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发展党员细则(精选6篇)
中学发展党员细则 篇1
中学班级考评细则(试行稿)2014.2
为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积极竞争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学习环境,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学校特制定如下班级常规评比细则:
一、午休晚睡、就寝纪律评比(10分):(定期与不按期抽查相结合)
1、午休晚睡期间在宿舍内大声喧哗,肆意谈笑等现象,扣所在班级2-5分;
2、不按时进入公寓午休晚睡,随意在操场打球、逗留或者玩耍,1人次扣1分;
3、午休晚睡未结束,提前洗刷在操场或校园玩耍或者运动,1人次扣1分;
4、就寝不及时,休息信号声结束后,仍旧洗刷、说笑、吃东西、进出宿舍,影响其他同学正常休息的,视情况扣1-3分;
5、不听劝教,顶撞值班人员或巡视领导,扣2-10分;
6、打扫(楼道、楼梯、卫生间等)卫生人员不及时、随意说笑,影响其他同学休息,扣2-10分。(男女公寓洗刷间情况严重)
7、休息号响后,任何人不再出公寓(女公寓同学注意),如有违反,1人次扣1分。
8、学生宿舍内地面脏乱酌情扣1—3分,学生上课期间宿舍内务床铺整理、物品摆放较差者,酌情扣1—5分。
9、各级部(班级)公寓内楼道、楼梯脏且有垃圾酌情扣1—5分,墙壁与窗台不干净酌情扣1—5分。
10、各级部(班级)公寓内卫生间打扫不干净或者未打扫酌情扣1—5分。
二、餐厅就餐秩序与卫生管理(10分):(定期与不按期抽查相结合)
1、不服从学校老师、餐厅工作人员管理,有顶撞行为者每人次扣1-3分。
2、不爱惜粮食,浪费饭菜,每人次扣1分,垃圾桶内出现剩余馒头,酌情扣班级考评分1—3分。
3、各班学生分餐期间出现浪费饭菜、吵闹喧哗、秩序混乱,扣班级考评分1—3分。就餐期间学生说笑、敲打餐具现象,扣班级考评分1—3分。
4、就餐结束,各班就餐区域(地面、餐桌、走廊等)及公共区域(含水池、走廊、窗台等)卫生打扫不干净,酌情扣相关班级或者年级1—5分。
5、将饭菜带进教室或者宿舍就餐者,扣相关人员每人次扣1分。
三、纪律规范评比(包括课前三分钟、课间、早读、集会及校内外学校规定的各项纪律。满分为10分)(定期与不按期抽查相结合)
▲课前三分钟:
1、预备铃响后,各班同学要立即进入教室准备好学习用具,准备上课,上课铃响后进入教室的学生视为迟到行为,每人次扣1分
2、预备铃后,任课教师进入教室前,各班学生要端正坐好,静候老师上课,出现说话、吵闹、传递物品、下位活动现象,班级考评扣5分,劝说不听者,加扣5分。
▲课间(含早读、晚自习前):
中学发展党员细则 篇2
一、重大意义
高校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做好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是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提升党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大举措。因此如何在 《细则》颁布后,通过从培养、选拔、使用、评议、教育等多方面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破解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党员的质量,规范细化有步骤地解决党员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准确把握总体要求,确保发展党员工作正确方向。《细则》对近年来发展党员工作新经验新做法进行了科学概括,新修订的《细则》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新思想新要求,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体现到发展党员工作的全过程;《细则》充分体现了问题导向,针对一些新党员质量不高、把关不严等问题提出新要求、作出新规定;体现了实践探索的新经验,把好经验通过程序、制度固定下来,使发展党员工作制度更加健全完善。新《细则》是党的制度建设一项重要成果,是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遵循。贯彻好《细则》,对于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积极发展优秀青年学生入党,是我们党组织发展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高等院校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培养和造就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也关系到高校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和稳定工作。
3. 加强和改善高校党员发展有助于扩大群众基础。高校发展党员有助于提高党员素质,改善党员队伍分布与构成。高校大学生入党是主体,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会利用自身的政治热情和专业知识带动身边产业链、信息链、经济链的高速发展,解决各行各业的难题,促进社会全面的进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进而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战斗力。因此做好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
4.有助于提升党员思想素质,实现快速成长。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高校党委通过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论教育与思想道德培养,使其对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执政理念、党的光辉历程和领导地位的确立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把握。这些知识的学习获得不是一个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汲取的过程,因而更具效率和影响力,有利于实现迅速影响青年学生的思维模式和促进健康成长的目标。
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细则》颁布实施以来,高校对《细则》的学习贯彻和实践如火如荼,但无论对于高校,还是其他单位,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把握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目前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难点来看看,我们发现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部分高校党员发展计划的调控,由属地化(即各市委组织部)分配,在考虑优化结构的问题时, 造成高校相对集中的市,分配到高校的名额和比例要少于其他市,造成高校间发展党员比例的不均衡。
2.由于学校之间在办学层次、办学水平、隶属关系、办学体制等方面的不同,普通高校的类别也不同。 如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新体制独立学院);教育部直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市属高校等。由于生源的质量及各高校管理之间的差异,在坚持总的党员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各高校之间在党员发展质量上存在高低不等的现象。
