冰山一角理论来解释。如果把玛尼看成一座冰山,那么她表面的偷窃行为,对爱情的畸形态度只能是浮在表面的那八分之一冰山。剩下的八分之七的部分是隐藏在水下的,是她小时候所遭受的创伤给她带来的自卑感。马克一直很努力的挖掘她那八分之七的品质,帮助她战胜了心里疾病。

整部电影给我的启示有几点。第一:人不能只看表面,得看到他隐藏的那八分之七。第二:人在到巨大创伤后,得及时接受心里疏导,以免留下不良后果。第三:我们得学会自我调节和疏导,在遇到挫折后,要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消极面对。

心理研究电影《艳贼》 观后感 篇2

一、我国电影票房现状

权威部门统计:2010年开始, 国产影片迅速占领电影市场, 电影票房不断创下新高, 过亿影片不断攀升。其中, 《人在囧途之泰囧》 (2012年, 12.55亿元) 、《西游降魔篇》 (2013年, 12.46亿元) 、《大闹天宫》 (2014年, 10.45亿元) 、《十二生肖》 (2012年, 8.75亿元) 、《画皮2》 (2012年, 7.27亿元)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2013年, 7.19亿元) 、《私人订制》 (2013年, 7.17亿元) 、《爸爸去哪儿》 (2014年, 6.99亿元) 、《让子弹飞》 (2010年, 6.77亿元) 、《唐山大地震》 (2010年, 6.74亿元) 、《金陵十三衩》 (2011年, 5.93亿元) 、《中国合伙人》 (2013年, 5.39亿元) 、《北京遇上西雅图》 (2013年, 5.20亿元) 、《澳门风云》 (2014年, 5.16亿元) 等。2010年过亿电影17部, 2011年过亿电影18部, 2012年过亿电影21部, 2013年过亿电影32部。

此外, 由于前些年国产电影匮乏, 我国不断从国外引进大量影片, 其中票房走势好的电影包括:《阿凡达》 (2010年, 13.79亿元) 、《变形金刚3》 (2011年, 10.9亿元) 、《泰坦尼克号3D》 (2012年, 9.76亿元) 、《钢铁侠3》 (2013年, 7.56亿元) 、《环太平洋》 (2013年, 6.95亿元) 、《碟中谍4》 (2012年, 6.47亿元) 、《功夫熊猫2》 (2011年, 6.08亿元) 、《复仇者联盟》 (2012年, 5.76亿元)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2012年, 5.67亿元) 、《黑衣人3》 (2012年, 5.19亿元) 。2010年过亿电影11部, 2011年过亿电影17部, 2012年过亿电影23部, 2013年过亿电影27部。

2015年7月14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对外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电影市场数据。

数据显示, 2015年1~6月, 全国电影票房收入203.63亿元, 其中, 国产影片票房收入95.36亿元, 进口电影票房收入108.27亿元。

从态势上看, 2015年上半年, 票房收入总体一路攀升。其中, 2015年4月12日, 进口影片《速度与激情7》上映首日, 创单日票房4.5亿元历史新高 (此前纪录为2014年6月28日, 《变形金刚》和《分手大师》, 上映次日2.7亿元) ;2015年第9周 (2.23~3.1) , 全国周票房迈进15亿元历史最高位 (此前一周, 票房亦达到14亿元, 16周达到13.55亿元) , 创周票房最高纪录;2015年2月, 月度票房首都攀升至40亿元, 超越同期美国本土 (6.4亿元) , 达到41.34亿元, 观影人次突破1亿, 创月度票房纪录。其后的4月票房为41.12亿元 (此前纪录为2014年7月的36.93亿元) 。

此外, 从全国银幕总数的变化看, 2015年上半年, 全国银幕总数超过2.8万块, 城市影院达到5660多家, 比2014年终的2.36万块增加4400多块, 平均每天新增银幕近28块, 去年全年每天新增银幕约15块。

上述数据表明, 近五年, 影院票房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 不管是单日票房、单周票房、单月票房还是银幕数量, 一路攀高, 中国影视业呈极度上升趋势。

二、票房攀升背后的心理成因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需求是人从事任何事情的原动力。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七个层次, 从下到上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认为, 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 当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 人们将产生新的需求, 这种需求由低级向高级方向发展, 直到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当然,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很难实现自我实现这一最高层次的需求, 但需求的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 影响人们的幸福指数。

那么, 当今中国大众的需求是什么呢?

