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呦乃》教案

2024-07-15

《乃呦乃》教案(共2篇)

《乃呦乃》教案 篇1

《乃呦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通过听唱少数民族歌曲,培养同学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二、学唱歌曲《乃呦乃》,了解有关土家族的简单知识。

三、能够用茶杯、碟子、碗演奏这首歌曲,并感受土家族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用动作表示音乐。

课时布置:(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课件导入(课件:中国地图)

师:看!这是什么?(生答:中国地图)在这张中国地图上,分布着许多民族,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生答略)老师在课前让大家去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资料,现在就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认识多少个少数民族。

2、点击地图出现少数民族人物,请生看图说说这个少数民族。

师对生的发言作简单总结,引出下一环节:

3、师:我们以前还学过几首少数民族的歌曲,你们还记得吗?现在有几朵花,每朵花里都藏着一首歌,请你们听听、唱唱,假如能扮演更好。(将生分组,每组选一朵花进行扮演,之后进行简单评价)

4、师:这张地图上还有一个民族你们认识吗?(点击出土家族)这是土家族,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土家族生活的地方去做客,和土家族的小朋友交朋友,不过,和他们交朋友可不容易,你要会唱他们的歌曲,还要会跳他们的舞蹈才干和他们成为真正的好朋友,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交朋友?好!现在老师就教你们唱一首土家族的歌曲。

三、新授 注:每项训练前要有要求!还要有提高。

1、师范唱(要求:恬静地听,听完后谈谈对歌曲的感受,还可评价教师的范唱)

2、按节奏轻声读歌词(师生对读、拍手读,要求读出强弱)

3、听范唱,记忆图了颜色的小节。

4、听范唱,在有颜色小节处拍手。在请生在此小节出设计其他动作。

5、跟教师模唱歌谱(用多种方法进行)

6、完整的演唱歌曲

7、请一生领唱,其他生齐唱涂色的小节。

四、表示歌曲

1、师从底下拿出酒杯和碗,问:这是什么?(生答略)我要用他们来演奏这首歌曲。

2、演奏前,请你们听听他们各是什么音?(5 3 1)

3、师演奏歌曲。每种各一遍。

4、请生上来演奏。只需演奏其中的一句或第一句。(请生回家也去找自制乐器,演奏这首歌。

5、学舞蹈。

师:去土家族光会唱歌还不行,还要会跳他们的舞蹈。你们会跳吗? 教师也为这首歌曲设计了几个动作,我扮演一边给你们看,好吗?(跳完,让生作简单评价,再请每个小组长和老师围圈跳一遍。

6、分组创编(分4组进行)背景音乐《乃》和图片。

师:请大家根据这些图片和老师教的基本动作,为这首歌曲编个歌扮演。(要求:小组的动作要统一,或有唱有跳,或伴奏扮演)

7、分组汇报,之后相互评价。(扮演时,可请生上台演奏碗等)

8、评价:谁扮演的最好?小组的成员是不是都参与了?他们设计的动作是不是合拍?

9、小结:今天学会了土家族的歌曲和舞蹈,了解了土家族,相信我们下次去土家人家做客时,一定受到他们的欢迎,并且和土家族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

10、安排作业;在《乃呦乃》音乐声中结束。

《乃呦乃》教案 篇2

《乃呦乃》教学反思

我在执教《乃呦乃》一课时,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认识domisol三个音,并能唱准三个音的音高这一问题,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准备先让学生观察三个小朋友的身高,让学生有一个高、中、低的概念,而后再加入手势感受domisol三个音的高低,并在手势的指引下演唱domisol三音。(这一环节中我避开了枯燥呆板的说教,而是以“交朋友”的形式让学生在快乐欢喜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do、mi、sol”这三个唱名;并通过“娃娃”双手的变化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do、mi、sol三音的不同音高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音高感觉。游戏式的练习“请你跟我这样做!”也体现了“乐中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完全没有音高上的概念。课后,我反复研究,为什么学生有了高低的概念,却没有音高的概念。最后,终于发现,我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音乐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的。在接下来几个班的教学中我先从听入手,学生听辨出domisol三个音的高低以后,再让学生选择哪一个音适合高个子的小朋友,哪一个音适合矮个子的小朋友。这样的视听结合才会给学生一种音高上的概念,才会唱准这三个音。这段经历,使我意识到只有这样时时处处用新课程理念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使教学反思有效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此可见,每一位成功的教师都必定是一位反思的实践者,一位积极进取、永远向前、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的行进者。

上一篇:城建档案信息化的趋势下一篇:听母亲的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