3.《细则》颁布后,对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的难点重点工作研究得不透彻,标准不明确,有效性不突显等。入党后教育培训难以到位,入党前抓得紧,入党后没人管,有的基层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
4.青年优秀分子后备不足,有的青年教师缺乏对党正确的认识,部分青年受到社会不良因素影响,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另外,有些党的基层组织还没有把解决党的后备力量放到重要工作中,忽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经常性教育也不够。部分青年教师感到党组织对自己的约束比较多,加入民主党派日益增多。
5.对党务工作者队伍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单位对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力度不够,不能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专兼职组织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质量。
6.少数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发展材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临时突击填表、“做材料”的现象,甚至出现 “一支笔”到底的情况。还有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党员考察、政审、谈话、公示等关键性环节上,没有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出现了诸如时间节点不对、不予公示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
三、对策建议及实施
1.积极应对当前高校入党动机多元化的趋势。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端正入党动机的思想基础,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两会一课”制度,通过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让申请入党的同志看到各级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际行动,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与培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强化团组织的教育功能,优化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的新格局,做好入党团员的推优工作,要严格入党程序,严把入口关,坚持“量”和“质”的辩证统一。
2.重视改善学生各年级党员分布不均衡和青年教师入党不积极的现象。坚持早宣传、早教育、早培养、早发展。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发展力度,在学生中建立政治导师制,在青年教工中建立“一帮一” 结对子活动,把教育人与关心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和青年教师。教育培养上下联动,把好“成长关”。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充分调动各方因素,联动培养。注重入党介绍人言传身教。把表现优秀、关联度高的党员作为介绍人,要求他们工作中常指导,生活中多关心,不足之处及时提醒,用党员的先进性去影响培养对象。
3.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增强党的组织活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党组织生活,对于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增添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促进自身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学校各项任务的落实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高校网络资源优势,逐步建立网上党校、微信公共平台、网上党支部、开展网络谈心活动等,积极探索网络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使网络成为党建工作另一个重要的新平台。
4.在全体党员中持续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可采取听报告、个人自学、专题讲座、理论宣讲、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典型教育、形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党员先进性大讨论、舆论宣传、集体活动等多种方式, 组织好党员的学习培训,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开展党的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针对专职基层党务工作者偏少、流动性较大的问题,应提高专职党务工作者的数量,以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逐步建立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加强党建工作对基层党务工作的吸引力,保证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性。逐步加大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扩大培训范围、增加资金投入、提升培训质量,逐步提升基层党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带动基层党建工作, 为学校党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6.积极探索建立发展党员工作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通过开展发展党员工作质量评价和工作监督,及时总结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研究和解决时间问题,有针对性地促进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建设,不断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论述构建高校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思路及措施建议,建立有效的高校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好党员发展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从系统全局的角度推动和完善党员发展工作。
关键词:发展党员细则,重点,难点,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N].人民日报,2014-06-11.
[2]人民日报评论员.把好入口关,质量是发展党员的生命线[EB/OL].人民网.
[3]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做好新形势下北京高校发展党员工作[J].北京教育,2014,(11).