毋庸置疑, 改革开放30余年,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成效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等, 一定意义上讲, 百姓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但是, 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我们却忽略了与之相伴随的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的需求, 出现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相对落后的精神文化生活之间的不匹配。

影视作品之所以普遍被百姓所接受, 正是因为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人们通过短时间的观赏, 其故事情节的新颖性, 题材的多样性及观影环境的身临其境, 人们从影视作品中找到自己情感的共鸣点, 弥补现实生活及工作中的诸多不如意与缺憾, 同时对过往的岁月、逝去的人寄语怀念与感伤。

1. 怀旧题材的影片

在票房攀高的影片中不乏怀旧题材的影片。如,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难忘的青春, 对于青春与岁月, 我们无法遏制其步伐, 只能任时光流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所以吸引大量观众走进影院, 正是因为其题材足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当人们逐渐老去, 往往会对过往的岁月充满无限的留恋与感伤。观赏该片, 人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电影《中国合伙人》让我们感受到的亦是岁月的无情与成功的不易, 一首片尾曲《光阴的故事》让绝大多数观影人流下了伤感的流水。某种程度上讲, 怀旧题材的影片更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更能打动观众。

2. 喜剧题材的影片

在上述过亿票房的影片中, 喜剧类型的影片, 如《人在囧途之泰囧》《西游降魔篇》等, 也是观众喜欢的影片类型。相比较美国大片, 这些影片制作成本并不高, 场景也不复杂, 但是收益极大。人们接二连三地走进影院, 很大程度上与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人们的心理压力有关。面对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及前所未有的压力, 人们已无力再去琢磨《盗梦空间》及《异度空间》之类的题材, 紧绷的神经需要松弛, 渴望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释放内心的压力。于是, 这些喜剧电影便成为人们的首选。

3. 穿越题材的影片

现实社会, 受多方因素的影响, 很多事情人们无法面对与解决, 对现实充满矛盾与困惑, 穿越剧题材的影片便给出这类问题的解决之道。如, 影片《2046》《速度与激情7》《星球大战7》《回到未来》《侏罗纪世界》《星际穿越》《终结者:创世纪》《我滴个神呐》等。在此类题材影片观赏中, 不管是时间上的穿越, 还是空间上的穿越, 人们在现实与历史中穿梭, 在真实与虚拟间思考。将现实中比较敏感的话题, 想说但不能说的话, 想做但不能做的事, 放到历史当中或其他空间呈现, 既规避了风险, 又能在深层次上诠释社会与人性的本身, 恰好迎合了当今人们复杂而又顾忌的矛盾心理。

4. 惊悚、动作、灾难题材的影片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惊悚、动作、灾难题材的影片, 尤其以国外大片为多, 如《速度与激情7》《神秘代码》《2012》《后天》《变形金刚》《泰坦尼克》《钢铁侠》《唐山大地震》《飓风》《迫降航班》等。人们喜欢观看这类题材的影片, 除了喜欢大片的制作技术, 场面的宏大, 主要是寻求内心深处的刺激感, 感到过瘾, 观看人群主要是年轻人为主。当然, 这类影片的观看除了技术层面让观众感到新奇与满足, 同时也能唤起观众对生命、自然及人性的思考。

但总的来讲, 受众走进影院观影的根本动因, 主要还是为了丰富自身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用影视精品引领大众

当今社会, 我国的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同时, 人们又产生了新的需求并形成矛盾, 这就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与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不匹配。尤其是, 受西方思潮及多重文化的相对冲击, 人们在思想意识及文化观念上产生了困惑与迷茫, 加上近些年来拜金主义的影响, 腐败现象的出现, 导致信仰危机, 心理空虚、心理矛盾、心理困惑日益加重, 并形成亚健康及心理障碍状态。

影视艺术是视、听等多方面的艺术复合体, 人们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多重感受, 在艺术享受的同时, 身临其境地体会、感悟生活、生命与人性, 并通过典型案例、榜样的作用, 进而修复内心的矛盾、困惑, 激发斗志、启迪心灵。这也正是国家用电影方式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亲情、友情、师生情、同学情等教育的用意所在。试问, 我们哪一个不是伴随《风云儿女》《南征北战》《英雄儿女》《地道战》《邱少云》《雷锋》等影片长大的?