中学发展党员细则 篇3
关键词 发展党员细则 高校发展党员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
2014 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对新时期党员发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提高质量是核心,发挥作用是目的。发展党员是高校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与经常性工作,创新完善发展党员工作长效机制,是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坚实基础所在。为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高校要探索构建一套适合学校实际、具有高校自身特点的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保障体系。
1 构建高校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保障体系的意义
(1)建立发展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注重党员质量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数量又取决于质量,但质量更重要、更关键。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党员,对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建立合理的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是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工作,应保证发展的质量。积极探索新时期构建党员质量保障的措施和方法,不仅是当前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有利于保持党的活力,提高党的战斗力,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只强调质量,而没有一定数量不行,只追求数量而没有质量更不行。高校如果缺乏长效的跟踪培养与管理教育机制,一些党员会出现学业较差、纪律观念淡漠等问题,在广大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阻碍了高校党建工作顺利进行。
(3)构建有效的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是应对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挑战的急切需要。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主导价值观日趋弱化,甚至一些学生党员也存在一定的消极情绪,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社会风气依然存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建立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发展党员高素质,使得年轻学生充分了解国内外基本情况,肩负起国家的希望,并以此为动力,勇敢地担负起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2 构建高校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保障体系的途径
(1)建立和完善党员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把调控与内涵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党员标准,完善严格入党手续, 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建立“三项工作机制”:工作指导机制,建立政治导师制;全程监督建立分级预审制;责任追究机制。
(2)抓好“三支队伍”:校党委和党务职能部门领导队伍、总支书记队伍、支部书记队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主要职能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二级党组织作为主体的工作机制。
(3)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模式,将党员目标管理、党员承诺践诺、在职党员进社区和党员示范岗等活动整合起来,在活动中教育党员。
3 构建高校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措施
(1)实行发展党员总量调控、执行年度发展党员计划情况。按照慎重发展、均衡发展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党员,学校党委对发展党员数量、结构分布和工作要求等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确保发展党员的任务落到实处。坚持质量并举、以质为先、科学发展,既注重保护大学生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政治热情,又在保持适度规模中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指导学院党组织合理制订发展党员计划,每年底综合分析学校党员发展情况,为合理确定新一年发展对象奠定基础。把党员发展情况纳入基层党组织量化考核内容和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中,对发展党员数量、结构比例不符合要求的按比例扣分。
(2)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情况。在原十六字方针中提到的是“改善结构”,在新十六字总要求中提到的是“优化结构”。这要求我们在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中,要以优化结构为为关键。在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学校党委要坚持高标准、严程序、高质量,吸引更多优秀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加入到党的组织中来。我们注意吸收的新党员的年龄、文化、性别、年级分布以及民族等情况,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3)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保证发展党员质量情况。学校党委要严格履行发展党员的工作程序,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为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学校党委全面负责党员发展工作,加强了对二级院系发展党员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在工作实践中探索 “选、建、训、察、谈、办、示、测”等8 个步骤的发展党员路径,有效保证党员发展质量,注重发展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衔接和培养,年初制定党员发展计划,宏观调控发展党员的数量,做好发展对象的跟踪培养,避免突击发展或者不按程序发展的现象,确保发展党员的可持续和不间断。五项制度,把好发展党员工作“入口关”。执行《关于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实行“推荐制、公示制、票决制、报告制、失误责任追究制”等五项制度的意见(试行)》,细化和配套了“推荐制度”、“公示制度”、“票决制度”、“报告制度”、“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各项制度的具体操作流程。对党务干部和组织员培训,保证科学操作。严格发展党员标准和程序,对发展党员工作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实行全程记实、全程监督,全程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严把党员入口关,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努力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分级审核,把好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关”。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明确发展党员三级审核程序,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落实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加大审核力度。通过党支部审核、分党委(党总支)审核、组织人事部和学校党委组织员审核的三级审核,侧重的查阅党建材料。学校党委坚持三级谈话考察制度,就是指基层党支部指派两名正式党员对发展对象的征求意见考察谈话;分党委(党总支)书记或副书记亲自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了解发展对象的情况;学校党委组织员在审查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代表性、知情度和相关性的原则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进一步对考察对象进行谈话考核。没有经过三级审核程序和三级谈话考察的,一律不准发展入党。注重培养,把好发展党员工作的“教育关”。把发展党员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上,使学生思想上真正入党。改革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授课形式,坚持“形式求新、内容求实、方法求活、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通过个人自学、专题讲座、分组讨论、志愿服务和手机微信一系列的举措,把教育培训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行学校层面党校培训与履职尽责、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谈心谈话等相结合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制度。实行党员教育二级管理,拓展党员教育阵地。各学院通过分党校开展了新生入党启蒙教育、预备党员培训班、支部书记培训班等活动。同时,各基层党组织根据新时期教工和学生所具有的新特点,采取各项措施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升党员素质。可以通过班导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交流,打牢思想教育基础;通过预备党员转正答辩制,创新发展党员程序;通过开展党员日志、“我是一面旗”活动,丰富大学生党建活动载体。开展红色精英理论宣讲团活动,让学生党员担任党课主讲人,通过担任党课业余小组的负责人,对学生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同时增强了党的理论宣传效果。实行发展党员总支预审汇报制度等。
(4)落实领导责任情况,健全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建立组织员工作机构和配备组织员情况。加强领导,夯实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基础。每年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及时分析学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建工作进行总结,确定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当年学校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学校建立并完善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职能部门,组织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共同配合,院系党组织贯彻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专兼职组织员队伍。学校党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组织员。各二级院、系都至少配备一名负责学生党建工作的专职书记。分党委、党总支和直属支部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把党建工作作为履行岗位职责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发展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组织工作队伍,形成二级党组织书记、兼职组织员、辅导员、支部书记各司其职,班导师,研究生导师,广大党员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参考文献
[1] 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C].