1993年《前卫》杂志发表一篇研究报告, 描述了科学家用实验方法探测人的情绪与其DNA在离体后的联系。研究人员首先在被试者口腔中采集了DNA和组织样本, 并将样本带到同一幢大楼几百英尺远的另外一个房间, 被放在特殊的装置中检测, 判断它是否受到被试者情绪的影响。

实验开始, 在被试所在的房间, 研究人员为被试播放一系列影片, 内容包括战争场景、情色场景和喜剧场景等。令人惊奇的是, 当被试体验到情绪的高潮和低谷时, 他的细胞和DNA几乎同一时间也产生了强烈的电流反应。尽管被试者和和测试样本相隔数百英尺, 但DNA却表现的好像它依然在被试者体内一样。

这一实验是克里夫·巴克斯特博士为美国军方设计并实地研究的。

这个实验之后, 克里夫.巴克斯特博士及他的小组成员并没有停止该项研究, 而是将DNA及测试组织在更远距离条件下 (480公里) 继续进行。不可思议的是, 在每次实验中, 被试者本人的情绪和细胞的反应时间间隔都是零, 即被试者和远在480公里外的自身细胞组织、DNA的情绪反应同步发生。实验结果说明:人的情绪会对自身活体DNA具有直接影响, 距离与这一效应似乎毫无关系。

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实验。这个实验告诉我们, 我们是宇宙的一份子, 我们诞生于宇宙中, 和宇宙具有同一性。我们体内的DNA让我们可以获得链接整个宇宙的能量, 而情绪是我们进入这个场域的关键。既然影视艺术影响人的情绪, 情绪影响人的DNA, 而DNA决定人的自身健康及免疫系统, 相信伴随大众会越来越多地投身于影视观赏活动中, 在众多高品位的影视艺术熏陶下, 自身审美、情操、价值观、幸福指数等会不断回升, 进而实现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健康, 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2015年1至6月电影市场数据》.DMCC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 2015年7月14日。

[2][美]格雷格.布雷登.《无量之网》.华夏出版社, 2011年1月。

[3]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4]陈旭光.《影视受众心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5]彭玲.《影视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

[6]黄会林.《影视受众调查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7]许人冰.当代影视作品对受众人生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西南大学学报, 2012.

心理研究电影《艳贼》 观后感 篇3

一、满足欲望的“舒畅”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是人们未曾实现和发泄的欲望的结果,这是由人们的潜意所浮现的形象。S.弗-刘易斯指出:“影片观赏境况的总体化和类似子宫的效果激发了一种无意识回归的欲望,即回归到心理发展的一个早期阶段、本我形成前的阶段。”[2]数字虚拟角色的放映环境以“陌生角色”、“3D立体效果”等为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观众梦幻感的体验。数字虚拟角色通过制造适合观众想象的场景,使得观众无意识欲望得到了宣泄的渠道,构建成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情节和环境,观众在集中注意力关注数字虚拟角色表演的时候,电影中所呈现的一切以如梦如幻的形式与观众大脑中无意识的欲望相结合,把所看到的和听到的知觉通过大脑复杂的加工演变成接近于幻觉的状态,再现了人在睡梦中或想象中所呈现场景,让潜意识的欲望通过银幕上的数字虚拟角色表演得到释放。睡梦和想象是人们潜意识世界的精神造梦过程,而电影中数字虚拟角色的表演则是创作者通过数字技术和表演艺术所呈现人为造梦过程。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都不受客观现实的局限,用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变的梦幻形象来替代潜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两者都同样让潜意识的欲望得到了释放。而电影中数字虚拟角色的人为造梦过程则比睡梦或者想象中的潜意识世界的精神造梦过程略甚一筹,其主要表现在人物、情节和环境更加的直观、形象、具体和生动。因此,观众在观看数字虚拟角色表演的过程中或观影结束后内心获得了潜意识欲望的满足。

二、接近角色的“亲切”

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的产生,来自于人们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升华。其实,从电影的创作过程来说,电影中的数字虚拟角色首先源于创作者的欲望,创作者是第一个做梦者。创作者通过“拟真”、“陌生化”、“3D立体”的数字虚拟形象,让观众在观影之中得到梦幻般感受。所以,影片的视角既是创作的视角,也是观众的视角。在观看数字虚拟角色表演时,摄影机就像是观众的眼睛,观众将随着摄影机拍摄角度和视角的变化而变化,此时观众正代替着创作者。而观众要想成为这个梦幻环境中做梦的主体,满足自己潜意识的欲望,还须有通过一个内心接受和认同的过程,认同心理的产生之后,观众就会用心的投入到角色之中,忘记自己是一位旁观者,将数字虚拟角色想象成为自己,共同参与其中的情节和环境,去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不知不觉产生对电影中角色的移情反应。这样,数字虚拟角色创作者的梦幻才能成为观众自己的梦幻。值得关注的是,银幕前观众的梦幻感与演员从“自我”到“角色”的意识变化有着相似性。演员和创作者通过第一手直接感知数字虚拟角色原型,同时还通过第二手的生活素材间接的补充感知数字虚拟角色形象。而观众则是通过观影为第三手的生活素材间接并有一定距离的感知数字虚拟角色,在梦幻的状态下建立了自己心中关于数字虚拟角色的“内心视像”。[3]内心有了心象并开始接受和认可了数字虚拟角色形象,才能再深入的找到与其内心情感和意识的共鸣。有了这个基础,观众虽不能达到像演员一样从演员的身体、生理、心理活动等方面与数字虚拟角色的完美融合,但能够隔着一定距离感受到内心意识与数字虚拟角色的“亲切”。

三、虚实交融的“默契”

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之中,观众是容易相信的,因为数字虚拟角色所营造的幻觉淡化了观众的客观、理性的意识;同时观众又是不容易相信的,因为观众知道银幕上所展现的数字虚拟角色的表演都是不存在的。相信与怀疑的过程其实是弗洛伊德所提及的“潜意识”、“意识”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在这种自我矛盾与分裂的状态之中,仍然是与欲望相关的力量在发挥影响。对于观众而言,能否在内心接近并很好的体验数字虚拟角色所带来的“亲切”与“满足”,首要取决于观众对观影中的“梦幻”状态的认识和理解。电影是通过数字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创造了并非真实存在的数字虚拟角色和虚拟环境,因此观众不能盲目的将其与现实中的一切划等号。如《猩球崛起》中这些毛茸茸的会说话的大猩猩;《铁甲钢拳》中在拳坛上动作自然流畅,拳拳到肉的机器斗士们等,这些看似真实的角色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观众对数字虚拟角色、虚拟环境的梦幻般的体验和感受是以电影的假定性为前提,这就是虚实交融的思维方式。以这种虚实交融的思维“默契”为基础,观众便能较好的快速投入到数字虚拟角色和虚拟环境之中,随着剧情的变化时而激动不已,时而又潸然泪下,得到当中的愉悦和满足。而观众在梦幻中观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又能有大梦初醒的感受,以一种理性、冷静的状态回归到现实之中。

总之,电影中数字虚拟角色表演艺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感觉的艺术,它的艺术展现离不开创作者,更离不开接受者。其艺术表达是在与观众心理交流互动的生动过程之中来实现的审美境界,通过其“拟真”、“陌生化”、“3D立体”的数字虚拟角色表演艺术特点呈现给观众一种“舒畅”、“亲切”、“默契”的特别心理体验。

本文系2012-2013年上海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计划项目成果部分

注释

1、豪塞尔著,居延安译编;《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33页。

2、秦俊香编著;《影视艺术心理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3、于是之:《焦菊隐先生的“心象”学说》,刊于《戏剧报》1983年第四期。

1、宋家玲、宋素丽著;《影视艺术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118。

上一篇:我与地坛中学生读书笔记下一篇:上学期七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