[2] 杨燕,韩善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道德与文明,2011.11.
[3]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N].人民日报,2014-06-11.
[4]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做好新形势下北京高校发展党员工作[J].北京教育,2014.11.
槐林中学学生奖励细则 篇4
为促进学生认真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提高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1、奖励对象:
高一、二年级期末考试、高三月考成绩优秀与进步
很快的学生。
2、奖励名额:
一等奖: 高一年级10名(若文、理分科,各
5名。)
高二年级文、理科各5名
高三年级文科10名,理科10人
二等奖:高一年级20名
高二年级文、理科各10人
高三年级文科20人、理科20人
进步奖:高一普通班进入年级文、理各30
名的学生
高二普通班进入年级文、理科前
30名的学生
高三年级上次月考成绩未进入而本次进入文科前50
名,理科前60名的学生
获得进步奖的人数不定,但不与一、二等奖
重复
由教务处根据期末考试统计认定的成绩,确定获奖
等次,由学校发给奖状与奖学金。
3、奖金标准:一等奖100元/人,二等奖50元/人,进
步奖 20 元/人。
注:本次只发一、二等奖。
巢湖市槐林中学
中学考勤管理细则 篇5
为加强对学生考勤方面的管理,促使学生勤早上学,建设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形成天天向上的读书氛围,特制订本细则:
1.班主任要以对受教育者负责的精神,做好对学生考勤管理。
(1)选派责任心强,勤早上学,好学上进的一名班干部负责本班学生的考勤记录。
(2)每个星期的周会课,第一个内容就是通报学生上周的出勤情况。表彰全勤的学生,对一周迟到3次以上,旷课2节以上的都要求学生在周会课上想向全体同学讲明原因。
(3)凡学生一天无故旷课2节以上的,班主任应在当天把情况告知学生家长。
(4)班主任要严格执行请假制度,防止学生随便请假,发现学生有经常请假现象的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了解详细情况。
2.学校每周公布一次各班考勤情况,每月评比一次各班考勤管理,评比结果将作期末班主任评优的依据之一。
3.对有经常缺勤缺课的学生,班主任要加强对这类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要上门家访,与学生家长共同研究教育、感化学生的对策。
4.对个别不遵守考勤制度,经多方教育仍没效果的学生,班主任要把情况上报学校德育组,作进一步的跟踪感化教育。
5.学校每月表彰一次考勤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班级。学期末以班为单位列榜表彰全勤的学生。
6.学生每周累计旷课3节以上,全校通报批评。缺课缺勤现象较多,屡教不改的给与警告、记过等处分。
黑水中学骨干教师评选细则 篇6
为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全校教师中树立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和发展意识,促进我校服务型、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群体的形成,努力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竟争机制,大力创建学习型学校,搭设教师专业发展平台,鼓励广大教师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作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学校决定实施评选骨干教师制度。具体做法如下:
一、评选条件
1、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师德。坚持依法执教,敬业爱生。
2、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教学规律和方法,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站在教研、科研前列,积极承担教科研任务。
3、工作中能够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能够主动帮助青年教师,承担教师培训授课任务。
4、积极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任务。每学期至少有一节以上的校级公开课或研讨课且效果良好。
5、积极参加教研教改,近五年参加校级以上课题研究,效果较好。
6、每年至少有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县级及以上奖励或发表。
7、教育教学效果好,学校考试成绩应达到全县前五名(一、二中除外),学生评价认可率达到80%以上。
8、担任班主任3年以上或担任教研组长、学校中层管理人员两年以上优先。
9、校级学科带头人、优质课县级一等奖,县级及以上优秀教师(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首次可直接认定为校级骨干教师。
10、已获骨干教师称号的教师,不参加同级骨干教师的申报,可参加上一级骨干教师的申报。
二、评选对象
凡符合以上评选条件的本校在职教师均可参评。
三、评选程序和评选办法
(一)评选程序:
1、先由教师提出书面申请,教研组推荐,交教科室备案。
2、学校领导小组量化考核审查。
3、公示被评人员名单。
4、学校行政批准或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二)评选办法
为力求做到对事业负责,对参评对象负责,体现公平、公正,故对各评选条款进行量化管理,按得分高低进行评选。具体评分如下:
1、教师任职资格:中学高级教师4分,一级教师3分,二级教师1分。
2、文凭:本科3分,大专2分。
3、参赛(赛课、说课、优秀教师评选等)可累计加分。校一等奖4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2分。县一等奖6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4分。市级以上一等奖10分,二等奖8分,三等奖6分。
4、论文评选或交流(同一篇论文按最高奖给分。两篇可累计加分。)县一等奖4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市一等奖6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2分。县级刊物上发表文章5分。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10分,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15分。
5、课题研究:
主持者:市级以上20分,市级10分,县级8分,校级6分。参与者:市级以上6分,市级4分,县级3分,校级2分。结题者且材料齐全,主持者和参与者按课题级别分别加分:主持者:市级以上20分,市级10分,县级8分,校级6分。参与者:市级以上6分,市级4分,县级3分,校级2分。
6、指导学生:县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市一等奖4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2分。国家级一等奖6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4分。
说明:同一次(或同一项、同一年龄组、同一性别)比赛取一个最高奖给分,每增加一位学生按:县一等奖加1.5分,二等奖加1分,三等奖加0.5分。市一等奖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5分。国家级一等奖加5分二等奖加4分,三等奖加3分。不同次的比赛可累计加分。
7、指导教师:校级2分(互相听课四节1分,举办一次讲座1分),县级3分。
8、教学成绩:学年教学成绩得分(按优生率、及格率分数段人数的多少综合评比,平均分只参考)居全县从第一名到第五名依次得30分、25分、20分、15分、10分。
9、指导学生发表作品(包括:音像作品、作文、电脑作品、美术作品、科技小制作等)县级3分,市级4分,国家级5分。不同次的比赛可累计加分。
10、课堂评价得分记入总分。
备注:所有的奖项按近几年的统计,以证书上日期为准。
四、荣誉与待遇
1、凡荣获“骨干教师”称号的教师,与教师职务评聘工作挂钩,享有优先评优、评先、晋级的机会。
2、按相关文件规定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享受骨干教师绩效工资奖励。
五、骨干教师职责
1、制定本人两年成长计划和个人教研科研计划,与一名青年教师结对子,并签订师徒协议,按计划开展指导、培训工作。
2、自觉坚持业务进修、岗位练兵、继续教育;每学期开一节与个人研究课题相结合的研讨课,对所任学科的教研科研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3、撰写一篇课题研究报告;认真撰写教育教学心得或论文,其中有一篇在县级及以上的专业刊物上发表。
4、认真落实成长计划,虚心好学,勇挑重担,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
5、教学质量好,学生学习成绩保持在年级所有班级的中等以上。
6、不履行各级骨干教师职责或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取消其骨干教师称号。
六、本方案从2010年元月开始试行。本方案解释权属于校长室。
七、附:黑水中学骨干教师评选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黄国胜
成员: 杨益
姚杰
何刚
【中学发展党员细则】推荐阅读:
中学生发展06-03
中学发展规划07-27
中学发展实施方案10-24
农村中学音乐教育发展07-28
中学学校发展工作计划06-16
职业中学发展规划07-18
中学教师个人发展计划09-23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10-22
初级中学学校发展愿景10-23
初级中学均衡发展汇报11-04